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课”哪得“活”如许,“繁华”落尽见“本真”

时间:2019-05-13 00:28: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问“课”哪得“活”如许,“繁华”落尽见“本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问“课”哪得“活”如许,“繁华”落尽见“本真”》。

第一篇:问“课”哪得“活”如许,“繁华”落尽见“本真”

问“课”哪得“活”如许

“繁华”落尽见“本真”

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受学校委派,本人与张忠凯、蒋兴荣、徐建国、李红艳、曾宪芳五位老师一起参加了四月三日至四日在酒泉举办的“全国著名教育专家小学语文课堂展示教学研讨会”,现代表五位老师将这次学习的过程和点滴体会向大家做以汇报,以期抛砖引玉,促进我校语文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我汇报的题目是《问“课”哪得“活”如许,“繁华”落尽见“本真”》。

一、会议过程及专家介绍:

这次研讨会由酒泉市教育局主办,邀请了我区小学语文教师200余人参加了研讨。研讨会共上了四节课,进行了两次讲座,一次说课活动。四节展示课是:上海金苹果学校小学部校长贾志敏的《卖鱼的人》

一、二课时;成都市高新区芳草小学教导主任梁艳的《怀念母亲》第一课时;酒泉市康顺路小学曹小英老师的《牛和鹅》。贾志敏校长在讲完了《卖鱼的人》这篇课文后,做了《小学语文怎么教?》的专题讲座;梁艳老师在授课后做了《把文学敬重的捧给童年》的专题讲座;曹小英老师对《牛和鹅》的教学进行了说课活动。在一天半的研讨活动中,我们有幸领教了专家和同行的风采,聆听了他们对当前语文教学现状的解读,目睹了他们充满语文味的课堂教学。

贾志敏校长,上海市人,1939年出生。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民进上海市委普教委员会副主任,民进上海市浦东区委委员。小学高级教师,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已有50余个春秋。由于他创造性的劳动,出色的工作而多次受到政府嘉奖。1994年,获上海市特级教师称号。1999年“五一”前夕,获“浦东新区开发建设特殊奖”。2000年获“浦东名师”称号。现任上海金苹果学校小学部校长,浦东新区首届政协委员。贾校长一生坎坷,几经磨难。文革期间,在政治上受迫害,身心上受摧残,但是他对党的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矢志不渝。在50余年的语文教学生涯中,他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以训练为主,以激励为主”的课堂教学风格。在作文教学中形成了“高、趣、真、活、实”的特色。担任校长以后,他大胆试验,积极探索,在实施素质教育方面,取得了许多经验,获得了较好的成效。1992年,上海电视台录制的电视系列片《贾老师教作文》,1994年上海教育台录制的作文教学系列片《锦上添花》相继在许多省市播出,获得良好的社会效果。1999年中国唱片公司上海分公司又录制了《贾老师教小学生作文》的光盘并面世,引起了海内外的关注。他还应邀赴新加坡为当地华文老师传授语文教学经验,并获得极好的反映。

梁艳老师是成都青年教师中的佼佼者,现任成都市高新区芳草小学教导主任。至今已经获得了“第三届全国优秀班主任”,高新区青年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在高新区、成都市多项上课竞赛中获奖,是芳草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在全国首届班团会赛课中获一等奖,指导演出的课本剧获全国课本剧大赛银奖,并被邀赴人民大会堂授奖,在四川省、成都市作文教学比赛中获一等奖。2005年,她曾经作为全国优秀青年教师志愿者去甘孜阿坝体验藏区小学教师生活。

二、参加研讨会的几点感受

㈠语文教师要为语文的发扬创造最适宜的课堂环境

语文课程的内容都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表达的是关于社会人生的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不像数理化课程的内容都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生活相去较远,也比政治、历史等课程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因而语文教学更能直接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是语文教学的特有优势,也是语文课程理应承担的重要任务。但在我们当代语文教学中,思想的丧失,书卷气的消无,语言的贫乏,是有目共睹的。所以贾志敏老师在这次研讨会上痛加鞭笞:“语文被糟蹋的不成样子了。被边缘化了、被妖魔化了、被形式化了”,他大声疾呼:“语文课要教语文,要有语文味”。怎样使语文课堂有语文味呢?贾老师告诉我们:“那就是要师生在教材里走一个来回。”这个来回怎么走?从贾老师的课堂和讲座中我们清楚的看到,那就是要实现教师与教材的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教材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怎么对话?就是要在整体把握教材的前提下,找准教学的切入点。怎样找准这个切入点呢?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贾老师在这次研讨会上上《卖鱼的人》时导入新课,启迪思维这一环节的教学实况:(实况剪辑:至引入课题时停)

