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年最新党课党性政治理论教育教学教案课件-近代中国海权问题的历史反思
政治理论 1
近代中国海权问题的历史反思
世纪是被世界各国公认的海洋世纪。在新世纪即将来临之际,回顾并反思一个多世纪以来,海洋与中国历史发展
命运之间的密切关系,十分必要。
海上军事斗争在近代中国的重要地位
1840 年,英国舰队从海上敲开了中国国门,由此拉开中国近代史的序幕。20 年后,英法联军再次用坚船利炮突
破中国的海上藩篱,然后驱兵北京城。1884 年,法国舰队肆行于东南沿海,福建水师惨遭败绩。10 年后的甲午战争,更
是上演了一幕历史大悲剧,中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几年后,八国联军的炮舰又迫成《辛丑条约》。此后的中国,更是国门洞
开,有海无防;外国军舰在中国的领海和内河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地。
据不完全统计,自鸦片战争后的百余年间,西方列强从海上入侵中国达 84 次,入侵舰艇达 1860 多艘次,入侵兵
力达 47 万人。中国由一个完全独立的封建主权国家逐步沦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黑暗深渊。回顾不幸的近代历史,我们不难看
到:外敌的不断入侵、特别是来自海上的外敌不断的入侵,成为中华民族历史灾难的直接根源。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中国近
代史,就是一部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更是一部列强从海上侵略中国并频频得手的历史。
中国近代在海洋方向的奋力抗争
鸦片战争后,一些有识之士对海洋方向的严重危机有着较为清醒的认识,并陆续提出了应对之策。林则徐堪称为清朝
高级官员中睁眼向洋看世界的第一人。他特别重视学习和引进西方军事技术及装备,大胆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著名方
略。思想家魏源接受林则徐的委托,编撰出一百卷的伟大著作《海国图志》;提出了建设海军海防的一系列主张,开中国近代
海防思想之先河,成为杰出的海防思想启蒙家。魏源指出,抵御强敌入侵的上策是要“严修武备”,尤其要严修海上武备,因
为入侵之敌主要来自海上。他指出:“夷之长技,一战舰,二火炮,三养兵练兵之法”,主张必须老老实实向西方国家学习;
并再三强调:“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
但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中国再次落败。清朝有更多的高层人士看到了英法联军海军舰队的巨大优势,于是创建强大
海军以御外侮,被列入清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由于中国缺乏工业及其造舰制炮的技术和人才,咸丰皇帝决定向西方购买一支
舰队。于是便有了一支挂洋旗的“阿思本舰队”,朝野舆论一片哗然;清政府不得不遣散了这支不伦不类的舰队。在此次付出
昂贵的“学费”之后,中国人充分领略了海权在握的西方列强的狼子野心。
世纪 60 年代初期开始的“洋务运动”在封建顽固守旧势力的重重环视下,紧锣密鼓地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一大
批军工企业应运而生。1866 年,在左宗棠再三请求下,清政府终于在这一年批准创办了福州船政局。这是中国近代海军海
防事业的第一个也是极其宝贵的造舰育才大基地。但清朝高层内部的思想并未能真正统一,因此海军海防事业不得不在泥泞路
上艰难跋涉。
1874 年,日本出兵侵犯台湾。此事虽以和谈告终而未开启中日战端,却在中国朝野引起强烈震动并在清廷内部引
发了一场“海防大讨论”。其中,李鸿章的《筹议海防折》最令人瞩目,充分陈述了海军海防问题在当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此后,李鸿章又急切进言呼吁购买铁甲巨舰。但腐败的清政府却不以为然,没有大办海军。1884 年 8 月,中法马江一役,福建水师全军覆灭。战端甫定,光绪皇帝就颁布了“惩前毖后,自以大治水师为主”的上谕。随即海军衙门宣告成立,海军成 为国家经制军种之一,近代中国海军海防事业进入了一个发展时期。1888 年秋,阵容强大的北洋海军正式组建成军。这是
近代中国海军海防事业发展的顶点。
中国近代海军发展迟滞的原因
中日甲午战争,是一场典型的“海军制胜”战争。隔海相望的地理态势,加之启战的日方围绕制海权所制定的作战计
划,都决定了海军舰队在这场战争中至关重要的地位。战争结果是中国又一次惨遭彻底的败局。
在战争中,北洋舰队可谓是“兵强马壮”,官兵作战英勇。但不幸的是,它却初受挫于丰岛、再遭创于黄海、最终全
军覆灭于威海卫军港,从而彻底铸成中国的败局。中国建立了一支在亚洲乃至世界都令人刮目相看的海军舰队,为什么还是逃
脱不了失败的悲惨命运呢?一言以蔽之,中国发展近代海军,从来就不是海权意识的产物,从来就没有与发展海权相联系。
孙中山先生曾对此问题作了精辟的总结。1912 年 12 月,中华民国第一任海军总司令黄钟瑛病逝。有感于当时仍
然严峻的海防形势,孙中山先生在其亲笔题写的挽联中发出了“伤心问东亚海权”的时代浩叹。的确,孙中山先生精准地看到
中国屡遭外敌欺凌的症结所在——海权。中国无海权则国家无兴盛,甲午战争为之提供了最令人信服也最惨痛的历史教训。
历史进入 19 世纪以后,世界各国,尤其是沿海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都无可选择地与海洋联系在一起,国家的兴
衰荣辱也无可选择地与海军联系在一起。为贸易而向海外拓殖,为拓殖而拼命发展海军;海洋和海军实际上已成为西方各国资
本主义发展的国家战略问题。拥有漫长海岸线的中国,发展近代海军并未能真正看清楚这一不可抗拒的时代大潮,始终局限于
对西方列强炮舰政策的一种本能反应,仅仅是一种企图重新关上国门的较低层面的军事防御对策。因此,中国发展海军的整个
过程始终呈现出一种“海患紧则海军兴、海患缓则海军弛”的被动、消极和短视的状态。因此在 1888 年北洋舰队组建成军
之后,清政府认为海军已经发展到“用之自守尚有余”,便停止了海军发展步伐,甚至将有限的经费挪用于修缮皇家园林。低
层面的思维,使中国近代海军的发展陷入三个无法解脱的矛盾之中。
矛盾之一:中国发展近代海军缺乏经济之“源”。从 18 世纪到鸦片战争的百年间,清政府的年财政收入大致徘徊在 不足四千万两白银的水平上,其中仅田赋一项就占到 75 — 80% 之高。百年经济发展的停滞实际上已等于负增长,加之鸦片
贸易造成了巨额逆差,使清政府长期处于财政拮据、入不敷出的窘境。因此在鸦片战争期间,钦差大臣林则徐等人所进行的海
防振兴事业,极少得到清政府在经费上的支持,全靠自行筹集款项。其来源一是历年洋商捐资的留成;二是动员商人临时捐资
;三是向广东省大小官员和民间摊派。林则徐当时深感“筹措经费,实为首务”;其实,他当时的举措仅是很小规模的,但已
感到经费上的头痛了。
及至李鸿章具体主持海军发展的年代,矛盾就更尖锐了。此时,西方列强在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完成之后,蒸汽机被普
遍采用,海军装备朝着大型铁甲舰方向发展,其经费也与日俱增。1861 年,中国购买“阿思本舰队”只需花费白银 150 万两;而 20 年后仅购买一艘 7300 吨级的铁甲舰,其费用就高达 182.4 万两。清政府向德国订造“定远”、“镇远”
和“济远”三舰共需银 400 万两。这笔经费就是临时多方筹措的。由于经费有限,清政府不得不集中力量先行发展北洋海军
。由此可见,一个封建落后国家,在当时是很难搞好海军建设和发展的。
矛盾之二:中国发展近代海军没有政治之“本”。实际上,在大力发展近代海军的强烈军事需求的刺激下,“洋务运
动”已逐渐引进了大机器工业,采用了新的科学技术,培养了近代海军所必备的专门人才,使工业、科技、教育都加快了近代
化的前进步伐。但封建王朝没能认清形势而抓住时机,进而顺其自然因势利导,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封建王朝在政治上的腐朽和
落伍。当不改变生产关系已不能满足生产力发展之需要时,清王朝宁愿限制生产力的发展也不许其越出封建生产关系雷池之一
步。它千方百计地“禁海”,限制对外贸易,重农抑商,顽固抵制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竭力维护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
在这种情形下,中国虽一度“强兵”在先,但听任“富国”滞后,终不能达到真正的“强兵”;于是,中国海军衰败,海上藩
篱尽失,国家日益沉沦,其“自强”、“求富”的整个近代化事业亦终成泡影。
矛盾之三:中国发展近代海军仅仅用之于“防”。清政府在发展海军时全然没有高瞻远瞩的国家发展战略,从来就未
从国家需要控制和利用海洋的高度,去作发展海军的通盘筹划。这必然制约着海军的军事战略,因为服务于闭关自守的国家政
治目标时,海军只被用于守卫海防,保住疆土;而不需要争夺海权,不需要具备远洋进攻的能力和信心,也不需要与之相适应
的战略战术。中国近代海军的起步并不迟于日本,当时完全具有与日本同等的在亚洲崛起的历史机遇。可惜的是,中国的封建统治
者没有海权意识,没有为争夺海权而发展海军的意识,而是企图将一个产生并服务于资本主义的近代新军种纳入封建主义的陈
腐轨道,企图用代表和体现着资本主义先进生产力的坚船利炮去维护濒临死亡的封建主义生产关系。不论 19 世纪下半叶中日
两国的执政者们对海权的重大战略价值是否有共同的认知,但他们在海军战略方面的实践,已最终充分证实和检验出海权的重
大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正是海权这一把无情的时代利剑,决定了近代中日两国截然不同的历史命运。
做为炎黄子孙,面对曾经辉煌也曾屈辱的历史,我们不能忘记!少年强则国强,努力吧,朋友们,勿忘国耻,振兴祖国!
