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年上册美术教案
第1课 色彩的冷与暖
教材分析:
色彩的冷暖会让人产生冷暖的联想。本课以直观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色彩的冷暖带给人的不同感受,体会色彩的情绪。并激发学生在色彩创作中有意识的运用冷色和暖色创造不同的画面效果。课型:造型•表现 欣赏•评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冷色与暖色,了解色彩的基础知识。
2、体验色彩给人的不同感受。
3、激发学生热爱美术学习兴趣。教学重点:
体验色彩给人的不同感受。教学难点:
知道冷、暖色调各有哪些颜色。教学准备:
投影仪、名家作品、水彩笔、油画棒、图画纸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谈话:“色彩给人的联想”
① 红、黄、橙使你联想到什么?(火焰、太阳火热热、温暖的景色、物体)
② 蓝、绿、紫使你联想到什么?(天空、海水、冰雾等 ;宁静、寒冷的场面)
③ 小结:不同的色彩会给人不同的感受和联想。
2、欣赏名家作品,了解画家的用冷色与暖色表现的丰富画以及表达心中不同的内心情感。
3、用冷色或暖色或冷暖色并用的线条及色块表现画面,表达内心的丰富情感。
二、创作阶段:
① 提出作画要求:
A、用线描或色块作画表现画面。
B、画面造型可以抽象的,也可以具体的。
C、用冷色或暖色或冷暖并用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②学生作画,老师巡回指导。
4、展示作品,引导评价。
5、教师总结,提出意见和建议。
学生在三年级时对冷色、暖色有初步了解了,因此本节课的难点较快突破。在作画时画面表现的冷色调,暖色调相对比较明确。
教学反思:关于冷和暖不是绝对的,是要置于一个大环境中来对比分析的。
第2课 线条的动与静
课型:造型•表现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线条的平直与弯曲,会使人产生动或静的感觉。平行的线条,会使人联想到平直的地平线,有静止的感觉,而弯曲的线条,会使人联想到蜿蜒的河流,有流动的感觉。充分运用线条的各种造型,已经成为重要的表现手段,而且对美化画面和深化主题也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引导学生发现存在于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观中的线条,并能巧妙地利用它们去塑造形象,从而赋予作品鲜明的艺术感染力。从教材的例图中,我们可以深切地体会到线条能赋予画面的生动性和悦目性。
教学目的:
1、观察平行和弯曲的线条,使学生认识线条的曲直在视觉反应上产生的静止和流动的感觉。
2、运用线条和色彩进行作画练习,表达静止或流动的感觉。
教学重点:
感受线条的动与静。
教学难点: 用不同的线条表达流动和静止的感觉。
教具准备:
课件、作画工具。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1、复习以前学过的《点、线、面》中的线条的种类。师小结:板书——线条有粗、细、曲、直。
2、请同学说一说线条给人的感受,引出课题(板书)——线条的动与静。
三、讲授新课:
1、欣赏课件(流动的河流、静止的公路、地平线等),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样线条,给人什么感觉?
师小结:流动的河流展现的是曲线,有动感,而公路和地平线是静止的直线。
2、请同学回忆大自然中还有那些静态和动态的线条,它们各是什么样子。
师小结:平直与弯曲的线条会使人产生动与静的感觉。
以直观的图片让学生感受线条的曲直与动态的关系。
3、请学生欣赏课本范例,进一步感受线条的动与静。
想一想,线条在绘画中的作用。
4、教师结合上节课所学的知识《色彩的冷暖》讲解线条与色彩在不同画面中的运用。
(1)暖色和曲、直线的配合,产生的视觉反映。
暖 + 直 =温暖、平和
暖 + 曲 =热烈、欢快
(2)冷色和曲、直线配合
冷 + 曲 = 宁静、幽远(如蜿蜒的河流)
冷 + 直 = 单调、呆板
通过欣赏范图、教师讲解,让学生了解该如何更好的应用线条。
四、作业布置:用平行或弯曲的线条,表达静止或流动的感觉并上色。
五、学生作画,教师指导。
倡导学生在作业中的创新意识,对学生的创新画法给予表扬,及时鼓励好的作业。
六、作业展评:
1、个人分析画的内容,画面好在哪里?
2、同学互评,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幅作业,说一说它的优点?
3、教师简评。
七、拓展
教师展示不同材料、不同形式的作品。请学生欣赏。
八、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现在有一种材料叫做“毛根”,性质柔软,色彩艳丽。利用它在课堂上讲解示范线条的曲与直,特别直观。一个好的教具的选择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第3课 美术的节奏
课型:造型、表现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观察、体验美术作品中的节奏感。
2、通过绘画或剪纸等方式表现美术的节奏感。教学重点:
对美术节奏的理解
教学难点:
用不同的材料设计图形,表现美术的节奏。
课前准备:
教具:课件(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彩纸、剪刀、作品若干。
学具:彩纸、剪刀、双面胶、油画棒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感受节奏
1、听——“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
2、看——两幅绘画作品 ⑴绘画作品中建筑物上窗户、柱子的有规律的排列、园林别墅中花草的间隔栽培。
⑵二方连续纹样作品中垂直线、水平线、斜线、曲线的重复配置,冷暖色、明暗色的反复调和。
3、通过听和看同学们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和相同的感受?生„„(相同点:都能感受到节奏。不同点:听觉的节奏感较为强烈,绘画作品的节奏是一种形式感。)出示课题“美术的节奏”
4、生活中有发现的节奏吗?这些节奏美吗?为什么美?生„„
5、师根据学生的思路在黑板上进行简笔勾画,表现节奏的图形。
二、节奏的运用和表现
1、欣赏课本插图:《自然界中的节奏》、《美术作品中的节奏》小组讨论:图中分别给你什么感受,你最喜欢哪一种的表现形式,为什么?全班讨论:生„„
2、师:生活中处处有节奏,表现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古今中外大师、画家、小朋友都在用不同的工具、不同的材料,表达自已的情感,创作出了一幅幅优秀的带有节奏感的美术作品。
三、表现节奏
作业要求:
师生通过投影仪用彩纸、瓶盖等材进行摆设体验不同的节奏感。请同学形容一下不同的节奏给人的感受。(师写关键词)
四、交流感受
交流一下刚才在拼摆中对不同材料表现不同节奏的感受。部指回家搜寻各种材料,下次继续用拼摆的方式表现节奏。
教学反思:用音乐的节奏,音乐里的拍手打节奏的方法来表示节奏,然后用花片来贴节奏图,能够很好的表现节奏。第二课时:
一、引导交流阶段:
请同学们出示课前准备的各种工具材料,交流自已的构思。生„„(师生、生生相互交流,互相启发,不断开阔创作思维)
二、课堂创作阶段:
1、作业要求:
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绘画工具表现“美术节奏”。
2、辅导:针对小组中的问题及时辅导。
三、作品展示:
同学们都离开自已的座位欣赏别人的作品。
通过自评、互评最后评选出优秀作品若干幅进行贴粘展示。
教学反思:其实不一定要用绘画或者粘贴的方法表现节奏,用一些物品如:彩色图钉,扣子等等摆一摆,效果也不错。
第4课 变一变
课型:造型•表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分割组合的方法,产生变形的画面效果。
2、指导学生初步掌握割纸、粘贴组合的技巧。
3、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安全使用美工刀)教学重点:
学习将图片,切成长条后排列,产生变形的效果。
教学难点:
割纸、粘贴组合技巧的应用。教学准备:
教师:范例,图片,裁剪后的图片若干。
学生:自己的照片,图片,美工刀、直尺,垫板,胶水,图画纸,卡纸、剪刀、铅笔。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出现范例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两张相同图片,一张经过处理产生变形,引导学生观察,感受变化的美感;也可通过课件演示,产生变化动感,效果更加理想。
2、引导学生自学技法点击:
利用教科书中的“技法点击”培养学生自学意识。
3、请学生介绍操作方法。引导指出制作要点、难点。板书:
制作要点——分割:直线
组合:直线等距
4、提出问题:还有其它的分割、组合的方法吗? 启发学生发散思维,大胆提出自己的设想
5、教师根据学生的设想边小结边出示范例
对学生的设想,及时的展示,是一种激励,学生的思考积极性将被激发。制作要点:
分割:直线、曲线„„
组合:直线等距,直线不等距、曲线排列„„
二、发展阶段
师:怎样来实现我们的设想呢?
1、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操作难点和要点,讲解演示操作的方法: 由于使用工具刀,为了安全教师必须加强示范。
分割:先用铅笔画出裁剪线。另曲线分割必须先用硬纸皮做一把特殊的尺子,再画线;用尺子对准线,左手压实,右手持刀裁剪。(也可用剪刀剪出)
组合:在底纸上,标出粘贴的位置;将裁剪好的纸条,排列起来达到满意的效果后,粘贴完成。
2、作业要求:
用自己的照片或其它图片,切成长条排列粘贴,产生变形的效果。A、使用工具刀注意安全。B、要求切割平整、排列组合有新意。
3、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督促学生安全使用剪刀,鼓励学生进行有趣的排列。及时展示学生的创意。
三、展示评议:
1、开辟展示小平台,让学生互相欣赏,评出最佳造型奖、巧手奖„„
2、你喜欢谁的作品,为什么?你认为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
四、课后拓展:
1、将制作好的作品挂在自己的书桌上。
2、可用此法布置班级。
3、制作小书签。
教后反思:在演示时,我告诉孩子:“我要给同学减肥、增高。”先选用了班上一位较胖的同学的照片,用横向切割的方法切割,重新贴起来,这位同学果然“长高了”。“为什么会长高?”学生经过讨论找出了原因。我又鼓励同学们试着给自己的照片“增肥”。通过尝试,孩子们发现纵向切割重组可以让对象“变胖”。再“变一变”时,可以根据自己的设计需要选择切割的方法了。
第5课 色彩的对比
课型:造型•表现 欣赏•评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和运用色彩的对比知识。
2、引导学生正确表达自己对色彩的感觉,提高学生画色彩画的兴趣。
3、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学习好方法,感悟色彩的强烈对比效果。教学重点:
从感受色彩对比以及产生美的效果,培养学生对色彩美的表现力。教学难点:
大胆运用色彩对比知识于练习中。教学准备:
教师:计算机教学设备、课件、纸、色笔等。学生:水彩笔、油画棒、纸等。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
出示冷暖色两幅图片,围绕下面问题师生对话交往。
A、请说说你对这两幅画的感受。
B、组织学生用油画棒按色相推移排列成一个色环。
课的开始以复习旧知识引入,引导学生回忆冷暖色的表现力,让学生根据其概念进行分类,用以巩固所学过的色彩知识。让学生总结冷暖色的特点,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过渡导入新知,并以排列色相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学习新课
(1)师出示课件“色相环、对比色、补色”。
我们生活的环境里,因为有了鲜艳的色彩对比,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丽。今天我们继续来认识在色彩中对比最强烈、最鲜明的颜色。我们称两个相互作为补色的颜色为对比色。
(2)师出示色彩的对比图片课件。学生了解色彩知识,感受。(3)欣赏和分析
A、欣赏民间年画,谈一谈运用了哪些对比色?说一说你有什么新的感受。B、绘画中色彩的运用(进入绘画色彩的运用版块)。
C、谈校园的色彩,师引导,并对学生进行珍惜校园美的教育。(4)生活中色彩对比的运用 师出示课件:(让学生为小女孩配裤子、航海上的救生圈)
运用对比色配色,说说为什么不喜欢?为什么要选择强烈的色彩?
(5)师生总结梳理
4、动手练习:
运用色彩的对比为一幅年画配色。
5、学生作品展评
优秀作品展示,师生一起评价,谈对它的感受。
6、收拾与整理 教学反思:本节课是为学生学习色彩基础知识,体验色彩的表现力,并有目的地加以运用而设置的。在学习色彩画中,除了色彩的冷暖外,认识色彩的对比,用强烈的对比色来表现生活,是小学生学习色彩画需要解决的问题,儿童喜爱用对比强烈的颜色来画画,有时画的好,有时画的不好。通过了解色彩的对比——欣赏和分析对比色——理性了解生活中色彩对比的运用效果,有利于学生从感性到理性去认知色彩,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色彩对比中的美感,从而培养学生对色彩热爱的情感,提高绘画兴趣。在老师的引导下,从旧知冷暖色摆色环游戏导入激发兴趣,从视觉感知到理性感悟对比的表现力过程,调动学生自主参与、探究、发现对比色的表现力,师生互动,学习新知。
第6课 快 乐 的 回 忆
课时:2课时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最快乐的一件事,并用绘画或纸版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2.学习纸版画的绘画技法,利用吹塑纸进行创作。
3.通过绘画和制作,培养学生观察力、创新精神和再造能力。教学重点:
学习纸版画的制作方法。教学难点:
纸版画的印制,水份、颜料厚薄程度的掌握。教具准备:
课件、吹塑纸、铅笔、水粉颜料、调色盘、毛笔。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引导阶段:
让学生带着记录他们快乐回忆的相片,用展示台展示给全班同学看。并回忆讲述。(引导学生在欣赏他人作品的基础上,回忆自己生活中快乐的片断,激发学生创作热情。)请大家睁大眼睛,竖起耳朵,可别错过哦!
二、发展阶段:
欣赏版画作品。通过观察和讨论,引导学生认识 纸版画的表现方式。请同学们在观察的基础上思考:纸版画是通过什么方法加工完成的,它与绘画作品比较,有什么不同的视觉效果。技法学习:
⑴出示制作简易纸版画的材料——吹塑纸,启发学生思考,运用什么工具和制作方法可以制作成纸版画。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采用刻、划、撕等方法进行创造性地使用,制作出内容丰富、造型美观的纸版画作品。⑵作业设置:
在制作好纸版的基础上,思考并尝试怎样拓印出多色纸版画。布置下节课工具材料。课后反思:吹塑纸这种材料现在已很少见,不如让他们选择比较易寻找的纸壳来制作,虽然比吹塑纸硬,但学生更好掌握。施教时间:9月26日——9月28日
第二节
一、情感升华阶段:
带领学生欣赏大量版画作品(课件)引导学生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利用身边的材料和工具求新求异,就会创作出好的作品。
二、动手操作阶段:
作业要求:欣赏教材中作品,用纸版画或绘画的形式进行复制或者创作。作业步骤:
启发学生讲解制作过程。1.设计。2.制版。3.添加背景
4.剪、刻、品、贴。
三、学生作业:放轻音乐。
两人完成一幅作品,要求要有合作精神。
教师巡视指导。
四、讲评作业:
选取优秀作业,表扬造型美观、色彩鲜艳、整体看画面效果好的作业,表扬最佳搭档。
五、教师总结:
本课同学们学会版画的基本方法,这种方法运用广泛,生活中还有许多地方运用这种方法,希望同学们多去发现、去探索、体会生活的乐趣。
课后反思:有些学生选择的是绘画的方法,其实只要知道这种方法就可以了。作业形式的多元化可以促使学生更多的开动脑筋,寻找运用更多的办法来解决问题。
第7课 登山游戏
领域:设计•应用 造型•表现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以个人或小组的方式,画一幅登山游戏线路图,再制作棋子,大家一起玩一玩。教学重点:
用线和形的组合,在纸上画棋谱。教学难点: 画面的布局。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好范图及若干小图片。学生:彩笔及几幅游戏棋谱。教学过程: 第1课时
1、游戏切入:让学生通过游戏与观察,了解游戏棋的玩法和基本组成部分。
师出示游戏棋:这是什么?(游戏棋)今天我们就来玩一玩这种棋类游戏。(依次请数个学生和老师对手进行游戏)
2、师生共同讨论 , 展示游戏棋的种类。
师:你还见过哪些游戏棋?上面都有些什么?
(学生展示带来的棋谱,说说其玩法及上面的有趣图案。)
3、通过实物棋谱,引导学生观察游戏棋组成部分。提问:一幅游戏棋都会由哪几部分组成?
总结:一般包括名称、路线图、用于设置障碍和奖励方法的图谱、装饰美化的图案、游戏方法介绍等等。
4、学生尝试,实践总结
(1)让学生在画纸上随意画一条弯曲线,尽量把纸画满。
(2)选取学生草稿中的范例,针对其中的不足和优点进行讲评。线过于弯曲密集——不利于安排线路。线条流畅舒展——棋格顺序明显。(3)总结学生的草稿,并示范。
a)
在纸上随意画一条弯曲的线。
b)
根据弯弯曲曲的画面想象要安排的景物(用事先准备好的小插图装饰成完整的棋谱图。)
c)
安排棋子的行进路线图或序号。d)
根据画面想象如何进行登山游戏。
5、再实践,学生独立设计一份游戏棋,师巡回指导。
6、欣赏,并学习评价
展示学生的草图,启发他们谈谈自己的创作意图和设计的游戏方法。
第二课时
1、请学生组成合作小组,共同完成一幅登山游戏棋。教师引导学生四人为一组进行合作。
2、要求小组长安排好分工与合作。
要选择一份共同的设计稿,围绕棋盘的装饰进行。
3、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代表向大家介绍玩法与规则,谈谈小组成员与众不同的创想。
4、根据自己设计的图谱进行游戏。教学反思:
在纸上设计图,让学生自己安排棋子走的路径他们特别兴奋,有创作与游戏的愿望,为本课的导入与进行做了较好的准备。课的重点是线路图在整张纸上的构成安排,教师通过让学生范画发现问题,并讲评导学,让学生较快理解棋盘布局的合理与适用。课中能引用学生已有的游戏经验,让他们自由创想棋的玩法与规则,使学生玩得有趣,也设计得生动。
第8课:校 徽 设 计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富有创意的运用各种类型的材料,体验标志设计的美感。学习设计基础知识,培养设计的思维方式,在设计与探索中,捕捉创作灵感,逐步形成创造性的构思,树立以创造意识为重点的设计观念。
2、指导学生运用各种瓶盖、纸、彩泥等材质,通过学生剪一剪、贴一贴、捏一捏,设计出各种带有学校象征意义的标志,学习和掌握美化自己和美化环境的能力,树立健康的审美观。
3、通过讨论交流,相互启发,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讨论我们学校的特色,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学校的标志,反映学校的特色。
教学难点:如何避免将标志设计得太多、太复杂,引导学生既要正确传达信息,又要简练美观。
教学准备:师:各种厚薄、软硬的纸、彩泥、剪刀、胶水、双面胶、羽毛、钮扣等材料。各类小学标志、建行、农行、中行标志。生:要求学生每人收集一些各种形状、大小的瓶盖,小的装饰物,所需工具:胶水、剪刀„„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欣赏分析
1、揭示标志存在的意义。出示三个银行的标志。
引导学生欣赏分析总结这三个标志的设计意图。引入中国钱币文化的介绍。
2、总结标志设计的特征。
3、讨论特色
同样是银行,标志设计却又有共性又各具特色。今天设计班级标志,你们能设计出学校的特色吗?我们学校有什么特色?
创作设计:你设计的学校标志,可以用什么材料来构成? 注意标志形式的多样性,选择材料的多样性,图案色彩的运用变化。
三、巡回指导
肯定学生好的有创意的造型,对有特别符合班级特色的创作给予及时的表扬,给有困难的学生予以帮助。
四、收拾整理
五、总结激励 扎记:在设计之初我就告诉学生:谁设计的好我们就把它的作业展览在学校的橱窗里。所以孩子们对这次作业的要求听得特别细,作业的规格也是开学来最统一的一次。
第9课 精美的邮票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领域 造型、表现领域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邮票图案独特的构图和色彩,认识邮票这一独特的美术作品。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设计、制作能力
3.培养学生感受美、体验美、表现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设计一张图案简洁、主题突出、色彩鲜艳的精美邮票。【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运用各种表现手法创作邮票 【教学准备】
教具:邮票光盘、邮票课件、范例、创作材料等
学具:
学具:绘图纸、卡纸、蜡光纸、油画棒、彩色水笔、剪刀、刻刀、胶水。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 谜语导入,趣味引题
1.师:听说你们班的同学很聪明,今天我要出个谜语让你们猜一猜?
(出示课件)“猜谜”:薄薄一张纸,四边细牙齿,两地朋友要谈心,必须请他当差使。
(生纷纷说:邮票)
2.揭示主题(课件展示:邮票)
请学生阅读语文书上《方寸之间》单元,从中找出邮票的来源及中国第一枚邮票是什么时间、怎样诞生的。师:过去是“一封家书抵万金”,居住在两地的人们通过通信来传递信息。一封信寄往国外,当地的人们看到信就知道是从哪个国家寄来的。为什么?
生1:因为信封上有邮票。人家会看邮票。
生2:因为邮票是一个国家的名片。
生3:因为邮票上有写中国邮政。
生4:因为邮票上有这个国家的名字。
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邮票是一个国家的名片。现在通讯发达,寄信的人少了,但是,人们还是喜欢邮票,为什么?
生1:因为邮票很好看。
生2:因为邮票里有很多知识。
生3:因为邮票设计得很漂亮。
生4:邮票可以收藏,我家就有好几本邮票。
生5:因为邮票里面有很多知识。人们叫它“小小百科全书”。师:对,邮票有收藏价值又设计的很精美。大家都很喜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课件展示)“精美的邮票”。
二.授新课。
1.观察、欣赏邮票的特点:
师:邮票美不美?它和一般的画有什么不同?
小组讨论,选出代表回答。
生1:邮票有齿孔。还有多少钱。
师:那叫面值。
生2:邮票上有时间。
生3:那是发行时间。邮票上还有中国邮政。
生4:邮票上有漂亮的图画,有的邮票的底色与主体颜色形成强烈、的对比,有跳跃的视觉效果。
师(总结):同学们观察到邮票上有面值、发行时间、发行地区标记、边上有整齐的齿孔,它们和中间的图案一同构成了邮票的基本要素。
师: 邮票的每一个图案,每一个主题都是画出来的吗?请看屏幕
(播放《新中国邮票全集》片段)
生1:邮票的主题很丰富,有军事、科学、植物、动物。有的是画的,有的是剪纸。
生2:邮票的内容包罗万象,宇宙间的万物都可以记载在小小的邮票上。生3:造型方面,邮票多种多样,有的写实,有的变形。布置下节课带工具材料来设计邮票。第二节
一.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1.提出设计要求,小组讨论。
师:看了这么多的邮票,你们想不想设计一张邮票?自己设计的邮票更有情趣。想设计什么主题的?把邮票的各个要素安排在什么位置,用什么字体?画纸是横放还是竖放?
