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仁中学2011级高二下期新史观历史教学训练
安仁中学2011级高二下期新史观历史教学训练
1.钱钟书指出:“史家追叙真人真事,每须遥体人情,悬想事势,设身局中,潜心腔内,忖之度之,以揣以摩,庶几入情合理。”这里他强调的是,历史学家()
A.在研究历史时不能有自己的观点 B.研究历史不可借助想象和推论 C.进行历史想象时要尊重历史原貌 D.应亲自参与历史实践,感触历史 2.某思想家在20世纪初大声疾呼:“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削灭也。„„其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而退归天然淘汰已耳!”从中可见,该思想家主张
A.打破保守观念,为新文化营造空间 B.剔除传统糟粕,重建儒家信仰 C.宣扬改革理念,为康梁变法造声势 D.遵循进化理论,任凭自然选择 3.试题内容丢失!4.试题内容丢失!
5.由博客演化而来的微博,网民取其谐音,戏称为“围脖”。如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带着“围脖”出席“两会”,成为2010年全国“两会”的一道风景。有人说:“正是现代媒体技术手段的进步,才燃起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对这一说法评价正确的是 A.强调只有掌握现代科技才能提高参政的积极性 B.没有看到问题实质在于我国民主化进程加快
C.认为网上交流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了解民意的途径 D.正确揭示了科技发展对民主进程的直接推动作用
6.“时势造英雄”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纵观人类历史,“英雄”要受制的客观“时势”因素主要有
①个人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②生产力发展水平③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 ④阶级立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7.《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随着尼克松的访华,中国加入了重新划分世界势力范围的帝国主义阵线和竞争者的行列,中国在想要得到自己的那一份。尼克松的访问为中国开辟了与美帝国主义及其同伙和解与联合的道路。同时,„„与美国结盟标志着中国领导层已脱离了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脱离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运动,脱离了人民革命和民族解放斗争。”材料体现了
A.革命史观 B.社会史观 C.文明史观 D.全球史观 8.下列关于自然地理环境与文明特征之间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者毫无关系 B.前者决定后者 C.后者决定前者 D.前者影响后者 9.法国史学家K.波米昂说过的这样一段话:“革命„„摆脱了它的意识形态光环。它不再表示一个社会的总体转变,不再代表一种将所有以往历史都视作毫无意义的普遍更新,不再具有一种从零出发彻底改变世界的含义。一场革命也不再被认为必须是一种充满暴力、宏大场面或悲壮性质的骚动、冲突,它常常是静静的、历时长久的。”以下历史事件中符合这种“革命”定义的有()①辛亥革命 ②文艺复兴 ③工业革命 ④邓小平改革开放 A.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③④
10.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教授在《儒学创新的契机》一书中指出:东亚的发展“虽然深受西欧和美国的影响,但却不只是西方发展模式的翻版,(东亚各国)都和传统有血肉相连的关系。„„(在东亚发展过程中)儒家可发挥积极的作用,”材料表明()A.儒家学说始终对东亚文明起决定作用 B.儒家学说难以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融合 C.西方发展模式必须以儒家思想为基础
D.东亚发展既吸取西方文明,又继承儒家文明 11.李大钊说:“新历史观编成的历史则不然,他教吾人以社会生活的动因,不在赫赫皇矣的天神,不在大澶天纵的圣哲,乃在社会生存的本身。一个智识的发见,技术的发明,乃至把是等发见发明致之予实用,都是像我们一样的社会上的人人劳作的结果”。与李大钊所说的“新历史观”相符的是 A.全球化史观 B.近代化史观 C.社会史观 D.文明史观
12.亨廷顿认为,在文明的冲突中,欧洲和美国将彼此携手或彼此分离,世界各伟大文明也将彼此携手或彼此分离;在正在来临的时代,文明的冲突是对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而建立在多文明基础上的国际秩序是防止世界大战的最可靠保障。下列说法与亨廷顿观点一致的是 A.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根源于经济格局多极化 B.基于单一文明的政治格局更有利于世界和平C.美国单极化的目标构建带来文明的冲突 D.多元文明的对话有利于构建稳定的世界秩序 13.我国学者罗荣渠教授认为:“从表面上看,帝国主义侵略论似乎是反西方中心论的,但如果只承认帝国 主义是近代中国各种变化的主导因素,忽视了中国的历史特点和国情特点,把内部问题简单地归之于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的屈服投降,而排除这一复杂历史过程中的多样性选择,实质上仍是一种隐蔽的西方中心论。”下列对该学者观点的解读,较为恰当的是
A.帝国主义侵略是引起近代中国社会变化的主导因素之一。B.中国自身特点是决定近代中国历史变迁的主导因素之一。C.对中国近代历史的研究应注重从内外双重因素综合展开。D.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是推动近代中国社会进步的根本原因。14.胡适说:“‘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这两句话真是中国史学的大仇敌。什么是大的?什么是小的?很少人能够正确回答这两个问题。朝代的兴亡,君主的废立,经年的战争,这些‘大事’,在我们的眼里渐渐变成‘小事’了。《史记》里偶然记着一句‘奴婢与牛马同栏’或者一句女子‘蹑利屣’,这种事实在我们眼里比楚汉战争重要的多了。”这段材料反映的是()
A.民族史观 B.阶级斗争史观 C.文明史观 D.社会史观
15.《新史学》指出:“叙述数千年来各种族所以盛衰兴亡之迹者,是历史之性质也;叙述数千年来各种族所以盛衰兴亡之故者,是历史之精神也”;“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者也。”由此可见,历史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
A.把握历史规律 B.考证历史事实 C.描述历史现象 D.分析历史原因
16.近代史学术界对李鸿章的评价可谓争议颇多,研究资料也是种类繁多。下列材料中有助于接近历史真实的第一手资料是
A.长篇历史小说《李鸿章》 B.《评李鸿章的反动言论》 C.关于李鸿章的史学论著 D.李鸿章的奏折和书信影印件 17.1789年发布的《人权宣言》宣布:“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护人的自然的和不可让与的权利„„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是寄托于国民„„凡权利无保障和分权未确立的社会,就没有宪法”。这里所体现的资本主义根本立国原则包括()
①君主立宪 ②主权在民 ③权力分立 ④社会契约 A.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8.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说“政府的种种罪恶所造成的所有政治反对精神,既然不能在公共场合表现出来,就只能潜藏在文学之中,而作家已成为旨在推翻国家全部社会政治制度的强大政党的真正首领”。这反映托克维尔
A.主张言论自由 B.反对君主制度 C.否定精神作用 D.主张学习美国 19.《周谷城学术精华录》中说:“史学成立的经过,当在求真;其存在的理由,则为致用。”作者在这里主要强调的是
A.真实历史和史学研究的区别 B.史学方法与实用价值的矛盾对立 C.广义历史与狭义历史的关系 D.史学根本原则与社会功能的统一 20.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科考取士使得)全国各地人才,都得有一次大集合。„„不仅于政治上增添其向心力,更于文化上增添其调协力。而边区远陬,更易有观摩有刺激,促进其文化学术向上之新活力。”材料反映的主要观点是
A.科考取士有利于全国各地人才的汇集 B.科考取士有利于促进文化交融与传承 C.科考取士有利于政府和社会群体交流 D.科考取士有利于边远地区文化的发展
21.汤因比说:“人们将记住这个时代,这主要不是因为它的令人恐怖的罪恶,也不是因为它的令人惊讶的发明,„„人们要敢于认为让文明的益处为整个人类所利用是行得通的。”由此可见,作者观察历史的视角主要侧重于
A.全球责任和文明角度 B.把握历史的发展方向 C.多角度认识和考察史实 D.辩证看待历史的发展
22.20世纪50年代,埃及总统纳赛尔说:“我们的人民大多数还是文盲,但政治上的文盲人数却比20年前少得多。„„收音机改变了一切。„„人们在最偏远的乡村也能得知各地所发生的一切,领导人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统治国家。”材料认为科技成果的普及推动了
A.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B.文化教育水平的提升 C.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D.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流行
