第一篇:武汉市硚口区第三届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一班(小学、幼儿园组)学习小结
武汉市硚口区第三届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
一班(小学、幼儿园组)学习小结
时间的脚步总是匆匆,从去年12月26日到今年3月18日,为期三个月的武汉市硚口区第三届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的培训接近尾声。我们一班(小学、幼儿园组)全体52名学员作为“高研班”中的一个小团队,在将近三个月的培训学习中,认真聆听教授专家的讲座,做好笔记,悉心考察国家级窗口学校的办学文化,常学常思。回顾学习时光,收获颇丰,让人不舍。
学习之初:恰同学少年意气风发
重回课堂,重温学习时光,聆听到教授与专家高屋建瓴的讲座与培训,真是激动与美好。犹记得开班之初,区教育局华锦山副局长在开班仪式上向我们高研班的91名学员作了热情洋溢的动员讲话,他说:深化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办好硚口三件大事,实现硚口由大区向强区转变,根本是质量,没有质量,就谈不上强区。为此,华局长对全体学员提出四点要求,希望每个学员不负重托,圆满完成学习任务。教校项校长对全程培训及考察要注意的事项作了详细说明,并称我们本次高研班是“不容易、不简单、不得了的三不班级”。项校长同时也寄希望于全体学员经过自身努力发奋努力,有所作为,有所成就,早日成为硚口未来的名特优教师!
而我们每一位学员,几乎都带着研究课题或是研究思考而来,怀揣教育研究的满腔热情。恰同学少年,意气风发。在第一天学习的过程中高研班的同学们就纷纷表达了自己对教育教学研究的向往和期待得到指引的渴慕。感谢上级领导与长江教育学院,为我们科学而周到地配置了培训课程和考察学校,这犹如点亮了一盏盏明灯,指引着我们前行的方向。
教育教学是一条流动的河流。教学情境充满了复杂性。作为一线教师,我们面对着不同的教育个体,力求实施着不同的教育方法。因为孩子是脚,教育是鞋,真正的教育,决不是削足适履,而是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合适自己的鞋。正因为此,教师需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追问,不断思考,找寻教育的智慧,正因为此,我们齐聚一堂,充电学习,寻求教授专家丰厚的教育积淀的指点。
学习过程:诲人不倦 求知若渴
讲座报告中的启发:
导师们和专家们的讲座与报告,理论清晰,概念明了,方法直接。或语言诙谐,妙语连珠;或深入浅出,紧扣主题。呈现给我们的既有丰富的理论思想,又有独到的专业研究成果,还有智慧教育的故事,让我们对教师怎样结合新的教育形势,将专业知识、技能与现代化教育理念、手段深度融合的研究,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和更深入的思考。
印象很深的一堂课,是湖北大学博士生导师徐学俊教授所作的《教师职业道德提升与职业倦怠预防》报告。徐教授的讲座亲切随和,在现场和大家用一系列真实的案例进行讨论互动,交流碰撞,使大家逐渐明晰了教师的德与能是相互作用的。我们要不断通过致知、内省、慎独、践履,加强理论学习,强化道德观念,树立民主意识,平等对待学生,和谐师生关系,克服职业倦怠,不断提升自身职业道德修养,言行举止体现教师的专业性。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是一顿精神“大餐”。
成都教育中的借鉴:
根据研修活动计划和方案,高研班于2016年12月27日~30日到成都进行了三天的学习考察活动。我们一班52名学员在长江教育研究院老师和班主任曾霁同志带领下,热情高涨地实地参观了成都市实验小学,我们认真聆听了学校书记对学校办学思想、课程改革、校园文化打造等全方位介绍,并在书记的引导下逐一到学校各功能室、教室、教师办公室等走一走、访一访、看一看,近距离与学校领导、师生面谈,切身感受了成都市这所代表性地集“未来学校、未来教师”办学思想、浓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氛围于一体的小学和学校敢于改革、勇于实验的实践成果......大家对成都的基础教育改革、现代教育理念、现代教育技术与学校的管理、师生员工的发展进行了高位架构和深度融合等方面有了一定的认识,收获很多。
学习收获:面朝教研 春暖花开
