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1

时间:2019-05-13 00:57: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6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6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1》。

第一篇:2016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1

2014-2015第二学期田径训练计划

一.教学训练的任务:

1、培养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组织和吸引学生积极参加田径活动。

2、学习和掌握田径中长跑运动所需的基本活动技能,逐步培养完成各种练习的正确姿势,对学生的特长的培养。

3、提高运动员的身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全面发展运动素质,培养运动员具有掌握运动技术的基本能力。

4、根据少年的生理特点,进行全面素质训练,首先要求正确,而不求数量。

二.教学训练内容

准备活动:

1.操场热身跑8圈 2.自主拉伸拉伸韧带2分钟 3.常规关节操 4.专门练习

(1).原地摆臂练习:两腿前后开立,躯干自然正直,大小臂屈成90度,手自然半握拳,两侧前后摆臂。前摆稍向内,不超过身体中线;后摆稍向外,手摆至髋部。

(2).原地摆臂配合腰髋练习:原地摆臂练习配合腰髋转动,腰髋沿身体垂直轴扭转,左臂向后摆时,左髋向前中转动,异侧成自然的反向运动。

(3).小步跑练习:上体姿势与原地摆臂动作相同,大腿稍抬起约45度,随即下压,小腿自然向前下方摆直,脚前掌快速向后扒地,随重心前移,积极伸展踝关节,以前脚掌蹬离地面。注意保持高重心和髋关节的伸展。;(4).高抬腿走练习:上体姿势与原地摆臂动作相同,以髋带大腿成水平,小腿自然下垂,支撑腿蹬伸充分,注意两臂与两腿协调配合。

(5).高抬腿跑练习:上体姿势与原地摆臂动作相同,由高抬腿走过渡到高抬腿跑,注意动作的连续和节奏。

(6).车轮跑练习:两腿交换蹬摆,充分折叠快速鞭打摆动,摆动腿摆至水平时,小腿由大腿带动做鞭打动作,前脚掌积极后扒着地,支撑腿充分蹬伸。注意两臂积极摆动配合。

(7).后蹬跑练习:后蹬时支撑腿髋、膝、踝充分伸展用力,以脚趾蹬离地面。摆动腿屈膝向前摆动成水平,小腿自然下垂。注意两腿的蹬摆配合。

(8).折叠跑练习:摆动腿大小腿积极折叠,大腿前摆,小腿顺惯性折叠,脚根靠近臀部,上体正直,两臂配合摆动。注意步幅小,频率快(9)加速跑练习

训练部分

(一)一般耐力训练

中长跑的耐力训练,一般是以有氧耐力为主的跑的练习,是改进氧气输送系统和肌肉代谢的功能。一般耐力练习:通常采用3000米、4000米、5000米等距离,或用30分钟跑完一项长距离的练习,使运动员的脉率在每分钟150次至160次之间,同时注意呼吸有节奏(一步半呼、一步半吸或两步呼、两步吸)。(二)专项耐力训练

专项耐力的训练是运动员在缺氧情况下的一种训练,也是提高专项成绩的一种手段。通常采用距离为300米、600米、1200米跑的练习,可用上述三个距离来检查400米、800米、1500米运动员的专项成绩,要求脉搏达到每分钟180次左右。每周的训练计划根据比赛日期和运动员的身体状态灵活安排。一般每四周循环一次,节奏为一小、一中、一大、一中。在训练周期内安排一至二次强度训练,以200米间歇跑为主,快跑后即测脉率达到每分钟180次以上,等队员脉搏降到每分钟110~120次,再进行200米跑,跑4~5个。还有4—3—2—1的变速跑,即4就是400米、3就是300米、2就是200米、1就是100米,上述每个距离之间有100米的慢跑,要求慢跑100米在40秒之内跑完(间歇的慢跑)。在比赛前夕的训练,强度训练极为重要,一般以目标为准,要求达到各段的分段速度。(三)速度训练

中长跑速度训练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平时严格的速度训练来提高频率、协调性、柔韧性。通常采用短距离变速跑、原地快速高抬腿、80米加速跑、150米重复跑、4×50米接力跑、行进间快频率小步跑变快速放松跑等练习。上述练习力求多种形式,每次练习时间不宜过长,多采用比赛形式进行,使运动员感兴趣,不觉枯燥。每周三次速度训练,总距离0.5~0.8公里。(四)力量训练

中长跑运动员的力量表现为力量耐久力。力量耐久力可以在大量跑的练习中获得,根据少年儿童的生理发育特点采取小力量练习。因为儿童正在生长发育时期,如过早过多的用杠铃负重练习(并不排除杠铃),往往容易过早的被淘汰。我采用的训练方法一般是克服自身重量的各种跳跃练习、俯撑、摆动练习等手段。发展运动员的力量素质,数量不求多,但求精求严。(五)技术训练

技术训练一般安排,柔韧性练习每次都有3~5分钟;灵活性练习每周两次,每次10分钟,采用5~8个栏架跳跃练习;节奏性练习每周一次,每次10分钟,采用跑栏板空。中长跑的技术训练比较枯燥,但又是重要环节,为保证他们牢固掌握正确合理的跑的技术,近年来我的做法是不单独安排技术训练课,而是坚持“基本技术天天练”。每次准备活动之后,安排3~5分钟的技术练习,矫正跑的技术及摆臂以及身体姿势等环节,训练时要求明确,示范正确,指导细致,队员精神、精力集中,效果较为明显。

三.训练次数与时间:

每周二训练1次,每次60分钟左右。

四、训练要求:

1、学生训练课的内容、形式、节奏安排等,要求多种变化

2、训练必须常年系统的身体系统为主。

3、各种练习中,培养学生合理的用力顺序,爆发用力等意议

呼和浩特市第二十二中学

第二篇: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精选3篇)

时间真是转瞬即逝,我们又有了新的学习内容,现在就让我们好好地规划一下吧。你知道领导想要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教学总结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精选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1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科学进入课程实验的新阶段。通过两年的学习,学生有了自己的科学思维方式,对科学探究过程有所了解,并能运用这一方法解决问题。但前两年的学习相比,本期课外实践活动增多,对观察和记录的要求很高,还需要长时间地观察和记录。

要求学生有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新教材中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和学生以前所学相比,难度较大。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生动活泼,有很大的弹性和开放性。注重突出科学、环境、社会、技术的联系,加强了和其它学科的联系。本册教材引入专题研究这一教学内容。

包括以下几部分:人体内部的秘密、我们怎样看到物体、生物的生长与繁殖、春夏星空、生活中的机械、研究与实践。

根据新科学课程标准,本册重在培养学生以下几种科学素养:科学探究: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能进行观察、实验、制作等探究活动。对生物、地球运动等科学内容进行探究。

科学价值观:保持与发展想知道,爱提问、大胆想象、乐于探究的愿望。关心科学对待新事物及STSE之间的联系。正确的理解科学,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互助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学习中尊重事实、注重环境保护和与自然和谐相处。

科学知识:使学生了解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世界的一些基础知识、变化所需的能量来源、科技与未来世界的紧密关系。以及运用知识进行科学探究活动。通过本册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的兴趣,使学生在科学探究、科学价值观、科学知识、STSE各方面得到发展。

三、教学目标:

1、本册教科书设计了许多探究活动,这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帮助的,教师要发展学生识别和控制变量的能力,继续学习运用对比实验进行探索的技能,要引导学生及时记录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整理,转化为证据,用科学探究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构科学概念。

2、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将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五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仍然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因此在思维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从现象和事实出发,帮助学生进行概括总结,得出结论,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应该基于对证据意识的培养上,使学生能够不断地寻找证据来支持自己的假设,通过理性的思考和大胆的质疑,来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四、教学措施:

1、开展生动的科学课,引领学生进行主动地探究学习。

2、建立科学文件夹,记录学生在科学课上的学习进展情况。文件夹包括以下内容:科学课笔记本、自己搜集的文字、图表、图片、照片、观察报告、实验报告、记录表、评价表等。并在期末对学生做的文件夹进行展示与评比。

3、发挥评价对学习和教学的促进作用。

教材提供了活动评价、单元自评、综合评价等到三类评价工具供教师和学生使用。采用形成性评价,使评价渗透在教学过程中,更好的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4、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把科学探究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与科学知识目标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技能与社会生活相联系,逐步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5、重视科学与技术的联系。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技术设计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6、树立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具有安全参与探究活动的知识、能力和习惯。

7、积极参与新教材实验。

8、开展环境教育,进行生物种养殖的课外实验,研究生物与环境间的关系。

五、潜能生培养措施:

根据对学生情况的了解,结合科学课的特点。潜能生主要表现在:

1、对学科知识无学习兴趣;

2、无科学探究意识,科学探究能力差;

3、缺乏合作意识;

4、实践能力不足。

针对这些情况,首先以生动的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供合作与参与的机会,培养他们科学探究的能力;在自由分组中安排他们进入较好的组学习,并开展“一帮一”的活动帮助他们。

五、课时安排:

本册教材以单元为内容单位,在课时安排上也以单元为主,并包括随时评价所用课时。

单元课时安排

一单元六课时

二单元五课时

三单元五课时

四单元五课时

五单元四课时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2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课程标准》为指导,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3、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珍爱生命,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对科学实验比较感兴趣,不喜欢死记硬背的知识,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独立探究能力和主动探究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材分析:

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材分四个单元,分别是“沉和浮”、“热”、“时间的测量”、“地球的运动”。

第一单元涉及沉和浮因素。本单元要让学生明白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并掌握浮力的概念。通过动手让学生深入了解沉浮因素,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第二单元热的知识。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明白液体、金属的热胀冷缩,热是怎样传递的,制作一个保温杯。

第三单元要让学生在“创造”(制作)计时工具的实践过程中,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感受人类对时间的认识过程,从而认识到时间是不以人的意志、以不变的速度缓缓流逝的。同时,在整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还将不断地引导学生去感知、体验一定时间间隔的长短,以帮助他们逐步建立起时、分、秒等时间单位概念。

第四单元:本单元讲的是地球的运动,地球上为什么昼夜交替?为什么“北极星”不动?为什么一年有四季?为什么有“极昼”和“极夜”?等问题展开讨论,从而让学生了解地球上所发生的这些基本自然现象的原理。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难点: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六、教学措施:

1、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平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习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

2、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3、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4、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3

一、教材分析:

(1)第一单元沉和浮:学生从物体的沉浮现象开始,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探寻物体沉浮的规律,研究影响沉浮的变量,最后形成有关沉浮现象的解释:一是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沉浮现象,二是从密度的层面解释沉浮现象。

(2)第二单元时间的测量:学生制作计时工具并进行观测和测量,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及对“时间”的认识发展过程。认识计时工具的工作原理,感受计时工具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影响,感受人类为了不断改进工具所作的不懈努力。

(3)第三单元热:学生在三年级“温度与水的变化”的基础上,将继续观察热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观察热量在物体中传递的现象,探索热量传递的规律,发现物体的导热性能是不同的,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不同的。

(4)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让学生经历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学习基于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拟再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论证,不断地利用已知探究未知的方法,最终认识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的模式。

二、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本质有一定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养,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不过两极分化很明显。优等生表现出对科学浓厚、持久的兴趣,科学素养发展态势良好;后进生对科学有种担忧感,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难度值增加,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加上对科学学科的认识不足,认为本学科不重要,轻视,造成科学素养发展态势一般。

我所任教的五年级5个班中,五(3)、五(4)班,总体上课堂纪律好,但思维有些局限,发言不如五(1)、五(2)、五(5)班积极,表现欲望差,两极分化比较明显。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五(1)、五(2)、五(5)班认真,好奇心强,且思维活跃,科学的探究欲强,但其中部分学生的自我意识过强,倾听习惯有待培养。

三、教学目标:

1、本册教科书设计了许多探究活动,这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帮助的,教师要发展学生识别和控制变量的能力,继续学习运用对比实验进行探索的技能,要引导学生及时记录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整理,转化为证据,用科学探究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构科学概念。

2、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将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五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仍然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因此在思维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从现象和事实出发,帮助学生进行概括总结,得出结论,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应该基于对证据意识的培养上,使学生能够不断地寻找证据来支持自己的假设,通过理性的思考和大胆的质疑,来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四、基本措施: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五、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 自然状态下的观察 实验

情境模拟 科学小制作

科学游戏 参观访问 科学欣赏

第三篇: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2011-2012学年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我校五年级五班共两个班级,他们经过多年的科学学习,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科学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思维方式也初步的由具体转变为抽象。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扩大学生知识范围,进一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动脑学习科学的兴趣,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自我研究的能力,联系他们的实际生活,用所学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最终达到将科学知识创造性应用到生活中去。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以主题研究的形式编排了人体内部的秘密、我们怎么看到物体、生物的生长与繁殖、春夏星空、生活中的机械、研究与实践等知识内容。

人体内部的秘密主要包括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呼吸器官与机能、心脏和血管的作用、脑与神经的知识。

我们怎么看到物体主要包括凸透镜原理与作用、照相机与眼镜的科学、怎样保护眼睛、潜望镜的原理和作用、生活中的各种应用。

生物的生长与繁殖包括种子发芽的雕件、种植辣椒、花的构造、果实的形成与构造,植物的繁殖方式。

春夏星空主要包括春季星座和夏季星座。

生活中的机械主要包括斜面、杠杆、滑轮、齿轮原理和应用、自行车的科学道理、未来的交通工具。

五个单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的结合,体现科学的探究能力的发展和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始终是教学的核心,而且本册内容还突出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整合。

三、教学目标:

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一)、科学探究方面:

1.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

2.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

3.能运用已有知识作出自己对问题的假想答案。

4.能根据假想答案,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

5.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

6.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

7.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作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并知道这个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8.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知道对别人研究的结论提出质疑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与发展想要了解世界、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2.珍爱并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知道科学已经能解释世界上的许多奥秘,但还有许多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科学不迷信权威。

4.形成用科学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愿意参与和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与活动。

5.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

6.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与社会的发展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消极影响。

(三)科学知识

1.学习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三大领域中浅显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与研究方法,并能尝试用于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2.通过对物质世界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物质的常见性质,用途和变化,对物体的运动,力和简单机械,以及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具有感性认识.3.通过对生命科学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生命世界的轮廓,形成一些对生命活动和生命现象的基本认识,对人体和健康形成初步的认识.4.通过对地球与宇宙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地球,太阳系的概况及运动变化的一般规律,认识人类与地球环境的相互作用,懂得地球是人类惟一家园的道理.(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对学生已有知识的补充、修正。

2.对收集到的事实和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并进行充分的讨论,再得出结论。

教学难点:

通过各种调查和分析和科学问题的活动,逐步积累经验、理念概念和培养探究能力

四、教学措施及注意事项

1.进一步将电化教学设备和数码设备引入课堂,在实践中探索出现代设备辅助教学的新思路。

2.加大实验探究力度,以学生兴趣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觉自愿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3.在学生汇报交流中,要学会听懂学生的真正要表达的意思,并及时有效地加以指导。

4.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并及时交流,注重论文等实用文体的撰写,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

五、教学进度安排:

第四篇: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15篇)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1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课程标准》为指导,培育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面向全体学生。依据本学科的特色,以探求活动为学习的核心,让学生经过参与“提出问题、猜测假想、调查试验、解决问题”等一系列探求活动的进程,获取科学常识,增长进行科学探求的才能,培育学生尊重事实和长于质疑的科学情绪,发展创新思维。

二、教育总目标

1、能从“是什么,不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怎么样”“会怎样”提出问题。

2、能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开始比较和点评。

1、能依据调查的现象进行猜测,知道猜测或许出错,需求证实。

3、能用“假如,那么”对猜测作出开始的假定。

4、能运用多种感官直接调查常见的动植物、土壤、水、空气、材料、岩石的形态特征。

5、能按要求的次序调查(调查目标的前后改动。如调查水的形状、溶解等)。能在教师引导下借用东西直接的调查物体。

6、能运用对比调查法(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知道对被调查目标进行简略处理后,有时能够进步调查效果。