生1:我准备画一幅环保图,提倡保护地球。画纸竖放。用空心字 生2:我喜欢卡通,要设计一张卡通邮票。画纸竖放。用彩色字。
生3:我喜欢跳绳。要设计一张小朋友跳绳的邮票。画纸横放。用空心字。生4:我们两个人合作,设计剪纸邮票。用红色的卡纸,剪一只马。
2.提出作业要求(课件展示)
图案造型生动,形象饱满,主题突出,色彩鲜艳,富于装饰性;文字要精心设计,写艺术字,邮票的各个要素要安排合理
3.学生设计邮票,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及时指出学生在设计存在的问题,对设计精巧新颖的学生及时给予鼓励展示。发现基本要素安排的有遗漏的及时提醒。
4。展示评价
(1)
学生主动将设计好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全班同学说说喜欢哪一张?为什么?
(2)
作者介绍自己的设计意图,为什么设计它?有什么改进的地方?
5.教师总结、拓展:
今天大家设计的邮票很精美,内容很丰富,色彩很鲜艳。今天设计的是长方形的邮票,实际邮票的外形还有其他的,同学们要多加关注,用所学的知识设计更多更美的邮票。
第10课 做年历
课型:设计•应用 造型•表现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认识年历的艺术特点,年历的作用及组成部分。学习设计、绘制 年历。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进行综合练习,培养协作学习能力。教学重点:
掌握年历的组成要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及设计制作能力。教学难点:
月份版面的内容及排列,色彩的搭配。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教学仪器、各种各样年历、1-12月份日期表、四开纸、展板。
学生:各种绘画工具、手工制作材料:腊光纸、剪刀、胶水等。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引导阶段
交流课前观察结果,师同时出示相应的资料,请生说出这些年历的特点。明确年历组成的要素。
二、发展阶段
1、请生思考:你要用什么方法来制作年历,从而引出几种方法讲解,示范。
(形式上、要素上、排列上、色彩上)
2、欣赏书本范图,小组讨论用什么形式来表现本组月历。
通过观察、思考、讨论设计草图。尝试运用多种手法表现。
三、生分小组练习,师巡视指导 作业要求:
1、每小组合做一个月份的年历卡。
2、手法不拘、构图合理、新颖,色彩鲜艳。综合练习,培养协作学习能力。
四、作业评价 把作业贴于展板,选出较好的作业并和生一起说说这些作品的优点及你们最想学习的地方。
五、教学小结与延伸
1、点拨本课教学活动要点。
2、欣赏更多样式的年历,如台历、专题年历,以开拓视野,拓展创作能力。第二节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每年的一月一日是什么节吗?元旦也叫新年,再过几天就是2005年的元旦了,在这新年即将到来的时候,人们心里都有一个美好的祝福,祝福自己的亲人和朋友在新的一年里有新的更多的收获,生活更加美好幸福。每到这个时候,家里就会换一本新的年历。你们见过年历吗吗?想看看吗?
二、作品展示,激发情趣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自己制作的年历,请仔看,它们都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随展示贴在黑板上)
1、树叶贴画,干花贴画
这是什么?(小金鱼)用什么做的?(树叶)
这又是什么?(美丽的小花)
这些是把树叶采集回来后,先压平,阴干,再拼成各种美丽的图案,贴在卡纸上制成的。
2、吹塑纸贴画
这是什么呀?(两只美丽的小孔雀)
哪这一张上又是什么呢?(三只仙鹤)
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呢?(吹塑纸)
这些年历是把吹塑纸剪成各种造型,再拼贴在卡纸上制成的。
3、线织相框
这个漂亮的相框是这样成的,先把圆形的吹塑纸或卡纸剪出齿轮来,把你喜欢的照片贴在中间,再用细毛线沿斜角绕在齿轮上。毛线的色彩可以丰富一些,相框的背面还可以贴上自己喜欢的卡通人物或是小英雄的照片
4、卡纸画:(梅花鹿和小松鼠0
看,这两个好朋友在说什么呢?大家来猜一猜。(学生发言0 这张贺卡是用彩色笔直接在卡片纸上作画制成。
5、布贴画:(蝴蝶、柳树)
仔细看看,这是什么?用手摸一摸,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这些年历漂亮吗?喜欢吗?同学们想不想自己也做一张漂亮的年历呢?其实啊,更漂亮的年历还在你们自己的手中呢。
我们刚刚看的这些年历,它们都是用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些材料做成的,这些材料其实都很容易收集,以后大家要注意积累,这样做起来才会比较方便。
三、制作贺卡今天我们先学习在卡纸上直接画画做成的年历,其它的我们以后再慢慢学习。
1、拿出卡纸,开动脑筋,画上你最喜欢的图画,再写上日期,给老师、亲人和自己的好朋友送去你的祝福,他们能收到你亲手做的年历,一定会非常高兴的。
2、学生活动:画画、贴画
3、写上日期和祝福的话语。
4、小组交流:看一看,比一比,谁的年历最漂亮。
5、展示做得好的年历。
四、说想法说一说你的年历想送给谁?为什么要送给他?学生讨论:因为我爱他,他关心我,所以我要送给他。向学生渗透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最宝贵的,我们要珍惜这份纯朴的爱。
五、小结
老师、同学和父母关心我们,我们更应该爱他们,让我们一起唱一首《新年好》献给他们,表达我们最美好的祝福。
第11课 《星座的联想》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欣赏、观察、讨论,感受太空的奥妙,了解星座形成的有关知识和命名规则。认识自己的星座图。
2、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感受、体验不同星座的图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操作目标:利用适合自己的各种材料、工具绘制自己的星座图。教学重点:根据星座进行想象并画出各种图型。教学难点:有关星座意境的想象和创造。教学准备:星座的图片,课件、实物展台等。学具准备:彩笔、颜料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出示课件,展示宇宙星空的动画和图片,在宁静幽雅的音乐中将学生的思维、想象引到太空。
2、闭上眼睛,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太空中遨游。想象能看到什么?有什么样的景色?(„„)
3、渗透星座的知识:天上的星星会按时间顺序出现。如果把同时期出现、比较亮的星星群连在一起,就形成了不同的星座。人们还根据它们不同的形状,命名成了不同名称的星座。今天我们要来根据自己的星座进行联想和想象,把自己的星座图画出来。(板书:《星座的联想》)
二、欣赏课本的图片:
1、欣赏:(了解星座的形成和命名规则)
⑴太熊星座。⑵天龙星座。⑶天蝎星座。⑷处女星座。⑸水瓶星座。
2、拓展:
⑴你知道太空还有哪些星座吗?(白羊座、金牛座、双子座、巨蟹座、狮子座、处女座、天蝎座、射手座、魔蝎座、水瓶座、双鱼座、天瓶座„„)⑵你想知道自己属于哪个星座吗?说说你是属于哪个星座的。
03/2105/20金牛座
05/2107/22 巨蟹座
07/2309/22处女座
09/2311/21
三、欣赏老师准备的图片:
欣赏老师课前准备的作品,(利用实物展台或课件,逐图播放,欣赏不同星座的图片,启迪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了解它们的表现形式,从中受到启发?为自己的作业收集素材,寻找灵感。)
四、小组讨论:
在小组中,谈谈自己属于什么星座,准备怎么画,小组成员达成共识,确定自己的创作意图和主题,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合自己的表现手法的工具和材料进行创作。
五、学生独立作业,师巡视指导:
教师在辅导中注意以下几件事:
1、不同的星座应画出不同的造型,构图要饱满,适当添画周围的环境。
2、上色时应细致周到,教师也可在黑板上提供一些小图案让学生参考资料。
3、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确实可行的材料进行制作。
六、学生作品的交流展示。
1、四人小组进行交流并互相点评,选出自己喜欢的作品。
2、画面是否有创意。
3、构图是否完整,色彩是否协调。
七、合作学习
将小组交流后,选择出来的较好的作品,集体拼合成一幅大的星座图,引导学生欣赏评价。
八、课后拓展
用泥塑、彩纸折叠等其他材料制作星座图。表现立体的星座图。
第12课 窗外的景色
课型:造型•表现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写生能力及造型能力。
2、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
1、引导观察
2、巩固写生知识 教学难点:
写生构图及造型 教学过程:
一、引导欣赏优秀写生作品:
1、启发学生观察别人是用什么方法写生的。(学习较好的造型方法,巩固写生知识)
2、构图是怎样的?(巩固构图知识)引导学生选景要注意构图的均衡、疏密变化及远近透视关系。
二、引导学生观察窗外景色,请学生说说看到什么景物?这些景物是什么样子的?(培养观察能力)
三、讨论写生方法:可以线描写生,可以水粉写生,可以用油画棒写生等。
四、学生动手写生,教师巡视、指导。
五、讲评作品:(请学生上来点评)
1、最喜欢哪一张?为什么?
2、对别人的作品,你有什么建议和看法。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引导想象、创作,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想象窗外的景色,培养想象思维能力。
2、学习运用各种方法创作窗外景色,培养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教学难点:
创作方法是否新颖。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讨论、想象,窗外有什么样的景色?让学生畅所欲言(培养想象能力,起到互相启发的作用)
二、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创新思维:
1、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构思,其他学生提提补充的建议。(启发想象)
2、欣赏优秀范作,请学生说说作品创作了什么画面、用什么方法创作。(欣赏、学习,从中得到感悟)
3、学生小组讨论,准备用什么方法创作,每小组请个学生上来介绍,其他学生可以提出新的看法和建议。(启发创新思维)
三、引导制作:
1、学生动手,教师巡视。(培养动手能力)
2、制作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给予纠正。并请学生说说修改建议。(培养学生思考能力)
四、作品讲评:
1、最喜欢哪张作品?为什么?
2、谁的创作方法最有创意?
3、创作过程中有什么收获?受到什么启发? 札记:结合着我校要给手拉手学校的同学做联心卡,我请学生把作业设计成了贺卡形式的窗子,用各种美术形式和手段去表现,在贺卡的后面写上祝福的话和联系方式,使之成为了与小伙伴之间的一份联结友谊的纽带。
第13课:我心中的未来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
1、联系实际生活,想象未来生活变化,激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2、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用多种绘画形式表现出想象中的未来。
3、培养学生的构图、造型、色彩等综合美术能力。
4、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构思、想象、构图及造型的表现。
教学难点:构思、构图新颖、独特、能充分体现心中的未来。教学具准备:录相、科幻资料、图片。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导 二讲授新课
1、提问导入:同学们,你们有幻想过未来吗?你们幻想的未来是什么样的?谁来描述给大家听?
2、师小结:刚才同学们都大胆想象,幻想出与众不同的未来。这节课我们要来表现的是《我心中的未来》
3、引导阶段:1)在小组内学生充分交流自己收集的科幻资料和图片,为想象创作提供素材,教师选择部分小组进行汇报,了解学生交流情况。2)教师放一些高科技在生活中运用的录像,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想象。
3)
引导学生欣赏范图:欣赏教材范图,并详细说明作品:在构思、构图、色彩上的独特应用;作品借助哪些因素幻想出对未来的向往?你可以借助什么东西来好象对未来的向往?
4、发展阶段:鼓励学生结合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构思,绘制《我心中的未来》的草图,然后集体讨论草图中表现的内容,明确未来的生活与科学的发展紧密相联,启发学生绘画出心中的未来。
表现技法介绍并作适当示范:油画棒、水彩结合法、刮蜡法等。学生选择资料和表现形式进行创作。
三、课堂辅导:巡回指导、纠正问题及时展示有创新性作品。
四、引导观摩作业:
1、学生互相观摩作业,并选出较优秀作业进行欣赏。
2、师点评全班同学作业总体情况。
第14课 假如我是汽车设计师
课型:设计、应用 造型、表现 课时:2课时 教学内容:
本课教学用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认识汽车结构和功能并画出自己设计的汽车;第二课时,利用废弃的纸盒等材料做自己设计的汽车。教学目标:
1、通过对汽车结构、功能的初步认识,指导学生设计汽车的草图,或运用各种综合材料创作汽车。
2、引导学生富有创意地运用各种类型地材料,在创作中体验设计汽车美感,在创作与探索中,捕捉创作灵感。
3、通过讨论交流,互相启发,培养学生地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学重点:
通过对汽车结构、功能地初步认识,指导学生设计汽车地草图。教学难点:
创造性的利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出有新意的汽车。教学准备:
有关范例、玩具汽车、水彩笔、小纸盒、彩色卡纸、剪刀、胶水、双面胶等等。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1、引导阶段:激趣引入
在学生设计汽车之前,先让学生欣赏汽车图片(1905年生产的蒸汽汽车),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汽车的结构和功能,激化学生兴趣。
2、发展阶段:欣赏与探索
(1)学生观察自己带来的玩具汽车(公共汽车、火车、铲土车等等),请同学们说说这些汽车的共同点,它们的基本造型是什么样?都有什么用途?(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2)教师及时鼓励学生,并适时进行小结。
(都有车头—掌握方向。轮子—圆形—行走,车身有长方形或不规则形状等。它们可以用来载客或铲土等)
(3)欣赏课件中的汽车,进行讨论、交流: △请先知道的同学谈谈自己的发现。(这些汽车与刚才所看到汽车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点)
△学生交流回答:这些汽车在造型设计上借助动物、交通工具、建筑物的外型进行改装,造型较抽象。
(4)欣赏其他同学作品,开拓学生的思维: △在当一名小设计师前,我们先去看看其他小朋友是怎样设计自己的汽车(他们设计的汽车根据用途都做了什么样的不同改变,并进行说明在哪些地方富有创意)。
△学生思考假如你是汽车设计师,打算用什么方法、材料设计? 小组同学交流讨论:
△可以先在画面上设计汽车草图(车轮、方向盘、车身等)△大胆想象不同汽车的用途,表现想象中的抽象造型。
4、学生动手设计:(请用水彩笔直接勾画)教师加强个别辅导,及时表扬富有创意的作品。
5、展示、评价、反思:
△师生评价作品,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赞扬优点,提出建议。
施教时间:11月21日——11月23日
札记:一年级的美术配套课件上有一课叫做《画汽车》,里面有各种汽车的外形和结构,我把它搬到四年级的课堂中,请四年级的学生也来做做游戏,拼拼汽车,很好的解决了分析汽车结构的难点。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导入授新:
1、请同学们谈谈上节课所学的内容。说一说汽车的结构,组成部分。
2、根据手中的材料说一说为什么选择这些材料,并且谈一谈要怎么利用这些材料(小组讨论交流)
3、欣赏课本范例,讨论制作步骤。(小组讨论交流:可以充分利用方形纸盒做车身,用瓶盖做车轮,细小部分可用卡纸、水彩笔装饰等)
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5、作业展评,让学生参与评选,评一评:(1)哪一组制作、应用得最好?(2)好在哪里?
6、教育学生爱护环境卫生,收拾好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
第15课 梦幻之国
课型:设计•应用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利用多种废弃材料制作立体的游乐园。
2、通过集体作业,培养学生同他人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
4、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
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
材料的合理与巧妙应用。
教学准备:
收集各种废弃材料、彩色卡纸、橡皮泥、剪刀、双面胶等。
教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
1、看录像,师生对话。
2、揭题:梦幻之国
(二)探索发展
1、说说你喜欢玩哪一种游乐设施,它好玩在哪里?
2、生说,师小结一些游乐设施的特点。(如:滑滑梯,一高一低有倾斜度;飞机,围着中心点转。)
3、学生分组观察所带来的材料,展开想象:它们适合做什么?
4、生回答,师加以引导。(关注形、色、质)
5、师演示制作方法:
(1)根据材料的特点进行设想(要有空间感)
(2)设计制作(分块)
(3)组合固定(重心的稳定)
(4)装饰美化(色彩艳丽)
(三)实践活动
1、作业布置,提出要求:(1)小组制作一个小游乐园;(2)分工合作,能力强的尽量制作与众不同的作品,能力较弱的可以制作简单的作品;(4)提倡互相帮助、友好协助。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辅导。
3、各小组提出制作中遇到的困难,师生共同解决。
4、修改补充作品,使作品更加完美。
5、小组布置“游乐园”。(可以添加绿化和人物)
6、汇总交流,共享乐趣。(组织各小组把作品摆在一起,形成一个大游乐场,让学生在“梦幻之国”里享受畅游的乐趣。)
(四)评价交流
1、你喜欢玩哪一个项目?
2、你觉得哪一个项目最有创意?
3、你喜欢这样的学习活动吗?
第16课:纸带穿编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了解纸艺穿编的规律,运用常见的穿编方法,设计制作简单的生活、装饰用品;
2.在学习中体会穿编这一工艺制作的实用及装饰功能,感受纸艺穿编的乐趣,培养看图动手操作能力及设计、工艺制作意识。
教学重点:用纸带穿编的方法制作简单的生活用品(小方篮)及纸带穿编工艺的运用。
教学难点:纸带穿编方法及小方篮的制作
教学关键:观察讨论纸带穿编的规律,引导如何使小方提篮立起来及篮口处理;观察两种不同色彩交织成的纹理,并运用到装饰中。
课前准备:各色纸条、幻灯教学文件、范例,剪刀、粘合材料等。教学课时:2课时 课堂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欣赏导入阶段
1、以谈话形式引导学生观察范作,指导学生欣赏。l
这是什么呢?它美吗?
l
你想知道它们是怎么做成的吗?
2、幻灯出示课题
观察范作,说说它美的地方,并试着寻找规律,说说它的实用性和装性。
从范作出发,把学习内容同生活相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美源于生活。
二、教学发展阶段
1、指导学生看图自学穿编技能。
有什么规律,要注意什么?