本期高研班的学习,丰厚了我们的教育理论知识,进一步更新了我们的教育理念,点燃了我们在教师专业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与高效课堂深度融合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引导我们更加留意和关注课堂。“我的课堂发生了什么,学生在课堂上能收获什么?”这是需要常常反思和审视的,借助课例建构,我们将更加科学地进行课堂观察和实践研修。本期高研班的学习共分为三个阶段,我们一班52名学员,更是将学习研究深入到每个阶段学习过程中,全体学员分成七个小组,分别就专家教授讲座、参观考察学校办学经验和课程实践实时进行了小组讨论。于是教室里、校园里、餐桌上、网络上、甚至是火车上,随时随处都能看到学员们热烈讨论、认真研究的身影,我们一班幼儿园组第一阶段的学习简报、小结就是在火车上完成的。同时在学习培训的间隙中,全体学员不忘思考和实践,回到学校,忙里偷闲,不仅能全面梳理和总结学习所得,积极完成每小组学习简报、学习心得体会和研修作业;更能学以致用,他们有的回校后即向全校教师作了专题讲座,将所学所感分享给了更多的一线教师,有的将所学的新教育理念、新教育手段运用于教学实践与研究,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欣欣此生意,闻风坐相悦。高研班的学习,在我们的教育生涯中播下了一颗颗种子。当我们努力而执着地走在教育教改的路上,做师德高尚的示范者,做教学艺术的实践者,我们相信,那会一片春暖花开。
第二篇:小学语文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学习总结
小学语文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学习总结
小学语文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学习总结1
秋风送爽,绿水环绕的桂林迎来了丰硕的金秋,也迎来了我们肇庆地区的莘莘学子们,我们来自于全区的四面八方,而我,更是荣幸地成为“20xx年小学语文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中的一员。时光匆匆,留不住时间的脚步,将近一个月的培训学习中,我每次认真地做好听课笔记,回到住处每天坚持写学习日记。回顾学习时光,让人感慨万千,收获颇丰。
一、学习内容丰富多彩、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教授们给我们授课的内容有阅读、作文、综合实践、教师的成长等教育教学研究、论文写作研究、教育教学研究等。
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桂林市七星去教育局蒋才华副局长为我们讲授的《建立与新课程相适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让我至今还历历在目,当我们的学员提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上束手束脚的,难以开展不起来”时,蒋局长给我们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他说“怕老虎就不养猪了吗?”让我们明白,教改工作并不那么平坦和顺利,我们作为一线骨干老师,担负的使命更为艰巨;蒋局长叫我们在教学上不要过分地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他说,考试成绩并不就是学生的实际能力的成绩,在新课程理论引领下,我们在长期的教学上要学会“不打吊马桩,不放栏栅羊”,要让学生朝着自己的个性发展下去;广西师范大学教授王枬讲的《教师成长与教师发展》,让我们认识到只有不断自我提升的,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丰富多彩,才能使我们在教学这个职业上快速地成长;桂林区教研室、特级教师彭红老师为我们讲《面向生活的小学语文教学》,让我们明白,教学不要忽视生活,要我们面向孩子的生活世界,让学生在课堂上还原儿童的本分;广西师范大学教授陈玉秋教授的《语文课程改革呼唤经典文化的回归》,让我们走进历代书法大家和历代帝黄的书法世界里,感受国学的魅力;年过七旬的黄麟生老老师为我们妙趣横生地讲《小学作文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在他的教学里,我们又当了一回小学生,学会了换位思考……
在实训基地听四位导师的课更是让我们受益匪浅。听了四位导师的课让我们更好地把握了低中高年级各年段的教学特点。导师们在教学上采用了多种的学习方式,激烈的竞赛式学习,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廖黎莺老师对一年级学生的课堂组织教学,让我们深深明白“磨刀布误砍柴工”的道理;三年级的王微老师夯实的教学基本功更令我们赞叹不已;五年级的高婉琳激情地阅读教学让我们置身其中;六年级苏力勤老师的作文教学,让我们明白作文离不开生活实践……
在民主小学的一个多星期的实训中,我们感受到老师们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以及,学生在这样优秀的老师指引下全面素质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二、收获
1、教育教学观念得到进一步更新。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以对教育教学观念有了新的认识,并重新审视和剖析了我的教育教学观,对学生观、知识观、课程观有了一个更新更高的理解。
2、理论的学习进一步提升了我的理论层次,提高了学科专业水平和能力。