7、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简略的控制变量试验。能在教材引导和教师的协助下拟定简略调查方案、试验或调查方案。

8、会使用刻度尺、量筒进行定量测量。

9、依据教材要求,在教师指导下或别人协助下进行简略制造。

10、能从周围目标中获得调查数据,能用图或简略文字记载数据。

11、能依据目标的外部特征进行分类。

12、经过询问、采访周围人(教师、同学、家长等)获取所需求的信息。

13、学会倾听其他同学的不同观念和评议。

14、能用口头语言、图画和表达自己的主意,开始描绘事物的外部特征的研讨的进程。

15、将自己的调查成果与别人的成果和猜测进行比较。

16、尊重证据。

17、知道凭借东西调查比感官更有效。

18、能将自己的探求的成果与假定相比较得出结论。

19、能判断别人的不同观念和评议的对错、好坏。

三、全册教材剖析

本册教材从儿童的常识布景和日子经历动身,规划了40多个调查和探求活动,在卡通人“指南车”的引导下,以知道生命体的外部特征和周围常见物体的性质与功用为线索,学习一些基本的调查、比较、分类的办法,渗透勇于质疑、重证据、喜爱生命、关心环境等情感情绪与价值的培育,为全套教材的学习打好根底。本册探求技能的练习重点是:调查、比较、分类、提出问题。本册教材的内容留意从儿童身边的天然事物和现象中选取,共包含7个主题单元:从“走进科学”——让我们从学校开始,针对学校中的生命体、非生命体的外部特征打开探求活动,引领学生去调查、研讨“身边常见动植物”,知道动植物赖以生存的物质“水”、“空气”、“本地的土壤”以及同学们日常日子中接触到的“各种各样的材料”的性质与功用,构成了一个契合认知规律和学生思维发展规律、靠近学生日子的有机整体。每个单元由若干个课题组成,各课题之间具有内在联系,基本思路为:从学生日子中常见的事物与现象动身,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打开活动,学习有关的科学常识与技能,最后将所学内容与实际日子(包含社会、环境)相联系并加以运用,再结合本单元的常识技能,在活动中让学生情感情绪与价值观方面进行提升,执行从日子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理念。

将科技史作为儿童科学探求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用达尔文、李时珍、蔡伦等著名的科学家作为调查、制造活动中的串场角色,充分发挥科技史教育在培育儿童科学常识、科学才能和情感情绪价值观方面的效果和功用,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前史责任感、使命感,建立爱国主义情趣。

教材剖析:本册共分为六个单元,共22课。榜首单元巧妙的用力:本单元的教育内容是安排学生探求简略机械的效果及简略的原理。学生在研讨简略机械中调查两种力相互效果的进程,感触两个物体相互效果的现象,并知道到当两种效果力相等时,物体间将达到平衡状态即可。第二单元生命的连续:本单元将在学生已有知道和经历的根底上,引领学生经过收集和收拾各类相关材料,调查、比较并描绘相关的现象等形式多样的探求活动来进一步感悟生命进程的复杂多样,培育对生命的喜爱,学习植物和动物不同的生殖方式,了解生殖是生命的一起特征。一起引导学生关注与生殖有关的生物技能问题。第三单元生物的进化本单元继续引领学生带着许许多多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经过查阅、剖析和收拾材料、评论、编撰科学短文、模型制造等不同方式的探求活动,评论生物的起源和进化问题,研讨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效果与平衡。第四单元地表缓慢改动本单元将引领学生测验提出有依据的假定,经过相应的模拟试验,逐步使学生感悟到各种天然力量以及人类活动对地表改动的影响,协助学生知道到地表改动是各种力量一起效果的成果。一起激起学生探索地表改动奥秘的爱好,意识到维护地表的重要性,当令培育学生尊重客观国际,赏识天然美的科学精力和情绪。第五单元矿产资源引导学生从日子中常见的岩石、矿石制成的日子日用品等下手,懂得地球母亲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矿产资源,但是这些矿产资源不是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因而维护矿产资源显得尤为重要。第六单元东西与技能本单元以东西和技能为主题,将科学常识、探求才能、科学情绪及科学、技能、社会、环境整合起来。激起学生对机器人开发研制的爱好,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规划自己的机器人。

四、学生状况剖析

湘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是整套科学教材的起始册,三年级一期的学生初涉科学课程,所以将教育定位在扶和引。

三年级小学生对于天然事物与现象的掌握是很具体的,只有便于体验和理解的内容在他们科学素养的构成进程中才有意义,因而科学讲堂主要将以日子经历和周围环境为根底进行探求活动。

三年级学生擅长于用感官调查、辨认物体的基本特征。依据物体的相同和不同点对物体进行比较、分类,契合这阶段学生的知道特色,因而,教育中将重视发展学生此项技能,并在此根底上发展其他技能。

学情剖析:

1、可喜之处:经过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爱好,现已具备开始的探求才能,他们对周围国际产生了激烈的好奇心和探求愿望,乐于动手,长于操作,另外,在进行着调查、发问、假定、预言、调查、解释及沟通等一系列活动时,我强调小组协作必要性,所以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协作才能得到了一定的进步。

2、不足之处:因为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育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所,有些探求活动乃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常识面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构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分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使用宝贵的讲堂时刻,这现象尤为突出。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2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共有X个教学班,X名学生。经过四年的科学课的学习,学生体会到了科学探究的乐趣,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探究的方法。 五年级学生学习科学课热情较高,爱动脑,爱观察,爱实验,但由于年龄特点,他们还不能从事较为独立、完整地科学探究活动,有待于教师进一步指导。部分学生好动,不能在探究过程中掌握知识,而且在活动地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地课堂时间。从总体来看口头表达和观察能力方面有较好地基础,但还是有些学生发言不积极,表现欲望差,这有待于今后进一步加强这方面地训练,提高学生地素质,形成良好地氛围。

对科学探究能力地要求有一定要求,必须符合小学生地年龄特点,由扶到放,逐步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地形成依赖于学生地学习和探究活动,它必须紧密结合科学知识地学习,通过动脑动手、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地基础上,内化形成。

三、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教科书由“生物与环境”“船的研究”“环境与我们”和“热”四个单元组成。四个单元分别隶属于“生命科学领域”“技术与工程领域”“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和“物质科学领域”。本册教科书的整体编排,以核心概念的进阶发展为线索,整体设计教学活动,兼顾四个领域的年段安排,着力发展学生的探究和实践能力。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本单元内容共 7 课。

第1~3 课分别是“种子发芽实验”“比较种子发芽实验”“绿豆苗的生长”,引导学生对种子发芽和植株生长进行对比观察研究,认识植物与生存环境的关系,了解植物的生存需要一定的非生命环境条件。第4课“蚯蚓的选择”,学生通过对蚯蚓与环境的研究,认识动物与无生命环境的关系,了解动物会根据自身生存的需要对环境条件进行选择。第5课“当环境改变了”,学生通过对不同季节生物行为变化的分析,认识到当环境发生改变时,生物会改变自己来适应新环境。第6课“食物链和食物网”,学生经历认识和研究食物链与食物网,认识到生物之间是互为生长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第7课“设计和制作生态瓶”,学生在对绿豆苗与非生物、其他生物之间联系进行分析的活动中建构“生态系统”概念,并以此为基础设计池塘模型;在长期的观察中, 学生认识到在一定区域内生活的生物都需要一个和谐、平衡的环境,生态平衡的改变会对生物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

第二单元“船的研究”单元共 7 课,

第 1 课“船的历史”是单元起始课。在引出学习主题,了解学生关于船的前认知之外,还将引导学生在比较船的不同中,认识船只在体积、材料、构造、动力等方面的科学技术演化特点,并借助“独木舟负载物体”“船的形状与阻力关系”的体验活动,生发后续研究的问题和兴趣。

第 2 课“用浮的材料造船”承接第 1 课中的“独木舟负载物体”生成的“不稳定”“装载量少”问题,通过设计、制作、测量与完善竹筏模型的过程,体验浮的材料可以制作船并感受浮力。

第 3 课是“用沉的材料造船”。用沉的材料造船是造船技术的一次巨大变革,可以让学生感受科学与技术的紧密联系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借助橡皮泥和铝箔两种沉的材料造船的活动,学生将再次经历“问题—设计—制作—测试—完善”的技术与工程学习过程。

第 4 课“增加船的载重量”是让铝箔船装载更多的货物,保持船体的稳定性, 继续指向生活和生产需求促进了技术进步,使得船结构和造船技术不断发展。

第 5 课是“给船装上动力”。随着船只结构的完善、载重量的提高、运用的日益广泛,人们有了给船安装新动力,让船行驶得更快、更远、更持久,解放劳动力的新需求,风和蒸汽是船动力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技术进步。

第 6 课“设计我们的小船”和第 7 课“制作与测试我们的小船”,围绕船的材料、结构、动力等重要特点,比较完整地介绍了船的技术演变史后,选择材料,设计和制作一艘符合一定性能标准的小船,是对前五课的学习成果的综合运用。

第三单元“环境与我们”一共设计了 7 课,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第 1~2 课让学生整体了解地球为人类提供的珍贵而独特的生存条件, 了解地球面临的复杂、严重的环境问题。

第二阶段,第 3~6 课从研究水资源开始,到了解垃圾问题,再到能源利用问题、资源再生问题,具体地了解几个与学生生活贴近的环境问题。

第三阶段,第 7 课主要分析一个实际的环境问题。以某市城中湖生态环境成功恢复为例,探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

第四单元“热”共 7 课,以“热是怎样传递的”为主要学习线索,循序渐进地安排了一系列探究活动。

第1课“温度与水的变化”中,我们持续给水加热直到沸腾,停止加热,水不再沸腾,温度下降。

第 2 课“水的蒸发和凝结”探索水的蒸发现象,推测水温高低跟水蒸发快慢的关系。学生需要设计实验,通过实验记录证明水温高低会影响水蒸发的速度。我们在玻璃杯中加入冰块,将玻璃杯外壁擦干,静置一会儿,玻璃杯外壁又会出现水珠。

第 3 课“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安排了不同温度的水接触后变化的探究活动。教科书引用平时生活中常见的温牛奶现象,然后提出问题:热水是怎样使牛奶由凉变热的?通过研究试管中的凉水和烧杯中热水接触后的温度变化,探究热量的转移和平衡。

第 4 课“热在金属中的传递”中,学生主要观察和探究与“热传导”相关的问题: 在金属条的一端加热,另一端是否会热起来,通过实验观察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过程和方向。

第 5 课“热在水中的传递”中,学生通过加热试管中的水和加热烧杯中的水,认识热在水中以对流的方式传递。

第 6 课“哪个传热快”包含了两个活动:观察、记录木勺、塑料勺、金属勺的导热快慢和比较铜、铝、铁等金属材料的导热性能。

第 7 课“做个保温杯”中,学生观察常用材料的导热性能,并说出它们的主要用途。学生根据已掌握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及对各种材料保温效果的观察和比较,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一个保温杯,检测保温杯的保温效果。

四、教学目标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在实践研究方面,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过程与方法技能,如观察、记录、公平实验的设计与实施等。在本单元中,他们将通过研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进一步学习对比实验控制变量的探究技能,发展运用数据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解释的能力。在研究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过程中,他们还将学习使用图示的方法梳理较为复杂的生物关系。此外,在本单元中,他们还将经历几次较长时间的观察实践活动,这些都将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

第二单元“船的研究”,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对造船材料、内外部构造、动力装置的分项实践性探究,依托船演化的内在逻辑,组合成了设计制作一个工程产品的完整过程,为学生提供了“产生问题—设计作品—完成项目”的基本活动经验,突出了“做中学”“做中悟”的特征,有利于学生养成综合所学的各方面知识通过“动手做”解决问题的习惯,体验“做”的成功和乐趣,体会科学技术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第三单元“环境与我们”学生将认识到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为我们的生存提供了珍贵的环境条件,意识到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既依赖于环境,又影响环境。学生还认识到地球上的各种资源是宝贵的,能源是有限的,人类的日常生活消耗着大量资源并产生大量污水和垃圾,污水和垃圾危害环境,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达到了严重的程度。基本上面这些认识,学生将初步养成垃圾分类、节约资源的习惯,形成节约用水的意识,增强环保意识和责任感,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

第四单元“热”对于五年级学生而言,上述内容的学习,关键在于实验探究。他们需要在科学规范的实验中,观察与交流热传递的现象,了解热是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热量变化导致了温度变化。在研究热传递的方式后,利用热传递的性质来创造性地制作保温杯。

五、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2、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3、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六、方法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各班建立科学小博士协会,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3、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4、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七、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时间 教学内容 课时

1 2.16—2.18

开学第一课 1

2 2.21—2.25

始业教育课

1.1种子发芽实验 2

3 2.28—3.04

1.2比较种子发芽实验

1.3绿豆苗的生长 2

4 3.07—3.11

1.4蚯蚓的选择

1.5当环境改变了 2

5 3.14—3.18

1.6食物链和食物网

1.7 设计和制作生态瓶 2

6 3.21—3.25

第一单元复习

第一单元测验 2

7 3.28—4.02

2.1船的历史

2.2用浮的材料造船 2

8 4.06—4.08

2.3用沉的材料造船

2.4增加船的载重量 2

9 4.11—4.15

2.5给船装上动力

2.6设计我们的小船 2

10 4.18—4.22

2.7制作与测试我们的小船

期中复习与检测 2

11 4.24—4.29

3.1地球——宇宙的奇迹

3.2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 2

12 5.05—5.07

3.3珍惜水资源

3.4解决垃圾问题 2

13 5.09—5.13

3.5合理利用能源

3.6让资源再生 2

14 5.16—5.20

3.7分析一个实际的环境问题

第三单元测验 2

15 5.23—5.27

4.1温度与水的变化

4.2水的蒸发和凝结 2

16 5.30—6.02

4.3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

4.4热在金属中的传递 2

17 6.06—6.10

4.5热在水中的传递

4.6哪个传热快 2

18 6.13—6.17

4.7做个保温杯

第四单元测验 2

19 6.20—6.24

期末复习及期末测验

20 6.27—7.01

始业教育课

1.1种子发芽实验

21 7.04—7.08

1.2比较种子发芽实验

1.3绿豆苗的生长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3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课程标准》为指导,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面向全体学生。根据本学科的特点,以探究活动为学习的核心,让学生通过参与“提出问题、猜想假想、观察实验、解决问题”等一系列探究活动的过程,获取科学知识,增长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和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发展创新思维。

二、教学总目标

1、能从“是什么,不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怎么样”“会怎样”提出问题。

2、能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初步比较和评价。

3、能根据观察的现象进行猜想,知道猜想可能出错,需要证实。

4、能用“如果那么”对猜想作出初步的假设。

5、能运用多种感官直接观察常见的动植物、土壤、水、空气、材料、岩石的形态特征。

6、能按要求的顺序观察(观察对象的前后变化。如观察水的形状、溶解等)。能在教师引导下借用工具间接的观察物体。

7、能运用对比观察法(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知道对被观察对象进行简单处理后,有时可以提高观察效果。

8、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简单的控制变量实验。能在教材引导和教师的帮助下制定简单调查计划、实验或观察计划。

9、会使用刻度尺、量筒进行定量测量。

10、根据教材要求,在教师指导下或他人帮助下进行简单制作。

11、能从周围对象中取得观察数据,能用图或简单文字记录数据。

12、能根据对象的外部特征进行分类。

13、通过询问、采访周围人(教师、同学、家长等)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14、学会倾听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

15、能用口头语言、图画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初步描述事物的外部特征的研究的过程。