2、拆解范作(与学生试做结合)
如何使小篮子立起来
你有没有什么办法在篮子上作装饰
怎么处理篮子的开口
3、指导学生看幻灯制作图编制小篮子。
第二节 活动一:
1、作品展示与评价
引导学生从作品的精细美观评价,总结穿编规律(一上一下交织)。看图小组自学讨论穿编方法,并提出问题。
讨论穿编过程中的各个步骤,并思考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尝试做篮子。
2、小组合作编制小篮子。
3、互评作品,交流不同的穿编法,并总结。
培养看图自学能力。分解制作的难点,使学生对制作过程有个全面的了解,并在观察中触发新的想法。
培养合作能力,培养学生对美的评价能力和指导自学方法。
二、欣赏拓展
小结:穿编在生活中还有很多运用,可以使用不同的材料进行穿编,还有其他编法。只要你开动脑筋,动手创造,就会有与众不同的作品诞生。
1、展示穿编的其他作品(小果篮、装饰图案、创意篮子等)
2、布置课后拓展作业(上网自学创意篮子的制作)
3、欣赏、讨论作品的制作方法
展示生活中的各种穿编作品,拓展学生的视野并启发学生的创造设计意识。培养学生收集信息自学的方法
第17课:课题:电脑美术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掌握画图程序上菜单的功能及画图工具的使用。
2、指导学生运用画图程序上的绘画工具进行绘画、复制、粘贴和翻转。
3、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电脑美术的兴趣和热情。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在掌握运用复制和粘贴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运用翻转的功能进行花边图案的设计与制作。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能把握好画图工具的使用特点。课前准备:准备若干电脑美术的优秀作品。教育学生要爱护电脑设备及各种教学设施。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组织学生有秩序地进入电脑室,并稳定好学生情绪准备上课。
二、引导过程
(1)师通过电脑屏幕引导学生巩固认识画图程序窗口。
(2)师打开有关花边的电脑美术优秀作品让学生欣赏,并请学生思考:这些图案有什么特点?是运用了菜单栏中的哪项功能制作出来的?(3)复习排列与重复的知识内容。
(4)请学生按程序打开电脑进入画图界面复习复制和粘贴的操作过程,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与兴趣。
三、发展过程:(1)分析与讲解:
师通过电脑屏幕向学生进一步说明画图程序界面上的各种工具的用途并演示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2)欣赏与思考:
指导学生欣赏教材作品,学生根据图示中的制作步骤思考:单独纹样是采用工具箱中的什么工具制作出来的?一个单独纹样如何变成一条漂亮的花边图案,它采用什么方法制作出来的?(师通过演示使学生进一步巩固选取、复制、粘贴的制作要点)
师通过电脑屏幕向学生展示一幅花边图案,并提问:这组花边图案还有其它的排列方式吗?(导出翻转的功能)。师演示翻转的制作过程(复制—粘贴—翻转)。请学生看书说说翻转后形成新的单独图案是如何继续制作花边图案的?(师通过演示进一步补充说明)(3)学生归纳步骤: 打开画图程序。(开始—程序—附件—画图)。打开工具箱的各种工具画出一个形象后上色,并打开编辑进行复制、粘贴、翻转、变化和排列。(4)布置作业:
让学生利用复制、粘贴、变化和翻转制作一副独特、有趣的花边图案。鼓励学生大胆、自由地创作和绘制。作业完成后可让学生互评、互欣赏。
四、收拾与整理
指导学生按正确的步骤关闭电脑,有秩序地走出教室保持教室环境整洁。
第18课
课题:会走的玩具
课时:2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用硬纸或卡纸制作玩具的练习,培养学生由平面到立体的形象思维能力。
2、掌握玩具会走的原理及会走的玩具的制作过程。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使原先站立玩具的变成立体的会走的玩具。
难点:会走的玩具各部位的安排。教学准备:
学具:彩色卡纸、剪刀、双面胶、彩色笔、油画棒、剪刀,铅画纸等制作工具。
教具:会走的玩具5个,范画用具同生,录音机磁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1.背诵古诗,稳定课堂秩序。
2、检查学习用具的准备情况和摆放位置。
二、导入新课:
我们小朋友经常去玩具店,肯定认识了不少玩具,老师知道你们一定非常喜欢,告诉老师你最喜欢什么玩具?(生答:汽车、飞机、火车、凯蒂猫、奥特曼、小人偶、小白兔、狮子等等)。除了这些,我们还能在许多书上看到许多小玩具图片,比如蓝精灵、机器猫、唐老鸭,还有什么?(生答:还有米老鼠、大灰狼、狮子王等等)老师也喜欢玩具,而且我也会做各种各样的小玩具,今天我把它们都请过来了,小朋友想见见它们吗?(“想”生齐答)
三、欣赏:
1、(拿出装有范作的包)看,它们都藏在这只包里呢!(将包小心翼翼地放在讲台上,并做侧耳听状)听,这里面有声音:“大雄”,让我出来,我要吃铁板烧。(将机器猫取出展示给学生看)小朋友,这儿有吃铁板烧吗?(“没有”生答)(师又作听状)听,还有声音。“多啦A梦、多啦A梦,外面好玩吗?你可别把我扔在包里。”(将大雄取出展示)“有没有好玩的道具,多啦A梦”。“大雄别吵了,让我再睡一会儿,看我眼睛还睁不开来呢?”(取出圣旦老人)“快,快,排好队,请大家排好队,车子就要来了!(取出车子)嗯,大伙儿都到齐了,请大家排好队。看小朋友欢迎不欢迎我们。(面对学生),我们小朋友要是欢迎的话,就以热烈的掌声表示好吗?(学生鼓掌)
2、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这些玩具与我们平时做的,画的有什么不同?(生答:它们都能站着也能走,能站能走。)对了,那我们就叫它们“会走的玩具”好吗?(板书课题:会走的玩具)
四、新授:
1、我的玩具为什么会走呢?你发现了吗?谁到上面来仔细观察一下。(师:示范玩具车子、圣旦老人、人)
学生:因为车子有轮子、人有脚。还要有推力或外力的作用。
2、引导学生欣赏会走的玩具:
3、教师讲解会走的玩具的制作方法:(以会走的玩具公鸡为例)a、设计草图。
b、选择合适的色彩卡纸,剪出各部分—身子、翅膀、嘴巴、鸡冠等。c、将各部分进行粘贴组合,完成作品。d、将做好的玩具涂上颜色花纹。(板书:涂)
e、把手伸进身子裸空位置,指头当脚进行行走。这样一只会走的玩具就做出来了。会了吗?下面让我们一起看看书上都做了些什么会走的玩具。(欣赏)
4、欣赏 你喜欢这里的哪一只,为什么?(生答略)
五、练习
学生利用手中的纸和废弃材料,做一个会走的玩具。教师巡回指导。
1、中间停一下,引导学生分析可以做多只脚在前或后的小动物玩具或做多个转动轮子的汽车等。
2、注意卫生和用刀安全。
3、学生在音乐声中做作业。
六、讲评作品:比一比谁做得有趣、好看又会走。
总结:小朋友今天上课都很认真,大家做的会走的玩具可爱极了。没做玩的同学下节课我们再继续完成。下面老师再让你们看一些会走的玩具。(出示图片)
这些都玩具厂商专门为小朋友做的。同学们你会做吗?除了它你还能设计一个新的会走的玩具吗?(回去)做一个拿给大家看好吗?今天这一课就到这儿。
七、收拾学具,打扫卫生。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背诵古诗
二、欣赏激趣,导入新课。
三、复习上一节课知识:
1、制作方法步骤: A、设计草图。
B、选择合适的色彩卡纸,剪出各部分。C、将各部分进行粘贴组合,完成作品。D、装饰玩具。
2、怎样才会走。
四、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1、用什么方法才会走。
2、玩具需要什么部件才会走。
3、会走玩具各部位的要怎样安排。
4、注意卫生和用刀安全。
五、展示小组的作品,并向全班介绍探究成果。学生互相评价:并评出制作小能手。
六、大家说说本节课的学习心得。
第19课 我们的生日聚会
课型:综合•探索 课时:2课时 教学目的:
1.向家长了解自己的成长过程,通过收集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照片,制作成长记录卡。
2、引导学生用绘画、手工等方法,创作出富个性特点、形式新颖的工艺品。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制作出形式新颖富有个性的艺术作品。教学难点:
围绕生日聚会进行制作方法的启发和创新 教学准备:
1、知识准备:向家长了解自己的成长过程,叙述生活中的一两个精彩片段,收集成长过程中的照片
2、教具准备:彩色笔、彩纸、各色卡纸、废旧盒子、毛线、双面胶等工具、教师自己制作的成长记录本和各种精美的工艺品 教学流程: 第一节
1、组织学生激发兴趣
(1)播放小朋友在过生日的情景,导入新课。(2)学生讨论、交流、发言。
师:小朋友喜欢过生日吗?(喜欢)现在请小朋友们来谈谈生日时的趣事吧
学生交流,教师总结。布置下节带工具材料 第二节
1、老师出示制作的成长记录本,引导学生观察制作。
(1)上面要有照片、图片,可以是生日或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片段,另外附加一些文字的说明。
(2)注意版面的设计要有美感,色彩丰富。
2、教师展示各种工艺品引导学生用剪、折、画、泥塑等制作方法发挥想象创作出各种富有个性,新颖有趣的工艺品。
3、欣赏课文图例,鼓励学生大胆创作。
4、学生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展示作品,让制作者自已设计的作品进行描述。
5、举行生日聚会,互赠自己所作的礼物。
教学反思:我引导学生在上学期学的“制作一本书”的基础上制作了一本“我的成长手册”。精选自己从小到现在的照片,进行装饰和说明。每一个孩子都投入了感情去制作,效果非常的好。
第20课:漫画与动漫欣赏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的: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组织课堂纪律。
二、谈话导入。
1。讨论:卡通画和漫画的区别? 谈话:卡通画是一种结合一定情节内容并与传播途径紧密相连、深受大众特别是青少年及儿童喜欢的艺术形式。卡通画常常与“漫画”的艺术形式“纠缠不清”,它以连环画的样式出现的时候也很多。卡通作品,有时可以出现在电影、电视或者是各种读物上,有时又会高频率地出现在我们日常使用的各式各样的物品中.于是,不少中外优秀的卡通作品、卡通形象,走进了千家万户,深入人心。2.读画:孙悟空、哪吒、金刚葫芦娃、三个和尚、渔童等卡通形象基本土代表了现代我国卡通艺术发展的历程。唐老鸭、米老鼠、爱丽丝、棒球小子等则是国外众多卡通形象的缩影。
一个经典的卡通形象往往离不开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背景←并代表着一定的价值取向。例如我国传统的卡通人物孙悟空的身上,就浓缩着中国广大劳动人民的审美意趣郁善恶观念膏机智勇敢、忠贞不渝、疾恶如仇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所崇尚的美德。
3.简介:卡通一词是缘于英文: cartoon 的音译。我们中国也称“美术片”。动画片,它采用“逐格摄影”(又称“定格摄影”)的方法,将一系列互相之间只有细微豪华而动作连续的画面拍摄在胶片上(电视动画片则摄录在磁带上),然后以一秒24格的速度放映出来,能获得形象活动自如的艺术效果。动画片,有短片,长片和系列片多种,题材和形式广泛多样,在世界影坛上占有重要地位。在电视领域中更受重视,为少年儿童和成年观众所喜闻乐见。
4.卡通是怎么制作、拍摄的?
动画片用绘画方法来表现角色的每个动作,一般说,一部10分钟的短片,片长900英尺,等于1.44万格画面,以每张动画拍摄2格计算,大约要会制七千多幅图画。一部90分钟的长片,就要绘制六万多张图画,需几十个画家进行一两年工作。20世纪80年代后,世界上许多国家开始运用电子计算机来完成动画的中间过程,大大提高了动画片的摄制能力。
动画片,最早诞生于法国。1877年。巴黎的光学家兼画爱E.雷诺根据“视觉暂留”的原理制成一种新的玩具活动视镜。1879年他利用一只饼干筒,发明了活动视镜影戏机。可以使连续画的画带无限地延长,能够表现更长的活动图画。雷诺绘制了《喂小鸡》,《游泳女郎》,《猴子音乐家》等二十多个动画小节目。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原始动画片。
1888年10月,雷诺运用幻灯机的技术,制成了光学影戏机。分绘制的动画片《一杯可口的啤酒》,成为在电影发明以前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动画片。雷诺以他非凡的创造,成为世界动画片的创始人。
电影发明以后,动画片随着电影技术的进步而发展。1906年,美国的J.S.勃拉克顿摄制了第一部拍摄在胶片上的动画电影《一张滑稽面孔的幽默姿态》从此动画电影首先在美国发展起来。W.迪斯尼可以称为美国早期最有代表性的著明动画艺术家,1923年,他拍摄了动画片《爱丽丝漫游仙境》,从此走人了动画艺术的道路。5.卡通形象与漫画形象的艺术特点:
(1)造型简洁,形象夸张,色彩鲜艳。
(2)拟人化,活泼可爱。
(3)变化丰富,引人入胜。
4.讲解课本上中国卡通形象和漫画形象。激发学生兴趣,也可让学生讲解自己喜欢的卡通故事。
5.放一段优秀动画片,激发学生兴趣。四.课堂小结。
提问本节课所学知识,教师加以纠正,归纳,复述,巩固记忆。五.课后小结。
第二篇:四年上册成功教案
成功训练教案
四 年
王秀芳
乾安县第七小学 2011年8月
模拟旅行
目标:
1、发展学生的“机会意识”。
2、让学生体验冒险与成功的关系。
3、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
重点:体验机会、冒险,发展“机会意识”。
难点:组织活动。教具学具:
题卡,工作纸,记录笔,印有学生名字的成绩统计卡,计时器 课时:2课时(连上)教学过程:
一、导入:人生好比是一场旅行。今天做一次模拟旅行。
二、游戏体验:
1、老师说明活动要求:旅行中,每个关卡都有很多机会可利用,机会中也有很多风险考验;每个人的选择和表现决定着最后的成绩。
2、过关:
第一关:3分钟内默写一段文章或诗歌,60分。(发分数卡,2个20分,1个10分)
第二关:机会关:可以选择完成或放弃。选择完成的要拿出一部分或全部的分数做抵押。2分钟内完成:双脚离地渡过一条5米宽的河。(后面的模仿者不能再利用前面的同学的办法。)
第三关:用3个词联句,联句要体现出创意或幽默感。60分。(大路,小鹿,鲜花)
第四关:机会关。
(1)小明和爸爸去栽树,爸爸要求小明把10棵树栽成5行,每行4棵。
(2)敲锣,捕鱼,提水,买油,砍柴,捆包裹,拍电报,这7个词中的动词大多不能互换,但有一个字可以代替所有这7个动词。这个字应该是什么字?
第五关:2分钟内完成一道数学题。60分。
第六关:机会关。1分钟内,独立设计出自画像,并大声喊三遍:我无所畏惧!
第七关:2分钟内,拉到3个人,每人给20分赞助分。第八关:2分钟内给本次游戏活动共起一个“幽默名字”,100分。
三、反思,明理:
1、放弃过关的同学:后悔吗?谈谈感受。
选择完成并成功的同学有什么感受?选择完成但失败的同学有什么感想?
你要感谢哪些人?
2、讨论:联系人生的旅行:人生会面临哪些选择?通过本次游戏,你对未来人生的选择有什么想法?
3、总结:你从游戏中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四、拓展:阅读“成功加油站”《敢于冒险》
如果
目标:
1、消解学生因固化的学科知识而造成的束缚。
2、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3、发展学生的思维流畅性。重点: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难点:流畅思维。
教具学具:记录笔。教学过程:
一、导入:日常生活太平淡了,很多人经常会幻想:如果——教师举几个关于想象的例子。
二、想象:
1、以“如果外星人在我家住一个月,那么”为主题,展开想象的翅膀。(让几个学生先想象,带动其他。)能说出5中可以得到60分,列举出12种得到100分。
2、小组交流,汇报。
3、二次想象:以“如果没有电灯,那么”为主题展开想象。
三、总结:要敢于幻想。
听课
目标:
1、强化学生的预习意识。
2、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3、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重点:强化学生的预习意识,掌握一般的预习方法。
难点:在比较中认识到道理。
教具学具:200字报道两则。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教师漫不经心地说:可能很多人几天前都看过这篇报道,然后读一篇报纸上的报道,读完后提出10个相关问题,测试学生听的效果如何。
2、说明:我们很重要的学习生活是“听课”,同样是听课,每个人的收获并不一样,这是因为,听课的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每个人听课的技巧。二、二次测试:
1、说明:二次测试之前,老师会把要求回答的问题先告诉大家,然后再给大家朗读。
2、读另一则报道。
3、提问。
三、反思明理:
1、比较两次测试结果,哪次回答的问题多。
2、反思讨论:为什么同样是听,前后两种“听”的效果会有那么大的差别呢?大家一起反思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事先知道问题,再听课,目的更明确,针对性更强,注意力更集中。
这给我们什么启示呢?怎样听课效率高?(先预习后听课、听课时把重要的记在书中)
怎样预习?
四、拓展:阅读“成功加油站”文章《课前预习》
准备:7副扑克,每副:2——10
学会玩扑克
打扑克
目标:
1、学生认识和体认“冲突”的发生。
2、学生体认“冲突”的意义和价值。
3、学习、认识各种化解冲突的方法。
重点:认识化解冲突的方法,体认合作是化解冲突的最佳方法。
难点:掌握玩牌规则。
教具学具:扑克10副,规则7张。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平时和别人有过冲突吗?或见过别人冲突吗?说一说,他们是怎么做的?
二、游戏体认:
1、教师和同学们一起玩两局414和刨1,说明玩法不同,规则是不一样的。
2、教师说明游戏要求:4人一组打牌,A1,A2,B1,B2,C1,C2,D组。给每组发打牌规则,按规则在本组打4局,在第五局赢者为冠军,到下一组挑战(A1组冠军到C1组,C1组冠军到B1组,B1组冠军到A1组,A2组冠军到C2组,C2组冠军到D组,D组冠军到B2组,B2组冠军到A2组)并说明规则:任何时候都不能交流打牌规则,不允许说话;打牌过程中,如果某个牌局中四个人由于彼此冲突而无法进行比赛,四个人将全部淘汰出局,不管个人是否有理。接着进行游戏。
3、游戏开始。
教师注意:打牌规则发到每个组后,给1分钟熟悉,可以问,让学生掌握。待本组打完决出冠军后收回,切记。
4、待到各组冠军到下一组打牌后,冲突会出现,教师注意关注,出现冲突的同学都是怎么处理的,如有冲突加剧出现语言交流的,可默许。如出现激烈争吵或争斗的,教师可制止组织有关“冲突原因及处理方式”活动。
三、反思明理:
1、为什么一个打扑克游戏会这么难?
2、当你和别人发生冲突时,你是怎么做的,别人是怎么做的?(总结出妥协、逃避、竞争、仲裁)
3、你服从别人或别人服从你,最关键的是什么?(协商、沟通、合作)
四、拓展:阅读文章《冲突散说》
“U”字阵
目标:
1、发展学生的领导力。
2、体认团队合作要素。
3、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
重点:体认沟通对团队合作的重要意义。
难点:排列“U”字阵。
教具学具:按学生年龄生日表排列的“U”字阵图(用于检查);记录各组时间的记录表;表;在操场上画两个U字。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团队是指为了达到一个共同目标而组成的集体。生活中见过哪些团队?团队完成一个任务要比个人完成更容易、更高效。团队合作需要做什么?
二、游戏体验:
1、随机把学生分为2组,每组15人。
2、每组学生围成一个圆圈站立。说明团队合作任务:站成“U”字阵。询问学生:小组是否需要商量一下。当学生说“可以了”的时候,宣布游戏规则:
任何人在听到游戏规则之后都不能再和同组的人说话。
团队成员在排列U字阵时,要按照年龄和生日大小站队,年龄最大的站在U字阵的左边顶点,最小的站在U字阵的右边顶点。
如果一个人站错位置,那么他所属的团队完成任务的时间要被加上一分钟。
站错了位置的人不受罚,但他的前后两个队员要接受“惩罚”:背站错的人到正确位置。
团队间进行比赛,先正确排成U字阵的团队获胜。其他团队要集体表演节目。
3、游戏开始。教师记录各组完成时间。用学生排列表检查学生的U字阵的正确与否。
三、反思明理:
1、你们的团队在游戏中的表现怎么样?是否产生了领导者?
2、除了语言沟通外,还可以利用什么方式达到沟通的目的?
3、为了顺利完成任务,你们采取了哪些措施?
4、在这个游戏中,你感觉哪些方面对团队来说最为重要? 总结:沟通;计划;领导者。
四、拓展:阅读“成功加油站”文章《结伴同行》《在合作中获得双赢》
改头换面
目标:
1、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2、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3、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打破思维定势,把狼想象成善良的形象。
难点:如何打破思维定势。教具学具:笔。教学过程:
一、阅读激发,为打破思维定势助跑。
1、提问:你们印象中的狼是怎样的形象?
2、听故事《三只小猪》
3、提出要求:改写《三只小猪》把大灰狼塑造成善良形象。提示:大灰狼来干什么来了?为什么小猪的房子倒了?
4、阅读参考书文章《狼的另一面》
二、打破思维定势,创造性想象。
1、学生简单交流:
大灰狼来干什么来了?为什么小猪的房子倒了?
2、学生创作。
3、交流。
三、明理拓展:
1、说明本节课是要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打破思维定势。
2、阅读“成功加油站”文章《如何让想象更丰富》
自我介绍
目标:
1、培育学生健全的自我认识。
2、发展学生的自信心。
3、发展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重点:让学生懂得悦纳自我的重要性。
难点:认识自己对自己的认识、悦纳程度。
教具学具:无。教学过程:
一、自我介绍,了解学生自我认知、悦纳程度:
1、说明自我介绍要求。
要求:7分钟内写一篇自我介绍稿:
①完整地说明自己的个性(性格、思想、观念)客观地介绍自己,包括优点和不足。
②要说明自己的远大理想或发展目标。③要富于幽默感。
④2分钟内介绍完。介绍自己时,一定要看着大家,并且表现出充分的自信。
说明,两分钟内要说明这么多内容,而且要达到这么高的要求,不动脑筋思考是不行的。
2、学生撰写自我介绍稿。
3、小组内交流:7人一组,逐一做自我介绍。
4、教师从每组中抽取一人在全班做自我介绍。(要关注学生对自我的认识是否全面、准确,读自己的悦纳程度。并进行点评。)
二、反思:
1、教师说明:成功取决于许多条件,但最基本的条件是“爱自己”。没有什么比“讨厌自己”更有害于成功的了。因此,我们要尽一切努力使自己接受自己。接受自己就要既接受优点,也接受缺点。经常在内心中做自我表扬,会让人感觉有更大的成功动力和自信。时时把自信展现在众人面前,我们就能推动自己走向成功。勇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也是自信的表现。
2、引导学生反思自我认知:
①做自我介绍时,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鼓励平时言谈不多、自信心不强的学生。)
②你觉得自己的哪些描述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③在追求成功的路上,你可以利用的优势有哪些?(关注学生的自我认识)
④哪些同学的自我介绍给你的印象最深?
三、拓展:阅读“成功加油站”文章《甘为小花》
谈判
目标:
1、强化学生的有效沟通能力。
2、发展学生的说服能力。
3、发展学生的目标管理能力。
重点:发展学生的目标管理能力和有效沟通意识。
难点:有效沟通。
教具学具:信封27个,红、黄、蓝、绿、白五种颜色的卡片各27张,1元面值钞票270张。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判是非常重要的社会活动。你都见过哪些谈判?谈判是各方为了达成协议而就某个重大问题进行的会谈。试想一下:谈判要注意哪些要素? 板书:目标
策略
沟通技巧
二、活动,体验:
1、说明游戏规则:
①每人一个信封,内装红、黄、蓝、绿、白五种颜色的卡片各1张,面值一元的代金券10张。是谈判的全部资源。可以用钱买卡片,或者用自己的卡片交换卡片;谈判后,按手中的资源计算收益。
②计分方法:
每张卡片1分,每一元钱1分。8张同一种颜色的计20分。
9张同一种颜色的卡片计25分; 10张同一种颜色的卡片计30分;
10张任何两种颜色的卡片,并且每种颜色为5张,计20分; 12张任何两种颜色的卡片,并且每种颜色为6张,计30分。③谈判活动共分5段,每段2分钟;段与段之间有1分钟“休息”。每次谈判的目标自己定。每段谈判时,每个人只能和一个谈判对手单独谈判,即使没有谈成,也不能换对手。“休息”时间不能再有任何交谈,可以分析形势,分析自己面临的问题,调整策略,确定下一轮的对手。
2、分发卡片。
3、活动开始。
4、同桌两人统计收益,一人统计,一人监督。
三、反思明理:
1、这个游戏哪个环节给你印象最深?为什么?
2、你遇到了哪些问题?
3、你认为,使谈判走向成功的最主要因素有哪些?
4、你在谈判前有确定目标吗?目标是什么?后来有过调整吗?
5、在后面的谈判中,你和对手交流过前面的谈判情况吗?为什么?
6、你信任谈判对手吗?对手信任你吗?为什么?
四、拓展:阅读“成功加油站”文章《讲故事说谈判》
理所当然
目标:
1、发展学生的感恩心。
2、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重点:发展学生的感恩心。
难点:列举出足够的“理所当然”的例子。
教具学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回到家就吃上热乎乎的饭菜”,“坐在课堂里,就应该有老师来给上课”“天下雨”有些同学认为,这些事就应该是这样的,是理所当然的。什么是理所当然?大家的理解是“按道理说就应该这样”你还可以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二、活动,认知
1、列举你认为“理所当然”的事,记录在28页工作纸上。
2、交流讨论:针对学生举的例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有些事:你拥有的背后是多少人在付出。如:你坐在课堂里上课;你吃到香喷喷的蛋糕。
有些事:你拥有的,别人未必拥有,你要珍惜。如:你妈妈爱你,当有的妈妈却不爱自己的孩子;你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但生活在北京的人们却不能。如果我们不注意保护,可能就不会拥有了。
3、总结:对我们拥有的东西,要心怀感谢。
4、表达谢意:在纸上对你要感谢的人、事、物等写一句话,说出你要谢什么。如“妈妈,谢谢你爱我。”“天空,谢谢你的湛蓝。”
三、拓展:
阅读“成功加油站”文章《感谢那只温暖的手》和参考书文章《谢天》 课后:对你要感谢的人说出你的感谢。
机器人猎食
目标:
1、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
2、强化学生的领导力和执行力。
3、消除“小团队意识”,学会团队间协商。重点:强化合作意识。
难点:想到团队间协商。
教具学具:糖果若干;蒙眼罩8个;记录纸、笔。教学过程:
一、导入:构建一个优秀的团队需要哪些东西?
二、活动体验:
1、说明活动任务和活动规则:
任务:A、B两个团队每次各出两名同学扮演机器人和指挥者,机器人要蒙上眼睛,在指挥者的指挥下,到越过20米的界河,到结合中央取回“资源”。
规则:在此过程中,扮演机器人的同学不得说话;指挥者最少要发出一次“快跑”指令;“机器人”回到团队后,另外两个“机器人”才能上场。
2、活动开始:
①教师说明:有2分钟时间用于团队、团队间商量。(关注团队计划情况)
②学生开始活动,教师分次投放资源。
③如果AB两队站在界河同侧,教师可叫停,组织协商。④评定获取资源情况。
三、反思明理:
①要让团队内有良好合作,我们要注意什么? ②你认为在游戏开始前有协商的必要吗?
③当指挥者让你快跑时,你心里感觉安全吗?你怎么做的?为什么?
