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小学语文整体阅读教学法的重要地位与作用——翁盛观

时间:2019-05-13 00:05: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试论中小学语文整体阅读教学法的重要地位与作用——翁盛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试论中小学语文整体阅读教学法的重要地位与作用——翁盛观》。

第一篇:试论中小学语文整体阅读教学法的重要地位与作用——翁盛观

试论中小学语文“整体阅读教学法”的重要作用与地位

闵行区浦江二中

翁盛观

所谓“整体阅读”,就是把一篇或一个单元的课文作为一个整体来阅读。首先要从总体上把握文章中心,总体感知作者所表露的情感,而不是支离破碎的咬文嚼字;进而思考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思考我们今天应该如何看待他的观点,如何有批判地吸收其中的养分。“整体阅读教学法”是教师在教学中充分重视文本整体的艺术性和科学性的一种教学方式。

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林林总总,但无论哪种方法,都离不开整体阅读,都依托于整体阅读。所以笔者以为,应该把“整体阅读”列为语文诸多教学法中的首要代表,把它放在首要地位,予以充分重视、大力提倡并全力运用,以便更迅速、更广泛、更有效地提高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对此,笔者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具体阐述。

1、从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看

学习语文在于欣赏作品对人性的展开,欣赏作品语言表达的精美。这是语文教育的真正任务与基本功能。字词句章是为“魂”服务的,但是以往烦琐的阅读分析使字、词、句、章本身成为了目的。感受、领悟、欣赏的过程被单调的操练加上难以避免的批评训斥代替了。

语文所提供给学生的应该是超越狭隘实用的,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给学生一个多样性思考的机会,以增强他们分析各种社会现象的能力,甚至是在进入社会之后能够发现和提示一些生活真相的能力,并抵制那种有目的的简单化的思想的能力。说到底语文培养的是学生的人文情怀及思维品质。

语文教学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但更离不开情感的交流、心灵的沟通和生命的对话。语文表达的是主观感受,流露的是内心情感,展现的是个人见解和智慧。语文阅读的真正价值在于获取这种感受,体验这种情感,理解这种见解,转化这种智慧,最终形成自己的丰富的精神世界。

因此,语文阅读教学只有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获取了对文本的整体感知以后,才能达到以上目的,而烦琐的分析只能割裂这种感受。

2、从语文阅读课的任务看

学生学习语文无非是要学会吸收和表达。吸收能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阅读量的多少和质的优劣。这是有前人的无数经验可证明的。我们读一篇文章或一部作品,吸收的往往是无形的精神滋养而不仅仅是 那些具有可操性的表达技能。

这种吸收,需学生静下心来对文本语言与内容做细细体会才能有所收获,而不能靠教师做种种灌输去获取。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文本主旨、对文本的整体把握到达一个什么程度是十分关键的,学生阅读的质的优劣决定着精神滋养的优劣。而阅读的质是要靠阅读量的积淀来完成的。对此,学生只有主要依靠整体阅读方法来完成这个量,舍此而想找一条什么捷径往往是徒劳的。

3、从阅读教学最质朴的要求看

阅读教学最质朴的要求就是要让孩子们“好读书”,能从阅读中体验快乐,充实思想与知识的宝库,并提升自己的精神情操,获得基本的鉴赏能力,增强对生活的感悟能力。

然而,学生的语文课堂阅读往往会变得近乎“戴着镣铐跳舞”,而少有真正的心灵自由。摆在他们面前的每一篇文章,前有“阅读提示”,后有“思考练习”,像“伏敌”和“追兵”一样,使这种阅读被“逼”向编者设定的的“训练目标”。在这种前后夹击的阅读处境中,鲜活的文本大多成了诠释与印证某个知识点或某项读写技能的“例子”。结果难免会把学生从轻松随意的阅读逼向正襟危坐的“研究性阅读”,那种感受实在不亚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注1]

要让学生“好读书”,必须大力提倡整体阅读。只有通过各种形式的整体阅读,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才能逐渐化为与学生相伴一生的精神家园。

4、从语文学习的对象特点看

汉语的特点,跟音素文字、音节文字不同,汉字是在象形的基础上,对事物“纹理”的抽象。每一个汉字,都有它的文化象征内涵。汉语词汇就是汉民族文化系统的全息码。汉语节律整饬,富有音乐性。汉语的组合基本上是以意相合,汉语本身就是意境。因此,语文教学方法无论怎样改革,朗读、背诵等传统项目总是“不废江河万古流”。

传统的阅读方法,便是自然的整体阅读方法。它注重文章的整体。一讲究熟读成诵,二讲究口诵心维、心领神会。它要求学生首先掌握文章的大意,进而在文章的情调、神韵、气势、警句以至语言风格等方面能够有所领会,从而培养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5、从语文学习的认知图式看

对语文学习内部机制的科学定论,目前还缺乏实证性研究。顾泠源教授通过对前人经验的概括,提出“知行合一”模式,这虽然是对认识规律的一般性概括,但从语文的本质属性看,也是不错的。

《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人类活动的重要交际工具,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中小学语文课程的主要特征。”它所阐述的语文学科的性质与1999年国 家教育部颁布的新大纲是一致的。把原先的“文化载体说”改成“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说“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实际上与“知行合一”是一个问题的两种说法。

萨姆瓦在《跨文化传统》里说:“语言进入人的‘认知图式’像滚雪球一样有个过程。[注2]”这就是说,语言材料、语言规则、语言环境、生活经验,是“雪”;语文实践的过程就是“滚”的过程,形成的“雪球”就是语文水平。所以,语文学习是一种语言习得行为,它需要不断地大量地积累,并不断地大量地运用。这种大量地积累与大量地运用,只有依靠学生对实际文本的整体阅读才能去“滚雪球”。

6、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看

据研究,人的语言能力的学习与形成,主要依靠对前人经验的反复模仿;且基本是一种“不求甚解”式的模仿。

学生一旦对文本中的那种意境萦绕心头,如发于己心,如出于己口,那么就会愈积累愈丰富,愈丰富愈自然贯通,逐渐积淀成一种语感。背诵向来是中国传统的语言教学中最主要的方法。巴金先生能背《古文观止》200篇,茅盾能背全本《红楼梦》,这是他们之所以成为具有超人语言能力的文学家的重要原因。

几十年来,语文阅读课上老师讲“理”过多,而求学生“背”太少。学生学到了无用武之地的读写之“技”,丢弃的却是影响终身的读写之“道”[注3]。所以许多有识之士提出,要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必须整体吟悟,重视大量阅读和整体背诵。“浮华汰尽显本色”,广泛地整体阅读、大量地背,当为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最质朴的规律。

7、从学习心理学理论看

学习心理学上有一种方法叫做“全习法”,又名整体学习法(简称整体法、全读法)。它是将学习材料作为一个整体单元,从头到尾,一气完成(或反复)的学习方法。学习者对学习材料重在求得一个概括的了解,这有利于对局部的理解,是一种从综合到分析、从整体到部分的学习方法。它的优点正是使学习者对学习的材料产生意义及情境的一体化,鼓励学习者去寻求他所面临的问题和学习情境中间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共同因素。

与“全习法”相对的是“分习法”,它是把学习材料分成几个部分(段),然后一一地按顺序学习的一种方法。

全习法与分习法谁更有效?研究指出:要根据学习者的心向、智慧、接受能力以及学习材料的性质、难易程度等考虑。一般地说:(1)智能水平发展较高者,用全习法有利。(2)学习初期用分习法有利,学习进展后期用全习法为佳;安排分散的练习以全习法有利。(3)学习材料连贯而富有意义,亦以全习法为佳,材料较长而复杂者用分习法方便。(4)富有故事性的文艺书籍宜用全习法;而逻辑性较强的或偏于议论方面的政治书籍用分习法更易于理解。[注4]

8、从阅读对写作的影响看

阅读美学告诉我们:对学生而言,写作开始于对阅读、对生活的“复现”。学生读文章,开始总是把注意力集中于理解,但要真正领会文章之美,还要让文章从意识的前台退到后台,把对形式的感受放到注意的中心(注意:这里所指的“形式的感受”,正是经过整体阅读而形成的)。只有当学生主体的意识转向对形式的专注的时候,才能形成审美状态。而审美的愉悦正是对自由形式的充分享受。当学生由阅读的“复现”进入创作的时候,感受到自由运用规律性形式的愉悦的时候,便达成了“立美”的享受。[注5]

马克思说,人类能够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造,正是指人在实践之前,已经在大脑里面形成了创造该事物的结构形式,并根据这一理性结构形式赋予事物以具体形象。[注6]

由此看来,大量的整体阅读对学生写作的影响实在是举足轻重的。学生要创作出美的文章,必须在自己的大脑中先积聚起大量的美文“形式”,而这种美文“形式”,毫无疑问必须通过先前对大量文章的整体阅读才能获得。

9、从提高语文教师的素养看

《课程标准》在“教师素养”中写道:“任教一至五年级的教师,每学年的阅读量不少于100万字,记诵量不少于5000字,写作量不少于5000字;任教六至九级的教师,每学年的阅读量不少于150万字,记诵量不少于5000字,写作量不少于10000字”。

在“教学管理”中写道:“促使青年教师扩大阅读面,在阅读专业书刊的同时,学习教育理论,并及时接收各种信息”。

新形势下的语文教学对广大语文教师的要求是相当高的。每学年的阅读量、记诵量、写作量不可说不大。这种“量”的规定也是前所未有的。有这个必要吗?回答是肯定的。

因为大量阅读不仅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必由之路,也是夯实教师人文底蕴的不二法门,更是提高教师思想境界与文化品味的基础工程。实践表明,每一个出类拨萃的写作者,首先是永不间断、长于吸收的阅读者。一个人语文素质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阅读习惯的有无、阅读视野的宽窄和阅读积淀的厚薄。一个有功底、有思想的语文老师,他的教学决不会单纯地以教材的分析、教法的选择为本,因为他深知,真正的教学内力取决于他读书的数量与质量。教学方法是常教常新的“流”,知识内功才是永远不息的“源”。