23.《泰晤士报》记者莫里循在辛亥革命爆发后给报社的电文中使用了“革命”一词。而《泰晤士报》新闻部主任达·狄·布拉姆则指出,革命只适合成功的叛乱,只能在叛乱已经成功之后使用。除非并知道清政府已经被推翻,不论起义的形势如何严重,不能将起义说成是革命。《泰晤士报》在13日刊登武昌首义时最终使用的标题是“起义”。这表明此时的《泰晤士报》: A.支持中国革命 B.反对中国革命 C.舆论导向谨慎 D.认清了起义前景
24.竺可桢先生曾经把中国五千年的气候波动画了一十曲线图,而文化的变化也随着这个曲线而变化。一个一个地方突然变得很冷的时候,饥荒、干旱、水灾等就会频繁发生,这里也就往往容易发生改朝换代。据此推断,下列分析哪个比较不合理 A.气候对人类历史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B.研究历史时要注意考虑当时的地理环境因素 C.秦朝灭亡是因为当时气温太低,冻死了很多人。D.唐朝的盛世局面出现时的气温可能比较适中
25.《老子》中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孝经》中说:“天地之性,人为贵。”《左传》中记载:“夫氏,神之主也。„„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易·贲卦·象辞》中记载:“观乎天文,以察对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以上资料的共同点是
A.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人文精神 B.体现了中国古代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C.说明中国古代没有宗教神学 D.说明了中国占代统治者开始关注民生 26.一种理论,恩格斯认为:“至今还从来没有过这样大规模的证明自然界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列宁则说它“探明了物种的变异性和承续性,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该理论提出的社会价值在于
A.否定了人类位于宇宙中心的自大情结
B.最早提出生物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的观点 C.启迪人们理性思考并加速了欧洲启蒙运动的来临 D.彻底打破了人类一神之下众生之上的愚昧自尊
27.国史中会经常碰到“近代化”一词。百度词条对此解释:近代化就是指资本主义化。它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商品化,思想上的理性化、科学化。下列观点与近代化理念背道而驰的有
①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②男练义和团,女练红灯照。砍倒电线杆,扒了火车道
③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
④立宪政体,取决公论;上下议院,实为行政之本
⑤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的一切黑暗 A.②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②③⑤ 28.李大钊指出:“世界一切现象,无能逃于理法支配者。人事界的现象,亦不能无特种的理法,惟俟史家去发现它,确定它了。”李大钊认为史学研究重在:()
A.寻找社会规律 B.构建伦理道德 C.整理史实资料 D.探索革命道路
29.有人认为:中国近代社会变迁不是在原有母体中孕育启动的,而是在列强的威胁和侵略下,中断自身历史进程,移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近代化转变的。说明了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特点是 A.深受外部的影响 B.有继承地发展 C.艰巨曲折地发展 D.在沉沦中上升 30.徐中约教授提出:“近代中国历史的特征并非是一种对西方的被动反应,而是一场中国人应付内外挑战的主动奋斗;他们力图更新并改造国家,使之从一个落后的儒家普世帝国,转变为一个在国际大家庭中拥有正当席位的近代民族国家。”对该观点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特别强调了中国奋斗的历史 B.突出了中国人为国为民的主动性 C.把中国与世界作为两个概念对立起来 D.认为中国与世界是互相融合的 31.1909年出版的《一个女工的青春》记录了当时一位英国女工的陈述:“当我星期天去教堂时,我不愿人们看出我是女工,因为我为自己的地位感到羞耻。我还当学徒时,就总听说女工们轻浮、堕落。人们总是以蔑视的口吻谈论她们。我暂时不再贫穷了。我们星期天的美餐仿佛是皇家的宴会„„当我涨了工资以后,每顿饭我还喝上一小杯甜葡萄酒。”这段材料表明
A.妇女已成为社会的主要劳动力 B.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较大提高 C.陈述者积极改变自身社会形象 D.陈述者仍未摆脱社会偏见束缚 32.美国是机器标准化生产的创始国。美国历史学家大卫·波特对此表示:“欧洲激进思想倾向要求剥夺有产者自己的马车和漂亮衣服,相反,美国的激进思想可能主张赋予普通人大批量生产的复制品,这些复制品和原件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大卫·波特用“机器标准化生产”揭示的政治理念为: A.民主 B.平等 C.自由 D.博爱 33.1934年《食货半月刊》创刊,其《编辑的话》指出:“史学不是史料的单纯排列,史学离不开史料。理论虽不是史料的单纯排列可以产生,理论并不是原形一摆,就算成功了的。中国社会史的理论斗争,总算热闹过了。但是如不经一番史料的搜求,特殊问题的提出和解决,那进一步的理论争斗,断断是不能出现的。”这位编辑要表达的是 A.史学研究即是史料学 B.史料学可以取代理论 C.理论无益于史学研究 D.理论建构离不开史料
34.徐中约教授提出:“近代中国历史的特征并非是一种对西方的被动反应,而是一场中国人应付内外挑战的主动奋斗,他们力图更新并改造国家,使之从一个落后的儒家普世帝国,转变为一个在国际大家庭中拥有正当席位的近代民族国家。”对该观点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特别强调了中国奋斗的历史 B.突出了中国人为国为民的主动性 C.把中国与世界作为两个概念对立起来 D.认为中国与世界是互相融合的 35.1912年清帝宣布退位时,南京临时政府公布的《关于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之条
件》中写有清帝退位后尊号不变,民国政府待以外国君主之礼;清帝退位后暂居宫禁,侍卫人等照常留用;但1924年冯玉祥利用武力强行将清帝溥仪赶出了故宫。对此事件胡适认为这是“欺人之弱,乘人之丧”,“是民国史上的一件最不名誉的事”,还亲赴醇亲王府向溥仪表示慰问,声称这“是东方的野蛮”。关于胡适这一态度不能说明()A.胡适坚持契约精神 B.胡适反封建精神不够彻底 C.胡适深受英美文化熏陶 D.对国人思想启蒙的路还很长 36.明代佛学大师憨山德清有一句名言:“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特点是 A.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 B.注重研究社会现实 C.着重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 D.重视研究人的前世来生
37.材料一 法律规定,夫妻口角后,妻上吊自杀,丈夫不受处分。如果是夫因此上吊自杀,妻要被判处“绞刑”。
材料二 一对夫妻争吵互殴,丈夫气不过上吊自杀。地方官原来判处妻子“绞刑”,但后来皇帝指示:“妇之于夫,犹臣之于君,子之于父,同列三纲,所关綦重。”便改判“斩立决”。从这两则材料判断,下列哪一项叙述是正确的 A.中国传统社会具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特色 B.皇帝尊重官员的判决,也遵照法律规定判刑 C.皇帝改判更严厉的处分,是为了维护纲常名教
D.皇帝任意破坏法律,使法律丧失维护纲常名教的功能
38.司汤达说:“历史学家的第一先决条件就是没有发明能力。”他强调的是历史学家 A.在进行历史研究时所作的推论应是对历史的发现而非发明 B.在研究历史时不能有自己的观点
C.研究的历史素材都应该是真实可信的 D.研究历史不可借助假设推论 39.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物质修明,尤重机器,辫发长垂,行动摆舞,误缠机器,可以立死。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断发之俗,万国同风矣。”这表明,康有为主张剪辫的根本出发点是()
A.安全生产 B.推翻清朝统治 C.发展国力 D.禁绝西方文化 40.历史学家波普尔说:“总之,不可能有一部‘真正如实表现过去,的历史,只能有对历史的解释,而且没有一种解释是最后的解释,因此每一代都有权作出自己的解释。”作者试图强调 A.对历史的解释可以随心所欲 B.研究历史规律没有意义
C.历史不能复原,故无法证伪 D.历史研究应体现鲜明的时代特色 41.钱钟书指出:“史家追叙真人真事,每须遥体人情,悬想事势,设身局中,潜心腔内,忖之度之,以揣以摩,庶几入情合理。”这里他强调的是,历史学家()A.研究历史不可借助想象和推论 B.在研究历史时不能有自己的观点 C.应亲自参与历史实践,感触历史 D.进行历史想象时要尊重历史原貌
42.“北方之人,养生之具不求于人,是以无甚富甚贫之家。南方多末作以病农,而兼并之患兴,贫富斯不侔矣”(辛弃疾)。材料所反映的现象表明当时
A.商业是贫富分化的根源 B.北方农业比南方发达 C.北方社会比南方更稳定 D.南方商业比北方发达
43.“大凡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尽管可能听不懂彼此的方言,却能阅读同样的书籍„„如果他们使用的是字母文字,中国恐怕早就分裂为像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葡萄牙那样的许多国家了。”这说明 A.使用字母文字是欧洲分裂成许多国家的主要原因 B.汉字有双重特性:实用性和艺术性
