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西师版)

时间:2019-05-13 00:43: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5年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西师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5年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西师版)》。

第一篇:2015年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西师版)

2015年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情况分析:

班上学生共______人,每位学生都很天真活泼,他们在学习上是充满无限乐趣的,在学习的探究上也是无止境的,因此基于他们无限的求知欲望,在教学时应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好数学。学生对解决问题中拿去多少,剩下多少,求原来有多少的题型解决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对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掌握还好。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学生的成绩都不错,但是与优秀班级比较,还存在一定差距;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时,学生思维就打不开。因此本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学生体验的思维的乐趣及成功获得的乐趣,从而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对数学的学习需要有一定的生活基础和生活经验的,因此在教学时注重培养他们对生活的密切接触,培养其联系生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对课堂教学常规还有待于尽早进行规范,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材分析:

(一)、表内乘法

结合具体情景,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乘法算式。经历编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乘法口诀的来源,熟记乘法口诀并能熟练的口算表内乘法。经历观察、操作、推理等学习活动过程,能丛数学的角度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并灵活应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这些问题。积极主动的参与编乘法口诀等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结合情景图,在学习中受到热爱自然,热爱科学,保护环境等方面的

(二)、角的初步

认识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感受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说出角的个部分名称,会辨认角。认识直角,并会用三角尺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在探索角的过程中,或得成功体验。(三)、测量长度

测量长度在分一分的数学操作活动中,经历不同分法的过程,获得分物体的经验,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能结合具体的情景,体会除法的意义并能说出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能根据具体的除法算式正确选择乘法口诀求商,并能熟练的口算表内除法 能结合具体的情景或通过操作活动,说出谁是谁的几倍 能结合现实生活或问题情景解决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

能在老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的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用除法解决的简单问题(四)、表内除法

在分一分的数学操作活动中,经历不同分法的过程,获得分物体的经验,理解平均分的意义能结合具体的情景,体会除法的意义,并能说出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能根据具体的除法算式正确选择乘法口诀求商,并能熟练的口算表内除法。能结合具体的情景或通过操作活动,说出谁是谁的几倍。能结合现实生活或问题情景解决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能在老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的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用除法解决的简单问题(五)、方向与位置

正确区分东西南北方向,会用东西南北来描述物体所在方向经历辨认东西南北的过程,明确方向和位置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会识别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要求标出指定物体的方位,感受方向和位置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四、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1、结合现实情景,经历把几个相同数的连加表示成乘法算式的学习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乘法算式。

2、经历编1-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乘法口诀的来源,熟识1-9的乘法口诀并能熟练地口算1-9的乘法。

3、在具体的情景中初步感知乘加、乘减式题的运算顺序,会计算乘加、乘减式题。

4、在编乘法口诀的过程中,初步培养抽象、概括以及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增加自主学习的意识,感受学习成功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5、结合情景图,在学习中受到热爱自然、热爱科学、保护环境等方面的教育,在情感、态度方面健康发展。

6、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感受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7、能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会辨认角。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并会用三角板画直角;直观认识锐角和钝角,会在方格纸上画锐角、钝角。

8、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的长度单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9、体会厘米、米的含义,建立1 cm,1 m的实际长度观念,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根据要测量的具体物体选择恰当的长度单位。在经历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中,掌握用厘米和米作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10、在“分一分”的活动中,经历不同分法的过程,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11、能结合具体情境,体会除法的意义,并能说出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12、经历探索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能根据具体的除法算式正确选择乘法口诀求商,能熟练地口算表内除法。

13、在摆学具和解决问题的活动中理解倍的含义,能解决一些有关倍的简单实际问题。

14、会运用所学习的乘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除法与实际的联系,体会表内除法的应用价值。

五、教学的重点、难点:

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的初步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难点之一。教材选取了学生感兴趣的变魔术、杂技等内容为素材,由“情境串”引发出 “问题串”,利用儿歌的形式来学习乘法口诀,形式新颖有趣,教学时引导学生先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然后记住乘法口诀,为以后的混合运算打下坚实的基础。混合运算也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时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引导学生理解算理,强调:在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先算乘除法,在熟练的基础上正确计算。

六、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经验来主动构建知识。

5、开展课前3分钟口算,增强学生的可算能力,从而提高计算能力。

6、加强估算与解决问题的教学,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7、必须按时备课,熟悉课本,吃透教材,对不懂的地方及时向老教师请教;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必须清楚,能脱口而出。

8、要求孩子上课必须认真听讲,向课堂要质量,根据孩子不同的接受能力进行不同的教学,对个别慢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使每位学生都紧跟着。

9、数学要精讲多练,做到思路清晰明了,环环紧扣。多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再多多练习的过程中理解题意。对于每天所讲的内容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到底还有那些学生不懂,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及时的纠正错误。

10、做到多鼓励少批评,采用比赛的方法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团结、积极合作的精神,特别是慢的学生更要对他们有耐心、爱心,鼓励学生大胆的去尝试,去体验成功的快乐。

七、教学课时及进度安排: 教学内容 课时安排

1、表内乘法

(一)12课时 第1—4周

2、角的初步认识 6课时 第5—6周

3、表内乘法

(二)5课时 第6—7周

4、测量长度 10课时 第8—9周

5、表内除法 6课时 第10—11周

6、总复习5课时 第17—18周

第二篇:西师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西师版二年级上册

《数学》教学计划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班上学生共______人,每位学生都很天真活泼,他们在学习上是充满无限乐趣的,在学习的探究上也是无止境的,因此基于他们无限的求知欲望,在教学时应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好数学。对数学的学习需要有一定的生活基础和生活经验的,因此在教学时注重培养他们对生活的密切接触,培养其联系生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对课堂教学常规还有待于尽早进行规范,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有:

一、表内乘法

(一);

二、角的初步认识;

三、表内乘法

(二);

四、测量长度;

