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艺术领域)

时间:2019-05-13 00:36: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艺术领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艺术领域)》。

第一篇: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艺术领域)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艺术领域)

五、艺术

——丰富幼儿的情感,培养初步的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一)目标

1.能初步感受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2.喜欢艺术活动,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感受与体验;

3.乐于与同伴一起娱乐、表演、创作。

(二)教育要求

1.引导幼儿接触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和感人事件,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情感体验;

2.引导幼儿欣赏艺术作品,培养幼儿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 3.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地想象,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4.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和废旧材料制作各种玩具、工艺装饰品,体验创造的乐趣;

5.为幼儿创造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理解和相互欣赏。

(三)指导要点

1.艺术是幼儿的另一种表达认识和情感的“语言”。幼儿艺术教育应引导幼儿接触生活中的各种美好事物与现象,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情感体验。

2.艺术活动是一种情感和创造性活动。幼儿在艺术活动过程应有愉悦感和个性化的表现。教师要理解并积极鼓励幼儿与众不同的表现方式,注意不要把艺术教育变成机械的技能训练。

第二篇:《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艺术领域目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艺术领域目标:

幼儿园计划-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第5周计划

《幼儿园指导纲要》颁布实施以后,给我在新的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中搭建了一个过渡的桥梁,让我的教育思想上发生很多的变化。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自己在艺术活动实施时很难真正做做观念到行为的彻底转换。这是为何呢?我仔细查找原因,发现自己误解了《纲要》,以为《纲要》拿来就可用,就可以直接在活动中操作和运用。如此看来,如想实现真正的转换,就得在认识层面上进一步加强对《纲要》艺术领域的认识,带着这种想法,我翻开《纲要》的艺术领域目标,仔细的进行阅读,并分析了《纲要》实施前艺术活动目标要求,我发现以下三个问题。

一、初读艺术目标,发现三问题。

问题一:注重知识技能传授,缺少幼儿的艺术感受

大班音乐欣赏活动:欣赏国歌(幼儿园一日活动教案精选.1994年.上海科技出版社)

活动目标:

l

通过教学使幼儿了解歌曲的名称、理解国歌是代表我们的国家——中国。

l

熟悉曲调,了解国歌的节奏、节拍、性质,了解歌曲的大概意思。

音乐活动:学习歌曲“在农场里”(幼儿园教育活动好方案.93 年7月.重庆市出版社)

目标:

l

学习4/4节拍音乐的节奏,基本唱准象声词和四分休止符,初步学会歌

曲。

l

学习仿编歌词和为歌曲命名,并进行了即兴表演,激发幼儿爱小动物的

情趣。

我的分析:仔细分析这两个音乐活动的目标,不难看出以往的艺术教育实则等同于“技艺教育”。比如:欣赏国歌这个活动所提的两条目标都是知识目标,而关于情感、体验却没有提出。第二目标当中也是儿童的技能看得很重,而对于创编活动中所体验到的乐趣却没有提及。由此看出,这两个活动把以“自由创造”为特征的艺术活动变成操作性的模仿活动,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和表现技巧上,对艺术的审美价值及无限创造特征没有足够的估计。问题二:注重幼儿的整齐划一,缺少幼儿的艺术体验

《纲要》反复强调艺术是幼儿“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要使幼儿“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而《纲要》实施前的艺术目标又是怎样的一个价值取向呢?我们可以从下面的案例中得到一些启示。

首先,我给大家看几幅以前我在一些幼儿园参观时拍下的照片

接下来,我再和大家分享一个《纲要》实施前的艺术活动案例。

美术活动:画金鱼

中班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设置某种情景出示了一幅画有两条金鱼的示

范画,画中的金鱼是由一个等边三角形、一个小圆形、一个大半圆形和两个小半圆形等几何图形组成的。教师讲解示范后,幼儿悄无声息的照着示范图开始作画,其画面的构图、金鱼的造型与色彩等均与教师的示范雷同。

我的分析:这样的镜头在《纲要》实施前艺术活动中十分常见,许多幼儿园走廊中展示的“千人一面”的幼儿美术作品就是一个明证。然而这种艺术活动究竟存在着哪些背离艺术教育规律的做法呢?不妨我们一同来分析一下,首先这位教师以几何图形概括的图画极大的限制了幼儿艺术创造性,对于幼儿的艺术创造而言,这样的示范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示范的结果就是造成了幼儿的作品的整齐划一。其实,这也证实了传统艺术教育的一个误区,就是删除了在艺术教育活动中占重要地位的感知、欣赏和创造,仅仅教授创作和表演,结果孩子只能依葫芦珈瓢,也就出现案例中所出现的情景。

问题三:教师注重对艺术活动结果的集体评价,缺少对艺术体验过程的引导

接下来我再给大家呈现一组艺术活动中的教师评语

师:请一组的小朋友把举起来,我们来看看,谁可评为这组的小画家啊?