16、将自己的观察结果与他人的结果和猜想进行比较。

17、尊重证据。

18、知道借助工具观察比感官更有效。

19、能将自己的探究的结果与假设相比较得出结论。

20、能判断他人的不同观点和评议的对错、好坏。

三、全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从儿童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出发,设计了40多个观察和探究活动,在卡通人“指南车”的引导下,以认识生命体的外部特征和周围常见物体的性质与功能为线索,学习一些基本的观察、比较、分类的方法,渗透敢于质疑、重证据、珍爱生命、关心环境等情感态度与价值的培养,为全套教材的学习打好基础。本册探究技能的训练重点是:观察、比较、分类、提出问题。本册教材的内容注意从儿童身边的自然事物和现象中选取,共包括7个主题单元:从“走进科学”——让我们从校园开始,针对校园中的生命体、非生命体的外部特征展开探究活动,引领学生去观察、研究“身边常见动植物”,认识动植物赖以生存的物质“水”、“空气”、“本地的土壤”以及同学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各种各样的材料”的性质与功能,形成了一个符合认知规律和学生思维发展规律、贴近学生生活的有机整体。每个单元由若干个课题组成,各课题之间具有内在联系,基本思路为:从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与现象出发,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展开活动,学习有关的科学知识与技能,最后将所学内容与实际生活(包括社会、环境)相联系并加以运用,再结合本单元的知识技能,在活动中让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进行提升,落实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理念。

将科技史作为儿童科学探究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用达尔文、李时珍、蔡伦等著名的科学家作为观察、制作活动中的串场角色,充分发挥科技史教育在培养儿童科学知识、科学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作用和功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使命感,树立爱国主义情操。

教材分析:本册共分为六个单元,共22课。

第一单元巧妙的用力: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组织学生探究简单机械的作用及简单的原理。学生在研究简单机械中观察两种力相互作用的过程,感受两个物体相互作用的现象,并认识到当两种作用力相等时,物体间将达到平衡状态即可。

第二单元生命的延续:本单元将在学生已有认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引领学生通过收集和整理各类相关资料,观察、比较并描述相关的现象等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来进一步感悟生命过程的复杂多样,培养对生命的珍爱,学习植物和动物不同的生殖方式,了解生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同时引导学生关注与生殖有关的生物技术问题。

第三单元生物的进化本单元继续引领学生带着许许多多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通过查阅、分析和整理资料、讨论、撰写科学短文、模型制作等不同方式的探究活动,讨论生物的起源和进化问题,研究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平衡。

第四单元地表缓慢变化本单元将引领学生尝试提出有根据的假设,通过相应的模拟实验,逐步使学生感悟到各种自然力量以及人类活动对地表改变的影响,帮助学生认识到地表变化是各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激发学生探索地表变化奥秘的兴趣,意识到保护地表的重要性,适时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世界,欣赏自然美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第五单元矿产资源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常见的岩石、矿石制成的生活日用品等入手,懂得地球母亲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矿产资源,但是这些矿产资源不是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因此保护矿产资源显得尤为重要。

第六单元工具与技术本单元以工具和技术为主题,将科学知识、探究能力、科学态度及科学、技术、社会、环境整合起来。激发学生对机器人开发研制的兴趣,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设计自己的机器人。

四、学生情况分析

湘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是整套科学教材的起始册,三年级一期的学生初涉科学课程,所以将教学定位在扶和引。

三年级小学生对于自然事物与现象的把握是很具体的,只有便于体验和理解的内容在他们科学素养的形成过程中才有意义,因此科学课堂主要将以生活经验和周围环境为基础进行探究活动。

三年级学生擅长于用感官观察、识别物体的基本特征。根据物体的相同和不同点对物体进行比较、分类,符合这阶段学生的认识特点,因此,教学中将注重发展学生此项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其他技能。

学情分析:

1、可喜之处:通过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设、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我强调小组合作必要性,所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2、不足之处: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地,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压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

五、教研专题及研究措施

以探究为核心,实现教学方式多样化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是起始年级的课,以一种新的面貌呈现给学生科学学习,这将是一个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呢?我们应让他们亲身经历科学的发现,动手做科学,动脑思考科学,动口交流自己对科学的理解。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科学的结论,更要重视研究科学的过程,从过程中悟出科学的真谛,通过得出结论体验科学探究的价值。

要致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能主动地、独立地学习,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科学欣赏、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实验、情境模拟、科学小制作、讨论辩论、科学游戏、交流会、调查、竞赛、角色扮演、科学幻想、搜集信息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充实教学过程。

研究措施:

a)重视指导学生认识各种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变化规律和原因。

b)不同的课型不同的教学思路

c)贯彻理论与实际的原则,加强与生活的联系。

d)注重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

六、教学措施与方法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3、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4、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七、个人业务学习

a)大量阅读教学理论书籍,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b)认真写好教学反思,积极撰写教学论文。

c)积极听课并做好记录

d)积极参加学校的集中业务学习,并做好记录。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4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科学进入课程实验的新阶段。通过两年的学习,学生有了自己的科学思维方式,对科学探究过程有所了解,并能运用这一方法解决问题。但前两年的学习相比,本期课外实践活动增多,对观察和记录的要求很高,还需要长时间地观察和记录。

要求学生有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新教材中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和学生以前所学相比,难度较大。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生动活泼,有很大的弹性和开放性。注重突出科学、环境、社会、技术的联系,加强了和其它学科的联系。本册教材引入专题研究这一教学内容。

包括以下几部分:人体内部的秘密、我们怎么看到物体、生物的生长于繁殖、春夏星空、生活中机械、研究与实践。

根据新科学课程标准,本册重在培养学生以下几种科学素养:科学探究: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能进行观察、实验、制作等探究活动。对生物、地球运动等科学内容进行探究。

科学价值观:保持与发展想知道,爱提问、大胆想象、乐于探究的愿望。关心科学对待新事物及之间的联系。正确的理解科学,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互助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学习中尊重事实、注重环境保护和与自然和谐相处。

科学知识:使学生了解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世界的一些基础知识、变化所需的能量来源、科技与未来世界的紧密关系。以及运用知识进行科学探究活动。通过本册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的兴趣,使学生在科学探究、科学价值观、科学知识等各方面得到发展。

三、教学措施:

1、开展生动的科学课,引领学生进行主动地探究学习。

2、建立科学文件夹,记录学生在科学课上的学习进展情况。文件夹包括以下内容:科学课笔记本、自己搜集的文字、图表、图片、照片、观察报告、实验报告、记录表、评价表等。并在期末对学生做的文件夹进行展示与评比。

3、发挥评价对学习和教学的促进作用。教材提供了活动评价、单元自评、综合评价等到三类评价工具供教师和学生使用。采用形成性评价,使评价渗透在教学过程中,更好的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4、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把科学探究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与科学知识目标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技能与社会生活相联系,逐步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5、重视科学与技术的联系。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技术设计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6、树立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具有安全参与探究活动的知识、能力和习惯。

7、积极参与新教材实验。

8、开展环境教育,进行生物种养殖的课外实验,研究生物与环境间的关系。

四、潜能生培养措施:

根据对学生情况的了解,结合科学课的特点。潜能生主要表现在:

1、对学科知识无学习兴趣;

2、无科学探究意识,科学探究能力差;

3、缺乏合作意识;

4、实践能力不足。

针对这些情况,首先以生动的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供合作与参与的机会,培养他们科学探究的能力;在自由分组中安排他们进入较好的组学习,并开展“一帮一”的活动帮助他们。

五、课时安排:

单元 课时安排

一单元 四课时

二单元 五课时

三单元 六课时

四单元 四课时

五单元 六课时

机 动 2课时

上述提供的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是我们精心为大家准备的,希望大家能够合理的使用!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5

一、指导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6、引导学生经历更为完整的探究过程。

7、在理解探究以及培养探究技能方面有更高的要求。具体包括:强调实验前后的推测、解释要有充分的依据;进一步掌握控制变量实验的技能,并学习实际控制变量实验;运用模拟实验探究自然事物发生的原因、变化及规律。

8、面临几次较长期的观察研究活动:能用线条、符号、图画、文字等方式记录观察现象,用柱状图、折线图处理数据,并认识到重复实验的意义。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由“生物与环境”、“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运动和力”四个单元组成。

1、知识方面,划分为四个教学单元:

《生物与环境》单元,通过对绿豆种子发芽和生长,蚯蚓的选择的研究生物的生存和非生物环境的关系。【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态群落中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并通过对生态瓶的制作、观察,探究生态群落中生物和生物、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依存的关系。通过这些典型事例的分析,认识到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光单元引领学生们观察光的传播特点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运用,接着指导学生认只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阳光下物体得到的热与受到的光照强弱有关系。也与物体本身的性质有关系。最后通过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结实合运用相关知识。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教学内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识地球表面总的地形地概貌,以及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地形及特点;二是地形地貌变化及发生原因。让学生知道是地球内部的运动,是太阳、流水、风、冰川、波浪等自然力共同作用形成和重塑了地球的外表。

运动和力单元内容光焕发分为四部分,让我们了解重力、弹力、反冲力,让学生用这些力作动力使小车运动起来,并研究动力的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第二部分学习测量力的太小,认识力的单位,为研究摩擦力大小做好技能准备。第三部分认识摩擦拭力,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一些因素,研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6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科学进入课程实验的新阶段。通过两年的学习,学生有了自己的科学思维方式,对科学探究过程有所了解,并能运用这一方法解决问题。但前两年的学习相比,本期课外实践活动增多,对观察和记录的要求很高,还需要长时间地观察和记录。

要求学生有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新教材中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和学生以前所学相比,难度较大。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生动活泼,有很大的弹性和开放性。注重突出科学、环境、社会、技术的联系,加强了和其它学科的联系。本册教材引入专题研究这一教学内容。

包括以下几部分:人体内部的秘密、我们怎样看到物体、生物的生长与繁殖、春夏星空、生活中的机械、研究与实践。

根据新科学课程标准,本册重在培养学生以下几种科学素养:科学探究: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能进行观察、实验、制作等探究活动。对生物、地球运动等科学内容进行探究。

科学价值观:保持与发展想知道,爱提问、大胆想象、乐于探究的愿望。关心科学对待新事物及STSE之间的联系。正确的理解科学,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互助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学习中尊重事实、注重环境保护和与自然和谐相处。

科学知识:使学生了解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世界的一些基础知识、变化所需的能量来源、科技与未来世界的紧密关系。以及运用知识进行科学探究活动。通过本册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的兴趣,使学生在科学探究、科学价值观、科学知识、STSE各方面得到发展。

三、教学目标:

1、本册教科书设计了许多探究活动,这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帮助的,教师要发展学生识别和控制变量的能力,继续学习运用对比实验进行探索的技能,要引导学生及时记录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整理,转化为证据,用科学探究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构科学概念。

2、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将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五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仍然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因此在思维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从现象和事实出发,帮助学生进行概括总结,得出结论,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应该基于对证据意识的培养上,使学生能够不断地寻找证据来支持自己的假设,通过理性的思考和大胆的质疑,来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四、教学措施:

1.开展生动的科学课,引领学生进行主动地探究学习。

2.建立科学文件夹,记录学生在科学课上的学习进展情况。文件夹包括以下内容:科学课笔记本、自己搜集的文字、图表、图片、照片、观察报告、实验报告、记录表、评价表等。

并在期末对学生做的文件夹进行展示与评比。

3.发挥评价对学习和教学的促进作用。

教材提供了活动评价、单元自评、综合评价等到三类评价工具供教师和学生使用。采用形成性评价,使评价渗透在教学过程中,更好的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4.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把科学探究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与科学知识目标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技能与社会生活相联系,逐步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5.重视科学与技术的联系。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技术设计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6.树立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具有安全参与探究活动的知识、能力和习惯。

7.积极参与新教材实验。

8.开展环境教育,进行生物种养殖的课外实验,研究生物与环境间的关系。

四、潜能生培养措施:

根据对学生情况的了解,结合科学课的特点。潜能生主要表现在:

1、对学科知识无学习兴趣;

2、无科学探究意识,科学探究能力差;

3、缺乏合作意识;

4、实践能力不足。

针对这些情况,首先以生动的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供合作与参与的机会,培养他们科学探究的能力;在自由分组中安排他们进入较好的组学习,并开展“一帮一”的活动帮助他们。

五、课时安排: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自查报告网范文之教学工作计划:五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二、教材分析:

(1)第一单元沉和浮:学生从物体的沉浮现象开始,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探寻物体沉浮的规律,研究影响沉浮的变量,最后形成有关沉浮现象的解释。

(2)第二单元时间的测量:学生制作计时工具并进行观测和测量,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及对“时间”的认识发展过程。认识计时工具的工作原理,感受计时工具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影响.

(3)第三单元热:学生在三年级“温度与水的变化”的基础上,将继续观察热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观察热量在物体中传递的现象,探索热量传递的规律,发现物体的导热性能是不同的,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不同的。

(4)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让学生经历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拟再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论证。

三、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本质有一定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养,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不过两极分化很明显。优等生表现出对科学浓厚、持久的兴趣,科学素养发展态势良好;后进生对科学有种担忧感,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难度值增加,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加上对科学学科的认识不足,认为本学科不重要,轻视,造成科学素养发展态势一般。

四、教学目标:

1.本册教科书设计了许多探究活动,这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帮助的,教师要发展学生识别和控制变量的能力,继续学习运用对比实验进行探索的技能,要引导学生及时记录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整理,转化为证据,用科学探究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构科学概念。

2.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将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五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仍然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因此在思维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从现象和事实出发,帮助学生进行概括总结,得出结论,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应该基于对证据意识的培养上,使学生能够不断地寻找证据来支持自己的假设,通过理性的思考和大胆的质疑,来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五、基本措施: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7

一、课程目标: 1、激发学生探究物体与物体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的的相互作用与平衡关系。 2、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分析资料,以控制实验、模拟实验、分析实验结果、提出假设等探究能力,鼓励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

二、指导思想: 1、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全面落实《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为学生后继的科学学习和其他学科的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2、在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将学生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科学素养的诸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追求科学性、实用性、教育性、普适性的统一。

三、教学目标: 1、能通过设计实验方案和实验探究杠杆平衡、滑轮、斜面、齿轮等是如何提高工作效率的;通过观察、分析资料发现动物、植物有着多种繁殖方式;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对生命的起源、生物的进化做出有根据的假设;用模拟实验的方法探究地球表面的变化;设计制作能完成一定任务的工具(包括简单机器、机器人等)。 2、能始终保持对探究物体与物体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达到平衡状态的兴趣以及对未解之谜和生物技术的好奇,并积极关注相关研究的进展;感受生命延续过程的复杂多样,进一步树立珍爱生命、保护环境、保护资源的意识;能通过科学家的故事学会并初步形成分工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能运用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积极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3、能通过收集资料、亲历科学实验列举简单机械的使用,体会到利用简单机械能帮助人们提高工作效率;举例说明不同生物具有不同的繁殖方式,发现生物的许多特征是遗传的,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分析实例找出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平衡关系;能描述温度、风、流水、植物对地表改变的作用,能说出岩石主要是由各种矿物组成的。 4、能感受一些工具和简单机械的运用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能关注与生物繁殖有关的生物技术,并能从正反两方面分析技术的运用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利弊;能提出保护环境、保护矿物资源的建议;能讲述科学家(如达尔文)的故事,关注工具发明和使用的发展史。