五、表内除法;

六、总复习。

重点是表内乘法和相应的除法,这是学习一位数乘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乘法、除法、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知道乘法、除法、有余数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地运用乘法口诀求积、求商。

2、能应用表内乘、除法和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学会能测量长度。

4、能运用四则混合运算的有关知识,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5、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与同伴合作,相互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体验策略的多样性。

6、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作用。

四、教学措施

1、必须按时备课,熟悉课本,吃透教材,对不懂的地方及时向老教师请教;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必须清楚,能脱口而出。

2、要求孩子上课必须认真听讲,向课堂要质量,根据孩子不同的接受能力进行不同的教学,对个别慢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使每位学生都紧跟着。

3、数学要精讲多练,做到思路清晰明了,环环紧扣。多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再多多练习的过程中理解题意。对于每天所讲的内容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到底还有那些学生不懂,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及时的纠正错误。

4、做到多鼓励少批评,采用比赛的方法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团结、积极合作的精神,特别是慢的学生更要对他们有耐心、爱心,鼓励学生大胆的去尝试,去体验成功的快乐。

五、教学进度

一、表内乘法

(一)……………………………………… 22课时

二、角的初步认识 ……………………………………… 4课时

三、表内乘法

(二)…………………………………… 12课时

四、测量长度 …………………………………………… 9课时

五、表内除法 …………………………………………… 18课时

六、总复习……………………………………………… 15课时

第三篇: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2015年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由于我校地处农村乡镇,经济落后。家长外出打工,留守儿童60%以上,孩子就只能由祖父辈监护。祖父辈老人,文化低,监管力不从心。由于缺乏监管,在电子产品泛滥的今天学生或沉溺于电脑手机上游戏,或无节制长时间看电视节目。缺乏自控力,学习上自然就落后。总之,形势不容乐观。

因此,学生学习成绩、心理健康及其他方面的发展也仅能由老师肩负。担重责大,教师必须根据学生这一实际情况,制订相应教学措施,努力提高自己教学能力,在教学时应充分诱导学生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帮助孩子学好数学。

更者,数学的学习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生活基础和生活经验的,因此在教学时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对生活的密切接触,培养学生联系生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常规规范,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习兴趣,营造学习氛围。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有:(一)数与代数

第一单元:表内乘法

(一)1、乘法的初步认识2、1,2的乘法口诀3

3、的乘法口诀4

4、的乘法口诀5

5、的乘法口诀

6、整理与复习。

第三单元:表内乘法

(二)1、6,7的乘法口诀 2、8,9的乘法口诀

3、整理与复习第五单元:表内除法

1、分一分

2、除法的初步认识

3、用乘法口诀求商

4、倍的认识

5、解决问题

6、整理与复习。(二)空间与图形

第二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1、角的初步认识。

第四单元:测量长度

1、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

2、用米作单位量长度(三)实践与综合应用 第六单元:总复习

1、各单元整理与复习

2、总复习实践活动

(1)小小测量员(2)庆祝元旦(3)走进田园学数学

(注:共设计单元主题图3幅;例题41道(整理与复习中的复习题未计入);课堂活动21个,活动题49道;练习21个,习题197道,思考题14道;数学文化专题3个。)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了解乘法、除法运算的意义,经历编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乘法口诀并能熟练地用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除法。

2.结合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角,了解直角、锐角、钝角。

3.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在实践活动中,体会m,cm的含义,知道dm,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

(二)数学思考

1.在探讨乘、除法的意义和编乘法口诀的过程中,初步学会选择有用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类比以及有条理的思考。

2.在测量长度、认识角的过程中,开始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解决问题

1.在教师指导下,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能根据乘、除法的意义和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在测量活动、探讨不同算法的过程中,初步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并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

3.初步学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

1.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参与编乘法口诀和测量长度的数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感受编乘法口诀、测量长度等数学活动中的成功,尝试克服这些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

3.经历归纳与探索乘法口诀和观察角、测量长度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的合理性。

4.在表内乘、除法计算和测量长度的数学活动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措施

(一)、必须按时备课,熟悉课本,吃透教材,对不懂的地方及时向老教师请教;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必须清楚,能脱口而出。

(二)、要求孩子上课必须认真听讲,向课堂要质量,根据孩子不同的接受能力进行不同的教学,对个别慢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使每位学生都紧跟着。

(三)、数学要精讲多练,做到思路清晰明了,环环紧扣。多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再多多练习的过程中理解题意。对于每天所讲的内容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到底还有那些学生不懂,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及时的纠正错误。

(四)、做到多鼓励少批评,采用比赛的方法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团结、积极合作的精神,特别是慢的学生更要对他们有耐心、爱心,鼓励学生大胆的去尝试,去体验成功的快乐。

五、教学进度

一、表内乘法

(一)…………………………………… 22课时

二、角的初步认识 ……………………………………… 4课时

三、表内乘法

(二)…………………………………… 12课时

四、测量长度…………………………………………… 9课时

五、表内除法 …………………………………………… 18课时

六、总复习…………………………………………… 15课时

第四篇:2010年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2010年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共40人,每位学生都很天真活泼,他们在学习上是充满无限乐趣的,在学习的探究上也是无止境的,因此基于他们无限的求知欲望,在教学时应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好数学。

对数学的学习需要有一定的生活基础和生活经验的,因此在教学时注重培养他们对生活的密切接触,培养其联系生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对课堂教学常规还有待于尽早进行规范,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有:

一、表内乘法

(一);

二、角的初步认识;

三、表内乘法

(二);

四、测量长度;

五、表内除法;

六、总复习。

重点是表内乘法和相应的除法,这是学习一位数乘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乘法、除法、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知道乘法、除法、有余数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地运用乘法口诀求积、求商。

2、能应用表内乘、除法和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学会能测量长度。

4、能运用四则混合运算的有关知识,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5、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与同伴合作,相互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体验策略的多样性。