师:露露小朋友的舞蹈动作既标准又漂亮,小朋友都要象露露这样子学习啊。

师:宇宇小朋友画的花儿颜色真鲜艳,画面也干净、整洁,真不错。

我的分析:通过这些评语,我们可以看出在传统的艺术教育中,教育者经常以同一个主题要求每一位幼儿,不考虑幼儿现有水平,不知道怎样去接纳和赏识,在结果评价中有的老师用统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把幼儿作品作横向比较,这种做法挫伤了幼儿自信心,增加幼儿自卑感,最终使幼儿逃离艺术。由于幼儿绘画制作水平,认知能力,表现能力上的差异,孩子们在一个单元时间段可能并不能完成所有的过程,所以在艺术活动后的结果评价中,教师要注意不要太注重集体评价,要更多的注重多元化评价方式,更要注意过程中孩子的体验。

二、重读目标,从中找出三个关键词

通过对《纲要》实施前后的艺术活动的比较,我带着《纲要》阅读后的三个问题我重新进行了思考,再次对《纲要》的艺术目标进行了阅读。并阅读了书籍“从观念到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行动指南”文章“艺术体验的缺失——一个儿童艺术教育实践中应当关注的问题”文章“新纲要与幼儿艺术教育改革”等等,通过再次阅读,重新诠释。我从艺术领域的几条目标中找到了以下几个关键词。

艺术感受:

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艺术教育的目标定位较以往有了很大改变,目标体系定位于“感受——体验——表现”,目标里有“感受”“喜爱”“喜欢”“情感与体验”这样一类表达情感的词。比如《纲要》艺术目标的第一条这样说: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第二条“喜欢参加艺术活动”等等。这些目标的提法这都是从审美感受的角度来说的。而回过头看前面所提的第一个问题“注重知识技能传授,缺少幼儿的艺术感受”,正是由于过去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播,而忽略了艺术中重要的部分“艺术感受”。

艺术体验:在“艺术体验的缺失——一个儿童艺术教育应当关注的问题”这篇文章中,提到了幼儿艺术体验的缺失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因为艺术活动是一个十分特殊的人类活动,它与其他活动的区别在于艺术活动的直觉性与情感性。为此,新《纲要》的艺术部分提出了: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的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加强他们的生活体验。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也就是说,无论是艺术创作还是艺术欣赏都应该唤起人的某种艺术体验。结合第二个问题中所提到的“金鱼案例”来谈,正是由于教师过于注重儿童的结果的统一,而忽略了幼儿的艺术体验。可以看出,幼儿在活动中并没有主动参与,而只是按照教师设计好的式样、颜色和构图进行机械模仿,幼儿既没有被激发起艺术创造的欲望,也没有在艺术表现的形式与技巧上有所突破,更没有全身心的投入与体验,可以肯定的说这样的活动,艺术体验肯定是缺失的。

艺术创造:在艺术创造活动中,幼儿用绘画或手式或歌唱或舞蹈这种外在的符号形式尽情地、自由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内心的情感,感受用艺术与别人交流的喜悦,从而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满足。我们不难发现,几乎每个幼儿在画完一幅画或制作出一件手工作品时都流露出一种愉悦的、放松的、甚至恋恋不舍的情绪。那是因为艺术创造活动加强了儿童的满足感。而在前面问题中所出现的“整齐划一”“缺乏个性的创造”的现象,正是缺乏艺术创造这个环节。这就和《纲要》中的提到的“艺术活动是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相背离。由此可见,创造性的表现自我在艺术活动中起着多么重要的一作用。

三、再读目标,做到三个转变

带着阅读中所发现艺术活动目标的三个问题,紧接着又找到了艺术目标中的三个关键词,我再次走进《纲要》,走进“艺术领域目标”。通过仔细阅读,分析比较,我发现新《纲要》的艺术领域做到了以下几个转变。

转变一:重知识技能传授转向重感受、体验、表现、大班音乐欣赏活动:野蜂飞舞(幼儿教育2005年10月)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紧张、激烈的气氛。