但是,语文教师的时间总是不够用,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与试卷,尤其要改那永远都改不完的作文。考试指挥棒的“神威”不仅把 教师的读书时间剥夺殆尽,也限制了读书内容。其实,考试并不要求教师读多少名著。在一纸试卷面前,阅读平乏或阅读丰富的教师,他们的教学效果实在不是泾渭分明。也许这正是形成语文教师阅读内容单

一、阅读积累单薄的重要原因之一。

现在,课程理念发生了变化,课程标准有了根本改变。语文教师如果没有大量高质量的阅读,必然不能适应学生的需求。要达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量”,要切实提高广大语文教师的语文素养,教师必须认真研究并学会整体阅读。

10、结

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培养的是学生的人文情怀及思维品质。汉语本身就是意境。语文阅读教学法无论怎样改革,朗读、背诵总是“不废江河万古流”。学生只有在教师指导下自己对文本作整体感受,才能达到培养从文本中获得对生活、对世界和人生的分析与感应能力。而学生阅读质量的提高是建立在大量阅读之上的,只有依靠学生各种形式的整体阅读去“滚雪球”,宝贵的文化遗产才容易成为学生美好的精神家园。大量的整体阅读对学生的写作也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整体阅读不仅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首选之路,也是夯实教师人文底蕴的不二法门。

所以,我们应该对整体阅读予以充分关注,努力研究,使之不断充实、完善、提高,以确保从整体上迅速提高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水准,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

主要引文出处:

[注1]、黄耀红《没有语文的语文课》 [注2]、[美]萨姆瓦著,陈难、龚光明译:《跨文化传统》,三联书店:1988年5月版

[注3]、韩军《百年中国语文教育十大关系》,有删改 [注4]、《语文教学过程研究》(南师大文学院研究资料)[注5]、周卫鸽《接受美学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删改 [注6]、转引自宗白华《美学散步》

第二篇:中小学党组织的地位与作用可用三句话

中小学党组织的地位与作用可用三句话概括: 政治领导、保证监督、核心作用。

一、要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1、发挥政治领导的职能。主要体现四方面:(1)负责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执行各级党组织的决议、决定,以保证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政治方向。(2)积极深入地搞调查研究,掌握师生员工的思想与工作状况,有的放矢地做好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使广大教师满腔热情、心情舒畅地投身教育改革实践。(3)实施学校工会、共青团、少先队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这些组织的思想教育功能。

2、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对学校而言,党的核心作用就是党组织群体的模范带头作用,教育改革、教学研究的骨干作用。发挥作用的关键,在于按照党章要求,加强对党员的思想教育、党员义务教育、廉洁奉公教育和忠于职守、热爱学校等教育,使党员在学校工作中勇挑重担、勤奋工作,努力探索、求实创新,自觉为公、不谋私利,事事处处做群众表率,带动群众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

3、发挥保证监督作用。保证作用:(1)保证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坚持正确办学方向;(2)保证校长充分行使全面负责的职权。监督作用:(1)监督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2)监督党员干部和非党行政人员严格遵守党纪国法、政纪法规,使学校、教职工和学生利益不受侵害;(3)监督党员(含党员领导干部)切实履行义务,在学校工作中起带头作用,为教育教学服务。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具体途径是:(1)可通过参与校务会等民主决策形式对重大问题提出建议和意见,帮助校长改进工作,减少失误;(2)通过加强对工会、共青团组织的政治领导保证监督学校有关工作的开展;(3)可通过向地方和上级直属党委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的方式来保证监督校长正确行使职权,进行正确决策;(4)对党员校长还可通过民主生活会,对其工作提出意见和批评,监督其改进工作。但保证监督一定要把握分寸,做到扶持而不越权,保证而不旁观,监督而不挑剔,协调而不掣肘。

二、处理好党政关系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学校的党政关系,说实了是书记与校长的关系,应重点做好三篇文章:(1)在思维决策上,要坚持一个目标。即党组织在想问题作决定提意见时,要把眼光盯在学校改革和发展上,多琢磨事少琢磨人,多出对教育改革有利的主意,多干对学校发展有利事,排除个人名利对决策的影响和干扰。(2)在使劲用力上,要朝着一个方向。即劲往一处使,形成最大合力。党组织要坚持党性原则,以追求学校整体利益为目的。党政领导关系应是平等的。在突出校长第一责任人的同时,书记与校长要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工作有困难共同克服,有过失主动承担,有了误会和矛盾要及时交心通气予以化解,从而达到统一。(3)处理矛盾要发出一个声音。即处理学校人际矛盾时,凡经集体决定了的,书记和校长必须是一个口径、一个调子,不能有阳逢阴违的言行;对未来得及商量的事,书记也不能作出与校长意见相悖的表态,而应耐心地作群众或当事人的正面思想工作,化解矛盾。即使校长处理矛盾有误,书记要与校长沟通,以取得共识,再向当事人解释,以达到困结之目的。

正确处理中小学党组织与校长负责制的关系充分发挥政治核心和服务保证作用

黄埔区教育局

唐化荣

《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实行行政领导人负责制的事业单位中的党的基层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在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的特定条件下,学校党支部处理好与校长负责制的关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对保证办学方向、促进学校全面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党组织建设与校长负责制关系处理不好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把校长负责制当成校长个人负责,导致产生“家长制”作风。校长负责制中的校长是法人代表,依法行使学校行政管理职权,但必须按规定行使决策权,自觉接受党组织监督。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有的校长把对学校人、财、物的决策权视为私权,缺乏对党组织应有的尊重,重大问题决策不按规定程序,不定期向党组织汇报工作,不主动征询党组织意见;有的党组织负责人怕有越位之嫌,不敢大胆监督,导致校长用“家长制”作风管理学校,使学校决策出现严重失误,甚至个别校长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学校重大问题参与决策与决策错位,导致班子工作内耗。历史上中小学曾实行党支部统一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支部主持下的支部委员会和党员大会是学校重大问题的决策机构;现在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主持下的校务委员会是重大问题决策机构,党支部参与重大问题决策。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有的党支部书记受历史上党领导一切的影响,包揽一切行政事务,使参与决策变成干预决策,导致决策和执行决策过程内耗。

片面理解校长负责制对学校全面工作负责,导致学校党组织建设不作为。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的目的是把党组织从包揽一切繁杂的事务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抓好干部队伍和教职工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帮助校长实施正确决策,凝聚共产党员和广大教职工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体现职业精神。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有的党组织负责人把校长对学校全面工作负责,视为不用党组织负责,把党组织的作用视为可有可无,导致该抓的事不敢大胆抓,该管的人不敢大胆管。

同时身兼党支部书记和校长职务的,有时履行职责不到位,导致党政工作不分。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后,行政人员编制大量精简,学校党支部书记同时担任校长职务,这样便于统一指挥。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有的单位往往简化决策程序,以政代党,党政不分,导致党内民主集中制得不到充分发挥,党员民主权力得不到充分保证,党支部缺乏凝聚力,党员工作缺乏积极性。

二、在学校领导工作的地位上,党组织与校长负责制是分工合作关系,明确职责是前提和基础

学校党组织与校长负责制是推动学校工作前进的两个“轮子”,两者只有协调一致,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才能促进学校持续稳定地发展。要正确处理校长行政工作的中心地位和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的关系,首先必须明确职责。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了校长的主要职责:一是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教育法令法规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指示、规定,遵循教育规律,提高教育质量。二是制定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学年学期工作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三是依靠教职工办好学校,并维护其合法权益。四是努力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协调一致,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

《中国共产党章程》、《广州市中小学校长负责制条例》对党组织的职责作了进一步明确:一是参与学校办学方向、发展规划、重大改革方案的制定等重大问题的决策,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贯彻执行;二是加强学校党组织建设,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三是对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统一领导,组织协调检查督促各部门对思想政治工作计划的落实;四是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培养、推荐、考察、监督学校行政干部。五是支持校长按规定行使职权和履行职责。六是组织和领导教代会、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的工作。

从对两者规定的职责看,目标是一致的,只是分工不同,在实际工作中,只有各司其责,校长负责制的中心地位与党组织的核心地位才能得到有效体现,这是处理党政关系的前提和基础。

三、在学校重大问题的决策上,党组织与校长负责制是参与决策与决策的关系,在落实决策上是推动决策与执行决策的关系,摆正位臵合理用权是关键

在校长负责中,校长负责教育教学全面工作,工作性质决定了校长对学校问题的决策权。作为校长,必须明确认识校长负责制是一个包含学校行政、学校党组织和学校教代会三位一体的完整制度。校长负责不等于校长个人负责,更不等于校长个人说了算。必须形成党政一致,集体讨论,校长决策的重大问题的决策机制。因此,学校校长要经常向党组织汇报工作,特别是重大问题,包括长远规划、学年和学期计划、重大改革计划、重大财政开支计划、学校机构设臵、教职工岗位责任制方案、教职工奖惩方案、中层以上行政人选、评议学校行政领导干部等决策前必须征询党组织意见。如遇有不同意见,对决策方案再进一步论证,反复协商。决策过程要坚持集体领导原则充分尊重党组织意见,坚决反对校长个人说了算的“家长制”作风。