C.统一文字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D.字母文字有艺术性而没有实用性
44.伏尔泰认为,中国是“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和治理最好的国家”,“在道德上欧洲 人应该成为中国人的徒弟”,信奉儒学的中国人“没有侮辱理性和曲解自认”。这足以.证明 A.当时中国的社会制度比欧洲各国优越
B.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高度评价表达了欧洲启蒙思想家的共同看法 C.儒学和欧洲启蒙思想的主要内容相同 D.中国文化在欧洲启蒙思想家中产生过影响
45.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瞿林东在 《中国史学散论》中指出“一个民族,总不能忘记自已的历史。这是因为,历史不仅可以说明一个民族的过往历程、现实状况,而且还可以揭示他的未来的方向”。对这段话的准确理解是
A.阐明了历史学的社会价值 B.阐明了对历史的重视 C.阐明了历史学对现实的关注 D.阐明了史学家的政治眼光 46.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邦认为,“虽然这场双元革命——更精确地说是法国政治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载体和象征是法、英两国,但是我们不应把这场革命看成是属于这两个国家的历史事件,而应看做是一座覆盖了更广泛地区的火山的孪生喷发口”。他强调的是()
A.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密切关系 B.欧洲在世界历史发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C.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世界意义 D.政治进步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47.一些学者将达尔文的进化论应用到社会领域,主张人类社会与生物界同样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因此种族主义大屠杀、殖民主义等都是合理的,从而公开为纳粹主义辩护。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进化论适用于社会学领域 B.进化论证明了种族主义 C.殖民主义合乎自然规律 D.社会发展不能照搬进化论
48.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一种文明的历史,就是对古代材料中那些对今天仍然行之有效的东西的探索。它有待解决的问题不在于要告诉人们关于希腊文明或中世纪中国我们所知的一切一一而是要告诉人们在西欧或现代中国以前的时代与今天仍旧相关的东西。”在这里,布罗代尔强调的是()A.史学是当代人的历史认识 B.以探索的精神研究历史 C.史学无需穷尽人类文明的历史 D.从文明传承的角度阐释历史 49.明代德清禅师日:“为学有三要: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 世;不晓参禅.不能出世。此三者,经世、出世之学备矣,缺一则偏,缺二则隘.三者无一而称人者,则肖之而已。”这表明德清禅师()A.提倡儒、道、佛三教合一 B.认为儒释道三家相互矛盾
C.主张以佛教改造中国传统文化 D.强调做学问要学习诸子百家的经典 50.1908年,刘师培《<共产党宣言>序》一文中指出:“欲明欧洲资本制之发达,不可不研究斯编(指《共产党宣言》);复以古今社会变革均由阶级之相竞,则对于史学发明之功甚巨;讨论史编亦不得不奉为圭臬(指准则)。”他在这里强调历史研究要运用
A.文明史观 B.阶级斗争史观 C.全球史观 D.现代化史观 试卷答案 1.C2.D 3.答案内容丢失!4.答案内容丢失!5.B6.D7.A8.D9.B10.D 11.C12.D13.CAB14.D 15.A16.D17.D18.A19.D 20.B21.A22.A23.C 24.C25.A26.D27.B 28.A29.30.C 31.D32.B 33.D34.C35.B36.B 37.C38.A39.C40.D41.D 42.D43.C44.D 45.A46.C47.D 48.D49.A50.B
第二篇:历史教学中史观问题总结
文明史观
文明史观肇始于德国学者斯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的《历史研究》是文明史观的代表作,法国学者布罗代尔《文明史纲》则在国际上对文明史观作出了系统的阐释。
综合学术界的研究,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从以下角度加深对文明史观的理解:第一,按照文明史观的基本要求,根据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引导学生将人类文明演变划分为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两个发展阶段并作出分析;第二,人类的发展体现了连续性的统一,要引导学生关注人类历史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发展;第三,引导学生对历史文明成果做出合理的评价与认识;第四,引导学生认识到,文明发展的多元性、多样性、独特性及不同类型文明之间的联系;第五,注重把中华文明纳入到世界文明发展历程中理解和考察,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大背景下考察中华文明的演进。
《标准》更强调对文明史观的运用。要求学生学会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认识人类历史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重要性,感悟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在课程内容上也依照文明史观作出了一定程度的调整。
文明史观是一种宏观的历史观,借助这一宏观理论我们可以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整合。
现代化史观
现代化史观是指20世纪80年代,以中国历史学家罗荣渠为代表的中国历史学家基于现代化学说提出的一种新的史观。现代化理论从生产力角度将人类历史分为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三个阶段。罗荣渠教授主张“从宏观历史学的角度,把现代化作为一个全球性大转变的过程,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大过程,进行整体性研究”,进而在现代化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元多线史观。所谓“一元”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这种转变的根本原因。所谓“多线”指不同社会的发展水平受复杂的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的影响而千差万别,但可以归纳为不同的发展道路,任何一种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都不是单向度的、静态的,而是多向度的和动态的。简而言之,一元多线史观认为在同一生产力水平上可以存在多种社会形态。
现代化史观所指的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的全球性大转变包括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进程;经济上的工业化;思想上的科学化、大众化;社会生活和风俗上的城市化。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是现代化的两大核心。在历史教学中运用现代化史观,必须以工业化这一尺度对历史发展进行衡量。并且要充分列出具体证据证明工业化给历史发展带来的巨大转变。
全球史观
1955年,英国历史学家巴勒克拉夫首次提出全球史观,20世纪70年代,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成为全球史观的优秀实践。全球史观,又被称为整体史观,主张从全球的角度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视世界为一个整体,并从宏观的、联系的角度考察和分析人类社会历史演变的走向。全球史观是一个全方位,开放性的体系,包含以下几层含义:第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是从分散到整体的过程。第二,从全球的角度把人类文明看成一个互相联系和作用的整体,因为人类文明是一个彼此联系的有机体,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是历史发展的两个
相互关联彼此影响的基本方面;全球史观关注的是整个人类和全球整体,研究那些曾对整个世界有影响的历史力量、历史运动,以及它们的发展变化、冲突对抗和相互交汇;全球史观分析的着眼点是全球的而非区域的,整体的而非局部的,重视整体与局部,中心与边缘的关系。第三,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社会交往的发展是历史发展的两根主轴。第四,在全球史观上各国历史文化存在等值论。全球历史观强调客观、公正地记述历史,平等地对待各个地区和各个民族的历史和文明,反对那种狭隘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以全球眼光和整体意识审视人类历史,关注人类共同利益的实现,而不单是关注某个民族或国家的利益,这是人类思维认识发展史上的飞跃。全球史观在《标准》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运用全球史观进行历史教学,要注意用全球的眼光来审视历史事件。