第二篇:2013年最新党课党性政治理论教育教学教案课件-反腐倡廉
反腐倡廉
党的建设是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的问题。早在92年邓小平南巡时就曾讲:“中国要刀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党的十五大把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宫的问题称之为:新的伟大工程。所谓党的建设它包括三个方面:
一. 思想建设:所谓思想建设,就是不移地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
二. 组织建设:所谓组织建设,就是殷党建设成坚强的领导核心,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
三. 作风建设:所谓党风建设,就是从根本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
今天,我们主要讲的就是党的作风问题。党的作风建设中突出的就是反腐倡廉。
一. 反对腐败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
腐败:这个词原用于生物学上,是指动物或植物腐败的意思。后来人们把它与政权、权力相联系。
这个标题实质上是党的十五大 对反腐败斗争的性质作出了界定;也正是这种性质决定了我们这场反腐斗争的方针、策略。那么为什么说这场斗争是关系到生死存亡的政治斗争呢?我们准备从三个方面来讲:
(一).它是同国家政权性质联系在一起,是维护社会主义国家政权性质的政治斗争。
所谓政治斗争:就是一切政治斗争都是围绕着国家政权这个核心而展开和进行的。腐败与反腐败的斗争,就是剥削与反剥削的斗争,所谓剥削,通常是指对别人劳动成果的无偿占有这种占有,有两种形式
一、凭借其权力的支配无偿
二、凭借其权力的支配无偿占有。而“腐败 属于后一种形式。所以,我们说,这 种斗争的焦点集中在权力上,斗争的实质上就是权力是否是公有还是私有.在我们国家一切权力归谁所有呢 ?当然是人民,人民群众即是国家的主人,也是国家一切权力的主体.权力的所有者即权力主体(人民群众),有能直接去行使权力,只能派其代表去执行.国家公职人员就是这个代表.他们受人民委托具体行使国家权力。人民群众同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委托者和受委托者之间的关系,即主人与公仆的关系。然而,这些“腐败“的“公仆“却凭借人民赋予的权力进剥削人民在这种情况下主人和人仆的关系就发生了颠倒,权力不再属于人民了,其性质就变了,变成了剥削人民的工具。由此可见,如果不对腐败分子进行坚决的惩治,人民的国家权力就会被蛀空,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就会蜕化变质
(二)它是同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的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邙。
我们党和国家政权的性质(为人民服务)决定了党和国家必须把为 人民度利益自己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实际上反腐败问题也就是个党群关系问题,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什么是个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密切,我们的事业就会顺利发展,反之,什么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受到损害,我们的事业就受挫折。腐败是滋生于党和国家肌体毒瘤。对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讲是一种腐蚀剂,对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是一种离心剂,如果任其滋生和蔓延,党和国家难于形成同人民群众的那种血肉联系(同命运,共呼吸,心连心)没有了这种血肉联系,党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因为党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没有了人民的支持 党就会变质,就有走向灭亡的危险。我们常说的一句名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89年**,就是西化分子利用腐败来煽动人民群众与党的敌对情绪,当我们采取了果断措施,人民群众明白了真,这个事件也就迅速流产了。但在波兰团结工会却成功了,所以我们说一定要坚决反对腐败,才能保持与人民群众那种血肉联系。
三我国现阶段的反腐败斗争,同一定范围存在着阶级斗争,有着内在的客观联系。
我们说反腐败,不是一阶级斗争,否则就会扩大化,这方面我们有过历史教训,那么为什么又说腐败又与阶级斗争有着内在的客观联系呢?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严重蜕化变质的腐败分子实际上就是一小撮新生的剥削分子。他们凭借权力剥削人民,他们同人民的利益、社会
主义社会的根本利益是根本对立的,广大人民同他们的斗争实际上就是一种阶级斗争。近几年来查办的大案,要案表明,这些腐败分子表现的疯狂的贪婪性和掠夺性以及反社会性。事实上已经成为国内外敌对势力的邦凶和代言人,成为西方反动势力推行和平演变的社会基础。由于他们手中掌握了一部分权力,其能量并非社会上一般敌对分子所能比的,是一种很大的破坏力量
请看事实:
例一:79年12月16日清晨,在青海省西宁市门口挂了件血衣,旁边站了一名悲愤至极的文弱的青年女子,她声泪俱向周围的群众控诉,原来她的弟弟因与青海省办公厅付主任的儿子 发生口角,被其连束剌数刀致死。市、区两级法院半其死刑立即执行。但上诉到省高院,但推翻了市区法院的半决,改半为缓期两年执行。当姐姐的感到震惊,愤怒,在处处碰壁告状无门的情况下,走上了街头。后惊动了中央(华国锋)才在上面的压力下又改半为死刑。立即执行
例二:对腐败干部现流行“五大天地“之说
金天银地
花天洒地
昏天黑地
翻天覆地
欢天喜地
例三:对联:上联:爱国爱党爱家乡;
下联:防火防盗防干部
横批:理应如此
总之,正是这腐败现象,使党深受其害,国家人民深受其害。使党的一些地方组织失去了凝聚力,战斗力,使社会主义优越性难以发挥,给敌人以可剩之机。
**后,邓小平说:“当务之急主要完成两方面的任务:一个是更大胆的改革开放,另一个是抓紧整治腐败。“并语重心长的说:这个党该抓了!“江泽民在十五大指出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
二、腐败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提腐败大家都义愤填膺,但光骂、发脾气,发唠骚都没有用,大家都看过病,知道中医听诊,方能手到病除。所以我们只有冷静思考分析腐败的最根本原因,才能寻找惩治腐败的方针和策略。
我们说腐败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私有制。因为原始社会,没有剩余产品,连生存下去都很危险,不可能有多余的东西去惩治腐败。但从奴隶社会开始也就是私有制产生后,腐败随之而产生。古今中外概莫能免,都有腐败。但资本主义社会可以说把私有制推向了极端,任何东西都可以成为W,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所以也可以说是产生腐败最肥沃的土壤;如美国的选举制度,是美国大资本家银行家在相互斗争,金钱政治,用钱买政策,法规。如韩国一共30个大公司企业有29个公司给内阁以上官员送钱。还有日本因受贿和桃色新闻,接连换了三个首相等。英国女王养马费25万美元,由纳税出。卢泰愚五年6.25亿美元。那么,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为什么也会产生腐败呢?下面我们从经济、政治、思想这三个方面来分析:经济:
(一)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法律制度不健全,市场体制不规范。
我们国家正从现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这种过渡就必然带来了价格双轨,利率双轨、汇率双轨。正是这种双轨制给一些人进行经济寻租创造了条件。那么什么是经济寻租呢?