2、了解绘画、语言、游戏等都是表达对音乐的理解的方式。

3、体验“找带头人”游戏中相互配合、“斗智斗勇”的紧张与快乐。

我的分析:从“野蜂飞舞”这个活动目标我们已经看到,较之以前,目标定位已经有了很大改变。现在的目标定位于“感受——体验——表现”,这样的目标定位淡化了对知识、技能的传授,强调了艺术与生活的联系,明确了幼儿在艺术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也有利于引导教育者在艺术活动中注重幼儿的感受、体验和情感表达方式。同时,也说明了幼儿园的艺术教育应当是一种关注儿童生命和谐发展的教育,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努力在艺术活动中焕发幼儿的生命和智慧的活力。在培养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的关系上,两者应当成为有机的统一,让儿童在把握艺术作品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习得知识技能,只有这样艺术才能真正成为幼儿的一种生活方式

转变二:重整齐划一转向重自我表达

音乐活动:学习歌曲“下雨歌”(幼儿园活动整合课程‘中班上’.05年6月.南师大出版社)

目标:

1、尝试用声音、动作、节奏表达自己的想象。

2、用自己的歌声、自己的动作表现出下雨的乐趣。

3、体验与同伴共同学习的快乐。

我的分析:通过比较我们看出了在“下雨歌”这次活动目标的设置中,更多的注重了幼儿的艺术创新。目标中反复强调了“自己的想象”“自己的歌声”“自己的动作”,要求幼儿能用自己的歌声和动作来表现下雨的乐趣。这样的目标做到了注重整齐划一转向注重自我表达。同时,注重幼儿自我表达也符合了《纲要》艺术领域的目标:能用浅显的艺术形式,创造性的表达自己的经验、想法和情感。同时也与《纲要》所提倡的“开放性”“宽容性”“自主性”相符合。

转变三:重教师对艺术活动的结果评价,转向注重过程体验的引导

案例(来源于《幼儿教育》2005年4期):一次美术作品欣赏活动中,老师请孩子欣赏西班牙画家米罗的作品《人投鸟一石子》(这是一幅运用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创作的现代艺术作品)。简单说了作家之后,老师便请小朋友说说看到了什么,结合孩子们的讲述老师有意识融入了有关颜色和线条在此画中的运用。之后,老师请孩子们摸摸自己的脸、身体、腿和脚,再看看画上的人和真实的人有什么不同。通过比较,幼儿发现画上的人只有一眼、一腿、一脚,与真实的人完全不同。这时老师便启发幼儿了解画家运用的是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并请幼儿各抒己见说说对这幅画的整体感受。接着师幼又共同做了一人变脸的游戏,要求幼儿用双手挡住脸,数到三时就把门打开,露出变形的脸。游戏之后,老师又请小朋友自己创造一幅变形的脸,并与幼儿共同探讨如何将脸变形。音乐声中,孩子们创作出了各有特色的变形脸,有把脸形画成正方形的,有把眼睛画成月牙形,有把鼻子画成水滴形的,还有把嘴巴画成花形的。。。画完之后,幼儿把画挂在胸前,开化妆舞会,相互介绍和欣赏各自的作品。

我的分析:新《纲要》艺术部分则指出: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活动要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尊重幼儿的差异性,为幼儿提供符合身心发展水平的活动内容和方式,让幼儿在游戏、探究、操作、探索和交往中学习,要接受幼儿不同的发展水平,更多地提供选择性的活动机会,鼓励幼儿运用不同的、自己喜爱的方式进行艺术活动,不追求所有幼儿一刀切的发展,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独特价值,形成个性的审美情绪。我想,“人投鸟一石子”这一案例就是最好的说明,不再作过多的阐述。

四、结合实践,我进行了三次尝试

通过对艺术目标的初读、重读、再读,我已经慢慢明晰了自己的思路,也找到了如何把观念转变为行业的方法,这也让我产生再次进行实践尝试的想法。如何把新观念转换为新的教学行为,我尝试着在教学实践中做到了以下几点,并对文章开始所提到的问题作出一些回应和改变。

尝试一:“感受美”————就要让孩子充分的去表达

活动1:孩子们在听了乐曲《喜洋洋》,很快被乐曲所感染,并纷纷表达了他们的内心感受:“这首乐曲真好听”;“好舒服哟”;“我听到里面在打鼓”;“好象里面在跳舞”;“我还听到在吹喇叭”„„在表达了他们的感受之余,我又引导小朋友说说音乐中什么地方在打鼓?怎么打鼓的?什么地方在跳舞?跳的什么舞?„„于是,小朋友便说“站着在打”“使劲在打”“唱着歌儿在打”“在池塘跳舞”“跳的娃哈哈”“跳的星星舞”