生态史观
人类的文明史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从人类产生,便有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人类创造的文明总是与支撑文明的环境息息相关的。研究人类的文化和文明与环境的关系的历史观,就是文明的生态史观。
生态史观是生态学和历史学跨学科融合的产物。生态史观认为,史学研究应从关注历史上的人,转向关注历史流变中人与自然、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关系。总结人类处理与自然关系的历史经验和历史教训,评估历史上人类的活动应兼顾人类与自然、近期与远期、局部和整体的利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协调发展,维护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动态平衡,是人类社会不可推卸的责任。
历史课程具有公民教育的功能,引导年青一代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和增强其生态环保意识,是历史学科的责任。《标准》增加了“以生态与人口问题为例,了解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及面临的挑战”等生态史内容。
社会史观
社会史观否认历史的宏大叙事,反对英雄史观和精英史观。社会史观将社会问题也纳入史学研究的对象,并认为社会问题与政治、经济和文化问题同等重要。研究历史,不仅要“眼光向上”,关注“大人物”和“大事件”,还要“眼光向下”,关注“小人物”,关注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小中见大”。
《标准》中社会史观愈来愈受到重视。课程内容中增加了“通过经济繁荣、开放的社会风气和唐诗的盛行,了解盛唐的社会气象”“了解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一类的社会史内容,引导教师和教材编写者关注社会史。
第三篇:浅谈新史观在高三历史复习中的运用
浅谈新史观在高三历史复习中的运用
【摘要】新的史学观点(文明史观、全球史观、近代化史观 等)是新课程的灵魂,同时也是高考命题者的指导思想。因此,高三历史复习中要使学生领会教材所体现的新的史观和理念,并运用它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本文将就如何在文明史观、全球史观、近代化史观指导下有效进行高三历史教学、优化高三复习模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文明史观 全球史观近代化史观 历史复习
一、文明史观在高三历史复习中的运用
在新的史学观点中,对高中历史课程体系影响最大的是文明史观,必修课历史(Ⅰ)(Ⅱ)(Ⅲ),实际是分别讲述政治文明史、物质文明史和精神文明史。而选修课的六个模块主要是文明史某些内容的深化和展开。这样就决定了文明史必然成为高考历史的首选内容。在对历年高考的历史试题作了深入的分析后,得出如下结论:走进文明史已成为历史试题的新走向。因此,在教学中要运用文明史观指导高三历史复习。
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它们分别标志一定社会在政治活动和政治生活、物质生产和物质生活、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这三个方面的进步程度。物质文明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起点,它对政治、思想等其他活动具有决定作用,其他活动都为之服务;政治文明在社会中处于主导地位,它与国家政权直接相连,决定着物质文明的发展方向和精神文明的性质;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人类文明从范围上可以分成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系统。在复习时一要注意不同文明类型的特点与主要成就,二要注意不同类型的文明之间的交流、借鉴、融合与碰撞。
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采集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这部分知识既可以与中国古代生产力发展的历史,以及世界近现代的第一、二、三次工业革命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贡献相联系,又可以与同时期政治文明历程中的宗法分封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近代西方的民主政治与世界格局的变化相联系,还可以与文化发展历程中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西方的人文精神相联系。这样整体构建,分段贯通,达到知识的有机融合。例谈:以文明史观整合中国近现代史
(1)从根本上说,人类历史就是人类文明史,而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展现中国由农耕文明走向工业文明的历史。
(2)文明的差异:考察同一时期不同地区文明发展的不同程度。如清朝晚期中国还停留在农耕文明时代,而西方已向工业文明的过渡。
(3)文明的碰撞与冲突:把近代史上的各次侵华战争放置在文明冲突的角度来认识。
(4)文明的融合:从文明的吸收、内化、演进的视角去审视“西学东渐”和思想近代化进程。也要注意我国内部不同民族文明的交融。
(5)文明的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如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就属于吸收外来文明的基础上的结合中国国情的创新结果。
二、全球史观在高三历史复习中的运用
全球史观(亦称整体史观),是随着人类社会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随着对“西欧中心论”(或“欧美中心论”)的批判不断深入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历史观。强调把人类历史看作一个整体进行研究,从全球文明的角度出发,以“文明”(或“社会”)作为历史研究的单位,来考察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
在高三历史复习课中要指导学生运用全球史观把握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首先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这一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其基本完成。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根据全球史观,我们可以将世界历史重新整合为以下几个阶段:
(1)从远古到15、16世纪。此时各地区各民族在彼此基本隔离的状态下分散发展。
(2)从15、16世纪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一时期,人类从分散发展转向整体发展,并使世界联成为一个整体。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我们又可将之分为两个小阶段:①从15、16世纪到19世纪60、70年代。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原本各地区彼此隔离的状态,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间的相互联系,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特别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广大的亚非拉地区也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体系中,世界市场体系初步形成。②从19世纪60、70年代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垄断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张,使世界市场体系最终形成。整个世界联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3)从20世纪初到现在。世界在更高层次上以更快的速度进行整体发展。①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40、50年代。通过二次世界大战,在全球范围内对世界整体进行调整,从而推动这个整体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②从20世纪40、50年代到现在。这是人类社会进入整体发展的新阶段。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进展,经济全球化成为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大国竞争与大国合作相辅相成,国际文化交流的速度超过以往任何时代,人类交往空前方便和频繁。
三、近代化史观在高三历史复习中的运用
近代化(亦称现代化)就是指人类从农业文明或游牧文明逐渐过渡到工业文明。近代化首先从西欧开始,随之通过殖民化扩散到美洲、澳洲、亚洲和非洲广大地区。所以近代化在历史上又被称之为欧化、西化或工业化。近代化不仅仅是生产方式的转变或工艺技术的进步,它是一个民族在其历史变迁过程中文明结构的重新塑造,一般而言,近代化包括了学术知识上的科学化,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社会生活上的城市化,思想领域的自由化和民主化,文化上的人性化,等等。其中政治民主化进程和经济工业化进程是其核心。运用近代化史观来指导高三历史复习可以为我们认识近现代史提供全新的视角。以近现代史上大国崛起为例来说明:
教师可将教材中英国工业革命、苏联的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中国的改革开放、美国的罗斯福新政集中整合在一起,比较看看各国崛起方式的异同,这中间有三种模式,即英国的自由资本主义,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以及中、美将市场和计划结合的模式,从中引导学生得出以下结论:各国崛起的模式各不相同,但是不同模式是可以相互借鉴的,制度创新才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之所在,实事求是是人类社会的普遍法则。
教师还可以按经济层面单独整合:将必修二“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迁和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这一单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单元联系起来,谈谈中国工业化的经验与教训,为什么近代民族工业会曲折,为什么新中国能够建立相对独立和完整的工业体系,得出结论:工业化的前提的民族独立,资产阶级走了一条先富强后独立的道路,所以注定失败,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则把握了问题的症结所在,走先独立后富强的道路,最终领导我们走上了正确的工业化道路。在此基础之上联系苏联(俄)的工业化道路:从新经济政策到斯大林模式,苏联的工业化不同于其他国家,在这一模式的影响下中国开始了“一五”计划。改革开放后中国走出了一条新型的工业化道路,国力日渐富强,而苏联的改革却日益走近死胡同,教师在总结基础上同样可以得出这一结论。综上,新史观为我们认识历史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更多的历史阐释体系。我们应运用新史观去引领历史知识的复习,让历史学习具有时代活力,适应高考历史试题的变化。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2、《中学世界史教材改革应从史学现象的更新入手》刘文涛,《历史教学》2003年第8期。
3、《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诺斯(美国),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4、《中国现代化史》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
第四篇:历史教学中史料史实史论史观史识的问题
历史教学中史料、史实、史论、史观、史识的问题
史料、史实、史论、史观、史识是高中历史教学经常涉及的几个概念,在现实教学中,我们往往只是一面地注重对于学生历史课本知识的传授,实际片面地突出了史实的教学,却忽视了对其他几个概念的了解,因此导致学生对此几个概念不能区分,在史料的整理运用、史观的把握、史论的得出等方面出现了许多问题,影响了学生历史解题能力和教学质量提高。特别是在新课改的精神指导下的历史教学更是在这一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当前的历史考卷中有关史料的“材料分析题”也越来越占据着很大的比重,要做好此类题也必涉及这些概念。因此,将史料、史论、史观的应用引入新课改的教学中的做法也就显得很是必要。但在事实上,对于相关问题却还没有很系统的认识,本文拟就这一问题浅谈一下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什么是史料、史实、史论、史观、史识。
史料:是指历史材料,史料是研究和认识历史的依据,是“重现”历史的基础。一般来说,史料愈是确凿、丰富,人们经过研究和解释,对历史的认识也就愈是真切,对历史的“重现”也就愈接近它的本来面貌。史学专家们一般把史料分为三类,即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1 .文献史料。一切以文字形式记载的资料,如官私史书、文书档案、文集日记、野史笔记,以及各方面的书籍和近代以来出现的报刊、杂志等;也包括了碑刻、摩崖,以及考古发现的甲骨文、金文、简帛、墓志等都属于文献史料。今天,除了以纸张为载体的文献资料以外,还有大量以电子媒介为载体的文献资料。对于世界上发生的大小事件,人们通过电子邮件、BBS 跟帖等方式表明自己的态度,历史记载变得更加丰富多样,也为我们利用好文献史料组织教学活动提供更为广阔的资源。2 .实物史料。是历史上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各种物件,主要是各种历史遗存和考古发现,如遗址、墓葬及出土文物等。3 .口述史料。是指人们口头讲述并被记录下来的资料,其记录的方式有笔录、录音、录像等多种。这些资料包括神话、传说、故事、史诗、俗谚、遗训,以及回忆录、对话录、采访记、座谈录音等。从另外一个角度分类,也可以把史料大体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一般说来,第一手史料是指原始资料,即历史人物、事件、现象发生的那个时代留下来的材料,特别是当事人和目击者提供的史料,直接反映了所研究对象的情况;第二手史料是指距离那个时代较远的记录、转述,或者后人的研究成果,间接反映了研究对象的情况。
史实 :是指历史事实。
史论:关于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即关于客观历史如史事、人物、历史现象等的评论。
史观:是观察历史与解读历史的基本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唯物主义历史观认为社会 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指出社会历史是客观的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社会基本矛盾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动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 的最初源泉。它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力量。而唯心史观与此相反。
2、文明史观:人类社会发展史本质上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文明”的分类(划分标准是生产力)纵向分为农耕文明(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等)、后工业文明(信息时代)。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实质就是近代化的过程。纵向的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包含那个时代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横向分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注重文明之间的交流、碰撞与融合。
3、全球史观(整体史观)它关注的是历史的横向发展。全球史观认为从1500年地理大发现之后,人类历史是一个整体,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演进的历史。现代化浪潮从英法美等西方国家逐步向世界其他地方扩展,生产力发展和世界交往是人类历史横向发展的动力。整体史观还认为:以生产力发展为基础的人类交往活动推动了历史的横向发展,要重视人类交往的历史:包括交通工具、国际会议、国际组织、国际战争、思想文化交流与人类交往的发展;要从世界历史发展的全局认识中国历史。
4、近代化(现代化)史观:关注的是历史的纵向发展,近代化(现代化)进程,一般指在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下,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主要包括经济的工业化和市场化,政治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思想文化的科学化、理性化、大众化等。
5、革命史观:人类社会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阶级斗争推动,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 生产力是根本动力;阶级斗争是直接动力。
6、社会史观:“眼光向下的历史”,关注社会底层人物、平常小事与日常生活。还有如生态史观等。
史识是以科学的史观作为指导,来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然后得出的科学结论
二、在运用史料、史实、史论、史观、史识时就注意的问题
1、认清四者在历史研究中的地位:史观是指导,史实是依据,史论是在史观指导下根据史实得出的结论,而史料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
2、在史料选择上坚持方法与原则:重视史料来源的真实性,选取第一手史料。一般来说,第一手史料的史料价值较高,但也不是绝对,古人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史料的撰写者,有时也会“当局者迷”,反倒不如后人或者局外人看得全面、客观。史料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因保存当时社会的各种信息而具有客观性;一方面因无可避免渗入当时记录者的个人判断而具有主观性。教师在备课与讲课时,就应该首先审核所有史料是否可靠,有无作用,考证是否严密,解读是否正确;其次,考察引用史料是否全面,有无重大缺漏;最后,关注新史料的出现与解读手段的更新,让历史教学跟上史学前沿的研究成果。其次选用正确史观,将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进行。再次客观、公正、充分的运用史料,对多种史料进行辨别,不取孤证。最后史料合理利用,史论结合,论由史出。
