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国各地10种生本课堂模式简介
全国各地10种生本课堂模式简介
1、河南南阳南召现代中学的“五环三查模式”
“五环”即为展示课课堂的五个环节,分别是预习整理、交流合作、规范展示、点评质疑、检测反馈。从预习整理到交流合作、规范展示、点评质疑,再到检测反馈,是一个有机的、连续的整体,从一节课的检测反馈到下一节课的预习整理,又形成环状统一,形成一个循环的统一体。
“三查”即为围绕课堂进行的三次学情调查:一查预习整理效果,初步了解学情,明确哪些学习目标学生通过预习已经掌握,哪些还有欠缺;二查自主合作学习的效度,进一步了解学情,在学习小组对学、大展示等学习过程中明确学生学习的效率、掌握的学习方法等;三查达标程度,检验学习的效果,为开展查漏补缺工作做好准备。
2、东莞康湖新乐学校的“三主课堂”模式
课改多年,新乐学校在探索中逐渐形成了“主动、主导、主体”的“三主”课堂模式。主动学习是模式的灵魂,主导体验出的是老师的课堂作用,主体彰显的是学生的课堂地位。
主动是灵魂,就是要充分发挥各种“动”的因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课堂上充分“活”起来;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就是要将教师由传统的“灌输”转移到“引导”上来,要引导学生自己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要将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教师的主导作用,强调教师要成为课堂的“导演”,利用静心编制的导学案,像放风筝那样“牵引”着“学习目标”。
3、江苏昆山前景学校的“三环五步”课堂模式
“三环”是指课堂教学的三个主要环节,包括“预习”、“展示”、“测评”。“五步”是课堂三环节的具体实现过程,包括“明确目标任务”、“预习问题展示”、“小组合作交流”、“方法生成展示”、“当堂反馈测评”等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过程。
张雷董事长告诉记者,“三环五步”教学模式其实是杜郎口中学“三三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前景学校的具体应用。
4、广西南宁市育才双语实验学校课堂改革的抓手
他们以模式为课堂教学的组织抓手,把45分钟的课堂划分为三个模块:预习、展示、测评。
三模块大致按时间划分为:15(分钟)+25(分钟)+5(分钟)。上课前,老师先把“导学案”发给每个学生,然后让组长带领组员“预习”。预习的过程先以自学为主,遇到障碍时,组员之间开展合作探究。老师参与学生知识的形成、归纳和总结,而不是把“标准答案”告诉学生。
育才的课堂把注重点放在如何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上。他们想尽一切办法鼓励学生把“得到”的东西大声“说”出来,或者在黑板上“写”出来。而对于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老师们针对“分层”、因材施教,设置不同的“教学要求”。
而他们的“测评”环节只有短短的5分钟,通过组员与组员“一对一”实现落实。王武陵说,千万别忽视了测评,对于学困生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补补丁”机会,对于优生则是能力的升华过程。
5、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什社中学的“两段式”课堂模式
“两段式”课堂教学模式,顾名思义将课堂的40分钟分两个阶段,即第一阶段——检测、复习、巩固、归纳;第二阶段——生成、独学、合作、掌握。
在第一个阶段,要求教师围绕“检测旧知识”,设计检测题,以小组为单位组织“演练”,检查掌握每个学生的实际“学情”,然后再从“学情”出发,及时作出相应的“处理”,如对于学生们暴露出来的疑难问题,教师既可以交付小组予以处理,也可适时予以点拨甚至当堂训练加以强化巩固。什中的“两段式”模式,明确教学真正的“起点”问题,什中变传统教学以教学计划和进度为起点,为以学生的学情为起点,最大限度地解决了如何真正实施“因材施教”和“分层教学”的两大难题。
在第二个阶段,要求教师从“导”出发,组织学生围绕“学习目标”自学新课。贯彻这个过程的是自学、合作、交流。他们通过“当堂作业”这种形式,检测学生是否都完成学习目标。
6、山东省临沂四中的“三五X”课堂模式
“三”指落实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五”指“五个贯穿始终”,即情感教育贯穿始终,文化育人贯穿始终,探究—体验的学习方式贯穿始终,展示交流贯穿始终,学习习惯养成贯穿始终。
“X”则是临沂四中教学模式的突出特点和侧重点,它是各学科各种课型实施教学的基本环节,根据不同学科以及不同学科特点做出不同的调整,以保障课堂教学过程的完整性和实效性。
语文学科,“X”是六,即“三五六”模式。它的具体操作是“依案预习,自学质疑;课前活动,丰富积累;小组研讨,合作学习;积极探讨,展示提高;师生点评,总结升华;巩固落实,深入预习”。
数学学科,“X”也是六。针对新授课,它的具体操作是“自学,自纠,链接,展示,反馈,总结”;针对习题课(临沂四中单列出来的各科均有的课型),它的具体操作是“自学,自纠,建构,展示,归纳,补偿”。
英语学科,尽管“X”也依然是六,但它的具体操作变为“依案自学,学情调查,信息反馈及解决方案,成果展示及精讲点拨,反思小结,达标评价”。