活动2:在欣赏《大餐》这幅美术作品时,幼儿又很积极地表达了他们的感受:“很多很多汉堡叠在了一起”;“这些人拉着圆圈在汉堡上跳舞”;“他们一边吃汉堡,一边跳着舞”;“看着它,我真想吃啊!”„„说着说着大家就谈到了“肯德基”,“我在肯德基店里过生日过了”;“妈妈带我去了好几次”‘“我喜欢吃辣子鸡”;“肯德基里面还可以玩,很开心”„„

在孩子们感受美的作品时,我充分给予孩子感受的机会,让他们尽情的感受说出自己的想法。在与孩子们的对话交流中,我所担任的角色主要是一个倾听者。因为我认为倾听幼儿就是尊重幼儿,就是对幼儿的关注,就是对幼儿及幼儿意见敞开心扉的最好方式。通过倾听了解幼儿,了解他们的经验,想法,兴趣点——关注什么,需要什么,希望接受什么。这一切正是艺术教育活动的前提所在。尝试二:体验美———就要让孩子在真实地美的情景中去体验

大千世界处处皆美,幼儿发现美的事物多半依赖于客观事物本身鲜明特征的吸引,于是,则我及时把握好这些机会,引导幼儿发现体验生活中的美。

活动1: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到了公园,看见公园五颜六色的鲜花,孩子们很高兴。我就引导孩子自己闻一闻,看一看,摸一摸,通过闻、看、摸让幼儿真实感受花儿的美丽,还引导孩子们唱起了歌曲“蝴蝶花”,跳起欢快的舞蹈。之后回园后,又启发幼儿用绘画的方式记录出自己的感受。

这里教师以观察者、支持者的身份帮助幼儿真实地体验到了“公园花儿的美”,而并非老师示范蝴蝶花如何画。通过真实的体验,让幼儿的情感得到了内化,激发了他们内在的欲望。老师从而通过孩子们的真实体验去了解孩子真正的需要。因为幼儿的情感、欲望、提出的问题有时隐藏在行为与孩子间的对话之中,作为教师不仅需要敏感的眼睛、耳朵,而且还需要敏感的心灵,要能进入幼儿的内心,体察幼儿的心声,呼唤幼儿的内在动机,以便更好的进行艺术教育。

尝试三:表现美——就要让孩子在美的世界中尽情地表现和创造

活动1:六一来临前一个月,我便将本次六一演出要表演的舞蹈“我和星星跳舞”“亲亲茉莉花“以及童话剧“走进太空”纳入了表演区,并投放了航空火箭,太空服装、星星头饰、彩带等道具,让幼儿在表演区自由使用。由于是幼儿熟悉的,又新增了道具。因此,幼儿乐不知疲的更换各种道具进行了表演,热情高涨。没想到几天下来,孩子们竟然创编了各种动作自娱自乐。欣喜之余,我将孩子们的创编动作加入舞蹈之中。由于是孩子熟悉的自创的动作,孩子们排练时没有以前烦燥和无奈,而我呢,也比以前任何一次排练让都轻松愉快。

在这里,我只是提前投放演出要用的表演材料,航空火箭,太空服装、星星头饰、彩带„„,至于节目中的角色分配和怎么表演全都幼儿自已选择、自己决定,让幼儿完全处在宽松的探索氛围中,自然的融入到节目的各个角色中。当然我也并非听之任之,不管不问,而是在一旁观察和倾听孩子们的表现,当幼儿碰到困难与需要时,我就及时给以适宜的支持和引导。最后我还把孩子的创造结果很好与六一节目融合在了一起,让孩子们和老师感觉都体验着快乐,创造着快乐。由此可见,只有这种类型艺术才是真正的孩子们的艺术,生活的艺术,人的艺术。这也印证了艺术活动的另一个要点:表现美——就要让孩子在美的世界中尽情地表现和创造吧!

