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龙泉驿区高中地理教材地图读图用途技能大赛
龙泉驿区高中地理教材地图读图用途技能大赛
——在比赛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
为了提升全区地理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地理课堂效益,增强全区教师的凝聚力,在区教培中心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2014年3月13日下午开展了龙泉驿区中学地理教材地图读图用图技能竞赛。
全区高中地理教师分为9个小组,各自抽取一幅教材地图进行分析。比赛开始前,刘晓群教研员为大家解读了比赛评价量表,强调对于教材地图要重视读图习惯的培养,重视图中信息与知识的有效结合以及图中信息与思维能力提升的有效结合,并创造性选择教学方式,这使我们以后在教学中能更好地利用教材地图。
比赛过程中,各小组经过40分钟的交流讨论,并利用电脑进行资料收集与整理,总结出一份PPT成果。最后各小组用10分钟时间展示交流,说明了每幅图的读图用途设计,并且特别重视读图习惯和方法总结,能够让学生联系地理知识,提升地理思维能力。
总之,在区教培中心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这次地理教材地图技能大赛非常成功。这不仅充分展示了龙泉驿区高中地理教师的实力和活力,更是展现了龙泉驿区高中地理教学的高标准和高水平。
第二篇: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地图技能的探索
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地图技能的探索
【摘要】 地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高中地理教材中图像内容丰富、祥实 ,具有鲜明突出的表现性 ,既紧密结合教材内容 ,又是教材内容的补充或扩展。随着高中地理教学改革逐步深入 ,对地图技能的训练、培养的重视程度将会与日俱增 ,地图的优势必将得到充分的发挥。, 【关键词】 高中地理;地理教学;地图技能;培养能力 从历年的广西高中地理会考看,其读图题都保持在 35 %~45 %的比例。今后,随着高中地理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对地图技能培养的重视程度将会与日俱增,地图的优势必将得到充分的发挥。但是历年来每次会考读图题失分率都偏高,归类分析发现,这些同学多为后进生,能力基础较弱。
一、地图的强大作用及现阶段地理地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受教学环境限制
教具少、地理挂图内容复杂、清晰度差,很多教学挂图上的符号、注记在4米外(约第三张坐位)就看不清了。上课时,老师指图,学生揣摩。有时,真正是”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生如何建立正确的空间概念?地理挂图死板、呆滞,地理教学内容中那些发生发展中的生动形象的地理事实、地理过程,在挂图上无法连续表现,只呈现为零散的图片,叫电脑时代的学生如何对这些感兴趣?
(二)教学方法落后
学生被动地进行接受学习,传统地理学习方式刻板,教学方法陈
旧,教师扮演着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控制着教学过程,学生缺乏学习的自主权,学生只能亦步亦趋地”跟”教师走,不会”跟”或”跟”不上的学生容易发生学习困难。在学习中,这部分学生因”难”而怕,因”怕”而”厌”。学生不能主动参与学习,读图能力怎么得以提高?
(三)教学内容与生活脱离
地理教学内容与生活联系较少,学生缺乏实践和应用,阅读和使用地图的知识和技能难以巩固。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认为:要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二、培养学生读图技能的策略
(一)培养读图兴趣
1、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应贯穿在平常的教学中,力求做到”图文并茂”,把图和文字紧密结合起来,尽量把地理分布、地理成因、地理规律等知识落实到有关图上,使图上内容与文字描述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即一方面用图使文字具体化与形象化,另一方面用文字使图上内容规律化与系统化,从而使”死”图”活”起来,”静”的文字”动”起来。
2、要培养学生养成经常读图和用图分析问题的习惯和对地图的兴趣。培养学生看图用图的习惯这是关键,而兴趣是发展思维、激发学生主动用图的动力。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对图的态度、用图的技巧和艺术都对学生形成用图习惯和培养对地图的兴趣有着直接的关系,这就需要教师首先用好图,然后才能培养学生的用图习惯和兴
趣。
(二)注重读图训练,在图中学习地理知识
1、看图。在教学过程中,把看图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地理事物的名称,和相关的地理知识尽量让学生在地图中获得,通过直观来加深学生的印象。
2、画图、教学中,能用简图表现出来的,尽量在黑板上直观的画出来,为了加深印象,学生也动手画,并自己在图中找出相关地理事物名称,和相关的知识,训练有利于地理知识的巩固和地理技能的培养。