四、拓展:阅读“成功加油站”文章《三个火堆》谈感受。
猜人名
目标:
1、强化学生开放的心态。
2、发展学生主动关心别人、了解别人的意识。重点:发展学生主动关心别人、了解别人的意识。
难点:概括自己的真正烦恼。
教具学具:笔。教学过程:
一、导入:生活在一个班级里,应该相互了解。
二、活动体验:
1、说明游戏规则:每个人把自己平时最大的“苦恼”写在纸条上,可以写三个,不允许签自己的名字;老师收取各人的纸条,打乱重分,每个人不能分到自己的纸条;每个学生大声读出自己分到的纸条上的内容,然后猜测是谁写的,并说明理由,猜不出的由另外两个人猜,如果还是猜不中,则由写该纸条的人说明。
2、猜人名游戏。
三、反思明理:
1、你被猜中了吗?你猜中了几个?
2、你认为你对其他同学有充分的了解吗?(总结:应该了解生活在一起的人)
3、你认为别人对你有充分地了解吗?(如果不是,是不是你的心没有对大家开放?)
4、你认为自己的班级在“相互关心”方面做得如何?为什么?(在团队生活中,彼此间的了解和相互关心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5、得知其他人有那么多苦恼,你想怎么办?
四、拓展:阅读参考书文章《如何搞好人际关系》《想当王后,先把丈夫当国王》
第三篇:四年上册成功教案非正式
四年级成功训练教学计划
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结合成功训练的内容,针对学生特点,我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一、本学期的工作目标:
1.加强素质教育理念和德育渗透,坚持“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的原则,塑造人格均衡的成熟个体。力求把体验教育贯彻在课程中,引导学生形成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必备的态度、意识、能力。
2.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态度,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3.帮助学生认识自我,适应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激发潜能,学会与人沟通的技巧,形成健全人格,为学生终身发展和成功人生奠定基础。
二、教材分析:
《成功训练》是我省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改革之后设立的地方课程。
《成功训练》在课程上设计上划分为”基础学力训练、情意教育、自我管理教育、社会适应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等学习领域。其基本理念是通过整合学校课程,对学生施以专项的教育,培养学生成功素质,塑造人格均衡成熟个体,谋求由”体验式的学习“的各种活动,强调”做中学“的学习模式,将成功学的原理转化成游戏或其他活动,落实素质教育,推动全面教育,让学生在特设的学习环境中体验思考。
三、学生情况分析:通过
一、两年的学习同学们喜欢上了这门学科,并引发了兴趣,并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小组合作的能力增强,学生主动学习责任增强。学生认识到了提高成功素养在人生道路上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和措施:
1.认真学习和研究地方课标准,准确地运用于教学之中,认真做好备课的每一个环节,熟悉教材,领会课改精神。
2、教学中以学生为主,学生在课上采用分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3、在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活动应及时的给予指导和鼓励,使学生能始终保持对活动的激情,从而全身心的投入进去。
4.注重《成功训练》与其他课程的相互整合。
五、德育渗透:
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情意和基础学力教育、对学生进行社会适应能力教育、对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能力训练、对学生进行交往能力训练及创造力培养。
六、自我提高:
1、经常参加听课活动以及教研组的各项活动,搜集优秀的课例进行研究。
2、认真写好教学反思、教学日记并及时进行整理,升华为随笔和经验。
3、用心上好每一节课,精心的科学设计、思路创新的探索以适应大多数学生的实际。
4、对差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在各方面有更大进步。
七、教研课题:《小组合作能力的培养》。
有困惑、也有顿悟,有汗水、也有欢笑,其实,更多的是通过这门学科的教学使我开阔了思路,拓宽了视野,全面提升了课程意识,深化了对《成功训练》这门课程的理解,使我获得了终生受益的知识财富,为推进我校《成功训练》课程深入开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课题:模拟旅行
目标:
1、发展学生的“机会意识”。
2、让学生体验冒险与成功的关系。
3、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
重点:体验机会、冒险,发展“机会意识”。难点:组织活动。
课时:第 周 节 总课时 教具学具:
题卡,工作纸,记录笔,印有学生名字的成绩统计卡,计时器 课时:2课时(连上)教学过程:
一、导入:人生好比是一场旅行。今天做一次模拟旅行。
二、游戏体验:
1、老师说明活动要求:旅行中,每个关卡都有很多机会可利用,机会中也有很多风险考验;每个人的选择和表现决定着最后的成绩。
2、过关:
第一关:3分钟内默写一段文章或诗歌,60分。(发分数卡,2个20分,1个10分)
第二关:机会关:可以选择完成或放弃。选择完成的要拿出一部分或全部的分数做抵押。2分钟内完成:双脚离地渡过一条5米宽的河。(后面的模仿者不能再利用前面的同学的办法。)
第三关:用3个词联句,联句要体现出创意或幽默感。60分。(大路,小鹿,鲜花)
第四关:机会关。
(1)小明和爸爸去栽树,爸爸要求小明把10棵树栽成5行,每行4棵。
(2)敲锣,捕鱼,提水,买油,砍柴,捆包裹,拍电报,这7个词中的动词大多不能互换,但有一个字可以代替所有这7个动词。这个字应该是什么字?
第五关:2分钟内完成一道数学题。60分。
第六关:机会关。1分钟内,独立设计出自画像,并大声喊三遍:我无所畏惧!
第七关:2分钟内,拉到3个人,每人给20分赞助分。第八关:2分钟内给本次游戏活动共起一个“幽默名字”,100分。
三、反思,明理:
1、放弃过关的同学:后悔吗?谈谈感受。
选择完成并成功的同学有什么感受?选择完成但失败的同学有什么感想? 你要感谢哪些人?
2、讨论:联系人生的旅行:人生会面临哪些选择?通过本次游戏,你对未来人生的选择有什么想法?
3、总结:你从游戏中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四、拓展:阅读“成功加油站”《敢于冒险》
如果
目标:
1、消解学生因固化的学科知识而造成的束缚。
2、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3、发展学生的思维流畅性。重点:发展学生的想象力。难点:流畅思维。教具学具:记录笔。
课时:第 周 节 总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日常生活太平淡了,很多人经常会幻想:如果——教师举几个关于想象的例子。
二、想象:
1、以“如果外星人在我家住一个月,那么”为主题,展开想象的翅膀。(让几个学生先想象,带动其他。)能说出5中可以得到60分,列举出12种得到100分。
2、小组交流,汇报。
3、二次想象:以“如果没有电灯,那么”为主题展开想象。
三、总结:要敢于幻想。
听课
目标:
1、强化学生的预习意识。
2、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3、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重点:强化学生的预习意识,掌握一般的预习方法。难点:在比较中认识到道理。教具学具:200字报道两则。课时:第 周 节 总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教师漫不经心地说:可能很多人几天前都看过这篇报道,然后读一篇报纸上的报道,读完后提出10个相关问题,测试学生听的效果如何。
2、说明:我们很重要的学习生活是“听课”,同样是听课,每个人的收获并不一样,这是因为,听课的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每个人听课的技巧。二、二次测试:
1、说明:二次测试之前,老师会把要求回答的问题先告诉大家,然后再给大家朗读。
2、读另一则报道。
3、提问。
三、反思明理:
1、比较两次测试结果,哪次回答的问题多。
2、反思讨论:为什么同样是听,前后两种“听”的效果会有那么大的差别呢?大家一起反思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事先知道问题,再听课,目的更明确,针对性更强,注意力更集中。
这给我们什么启示呢?怎样听课效率高?(先预习后听课、听课时把重要的记在书中)
怎样预习?
四、拓展:阅读“成功加油站”文章《课前预习》
准备:7副扑克,每副:2——10 学会玩扑克
打扑克
目标:
1、学生认识和体认“冲突”的发生。
2、学生体认“冲突”的意义和价值。
3、学习、认识各种化解冲突的方法。
重点:认识化解冲突的方法,体认合作是化解冲突的最佳方法。难点:掌握玩牌规则。
教具学具:扑克10副,规则7张。课时:第 周 节 总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平时和别人有过冲突吗?或见过别人冲突吗?说一说,他们是怎么做的?
二、游戏体认:
1、教师和同学们一起玩两局414和刨1,说明玩法不同,规则是不一样的。
2、教师说明游戏要求:4人一组打牌,A1,A2,B1,B2,C1,C2,D组。给每组发打牌规则,按规则在本组打4局,在第五局赢者为冠军,到下一组挑战(A1组冠军到C1组,C1组冠军到B1组,B1组冠军到A1组,A2组冠军到C2组,C2组冠军到D组,D组冠军到B2组,B2组冠军到A2组)并说明规则:任何时候都不能交流打牌规则,不允许说话;打牌过程中,如果某个牌局中四个人由于彼此冲突而无法进行比赛,四个人将全部淘汰出局,不管个人是否有理。接着进行游戏。
3、游戏开始。
教师注意:打牌规则发到每个组后,给1分钟熟悉,可以问,让学生掌握。待本组打完决出冠军后收回,切记。
4、待到各组冠军到下一组打牌后,冲突会出现,教师注意关注,出现冲突的同学都是怎么处理的,如有冲突加剧出现语言交流的,可默许。如出现激烈争吵或争斗的,教师可制止组织有关“冲突原因及处理方式”活动。
三、反思明理:
1、为什么一个打扑克游戏会这么难?
2、当你和别人发生冲突时,你是怎么做的,别人是怎么做的?(总结出妥协、逃避、竞争、仲裁)
3、你服从别人或别人服从你,最关键的是什么?(协商、沟通、合作)
四、拓展:阅读文章《冲突散说》
“U”字阵
目标:
1、发展学生的领导力。
2、体认团队合作要素。
3、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
重点:体认沟通对团队合作的重要意义。难点:排列“U”字阵。
教具学具:按学生年龄生日表排列的“U”字阵图(用于检查);记录各组时间的记录表;表;在操场上画两个U字。课时:第 周 节 总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团队是指为了达到一个共同目标而组成的集体。生活中见过哪些团队?团队完成一个任务要比个人完成更容易、更高效。团队合作需要做什么?
二、游戏体验:
1、随机把学生分为2组,每组15人。
2、每组学生围成一个圆圈站立。说明团队合作任务:站成“U”字阵。询问学生:小组是否需要商量一下。当学生说“可以了”的时候,宣布游戏规则:
任何人在听到游戏规则之后都不能再和同组的人说话。
团队成员在排列U字阵时,要按照年龄和生日大小站队,年龄最大的站在U字阵的左边顶点,最小的站在U字阵的右边顶点。
如果一个人站错位置,那么他所属的团队完成任务的时间要被加上一分钟。
站错了位置的人不受罚,但他的前后两个队员要接受“惩罚”:背站错的人到正确位置。
团队间进行比赛,先正确排成U字阵的团队获胜。其他团队要集体表演节目。
3、游戏开始。教师记录各组完成时间。用学生排列表检查学生的U字阵的正确与否。
三、反思明理:
1、你们的团队在游戏中的表现怎么样?是否产生了领导者?
2、除了语言沟通外,还可以利用什么方式达到沟通的目的?
3、为了顺利完成任务,你们采取了哪些措施?
4、在这个游戏中,你感觉哪些方面对团队来说最为重要? 总结:沟通;计划;领导者。
四、拓展:阅读“成功加油站”文章《结伴同行》《在合作中获得双赢》
改头换面
目标:
1、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2、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3、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打破思维定势,把狼想象成善良的形象。难点:如何打破思维定势。教具学具:笔。
课时:第 周 节 总课时
教学过程:
一、阅读激发,为打破思维定势助跑。
1、提问:你们印象中的狼是怎样的形象?
2、听故事《三只小猪》
3、提出要求:改写《三只小猪》把大灰狼塑造成善良形象。提示:大灰狼来干什么来了?为什么小猪的房子倒了?
4、阅读参考书文章《狼的另一面》
二、打破思维定势,创造性想象。
1、学生简单交流:
大灰狼来干什么来了?为什么小猪的房子倒了?
2、学生创作。
3、交流。
三、明理拓展:
1、说明本节课是要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打破思维定势。
2、阅读“成功加油站”文章《如何让想象更丰富》
自我介绍
目标:
1、培育学生健全的自我认识。
2、发展学生的自信心。
3、发展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重点:让学生懂得悦纳自我的重要性。难点:认识自己对自己的认识、悦纳程度。教具学具:无。
课时:第 周 节 总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我介绍,了解学生自我认知、悦纳程度:
1、说明自我介绍要求。
要求:7分钟内写一篇自我介绍稿:
①完整地说明自己的个性(性格、思想、观念)客观地介绍自己,包括优点和不足。
②要说明自己的远大理想或发展目标。③要富于幽默感。
④2分钟内介绍完。介绍自己时,一定要看着大家,并且表现出充分的自信。
说明,两分钟内要说明这么多内容,而且要达到这么高的要求,不动脑筋思考是不行的。
2、学生撰写自我介绍稿。
3、小组内交流:7人一组,逐一做自我介绍。
4、教师从每组中抽取一人在全班做自我介绍。(要关注学生对自我的认识是否全面、准确,读自己的悦纳程度。并进行点评。)
二、反思:
1、教师说明:成功取决于许多条件,但最基本的条件是“爱自己”。没有什么比“讨厌自己”更有害于成功的了。因此,我们要尽一切努力使自己接受自己。接受自己就要既接受优点,也接受缺点。经常在内心中做自我表扬,会让人感觉有更大的成功动力和自信。时时把自信展现在众人面前,我们就能推动自己走向成功。勇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也是自信的表现。
2、引导学生反思自我认知:
①做自我介绍时,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鼓励平时言谈不多、自信心不强的学生。)
②你觉得自己的哪些描述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③在追求成功的路上,你可以利用的优势有哪些?(关注学生的自我认识)
④哪些同学的自我介绍给你的印象最深?
三、拓展:阅读“成功加油站”文章《甘为小花》
谈判
目标:
1、强化学生的有效沟通能力。
2、发展学生的说服能力。
3、发展学生的目标管理能力。
重点:发展学生的目标管理能力和有效沟通意识。难点:有效沟通。
教具学具:信封27个,红、黄、蓝、绿、白五种颜色的卡片各27张,1元面值钞票270张。
课时:第 周 节 总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判是非常重要的社会活动。你都见过哪些谈判?谈判是各方为了达成协议而就某个重大问题进行的会谈。试想一下:谈判要注意哪些要素? 板书:目标 策略 沟通技巧
二、活动,体验:
1、说明游戏规则:
①每人一个信封,内装红、黄、蓝、绿、白五种颜色的卡片各1张,面值一元的代金券10张。是谈判的全部资源。可以用钱买卡片,或者用自己的卡片交换卡片;谈判后,按手中的资源计算收益。
②计分方法:
每张卡片1分,每一元钱1分。8张同一种颜色的计20分。
9张同一种颜色的卡片计25分; 10张同一种颜色的卡片计30分;
10张任何两种颜色的卡片,并且每种颜色为5张,计20分; 12张任何两种颜色的卡片,并且每种颜色为6张,计30分。③谈判活动共分5段,每段2分钟;段与段之间有1分钟“休息”。每次谈判的目标自己定。每段谈判时,每个人只能和一个谈判对手单独谈判,即使没有谈成,也不能换对手。“休息”时间不能再有任何交谈,可以分析形势,分析自己面临的问题,调整策略,确定下一轮的对手。
2、分发卡片。
3、活动开始。
4、同桌两人统计收益,一人统计,一人监督。
三、反思明理:
1、这个游戏哪个环节给你印象最深?为什么?
2、你遇到了哪些问题?
3、你认为,使谈判走向成功的最主要因素有哪些?
4、你在谈判前有确定目标吗?目标是什么?后来有过调整吗?
5、在后面的谈判中,你和对手交流过前面的谈判情况吗?为什么?
6、你信任谈判对手吗?对手信任你吗?为什么?
四、拓展:阅读“成功加油站”文章《讲故事说谈判》
理所当然
目标:
1、发展学生的感恩心。
2、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重点:发展学生的感恩心。
难点:列举出足够的“理所当然”的例子。教具学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回到家就吃上热乎乎的饭菜”,“坐在课堂里,就应该有老师来给上课”“天下雨”有些同学认为,这些事就应该是这样的,是理所当然的。什么是理所当然?大家的理解是“按道理说就应该这样”你还可以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二、活动,认知
1、列举你认为“理所当然”的事,记录在28页工作纸上。
2、交流讨论:针对学生举的例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有些事:你拥有的背后是多少人在付出。如:你坐在课堂里上课;你吃到香喷喷的蛋糕。
有些事:你拥有的,别人未必拥有,你要珍惜。如:你妈妈爱你,当有的妈妈却不爱自己的孩子;你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但生活在北京的人们却不能。如果我们不注意保护,可能就不会拥有了。
3、总结:对我们拥有的东西,要心怀感谢。
4、表达谢意:在纸上对你要感谢的人、事、物等写一句话,说出你要谢什么。如“妈妈,谢谢你爱我。”“天空,谢谢你的湛蓝。”
三、拓展:
阅读“成功加油站”文章《感谢那只温暖的手》和参考书文章《谢天》 课后:对你要感谢的人说出你的感谢。
机器人猎食 目标:
1、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
2、强化学生的领导力和执行力。
3、消除“小团队意识”,学会团队间协商。重点:强化合作意识。难点:想到团队间协商。
教具学具:糖果若干;蒙眼罩8个;记录纸、笔。教学过程:
一、导入:构建一个优秀的团队需要哪些东西?
二、活动体验:
1、说明活动任务和活动规则:
任务:A、B两个团队每次各出两名同学扮演机器人和指挥者,机器人要蒙上眼睛,在指挥者的指挥下,到越过20米的界河,到结合中央取回“资源”。
规则:在此过程中,扮演机器人的同学不得说话;指挥者最少要发出一次“快跑”指令;“机器人”回到团队后,另外两个“机器人”才能上场。
2、活动开始:
①教师说明:有2分钟时间用于团队、团队间商量。(关注团队计划情况)
②学生开始活动,教师分次投放资源。
③如果AB两队站在界河同侧,教师可叫停,组织协商。④评定获取资源情况。
三、反思明理:
①要让团队内有良好合作,我们要注意什么? ②你认为在游戏开始前有协商的必要吗?
③当指挥者让你快跑时,你心里感觉安全吗?你怎么做的?为什么?
四、拓展:阅读“成功加油站”文章《三个火堆》谈感受。
猜人名
目标:
1、强化学生开放的心态。
2、发展学生主动关心别人、了解别人的意识。重点:发展学生主动关心别人、了解别人的意识。难点:概括自己的真正烦恼。教具学具:笔。教学过程:
一、导入:生活在一个班级里,应该相互了解。
二、活动体验:
1、说明游戏规则:每个人把自己平时最大的“苦恼”写在纸条上,可以写三个,不允许签自己的名字;老师收取各人的纸条,打乱重分,每个人不能分到自己的纸条;每个学生大声读出自己分到的纸条上的内容,然后猜测是谁写的,并说明理由,猜不出的由另外两个人猜,如果还是猜不中,则由写该纸条的人说明。
2、猜人名游戏。
三、反思明理:
1、你被猜中了吗?你猜中了几个?
2、你认为你对其他同学有充分的了解吗?(总结:应该了解生活在一起的人)
3、你认为别人对你有充分地了解吗?(如果不是,是不是你的心没有对大家开放?)
4、你认为自己的班级在“相互关心”方面做得如何?为什么?(在团队生活中,彼此间的了解和相互关心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5、得知其他人有那么多苦恼,你想怎么办?
四、拓展:阅读参考书文章《如何搞好人际关系》《想当王后,先把丈夫当国王》
第四篇:四年科学上册教案(小编推荐)
四年科学上册教案
邢雨娟
农安师范附属小学
溶 解
声 音
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1、听听声音
2、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3、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3、声音的变化
4、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4、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5、溶解的快与慢
5、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6、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
6、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7、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7、保护我们的听力
天 气
我们的身体
1、我们关心天气
1、身体的结构
2、天气日历
2、骨骼、关节和肌肉
3、温度与气温
3、跳动起来会怎样
(一)4、风向和风速
4、跳动起来会怎样
(二)5、降水量的测量
5、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6、云的观测
6、口腔里的变化
7、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7、呵护我们的身体
第一课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一些物质容易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不容易溶解在水中。不容易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过程与方法:
观察和描述食盐、沙、面粉在水中的容易溶解和不容易溶解的现象,能使用过滤装置分离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研究溶解与不容易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在观察比较活动中,能够意识到细致的观察才会使描述更准确。严格按照规范利用溶解装置进行实验。
【教学重点】描述食盐、面粉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教学难点】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食盐
1、沙
1、面粉
1、装水烧杯
3、筷子
1、玻棒
1、水槽
1、漏斗
1、滤纸
3、铁架台1。(沙在使用前淘干净。)【教学过程】
一、食盐在水里溶解了 1.学生观察实验:取一小匙食盐和一小匙沙,分别放入两个盛水的玻璃杯内,不搅拌,静静观察,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变化。过一会再搅拌,观察它们的变化。
2.学生汇报观察现象:食盐在水里的变化是怎样的?沙在水里呢?(注意纠正学生的汇报:食盐在水里容易溶解,沙在水里 不容易)3.组织讨论:哪些现象使我们可以判断出“盐在水里容易溶解”?哪些现象能使我们判断“沙在水里不容易溶解”?(板书食盐的溶解现象和沙不容易溶解现象。)
二、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1.教师讲解:食盐在水里很容易溶解,形成了的溶液我们可以叫做食盐溶液;沙在水中不容易溶解,我们则把它叫做沙和水的混合物。那面粉在水中会怎样呢?
2.学生实验:取一小匙面粉,放入一个盛水的玻璃杯内,静静观察一会儿,看看面粉在水里的变化,然后再用筷子轻轻搅拌一会儿,观察面粉在水中的变化。3.组织汇报:面粉在水中容易溶解吗?把它放置一会儿我们还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4.教师引导描述:面粉水中是什么样的状态?
5.讨论:面粉、沙、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情况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6.教师引导:为了作进一步的观察,我们可以采用过滤的方法。演示折纸和过滤实验的规范操作,注意不要将液体溅到滤纸外,倒入漏斗中的液体液面要略低于滤纸的上沿。7.学生实验:分别做过滤食盐溶液和沙和水的混合物以及面粉和水的混合物,并观察滤纸,汇报观察结果。8.交流实验结果,整理对溶解的新认识记录在科学笔记本上。(提醒学生注意:溶解的溶不是熔也不是融。)第二课 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过程与方法:
观察和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并想象食盐的溶解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实验中细致观察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描述食盐、面粉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教学难点】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装水烧杯
4、筷子
1、高锰酸钾
1、小药勺、食盐
1、沙
1、面粉1。【教学过程】
一、观察高锰酸钾的溶解
1.引导想象: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过程。2.教师讲解:为了清晰地观察到溶解的过程,我们用一种有颜色的物质来做溶解实验。教师出示高锰酸钾。(教师取放演示要规范,这是学生首次接触化学药品)
3.引导观察描述:高锰酸钾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 4.学生实验:在一个装水的烧杯内,轻轻地放入几小粒高锰酸钾,先静观高锰酸钾在水中的分散现象,然后用筷子轻轻搅拌一下水,继续观察水和高锰酸钾的变化。(注意学生对观察到的细节 地描述)
6.学生汇报:高锰酸钾在进入水的前中后有什么样的变化?它在水中溶解了吗?它与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有什么异同?