就是用较低的贿赂成本获得较高的收益或者超额利润。说穿了说是找官员批条子,经济当上
称之为寻租,因此我们说:寻租的原因 第一是价格双轨制是造成广泛寻租的根本原因,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过渡必然产生两种价格,一个是官方价格,一个是市场价格。原因之二,不适当地政府干预。我们说资源配置谁应该起基础作用呢?当然是市场,如今很多方面特写价格,利率,汇率的人不是市场决定,而是政府的行政行为,这就造成垄断价格,有了垄断价格,就可以有行贿受贿,就使腐败成为可能。你比如银行的利率,也就是贷款利率简单说就是我给你贷款100万元,你的回扣我20万元否则我银行就不贷款给你,因为贷给谁不是贷。因此,我们说如果政府干预太多政体不分开必然产生腐败。
原因之三,市场法规不健全缺少纲性。
市场经济应该是什么经济?法制经济,但我们的法规却象是橡皮法,而且是滞后,往往是出了问题才“亡羊补牢“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消除腐败,我们就要尽快政企分开,实行价格,利率、汇率 的并轨,消除关税壁垒,严格限制垄断,严格禁止党政机关经商,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才能把以经济寻租为特征的腐败限制住。
政治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不完善,特别是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
民主不能只是一种思想、作用、方法、而必须是一种权力。大思想家孟德斯鸠说过:“从事物的性质 来说,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古希腊哲学大师希洛多德说:“不受约束的权力交给世界上最优秀的人,他也会脱离他的正常心理。“正是权力的这种强制性所以它表现为三种效应,权力表现:一种是权力扩张效应,越大越想大,不该使用的也 想使;一种是权力崇拜效应。如崇拜金钱一样。一种是权力与私欲及欲望共同膨胀效应。正因为权力必须受到制约,才能使腐败成为个别现象。所以江泽民同志在15大上对反腐败提出 了新的方针政策。即: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当前我们离江总书记提出的总要求还有一段距离,或叫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是自上而下的监督,代替了平行监督和自下而上的监督造成了不少监督环节上的空投和误区,传统的监督机制虽必要,有力,但金字塔顶的检督机制一般容易出现,只监督下级,无法监督上级,甚至同级也是不能监督。致合使群众意见同级意见根本听不进,在决策时也容易产生盲区。你比如我们地方的人大在监督市政府就不够,因为的平级,市长是市委第二书记,而人大主任,也不过是市委常委,再加上民主作风不够往往容易造成群众的意见。官僚主义,监督的盲区,使一些贪污官员容易钻空子。不提白不提,提了也白提,白提也得提。二是监督权受制于执行权,专门监督机构投稿缺乏应有的地位和独立性,造成不少环节的“弱监“和虚监,纪委成立于78年 它产生于党代表大会这是对的但由于纪委不是向党员代表大会负责,而是=向同级党委负责,上级纪委只对下级纪委实施全面领导(从任免、人员、编制、经费)这种组织上的粘连关系和指导和领导强弱不等的运行方式,决定了纪委很难对同级党委一二把手实行真正的监督。这种下级去都督上级领导往往容易造成:能有力监督者不知情;知情者监督不力。形成了监督工作中的二个突出薄弱环节。在这个部分上 监督如同“弱监“甚至是漏监即一、二把手违法乱纪涉及的案件很难真正。三是偏重于追惩性的事后监督,难以在腐败行为发生前进行控制。
我们说监督按照不同发展阶段,可划分为事前、事后、监督三种状态。我们现在的监督偏重于第三种状态,过多习惯二“严行“.破大案要案,虽然也有杀一敬百给猴看“亡羊补牢“等作用,但造成的损失也是很大的这不能不说 是一种监督功能上的缺陷。追惩性的事后监督,从表面上看是一种监督时机问题,实际上是现行监督机制没有纠正决策的功能。
(三)剥削阶级思想对党员干部的侵蚀
记得前几年沈阳军区一名师职干部,因贪污受贿被判6年徒刑。在法庭最后陈述时说了这样一番话:作为一名师职干部,党给的地位还低吗,人民给的待遇还少吗?应该满足。那么自己为什么还会一贪再贪呢?用一句话来说,就是个人主义是万恶之源,私欲膨胀就会欲沟
难平。“他的这番话可以说是肺腑之言,是具有代表性的思想坦露。从而向我们提示了,腐败之所以除了经济、政治体制方面的原因外,还有个思想道德方面因素。
说到剥削阶级思想对党
首先,私有观念,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社会历史条件,历史遗留及窗外来风。
到目前为止,我们国家可以说是私有制是世界上最长的国家之一,虽然建立了公有制,虽然消灭了剥削,但旧的意识形态却象列宁说的那样,并未被装进棺材,埋进坟墓,还在日常生活中时时散发为臭气。这种旧的意识形态如同易燃品,一遇到合适的机会和条件就会迅速燃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既吸收了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但那些以利已主义为特征的价值观念也随风而来。记得毛泽东同志在解放战争还未结束时就尖锐地提出:要防止糖衣炮弹的袭击和准备与敌人打一场无硝烟的战争。我们不能不佩服毛主席的敏锐的政治洞察力。毛主席提的糖衣炮弹,现在已更新换代,用新的包装,以更大的威力和更大的规模向我们的第三代第四代袭击。其中,一些毅志薄弱分子,由于放松思想警惕,解除了武装,面纷纷败下阵来。他们由于受拜金主义、利已主义和享乐主义影响,放弃信念,心目中没有了人民,没有了事业,只剩下一个赤裸裸的人。因此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当成私有财产,造成权力私有化。在我们国家里宪法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那么,在现实生活中,为什么会出现比较明显的以权谋私的问题呢?这是因为在我国还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条件下,国家的权力还不可能在全社会范围内由人民直接行使(政治上,财政上,素质上的决定)而只能通过人民群众选出代表来行使。这就导致了权力的所有权和行使权的分离。这种行使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他们在行使权力过程中是符合人民愿望还是为个人谋私利,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觉悟程度。如果被糖衣炮弹击中,滋长了”三个主义“(拜金主义,利已主义,享乐主义)就必然会把公有权力异化为私有权力,这时,公章就成了私章;公车就成了私车;公款就成了私款;一个便条就可以作废所有的无意制度;一个电话就可以穿过层层大门,“公有“在这时就 成了一种名义上的形式上的东西。再次,就是要把权力投入流通领域使之商品化,进行以权钱交易为核心的各种交易。
通常众说像名誉、良心、人格本不属于商品一样,权力也不属于商品,但那些蜕变的当权者在私欲的促动下,却把权力当商品,在市场经济疚的等于价交换原则下,上下级之间的工作关系,同级之间的直辖市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个人利益的交换关系。这各领导所带出的职能部门的作风,带有明显的商人作风:什么事办?什么事不办?什么人的事办?什么人的事不办?在很大程度上要看当事人的交换价值如何。
最后,这各权力变成商品后的特点和危害:
权力变成特殊商品后它有三个特点:表现为:其一,货币性――可以同任何商品都 能交换,与人方便;多重增值性――即有价值,还有使用价值,而且可以反复使用;时效性――一般有职有权好使,过期作废。
在私欲的推动下,权力成为商品以后,便 会带来极大的社会危害,它捅容易在社会上形成一个以权谋私的权力网络和特权阶层,官官相联,官官相用,官官相护。在他们当中曝露出腐败问题,其他领导者也会挺身反对,免得拔出萝卜,带出泥“,这就会容易使腐败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化现象,造成人民群众普遍地情绪不满,从而造成社会**的起源。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加强赏干部的思想教育,坚定其政治偏偏,提高其思想觉悟,增强其奉献精神公仆意识,同样是消除腐败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
二. 争取反腐败斗争的只有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才能逐步实现。
(一)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生产资料占有形式,是逐步消除腐败的经济制导系统。
因为生产资料归全社会过去者或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的公有制形式,确立了劳动者是生产资料的评价地位,从根本上否定了任何人以权力地位身份为尺度分配个人收的行为,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原则,始终注意从总体上和战略上防止贫富悬殊,反对两极分化,这其中也包含
了反对以各种方式利用权力聚领财富的腐败行为。
(二)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权是消除腐败的政治制导系统,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具有根本利益的一致性,不需要分割成相互对立的政治集团,也不需要实行多党制和三权分立。劳动者个人参与政治是以其管理能力大小,政治素质的高低及其代表广泛性的程度等于因素决定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切政治活动的程序和制度,都是不允许用金钱作政治交易的,更不允许特殊利益集团来收买政治代理人,坚决排斥资本主义社会里的“合法腐败“,也可避免资本主义社会的集权腐败行为。总之,社会主义是一切权力归人民。随着民主程度和制度的完善,消除腐败没有问题。
(三)共产党的统一领导是争取反腐败斗争胜利的基本组织保证。
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处于执政地位的中国共产党,它既无独立的阶级利益,更无个人私利,她的唯一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就决定了它必须与人民群众相联系,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在政治上代表人民,而决不能背叛人民意志。一切形式的腐败都同党的性质不容,与宗旨对立。正如邓小平所讲的“共产党能够消灭丑恶的东西。“这里我们要破除的是:腐败是一党执政造成的,自己的刀削不了自己的疤,要根除腐败必须实行多党制“的论调。这里我不想多从理论上去说明,我只给大家简单说一下美国的多党制,是什么东西。不再几党而在实质,美国是谁花钱,给谁当吹鼓手。
共产党―――工人阶级的正常,他与人民的复兴是一致的,不用形成多个政治团体,因为共产党除了人民利益处,没有自己的独立利益。所以我们说我们现在实行的共产党领导下的民主政治协商制度是适应公有制要求的。致于出现腐败等于不尽人意的现象,那是有历史上原因,有体制不健全的原因所造成。
(四)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能够建立起防止腐败的有效机制。
我们前面已讲了社会主义产生腐败主要是因为经济体制转轨;民主政治制度不完善,特别是制约机制不健全造成的。那么,社会主义要消除腐败,必须在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使民主政治建设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协调。
第一,加快经济体制改革。这就要求我们尽快实行政分开,实行价格利率,汇率的并轨,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使个别官员无法钻空子。
第二,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这就要求我们特别是尽快把民主政治建设的弱项――监督机制尽快完善起来。总之要使民主政治建设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协调。这样才能限制和消除腐败。
四、增强反腐败斗争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这里我们主要讲三点:
(一)军队并来生活在真空里,军营里同样存在着反腐败斗争的必要性
这一点里,我们首先要克服几种反腐败的心理障碍。一是无关论,有句顺口溜:不正之风哪里来,来自主席台,主席台里哪里来,来自前两排。正是受这一顺口溜的影响,总觉得自己是职务不高腐败不了;没有权力,腐败不着的思想在做怪。所以我们说不是与已无关,高高挂起。而是非常密切,因此也要求我们军人必须努力改造世界观。二是随俗心理:亿们都这样,所以我也这样部队当前流三步曲:头一年风风火火――有朝气;第二年磕磕碰碰――泄了气;第三年稀了糊涂――俗了气。
(二)要有正确的心态
这里是说,我们既要看到反腐败斗争的严重性和紧迫性。又要看到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既要看到现象和局部,又要看到本质与全局。说到这使我想起作家刘绍棠在回答天津南开大学时说的几句妙语。在谈文学真实性问题上,一位女同学站起来说文学就是要真实要揭露阴暗面,凡是客观存在的就是真实的。刘绍棠没有急于用理论驳她。而谈了另一个问题,他问这个女同学,你照像时身体是愿把美留在照片上,还是把不好看的东西也
留在照片上。如果你的脸当时长了结子,你会不会为了真实性,把结子也照上。女同学说当然不会了。因为结子是暂时的局部的,它不会影响我的整体漂亮。那么,我们对待生活都能这样用哲学的辩证的方法去看待?难道我们就不能对事物也是用哲学的、辩证的方法去看待呢?社会出现的腐败现象,这就如同我们身体上某个部位长了结子,但这个结子是时的局部的,但它并不影响整体事物的性质,所以我们不能因为看到一点黑东西,就认为整个都是黑的。既然是局部的,暂时的,所以采取反腐败即不能走老路(搞急风暴雨式的阶级斗争)但也不能走邪路任其蔓 延,说腐败是合理的,按着中央统一部署去做。有计划、在步骤。
(三)要有同腐败现象作斗争的决心和勇气。
这里我们要克服,谁反腐败谁吃亏,谁先倡 廉谁 倒霉的攀比心理,一定要从我做起。即是政治觉悟也是世界观,人生观问题。第二,要克服无所作为的心理,要有位卑不忘忧国,寸草也要遮风的精神,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众人拾材火焰高,必然形成大树林,必然能遮信腐败的歪风。
总之,只要我们按着中央统一部署,有计划,有步骤投入到这场斗争中去,就一定会把党的建设,这一伟大工程建设好,把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 向21世纪。
做为炎黄子孙,面对曾经辉煌也曾屈辱的历史,我们不能忘记!少年强则国强,努力吧,朋友们,勿忘国耻,振兴祖国!