学校党组织参与学校重大问题的决策,不是党支部书记个人参与决策。校长提交的需要集体决策的重大问题,党支部要将方案提交支部委员会或党员大会,按党内民主集中原则形成意见和建议,反馈给校长作决策依据。党组织要充分尊重校长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指示对管理学校中所制订的各种制度、措施,以及使用管理人员上作出的正确选择。对校长决策有不同意见,应加强沟通及时提出。党支部书记必须要有清醒的角色意识,具有甘当绿叶的胸襟气度和精神境界。对校长的正确决策,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要组织和动员党员、广大教职工模范遵守,坚决落实。

四、在思想政治建设上,党组织与校长负责制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在权力运行上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发挥政治核心,服务保证和监督功能是根本

学校党组织是党在学校工作的基础组织,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忠实代表,通过发挥政治核心,服务保证和监督功能体现党在学校的执政能力。因此,要从大处着眼,在抓大事中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学校党组织是党的教育方针的直接执行者,要把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第一要务,要大力加强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引导学校和教工队伍树立科学的政绩观,坚持综合素质教育,全面育人,坚决反对只注重“尖子”生的培养,放弃后进生的教育。要大力推进依法治校,加强学校民主政治建设。根据党和国家有关教学政策法规,结合学校具体情况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要建立健全学校决策制度、党员民主评议制度和教职工民主议事制度,做到学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要围绕重点工作,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组织应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要求,紧紧围绕教育教学中心任务,全力协助学校依法行政。要将学校行政工作的难点作为工作重点,将学校行政工作的重点作为工作的兴奋点。凡是行政工作中需要攻坚的任务,党组织应该发动组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共青团员,团结教职工,一起突破。当校长的工作遇到难处,或者有教职工不理解的时候,党组织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来推进。如,在学校人事制度改革与奖金分配中,就会直接触及教职员工的利益,教职员工就会想不通时,党组织就必须充分发挥核心作用,先让全体党员形成共识,通过党员联系的入党积极分子,再辐射到思想政治工作网络的每一个角落,形成正确的舆论环境,顺利推进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要关注热点问题,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监督职能作用。大力推进校务公开,校长要自觉接受党组织和教代会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党组织要经常组织学校,领导班子和行政人员学习有关师德、师风建设、教育行风建设、学校人、财、物管理等规定,加强思想教育,做到警钟长鸣。对学校工程招标、物品采购、招生、收费、教职工考核、评优评先、职称晋升、奖金分配等敏感性问题,要坚持公开指标,公开条件,公开程序,公开结果。党组织要定期组织党员和教代会成员对校长实施权力进行评议,提出意见和建设,发现违规操作行为要坚决制止。只有正确处理校长行政工作的中心地位和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关系,使双方努力做到“权利职责上分,思想行动上合;工作内容上分,工作目标上合,二者分工不分家,各取所长,携手前进。”使“中心”与“核心”和谐统一,形成合力,学校各项工作才能有效开展,才能构建和谐校园,才能办人民满意教育。

学习、参与、凝聚、保证

——校长负责制条件下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实践与思考 赵国章

我校早在1985年就开始试行校长负责制,十多年来,我们坚持边实践边探索,确保校长在学校的中心地位和依法行政,充分发挥教职工的积极作用,努力优化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走出了一条学校党建工作科学化的新路子。实践证明,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要正确处理好四个要素:定位、到位、作为、地位,即做到正确定位,认真到位,有所作为,才能真正确保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地位。归结起来就是贯彻“学习、参与、凝聚、保证”八个字,认真抓好四项工作。

1、学习。搞好学习是党组织基本和首要的职责。学习的目的就是要坚持理想,坚定信念,转变观念,开阔视野,活跃思想,统一认识,协调团结,学以致用。学校党组织要组织好干部、党员和教工三个层面的学习。而其中最重要的是领导班子成员的学习,我以为学习应该成为干部最大的本事。学得多一点,学得早一点,学得好一点,使自己变得聪明一点,才能真正取得学校工作的领导权。因此,作为学习的组织者领导者,学校党组织的书记就必须带头学好,象对待教学工作那样对待学习,每周备好三堂课,即组织好学校中心组学习,党员组织生活和教工政治学习。

学习中我们坚持突出三个重点内容:一是学习邓小平理论,加强时事形势、方针政策的宣传,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和学校工作的难点问题组织讨论,敢于发表意见,并加以正确的引导;二是业务学习,结合教学教育工作的实际,特别重视教师思想中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正确教育思想的确立,并不遗余力地加强教育法律和法规的学习,使学校以法行政,教师以法执教;三是师德建设。经常规范师德要求,制定实施细则,挖掘先进事迹,弘扬先进典型,营造好的氛围,不断激励上进。

在学习形式上,我们注意把握自学、辅导、思考、调查、实践、深化六个环节,使学习活动系列化,富有实效性,更有针对性。

例如,我们在组织“十五大”精神学习辅导时,以江泽民同志所作的政治报告为教材,列出七个专题,提供剪报,请七位青年教师上台宣讲,让群众教育群众,同时使一些青年教师得到了磨炼。

又如,我们在组织“看上海发展,议教育未来”的系列教育活动时,以工会小组为单位,请教工走出校门,到社会上去调查,考察一个点,写一个调查报告,拍一张照,作一次交流,搞一次展示,进行一次评选,让每个教工都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积极投入,认真参与。既看清了上海飞跃发展的大好形势,又明确了进一步搞好教育工作的重大责任,使学习活动落到了实处。

再如,要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前提是教育思想的更新。因此,我们提出这样的问题:“曹杨二中要为培养跨世纪的人才奠定什么样的基础?请教工思考。在学习有关文件的基础上,我们组织实践,汇报交流,发掘典型,总结交流,使干部、党员、教工逐步形成共识:使干部、党员、教师确立新的教育观、教学观、人才观、质量观和发展观。学习是一种兴趣,学习是一种需求,将外在的要求内化为自身需要的学习,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工的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读一流的书,交一流的朋友,干一流的事业”。这是我们党组织要进一步追求的新的境界。

2、参与。参与学校重大问题决策是党章赋予学校党组织的重大职责,也是学校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重要途径。关于重大问题的内容和对重大问题决策的形式、程序,在《上海市中小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若干(试行)意见》和《关于加强和改进上海市中小学党组织建设工作的若干(试行)意见》中都有明确的规定。作为学校党组织应该坚决执行,认真贯彻。正如文件明确规定的凡具方向性、全局性、长期性的重大问题,如办学方针、学校发展规划、和学期工作计划,经费预决算,重大基建项目和校产发展计划,学校机构的设臵与调整,学校干部的任免,重大改革方案的制定及教工工资、奖金、住房的分配方案,乃至课程教材整体改革贯彻,招生的原则和优秀毕业生的推荐等,学校党组织均应参与决策。对上述问题不关心、不参与、不决策,这是学校党组织失职的表现,不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反映。

对于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的决策,决不仅仅停留在“点头”和“摇头”上,而是应该自始至终参与决策的全过程。决策前,党组织要充分了解各方面的情况,开展调查研究;决策中,党组织要善于集思广益,提出决策思路,并注意把握坚持改革和保持稳定的“度”。决策后,党组织要通过组织的力量和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支持校长依法行使职权,保证重大决策顺利实施,同时还要注意反馈,及时提出修正和改进的意见措施。我以为党组织参与决策,决不是书记一个人参与决策,而是在决策过程中,要始终听取教工,特别是党员教师的意见。因为学校任何一个决策,都是需要广大教工共同努力,一起去实施的;因为学校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说到底还是需要每个党员同志的先锋模范作用去体现的。

例如,“我们要把一个什么样的基础教育带入21世纪?”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十分尖锐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学校必须有一个清晰的办学目标。多年来,我校校长室依靠广大党员和教职员工形成这样一个办学的清晰思路:面向21世纪,要以先进教育思想武装队伍,以科学管理规范学校,以一流质量汇报社会,努力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为积极培养高素质、高智能、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德智体美劳和谐发展的跨世纪的一代新人作出贡献。同时每年都根据学校的实际,提出实现办学目标的具体措施和行动口号。在实践办学目标中,我校党组织始终处于参与和推进的状态中,积极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实践也告诉我们,学校要保证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的决策,必须切实加强制度建设,严格按程序办事。多年来,我们坚持定期举行校长书记碰头会议,对于学校重大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实施方案,首先党政领导通气,形成共识;我们坚持“学校重大工作党员先知道”和定期举行教代会(工会)的议事制度,认真听取党内外群众意见,集思广益;我们坚持定期举行总支委员会会议,对一些重大工作中特别需要各部门,尤其是党政工等部门需要协调的问题,提出决策思路和意见;我们坚持定期举行校务委员会,由校长主持会议,对学校工作重大问题进行集体讨论并进行决策。正因为我们坚持正确地贯彻执行校长负责制的有关规定,以致学校政通人和,各项工作都取得长足的进步。

3、凝聚。凝聚人心,推进学校教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中小学党组织的根本任务。也是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的根本所在。因此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必须站在了解人、关心人、凝聚人这块基石上。

学校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知识分子崇尚情义,“士为知己者死”,如果我们的教工都能视党组织为“知己”,团结在党组织的周围,为党的教育事业努力奋斗,这是多么可喜的情景啊!为使教工与党组织的心贴得更紧,我们党组织始终视广大教工为自己的亲人,竭尽全力帮困解难。