6、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作用。

四、教学措施

(一)、必须按时备课,熟悉课本,吃透教材,对不懂的地方及时向老教师请教;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必须清楚,能脱口而出。

(二)、要求孩子上课必须认真听讲,向课堂要质量,根据孩子不同的接受能力进行不同的教学,对个别慢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使每位学生都紧跟着。

(三)、数学要精讲多练,做到思路清晰明了,环环紧扣。多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再多多练习的过程中理解题意。对于每天所讲的内容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到底还有那些学生不懂,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及时的纠正错误。

(四)、做到多鼓励少批评,采用比赛的方法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团结、积极合作的精神,特别是慢的学生更要对他们有耐心、爱心,鼓励学生大胆的去尝试,去体验成功的快乐。

五、教学进度

一、表内乘法

(一)…………………………………… 22课时

二、角的初步认识 ……………………………………… 4课时

三、表内乘法

(二)…………………………………… 12课时

四、测量长度 …………………………………… 9课时

五、表内除法 …………………………………………… 18课时

六、总复习…………………………………………… 15课时

2010.08.30

第五篇: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及教学计划[范文]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情况分析:

班上学生共______人,每位学生都很天真活泼,他们在学习上是充满无限乐趣的,在学习的探究上也是无止境的,因此基于他们无限的求知欲望,在教学时应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好数学。学生对解决问题中拿去多少,剩下多少,求原来有多少的题型解决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对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掌握还好。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学生的成绩都不错,但是与优秀班级比较,还存在一定差距;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时,学生思维就打不开。因此本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学生体验的思维的乐趣及成功获得的乐趣,从而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对数学的学习需要有一定的生活基础和生活经验的,因此在教学时注重培养他们对生活的密切接触,培养其联系生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对课堂教学常规还有待于尽早进行规范,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材分析:

(一)、表内乘法

结合具体情景,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乘法算式。经历编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乘法口诀的来源,熟记乘法口诀并能熟练的口算表内乘法。经历观察、操作、推理等学习活动过程,能丛数学的角度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并灵活应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这些

1、结合现实情景,经历把几个相同数的连加表示成乘法算式的学习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乘法算式。

2、经历编1-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乘法口诀的来源,熟识1-9的乘法口诀并能熟练地口算1-9的乘法。

3、在具体的情景中初步感知乘加、乘减式题的运算顺序,会计算乘加、乘减式题。

4、在编乘法口诀的过程中,初步培养抽象、概括以及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增加自主学习的意识,感受学习成功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5、结合情景图,在学习中受到热爱自然、热爱科学、保护环境等方面的教育,在情感、态度方面健康发展。

6、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感受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7、能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会辨认角。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并会用三角板画直角;直观认识锐角和钝角,会在方格纸上画锐角、钝角。

8、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的长度单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9、体会厘米、米的含义,建立1 cm,1 m的实际长度观念,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根据要测量的具体物体选择恰当的长度单位。在经历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中,掌握用厘米和米作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10、在“分一分”的活动中,经历不同分法的过程,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11、能结合具体情境,体会除法的意义,并能说出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12、经历探索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能根据具体的除法算式正确选择乘法口诀求商,能熟练地口算表内除法。

13、在摆学具和解决问题的活动中理解倍的含义,能解决一些有关倍的简单实际问题。

每天所讲的内容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到底还有那些学生不懂,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及时的纠正错误。

10、做到多鼓励少批评,采用比赛的方法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团结、积极合作的精神,特别是慢的学生更要对他们有耐心、爱心,鼓励学生大胆的去尝试,去体验成功的快乐。

七、教学课时及进度安排:

教学内容 课时安排

1、表内乘法

(一)12课时 第1—4周

2、角的初步认识 6课时 第5—6周

3、表内乘法

(二)5课时 第6—7周

4、测量长度 10课时 第8—9周

5、表内除法 6课时 第10—11周

6、总复习5课时 第17—18周

任课教师:任刚

一、表内乘法

(一)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页。【教学目标】 1会正确读写算式。

-教师:该校二年级2个同学坐一张桌子,一共坐了100张桌子,你知道该校二年级有多少同学?你会列式吗?试试看。(稍停片刻)教师:列完了吗? 学生:没有。教师:你有什么感觉? 学生1:太长了。学生2:太麻烦了。学生3:有没有简便方法? 教师:像上面这样的算式,可以用一种更简便的方法计算,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一种新的运算方法,想学吗?(板书课题:乘法)

三、探究新知 11(1)利用课件演示例1“植树图”。

教师:一共植了多少棵树? 学生1:一共植了32棵。

教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1:我是一棵一棵数的。学生2:我是横着看的,每排有8棵,一共有4排(按学生数的方式闪动画面),也就是4个8,所以列成算式是8+8+8+8=32(棵)。学生3:我是竖着看的,每列有4棵,一共有8列(按学生数的方式闪动画面),也就是8个4,4+4+4+4+4+4+4+4=32(棵)。(教师板书算式)(2)改写算式、理解意义。

教师:4个8相加,如果用乘法计算,可以用8×4表示,也可以用4×8表示。

教师介绍读法。8×4读作:8乘4;4×8读作:4乘8。想一想,8×4等于多少? 学生1:8乘4等于32。

教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1:8+8+8+8和8×4都表示4个8,所以都应等于32。

教师:你真聪明!4×8等于多少? 学生2:4×8等于32。教师:看到这两个乘法算式,你想说些什么?学生1:用乘法真简便!学生2:用加法算要用“+”,用乘法算要用“×”。