学习的关键在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把教学比作一首乐章,我们追求“起调”扣人心弦,“主弦律”引人入胜和“终曲”余味无穷。一堂课开头数分钟导语的作用不容忽视。介绍一个故事、一副对联、欣赏一幅插图、设置一个悬念、演示一个实验„„好的导语会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认真求知。贾老师非常重视课堂导语的设计,以一个字谜引入本文的学习。在调动了学生兴趣的同时,对本文“人”的理解又起到了一个很好的铺垫作用。在和学生对话的过程中他明确地向学生表明了自己 “不”的态度,同时告诉学生虽然我不喜欢但你可以喜欢。在尊重学生体验、喜好的同时,也帮助学生提高了辨别的能力,使课堂成为学生心灵自由飞翔的天空,思想尽情展示的舞台,才智纵横驰骋的原野,个性异彩纷呈的大地。

在让学生充分表达对人的认识后,贾老师乘势引入课题:“是的,这些人都是通过自己努力而获得大家尊敬得人,但还有一些默默无闻的普通人,他们同样值得大家尊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很普通的人,他既不是思想家,也不是艺术家,而是一个捕鱼的人,卖鱼的人。”《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要鼓励学生在语文教学活动及日常活动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叶圣陶先生也早在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就对语文教学提出了三个层面的要求:即语言文字训练的层面、文化传播的层面和审美教育的层面。语言文字训练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而文化传播和审美教育是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这三个层面是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的。贾老师从学生崇敬的人入手采取与学生轻松的对话方式导入新课,使学生的思维呈现出积极愉悦的表达冲动,达到了一种内心的话不吐不快的境界,为语文的发扬创造了最适宜的课堂环境。

㈡语文味源于教师足以激发学生情感与美感的个性化语言

吕叔湘先生指出:“撇开语言教文字,这是一种半身不遂的语文教学。”从专家们的课堂和讲座中我们知道,不管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如何,语文课永远姓“语”,语文课永远是教师、学生和课文作者借助语言文字进行思想、情感交流的天地。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拥有扎实、深厚的语言功底并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品味作品语言”。虽然教师的语言风格或许会因人而异,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认为教学语言应该是因文而异,因意而别。因为文学作品本身其实就是一种语言的艺术,其风格也是因文而异,因意而别的。

贾志敏老师和梁艳老师就是这样在课堂上紧扣文本品味语言,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他们抓住文中几处关键而精彩的语句,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深切感悟品味出语言文字的精妙之处,感悟文字丰富的内涵与魅力。学生在这样品味、感悟的过程中,逐渐走进文本,走进作者,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获得体验与感悟的方法及能力,然后凭借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文化积淀,多角度、多层次去理解、鉴赏课文,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文体美和语言美的认同与赞赏,并产生强烈的阅读欲、创作欲。这样,在长期的濡染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和美感,触发学生的灵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涵养学生优美的文明气质和优雅的文化风度。久而久之,学生身上就会洋溢着浓郁的语文味,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和文化品味、健全人格层次就会得到提升。

贾老师在初读课文后让学生借助拼音读一读写在黑板上的词语,在学生正确朗读后,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

“屋檐”一词,贾老用图示表示在黑板上。

“买、卖”这两个字用实物演示。贾老师用10元钱交换学生手里的东西,让学生体会“买”和“卖”的区别,然后连起来,理解“买卖”的意思。

还特意区别“鱼”和“渔”,并引导学生理解“渔翁”的意思。

在理解了词语后,贾老师指名让5个孩子读课文,读完后及时点评: “读得好的小朋友老师奖励一下,奖励他给大家再示范读一下。”这时有学生纠正5个孩子中的一位读得不正确的地方。贾老师风趣的说:“是啊,他有些粗心,读错了好几个地方,老师发现了,给他留面子,你一点也不给他留面子,全给他指出来了。谢谢你,坏人你做了。” 当一位小女孩鼓起勇气站了起来朗读一段话时,语言颤抖,而且常掉字,贾老师走到他的面前用眼睛看着他,认真地说:“你真的没有读好,不过你还是有潜力的。你跟着我读一读。”小女孩在跟读后真的读通了,老师惊喜地赞扬她。在批评与表扬中这个孩子进步了。相信每一个孩子在这样的课堂中都能成为一个自信的孩子!