3、讨论图。利用挂图或板图,教师进行细致地讲解,并让学生讨论图。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思维
地理教学离不开地图,课堂上总用地理挂图上课,就显得课堂上比较枯燥,乏味。我校利用了北四网校的资源,每一课时都有很好的课件,课堂上利用课件,图文声并茂。不仅学生的兴趣提高了,重点知识落实的也扎实了。学生也愿意学习地理了。
1、利用地图培养学生”抽象化”的形象思维
如新教材中还增加了大量的景观图、素描图、示意图、剖面图、动态图、漫画等,它们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了各种地事事物的表象,大多数情况下进行的是形象思维。同时,地图中又有大量的抽象符号,如矿藏,城镇。动态图反映地理事物发展的趋势等等,它们都是对地理事物概括的结果。因此,在使用地图时,均可进行大量的
抽象思维活动。
2、动态地图课件设计
设计动态演示型课件,营造使学生有身临其境感觉的动态地图上,这样,学生很兴奋,跟着老师认识地图,学习效果也不错。
3、创设问题情境与学习策略
(1)先导学。在高一年级,教师要吸引学生参与学习,让学生逐步掌握读图的基本方法,教学策略定位在”导”。教师把读图的基本规则、要求,设计成一系列导学题,与比较简洁的地图相配合,为学生的学习搭建一个地理思维的脚手架,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开展学习。
(2)然后探究。阅读地图不能只停留在认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运用地图深入分析地理事象的技能,逐步养成运用地图分析地理事物的习惯。我们的设计目标定位在”引”,教学策略应用”探究式”方法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3)最后发现与创新。填绘地图是运用地图的初步实践,我们应该把部分填图设计成学生发现与创新的实践过程,把设计目标定位在”发现与创新”,在问题解决过程中鼓励学生思维的创新。
(四)在教师讲图基础上进行填图、绘图
当图在学生的大脑中有了印象后,可通过填充图册练习填图,也可以让学生在纸上描绘出相应的地图轮廓,使学生形成空间观念,以巩固所学,接着教师在黑板或多媒体课件上示范填图,学生在纸
上模仿并独立填图,最后通过投影展示效果,通过相互比较,让学生自己选出最佳”作品”,这样更能加深学生的印象,从而达到熟练程度。
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要善于引导学生在学会读图的同时,模仿绘图,学会学习。
1.教师绘图讲解。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运用简笔画这种教学手段,边讲边绘图,能绘出比较标准的祖国疆域图、河流、山脉、交通图、示意图等。
2.让学生亲自动手指一指,画一画,要尽可能让全体学生指图回答问题,做到边说边指,手口相应,这样,枯燥的地理知识才能具体化、趣味化,培养学生运用地图掌握地理知识的技能。总之,平时地理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需要长期的训练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参考文献:
1、文国峰《提升中学生读图技能之我见》《中国教育论坛》 2007、5
2、何克抗 《多媒体教育应用的重大意义》《当代教育理论研究》2009、9
第三篇:高中地理教学中地图技能的培养(杨周)
高中地理教学中地图技能的培养 无锡市第一中学地理组
杨周
摘要;教学地图遵循地图学的一般原则,同时还具有内容简明、重点突出、色彩美观、一般比例尺较小、密切结合教学需要、需充分考虑学生年龄特征等特点。掌握教学地图的阅读方法与技巧,是中学地理教学的客观需要,也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现实要求,有助于学生从地图中获取更多有效信息,随着今后地理教学改革的逐步深人,对地图技能培养的重视将会与日俱增,地图的优势必将得到充分的发挥。关键词:中学地理;地图技能;教学培养
地图技能指阅读地图、使用地图、分析地图的能力。地图是地理学习的重要辅助工具。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就是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而要了解其分布情况,就需要把所研究的各项要素落实到地图上,在这一点上,地图是其他任何工具无法取代的。因此对学生进行地图技能的培养在地理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地图不仅具有表述、显现地理事物和现象,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重点、难点,进行知识迁移的功能,还具有帮助学生建立地理空间概念、强化空间思维模式的作用。充分利用地图来学习地理知识,不仅是中学地理教学的客观需要,也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现实要求。然而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发现,很多学生因不了解地图语言的表述方式,不能很好地掌握地图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忽略了对地图的有效利用。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会学生正确的地图阅读方法,并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都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随着今后地理教学改革的逐步深人,对地图技能培养的重视将会与日俱增,地图的优势必将得到充分的发挥。为此,在地理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地图技能的培养,融地图技能培养于知识教学之中。