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页。【教学过程】

教师:8+8+8+8=32是几个几相加? 学生1:是4个8相加。教师:4个8相加,还可以用乘法表示…… 学生2:用乘法表示是8乘4。

教师:“8乘4”怎么写?你能到黑板上写一写吗? 学生2:能(板书8×4)。

教师:你是怎么知道的?能不能讲给大家听一听? 学生2:是妈妈教给我的,4个8相加,就可以写成8×4,中间的“小叉号”就是乘号。

教师:你真爱学习!教师:观察加法算式和改写后的乘法算式,你能发现什么问题吗? 学生3:8+8+8+8=32中,只有8,乘法算式中怎么出现了4?我不明白。教师:是呀,我也发现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学生2:因为8+8+8+8=32中,相同的加数是8,有4个8,这个“4”表示8的个数。

教师:大家明白了吗?4个8相加不仅可以写成8×4,还可以写成4×8(板书)。8×4读作8乘4;4×8读作4乘8。同桌相互读一读。

教师:想一想,4+4+4+4+4+4+4+4=32,用乘法怎么表示呢? 学生1:可以写成4×8。学生2:可以写成8×4。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9页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 1应用口诀口算1,2的乘法算式。

23体验数学的价值。

【教具、学具准备】教具:实物投影仪。学具:小棒。【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教师出示例1的情境图。

教师:小兔家来客人了,看,小兔正在干什么?学生:正在摆筷子。教师:你还看到了什么? 学生1:小兔正在数有几根筷子——1双2根、2双4根……9双18根。学生2:桌子上摆了8双筷子,小兔的手里还有1双筷子,一共有9双筷子。

教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你在家里也摆过筷子吗?今天我们也来摆一摆,好吗?

二、探究新知

11,2的乘法口诀并能教师:请同学们用小棒代替筷子,1双1双地摆,一边摆,一边说出摆的双数和一共的根数。

学生操作小棒后,教师出示例1下面的表格。

教师:小兔把它摆的筷子的双数和筷子的根数列成了表格,你能帮它填完整吗?学生填写书上的表格后,抽学生说一说7双筷子有多少根,是怎么想的。

学生1:我两根两根地数,因为6双12根,往后数2个,13,14,7双就有14根。

学生2:我用加法算的,多1双筷子就加上1个2,6双有12根,12+2=14,7双就是14根。

教师:根据刚才摆筷子的过程,你能用算式来表示2双、3双……9双筷子有多少根吗?(1)学生独立写出算式。

-学生1:每一句口诀的第一个数都是“二”。

学生2:每一句口诀的第二个数是按照从2~9的顺序来写的。(后一个比前一个多1)学生3:得数一个比一个多2。

教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找出了这么多的联系,以后你就可以用自己的方法来记住这些口诀。

教师出示滑冰图,引导学生观察: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可能说出:2个小朋友一组,有4组小朋友,共有几人在滑冰? 教师:你能用乘法来计算吗? 学生:2×4=8。教师:用哪句乘法口诀算?学生:用“二四得八”。教师:还有别的乘法算式吗?学生:4×2=8。教师:这个式子用哪句口诀算? 引导学生说出:还是用“二四得八”。4

(1)指导学生完成课堂活动第1题,摆一摆(每次摆2根小棒),边摆边说乘法算式和口诀。

(2)游戏:对口令。同桌两人合作,第一种玩法:一生说口诀的前两字,另一生说口诀的后两个字;第二种玩法:一生说乘法口诀,另一生说一个或两个乘法算式。学生活动略。

三、课堂作业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的第1题和第2题。

四、课堂小结

教师: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你用什么方法记忆1,2的乘法口诀?引导学生小结。

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会了编1,2的乘法口诀,那么3的乘法口诀呢?课后想一想,下节课我们来解决这个问题,好吗?

五、教学反思:

-学生1:我是两个两个数的。

学生2:我是把上一题的得数加上2得到的。

学生3:我的铅笔盒上有乘法口诀——二二得四、二三得六…… 教师:你能说说“二二得四”是什么意思吗?学生:“二二”就是2乘2,“得四”就是等于4。

教师(板书:二二得四):你们观察“2×2=4”和“二二得四”,发现了什么?你们能试着编出后面的口诀吗?

1的乘法口诀(教学片断)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页例3及课堂活动,练习二第5,6,7题。【教学过程】 1.教师引导编口诀 教师出示1根小棒。

教师:这是几个几?能写一个乘法算式吗? 学生:1个1,1×1=1。

3的乘法口诀

(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14页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 1233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感知3的乘法口诀的来源。3的乘法口诀,能运用口诀进行口算。

通过观察、比较、操作、讨论、交流、推理、归纳等,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迁移学习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教具:实物投影仪、课件。学具:学具盒(小棒)。【教学过程】

一、引出新课

教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1,2的乘法口诀,你能说一说吗?按你的理解,知道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吗? 学生:3的乘法口诀。(板书:3的乘法口诀)

二、探究新知 11(1)观察例1插图,把例1补充完整。

教师:图上画的是谁?他们在干什么,他们是怎样分组的?你能根据1,2的乘法口诀的学习,把例1的表格算式和口诀补充完整吗?学生独立思考,把例1补充完整,教师指定一学生上台(黑板上)补充。

(2)探索口诀的编法,促进口诀理解。

课件显示完整的例1。(随机抽取图或算式、口诀)教师:表格中的哪一个数可以表示8个组跳绳的人数? 学生:24可以表示8个组跳绳的人数。

-学生集体拍手背口诀→一生当小老师,抽大家背→同桌互相打“电话”背→分4人小组抽背→集体拍手背。

[点评:用多种练习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记忆口诀,能提高学生对口诀的熟练程度。] 教师:刚才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下面我们来学例2。教师板书出示例2:3×6=□7×3=□

教师:请同学们先想一想,计算这两道题各用哪句口诀?计算结果是多少?再把积填在方框里。

学生独立思考,在书上填出得数,教师指名在黑板上填写。

学生:我填出的积各是18,21,各用的“三六十八”、“三七二十一”这两句口诀。

教师:刚才同学们合作学习了例1,自学了例2。下面老师要看小朋友们能不能熟练地、灵活地运用3的乘法口诀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三、巩固练习

