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沂南城关中学刘兰涛经典吟诵培训作业《脸红了》
脸红了
——“经典吟诵”培训有感
沂南城关中学刘兰涛
暑假伊始,“经典吟诵”初级培训(2018.6.9--13)在中印国际科技园开班。培训历时5天,我们听到了徐建顺、张静、刘琴宜、赵志祥等专家的讲座,受益匪浅。他们渊博的学识,让我感到了自己的浅陋;他们对中华古诗文兴亡继绝的高尚使命感,深深震撼了我们。赵志祥老师讲过一个小故事,他与一位青年名师同题赛课,青年名师把词牌名“渔歌子”的“子”读成了轻声。赵老师一上课,就让小朋友齐读课题“渔歌子”,小朋友异口同声地把“子”读成了上声。赵老师大力表扬孩子们并特别强调:“记着啊,子,读上声哟!”同时偷瞄青年名师,看到青年名师小脸通红。赵老师评价说:“知道脸红,还不错。”经过这次培训,觉得自己读书太少了,知识太贫乏了,竟然还敢站在讲台上指手画脚,真的脸红了。
于是虔心学习,也有了小小的收获。
吟诵,中华传统读书法,是中国人学习文化时高效的教育和学习方法。是关于字音的高低长短、轻重缓急的定性不定量的读法系统,且具有音乐性,是言外之意的主要载体。它有着两千年以上的历史,代代相传,人人皆能。汉语的诗词文赋大部分是使用吟诵的方式创作的,所以也只有通过吟诵的方式,才能深刻体会其精神内涵和审美韵味。
吟诵规则和方法有“始终九法”,初学者先学四法: 依字行腔、依义行调、平长仄短韵字延、平低仄高。依字行腔就是按照字的读音去吟诵。一个字怎么读,就怎么唱,不能把语文课上成音乐课。
依义行调是根据字的含义去调节每个字调。“喝水”,表义是不一样的。
吟诵还可以借助肢体语言,初学者可先用手势比划声调。例如《寻隐者不遇》,可想象诗所描绘的画面,从而决定声调的高低。
吟诵步骤:理解文义——段间关系——句间关系——字间关系。
古体诗只遵循两“依”原则即可。读法与含义关系: 长——延展 短——决绝 高——强调 低——感慨 快——明确 慢——回味 中——陈述
近体诗吟诵应遵循4原则。近体诗判定方法:
1、只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不换韵。
2、除首尾联外,一律对仗。
平仄规则:
1、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2、同句相间
3、同联相对
4、邻联相粘
5、奇句尾字仄,首句特殊看(首句可入可不入,若入,必须是平声韵。)
赵老师吟诵教学心得:
1、少吟多诵
2、平仄,定要掌握,课堂好玩,君子动口更要动手。
3、定要掌握押韵,知道韵脚及其作用即可。
4、“知人论世”不要“百诗一面”,要找到诗歌背后的人。“诗人”的出现时机可灵活掌握。
5、教学目标渐进化
教学过程动态化
系统知识碎玉化
学术语言儿童化
技能训练示范化
张静老师告诉我们:诗教是古诗文学习的灵魂。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经典,凝聚了前贤的智慧和哲思,声情并茂的吟诵有利于唤起学生的联想与想象,使他们在头脑中“看见”或“听见”古人所描述的形象和意境,从而充分感受作品的形象美和意境美。
在今后的古诗文教学中,我准备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吟诵方式的过程就是理解揣摩文本的过程。千人千调,如果在唱准“矿泉水调”的前提下,能在细微之处 有自己的独特感受,进而进行个性化处理,便实现了读者与作者跨越千年的心灵沟通。我将为古诗文的传承尽自己的绵薄之力。班长拟定的班训是:“爱斯文,敬圣贤,学吟诵,习雅言,既来之,则心安。勤开口,勇争先。”班训三字一句,平仄和谐,明白典雅。彰显出班长不凡的古典诗文修养。培训结束时,班长又把最后两句改为“勤实践,思过半”,小小的改动,既传递了班长的殷切希望,又教给了学员们提升的基本方法——实践。
班礼——拱手礼,让学员的心沉静下来,庄重起来,対先贤们充满了虔敬。行礼的流程是这样的,司礼官先向孔子像行拱手礼,后朗声指示:请大家轻声起立——肃立——君子正其衣冠——遵其瞻视——向至圣先师行礼——拱——拜——兴——礼成——请大家齐唱《大同篇》——请轻声入座。“轻声入座”给了我启发:课堂上学生起立回答问题时,板凳被腿推向后方,吱嘎作响,刺耳刺心。今后我会要求学生“轻声入座”,既照顾到别人的耳膜,也彰显了自己的修养。虽然是一个小小的要求,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
班长太极打得极好。每天早6:00带领学员练习太极基本功。30分钟的练习结束后,身体感觉很舒服。国学的博大精深真是让人叹服!
此次学习,收获不菲。感谢班长,感谢专家们,感谢促进会!
2018.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