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云梦县梦泽高中教学论文读魏书生著作有感新人教版

时间:2019-05-13 00:25: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湖北省云梦县梦泽高中教学论文读魏书生著作有感新人教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湖北省云梦县梦泽高中教学论文读魏书生著作有感新人教版》。

第一篇:湖北省云梦县梦泽高中教学论文读魏书生著作有感新人教版

湖北省云梦县梦泽高中教学论文 读魏书生著作有感

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说过,教育之为教育,正因为它是人格性灵的唤醒。魏书生老师的管理不是像今天某些学校流行的那样,把一些管理制度细化为不同分值的量化考核,这从另一个方面讲是唯分数论的另一种畸形表现,学生会为了不被“扣分”而表现,哪还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读了魏书生的相关著作,就可以明白魏书生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进程,还可以感受到魏书生老师乐于教学、享受教学的幸福感,这是教育智慧的体现,也是教育成功的法则。

我从教十多年了,所教学生形形色色,五花八门,作为教师的酸甜苦辣也有所体会,有时真想不明白,为何有人对教育却还津津乐道,珍爱有加,师生关系如此融洽,每天工作得如此潇洒和轻松,而有的教师为何就不能起到与别人相同的结果呢,这成了长时间来的不解之迷。

古人云:知已知彼,百战不殆。搞教育同样如此,只有了解学生才能教好书,育好人。孔夫子教育学生成效卓著,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他对颜回、子路、曾参等学生的性格特长、思想状况了如指掌,在知人的基础上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综观古今中外凡有成就的教师,教育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有知人之明,能察觉学生思想深处的奥秘,能触摸到学生感情的脉搏,他们的心和被教育者相通相印,息息相关,只有这样的教学,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才是一种幸福和享受。反思过去,自认为责任心强的自己对自己的学生又了解多少呢,是否真和学生打成了一片,是否常与学生聊天、谈心,是否关心到了每一个学生,无论其成绩好坏,行为习惯好坏,是否走进了学生的心灵,学生是否真愿意同自己作心与心的交流,是否自己真成了良师益友。我想,以上这些除某些在每学期的教学计划和工作总结中偶有提及外,真正落到实处的还相差太远,每个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听话、懂事,上课认真听讲,下课认真完成作业,期末考试考个好成绩,如此,教师、学生、家长皆大欢喜,所以“很有责任心”的自己会在班上制定出许许多多的“不准”和“禁止”,有时还用相互监督的方法来检查不准和禁止的落实情况,结果却与想象中的相差甚远。总体看,这个班的纪律似乎被管好了,可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却大大减退了,热情少了,积极性没有了,学生在课外活动时的好奇、好动、好玩、好积极思维的特点不见了,而作为教师的教学难度也就更大了,上课不活跃,死气沉沉,有问题也不问了,这种课上得实在难受,是谁让他们变成了这样子,是我们自己,无数事实告诉我们,要教育学生,首先必须了解学生,这就如同园丁养花,首先必须了解花的习性,医生治病首先必须了病人的病情一样。

在了解学生方面,我们往往是从学生学习态度、行为习惯的表现上简单的了解和简单的评价学生,长期以来,辩证法已在对待学生身上不起作用了。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科学理论,是在总结先进教师的工作经验和少年儿童的心理变化过程的基础上提示出来的教育规律和心理变化规律。教师凭借这些理论的显微镜,常常能发现许多经验认识不到的学生心灵上的闪光点。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特殊规律,而且要了解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普遍规律,不仅善于把精力花在偶然的个别事件的处理上,更善于把主要精力用在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上,从而提高教育工作的效率。而自己在过去几年的教学生活中,把后进学生看得一无是处,师生互相埋怨,甚至和自己对着干,读了魏书生的有关著作,现在渐渐认识到了学生的心灵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好学生和后进学生的区别只在于头脑中是非,好坏排列的顺序及比例不同而已。正是因为后进同学上进心的幼苗小而枯黄,有的常常被压在石头下,才更需要教师的同情、关注和扶植。懂得了这些理论知识,然后在具体教育过程中加以运用,果然效果明显,某些平时不听话的同学,调皮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师生关系也不像以前,学生之间的友谊也加深了。

几十年来,我常觉得教师在地位上就是与学生不一样,教师就要高一层,就是权威,1 所以教师说的,学生就得无条件的服从,无条件的执行老师的安排,不得顶撞和不满,如有违反,那就是对老师的无理。所以师生平等很难在现实中体现,殊不知,老师也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学生的今天就是老师的昨天,学生犯了错误时的心情,老师通过回忆自己当年犯的错误时的心情就能认识真切一些。这就是魏书生说的“用回忆的方法去感知”。尊重与发展学生的人性和个性,会使师生生活在一种相互理解、尊重、关怀、帮助、谅解、信任的和谐气氛之中,从而真正体验到做人的幸福感与自豪感,减少内耗,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教育是一项可以给人以双倍精神幸福的劳动。教育对象是人,是学生,是有思想、有语言、有感情的学生。教师劳动的收获,既有自己感觉到的成功的欢乐,更有学生感觉到的成功的欢乐,于是教师收获的是双倍的、乃至更多于其他劳动倍数的幸福。

下载湖北省云梦县梦泽高中教学论文读魏书生著作有感新人教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湖北省云梦县梦泽高中教学论文读魏书生著作有感新人教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