四、教材分析:本册共分为六个单元,共22课。第一单元巧妙的用力: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组织学生探究简单机械的作用及简单的原理。学生在研究简单机械中观察两种力相互作用的过程,感受两个物体相互作用的现象,并认识到当两种作用力相等时,物体间将达到平衡状态即可。第二单元生命的延续:本单元将在学生已有认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引领学生通过收集和整理各类相关资料,观察、比较并描述相关的现象等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来进一步感悟生命过程的复杂多样,培养对生命的珍爱,学习植物和动物不同的生殖方式,了解生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同时引导学生关注与生殖有关的生物技术问题。第三单元生物的进化本单元继续引领学生带着许许多多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通过查阅、分析和整理资料、讨论、撰写科学短文、模型制作等不同方式的探究活动,讨论生物的起源和进化问题,研究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平衡。第四单元地表缓慢变化本单元将引领学生尝试提出有根据的假设,通过相应的模拟实验,逐步使学生感悟到各种自然力量以及人类活动对地表改变的影响,帮助学生认识到地表变化是各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激发学生探索地表变化奥秘的兴趣,意识到保护地表的重要性,适时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世界,欣赏自然美的科学精神和态度。第五单元矿产资源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常见的岩石、矿石制成的生活日用品等入手,懂得地球母亲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矿产资源,但是这些矿产资源不是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因此保护矿产资源显得尤为重要。第六单元工具与技术本单元以工具和技术为主题,将科学知识、探究能力、科学态度及科学、技术、社会、环境整合起来。激发学生对机器人开发研制的兴趣,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设计自己的机器人。

五、学情分析: 1、可喜之处:通过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设、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我强调小组合作必要性,所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2、不足之处: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地,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压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

六、教学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七、教改设想: 1、注重搜集信息、现场考察及自然状态下的观察与实验。 2、专题研究,注重情境模拟、科学小制作及讨论辩论。

八、教学进度: 单 元课 题 课时巧妙的用力 8课时生命的延续 6课时生物的进化 3课时地表缓慢变化 5课时矿产资源 4课时工具与技术 2课时

九、主要教学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参观法实践法 讨论法谈话法 辩论法 实验法 列表法 暗示法十、教研课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8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课程标准》为指导,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面向全体学生。根据本学科的特点,以探究活动为学习的核心,让学生通过参与“提出问题、猜想假想、观察实验、解决问题”等一系列探究活动的过程,获取科学知识,增长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和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发展创新思维。

二、教学总目标

1、能从“是什么,不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怎么样”“会怎样”提出问题。

2、能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初步比较和评价。1、能根据观察的现象进行猜想,知道猜想可能出错,需要证实。

3、能用“如果......那么”对猜想作出初步的假设。

4、能运用多种感官直接观察常见的动植物、土壤、水、空气、材料、岩石的形态特征。

5、能按要求的顺序观察(观察对象的前后变化。如观察水的形状、溶解等)。能在教师引导下借用工具间接的观察物体。

6、能运用对比观察法(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知道对被观察对象进行简单处理后,有时可以提高观察效果。

7、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简单的控制变量实验。能在教材引导和教师的帮助下制定简单调查计划、实验或观察计划。

8、会使用刻度尺、量筒进行定量测量。

9、根据教材要求,在教师指导下或他人帮助下进行简单制作。

10、能从周围对象中取得观察数据,能用图或简单文字记录数据。【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11、能根据对象的外部特征进行分类。

12、通过询问、采访周围人(教师、同学、家长等)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13、学会倾听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

14、能用口头语言、图画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初步描述事物的外部特征的研究的过程。

15、将自己的观察结果与他人的结果和猜想进行比较。

16、尊重证据。

17、知道借助工具观察比感官更有效。

18、能将自己的探究的结果与假设相比较得出结论。

19、能判断他人的不同观点和评议的对错、好坏。

三、全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从儿童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出发,设计了40多个观察和探究活动,在卡通人“指南车”的引导下,以认识生命体的外部特征和周围常见物体的性质与功能为线索,学习一些基本的观察、比较、分类的方法,渗透敢于质疑、重证据、珍爱生命、关心环境等情感态度与价值的培养,为全套教材的学习打好基础。本册探究技能的训练重点是:观察、比较、分类、提出问题。本册教材的内容注意从儿童身边的自然事物和现象中选取,共包括7个主题单元:从“走进科学”——让我们从校园开始,针对校园中的生命体、非生命体的外部特征展开探究活动,引领学生去观察、研究“身边常见动植物”,认识动植物赖以生存的物质“水”、“空气”、“本地的土壤”以及同学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各种各样的材料”的性质与功能,形成了一个符合认知规律和学生思维发展规律、贴近学生生活的有机整体。每个单元由若干个课题组成,各课题之间具有内在联系,基本思路为:从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与现象出发,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展开活动,学习有关的科学知识与技能,最后将所学内容与实际生活(包括社会、环境)相联系并加以运用,再结合本单元的知识技能,在活动中让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进行提升,落实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理念。

将科技史作为儿童科学探究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用达尔文、李时珍、蔡伦等著名的科学家作为观察、制作活动中的串场角色,充分发挥科技史教育在培养儿童科学知识、科学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作用和功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使命感,树立爱国主义情操。

教材分析:本册共分为六个单元,共22课。第一单元巧妙的用力: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组织学生探究简单机械的作用及简单的原理。学生在研究简单机械中观察两种力相互作用的过程,感受两个物体相互作用的现象,并认识到当两种作用力相等时,物体间将达到平衡状态即可。文章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出自1、可喜之处:通过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设、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我强调小组合作必要性,所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2、不足之处: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地,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压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

五、进度安排(见附表)

周次课时内容
1-24走进科学
3-43身边的动植物
4-65土壤
7-1110奇妙的水
12-147空气
14-176各种各样的材料
17-183我学习了观察
19复习、考试

六、评价工作安排

评价工作、安排

评价方法:运用多种方法对不同目标、不同内容进行教学评价,做到评价全面化。评价方法主要有:教师观察、与学生谈话、优秀表现记录,任务完成情况等。

评价时机:评价要做到全程化。它必须伴随于教学过程之中,做到随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与反应,及时给予必要的、适当的鼓励性、指导性的评价。

评价主体:评价要实现多元化,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师评、家长评等相结合。

评价目的: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改进教学,促进学习,最终实现课程宗旨。

七、教研专题及研究措施

以探究为核心,实现教学方式多样化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是起始年级的课,以一种新的面貌呈现给学生科学学习,这将是一个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呢?我们应让他们亲身经历科学的发现,动手做科学,动脑思考科学,动口交流自己对科学的理解。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八、个人业务学习

a)大量阅读教学理论书籍,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b)认真写好教学反思,积极撰写教学论文。

c)积极听课并做好记录

d)积极参加学校的集中业务学习,并做好记录。

九、学科实践活动安排

本学期科学活动安排如下

第四周能源的节约

通过节能教育过程中让学生懂得现今能源面临着严重的危机,节约能源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话题,我们应从一点一滴做起,从我做起,从小做起,从平时生活做起。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科学探究能力、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科学态度等。因此.节能教育是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认清节能的迫切性。

1、调查

2、交流、讨论、总结

3、宣传活动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9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矗。

二、教材分析

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材分四个单元,分别是“生物与环境”、“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运动和力”。

1、《生物与环境》单元着重引导学生通过种子发芽实验,启发学生对实验观察的兴趣;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学习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了解设计实验、制订实验计划的步骤和内容,能按要求设计出自己的实验计划。引领学生经历一些有目的的调查、考察活动,在活动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推理,进一步体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认识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特别是认识到一种动物或植物可能就是另一种动物或植物生存所依赖的条件,从而在学生心目中建立起初步的生态系统概念,形成“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的认识。本单元将侧重研究生物体与生物体之间的关系,初步涉及动植物及微生物之间的依存关系,对动植物间的食物联系进行重点研究。以生态瓶的建造、观察和改变控制条件为线索来进行探究活动,探究食物关系平衡破坏后的生态状况,进一步认识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在活动中,需要对学生的探究兴趣进行激发和保护,鼓励学生以事实为基础进行活动记录,体验在实践活动中进行预测和验证的必要性,经历简单的方案设计并实践的过程,在改变控制条件的活动中收集数据和资料进行分析和交流。

2、《光》单元引导学生通过运用查阅相关资料的方法了解关于太阳的知识;能以自己的方式对搜集的材料进行合理的整理,与同学分享;能根据自己搜集的关于太阳的资料,提出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研究主题;能与同学愉快合作开展“讲太阳的故事”的主题活动,通过讲“关于太阳的故事”,意识到太阳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对研究关于太阳的活动产生较浓厚的兴趣;知道许许多多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都与太阳有关系;了解一些初步的关于太阳的基本知识。

3、《地球表面及其运动》单元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认识地球表面总的地形概貌,以及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地形及特点;二是地形地貌变化及发生原因。让学生知道是地球内部的运动,是太阳、流水、风、冰川、波浪等自然力共同作用形成和重塑了地球的外表。

4、《运动和力》单元涉及运动和力的关系。力表现为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往往跟运动联系在一起。物体的运动状况的变化都是力作用的结果,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所涉及的力的概念有:重力、弹力、反作用力、摩擦力,在本单元中,学生要经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预测、控制变量进行对比实验、运用数据进行解释、组装实验装置、设计制作小车等,通过这些探究活动,加深对探究的理解,发展对探究的兴趣,也是教材的意图之一。

三、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两个班共有学生79名,大多数学生对科学学习有着深厚的兴趣。

1、整体学习状况: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对科学实验比较感兴趣,不喜欢死记硬背的知识,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独立探

究能力和主动探究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3、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亲近自然、珍爱生命,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5、面临几次较长期的观察研究活动:能用线条、符号、图画、文字等方式记录观察现象,用柱状图、折线图处理数据,并认识到重复实验的意义。

五、教学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3、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4、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5、各班建立科学小博士协会,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6、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7、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8、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六、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 现场考察 自然状态下的观察 实验 专题研究 情境模拟 科学小制作

讨论辩论 种植饲养 科学游戏 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参观访问 竞赛

科学欣赏 社区科学活动家庭科技活动 角色扮演 科学幻想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10

一、学生情况分析:

1、可喜之处:通过

三、四年级及上学期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我强调小组合作必要性,所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2、存在不足: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地,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压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

二、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性活动。

三、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四、教材分析:

1.本册教科书遵循《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内容的选编上,注意选择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基础的、适于开展探究活动的内容;在能力培养上,注意了层次上的变化,较

三、四年级的要求有所提高。打破“知识切块”式组建单元的做法,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排。以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做到了“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教会学生科学地对待自然界的事物。

2、教学重点:

从上学期开始,学生对实验非常感兴趣,但往往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内在。所以这个学期的重点是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

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步骤;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六、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与实验

专题研究、情境模拟、科学小制作、讨论辩论

种植饲养、科学游戏、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

参观访问、竞赛、科学欣赏、社区科学活动

家庭科技活动、角色扮演、科学幻想

七、主要导学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参观法、实践法、讨论法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11

一、教材分析

1.本学科所使用教材的编排体系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是在五年级上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作为上一线索的延续,本册的主题确定为对“周围的和自身的观察、实践”,在这一册中共安排了“神奇的机械”,“形状与结构”、“他们是怎样延续后代的”,“岩石与矿物”,“人体的司令部”,“交流与质疑”六个单元

2.全套教材的特点

(1)从问题入手

(2)强调秦立科学探究的过程

(3)重视过程中数据资料的收集与积累

3.本册教材的内容结构及特点

内容结构:这套《科学》教材打破了原有的科学知识体系,更强调科学概念结构化,把相关的科学概念重新组合在新的单元主题之下,如:“生命之源——水”、“土壤与生命”、“固体与液体”等,同时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的结合和渗透科学的人文精神。

特点:从这套教材的“单元主题结构表”和“科学探究序列表”的图表中,您可以看出,我们这套教材以整体结构上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和论证,集中体现《课标》新理念,特别是引进了法国“做中学”的教学思想,让学生有一种既见树木又见树的感觉饿。

4.教材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机械的省力原理;知道改变物体的形状,承受力的大小会改变;了解岩石与矿物的特征;知道大脑和神经是人的神经中枢。

教学难点:能设计实验说明机械省力的原因;能应用形状的特点设计简单的受力结构,如房子、桥梁等。能够解释人的神经反应过程。

5.单元教材分析

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材分六个单元,分别是“神奇的机械”、“形状与结构”、“它们是怎样延续后代的”、“岩石与矿物”、“人体的“司令部””、“交流与质疑”。

第一单元采用总-分-合的思路进行建构。先总的介绍什么是机械,接下来是用四课的篇幅分别引导学生研究杠杆、斜面、轮轴和滑轮,最后,课文从自行车的链条传动引入机械传动装置,由力和能量的.传递角度阐述机械是简单机械的组合,使学生获得对机械的一个整体认识。

第二单元就是在学生已经学过了常见材料、常见力的上,通过“别有洞天”的制作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形状与结构的初步知识,掌握科学制作的初步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兴趣、创新胆量。同时通过学生寻找“形状与结构”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真正感受科学技术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

第三单元围绕繁殖后代这个话题,比较全面地讨论了植物、动物和人类的繁殖问题。通过一系列活动,使每位学生认识到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牲,体会到生命的来之不易,从而增强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

第四单元的活动,试图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多种方法探究岩石的特征和矿物的性质,初步了解岩石的形成和矿物的用途。并且通过对日益减少的矿物资源的讨论,使学生知道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有限资源,让学生懂得珍惜资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保护我们赖以自下而上的环境。

第五单元从趣味性、适合性、系统性、发展性、探究性几方面原则出发,再一次选择学生所熟悉的事物――自己的身体作为研究对象,围绕本年级探究过程技能训练重点――“交流与质疑“这条主线,安排大量的探究活动去体会、理解大脑的”指挥中心”作用,构建了本单元既符合生命科学的知识逻辑体系,又符合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实际情况。

第六单元交流与质疑,广义地讲,发布信息和获取信息都是交流,不轻信、不盲从、不畏权、不满足现有状况与水平等等,都是质疑。在科学探究过程中,交流与质疑不仅是与探究相关联的活动与技能,还是完整的探究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科学探究活动的价值取向与基本技能。

6.本册教材的基础和学完本册教材应达到的水平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3、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4、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5、各班建立科学小博士协会,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6、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7、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8、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获得有关“运动和力”、“生物与环境”、“时间”和“地球运动”等方面粗浅的科学知识,逐步积累经验,理解相关科学概念。

过程与方法:经历几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加深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认识。不仅关注资料的收集和实验的探究,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分析和整理,并用充分的讨论再得出结论,并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交流。进一步理解控制变量对比实验的意义和方法,开始学习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自然现象,发展运用数据解释和推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球运动深入浅出探索的兴趣和探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关注时间的变化,对运动和力的关系充满探索的欲望,并能从科学发展史中获得对科学和科学探究的更多理解。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12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

由“沉和浮”、“时间的测量”、“热”和“地球的运动”四个单元组成的。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提供足够的材料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完成探究任务。

(2)帮助学生把现象、数据转化为证据,利用证据得出结论。

(3)科学概念的构建不是一步到位的,需要长时间的学习才能达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急于求成,要一步一步打好基础,让学生的认识沿着概念形成的规律发展。

(4)本册有许多动手制作的项日,一定要让学生亲自经历制作的过程,只有在手脑并用的过程中,才能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1)第一单元沉和浮:学生从物体的沉浮现象开始,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探寻物体沉浮的规律,研究影响沉浮的变量,最后形成有关沉浮现象的解释:一是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沉浮现象,二是从密度的层面解释沉浮现象。

(2)第二单元时间的测量:学生制作计时工具并进行观测和测量,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及对“时间”的认识发展过程。认识计时工具的工作原理,感受计时工具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影响,感受人类为了不断改进工具所作的不懈努力。

(3)第三单元热:学生在三年级“温度与水的变化”的基础上,将继续

观察热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观察热量在物体中传递的现象,探索热量传递的规律,发现物体的导热性能是不同的,在生活中的应用也

(4)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让学生经历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学习基于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拟再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论证,不断地利用已知探究未知的方法,最终认识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的模式。

3、材料清单:

(1)第一单元沉和浮: 小石块、泡沫塑料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木块、小刀、透明胶带、大小相同轻重不同的球、轻重相同大小不同的立方体、玩具潜水艇、橡皮泥、刻度量杯(底部带定滑轮)、钩码、垫圈、弹簧秤、马铃薯、酒精灯、木夹子、食盐、白糖、烧杯。

