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职业教育对广东高职校企合作对接机制发展的启示与探析

时间:2019-05-13 00:32: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德国职业教育对广东高职校企合作对接机制发展的启示与探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德国职业教育对广东高职校企合作对接机制发展的启示与探析》。

第一篇:德国职业教育对广东高职校企合作对接机制发展的启示与探析

德国职业教育对广东高职校企合作对接机制发展的启示与探析

张雪峰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广州 511483)

摘要:德国“双元制”给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开辟了新的合作典范,本文对比德国在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专业-产业”对接机制、产业对接手段等校企合作对接机制,分析了广东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对接机制在提高职业教育水平、实现职业校本特色的必要性,最后,探索广东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对接机制横向、纵向创新方面的具体策略、实现途径与实践方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 对接机制 横向拓展 纵向延伸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在“十一五”期间得到快速发展,截至2011年底,全国独立设置高职院校1246所,招生数350多万人,在校生1000多万人,在校生数和招生数也几乎占到高等教育的50%。其中“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在探索建立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单独招生考试改革、增强社会服务能力、跨区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是德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主要运行模式,突出地反映了德国职业教育的思想、观念、体系以及运行特点,是德国职业教育获得成功的关键。“双元制”是一种源于学徒制的职业教育培训模式,它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它深深影响世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更促进了职业教育与校企合作对接机制的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德国职业院校在实现校企合作对接机制的实践经验,接着分析它对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对接机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探索了广东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对接机制纵向、横向创新方面的具体策略、实现途径与实践方法。

一、德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对接机制的经验与途径

(一)完备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为校企合作对接奠定了法理基础

在“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下,德国校企合作能够顺利实施离不开其完备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为协调校企合作中的多方关系,德国政府制定了多项法律法规,如《职业教育法》、《青年劳动保护法》、《劳动促进法》等,对企业、学校、学生三者的责任和义务都做出了明确规定,无论是学校的教育工作,还是企业的培训行为,都要按照已有的法律严格执行,对培训企业的权利和义务、培训机构与人员的资格、培训流程、实施培训的监督和考试等做出相应的规定。在德国职业教育中实现了一体化管理,使校企合作对接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促进了职业教育健康有序地发展。

(二)“五层对接”机制是人才、资本、技术、文化转移的技术手段

以面向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为切入点的五层对接教学改革,即学校对接地方产业、专业对接行业企业、课程对接职业岗位、证书对接职业、教师对接师傅。“五层对接”机制促进了校企之间人才、资本、技术和文化的四个双向流转,使学校教育教学更好地融入了区域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3]。

(三)“专业-产业”无缝对接机制促进校企深度融合为解决学校“热”企业“冷”的难题,把学校带到企业去,让学生进入企业车间并通过工作岗位认识专业定位,让学生在知识使用中学习技术。通过加强内置式共同体建设,推进职业院校和企业紧密合作。“专业-产业”对接能够持续发展的动力是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由政府搭建交流对接平台,带领企业“走出去、请进来”,实现校企“专业-产业”无缝对接,把专业和产业共同优势发挥出来。

(四)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为校企对接破除瓶颈

德国的职业教育法律中明确规定了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这并不是削弱学校所教授理论知识的重要性,而是以企业的实践培训为主,职业学校的理论教学为辅,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在“双元制”职业教育中,学生要先获得企业的认可,同企业签订职业培训合同后才能获得学校的入学注册。同时,企业的技能培训居主体地位,学生有大约60%的时间是在企业进行实践训练,40%是在职业学校进行

[1-2]理论课程学习,职业学校的理论教育是服务于企业技能教育的。此外,企业不仅能够制订完善的培训规划,促进专业理论与职业实践相结合,强化技能培养,而且能提供充足的职业教育经费,除了负担培训设施、器材等费用外,还要支持学徒工在整个培训期间的津贴和培训教师的工资等,大大减轻了政府的负担。