第三篇:2013年最新党课党性政治理论教育教学教案课件-第一专题理论精髓
第一专题
理论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邓小平文选》,第2卷143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它如同一声惊雷,宣告了一场伟大社会变革的来临。在这场暴风雨的洗礼中,中华民族获得了新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中华大地上发生的一切巨变,取得的一切进步,涌现的一切奇迹,无不发韧于20年前开始的那场震撼全党全国的思想解放运动。可以说,没有思想大解放,就没有澄清历史是非的拨乱反正,就没有全党工作中心的转移,就没有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也就没有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一、党的思想路线的新发展:解放思想就是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本是中国古代学者提出的一种科学的治学方法,毛泽东同志把它改造上升为与主观主义相对立的思想路线,赋予实事求是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科学内涵。毛泽东同志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毛泽东选集》,第3卷801页)
毛泽东用实事求是概括党的思想路线,已经内在地蕴涵了解放思想的意思。在那篇著名的《反对本本主义》的小册子中,针对那些安于现状、固守本本、空洞乐观的同志,毛泽东大声疾呼:“速速改变保守思想!换取共产党人的进步的斗争思想!到斗争中去!到群众中作实际调查去!”在《实践论》中,毛泽东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人的思想要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不断发展,“革命时期情况的变化是很急速的,如果革命党人的认识不能随之而急速变化,就不能引导革命走向胜利。”全国解放后,毛泽东明确地提出解放思想的问题,并且也是立足于实事求是来阐发的。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报告原文中,当谈到赫鲁晓夫批评斯大林时,毛泽东认为:“批评斯大林有两方面的性质,一方面实在有好处,一方面是不好。揭破对斯大林的迷信,揭掉盖子使大家解放,这是一个解放运动。”这里讲的解放,就是从对斯大林模式的迷信中解放出来,并不是他们的一切都适合中国的国情,因而我们必须自主地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1958年初的八大二次会议上,毛泽东强调了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问题。他运用古今中外大量事例加以引证,指出不要被名家、权威吓倒,不要被名人、大学问家吓倒,不要怕教授,不要怕马克思,要敢想敢说敢做。破除迷信,解放思想,从理论上讲也是正确的,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必然要求。遗憾的是,这一正确的思想和“大跃进”的空想蛮干交织在一起,实践中导致轻视知识和破除科学的不良倾向,助长了毫无根据的空想乱想和浮夸之风,从而导致与实事求是背道而驰的结果。关于这一点,毛泽东本人也意识到了。他在1958年11月底的武昌会议上指出:“破除迷信,不要把科学破除了。比如第一条科学,人是要吃饭的„„没有一个地方证明人可以不吃饭。第二条,人是要睡觉的,这也算一条科学。”
粉碎“四人帮”后的两年期间,中国社会还在徘徊,不少人的思想还处于僵化或半僵化状态。1977年6月,《人民日报》发表了一位县委书记的文章,提出在农村“一见资本主义就追着斗、赶着堵,不给它半点喘息机会。”万里主持下的安徽省委提出“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允许农民搞正当的家庭副业”等搞活农业的新思路,一些人愕然、困惑、怀疑、不满:“这不是社会主义方向。”一位香港商人来到广东东莞的谢岗镇,要租用当时的公社礼堂当毛纺厂。政治原则性非常强的公社干部说,这是宣传毛泽东思想的阵地,不能让资产阶级占领。还有“两个凡是”„„针对人们思想上的僵化或半僵化状态,邓小平发出严厉的警告:“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邓小平文选》,第2卷143页)他号召全党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打破思想僵化:“不打破思想僵化,不大大解放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邓小平文选》,第2卷143页)“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邓小平文选》,第2卷279页)
解放思想,是要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也就是把人们的思想从以往的习惯和偏见中解放出来,突破旧思想、旧观念、旧习惯的限制。
解放思想是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是把不符合实际的旧思想、旧观念简单地一抛了之,而是要代之以符合实际的新思想、新观念,也就是要创新。在邓小平看来,创新本身是一种思想的解放。只有用符合实际的新思想、新做法去代替不符合实际的旧思想、旧做法,解放思想才算实现。如果不能解决新问题,解放思想就是空的。
解放思想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思想武器。我们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过程中,也就是在解放思想过程中,不能离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指导。
在邓小平看来,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内在统一的。“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 《邓小平文选》,第2卷364页)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要实事求是,必须使思想不断跟上发展变化的实际,不能把思想僵化。解放思想不是目的,是为了达到实事求是。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也只有实事求是才能真正做到解放思想。解放思想不是胡思乱想,不是不顾客观实际的主观臆想,而要按照客观规律,反映客观实际。
毛泽东在不同的时间、地点提出了实事求是的几个著名原则和方法,如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调查研究等。邓小平的一个重要理论贡献,就是依据认识的发展过程和规律,把这些原则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进一步使党的思想路线系统化、理论化。他说:“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邓小平文选》,第二卷278页)
一切从实际出发——认识的出发点。要尊重客观实际,立足于客观实际,而不能从主观出发,包括从主观想象、主观热情和死的书本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认识的基本原则。一方面,研究实际问题要有理论指导;另一方面,研究理论要以实际问题为中心。
实事求是——认识的客观依据。从实事中求出规律性的认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认识的标准。认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
以上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补充,构成了一个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核心的系统整体,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这一整体的简明概括。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邓小平理论活的灵魂
精髓就是指基础、根本或实质,是指灵魂、核心或关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说明了它在这个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既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还是这个理论丰富和发展的精神动力。正因为如此,它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活的灵魂。
从实际的历史进程看,没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就没有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就没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崭新时期,也就谈不上邓小平理论的创立。一句话,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才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开启了大门。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刚刚开始的拨乱反正,遇到了“两个凡是”的严重障碍。“两个凡是”,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从根本上说,“两个凡是”坚持了主观主义的思想路线,即不从客观实际出发,而是从本本出发,从原则出发,从以往的经验和做法出发,是要把经典作家的语录当成检验真理、衡量是非的标准。在这里,把本本、教条、原则、别人的做法或以往的经验绝对化,当成不可变更、不可发展的“绝对真理”,根本看不到客观的实际,看不到现实的实践,一切都成为僵死不变的东西。为了冲破禁锢,打开局面,邓小平旗帜鲜明地提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领导和支持“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着手解决思想路线问题,使全党认清了“两个凡是”的错误。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逻辑起点,在于它是邓小平理论的“第一原理”,在于它解决了邓小平理论的思想前提,为开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道路奠定了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邓小平理论作为思想体系,它的研究对象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即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由于历史的误区和思想的偏差,我们面临两大思想障碍:把本本当作教条以及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和模式。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正是打破这两个方面的思想障碍,为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开辟了道路。具体表现为:
一是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不把本本当教条,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同时代特点和中国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科学而不是教条,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是发展的而不是僵化的。我们决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成教条,只能照抄照搬,只能死记硬背,时时、处处、事事都去按图索骥。邓小平强调: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有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他指出: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这样的事,马克思、列宁的本本上找不出来。我们必须根据中国的实际,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制定出符合中国实际和特点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离开自己国家的实际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客观需要。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也指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同时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二是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不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和模式,强调社会主义必须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指出:在革命成功后,各国必须根据自己的条件建设社会主义。固定的模式是没有的,也不可能有。过去,我们把社会主义在一个国家的具体建设模式当成社会主义固定的、唯一的样式。事实上,社会主义不能有什么共同的模式。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一般特征,这些一般特征的实现,是寓于丰富多样的特殊形式之中的,要受到不同国家的历史条件、经济文化水平、民族特点等特殊条件的制约。在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并没有一个共同的模式。而且,一个国家在一个时期内所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和做法,是和这个国家具体的实际情况相联系的。决不能把这一经验和做法,当作普遍适用的“模式”不顾实际情况地搬到其它国家。一个国家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必须根据本国实际来确定,决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和模式,这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必然要求。我们是在中国这块古老而又广阔的大地上建设社会主义的,我们有自己的国情、自己的特点、自己的实际,建设社会主义怎能离开这块现实的土地呢?正因为如此,邓小平代表我们党在十二大上庄严宣告:“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这样,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新确立,就成为邓小平理论形成的起点。具体地说,就
是在冲破“两个凡是”、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正确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过程中,我们党开始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从而开启了正确认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大门。
三、一切从本国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
正如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每一次进步都是以思想解放为先导一样,中国改革开放20年的历史进程,也正是思想不断解放的历程。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伟大历史性转折,到十二大提出的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十三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到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直至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我们党在理论上的每一次巨大飞跃,在改革开放历史关头的每一个重大决策,在现代化建设中取得每一项伟大成就,都是不断解放思想的结果,都是对传统观念的突破,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当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从安徽、四川推向全国的时候,在一部分省区,在一部分干部和群众中,曾经引起广泛的争论。“是走社会主义的阳关道,还是走资本主义的独木桥?”有的地方不理睬,有的地方犹疑徘徊,有的地方在等待观望。怎么办呢?邓小平后来回忆说:我们的政策就是允许看。允许看,比强制好得多。我们推行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搞强迫,不搞运动,愿意干就干,干多少是多少,这样慢慢就跟上来了。中央的方针是等待他们,让事实教育他们。实践是最有说服力的。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产量大幅度提高。原来不相信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人们,观望了一年,有的观望了两年,看到凡是执行改革政策的都好起来了,他们就跟着走了。90年代初,当我国改革开放遇到困难的时候,邓小平视察南方,强调进一步解放思想,胆子再大一些,步子再快一些,不要被姓“社”姓“资”的抽象争论束缚住自己的思想和手脚,告诉全党不要提倡本本,要提倡实事求是,从而为加快改革开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正是由于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因而每当需要重新审视长期形成的传统观念时,我们就有可能从那些被证明为不合乎中国实际、不合乎时代进步、不合乎经济和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条条框框中解放出来。依靠这种解放,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我们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形式等问题,在既不搞无谓的争论又敢于面对风险的情况下,让实践发言,消除了各种疑虑,从而成功地走出了一条新道路。