物理学科、化学学科的“X”也是六。物理学科的“三五六”模式具体操作为“课前板书展示,小组讨论,展示、探究+点评提升,整理落实,当堂检测,布置作业”。化学学科具体为“复习巩固,目标定位;自学提高,合作探究;展示交流,体验成功;精讲点拨,提升规律;总结归纳,训练达标;预习导学,明确任务”。
生物学科,“X”是八,即“三五八”模式。它的具体操作是“复习巩固,学习目标展示,预习检查巩固,分组讨论,展示成果精讲点拨,小结,当堂达标,预习点拨”。
地理学科,“X”是七,即“三五七”模式。它的具体操作是“复习提问,温故知新;导入新课,重申目标;学习新知,展示交流;当堂检测,目标达成;科学评价,和谐竞争;学习反思,感悟提升;布置预习,自主探究”。
政治学科、历史学科的“X”也是六。政治学科的具体操作为“自主学习,成果展示,合作探究,教师点拨,知识整合,巩固提高”;历史学科为“导入新课,重申目标,基础达标,迁移运用,反思总结,预习听课”。
7、江苏翔宇的“理想课堂”
翔宇理想课堂的基本模式为“六环节大课堂”:一是目标解读,引导学生解读目标;二是小组讨论,引导学生组内与组外交流,开展小组内外兼修式学习;三是分组展示(静态展示),引导学生上黑板展示本组的研究成果;四是互动质疑(动态展示),引导学生进行质疑、补充和评价等自我完善式学习;五是达标测试,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内容的总结反馈,达成自我消化式的学习;六是循环预习,分发下一节课的导学案,进入循环学习阶段。
8、山东日照经济开发区 “四环递进问题教法”
所谓“问题教学”,它是以问题为载体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设问和释问的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进而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自主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方式。这是一种学生体验性学习的教学方式,它十分注重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把学生的主体参与放在首位,让他们积极进行探究和创造性思维活动,使“主体”真正地“主动”起来,从而使课堂教学真正地为提高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习惯服务。
“四环递进问题教学法”,顾名思义是一种“问题教学”。它以“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巩固问题”为基本结构框架,意在落实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强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两个活动,实现“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课堂的具体流程包括如下四个主要环节:
第一环节,提出问题——展示自学提纲,明确学习目标。教师在设计问题情景导入新课后,出示学习提纲,明确学习目标及要求。教师要注意问题情境设计的必要性,不必形式化、教条化,更要注意问题设计的深刻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实践中,学校要求教师提问必须遵循“针对性、启发性、效益性”三大原则。
第二环节,探究问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生根据提纲及教师要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发现的疑难问题,可在小组中共同探究解决,以实现“兵教兵”的目的。这一环节要注意自主与合作的主次性、互动性,以自主为主,合作为辅,学生在自己解决不了的情况下,才去和小组内成员合作解决。还要注意生成问题的可贵性,教师事先设计的问题不一定全面,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时会出现很多新的问题,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及时地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
第三环节,解决问题——解难释疑、典型讲解、提炼升华。教师引导各小组将探究成果呈现给全班,教师作为平等的首席,参与其中引导解决疑难问题,表明自己的观点,形式可多样化。这一环节要注意问题讲解的针对性,学生在合作学习时,教师要巡回指导,及时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要注意问题总结提炼的规律性、深刻性,教师在解难释疑解决问题后,要对问题进行拓宽引深,归纳总结,提炼升华,切不可就问题而论问题。
第四环节,巩固问题——当堂训练,评价总结。教师针对教学内容,准备典型习题,以试卷等多种形式检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然后由学生或教师评价总结主要内容或目标。练习设计要有层次性,要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水平;巩固问题要做到当堂性,当堂学习的问题要力争当堂吸收消化,以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
