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导练交互式”高效课堂(最终5篇)

时间:2019-05-13 00:54: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构建“导练交互式”高效课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构建“导练交互式”高效课堂》。

第一篇:构建“导练交互式”高效课堂

1502期校本培训资料:

构建“导练交互式”高效课堂

怎样构建一个好课堂

“好课堂”一直是教学管理者所关注的,也是教师所争取的,更是学生所期盼的,那么教师究竟怎样做才能构建一个好课堂呢? ★搜索正确的课堂元素:构建“好课堂”的前提

所谓正确的课堂元素在这里指的是教师在课堂上组织教学活动的依据,它主要包括“好课堂”的标准、“好课堂”的文化和“好课堂”的艺术等。1.把握“好课堂”的标准让师生有据可依

“好课堂”的标准在于它不仅是知识传播的平台,而且是构建和生成知识的过程。

在这样的过程中,知识既可以由教师的经验和兴趣生成,也可以由学生的经验和兴趣生成;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被允许与别人交流自己的生活故事,与同伴一起分享自己进步的快乐,同时也体验同伴发展的喜悦;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被给以适当的压力与动力而不是处于一种舒适的状态,从而感受到挑战,以努力达到能力、技能与思想上的新水平。

在这样的过程中,全班具有不同能力的学生均受到关注,学生不会因为其天资不同而形成关系尖锐的等级,每一位学生都会将自己的潜力发挥到极致;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愉快地学习、主动地探究、及时地进行自我评价,教师确保学生学习行为的顺利进展。可以说教师不仅仅是在教知识更是在教学生。

2.积淀“好课堂”的文化让学生接受熏陶

“好课堂”的文化在这里主要指教师使用恰当的课堂语言,鼓励学生敢于质疑、追问、合作和参与。

一方面,“好课堂”的教师语言是十分讲究的。首先,它注重语气委婉、温和的一般疑问句,而尽量避免语气生硬的祈使句,如“×××,请把门关上,好吗?”,而不是“×××,把窗户关上!”;其次,它注重使用“我”的感受而尽量避免强调“你”的行为,如“我不喜欢上课说话”,而不是“×××不要说话”;再次,它善于对事不对人,如“上课吃东西是不妥当的”,而非“上课吃东西的同学站起来”。

另一方面,“好课堂”的学习氛围是催人奋进的。教师为学生的学习创造的是一个敢于质疑、追问的环境,设置的是一个勇于合作、参与的情景,让学生一进入这样的课堂,就会产生一种条件反射——主动学习、积极合作,善于发现、提出并解决问题。学生学会了在适当的时候要教师提供帮助,教师也掌握了帮助学生的最佳时机。3.掌握“好课堂”的艺术让学生体验美感 “好课堂”的艺术在于,教与学的过程往往给学生以“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动态感觉。教师要在教的过程中,注重平淡和激情的转换,注重“喜怒哀乐”表情的更替。

教师“教”的内容不能一味地平淡无奇,也不能一味地激情饱满,教师要给学生充分思考的余地,同时还要用激情同化学生、感染学生,让学生全力学习;教师还要在适当的时机给“教”的内容添加一些“调味料”,这些“调味料”可以是历史故事、可以是奇闻轶事、可以是幽默笑话、也可以是自己的杜撰,学生的感情在“调味料”中起伏的同时也巩固了记忆,加深了理解。

在教师教的过程中还要强调课堂的“音乐感”。教师要善于采用重复、停顿、加快语速以及声音忽高忽低的讲解,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不断感受惊奇和惊喜。

★采取恰当的课堂措施:构建“好课堂”的关键

所谓恰当的课堂措施在这里指的是教师运作课堂,让课堂成为“教学相长”的平台。它包括提高教的能力、激发学的兴趣和促进师生互动等。1.提高教的能力树立新的教师形象

教的能力在这里不仅仅指的是传授知识的能力,而且指的是让学生如何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

心理学研究证明,学生非常容易理解符合他们年龄阶段认识水平的新知识,也非常容易理解经由他们身边熟悉的事物来导入的新知识,而以陌生的事物来记忆或理解陌生的事物却大为困惑。

比如,当教师用学术性的语言来讲解复杂的物理原理或数学公式时,能够在第一遍听懂的学生为数不多,除非学生都实际上达到教师的理解水平。

因此,教师传授了知识只是完成了第一步,还需要下一步教会学生如何来理解这些知识,帮助学生怎样尽快理解、记忆这些知识,并最终具备灵活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2.探求学的方法创设新的学习路径

学的方法在这里指的是学生有效学习的方法,它包括课堂上学生良好学习态度的养成、学习时间的合理支配和学习机会的及时利用等。

“未来的文盲是不会学习的人”,学的方法应该在课堂上被师生重视。为此,教师应帮助学生找到适应每个学生的好的学习方法,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善于支配时间,抓住最佳学习机会,学会在“恰当的时间里做恰当的事”。

同样在一个课堂里学习,学期结束时出现了明显的差别,除了一定程度上的智力因素以外,这些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学习失效的重要原因。3.促进师生互动塑造新的师生关系

局限于人们常说的师生之间的人际交流与沟通,它着重强调的是“教”与“学”的多维关系,也就是说“教”与“学”的多种相长。

《学记》有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在《学记》中,“教学相长”原来指的是教师自身的学习与施教的相互促进,亦即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学”的不足,在“学”的过程中又发现自己“教”的欠缺,而使两者相互促进

目标导向的教学设计

目标导向的教学设计,指教学设计者自觉运用学习结果分类、学习论思想,确定由单课或若干节课组成的教学单元的终点目标。通过任务分析,终点目标被细分成一系列彼此关联的子目标。这些子目标就构成了达到终点目标的先行条件,既学习者自身的内部条件;教师的教学行为及其所创设的学习环境是学习的外部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所以,目标导向的教学设计要求教师在选择和采用一切教学行为、教学步骤、方法、媒介等时,都要考虑到教学的终点目标和子目标。目标决定教法,目标决定教学结果的测量和评价。

我们知道,根据教学目标可以区分不同类型的课。第一,根据广义知识分类可分三种:(1)以陈述性知识为主要目标的课。(2)以程序性知识为主要目标的课。(3)两类知识兼有或并重的课。第二,根据知识习得阶段可分:(1)以知识理解为主要目标的课。

(2)以知识的巩固和转化为主要目标的课(复习课、练习课)。

(3)以知识的应用或检测为主要目标的课(实验课、实习课、测验和考试)。从教育事业发展到今日来看,教学不可能没有目标。具体地说,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有三种功能:(1)指导教学方法、技术、媒介的选择与运用。一旦教学目标确定,教学设计就可以根据教学目标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讲演法),发现学习法(讨论法);(2)指导教学结果的测量与评价;(3)指引学生学习。

教师提问技巧探析

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教学技能,通过师生相互作用,达到检查学习、促进思维、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实现教学目标的目的.一、提问的构成、类型和特点(一)提问过程的构成

从教师的最初提问(主问题),引导出学生最初的反应或回答,再通过相应的师生相互作用,引导出最终希望得到的回答,并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分析和评价,这个过程称为提问过程。提问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引人阶段