从邓小平理论的体系上看,邓小平运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个领域和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合乎中国实际、有中国特色的正确思想。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是邓小平理论所要解决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乍看起来,这一问题的提出,对于已经建立社会主义并最终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共产党人来说,似乎有些不可思议,然而正是在这个问题上出现过的偏差,使我们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我们曾经把“贫穷”当作社会主义,把“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把“平均主义”理解为社会主义,甚至荒谬到了“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的地步。于是,在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一国模式“神圣化”的错误倾向中,我们恰恰丢掉了马克思主义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一条:实事求是。反映在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和认识上,就是忽略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即离开生产力发展水平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把许多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并不具有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条条框框,当作社会主义原则加以固守,从根本上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在总结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在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出现的曲折和失误的深刻反思中,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科学地、精辟地、创造性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正是有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把握,我们才会有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观念的重大突破,如: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重大突破,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重大突破,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的重大突破,关于社会主义政治体制问题的重大突破,关于社会
主义两大文明建设问题的重大突破,关于社会主义社会是非标准问题的重大突破,等等。所有这一切突破,无不是我们党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产物,无不是我们党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结果。运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决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的最突出表现,是邓小平关于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的思想。邓小平在这一问题上的突破,不是什么别出心裁,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背离,而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精髓的结果。
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要一以贯之 :“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
历史大转折,必定伴随着思想大解放。而思想大解放,必定会推动社会大进步。在新的世纪,中国共产党肩负着神圣的历史责任。在从温饱向小康社会迈进过程中,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在从封闭状态向世界全方位开放的转变过程中,在从落后的农业国向现代化强国前进的征途上,我们既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能否知难而进,闯关夺隘,关系到跨世纪宏伟蓝图的实现;放眼世界,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经济的全球化浪潮,特别是知识经济的出现,正以前所未有的冲击力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能否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关系到中华民族在21世纪所处的位置。毋庸置疑,在国际和国内的新形势下,因循守旧必将贻误时机,墨守成规只能导致落后。时代呼唤我们进一步贯彻落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面对机遇与挑战,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握全局,顺应潮流,审时度势,趋利避害,针对改革与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科学的新思路、新办法,在实践中把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十五大提出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以社会主义现代化为目标,展开为经济、政治、文化三大方面。这个基本纲领,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各个方面基本政策的实践成果,从纲领的高度加以确认,作出规范的表述,并在许多问题上作出进一步的决策和新的概括。对这个纲领在当前的实施,特别是对经济体制改革上的新的突破和政治体制改革上的继续深入,十五大也作了部署。比如,确定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强调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多种多样的股份合作制经济是改革中的新事物,提倡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为主的集体经济;把按劳分配为主体(十五届三中全会又提出以劳动所得为主体)同按其他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等等;以及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治国家的新概括,关于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新概括,关于进入和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概括,等等。这些都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和理论的丰富和展开、坚持和发展。
十五大以后,中央一再要求全党加强学习,努力把对邓小平理论的认识,对它的精髓、它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它的世界眼光和时代精神、它的科学体系和革命风格的认识,提高到十五大的新水平;强调要按照十五大提出的“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的方针,解决好学风问题、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问题。这就是说,全党要以邓小平理论的风格来对待邓小平理论,而不能以形式主义、教条主义或者自以为是的轻浮态度对待邓小平理论,要把虚心学习、全面把握和毫不动摇地坚持邓小平理论,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邓小平理论,当作自己的庄严历史责任,把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做为炎黄子孙,面对曾经辉煌也曾屈辱的历史,我们不能忘记!少年强则国强,努力吧,朋友们,勿忘国耻,振兴祖国!
第四篇:2013年最新党课党性政治理论教育教学教案课件-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资本主义产生后,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进步的作用,它极大地激发了人类的创造力,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同时,资本主义的发展使阶级分化日益明显,阶级对立更直接、更激烈了,资本的竞争和扩张还把空前的战争和各种灾难带到了这个世界。正因为如此,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有许多进步的思想家对资本主义的不合理性进行了全面的揭露和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在深刻分析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基础上指出,一方面,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具有历史必然性,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灭亡的历史趋势同样不可避免。
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算起,资本主义制度已有360年的历史;从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作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至今有150多年;而从列宁提出“帝国主义是腐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论断迄今也有80多年的历史。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如何正确看待资本主义在当代的发展,如何科学把握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也是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正确处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的理论前提。最近,江泽民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重要讲话中,精辟阐述了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为我们拔开历史的迷雾,正确透视资本主义指明了方向。
一、资本主义制度在人类历史上起过什么样的作用。
科学把握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首先应该弄清资本主义是如何产生的,它在历史上起过什么样的作用?
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历史演进的必然。资本主义作为剥削制度的最高类型,是对封建制度的否定,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这一社会发展规律作用的结果。封建社会末期,生产力的发展使商品生产和交换日益发达起来。然而,封建土地所有制和人身依附关系,严重妨碍了商品经济发展对于自由劳动力的需求;封建行会制度的存在不利于大规模生产和改进技术,束缚了商品经济的扩大再生产;封建城堡和政治上的割据状态大大限制了统一的商品市场的建立和形成;最后,封建等级制度和贵族特权,使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新兴的资产阶级受到严重的歧视、限制和打击。这表明,社会生产力的新发展与旧的封建主义生产关系之间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日益发展壮大的资产阶级不得不起来革命,通过长达两个多世纪的斗争,终于确立了资本主义的政治统治。
资本主义作为封建主义的对立物和替代物,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它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历史的一大进步。从人类社会的发展来看,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奠定了现代文明的基础。资本主义的主要历史功绩,一是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使人类社会达到了较高的物质文明状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后,对剩余价值和生产效率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发生,使人类的生产劳动由手工阶段过渡到机器生产阶段,进而过渡到自动化、半自动化生产阶段,实现了精细分工和生产的社会化,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的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资产阶级象魔法师一样,变化出巨大的生产力。马克思、恩格斯曾经高度评价过资产阶级为人类物质文明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二是资本主义不断开拓市场的要求,推动了统一的国内外市场的建立,使世界各地经济联系不断加强,地区隔绝状态逐步消失,极大地促进了各国间经济、科技、文化的交流。三是摧毁了封建专制,否定了神权、王权以及一切封建特权,建立了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列宁在评价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积极意义时指出:‚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相比,是在‘自由’、‘平等’、‘民主’、‘文明’的道路上向前迈进了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一步‛。
资本主义发展,先后经历了资本原始积累、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等几个阶段(当代资本主义发展中普遍出现的国际垄断同盟,表明资本主义发展已进入国际垄断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处于不同的矛盾状态。总的来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地由生产力发展的促进和推动力量变成了生产力发展的阻碍力量。特别是到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一方面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另一方面,竞争的加剧使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商品生产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或集团手里,这就不能不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以及由它决定的多种矛盾进一步尖锐化。面对重重矛盾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也日益走向反动。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也不能容纳生产力的继续发展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外壳就要炸毁了。因此,资本主义不过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具有过程性和暂时性。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把人类社会推进到了一个更高的阶段,但它仍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它必然会被比它更高的社会形态所代替。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是资本主义与生俱来并将伴随始终的社会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在使这个矛盾日益激化的同时,造就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这时,资本主义这个历史过程就要完结了。所以,资本主义的灭亡是它自身矛盾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二、当代资本主义继续发展的奥妙何在。
当代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垄断的产生和发展,表明生产社会化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在不断加深。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资本主义却出现了一个相对稳定发展的阶段。一是经济出现持续增长。‚二战‛以后,尽管资本主义在70年代遭受了经济‚滞胀‛的打击,但总的看,其维持增长的时间远长于经济危机和经济‚滞胀‛的时间。近年来,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进入了一个以信息产业为龙头的‚新经济‛时期;特别是进入90年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典型美国已经维持了9年的持续增长,并呈现出近几十年来少有的‚一高三低‛(增长率高,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和财政赤字水平低)的理想增长状态。二是政治相对稳定。发达国家内部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相对缓和,工人运动沉寂下来,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之间的合作和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发展。这些表明,资本主义仍然具有较强的生命力。怎样看待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后的新发展,怎样看待资本主义发展的这种‚老树新花‛现象呢?