本次的专题讲座和专题研讨,渗透着导师们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深刻思考和独特见解,对于提高我们学科理论的水平和学科专业水平起到了极大的作用,特别是实训基地的导师王微老师严谨治学及深厚的文化底蕴让我们折服,以她多年的研究给我们对小学语文教育的理论和基础知识进行了一次全面性的梳理,使我在字理教学、阅读教学、等方面的认识有了一定的提高。本次学习的查缺补漏,让我知道的自己往后的学习方向,感受到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与知识功底的紧迫性。
3、学习到一些优秀的课堂教学方法及教学反思能力。
民主路小学教研活动的诊断课,使全体语文老师在这样的教研氛围中快速地成长起来,有效地促进了老师的教学评价能力和教学反思能力,也使自身学到教学方法与技能。
培训给予我的是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回到所在学校,我将用培训所获,积极研读新课改方面的教材,努力把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大胆尝试参与式教学,及时记录课堂感悟,认真总结教学经验,继续学习有关新课改方面的知识,做一个新课改的.浪潮中的“弄潮儿”。我悟出:课堂,不再是老师的天地,讲台,不再是老师的舞台。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学习完全属于这些勇于攀登科学高峰的孩子们,老师的角色彻底换位!我茅塞顿开,浑身注入了新血液。回去,我将用自己的智慧,用自己的“一杯水”,引导学生去探寻“一桶水”,探寻那活水源头!
本次的学习,令我难忘,催我反思,促我上进,导师们深厚的文化底蕴将是我在今后的教学教改中的学习动力,“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将迎风破浪,义无反顾,为开拼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小学语文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学习总结2
今年5月12日至22日我很荣幸地参加“广西首届小学语文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的学习活动,十天的时间非常有限,但这次活动给我的收获却是无限的。
这次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教育专家的专题报告,有为期2天的全区阅读教学观摩活动,有名师的教学展示,有学员围绕专题进行的听、评课。也有学员的互动讨论,更有导师的指导、引领。通过理论的培训学习,现场的教学观摩,还有自己的参与。因此,这十天来的学习,带给我的心灵的震撼、理念的革新。专家们的精彩讲座一次次的激起我内心的感应,更激起了我的反思。在这种理论和实践的对话中,我喜悦的收获着专家们思想的精髓、理论的精华。
一、怎样使教学更有效。
沈大安老师的《让阅读教学更有效》让我明白什么是有效教学,他举的一个真实例子使我陷入深深的思索中,他说有一个小学生因病段考后没多久就因病一直在家休息,结果期未时他语文还是考了80多分,这说明什么呢?也许有人会说这是智力因素的作用,但仅仅是这个原因吗?那么非智力因素呢?导致我们进行“无效教学”的原因有三:
(一)、没有明确“我们要到哪里去”(目标)以往我们的教学总是制定一个宏伟的目标,比如很多课都是把“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作为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受制于此目标,教师“急、赶”结果不但不能达到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连课文都读不通、读不透。于是多数情况下教师便在教学手段及教学技术方面去挖,结果却是越挖越迷茫,有点走进死胡同的感觉。沈大安老师那句“把目标精细,环节粗放,不是奋教案,要关注学生,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让我释然,让我知道症结所在。
(二)、没有处理好“怎样到哪里去”(过程与方法)。在教学中我们是直奔主题还是细细体验?很多教师都知道要细细体验,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缺少那种从从容容教学的风范,没有考虑到学生看某一问题时的真实状态,过多地进行文本的讲解,结果是教师讲得慷慨激昂,直到下课学生都没有进入状态,没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这种过程虚同摆设。沈老师的“慢慢读、细细想,我们会发现很多……”无疑是为阅读教学指明了方向。
(三)、没有检查“我们有没有到那里”作为教师,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在语文教学中都教给了学生什么,我们的教学是有效的吗?上完每一节课,你对教学效果满意吗?如果不满意,你问过为什么吗?阻碍我们到达目标的原因何在?