3、注意影响史学结论因素:研究者的立场不同;研究的方法、角度不同;史料的选取运用上差别;时代的局限性等都可能影响史学结论。尽量得出科学的历史结论即史识
4、注意史实和史料的关系。史实是根据史料得出,史实具有客观性特征,其客观性主要来自史料。对同一史实,不同史料可能有不同反映,探究历史应注意史料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三、近年高考中有关此类问题试题 随着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的逐渐深入,史学研究类试题作为一种新的题目类型,在近年高考试卷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很多师生对此较为陌生,在教学过程中也缺乏针对性训练,所以失分现象较为严重。下面,对这类高考试题进行梳理总结,以期对大家的备考复习有所帮助。大致而言,其基本特点有以下七个方面: ㈠、注重对史学要素的考查
主要分三种: 第一,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历史评价和历史观点。如2007年上海卷第33题,要求考生阅读一段关于孟子的材料,然后区分文中哪些属于史料、哪些属于史料解释、哪些属于历史评价。第二,史料、史论和史观。如2011年山东文综卷第27题,以“史料、史论、史观”层层深入的形式组织材料和问题,这既是试题呈现形式的革新,也是史学研究基本框架的构建,体现了“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基本原则。第三,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分为史料研习、理论指导、社会调查和问题讨论。如2007年北京文综卷第37题要求考生运用这些方法,“分析近代以来中外社会政治经济的演变”。这些史学要素,既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框架和过程,也是我们日常教学的方向,有很强的引领和借鉴作用。
㈡、注重对史料类型的考查
近年来的高考试题在史料的选取上已经实现了多元化,各种类型的史料丰富多彩,活泼生动,体现出浓郁的学科特点。在此基础上,高考还注重考查学生对各种史料的认知和运用。如2009年江苏卷第25题“C(1)据材料一,探索历史奥秘所能依据的主要史料类型有哪些? ”(实物遗存;土著生活实录;传说与神话)。再如,2009年海南卷第33题“(2)材料一为古籍文献资料,材料二出自考古资料。如何认识考古资料与文献资料之间的关系?”(考古资料可以印证、丰富、改变人们从古籍文献中已获得的认识);第34题“(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敦煌学所依靠的资料。”(敦煌莫高窟中的壁画、雕塑;敦煌出土文书;相关考古资料;现存汉至唐五代中外相关文献)。
㈢、获取史料的途径
2008年上海卷第33题就考查了史料的获取问题。该题提供了一幅发现于高昌古城(位于今新疆吐鲁番地区)的一幅珍贵壁画“圣枝图”,第三个问题设计是‚有人认为:这幅壁画是公元5世纪左右景教(基督教)传入高昌的历史见证。如果要进一步证实这一观点,你该怎么做? ‛(关于景教传播的文献记载、该地区的其它考古资料、专家学者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等)。
㈣、注重对史料价值的考查
史学研究极其重视史料的真实性,而不同的史料其价值是有区别的。一般而言,第一手资料的可信度高于第二手资料,实物史料的可信度高于文献史料和口述史料,影像资料的可信度高于纯文本资料。此外,同样是文献资料,正史的可信度不如正史以外的史书和杂书。其原因众所周知,史书是由胜利者写的,其美化、篡改、歪曲之处势所必然。因此,所有的史料,不管是实物史料、文献史料,还是口述史料,都需要进行科学的实证和辨伪,既要考证其真实性,又要剔除其虚假成分。关于各种史料的价值判断,也是近年高考关注的内容之一。综合分析,有这样几种情况:
第一,比较文学作品、文献、传说的史料价值,如2010年安徽文综卷第13题: 西晋杜育的《荈赋》是我国第一篇以茶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某班兴趣小组以此为题材对茶的起源问题进行探究后,形成了以下四种意见,其中最合理的是(B)A.文学作品不具有史料价值,不能以此确定茶的起源 B.文学作品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仍不能据此确定茶起源于晋代 C.唐代《茶经》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应据此确定茶起源于唐代 D.传说神农氏发现了茶,可据此确定茶起源于神农氏时期 根据常识,文学作品不能作为信史,但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具有一定史料价值,故排除A,选B;《荈赋》是以茶为主题的文献资料,史料价值最大,但时间是在西晋,不是唐朝,所以排除C;传说虽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但不能作为信史,排除D。
第二,比较考古挖掘和文学作品的史料价值,如2011年海南卷第33题“(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阿房宫被考古学者认为‚是一座想象中的空中楼阁‛的原因‛(《史记》记载阿房宫并未建成;考古发掘证实了《史记》的记载;人们关于阿房宫的印象,很大程度上受《阿房宫赋》夸张虚构的影响)。‚(2)以《阿房宫赋》为例,说明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对探讨历史问题的作用‛(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对传播历史知识有重要作用,但不能简单地作为历史研究的直接证据;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可以反映一定的历史问题。)
第三,考查图片的史料价值。图像可以加深对历史变迁的理解,“以图证史”成为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如2009年上海卷第32题就设计了这样的问题:“(3)为什么历史学家说图像是‘可视的历史’(图略)?‛(从图像中的人物、服饰、场景等判断,图像记录了历史,展示了大最的历史细节;图像与其他史料相互印证,可以获得较为真实的历史)。
第四,考查文化遗址的史料价值。如2009年全国新课程卷第39题:“(2)从这座奇特的纪念碑,说明文明遗址保护的文化意义‛(文化遗址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标志,文化遗址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作用;文化遗址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作用;文化遗址对于展示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文化遗址对于还原和客观评价历史具有史实证据的价值)。
第五,考查口述史料的价值。口述史料适用于民间传说、节日来源、习俗、比较隐秘或具有争议历史事件,以及历史事件的见证者或亲历者尚存等情况。如2005年上海卷第8题: 人们通常根据文献资料研究历史,而今以口述回忆为基本史料的口述史正悄然兴起。下列最适合用口述史方法进行研究的是(D)A、红军战士长征日记 B、解放初期的粮价波动情况 C、鸦片贸易的统计资料 D、文革时期的民众生活状况 本题中的红军长征日记具有私密性,鸦片贸易的统计资料具有专业性,而且均为文本资料,不适合口述方法研究。民众对解放初期的粮价波动虽有感受,但记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模糊,还且面比较窄,不如文革时期的民众生活,不仅时间较近,而且涉及面广。所以该题选D项。值得注意的是,史料并非史实,只有检验或考证后,才能代表史实。口述史料由于被采访者的记忆程度、知识水平、个人感情等因素,容易出现片面、舛误、作伪、隐瞒等失真情况,从而影响史料的真实性。因此,在使用时应考察记录者的动机、身份和记录的时间,并与其他史料相互印证,辨别真伪,以便更好地发挥其独特的史料价值。
㈤、影响史料解释的主要因素
1、研究者的主观因素:历史是客观的,但历史学是主观的。事实上,史料无一不是经过写作人主观的选择和诠释而成的,无论存心如何公正,总是不可避免地会带上主观色彩。关于这一点,高考试题经常涉及。如2009年宁辽文综卷第35题: 法国史学家朗格诺瓦和瑟诺博司所著《史学原论》一书指出:‚史料可分为两种,有时过去的事件,留下实迹(碑碣及制造品);有时,也是更常见的,事件所留下的痕迹,是心理的状态——一种文字上的描写和叙谈。‛作者的意思是(A)A.任何文字史实都带有主观因素 B.实迹和文字史料都真实反映历史 C.历史是‚心理的状态‛的反映 D.只有实迹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 再如2009年福建文综卷第23题: 西方历史哲学家柯林伍德指出:‚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在这里,柯林伍德强调的是(D)A.思想史构成了全部历史的主干 B.一切历史都可以被臵换为思想史 C.思想史决定了整个历史的发展 D.历史学离不开人的主观判断