五、个人感悟

整个阅读进行到此,我感觉自己经历了一次思想的洗礼。通过对《纲要》艺术领域目标的阅读,就象是我与《纲要》进行了一次对话。这次对话让我有了完全不同的感受和心路历程。对话中我重新审视和检讨了自己的思想,对话中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对话中,又一次鞭策我向专业成长之路迈进了一步。整个阅读不仅教会了我思辨,教会了质疑,还教会我了如何作一个专业的幼教人。同时,我也收到了更多不可言喻的感悟。

1、新的艺术教育活动倡导教师要给予孩子充分的创造机会、表现机会,发挥孩子的自主能力。但并不是在过程中完全放任孩子,游离于活动之外。要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从过去的大包大揽一下子跳到袖手旁观。其实,凸现儿童的主体性与教师的作用是不相矛盾的,关键是教师在过程中引发幼儿艺术表现人生的欲望,并向他们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术支持。

2、幼儿园的艺术教育应当是一种关注儿童生命和谐发展的教育,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努力在艺术活动中焕发幼儿的生命和智慧的活力。在培养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的关系上,两者应当成为有机的统一,让儿童在把握艺术作品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习得知识技能,只有这样艺术才能真正成为幼儿的一种生活方式。

解读“艺术”,有风来兮,但不是长江河边萧萧的寒风,是一夜忽来的春风。就让我们与风同在,在幼教这块土地上就着风的气息呼吸,藉着风的力量而舞,迎风而战,驾风起飞吧!

第三篇:《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各领域目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也可作其他不同的划分。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一、健康领域目标

1.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 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 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二、语言领域目标

1.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

2.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 3.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 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5.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

三、社会领域目标

1.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

2.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3.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

4.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 5.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四、科学领域目标

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3.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4.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5.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五、艺术领域目标

1.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2.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第四篇:大班艺术领域教育纲要

幼儿园教育纲要(大班)

艺 术 领 域

一、幼儿特点

幼儿期的艺术活动主要有音乐、美术、文学等多种形式。艺术活动的情感性、愉悦性、形象性(视觉形象、听觉形象)、想象性、活动性符合幼儿的思维水平和认知特点,因此,每个幼儿都有参与艺术活动的愿望。

幼儿对鲜明、突出的节奏、音响、律动具有浓厚兴趣。幼儿阶段是音乐感觉能力、听觉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培养幼儿感知、听辨声音的强弱、长短、快慢、高低和音色等,可以开发幼儿的音乐潜能。由于幼儿的发声器官稚嫩,听觉的分辨能力稍差,他们歌唱时不易唱准音调,且音域较窄。教师应注意保护幼儿的嗓音,逐渐培养其准确歌唱的能力,帮助他们建立稳定的节奏

3岁前的幼儿喜欢用笔随意涂划,处于涂鸦期。3岁左右的幼儿进入象征期,这时他们开始尝试利用涂鸦时掌握的各种形状表现自己的经验,但他们表现的动机和信心都十分脆弱,教师应精心保护这种尝试活动。4岁左右的幼儿开始进入形象期,他们开始有意识地用美术方式表现自己的经验和愿望,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构思越发丰富、完整,创造的形象越发生动、细致,使用的色彩越发多样化。

幼儿喜欢听故事、看动画片、木偶剧、儿童剧等,看到精彩处,他们会屏气凝神,十分专注,并在游戏和生活中再现他们十分喜欢的对话和动作。

幼儿艺术能力的发展存在较为明显的个体差异,教师应对幼儿的这一特点给予充分关注。幼儿艺术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创造能力,而且在活动中有利于他们合作、分享、交往力等方面的发展,为他们一生的高质量生活奠定基础。

二、领域目标

1.培养幼儿对音乐美术等艺术活动的兴起,使幼儿在艺术活动中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

2.引导幼儿感受并欣赏艺术作品及周转环境中的美。

3.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对周围生活的感觉和体验,培养幼儿艺术表现和创造的初步能力。4.培养幼儿艺术活动的良好习惯。

三、对教师的要求

1.教师应热爱幼儿,了解幼儿艺术学习的特点,对艺术活动有兴趣并具有一定的修养。教师的眼睛和心灵要永远对新事物开放,不断捕捉平常事物中的美。

2.教师应支持、鼓励幼儿艺术方面的探索、表现与创造,而不是 片面追求某些技能的获得。要允许具有不同艺术素质的幼儿按照自己的特点提高艺术能力,并善于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确定不同的教育策略。

3.教师应具备创设良好艺术环境、组织艺术活动及向幼儿随机进行艺术教育的能力。在艺术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幼儿的需要和意愿,使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

四、对环境的要求

1.向幼儿提供自由欣赏与创造的精神支持,对幼儿的探索与表现及时给以肯定。艺术活动中要始终保持自由、轻松、活跃的气氛。

2.幼儿需要音乐环境的熏陶。幼儿园应把音乐活动与日常生活密切结合,并根据具体条件创设活动区(角),区(角)中应备有供幼儿尝试和摆弄的各种打击乐器、舞蹈服装、演出道具及自制乐器等,幼儿园必要的教育设备应齐全,性能良好。