在即将提问时,教师用不同的语言或方式来表示这一问题,可使学生对提问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因此,提问前要有一个明显的界限标志,表示将由语言讲解或讨论等转入提问。例如,“同学们,下面让我们共同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好,通过上面的分析请大家考虑„„”等。

2.陈述阶段

在引起学生对提问注意之后,教师需对所提问题做必要的说明,引导学生弄清要提问的主题,或使学生能承上启下地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例如,“你们还记得我们已学过„„的知识吗?”“请利用„„原理来说明„„。”此外,在陈述问题时,教师应清晰准确地把问题表述出来。在提示方面,教师可预先提醒学生有关答案的组织结构,如提示以时间、空间、过程顺序等作为回答的依据:“请注意,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请注意教材中所提供的时间顺序”等。

3.介入阶段

在学生不能作答或回答不完全时,教师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帮助或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核对或查问学生是否明白问题的意思;学生没听清题意时,原样重复所提问题;在学生对题意不理解时,用不同词句重述问题;让学生尽快做出回答或完成教学指示;提示问题的重点或暗示答案的结构。

4.评价阶段

教师可以不同的方式来处理学生的回答,主要有:教师重复学生的答案;以不同的词句重述学生的答案;根据学生回答中的不足,追问其中要点;纠正错误的回答,给出正确的答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依据学生的答案,引导学生思考另一个新的问题或更深入的问题;就学生的答案加入新的材料或见解,扩大学习成果或展开新的问题;检查其他学生是否理解某学生的答案或反应。

(二)提问的类型及特点

在教学中,学生学习的知识类型多种多样,如事实、现象、过程、原理、概念和法则等;其思维方式也有不同的形式和水平。这就要求教师提出的问题不能千篇一律,应包括多种类型。根据提问所达到的知识要求,提问可分为低级与高级两大类,低级提问所需知识是用所记忆的知识照原样回答,不需要更深入的思考,判断时较容易,答案只有一个正确,大多是回忆。高级提问所需知识是在学习者的内心引起新知识的问题,需学生自己思考,需根据提问的意图做出判断,判断答案是否有道理,有无独创性,或者在几个答案中比较哪一个更好些,有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

以下介绍几种不同类型的提问,教师可以根据知识的类型或提问的目的选择不同的提问方式。

1.回忆式提问 这类提问是要求学生根据记忆来回答问题。学生在回答这类问题时不需进行深刻的思考,只需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回答“是”或“不是”;“对”或“不对”即可。例如,《儒林外史》的作者是吴敬梓吗?这个单词的拼写正确吗?或者要求学生从两个答案选择一个。这类问题不需要学生做深入的思考,只需回忆已学过的事实、概念等,所回答的句子一般要求是和教材上一字不差的。

回忆式提问限制了学生的思考,没有提供让他们表达自己思想的机会。因而,在课堂上,教师不应过多地把提问局限在这一等级上。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类问题不能使用。一般来说,在课的开始或对某一问题的论证初期,通过这类问题,可使学生回忆所学过的概念或事实等,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材料。此外,通过此类问题,教师可以考查学生对一些简单的陈述性知识的掌握情况。

2.理解式提问

这类问题又可分为三种:(1)要求用自己的话对事实、事件等进行描述,以便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例如“你知道西安事变是怎么一回事?”(2)用自己的话讲述中心思想,以便了解学生是否抓住了问题的实质,例如“你能概括这篇课文的大意吗?”(3)对事实、事件进行对比,区别其本质的不同,达到更深入的理解,例如,“通过比较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你能说出它们的不同点吗?”。

一般来说,理解式提问用来检查学生对复杂的陈述性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多用于讲解新课之后或课程结束时。学生要回答这些问题,必须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回忆、解释或重新组合,因而,这是一种较高级的提问。

3.运用式提问

运用式提问是建立一个问题情境,让学生运用新获得的知识和过去所学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许多理科教学常用这类的提问。例如,在代数教学中,学生已学过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教师就可提出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去解3x+5=20这个方程的问题。因此,运用式提问主要是用来考查学生对概念、规则等程序性知识的掌握情况。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概念或规则给出对问题的解答。

4.分析式提问 分析式提问是要求学生识别条件与原因,或者找出条件之间、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如“请分析感觉的适应性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或“列举清王朝灭亡的几条原因”。因为高级认知提问不具有现成的答案,所以学生仅靠阅读课本或记住教师所提供的材料是无法回答的。这就要求学生能认真阅读,理解结构,寻找根据,找出联系,进行解释或鉴别,并组织自己的思想。因此,理解是比运用更高级的思维活动,回答这类问题需要多种知识和技能的参与。通常情况下,年龄较小的学生对这类问题回答较困难,他们的回答经常是简短的、不完整的。因此,在没有帮助的情况下,教师不能指望他们准确地回答问题,教师除鼓励学生回答外,还必须不断地给予提示和探询。在学生回答后,教师要针对回答进行分析和总结,以使学生获得对问题的清晰表述。

5.综合式提问

这类问题的作用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对综合提问的回答,学生需要在脑海中检索与问题有关的知识,并对这些知识进行分析和综合,从而得出崭新的结论。这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如“温室效应可能会给全球的气候和经济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手段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这种类型的问题能够刺激学生创造性地进行思维,适合作为笔头作业和课堂讨论教学。综合提问的表达形式一般如下:“根据„„你能想出问题绚解决方法吗?”“为了„„我们应该„„?”“如果„„会出现什么情况?”“假如„„会产生什么后果?”等等。

6.评价式提问

评价式提问主要是要求学生对给出的材料进行价值判断。评价提问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要求学生对特定对象提出看法(评价他人观点)或评定思想价值,例如“为什么说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要求学生判断各种解决问题方法的长处,如“在教育心理学中,请指出讲述法、谈话法、发现法三者相适应的教学情境是什么以及各自的特点与不足?”(3)要求学生判断艺术品及文学作品等的优缺点,例如“你认为这篇散文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在评价提问中,学生最开始的回答可能质量不会太高,教师必须通过问“为什么?”“还有其他原因吗?”“其他人有什么想法?”等进行探询,以使他们意识到

第二篇: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 构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

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 构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

——基于电子白板的《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一课教学设计

【摘要】多媒体交互式电子白板一出现就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它充分实现了教师教学技能和现代技术的融合和交互,优化师生互动,大大加强师生之间的交互性,改善教学,使生物课堂教学更加具有灵气和活力。从而显著提高初中生物 课堂效率,实现初中生物高效课堂。

【关键词】交互式电子白板

初中生物

高效

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各种新型的教育媒体不断充实着我们的生物课堂,而交互式电子白板就是其中之一。交互白板是一种可以与计算机相结合,既能如黑板一样在其上自由板书,又可以实现与计算机的交互控制,方便地呈示、处理和存储五彩缤纷的教学资料的新一代教学媒体。它以丰富的表现力、快速的信息传递、交互性强等优势进入课堂,用其特有的人机交互功能实现了在常态课堂下的学生与教材、学生与课件的直接对话,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从而使教师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实效。[1]