贾老师不但能根据“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的八字“宪法”要求,恰当地、无痕地指导学生的朗读、使其收到很好效果,而且能以风趣、幽默、生动的语言创造出一种轻松愉快、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以愉快的心情去主动地学习,使课堂生花,为教学增色。

梁艳老师以介绍自己的方式,拉近了自己和学生的距离,创造了一种便于倾诉的课堂氛围。然后,以歌曲《懂你》引入课文,采用“中心切入法”直接进入季羡林的内心世界,使学生的情绪马上进入一种沉思忧伤的氛围当中,通过朗读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使学生受到感染和薰陶。

在对作者对亲生母亲感情的理解中,梁老师引导学生重点研读文章第2自然段中的部分词句:“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让学生紧密联系本组课文训练重点──抓关键词句,表情达意,联系上下文释词明义,让学生感受从六岁离开母亲到母亲去世,作者有十多年时间不在母亲身边,虽然中间有短暂回归,但毕竟时间短暂,没有与母亲促膝长谈的机会,如今母亲逝世,即使想报答养育之恩,也永无机会,因此心中觉得伤心难过:“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作者曾经暗下决心,一旦大学毕业,找到工作,就立即迎养母亲,以弥补长久离开母亲的遗憾。然而没等作者大学毕业,母亲就离开了人世,作者的愿望永远无法实现了。“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作者觉得,随着母亲的死,生活变得毫无意义,一切都变得空虚和寂寞了,脑子里一片空白,不知道该做什么,只有遗憾和悔恨一直充满心头。这样一份沉重的感情,怎样帮助学生理解?不妨让我们走进梁老师的课堂来亲历一番。(授课视频)

陶行知先生说“教就是为了达到不教”。梁老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达到读中感悟、以读促悟,以读代讲的效果。课堂中,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训练,将学生完全浸润在文本的语言文字之中,尽情地触摸作者的心跳,聆听作者的心声,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深深的悔恨之情。让学生在朗读感悟中提高语言的感受力,丰富语言的积累,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力求实现“训练与感悟并重,工具与人文共振”。为了深入理解作者对自己亲生母亲那发自内心的永久的愧疚,梁老师创设情景,引入了季羡林老先生对母亲的回忆的相关资料(《赋的永久的悔》的相关段落),使学生置身文本情景,感受语言文字背后作者深沉的情感因素,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不同的感情色彩。让学生反复地读,从读中体会到了作者因为无法尽孝而心存自责,愧疚之情。这样,既充实了学生的认识,又加深了学生对作品情感的体会。

㈢课堂上教师要关注有价值的“生成性教学资源”。

贾老师说:“语言是一种技能。要掌握它,必须通过无数次的训练,要让学生听得清楚,说得明白,读得正确,写得流畅。本事是练出来的,绝非‘讲’出来的。”这练,当然并非是机械的练,刻板的练,而是历练的练,锤炼的炼。语文能力,语文素养,人文关怀,需要在语文课堂的细节里适时锤炼。在贾老师和梁老师的课堂上,让学生自读后提出问题,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展开教学,这样的情况时有发生,老师始终关注着有价值的“生成性教学资源”。课上,教师要求学生自读后提问,学生热情高涨,发言踊跃,问题五花八门、应有尽有。但教师绝不放任自流,跟着学生的问题走,走到哪里算哪里;或虚晃一枪,任你问题百出,我自“岿然不动”,到头来还是拿出预设的问题,“忽悠”了一下学生后照样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贾老师在上《卖鱼的人》第二课时精读课文,解读重点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再读课题,然后在课题周围画上许多小问号,启发学生围绕关键词质疑。请大家看视频:(矩形板书形成止)

温家宝总理在北京师范附小听课后对孩子们说:“你们不仅要学到书本里的知识,还要学会表达。”总理的讲话揭示了关于语文本质内涵的理解,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所在,把它落实在语文教学中主要内容就八个字:听、说、读、写,字、词、句、篇。听、说、读、写是语文的基本能力,字、词、句、篇是语文的基本知识。

当数十个问题出现在贾老师面前时,他敏锐地将问题归为三类——一类是“只需讲几句话就可以解决的”;后两类是需要花时间仔细琢磨的。而“需要花时间仔细琢磨的”当然是“语文”才有的。贾老师灵活采用各种方法让学生充分感知课文,整体把握课文,与文本、师生展开平等的对话。从轻声、像说话一样读课题到自己轻声读课文、分小节读课文、学生示范读等,使学生在积极的阅读情境中深入文本,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学得快乐、学得扎实、学得有效。

由词及句,贾老师要求学生对照黑板上的“奇怪、疑惑、想不通、不太明白”这些“生成性教学资源”,根据第二段提示的内容,用“让我„„”说几句话再次形成新的教学资源,既重视了对学生句的训练,又重视了学生语言的表达,使语和文在教学中达到了和谐的统一。