3.幼儿园环境的创设应体现幼儿特点。活动室的布置应该凝结着幼儿的智慧和劳动成果。它既是用来欣赏的优美环境,又是幼儿自由创造的天地。它既要简洁、明快、富有儿童情趣,又要有主题。美术活动区(角)中为幼儿创作提供的材料要丰富、耐用,可塑性、功能性强,并备有欣赏画册。

4.在可能的条件下,应使幼儿经常欣赏优美的文学作品,内容健康的动画片、木偶剧、儿童剧等,为不断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和能力创造条件。

五、教育内容

音乐

(一)兴趣

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参加音乐活动,并在活动中感到愉悦。

(二)感知和欣赏

1.在活动和游戏中,引导幼儿感知八分音符、切分节奏和弱起拍。

2.在游戏中引导幼儿模仿、记忆节奏短句和旋律短句。

3.在音乐活动中,引导幼儿感知和体验歌曲、乐曲和舞蹈的不同风格。

4.引导幼儿感知发现乐句、乐段中的相同与不同。

5.在生活和游戏中,鼓励幼儿用语言、图画、动作表演等大胆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想象、联想和情感体验。

(三)表现

1.歌唱

(1)在生活和音乐活动中,引导幼儿歌唱时音调、节奏准确。

(2)引导幼儿体验与大胆表现不同歌曲的情绪情感。

(3)引导幼儿乐于个人独立歌唱和集体表演,能简单地评议同伴的歌唱。

(4)通过两声部轮唱和简单的二声部合唱,培养幼儿的听觉能力和协调、配合能力(有条件的可以尝试)。

2.律动、音乐游戏、舞蹈

(1)在律动、音乐游戏、舞蹈中,引导幼儿动作与音乐合拍、协调、优美。积极体验和大胆表现对音乐的感受和美好的情感。

(2)在游戏和音乐活动中,引导幼儿初步掌握几种舞蹈的基本语汇和律动的组合形式。(3)鼓励幼儿通过自由探索,初步学会使用各种表演道具。

3.打击乐器演奏。

(1)在游戏中引导幼儿通过自由探索,逐步掌握几种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

(2)在音乐活动中,引导幼儿按简单的节奏谱进行打击乐合奏,并具有初步的多声部协调、配合能力。

(3)鼓励幼儿自己尝试制作乐器,并喜欢用自制乐器参与音乐活动。

(4)引导幼儿养成正确使用乐器的良好习惯。

4.创造性音乐活动

(1)鼓励幼儿以即兴歌唱和表演等方式表达情感及与他人交流。

(2)在律动、音乐游戏、舞蹈、打击乐器演奏中,培养幼儿即兴创作的兴趣和初步能 力。美术

(一)兴趣

1.在生活中,引导幼儿寻找和发现周围环境中的美好事物。

2.鼓励幼儿主动选择各种美术活动,参加活动有始有终。

(二)欣赏

1.在生活中,引导幼儿欣赏绘画作品、工艺品、建筑、节日景色、自然风景的美,鼓励幼儿用语言、动作、表情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2.鼓励幼儿评价自己和同伴的作品。

(三)表现

1.绘画

(1)鼓励幼儿运用不同的方法表现自己的经验和想象。

(2)引导幼儿根据主题组织形象,构成简单的画面情节。

(3)引导幼儿辨别深浅不同的颜色,并大胆使用它们。

(4)引导幼儿会利用多种绘画工具和材料,掌握正确使用它们的方法,巩固正确的握笔姿势和作画姿势,保持桌面工具材料的秩序。

2.泥工

(1)鼓励幼儿通过探索与尝试,学习简单的泥塑方法,学会使用简单工具和辅助材料。(2)引导幼儿巩固良好的泥塑习惯。

3.纸工

(1)提供一定条件并鼓励幼儿通过主动探索学习简单的折纸方法,并能根据自己的想象对作品进行添画、组合等。

(2)引导幼儿用自己剪出的图形和自然材料创造性地粘贴组合各种形象,组成简单的情节。

4.制作

(1)鼓励幼儿通过主动探索与尝试,用纸、绳进行简单的编织。

(2)引导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将现成的物品修改、添加、组成有趣的形象。

(3)引导幼儿通过主动探索与尝试,将现成的材料修改成印章,制作丰富多彩的印画。其它艺术形式

1.引导幼儿欣赏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如建筑、园林、摄影等,并能进行简单的评价。2.引导幼儿欣赏故事、诗歌、散文、动画片、木偶剧、儿童剧、小歌剧、电影、京剧、及其它中国传统戏剧等,能谈出自己的感受。