资本主义必然走向灭亡是历史的规律,但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历史的发展不是笔直的,有时会呈现为复杂和曲折的过程。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就是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首先,资本主义总结无数次经济危机的教训,对生产关系进行了重大调整,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生产关系严重束缚和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借助国家政权的力量,加强了对经济的调控和干预,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资本主义生产所固有的无政府状态,大大减少了经济的震荡和经济危机的破坏性。例如,美国在90年代出现的经济持续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美国政府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所采取的促进经济增长和抑制通货膨胀的政策。克林顿政府1993年上台后实行了三大经济政策,即削减财政赤字实现预算平衡,扩大对外贸易,促进对新技术和人力的投资。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艾伦・格林斯潘则被人们称为美国这一轮经济增长的‚主设计师‛。他对通货膨胀采取先发制人的政策,通过调整利率将通货膨胀扼杀在萌芽状态。1994年初到1995年初,美联储7次提高利率,使美国经济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资本主义国家还对一些耗资大、风险大但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的企业和部门进行直接投资,出现了资本主义的国有企业。这样,就在一定程度改变了资本主义经济结构,使资本主义的国有经济作为不同于一般私有经济的经济成分,对实现资本主义经济的有序运转、调节和缓和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次,新的科技发展并被转化为生产力,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矛盾的发展,使资产阶级把获取高额利润的主要手段转到依靠科技进步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大了对科技的投入,一系列新技术、新材料的发明和应用,几倍、几十倍、甚至几百倍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各种生产要素的效率,极大地加快了利润增殖的速度;新科技革命促使新兴产业群的出现,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创造了新的消费热点,扩大了市场容量,缓解了资本主义生产扩大与社会需求狭小的矛盾。在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越来越大,由新兴高技术产业创造的新价值,在每年新增加的国民经济产值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如信息产业对美国经济增长所作的贡献,比其传统的钢铁、汽车、建筑三大支柱产业加在一起的贡献还要大;这又反过来促进了对新兴科技及其产业的投资,二者之间形成了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新科技革命还促进了交通、通讯技术的飞速进步,推动了跨国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依赖和合作程度加深,缓解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第三,国际经济利益分配格局向发达国家倾斜,是当代资本主义新发展的重要外部条件。发达国家凭借其政治、经济、军事上的绝对优势,用‚和平‛的或暴力的方式随心所欲地掠夺世界财富,不发达国家虽然深受其害却无能为力。在国际商品市场上,由于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劳动生产率不同,发达国家能够以较少的劳动换取不发达国家较多的劳动;由于发达国家在先进技术方面占有绝对和垄断优势,发达国家可以在对不发达国家贸易中取得巨额的垄断利润,使不发达国家的贸易条件不断恶化;由于发达国家通过血腥的原始积累和历史上的商品资本输出,已经积累了巨额资本,它们可以通过直接的对外投资获得巨额利润,或通过间接的对外投资(贷款)攫取巨额债务利息。例如,1957-1977年,美国向英国、加拿大的直接投资为1117亿美元,超过向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投资总和(767亿美元),然而,美国从后者获得的利润为138亿美元,而从前者仅获得94亿美元。从世界债务状况来看,当前,发展中国家外债总额已达2.5万亿美元,沉重的债务已经成为很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但却为发达国家的资本家带来了滚滚财源。此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利用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的实际主导地位,在把生产社会化由一国内部扩展到全球范围的同时,也把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由单个国家推向了国际社会,从而延长了资本主义的生命周期。
第四,资产阶级采取了一系列社会改良措施,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和社会矛盾。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加强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的同时,普遍推行包括社会保险、失业救济、医疗保障、贫困家庭补助等社会福利制度。福利制度适应了科技发展对劳动者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劳动力再生产费用也越来越高的客观现实,实行的结果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效率,从而缩短了必要劳动时间,提高了资本的剥削率;福利政策还缓解了社会大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贫困化,提高了其消费能力,从而缓解了剩余价值生产与实现的矛盾。福利政策不是资产阶级的恩赐,而是新的条件下垄断资产阶级一个更高明的赚钱策略。在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还大力推行职员拥有股票制度,鼓励工人持股;资产阶级国家并用法律形式保证职工参加企业管理,职工代表参加企业的监事会、董事会,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有效地抑制了工人运动,为经济发展创造了相对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
第五,现实社会主义国家对资本主义形成的竞争和挑战,也促使当代资本主义进行自我调整和发展。社会主义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物,它的建立和发展使资本主义感到巨大的生存压力。资本主义一方面千方百计地同社会主义进行斗争,另一方面也不得不吸收和借鉴社会主义制度的合理因素,调整生产方式,改良统治方式,使资本主义的某些弊端得以克服,从而延缓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总爆发。
当代资本主义经过一系列调整和改良,虽然使资本主义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转机。但是,这些调整和改良,并没有为资本主义找到‚救世良方‛,不可能使资本主义‚返老还童‛,摆脱“腐朽‛和‚垂死‛的命运。
三、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是否克服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经济干预表明,垄断资本主义由一般垄断发展到了国家垄断。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实质上是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的产物。它与一般垄断资本主义的区别在于,它的使命是强化对市场的调节,保证经济的稳定发展,以维护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相对一般垄断而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已经出现了部分质变。我们在看待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时,一方面,要看到它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新的适应,从而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和可能性。另一方面,更要看到,这种生产关系的调整只能局限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范围之内,它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制度,没有也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而只要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占有之间的矛盾不解决,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中的一个突出现象,是一些国家金融领域出现剧烈动荡和危机,如90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的崩溃和此后日本经济的长期不景气;1992年、1993年、1995年欧洲货币体系的动荡和危机;1994年墨西哥的金融危机;1997年夏在东南亚掀起的来势凶猛的金融风暴;1998年秋俄国的金融危机以及1999年春巴西的金融危机等等。这种金融领域的动荡和危机正是资本主义生产无政府状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突出表现,它本质上是由于经济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经济各部门、各领域之间,特别是经济的实物运行和货币运行之间的失调造成的,金融领域的动荡和危机反过来造成整个经济的起伏不定和剧烈动荡。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生产关系调整的余地愈加缩小,资产阶级用以缓和矛盾的手段也愈来愈少,资本主义生产无政府状态将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重新激化和经济危机爆发将不可避免。一些著名的西方学者也指出,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不是消除了经济危机,只是改变了经济危机的表现形式、拉长了经济危机的周期而已。
四、实行社会福利制度能改变工人阶级的受剥削地位吗?