笔者以《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一课的教学设计为例,和大家一起浅探交互式电子白板如何在课堂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表现出技术优势,如何使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得以实现,从而构建初中生物的高效课堂。

一、良好的情境创设,使学生学习兴趣更加浓厚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情感体验往往是由具体的情境所决定的。”生动良好的教学情境对学生有巨大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一直以来,生物教师都在努力探索,以求能通过有效途径去创设好的教学情境,使得学生以积极主动的情感体验伴随生物学习的整个过程。

白板教学是创设情境的有效手段,利用交互电子白板的视频、播放、聚光灯等功能,可以给学生提供文字、图片、有声读物、动画和视频等形声结合、图文并茂的学习材料, 创设生动活泼、色彩鲜艳、声情并茂的学习情境,有助于对学生形成刺激,迅速吸引其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心理需求,进而主动参与学习活动。[2]

《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的课堂导入,笔者为了让学生感受健康的重要性,从学生的人生追求或者讲个人追求入手,设计了选“星星”小活动。将“智慧、美貌、金钱、力量、耐心、健康、权利、勇气、幽默、毅力”这些关键词制作成星星的图形,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所愿选择最想得到的一样,并走到台前,用电子笔将自己的选择拖动到以天空为背景的画面上。

学生在这个活动中,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每个不同个性的学生都有自己的喜好,而星星图形的移动在形式上又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增强了参与性,增加了仪式感。活动结束,“天空”上出现了各种代表学生所愿的“星星”,如智慧,如力量,如耐心,如健康等等,而这时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参与讨论,健康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颗星。我们拼命的学习和工作,追求自己的理想和人生目标,却往往忽视了健康。没有生命存在的基础健康,又谈何奋斗,谈何未来。笔者在这时利用电子白板图形的缩放功能,将“健康”这颗星放大突出,强化学生对健康的认识。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学生只有切实体会了健康的重要性,才有学习的积极性。应该说借助电子白板,本课的导入达到了预期的高效互动效果。

二、强大的文字处理,使课堂概念教学更加具有吸引力

电子白板拥有强大的文字处理功能。在交互式电子白板上出现的文字或导出的资料,可以任意的拖曳、放大、缩小、涂改,并可根据需要随心所欲进行标注。对于已经制作好的课件,教师可以在白板的批注模式下,对原件进行批注,展开详细地讲解,更好地引导学生抓住重要信息。

如在进行健康概念教学时,屏幕出示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教师可用电子笔在幕板上编辑、标注突出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这三个方面,引起学生对健康所涉及内容的注意。从定义上学生很难理解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力的健康,教师在进行这部分教学的时候,还可把事先隐藏的释义拖拽出来。心理是指保持心情愉快和积极向上的心态,社会适应力是指能与人相处,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电子白板有强大的后期平台,白板面积不只局限在肉眼可见的物理面积,可无限延展。因此教师可以灵活组织教学,根据需要隐藏或显示文字及资料,避免在一张课件上显示太多内容,而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把握。电子白板界面的无限拖拽,实现了教学版面的无局限。

三、有效的交互功能,使教师授课更加精彩

《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认识心理健康对个体健康的重要意义,并且学会调节情绪的技能,保持心理健康。初二的学生都是十四,十五岁的孩子,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肯定感受过种种的情绪,紧张,生气,烦恼,焦虑等等,而且学生也会谈到,烦恼时听歌,运动,吃东西;伤心时大哭一场,或者看电视,上网,睡觉等等。这些其实都是调节情绪的方法,说明学生是具备心理调节的基础的,只是没成系统。那么老师的教学就是帮助学生整理归纳知识,使学生能形成一套调节情绪,保持心情愉快的方法。

结合电子白板技术,教师在这个环节设计了“你言我语”的活动。此时的白板首先展示黑板的功能。教师鼓励学生上前,在白板上写下自己平时伤心、烦恼、生气、愤怒时会用哪些方法来调节情绪,放松心情。同学们跃跃欲试,很快在白板上写下他们自己的调节方式,如唱歌,运动,听故事,讲笑话,大哭,找人倾诉,扔枕头等等。白板上凌乱的展示着学生写下的方法。教师帮助他们总结归纳,有些方法在心理学上叫转移注意,有些方法叫合理发泄,有些方法叫自我安慰。用电子笔按住每个字块的中心,这些文字就可以随着电子笔的拖动在白板上移动。将学生写下的具体方法移到对应的调节情绪三种方式下面:转移注意,合理发泄,自我安慰。很快学生和老师一起完成了这部分学习。此时的白板上整齐罗列着调节情绪的各种方式,清晰明了,学生印象深刻。因为从自身经验出发,学生一下掌握了唱歌、运动就是转移注意,哭泣、扔枕头是合理发泄,自我肯定,自我鼓励就是对自我的一种安慰。随后再引导学生来理解这三种调节情绪的方式便一蹴而就,记忆深刻。

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全程参与。因为电子白板这种强大的交互性能,课堂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表演。学生的回答和书写往往是凌乱的,不成系统的。以往传统的黑板和幻灯片,一旦书写和制作完成便不能更改和移动,教师想对学生的作答进行整理和归纳比较困难。但是电子白板良好的交互性,教师可以轻松的对学生的答案进行处理,教师教学更加灵活,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力。

四、结束语

交互式电子白板既没有抛弃黑板与粉笔的模式,又把传统和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单调的黑板变成了丰富多彩的多媒体世界,将不能书写、编辑和与计算机进行交互操作的投影屏幕变成了能书写、能绘画、能与计算机实现实时交互操作的智能界面,创造了一个既是低结构化的又能方便地引入数字化信息资源、既有实时的人机交互又有充分的人人交互的优良的数字化、信息化教学环境,使信息技术与丰富多彩的生物课堂教学真正实现了最优化的整合。[3]

总之,交互式电子白板系统促进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体现在白板系统功能的方方面面,所有使用白板的一线教师都能体会到它的便利和高效,因为白板表现出的优异的交互性和生动性,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会更加浓厚,生物科学素养会有更大的提高。相信白板对初中生物学科教学还有很多其他的促进作用,这些都有待于我们一线教师们更进一步的发现和实践研究。

参考文献

[1] 陶朝晟.浅谈多媒体交互电子式白板在生物教学中的优势[DB/OL].四川省基础教育资源中心,2010-10-24 [2] 顾宇恒.活用电子白板,提高课堂实效[J].中国电化教育,2009(12):139~141.[3] 骆明珠.浅谈电子白板与生物学科整合的实践[DB/OL].常州教育,2010-2-26.