二、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1.观察记录实验:进一步观察食盐、沙、面粉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情况,比较它们在水中有什么相同与不同。(观察结果可直接记录在书上的表格中)变成的微粒大小 在水中的分布 是否沉淀
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吗 是溶解还是没溶解
2.小组交流:修正描述和记录。
3.全班讨论交流:物质是否在水里溶解了,我们能观察和区别吗?我们是怎样观察和区分的呢?
4.整理记录:学生对溶解特征的认识记录在科学笔记本。第三课 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初步感知和认识溶解现象可以发生在多种状态的物质之间(液体和固体,液体和液体,液体和气体);
过程与方法:能借助实验进一步观察多种物质之间的溶解现象,根据溶解的主要特征区分一些常见的溶解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观察、交流中,将看到的新的“溶解”现象与已知的作比较,在这个过程中产生探究更多溶解现象的欲望。【教学重点】根据溶解的主要特征区分其他更多的容易溶解与不容易溶解的现象
【教学难点】观察和感知水中溶解有空气 【教学准备】
小组观察实验用:玻璃杯、滴管、酒精、食用油、其他一些非水液体;雪碧(汽水)、注射器、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火柴等。
【教学过程】
1、引入 ·教师准备一杯水和一袋咖啡。学生观察咖啡放入水中搅拌之后的现象。·咖啡在水里怎么啦?你观察到的什么现象说明咖啡在水利溶解了? ·我们已经知道食盐、砂糖、肥皂、咖啡等固体物质在水中能被溶解。那么其他的液体、气体能不能溶解在水中呢? 2.观察液体之间的溶解与不溶解 ·在水里滴几滴酒精,观察酒精是否在水中溶解? ·在酒精里滴几滴水,观察水是否在酒精中溶解?
·在水里滴几滴食用油,观察油是否在水中溶解?
·在食用油中滴几滴水,观察水是否在油中溶解? ·问:酒精和水相互溶解吗?食用油和水相互溶解吗? ·运用同样的方法,观察更多的液体与液体之间的溶解解现象。·问:哪些液体能相互溶解,哪些不能容易相互溶解? 3.观察溶解在液体中的气体
(1)观察溶解在雪碧(汽水)里的二氧化碳 ·打开雪碧(汽水)瓶盖,观察液体里逸出的气泡。这就是溶解在饮料中的气体。·用注射器吸三分之一的液体,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然后慢慢地往外拉(往里推)注射器的活塞,观察注射器里的气体和液体的变化。·怎样解释注射器里气体和液体的变化?(2)观察溶解在水中的空气 ·这杯水里有空气吗?你是怎样想的?(生活经验的提取)·用试管装1/3的清水,在酒精灯上稍微加热。观察试管壁上是否有小气泡出现。·怎样解释这种现象?
4、课后继续观察还有哪些物体也能互相溶解。
第四课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一些气体也容易溶解于水。
过程与方法:研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进行气体溶解于水的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溶解实验中认识到细致地观察、比较的重要性。意识到溶解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教学重点】了解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教学难点】研究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装30毫升水的烧杯
2、筷子
1、小勺
2、食盐20克、苏打20克、汽水
1、开瓶器
1、注射器1。【教学过程】
一、研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学生观察:打开桌上的纸包,说说知道里面是什么吗? 2.教师提问:给20克的食盐和20克的小苏打同时放在同样多的水中做溶解实验,猜一猜,食盐和小苏打谁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强?
3.引导实验设计:怎样进行这个对比实验比较公平? 4.组织学生实验:提醒学生做好实验记录。5.汇报交流:
2.观察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教师出示汽水一瓶,摇一摇请学生观察液体中出现的气泡。2.教师解释:我们在摇瓶子时从液体里逸出的气泡这就是溶解在饮料中的气体。知道是些什么气体吗?
3.学生实验:观察溶解在汽水里的二氧化碳 4.介绍操作步骤:用注射器吸三分之一的液体,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然后慢慢地往外拉(往里推)注射器的活塞,观察注射器里的气体和液体的变化。
5.提问:怎样解释注射器里气体和液体的变化? 6.整理本节课的认识记录到科学笔记本上。(参考P10)拓展:怎样观察溶解在水中的空气?
第五溶解的快与慢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的快慢与物体颗粒的大小(即表面积的大小)、水的温度以及混合溶液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经历 “ 问题 —假设 —验证 — 证实 ” 科学探究过程和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
愿意将对比实验这种科学的方法运用到解决同类科学问题的研究当中去,发展公平实验的意识。体验研究影响溶解快慢因素的乐趣。
【教学重点】方糖溶解实验的研究 【教学难点】对比实验过程中,各种相同条件的控制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筷子
1、玻璃杯
2、热水和冷水、糖块
3、食盐
1、勺子
1、水槽1。【教学过程】
一、哪一个溶解的快。
1.复习:一个物体在水中溶解后有什么特征?
2.提问:取两份同样多的食盐,每份大约10克,同时放入同样多的水中(25ml),观察比较哪一杯中的食盐溶解的更快一些。3.学生观察实验。(教师指导对比方法)4.整理观察信息,交流想法。
5.提出新的条件:温度对溶解有没有影响呢?(60摄氏度左右,强调安全。)6.学生观察实验。(教师进一步指导实验操作)7.整理观察信息进行交流。
二、加快方糖溶解的研究 1.出示方糖:一块方糖在水中溶解的快慢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2.学生猜想形成假设:用搅拌的方法可以使肥皂溶解得快;热水比冷水更容易使肥皂溶解;将肥皂切成小块更容易溶解;加更多的水使肥皂溶解得快…… 3.制定实验设计。(小组设计实验,用图示或文字等方法记录设计方案。)
(1)小组讨论:怎样利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每组设计一两个实验来证实自己的猜想)。
(2)各组实验设计交流汇报补充完善。教师板书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重点指导对比实验中变量的控制。)
(3)请一组演示其中一个对比实验,其余学生观察评议确保每 组都能正确操作。
4.学生分组实验,汇报实验结果,回应假设,总结评价。(注意引导学生反思实验过程中的不足)5.整理课堂共识记录在科学笔记本上。6.下面让我们来吃一块方塘,猜猜看,一块方糖在嘴里溶解需要多少时间?
第六课
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食盐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量是有一定限度的,并不能无限量地溶解下去。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设计“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的实验,并能根据计划开展研究,学会运用数据作出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研究溶解现象的乐趣,发展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在溶解实验中能用观察到的事实与他人进行交流,并在制定计划和实验操作中感受科学探究的严谨。【教学难点】经历设计简单的探究实验的活动过程。【教学准备】
演示实验用:食盐、塑料小勺、筷子、烧杯、水 分组实验材料:食盐1小瓶备用、(亦可每包2克的食盐10包)、筷子
1、盛50ml水的烧杯
1、水槽
1、天平1。【教学过程】
一、引入问题3’
1.老师桌上有盐、烧杯、水、勺子、筷子,猜猜看,能用这些材料做什么实验?
2.谁愿意和老师合作?(出示一杯清水,请一学生放一平勺盐,教师搅拌)大家看到盐怎么样了?再往杯中放一平勺盐又会怎样?
3.提问:如果不停地往这杯200ml水里放盐,不停地搅拌,盐会不断地溶解吗?(板书课题: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4.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先50ml水来做实验。(在课题一杯后加上50ml)
二、制定一杯水50ml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的研究计划20’ 1.请你推测一下,这杯50ml的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 2.学生猜测:2勺、3勺、5勺……
3.组织学生讨论:想知道谁的猜测正确,该怎么做呢?
4.组织学生汇报,完善研究计划。(建议用以下形式表达研究计划)
研究计划
一、研究的问题
50ml水能溶解几勺食盐?
二、准备的材料
1、一杯50ml的水。
2、一小袋盐。
3、小塑料勺、筷子、记录纸。
三、研究的方法
1、一勺一勺的加,每放一勺用尺刮一下。
2、等一勺完全溶解后再加第二勺,直到难以溶解为止。
3、记录完全溶解后的勺数。
四、研究结果
我们发现:50毫升的水能溶解 勺食盐,即
克食盐。5.关键性提问:(边交流边完成以上研究计划)1.一勺盐怎么算?(满满一勺,用尺平刮一下)2.第一勺加进去以后,什么时候加第二勺?加到什么时候不要加了呢?(等溶解后再加第二勺,直到不能溶解为止。)
3.要判断是否溶解是在搅拌时观察还是搅拌后等一下再观察呢?
4.一共溶解几勺怎么算?(如果放到第7勺没有溶解算6勺)5.根据大家讨论,我们制定了这份计划,计划中哪些地方制定得还不够完善,可以提出来修改。
三、分组实验5’
1.学生根据研究计划,开展研究活动。(提醒做好研究记录)2.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四、交流和分析研究结果8’
1.汇报实验数据。出示一张大表收集学生数据,如下:
勺数 6勺 7勺 8勺 9勺 10勺 11勺 12勺 13勺 14勺 14勺组别 以上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第5组
第6组
第7组
第8组
第9组
第10
组
2.从汇报的数据看,你发现了什么? 3.你们想一想:为什么同样一杯水里溶解的盐有多有少呢?(引导学生反思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导致同样一杯水溶解的盐不一样多。)
4.讨论:我们怎样回答50ml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看大多数组溶解多少食盐?)
5.出示天平,测量1勺大约是()克,接下来换算50ml水大概溶解多少食盐。
6.科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在20摄氏度的环境下50ml能溶解18克的盐。
拓展:下节课老师请你把这杯水中的食盐与水分离出来,你能想出什么办法呢?
第七课
分离盐和水的方法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用蒸发的方法可以分离出溶解在水中的盐,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如:海水晒盐。
过程与方法:能运用烧杯、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蒸发皿等工具进行简单的观察实验,经历观察比较、描述溶解前后盐粒特征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课外探究其他溶液分离方法的兴趣。【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正确使用酒精灯。
【教学难点】理解减少溶液中的水分可以进行分离盐和水。
【教学准备】小组观察实验:饱和盐水
1、食盐
1、清水
1、蒸发皿
1、放大镜
1、石棉网
1、酒精灯
1、三脚架1。【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上一节课留下来的浓盐水,请学生观察后提问:为什么这杯盐水杯底会有盐呢?你有什么办法能使杯底的盐继续溶解吗?(增加水量)
2.按照学生的说法演示实验:我们用纸条在杯壁给浓盐水的液面做个记号,然后一点一点地加水,使杯子里的食盐恰好全部溶解,把杯子放在窗台上让水蒸发,当杯子里的水面降到原来的刻度时,已经溶解的食盐会怎样?(学生思考)
3.继续思考:如果杯子里的水一天一天继续蒸发减少,直到水全部被蒸发掉,原先溶解在水里的食盐会怎样?食盐会随水一起蒸发呢还是会留在杯子里。(学生做解释)
二、观察蒸发皿中的白色颗粒,判断是否食盐。
1.讲解:用蒸发的方法水分减少很慢,我们还可以用酒精灯加热水的方法来加快水分的蒸发,看一看溶液中水分减少后食盐的变化。
2.出示实验装置,介绍各部分名称。(蒸发皿、石棉网、酒精灯、三脚架)
3.教师演示实验操作,学生观察。
4.强调实验要点:酒精灯的构造、酒精灯的点火方法、酒精灯的灭火方法、在盐水还未完全蒸发之前熄灭酒精灯、加热后实验器皿会很烫要注意安全。
5.分组观察:用放大镜观察蒸发皿中留下的物质的形状、颜色、颗粒大小。
6.集体探讨:这些白色颗粒和食盐一样吗?它们也能溶解于水吗?它们是食盐吗?如果在蒸发皿中留下的是食盐,说明什么?(盐的水溶液中的水分蒸发后,盐并没有随水分一起蒸发掉,而是形成了盐的晶体留在蒸发皿中。)
7.整理本节课达成的共同认识记录在科学笔记本上。
拓展:阅读资料P19。
第一课 听听声音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我们周围充满着不同的声音,我们也可以利用物体来制造出不同的声音。过程与方法:
运用语言来描述和记录听到的声音,并能根据声音的高、低、强、弱给听到的声音分类。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观察和描述各种声音的活动中,逐步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并乐于与同伴交流。
【教学重点】细心倾听周围的声音。
【教学难点】能根据声音的高、低、强、弱给听到的声音分类。【教学准备】分组材料:大小不同的音叉、大小不同的3枚钉子、实验记录单、收集一些关于声音的各种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这个单元我们要开始进行声音研究的活动,说说你所知道的关于声音的事情。你对声音的哪些问题比较感兴趣?你想研究关于声音的哪些问题?”
二、探究内容:
(一)倾听周围的声音
从本节课开始,我们要开始研究关于声音的问题,在研究的过程中,务必要保持教室内的安静,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研究有效进行。
1、打开教室门,仔细听听,你周围有哪些声音?有什么不同吗?
这些声音是由什么物体发出的?
2、你还听到过哪些声音? 3小组讨论:这些声音有什么不同呢?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反馈交流: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我们总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当你们听到这些声音的时候,经常思考哪些问题呢? 小结: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要逐一的研究这些问题。
(二)听听音叉发出的声音
1、介绍音叉:一种发音乐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的。
2、分组实验1:出示一组(两种)大小不同的音叉,用同样的力量敲击音叉,听听他们发出的声音。
比较:这两种音叉发出的声音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吗?能描述一下它们的声音吗?
3、分组实验2:选择其中一种音叉,先轻轻击打,再重一点击打,两个声音有什么不同吗?
4、小组交流讨论:刚才听到的这些声音,能进行描述和分类吗(尝试着用高、低、强、弱等词语对声音进行归类)?
5、分组实验3:根据准备的不同材料按课本p26途中所示,进行轻轻击打和重一点击打,听到了怎样的声音,把它描述出来,并记录下表:
击打钉子----我听到的声音 实验器轻轻击打 声音的描述 重一点击打 声音的描述 材
大铁钉
中铁钉
小铁钉
交流:
第二课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过程与方法:
能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生和不发生时的不同现象;能从多个物体发生的观察事实中对原因进行假设性解释;可以借助其他物体来观察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大胆地阐述自己的发现;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 【教学重点】
认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得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教学准备】
1面鼓、1把钢尺、2根皮筋、1个音叉、装水的水槽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上节课中,我们已经知道通过不同力量的击打,对不同物体的击打都能产生各种各样的声音。那么声音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这节课我们将作继续的研究。
二、使物体发出声音
1、分组活动:出示鼓、钢尺、皮筋,你能想办法使这些物体发出声音吗? 实验器材 用力按压、、弯曲、拉轻轻击打、拨动 我们小组发现
伸等 鼓
钢尺
皮筋
2、记录并交流我们的想法:
为什么我们对物体用力(按压、弯曲、拉伸)后,物体没有发出声音,但是我们对物体进行击打、拨动却使物体发生了声音呢?
三、观察发声物体
1、分组实验1:在水槽里盛约2/3的清水,用轻而短促的力打音叉和用较大的力击打音叉,观察音叉的振动。用一个手指轻轻地接近振动着的音叉,感觉一下音叉的振动。
观察:手指有什么感觉呢?水面有什么变化?水面的变化是怎么产生的?
交流反馈:手指有麻麻的振动感,水面产生了花纹,花纹就是由音叉的振动而产生的。
2、分组实验2:木板上拴着两个皮筋。拨动一个皮筋使它发出声音,另一个皮筋保持不动,不发出声音。
观察:发声的皮筋和不发声的皮筋的不同?如果抓住皮筋,使之不振动,还会发出声音吗?皮筋的振动与发出的声音有关吗?
交流反馈:
3、小组交流:
击打鼓时,我们看到了什么?这种现象与声音的产生有关吗?拨动钢尺时,我们看到了什么?这种现象与声音的产生有关 吗?
4、小结:当一个物体(如音叉、鼓、钢尺、皮筋、铁钉等)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振动物体。声音就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第三课 声音的变化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振动的频率越快,声音就越高;振动的频率越慢,声音就钺低。过程与方法:
能使物体发出强弱和高低不同的声音,对听到声音的不同进行描述,对物体在发出不同声音时的振动状态进行描述,把物体的振动状态和发出的不同声音联系起来。情感、态度、价值观:
形成善于观察,并把事物的特点和性质相联系的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到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得出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钢尺、4个同样的被子内装有不同量的水、实验记录纸、1根橡皮筋、3个长短不同的铁钉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在第一节课中我们曾听到过大小不同的音叉发出的不同的声音,本节课我们要继续来研究声音的变化。
二、观察比较声音强弱的变化
1、使钢尺发出声音:出示钢尺:你能想办法使钢尺发出声音吗?----注意:拨动钢尺时,避免尺子与桌子发声。
2、研究钢尺幅度大小与音量之间的关系
要求:轻轻拨动钢尺,观察描述钢尺发出的声音;用力拨动钢尺,观察描述钢尺发出的声音。重复3次,并记录下表。表格1:
描述听到的声音(声音的强弱变化)第1次轻轻拨动钢尺
实验 用力拨动钢尺
第2次轻轻拨动钢尺
实验 用力拨动钢尺
第3次轻轻拨动钢尺
实验 用力拨动钢尺
发 现 小结:轻轻拨动钢尺时,钢尺的振动幅度小,声音弱。用力拨动钢尺时,钢尺的振动幅度大,声音强。声音的强弱变化可以用音量来描述。音量是由钢尺的振动幅度决定的。音量的单位是分贝(dB)。
三、观察比较四个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声音高低的变化
1、出示4个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你有什么发现吗?(同样大 小的杯子,内装不同量的水)
2、如果用同样的力敲击这4个杯子,你预测他们发出的声音会有什么不同?能用声音高、较高、较低、低来描述吗?记录表2第一栏。
3、分组实验1,观察比较四个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声音高低的变化,并记录表格 表格2:
1号杯 2号杯 3号杯 4号杯
发声预测
第1次实验
第2次实验
第3次实验
发 现
反馈交流:交流本小组的预测和实验结果,并对结果作简单的分析。
4、分组实验2:观察橡皮筋音高的变化
1)如何使橡皮筋发出声音呢?出示一块木板上钉两个钉子,两个钉子之间绑一根橡皮筋的装置。
2)把橡皮筋拉紧点,拨弹;稍稍放松些,拨弹。比较:橡皮筋发出的声音有什么变化?如何描述橡皮筋发出的声音的变化呢?
交流反馈:皮筋松,振动慢,发出的声音低。皮筋紧,振动快,发出的声音高。振动快慢用音高表示,音高的单位是赫兹(Hz)。
五、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变化,也可以使物体发出的声音发生变化吗? 第四课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尺子振动的频率受尺子延伸到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影响。这部分的长度会引起音高的变化:越长音高越低,越短音高越高。过程与方法:
探索和描述尺子伸出桌外不同长度在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的变化情况,通过柱状图的分析,将尺子不同长度的振动与其声音联系起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养成勤于观察,乐于动脑的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尺子深处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变化能引起音高的变化
【教学难点】能通过柱状图分析出尺子不同长度的振动引起音高的变化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一把钢尺、一本厚的硬皮书、活动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出示钢尺,如何使钢尺发出声音呢?请同学上来试试。2)如果我们不断地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他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音高会发生变化吗?
二、探究尺子伸出桌面长短与音高的关系。
1、假设不断地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音高发生了变化,那么我们如何来验证这个实验呢?以小组为单位,制定一个简单的研究方案:
1)确定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的变化
2)实验前先进行预测,根据钢尺伸出桌面的变化,音高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预测的理由是什么?
3)实验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按照尺子振动部分长度的变化顺序依次进行实验;注意区分尺子敲击桌面发出的声音和尺子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的声音;把观察到的现象(音高用高、较高、较低、低表示)及时记录下来。)
2、教师一边讲解实验注意事项,一边演示分组活动: 出示记录表格
尺子伸出左我想到的(预测)我听到的 我看到的 音高的面的长度音 高 振动的快音 高 振动的快变化顺(厘米)慢 慢 序
3、整理数据:通过表格中的数据,统计好“我们的观察柱状统计图”的表格,根据实验数据,能找出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合法出声音的音高变化规律吗?还能发现什么?
三、课后延伸
音量的变化物体的振动幅度大小有关,课后能设计实验证明吗?
第五课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声音是通过物体以波的形式,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与方法:
借助实验和想象,对声音传播的方式进行描述。设计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实验,对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情况进行比较。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从实验中获取事实是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教学重点】理解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教学难点】设计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实验
【教学准备】音叉、“土电话”装置、不同的材料(木制米尺、棉线、尼龙绳)【教学过程】
一、引入
前面我们已经研究了很多有关声音的内容,那么声音究竟是怎样到达我们的耳朵的呢?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声音会改变吗?今天我们将继续这方面的研究----出示课题。
二、研究声音的传播
1、第2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中我们已经发现:由于音叉的振动而产生了声音,那么音叉振动时是怎样引起水面波动的呢?
分组实验1: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音叉的振动引起了水的波动。要强调:这次实验与第2课中《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的要求不一样,这次的重点是要细致观察水面是如何波动的? 并且把它描述出来。
小组交流、反馈:水面一拨一拨地从音叉所在中心慢慢向四周散开去
2、小游戏:平时我们经常接听电话,今天我们在课堂上也做个接电话的小游戏。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简易小电话。出示实验装置,分别介绍。
分组活动: “土电话”的研究 要求:
1)说话同学要小声说话,以听电话的同学不能直接听到为宜。2)接听电话的时候,电话线要拉紧,可不能松松垮垮哦。小组交流讨论:纸杯里听到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小结: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的。
三、研究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
1、声音在所有的物体中都可以传播吗?让我们向上节课研究“尺子的音高变化”那样,一起来研究一下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出示材料:相同长的铝箔尺、木制米尺、棉线、尼龙绳,如何研究声音在这些材料中的传播呢?
2、能通过以上材料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声音在这些不同材料中的传播情况的不同吗?----小组讨论交流
3、反馈小结:一同学在物体的一端,握住振动音叉的柄,把音叉的一端缠绕在音叉上,另一个同学把物体的另一端紧靠耳朵,并使物体绷紧。换每一次材料,拿音叉的同学尽量都要用同样的力度敲击音叉,另一端的同学必须仔细听,然后记录在记录表格中。记录前先做好预测。
4、分组活动,并填写好表格 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记录表 物体传声效果 铝箔尺 木 尺 棉 线 尼龙绳
预 测
实验结果
我们的发现(四种物体传声效果排列)
小组交流、反馈:实验结果与你预测结果一致吗?最后发现声音穿过哪种材料时效果最好(声音最大)?