(1)指导学生完成课堂活动的第1题、第2题、练习三第5题。(2)课件显示美丽的动画,学生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做“摘桃子”的游戏。教师:小猴想吃桃子,但你必须用鼠标在众多桃子中选择出能把口诀补充完整的那一个桃子,小猴才会走过去接住它。

四、课堂小结

教师:今天你学习了什么?学会了什么?你自己解决了几个问题?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学生:今天我们学习了3的乘法口诀,学会了编3的乘法口诀,了解了口诀的特征,知道了用3的乘法口诀可以求积。……

五、教学反思:

-学生1:因为表格从左到右每多一个组,就增加3人,前面是6个组有18人,7个组比6个组多1个组,就多3人,所以18人加3人是21人。

学生2:因为8个组比6个组多2组,就多2个3人,所以,18人增加2个3人就是24人。

(2)引导学生自主编口诀。

教师:孩子们能不能把“3个组有9人”列成乘法算式?怎样列? 学生:把“3个组有9人”列成乘法算式是3×3=9。教师:算式中的两个3和9各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算式中前面的3表示每组有3人,后面的3表示有3个组,得数9表示3个组一共有9人。

教师:根据算式3×3=9,编成乘法口诀是怎样的? 学生:三三得九。教师: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1:因为从图中看出每组有3人,3个组有9人,所以是“三三得九”。学生2:因为3×3=9表示3个3人是9人,所以口诀是“三三得九”。学生3:根据编1,2的乘法口诀来编的。

教师:请孩子们运用刚才的方法,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写出乘法算式,并编出相应的乘法口诀。

学生独立列乘法算式,编口诀。小组代表在全班交流汇报。学生1:我们小组列出3×4=12,3×5=15,3×6=18。

学生2:我们小组编出的相应的乘法口诀各是“三四十二”、“三五十五”、“三六十八”。

教师:算式3×4=12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算式3×4=12表示4个3是12。教师:口诀“三五十五”里各数表示什么?

学生:口诀“三五十五”里的“三”是算式中前一个因数,“五”是算式中后一个因数,“十五”是积。

教师:同学们正确地列出了求4组、5组、6组人数的乘法算式,并很快编出了相应的乘法口诀,下面请在书上第13页的括号里填出后3个算式的积和这3句口诀的后半部分。

学生在书上填空。

3的乘法口诀

(二)【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8页例

3、课堂活动以及练习四第1~5题。【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帮助学生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为后面推导相邻的乘法口诀打下基础。

2.联系已有知识经验理解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3.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体验乘加、乘减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的价值。

【教具、学具准备】主题图片、视频展示台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认知铺垫 1.口算对口令

3×2=4×3=8×2=1×1=2×4=4×4=3×3=2×2= 2.读口诀,说算式

二三得六(2×3=6,3×2=6)一四得四(4×1=4,1×4=4)三四十二(4×3=12,3×4=12)

3.根据图示写算式

算式是:(3×3=9)或者(3+3+3=9)算式是:(3×4=12)或者(3+3+3+3=12)说一说每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要点:3个3是多少? 4个3是多少?

二、独立尝试,合作研究

出示主题图:班级活动小组按主题图所示分组,参加活动的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1.小组交流

有哪些方法可以知道有多少个小朋友?预设:①用加法计算——3+3+3+2。②点数的方法——挨个数。③点数的方法——先数前三组,再接着点数。

2.引导学生构建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1.初步体会乘加、乘减计算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结合情境理解乘加、乘减计算的运算顺序。

2.能用口算计算乘加、乘减算式。3.结合情境,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小朋友,你们课外活动时做些什么? 学生1:跳绳。学生2:踢毽。学生3:…… 教师:你们是几人一组呢?

教师:有一天,二(1)班的小朋友在课外也开展了丰富的活动,老师把活动场面录制了下来,想看吗?

学生:想。把第18页例3的情境图制作成课件,小朋友先从教室出来,然后自然组成几组开展活动,最后把画面固定下来,成教科书上那样的情境图。

教师:他们玩得愉快吗?这当中有很多数学问题,你发现了吗? 学生1:气象小组有几人?学生2:航模小组和抛硬币小组一共有多少人?学生3:参加课外活动小组的一共有多少人?

例3 1.探讨解决办法

教师:数一数每组同学的人数,你能发现些什么?学生:有3个组是每组3人,有1个组是2人。

教师:这些数真有特点。有3个组都是3人,有一个组比3人少1人,也就是2人。你们能用什么办法求出一共有多少人数吗?请先想一想,再在小组内说一说你的想法。

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参与指导。2.汇报交流,理解运算顺序

教师:你们解决了“求一共有多少人”的问题吗?哪些组愿意来向大家介绍你们的想法和解决办法?

学生1:我们用加法做:3+3+3+2=11(人)。学生2:我们先算出 3个3人一组的一共有多少人,用3×3=9(人),再加上2人,是11人。

教师:能列出一个算式吗?学生2:3×3+2=11(人)。

学生3:我想如果把气象组增加1人,每组都是3人,一共有4个组,用3×4=12(人),再减去多算的1人,是11人。

教师:怎样列算式呢?学生3:3×4-1=11(人)。

-教师:瞧,画面上的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

学生:是我们班参加科技小组的同学在上科技活动课。教师:从画面中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1:我发现每个组都有3个人的有3个组。学生2:我想知道我们班一共有多少个人参加科技小组。教师:谁能帮他解答这个问题? 学生1:3×4=12(人)。学生2:4×3=12(人)。

教师:对,每个组都有3个人,4个组一共就有12人。(多媒体动态演示一个小朋友离开的过程。)教师:请孩子们仔细观察屏幕,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我发现气象组的××小朋友被老师叫走了。

教师:你观察得真仔细,请孩子们看一看,现在每个组还有3个人吗? 学生:有3个组都是3个人,有一个组只有2个人。

教师:要求现在一共有多少人?该怎样列式呢?请孩子们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想法。

抽生汇报,教师板书算式。

学生1:我用的是加法,列式为3+3+3+2。

学生2:有3个组都是3人,有一个组只有2人,所以我认为可以列成3×3+2。

学生3:如果我们把每个组看成3人,但是其中一个组只有2人,多算了一个人,所以我认为还可以列成3×4-1。

学生4:老师我还有补充,如果每个组都看成2人,就有4个组,但有3个组分别少算了1人,所以还可以列成2×4+3。

教师:孩子们真聪明,列出了这么多种不同的算式,那这些算式该怎样算呢?