第三篇:学案导学是构建高效课堂

“学案导学”是构建高效课堂的科学方式

陕西省丹凤中学

李德葆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化,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做到减时不减效,甚至是减时增效,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课题。为了构建高效课堂,我们认为,以“学案导学”为抓手和载体,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是一个科学的教学方式。

一、“学案导学”的意义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我们以为,学案导学就是这样一种方法,学案导学着眼点是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我发现,自我解决,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发展的有效途径;最终目的是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改变课堂教学结构,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学案导学把教学重心从研究教法转变到研究学法上。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编导、引导、指导上,编制“学案”的过程就是一个综合的探究性活动,它不是原有教案的翻版,而是教师从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出发,按照从易到难,从表面到本质,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有目的、有层次安排学习活动,教师要从主演变为导演,走下讲台,深入到学生中去,指导学法,让学生的学习活动贯穿整个课堂。

学案导学有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由过去依靠教师灌输、消极等待的学习习惯,转变为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索,积极参与。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学案导学”有助于简化学习内容,优化知识和能力结构,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实效,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二、“学案导学”的设计

导学案的设计要做到学导结合。“学”指的是学生自学主动地学,“导”是指教师有效、恰当地指导和点拨,二者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实现课堂的高效。学生的学要注重自学性、主动性,会学且学会。

教师的导要体现两点基本理念:

首先,教师要做到导学内容的“问题化”“操作化”和“结构化”组织。将导学内容转化为问题,培养问题意识,激发自主探究、促进合作交流;导学内容“操作化”,使“做”、“想”、“讲”结合,以“做”促进“想”,以“讲”梳理“想”,帮助学生内化学习内容;将导学内容“结构化”,加强学科整合,提示内容联系,形成认知结构。

其次,问题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应是我们开展教学活动的起点。

因此,“导学案”设计重点突出一个“导”字,引导学生去主动学习,自我探索,在深入思考中发现疑点,强化思维活动。在设计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原则:

1、导学案编写思路要和教材的思路吻合,注重对教材的整合利用

学生预习的主要知识载体是教材,这决定了导学案的编写思路要与教材相吻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分析理解”、“抽象概括”、“思考交流”等栏目,注重对教材内容的整合,问题设置要层层深入,逐步引导学生去探究学习,导学案中要能够体现出本课时的主要学习内容和重点。

2、导学案中所设置的问题必须是有效的

导学案中的问题要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也就是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而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预习和学习过程。导学案的内容不能是简单的填空,应该多设置“理解型”和“应用型”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空间,使得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新知识在提问中升华和巩固。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重难点的突破、问题的梯度等。

为了达到导学案中预设问题的有效性,我们强调导学案应该是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形成的,应该是经过深思熟虑、集中研讨的,应该是备课组集体智慧的结晶。

3、导学案中要设置有梯度的巩固、应用习题

习题的设置分为3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基础巩固”和“反馈练习”,难度不大,紧扣基础知识,用以检验学生的预习效果,要求全体学生在预习时完成的;第二个层次是 “典例分析”、“达标体验”,是经过学生讨论和教师的点拨后在课堂上每个学生都要完成的;第三个层次是“高考连线”,是供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的。最后还应配备“随堂练习”等,是新授课后学生课后要完成的,其设置也要体现出层次性。

三、“导学案”的基本内容及形成过程

1、导学案的基本内容

经过不断的探讨和研究,我们确定了我校导学案的基本环节:(1)明确目标—导学方向

确定学习目标(三维目标)和学习的重难点,明确学习方向。实施教学时,师生可边学习边对照查看目标落实情况。

(2)知识链接—提供知识支持

通过知识链接让学生明确自主学习时,到什么地方去寻求相关的知识帮助,便于学生更好的落实相关的知识内容。

(3)探究过程—导学方法

本环节包括例题或者问题点拨与拓展,主要用于教师的导学和学生的学习。反馈练习或者自我检测,学生自我处理,用以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教师通过批改了解学生的达标情况,为课堂上点拨的针对性、有效性打下良好的基础。

(4)课堂小结与反思—导学落实

通过小结和反思让每位学生及时、真实得写出自己学习过程中的缺漏和不足之处,以备今后复习的借鉴。

2、导学案的形成过程

要形成一份科学是小的导学案,必须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利用集体备课形成高质量的导学案,我们集体备课的模式是:

(1)形成原始导学案。每个备课组首先确定一名主备教师,主备教师根据规定 的教学内容,认真研读教材,教参,查阅相关资料,并按课时形成“原始导学案”,同时做好发言准备。发言材料可包括:编者意图、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教育设计理念、施教策略及练习、练习和作业设计、教学上的注意点等,组内其他教师也必须认真钻研教材、教法,为讨论做好准备。

(2)组织集中讨论。按实际教学进度,提前一周,由备课组长组织集体备课活动。在集体备课会上,主备教师必须向同组教师作“中心发言”,解说自己的设计意图(即说课),与会教师再集思广义、相互切磋,发挥集体的群策群力和协作精神,对每个“原始导学案”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并初步形成“集体导学案”。“中心发言”和“集体讨论”体现互补,既发挥个人的专长,又发挥了集体的智慧。

(3)形成集体导学案。主备教师辨证吸收组内教师的教学建议,博采众长,对原始导学案进行必要的调整,拉开行距打印,目的是为了增加每个备课主体对集体备课的理解分析和其它个性化的内容,打印稿人手一份。

(4)形成导学案。上课前,教师必须认真学习“集体导学案”,对集体备课的内容进行消化、吸收,并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案进行修整和再补充,使之更贴近自己的教学实际。

(5)形成学案反思。教师在授课后,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对“上课学案”进行批注,并认真撰写“教后感”,以便为下一轮的集体备课提供参考。

四、“导学案”实施的方法

1、动员学生动脑、动手,在导学案的指引下认真学习。鼓励学生在导学案上做标记,可以是预习知识的重点,可以是相关的已学的知识,也可以提出质疑,鼓励有能力的学生写出类似读书笔记的东西,把本节课在导学案上体现的重点,根据自己的预习进行简单的再现(例如像化学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

2、教师要及时掌握学生对本节课的认知程度。导学案是需要认真批改的,老师要通过批改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批改教师也可以了解到: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困惑。这样上课就会有的放矢。教师可以在课前进行提问或小测,检查学生通过预习掌握的知识。也可以在导学案中留出相应的小练习上课进行即时练习。对于简单的知识不要再重复讲解,可以做“淡化处理”。

3、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察言观色”,做“导演”,而不是“主角”。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上既有针对导学案内容进行的交流、研讨,也有相互之间的质疑等等。对于学生交流中出现的问题,老师要耐心地去“倾听”,关注学生的想法,但不能急于去解决,要引导学生自己去解决,即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老师绝对不多说一句话。新授课时,教师只板书知识骨架,由学生自己补充具体的重点知识,然后交流,可以以此来代替以往的由教师为主体的课堂小结。如果需要,最后可以留出五分钟的时间完成几道“当堂检测”题来检查学生本节课掌握的情况。

4、对于难点,以往我们总是放在课堂上重点讲解和突破,现在课时大量减少的情况下很难完成,因此我们将难点分散在导学案中(必要时给予一定的“知识支持”等,至少要让中游以上的学生有成就感),力求在学生在自学过程中能够各个击破,然后通过批改或课代表的调查收集学生对难点的解决情况或症结所在,最终利用上课 集中点拨。

五、“导学案”实施的效果

在我们刚开始使用学案辅助教学时,并未引起学生重视,经常出现还没上课“学案”已经丢失的现象,学生的提问也经常是就题论题,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这道题怎么做或这道题的答案是什么?”。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和训练,大部分学生已经体会到“学案”的好处,我们也看到了学生的变化、教师的变化以及师生关系的变化。