四、拓展延伸
1、出示玻璃钟罩中的小闹钟,小闹钟的声音是如何进入到我们的耳朵中的,能画出简单的传播路线图吗?
2、抽取玻璃罩中的空气,思考:声音变化了吗?为什么?
3、假设:当玻璃罩内的空气全部被抽出后,我们听到的声音会有什么变化?玻璃罩内的空气全部抽出后,声音真得听不到了,能说明什么问题吗?
第六课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内耳构成的,外耳的耳廓把收集到 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信号传递到大脑,通过大脑的加工,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了。过程与方法:
通过研究大小、远近不同的声音是怎样对自制的鼓膜模型的振动产生影响的,解释人耳鼓膜的作用;通过体验活动感受鼓膜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养成细心观察、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教学重点】鼓膜的作用
【教学难点】认识耳朵到底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教学准备】
耳的结构图、1个玻璃杯、气球皮(略大于玻璃杯口)、音叉、细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物体振动产生了声音,并且以波的形式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的耳朵里,那么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呢?
二、认识耳朵的构造和功能
1、要知道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必须认识耳朵:出示耳朵的结构图。师介绍耳朵的各部分,请学生推测:外耳、中耳、内耳主要有哪些作用?重点了解鼓膜在帮助我们听到声音中的作用。
2、鼓膜是怎样振动的呢?
三、研究鼓膜的作用
1、观察比较估摸的振动
1)要研究鼓膜的作用,必须有鼓膜,可是我们无法拿真实的鼓膜来研究,我们就来做一个“鼓膜模型”来研究鼓膜的作用吧。出示制作“鼓膜模型”,简单介绍如何制作“鼓膜模型”(强调:尽量将气球皮绷紧),并在“鼓膜模型”上放一点细沙。
2)分组实验:一学生拿着音叉在“鼓膜模型”前方敲击,仔细观察“鼓膜”----气球皮的变化。
交流反馈:当物体发出声音时,鼓膜会发生振动,这种振动传到大脑里,大脑经过加工后,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2、研究鼓膜振动与发生物强弱、和它接收声音远近的关系 分组活动:当学生拿着音叉用不同的力在“鼓膜模型”前方敲击时,仔细观察“鼓膜”----气球皮振动的不同;当学生拿着音叉用相同的力在“鼓膜模型”前方、较远的地方敲击时,仔细观察“鼓膜”----气球皮振动的不同。从以上实验中我们可以发现什么? 交流反馈:发声强,鼓膜振动厉害。发声弱,鼓膜振动微弱。距离近,鼓膜振动厉害。距离远,鼓膜振动微弱。
四、研究耳廓的作用
鼓膜振动传到我们的大脑中,大脑经过加工,使我们听到了声音。那么耳廓有什么作用吗?你能设计实验证明吗? 交流反馈:
五、总结:我们究竟是怎样听到声音的?p38
第七课 保护我们的听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过高或过强的声音会对我们的听力产生伤害,保护听力就是要避免我们的耳朵听到过高或过强的声音并控制噪声。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保护听力的资料,了解我们的听力经常受到哪些伤害,知道保护听力的做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保护听力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用耳习惯和在公共场所保持肃静的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到保护听力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知道各种控制噪音的方法 【教学准备】录音准备(噪音和轻音乐)、发音罐、报纸、毛巾、棉花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需要精心呵护,那么我们该怎样避免我们的听力受到伤害呢?----出示课题:保护我们的听力
二、远离噪声
1、听两段录音:课间10分钟吵杂的声音和一段优美的轻音乐,听了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2、小组讨论:生活中有哪些声音属于噪音?噪音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
三、如何控制噪音呢?
1、过高过强的声音都会影响我们的听力,那么如何控制噪音呢?----小组讨论。
2、分组活动:做一个发声罐,使发声罐发出声音。
能利用桌上的材料(报纸、毛巾、棉花等)能想办法使发声罐的声音变轻呢?
3、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减少噪音的方法?小组讨论
4、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场合需要我们控制音量?为什么?
四、课后延伸
1、经常使用耳塞听音乐好吗?为什么?
2、阅读P42“呵护自己的听觉器官”,从哪些地方需要我们注意保护听力,如何保护听力?
3、介绍电子扩音器
第三单元 天气
3-1 我们关心天气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初步感知可以从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现象来描述天气。
2.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过程与方法:
1.能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2.运用感官观察天气,并学会用简单的词句把它记录下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提该关心天气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教学准备:
1.用天气符号标注城市天气情况的中国地图一张; 2.每组一套天气符号卡片;
3.天气现象归类表格和关于天气网状图各一份; 4.每个学生科学记录本各一本。教学活动过程:
一、认识天气现象
1.出示一张“城市天气预报图”:这是一幅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图,图中显示了哪些天气现象?
2.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粘贴相应的天气符号并写上名称。3.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符号)4.发给每一组一套天气符号:请大家对这些天气现象进行分类。5.汇报交流。
二、描述今天的天气怎样?
1.今天的天气怎样呢?我们一起到外面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出示观察要求:请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2.安全教育,并落实小组长进行管理。3.带上科学记录本和笔排队到操场上分组进行观察,教师巡视。(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4.回到教室进行交流:请同学来汇报一下你们观察到天气现象。5.学生汇报,教师展示学生的记录。
6.提问:今天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如不知如何回答可提问:你觉得今天的天气我们应该穿什么衣服?)
7.认识“网状图”的使用:刚才同学们在汇报的时候想到一点说一点,有没有办法把天气和我们生活的关系更直观地表示出来的方法呢?打开书本第45页,看看书本上向我们介绍了怎样的一个好方法? 8.带读提示语。
9.看明白了吗?有不明白的请提问。
10.请你学着书本上的方法,在科学记录本上为今天的天气和我们生活的关系作一张“网状图”。
三、总结
刚才我们观察的是今天的天气,那么明天又会天气怎样呢?后天呢?一个月内我们杭州的天气又在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请大家每天都能把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就能了解在这段时间里我们这里的天气变化是这样的。
3-2 天气日历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通过亲自观察认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变化。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使用温度计来测量气温。
2.能运用多种感官和温度计来收集天气信息和数据,逼供内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日期—温度”表中。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长期的观察和记录能帮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天气信息。教学重点
能运用多种感官和温度计来收集天气信息和数据,逼供内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日期—温度”表中。教学难点
意识到长期的观察和记录能帮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天气信息。教学准备:
1.画有天气符号的图片一张 2.学生画天气符号的小卡片若干 3.大的天气日历一张 4.气温柱形图表一张 5.温度计每组一支 6.科学记录本和笔 教学活动过程:
一、认识一些天气符号
1.分类介绍每一种天气符号的含义。
2.使用天气符号记录云量、云的种类(次项可以选学)、降水量、风速和风向、温度等天气现象。
3.每个学生在小纸卡上画几个天气符号,制成天气记录卡。并提示学生在今后一个月的时间里,要用自己制作的天气记录卡在“天气日记”上记录每天观察到的天气现象。
4.可以小组分工,每人画一类天气符号的小纸卡,小组内不画重复的。注意提示学生在卡片的上方写上今天的日期。
5.天气日历可以每个小组完成一个天气日历,但全班共同完成一个天气日历的记录可能会比较现实。
6.带领学生到户外观察天气。因为,从这一次开始,学生将持续一个月的天气观察,并在观察的过程中对天气情况进行判断。此时的学生对天气现象的观察能力还不强,教师应重点对在什么地方测量温度最合适?如何判断天空中的云是多云、阴天等方法和学生们进行交流,并作初步的指导。
7.回到教室后,教师可将“天气日历”贴在黑板上。提问学生:哪一张天气符号最能反映今天的云量?各小组举起前面画好的相应的小卡片。请一名同学把小记录卡粘在“天气日历”今天的日期栏内。8.依次提问学生哪一张天气符号最能反映今天的降雨量、风向、风级?
9.出示“温度记录表”,指导学生用填充图(描竖条)的方法记录今天的气温。
10.讨论怎样安排每天的记录任务?明确分配任务的方案,确定每天在什么时间来观察天气。
3-3 温度和气温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过程与方法
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保持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理解长期测量和记录数据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教学难点
正确测量,能坚持记录。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分小组记录一天中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和傍晚的气温。
每组一张温度填充图。
每个小组或每人一支温度计。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语,引入研究课题
1、温度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气温是天气现象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2、揭示学习课题。
二、室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
1、教师提示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2、学生说说怎样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怎样读数;复习温度计的刻度;让学生找出沸点、冰点、人体正常体温等温度。
3、讨论教室内和教室外的温度一样吗?怎样确定室外的温度比室内高?测量室内外的温度要做哪些准备,注意什么?
4、测量室内温度,记录、交流。
5、分组到室外不同地方测量温度,走廊上、阳光下、树底下、阴凉处,把测量的温度及时记录。6汇报交流,室内外温度有什么不同吗?哪个温度可以反映今天我们这个地方的气温?每个小组测得的温度一样吗?为什么不同?
三、气温的测量
1、讨论,刚才我们测量到的阳光下、阴凉处两个不同地点的温度有什么不同?想一下,我们应该选择什么地点来测量气温?
2、教师小结,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最能反映当地的气温,所以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地方来测量气温。
3、测量不同时间的气温,汇报不同时间所测到的气温。
4、出示气温图表,讨论,从这张图表中,我们可以获得有关气温的哪些信息?为了准确的填写我们的天气日历,每天测量的时间该怎么确定?
5、教师小结。课后反思
第四课 风向和风速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过程与方法:
自制建议风向标和小风旗。用自制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使用适当的方法纪录观察结果。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到使用简单工具能对天气观察活动提供很大的帮助。进一步提高观察天气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教学重点】能描述风向和风速
【教学难点】用自制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使用适当的方法纪录观察结果。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制作风向标的材料;制作小风旗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你们觉得风是什么?能听到,看到风吗?能用能想到的描述风的词语来描述风吗?
二、探究内容:
(一)风向和风向标
1、出示风向图,简单介绍
简单介绍,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2、你能通过风水动旗面的情况来辨别风向吗?简单练习。小结: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
3、制作风向标,并测量风向
(1)出示自制风向标。介绍制作方法(2)小组讨论:风向标的使用方法
(3)问:我们如何将风向结果添加到当天的天气日历上呢?(4)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方法确定方位和测量风向?
(二)风速和风速等级
1、问:风向可以用风向标进行测量,那么风速也可以测量吗?
2、介绍科学家利用风速仪测量风速,熟悉“蒲福风力等级”表。我们制作小风旗来测量。
3、分组制作小风旗,研究使用方法
(三)实地观察
1、测量风向和风速
2、记录到天气日历中
第五课 降水量的测量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过程与方法:
制作简易的雨量器,并学会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完成“天 气日历”的纪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保持对天气现象观测的浓厚兴趣,培养认真仔细的观察习惯,能在课后持续地进行降水量的观测。
【教学重点】知道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
【教学难点】学会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完成“天气日历”的纪录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制作雨量器的材料:制作说明书一份,直筒玻璃杯或塑料杯,刻度尺,剪刀,纸带,胶带纸;喷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降水也是天气的一个重要特征,那么,我们怎么判断雨下得多大呢?
生自由说:通过观察雨滴的大小,雨下的时间长短
介绍气象学家是用雨量器来测量降水量和根据降水量的多少来区分雨的等级的。
二、探究内容:
(一)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
1、出示自制简易雨量器
生根据制作说明书,尝试制作雨量器
2、展示自制简易雨量器,讨论:雨量器的口径大小是否对测量有影响?用大小不同的雨量器测量降水也可以吗?
3、小结
4、模拟降雨,初步感知怎样收集和测量降水量。
(二)降水量的观察和测量
1、讨论:雨量器使用的注意事项。
如:收集完“降水”,注意不要让雨量器内的“降水”溢出;读数时,要把雨量器平放在桌面上,视线与雨量器内的水面保持平行。
2、指导记录“降水量填充图”
3、指导学生课后开展降水量测量和记录活动。
第六课 云的观测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天气的来临。过程与方法:
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给云分类。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对云的研究中能保持浓厚的兴趣,在课外认真完成“天气日历”中关于云的观察。
【教学重点】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给云分类。
【教学难点】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并能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给云分类。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不同形状的云的图片,直径约30cm的圆片,白纸
【教学过程】
一、描述云
1、出示“云”字。问:关于云,你能想到什么?用网状图记录学生想法。
二、探究内容:
(一)观察云
1、问: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已经使用了晴天、多云、阴天等来描述和记录对云量的观察。那么,这些不同的天气状况是怎样来划分的呢?
2、师介绍方法:出示圆片,把天空当成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里,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进行区分。
3、室外观察,明确任务:(1)观察天空中的云量(2)云的高度和云的形状(3)在观察云的过程中,会产生哪些联想
4、反馈
(二)对云进行分类
1、分组活动:根据不同形状的云的照片,尝试给云进行分类
2、生汇报
3、阅读资料,了解科学家对云进行分类的方法。
4、再次观测,今天看到的云是哪种类型的云,并记录在天气日历中。第七课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天气是不断变化的,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过程与方法:
统计、分析“天气日历”上收集到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对天气情况进行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到长时间进行科学观察和记录。
【教学重点】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教学难点】统计、分析“天气日历”上收集到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对天气情况进行解释。
【教学准备】气温统计表、云的统计表、风的统计表、平均降水量的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经过进一个月的天气观察,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已经记录了很多相关天气信息,今天,我们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二、探究内容:
(一)统计天气信息
1、讨论统计方法。
(1)可以从天气日历上将相应的小纸卡取下来,然后分类
(2)也可以用画“正”字的方法依次记录
2、分组统计
发给相应小组气温统计表、云的统计、风的统计表、平均降水量的统计表
(二)分析天气信息
1、反馈:(1)统计云量的小组:有多少天是晴天?多少天是阴天或多云?哪种天气最多?哪种天气最少?
(2)统计云的类型的小组:哪种类型的云最常见?哪种类型的云最少见?
(3)统计风向的小组:主要刮哪个方向的风?
(4)统计风速的小组:这段时间里刮风的天气多吗?通常刮大风还是微风?
(5)统计降水量的小组:这一季节的降水量有什么特点?
2、问:综合各组的统计和分析汇报,能对这段时间的天气情况进行概括总结吗?
3、单元评价
(1)问:今天天气怎样?(2)互评这个单元的学习情况 第四单元 我们的身体
1、身体的结构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人体根据外观特征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如果根据做事情的不同人体还会有不同的结构划分。
2、人体的外部特点可以直接观察到,内部的特点可以借助一些工具观察到。过程与方法:
1、能够应用触摸、手捏、听等观察方法并结合体验活动,了解身体内部的结构。
2、能够根据观察目的的不同,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观察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在对人体的观察活动中,将想象与实际的观察区分开,保证观察活动的真实性。
2、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
二、教学重点:
身体由哪些部分组成,以及认识人体的左右对称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观察身体内部器官。
四、教学准备:
空白纸、放大镜、尺子、人体基本结构图等。
五、活动过程:
(一)引入:动物的本领和它们的身体特点有关。
1、提出问题:人人知道青蛙是捕虫能手,青蛙为什么善于捕虫?老鹰为什么能抓住机灵的老鼠?啄木鸟为什么能吃到树干中的 害虫?
2、放映录像带:青蛙的眼睛、后腿、舌头具有善于捕虫的特点,肤色用伪装来保护自己;老鹰有坚硬而带弯钩的喙,以及尖利的爪子,适于捕捉老鼠;啄木鸟的嘴尖尖的适合啄食隐藏在树干中的虫子,爪子两趾在前两趾在后,适于抓住树干。
3、小结:动物的本领和它们身体的特点有关系。
4、引出课题:人有哪些本领?人为什么这样有本领?今天我们来观察自己的身体。
(二)观察人的身体。
1、观察身体的外形。
我们的身体由哪几部分组成?
(让学生观察到人体可以分成头、颈、躯干、四肢几个大的部分外,还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把这些大的部分再划分为小的部分。如躯干部还可以可以分成胸部、腹部、肩部、腰部、臀部、背部等)
2、人体是左右对称的。
(1)教师提出问题:如果从头顶开始,通过鼻尖画一条线,把人的身体分为左右两部分,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人体是对称的。这里要求学生具体说出怎样对称。通过讨论,学生明确:人体的左边和右边的眼、耳、鼻、上肢、下肢等各部分不仅大小、长短、粗细、颜色、形状而且位置都是一样的,即一一对应的)
(2)让学生亲自体验身体左右对称这种结构的好处。
活动:①体验用两只眼睛看,比用一只眼睛看到的范围广; 活动:②让学生体会两只眼睛比用一只眼睛看得准确;
活动:③让学生先用两只手系红领巾,接着用一只手系红领巾,让学生体会两只手比一只手做事方便灵活;
活动:④让学生体会如果两只脚不一样长,弯腰、上台阶、转向都会很不方便,身体也不易保持平衡。
(这些活动生动有趣,又使学生体会到我们身体器官左右对称的优越性。当然从人体外部来看,结构上还有不少特点,但对小学生来说观察起来都有一定的难度,不便观察,所以也就把重点放在身体的左右对称这个特点上。从教学的情况来看,选择这个观察点,不仅符合学生的水平,而且选择的体验活动,方便易行,人人都能参与,学生很有兴趣,也使课堂气氛很活跃。)
3、观察身体的内部。
(1)教师用解暗箱的游戏引入(突破难点)。
教师准备一个牛皮纸袋,里面有一个塑料瓶,瓶里装半瓶水,另外还有其它的如夹钳、钟表等物品。教师让学生想办法推测里面的物品,并说出自己这样猜测的理由。学生通过用手摸、捏、摇、听等方法最后终于猜出了里面的物品。
接着教师出示一幅画,上面画有一个人体外表的轮廓,告诉学生人体好比刚才那个纸袋子,外面由皮肤包裹着,看不见里面,让学生想办法推测内部有什么。
这时学生的思路打开了,想出了许多好办法:
①有的说,用耳朵可以听到心脏的跳动,从而可以知道心脏的位置;
②有的说,手臂曲起,可以摸到鼓起的肌肉;
③有的说,说话时有手摸喉部,可以摸到正在振动的声带;跑步后胸部一起一伏,可以知道那里是肺部; ④有的说,吃饱饭后,胀起来的地方是胃;
⑤有的说,饿的时候,肚子咕咕叫,这里可能是肠子; ⑥有的说,用力往下捏,可以摸到硬的,那是骨头; ……
最后让学生根据大家用看、摸、听等方法所得到的信息,综合想象一下人体的内部是什么模样?
(皮肤下面是什么、肌肉下面是什么、骨胳包着的是什么,血管和神经怎样分布……)4.身体怎样工作:
利用学生熟悉的身体活动,让学生在对活动的体验中,利用泡泡图的方式把活动中多个身体部分共同参与的情况表现出来。思考:如果按照人体工作的类型划分,我们更深夜静可以怎么看待人体的组成呢?
(三)课的延伸。
问题:直立行走是人区别于其它动物的重要特征之一,请查阅资料了解人体具备什么样的结构特点,使其能直立行走?
(四)作业 附板书设计: 观察我们的身体 头 颈 躯干 四肢
课后反思:
2、骨骼、关节和肌肉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身体的肢体活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组合结构也会有不同。过程与方法:
1、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做出上肢结构形态的观察记录,并能够在不断完善认识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对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补充完善。
2、能查阅资料,了解有关上肢结构的知识,能够对照资料完善并纠正自己对人体结构的认识。
3、能够将动态的身体活动过程分解为若干动作分别进行细致有目的的观察活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在独立思考得基础上,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愿意合作交流。
2、能够正确对待观察、研究中不完善的结果,善于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
二、教学重点:
了解在运动中,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协调运动,及身体在做不同运动的过程中,骨骼、关节和肌肉所发挥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
用观察记录的方式记录下每一段学习中对研究议题的想法与思考过程。
四、教学准备:
人体基本结构图、骨骼模型等。
五、活动过程:
(一)引入:我们的的里有一个支架,这就是骨骼。骨骼支撑着我们的身体,保护着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骨骼能独立运动吗?有哪些组织与骨骼协调工作呢?
(二)观察上肢的运动
1、拿重物:学生体验一侧手臂完成拿起哑铃动作。感受肌肉在运动中的变化和作用;
尝试使用不同的观察方法来了解运动中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协调运动。能感受到拿起、放下时都在用力、肌肉变化不同。观察方法及观察目的
分解观察上肢运动,降低观察难度。
借助对上肢活动的感受,了解骨骼关节与肌肉的关系。
2、记录我们的观察
用图文记录观察所得,强调将学生观察到的事实、体验到的感受,通过图画、文字真实的表现出来。交流
与相关资料比对(完善自己的认识)(是重要的学习方法)
通过观察记录,学生把自己对于上肢骨骼、关节和肌肉在活动中的关系,直观表现出来。
3、观察与骨骼、关节和肌肉相似的物体
对骨骼、肌肉、关节认识的拓展,利用现代机械上的类似构造,直观地表现三者的功能特点。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更加灵活。再次明确三者关系,并上升到健康生活的高度。
(三)课的延伸。
参加体育锻炼和我们的骨骼、肌肉、关节的关系。
(四)作业
3、跳动起来会怎样
(一)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人体运动需要氧气,肺的气体交换作用将氧气吸收进血液,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2、人体运动量越大,消耗的氧气也就越多,就需要加快肺的呼吸,以吸收进更多的氧气。
3、经常锻炼身体,可以加大身体的肺活量,这样有利于身体健康。
过程与方法:
1、合理使用实验记录单,能够测量单位时间内心跳与呼吸的次数,并进行数据分析。
2、能够结合实验现象、相关信息资料,作出对呼吸次数加快原因的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愿意与同学相互交流,能够在合作中完成实验活动。
2、能够耐心、细致的完成心跳和呼吸次数的测量活动。
二、教学重点:
以学生很容易感受到的身体活动后的变化为线索,将呼吸和循环系统引入学生的视野,并展现出这两大系统在支持人体活动上的作用与联系。
三、教学难点:
以学生很容易感受到的身体活动后的变化为线索,将呼吸和循环系统引入学生的视野,并展现出这两大系统在支持人体活动上的作用与联系。
四、教学准备:
秒表、听诊器、塑料袋、吸管、肺活量测量仪
五、活动过程:
(一)引入
当我们跳动的时候,骨骼、关节和肌肉都参与了运动,发生了变化,我们的身体里还发生了什么变化?