地图是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运用制图综合的方法,以专门的图式符号系统把地球表面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缩绘在平面上的图形。教学地图的阅读遵循一定的方法,阅读的一般流程如图1所示。
通过实际教学经验,我认为对学生地图技能的培养,应做到因材施教、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训练。
一、要强化学生的读图、看图意识:要指导学生经常看图,熟悉地物分布,增强对地图的认知能力。可以加强学生对中国政区图上各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及其位置的熟悉,加强对世界海陆地形分布、地形单元的了解、以及世界洋流的分布等等。
具体做法是:首先、教师上课时要有意识的强化地图的使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地图册、教学挂图、课本插图、地理景观图、地理模型、黑板略图等,让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彩图,板图板画、地理教具模型等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养成学生使用地图的习惯。从地图中找出规律得出结论,用地图进行归纳、概括、浓缩,使每一个知识点都在图上落实,图文融合。这样学生就能可以以图记文,养成地图意识。其次、鼓励学生经常阅读地图,还可在课下让学生做拼图游戏。以及在课后地理复习、看书过程中,要让学生有意识地去使用地图,多读地图。
二、要注重填图训练,由读懂地图到能准确地在填图册上,填出地理事物分布是学生在掌握地图技能上的一大跨越。在地理教学中,一定要加强学生的填图能力的培养,注重填图册的使用。通过填图可以达到两个目的。一方面能强化学生对一般地理事象分布知识的掌握,如在空白地图上填出我国相关的地形名称,主要高原、平原、盆地的空间位置、区域范围海拔高度等,然后在图中找出规律,得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进而了解地势对我国气候、大河流向及水能资源的影响。又如填找我国各种重要矿产的位置、铁路的走向、工业区的分布等等,通过填图才能使学生准确的掌握相关知识。另一方面通过填图又可考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把握程度、以及地图的使用能力,进而更好的去加强针对性的训练,更好的促进地图技能的培养。
三、强化学生动手绘图能力,具体做法是:一方面可先辅导学生绘制简单的地理图示,由易到难。简单的轮廓图、示意图、分布图等反应地理特征的地图可让学生亲手绘制。复杂的地图可让学生用白纸描下来,然后再把主要城市、地形、河流、工业区等要素绘制在图上。例如地球上的水循环这一部分知识比较繁杂,通过讲解就可指导学生简化浓缩;另一方面培养学生根据资料绘制地理图表的基本技能。
四、强化应用地图的能力: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地图使用能力。这是地图技能培养的一个重要目的,具体说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首先可培养学生运用地图简化地理知识的能力。如气旋与反气旋的成因及其控制下的天气现象是教学中的难点。用地图简化结合语言描述,这一问题便迎刃而解。如图二所示。图中字母“D”“、G”分别是低气压和高气压,虚线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指向,实线表示近地面气流的运行方向。可见,近地面高、低气压中心的气流都是旋转前进的,“转进去”的是气旋(方向似水中旋涡,北半球为逆时针转进,南半球相反)“;转出去”的是反气旋(北半球是顺时针转出,南半球相反)。图三表示气旋与反气旋中心气流垂直方向运行状况及其控制下的天气状况“;转进去”———中心气流上升———阴天;“转出来”———中心气流下沉———晴天。
其次可训练学生分析运用地图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运用统计图表注明世界和我国能源消费构成变化的特点和成因;运用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分析说明人类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以及对地球运动,英国工业城市分布等图示的分析运用。
五、教学地图的阅读技巧 1.学会阅读图名
很多人阅读教学地图时,往往忽略图名,认为只要看懂了图例就能读懂地图,所以一开始就对照图例看内容,实际是进入了一个误区。这样往往会导致读者需要花很多时间才能分析得出地图的主题,而这些图名早已明确告知。图名就像一篇文章的标题,能告诉读者地图要表示的核心内容。养成读图先读名的好习惯,可以为读者节约很多时间。2.做好空间定位