1、导学案的使用缩短了教师授课时间,增加了学生自主、合作和交流学习的时间,通过组内交流、合作学习促使学生的思维发生碰撞,迸发智慧的火花,每个人都会发现自己的闪光点,让学生感受了自主学习的快乐,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从而也从一个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效率。

2、导学案的实施增加了同学间的交流,促进了学生间的互助自主学习,融洽了同学间的关系。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建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促进了教师角色的转变。

3、导学案的教学模式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导学案的引导,同学们养成了“课前主动学习、课上积极参与合作探究活动、课后反思问题、总结知识规律和学习方法”的好习惯,知识整合能力、质疑答疑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均有提高。

4、在实行导学案的过程中,各备课组充分发挥了团队精神和集体的智慧。在集体备课中老师们坦诚相待,彼此取长补短,共同讨论,共同分享。在这种和谐的工作环境中老师们的心情是舒畅的,共同进取。

六、“导学案”使用的反思与改进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发现导学案的使用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例如: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较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并没有达到全员参与,共同学习的目的。我们又将每个班级划分为不同的学生组,组内每个层面的学生都有,要求组内互助,组间竞争,分组考核,促使学生全员参与。经过改进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参与度增加了,但是知识的落实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于是我们有在导学案的基础之上增加了课堂“三把火”——课前预习检测、课中提问检测、课后落实检测,要求检测内容质量要高,层次性与针对性要强,通过检测,既能检测学生的听课效果又能够落实好基础知识。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证明,课堂上的三把火点燃了学生的学习激情,“烧”出了课堂的高效。

一年多来,我们通过导学案的使用实施来构建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构建高效课堂,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然后由实践再到理论的不断探索的过程。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以新的教育理论为指针,把握正确的运行方向,我们课堂必然会焕发勃勃生机,收到更好成效。

第四篇:优化学案导学__构建高效课堂

实施“学案导学”教学,打造高效课堂

一、“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提出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尤其是实施新课程以来,我们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与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相比还有不小差距,在实际工作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有些问题甚至还很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理念并没有完全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不少人只停留在认识层面,以教师为中心,讲授、灌输为主要形式的教学还是占据了一席之地,另外,为应试而教、为升学率而教的现象依然存在;教师的“讲台意识”仍旧很浓,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控制欲和支配欲依然很强。

二是我校教学缺少一个相对系统的、科学的、具有本校特色的、让教师可以操作的课改平台和抓手。这些问题和矛盾在实践中的具体反映就集中表现为课堂教学的低效甚至无效。因此,我们必须要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作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突破口。要深化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改变、改善教师的观念和行为,必须找到一个切实可行的抓手。通过深入思考和调研,我们认为“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是一个很好的抓手。

二、“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概念

所谓“学案导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实际,以课标、课本为纲,以学案为载体,以学生为主线设计的教学活动方案。学案导学是以“学案”为媒介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让学生在 “导学”的方案的引导下完成学习任务。说得更直白些,“学案导学”就是把课堂教学的流程、学习内容的重点难点、学习中的反馈以书面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对自己所要做的事、所要讲的话做到心中有数,按“学案”开展学习,从而避免课堂学习中无谓的“枝蔓”,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其精髓,可以从师生关系、时空关系、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四个角度概括为四句话:“主导加主体,课外加课内,教材加(导)学案,自主加合作”。

三、“学案导学”教学实施过程:

(一)建设学习小组,抓高效课堂的灵魂

高效课堂合作学习的高效,关键在于学习小组的高效,建设、培训好学习小组,也就把握住了高效课堂的灵魂。

1.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与分工。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划分小组,小组成员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制定小组互助学习的规则,在组内开展“不掉队”活动,在组间开展“瞄准对手”活动。

2.评价多元化,实行小组捆绑式评价。要求班主任将小组建设纳入班级常规管理,平时的思想、行为、学习状态等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做到评价的多元化。小组评价实行捆绑式评价,借助组间的竞争,激发小组内部的活力,激励小组成员团结向上,确保小组合作的实效性、全面性,使小组建设更加完善。

3.营造鲜明的班级文化氛围,促成学生的有效学习状态。在教室的墙壁、黑板有学生自己书写的、能够激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勇于展示自我的话语,营造自信、自励、自发、自觉的学习氛围,激励学生参与合作、展示自我的积极性。

4.定期评比班级小组建设。每周要求每个班级利用周五主题班会的时间,综合小组量化评价以及各科教师的意见,评选出优秀小组、优秀小组长等。一月一评比,学校为在各方面表现突出的优秀小组进行奖励,为小组活动拍照,并附上教师和同学的颁奖词和自己的获奖感言进行展示。

(二)构建“361”备课模式,为高效课堂蓄势

1.构建“361”备课模式

着力推行“361”备课式,立足课堂教学,走自主、合作、高效之路。“361”备课式:“ 3”指三次备课:个人主备、备课组研讨备、个性化设计备;“6”指抓住六点:切入点、预习点、重难点、生成点、训练点、拓展点;“1”指形成一份导学案。集体备课活动具体程序如下:

(1)分配备课任务,确定主备人:首先教研组长将内容进行分工,主备教师提前两周拿出“导学案”初稿。

(2)上传及分发备课:第二周星期一教师将备好的课统一上传给教研组长,教研组长再将所有备课内容传给组内所有老师。不用纸质稿件,全部用电子文稿。

(3)集体备课研讨:先由主备人讲自己备课预设,其它老师作补充。这样轮流将下周要上课的内容全部完成。主备人应在导学案上记下修改意见。

(4)完善“学案”:集体备课研讨结束后,老师们根据主备人的导学案和修改意见,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各自将导学案修改完整。

附:备课流程:

分配备课任务到任课教师

主备教师提前两周完成初备(上交电子稿)

提前一周集体备课,讨论下周导学案,备课组长定稿

提交给年级学科审核人初审,符合程序,质量合格通过初审

提交校学科备课审核组,符合程序,质量合格通过审核,定稿

印制后分发给任课教师上课前可局部调整,课后提出修改意见。

2.精心设计导学案

“学案”,是相对于“教案”而提出的概念,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由教师设计的供学生课前预习、课内导学和课后复习使用的课例学习材料。如果说“教案”发挥的导“教”功能,着眼于教师“讲什么”、“如何讲”、“讲得怎么样”,侧重于学生“学会”,而“学案”则发挥的是导“学”功能,着眼于学生“学什么”、“如何学”、“学得怎么样”,侧重于学生“会学”。学案导学就是关注教师的实际教学状态,解决的是常态课堂中教师独霸课堂、“一言堂”的问题,变革教与学的方式。