(五)职业院校之间的合作机制与教育层次的对接

德国的高等教育体系由两大部分所构成。一是综合大学、技术大学和特殊科类大学,属学术性大学。另一大类是专科高等学校,主要集中在一些工程技术和企业经济等类别的专业领域,以培养企业和社会组织实际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学制4年,并要求学生4年必须完成学业,学生毕业授予专业硕士学位。学生在企业完成硕士论文,一般第八学期是学生专门做毕业论文的学期,不安排上课。学生要选择题目,到相应的企业去,在实践中进行实验和探索,完成硕士论文[4-5]。

技术(职业)学院是政府与企业合作举办的借鉴“双元制”教育模式的高等教育学校。技术(职业)学院与通常所说的“双元制”教育模式有很大的区别。后者是招收初中毕业生为企业培养技术工人;而技术(职业)学院是招收文理高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历者,为企业培养具有实践经验的高级专门人才,及中高级管理人员。初高中毕业都可以对接职业教育,有着完整的教育层次,这样在职业教育中形成职业教育独立体系,形成职业院校之间的合作机制与教育层次的对接

二、对创新广东高职校企合作对接机制的启示

(一)校企对接有利于促进创新高职教育机制 1.建立基于校企共同发展的动力机制

政府要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和社会发展规划,努力增加用于职业教育的财政拨款,有计划地支持职业院校更新设备、改善条件,关键是引导、鼓励与支持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提高企业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多元化的资金来源,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同时要建立与完善有利于推动校企合作对接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制订相应管理办法,使高职校企合作对接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鼓励和保护企业参与职业教育。

2.建立校企互惠多赢的利益驱动对接机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机制是推动校企合作发展的动力和维系校企合作良性运转的纽带。因此,政府相关部门要注重构建高职院校教育、校企双赢的利益多赢驱动机制。

(1)探索连锁企业与高职院校专业深度合作

连锁企业亟待突破人才瓶颈,连锁企业一般在行业中管理比较成熟、有一定规模和经济实力,高职院校与连锁企业建立“专业+企业”、“专业+行业”的对接机制,促进教师培训、学生实习与就业,同时也促进企业技术与人才引进、员工培训。为企业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如订单班的培养模式逐渐成为人才合作的一种主流,它是校企深度合作建立快速培养人才的通道。

(2)探索金融业参与高职院校科技产业园、科技孵化基地建设机制

科技产业园、科技孵化基地建设曾被认为是应用教学型高校的禁区,高职院校也不例外,开辟与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科技园、工业园等以及政府联合创办高职院校科技产业园、科技孵化基地。同时,依托本地金融业的多种形式参与机制,形成“学校-政府-科技园-金融业”多方共建的高职院校对接机制创新模式,即形成“人才-桥梁-技术-资金”四方优势互补,共同推动高职院校人才发展、科技产业园科技凝聚、金融业高效投融资,这也增加政府在人才培养、社会管理、土地利用规划、就业、税收等方面的绩效。

(3)探索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课程体系对接机制

在德国行动导向教学法中,集中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这与企业合作中,集企业技术专家、高职教育专家和骨干教师之合力,不断深化课程体系改革,构建培养满足以目标岗位需要为目的、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体现行业实际发展方向,教学方法适应能力培养的要求,使之成为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核心内容。让学生、教师、企业技术专家多方融合于教学过程当中,让实习就是工作、教学就授人以渔、企业就是教室,学生在学习中创造企业利润、企业在技术传授中获得利益,以教学改革为手段最终形成互惠多赢的利益驱动机制[8]。

(4)探索建立高职校校或校企深度合作的区域性职业教育集团机制

职业院校教育要与本地区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有效对接,形成同类高职院校的合作平

[6-7]

。台、同类专业的聚集平台,与企业全方位合作进行专业产业对接平台,实现校校或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有利于降低高职学术交流与办学成本,增加高职院校在整个人才梯队中的竞争力。联合与专业相关的高新技术企业群,建立产学研联合群体,打造技术应用创新平台,积极开展基本理论的实践研究,建立区域性职业教育集团。