根据学生的质疑,贾老师步步深入的引导学生认识卖鱼的人,“他是渔夫,每天起早打鱼,然后把鱼挂在各家的屋檐下,再挨家挨户的收钱,人家毫不迟疑的给他钱。那么这些问题用什么来解释?你感到卖鱼的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启发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写到黑板上。在这样的情况下总结卖鱼人的特点,水到渠成,学生自然能够准确概述。

贾老师就势将课题变为“诚信的卖鱼人”让学生读,并要求学生解释“诚信”是什么意思?说说卖鱼人诚信到什么时候为止?紧扣难点,引导学生思考。贾老师说,学语文不仅要学到课本里的知识,更要学会表达。从挖掘人物内心体验入手,走进“卖鱼人”的精神世界,感悟其“说到做到,一诺千金,讲过的决不食言,不占人家的一点便宜,实事求是,凭自己的本事去赚钱。”的诚信理念。再通过适时地引导感情朗读,进一步强化了细腻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们受到感化和熏陶,产生共鸣,更加积极地回答老师的提问。在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找出答案的同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观点进行表达,解决难点的突破口也就迎刃而解了。

卖鱼人卖鱼的时间、地点、方式与其他卖鱼人的不同,正是“语文”才有的、“需要花时间仔细琢磨的”。这个“琢磨”过程就好比一个高级厨师在烹调一种美味,氤氲其间的气味直可让我们陶醉,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是语文,怎样的课才具有语文味——“讨论前的默读固然重要,讨论中的默读则更重要”“再次引导学生重视语言因素”“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学生的语言是否连贯,语句是否完整,用词是否妥当,分析有无分寸”„„贾老师为这个环节作的简短注语,足够让我们豁然:当一个教师心中有“语文”,当他明白我今天在“教什么”,当“语文”的因素已体现在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中时,你说这堂课怎么会没有“语文味”? 雅斯贝尔斯说过这样一段话: “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静坐在专家们的课堂里,我们无时不因他们精心的教学设计而感动,因他们严谨治学的态度而感动,因学生的认真、投入而感动。

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却演绎出一堂如此精彩的语文课,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有生命的语文课堂。余秋雨说:“教学,说到底,是人类的精神和生命在一种文明层面上的代代递交”。课改十余年,我们这些行走在语文教学前沿“小沙弥”无数次的被探究教学管理“老和尚”教诲,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犹如是老虎的女人,是必须要远离的,但贾老师这堂课却从根本上颠覆了这些教诲,使我们认识到了老虎般女人的可爱,如一场久旱过后的甘霖,让“浅阅读、泛课件”教学中的我们突然有了一种清新温润之感。我们津津乐道、喋喋不休的东西原本是这样的简单;原来我们耗尽心思、牵扯不清的东西早已是这般明了。我们是不是把简单的东西搞复杂了?专家们早已用他们的实践和智慧为我们作出了示范,揭示了规律,我们偏偏还要耗时费力地去争论、去寻觅,弄得个一头雾水之后,却不知真理早已躺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回一回头,伸一伸手,拿来就是。诚然,我们有过“错把杭州当汴州”的既往,但就因此“一怀愁绪,十年离索”显然也是“错!错!错!”专家们在课堂上真实、朴实、扎实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文化底蕴,娴熟的教学技能,出色的语言功底所形成的教学效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走出专家们的课堂,突然想起很久以前看到过的一首小诗:

花朵是季节的灯盏

人类是自然的灯盏

太阳是人类的灯盏

思想是灵魂的灯盏

老师是学生的灯盏

世界就是这么亮堂起来的

愿我们的语文老师能接过专家们点亮的灯盏,让语文教学的世界也这么亮堂起来。

谢谢大家。

第二篇:问渠哪得清如许 评课稿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关于

老师《》一课评课

娄底四小

聂元庆

各位老师,大家好,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分享我在这次活动中的所思所感。

首先我想用一首诗来作为我评 老师的《》的开始:

观书有感(其一)

宋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注释: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一、删繁就简三秋树

略读课文教学应当遵循“整体概览,局部精读”的原则。从文章的“点睛之笔”入手,去读文章,是一种好方法。因为这样的阅读有利于让孩子从整篇文章入手,迅速“聚焦”与“锁定”重点内容,从而保障孩子们在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内立足重点,细细咀嚼,真正实现“探”有所获,“究”有所得。

王崧舟老师在执教《小珊迪》一课时,就是紧扣文中“他不是那种人”的断定,引领学生一起同情着作者的同情、感动着作者的感动、悲伤着作者的悲伤、崇敬着作者的崇敬,使人、文、课和谐的交融在一起。二、一枝一叶总关情