为求得课堂的高效,我们在导学案的设计上下大力气,做足功课。首先我们确定了导学案的设计模式,即:学习目标、学习重点、知识链接、导学过程、收获与反思,其中的导学过程作为重点,包括四个环节,即“预习导学、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达标检测”;接着我们以三年级《赵州桥》一课为例研讨了每一模块的具体操作形式,集思广益形成了第一份导学案;为了检验使用效果,学校要求三年级同时上了《赵州桥》,课后及时召开了反思总结会,就导学案的模式设计进行了两次教研,确定了 “导学案”的设计模式。本学期在全面实施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我们仍把重点放在了导学案的审核上,因为只有充分发挥导学案的“导航仪”的作用,才能指引我们走向成功的彼岸。

(三)推行“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为高效课堂导航

老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了许多困惑:“课堂教学任务不能够当堂完成,教学时间不够用”、“在自主预习生成课上,当学生生成的问题过多、过滥、太浪费时间的情况下,教师该怎么导”、“在学生展示的环节中,教师又该怎么导”、“在遇到学生相互追问十分激烈与学习时间有限产生矛盾时,教师该不该导,怎么导”、“教师怎样导,才能高质量、高水平的有效调控课堂”等等。经过学校教改领导小组的研究归纳,发现这些问题的核心就是:怎样才能使教师的导学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于是,确定这个问题为研讨专题,要求每位实验教师先进行解决假想。如:自主预习课上,根据学情,教师要善于去粗取精的进行导学;在学生展示中,教师要正确判断、弥漏补缺的进行导学;在时间不足和讨论激烈相矛盾时,教师要巧妙周旋,智慧的进行导学等。然后从不同的角度入手,来研究教师课堂导学的艺术。从导学的语言、时机、程度等多个方面进行专项研究。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验证后,再次召开经验交流会,让老师们畅谈自己的感悟和新的认识,他们言有所向,言而有理。学校再对教师的个人见解进行总结归纳,形成规范的指导性文本,既使问题得到了解决,又让教师懂得了解决的对策。我校在实践中,对教师如何有效导学,经过认真总结,提出了做到“三有”、“三适”、“三化”,遵循“三动”的基本要求。

1.高点预设,做到“三有”。

有的老师可能会有这样的错觉,以为新的教学模式使教师的作用弱化了。因为生进师退,教师可以很轻松了,准备的充不充分无关紧要了,这个想法是极端错误的。事实上,新的课堂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因为学生主体作用的强化,将教师的主动教变成了被动导,教师被学生“牵着鼻子走”。所以,我们在课堂上的智慧付出不是缺失了而是潜在化了,我们综合能力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所以在预设中,教师更要高起点,做到“心中有目标,心中有学生,心中有课堂”。

心中有目标,就是要始终明确学习目标,对导学案单的设计要紧紧围绕目标。什么时候导,什么时候不导,导什么,导多少,都要紧紧围绕学习目标。当学生的问题或见解向目标靠拢时,教师就不用导学;当学生的问题或见解围着目标总是绕圈时,教师就要通过导学把他们拉到鼓心去;当学生的问题或见解偏离或远离目标时,教师就要导学,给学生点亮灯塔,为他们指明航线。目标之灯要永远亮在教师心中。

心中有学生,就是必须依据自己的学生实际去设置导学案,要关注到优、中、差不同层面的学生的个体差异,题目设置要有梯度。对于设置的问题,哪一类学生能解决,解决到什么程度;哪一类学生不能解决,困难有多大,教师应该在预设时心中有90%的底。问题生成时,哪些问题学生能谈到,哪些问题学生想不到,哪些问题能提到但深度不够,可能需要帮助,这些教师都要有所把握。因此,要调控好课堂,作为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必须关注学生的思维水平,必须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小学阶段,学生因为受认知特点及知识层次、能力水平的限制,始终离不开老师的充分关注和指导,教师既要给学生信任,要懂得放手,更要做好学生的学习高参。心中有课堂,就是教师在课前预设中要综合教学实践经验,充分预设到课堂上可能遇到的各种不同情况。哪个环节难度小,可能会省时;哪个环节发散性强,空间开阔,可能更难调控;哪个环节有可能需要提升难度或高度;哪个环节有可能要降低难度,这些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才能更巧妙的实现去粗取精,弥补缺漏的智慧性导学。

2.把握程度,做到“三适”。

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要始终以学生为主,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科学而智慧的点引,把握导学的最佳时机,适时、适度和适量的进行导学。

教师的导学要适时。是指教师要保持观察和判断的敏锐性,时刻注意倾听学生的展示发言,关注课堂表现。学生卡壳时,给予启发式指导;学生偏题时,给予规范性指导;学生错误时,给予科学性指导;学生混乱时,给予点拨性指导;学生深入时,给予递进式、发展性指导。及时纠错补漏、引导归纳总结,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教师的导学要适度。是指学生能说的教师不说,学生不会说而通过教师的点引能说出的教师只点不说,只有那些学生自己不能、不会说的,即使引导也说不出的,教师再说。另外,在导学中,一定要紧扣学习目标,严防多而滥,泛而空。

教师的导学要适量。是指教师一定要克服那种因不信任学生而产生的满堂言现象。不要总以为自己说的太少,怕学生听不懂,岂不知耳听百遍不如嘴说一遍,听别人说和自己给别人说所产生的不同的理解识记效果是迥然不同的。所以,导学一定要少而精,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优化导学,做到“三化”。

导学中要力求语言凝练化,形式多样化,从而使导学效益最大化。语言是教师导学的主要形式,在极为有限的学习时间中,教师既要保证足够的“退”,又要体现高智慧的“导”,对教师导学用语的要求就格外严格,语言的凝练化要求教师的导学语既要精准无误、通俗易懂,又要高度概括、一字千金,更要高屋建瓴、立意高远。教师的导学除了用语言,还可以通过手势、口形、表情、板书等形式呈现。学生展示中,教师的导学还可用专心聆听、点头赞许、凝神思索、摆头否定等多种体态语来呈现。导学形式的多样化会更有利于导学效益的最大化。我们教师是学生的学习伙伴,但不能是平庸的伙伴。新课堂中,导学成了彰显教师学识魅力、教学艺术的舞台。

4.互动探究,遵循“三动”

课堂中的互动探究是引领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手段,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本质。让学生更好的参与互动探究,应遵循“三动”法则:

1.主动。“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我们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发展,在解决问题中学习。须做到“五让”:教材让学生自读;知识让学生探索;问题让学生解决;结论让学生概括;体系让学生构建。从而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地“动”起来。

2.互动。自主学习的课堂其本质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到:“生生互动”、“生本互动”、“组组互动”,从而达到“兵教兵”、“兵帮兵”、“兵学兵”的自主有效互动学习。

3.灵动。导学案的使用就是为了让学生在“生生互动”、“生本互动”、“组组互动”的学习过程中达到思维与情感的交流和碰撞,共同生发出思维的火花,张扬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品格,从而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形成真实灵动的课堂。

四、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

随着课改的深入,我们惊喜地看到了课堂教学的奇妙变化。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课堂上再也不见林立的小手,多的是争先恐后发表见解的身影;角落里再也寻不到呆滞的目光,教室里闪烁的竟是灵动的神采。