实践告诉我们,凝聚人心,做好帮困解难的工作是必要的。但是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具有不同于其它一般群体的思想特点。首先,他们需要事业,期望实现个人的自身价值;其次,他们需要尊重,期望人民的理解和认可;再次,他们需要公正,期望工作在一个民主氛围比较强的环境中。因此,学校党组织必须抓住知识分子这些思想特点,为他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发展创造条件。要做好惜才、知才、爱才、用才、护才的工作,特别是要对他们在定位奋进、助人成功上下功夫。为此,我们提出了“我以校荣,校以我荣”、“来校不分先后,爱校就是一家”的口号,努力倡导团队精神。我们鼓励冒尖,帮助脱颖而出的人才“飞出射程之外”。扶正祛邪,为勇于冒尖的教师提供成长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我们还要求党员、教工正确处理立志成才的内外因关系,努力搞好“挺举推举和抓举”。挺举,就是要不断增强自己实力,善于抓住机遇,勇于推销自己;推举,就是要推动、帮助、保护被“推举者”能够挺举成功,同时将挺举成功者推荐出来,使他们的事迹能得以发扬光大;至于抓举,应该说是推举的目的,我们将“挺举者”推荐出来,目的是为了使他们得到上级部门“抓举”的机会,得到社会认可的机会。

我校有一位教师是从一所普通中学调入二中的。一次学校领导在翻阅她所撰写的学生品德评语时,看到一种与众不同的书写方式与亲切、平等的口吻,象似在和学生进行心灵的交谈。于是就热情地肯定了她的工作,还鼓励她写成论文发表。当《让品德评语活起来》一文拟就后,学校领导继续帮她修改润色,推荐参加德育论文的评选,并获得了奖励。之后,由于她在高三毕业班工作出色,又被评为普陀区三八红旗手,荣获区园丁奖。目前又被推荐赴澳大利亚讲学。

实践还告诉我们,让每个党员和教工在各项活动中都能找到自己的位臵和前进的目标,对凝聚人心,鼓励上进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榜样能够带动一批人,一个好的氛围,能够影响一群人。我校通过各种内容、各种类型的教育评比活动,使每个人以自己的长处找到适当的位臵,予以充分发扬。我们年年坚持这样做,年年充实新的内容,年年发掘培养一批新人,那末定位奋进、凝聚人心、激励上进、助人成功的工作一定能不断地得到发展,不断地取得进步。

4、保证。实行校长负责制以后,校长处于行政指挥第一线,势必成为学校改革发展和人际关系、利益关系等矛盾的焦点。例如课程教材的整体改革,结构工资的设计实施,教工聘用合同制的试行,乃至职称评定,先进评选等,校长往往会陷入自己是矛盾的一方,又要去解决这个矛盾的两难境地,这对校长依法行政造成很大制约。党组织要把行政工作的难点作为自己工作的重点,这也是学校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重要内容。

实践告诉我们,党组织的保证作用,主要是保证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贯彻,包括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以及学校中心任务的完成。党组织的保证作用特别是要通过抓好党的自身建设和教工思想政治工作来实施。党组织的保证作用,还要通过加强对教代会的领导,确保教工民主管理的权利,这也是不容忽视的。为此,我们党组织也积极参与加强学校管理,当然,党组织管理有别于行政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干部管理。“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我们注意学校领导班子整体效能发挥。校长王志刚在继承前任列位校长倡导的“学生负担不重,教学质量较高,全面提高素质,又有一技之长”的办学经验前提下,又提出了“健全自我,适应社会,主动发展,和谐成长”的课改指导思想,要努力走出一条“文理相通,以文见长”的办学新路子。学校党组织则予全力支持。同时我们还努力抓好学校中层以上干部,包括后备干部的推荐、选拨、任用、考核、协调的工作,为实施校长负责制提供组织上的保证。二是党员管理。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体现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上,现在我校共有党员69名,其中在职党员40多名。目前,学校重要的部门、困难的地方都有党员的身影;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特长教师,脱颖而出的青年教师,以及学校勤工俭学先进和后勤“服务明星”等绝大多数是党员。他们事事领先,处处示范。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有力地推进学校的改革和发展。三是教工管理,我们注意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在教学教育和学校的改革发展过程中,集中精力主要抓好教工政治学习管理和积极分子的发掘和培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在教工中先后发展了40多名党员,保证学校教育、教学、后勤第一线始终有一支活跃的党员骨干力量;四是群众组织的管理。我们注意加强对工会、教工团、妇女组织和民主党派的领导,引导他们,支持他们,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办学目标开展活动,积极发挥群众组织的作用;五是学生党建管理。我们注意抓好高素质、高层次学生人才的培养。学生党建工作既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党组织的基本任务。因此我们重视高中学生的党建工作,在学生德育管理中,关心政治学科的改革,关心青少年学习马克思主义协会社团活动,关心少先队,共青团组织推优入团,推优入党的工作,以及业余党校的建设。“重在奠基,着眼未来”,自85年学生建党工作开展以来,我校先后发展了40余名学生党员,更多地是每年为高校输送了一批入党积极分子,得到了有关单位的好评。

在保证、推进学校各项工作发展过程中,我们主要抓住三个导向,即政策导向,舆论导向和行为导向。例如,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工作中,我们积极组织教工学习《教育法》,学习素质教育的有关规定,明确政策,端正认识,我们还积极宣传新的人才观、质量观、发展观、倡导正确的舆论;同时身体力行,用先进榜样激励群众,以期保证、推进学校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实践告诉我们,保证和监督是一个事物的二个方面。我们的学校是社会主义学校,社会主义学校必须接受党和政府的监督。上级部门的监督,党员的监督和教代会,广大教工的民主监督,乃至社会、家长的舆论监督。而党组织的监督作用应当体现在人事、选干、工资、福利、招生、分配、校产、工程建设等涉及学校改革发展的一切重大问题上,监督的重点是学校领导班子。我们主要通过述职报告、党政领导勤政廉政守则和民主生活等形式实施。诚然,党组织对校长行政工作实施监督是无可非议的,但这个监督应该是积极的、全面的、全过程的有效监督,其目的还是为了保证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包括教育方针政策的正确执行以及学校办学目标的实施。与此同时,党组织还必须搞好自身监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使党组织的监督作用落到实处。

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要注意抓住二个关键。

实践告诉我们,贯彻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关键问题首要的就是要搞好党政协调,特别是党政“一把手”的合作共事。九二年三月,现任校长王志刚同志刚到任,我与他就商定了党政合作的三原则:以信为本,以诚相待;办好学校,目标一致;学校兴衰,荣辱与共。校长书记努力做到职责上分,思想上合;工作上分,目标上合;制度上分,感情上合。我以为党政协调,特别是党政“一把手”的合作共事,素质是基础,制度是保证,因而一定要切实加强制度建设,特别是党的民主集中制的贯彻。为此,我们努力做到小事常通气,大事共决策;当面提意见,背后讲好话;决策时集思广益,决策后一个声音。多年来,我们坚持这样做,使校长负责制得到正确贯彻,给学校带来了蓬勃发展的局面。

其次,不断提高书记的自身素养,也是能否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一个关键问题。“坚持原则,把握全局,团结同志,加强修养”。

根据我多年从事学校党务工作的体会,要做一个优秀的书记,关键在于提高自己的非权力性影响力,尤其是品格、才能方面的素质,不断增强人格的力量,智慧的力量,情感的力量,并运用这些力量去影响人、教育人、感染人,具体地说,有以下五个方面的要求:

1、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在人的素质结构中起导向作用,决定其它素质的发展方向和动力程度,因此要不断完善自己,具有崇高的师德风范。坚持以德帅才,学校党务工作者更要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热爱事业、热爱学生;

2、在价值观多元化发展趋势的条件下,学校党务工作者应具有较深的理论造诣,善于进行理性思考,因此要不断充实自己,能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功和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

3、教育内容综合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涵,要求教师和学校党务工作者具有多学科的专业结构,因此要不断提高自己,具有扎实的文化功底。做到文理兼备,以文见长,一专多能,博精结合,还要掌握一定的最新科学知识,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4、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学校党务工作者应发挥其鼓动力,感召力,凝聚力和协调力,这就需要具有较强的组织才能。因此要不断磨炼自己,重视调查研究,团结协调,知人善任,组织队伍,助人成功,提高自己发动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教育群众的能力;

5、学校自主发展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关键,学校党务工作者在自主发展意识方面应起示范作用,因此要不断发展自己,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重视研究,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善于总结。学校党务工作者直接从事的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更需要全身心的投入,需要毕生的探索和研究。

中小学党组织参与学校重大问题决策现状及对策

参与学校重大问题决策,是《中国共产党江苏省中小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暂行规定》赋予我省中小学党组织的一项重要职责,也是实现党的领导、发挥政治核心与监督保证作用的一条重要途径。一年来,随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深入和推进,一些中小学党组织较好地适应了新形势对学校党建工作的要求,承担起了参与学校重大问题决策的职责,有力地推动了学校事业健康发展。但也有部分中小学党组织,在参与学校重大问题决策方面消极被动、无所适从,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现象和问题,既影响了校长负责制的有效运行,也影响了党的建设,进而影响了学校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因此,积极探索和构建中小学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有效途径和模式、对于加强中小学党的建设,促进我省基础教育事业在新世纪更快更好地发展,有着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中小学党组织在参与重大问题决策上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上的片面性。主要表现在:一些中小学党组织对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意义认识不清,因而参与时不主动、不积极,处于消极被动状态;有的中小学党组织对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理解片面,认为参与诸如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的决策降低了自己的地位;也有的担心参与多了会越权越位,进而影响党政关系;还有的认为实行校长负责制了,重大问题的决策由校长说了算,党组织只要抓好思想政治工作,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和自身建设就行了,不宜也没有必要再去参与。