9、河南南阳南召现代中学的“五步三查七遍学模式”
“五步”即为展示课课堂的五个环节,分别是预习整理、交流合作、规范展示、点评质疑和检测反馈。“三查”即教师围绕课堂进行的三次学情调查:一查预习效果;二查自主合作学习的效度;三查达标程度。“七遍学”即学生在高效课堂学习过程中对知识进行的七遍学习,包括课前预习、课堂上的预习整理、合作交流、规范展示、质疑点评(老师根据学生需要进行的总结、点拨等)、课堂检测、课后总结反馈及纠错。
邱显东进一步介绍,课前预习过程,学校要求教师了解学生学情,确定分层达标设计;合作交流,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知识的运用情况,逐步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疑难所在,指导学生规范解答,在此基础上学习小组合作推出展示内容;规范展示,学生小组合作展示的过程是发现问题,合作解决共性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达成解题共识,提炼、归纳学习方法,同时展示也要解决学生的规范和个性化特点;点评质疑,学校严格规定,点评要注意度的问题,始终把握不偏离教学目标;检测反馈,则是要注意目标的达成,就是检验学习一堂课的学习效果,检测学习效率的高低,为后期引导学生系统整理巩固学习内容、调整学习方法提供参考。
10、河南南阳西峡县“三疑三探”是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
“三疑三探”是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几个主要环节。具体可以概括为: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
第一个环节:设疑自探。
这里的“设疑”,就是使“疑问”生成。可以是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和内容,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创设学习情景,启发学生去发现“疑问”;也可以是学生的已有知识或经验与预习内容发生碰撞时自然产生的“疑问”。当然,特殊情况下,还可以是教师直截了当地呈现“疑问”。这里的“自探”,就是自主探究。学生独立自主地对所遇到的“疑问”进行分析、推理,以求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
在“自探”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把握进程,关注而不干扰。
第二个环节:解疑合探。
这里的“疑”,一是“自探”过程中的未解之“疑”。因为自探中的“疑问”通常有易有难,而学生的基础能力有高有低,所以“自探”中的“疑问”自然也不会全部得到解决。二是“自探”中派生出的新“疑”。初始时的“设疑”往往是浅层的、不全面的,因此在“自探”中产生新“疑”也是常见的。解决这些“疑问”的过程就是“解疑”。
由于这样的“解疑”是在自主探究之后,所以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会更加有效。在课堂上,有疑问的学生提出问题,有见解的学生给予帮助,解答不完整时别人给予补充。如果对问题有争议,大家可以展开讨论,不得已时教师再加以点拨„„这是一个“合探”(即合作探究)的过程。许许多多基础教育阶段应该实现的目标和任务都能在这里得以完成。至于“合探”过程中再度衍生出的新“疑”,教师会巧妙地安排学生“自探”或“合探”加以解决。
在“解疑合探”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密切关注、适时诱导、点拨激励、引发评价(包括对评价的评价),必要时还可以进行“点睛”式的讲解,但切忌“包办代替”。
第三个环节:质疑再探。
教师引导学生在前两个阶段“探究解疑”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学习内容进行整体认知和深层把握。通过重温、回味、感悟等策略,结合已有知识和经验,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对其进行深度和广度上的延伸和拓展,从中发现层次更深或域围更宽的“疑问”。教师也可以启发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类比、联想、总结和归纳,使之形成知识网络,并从中挖掘新的“疑问”。这些“疑问”可以与刚学的内容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也可以没有什么联系。但“疑问”一旦产生,教师应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进行再度地“自探”或“合探”,力求使其得到解决。对于一时无法解决的疑问,鼓励学生课下进行探讨。
这一环节在教学中尤为重要,因为它是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的关键环节,也是从课本知识向实际应用升华的必由之路,还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最佳时机。同时,教师的教育智慧和机敏也在这里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所以,教师千万不要以“预设”或“包办”的方式代之!