(2)第二单元时间的测量: 钟表、小木竿、自制日暑、量筒、塑料瓶、铁架台、螺帽、细线、木条。

(3)第三单元热: 温度计、塑料袋、热水瓶、气球、水槽、试管、烧杯、烧瓶、橡皮塞、玻璃管、金属热胀冷缩演示器、酒精灯、铁架台、铁片、火柴、蜡烛、各种材料制成的杯子和调羹、毛巾、泡沫塑料块。

(4)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 乒乓球、手电筒、地球仪、铁架台、演示用时区图、陀螺。

三、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本质有一定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养,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不过两极分化很明显。优等生表现出对科学浓厚、持久的兴趣,科学素养发展态势良好;后进生对科学有种担忧感,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难度值增加,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加上对科学学科的认识不足,认为本学科不重要,轻视,造成科学素养发展态势一般。

我所任教的五年级,有27个学生,纪律好,但思维有些局限,发言积极,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认真,好奇心强,且思维活跃,科学的探究欲强,但其中部分学生的自我意识过强,倾听习惯有待培养。

四、教学目标:

有帮助的,教师要发展学生识别和控制变量的能力,继续学习运用对比实验进行探索的技能,要引导学生及时记录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整理,转化为证据,用科学探究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构科学概念的抽象思维,仍然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因此在思维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从现象和事实出发,帮助学生进行概括总结,得出结论,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能够不断地寻找证据来支持自己的假设,通过理性的思考和大胆的质疑,来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13

一、指导思想:

以《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内容》为指导,激发学生探究物体与物体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和平衡关系。同时,着重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分析资料,以控制实验、模拟实验、分析实验结果、提出假设等探究能力,鼓励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l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l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l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l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l亲近自然、珍爱生命,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

l整体学习状况: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对科学实验比较感兴趣,不喜欢死记硬背的知识,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l已有知识、经验:独立探究能力和主动探究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l儿童心理分析: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材分析:

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材分六个单元,分别是“巧妙的用力”、“生命的延续”、“生物的进化”、“地表缓慢变化”、“矿产资源”、“工具与技术”。

五、基本措施:

l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l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l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l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l各班建立科学小博士协会,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l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l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l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六、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l搜集信息l现场考察l自然状态下的观察l科学幻想

l情境模拟l科学小制作l讨论辩论l科学游戏l科学欣赏l社区科学活动l家庭科技活动l角色扮演

七、主要教学方法:

l探究法l演示法l参观法

l谈话法l辩论法l实验法

八、课时安排:

本册教材以单元为内容单位,在课时安排上也以单元为主,并包括随时评价所用课时。

第一单元:巧妙的用力八课时

第二单元:生命的延续八课时

第三单元:生物的进化八课时

第四单元:地表缓慢变化八课时

第五单元:矿产资源八课时

第六单元:工具与技术四课时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14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课程标准》为指导,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3、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珍爱生命,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对科学实验比较感兴趣,不喜欢死记硬背的知识,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独立探究能力和主动探究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材分析:

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材分四个单元,分别是“沉和浮”、“热”、“时间的测量”、“地球的运动”。

第一单元涉及沉和浮因素。本单元要让学生明白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并掌握浮力的概念。通过动手让学生深入了解沉浮因素,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第二单元热的知识。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明白液体、金属的热胀冷缩,热是怎样传递的,制作一个保温杯。

第三单元要让学生在“创造”(制作)计时工具的实践过程中,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感受人类对时间的认识过程,从而认识到时间是不以人的意志、以不变的速度缓缓流逝的。同时,在整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还将不断地引导学生去感知、体验一定时间间隔的长短,以帮助他们逐步建立起时、分、秒等时间单位概念。

第四单元:本单元讲的是地球的运动,地球上为什么昼夜交替?为什么“北极星”不动?为什么一年有四季?为什么有“极昼”和“极夜”?等问题展开讨论,从而让学生了解地球上所发生的这些基本自然现象的原理。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难点: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六、教学措施:

1、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平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习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

2、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3、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4、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15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课程标准》为指导,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3、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珍爱生命,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对科学实验比较感兴趣,不喜欢死记硬背的知识,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独立探究能力和主动探究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材分析:

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材分四个单元,分别是“运动和力”、“时间”、“生物与环境”、“地球的运动”。

第一单元涉及运动和力的关系。力表现为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往往跟运动联系在一起。物体的运动状况的变化都是力作用的结果,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所涉及的力的概念有:重力、弹力、反作用力、摩擦力,在本单元中,学生要经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预测、控制变量进行对比实验、运用数据进行解释、组装实验装置、设计制作小车等,通过这些探究活动,加深对探究的理解,发展对探究的兴趣,也是教材的意图之一。

第二单元要让学生在“创造”(制作)计时工具的实践过程中,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感受人类对“时间”的认识过程,从而认识到时间是不以人的意志、以不变的速度缓缓流逝的。同时,在整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还将不断地引导学生去感知、体验一定时间间隔的长短,以帮助他们逐步建立起时、分、秒等时间单位概念。

第三单元“生物与环境(二)就是要引领学生经历一些有目的的调查、考察活动,在活动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推理,进一步体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认识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特别是认识到一种动物或植物可能就是另一种动物或植物生存所依赖的条件,从而在学生心目中建立起初步的生态系统概念,形成“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的认识。本单元将侧重研究生物体与生物体之间的关系,初步涉及动植物及微生物之间的依存关系,对动植物间的食物联系进行重点研究。以生态瓶的建造、观察和改变控制条件为线索来进行探究活动,探究食物关系平衡破坏后的生态状况,进一步认识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在活动中,需要对学生的探究兴趣进行激发和保护,鼓励学生以事实为基础进行活动记录,体验在实践活动中进行预测和验证的必要性,经历简单的方案设计并实践的过程,在改变控制条件的活动中收集数据和资料进行分析和交流。

第四单元:第一、二课,从同一时刻各地时间不同,世界各地存在时差,北京、纽约昼和夜刚好相反这些现象开始,通过研究得出这是由于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而且在自转造成的。第三、四、五课,从地球上有白天和黑夜,而且昼夜交替,通过分析、推理、计算等,研究得出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并且可以通过实验观察到地球的自转。第六课,从北京到底是清晨还是黄昏这个问题,引出地球自转方向的问题,指导学生在模拟太阳东升西落的活动中,运用相对运动的原理,得出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第七课,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解释前面提出的各地存在时差,黎明有先有后,新年钟声不会在同一时刻敲响的问题。第八课,继续研究有关地球自转的问题。在学生已经知道地球上各地昼夜交替是地球自转形成的这个基础上,介绍极地有半年的时间白天很长,甚至有极昼的现象。让学生通过模拟实验研究得出:地球自转时,地轴始终是倾斜的,而且倾斜方向和倾斜度不变,很自然地为下面四季的成因作了铺垫。第九课和前面几课的思路刚好相反,是用前课得出的“地球倾斜转动”这个结论去模拟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运动,观察会出现什么现象。由于内容较难,不作为重点,而且教师要加强实验指导。最后一课“昼夜、四季与动植物”是本单元学习的拓展。地球的自转而产生的昼夜交替和因地球的公转而产生的四季变化,使得同一地方不同时间得到的光和热都发生变化,不同地方同一时间得到的光和热也不同。这使地球上产生了多样的环境、气候和多样的生物,也使得地球上的一切生物有节律地生长和生息。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3、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4、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5、各班建立科学小博士协会,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6、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7、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8、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六、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 现场考察 自然状态下的观察 实验 专题研究 情境模拟 科学小制作

讨论辩论 种植饲养 科学游戏 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参观访问 竞赛

科学欣赏 社区科学活动家庭科技活动 角色扮演 科学幻想

七、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 14课时

第二单元 12课时

第三单元 14课时

第四单元 15课时

第五篇: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我们的工作又将在忙碌中充实着,在喜悦中收获着,让我们对今后的工作做个计划吧。你所接触过的计划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1

一、课程目标: 1、激发学生探究物体与物体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的的相互作用与平衡关系。 2、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分析资料,以控制实验、模拟实验、分析实验结果、提出假设等探究能力,鼓励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

二、指导思想: 1、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全面落实《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为学生后继的科学学习和其他学科的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2、在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将学生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科学素养的诸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追求科学性、实用性、教育性、普适性的统一。

三、教学目标: 1、能通过设计实验方案和实验探究杠杆平衡、滑轮、斜面、齿轮等是如何提高工作效率的;通过观察、分析资料发现动物、植物有着多种繁殖方式;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对生命的起源、生物的进化做出有根据的假设;用模拟实验的方法探究地球表面的变化;设计制作能完成一定任务的工具(包括简单机器、机器人等)。 2、能始终保持对探究物体与物体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达到平衡状态的兴趣以及对未解之谜和生物技术的好奇,并积极关注相关研究的进展;感受生命延续过程的复杂多样,进一步树立珍爱生命、保护环境、保护资源的意识;能通过科学家的故事学会并初步形成分工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能运用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积极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3、能通过收集资料、亲历科学实验列举简单机械的使用,体会到利用简单机械能帮助人们提高工作效率;举例说明不同生物具有不同的繁殖方式,发现生物的许多特征是遗传的,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分析实例找出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平衡关系;能描述温度、风、流水、植物对地表改变的作用,能说出岩石主要是由各种矿物组成的。 4、能感受一些工具和简单机械的运用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能关注与生物繁殖有关的生物技术,并能从正反两方面分析技术的运用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利弊;能提出保护环境、保护矿物资源的建议;能讲述科学家(如达尔文)的故事,关注工具发明和使用的发展史。

四、教材分析:本册共分为六个单元,共22课。第一单元巧妙的用力: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组织学生探究简单机械的作用及简单的原理。学生在研究简单机械中观察两种力相互作用的过程,感受两个物体相互作用的现象,并认识到当两种作用力相等时,物体间将达到平衡状态即可。第二单元生命的延续:本单元将在学生已有认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引领学生通过收集和整理各类相关资料,观察、比较并描述相关的现象等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来进一步感悟生命过程的复杂多样,培养对生命的珍爱,学习植物和动物不同的生殖方式,了解生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同时引导学生关注与生殖有关的生物技术问题。第三单元生物的进化本单元继续引领学生带着许许多多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通过查阅、分析和整理资料、讨论、撰写科学短文、模型制作等不同方式的探究活动,讨论生物的起源和进化问题,研究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平衡。第四单元地表缓慢变化本单元将引领学生尝试提出有根据的假设,通过相应的模拟实验,逐步使学生感悟到各种自然力量以及人类活动对地表改变的影响,帮助学生认识到地表变化是各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激发学生探索地表变化奥秘的兴趣,意识到保护地表的重要性,适时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世界,欣赏自然美的科学精神和态度。第五单元矿产资源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常见的岩石、矿石制成的生活日用品等入手,懂得地球母亲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矿产资源,但是这些矿产资源不是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因此保护矿产资源显得尤为重要。第六单元工具与技术本单元以工具和技术为主题,将科学知识、探究能力、科学态度及科学、技术、社会、环境整合起来。激发学生对机器人开发研制的兴趣,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设计自己的机器人。

五、学情分析: 1、可喜之处:通过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设、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我强调小组合作必要性,所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2、不足之处: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地,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压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

六、教学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七、教改设想: 1、注重搜集信息、现场考察及自然状态下的观察与实验。 2、专题研究,注重情境模拟、科学小制作及讨论辩论。

八、教学进度: 单 元课 题 课时巧妙的用力 8课时生命的延续 6课时生物的进化 3课时地表缓慢变化 5课时矿产资源 4课时工具与技术 2课时

九、主要教学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参观法实践法 讨论法谈话法 辩论法 实验法 列表法 暗示法十、教研课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2

一、指导思想:

以《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内容》为指导,激发学生探究物体与物体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和平衡关系。同时,着重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分析资料,以控制实验、模拟实验、分析实验结果、提出假设等探究能力,鼓励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亲近自然、珍爱生命,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

整体学习状况: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对科学实验比较感兴趣,不喜欢死记硬背的知识,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已有知识、经验:独立探究能力和主动探究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儿童心理分析: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材分析:

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材分六个单元,分别是“巧妙的用力”、“ 生命的延续”、“ 生物的进化”、“ 地表缓慢变化” 、“矿产资源”、“ 工具与技术”。

五、基本措施:

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各班建立科学小博士协会,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六、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 现场考察 自然状态下的观察 科学幻想

情境模拟 科学小制作 讨论辩论 科学游戏 科学欣赏 社区科学活动 家庭科技活动 角色扮演

七、主要教学方法:

探究法 演示法 参观法 谈话法 辩论法 实验法

八、课时安排:

本册教材以单元为内容单位,在课时安排上也以单元为主,并包括随时评价所用课时。

第一单元:巧妙的用力 八课时

第二单元:生命的延续 六课时

第三单元:生物的进化 六课时

第四单元:地表缓慢变化八课时

第五单元:矿产资源 八课时

第六单元:工具与技术 四课时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3

一.教材分析

本册内容由《沉和浮》、《时间的测量》、《热》和《地球的运动》四个单元组成。

第一单元“沉和浮”:学生从物体的沉浮现象开始,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探寻物体沉浮的规律,研究影响沉浮的变量,最后形成有关沉浮现象的解释:一是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沉浮现象,二是从密度的层面解释沉浮现象。

第二单元“时间的测量”:学生制作计时工具并进行观测和测量,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及对“时间”的认识发展过程。认识计时工具的工作原理,感受计时工具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影响,感受人类为了不断改进工具所作的不懈努力。

第三单元“热”:学生在三年级“温度与水的变化”的基础上,将继续观察热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观察热量在物体中传递的现象,探索热量传递的规律,发现物体的导热性能是不同的,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不同的。

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让学生经历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学习基于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拟再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论证,不断地利用已知探究未知的方法,最终认识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的模式。

二.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不是很深刻,部分同学对死记硬背的知识记的牢,运用能力较差;科学观察能力和对比实验设计已经有较大的进步,但是独立探究能力和主动探究意识还不够;五年级的孩子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儿童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三.教学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3、面向全体学生,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4、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5、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6、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7、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以及各类竞赛活动。

四、教学进度表

沉和浮

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1课时

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1课时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1课时

4、造一艘小船;1课时

5、浮力1课时

6、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1课时

7、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1课时

8、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单元复习概念梳理1课时

1、热起来了

2、给冷水加热

3、液体的热胀冷缩;

4、空气的热胀冷缩

5、金属热胀冷缩吗;

6、热是怎样传递的

7、传热比赛;

8、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各1课时)

时间的测量

1、时间在流逝

2、太阳钟;

3、用水测量时间

4、我的水钟;

5、机械摆钟

6、摆的研究;

7、做一个钟摆

8、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各1课时)

地球的运动

1、昼夜交替现象;

2、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3、证明地球在自转;

4、谁先迎来黎明

5、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6、地球在公转吗

7、为什么一年有四季;

8、极昼和极夜的解释(各1课时)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4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全册教材分析:

1、全册内容和各单元教学目标:

五年级下册的学习内容是由“沉和浮”“时间的测量”“热”和“地球的运动”四个单元组成的。

在“沉和浮”单元里,学生从物体的沉浮现象开始,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探寻物体沉浮的规律,研究影响沉浮的变量,最后形成有关沉浮现象的解释:一是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沉浮现象,二是从密度的层面解释沉浮现象。

在“时间的测量”单元里,学生制作计时工具并进行观测和测量,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及对“时间”的认识发展过程。认识计时工具的工作原理,感受计时工具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影响,感受人类为了不断改进工具所作的不懈努力。

在“热”单元里,学生在三年级“温度与水的变化”的基础上,将继续观察热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观察热量在物体中传递的现象,探索热量传递的规律,发现物体的导热性能是不同的,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不同的。

在“地球的运动”单元里,让学生经历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学习基于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拟再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论证,不断地利用已知探究未知的方法,最终认识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的模式。