2.操作上的随意性。中小学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虽写进了《中国共产党江苏省中小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暂行规定》,但由于一些地区和学校未能结合各自实际,明确划定参与范围、设定参与程序和途径,加之学校行政领导素质等方面的原因,使得这些学校的党组织难以正常参与决策,往往是通知时能参与,不通知时不能参与;必须参与的不让参与,可不参与的却要参与;党政关系协调时能参与,不协调时不能参与;行政领导素质高、政策观念强的学校能参与,反之则不能参与。上述现象表明,中小学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还没有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3.素质上的欠缺。有的中小学党组织因自身素质方面的原因,参与决策水平不高,参与效果不够理想。其主要表现是:(1)主动参与不够。消极被动,坐等行政领导找上门来征求意见。(2)角色把握不准。存在着事无巨细皆要参与的现象,使得“到位”变成了“越位”、“参与”变成了“干预”,引起行政领导不同程度的反感。(3)民主作风不浓。往往以书记个人的参与代替党组织的参与,个人行为代替组织行为,缺乏群众基础。(4)决策能力不强。缺乏现代教育所应具备的教育观念和管理观念,缺乏对教育改革发展形势和学校实际工作的深入调查研究和前瞻思考,因而在一些重大问题的决策上想参与又提不出卓有见地的意见和建议,只能人云亦云或无的放矢,只能“坐冷板凳”,当“陪客”。有的党组织因在参与重大问题决策时意见和建议未被采纳而心灰意冷,觉得参与不参与无所谓,反正即使参与了,意见和建议也不被采纳,与其如此,倒不如不参与来得省心省力。

上述种种不良现象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克服,中小学党组织要想卓有成效地参与学校重大问题的决策是不可能的。

二、对中小学党组织有效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思考

1.认清目的意义,从思想上强化中小学党组织的参与意识。首先,要明确认识中小学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是《中国共产党江苏省中小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暂行规定》赋予的一项重要职责。《暂行规定》第一章第三条明确规定:中小学党组织要“参与学校重大问题的决策”,并把此作为发挥中小学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重要体现。其次,中小学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是学校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中小学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其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它理所当然地要接受共产党的领导。中小学党组织作为保证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和法规在中小学得以贯彻的执行者,要实现培养“四有”新人这一根本目标,就必须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中小学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正是党通过中小学内的基层组织来具体实施党对中小学的领导,以确保学校的社会主义性质。再次,参与重大问题决策是确立党组织在中小学政治核心地位的必然要求。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后,党组织在学校的职能虽然发生了变化,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方式也相应地有所转变,但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并没有改变。党组织只有参与重大问题决策,才能了解全局,把握全局,以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中小学切实得到贯彻执行,确立和确保自己的政治核心地位,发挥好政治核心作用。反之,没有参与就不能保证,没有参与也就无所谓监督,没有参与,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最后,中小学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是中小学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保证。因此,中小学党组织一定要自觉端正思想认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中小学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落到实处。

2.完善运行机制,从制度上强化中小学党组织的参与权威。上级党组织要帮助中小学根据实际情况,按照《中国共产党江苏省中小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暂行规定》的要求,从有利于保证中小学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角度,进一步规定和规范参与决策的原则、范围、途径、方式等,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小学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有效模式和保证机制。

——把握参与原则。中小学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政治核心和保证监督作用,必须在参与重大问题决策过程中遵循正确的原则。一是坚持方向性原则。要发挥好把关定向和保证监督作用,即在处理教育改革与发展等重大问题上,坚持社会主义性质,维护国家、学校和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把好方向关;在思想政治工作上,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干部、党员和教职工的头脑,加强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价值观等教育,把好思想关;在干部使用管理上,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严格德才标准,健全干部选拔任用管理机制,把好用人关;在领导班子建设上,健全监督制约机制,把好廉政关。二是坚持超前性原则。中小学党组织要胸怀全局,高瞻远瞩,准确把握学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使决策具有全局性,超前性和长远性。三是坚持民主性原则。要充分发挥党组织一班人的集体智慧,对决策意见进行集体讨论,充分发扬民主,认真听取不同意见。不能以书记个人代替党组织整体作用,以确保决策意见的正确性。四是坚持平等性原则。党组织要主动加强与行政的交流、沟通,要心平气和地交换意见,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五是坚持合理性原则。党组织在参与决策过程中,要注重合理性和合法性,不能超越党组织的职责范围。

——界定参与范围。校长负责制体制下中小学的重大问题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办学方向、学校发展规划、工作计划。(2)重大改革措施、重大经费收支、重大基建项目、重要会议和活动。(3)招生计划、机构设臵、干部任免、人事调动和奖惩。(4)重要规章制度的建立、修订和废除。(5)涉及师生员工利益的重要问题。(6)校长或党组织认为需要提请党组织参与决策的其它重大事项。以上这些重大问题,都会涉及到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中小学的贯彻执行,关系到中小学的前途和命运,中小学党组织要积极参与对这些问题的审议、定向和把关。

——明确参与途径。中小学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途径关键在于建立健全各种参与制度。这些制度包括:党组织负责人参加行政例会、校长办公会制度;党政领导在重大问题决策前的沟通协商制度;重大问题决策出现分歧时的请示汇报制度;支委(党委、总支,下同)扩大会、党政联席会制度;党员行政领导定期向党组织报告工作制度等。中小学决策制度的建立和健全,要有利于党政之间互相沟通,有利于重大问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有利于党组织参与决策,从而使中小学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在制度上得到保证。

——规范参与方式。一是决策前,做到事前监督。在学校重大问题决策酝酿初期,党组织要深入实际,发动群众,广泛听取党员和群众的意见,召开支委会或支委扩大会集体研究,把群众的智慧和领导的智慧结合起来,形成党组织的具有针对性、预见性和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二是决策中,注重事中引导。党组织在重大问题决策审议中,要周密统筹安排,平等商量,反映党员和教职员工的意见,主动提出思路,引导决策朝着有利于维护国家、集体和大多数人的利益,有利于学校发展,有利于教职员工的长远利益的方向发展。三是决策后,做好事后落实。重大问题决策后,党组织首先要做好宣传发动,将决策实施的目的、意义通过各种方法进行宣传,讲清有利条件和需要克服的不利方面,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为实施决策提供思想上、组织上的保证。其次要协助指导指挥,动员组织党员、骨干起模范带头作用,克服和解决难点和热点问题。再次要及时总结经验,收集实施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反馈,纠正偏差,减少失误,以实现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良性循环。

3.加强自身建设,从能力上强化中小学党组织的参与效果。中小学党组织要有效地参与重大问题决策,既需要行政方面的密切配合,更需要自身的努力。因此,中小学党组织要坚持不懈地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能力。

——不断提高党组织一班人的素质。一是坚持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把那些思想品质好、党性观念强、民主意识浓、知识水平高、工作能力强的优秀同志选进党政领导班子,同时建立干部流动机制,实行党政干部的轮岗交流,以实现领导班子的整体优化。二是努力提高党组织一班人的理论、业务素质,加强自学和培训,建立理论学习中心组制度和述学、评学、考学制度,以制度来督促和保证一班人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市场经济知识、现代科技知识、法律知识、管理知识和现代教育理论,不断提高政治理论修养、参与决策能力和驾驭学校工作的水平。三是加强作风建设,自觉增强党性锻炼,增进班子团结,建立和谐的党政关系;坚持民主集中制,一切重大问题由集体讨论,严格实行集体领导下的个人分工负责制;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讲政治,讲正气,身正行廉,不断提高自身威信;转变工作作风,经常深入实际,搞好调查研究,掌握教育教学管理的第一手资料和多方面的信息,为进行重大问题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只有不断提高党组织一班人的素质和决策能力,才能使参与落到实处,真正发挥好党组织一班人在重大问题决策中的关键作用。

——积极改进党建工作方法和活动方式。在工作方法上,要发挥行政党员领导干部的作用,通过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学校精神,建设校园文化;通过发挥党支部、党小组和共产党员在各自岗位上的作用,来实现党的意图。在活动方式上,要内容求新、方法求活、时间求短、效果求实,使党的工作贴近教育教学,融进教育教学,逐步克服和纠正就党建抓党建的封闭循环模式和党政“两张皮”倾向。通过改革党建工作方法和活动方式,使党组织在重大问题决策中的作用落到实处。

——大力加强党员队伍的教育和管理。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要靠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去体现。要按照“从严治党”的要求,抓好党员的政治理论学习,强化党性、宗旨、党纪教育,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体党员的头脑。要把党的组织生活、争先创优、党员责任区、党员目标管理、党员奉献日、民主评议党员等活动同教育教学结合起来,使党员在落实重大决策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切实提高党员群体的参与水平。

第三篇: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教学研究发言稿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美良中心校龙田小学 王达善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困此,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在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 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这就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吧。显然,注重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是每个语文教师应尽发职责。

朗读是什么?很多人说:“朗读就是用清晰响亮的标准语音有感情地读文章,是将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活动。”这样的定义不全对,但还不足以表明朗读的真正魅力。特级语文教师余映潮先生这样为朗读下定义:

朗读,是讲求语言准确、语流顺畅的充满诗意的文学活动。

朗读,是进行语言、情感熏陶的一种学习活动。

朗读,是对作品进行品味感受的阅读活动。

朗读,是用声音来传达作品内蕴的丰富细腻的情感活动。

朗读,是一门用心来揣摩、用情来表达的声情并茂的艺术,是欣赏词句的艺术,是调动情感的艺术,是拨动心弦的艺术。

朗读,是让同学们认知文字、感受声律、体味词句、领会情感、品味意境、发展语感的充满情致的实践活动。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怎么强调都不过分的。我国传统语文教育就非常重视朗读在学习和教学中的运用,所以才流传下“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诌”这样的古训。白居易读书以至“口舌生疮”,韩愈“口不绝于六艺之文”,最后终成大家。悦耳动听的琅琅读书声也曾经是我们中小学校园里最最令人陶醉的晨曲。

所以我根据自己在语文教学中,谈一下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几点看法:

一、朗读有利于学生的口头语言,从而发展学生的朗读习惯。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不添减文字,不读破词句,就是说要读通句子。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与字词多次“见面”,牢固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字形,从而有效地识字、识词。反复的朗读,能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教师在此基础上加强指导,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他们自觉朗读的习惯。