在“质疑再探”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启发诱导、激励提升、推波助澜、保护“自然生成”、培植问题意识。
“三疑三探”似是模式,实为理念: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科或同学科的不同课型、同课型的不同内容、同内容的不同情景、同情景的不同学生,组织灵活的教学活动。这里的“三”,虽然指的是课堂教学的三个环节,但实际上未必就是定数。有时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四探”、“五探”,甚可以是“六探”、“七探”。
第二篇:生本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简介
生本课堂就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课堂。具体表现形态为——“四突出”、“三转变”和“四个基本程序”。
四突出:
1、突出学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完全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
2、突出学习:整个教学过程处处突出学生的学习、质疑和探究。
3、突出合作: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4-6人,无论是课前准备还是上课时的学习,每位学生都必须在小组内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突出探究: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获得知识,形成能力。
三转变:
1、变教师灌输式的教为学生自主性的学,使学生获得学习动力。
2、变“听懂了”为“学懂了”、“会学了”,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3、变“他律”为“自律”,使学生获得自信、自尊,激发内在的学习潜能。
四个基本流序:
前置性学习---小组交流---班级汇报---总结巩固(延伸拓展)
一、前置性学习,学生先学。
所谓前置性学习,就是引导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尝试自主学习,了解学习内容。一般是课前预习或前置性作业,不固定,比较灵活。通过前置学习,鼓励学生先学。
关于“前置性作业”的设计,郭教授提出了低入-多做-深思-高出的设计原则。
低入的含义是:简单,根本,开放(可拓展)。起点要低,要求简单,形式开放。
多做的含义是:人人可做,人人多做。
深思的含义是:通过学生自学,使知识扎根心灵,提高学生的智慧。
高出的含义是:例题自己做,难题自己想。
1、“低入” 是指教学的起点要尽量低一些,即教师的设计简单化,让学生的活动容易化。抓住“简单、根本”形成开放空间,容纳学生最广大的活动,是整个生本教学的关键。“低入”,就是要让孩子们在学习时找到成就感。
2、“简单”:不是指内容简单或者难度较小,而是设计的环节简单,要留给学生很大空间,让他们去发挥。
3、“根本”就是核心,即重要的、有价值的知识或问题。要求教师抓住知识主线,找准教学重难点。理科学习注重学生的探究,文科学习注重学生的大量阅读。
对语文教学,要问“阅读推进了没有”?对数学或理科教学,要问“根本抓住了没有”?对英语教学,要问“活动形成了没有”?
4、如何寻找简单和根本,就是把它灵魂化,使学生浅池戏水,深池激浪,达到深思高出,是整个备课要注意的问题,这样才产生巨大的学生学习的空间。
▲太阳升起的地方 ▲思想发生的地方 ▲新旧结合的地方 ▲引而不发的地方
5、如何做到简单根本:抓住核心。核心指的是:核心内容、核心环节、核心思想、核心技术以及内容、环节、技术、思想的核心——感悟
6、“多做” 多做具有两层含义,其一是人人可做,即教师所组织的教学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二是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多地开展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知识和技能,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探究知识的心理,感受学习的快乐。即通过更多、更有效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大量实践中,通过自己的感悟和思考,从中领悟知识,提升思想。
7、“深思”就是在 “多做”中,实现思维的积累和深化。是指学生在多做的基础上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层面、多角度的思考,把知识深化,构建成认知结构。
8、“高出”就是有收获,是前置性学习的质量要求。
二、小组合作学习,4-6人小组,交流讨论,要求教师放弃逐句逐段的讲解,而是抛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
三、班级交流,交流形式比较灵活,人人参与。有小组代表交流,也有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教师在倾听的基础上引导点拨,让学生的思维进行碰撞,让智慧之火熊熊燃烧。
四、总结和巩固。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延伸拓展,广义探究。
在教学中,教师要明确:“学生会的不教、不会的教他们怎么学,学不会的老师教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汇报、质疑、讨论常规化”。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特长、性别等因素,按照“互补互助、协调发展,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灵活分组。常用的分组形式有:
1.两人互助式。同桌的两个人就是一个自然的互助学习小组。这种方式能迅速覆盖到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获得学习和活动的机会。
2.四人合作式。这种形式是相对固定的一种组织形式,也是教学活动中较常用的一种方式。通常由四人组成,尽量保证每个小组有一个优等生,两个中等生,一个后进生。
3.大组竞争式。一般以纵向或横向的一排或两排为一大组,在教学实践中,经常把这种分组形式用于解决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4.自由组合式。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组合。这样组成的小组,组内的成员大多兴趣爱好相投,感情相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个性。可经常让学生们在课外利用这种方式来互学、互教;或者在课堂上,让学生们在相对固定的四人小组展示汇报之后,再自由组合进行拓展延伸。