西方的福利制度,是资本主义国家以税收的形式把一部分国民收入集中起来,并用其中的一部分用于社会上收入不高的居民,以改善他们收入过低状况的一种制度。福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但并没有根本改变工人阶级的地位。
其一,福利制度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按资本多少进行分配的实质,没有改变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它仅仅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允许范围内所采取的改良措施,不仅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的所有制和工人阶级的雇佣地位,而且是以保证资本的不断增殖为前提的。在当代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资产阶级政府的社会福利开支时增时减,社会福利水平也时高时低,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就是看福利支出规模是否影响到了资产阶级利润量的增长。
其二,社会福利支出不过是工人阶级劳动力总价值一部分的转化形式。资本主义工资是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力这种商品的价值的表现形式,而社会福利制度不过是现行资本主义工资制度的组成部分。社会福利与工人工资的有机结合,是资本主义工资制度的一个重大发展,不管是工资,还是社会福利,它们的本质都是一样的,都是社会劳动力总价值的转化形式。不管社会福利费用是由工人直接交纳的,还是由企业主缴纳的,它们都是对工人工资收入的扣除,只不过与工资的支付相比,福利的‚支付‛增加了一些掩人耳目的环节而已。
其三,福利制度是在工人阶级内部进行的一种再分配。工人退休后享受的福利收入,实际上是过去在劳动年龄阶段内创造的价值;工人失业时享受的福利,是其在就业时创造的价值;一部分低收入工人享受的福利,是另一部分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工人创造的价值。因此,福利制度将工人阶级的贫困进行了‚分散化‛。
西方福利制度本质上是为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服务的。其基本功能,一是防止工人阶级因一部分人或一个时期收入过低而导致社会矛盾激化。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创始者、德国首相俾斯麦曾经说过,一种由国家资助的保障制度‚可以使广大无产者群众产生保守主义思想‛,这清楚不过地道出了西方福利制度的本质。二是为了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进而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提高剥削率创造条件。三是提高社会消费水平,使资本家生产的商品能够卖得出去,确保商品的价值能够得到实现,从而减缓资本主义生产扩大与社会需求狭小的矛盾。福利制度的实行,正是资产阶级‚将欲取之、必先予之‛剥削策略的具体体现。
正因为如此,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在生活水平和劳动条件有较大改善的情况下,所受剥削的程度也在加大。一是工人实际收入增长的速度大大低于劳动生产率增长的速度,工人阶级所得在资本主义国民财富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小。7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雇员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美国下降了3个百分点,英国下降了6个百分点。在美国,公司高级职员与工人之间工资之间的差距呈现出越来越大的趋势,从1980年到1999年这种差距从42倍上升到419倍。二是发达国家工人阶级的收入和消费水平虽然提高了,但同资产阶级财富的增殖相比却望尘莫及,贫富悬殊程度越来越大。从70年代初到80年代末,1/5最富有家庭平均收入上升了24%,而1/5最贫穷家庭的平均收入下降了11%。90年代末,美国20%的最富有家庭占国民总收入的50%,而20%的最穷者所占份额不到4%。当然,由于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贫富差距的扩大,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发达国家内部的贫富差距和阶级矛盾,但这些差距和矛盾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五、股份制是否改变了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性质?
股份制,是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本,以公司制进行生产和经营,并按投资人的投资份额参与管理和分配的一种企业制度。与家族式的私人资本相比,股份制的确提高了资本占有和使用的社会化程度,使原来一个个独立的私人资本联合起来,并具有了一定的社会性。
但是,股份制只是一种财产组织形式和资本经营方式,它本身是中性的;其性质取决于控股资本的性质。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股份制往往控制在大垄断资本手里,它的私有性质是显而易见的。实际上,股份制所产生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使大垄断资本控制股份公司的力量得到了加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垄断资本需要掌握40%以上的绝对优势股份才能控股,而‚二战‛后由于股权的分散化,只需要3%甚至更少的股份就能控股了。像美国洛克菲勒集团家族自有资本只有36亿美元,占本公司总股份的1%多一点,但它控制的社会资本却是3300亿,控制了比自身大将近90多倍的社会资本。在西方,除了基金型的股份经济之外,多数股份制企业实行的不过是一种由多个私人资本共同所有的企业制度。这种股份资本的社会化,只不过把过去集中在极少数人手里的私有财产,转化成了相对分散的私有财产。因此,股份制并没有根本改变这些企业的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性质。
资本主义国家曾经流行一种所谓‚人民资本主义‛的理论。这种理论鼓吹‚股权分散化‛、‚资本民主化‛,宣扬‚人人都是资本家‛,因而当代资本主义成为‚人民资本主义‛。这种说法博得资产阶级一片喝彩,却远远偏离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其一,股份制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发展历史并不短,但股民人数只占总人口的很少一部分。其二,股民们所拥有的股票数量很不平衡。在股民中,大多数是只有很少股票的小股东。比如,1970年―1985年美国占总人口90%的普通居民只拥有10.7%的股票,而10%的富裕人口则拥有89.3%的股票。其三,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大股东和小股东的地位和作用根本不能相比。对广大的小股民来说,由于所占股份太小,他们根本无法在企业管理和重大决策中表达自己的意志,甚至无权参与企业管理和决策的直接过程,他们保护自己投资利益的主要手段只能是在证券市场出售股票,其手中股票的性质,跟银行存款差不多。其四,虽然工人中的持股人数增加,但股息所得甚微,工人持股改变不了被剥削的命运。可见,股权的分散化并不等于资本的完全社会化,股份制也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的本质。
六、当代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能永远维持下去吗?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依赖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进行着赤裸的或隐蔽的剥削与掠夺,成为维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繁荣与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使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断加剧,贫富两极分化的趋势进一步发展。在当今世界,生活在高收入国家的人口只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但他们占有全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86%、出口市场份额的82%、外国直接投资的68%以及电话线路的74%;还有五分之一人口则生活在最贫困的国家,他们在上述每项指标中只占有大约1%。西方发达国家与低收入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之比,1980年为32.8∶1,1990年为51.3∶1,1995年又扩大到59.0∶1。世界上最富有的20%和最穷的20%的人的收入之比,1991年为61∶1,1995年为81∶1。目前世界上仍有30亿人,即占人类的一半生活在贫困之中。发展中国家由于在这种经济秩序中处于不利地位,经济不断恶化,人民日益贫困。10多亿处于绝对贫困状态的穷人,一天的生活费人均不足一美元,只相当于发达国家人均生活费的1%。这种严重的两极分化状况,进一步加剧了富国与穷国的矛盾。
资本主义侵略扩张的历史,也是被压迫民族和国家轰轰烈烈的反对殖民主义斗争的历史。进入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一系列民族国家在政治上独立、在经济上走上自强自立的发展道路,旧的殖民体系彻底动摇、瓦解,殖民主义势力遭到深重打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强国不得不抛弃那种以暴力掠夺为主要手段、以直接占领殖民地为主要特征的‚旧殖民主义‛,转而实行主要通过经济手段进行扩张和掠夺的‚新殖民主义‛。与此同时,广大发展中国家也针锋相对地展开了以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为目标的斗争。这种斗争从自发的、各国分散进行的斗争,逐渐走上南南合作的道路。可以预见,随着一批又一批发展中国家成长为新兴工业化国家,随着发展中国家总体力量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将相应下降,旧的国际经济格局将最终被动摇和改变。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作为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成员,社会主义中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根据本国国情,实行改革开放,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反对新老殖民主义、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 治秩序的斗争中,社会主义力量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七、为什么说资本主义越是发展,越是为它自身的灭亡创造了条件?
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受剩余价值规律支配的,然而,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却导致了发展手段与发展目的的背离。垄断资产阶级推动现代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和运用,目的是为了追逐超额剩余价值,以及在更为激烈的竞争中取胜,而这样做的结果使生产和管理的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最终加剧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因此,资本主义越是加速发展,越是加速着灭亡命运的到来。
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本身已经在造成对自身的否定。特别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实行的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资本主义国有化、社会保障制度和企业民主管理等,在本质上是为资本主义服务的,但客观上是对资本主义的扬弃,是用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新质因素取代资本主义的旧质因素,是资本主义在自身矛盾的推动下,所进行的自我否定过程。这些现象的发展本身,不可能使资本主义‚长入‛社会主义,但它为社会主义的实现提供了“形式上的手段‛和‚线索‛,为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充分的物质基础。这些说明,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并不意味着它的万世长存,恰恰相反,资本主义越是发展,越是为它自身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创造了条件。
八、怎样看待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同存共处”?