(二)测量心跳和呼吸
(1)播放一段有关运动的录像。(播放学生跑步后的体征表现,如流汗、气喘、疲惫的视频资料)
(2)汇报交流:运动后身体发生哪些变化?(呼吸加快、流汗、心跳加快等)
(3)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应?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我们的身体在运动后究竟会发生哪些变化。
2、探究运动前后呼吸次数的变化(1)测试运动前的呼吸次数
①一分钟自己的呼吸为几次?(一呼一吸算呼吸一次).②讨论交流掌握测试呼吸次数的方法。③学生测平静时的呼吸次数并做好记录。④汇报统计发现:平静时大多数同学的每分钟呼吸次数在20-40次左右。
(3)测试运动后的心跳和呼吸次数
①根据我们上课的这个环境,你能不能设计一个运动量比较大运动项目?
②学生设计并交流室内运动。
③强调运动时注意事项后做运动,测试运动后的心跳和呼吸的次数并做好记录。
④汇报交流:运动后的呼吸次数。
⑤对比运动前后呼吸次数的数据,分析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 ⑥发现:运动后人体的呼吸次数明显加快了。(板书:运动 呼吸加快)
(三)呼吸为什么加快
1、提出问题: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呼吸,伴随着运动量的增加,每分钟呼吸的次数也会增加,那么运动与呼吸有什么关系呢?
2、体验活动:反复呼吸塑料袋里的空气,有什么感觉? 试着解释为什么会这样。学生猜测。
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将会采集人体在平静、一定量的运动以及运动后几段时间内的每分钟心跳与呼吸次数的数据。并引出问题“呼吸为什么会加快”。
验证活动:比较三瓶不同的气体。
借助资料,认识到呼吸是气体的交换过程。
3、对运动和呼吸之间的关系做出解释。
通过测量跳动后的心跳与呼吸次数的变化,研究呼吸为什么会 加快,将呼吸、心跳与人体活动的关系引入学生的研究视野之内。
知道运动要消耗氧气,而呼吸的功能就是在进行氧气与二氧化碳气的交换。
(四)课的延伸。
每天坚持跑步锻炼,如果我们的呼吸量增加了,说明我们的身体得到了锻炼。板书设计: 跳动起来会怎样 呼吸 心跳
氧气 氮气 二氧化碳 呼吸量
4、跳动起来会怎样
(二)科学概念:
1、人体需要的氧气又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在排出体外。
2、人体运动量的增加,需要血液运输更多的氧气,心脏跳动速度的增加可以加大运输血液的数量。
3、锻炼身体可以增强心脏的力量,有利于身体健康。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实验的方式,了解到心脏工作强度和工作量。
2、愿意与同学相互交流,共同合作完成实验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人体呼吸与循环过程中,身体各个器官之间相互协调、相互合作的过程,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
二、教学重点:
了解在人体活动过程中,当肺完成气体交换后,心脏所要完成的输送血液的功能。
三、教学难点:
了解在人体活动过程中,当肺完成气体交换后,心脏所要完成的输送血液的功能。
四、教学准备:
吸耳球、水槽2个、水、心脏模型 活动设计:
五、活动过程:
(一)引入
1、激活已有经验 提出探究问题(1)播放一段有关运动的录像。(播放学生跑步后的体征表现,如流汗、气喘、疲惫的视频资料)
(2)汇报交流:运动后身体发生哪些变化?(呼吸加快、流汗、心跳加快等)回顾:运动后呼吸为什么会加快?(3)提出问题:心跳为什么会加快?
2、探究运动前后心跳次数的变化(1)认识心脏和心跳
①(出示心脏模型)了解人的心脏是什么样子的?讲解心脏的位置和大小。
②看书了解心脏不停跳动是在干什么?
③(播放视频)讲解:我们的心跳就是心脏在跳动,也就是心 脏在收缩和舒张。(板书:心跳心脏收缩和舒张)心脏收缩和舒张一个过程就是我们常说的心跳一次。
④(播放视频)认识心脏在收缩和舒张使血液在人体循环的过程。(板书:血液循环)(2)测试运动前的心跳次数
①心脏跳动可有规律了,你们知道平静时自己每分钟心跳几次?
②交流:你有什么方法能测试自己的心脏一分钟跳动几次。(摸脉搏)
③强调测试时注意事项。
④学生测平静时心跳次数并做好记录。
⑤汇报并统计。发现:平静时大多数同学的每分钟心跳次数在70-90次左右。
(3)测试运动后的心跳次数
①根据我们上课的这个环境,你能不能设计一个运动量比较大运动项目?
②学生设计并交流室内运动。
③强调运动时注意事项后做运动,测试运动后的心跳的次数并做好记录。
④汇报交流:运动后的心跳次数。
⑤对比运动前后心跳次数的数据,分析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 ⑥发现:运动后人体的心跳次数明显加快了。(板书:运动 心跳加快)
3、认识剧烈运动后心跳加快的原因
(1)提出疑问:剧烈运动后我们的呼吸和心跳会加快,这是为什么?(2)心脏不停跳动使血液循环过程有什么作用?(播放一段视频)
用一个洗耳球和塑料管来体验(模拟)心脏收缩与舒张过程中的用力以及血液运输的形式。
(3)谈话:心跳使血液在人体内不停地循环,血液向人体各处不断输送氧气和养分,同时又将身体内产生的废气通过肺部排出体外。那么,心跳加快使人体内的血液循环发生了什么变化?(心跳加快使人体内的血液循环加快。)
(二)课外延伸(1)出示情境:在登上高楼时有的同学会出现气喘吁吁的现象,而有的同学呼吸却没多大的变化?讨论:这种差别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
(2)交流汇报:①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会怎样?
②不锻炼或少锻炼的人又会怎样?
(4)解释这种现象差别的主要原因:经常体育锻炼的人心脏跳动比不经常锻炼的人更有力,肺的呼吸本领也强,因此,经常锻炼的人在运动时,心、肺能为人体提供足够的氧气,也就不容易出现气喘吁吁的现象。而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他的心脏不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那么有力,心肺的供氧的本领不强,不能满足从事剧烈运动或繁重工作时人体对氧气的需要,要靠额外加快呼吸和心跳的次数来弥补,也就特别容易出现气喘吁吁的现象。
(5)有什么办法能使我们的心脏更有力、更持久的工作?(6)讨论并交流。
(6)谈话: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强我们心肺功能,身体更健康。(板书:增强心肺功能 有利健康)
(6)讨论交流:在日常,我们可以进行哪些体育运动项目锻炼
我们的身体?
(三)总结提炼课题,体验收获喜悦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有哪些收获?(2)提炼课题:运动与健康。(板书)
(3)总结:同学们,身体健康是第一,增强体质靠运动。我们要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号召,让我们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坚持每天锻炼一小时, 让我们的心肺功能更强,实现健康工作50年,幸福快乐一辈子。希望你们成为身心健康、充满活力的新一代接班人。
(四)作业 板书设计:
跳动起来会怎样
(二)心跳次数 血液循环
输送 排出体外
5、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人体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30
2、人体的消化器官有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每个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食物在人体内将会按顺序进入这些消化器官,被消化吸收。过程与方法:
1、能够在已有经验的的基础上,做出食物消化过程图,并能够在不断完善认识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对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补充完善。
2、能查阅资料,了解有关食物在体内消化的知识,对照资料能够完善自己对人体消化器官的认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在独立思考得基础上,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愿意合作交流。
2、能够正确对待研究中不完善的认识,善于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
二、教学重点
了解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
三、教学难点:
了解食物在消化道里的运动方式。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小馒头,听诊器,有关消化过程和消化器官的投影片或自制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小馒头及搜集到的关于良好饮食习惯的谚语。
五、活动过程:
(一)引入
1、创造情景,导入新课。
讲述:同学们大都比较喜欢出去旅游吧?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 起去旅行,好吗? 我们的旅行既不是去游览壮丽的山河,也不是去探险寻宝,我们将要钠里去呢? 先请我们的导游闪亮登场,(亮出馒头),今天我们将馒头导游到一个时刻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的地方去。去哪里呢?
2、学生猜测后导出本课研究内容,食物的消化,并且板书课题。
(二)认识人体的消化器官,探究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
1、初步感知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
(1)提问,旅游时旅客可以更着导游走,我们增氧才能跟着馒头导游到我们身体里去旅行呀?
(2)学生咀嚼馒头,并且体会馒头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3)学生汇报
2、学生根据自己的感知经验,处不认识特难题的消化器官。(1)讲述:当馒头导游进到胃里的时候没,我们看不到也感觉不到了,馒头导游,还会带我们到哪些地方旅游呢? 现在请同学们猜测并绘制一幅旅行图吧/
(2)提出要求,绘制的景点名雀,消化器官路线清楚。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绘制旅行图。
交流、展示绘制的旅行图个不幸同,但是大家都认为自己小组设计的旅行图最准确路线组合理,其实馒头旅行的景点是固定的,履行的路线也是固定的,怎样才可以知道谁画的旅行图是正确的呢。交流讨论。
(3)我们找来了最精确的旅行图,和标准图比较 找出差异。(4)各小组学生对照正确的消化器官进行自我修正。各小组在一次绘制旅行图。
(5)各小组进行比较先后画的旅行图,找出先后内两次的差
异。
(6)小组交流,比较那个同学绘制的消化器官明确。消化顺序清楚。
学生汇报对消化器官的认识。
老师提问:食物是怎样被消化的? 不同的消化器官分别起到什么作用?
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感受汇报。
教师通过计算机可将向学生展示食物在消化器官里的消化过程。
对学生有争议的胰脏何肝脏是否属于消化器官进行分析。
(三)认识消化道的蠕动是推进食物前进的主要方式
1、提问:我们看过人倒立吃东西的表演,逆向过问什么人能倒立着吃东西吗
2、学生猜测,做出假设。
3、知道学生做模拟食物在消化道里运动的实验。
4、提问:消化道是用什么方式使食物前进的?
5、学生回答,老师讲这种方式归纳为蠕动
(四)认识保护消化器官的重要性,那么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应该怎样做呢?
1、辨析,什么样的饮食习惯好?
2、讨论:因该怎样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及怎样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
3、教师小结。
七、板书设计: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6、口腔里的变化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人体运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食物在口腔里的有良好的初步消化过程,会利于整体消化器官的工作。
2、牙齿、舌和唾液共同参与了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过程,他们的功能各不相同。
3、牙齿有三种,门齿、犬齿和臼齿,不同的牙齿有不同的功能,要保护好牙齿,利于身体健康。过程与方法:
1、能够在观察和已有经验的的基础上,做出食物在口腔内部变化和牙齿形状特征和分布的记录,并能够在不断完善认识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对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补充完善。
2、愿意与同学相互交流、合作,完善观察研究结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认真细致的观察牙齿的形状特征。
2、愿意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愿意合作交流。
二、教学重点:
人体运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食物在口腔里的有良好的初步消化过程,会利于整体消化器官的工作。
三、教学难点:
能够在观察和已有经验的的基础上,做出食物在口腔内部变化和牙齿形状特征和分布的记录,并能够在不断完善认识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对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补充完善。
四、课前准备:
儿童牙齿模型、馒头、镜子、五、活动过程:
(一)引入
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那么口腔在消化中发挥了什么作用呢?它是怎样工作的呢?
1、观察口腔
请学生分别慢慢咀嚼一小块馒头,把他们的感觉说出来,从食物形状和我们的感觉两个方面观察,并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馒头会越嚼越甜。在不同的时间内,食物可能在口腔中发生了变化。
体验牙齿、舌和唾液在食物消化过程中的作用及相互协调的工作方式。
要特别关注“安全问题”,在不能够保证卫生的情况下,不要操作“入口”的实验。可以让学生在家中完成体验活动,在课堂中进行汇报。
2、观察牙齿
①观察牙齿,讨论牙齿的不同形状,并画牙齿分布排列图,按形状给牙齿分类及标名。
②讨论牙齿的作用。知道牙起着切碎、研磨食物的作用,不同牙齿承担着不同的工作。由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食物由大变小,加快了消化的速度。
③体验三类牙齿在咀嚼活动中的协调工作。
3、讨论对牙齿的保护
①讨论什么是蛀牙(龋病牙)? ②通过课前调查,让学生讨论交流:(1)想一想,自己平时是 怎样护牙的?(2)你觉得哪些坏习惯是会影响牙齿生长的?
③.以下是老师预设的问题。
(1)怎样选牙刷和牙膏?
(2)在换牙时期,要多吃些什么,少吃些什么?
(3)你发现班里的小朋友存在哪些坏习惯?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4)如果发现你的同桌有这些坏习惯,你会怎么办?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通过师生的对话交流,纠正学生普遍存在的不良习惯。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参与面也比较广。在七嘴八舌的讨论中,在真实生动的画面前,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如果不及时改掉这些不良习惯,会产生怎样的后果,而且,学生的交流能力也得到锻炼与提高。)
4、作业 板书设计: 口腔里的变化 牙齿、舌和唾液 切碎、研磨食物 龋病牙
7、呵护我们的身体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人体的各个不同部分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
过程与方法:
1、能够用画图的方法,直观的表现人体各个器官之间的关系。
2、能够反复对自己的绘图作出修改、完善,掌握画图的方法。
3、能够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增强语言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
2、能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愿意合作交流。
3、能够正确对待观察、研究中不完善的认识,善于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
二、教学重点
人体的各个不同部分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
三、教学难点
能够用画图的方法,直观的表现人体各个器官之间的关系。
四、课前准备 人体模型
五、活动过程
(一)引入
全面回顾前面学生所了解的人体的骨骼肌肉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的工作过程中,各系统内部不同器官相互之间的协作关系,同时还将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跨系统之间的协作关系,较全面的将人体的系统化结构呈现在学生面前。
1、人体的各个感官怎样协同工作(1)小组讨论或集体研讨“人体的各个器官怎样协同工作”,用图、文呈现。
(2)交流研讨,共享彼此的认识(3)绘制表示简单关系的画图。
(4)交流研讨,在简单绘图的基础上寻找图与图之间的关系,并以此关系绘制新图。
(5)修改完善(循环反复)
讨论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每节课中呈现的系统内部的协同工作;二是(如卡通人物所说)联系各个教学活动中涉及的人体活动,找出不同系统间的器官协同工作的情况。最后学生建议制作卡片进行拼摆,利于表达想法也利于他人理解。
2、人体各器官之间的联系
学生将要全面的思考人体各个器官之间的联系。需要通过讨论来丰富自己的想法,以寻求找到更多更广泛的联系,扩充自己的认识。在画图的过程中,也需要学生对各种联系反复思考,以寻找最适宜的表述方式。画图的指导
在本课,学生用画图的形式来表现对本单元学习的理解。以前出现的多为较简单,面对比较复杂的关系,画图的难度就比较大了,这时候需要教师的指导。
3、健康生活
通过讨论,让学生理解“健康生活就是我们在了解了自己身体的结构和相互作用的规律后,爱护它们,促进他们更协调的工作。”
4、作业 板书设计: 呵护我们的身体 协同工作 互相联系
第五篇:《心理健康》上册四年3班教案剖析
第一课 我是什么样的人
教学目标:了解学生评价自我的能力,教给学生评价自我的方法。教学重难点:了解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学会认识自己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认真想过自己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自己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呢?你们想不想了解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大家了解自己,认识自我。
二、授新课
教师念一遍课文,然后请学生念一遍。最后教师讲解课文。
教师: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和缺点,不能过高评价自己,要勇于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也不能过低评价自己,不要自卑,不要看不起自己,要挖掘自己身上的优点和长处。只有了解自己,才能正确评价自己。
三、堂活动
a)议一议
教师在黑板上写了三个问题:
i.兰兰怎样了解自己的长相?
ii.明明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iii.你打算怎样认识自己?
教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这三个问题,然后各组选派一位同学在全班发言。
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自己,正确认识自己。
b)谈一谈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四个问题:
i.你喜欢别人夸自己长得漂亮吗?
ii.你在同学面前炫耀过自己的能力吗?
iii.你是否不自己长得不漂亮而自卑?
iv.你喜欢自己的性格吗?
教师:请一位同学念一遍,然后想一分钟,最后请四位同学们自由发言。
目的是让同学们对自己做出正确的评价。
c)说一说
教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指定的页,默读一遍后,按题意在书上写出你们的回答,然后同桌交换着看看各自所写的答案。目的是让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如实说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d)请你选择
教师将纸板挂在黑板上,板上有两道选择题:
i.当同学给你做出正确的评价时,你应该怎么办?
1.立刻行动起来,改正自己的缺点。
2.反正是老毛病,不改也过得去。
3.我的优点比缺点多,自己很知足了。
请将你的选择填在()里。
ii.当同学给你提出不完全正确的评价时,你怎么办?
1.把不满的话憋在心里。
2.想方设法为自己的缺点辨解。
3.与同学进行心灵交流,坦诚相待。
请你将你的选择填在()中。
教师:请一位同学念一遍,然后请两位同学到黑板前,把你的选择填在括号内。
e)采花游戏
教师:请两位同学到讲台来,讲台一左一右有两个“花园”,请将喜欢的“花朵”采到“花篮”中。其他同学打开书,将你采摘的“花朵”上的字都写在卡片纸上,然后写上你的名字,交给老师。
目的是了解学生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四、实践指导
a)演讲比赛
教师将演讲题目写在黑板上:认识我自己,并向同学宣读演讲要求。
目的是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
b)老师教你认识自己
教师在教室前的屏幕上呈现“背景知识”中提到认识自己的六种方法。
i.照镜子
ii.反省自己
iii.参加课外活动
iv.听取别人的评价
v.敢于同他人竞争
vi.从心理咨询和书本中认识自己
教师:老师念一遍,请一位同学念一遍,然后全班齐读一遍。
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认识自己的方法。
五、教师总结
教师:同学们,通过本课学习,我们认识到评价自己的重要性,了解了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还学会了认识自己的几种方法。
六、课外活动
请学生给自己画一幅像。
板书设计: 我是什么样的人
认识自己:通过观察认识自己
在与他人的互动中了解自己 第二课 老师,我成长中的航标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认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了解学生对教师的希望,增进师生情谊。教学重难点:通过教师讲解和课堂活动,了解教师的辛苦,以实际行动去尊敬自己的老师,并与老师建立深厚的情感。教学过程:
一、心情话吧。
1、阅读王秋的故事。
2、看了王秋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二、心灵港湾。
1、老师最大的心愿是什么?老师最担忧的事是什么?
2、我们应该如何尊敬老师?
三、活动在线。
活动一:你理想中的老师是什么样子呢?填写表格。活动二:演一演《假如我是老师》 活动三:听一听,找一找
四、方法指南。
1、阅读。
2、面对这些辛苦的老师们,我们应该钦佩、应该尊重。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五、亲子分享。
1、请父母讲一讲他们喜欢的老师是什么样子的,比一比你喜欢的老师和父母喜欢的老师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和父母一起动手做一张卡片送给自己喜欢的老师。板书设计: 老师,我成长中的航标
理解老师,体贴老师
尊重老师的劳动
尽量减轻老师的负担
学会礼貌用语
第三课 我爱我的同学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认识同学之间为什么要友好相处的道理,教给学生和同学友好相处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通过教师的讲解和课堂活动,懂得什么是尊重、宽容、信任、真诚及信义。在与同学相处中,要把已学懂的道理用于学学习和生活中。教学过程:
一、心情话吧。
阅读《急性子和慢性子》和《弄坏的画》。
二、心灵港湾。
我们如何与同学友好相处呢?
三、活动在线。
活动一:你是这样的人吗?
活动二:想一想,讨论以下几种情境中你该怎么做? 活动三:真情体验。
四、方法指南。
我们如何才能让友谊长存,让友人常伴呢?
五、亲子分享。
请父母讲一讲他们与同学之间发生的故事,理解一下同学对一个人成长的意义。板书设计: 我爱我的同学平等待人 语言文明 宽容理解
第四课 快乐伴我行
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不良有情绪会损害其心理健康,甚至使其罹患疾病,消极地影响人的行为。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明确不良有情绪会损害其心理健康,甚至使其罹患疾病,消极地影响人的行为 教学过程:
一、心情话吧。阅读可可的故事。
二、心灵港湾。
1、情绪的好坏与身心健康密切相关。
2、积极的情绪的作用。
3、消极的情绪的影响。
三、活动在线。活动一:幽默大训练 活动二:快乐拍手。活动三:
四、方法指南。
我们让自己快乐有哪些方法?
五、亲子分享。
组织一次家庭户外活动,享受一下家门外的温馨愉悦。板书设计: 快乐伴我行
参加体育运动,锻炼身体 学会倾诉 微笑 调节心情
第五课 花钱要有智慧
教学目标:通过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交流体会,让他们体味到家庭责任感,体会为家长分忧,不向父母提不合理的要求。
教学重难点:通过开展计划花钱的活动,使学生了解到花钱应该有计划,能合理地支出并知道把钱花在合适的地方。教学过程:
一、心情话吧。阅读彭彭的故事。
二、心灵港湾。
我们该怎么合理地分配自己的零花钱?
三、活动在线。活动一:各抒己见。活动二:请你帮他办。活动三:当个小管家。
四、方法指南。合理用钱的方法。
五、亲子分享。
1、回家了解一下父母的工作、工资情况,感受一下父母赚钱的辛苦。
2、和父母一起出去买东西,观察他们是如何选择商品、怎样分配资金、怎样和人讲价,等等。板书设计: 花钱要有智慧 买东西要有充足的理由 买东西要认清物品的价值
第六课 告别懒惰,积极进取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勇敢、大胆地讲出自己平时在学习方面偷懒的行为、心理,告别懒惰心理,学会勤奋学习。教学重难点:告别懒惰的心理,了解勤奋的必要性,培养勤奋学习习惯的重要性。教学过程:
一、心情话吧。阅读司马光的故事。
二、心灵港湾。
懒惰对于我们的成长有什么危害?
三、活动在线。活动一:想一想。活动二:我是小演员。活动三:小小演讲员。
四、方法指南。怎样告别懒惰?
五、亲子分享。
给父母讲一讲司马光“警枕励志”的故事,谈谈自己的感受 板书设计: 告别懒惰,积极进取 树立明确的目标 磨炼顽强的意志 做比说重要 当日事当日毕 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
第七课 关爱中的我,感恩的心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感恩,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及人有感恩的心。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学会感恩,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及人有感恩的心。教学过程:
一、心情话吧。阅读陶玉的故事。
二、心灵港湾。
1、什么是“感恩之心”?
2、我们要感恩什么?
三、活动在线。活动一:想一想。
1、你认为“感恩”是什么?现实生活中它有必要吗?
2、如果你遇到陶玉,你会对她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3、平时,有没有参加过社会上的公益活动?说说你的感受。活动二:情境感悟。活动三:感恩的心。
欣赏《感恩的心》的手语视频,想一想生活中你应该感恩的人或事?你应该怎么做?