5、注意:①异质分组:好、中、差搭配;②选好组长、明确职责;③培训组员:学会分工,学会表达;④给小组个性化命名;⑤最好语、数、英等学科达成共识,小组固定,给学生学习提供方便。
学习习惯培养
1、学会发言,能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接受他人的意见并改正、补充。
2、学会倾听,乐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对别人的发言勇于作出评价。
3、学会质疑、反驳,敢于提出不同的看法,表达个人观点,听不懂时请求对方再讲一次。
4、学会组织、主持小组学习,能根据他人的观点,做总结性发言。
5、学生会用两种不同的声音说话。即组内声音,15cm以内能听到的声音,称为图书馆声音,保证组内成员听清;再就是全班都能听到的声音(全班声音)。
6、职责轮换。小组成员之间的职责要定期轮换,培养责任意识,体验多种角色,从而进行换位思考,有利于小组合作。
7、机会均等和机会限制。要求人人参与,对发言多的进行次数限制,以便他人也有表达的机会,实现全员参与。
8、合作学习的调控应当注意:抓好常规,树立榜样;充分利用示范效应;健全小组奖励机制(遵循激励性、共同提高、小组奖励的原则);课堂上应该注意恰当运用鼓励语言;让学生学会评价。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握的几个重要环节:
课前:
1、以课标为基准,以教材为学习内容,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案一体设计(即前置性作业)。
2、选择承担研究任务并主讲的学生小组,必要时先培训主讲学生。要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又不能捆绑住教师的手脚,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时刻牢记在心,要做好了一个帮助者、引导者。
3、预设学生可能出现或提出的问题,找到相应解决方案。对于生成性的新问题不能置之不理,这不但是学生也是教师再学习的过程。
4、估计引领学生继续思考的切入点可能有哪些,以便在课堂上根据情况随机应变。
5、准备练习应用或反馈评价所需要的问题,设计一些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能力发展评价项目。课中:
1、仔细倾听研究小组的讲解思路,观察提问同学的动机情况,仔细做好记录,及时点评。点评要注意即时性,否则不能及时反馈学生展示思路的优点与不足。
2、在学生错讲、漏讲、讲解不透、概念出现模糊的地方,要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3、要提倡学生之间、小组之间相互评价。以鼓励为主。在学生体验成功的同时也要学会感受挫折,这是人生成长必不可少的两面。课后:
1、反思、整理、记录教学反思。对课堂上争执不下的一些问题,查阅资料、寻找思路。
2、准备练习应用专题训练资料;解答学生的质疑或单独培训主讲学生。课后
1、反思、整理、补充课堂笔记或是错题集。
2、小组内交流心得,完成有关巩固练习并自己批改。
生本评研:以学养学,以学养考
郭思乐提出,生本教育不是不要考试,而是在平时的考查中,去掉考试的控制性,保持考试的检查和练习的功能,以良好的素质来迎接社会的检查和评价,解决现行教育中素质教育和考试之间的矛盾。
评研就是让学生用研究的态度对待考试,把考试作为对知识的再次学习和研究的过程。
“评”是评价,“研”是研讨。“评”要评得实在,评得生动,评出孩子的自信。“研”要研得深刻,研得透彻,研出孩子思维的火花。评研的操作方法
1、教师编制制试题---学生做题---互评研讨(互对答案,研究错题)
2、学生编制试题---同学互考---互评研讨
3、教师再编制制试题---学生再做题---再互评研讨
4、一周一小评,一月一大评,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班级评比,全体学生全方位地参与评研过程
第三篇:生本课堂的教学模式
生本课堂的教学模式
生本课堂就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课堂。具体表现形态为——“四突出”、“三转变”和“四个基本程序”。四突出:
1、突出学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完全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
2、突出学习:整个教学过程处处突出学生的学习、质疑和探究。
3、突出合作: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4-6人,无论是课前准备还是上课时的学习,每位学生都必须在小组内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突出探究: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获得知识,形成能力。
三转变:
1、变教师灌输式的教为学生自主性的学,使学生获得学习动力。
2、变“听懂了”为“学懂了”、“会学了”,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3四个基本流序:、变“他律”为“自律”,使学生获得自信、自尊,激发内在的学习潜能。
前置性学习——小组交流——班级汇报——总结巩固(延伸拓展)
一、前置性学习,学生先学。
所谓前置性学习,就是引导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尝试自主学习,了解学习内容。一般是课前预习或前置性作业,不固定,比较灵活。通过前置学习,鼓励学生先学。
关于“前置性作业”的设计,郭教授提出了低入-多做-深思-高出的设计 原则。
低入的含义是:简单,根本,开放(可拓展)。起点要低,要求简单,形式开放。
多做的含义是:人人可做,人人多做。
深思的含义是:通过学生自学,使知识扎根心灵,提高学生的智慧。
高出的含义是:例题自己做,难题自己想。
1、“低入” 是指教学的起点要尽量低一些,即教师的设计简单化,让学生的活动容易化。抓住“简单、根本”形成开放空间,容纳学生最广大的活动,是整个生本教学的关键。“低入”,就是要让孩子们在学习时找到成就感。
2、“简单”:不是指内容简单或者难度较小,而是设计的环节简单,要留给学生很大空间,让他们去发挥。
3、“根本”就是核心,即重要的、有价值的知识或问题。要求教师抓住知识主线,找准教学重难点。理科学习注重学生的探究,文科学习注重学生的大量阅读。
4、如何寻找简单和根本,就是把它灵魂化,使学生浅池戏水,深池激浪,达到深思高出,是整个备课要注意的问题,这样才产生巨大的学生学习的空间。
▲太阳升起的地方 ▲思想发生的地方
▲新旧结合的地方 ▲引而不发的地方
5、如何做到简单根本:抓住核心。核心指的是:核心内容、核心环节、核心思想、核心技术以及内容、环节、技术、思想的核心——感悟