一是学生变得大胆自信,合作学习能力增强了。“有效教学是组与组之间的竞争,同学与同学之间的竞争。”“争当第一,我们很高兴”,这是五年级二班学生的真实话语。高效课堂以小组为单位构建学习共同体,每个小组便是一个缩影。课堂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预习中产生的问题,合作探究,大胆交流,各抒己见,在生生互动与师生互动中,通过展、思、论、评、记,在组内与组间互动、竞争学习过程中,学得真实、质朴、自然、快乐,合作学习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为小组争光,为班级争光的团队精神不仅体现在课堂上,更加映射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列队、放学、劳动等。在小组精神的鼓舞和鞭策下,学生变得大胆自信,交往能力提高了,团结合作意识增强,行为习惯不断规范,呈现文明向上的良好势头。中国教师报“课改山西行”对我校课堂教学改革做了深入的采访,我校教师郭彦君的教育叙事《“捆绑”出的精彩》刊登在了中国教师报上。一个自闭症孩子,入学四年未曾开口的孩子在小组同伴的鼓励下开口了,带给老师的不仅是惊喜,更坚定了老师们课改的信心和决心。

二是学生变得爱学乐学,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在预习过程中,学生课前熟读课文后,利用导学案课前预习引导进行扎实有效的课前预习,并能质疑问难,尝试提出问题,由被动学习转化成主动自觉学习,提高了课前预习的有效性,学生变得更爱学习了,自主学习的习惯与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培养与提高。

三是学生变得会学善学,语言、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先学后导,问题评价”使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落到了实处。教师教学时大胆放手,把课堂的学习权充分还给学生。学生自主预习、圈点、勾画、摘录、阅读;自主质疑、协作、探究;自主交流、展示、体验。不同学生在课堂上都可说、可演、可练、可写、可讨论、可交流,学习方式表现形式多样化,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所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

四是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实践和操作能力得到了提高。如今在七一路小学的学生中出现了“五多一少”现象,即:自主预习的多,大胆质疑的多,善于展示的多,乐于动手的多,勤于思考的多,牵强接受的少。无论那门学科,学生都能根据学习内容,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动脑思考、动手操作,一个个问题在学生的合作探究、动手实验中,找到了答案。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兴趣高涨,并将课内知识拓展到了课外。学生爱读书了,课外阅读量增加了,语文教学的听、说、读、写目标落到了实处,学生的习作水平较前有所提高。

“实施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为忻州市七一路小学的发展注入活力。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阵地,要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深入推进“高效课堂”实施,只有理性地认识课堂教学现状,客观地分析存在的问题,才能不断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在探索具有我校特色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道路上,只要我们勇于实践,善于总结,定会使我们的课堂更高效。

第五篇: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 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推荐)

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 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 石城县实验学校?? 谢世云

交互白板是一种可以与计算机相结合,既能如黑板一样在其上自由板书,又可以实现与计算机的交互控制,方便地呈示、处理和存储五彩缤纷的数字化材料的新一代教学媒体,为各学科的课堂教学提供一个灵活的平台。以丰富的表现力、快速的信息传递、交互性强等优势进入课堂。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为课堂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供了技术支撑,使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得以实现。

一、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兴趣

在基于交互电子白板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预设的资源进行教学情境创设。因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接触到什么样的环境,就会激发相应的学习兴趣。所以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通过教学资源的精心设计,创设能激发学生兴趣和探索欲望的活动情景,就能使学生处于一种良好、积极的心理状态。这样,在形象的强烈刺激下,唤起学生对长时记忆中有关知识的经验和表象,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结构对新知识进行同化和顺应,通过师生之间的协作和会话,实现知 识的意义建构。?? “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把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幻化为多彩的画面、鲜明的形象,欣赏美的画面,感受美的形象,激发学生的表现欲,鼓励学生的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方式,触动学生求知的心弦,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是无处不在的。

《认识图形》一课,利用白板拉幕的功能出示图片,跨海大桥、别具一格的建筑、金字塔等图片,在这几幅图片中都隐含着这节课要学习的图形,学生欣赏图片的同时,肯定在脑海里对平面图形有了初步的、简单的空间形象的认识。?? 教学《解决问题》时,利用白板的图库功能,将动物图片拖入,然后用回放功能,将平面的问题,演示成动画,学生很快就理解了:草地上有9只小鸭子,走了3只,还剩几只?这样的演示形象具体,大受孩子喜爱。老师还可以让孩子在白板上操作,摆一摆,说一说,也使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更直接,同时更提高了教师的备课效率。所以在低年级的应用题教学中,要利用白板的多媒体交互功能,将应用题解决问题的情境,在电子白板上生动呈现,这样可以使图文并茂,便于低年级的学生理解。

《统计初步知识》一课这样导入,“同学们,第29届奥运会已离我们远去,给我们每个人都留下了许多东西,你们还认识这是什么吗?”此时用课件出示以下几幅图片,以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你们喜欢它们吗?那你最喜欢福娃中的谁呢?学生会高兴的说出自己喜欢的那个福娃。借此机会老师继续提问:“我都记不清咱们班刚才有多少人喜欢迎迎了,你能用数学办法帮帮我吗?”学生就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就会说出用统计的办法,老师马上肯定:办法不错,今天就让我们继续学习统计初步知识。同时利用白板图片的放大功能揭示课题:统计初步知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明确了教学目标,就这样让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情境下进入到探索新知识当中。

像这样,在课堂伊始切入白板,演示几组生活中常见的图片,把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数学学习内容有效结合,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紧扣学习主题,发挥出了传统教学手段所不能比拟的作用,使课堂导入自然流畅。

二、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互动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交互式电子白板本身具有互动性、操作性、集成性强的特点,提供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资源、本班师生与外班师生及专家的交互平台,极大地促进了多种多样的交互活动,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交互式教学的形式多样,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能够自发自愿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这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有利于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在教学《角的认识》这一课时,我首先在电子白板上出示红领巾、三角尺、钟面、扇面、五角星的实物图,让学生找找这些图上有没有角,在哪里?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过角了,对角也有了一些认识,学生很快找到了图上的角。教师顺势说:“我们在这些图上找到了角,如果我们把这些角画下来会是怎样的呢?”这角的图形是比较抽象的,我就借助电子白板,从实物中抽象出角,说明这些都是角,并在电子白板上利用绘图功能画角,使学生建立起角的概念。这样,使学生不易理解的抽象的角,通过实物演示,变的直观形象,学生易于理解。这样教学,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又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更能帮助学生建立起科学的数学概念,突破教学难点,并促进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

小学数学中主要有“数”与“形”两方面的知识,知识本身比较抽象和枯燥。由于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和概念的抽象性之间的矛盾,他们往往不容易掌握知识,而且对于一些容易错的概念更难辨析清楚。如果根据教材内容,将动与静结合起来,通过生动有趣的画面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那么学生透过白板演示的情境,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就能有效地掌握知识。例如:在教学《线段、射线、直线》一课中,我是这样设计的:先利用白板的绘画功能,画出一个点,然后从点一端画出一条水平线,学生看后马上就能悟出“射线”是怎样形成的;接着通过这一端的伸缩让学生认识射线的特性。然后,在其下面画出一个点,它的两端分别射出一条水平线,自由地伸缩,以此来让学生理解直线的生成和“无限延长、不可度量、没有端点的特点。接下来,在白板上画出两个点,再由一条水平线把这两个点连接起来。学生认识到这就是线段,它有两个端点,不可伸缩,有长度、可度量。绘图的过程根据学生的需求,可利用电子白板的回放页面功能,来进行有效的知识回顾。