2、主要材料清单

“沉和浮”单元

小石块、泡沫塑料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木块、小刀、透明胶带、大小相同轻重不同的球、轻重相同大小不同的立方体、玩具潜水艇、橡皮泥、刻度量杯(底部带定滑轮)、钩码、垫圈、弹簧秤、马铃薯、酒精灯、木夹子、食盐、白糖、烧杯。

“时间的测量”单元

钟表、小木竿、自制日暑、量筒、塑料瓶、铁架台、螺帽、细线、木条。

“热”单元

温度计、塑料袋、热水瓶、气球、水槽、试管、烧杯、烧瓶、橡皮塞、玻璃管、金属热胀冷缩演示器、酒精灯、铁架台、铁片、火柴、蜡烛、各种材料制成的杯子和调羹、毛巾、泡沫塑料块。

“地球的运动”单元

乒乓球、手电筒、地球仪、铁架台、演示用时区图、陀螺。

三、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发展学生识别和控制变量的能力,继续学习运用对比实验进行探索的技能,要引导学生及时记录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整理,转化为证据,用科学探究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构科学概念。

四、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的科学进入课程实验的新阶段。通过两年多的学习,学生有了自己的科学思维方式 ,对科学探究过程有所了解,并能运用这一方法解决问题。但五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仍然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五年级的学生平时能自主完成作业,能关心、留意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的现象,并试着利用以前学到的观察方法来观察这些现象;学生对活动的参与性很高,但对活动的热情持续性不长;学习工具准备有一定难度,大部分同学的课前学具准备总是要打一些折扣,影响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总体来说五年级的学生对科学学习有一定的兴趣,但学习的主动性仍旧不够,自觉性不高,可见学生对科学学习还是不够重视。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提高课堂效率措施:

(1)、根据教材及学生的实际认真备好课,准备好活动材料,做到吃透教材,设计好科学活动、问题和作业。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精神饱满,面向每一位学生进行教学,努力调整每位学生积极性,把握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心态,并适时调整。

(3)、进一步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对学生的回答和作业及时准确反馈,贯彻以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

(4)、在科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提优补差措施:

(1)、鼓励学生扩大阅读量,多看一些有益的课外书籍,并提倡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验、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活动,以进一步提高能力。

(2)、帮助后进生建立自信心,继而贯彻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培养学生对科学课学习的兴趣。

(3)、延伸课堂内容,采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4)、加强优生与后进生的联系,促使他们互相帮助,在团结的气氛中尽快成长。

3、其它措施:

(1)、利用学校设施优势,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既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又可以促使学生在多样化的环境中灵活掌握知识。

(2)、重视活动的总结,注重课后交流、单元总结。

(3)、科学课堂教学要兼顾实与活。

六、值得注意的方面:

1、提供足够的材料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完成探究任务。

2、帮助学生把现象、数据转化为证据,利用证据得出结论。

3、科学概念的构建不是一步到位的,需要长时间的学习才能达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急于求成,要一步一步打好基础,让学生的认识沿着概念形成的规律发展。

4、本册教科书,设计了许多探究活动,这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帮助的,教师要发展学生识别和控制变量的能力,继续学习运用对比实验进行探索的技能,要引导学生及时记录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整理,转化为证据,用科学探究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构科学概念。

5、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将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五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仍然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因此在思维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从现象和事实出发,帮助学生进行概括总结,得出结论,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6、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应该基于对证据意识的培养上,使学生能够不断地寻找证据来支持自己的假设,通过理性的思考和大胆的质疑,来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

值观。

七、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 现场考察 自然状态下的观察 实验

专题研究 情境模拟 科学小制作 讨论辩论

种植饲养 科学游戏 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

竞赛 科学欣赏 社区科学活动 家庭科技活动

角色扮演 科学幻想

八、总结

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及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在使用两年的时间里,我的感触很深,我觉得这一教材真正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从社会的需要出发,充分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追求科学性、实用性、教育性等多方面的统一,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下面,我想谈一下自己在使用这一教材中的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科学》教材所安排的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促进学生的发展。 小学《科学》真正从学生的生活入手,符合儿童的童心、童趣,为学生提供了很多的亲身经历的机会,促使他们去自主地参与、主动地探索,在参与和探索中有所收获。同时有机地把探究学习、体验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同时也在活动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尊重事实、勇于探索和质疑的科学精神。

二、小学《科学》教材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具有弹性和开放性的特点。 在使用这一教材中,我感觉这一教材在编排中充分考虑了学生在生活环境、经验背景、个性特点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学习内容、教学活动、设计制作、综合评价等多方面都给学生和教师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和创新空间。它并不象小学自然教材那样内容非常的固定,实验过程、方法非常的单调、一陈不变,而是相当的灵活,教师可依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进行调节,而学生也可以有更多的自行探索创新的空间,因此,我觉得这一教材具有弹性和开放性的特点。

三、注重培养学生进行猜想活动和师生、生生的交流活动。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没有伟大的发现。”由此可见猜想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进行探索活动,一方面、正确的猜想会对学生是一种激励,学生会有一种成就感,会激励他在以后的活动中更加大胆地去猜想,去实践;再者即使是学生猜想不够正确或不够全面时,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也会从中有所感悟,去不断地实践和探究,同时也让学生明白光靠猜想还不行,要勇于去实践,实践是检验一切的真理。所以,我觉得教材设计的猜想活动这一环节非常好,它对学生进行好探究活动、学习好科学有很大的帮助。逐渐地猜想会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一种探索的动力。我觉得让学生无目的的去实践在学生头脑中不会留下很深刻的印象,而带着猜想去实践,学生的活动会更丰富、更充实、更有意义。另外小学《科学》非常注重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这也会对学生的发展是一种促进,在交流中大家可以相互取长补短、可以有新的发现,另外通过交流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倾听别人发言的良好习惯,同时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学生的许多的闪光的思想火花也是在交流中迸发出来的。所以,从起点三年级《科学》上册起就开始注重这样培养学生,我想几年下来,我们所有的孩子都会有所改变,有更大的发展。

四、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科学的人文精神 在这一教材的使用过程中,我们深有感触的是科学教材在编排上很好地将科学活动与社会生活、学生个人生活联系在一起,科学知识并不是单一呈现出来的,而是多层次多角度呈现给学生,另外教材在编排中还非常注重了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 五、注重培养学生长期进行观察活动的能力 《科学》这一教材非常注重对学生进行长期观察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他们持之以恒的精神,我想这对学生以后的成长会有很大的帮助。我们深有体会,学生进行一时地观察对他们来说很容易,但要长期坚持,很多孩子会中途放弃,最后会一无所获,我们的孩子确实需要在耐力与毅力的方面进行培养,我们现在使用的《科学》在这一方面就为学生提供了很好地锻炼机会。课外活动都为学生提供了很好地锻炼机会,我觉得非常好,符合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5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课程标准》为指导,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面向全体学生。根据本学科的特点,以探究活动为学习的核心,让学生通过参与“提出问题、猜想假想、观察实验、解决问题”等一系列探究活动的过程,获取科学知识,增长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和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发展创新思维。

二、教学总目标

1、能从“是什么,不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怎么样”“会怎样”提出问题。

2、能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初步比较和评价。1、能根据观察的现象进行猜想,知道猜想可能出错,需要证实。

3、能用“如果......那么”对猜想作出初步的假设。

4、能运用多种感官直接观察常见的动植物、土壤、水、空气、材料、岩石的形态特征。

5、能按要求的顺序观察(观察对象的前后变化。如观察水的形状、溶解等)。能在教师引导下借用工具间接的观察物体。

6、能运用对比观察法(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知道对被观察对象进行简单处理后,有时可以提高观察效果。

7、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简单的控制变量实验。能在教材引导和教师的帮助下制定简单调查计划、实验或观察计划。

8、会使用刻度尺、量筒进行定量测量。

9、根据教材要求,在教师指导下或他人帮助下进行简单制作。

10、能从周围对象中取得观察数据,能用图或简单文字记录数据。

11、能根据对象的外部特征进行分类。

12、通过询问、采访周围人(教师、同学、家长等)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13、学会倾听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

14、能用口头语言、图画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初步描述事物的外部特征的研究的过程。

15、将自己的观察结果与他人的结果和猜想进行比较。

16、尊重证据。

17、知道借助工具观察比感官更有效。

18、能将自己的探究的结果与假设相比较得出结论。

19、能判断他人的不同观点和评议的对错、好坏。

三、全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从儿童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出发,设计了40多个观察和探究活动,在卡通人“指南车”的引导下,以认识生命体的外部特征和周围常见物体的性质与功能为线索,学习一些基本的观察、比较、分类的方法,渗透敢于质疑、重证据、珍爱生命、关心环境等情感态度与价值的培养,为全套教材的学习打好基础。本册探究技能的训练重点是:观察、比较、分类、提出问题。本册教材的内容注意从儿童身边的自然事物和现象中选取,共包括7个主题单元:从“走进科学”——让我们从校园开始,针对校园中的生命体、非生命体的外部特征展开探究活动,引领学生去观察、研究“身边常见动植物”,认识动植物赖以生存的物质“水”、“空气”、“本地的土壤”以及同学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各种各样的材料”的性质与功能,形成了一个符合认知规律和学生思维发展规律、贴近学生生活的有机整体。每个单元由若干个课题组成,各课题之间具有内在联系,基本思路为:从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与现象出发,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展开活动,学习有关的科学知识与技能,最后将所学内容与实际生活(包括社会、环境)相联系并加以运用,再结合本单元的知识技能,在活动中让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进行提升,落实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理念。

将科技史作为儿童科学探究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用达尔文、李时珍、蔡伦等著名的科学家作为观察、制作活动中的串场角色,充分发挥科技史教育在培养儿童科学知识、科学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作用和功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使命感,树立爱国主义情操。

教材分析:本册共分为六个单元,共22课。

第一单元巧妙的用力: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组织学生探究简单机械的作用及简单的原理。学生在研究简单机械中观察两种力相互作用的过程,感受两个物体相互作用的现象,并认识到当两种作用力相等时,物体间将达到平衡状态即可。

第二单元生命的延续:本单元将在学生已有认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引领学生通过收集和整理各类相关资料,观察、比较并描述相关的现象等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来进一步感悟生命过程的复杂多样,培养对生命的珍爱,学习植物和动物不同的生殖方式,了解生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同时引导学生关注与生殖有关的生物技术问题。

第三单元生物的进化本单元继续引领学生带着许许多多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通过查阅、分析和整理资料、讨论、撰写科学短文、模型制作等不同方式的探究活动,讨论生物的起源和进化问题,研究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平衡。

第四单元地表缓慢变化本单元将引领学生尝试提出有根据的假设,通过相应的模拟实验,逐步使学生感悟到各种自然力量以及人类活动对地表改变的影响,帮助学生认识到地表变化是各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激发学生探索地表变化奥秘的兴趣,意识到保护地表的重要性,适时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世界,欣赏自然美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第五单元矿产资源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常见的岩石、矿石制成的生活日用品等入手,懂得地球母亲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矿产资源,但是这些矿产资源不是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因此保护矿产资源显得尤为重要。

第六单元工具与技术本单元以工具和技术为主题,将科学知识、探究能力、科学态度及科学、技术、社会、环境整合起来。激发学生对机器人开发研制的兴趣,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设计自己的机器人。

四、学生情况分析

湘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是整套科学教材的起始册,三年级一期的学生初涉科学课程,所以将教学定位在扶和引。

三年级小学生对于自然事物与现象的把握是很具体的,只有便于体验和理解的内容在他们科学素养的形成过程中才有意义,因此科学课堂主要将以生活经验和周围环境为基础进行探究活动。

三年级学生擅长于用感官观察、识别物体的基本特征。根据物体的相同和不同点对物体进行比较、分类,符合这阶段学生的认识特点,因此,教学中将注重发展学生此项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其他技能。

学情分析:

1、可喜之处:通过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设、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我强调小组合作必要性,所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2、不足之处: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地,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压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

五、教研专题及研究措施

以探究为核心,实现教学方式多样化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是起始年级的课,以一种新的面貌呈现给学生科学学习,这将是一个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呢?我们应让他们亲身经历科学的发现,动手做科学,动脑思考科学,动口交流自己对科学的理解。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科学的结论,更要重视研究科学的过程,从过程中悟出科学的真谛,通过得出结论体验科学探究的价值。

要致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能主动地、独立地学习,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科学欣赏、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实验、情境模拟、科学小制作、讨论辩论、科学游戏、交流会、调查、竞赛、角色扮演、科学幻想、搜集信息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充实教学过程。

研究措施:

a)重视指导学生认识各种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变化规律和原因。

b)不同的课型不同的教学思路

c)贯彻理论与实际的原则,加强与生活的联系。

d)注重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

六、教学措施与方法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3、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4、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七、个人业务学习

a)大量阅读教学理论书籍,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b)认真写好教学反思,积极撰写教学论文。

c)积极听课并做好记录

d)积极参加学校的集中业务学习,并做好记录。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6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课程标准》为指导,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面向全体学生。根据本学科的特点,以探究活动为学习的核心,让学生通过参与“提出问题、猜想假想、观察实验、解决问题”等一系列探究活动的过程,获取科学知识,增长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和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发展创新思维。

二、教学总目标

1、能从“是什么,不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怎么样”“会怎样”提出问题。

2、能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初步比较和评价。1、能根据观察的现象进行猜想,知道猜想可能出错,需要证实。

3、能用“如果......那么”对猜想作出初步的假设。

4、能运用多种感官直接观察常见的动植物、土壤、水、空气、材料、岩石的形态特征。

5、能按要求的顺序观察(观察对象的前后变化。如观察水的形状、溶解等)。能在教师引导下借用工具间接的观察物体。

6、能运用对比观察法(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知道对被观察对象进行简单处理后,有时可以提高观察效果。

7、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简单的控制变量实验。能在教材引导和教师的帮助下制定简单调查计划、实验或观察计划。

8、会使用刻度尺、量筒进行定量测量。

9、根据教材要求,在教师指导下或他人帮助下进行简单制作。

10、能从周围对象中取得观察数据,能用图或简单文字记录数据。【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11、能根据对象的外部特征进行分类。

12、通过询问、采访周围人(教师、同学、家长等)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13、学会倾听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

14、能用口头语言、图画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初步描述事物的外部特征的研究的过程。

15、将自己的观察结果与他人的结果和猜想进行比较。

16、尊重证据。

17、知道借助工具观察比感官更有效。

18、能将自己的探究的结果与假设相比较得出结论。

19、能判断他人的不同观点和评议的对错、好坏。

三、全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从儿童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出发,设计了40多个观察和探究活动,在卡通人“指南车”的引导下,以认识生命体的外部特征和周围常见物体的性质与功能为线索,学习一些基本的观察、比较、分类的方法,渗透敢于质疑、重证据、珍爱生命、关心环境等情感态度与价值的培养,为全套教材的学习打好基础。本册探究技能的训练重点是:观察、比较、分类、提出问题。本册教材的内容注意从儿童身边的自然事物和现象中选取,共包括7个主题单元:从“走进科学”——让我们从校园开始,针对校园中的生命体、非生命体的外部特征展开探究活动,引领学生去观察、研究“身边常见动植物”,认识动植物赖以生存的物质“水”、“空气”、“本地的土壤”以及同学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各种各样的材料”的性质与功能,形成了一个符合认知规律和学生思维发展规律、贴近学生生活的有机整体。每个单元由若干个课题组成,各课题之间具有内在联系,基本思路为:从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与现象出发,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展开活动,学习有关的科学知识与技能,最后将所学内容与实际生活(包括社会、环境)相联系并加以运用,再结合本单元的知识技能,在活动中让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进行提升,落实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理念。

将科技史作为儿童科学探究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用达尔文、李时珍、蔡伦等著名的科学家作为观察、制作活动中的串场角色,充分发挥科技史教育在培养儿童科学知识、科学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作用和功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使命感,树立爱国主义情操。