6、“多做” 多做具有两层含义,其一是人人可做,即教师所组织的教学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二是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多地开展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知识和技能,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探究知识的心理,感受学习的快乐。即通过更多、更有效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大量实践中,通过自己的感悟和思考,从中领悟知识,提升思想。
7、“深思”就是在 “多做”中,实现思维的积累和深化。是指学生在多做的基础上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层面、多角度的思考,把知识深化,构建成认知结构。
8、“高出”就是有收获,是前置性学习的质量要求。
二、小组合作学习
4-6人小组,交流讨论,要求教师放弃逐句逐段的讲解,而是抛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
三、班级交流
交流形式比较灵活,人人参与。有小组代表交流,也有学生与学生、学生与
教师的互动,教师在倾听的基础上引导点拨,让学生的思维进行碰撞,让智慧之火熊熊燃烧。
四、总结和巩固
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延伸拓展,广义探究。
在教学中,教师要明确:“学生会的不教、不会的教他们怎么学,学不会的老师教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汇报、质疑、讨论常规化”。
1、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特长、性别等因素,按照“互补互助、协调发展,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灵活分组。常用的分组形式有:
2、两人互助式。同桌的两个人就是一个自然的互助学习小组。这种方式能迅速覆盖到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获得学习和活动的机会。
3、四人合作式。这种形式是相对固定的一种组织形式,也是教学活动中较常用的一种方式。通常由四人组成,尽量保证每个小组有一个优等生,两个中等生,一个后进生。
4、大组竞争式。一般以纵向或横向的一排或两排为一大组,在教学实践中,经常把这种分组形式用于解决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5、自由组合式。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组合。这样组成的小组,组内的成员大多兴趣爱好相投,感情相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
个性。可经常让学生们在课外利用这种方式来互学、互教;或者在课堂上,让学生们在相对固定的四人小组展示汇报之后,再自由组合进行拓展延伸。
6、注意:①异质分组:好、中、差搭配;②选好组长、明确职责;③培训组员:学会分工,学会表达;④给小组个性化命名;⑤最好语、数、英等学科达成共识,小组固定,给学生学习提供方便。
五、学习习惯培养
1、学会发言,能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接受他人的意见并改正、补充。
2、学会倾听,乐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对别人的发言勇于作出评价。
3、学会质疑、反驳,敢于提出不同的看法,表达个人观点,听不懂时请求对方再讲一次。
4、学会组织、主持小组学习,能根据他人的观点,做总结性发言。
5、学生会用两种不同的声音说话。即组内声音,15cm以内能听到的声音,称为图书馆声音,保证组内成员听清;再就是全班都能听到的声音(全班声音)。
6、职责轮换。小组成员之间的职责要定期轮换,培养责任意识,体验多种角色,从而进行换位思考,有利于小组合作。
7、机会均等和机会限制。要求人人参与,对发言多的进行次数限制,以便他
人也有表达的机会,实现全员参与。
8、合作学习的调控应当注意:抓好常规,树立榜样;充分利用示范效应;健全小组奖励机制(遵循激励性、共同提高、小组奖励的原则);课堂上应该注意恰当运用鼓励语言;让学生学会评价。
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握的几个重要环节:
课前:
1、以课标为基准,以教材为学习内容,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案一体设计(即前置性作业)。
2、选择承担研究任务并主讲的学生小组,必要时先培训主讲学生。要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又不能捆绑住教师的手脚,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时刻牢记在心,要做好了一个帮助者、引导者。
3、预设学生可能出现或提出的问题,找到相应解决方案。对于生成性的新问题不能置之不理,这不但是学生也是教师再学习的过程。
4、估计引领学生继续思考的切入点可能有哪些,以便在课堂上根据情况随机应变。
5、准备练习应用或反馈评价所需要的问题,设计一些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能力发展评价项目。
课中:
1、仔细倾听研究小组的讲解思路,观察提问同学的动机情况,仔细做好记录,及时点评。点评要注意即时性,否则不能及时反馈学生展示思路的优点与不足。
2、在学生错讲、漏讲、讲解不透、概念出现模糊的地方,要及时组织学生进
行讨论。
3、要提倡学生之间、小组之间相互评价。以鼓励为主。在学生体验成功的同时也要学会感受挫折,这是人生成长必不可少的两面。
课后:
1、反思、整理、记录教学反思。对课堂上争执不下的一些问题,查阅资料、寻找思路。
2、准备练习应用专题训练资料;解答学生的质疑或单独培训主讲学生。
3、反思、整理、补充课堂笔记或是错题集。
4、小组内交流心得,完成有关巩固练习并自己批改。
七、生本评研:以学养学,以学养考
郭思乐提出,生本教育不是不要考试,而是在平时的考查中,去掉考试的控制性,保持考试的检查和练习的功能,以良好的素质来迎接社会的检查和评价,解决现行教育中素质教育和考试之间的矛盾。
评研就是让学生用研究的态度对待考试,把考试作为对知识的再次学习和研究的过程。
“评”是评价,“研”是研讨。“评”要评得实在,评得生动,评出孩子的自信。“研”要研得深刻,研得透彻,研出孩子思维的火花。
评研的操作方法
1、教师编制制试题---学生做题---互评研讨(互对答案,研究错题)
2、学生编制试题---同学互考---互评研讨
3、教师再编制制试题---学生再做题---再互评研讨