3.建立基于高职校企合作对接的保障机制

一是要建立校企合作的组织机构。政府通过设立“校企合作委员会”,来监督和控制企业和学校的行为,政府在校企合作中扮演调整与协调的角色,指导和管理各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做好校企合作规划与资源优化,统一协调解决合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使校企合作良性发展。

二是要建立符合校企合作需要的学校管理制度。例如《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生产性实训规程》、《企业教学各环节基本要求》、《企业教育学生管理办法》等。三是要建立校企技术合作的创新平台。比如“高职院校创新学术团队”、“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科技竞赛与技能拓展训练”等多种形式的活动。

四是要建立具体的合作目标体系及实施细则,进行有效的过程监控和绩效评估,如《校企共建共享实验实训基地计划》、《校企共引共享高级人才合作计划》、《校企共同开展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管理办法》等措施。

4.建立基于校企优势互补的资源共享机制

学校和企业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校企合作对接就是要整合不同资源,促使双方资源、技术、管理与文化的互动、渗透,为社会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性人才。因此,学校要密切与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资源共享、职工培训、技术开发应用等领域的合作,通过共建专业、共同开发课程、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共享校企人才资源、共同开展应用研究与技术服务,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实现其经济效益同时,学校也在分享企业资源,实现服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资源共享。

(二)校企对接的合作形式体现职业院校校本特色

1.产学合作明确了高职院校的价值定位和功能对接

众多高职院校沿袭传统的学术型办学模式,习惯于闭门造车,尤其从中专刚刚升格上来的院校,埋头“补课”,力争“达标”,对所培养的学生是否符合社会和企业的要求,或关注不够,或力不从心。校企合作对接一事,尚在起步探索阶段。通过校企合作对接,企业对人才的规格、要求等信息可以明确地传递给学校,引导学校科学而准确地确定自身的“角色”和功能,转变办学思路和理念,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职业人才。

2.高职院校完善的实践教学环节促进校企对接深入开展

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特色所在,也是高职区别于普通高校的本质特征。高职教育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实践教育环节的成败得失。高职采取基于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变迁的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方式,加强学生的通识能力培养,并树立大市场观念,不仅考虑行业企业用人单位的需要,还应考虑学生的需要[9]。通过校企合作对接,由企业提供最先进的操作设备、仿真环境、科学的管理理念和敬业精神,学生所学,正是现实所用,这样培养出的毕业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级技工”。比如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与德国费托斯、美国艾默生、瑞土夏米尔等著名跨国公司合作创建了“技术培训中心”,从而不断更新培训设备,为学生掌握新技术、新装备创造了条件,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例。

3.多种人才培养方式促进高职院校办学效益的提高

常见的高职院校办学方式有“订单培养模式”、“培训合作模式”和“校办企业模式”。

“订单培养模式”让学校为企业提供的在岗培训,必将引发学校日常教学管理的深刻变革,使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材选择等一系列教学过程都具针对性,减少了盲目性。同时,有助于企业职工的在岗、转岗、上岗等培训项目的实施,弥补了高职院校非学历教育的空白,提高了学校的办学功能和办学效益。如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当地玩具生产基地开设的全国首个玩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成为校企合作对接的又一成功范例。

“培训合作模式”让学校承担企业员工岗位技能培训或者面向社会开展技能培训,而政府授予学校技能鉴定资格,并培养相关专业指导教师,建立专业培训基地。

“校办企业模式”是由各级学校举办的、以便于学生从事就业准备和进行生产劳动技术教育为目的的企业。

4.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与校企对接相辅相成

“双师型”教师靠单纯引进和学校自我培养是不行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对接是解决这一瓶颈的最有效途径。企业选派优秀技术专家、操作能手来指导学生,学校选派教师去企业实习,合作过程既是“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过程,也往往是学校科研项目和企业技改项目的“孵化期”。