二、进行科学的课堂观察的几种方法。
柳州市教科所的廖先祥老师指导我们进行课堂观察的几种方法。以我本人来说,在这之前我听别人的一节课虽然很认真地听,但我什么都抓,笔在笔记本上飞得不亦乐乎,但很多即时产生的思想火花却仍没来得及记下。廖老师说得没错,听课影响到教师的成长速度。不会听课,所以学不到别人的经验,多么努力地去学,进步仍是微乎其微。我记得当时廖老师问,进入现场,你看什么?是呀,听别人的一节课主要是看什么呢?如果什么都看我们只有一双眼,忙得过来吗?听课还真是一门高深学问,没有科学的方法确实行不通。廖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几种省时高效的课堂观察方法,有图形记录法、划号记录法、描述记录法等。
三、课堂示范,催我反思。
每一次的课堂展示都是那么可贵!金老师的一节游戏识字课,让人耳目一新。这耳目一新并非在现代教育手段下的缤纷世界,而是在倡导课堂教学有效性下的真实、扎实、朴实的课堂,时时处处渗透着教师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对学生的那种宽容博大的爱。一节课从始至终都洋溢着浓浓的文化气息,把学生喜爱的游戏运用于课堂教学且达到一种无痕的境界,让学生浸润其中而又不知不觉,这不正是我们所追求的吗?金老师向我们提供了在一节课里把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的很好的课例。聆听了名师的课,反思自己平时的课堂教学,需要学习与改进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自觉要钻研的路很难,要学习的路还很长我深知自己离骨干教师还有非常大的差距,在今后工作中,我别无选择,唯一能做的就是学习、学习,不断的学习。
第三篇:小学语文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学习总结
秋风送爽,绿水环绕的桂林迎来了丰硕的金秋,也迎来了我们肇庆地区的莘莘学子们,我们来自于全区的四面八方,而我,更是荣幸地成为“2010年小学语文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中的一员。时光匆匆,留不住时间的脚步,将近一个月的培训学习中,我每次认真地做好听课笔记,回到住处每天坚持写学习日记。回顾学习时光,让人感慨万千,收获颇丰。
一、学习内容丰富多彩、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教授们给我们授课的内容有阅读、作文、综合实践、教师的成长等教育教学研究、论文写作研究、教育教学研究等。
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桂林市七星去教育局蒋才华副局长为我们讲授的《建立与新课程相适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让我至今还历历在目,当我们的学员提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上束手束脚的,难以开展不起来”时,蒋局长给我们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他说“怕老虎就不养猪了吗?”让我们明白,教改工作并不那么平坦和顺利,我们作为一线骨干老师,担负的使命更为艰巨;蒋局长叫我们在教学上不要过分地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他说,考试成绩并不就是学生的实际能力的成绩,在新课程理论引领下,我们在长期的教学上要学会 “不打吊马桩,不放栏栅羊”,要让学生朝着自己的个性发展下去;广西师范大学教授王枬讲的《教师成长与教师发展》,让我们认识到只有不断自我提升的,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丰富多彩,才能使我们在教学这个职业上快速地成长;桂林区教研室、特级教师彭红老师为我们讲《面向生活的小学语文教学》,让我们明白,教学不要忽视生活,要我们面向孩子的生活世界,让学生在课堂上还原儿童的本分;广西师范大学教授陈玉秋教授的《语文课程改革呼唤经典文化的回归》,让我们走进历代书法大家和历代帝黄的书法世界里,感受国学的魅力;年过七旬的黄麟生老老师为我们妙趣横生地讲《小学作文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在他的教学里,我们又当了一回小学生,学会了换位思考……
在实训基地听四位导师的课更是让我们受益匪浅。听了四位导师的课让我们更好地把握了低中高年级各年段的教学特点。导师们在教学上采用了多种的学习方式,激烈的竞赛式学习,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廖黎莺老师对一年级学生的课堂组织教学,让我们深深明白“磨刀布误砍柴工”的道理;三年级的王微老师夯实的教学基本功更令我们赞叹不已;五年级的高婉琳激情地阅读教学让我们置身其中;六年级苏力勤老师的作文教学,让我们明白作文离不开生活实践……