读中悟、悟中导

老师对学生读课文除了每次都有要求外,读的方式也有所不同:集体读,个别读,老师读、学生读,大声读、默读„„等等。不同形式的读也是有不同的功能。默读有利于对文字的揣摩;出声朗读能加强感受、增强记忆;指名朗读可以给对文本有不同感悟的学生施展个性的空间;自由朗读可以让学生很好地感受文本,品味语言。集体朗读有增强气势、激发共鸣的功能;教师范读对学生不仅有示范作用,而且有激励作用„„但老师对每种读法的作用掌握很清楚,什么时候该用什么形式用得非常准确:如,体会女娲补天真辛苦、真伟大时,让学生在默读中找出具体的词句,学生通过细心揣摩都能找到有关句子,产生体验;

为了更深入、准确地体验情感,老师指导学生抓重点词句来指导朗读,使学生在课堂上积累了更多的语言文字,学生也在细节中获得情感、升华情感。

朱熹曾说:“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老师很得巧用了“读”的艺术,无论从读的形式还是读的次数,该什么时候读该怎样读都把握得当,行云流水。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参与到读中,实现读和思考的有机结合,使学生亲近文本,走入文本,进而对文本产生富有“个人意义”的理解感悟,自然地达到“一个文本,多种声音”的个性化朗读的境界。

学习一篇文章,只关注内容,绝对不是本色的语文课。教师在备课阶段文本细读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发现文本在语言层面的“个性之处”、“精妙之处”。只有教师关注了这些语言点,才有可能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采用种种策略和手段,辅助孩子自己去发现、去运用、去巩固和内化。在《珍珠鸟》一文中,冯骥才重点抓住珍珠鸟的动作进行了细腻且稍带轻松幽默的刻画,倾注了对鸟的喜爱、呵护之情。所有这些,我想作为教师是有义务、有责任让孩子们收获的。这实际上也是驱使孩子学会“善读”的内核和本质。

三、山雨欲来风满楼

民主平等营造和谐氛围

课堂教学中体现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课堂上没有喝斥、没有讥讽、没有批评,有的只是老师那始终带着微笑的脸,以及鼓励、赞赏、期待的眼神。学生因为有了信心,有了勇气而变得想说,敢说、愿说。课堂上教师的语言如春风化雨,点点滋润着学生的心田,有巧妙的点拨,由衷的赞美,热情的鼓励,颇有大家风范,课堂意境的渲染更是独具匠心。举例

一花一世界,一课一菩提。我相信每一堂课都诉说着教者生命的秘密。我相信 老师也一定做过三毛一样流浪的梦,泰戈尔一样芳香的梦,甚至在听课时,我分明看见三毛倔强的眼神、泰戈尔透彻的悲悯与 老师此时那种肆无忌惮的明丽慢慢重叠在一起,交织出对走在小语路上的自信和魅力。

是的,我们一直都没停下脚步,也从来没有放弃,就如自由的梦。这一堂堂的好课,一册册的好书,就是这走乃至奔跑的足迹。

也许是因为在同样的年纪时,我们恰在同一方水土,读着同样的书,做着同样的事。就这样,与千万人中遇见所遇的人,于千万的时间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只是轻轻地道一句:原来,你也在这里。

明白了略读课文教学的三个关键词: 粗略,即抓大放小,有所侧重 ; 应用,即以点带面,迁移运用; 自主,即放手阅读,体现个性。正像刘仁增老师说的:“作为一个普通的社会人,你学习语文干啥呢?简单八个字:下笔成文,出口成章。”因此,略读课应以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为关键。因此,有了《狮子和鹿》一文中,刘老师对语气词一唱三叹式的教学:找相关句子,感受语气词的作用;补充语气词,丰富对内容的感悟;联系生活实际,运用语气词写作片段„„相信这样的教学之后,学生对于语气词一定会有鲜活的感知。而虞大明老师在《祖父的园子》一文教学中,通过写旁注、作比较等手段,试图使学生明白“同样的景物,不同的写法,就会让读者有截然不同的感受——同样的文字,离开了目的,就没有好坏之分。”我马上联想到了很多语文老师爱让孩子们摘抄辞藻华丽的所谓“好词好句”,真应该让虞老师给他们洗洗脑!陈建先老师的《卡罗纳》,整堂课就在和孩子一起品味“细节之美”,也让孩子实践着;景洪春老师的《假如没有灰尘》教学,则努力使学生体会说明方法以及层层推进的写作手法,并进行了及时有效的训练„„名师的教学,使我们明确:略读课的教学,既要关注语言内容,也要关心言语形式,关注文章表达手法。略读课,就应该将孩子渡向独立阅读的彼岸。