通过这样的直观演示,将那些看似静止的、孤立的事物联系起来,构造了一个知识的生成情境,让学生比较容易地找出事物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从而清晰地获得概念,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统计初步知识》复习“正”字统计法时,对全班同学喜欢福娃的情况进行统计,找一名同学到白板前利用书写功能做正字记录,其他同学按顺序逐一说出自己最喜欢的福娃,并仔细观察前面同学做的记录。利用白板移动页面的功能把“正”字记录表移到下面,帮助个子较矮的学生做记录,写完后再让页面上移,其他学生也能看到,这时学生对白板感到了好奇,老师就抓住孩子的好奇心讲解新知识,此时学生的注意力特别集中,新知识很容易掌握。

绘制条形统计图时,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展示和操作工具中独有的放大、直线和喷桶的功能,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先从图库中拖出空白统计图,让学生观察统计图左面的数字,用放大镜的功能,选定0到1的区域进行放大,让学生体会1个小格代表1个单位,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然后根据喜欢福娃贝贝的人数开始绘制统计图,先教学生根据数据要从下向上数,用笔点上点儿做上记号,到几就在几的线上画横线,再从下向上画阴影。为了快速的画出阴影,在格里的斜线画得要均匀。如果有时间想把统计图绘制得美观一些,再涂色。此时利用了白板的直线和喷桶的功能演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找同学完成后面的练习,学生很喜欢这种实际动手操作的练习,比在作业纸上做练习有意思多了。

进行反馈环节时,利用白板的图形遮盖和拖拽的功能展示同学喜欢小动物统计图和统计表,触动了学生的视觉,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做拓展提高练习时,先利用白板的图形遮盖和拖拽的功能展示同学捐款情况的统计图,然后提问:这个统计图与刚才我们学的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学生观察统计图,说出自己的发现。再根据学生的发现,用探照灯的功能展示统计图左面的数字:从0到2,其他学生能更清楚地看出1个小格代表2个单位了,如果在普通的黑板上,老师要用粉笔圈出统计图中的这个重点,对学生的视觉来说就会有些眼花缭乱的感觉,在白板上这个问题就很轻松的被解决了。

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图形移动、旋转功能很适合在小学数学课上应用,特别是在几何图形周长与面积公式的推导上,电子白板的这一功能有着巨大优势。在推导几何图形的公式上,传统多媒体课件与传统黑板或教具相比还是有其优势的。比如:在《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一课中,教师会利用课件,演示通过剪贴的方法,将平行四边形转换成一个长方形。最终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应该说这个过程学生还是很感兴趣的,课件应用效果还是很突出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动画的制作对于普通老师是有难度的。这类课件往往都是请专人制作的,动画流程十分严格,不能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做出调整。如果学生有其他创意想法。如学生在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时,想到换一个角度剪贴平行四边形,也能变成其他已知面积算法的图形,教师的课件就无法应对、无法验证了。

使用电子白板进行几何图形周长或面积内容教学时,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只需要在屏幕上画一个基本的图形,这个图形的每条边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随意的组合、任意的移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在白板上自主探究,把自己的想法随时付诸实践。加以验证。这种开放、灵活的学习方式,客观上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更好的进行思维碰撞。在合作、探究中建构知识。

三、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深化课堂训练,提高练习效率。练习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并发展智力的活动。利用电子白板可以进行不同形式的练习,如:游戏、选择、填充、拼图等形式,也可以进行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训练。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练习题型单

一、枯燥的问题,使学生厌烦练习的现象得以改变。

例如;我在教学完《9的乘法口诀》后,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一群小动物要到公园去玩,可是一路上要经过很多卡口,如果要经过这个卡口,就要回答出他们的问题,每个问题全回答正确后才能顺利到达目的地。学生对这个问题很有兴趣,通过这个游戏,变原来枯燥的计算练习为轻松愉快的过关游戏,学生不仅在游戏中巩固了9的乘法口诀,还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练习效率。

又例如:在教学完《分数的初步认识》后,设计了学生喜欢的闯关游戏,其中第一关的游戏也是一道巩固练习题:根据给出的分数,给下面的图形涂色。学生利用电子白板中的喷桶,对空白的图形涂上了喜欢的颜色,学生既巩固了所学的新知识,还锻炼了动手能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再例如:在教学完《面积和面积单位》后,我利用电子白板上画图中的刮奖刷功能,设计了一个练习题,让学生比较三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并用刮奖的方式刮出最后的结果,学生很感兴趣,纷纷抢着答题,开发学生的智力,激发学习知识、探索知识的兴趣。

电子白板在练习课中的应用更是相当方便、直观。可以把事先在WORD文档里设计好的练习题,利用电子白板的拍照功能,直接导入到电子白板上进行练习;对于学生的反馈,也可以利用电子白板的拍照功能,结合投影仪,把具有代表性的习题,直接在电子白板上进行讲解和批改。

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为建立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课堂奠定了技术基础。构建起学与教的交流平台和认知工具,通过体验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和任务驱动等多种学习方式,在观察、思考、交流和讨论中,实现课堂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创设生动、协作的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热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使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体验的过程。

下载构建“导练交互式”高效课堂(最终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构建“导练交互式”高效课堂(最终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构建高效小学数学课堂

    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构建高效小学数学课堂 新华小学 王节巧 摘要:二十一世纪,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应用,小学课堂教学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越来越广泛,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辅助教......

    构建高效课堂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把握好课堂,向40分钟要质量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保障。无论语文教学被注入什么样的新精神,有一点应该是不变的,那就是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务实高效的。可以说......

    构建高效课堂

    三、关于“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 2008年是山东省烟台市“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建设活动年,作为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课题,“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

    如何构建高效课堂2009

    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如何打造高效课堂 在大力推行回归教育本位的素质教育背景下,大幅度削减课时,改变以往那些熬时间、拼体力的学校教育的今天,再谈创造高效课堂,恰恰迎合了广大教......

    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专家们在谈“高效课堂”时,有的说:“高效课堂”就是教师在相对短的时间里,让学生得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与能力,获得更丰富的经验;又有的说:“高效课堂就是在有效......

    浅谈构建高效课堂

    浅谈构建高效课堂 河北省临城中学刘雷娜 我们作为一线教师,会发现课堂教学还存在着不少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一味地追求新理念,对课堂教学的实质把握不准,未充分考虑到学生实际和......

    构建高效课堂(汇编)

    构建高效课堂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全力实施素质教育,课时大幅度减少,但是内容并没有减少。课堂的低效能导致学生厌学和教师厌教。那么,我们该怎么做,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既定的......

    浅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在教学实践中,课堂低效一直是管理的一大难题。课堂的低效能导致学生厌学和教师厌教。特别是在推行回归教育本位的素质教育背景下,大幅度削减课时,改变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