2.研究者的评价立场:价值判断具有相对性,人们的集团立场不同、社会地位不同、需求不同,价值判断也就不同,因而会对同一事物或行为做出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判断。如2010年全国新课程卷第35题: 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文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A)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再如,2009年全国新课程卷第39题设计了菲律宾马克坦岛上关于麦哲伦和拉普拉普 “双面碑”的评价问题:“(1)纪念碑正面和背面镌刻的文字都包含着对逝者的价值评价,其依据有何不同?‛(纪念碑正面的文字是对麦哲伦评价,评价依据是他领导了第一次环球航行,对人类文明做出了贡献;纪念碑背面的文字是对拉普拉普的评价,评价依据是他领导反侵略斗争,对祖国做出了贡献)。3.研究者的价值观:近年高考试题主要涉及欧洲中心论、种族中心论等价值观。如2009年江苏卷第25题C“(2)在大津巴布韦文明创造者问题上,我们需要反对西方某些人的什么观点?揭示这种观点所反映的价值观。‛(观点:大津巴布韦文化遗存,不可能是非洲人创造的,而只能属于白人。价值观:种族中心主义)。再如,2011年江苏卷第24题C“(3)上述材料要求我们重视怎样的史学方法?反对哪两种错误史观?在研究人类起源问题上,我们尤其要重视什么样的证据?‛(方法:跨学科史学方法。史观:种族优越论;欧洲中心论。证据:考古学证据)。
4、研究者的史学观点:随着社会和史学的发展,史学观念已经从传统的革命史,走向文明史观、整体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的多元化。对同一个历史事件和人物,不同的史观会得出不同的历史结论。这方面最经典的一道例题,是2007年广东卷第29题:从革命史观和现代化史观的视角,分别评价辛亥革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影响。该题让广大师生不仅体会到了多元化史观的魅力,也进一步引领了史观教学的方向,得到广泛认可。此外,史料在选取和运用上的差别,以及时代的局限性等方面的因素,也会影响史学观点和史料的运用。
㈥、注重史料运用原则的考查
1、针对性原则: 史学研究的本质要求是:每提出一个论点,都必须有事实依据,先有史料,后有史论,信而有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不能加入个人主观观点,更不能有史论的预先设定。如2009年广东卷第26题就很好地反映了这个原则:该题要求考生根据某中学研究性学习课上三个研究小组展示的材料和所得的结论,回答‚(1)上述各组的结论,哪些是从材料可以直接推导出来的?(2)上述各组的结论,哪些是不能从材料直接推导出来的?你认为应补充怎样的材料或者修改成怎样的结论,才能使结论与材料相符?‛
2、充分性原则 史料的解释必须围绕史料展开,其对应关系必须符合逻辑,如果史料解释和逻辑不合理,那么史论就不合理。即使史料可靠、确凿,但用来证明某一历史结论却不一定充分。如2008浙江第12题就是这一原则的体现: 《后汉书〃蔡伦传》记载:‚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有研究者由此得出结论: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你认为该判断(D)A.材料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B.材料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C.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D.材料不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3、全面性原则 史学研究中有“孤证不立”的原则,即在没有其他佐证、或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对单一的史料要采取审慎的态度,不能直接认定其客观性和真实性。其基本要求有两点:首先,史学研究要依托准确的、够量的和典型的史实,要搜集更多的史料,并对这些史料进行甄选、辨别,忌默认、以偏概全、缺漏;其次,出现争议时,不能只选取对自己论点有利的证据,而对不利的证据视而不见,要注重反面证据的作用,注意史证的全面性。严耕望先生就提醒说:“对于别人反面的意见尤要能容忍,若人家证据确凿,优于自己的证据,更当决然放弃自己的意见,公开接受人家的意见。” 2010年上海卷第33题就体现了以上原则。该题提供了两则关于“曹操墓之争”的观点材料,然后设问‚(2)从材料一来看,质疑者的依据是什么?‛根据对材料的分析,可以从两个角度作答:一是从史料的性质方面,材料区分了证据的来源或判断证据的真实性、权威性和可靠性,因为石枕等都不是直接证据,是二手材料。同时,考古上还未找到直接可以确证曹操身份的资料。二是可以从考证的方法方面,质疑观点认为没有实现文献与考古的一致性,没有达到两重证据的印证等。这两个问题都涉及到‚孤证不立‛的原则。
㈦、注重史料运用方法的考查
1、以辩证的眼光评价历史 在历史评价方面,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要结合当时历史背景,客观、公正、一分为二地进行辩证评判。近年,涉及到这个问题的高考试题非常多。比较典型的是2009年广东卷第31题和32题:这两道选修模块的试题一个是关于王安石变法,一个是关于孔子思想的材料,但问题设计的思路是一样的:两则材料的研究和评价“采用的相同方法是什么?结论有何不同”。其评价方法都是“阶级分析、一分为二”。
2、以历史的眼光评价历史 史料本身是一种历史的产物,要得到准确客观的解释,就必须置于特定的历史语境中。因此,了解语境是准确释读史料含义的关键。关于这个问题,近年的高考试题多有涉及。如2010年海南卷第24题: 1959年,北京最高的建筑是新建的民族饭店,高47.4米,为当时的北京十大建筑之一。如今北京最高的建筑是高330米的国贸大厦。然而,人们至今仍然肯定民族饭店在新中国建筑史上的地位。这提示我们,对历史现象的评价应(B)A.以今人的标准来衡量 B.臵于特定的时空考察 C.主要看对后世的影响 D.注重使用比较的方法 再如,前边所说2009广东单科卷第31、32题,在最后的设问都是‚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应当如何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其要求均为‚避免简单贴标签,应历史地看问题‛。还有,2011年山东文综卷第27题“(2)材料二主张用什么方法去评价黄宗羲的思想‛?其要求的评价方法仍是‚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评价(历史的评价)‛。
3、以超越的眼光评价历史 由于评价者的立场和价值观会影响史料的解释,所以历史评价要做到客观、公正,就必须超越地区和民族的界限,站在历史的高度,对历史进行“整体的”研究。而这恰恰是整体史观的价值追求。如2009年海南卷第24题: 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写到,研究世界历史‚就如一位栖息在月球的观察者从整体上对我们所在的星球进行整体的观察时形成的观点,因而与居住在伦敦或巴黎,北京和新德里的观察者的观点迥然不同。‛ 斯塔夫里阿诺斯所强调的是,研究世界历史应(B)A 突出对于各国历史的研究 B超越地区和民族的界限 C 特别关注东方民族的历史 D侧重对大国历史的考察
4、以发展的眼光评价历史 要“以史为鉴”,就必须思考“历史事实”背后的“意义”,从现实的角度去追溯历史,在历史中寻找对今天仍然起作用的东西,追寻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与时俱进,与时代同行,为现实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讲,历史学永远是现在与过去的对话,它所研究的过去不是死了的过去,而是仍然活到现在的过去。近年,有很多高考试题考查这个问题。如2009年海南第25题: 历史学家马克〃布诺赫 在《为历史学辩护》中说:‚各时代的统一性是如此紧密,古今之间的关系的双向的,对现实的曲解必定源于对历史的无知;而对现实一无所知的人,要了解历史也必定是徒劳无功的。‛ 布诺赫在此强调的是(D)A 鉴往知来 B 以古讽今 C 厚今薄古 D贯通古今 再如2010年福建文综卷第17题: 李大钊在《史学要论》中指出,‚一时代有一时代比较进步的历史观,一时代有一时代比较进步的知识;史观与知识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历史事实的解喻自然要不断的变动。‛他在这里强调历史研究要(A)A.与时代同行 B.有历史观引导 C.为现实服务 D.充分掌握史实 综上所述,实际上一直围绕史学研究的两大主线:史料和方法。实际上,史学研究就是由史料出发,通过一系列科学方法的运用,最后从史料推出结论的过程。史料与方法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一方面,要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史料的搜集、整理、实证与辨伪,这是历史研究的前提。离开了史料,史学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以傅斯年为代表的实证学派甚至强调:史学便是史料学,史学本是史料学,史学只是史料学。但是另一方面,史学研究又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史论对史料进行意义诠释,这是研究工作的主要环节和终极目的。翦伯赞曾经形象地比喻说“研究历史要有史料,但是史料不等于历史。如同盖房子要有砖瓦,但是砖瓦不等于房子;做衣服要有布帛,但是布帛不等于衣服。把砖瓦变成房子,把布帛变成衣服,把史料变成历史,要经过加工制作的过程。”诚然,中学历史学科的教学目的主要不在于培养历史学的专才,而在于现代公民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但是,史料和方法却是获取人文素养的必要前提,更是历史学科的课程目标之一。
关于课程目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认识历史学习的一般过程”、“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关于史料,必然要涉及到史料的类型、价值判断和获取途经。关于方法,必然要涉及到影响史料诠释的因素、史料运用的原则和基本方法。前面,我们分析了史学研究类试题的高考特点,其复习策略自然也就蕴含其中了,无需专门论述。今后,高考命题在这方面还会不断创新,但万变不离其宗。我们坚信:只要善于思考,点子总比困难多!