三、广东高职院校创新校企合作对接机制的有益探索

(一)横向拓展是职业院校创新校企合作对接机制的必然选择

1.职业院校校内相关专业类聚与行业对接

一是通过学校内部专业资源整合,与企业行业建立对接平台,如建立专业实验(实训)室和专业实习基地。二是通过各类行业协会、政府机构的协助成立行业合作开发中心、技术开发联盟等,促进与企业行业之间优势互补、校内专业内聚,提高专业社会适应性[10]。

2.职业院校之间相同或相似专业的合作对接平台建设

在全国或本地区围绕各校专业特点,构建学生实习“四位一体化”的实习就业平台、中小企业合作与服务平台、人力资源管理与共享平台、信息交流与商务合作平台、大学生创新创业合作平台、“政校企行”四方联动的产学研平台(政府-学校-企业-行业)等[11]。通过校校联合、校企合作、专业合作逐步形成多样化的合作平台,以提高学生培养质量。

3.以有行业特色的高职院校为龙头推动行业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的对接

高职专业源于本地或地区行业技术内聚。行业特色高校具有为生产实践服务的优良传统,有了解并解决行业技术难题的优势,应用研究与开发是行业高职的科研重点。行业高校不论承担的国家科技攻关、行业重点、横向科技任务,还是基础研究等科研任务,大多数均有较明确的为行业中长期共性关键技术服务的应用目标,其科技队伍具有较强的实践经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科技人员大多来自工程和生产第一线,对生产实践有较多的了解,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学生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

它涉及思维转换、结构重组、知识开发、制度调适、文化融合等五个方面,所以它既是职业教育发展战略规划的重点,也是职业教育发展战略调整的重心。对接的宏观层面主要指向于区域,核心在于其“结构”的对接,是区域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对接的微观层面主要指向于学校,核心在于其“内涵”的对接,是学校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有效抓手。

5.学校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并行对接

教育教学与产业对接、学校与企业对接、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对接、课程教材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对接,要求学校围着市场转、专业围着产业转、人才培养围着企业转,这些都是对职业教育的跨界思考,形成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并行对接。

(二)纵向延伸是职业院校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职业院校提升办学层次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经过近20年的跨越式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无论在发展规模上、内涵建设和教学质量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升,但是在人才培养的水平上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纵向延伸在促进办学质量至关重要。

1.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

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经过近几年的积极探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摸索出中高职衔接的五年制职业教育,包括五年一贯制和“3+2”二种方式,以及中职升高职的单招单考方式衔接等,随着职业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中高职系统内部的体制割裂现象需要尽快出台相关制度弥补。进一步畅通中职升高职通道,构建职业教育人才成长的“立交桥”。

2.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教材体系与教育教学过程的衔接

通过课程、教材、教学模式和课程评价方式的创新,目前还没有制定统一的不同层次职业教育课程标准。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各自构建自己的专业课程体系,确定课程教学内容,中高职院校之间需形成有效的沟通渠道,认可中职学校专业课程学分在高职学习阶段的量值,减少重复专业课程教育现象。推进高职

与教育教学过程的衔接水平。

3.职业教育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建立和完善“双证书”制度,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开展本行业所负责的职业资格认证及行业相关专业的“双证书”毕业机制。依据产业发展和行业企业岗位职业能力标准所涵盖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要求,指导相关试点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核心课程开发、技能训练和岗位职业能力认证等工作,推动职业学校和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行业企业、政府人力资源部门的深度合作,促进学历证书与专业资格、职业资格、执业资格证书之间在劳动报酬、员工晋升等渠道方面的对接。

4.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终身学习理念的提出对职业生涯的发展产生不小的影响,打破了传统“一次性教育可以解决终身教育问题”的观念,使职业生涯的可持续性发展、个性化发展、全面发展成为可能。