教师:这些算式中有些什么运算? 学生:有乘加和乘减。

教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乘加、乘减的计算。(板书并揭示课题)教师:结合刚才的情境想一想,这些算式怎样算? 小组讨论后,教师抽生汇报算法。

学生:我们组是这样填的,1辆汽车有4个车轮,2辆汽车有8个车轮……9辆汽车就有36个车轮。

教师:你们的意见和他们小组一样吗?(一样)那2辆汽车有多少个车轮?该怎样列式解决?用哪句口诀计算出结果? 学生:可以用4×2这个算式,口诀是“二四得八”。

教师:那3辆汽车有多少个车轮呢?学生:3×4=12,口诀是“三四十二”。教师:那4辆、5辆、6辆、9辆汽车分别有多少个车轮?你又该怎样列式?怎样得到结果? 小组讨论讨论。学生小组讨论后组织汇报。学生:4辆汽车的车轮算式是4×4=16。

教师:你是怎样得到结果的? 学生:因为表格中已经填写出4辆车的车轮个数是

学生:我是这样算出结果的,因为3辆汽车有12个车轮,所以4辆就在3辆的基础上加一个4,就得到4辆汽车的车轮个数。

教师:你们同意他的想法吗?学生继续交流5辆、6辆……9辆的汽车的车轮个数的算式。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出乘法算式:4×4=164×5=204×6=244×7=284×8=324×9=36 教师:你能根据这些算式编出4的乘法口诀吗?想好后,把它填写在书上。学生试着编制4的乘法口诀,然后组织汇报。

学生:我编出的口诀是:四四十**五二十四六二十四四七二十八四八三十二四九三十六。

教师:你们编出的口诀和他的一样吗?(一样)请你再小声读读这些口诀,边读边想这些口诀有什么规律?把自己找到的规律和小组同学交流交流。

学生小声读口诀后找规律,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组织汇报。

学生1:我发现这些口诀中的第一个因数都是四,第二个因数从四起,一个一个地增加1。

学生2:口诀中的积,从十六起,依次增加4。……

教师:你们真会观察,找到了这么多规律,那你准备怎样记住这些口诀? 学生1:我想多读几遍就记住了。学生2:想着积从十六开始依次增加4,也能记住。……

0 教师:你会编4的乘法口诀吗?请根据四()在小组内编一编,有困难的可以用小棒摆正方形,看1个正方形用几根小棒,2个呢……你能编几句就编几句。

三、交流

教师:你们编好了吗?哪些组愿意把你们编的口诀说给大家听一听? 学生分组在黑板上写出口诀和应用这句口诀可计算的乘法算式。学生1:我们编出了四四十六这句口诀。我想1辆车有4个车轮,4辆车就有16个车轮。用这句口诀可以算4×4=16。

学生2:我们编出了“四六二十四”这句口诀。我想1个正方形有4根小棒,6个正方形有24根小棒。用这句口诀可以算4×6=24,6×4=24……

四、探索规律

教师:你们能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这些口诀吗?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上按顺序排列4的乘法口诀。

教师:观察这些口诀,你能发现什么?同组讨论,再交流。

教师:你能按规律去记住这些口诀吗?用2分时间,看谁记得快。学生独立记口诀。

教师:我们来对口令,看谁的口诀记得好。

师生间、生生间按顺序和随意抽的形式对口令记口诀。

五、应用口诀

教师:下面老师说乘法算式,你能说出用哪句口诀计算吗? 学生:能。教师:4×8。学生:四八三十二。教师:8×4。学生:四八三十二。……

六、教学反思

教师:同学们已学会1个5,2个5,3个5,4个5的乘法口诀,你能根据这样的规律,写出5面、6面、7面、8面、9面旗帜上有多少个圆环的乘法算式吗? 学生口述算式,教师板书:5×5=25 …… 5×9=45。

教师:根据前面编1~4的乘法口诀,你能否编出5个5,6个5……9个5是多少的乘法口诀?

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后再全班汇报。(板书:五五二十五,五六三十……五九四十五)

教师:能说一说“五六三十”你怎样理解吗?它可以算哪些算式?学生:“五六三十”表示6个5是30,它可以算5×6=30,6×5=30。

25的乘法口诀的联系

学生把口诀完整地读一遍,然后把书上的口诀补充完整。

教师:怎样才能更快地记住这些口诀?你能像找4的乘法口诀的联系那样去发现5的乘法口诀吗?试一试。

学生口答,只要说得合理,教师都应给予肯定。同时教师强调:相邻两句口诀的积相差5,利用这个规律可以帮助我们记住口诀。

三、巩固练习比一比,看谁记得又对又快。

(1)背乘法口诀。(2)对口令。(3)用电脑多媒体随机出示5的口诀,让学生补充完整。(4)游戏:“找朋友”。

(5)文字听算。

① 5乘以5得多少?② 2个5是多少?③ 一个因数是5,另一个因数是3,积是多少?(6)口算、听算比赛。每组派一名同学代表参赛,其他同学当“裁判”,电脑说算式,参赛的同学上台把得数写在黑板上,看谁写得快。