二、朗读有利于深入体会课文的内容和思想感情。

作为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懂得“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的重要性、“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与 “抓住课文主要内容”、“从内容中体会思想”、“概括中心思想”等重点训练项目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抓住课文的题材、人物或事件;概括中心思想,就是要掌握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从内容中体会思想,就是透过词、句、段,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而“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也是要知道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是它们相联系的一面。但它们之间又不能等同,因为“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所要求的,是要能够动心动情,与作者(或课文中的人物)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它要求在阅读的时候,把自己摆进去,把心放到课文中去,设身处地去读、去想,并与有感情地朗读结合起来。因此,它是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一个新境界,是比“抓住课文主要内容”、“概括中心思想”更深入一步的理解能力,也是良好的阅读习惯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朗读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

经常进行朗读训练,能增强学生对语音的感受能力,增强对语言规范的敏感性和鉴赏力。当然,朗读对于语文教学的作用是无法用条条框框来列举全的,但是,要想充分发挥朗读的作用,也不是一朝一夕立竿见影的,要靠日积月累,要勤读、多思、不断地训练,才能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朗读能力也需要循序渐进地培养。

四、诵读是词串识字教学的有效手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首先是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提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中,教师总习惯采用挂图或卡片等辅助教具来进行识字教学。通过卡片的反复运用,加深学生的记忆,达到识字的目的。但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并没有明确的目的性,他们的注意力具有随意性和不稳定性。静态的,不具有生动性的传统教法显得单调和枯燥无味,没有生趣。学生的注意力不易被吸引过来,经常是事倍功半,达不到识字最佳效果。而词串识字则摒弃了这种枯燥、无味的传统教学形式,遵循教学的直观性原则,恰当利用音乐、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尤其是电教手段,结合学生原有的生活积累,可以使复杂、抽象的教学内容显得比较简单,明确和具体。艳丽的色彩、生动的形象、动听的声音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识字的效率,还能很快领悟字词的意思。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下,进行想象,从而激发学生去诵读这合辙押韵的词串、大胆的表述词串描写的景色、愉快书写需要识记的生字,发挥了识字教学的认识功能、铺垫功能和审美功能。充分实现了《语文课程标准》中“寓识于读,以识促读、识写结合”的原则。

五、从诵读中体会韵律。诵读,是语感形成的基础,是分析研讨语言的前提,是积累语言、培养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古诗有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国学大师南怀瑾在《谈诵读的重要性》中说道:“朗读多了,自然懂得言语与文字的音韵学;换句话,也懂得文字和语言之间拼音的学问。我们现在倡导的儿童智慧开发就是诵读,诵读的作用增加一个人的智力、记忆力、思考能力,还会让头脑更细腻、更精祥!”可见,诵读有助于语言的积累,语感的领悟。

总之,“没有朗读的课只是一般的‘课’,它不是美的语文课。”我们应该让朗读贯穿于语文课的全过程,使之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热点和亮点,成为语文课堂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的切入点。

第四篇:任务型教学法中教师的地位与作用

任务型教学法中教师的地位与作用

摘要:任务型教学法为我们进行第二语言教学提供了一个不同于传统二语教学的崭新视角,同时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在任务型教学法中教师的地位不仅没有消解,而且在表面的隐退之后地位更为突出,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在任务型教学法中角色不断转换,以更高的驾驭能力引导第二语言学习者习得语言。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教师;角色转换

Abstract

Task –based teaching method not only provides a brand new perspective for teaching the second language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PPP method teaching method , but also challenges for the teacher’s role in classes.the teacher’s role never degrades with this method ,but even more transparent because of the teacher’s higher creation and mastering.一、任务型教学法概述

随着教育改革,任务型教学法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经过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的发展,于九十年代渐趋成熟。在心理学,语言学以及社会学方面都有着成熟可靠的理论基础。人本主义心理学以人的发展为本,以学生为教学的核心,强调根据学生知识水平层次的不同,教师要设计不同的任务来促进人的发展,把语言运用理念通过任务活动带到教学课堂上来。根据语言习得理论,第二语言习得者习得语言与语言学习的参与程度有密切联系,所以要设计任务,让学生在做中学,在语言活动中积极主动的交流,更加关注语言意义,用自己已掌握的或正在学习的语言知识或结构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从而习得第二语言。根据社会建构理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以自己的经验,建构对客观事物的主观理解,重视学习过程,强调人的学习发生在与他人的交往与互动过程中。这些理论基础使任务型教学法在第二语言教学法中地位日益突出,受到许多任务教学法倡导者的亲睐。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其实是交际教学法的一种延伸,关于任务的定义,不同的学者都有不同侧面的理解,但主要是指人们日常生活中需要运用语言来完成活动,来做事情。把第二语言习得者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语言表达设计成一个个任务活动,带到课堂上来,使第二语言学习者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学会运用语言进行交流交际。这个过程是“学会”的过程,充分体现了“要用语言做事情”的教学理念和“做中学”。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任务型教学法实施过程中分为任务前,任务环,任务后三个不同阶段,要遵守任务真实而有意义,难度要适中,任务要延伸到课堂之外,通过合作学习激发学生参与意识,提倡学生用目的语完成任务,具有可操作性,任务紧密结合生活背景这几个原则。不同的语言项目要有不同的任务模式。任务型教学法十分适用于分析法教学大纲,可以把目标语成块的,不加分割,不加更改地呈现在第二语言学习者面前。这样学习者在语言输入中感应和理解语言规则,通过不断接受第二语言输入,可以对目标语言的认识能力自然而然地提高。任务型教学法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生活经历,以及能力水平设计任务,把学生至于相对比较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中,学生谈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与自己生活经历相接近的话题,自己又有能力驾驭,这样课堂语言任务完成过程中参与的积极性必然很高,会乐意主动与同学对话交流,一起合作学习。任务型教学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能够理解语言知识,而且要求学生能灵活的运用,要把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结合起来,整个过程中能够灵活应对各种语言实践。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适合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目标。但是任务型教学法具体实施起来还受到教材、教学大纲、课堂时间、教师能力与惯常的教学模式制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任务型教学法突出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但并没有消解教师的主导性地位与作用,因为任务型教学法的优点的发挥以及其局限性的抑制都需要教师来调控,教师在任务型教学法中不再是一味地呈现现有知识,要求学生跟后模仿与操练,而是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语言教学能力,课堂驾驭能力,在任务型教学法的每个环节注意自身角色的不断转换才能更好地确保任务型教学法的实施,使学生在任务型教学法课堂下,有更多的语言收获并形成相应的运用语言的交际能力。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一旦能积极主动参与语言学习并从中取得收获,拥有一定的成就感,就会喜爱老师,尊敬老师,相比传统模式下枯燥得呈现第二语言知识,让学生机械地操练更受学生欢迎,教师应用第二语言教学法于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主动性,表面隐退自己,不断转换角色,发挥作用。但实际上,学生更愿听取教师的指导性话语,可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地位更加突出。

二、实施任务型教学法中教师的角色转换 任务型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法在教学理念上,在教学过程中都有很大的不同,是随着教学教法不断改革应运而生的,但是在考试大纲指导下,在传统3P教学法影响下,要实施任务型教学法,教师自己首先要学习理解这种教学法,才能谈得上去设计任务,引导学生在任务型教学法三个阶段中的积极运用语言去完成任务,习得语言。所以,教师要从学习者、分析设计者、引导者、监控者、总结示范者等方面不断进行角色转换。

(一)学习者

随着第二语言学习者对语言学习提出的新要求以及第二语言教学者对语言教学方法的不断探索,传统的教学法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语言学习的需求了。所以,第二语言教学老师要积极主动学习任务型教学法。理解传统3P教学法与任务型教学法在理论与实践过程中的不同,并在课堂具体实施过程中注意自己言行转变。任务型教学与传统的3P教学模式的比较:

3P教学模式是呈现presentation,操练practice,表达production(1)在任务型教学的阶段中,学生都在完成任务。而在3P教学模式中,教师是偶尔穿插一两个任务。

(2)3P教学模式是先呈现语言项目,然后让学生操练,最后让学生用该语言项目进行表达。三个步骤没有侧重,同等重要。而在任务型教学模式中取消了呈现,淡化了操练,重点突出了表达。

(3)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步骤似乎是把3P教学模式倒过来,即学生先表达,然后学习语言难点。且3P教学模式中的各项活动是围绕某个知识点展开的,故属于练习;而任务型教学模式更注重意义,信息的沟通,不仅仅是语言的形式。(4)3P教学模式相对“安全,可靠”,因为它安全地体现了教学目标和教师的权威及主导作用,而在任务型教学模式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有充分的活动和表达自由。

教师不仅要从理论上对比学习两种教学法的不同之处,从而更透彻地理解什么是任务型教学法,同时,还可以通过对比不同教学法指导下第二语言教材编写的不同之处,别人是如何实施任务型教学法的,从中获得启示,再根据自己的情况才能做好实施任务型教学法的储备工作。例如:我国学生在学习英语时,教师对于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的课堂处理往往是在学生第一遍感性地阅读之后,教师提几个问题之后,带领学生学习课文中新词汇,新的语法点,教师一面呈现在课堂上,学生一面记笔记,随后教师找些习题让学生练习,然后让学生课下复习操练,第二节课上通过提问让学生进行表达,教材上对话,课文占很大比重,篇幅很长,图片等视觉刺激内容很少,练习主要是一些填空题,单词释义题,语法专项训练题等,整个教学过程完全由教师带领,学生亦步亦趋,学生主动积极性发挥较少,因为教材上所选内容与整天坐在课堂中学习的学生较远,语言知识点的安排是根据知识体系自身的难易度,而不是学生平时生活中的经历或语言需要。比如在人教版高中二年级英语教材中,单元课题有cultural relics , wildlife protection 等都不是学生要用第二语言完成事情的语言项目,后面的练习有