四、结论与展望

校企对接给我国高职院在教育层次、教育类型上独立发展起到桥梁和催化剂作用。避免出现本科应用型与高职专科技能型两种人才是同一类型人才的不同层次尴尬局面。同时,通过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对接机制,实现了职业院校校本特色的课程、教材、教学模式和课程评价方式的转变,把学生实习就业与企业行业紧密结合起来。有助于推动我国高职教育向自主招生、开放办学、国际合作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文涓.浅析德国的“双元制”与我国的“校企合作”——德国的“双元制”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J].教育学术月刊, 2008年02期, 83-84 [2]张烨.德国本科层次的双元制职业教育窥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3期,27-29 [3]曹丽君,张烨,杨燕萍.德国第三级教育中的双元制教育对我国高职本科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 2009年第26期,91-93 [4]张玲.德国曼海姆双元制高等学院校企合作的特点及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 2010年04期,90-91 [5]吴全全.校企合作的跨国体验教改导向的师资进修——我国职业教育教师在德国进修期间对校企合作的体会选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年04期,46-47 [6]范婵娟,孟娜.德国职教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探讨及对我国的启示[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1年08期,8-11 [7]何文涓.浅析德国的“双元制”与我国的“校企合作”——德国的“双元制”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J].教育学术月刊, 2008年02期,83-84 [8]霍淑芳.我国高职教育中校企合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借鉴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的经验[J].职教论坛, 2010年20期,34-36 [9]查吉德.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新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18期,12-19 [10]李永壮.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嵌入式教学研究及订单培养的好处[J].计算机教育,2008年22期,49-50 [11]张亚平,宁云霞.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中与行业对接的途径[J].教育研究,2011年第11期,75

和中职教育教学的整体设计,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式转变,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教材体系

作者简介与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张雪峰(1976.11-),男,湖南衡阳人,硕士,系统分析师,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技术。E-mail: feux@163.com。

基金项目:本文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我国一流高职院校发展路径的研究”(编号:11JYA880150)和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项目“高职校企合作的研发项目的促进研究”(编号:10A115)的研究成果。

作者联系方式:

(地址)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市良路1342号,511483(张雪峰电话):020-34735861,***

第二篇:德国中等职业教育对我国中职的发展启示摘录

德国中等职业教育对我国中职的发展启示

一、德国职业教育的概况

(一)德国教育的基本结构。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是德国教育的四个基本层次。按照宪法规定,各联邦州享有文化主权。也就是说,各种类型的学校教育都属于州文教部的管理权限。基础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一般由国家兴办,是州一级的国家设施。高校在联邦基本法规定的范围内自己管理学校,州政府及文教部对高等学校行使监督权。德国的继续教育复杂多样,政府、社会、团体和个人竞相参与,继续教育在德国真正成为了全社会积极参与的终生教育。

(二)“双元制”职业教育。双元制职业教育是德国职业教育的基本形式。

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是指学生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培训和在学校接受理论培养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形式。它不同于学校制形式,可以称为部分学校制职业教育形式。接受双元制培训的学生,一般必须具备主体中学或实科中学(相当于我国的初中)毕业证书,之后,自己或通过劳动局的职业介绍中心选择一家企业,按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同企业签订培训合同,得到一个培训位置,然后再到相关的职业学校登记取得理论学习资格。这样他就成为一个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下的学生。他具备双重身份:在学校是学生,在企业是学徒工,他有两个学习受训地点:培训企业和职业学校。

近年来,在德国又出现了第三种培训形式,即跨企业培训。学生在接受企业培训和学校教育的同时,每年抽出一定时间,到跨企业培训中心接受集中培训,作为对企业培训的补充和强化。

(三)法律依据。规范德国职业教育基本的法律有三个,即联帮职业教育法、联邦职业教育促进法和手工业条例。此外还有青年劳动保护法,企业基本法、实训教师资格条例以及各州的职业教育法和学校法等。这些法律、法规规范和约束着具体的职业教育行为。

(四)管理体制。德国是个联邦制的国家,文化教育是各联邦州的主权。因此,各联邦州的文化教育部门拥有对本州各级各类学校包括职业学校的管理权。但对于双元制教育中的企业教育,联邦则拥有管辖权。企业职业教育的具体管理,则由联邦职业教育法授权给各行业协会负责,主要包括企业职业教育办学资格的认定,实训教师资格的考核和认定,考核与证书颁发,培训合同的注册与纠纷仲裁等。