在民主小学的一个多星期的实训中,我们感受到老师们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以及,学生在这样优秀的老师指引下全面素质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二、收获
1、教育教学观念得到进一步更新。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以对教育教学观念有了新的认识,并重新审视和剖析了我的教育教学观,对学生观、知识观、课程观有了一个更新更高的理解。
2、理论的学习进一步提升了我的理论层次,提高了学科专业水平和能力。
本次的专题讲座和专题研讨,渗透着导师们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深刻思考和独特见解,对于提高我们学科理论的水平和学科专业水平起到了极大的作用,特别是实训基地的导师王微老师严谨治学及深厚的文化底蕴让我们折服,以她多年的研究给我们对小学语文教育的理论和基础知识进行了一次全面性的梳理,使我在字理教学、阅读教学、等方面的认识有了一定的提高。本次学习的查缺补漏,让我知道的自己往后的学习方向,感受到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与知识功底的紧迫性。
3、学习到一些优秀的课堂教学方法及教学反思能力。
民主路小学教研活动的诊断课,使全体语文老师在这样的教研氛围中快速地成长起来,有效地促进了老师的教学评价能力和教学反思能力,也使自身学到教学方法与技能。
培训给予我的是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回到所在学校,我将用培训所获,积极研读新课改方面的教材,努力把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大胆尝试参与式教学,及时记录课堂感悟,认真总结教学经验,继续学习有关新课改方面的知识,做一个新课改的浪潮中的“弄潮儿”。我悟出:课堂,不再是老师的天地,讲台,不再是老师的舞台。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学习完全属于这些勇于攀登科学高峰的孩子们,老师的角色彻底换位!我茅塞顿开,浑身注入了新血液。回去,我将用自己的智慧,用自己的“一杯水”,引导学生去探寻“一桶水”,探寻那活水源头!
本次的学习,令我难忘,催我反思,促我上进,导师们深厚的文化底蕴将是我在今后的教学教改中的学习动力,“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将迎风破浪,义无反顾,为开拼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第四篇:武汉市硚口区井冈山小学 《家乡物产知多少》赵金雁
随生而动 实现高效
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家乡物产知多少》说课
硚口区井冈山小学 赵金雁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我的说课就从一段优美的视频开始吧。(播放视频)视频中这样一个人杰地灵、物华天宝的地方,就是我的家乡湖北,一个被每一位湖北人为之自豪的地方。我今天说课的内容与家乡息息相关,课题名为《家乡物产知多少》。
一、对本课的理解和思考。
这一课属于品德与社会第七册第三单元《我的家乡》。(PPT教材)这一单元共有三个话题,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感受家乡的美丽、富饶及民俗文化的魅力,产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本单元不仅关注学生地理素养的培养,更重视培养学生爱家乡的道德情感。《家乡物产知多少》是其第三个子话题呈现了江汉平原、鄂东丘陵、鄂西山区等地形,以及多种物产照片,意在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环境不同产生的物产也不同。
纵观整套教材,我发现关于家乡物产的内容在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富饶的地方”中也出现过(PPT教材),那与此话题又有什么不同呢?仔细分析发现,二年级“富饶的地方”重在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特色产品,而“家乡物产知多少”则是重在了解自然环境与经济特点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探究社会现象本质的能力。前者是后者的依托,后者是前者的提升。(PPT对比)弄清楚了这一点,我的心里有底了。