1、find the word or express for each of the following meanings from the text.2、complete the passage with the words below 这类练习是纯为学词汇而做练习,对于语言交际技能并不能起到多大作用。但在New horizons in English 教材中单元课题有Likes and dislikes;at work ,at play;always ,sometimes and never;every day at 4:00;just asking等话题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教材中对话,单词,短语,句型的呈现都是围绕学生在本单元交际的话题需要。而练习也是通过图片的视觉刺激让学生role play ,say the right thing ,on your own 这些任务目标,让学生从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会运用第二语言进行表达。而对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新思路初级速成商务汉语》的内容编排也是根据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的生活经历以及实际需要,其中的汉语功能项目编排,循序渐进,提高了学习者从事与商务有关的社会活动的能力,满足了不同汉语水平的人商务汉语学习的需求。通过对第二语言教学法理念的对比理解,结合具体的教材并去亲身听课,从理论到实践全身心感受一下任务型教学法,这样教师才对任务型教学法有更深的认知理解,才能做好实施任务型教学法的准备工作。在此时,教师承担扮演的是学习者的角色,教师要通过自己的内化学习才能掌握任务型教学法。

(二)分析设计者

教师在学习掌握任务型教学法之后,还不能急于草率设计任务,因为任务的设计必须要考虑到完成任务的主体,即学生的知识背景,语言兴趣,生活经历,班级规模大小,如何分组,组内学生的个性怎样,平时哪些学生更情愿在一起合作交流,哪些学生更加内向,如何去消除他们的焦虑。对于任务型教学法要采用的教材,是选一本还是与其他教材结合使用,在设计任务时所要侧重的技能是什么,具体语言项目之间如何衔接,学生才能更好地实现语言表达,在设计某些语言知识时,要不要把和这些语言知识点相关的文化因素考虑进来,如何实现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的结合,让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能够学会第二语言的表达习惯。比如,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和朋友同学聊到自己的兴趣爱好,那么设计一个有关Likes and dislikes的话题,是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学习的需要,但是教师在任务设计时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背景,学生在谈论时可能会用到哪些词汇,他们是否已经掌握了这些词汇知识,这就要观察学生的日常生活,他们会涉及到哪些活动,比如study ,swim ,watching TV ,play football ,sing ,ect.那么教师在设计时就应分析并把这些可能涉及到的词汇设计到任务之中,让学生在需要表达的刺激下自然而然学会新词汇而不是通过机械操练记会的。在教汉语做为第二语言学习者认识人民币时,教师需考虑到学习者在中国的生活需要及其知识背景,看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中文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零、两、百)的认读,他们在真实的生活中买卖交易时,是否能够听懂这些数字,能够清晰明确交易金额。一个班级里学生的语言知识水平是不同的,有些可能已经会了,有些可能不会,有些听力可能很好,有些可能还不行,所以教师在让学生完成所设计任务之前,是否应该做一些这些方面的专项训练,这些都是需要分析考虑的。关于教材也需要教师分析,任何一本根据任务型教学理论进行设计的完美教材,在具体运用中都会有不足。因为学生,课堂环境这些教学要素是活的,所以教师在利用任务型教学法编写的教材时,也要分析其中的合理可操作的部分以及不适合的部分。至于班级规模状况,教师不能不分析,因为任务型教学法是要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语言实践活动中来,充分发展每个学生的语言潜能,但是如果班级规模过大,教师只能和个别积极的学生互动交流,再加上课堂时间有限,很难照顾到每一个学生,这样的任务型教学只是流于形式而已,所以在任务型教学课堂,教师要采用合作学习方式,分组进行,每组内部成员的个性要互补,用积极的带动个性内向的,并鼓励他们敢于去用语言做事情。此外,在教学第二语言知识时必然会涉及到一定的文化知识,教师在设计任务时也必须要考虑到如何让第二语言习得者带有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一般应该放在任务前,教师引导的过程之中介绍文化因素,从而在任务环阶段让学生把文化要素转换到运用语言的具体行为之中,这样才能让学生获得更为真实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在教师到课堂上实施任务型教学之前,教师要充当分析设计者的角色,要有宏观把握教学全局,微观上,考虑到课堂上每个教学细节,这样才能保证任务型教学法三个阶段成功顺利实行。

(三)引导者

任务型教学法有规范的教学框架,在任务前阶段,教师要向学生介绍主题和任务,但不能过于死板的陈述,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在这一阶段要培养好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要去完成任务的欲望,要不断引导学生在课堂环境下进入到真实的语言环境中,通过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介绍出主题,交代清楚任务。比如在教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表达介绍自己什么时间做了什么事情时,教师在任务前阶段可以带一块钟表和日历到班级来,看到具体的实物,学生的思维更活跃,兴趣更大,然后教师走到学生中间把日历和钟表拿给学生观察,让他们初步感知认识一下日历和钟表上的数字,学生自然会看到日历上的汉字,好奇心会使他们询问这些汉字的意思,教师在黑板上示范,并展示一些p p t图片,让学生看到年,月,日,星期的区别,根据图片显示一些人在早上、上午、中午、下午、晚上所做的不同事情。此时,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已经产生了想要表达自己日常生活的愿望,教师可以介绍主题,交代学生分组,互相交流平时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又如,在教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学习如何运用英语去宾馆预订房间,运用英语去完成这一任务之前,教师可以先用p pt展示一下中国的许多名胜古迹,许多美丽的旅游景点,周围的饮食居住情况等等。激起学生外出旅游的愿望,此时教师就要再次引导学生,外出旅游需要哪些准备工作,从而引出实现预订住宿房间。让学生分组,在Reserving a room in advance 里不同的学生担任不同的角色,有些作为游客,有些作为宾馆接待员等。任务前阶段是准备阶段,教师在该阶段担任引导者的角色,让学生在课堂环境下放松自己,并对教师引导交代的语言实践任务充满兴趣,主动去准备实施活动。(四)监控者

任务前阶段为任务环阶段创设了有利条件,在任务环阶段,第二语言学习者,要在教师的辅助下,自己主动用语言完成各项任务,教师根据各个小组内成员完成任务的状况,要对自己语言输出是偏向于书面语言还是口语,是相对正式还是很随意,对于学生在完成活动过程中,是否有语言错误,要不要纠错,何时纠正错误,学生运用第二语言的流利性如何,此外,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交际教学,教师还要在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注意到学生谈话的技巧,说话时用了怎样的交际策略,是否善于用会话常用语。例如:要求学生合作完成inquiring other’s need 这一任务,课堂上可以通过pair work 的形式,教师放手让学生两两之间对话,学生A: Do you want my lemonade ? 学生B: yes.学生A: Okay, here you are.学生B:(shake his hand)

学生A: What’s the matter ? Don’t you want to drink it ? 学生B: No 教师在课堂上听到有一组学生这样来对话完成inquiring other’s need 这一任务,对于学生B的回答只有yes和No,十分简短,语言输出少,教师在监控过程中要有意识,但不要轻易打断他们的对话,让学生在完成他们自己设计的一次话轮之后,教师可以适当点拨,告诉学生,when others offer you something ,if you don’t need it ,you should give negative answers but also say “thank you politely 所以学生B 的回答应该分别是 yes ,thank you 和 no ,thank you.这样更完整,更礼貌,更接近英语使用者的用语习惯。整个监控过程中,教师适宜用目标语,这样才能构筑一个第二语言环境,同时也加强了对学习者的语言输入。

在要求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完成“去飞机场”这一任务时,学生A:(装扮路人)学生B(要去飞机场的人)学生B:你好!我能麻烦你件事吗? 学生A:什么事情?

学生B:去这个地方的路怎么走?(这时,学生B在纸上画了一个飞机,学生A很快明白了询问者的意思)

学生A: 你可以做5路公交车,直接到飞机场。学生B:谢谢!

两个学生在整个过程中也顺利地完成了任务,但可以知道学生B不知道“飞机场”这个词汇,但他在交际过程中使用了一定的交际策略,顺利完成任务。教师作为监控者要肯定学生这种灵活机制地处理方法。但也要找适当机会让学生在运用语言做事过程中发现自己欠缺的语言知识点。在任务环阶段,教师要做好监控,控制自己的语言输出,监控好学生在用语言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各个细节方面。

(五)总结示范者

在完成任务环之后,课堂进入任务后阶段,教师在这一阶段要对任务环阶段涉及到的语言形式以明确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并让学生做适当练习,加以巩固。任务型教学法,这种隐性语言教学法能锻炼培养学生一定的语用能力和语言能力,但有时候第二语言学习者需要明确的语言呈现,这样则更易于语言项目的学习,需要语言模式清晰而明确的呈现方式。教师在这一阶段,要对做好总结示范工作以起到画龙点睛作用。例如,学生在任务环阶段学会了用时间日期表达自己在什么时间做过什么事情,能表达说明一件事情在什么时间发生的。教师要把现在、今天、昨天、明天、时候、几点、什么、你、我、他等任务环中涉及到的词汇,还有人称代词+时间词+事件(我十一点睡觉)这样的表达句型清晰地列出来。还有一些短语的区别,比如“几点”和“什么时候”的细微差别。此外,教师在该阶段还要基于在任务环阶段的监控情况,总结一下同学们任务的完成情况,多给学生积极地鼓励与肯定,营造一种功成圆满的课堂氛围,对于完成任务过程中犯了语言错误的同学,告诉他们正确的表达方式,并让学生学会自我解嘲,不要因为一次两次的表达失误而焦虑畏惧。

任务型教学法体现了第二语言教学从关注教材转变为关注学生,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从注重语言本身转变为注重语言习得与运用的变革趋势。教师在任务型教学法中不断进行角色转换,发挥不同作用,从而对第二语言习得者习得第二语言起到了更好的辅助作用,让学生在做事情中快乐并富有成就感地习得第二语言,轻松的课堂环境,有意思的语言活动,民主的老师这些都为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运用第二语言打好了基础。学生在课堂上成功习得自己想要学习的二语知识并能成功的表达,这需要教师发挥好作用,在任务教学过程中不断转换角色,同时学生在这样的老师的课堂上有很大收获,有能体会语言学习的快乐,当然也会喜欢实施任务教学法的老师了

无论从第二语言习得者的角度还是从整个任务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都举足轻重。教师以课堂上少说话,少操控,上占有时间的隐退方式从而更好地把握监控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学习。教师以其更高的驾驭能力,使其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地位更突出,作用更大。

参考文献:[1]Howatt, A.P.R.(1984).A History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Oxford University Press.[2]姜凌 比较任务型教学法与传统PPP 教学法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差异 人文社会科学专辑2011年第37卷

[3]袁帅 论任务型英语教学法与教师的角色 [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 年第10 期

[4] Scott Thornbury How to Teach English.Longman press.