(五)经费来源。按照职业教育法及其它法律的规定,职业教育经费主要来源渠道是由联邦、州政府及企业分别承担的。职业学校的经费,由地方和州政府共同负担。通常是州政府负担教职工的工资和养老金等人事费用,地方政府负担校舍及设备的建筑与维修费用和管理人员的工资等人事费用。企业的职业教育经货完全由企业自己负担。企业除了负担培训设施、器材等费用外,还必须支付学徒工在整个培训期间的律贴和实训教师的工资等。

(六)教学内容和考核办法。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按照企业和学校的不同特点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企业的培训按照联邦教科部和有关专业部共同颁布的培训条例进行。•德国经济部公布了国家承认的培训职业有93个职业大类的371个职业。各专业部分别制定相关职业类别的培训条例,包括教育内容、时间安排以及考核办法等,并会同联邦教科部共同颁布实施。各培训企业根据培训条例和本企业的特点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并付诸实施。职业学校的教学内容由各州文教部制定。它的任务是在服从企业培训要求的前提下实施普通和专业教育,深化企业培训中的专业理论。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考核、成绩认定及证书发放由各行业会负责。考核分为中间考核和结业考核两种,从考核内容上分为书面考试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两种。通过考核的学徒工可以得到国家承认的岗位资格证书,成为该工位上的合格技工。

二、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几个突出特点

(一)同生产紧密结合。双元制职业教育形式下的学生大部分时间在企业进行实践操作技能培训,而且所接受的是企业目前使用的设备和技术,培训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生产性劳动的方式进行,从而减少了费用并提高了学习的目的性,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培训结束后随即投入工作。

(二)企业的广泛参与。大企业多数拥有自己的培训基地和人员。没有能力单独按照培训章程提供全面和多样化的职业培训的中小企业,也能通过跨企业的培训和学校工厂的补充训练或者委托其他企业代为培训等方法参与职业教育。

(三)互通式的各类教育形式。德国各类教育形式之间的随时分流是一个显著特点。在基础教育结束后的每一个阶段,学生都可以从普通学校转入职业学校。接受了双元制职业培训的学生,也可以在经过一定时间的文化课补习后进入高等院校学习。近年来,有许多已取得大学入学资格的普通教育毕业生也从头接受双元制职业培训,力求在大学之前获得一定的职业经历和经验。

(四)培训与考核相分离的考核办法。这种考核办法,体现了公平的原则,使岗位证书更具权威性。

三、德国职业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几点启示

(一)相对于学校制职业教育,双元制职业教育更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并使之得到了确切保证。这使得以培养生产第一线实际操作人员的职业教育真正成为受企业欢迎的教育。虽然我国目前也非常重视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但学校制的培养模式客观上使学生远离了生产第一线,而集中安排的生产实习又不利于学生及时将所学理论同实践相结合。

(二)在双元制职业教育体制下,由于学生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学习,使得学生和企业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大大降低了培训后失业的风险。这时我国多年难以解决的对口录用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三)同我国现行的偏重系统理论传授的职业教育教学内容相比,以岗位要求为培训目标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更受企业的欢迎。以工人技术等级考核标准的要求为培养目标并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体系,应当是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四)由于跨企业培训中心具有其它形式无可比拟的优势,在前东德地区被来越多地用来作为培训机构不足的补救措施。对于我国而言,众多的中小企业难单独举办职业教育中心,因此,组织企业联合举办或者由行业主办跨企业培训心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职业教育的途径。

第三篇: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对我院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对我院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摘要: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模式被世界上公认为是最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之一,本文从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内涵及特点出发,探讨我院教学改革的趋势。

关键词 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 实践教学 教学改革

为社会培养大量的具有较高专业技术能力、工作能力、社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通识的人才培养目标。借鉴国际上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创新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和方法已经成为各职业院校共同追寻的目标。为此作者远赴德国EBG对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进行了为期四周的学习,对我院今后的教育改革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一、德国职业教育