3.支持、鼓励幼儿在游戏和表演活动中进行大胆的艺术表现。

六、评价要点

(一)教师

1.能够以自身对幼儿的深厚情感、对艺术的深厚兴趣和良好修养吸引、感染幼儿。2.充分尊重幼儿在艺术活动中的意愿,真诚鼓励每位幼儿的探索、表现与创造。

3.根据幼儿年龄特点与个体差异,灵活运用多种教育手段,自然、合理地把艺术教育贯穿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

(二)环境

1保持自由、轻松、活跃的艺术气氛,有利于充分发挥每位幼儿的想象与创造。2.幼儿有充分的时间与空间从事艺术活动、充分体验、感受、表现、创造。

3.活动室布置有幼儿特点,简洁、明快、天真、活泼,充分体现幼儿的参与性,为幼儿创作提供的材料丰富、耐用、可塑性、功能性强。音乐教育设备性能良好。

(三)幼儿

1.对艺术活动有兴趣,喜欢多种形式的艺术作品。

2.主动参与艺术活动,在活动中积极探索,乐于用艺术形式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有独创的意识与一定的能力。有一定的坚持性,会正确使用有关工具、材料。

3.艺术的感受、表现和创造能力在个体原有基础上有提高。

第五篇: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密切合作,与家长相互配合,尤其在“组织与实施”这一部分中,还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而多年的幼教工作经验更使我清楚地认识到:要提高幼儿的素质,光靠幼儿园是谁也难以实现的,唯有重视家长工作,努力做好家长工作,帮助家长转变观念,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主动参与到幼儿园教育中来,使他们成为教师的合作伙伴,才能有效地提高幼儿园保教工作的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健康的发展。由此可见,家长工作在幼儿教育工作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做好家长工作,帮助家长转变观念,提高家长的家教水平。

由于年龄、学历层次及所处环境的不同,家长们在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所持的态度、观念往往也各不相同。在对待“家长如何对待孩子提出买昂贵玩具的要求”的问题时,发现有的家长就认为,孩子是家庭的唯一希望,只要是孩子喜欢的就应该买,为了孩子什么都可以舍弃,惟独不能让孩子受委屈;有的家长认为,孩子的这种要求是无理的,应该制止,实在不行就打;还有的家长则认为,买不买应有家长说了算,不能由孩子来决定……等等。观念各不相同,行为、方法也就自然不相同,有的家长主张采取粗暴的打骂,有的家长则主张以哄骗为主。此时,转变家长不正确的观念与行为,开展家长工作刻不容缓。当然,家长的这种观念,不是一时形成的,因此,在开展家长工作的时候,作为教师不能寄希望于一次、二次家长指导活动就收到实效,而应该把家长工作纳入我们的日常工作之中。为此,我们利用早晚接送孩子的时间与个别家长进行沟通,利用幼儿园的宣传橱窗,家长园地的“观念与思潮”栏目等向家长介绍最新的教育观念,向家长发放宣传材料,同时还组织家长听专家的讲座,看有关的录像,举办“家长座谈会”、“育儿经验交流会”、“家长辨析会”等多种形式的指导活动,多渠道地开展家长工作,让家长通过对照自己与他人的教育方式来自觉地更新自己不正确的观念与方法。事实证明,通过一系列的指导活动,家长们都认识到,如果一味地满足孩子,对孩子今后的发展则有害而无益,一些原本主张打骂的家长,现在已能采取说理的方法与孩子交谈,有的家长则变得越来越民主了,能够从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不再是一口拒绝了。由此可见,重视家长工作,并努力做好家长工作,对于转变家长的观念至关重要。家长观念转变了,落实到行为上,也会相应的有所改变,观念、行为转变了,家长的家教水平也就自然慢慢提高了。