四、课堂小结(略)。

五、教学反思

5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页例1,26页例2。

三、教学例2 多媒体课件展示:树林里,有5只小兔子和几间漂亮的蘑菇房子。兔子身上有门牌号,蘑菇房子的门上有5的乘法算式。

教师:小兔子找不到家了,请小朋友们帮小兔找家。

抽学生帮小兔找家,5的乘法算式算对了,口诀也说对了,屏幕上小兔就能打开家门。教师注意表扬评价学生。……

四、教学反思

整理与复习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9页“整理与复习”以及练习七第1~7题。【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1~5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熟悉口诀,熟记口诀,巩固乘法的含义及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并能正确应用乘法。

3.通过研究口诀表的排列规律,强化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4.通过复习有关用乘法口诀解决的问题的内容,巩固学生对乘法意义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乘法口诀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的价值。

【教具、学具准备】主题图片、视频展示台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认知铺垫——复习乘法的含义 1.视频展示图片——分别出示 提出问题并列式:

(1)一共有多少朵花? 5×4=20(朵)或4×5=20(朵)(2)一共有多少枝枪?3×6=18(枝)或6×3=18(枝)。

①6×5=30(个)27<30,所以不够分到6个。

②5×()<27,()里最大能填5,所以不够分到6个。

(3)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的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你能说说身边有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计算的吗?学生列举身边可以用乘法计算的问题。

(4)解决练习七剩余题目。(重庆市高新区歇台子小学黄世鱼

四、教学反思

角的初步认识

(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2~33页的教学内容,第34页的课堂活动。【教学目标】1234功的体验。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活动角、三角旗、折扇、剪刀、红领巾、三角板等实物。

学具:三角板、白纸两张、硬纸条两根、图钉或针线。【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我们班的浩浩是个小收藏家,他喜欢把自己用过的或漂亮的东西当成宝贝一样,收藏在自己的这个小宝盒里(打开电脑,出现宝盒)。你们想不想知道这里面究竟藏了哪些宝贝?(想)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电脑出示:盒盖打开,从盒里飞出折扇、足球、红领巾、玩具熊、三角板、杯子、易拉罐、三角旗、数学书、闹钟、光盘。(将有角的放在右边,没角的放在左边)教师:浩浩的宝贝还真不少,他还把宝贝分成了两类,你们知道他是根据什么分的吗? 学生:根据有没有角分的。(有角的在右边,没角的在左边)教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你留意,可以看到很多的角。请你想一想,说一说,你看到过哪些角?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

揭示课题:角的初步认识(板书)

教师:用活动角摆出两个角,一个是边比较长,一个是边比较短,请小朋友猜一猜,这两个角哪个大?(学生的答案可能会不统一,有的认为边长的角大,有的认为边短的角大,有的认为一样大。)教师:同学们的意见不统一,那谁能想出一个办法来比一比,究竟谁大?(将两个角重合)结果发现它们一样大。这说明什么?(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教师:这是同学们刚才折的3个形状不同的角,谁能来说说这3个角中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4教师:观察我们在生活中发现的角、自己折的角、做的角,看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它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图画出来吗?试试看。板书在黑板上。角有1个顶点,两条边

教师指黑板上任意一个角的部分,学生们说出各部分的名称。学生边说边标出一个角的顶点和边。

小结:通过刚才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观察、操作,初步认识了角,并知道了角的各部分名称,下面我们一起来练习几道题,看谁回答得好。

出示:判断下面图形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为什么?(二)初步认识直角 1名字? 2组互说)学生:黑板面、五星红旗、桌子面、墙面、笔盒面上都有直角。教师:找一找,我们的三角板上有直角吗? 教师:老师把三角板上的直角画下来,你能找出它的顶点和边吗? 板书:教师:老师在直角处画“┐”符号,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3

有直角,并指出来。(小

?它叫什么教师:拿出一张你喜欢的纸,你能折出一个直角吗?小组活动后汇报。

三、巩固深化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感知角

教师:老师这儿有个口袋,里面装了好多物体和图形,你们想猜一猜口袋里到底有些什么吗?(想)学生上台摸口袋里的物品。(长方形、正方形、四边形、三角板、红领巾、闹钟面等)贴在黑板上。

教师:观察以上图形和物品,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学生:每个图形和物品上都有角。

出示三角板,问:它的角在哪里?(学生找,教师比画角,学生模仿)请你拿出一个你喜欢的图形或物品,找找它上面的角。(同桌相互比画)教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发现哪些物体上面有角?(学生举例)教师: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生活中的角,角有什么特征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角的一些知识。

(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二、小组合作——探究角

1(1)教师:小组讨论一下,你想知道角的哪些知识?(2)学生汇报交流讨论结果。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板书出以下讨论问题:① 角的形状、组成、各部分名称?② 角有大小吗?③ 角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2(1)教师:同学们能小组合作,自己解决这些问题吗?(2)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解决提出的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交流

(1)角的形状、组成、各部分名称。

教师: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好吗?哪个小组愿意先来? A组:我们这一组是用三角板来研究的。学生1:我用手摸了,这部分是尖尖的。学生2:这两边是直直的、平平的、滑滑的。B组:我们是用纸折的角来研究的。

学生3:两条折痕很直、很光滑,这叫角的边。学生4:折出的这个尖扎人有些疼和痒,这叫角的顶点。

3.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板、活动角及装有长方形、圆形、五角星等图片的信封(每组一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老朋友,你们想见见它吗? 学生:想。(老师拿出一个长方形图片。)教师:你知道它是什么图形吗? 学生:长方形。

教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它有几个角,都是什么角? 学生:长方形有四个角,四个角都是直角。(板书:直角)

二、自主探索,认识锐角和钝角

教师:你们猜猜看,一个长方形剪一刀,剪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 学生1:3个。学生2:4个 学生3:5个。……

教师:刚才同学们的猜想是不是都正确呢?我们来试一试好吗? 请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长方形图片进行操作,剪得的结果如图

1、图

2、图3,然后进行集体交流。交流时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动态展示学生剪的各种情况。

图1 图2 图3 教师:这样看来,一个长方形剪掉了一个角以后,真的会出现还剩3个角、4个角和5个角。现在你们再看看这些角还都是直角吗?如果不是,它与直角有什么不同?请小朋友拿出刚才剪的图形同桌之间交流一下,然后进行集体交流好吗?