第五篇:在历史教学中运用Flash动画 - 家校圈 中国移动校讯通新门户
在历史教学中运用Flash动画
阳新县星潭中学
柯炜
几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一个Flash动画。它亮丽、清晰、逼真,画面立体感强,直观性好,我被深深吸引并迷上了它。在历史课上,我向学生“炫耀”我制作和收集的历史Flash小动画,久而久之便成习惯。学生也非常喜欢Flash动画,Flash动画带给我和学生们许多情趣。回过头来反思一下,它也带给我许多启发与思考。
历史学科是一门研究和阐述人类社会发展具体过程及其规律性的综合性学科。但传统的历史教学仍局限于“一册课本,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巴”的状态,不易调动学生学史积极性。如何彻底地改变这种教学模式,充分使学生感受到历史课的乐趣,再现历史情境,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呢?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不会自然涌现的,它取决于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而Flash是一款多媒体动画制作软件,它能把文字、图片、视频、声音、动画、特效、人机对话(交互)等集于一体,以制作出高品质的动态效果即Flash动画。Flash动画有声情并茂、视听结合、动静相宜、感染力强等特点,它可以创设课堂教学所需要的情景,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积极主动的探索过程,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让课堂上充满了情趣,而且使课堂教学效率大为提高,就像为历史课堂教学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提升了历史教学的品位。主要表现在:
第一,变静态为动态。
传统的历史教学常常使用挂图或投影,由于为学生提供的是静止的图像,因而引导学生的历史想象、使其接受抽象的历史知识是极其困难的。应用多媒体动画技术,可将平时只能用语言描述的静态知识变成清楚直观的动态图示,将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协同起来,促进其内化,加深其对重难点的理解,从而收到其它教学手段难以达到的效果。
如在学习《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一课中讲述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两次战役时,用Flash动画制出示意图,让作战双方的进退路线运动起来,并用按钮进行控制,将乌巢、官渡、赤壁等重要地点闪烁出现,并配上燃烧的火把,让地图动了起来,真正变静态为动态。燃烧的火把、动态的箭头和文字给学生以美感、动感,渲染了历史气氛,增加了历史的直观性,带来一股浓郁的时代气息,同时,截取了电视剧《三国演义》中两次战役的视频予以配合,这样就仿佛把学生带到了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战场上,使其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老师再不失时机地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曹操在两次战役中为什么会有相反的结局?
再如,学习《秦帝国的兴亡》一课时,我制作了一个《秦灭六国》Flash动态地图。通过运动的箭头,动态模拟秦陆续灭六国,统一天下的过程,配上语音解说,很好地解决了单纯用语言和挂图难以解决的大规模统一战争的问题。然后再插入一张秦始皇的画像,形象地展现了“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的神韵和气势。老师由此提出问题:秦国为什么能够统一天下?统一的意义何在?催发出学生积极探索的情感,学习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课堂教学效果也大大提高了。
第二,化抽象为形象。
初中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形象思维仍占主导地位。虽然新教材淡化概念教学,但有些历史概念还是比较抽象的,使学生难以理解、难以接受。多媒体动画技术以其直观的画面、形象的声音,使抽象的内容变得直观形象、枯燥的说教变得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突破学习中的难点,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如讲述袁世凯在辛亥革命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时,利用多媒体动画技术设计了动画《袁世凯骑木马》。这则动画很简单,它运用的是1911年出现在上海《民立画报》上的《袁世凯骑木马》的漫画。现利用Flash技术,使袁世凯骑木马动了起来,比原先的漫画更生动形象。动画中袁世凯装模作样地骑在木马上,摇来摇去,看起来好象在前进,而实际上原地不动。真实揭露了这个野心家和阴谋家的丑恶嘴脸。
再如,学习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这一内容,其中八达岭段 “人字形”路轨是一个创造。但其原理还是比较抽象的,凭教师一张嘴难以讲清,学生难以理解。运用Flash动画制作一辆火车沿人字路轨前进,教师不用多费口舌,便让学生明白了全部道理。
第三,转说教为体验。
中学历史内容丰富多彩,但由于历史过去性的特点,生动的历史场景,活生生的历史人物,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仅靠教师的语言叙述,学生难以理解,教学任务难以实现。运用flash动画创设声、像、图、文并茂的教学环境,让过去的历史人物、场景,走进我们的视野,同时也让学生“神入历史”,去体验历史。
如现在学习中考试不断,而古代的科举制度是如何考,如何选拔人才的,学生没有体验。制作一个“科举考试” Flash动画游戏可以让学生去体验一下。假设你是古代的读书人,为了前途决定参加科举考试。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通过正确回答问题才能进入下一级考试。试试自己的实力,看看自己能否“高中状元”。通过体验,学生不但理解了古代的科举考试,同时也给自己一次尝试成功的机会。
第四,化平淡为有趣。
一般来讲,每节历史课都要检查学生对历史知识掌握的情况,但呆板的试题使得学生提不起精神来。如采用其他一些形式,如游戏,再配以Flash动画,一定让学生味口大开。我在讲解汉通西域开辟丝绸之路时,就采用游戏的形式,选用了一段Flash动画《丝路知多少》小游戏。让同学们通过回答问题,帮助游戏中小骆驼御掉身上的包袱,每答对一题,小骆驼身上就减少一只包袱。游戏本身就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再配上这段动画,更加激发了同学们的热情和乐于助人的情感。他们竞相表现自己,为小骆驼排忧解难,以往练习时课堂沉闷的局面一扫而光。
再如学习隋朝大运河时,为了让学生轻松掌握大运河的构成等相关内容,采取了一个Flash动画京杭大运河,让学生在鼠标的拖放中动脑、动眼、动手,在愉悦中掌握知识。
第五,变微观为宏观。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科学史是历史的一部分。科学世界里有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历史老师很难讲清,又由于受到学科教学的局限,要历史教师做某些实验等也是免为其难。传统的教学基本上就是照本宣科,不进行深入的讲解。一句“你们已经(或将要)在物理(或化学、生物等)课上学到”应付了之。现在,历史老师不可、不该也不必敷衍了事了。多媒体动画技术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成为化解教师左右两难的助手。如学习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教师怎样才能讲清它如何测量到地震方位的?其原理是什么?一幅地动仪动画使学生“目睹”了和理解了地动仪是如何测量到地震方位的。
第六,化无情为有情。
历史无情人有情。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是历史教学的任务之一。在历史教学中,思想教育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历史教学的知识教学内容与思想教育内容的一致性,决定了历史教学过程应该寓思想教育于历史知识的传授之中,同时通过师生感情的双向交流,创设情境,来激发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感。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可谓多种多样,利用Flash多媒体教学手段“再现”已消逝的历史现象,调动学生听觉、视觉等感觉器官,使学生感受到历史的氛围,从而进入历史的角色,激发了对真善美的爱,对假丑恶的恨,思想感情受到极大的感染和熏陶。
如许多Flash动画爱好者制作了大量的MTV作品,这些包罗万象的动画作品有不少是以历史歌曲作为题材的,再加以制作精美,意境典雅的动画制作,可谓集歌、曲、画于一体。众所周知,歌曲具有强大的“表情”功能,古语“长歌当哭”“如歌如泣”都说明歌曲的此一功能,歌曲旋律缓急,音调高低,都可以传达感情。而画面则使意境凸现,化抽象为具象。把这些歌曲的动画 MTV选择性地运用于历史课堂教学,不仅摆脱单一的教学手段,让学生眼界大开,为课堂增添不少亮色。
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深深感觉到:教师自己首先必须学会制作历史Flash动画;同时也可以采取拿来主义,为我所用。历史Flash动画的强劲优势,在于通过动画模拟、过程演示等手段,将教师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抽象概念生动形象地揭示出来,将学生难以观察的微观过程展示出来,成功地引导学生解剖知识的疑点和难点,为学生增强学习的兴趣、获取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能力开辟了新的途径,同时也要求教师要突破旧的观念,集中精力,大胆创新,敢于探究,充分把握学科特点,扬长避短,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