4、一周一小评,一月一大评,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班级评比,全体学生全方位地参与评研过程
第四篇:生本课堂
“生本课堂”教学竞赛听课体会及反思
鲍峡镇中心小学 余宏
通过这次生本课堂教学竞赛展示活动,我深深懂得了生本课堂的理念,掌握了导学练案的教学流程。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广阔舞台,令各家可一展风采。同时也是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我的良好契机。所以,我也只能跟大家交流我个人听课的一点肤浅的看法。
1、在这些优质课中,体现生本教育,教师能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课上,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例如,《三角形的内角和》通过小组学习,学生拼角、折角得到验证。又如,《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放手让学生讲解具体思路,小组汇报后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2、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源于生活,体现于生活。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为学生提供活动的舞台,调整学习的方向,是关键时刻予以适当的点拔的学习过程的支持者。在课堂学习中,学习的材料来源不再是单一的教材,更多的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来编材。例如《植树问题》中收集鲍峡小学小树林、舞台、鲍峡一桥、五指四空等等,这些与生活贴近的知识,学生听起来亲近,求知欲就强,要突破的愿望就强,做起题来积极性高,也体现出教学面向学生,面向生活,反映现实生活,而这些正是这群听课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使学生感到数学问题新颖亲近变得摸得着,看得见,易于接受,从而激发了学生内在的认知要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更好的启迪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了较高的培养,也实现了“生活经验数学化。”
3、精彩的导课非常重要。参赛的教师几乎都精心设计了课堂导入,有的以小游戏等活动导入新课,有的以谈话的形式导入。好的导课可以拉近师生距离,使学生的向师性更强,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4、教师善于创设情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目标明确,能为教学服务。例如: 阮秀丽老师上的《图形的拼组》,阮老师导入出示图片让学生说说有哪些图形?出示课题围绕三角形,利用三角形的美丽图案过渡到下一个例题,教学评价也是用三角形。自始至终围绕三角形展开教学。
5、教师评价要及时到位并且多方位。教学过程中,几乎每位教师都注意了及时评价及激励评价,对学生的赞扬和鼓励不断,如“你真细心”“你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你知道的可真多”等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评价语言,在学生的心里却可以激起不小的情感波澜,对于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的提高也起到了相当程度的积极影响。
6、这些课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直观教学,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每一节课都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使抽象的知识更直观,更让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
总之,数学教学中,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教学可采用“讨论式”、“合作式”等教学模式,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反思:教学改革就是创新,观念的更新是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学习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先进经验。
2、努力开发多方面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3、上课时大胆放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平时一定要多学习新课改理念,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授课能力,多听同任教师的课,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争取在以后的教学中取得好成绩。
第五篇:学本和生本课堂
使我初步了解“学本式课堂”是坚持“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所进行的一种教学改革;在教学中要处理好教和学的关系,要体现学为中心的特点,要建构“先学后导、互助展评”的基本模式。这一模式强调“当堂自学”“学然后导”、“活动展评”、“同伴助学”让课堂真正属于学生......细细研读感觉是否这与我们生本课堂教学模式不谋而合,与我校教育思想异曲同工。
一、深刻领会“学本课堂”的本质内涵
1.“学本课堂”是指以学生本体、学习本位、学科本色、促进师生共同成长为核心的课堂,其本质是教学生学,让学生学会学习,最终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打造“学本课堂”是“促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的愿景与目标。推进“学本课堂”建设要以“学为中心,以学定教,教为学服务”的新型教学观为指导,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基于学、展示学、交流学、深化学的“学堂”。
二、牢固树立“学本课堂”的新型教学观
1.转变传统的、落后的课堂教学观。要努力变当前“满堂讲、满堂灌、满堂问、满堂播放”的课堂为在教师帮助下“让学生做学习主人”的课堂;变单
一、单向、以终结性评价为主的课堂为多元、多向、过程性与发展性评价为主的课堂;变“教为中心,以教定学”的传统课堂教学观为“学为中心,以学定教”的新型课堂教学观。