根据地理事物所处的绝对位置(经纬度)、海陆位置、地形区域或其他相关位置,准确定位地图表示的地理区域,有利于学生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特别是一些需要学生自己根据图形判断地理区域的练习类教学地图,如果学生不能准确判断地理区域,那么从图上判读出的结果就可能是错误的。3.重视图例阅读
地图是用专门的图式符号系统表示地理内容的,如果不了解地图上每一条线道、每一种符号和颜色、不同字体和大小的注记所表示的地理意义,就不能开启地图这座宝矿,也就发现不了其中隐藏的地理信息。目前中学地理教材中教学地图的图例一般包括两类:一是统一图例,二是分幅图例。统一图例是在各类地图中一般都会出现的符号的简单说明,如首都、省级行政中心、一般城市等行政符号;洲界、国界、地区界、省界等境界线符号;海岸线、河流、湖泊、运河等水系符号;铁路、高速公路、公路等交通符号;山峰、沙漠、等高线等地理符号。这类图例一般在整本图册中反复出现,且表示方法统一,所以无须在每幅地图中单独表示,而是以统一图例的形式呈现。分幅图例是每幅地图中所用特殊符号的简单说明,如矿产图中各种矿产符号;农业图中各种农作物符号;工业图中各种工业类型符号;规划图中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符号等。这类图例一般与所要表示的专题内容有关,每幅图需要表示的内容都不一样,所以根据地图内容随图表示。读懂了图例,就为地图阅读做好了准备。4.分析地图主体
如果说图名是核心,图例是钥匙,那么地图主体才是读者需要挖掘的地理信息宝库,前面所有的步骤都是为了地图主体阅读服务的。地图可分为普通地图与专题地图两大类,它们最大的区别在于地图阅读的侧重点不同。普通地图是用相对平衡的详细程度来表示地球表面的地貌(地形)、水系、土质植被、居民点、交通网、境界线等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要素一般特征的地图。教学用的普通地图一般比例尺较小,且概括程度较高,阅读的重点应放在分析各单一要素的分布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上。拿到一幅教学用普通地图,应先分析各单一地理要素信息。如地面的实际高度、坡度、坡向、起伏状况、切割密度、切割深度、形态类型等地形信息;河流、湖泊、水库、运河以及井、泉的分布,河流的流向以及河流上游与下游、主流与支流的关系等水系信息;山区的裸岩、冰川,平原的沙地、沼泽地和盐碱地,以及森林、草地、稻田、果园的分布情况等土质植被信息;居民点的位置、类型、人口数量和行政等级等居民点信息;陆路交通和水路交通的种类、级别及通行情况等交通信息;国界、未定国界、政治与军事分界线等政治区划界,省、自治区、直辖市界,市、州、盟界,县、自治县、旗界,乡、镇界等行政区划界等境界线信息。对各种单一地理要素的分析,有助于了解地理要素的空间差异,以及空间分布特点。然而仅了解这些还远远不够,还需要综合分析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因为各种地理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如地形条件能造成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产生局部差异。地形条件不仅制约着河流流向、河网密度等水系特征,还制约着气温、降水等气候特征,海拔每升高100m,气温会下降0.6℃,降水也会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发生变化;水文和气候条件的变化又会与地形条件一起影响植被的生长,在山地的阳坡会生长喜阳植物,在山地的阴坡则生长喜阴植物。地形和水系对社会、人文要素的空间分布与发展也具有明显影响,如只有在地形平坦、水源充足的地方,才有可能发育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的大中城市;地形和水系对水陆交通网的建设、布局也起着重要作用。反过来,土质植被信息、社会人文因素的空间分布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地的地形、水系和气候状况。对各种地理要素相互关系的综合分析,可以进一步明确各种地理事物的空间联系,以及地理事物空间运动、空间变化的规律,从而提高从图中获取的有效信息量。专题地图是把专题现象或普通地图的某些要素在地图上显示得特别完备和详细,而将其余要素列于次要地位,或不予表示,从而使内容专题化的地图。
总之,不论什么图型的地图,阅读时只要真正做到了“知其然”,即明确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还做到了“知其所以然”,即了解了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明白了地理事物如此分布的原因,才算真正读懂了地图。
中学地理教学地图既遵循地图学的一般原则,又有自己的特点,这就决定了中学地理教学地图在阅读时既要遵循地图阅读的一般方法,又有一些独特技巧。这些阅读方法和技巧的掌握不仅让学生在教学图的阅读过程中事半功倍地获取有效信息,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效率,而且进一步提升了中学生的公民基本素养,符合当今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地理教学中,能有意识的从以上方面指导、培养学生使用地图,学生的地图技能必将有很大提高,而且教学质量定会有很大的改观,并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最大限度地挖出学生的潜力,从而优化地理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