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现实表明,资本主义制度还不会立即衰亡,社会主义也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完全代替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共处和竞争将持续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因此,科学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是我们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历史进程、准确把握历史发展趋向的一个重要问题。
首先,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否定与对立的关系。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物和替代物而存在的,两种社会制度的对立既表现在根本经济制度上,又表现在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上。社会主义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以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为发展目的,资本主义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为基础,以两极分化为最终结果;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人民当家作主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制度,以无产阶级政党作为国家政权的领导力量,资本主义国家是资本家阶级对无产阶级和劳动大众进行压迫和剥削的政治工具,议会制、多党制、三权分立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形式;社会主义在思想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以集体主义作为道德体系的核心,资本主义思想意识反映的是剥削阶级的世界观和阶级本质,个人利益至上是资产阶级价值观的核心。由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本质上是对立的,因此,从社会主义诞生那一天开始,资本主义扼杀和搞垮社会主义的图谋就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在现实社会中,尽管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建立了外交上的关系,日益频繁地发生着经济文化上的交往,但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相互否定和对立斗争关系的实质,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
其次,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又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历史联系。作为人类社会发展链条中的两个相连的环节,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本质上是人类文明的继承关系。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历史不外是各个时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本和生产力;由于这个缘故,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条件下继续从事先辈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改变旧的条件。‛在近代历史上,资本主义的产生,既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也是制度文明进步的表现。资本主义在自身发展中,创造了先进的科学技术、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形式、较高的文化教育水平等文明成果。如果没有资本主义所获得的这些文明成果,社会主义就没有自身产生和发展的条件。社会主义必然要在批判地继承资本主义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实现对资本主义文明的超越。
再次,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也是可以相互借鉴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将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内同存共处,这就决定了他们之间一方面相互斗争,一方面又要相互借鉴。事实上,斗争没有停止过,借鉴也在加强。‚二战‛以来,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都在通过吸收借鉴对方的长处和有益的经验来完善和发展自己,尤其是在经济和科技方面。例如,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生活中的经济干预和社会福利制度等,在很大程度上就吸取了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经验;而现实社会主义国家也通过改革开放,批判地吸取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市场经济和现代科技等方面的经验。同时,在一个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中还面临着许多共同的难题和挑战,如保护地球环境、打击贩毒和跨国犯罪、防止各种危害人类健康的烈性传染疾病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人类社会的共同努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生产要素在国际间流动日益频繁,各国的联系还将越来越紧密。当然,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相互借鉴,是在对立和斗争基础上,为了战胜对方而进行的。
九、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必须坚持科学的态度。
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不可能摆脱客观规律的作用。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是生产关系必然要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结果。不论资本主义发展的具体进程如何,都无法改变它走向灭亡的历史命运。
但是,资本主义走向灭亡不会是简单的、直线的演进,而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社会历史运动。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现阶段还有容纳生产力发展的余地,资本主义虽然正在走向衰亡,但还没有完全丧失生命力。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也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在历史的具体演进中逐渐地和愈来愈深刻地发生作用的。当一个事物在开始发生量变的时候,该事物的发展规律表现是不明显的,但当经过量的积累发展到要发生质变时,该事物的发展规律就表现得十分明显而深刻。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代替的过程也是如此。资本主义内部社会主义因素的成长过程也就是资本主义的衰亡过程,当代资本主义的改良说明,资本主义的自我否定因素正在不断增长。但完成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跃进,也就是说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过渡,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对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认识,我们要防止两种倾向:当资本主义世界矛盾尖锐、危机四伏、革命形势高涨时,要防止对资本主义灭亡过于乐观、对社会主义革命的艰巨性、长期性认识不足的倾向;当资本主义发展比较稳定、矛盾比较缓和、革命形势不明显时,要防止对资本主义的灭亡产生怀疑、对社会主义胜利过于悲观的倾向。当着资本主义还处在向上发展阶段时,无产阶级想推翻它是不可能的;而当资本主义发展潜力已经耗尽时,资产阶级想让它继续生存下去,也是徒劳无益的。
做为炎黄子孙,面对曾经辉煌也曾屈辱的历史,我们不能忘记!少年强则国强,努力吧,朋友们,勿忘国耻,振兴祖国!
第五篇:2013年最新党课党性政治理论教育教学教案课件-建构更合理更稳定的国际体系
政治理论 6
建构更合理更稳定的国际体系
王逸舟世纪末,世人目睹了两场大的危机:一次是由亚洲发源、随后蔓延到全球范围、至今仍未彻底消除的金融震荡;另一次是在欧洲打响、对国际关系格局造成持续冲击的科索沃战争。这两场分别发生在本世纪末期的经济领域和安全领域的重大消极事态,从其深远后果看,并不亚于本世纪前叶的经济大萧条和原子弹发明带来的震撼。
亚洲及全球金融危机至少表明:第一,近几十年逐渐加速的经济和科技的全球化过程,给世界经济,尤其是对新兴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恰似一柄“双刃剑”,它带来的不只是有利的东西,同样可以造成重大的损害;第二,曾经被誉为“世界经济新增长点”的亚洲各国,自身体制存在着重大的缺陷和隐患,如果没有经济、社会和政治领域大胆而深刻的变革,就不可能承受经济的市场化、自由化过程可能带来的巨大风险;第三,现有的西方国家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和整个国际经济结构,需要有大的调整、完善和改革,世人所见到的危机,不是单方面的要求如IMF对韩国、泰国和印尼的改造方案或行动能够从根本上缓解或克服的。这场危机既是某些国内体制的危机,也是某些国际体制的危机。
同样,科索沃危机也证实:第一,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并没有随着经济上的更多相互依存和信息方面的更多沟通而消失,19世纪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和帝国主义“炮舰政策”仍在以新的形式在经济和科技的全球化时代继续扩张,各国尤其是弱小国家不得不通过“自助自强”甚至结盟、妥协等传统现实主义方式才能获得生存;第二,“落后就要
挨打”始终是一个颠扑不破的道理,但“落后”一词在当代有了新的内涵,它不光指物质或经济层面的缺乏或低效,同时意味着社会政治领域的深层次麻烦与问题(如难以缓解的民族矛盾等等)。在此意义上,南斯拉夫所遭受的军事打击和其他制裁,对许多国家(特别是弱小的发展中国家)有强烈的警示作用;第三,以联合国为主要体现的国际维持和平体系,以及长达数世纪的主权国家不受外来干涉的原则,在科索沃战争中受到极度蔑视和重创,从而导致二战后国际关系和国际秩序的强烈“地震”,人们甚至至今都无法充分预测和估计其深远影响。
然而,危机也是一件好事,如果进退有度、应对得当,一个国家就能够把握“危”中之“机”。在建构面向新世纪的、有着更大进步内涵的国际关系时,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应当作出更多的努力。从研究者的角度看,可以得出若干未必全面的提示:
世界需要一个更加稳定、更加合理的秩序。它的主要含义是,在同时尊重主权原则和人权原则、平等原则和进步原则、公正原则和市场原则基础上,实现包括全球秩序、地区秩序和国家内部秩序(尤其是国家与社会关系)在内的多重关系的建设性协调与磨合。民族国家的主权当然是国际体系不可或缺的基石,这方面英美等国的“新干涉主义”必须坚决抵制;与此同时各国应在建设本国的民主、公正和进步的社会政治体制方面作出不断努力,避免遭人制裁。市场化是不可阻挡的潮流,在此基础上经济的全球化对人类应当说利大于弊,但新的国际关系及其体制设置,应当允许各国从容地安排其趋利避害的日程,而且南北关系的实质性改善与市场化的全球推进应当至少是同步的;全球化、区域集团化应当是促进而不是限制各国内部趋向合理性的自我整合过程。世界需要重新确认和扶助联合国的道义权威和行动能力,避免再度出现某个区域性安全架构凌驾于安理会之上、无视公认的国际法准则的局面。新加坡著名外交家许通美教授的一个判断值得重视。他说:“联合国是公认的不完善的机构。然而,是否没有联合国,世界会变得更美好呢?我并不这么认为,总体而言,在过去的50年里,联合国功大于过。尽管不完善,联合国一直努力创造一个由法治原则而非弱肉强食原则统治的世界”。反对形形色色的霸权主义当然是增强联合国活力的重要前提,要紧的也许还有商议建立更稳妥更有效的制度性安排,如改革安理会、增强联大发言权、实现对国际冲突的多重法制化约束等等。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在这方面有重大责任,也可以作出自己的努力。
世界需要重新审视和改革以IMF和世界银行等机构为核心的国际金融体系,使之更加全面更加稳妥地反映世界多数国家经济发展的现状和承受风险的能力。实事求是地讲,发展中世界并没有能力现在就“另起炉灶”。它们不得不参与现有体制和服从相关规则,但这并不应当成为现有国际政治经济体系不加以改革和完善的借口。事实上连西方国家的许多有识之士都承认,后者的调整和改造是极为必要的。与此相应,国际社会及其各种规制需要特别重视发展问题。各国经验一再证明,经济的欠发达并且无望无助,既是一些国家内部极端行为和当今世界许多地区性冲突的诱发因素,更是南北关系紧张、多种全球性问题(如生态、资源、毒品、债务、人口和粮食问题等)难以缓解的症结所在。停滞不前是灾祸之源,“发展才是硬道理”。各国内部的改革、现有国际制度的修正和国际体系的稳定、世界和平的维系和国际经济关系的协调,都应当以促进各国发展为首要目标。它是一个真正“双赢”的互动。
中国是一个快速崛起的发展中大国和社会主义国家,又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核大国之一,中国人应当对世界作出应有的贡献,也需要在权利与义务之间寻找和保持必要的平衡。对中国来讲,保障国内
改革、发展和稳定等目标的不断实现,保证国家的领土完整和逐渐实现完全统一,在本地区(亚洲太平洋地区)逐步发挥建设性的和负责任的影响力,将是未来一段时期(5至15年左右)内外工作的重点。考虑到上述“发展、主权、责任”三大利益之间的复杂关系,中国在对外交往中,必须注重大国关系(尤其是与美日俄等国的战略关系),注重地区关系(尤其与东盟国家和东北亚国家的和谐关系),注重华人关系(尤其是大力培养与港澳台同胞及海外华人的亲情关系)。这些基本利益的存在,也使得中国乐见一个更加合理与稳定的国际体系。显而易见,缺少合理性和稳定性,若再发生亚洲金融危机和科索沃危机这样的恶性事态(更不用说发生在中国周边地区),不仅前述基本利益一个都无法实现,而且国际社会更易陷于混乱与纷争的长期乱象。保持一种积极的建设性姿态,中国将以负责任的泱泱大国形象步入21世纪。随着时间的推移,所谓的“中国威胁论”亦将不攻自破。毫无疑问,不希望看到中国崛起的外部势力是存在的,各种针对中国的分化图谋和遏制战略还会相继登场,但只要我们不受其干扰左右,坚定不移地沿着邓小平开创的改革开放路线走下去,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前列,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的前景是不难想见的。□
做为炎黄子孙,面对曾经辉煌也曾屈辱的历史,我们不能忘记!少年强则国强,努力吧,朋友们,勿忘国耻,振兴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