第五篇:班组长在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及作用与职责

班组长在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及作用与职责

车间的班组长是公司与生产员工的主要沟通桥梁。公司班组长的管理好坏,将直接影响公司产品的生产进度和产品质量。

班组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单位,是企业最基层的生产管理组织。企业的所有生产活动都在班组中进行,所以班组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企业经营的成败,只有班组充满了勃勃生机,企业才会有旺盛的活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久地立于不败之地。班组就像人体上的一个个细胞,只有人体的所有细胞全都健康,人的身体才有可能健康,才能充满了旺盛的活力和生命力。

班组长在生产管理中的地位

一个班组中的领导者就是班组长,班组长是班组公司生产管理的直接指挥和组织者,也是企业中最基层的负责人,属于兵头将尾,是一支数量非常庞大的队伍。班组管理是指为完成班组生产任务而必须做好的各项管理活动,即充分发挥全班组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生产积极性,团结协作,合理地组织人力、物力,充分地利用各方面信息,使班组生产均衡有效地进行、产生“1+1>2”的效应,最终做到按质、按量、如期、安全地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生产计划指标。

在实际工作中,经营层的决策做得再好,如果没有班组长的有力支持和密切配合,没有一批领导得力的班组长来组织开展工作,那幺经营层的政策就很难落实。班组长既是产品生产的组织领导者,也是直接的生产者。

班组长的特殊地位决定了他要对三个阶层的人员采取不同的立场:面对部下应站在代表经营者的立场上,用领导者的声音说话;面对经营者他又应站在反映部下呼声的立场上,用部下的声音说话;面对他的直接上司又应站在部下和上级辅助人员的立场上讲话。

班组长在生产管理中的责任

简单的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产品质量

质量关系到市场和客户,班组长要领导员工为按时按量地生产高质量的产品而努力。

二、提高生产效率

提高生产效率是指在同样的条件下,通过不断地创新并挖掘员工生产积极性、改进操作方法和管理流程,生产出更多更好的高质量的产品。

三、降低生产成本

降低成本包括原材料的节省、能源的节约、人力成本的降低等等。

四、防止工伤和重大事故

有了安全不一定有了一切,但是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一定要坚持安全第一,防止工伤和重大事故,包括努力改进机械设备的安全性能,监督职工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办事等。很多事故都是由于违规操作造成的。

班组长在生产管理中的作用

班组是企业的最小生产单位,班组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基础。无论什幺行业、工种,它的共共同特点就是拥有共同的劳动的手段和对象,直接承担着一定的生产任务,其中也包括服务产品,因此班组长有三个重要作用:

一、班组长影响着公司生产决策的实施,因为决策再好,如果执行者不得力,决策也很难落到实处。所以班组长影响着决策的实施,影响着企业目标利润的最终实现。

二、班组长既是承上启下的桥梁,又是员工联系领导的纽带。

三、班组长是生产的直接组织者和生产的劳动者,所以班组长既应该是技术骨干,又应该是业务上的多面手。

班组长在生产管理中的职责

班组长是企业中人数相当庞大的一支队伍,班组长综合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企业的政策能否顺利地实施,因此班组长是否尽职尽责至关重要。班组长的职责主要包括:

一、劳务管理

人员的调配、排班、勤务、严格考勤、员工的情绪管理、新进员工的技术培训以及安全操作、生产现场的卫生、班组的建设等都属于劳务管理。

二、生产管理职责

生产管理职责包括现场作业、人员管理、产品质量、制造成本、材料管理、机器保养等等。

三、辅助上级

班组长应及时、准确的向上级反映工作中的实际情况,提出自己的建议,做好上级领导的参谋助手。但不少班组长目前却仅仅停留在通常的人员调配和生产排班上,没有充分发挥出班组长的领导和示范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工作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上了班组长的岗位,但他们大部分都是靠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或靠自己平时摸索,积累经验来了解、感悟什幺是管理,因此缺乏系统的管理知识。经验很重要,但是经验毕竟不系统,存在一些盲区,所以必须经过系统的理论培训来提高管理水平,使管理工作由自发上升到自觉的层次。现在企业的班组长的管理水平现状主要有以下几大类型:

一、生产技术型

生产技术型的班组长往往都是些业务尖子,但缺乏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工作方法通常都比较简单,常常用对待机器的方法来对待人,用对待自然科学的方式对待很多社会现象和人际关系,因此对这一类的班组长有必要进行人际关系方面的学习。

二、盲目执行型

盲目执行型的班组长带有比较浓厚的计划经济时期的特点,他们往往缺乏创新和管理能力,常常表现为态度和作风生硬,给人一种官僚主义的感觉。

三、大撒把型

在企业中,有些班组长本身不是很乐意担任这一职务,所以上任后往往采取无为而治的做法,在工作中往往表现为得过且过,对工作没有责任心。

所以这样的班组长实际上完全是徒有虚名,因此在班组成员中势必也没有任何威信。

四、劳动模范型

在工作中,劳动模范型的班组长一般能踏踏实实、勤勤恳恳,但却不适合担任领导工作,因此对这部分人如果不进行管理能力方面的学习是很难胜任领导工作的。

五、哥们义气型

哥们义气型的班组长对待班组成员常常是称兄道弟,像哥们一样,在工作中自然也容易义气、感情用事,缺乏原则性,实际上早已把自己混同于非正式的小团体的小头目,没有发挥应有的班组长的作用。

总之,现在的班组长由于种种原因,普遍缺乏令人满意的管理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所以导致了很好的企业决策在最基层却得不到有效的贯彻和执行,严重地影响了企业的最终效益,甚至还严重地损害了企业的良好形象。

那么,有如何做好班组长?

首先,你应当知道自己在企业里所扮演的角色。准确的把握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公司领导对自己的期望以及员工对你的期望。准确的讲来有三个方面:

一、对自己角色的规范、权利和义务的准确把握

班组长要代表三个立场:对下代表经营者的立场,对上代表生产者的立场,对待直接上司既代表员工的立场,同时又代表上级的辅助人员的立场。

如果班组长不清楚这一规范,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有多少权利、义务、职责,应扮演何种角色,那幺他虽然占据着班组长的位置,却未能发挥班组长的作用,是没有实际价值的班组长。当然,在对自己角色的把握上也不可过激,西方把这种现象称为印象整式,说得通俗些就是“装蒜”,以至不认识或不了解下级群众。

二、了解领导的期望值

作为下级,必须准确地了解领导的指示,以及领导指示的背景、环境和领导的风格。有时候作为下级的你费了很大的力气做某事,但并不是领导所希望的,结果费了力气反而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当然也有可能你是正确的,但是领导不了解,怎幺办呢?这时要选择适当的时机把自己的建议呈上,让领导比较全面、准确地接受或者采纳你的建议。现在西方有一种说法:驾驭好你的领导,即要了解领导的风格,才能更好地协调好关系,开展好工作。

三、了解下级对你的期望值

下级对上级有以下五个方面的期望:

1、办事要公道。办事要公道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非常难。我国由于过去长期受传统的小农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影响,公平常常被错当成平均主义,所以需要班组长在分配工作中做到办事公道,奖罚分明,分配利益时也要做到公道,只有这样才能够服众。

2、关心部下。缺乏对员工在工作、生活上的关心和了解,员工自然也会不满意你。

3、目标明确。目标明确是做领导的一个最重要和最起码的前提。作为一个班组长,目标也应非常明确,否则就纯粹是一个糊涂官。

4、准确发布命令。班组长作为一线的指挥者,发布命令的准确程度应像机场上的管制员给飞行员发布命令一样的准确,否则容易产生歧义,在命令的传播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失误,造成工作中的事故。

5、及时指导。工作中,下属总是希望自己能时常得到上司的及时指导,因为上司的及时指导就是对下属的关注和培训。

6、需要荣誉。作为班组长还应做到非常慷慨地把荣誉和奖金分给大家,你部下的劳动模范越多,你的工作就能做得越好。

一般来讲,做好生产现场的班组长应当了解以上的问题,但这还远远不够,还必须更仔细,更准确的了解公司的企业文化,领导习惯以及员工的性格特征,物料的过去、现在、将来的情况,车间设备的使用状况。

下载试论中小学语文整体阅读教学法的重要地位与作用——翁盛观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试论中小学语文整体阅读教学法的重要地位与作用——翁盛观.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小学党组织的地位与作用可用三句话概括

    中小学党组织的地位与作用可用三句话概括: 政治领导、保证监督、核心作用。 一、要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1、发挥政治领导的职能。主要体现四方面:(1)负责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