但面对学生,我又没底了。因为课前我对四年级198名学生进行调查,(PPT呈现调查表)调查表明虽然学生对家乡的主要物产有初浅的认识,但也发现孩子们存在以下的困惑:(PPT呈现学生的困惑)
困惑1:受市场经济的影响,许多学生自小随其父母到异乡工作生活,他们对家乡概念并不清晰,认为家乡就是现在生活的城市。
困惑2:由于学生生活圈小,社会活动能力弱,对家乡物产还没有完全、深入的了解,有80%的学生将物产等同于吃的东西。
困惑3:学生对家乡的物产与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不清楚。
二、对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把握。
针对学情,并反复的研磨教材,我大胆地将教学目标分为两个层次: 浅层次目标包括两个方面即知识维度和能力与方法维度。(PPT)知识维度:了解家乡的物产,初步了解其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能力与方法维度:初步掌握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及认识地图的能力。深层次目标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引导学生用理性的眼光看待家乡物产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从而激发学生对家乡的喜爱之情。教学难点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相对应。
三、对教学策略的思考
在对教材、目标、学生进行了深入认识后,11版新课标中这段话给了我设计教学过程的灵感。它指出“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课程的基础。”也就是说品德教学首要思考的是了解学生最想知道的是什么,最困惑的是什么,最需要的是什么,最能接受的方式是什么?做到“依生而动”、“随生而动”、“为生而动”,真正促进其社会性发展。
因此,本节课我采用了以下教学策略:(PPT出示三种策略)(1)依生而动,重其生活经验,寓问题于体验之中。(2)随生而动,重其实践经历,寓体验于探究之中。(3)为生而动,重其理性思考,寓发展于实践之中。
旨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发现、探究,从而获得认识、情感和行为各方面的发展,体现品德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开发性。
四、对教学过程的预设
下面我着重介绍本节课教学环节的设计:
(一)“依生而动”——重生活经验,在体验中生成问题,思考问题。(PPT)课标指出“教学前,教师应对学生的生活环境、家庭背景有所了解,并通过观察、聊天等调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根据学生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提供多样化的生活体验和社会实践的机会。”这就是依生而动。
因而,基于课前调查所了解到的学生对物产的认识仅局限于吃的东西这一认知矛盾,于是我设计了第一个教学活动“舌尖上的湖北”。这一活动分四步进行:
1、尝一尝、看一看,初步感知物产与气候、土壤的关系。(PPT)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品尝教师家乡的物产后,我提问:你知道我的家乡为什么能做出这么好麻糖、米酒吗?(PPT出示问题)这是学生认知的困惑点,势必会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接着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孝感特产”,边看边想,初步感知物产产生与气候、土壤有关系。
2、晒一晒,品一品,初步感受家乡物产的丰富。(PPT呈现小标题)这里遵循学生爱吃的特点,让学生在看、闻、尝中感受家乡吃的物产种类多样,同时借助课前的收集家乡吃的物产的活动,让学生知道了家乡的含义和具体位置。
3、问一问,想一想,为突破教学重点做铺垫。(PPT呈现小标题、视频)在学生推荐家乡吃的物产时,我相机补充视频“洪湖莲藕”、“洪山菜薹” 引发其思考物产与天气、地理的关系。
4、理一理,说一说,归纳吃的物产的种类。(PPT)
当学生推荐完毕后,我会顺势小结:刚才你们介绍了家乡那么丰富的好吃的东西,这些都可以称作是家乡的物产。同时点拨:大家回忆一下我们介绍的这些吃的物产有哪些种类呢?