教材分析:本册共分为六个单元,共22课。第一单元巧妙的用力: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组织学生探究简单机械的作用及简单的原理。学生在研究简单机械中观察两种力相互作用的过程,感受两个物体相互作用的现象,并认识到当两种作用力相等时,物体间将达到平衡状态即可。文章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出自1、可喜之处:通过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设、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我强调小组合作必要性,所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2、不足之处: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地,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压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

五、进度安排(见附表)

周次课时内容
1-24走进科学
3-43身边的动植物
4-65土壤
7-1110奇妙的水
12-147空气
14-176各种各样的材料
17-183我学习了观察
19复习、考试

六、评价工作安排

评价工作、安排

评价方法:运用多种方法对不同目标、不同内容进行教学评价,做到评价全面化。评价方法主要有:教师观察、与学生谈话、优秀表现记录,任务完成情况等。

评价时机:评价要做到全程化。它必须伴随于教学过程之中,做到随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与反应,及时给予必要的、适当的鼓励性、指导性的评价。

评价主体:评价要实现多元化,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师评、家长评等相结合。

评价目的: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改进教学,促进学习,最终实现课程宗旨。

七、教研专题及研究措施

以探究为核心,实现教学方式多样化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是起始年级的课,以一种新的面貌呈现给学生科学学习,这将是一个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呢?我们应让他们亲身经历科学的发现,动手做科学,动脑思考科学,动口交流自己对科学的理解。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八、个人业务学习

a)大量阅读教学理论书籍,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b)认真写好教学反思,积极撰写教学论文。

c)积极听课并做好记录

d)积极参加学校的集中业务学习,并做好记录。

九、学科实践活动安排

本学期科学活动安排如下

第四周能源的节约

通过节能教育过程中让学生懂得现今能源面临着严重的危机,节约能源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话题,我们应从一点一滴做起,从我做起,从小做起,从平时生活做起。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科学探究能力、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科学态度等。因此.节能教育是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认清节能的迫切性。

1、调查

2、交流、讨论、总结

3、宣传活动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7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科学进入课程实验的新阶段。通过两年的学习,学生有了自己的科学思维方式,对科学探究过程有所了解,并能运用这一方法解决问题。但前两年的学习相比,本期课外实践活动增多,对观察和记录的要求很高,还需要长时间地观察和记录。

要求学生有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新教材中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和学生以前所学相比,难度较大。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生动活泼,有很大的弹性和开放性。注重突出科学、环境、社会、技术的联系,加强了和其它学科的联系。本册教材引入专题研究这一教学内容。

包括以下几部分:人体内部的秘密、我们怎么看到物体、生物的生长于繁殖、春夏星空、生活中机械、研究与实践。

根据新科学课程标准,本册重在培养学生以下几种科学素养:科学探究: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能进行观察、实验、制作等探究活动。对生物、地球运动等科学内容进行探究。

科学价值观:保持与发展想知道,爱提问、大胆想象、乐于探究的愿望。关心科学对待新事物及之间的联系。正确的理解科学,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互助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学习中尊重事实、注重环境保护和与自然和谐相处。

科学知识:使学生了解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世界的一些基础知识、变化所需的能量来源、科技与未来世界的紧密关系。以及运用知识进行科学探究活动。通过本册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的兴趣,使学生在科学探究、科学价值观、科学知识等各方面得到发展。

三、教学措施:

1、开展生动的科学课,引领学生进行主动地探究学习。

2、建立科学文件夹,记录学生在科学课上的学习进展情况。文件夹包括以下内容:科学课笔记本、自己搜集的文字、图表、图片、照片、观察报告、实验报告、记录表、评价表等。并在期末对学生做的文件夹进行展示与评比。

3、发挥评价对学习和教学的促进作用。教材提供了活动评价、单元自评、综合评价等到三类评价工具供教师和学生使用。采用形成性评价,使评价渗透在教学过程中,更好的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4、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把科学探究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与科学知识目标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技能与社会生活相联系,逐步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5、重视科学与技术的联系。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技术设计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6、树立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具有安全参与探究活动的知识、能力和习惯。

7、积极参与新教材实验。

8、开展环境教育,进行生物种养殖的课外实验,研究生物与环境间的关系。

四、潜能生培养措施:

根据对学生情况的了解,结合科学课的特点。潜能生主要表现在:

1、对学科知识无学习兴趣;

2、无科学探究意识,科学探究能力差;

3、缺乏合作意识;

4、实践能力不足。

针对这些情况,首先以生动的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供合作与参与的机会,培养他们科学探究的能力;在自由分组中安排他们进入较好的组学习,并开展“一帮一”的活动帮助他们。

五、课时安排:

单元 课时安排

一单元 四课时

二单元 五课时

三单元 六课时

四单元 四课时

五单元 六课时

机 动 2课时

上述提供的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是我们精心为大家准备的,希望大家能够合理的使用!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8

一、实验目的

1、教会学生正确的实验方法,体味实验的乐趣。

2、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主动探索新知识。

3、培养学生的能力,包括实验设计、操作、观察、记录和整理资料等能力。

4、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特别是知识素质和智能素质。

5、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观察和实验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各种感官,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共分5单元19课,第一单元是生命的奥秘,有1个实验。第二单元是地球和地表的变化,介绍了地球的形状表面内部及相关知识,有3个实验(实验6、7、9)。第三单元变化的能量,有4个实验实验10至13。第四单元探索宇宙,有2个实验,实验14、15。第五单元科技与未来,有1个实验实验17。

三、实验措施

1、课前教师要充分准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实验过程。

2、指导学生做简单的探究实验,制定实验计划,填写实验报告,制作简易科学模型。

3、加强观察和实验,充分利用仪器和器材,让学生参观察和实验活动,从而获得知识,锻炼能力。

4、师生共同开辟科学教学园地,自己搜集资料,自己动手制作教具,改善实验条件。

四、主要实验方法

探究法 演示法 参观法 实践法 讨论法

谈话法 辩论法 实验法 列表法 暗示法

五、实验进度表(见学校进度表)

单元

课次

实验名称

周次

节次

1

3

观察不同生物体的细胞

2

2-4

2

6

研究火山和地震

4

4-2

7

研究矿物

5

2-4

9

做卵石

6

2-4

3

10

摆的秘密

6

4-2

11

钻木取火

7

2-4

12

通电的线圈

7

4-2

13

无处不在的能量

8

2-4

4

14

太阳家族

18

2-4

15

研究四季变化

19

4-2

5

17

生物的启示

20

2-4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9

一、教材分析

1.本学科所使用教材的编排体系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是在五年级上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作为上一线索的延续,本册的主题确定为对“周围的和自身的观察、实践”,在这一册中共安排了“神奇的机械”,“形状与结构”、“他们是怎样延续后代的”,“岩石与矿物”,“人体的司令部”,“交流与质疑”六个单元

2.全套教材的特点

(1)从问题入手

(2)强调秦立科学探究的过程

(3)重视过程中数据资料的收集与积累

3.本册教材的内容结构及特点

内容结构:这套《科学》教材打破了原有的科学知识体系,更强调科学概念结构化,把相关的科学概念重新组合在新的单元主题之下,如:“生命之源——水”、“土壤与生命”、“固体与液体”等,同时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的结合和渗透科学的人文精神。

特点:从这套教材的“单元主题结构表”和“科学探究序列表”的图表中,您可以看出,我们这套教材以整体结构上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和论证,集中体现《课标》新理念,特别是引进了法国“做中学”的教学思想,让学生有一种既见树木又见树的感觉饿。

4.教材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机械的省力原理;知道改变物体的形状,承受力的大小会改变;了解岩石与矿物的特征;知道大脑和神经是人的神经中枢。

教学难点:能设计实验说明机械省力的原因;能应用形状的特点设计简单的受力结构,如房子、桥梁等。能够解释人的神经反应过程。

5.单元教材分析

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材分六个单元,分别是“神奇的机械”、“形状与结构”、“它们是怎样延续后代的”、“岩石与矿物”、“人体的“司令部””、“交流与质疑”。

第一单元采用总-分-合的思路进行建构。先总的介绍什么是机械,接下来是用四课的篇幅分别引导学生研究杠杆、斜面、轮轴和滑轮,最后,课文从自行车的链条传动引入机械传动装置,由力和能量的传递角度阐述机械是简单机械的组合,使学生获得对机械的一个整体认识。

第二单元就是在学生已经学过了常见材料、常见力的上,通过“别有洞天”的制作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形状与结构的初步知识,掌握科学制作的初步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兴趣、创新胆量。同时通过学生寻找“形状与结构”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真正感受科学技术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

第三单元围绕繁殖后代这个话题,比较全面地讨论了植物、动物和人类的繁殖问题。通过一系列活动,使每位学生认识到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牲,体会到生命的来之不易,从而增强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

第四单元的活动,试图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多种方法探究岩石的特征和矿物的性质,初步了解岩石的形成和矿物的用途。并且通过对日益减少的矿物资源的讨论,使学生知道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有限资源,让学生懂得珍惜资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保护我们赖以自下而上的环境。

第五单元从趣味性、适合性、系统性、发展性、探究性几方面原则出发,再一次选择学生所熟悉的事物――自己的身体作为研究对象,围绕本年级探究过程技能训练重点――“交流与质疑“这条主线,安排大量的探究活动去体会、理解大脑的”指挥中心”作用,构建了本单元既符合生命科学的知识逻辑体系,又符合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实际情况。

第六单元交流与质疑,广义地讲,发布信息和获取信息都是交流,不轻信、不盲从、不畏权、不满足现有状况与水平等等,都是质疑。在科学探究过程中,交流与质疑不仅是与探究相关联的活动与技能,还是完整的探究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科学探究活动的价值取向与基本技能。

6.本册教材的基础和学完本册教材应达到的水平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3、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4、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5、各班建立科学小博士协会,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6、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7、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8、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获得有关“运动和力”、“生物与环境”、“时间”和“地球运动”等方面粗浅的科学知识,逐步积累经验,理解相关科学概念。

过程与方法:经历几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加深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认识。不仅关注资料的收集和实验的探究,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分析和整理,并用充分的讨论再得出结论,并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交流。进一步理解控制变量对比实验的意义和方法,开始学习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自然现象,发展运用数据解释和推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球运动深入浅出探索的兴趣和探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关注时间的变化,对运动和力的关系充满探索的欲望,并能从科学发展史中获得对科学和科学探究的更多理解。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10

一、学情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对科学实验比较感兴趣,不喜欢死记硬背的知识,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独立探究能力和主动探究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生动活泼,有很大的弹性和开放性。注重突出物理现象的研究加强了和其它学科的联系。本册教材包括四个单元:沉和浮、热、时间的测量、地球的运动。 根据新科学课程标准,本册重在培养学生以下几种科学素养:

科学探究: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能进行观察、实验、制作等探究活动。对生物、地球运动等科学内容进行探究。

科学价值观:保持与发展想知道,爱提问、大胆想象、乐于探究的愿望。正确的理解科学,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互助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学习中尊重事实、注重环境保护和与自然和谐相处。

科学知识:使学生了解一些简单的物理基础知识。以及运用知识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通过本册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的兴趣,使学生在科学探究、科学价值观、科学知识、各方面得到发展。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3、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从小养成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学习兴趣。

5、通过各单元的学习,掌握各单元的知识。

6、亲近自然、珍爱生命,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四、主要导学方法:

探究法 演示法实践法 讨论法

谈话法 辩论法 实验法

五、基本措施

针对该科和本年级的特点,以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为主,使学生养成探究习惯,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

(1)开展生动的科学课,引领学生进行主动地探究学习。

(2)发挥评价对学习和教学的促进作用。教材提供了活动评价、单元自评、综合评价等到三类评价工具供教师和学生使用。采用形成性评价,使评价渗透在教学过程中,更好的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3)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把科学探究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与科学知识目标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技能与社会生活相联系,逐步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4)重视科学与技术的联系。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技术设计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5)树立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具有安全参与探究活动的知识、能力和习惯。

(6)积极参与新教材实验。

(7)开展环境教育,进行生物种养殖的课外实验,研究生物与环境间的关系。

根据对学生情况的了解,结合科学课的特点。

潜能生主要表现在:

1、对学科知识无学习兴趣;

2、无科学探究意识,科学探究能力差;

3、缺乏合作意识;

4、实践能力不足。

针对这些情况,首先以生动的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供合作与参与的机会,培养他们科学探究的能力;在自由分组中安排他们进入较好的组学习,并开展“一帮一”的活动帮助他们。

六、教学进度

周次 内容

1——————5周 沉和浮

6——————10周 热

11—————12周 复习、期中考试

13—————16周 时间的测量

17—————19周 地球的运动

20周 总复习、期末考试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11

一、课程目标:

1、激发学生探究物体与物体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的的相互作用与平衡关系。

2、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分析资料,以控制实验、模拟实验、分析实验结果、提出假设等探究能力,鼓励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

二、指导思想:

1、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全面落实《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为学生后继的科学学习和其他学科的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2、在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将学生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科学素养的诸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追求科学性、实用性、教育性、普适性的统一。

三、教学目标:

1、能通过设计实验方案和实验探究杠杆平衡、滑轮、斜面、齿轮等是如何提高工作效率的;通过观察、分析资料发现动物、植物有着多种繁殖方式;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对生命的起源、生物的进化做出有根据的假设;用模拟实验的方法探究地球表面的变化;设计制作能完成一定任务的工具(包括简单机器、机器人等)。

2、能始终保持对探究物体与物体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达到平衡状态的兴趣以及对未解之谜和生物技术的好奇,并积极关注相关研究的进展;感受生命延续过程的复杂多样,进一步树立珍爱生命、保护环境、保护资源的意识;能通过科学家的故事学会并初步形成分工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能运用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积极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3、能通过收集资料、亲历科学实验列举简单机械的`使用,体会到利用简单机械能帮助人们提高工作效率;举例说明不同生物具有不同的繁殖方式,发现生物的许多特征是遗传的,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分析实例找出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平衡关系;能描述温度、风、流水、植物对地表改变的作用,能说出岩石主要是由各种矿物组成的。

4、能感受一些工具和简单机械的运用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能关注与生物繁殖有关的生物技术,并能从正反两方面分析技术的运用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利弊;能提出保护环境、保护矿物资源的建议;能讲述科学家(如达尔文)的故事,关注工具发明和使用的发展史。

四、教材分析:

本册共分为六个单元,共22课。

第一单元巧妙的用力: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组织学生探究简单机械的作用及简单的原理。学生在研究简单机械中观察两种力相互作用的过程,感受两个物体相互作用的现象,并认识到当两种作用力相等时,物体间将达到平衡状态即可。

第二单元生命的延续:本单元将在学生已有认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引领学生通过收集和整理各类相关资料,观察、比较并描述相关的现象等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来进一步感悟生命过程的复杂多样,培养对生命的珍爱,学习植物和动物不同的生殖方式,了解生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同时引导学生关注与生殖有关的生物技术问题。

第三单元生物的进化本单元继续引领学生带着许许多多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通过查阅、分析和整理资料、讨论、撰写科学短文、模型制作等不同方式的探究活动,讨论生物的起源和进化问题,研究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平衡。

第四单元地表缓慢变化本单元将引领学生尝试提出有根据的假设,通过相应的模拟实验,逐步使学生感悟到各种自然力量以及人类活动对地表改变的影响,帮助学生认识到地表变化是各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激发学生探索地表变化奥秘的兴趣,意识到保护地表的重要性,适时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世界,欣赏自然美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第五单元矿产资源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常见的岩石、矿石制成的生活日用品等入手,懂得地球母亲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矿产资源,但是这些矿产资源不是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因此保护矿产资源显得尤为重要。

第六单元工具与技术本单元以工具和技术为主题,将科学知识、探究能力、科学态度及科学、技术、社会、环境整合起来。激发学生对机器人开发研制的兴趣,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设计自己的机器人。

五、学情分析:

1、可喜之处:通过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设、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我强调小组合作必要性,所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2、不足之处: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地,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压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

六、教学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七、教学进度:

单元课题

课时

巧妙的用力8课时

生命的延续6课时

生物的进化3课时

地表缓慢变化5课时

矿产资源4课时

工具与技术2课时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12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科学进入课程实验的新阶段。通过两年的学习,学生有了自己的科学思维方式,对科学探究过程有所了解,并能运用这一方法解决问题。但前两年的学习相比,本期课外实践活动增多,对观察和记录的要求很高,还需要长时间地观察和记录。要求学生有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新教材中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和学生以前所学相比,难度较大。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生动活泼,有很大的弹性和开放性。注重突出科学、环境、社会、技术的联系,加强了和其它学科的联系。本册教材引入专题研究这一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部分:人体内部的秘密、我们怎样看到物体、生物的生长与繁殖、春夏星空、生活中的机械、研究与实践。

根据新科学课程标准,本册重在培养学生以下几种科学素养:科学探究: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能进行观察、实验、制作等探究活动。对生物、地球运动等科学内容进行探究。

科学价值观:保持与发展想知道,爱提问、大胆想象、乐于探究的愿望。关心科学对待新事物及STSE之间的联系。正确的理解科学,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互助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学习中尊重事实、注重环境保护和与自然和谐相处。

科学知识:使学生了解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世界的一些基础知识、变化所需的能量来源、科技与未来世界的紧密关系。以及运用知识进行科学探究活动。通过本册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的兴趣,使学生在科学探究、科学价值观、科学知识、STSE各方面得到发展。

三、教学目标:

1、本册教科书设计了许多探究活动,这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帮助的,教师要发展学生识别和控制变量的能力,继续学习运用对比实验进行探索的技能,要引导学生及时记录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整理,转化为证据,用科学探究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构科学概念。

2、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将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五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仍然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因此在思维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从现象和事实出发,帮助学生进行概括总结,得出结论,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应该基于对证据意识的培养上,使学生能够不断地寻找证据来支持自己的假设,通过理性的思考和大胆的质疑,来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四、教学措施:

1开展生动的科学课,引领学生进行主动地探究学习。

2建立科学文件夹,记录学生在科学课上的学习进展情况。文件夹包括以下内容:科学课笔记本、自己搜集的文字、图表、图片、照片、观察报告、实验报告、记录表、评价表等。并在期末对学生做的文件夹进行展示与评比。

3发挥评价对学习和教学的促进作用。

教材提供了活动评价、单元自评、综合评价等到三类评价工具供教师和学生使用。采用形成性评价,使评价渗透在教学过程中,更好的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4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把科学探究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与科学知识目标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技能与社会生活相联系,逐步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5重视科学与技术的联系。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技术设计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6树立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具有安全参与探究活动的知识、能力和习惯。

7积极参与新教材实验。

8开展环境教育,进行生物种养殖的课外实验,研究生物与环境间的关系。

五、潜能生培养措施:

根据对学生情况的了解,结合科学课的特点。潜能生主要表现在:

1、对学科知识无学习兴趣

2、无科学探究意识,科学探究能力差

3、缺乏合作意识

4、实践能力不足。

针对这些情况,首先以生动的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供合作与参与的机会,培养他们科学探究的能力在自由分组中安排他们进入较好的组学习,并开展一帮一的活动帮助他们。

六、课时安排: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13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经过两年半的科学学习大部分学生平时在科学学习上态度较好,积极性较高。该年级学生经历了五个学期的科学课学习,从对科学知识的掌握和科学素养的养成上看,有具有一定的水准。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神奇的机械,形状与结构,它们是怎样延续后代的,岩石与矿物,人体的“司令部”,交流与质疑等。从探究对象上看,突出了认识事物的结构与功能、认识事物的相互关系、认识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关于“简单机械”和“形状与结构”的内容,重点体现事物的结构和功能;“大脑”突出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生物的繁殖”突出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从探究水平上看,应在教师引导和指导下,加大学生自主探究的力度,给孩子更多一点自主权。从过程与方法上看,注重定量的观察与测量,指导学生搜集证据和信息资料,突出解释与用模型解释的训练,注重相互之间的交流与质疑,并有一些设计与制作的活动。

三、教学基本目标

1、科学探究:经历几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加深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认识。不仅关注资料的收集和实验的探究,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分析和整理,并用充分的讨论再得出结论,并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交流。进一步理解控制变量对比实验的意义和方法,开始学习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自然现象,发展运用数据解释和推理的能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球运动深入浅出探索的兴趣和探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关注时间的变化,对运动和力的关系充满探索的欲望,并能从科学发展史中获得对科学和科学探究的更多理解。

3、科学知识:获得有关“运动和力”、“生物与环境”、“时间”和“地球运动”等方面粗浅的科学知识,逐步积累经验,理解相关科学概念。

四、教学措施

1、利用过程性评价和建立科学档案袋的方式,引导学生学好科学。

2、教师提供材料和资料,提倡学生自带材料,引导学生从课堂延伸到课外。

3、反思自己的教学,勤于思考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有什么意义等问题,并做好记录。本学期撰写3篇实录与案例分析。

4、钻研新标准和现有教材,充分利用现有教具、学具和各种教学资源,进行系统化的单元备课,提前做好教学准备。

5、在相关章节内容中渗透法制教育。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14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共有X个教学班,X名学生。经过四年的科学课的学习,学生体会到了科学探究的乐趣,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探究的方法。 五年级学生学习科学课热情较高,爱动脑,爱观察,爱实验,但由于年龄特点,他们还不能从事较为独立、完整地科学探究活动,有待于教师进一步指导。部分学生好动,不能在探究过程中掌握知识,而且在活动地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地课堂时间。从总体来看口头表达和观察能力方面有较好地基础,但还是有些学生发言不积极,表现欲望差,这有待于今后进一步加强这方面地训练,提高学生地素质,形成良好地氛围。

对科学探究能力地要求有一定要求,必须符合小学生地年龄特点,由扶到放,逐步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地形成依赖于学生地学习和探究活动,它必须紧密结合科学知识地学习,通过动脑动手、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地基础上,内化形成。

三、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教科书由“生物与环境”“船的研究”“环境与我们”和“热”四个单元组成。四个单元分别隶属于“生命科学领域”“技术与工程领域”“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和“物质科学领域”。本册教科书的整体编排,以核心概念的进阶发展为线索,整体设计教学活动,兼顾四个领域的年段安排,着力发展学生的探究和实践能力。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本单元内容共 7 课。

第1~3 课分别是“种子发芽实验”“比较种子发芽实验”“绿豆苗的生长”,引导学生对种子发芽和植株生长进行对比观察研究,认识植物与生存环境的关系,了解植物的生存需要一定的非生命环境条件。第4课“蚯蚓的选择”,学生通过对蚯蚓与环境的研究,认识动物与无生命环境的关系,了解动物会根据自身生存的需要对环境条件进行选择。第5课“当环境改变了”,学生通过对不同季节生物行为变化的分析,认识到当环境发生改变时,生物会改变自己来适应新环境。第6课“食物链和食物网”,学生经历认识和研究食物链与食物网,认识到生物之间是互为生长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第7课“设计和制作生态瓶”,学生在对绿豆苗与非生物、其他生物之间联系进行分析的活动中建构“生态系统”概念,并以此为基础设计池塘模型;在长期的观察中, 学生认识到在一定区域内生活的生物都需要一个和谐、平衡的环境,生态平衡的改变会对生物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

第二单元“船的研究”单元共 7 课,

第 1 课“船的历史”是单元起始课。在引出学习主题,了解学生关于船的前认知之外,还将引导学生在比较船的不同中,认识船只在体积、材料、构造、动力等方面的科学技术演化特点,并借助“独木舟负载物体”“船的形状与阻力关系”的体验活动,生发后续研究的问题和兴趣。

第 2 课“用浮的材料造船”承接第 1 课中的“独木舟负载物体”生成的“不稳定”“装载量少”问题,通过设计、制作、测量与完善竹筏模型的过程,体验浮的材料可以制作船并感受浮力。

第 3 课是“用沉的材料造船”。用沉的材料造船是造船技术的一次巨大变革,可以让学生感受科学与技术的紧密联系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借助橡皮泥和铝箔两种沉的材料造船的活动,学生将再次经历“问题—设计—制作—测试—完善”的技术与工程学习过程。

第 4 课“增加船的载重量”是让铝箔船装载更多的货物,保持船体的稳定性, 继续指向生活和生产需求促进了技术进步,使得船结构和造船技术不断发展。

第 5 课是“给船装上动力”。随着船只结构的完善、载重量的提高、运用的日益广泛,人们有了给船安装新动力,让船行驶得更快、更远、更持久,解放劳动力的新需求,风和蒸汽是船动力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技术进步。

第 6 课“设计我们的小船”和第 7 课“制作与测试我们的小船”,围绕船的材料、结构、动力等重要特点,比较完整地介绍了船的技术演变史后,选择材料,设计和制作一艘符合一定性能标准的小船,是对前五课的学习成果的综合运用。

第三单元“环境与我们”一共设计了 7 课,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第 1~2 课让学生整体了解地球为人类提供的珍贵而独特的生存条件, 了解地球面临的复杂、严重的环境问题。

第二阶段,第 3~6 课从研究水资源开始,到了解垃圾问题,再到能源利用问题、资源再生问题,具体地了解几个与学生生活贴近的环境问题。

第三阶段,第 7 课主要分析一个实际的环境问题。以某市城中湖生态环境成功恢复为例,探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

第四单元“热”共 7 课,以“热是怎样传递的”为主要学习线索,循序渐进地安排了一系列探究活动。

第1课“温度与水的变化”中,我们持续给水加热直到沸腾,停止加热,水不再沸腾,温度下降。

第 2 课“水的蒸发和凝结”探索水的蒸发现象,推测水温高低跟水蒸发快慢的关系。学生需要设计实验,通过实验记录证明水温高低会影响水蒸发的速度。我们在玻璃杯中加入冰块,将玻璃杯外壁擦干,静置一会儿,玻璃杯外壁又会出现水珠。

第 3 课“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安排了不同温度的水接触后变化的探究活动。教科书引用平时生活中常见的温牛奶现象,然后提出问题:热水是怎样使牛奶由凉变热的?通过研究试管中的凉水和烧杯中热水接触后的温度变化,探究热量的转移和平衡。

第 4 课“热在金属中的传递”中,学生主要观察和探究与“热传导”相关的问题: 在金属条的一端加热,另一端是否会热起来,通过实验观察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过程和方向。

第 5 课“热在水中的传递”中,学生通过加热试管中的水和加热烧杯中的水,认识热在水中以对流的方式传递。

第 6 课“哪个传热快”包含了两个活动:观察、记录木勺、塑料勺、金属勺的导热快慢和比较铜、铝、铁等金属材料的导热性能。

第 7 课“做个保温杯”中,学生观察常用材料的导热性能,并说出它们的主要用途。学生根据已掌握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及对各种材料保温效果的观察和比较,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一个保温杯,检测保温杯的保温效果。

四、教学目标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在实践研究方面,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过程与方法技能,如观察、记录、公平实验的设计与实施等。在本单元中,他们将通过研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进一步学习对比实验控制变量的探究技能,发展运用数据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解释的能力。在研究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过程中,他们还将学习使用图示的方法梳理较为复杂的生物关系。此外,在本单元中,他们还将经历几次较长时间的观察实践活动,这些都将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

第二单元“船的研究”,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对造船材料、内外部构造、动力装置的分项实践性探究,依托船演化的内在逻辑,组合成了设计制作一个工程产品的完整过程,为学生提供了“产生问题—设计作品—完成项目”的基本活动经验,突出了“做中学”“做中悟”的特征,有利于学生养成综合所学的各方面知识通过“动手做”解决问题的习惯,体验“做”的成功和乐趣,体会科学技术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第三单元“环境与我们”学生将认识到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为我们的生存提供了珍贵的环境条件,意识到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既依赖于环境,又影响环境。学生还认识到地球上的各种资源是宝贵的,能源是有限的,人类的日常生活消耗着大量资源并产生大量污水和垃圾,污水和垃圾危害环境,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达到了严重的程度。基本上面这些认识,学生将初步养成垃圾分类、节约资源的习惯,形成节约用水的意识,增强环保意识和责任感,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

第四单元“热”对于五年级学生而言,上述内容的学习,关键在于实验探究。他们需要在科学规范的实验中,观察与交流热传递的现象,了解热是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热量变化导致了温度变化。在研究热传递的方式后,利用热传递的性质来创造性地制作保温杯。

五、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2、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3、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六、方法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各班建立科学小博士协会,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3、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4、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七、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时间 教学内容 课时

1 2.16—2.18

开学第一课 1

2 2.21—2.25

始业教育课

1.1种子发芽实验 2

3 2.28—3.04

1.2比较种子发芽实验

1.3绿豆苗的生长 2

4 3.07—3.11

1.4蚯蚓的选择

1.5当环境改变了 2

5 3.14—3.18

1.6食物链和食物网

1.7 设计和制作生态瓶 2

6 3.21—3.25

第一单元复习

第一单元测验 2

7 3.28—4.02

2.1船的历史

2.2用浮的材料造船 2

8 4.06—4.08

2.3用沉的材料造船

2.4增加船的载重量 2

9 4.11—4.15

2.5给船装上动力

2.6设计我们的小船 2

10 4.18—4.22

2.7制作与测试我们的小船

期中复习与检测 2

11 4.24—4.29

3.1地球——宇宙的奇迹

3.2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 2

12 5.05—5.07

3.3珍惜水资源

3.4解决垃圾问题 2

13 5.09—5.13

3.5合理利用能源

3.6让资源再生 2

14 5.16—5.20

3.7分析一个实际的环境问题

第三单元测验 2

15 5.23—5.27

4.1温度与水的变化

4.2水的蒸发和凝结 2

16 5.30—6.02

4.3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

4.4热在金属中的传递 2

17 6.06—6.10

4.5热在水中的传递

4.6哪个传热快 2

18 6.13—6.17

4.7做个保温杯

第四单元测验 2

19 6.20—6.24

期末复习及期末测验

20 6.27—7.01

始业教育课

1.1种子发芽实验

21 7.04—7.08

1.2比较种子发芽实验

1.3绿豆苗的生长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15

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的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实施素质教育及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二、学情分析及教材分析

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参差不齐,部分学生有丰富的课外知识积累,平时注意对各类事物的观察,表现出对大自然、对科学的浓厚兴趣;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对科学的学习兴趣,但课外书阅读贫乏,无法建立起必要的学习联系;大部分学生,表现出对科学学习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动手做小实验,这种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必将成为学生在小学阶段科学学习强大内驱力和学习动力。

三、教学总目标

(一)科学探究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培养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三) 科学知识

1、掌握常用的机械和工具的特征,并能设计和制作机械和工具。

2、观察和研究常见的形状和结构,并设计和制造自己的“桥梁”,体验科学与技术结合的乐趣。

3、研究热和燃烧的关系及其原因,并能结合日常生活进行分析和阐述。 4、了解能量以及能量的变化,并能在实验操作中亲自去感受。 四、教研专题及研究措施

1、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的特点,因势利导。 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3、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4、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5、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6、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7、组织、引导学生参加科技小制作活动。 五、教研课安排和评价工作安排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组内互评、学员自评及组间评价 六、个人业务学习安排

学习有关安全教育、师德培训、德育教育、“五环节”教学模式推进、展示,教师业务培训,白板培训、教研组业务培训等内容,采用集体讲授、教研组培训、自学相结合的方式。

七、教学进度安排

下载2016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1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6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1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课程标准》为指导,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面向全体学生。根据本学科的特点,以探究活动为学习的核心,让学生通过参与“提出......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15篇)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1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科学课程标准》的精神,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 二、教学总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形成科学的学习习惯; 2、了......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范文模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课程标准》为指导,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

    2017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综合组 2017-3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五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2012.2 张凌雪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五年级共有57人,他们经过两年的科学学习,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科学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思维方式也初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