第三篇:问渠哪得清如许-——《声音的特性》观课报告

《声音的特性》观课报告

深秋听了张伟老师的优课,让我领略了张老师的风采与魅力,感受到教学之美。下面就张伟所执教的《声音的特性》谈谈我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我主要从以下几个视点进行观察: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定位、重难点的突破、教学环节设计、问题设置及评价处理,通过这几个维度的观察与诊断,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目标,评价,教学在一堂课的有机结合。

1、教学理念—新。

张老师教学设计理念非常超前,真正符合新课程"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1)比如:在课前情景引入,刘老师让全班同学一起唱《青藏高原》的高音部分,学生到最后是歇斯底里,这一环节不但活跃了气氛,更让学生很快地进入了学习状态。“调太高了”轻松引入了本节课的内容。(2)新,也体现在教学手段的新颖,在张老师的教学设计中多处运用到:音频、视频、趣味小实验、小活动。,教学手段多样,而且都收获很好的效果。比如:张老师让两个同学喊班级的口号小活动,从而引出“音色”的概念,巧妙而不失新颖。(3)在梳理反思中,张老师采用了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形式,通过学生的补充,让学生轻松地了解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这一环节说明老师已经很巧妙的把一些新生事物巧妙地运用于教学,在刘老师的课堂上看到了我们教学的发展以及我们教学中所发生的改变。

2、重难点的突破—巧。

对音调的高低的理解是这节课的一个难点,什么是声音的高低,“高低”指的是什么?如果这一点不能讲透,势必影响对”音调“的理解。张老师巧妙运用了《滚滚长江东逝水》和《青藏高原》高音部分的对比,学生通过感受辨别了声音的高低,从而总结出声音的高指的是:尖细,低指的是:低沉。巧妙地突破了难点。

3、教学目标定位—准。

“通过观察和实例分析了解” “通过自主学习”“通过观察演示实验” “通过不同的听觉感受” “通过各种实例的分析”,通过这些词汇,明确了本节课过程以及所采用的方法,清楚指出了本节课所包含的环节和活动设计。“知道”“了解”“简单说出”“简单了解”“体验”,目标撰写中,动词运用非常准确,较好的兼顾到教材实际与学生的学情,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实施,制定了合理的重难点,激发学习兴趣,唤起自主、合 作、探究学习的欲望。

4、教学环节设计—活。

张老师教学环节的设计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活”。课堂引入活,突破难点活,知识整合活,问题过渡活,小组互动活,生生注入了生命的活力,再也不会枯燥和单调。如在讲解“音调与振动的频率有关”的时候,张老师先是发挥小组的力量,利用给定的器材设计小实验,通过试验的交流逐渐对“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有了一定的理解;接着张老师又借助视频:水瓶琴的演奏,不但加深理解,更是从物理又联系了生活,非常地智慧。在讲解”响度与振动幅度的关系“,又采用了“绿豆跳舞”的小实验,即引起学生的兴趣,又降低了理解知识的难度。通过学生喊班级口号,引出“音色”,并加深理解,每个环节都灵动起来,充满了活力。

5、问题设置及评价—当。

张老师整堂课的问题设置清楚,有梯度,问题的衔接和过度都是那么的自然。对于问题的评价非常的及时和准确得当。就拿学生上台设计小实验,有个小组的同学忘记了控制变量,张老师没有马上指出错误,而是首先表扬这组同学的聪明才智,然后,把这个小组的实验和前面的一个实验进行对比,学生很快发现了其中的问题,进行改进,并再次演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梳理反思环节,当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导图后,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补充,生生之间的评价中肯,师生之间的评价及时得当。

二、本节课的一些问题

1、声音的特性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生活中很多的现象和小实验都会让学生在理解本节知识起到很大的辅助作用,所以,虽然张老师已经非常多联系生活,但我觉得还可以更多的运用小实验和生活常见的现象。

2、问题设置的人性化、具体化。

老师的导读提纲上的问题不适合学生,问题太大。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把问题设置的太大太空,那样学生不知道怎么答,结果造成了答非所问,浪费时间,这就需要,平时我们批改时发现问题,及时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有针对性的设置问题,符合我们学生的发展水平。

直到今时,提笔写时,还觉未尽,但其中有太多的体会,恐笔墨太浅,无以表切,深以为只有亲临才能体味,能听这样的课,是我从教之幸事,能常听这样的课以改良我之教学,实一生之幸!