学生:我发现这些图形中有的角还是直角,有的角不是直角了。学生集体交流时,教师操作计算机使大屏幕上图片中相关的角的顶点和两条边闪烁。

教师:你们能把不是直角的这些角分分类吗?你能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吗?

学生:有两类。一类是比直角小的角,另一类是比直角大的角。请一学生上讲台,边说边在计算机上拖动对应的角将它们归类。

教师:你们同意他的这种分类方法吗? 学生:同意。教师:你们知道像这种比直角小的角叫什么角吗?

教师:你们看,老师手上拿的是什么? 学生:活动角。

教师: 对,这是神奇的活动角,它会变。你们看,老师变出了一个什么角? 学生:锐角。

教师:现在呢? 学生:钝角。教师:能不能变一个直角? 学生:能。

教师:如果给你们一个活动角,你们会不会变? 学生: 会。教师: 下面请同桌同学合作,一位同学报角的名称,另一位同学来变,好吗?(学生变角。)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听老师的口令来变钝角、锐角。

教师:老师发现许多小朋友的锐角和老师变的不一样。你们说行吗? 学生1: 行,因为只要比直角小的角都是锐角。学生2: 锐角有无数个。

3.判断下面这些角(如图4)

分别是什么角?(要求:用手势1表示锐角,2表示直角,3表示钝角。)图4

五、课堂总结

教师:今天你认识了哪些新朋友?你有哪些新的收获?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锐角和钝角,让我们课后去寻找吧!

六、教学反思

①拿出老师为你们准备的装有各种角卡的袋子,把这些角展开在桌面上,看看你能把它们分成几类。

②学生按要求活动,教师巡视辅导。(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学生:我们分成了两类:一类是直角,一类不是直角。

学生:我们分成了三类:直角是一类,比直角小的分为一类,比直角大的又分为一类。

2.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明确锐角和钝角的含义

教师:比直角小的就是直角的弟弟,比直角大的就是它的哥哥。我们来为它们分别起个名字好吗?让学生充分交流后引导小结:比直角小的叫锐角,比直角大的叫钝角。相互讨论:怎样判断一个角是不是锐角或钝角?学生讨论得出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的方法来判断。……

3、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表内乘法

(二)6,7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7~38页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探索发现能力。

26,7的乘法口诀,会用乘法口诀正确求积。

6,7乘法口诀的规律,进一步

教师:同学们真不简单,自己编出了6的乘法口诀。那么每句口诀的意思你都知道吗? 学生:“六六三十六”的意思是6个6得数是36。“六七四十二”的意思是……

27的乘法口诀

教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台历。(课件出示)1个星期有几天?(7天)5个星期有多少天?6个星期呢……

教师:小朋友,你们能自己编出7的乘法口诀吗? 让学生把算式和口诀依次填入表里。同桌互相检查,互相帮助,集体订正。教师:你是怎样想出“7×7”的得数的? 学生:刚才我们学习6的乘法口诀时已经知道“六七四十二”,用42加7就是“7×7”的得数。

教师:你是怎样编出“七八五十六”这句口诀的? 学生:我想7个7是49,那么8个7就是56,所以七八五十六。

3教师:真棒,你们自己编出了6,7的乘法口诀,这些口诀有没有规律呢? 学生1:6的口诀,六不变,另一个数是从一开始一直到九,得数一个比一个多6。

学生2:7的口诀,七不变,另一个数一个比一个大1,得数从七开始一个比一个大7。

学生3:老师,我认为一六得六到五六三十,一七得七到六七四十二都是我们前面学过的,已经记熟了。……

教师:同学们真聪明,发现了这么多的规律,那你愿意用什么方法记就用什么方法记。老师给大家计时2分,看谁记得又对又快。

抽2名学生试背。

教师:你用什么方法记得这么快? 教师:你认为最难记的是哪一句? 教师:如果“七八五十六”这句口诀我忘了,怎么办? 学生1:我就想“七七四十九”加7。学生2:我还可以用“七九六十三”减7。

教师:一句口诀可以根据上一句或下一句口诀得出,现在请同学们把刚才认为不好记的,或还没记熟的口诀再记一记。

下载2015年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西师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5年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西师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西师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范文合集

    二年级数学第四册教学计划 一、班级分析: 本班学生 名,其中女生 名,男生 名。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已基本上达到学习的目标,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

    (西师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二(2)班数学下册教学计划根据本期教学内容、学生基本情况及教学时间的安排,对本册课本做出具体分析如下: 一、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上学期期末考试中与别的班级有一定的差距,在经过......

    2020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大全五篇]

    2020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时间过得可真快,从来都不等人,我们的教学工作又将抒写新的篇章,是不是需要好好写一份教学计划呢?你知道领导想要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教学总结......

    西师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建华九义校 王自慧 一、学生情况简析 本班有学生人,其中男生 人,女生人。绝大多数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学习习惯,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能积......

    西师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数学教学计划 天宝九义校 邓世金一、学生情况简析 本班有学生人,其中男生 人,女生人。其中转学生人,一年来,我重视学生的数学思维训练,培养学习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数学......

    西师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2016年秋季数学四年级教学计划 向 红 一、指导思想 在新的一学期,我将以新课程提供的全新理念为指导,依据教研组工作计划,按照教导处的安排,围绕课堂教学和教学科研这一中心任务......

    西师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

    西师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