预设生:农业产品、农副产品、渔业产品、土特产、当地小吃等。第一个教学活动的设计从学生视角出发,依据他们的认知基础和喜好开展体验活动开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既让学生感受到了家乡物产种类多
样,又培养了其对社会现象的探究思维,为学好这节课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二)“随生而动”—— 重其实践体验,在探究中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
(PPT)新课标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社会独特观察,并用自己的方式对社会生活进行实践、体验和感悟,提升自己的生活。因此,我在设计第二个教学活动“家乡物产博览会”时,根据学生产生的新问题“为什么家乡会产生这些物产呢?”创设问题情境,引导他们在小组探究中感受家乡物产的丰富、资源的富饶,认识家乡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激发并深化其对家乡喜爱之情。
1、调查反馈,深入认识家乡物产的内涵。(PPT调查表)
在归纳了吃的物产包括的种类后,提问:家乡的物产只有这几类吗?指名学生说说还有哪些,并说清自己了解的途径,渗透对学生收集信息方法的指导。
2、小组探究,感受家乡物产与自然环境、人们生活的关系。(PPT)11版新课标明确指出“合作探究”是品德课程重要的学习方式。因此这里我采取小组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活动,并提出了小组学习的建议,请看:(PPT内容为:
师:看来家乡物产的种类还有很多。那行,咱们就来开个“家乡物产知多少”的博览会吧。让我们去充分领略家乡物产的丰富多样。为了把博览会开好我有这样几点小建议:
1)学生按照家乡所在地组成“老乡团”,重新组成小组。
2)小组内交流自己调查到的除吃的以外的一种家乡物产,请说清这类物产能在当地产生的原因。
3)全班汇报时形式多样,比如:展示搜集到的家乡物产的实物、图片等。)这样学生能根据地域自由组合小组,形成共同的探究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同时渗透了合理分工、恰当交流、分析归纳信息的方法指导,真正落实了新课标对小组探究性学习的要求。
3、交流展示,感受家乡物产的富饶,激发并深化对家乡的喜爱之情。(PPT)整个交流展示活动我设计了三个层次:
层次一:供料学习,了解物产产生与地形特点、气候的密切关系,落实教学重点。(PPT)
当“武汉组”的学生介绍了武汉的钢铁时,我适时点拨:为什么武汉有这么多矿产呢?(PPT视频)播放视频“湖北矿石”,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了解物产产生与地质结构的密切关系。当“湖北省内组”的学生介绍了珍稀动植物时,我相机播放视频“神农架物产”,帮助学生清楚了解物产产生和地形特点、气候之间的关系,并为激发学生喜爱家乡的情感奠定基础。
层次二:视觉冲击,激发学生喜爱家乡之情,初步突破教学难点。(PPT)由于在交流中,我会请学生将介绍的物产贴在湖北地图中相应的地方,所以在介绍完湖北物产后,我指着地图上密密麻麻的物产图标问:此时,听了大家的介绍,看看地图上的标记,你有什么想说的?我预设学生会回答——生1:我觉得湖北真是宝地,我真喜欢湖北。生2:这些丰富的物产方便了我们生活,影响了祖国各地。我真骄傲!此时学生喜爱家乡湖北的情感已喷薄而出。
层次三:延伸交流,激发学生喜爱祖国之情,突破教学难点。(PPT)教学要面向全体。因此,我设计了这一层次的活动——
师:其实像咱们湖北这样物产丰富的地方全国还有一些呢!咱们班上就有来自祖国各地的同学,想知道他们家乡的物产吗?请他们来介绍一下吧!
师:参加完这场博览会,你有什么感受?