第四篇: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几点思考

新塘街道杏坂小学 刘美玲

心理学研究表明:凡是因为求知好奇而受到奖励的学生,往往愿意继续进行试验和探索,从而促进智能的发展,产生创新的思想。小学语文教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有意识的引导中,在学生心中种下创新的种子,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下面,本人结合自己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工作,谈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几点粗浅的做法:

一、搭建平台,培养创新意识

我们的教材都是经过专家组严谨、慎重的挑选,汇集了古今中外名人作家的优秀作品,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有效载体,其中蕴含着许多创新因素。教学时,需要老师细心观察,认真思考,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教给学生创新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创新。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小学生活泼好动,这是他们的天性,教学中要适当搭建表演平台,能有效激活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对于那些故事情节较强,人物性格特点较鲜明的文章,我们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模拟角色表演课本剧。如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负荆请罪》这课,课前我让学生充分预习,布置学生以课本内容为依据,6人小组合作,编排情景剧。课余期间,我发现学生热情极高:开动脑筋设计道具,布置场景,动手缝制服饰,并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理解,适当增加台词。表演当日,学生在选用道具方面,就彰显创新意识。扮演廉颇角色的学生,居然懂得穿着妈妈的肉身保暖衣,背上用布条绑着一捆荆条,而蔺相如扮演者也毫不逊色,穿着爸爸冬天的浴袍,头戴纸质高帽。这一形象逼真的造型,一出场便引起全班哄堂大笑。表演时,学生丰富的表情、稚嫩却到位的台词、夸张而有趣的动作更让人拍案叫好。如:“廉颇”声泪俱下,单脚跪地诚恳请罪作揖。扮演“蔺相如”的小演员也惟妙惟肖地把“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善于人和的人物形象表演得淋漓尽致。小演员们精彩的表现赢得了全班同学热烈掌声。此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通过表演让学生自己去琢磨课文的人物形象,结合自己的理解,把学生心目中的课本人物形象通过表演大胆地表现出来,借此可以培养学生大胆创新的意识。

二、图文结合,挖掘创新潜能

图文结合,以图释文,文字变得有所依托,学生有了创新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能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就能更好地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根据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主体的心理发展特点,我们在教一些画面感较强的课文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为学生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可以让学生动手画图,用图像表示课文内容。如《三峡之秋》这课,课前,我让学生在预习课文时,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一个时间段画一幅三峡秋景图。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画出来的三峡秋景形态各异。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未深入,感受不深,感觉作品少了点灵气。通过课文学习,学生在读中悟,读中思,读中联想,加深自己的体会,再次动手描绘画出他们想象中的三峡之秋。结果他们这次的作品让我惊叹不已!早晨,透明的露水、洁白的霜、朝阳下橙黄色的橘柚树,绿叶金。通过图文结合,动手画一画,不但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激发创造潜能。又如:学习《詹天佑》这课,我们也可以边讲解边画其示意图,用简单的图形画出开凿居庸关、八达岭隧道的凿进方法,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思考与动手相结合,不但加深对课文理解,还能充分挖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运用图文结合的方法,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建立空间概念,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三、借助课文,培养创新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有经验的老师在备课的时候,总是费尽心机地考虑“怎样使学生成为‘思想家’和‘发现者’”,“教师竭力在教材内容中为学生寻找供他们进行思考的食物”。也就是说教师应善于根据教学内容,挖掘出培养学生思考与创新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文中的“空白”,启发学生的据文想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如《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中讲到:“工友阎振三早上上街买东西去了,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第二天父亲才知道他被抓到警察厅去了。”阎振三上街看见什么事情?又是怎样被警察抓起来的?直到深夜父亲还不见阎振三回来时,他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课文里留下了许多“空白”。教学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展开合理想象,把这段空白补充出来。这些教学方法同样适用于古诗、寓言等文体的教学,该类文章语言简练,但内涵丰富,将诗句或寓言故事进行补白,发挥学生想象的潜能,使学生对文本的内涵理解得更透彻!借助课文接续原文的意图和内容情节进行续写训练,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写作思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应给学生创造续写的机会,让学生练练笔,多加想象,从而达到提高创造力的目的。如六年级下册《凡卡》这篇文章结尾写到:“过了一个钟头,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他在梦里看见一铺暖炕,炕上坐着他的爷爷,搭拉着两条腿,正在念他的信„„泥鳅在炕边走来走去,摇着尾巴„„”根据结尾可让学生想象,凡卡睡醒后,爷爷会来接他吗?他会过上美好的日子吗?然后,根据想象让学生续写一篇短文。课文续写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有利于培养语言组织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四、利用改写,提升创新能力