其二,做好家长工作,有利于家园同步,形成家园合力。

早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已提出“家园共育”这种观念。“家园共育”的本质特点就是一个“共”字,即幼儿园与家庭,教师与家长的相互配合,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家长观念一旦转变了,家长就会正视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之间的关系。要达到“共育”,仅仅转变家长的观念是不够的,还应该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目标,了解教师的工作。因此,我们在改变家长观念的同时,把家长请进幼儿园,开放“家长半日活动”,举办“家委会成员联谊会”,让家长直接参与孩子的活动,观摩教师的教育工作。同时,还充分利用定期更换的家长园地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内容,近期开展的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园,了解教师和孩子,明确家园配合的重要性。因为,只有在了解的基础上,家长才有可能来配合幼儿园的一切工作。例如:在“培养幼儿文明礼貌的习惯”时,仅靠幼儿在园学习一些礼貌用语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家长的配合。为此,我们首先转变家长的观念,让家长明确从小培养孩子文明礼貌习惯的重要性,明确幼儿园开展活动的目标及手段,然后注意在家对孩子进行引导,并用自己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从而达到家园目标一致,促使孩子从小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试想,如果仅凭教师的说教,家长不管不问,甚至看到不文明的行为也不及时加以纠正,或者家园意见不统一,那么,孩子怎能养成好的习惯?由此可见,重视家长工作,努力做好家长工作,有利于家长的主动配合,从而达到家园同步,形成家园一致的教育合力。

其三,做好家长工作,有利于家庭资源的充分利用,从而更好地为课程建设服务。

随着教育的发展,幼儿园课程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如今每个幼儿园都在努力地探索适合自己幼儿园实际的,即所谓的园本课程,而实践告诉我们,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教育资源的利用至关重要,其中就包括家庭资源的利用。幼儿园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往往需要有一定的物质材料的支持与准备,比如一些图片、知识资料,以及与主题相关的事物材料等。光靠教师一人收集往往是十分有限的,只有我们平时重视家长工作,努力做好家长工作,动员家长和孩子一起收集、准备,才能使我们的活动开展得更加生动、活跃。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现在的孩子已不同于以往的孩子,他们的知识已不再局限于在幼儿园学到的,他们提出的问题有时甚至连教师也回答不上来。那么,在信息社会的今天,我们就可以发动家长,让他们协助上网查阅资料,或者教会孩子如何从广播、报刊等媒体中主动获取信息资料,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望。同时,我们还体会到,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一些家长往往本身就是现成的教育资源。比如:有的家长是邮递员,有的家长在医院工作,有的家长是电脑专家,那么,如果我们能主动争取这些家长,让他们参与到我们的课程中来,为孩子介绍自己的工作单位,介绍自己的工作情况,介绍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等等。这样,不仅可以使课程的内容更加丰富和生活化,而且,组织形式也更加活跃和贴近孩子的生活,同时还有利于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孩子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由此可见,重视家长工作,努力做好家长工作,就能争取家长参与到课程建设中来,并且可以充分发挥这些家庭资源的优势,以便更加有利于我们的课程建设。

其四,做好家长工作,有利于教师的自我成长。

二十一世纪,对教师素质与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开展家长工作已成为每个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能否成功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家长活动,也是体现一个教师开展家长工作能力高低一个方面。如果我们重视家长工作,努力做好家长工作,学会与不同的家长进行沟通,那么,久而久之,作为一个教师,开展家长工作的经验就会越来越丰富,与家长之间的交往能力就会越来越强,这是其一。其二,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也是终生老师,孩子与家长相处的时间比教师多,因此,家长和教师相比,更了解自己孩子的脾气、性格与兴趣爱好,在教育孩子方面或多或少会积累一定的经验。虽然这些经验不一定都是成功的经验,但肯定也有我们教师可以借鉴的地方。因此,如果我们重视家长工作,努力做好家长工作,平时能多开展一些诸如“家长座谈会”、“育儿经验交流会”等活动,让家长畅所欲言,相互交流,对教师来说,无疑也是一个良好的学习机会。因为,从家长的交流中,我们不仅可以进一步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目标,使自己的教育更加有针对性,同时,还可以发现自己在教育工作中的不足,以便把今后的工作做得更好,使自己不断地成长起来。

其五,做好家长工作,有利于提高幼儿园的声誉。

下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艺术领域)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艺术领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学习测试题 一、选择题(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題2分,共20分)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是从()起试行。 A、1996年7月B、1998年9月C、2001年......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各领域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我们积极贯彻《纲要》精神,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 通知 教基〔2001〕2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委,部属师范大学: 为进一......

    浅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浅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如何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领导者? 教师是教育者,幼儿是受教育者。教师是主导而幼儿是主体……我们朝夕相处,我们相亲相爱。可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如何避免幼儿在游戏中发生意外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而活泼好动是幼儿的天性,户外自由活动是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 通知 教基〔2001〕2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委,部属师范大学: 为进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框架:总则——教育内容与要求——组织与实施——教育评价 第一部分:总则 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幼儿......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讲到: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本周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