四、方法指南。
太多的东西值得我们去感恩,那么我们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五、亲子分享。
想一想父母为你做的一切,握着他们的手,真诚地说一声“谢谢”吧!板书设计: 感恩的心
从小事做起,从当下做起 帮助他人,将爱心传递
第八课 上课要专心
教学目标: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让学生意识到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积极性和必要性,形成 好习惯会带来好效果、好成绩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让学生意识到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积极性和必要性,形成好习惯会带来好效果、好成绩的观念。教学过程:
一、心情话吧。阅读杜磊的故事。
二、心灵港湾。
不专心听讲,对学生的学习有什么影响?
三、活动在线。活动一:想一想。
1、你上课会走神儿吗?走神儿的次数多吗?
2、你认为影响你上课注意力集中的原因是什么?从表中找出。
3、想一想不专心听讲对你产生了什么影响? 活动二:集中注意力。活动三:注意力训练。
四、方法指南。
学生的工作是学习,上课认真听讲是重要的学习习惯,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那么,要怎么做到这些呢?
五、亲子分享。
观察你家的某一种家用电器,一分钟后,不再看该电器,对你的父母讲讲这个电器的特 征。越多越好!板书设计: 上课要专心 培养学习习惯 积极思考 严格要求自己
第九课 上课要专心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认识害羞心理,对照害羞心理的通常表现作自我检查,并了解它形成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认识害羞会消极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发展,应学习掌握克服羞怯的方法,锻炼自己。教学过程:
一、心情话吧。阅读陈月的故事。
二、心灵港湾。造成害羞的原因是什么?
三、活动在线。活动一:想一想。活动二:发现自己。
1、上课时不敢举手,不敢回答问题。
2、很少主动向老师问问题,即使有不懂的地方。
3、从不主动与陌生人打招呼、说话。
4、在集体的文体活动中,宁愿坐着看而不愿亲自参加。活动三:寻找那个他(她)。
1、你身边肯定有很多同学是开朗大方、活泼热情的,他们很少因害羞而畏缩不前、担惊受怕。请写出你最欣赏的那几位同学的姓名。
2、找你最喜欢的那几名同学,让他们告诉你怎样做才能成为一名开朗大方的小学生。
四、方法指南。
我们克服害羞的方法有哪些?
五、亲子分享。
问一问父母是否有过害羞的经历,他们是如何克服的。并与父母讨论适当的害羞对我们是否会有好处。板书设计: 克服“害羞”有妙方 树立自信心 训练自己的沟通能力 主动交朋友 待人有礼貌 独立做事情
第十课 当诱惑成为“网事”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教学过程:
一、心情话吧。阅读曾超的故事。
二、心灵港湾。
1、网络对青少年学生有哪些不利影响?
2、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学生沉迷于网络呢?
三、活动在线。活动一:议一议。活动二:班级调查。活动三:想一想。
1、紧张的考试之后,有同学邀请你去网吧通宵打游戏,你该怎么办呢?
2、群里有网友跟你要姓名、住址、电话号码等信息,你要怎么回复呢?为什么?
3、聊了很长时间的朋友希望和你见面,你会去吗?为什么/
4、你正在玩一个特别好玩的游戏,忽然想起明天有一个语文测试,你应该怎么办呢?为什么?
5、有不认识的人想要和你视频聊天,你会怎么做呢?为什么?
四、方法指南。
我们该如何正确使用网络?
五、亲子分享。
通过这次的学习,你都学到了什么呢?请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了解一下爸爸妈妈对网络的看法。板书设计: 当诱惑成为“网事” 认识网络的危害 严格控制上网时间 认识学习与游戏的关系
《警惕校园暴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现在校园暴力的形势以及我们身边存在的校园暴力现象,理解校园暴力的含义和类型,引导学生认识校园暴力的实质和危害,掌握正确应对校园暴力的方法和策略,提高自我安全保护意识和能力。
2、情感和态度目标
引导学生认识、珍惜、尊重和热爱生命,培养学生积极的生命态度,增强学生拒绝校园暴力,防范校园暴力的意识,自觉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行为品质和健全的人格。教学重难点
1、认识校园暴力的实质和危害,掌握正确应对校园暴力的方法和策略。
2、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和道德意识。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校园,本该是一方净土,文明的殿堂。然而,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给宁静的校园蒙上了一层阴影。人们不无忧虑地发现,原本应该用美好、纯真等词来形容的花季少年,却越来越多地与暴力、喋血、行凶、杀人等词联系在一起。今天,摆在教育者、家长、社会面前的,是个让人无法轻松的话题---花季如何远离暴力?
2、校园暴力事件回放:
案例1:商洛技校2004级新生许琳杀害舍友郭某和于某后出逃,11月5日凌晨,潜逃了3天的许琳被商州警方从亲戚家抓获。
案例2:(《北京青年报》10月29日)房山法院昨日消息:16岁少女张曼因与同学发生纠纷持刀将同学扎成重伤,被房山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两年缓刑三年。
案例3:(10月29日,《京华时报 》)10月27日晚上,北京林业大学信息学院高职二年级男生南方(化名)在送女友回宿舍时,遭到女友“宿敌”的男朋友携众追打。东升乡派出所民警当夜前往调查。南方的女友陈冰(化名)是林大经济管理学院二年级学生,她和原寝室同学王玫(化名)一直存在矛盾。案例4:副县长之女率众殴打同学
5月,云南孟连县主管教育的副县长之女——该县一中15岁的初二女生小艳(化名)带领7名同校女生将该校初三女生小思(化名)拖进厕所,拳打脚踢,其间小思外衣被脱下丢进粪坑,整个过程长达10分钟。施暴者还用手机拍下照片和视频。
案例5:: 7月,一则题为“东莞少女扒衣门事件”在网上热传。画面中,多位男女在漆黑的街道上,对一名女中学生辱骂并拳打脚踢,甚至逼迫其脱掉衣服拍裸照。在整个视频中,参与打骂的均是一些与被害女孩同龄的女生,她们在一群开着摩托车男人的支持下,轮流打对方面部,后调查证实系发生在广东省清远市石潭镇的一起暴力事件。
案例6: 8月,一段被网友命名为“布鞋门”的视频显示一个穿布鞋的女生,被几个同 学堵在楼梯口要求下跪,并遭遇搧耳光和推搡。这起校园暴力发生在新郑龙湖一中。
案例7:: 10月,在上海一个弄堂里,中学生模样的女生正对另一女生拳打脚踢。视频里的旁观者不时用上海话对话,并称呼打人者为“熊姐”。视频中,“熊姐”不断地抽打另一女生的脸,扯其头发,更从背后冲撞该女生……而被打女生从头至尾没有还手,任“熊姐”打骂,后证实为上海南湖职业二分校学生。
小结:(1)大家从这些事件当中获得什么启发和感悟?(2)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谈谈校园暴力还有哪些表现?
1、认识校园暴力
(1)校园暴力的含义。
2、校园暴力危害
实践环节: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引导从学校、家庭、社会、自身等方面对校园暴力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最后进行归纳总结。(有利于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目标的达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1)严重影响和干扰正常的学习生活
(2)不仅使受害者身体受伤,而且心灵受到很创伤(3)使人形成以强凌弱的暴力意识,演化为暴力行为(4)学校纪纪律遭到破坏,法律法规得不到维护
3、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
(1)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咱对学生产生消极作用
(2)学校对多层次开放办学所带来的消极因素未采取妥善的管理防范措施(3)案犯本人缺乏良好的个人修养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4)法律意识淡薄,没有法制观念,不懂用法律保护自己
4、校园暴力的应对
导入:身边的故事:《面对勒索》
小涛是北碚区某高三年级的学生。直至高中以来,小涛每天都要忍受同班同学李某的恐吓勒索,每天上交的“份子钱”从2元、5元、10元一直涨到四五十元,两年多年来被其勒索共计近万元!
师:在面对勒索时大家一般会怎么做?
(每个小组选取其中的一个问题进行解决,写出应对策略,形式可以多样,阐述或表演均可。目的是让大家学会正视困难、解决困难。)
1、增强守法意识,打架斗殴是违法甚至是犯罪的行为,如果造成课他人人身伤害要负刑事责任;
2、培养解决冲突、挫折的能力,采用说服或求助权威的方法
3、增强包容性、承受力。暴力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能给我们带来伤害;暴力解决不了人际冲突,只能让我们付出高昂的代价
4、不参与校园暴力,不参与帮派纷争。板书设计: 警惕校园暴力 保护自己 不伤害他人
《课间游戏安全》
教学目标
1.让同学重视课间安全,清楚课间活动的注意事项
2.通过对平时课间活动的罗列及评分,让同学们清楚什么样的课间活动是提倡的,什么样的是不合适的
3.让学生学会懂得取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小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学会过一个安全、文明、快乐的课间十分钟。4.学习几个有益身心的课间小游戏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本次活动规范学生的课间活动行为,养成学生的文雅行为习惯。2.树立安全终于泰山的安全忧患意识,时刻注意安全,时时想着安全。教学过程 环节一:课前导入
师:(同学们,上课铃声响了之后,大家都很自觉地回到位置就要开始我们新的一节课,但是,有不少的同学却盼望着下课铃声,因为下课铃声一响,课堂一结束,我们就可以走出教室活动,开始属于我们课件十分钟。在课间里,同学们互相追逐打闹,玩得十分开心,但这之中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
观看课间隐患视频(首先我们来观看一段有关课间活动的视频)
引出课间安全(课间短短十分钟,却可以发生很多事,刚才视频里的同学在课间做了一些不该做的事情,很容易导致伤害事故的发生)。环节二:
请同学们发言,课间十分钟他们怎么度过的(那同学们,你们的课间十分钟都在干什么呢?),教师根据同学的回答逐一在黑板上列出来 环节三:
全班讨论课间活动的注意事项(由黑板上列出来的这些活动可见啊,我们班同学的课间还是非常的丰富,那黑板上的这些活动哪些是正确的而哪些又是不恰当的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课间活动的注意事项),老师总结并给以补充,接着全班对黑板上罗列的活动进行评分(学习了解了这些注意事项,我们再来给同学们之前的课间活动打打分)。(每项活动的分数都出来了,从分数的高低我们可以很直观的看出李明在课间活动是不恰当的,王花在课间活动是合适的)环节四: 全班讨论在课间十分钟有益身心的活动,观看课间活动图片。(同学们再想想在课间我们可以开展什么活动才是有益身心的呢,老师给大家展示几张其他学校同学的课间视屏)(老师也准备了一些课间室内、室外的游戏,我们一起来学习学习)环节五:
选择学生喜欢的游戏之一,模拟课间十分钟。
四、课堂小结
在我们模拟课间十分钟之后,我们的课堂也接近尾声了,在真正的课间铃声响起之前,我们来总结一下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些什么,我们学习探讨了课间活动的注意事项(回顾),重新审视了我们之前的课间活动,对于不恰当的活动我们要禁止,可以开展一些值得提倡的活动;在课堂的最后我们还学习了几款小游戏,可供大家课间休闲娱乐用。课间活动注意事项:
1.室外空气新鲜,课间活动应当尽量在室外,但不要远离教室,以免耽误下面的课程。2.活动的强度要适当,不要做剧烈的活动,以保证继续上课时不疲劳、精力集中、精神饱满。活动的方式要简便易行,如做做操等。
3.课间休息时不在楼梯、走廊、过道间逗留玩耍,严禁奔跑、追逐、打闹和游戏。4.在楼梯、走廊、过道上行走时,应该礼貌让路,不得抢先、拥挤,靠右慢走讲秩序,行走拐弯处要小心,避免碰撞。
5.在拥挤的人群中不要下蹲捡东西、系鞋带或擦鞋子,因为那样很可能被挤倒或踩伤。6.下楼梯时不跑不跳稳步走,保持距离不推拉。
7.在教室里休息不要追逐、推拉、打闹,防止课桌椅的碰撞,造成意外伤害事故。8.严禁趴在走廊的围拦上,不准放东西在围拦上,不准从楼上往下扔东西。板书设计: 课间游戏安全 活动适当 不追不跑
《体育活动安全》
教学目的:
让学生了解体育运动的不安全隐患。
教学重点:
1、球类运动和田径运动的安全隐患产生的原因
2、如何预防球类运动和田径运动的不安全因素 教学难点:
如何预防球类运动和田径运动的不安全因素。教学过程:
一、球类运动安全
球类运动是青少年特别喜欢的体育项目,主要包括足球、篮球和排球。球类活动要求有一定的动作技术和身体活动能力,因此稍有不慎,容易引起大小不等的伤害事故,如挫伤、擦伤、扭伤、碰撞等。1.球类活动中有事故隐患
(1)动作技术指导上的缺陷和错误。(2)场地设备不安全。(3)动作粗野或违反规则。(4)组织方法不当。2.事故隐患的预防
(1)加强思想教育,增强防范意识。(2)加强活动设施建设和管理。(3)做好准备活动、加强医务监督。(4)加强保护措施。
*不使用错误的推、拉、撞等危险动作。
*使用必要的护具,如护膝、护腿、护踝等。
*教给学生冲撞摔倒时的正确缓冲动作。
二、田径运动安全 1.田径运动的伤害事故隐患
(1)场地不平整,设施不完善,操场是学校开展体育课教学,组织广播操的主要场地,是学校开展体育活动的基础。(2)活动安排不当。
(3)学生的心理状态不良,位能及时调整。2.事故隐患的预防
(1)改善和规范活动场地、加强设备的建设和维修。
(2)教学和训练、竞赛活动必须严密组织、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提高质量。*教师要掌握学生合理的运动量,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放松。
*加强纪律教育,培养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重视课前准备。(3)建立运动监督制度。
*学校运动场地、器械、设备等要定期进行安全、卫生检查。
*损坏的场地、器械等要及时维修,维修前一律禁止使用。
*教学过程应进行医务监督,防止中暑、脱水等情况发生。
三、学生讨论问题
1、运动时肚子疼怎么办?
运动时发生肚子疼,只要用手揉压一会儿就会逐渐消失的。有时不去管它,适应一会儿也会消失的,加深呼吸也可使肚子疼得到缓解。为了预防运动时肚子疼,首先要在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不要在运动前吃得过多,更不要喝一肚子水。如果在十几分钟内不能接触肚子疼,就要停止运动,立即找医生检查。
2、鼻子出血怎样救治?
如果是由于火气过大发生鼻子流血,注意头后仰(可坐在椅子上,头后部放在椅背上)在鼻部放置冷水毛巾,并在后颈部用冷水清拍。如果在体育比赛中,鼻部受到器械碰或与他人相撞,使血管破裂,则须暂时用口呼吸,以免用鼻呼吸使出血程度加重。如果出血还不停止,可用凡士林纱布卷,塞入出血的鼻腔内,切不可用未消毒的纸巾或脏布塞入。板书设计: 体育活动安全 球类运动安全 田径运动安全
《劳动安全》
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在劳动时的安全意识。2.知道在劳动时应注意哪些安全问题。
提高学生在劳动时的安全意识;知道在劳动时应注意哪些安全问题。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入歌曲《劳动最光荣》(幻1)
问:同学们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生齐答)
是的,劳动是最光荣的,我们美丽整洁的校园离不开大家每天日常的清扫和维护,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个安全小卫士带给我们的小短片(幻1视)
播放短片:劳动中的安全1 问:在短片中,你发现了哪些不安全的行为?(幻2)(指名答)
师: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类似的行为,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怎样让我们的劳动变的安全起来。(幻3)
二、新授:
1、我们先来看看,安全小卫士怎样来帮我们纠正这些不安全的行为。播放短片:劳动中的安全2(幻3视)
2、师:看过短片,大家肯定也想到了我们平时的劳动,那么,在你的劳动过程中,你遇到过哪些不安全的行为?这些不安全的行为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危害?(幻4)(指名答)
3、看来,不正确的劳动行为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危险,我们应该怎样保证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呢?请大家翻开书第6页,大家以小组的形式学习6—9页安全伴我行,想一想:我们应该如何保证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呢?在使用劳动工具时,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请把你认为对你有帮助的内容划出来。(幻5)(小组汇报,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
4、看来,通过学习,大家都明白了劳动中的注意事项,现在,请大家判断,下面的行为正确吗?为什么?(幻6)
(1)小丽站在三楼的窗台上擦玻璃。(2)小刚用完扫帚后放回原位。(3)小强和小刚横抬着一桶水。
(4)要大扫除了,小芳抢到了一把扫帚去打扫清洁区。(5)小红用湿抹布擦电灯。
5、大家都说得非常好,下面,请大家结合你所承担的劳动任务,结合你的劳动经验,和同桌说说,在今后的劳动中你应该怎样做?(幻7)(指名答)
6、看来,劳动安全已经深深的扎根于我们心中,让我们来齐读这首《校园劳动安全歌声》(幻8)
校园劳动很重要,安全意识要提高。卫生值日不攀爬,擦拭电器先关掉。危险物品要小心,劳动间歇不打闹。器械设施谨慎用,安全第一要记牢。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热爱劳动是我们必备的品质,维护劳动成果是我们应有的素质,注意劳动安全更是我们学习和生活的保障。校园美化靠大家,劳动光荣人人夸,安全关系你我他,让我们携起手来,用勤劳的双手、慧的头脑去创造灿烂的明天!(幻9)
(齐读:校园美化靠大家
劳动光荣人人夸
安全关系你我他)
最后,让我们一齐来唱《劳动最光荣》。(幻9视)板书设计:
劳动安全 不打闹
讲方法 不爬高
讲规范 不触电
讲技巧
《交通安全》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自我实践,让他们知道一些常见的交通信号、交通标志和交通标线的作用。
2、让学生熟知自己要遵守的有关交通法规。
3、教育学生要从小服从交警的指挥,注意交通安全。教学重点
1、通过学生的自我实践,让他们知道一些常见的交通信号、交通标志和交通标线的作用。
2、让学生熟知自己要遵守的有关交通法规。教学难点
教育学生要从小服从交警的指挥,注意交通安全。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明确活动内容
1、同学们,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句话:“高高兴兴出门去,平平安安回家来。”那么,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呢?
2、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各抒己见。
3、小结:是啊!这说的是我们每一个人出门时,时刻不能忘了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这样,我们的生活才能平安、愉快。
4、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有关交通方面的知识。老师要求同学们在课后继续开展活动:
①查找资料,小队长组织小队的同学上街观察,或问交警叔叔,认识更多的交通标志和标线。
②了解一些我们小学生应该遵守的交通法规。③自己编一些遵守交通规则的儿歌。
5、今天的活动课,我们就来交流一下你们课外活动的成果。
二、交流,介绍搜集到的交通标志。
1、出门在外,为了保障人身安全,保证道路的畅通,我们除了要服从交警的指挥,还要遵从永不下岗的“交通警”的规定。
2、同学们,永不下岗的“交通警”指什么?
(各种交通信号、交通标志和交通标线。)
3、十字路口的红绿灯就是交通信号,它指示车辆什么时候可以通行,可以转弯;什么时候不可以通行,不可以转弯。
4、除了交通信号,还有100多种交通标志和交通标线。你们搜集到哪些交通标志,交通标线呢?展示出来给大家看看,介绍一下它的意思。并说说它是属于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还是指路标志?
(学生介绍各自搜集到的交通标志,交通标线。用实物投影展示交流部分交通标志,交通标线图。有些同学还知道一些相关知识,如人行横道线的来历,红绿灯的原理等,也可以来介绍一下。)
5、同学们,你们在小队活动观察时,发现哪些地方有怎样的交通信号、标志、标线呢?在这些地方,为什么要用这些信号规定人们怎样做呢?不按这样的规定做会产生怎样的不良后果?
6、学生交流。
例:①在各个十字路口,有红绿灯信号。
②在各个学校门口,有禁止鸣笛的标志和减速标志。
③在从梅园去马山的路上,有前方连续转弯的标志,提醒司机引起注意。
④在繁华的商业街上,比如中山路,人民路上,有多条人行横道线。
⑤在各个大商场、影院等的门口,会有停车标志。
⑥在高速公路上,常会看到禁止行人穿行的标志。
⑦在一些三岔路口,会有车辆只准右转的标志。
7、如果人们不按这样的规定做,会产生怎样的不良后果呢?小组交流汇报。
8、小结:同学们的课外实践非常有成果,认识了这么多的交通信号、标志、标线。相信你们在生活中看到了,一定会按它的指示,遵守这些交通规则的。
三、讨论,小学生该遵守的交通规则。
1、交通安全是人人要注意的。我们小学生年龄小,如果上街不遵守交通规则,遇到了紧急情况更会不知所措,所以,为了自身的安全,我们一定要切记安全第一,规则第一。
2、那么,你想到了,或向交警叔叔请教到了,我们小学生主要要遵守哪些交通规则呢?
3、学生讨论,交流,后小结。
4、我们小学生主要要遵守以下交通规则: ①不闯红灯。
②不在马路上奔跑,打闹。
③走路要走人行道,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线。④不满12周岁的儿童不骑自行车上街。⑤乘坐摩托车要戴好安全帽。
1、很多同学都编了遵守交通规则的儿歌,来朗诵给同学们听听,好吗?
2、学生朗读自己编的儿歌。老师相机板书一首典型儿歌。
3、小结:同学们都非常有水平,编的儿歌文通句顺,朗朗上口。这些交通规则,一定也牢记心中了。
四、服从交警的指挥,尊重交警的劳动。
不管是在刺骨的寒风中,还是在炎炎的烈日下,交警叔叔都坚守岗位维持交通秩序,保障车辆,行人的安全,畅通。他们的工作是多么辛苦啊。所以,我们一定要尊重他们的辛勤劳动,服从交警的指挥。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来表达我们对交警叔叔的尊敬呢?
1、学生讨论,交流。
①假日,星期天做小小交通协管员,帮助交警叔叔维持交通。②慰问交警叔叔,如夏天给他们送水等。③宣传交通知识,让人们都来遵守交通规则。
④学习交警叔叔不怕困难的精神,刻苦学习,长大也为社会作贡献。
五、活动延续。
为了巩固我们今天的活动成果,请同学们在课后自由组合,发挥各自的特长,以今天活动课上获取的知识为主要内容,出一张安全小报。……
六、活动总结
今天的社会活动课,同学们交流了很多交通安全方面的知识。说明大家在课外都善于观察,勤于动脑,勇于实践,所以掌握到了许多书面上没有的知识。这些知识对我们的生活实践是非常有帮助的。今后,我们还要坚持这样做,让我们的生活更轻松,更愉快。板书设计:
交 通 安红灯停,绿灯行; 斑马线上可通行。马路上,别打闹;危险处处要提防。交通标志牢牢记;人人遵守保安宁。
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