我们语文教材当中也不乏有一部分文章,简短精炼,内容情节丰富多彩,遇到这类文章,我们可以让学生进行改写练习,如把第一人称的文章改写成第二人称或第三人称,把诗歌改编成记叙文或散文。如学完《小儿垂钓》,让学生想象诗中意境,用自己的语言,把古诗改成记叙文。如,我班有个学生在文章中写道:“一天,诗人胡令能想到一个地方去拜访一位文人,可走着走着就迷路了。突然他看见溪边有一个小孩在钓鱼,胡令能欣喜万分。只见那小孩的头发很乱,好像几天没梳过一样,两根辫子向上翘,圆圆的脸蛋上有两个小圆晕,眼睛一动不动盯着水中的鱼钩,微风一吹水面上荡起了层层涟漪。那小孩弓着腰坐在草地上,青青的小草遮住了他的半个身子,他静静地等待鱼上钩。胡令能刚想走过去问,只见那小孩急忙摇手,胡令能想他肯定是怕我声音太响把鱼给吓跑了。胡令能只好丧气地走了,随口作了一首诗:“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学生不但把诗的意境写出来,还加入了自己的想象,生动刻画出儿童蓬头学垂纶的形象,有效地提升了创新能力。

伟大的雕塑家罗丹曾说过:“世上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想说的是:“世上并不缺少有创造潜能的学生,只是缺少能有效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人”。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肩负起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任,积极为学生营造创新氛围,从点点滴滴做起,教给学生创新方法,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拥有创新思维能力这“源头”,学生才是学生创设一片自由飞翔的天空。

第五篇: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读《定见》,谈创新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读《定见》,谈创新

水的清冽甘甜,来自于其生命力,而有生命力的水,一定是活水。尽管时而天上,时而地下,经山川,奔江海,沿途艰难险阻不断,但也正因为这样,水才永葆年轻的生命力,经理困难的同时,也收获了沿途的美景。人生何尝不是如此,生理年龄会逐渐老去,然而思维的清泉却可以保持永远的青春。

读《定见》,收获之一:引入新思路,去掉旧思想。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仅仅要有一个大储量的水库,更重要的是还要保持水源干净新鲜。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很容易被固有的思维定势、社会的不良习惯污染,如果我们固守原地哀叹,只会发酵出更污染的恶臭来,如果我们还希望获着,或者我们希望我们获得更久,我们确实需要一些勇气,“忍痛”引流掉一些污水,引入一些新鲜水源,让水奔腾起来,流动起来。作为教师,我们需要丢掉那些阻碍我们前进的陈旧思想,把时间和精力花在去研究当代学生的特点,研究如何和他们相处,如何让他们学的开心,学的好上。我们要改变学习一定是痛苦的错误思想,帮助学生寻找快乐的学习方法,体验愉快的教与学的过程。

读《定见》,收获之二:教育的创新需要分清芝麻和西瓜,捡起西瓜,丢下芝麻。定见提到一家餐厅因为引入竞争机制而生意红火,其实老板做了一件最简单的事:丢掉芝麻。他规定餐厅要定期砍掉一道最不受欢迎的菜,引入一个新的菜式。人的精力和存储能力是有限的,因此,作为教师,想要保持自己课程的魅力,就需要寻找到什么时最不受欢迎的教育方式,这里说的是教育方式,而不是教育内容,那是因为教育内容是没有对错的,如果学生不接受,那一定是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教育方式。对于学生很重要的内容,方式不当,它们便不易接受,方式巧妙,它们却能兴趣盎然。教育和教学需要有重点,因为我们的精力有限,我们学生的精力有限,在面临知识和能力的艰难抉择中,我们需要帮助学生选择好,兼顾知识和能力,兼顾兴趣和考试。把那些不重要的“芝麻”丢掉,保留精良的“西瓜”。

读《定见》,收获之三:量力而行,不做信息的奴隶。

随着知识和信息的爆炸,网络的便捷,世界越来越小。人们选择信心的工作量却越来越大,对于我们教师的影响也是十分深远的。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认识到知识的海洋中,失去方向便容易被知识的海洋淹没而无法靠岸。所以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先要确立自己的目标,我们要给学生带来什么?我们能给学生带来什么?我们需要用什么方式和学生相处,我们教育的宗旨是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奴隶还是成为一个能够独立思考的人?只有清楚了我们的目标,在知识的海洋中,才能把握航向,借风行船,快速靠岸。也就在你目标清晰的时候,才不容易杯海洋中的水怪蛊惑。所以为人师,不可三心二意,也不左顾右盼,而要目标清晰,量力而行。

光明中学 2008年9月

类别:教师佳作

作者(信息来源):张 静

下载问“课”哪得“活”如许,“繁华”落尽见“本真”word格式文档
下载问“课”哪得“活”如许,“繁华”落尽见“本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