预设生:我觉得祖国的物产丰富,资源富饶,我很自豪。
这样的设计构建了开放的课堂,借助教师、学生搜集大量的信息来补充教材内容,学生直面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学习,不断丰富和发展其的生活经验,提高其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为生而动”——重其理性思考,在拓展中深化道德情感。
新课标提出要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因此我设计了第三个教学活动“家乡物产推销会”旨在达到深层次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活动中我出示了一组图片及新闻报道,呈现出名优物产不受欢迎的现实问题。(PPT:“天门市张港镇花菜”、“ 襄阳高山黄瓜”、“秭归脐橙”等图片及报道摘要)请学生读一读报道,找一找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接着我请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为家乡的某一物产出出金点子,使其能真正走进人们的心里。这一活动,既检验了学生对家乡物产的了解,让学生理性思考家乡物产的现状、未来,深化了学生爱家乡的道德情感。同时能引导学生将爱家乡落在了行动上,体现了品德课程的综合性。
五、我的板书设计:(PPT呈现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体现知识的完整性以及道德情感的动态生成。
这节课,以有实效性的实践体验活动为主线贯穿始终,让他们不断地,有层次性地体验、实践、探究。旨在通过本课教学活动,让学生亲历一种过程,在经历和体验中学习,学习一种思维:用理性的思维看待生活。形成一种价值观:满怀对家乡的热爱,并最终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PPT)
第五篇:2013小学数学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赴京学习注意事项
小学数学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
赴京学习注意事项
根据区教育局《关于举办小学数学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的通知》精神,我区小学数学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40位学员,于2013年10月28日至11月5日前往北京培训学习。为了使培训学习有序、有效地开展,特拟定以下注意事项。一、一切行动听指挥
选派领队、班主任各1名随班学习,领队负责对外协调工作;班主任负责对内班级管理工作。如在学习、生活上有需求可向班主任反映。在学习期间一切行动要听从指挥。
建立班委会,下设班长2名、生活委员1名和宣传委员1名,负责班务管理;实施分组管理,每组设立组长一名,负责组员意见的收集、外出纪律的管理等。
班长:刘志平副班长:梁丽华 生活委员:张顺权 宣传委员:黄淑燕
白蕉组组长:黄建文 斗门组组长:赵悦强 井岸组组长:梁丽华 莲洲乾务组组长:吴镇浩 区属组组长:张顺权
二、遵守课堂纪律,潜心学习
要依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准请假,因病请假必须报班主任、领队审批。认真聆听,积极参与交流,课堂交流讨论必须讲普通话。自觉反思,自主撰写学习心得或培训日志。
三、按时按质完成作业
根据赴京学习要求,每人每天要完成一篇“每日一得”的撰写;赴京学习结束完成一篇学习总结的撰写。
四、每天依时作息
按照培训单位规定的作息时间,每天依时作息,晚上12点前必须休息,11点前发信息给小组组长报平安,小组组长报班主任。确保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
五、课余活动要安全至上 利用课余时间参加文化活动,学会在生活中学习。一切娱乐活动要有益身心健康,严禁赌博。注意安全,外出须结伴,外出前要向组长、领队报告,晚上12点前必须归队。贵重物品要自我保管好,慎防被盗。
六、加强沟通与联系
为了便于沟通与联系,特设立班级Q群:227394224(数学高级研修班)。全班须加入班级Q群,凡作业、共享资料、活动照片等都可到群共享上上传或下载,如有任何问题、意见或建议等均可直接在班级Q群上提出。
七、携带物品
1、身份证
2、带上手提电脑,方便的话带上无线WIFI,酒店可能没有WIFI;
3、北京秋天干燥,请大家准备润肤霜和润唇膏;带上保温杯;多带点衣物,至少准备一件厚衣裤。
珠海市斗门区教师进修学校 二〇一三年十月二十一日
附一:小学数学教师高级研修班培训阶段与学习任务 第一阶段:外地培训(2013年10月28——11月5日): 每人每天要完成一篇“每日一得”的撰写; 外出培训结束完成一篇研修总结的撰写; 第二阶段:在岗实践(2014年3月—5月): 组织一次教研活动,作中心发言;
上一次校级以上公开课(提交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附二:小学数学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赴京学习出发与回程时间
出发时间与航班:10月28日珠海—北京CZ3731 8:50—11:40(10月28日早上6:15在斗门体育馆正门集中出发);
回程时间与航班:11月5日北京—珠海CZ3734 21:05—2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