2.确立“学本课堂”的核心价值观。努力实现“以学为本,以学定教;以教导学,以学促学;还教于学,共同成长”的课堂变革目标。
3.落实“学为中心,以学定教”的新型教学观。
三、明确构建“学本课堂”的基本要求
1.在组织教学设计和练习设计等环节前,教师要明确以下四方面内容:(1)关于“为什么学”:在教学时,教师应思考“为什么学习这一课题(或课文)?”就这一课题而言,教师要明白“本课题在单元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学习本课题在知识和技能以及过程和方法方面的目标是什么”,要清楚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方面的目标。教师在解读文本时,要有清晰的文体意识。(2)关于“学什么”:从本课题的一般学习内容及所特有的学习内容去考虑。教师必须明晰学生学习的重点、关键点是什么以及学习的难点、疑点在哪里。教师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前提下,在教学中要有整体观,要懂得取舍。(3)关于“怎样学”:这是一个思考教学策略问题。总体来说,学生在前,教师在后。教师要先考虑学的程序,上课过程中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关注学生思维方法的有效引领。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以及整合课外的扩容学习方式。(4)关于“学得怎么样”:可通过以下几方面来评价,如对本课题的重点知识和技能是否掌握?疑点、难点问题是否得到适当破解?学生的学习兴趣、习惯和能力是否有所长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目标是否得到落实?学生学完本课题后,能否较好地回顾其重点知识和技能,并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一、理论框架
“学本” 即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高度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着力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并以此为根本展开教学活动。
“学本”模式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远景,立足于课堂教学,具有不同层次的目标。“学本”首先是以学生的知识掌握为本。“学本”还要更关注于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以学习能力的形成为本。,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也是”学本”目标之一。最后,“学本”也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追求真善美内心。
二、流程结构
“学本”课堂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主线的教学流程。
“学本”课堂教学模式呈现了充分信任学生,依赖学生的理念,要帮助学生通过自己努力,高效愉快的掌握新知。模式的流程主要有以下几部分构成:
学前尝试
这是前置性学习的重要环节,是“先学”的表现形式之一。教师可结合教材例子,提出一些学习任务,引导学生通过看书、查问、操作等各种方式,对新知进行一定程度的自我认知。并对布置的任务完成情况与完成方法进行激励性评价。
基础积累
知识与经验的积累是活力与高效课堂的基础。学习新知
这一环节是“学本”课堂模式的主体,是“ 先学后教,先生后师”的具体呈现。学习新知不同于以往以教师新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主体是学生,方式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质疑释疑等,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严格遵行先学后教,先生后师的原则,要充分让学生展示学习中的思维过程,解决问题的策略。要通过小组合作等形式让学生思维发生碰撞,充分调动每位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学生教学生,学生与学生争辩,尽可能让学生自主发现、检验、运用知识,实现自我学习能力的提升,增强学会新知“我能行”的信念。教师在此过程中,要进行好组织工作,把握好学生学习的节奏,进行适当的引领,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巩固提升
这是“学本”课堂高效的保证。知识由简单的认识到内化为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必须有一个技能练习的过程,“绝知此事要躬行”。巩固的过程是一个知识分层提升的过程,是对知识化为能力中不断有新的认识过程,是学生因为不断成功过关而信心倍增的过程。巩固过程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结果不断认可,不断反思,不断质疑,不断清晰的过程。巩固过程也是一个知识与生活交汇的过程,是学生体验学有所有,学以致用的过程,是学生感受世界与人生哲理的过程。巩固中要实现先练后评,给予学生充分的展示与反思机会。
生本课堂就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课堂。具体表现形态为——“四突出”、“三转变”和“四个基本程序”。四突出:
1、突出学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完全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
2、突出学习:整个教学过程处处突出学生的学习、质疑和探究。
3、突出合作: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4-6人,无论是课前准备还是上课时的学习,每位学生都必须在小组内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突出探究: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获得知识,形成能力。三转变:
1、变教师灌输式的教为学生自主性的学,使学生获得学习动力。
2、变“听懂了”为“学懂了”、“会学了”,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3、变“他律”为“自律”,使学生获得自信、自尊,激发内在的学习潜能。四个基本流序:
前置性学习---小组交流---班级汇报---总结巩固(延伸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