目前,德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经济和科学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支撑德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力量主要归功于德国人长期以来积淀下来的文化素质和德国发达的职业教育体系。而在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中,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被公认为是最核心的秘密武器,是促成该国强盛的关键所在。

所谓的双元制,就是职业技术院校和企业共同协作完成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一种职业教育模式,是一种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本位、以“为未来工作而学习”为目标、以“职业活动的开展”为核心的职业教育模式。首先职业教育机构将某一工种所需的职业能力按照由浅入深的规律划分为基础能力、专业能力、专长能力三个递进的层次,在不同层次的职业能力培养中,按照模块化实施教学。每一个教学模块的实施都是以职业学校和相关企业为基本培训场所。职业学校承担的是学生为形成某种职业素质、具备某项专业技能所需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教师通过启发式、讨论法、小组学习法先进教学方法的应用主要解决“为什么这么做”这个问题。企业主要通过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等先进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具备“怎么做和怎么做会更好”的问题。所有的培训活动的组织都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变成了职业活动的指导者与咨询者,学生变成了知识和技能的主动获取者,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成功实施,归纳起来,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一)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根本目标就是“为未来工作而学习”,明确的教学目标使得职业教育的内容紧跟社会生产的需求和技术的发展,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与企业的需求紧密联系了起来,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实现了学习和就业的“零距离”接触。

(二)企业积极参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训,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校企合作办学。各种企业通力合作,不仅专门为学生的培训提供技能训练场所,也提供出实际的工作岗位使学生真正参与职业活动,这让学生与企业技术发展有了亲密的接触和交流。

(三)不管是在职业院校还是企业,在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多种多样的实践教学方式方法的同时强调养成严格的规范化的操作习惯,这使得学生的实践技能不断提升。大批的高素质、高水平的劳动者的培养,为德国的企业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在国际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二、我院目前的现状及借鉴点

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德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我院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进行借鉴。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职业教育是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的,培养面向生产第一线所急需的技术、管理、服务人才。要达到这一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必须紧跟社会生产技术的发展。确定行业的实际需求,开发出强调职业技能的培养,具有职业特色的、紧跟技术发展的高职教材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

(二)教学设计的改革。传统的教学设计简单的提炼出了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案的内容基本是抄教材,对学生的吸引力不是特别的大。借鉴德国的教学实施方案,我们应该要详细设计规定时间内要讲什么内容,采用什么教学方法。要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来确定教学内容,从咨询到评估,以学生为中心,老师在教学活动中主要起指导作用。使每一次课都让学生感到学会了“为什么这么做”或“怎么做”。

(三)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教育学家蒙台梭利曾说过“我听到的,我忘记了;我看到的,我理解了;我做过的,我记住了。”因此,德国的老师和学生都注重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性和实践性,强调学习中的互动和交流。专业理论课教学采用班级授课的形式,专业实践课采用分组教学的形式。我们学院在目前的现有条件下,不能完全照搬德国的小班教学,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借鉴并实施头脑风暴法、小组讨论法、项目法等等教学方法;教师也应该充分重视各种现代教学设备的运用,课堂中除了黑板、讲台、课桌外,还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各种演示设备和实物教具等,以加强直观教学,做到通俗易懂,提高教学效果。

(四)师资队伍的培养。德国职业教育获得成功的一大重要因素是具有一支高学历、高水平、高素质的三高教师队伍,教师一般都是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的专家。在目前,我院的许多教师来自于各种高等院校,从学校进入学校的经历使得他们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在工程实践经验方面和教育教学方法方面有所欠缺。学校可以通过引进行业企业专家、鼓励教师参加企业锻炼、推进教师教育教学方法学习等措施来加以改善目前的师资结构问题,构建一支力量雄厚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双师结构的教学队伍。

通过这次学习,对德国职业教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它将对我们以后的教学工作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认真研究德国职教特点,积极地吸收和借鉴世界文明优秀的成果,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走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符合中国国情的职业教育之路。

第四篇:国外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对广东的启示与借鉴

国外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对广东的启示与借鉴

发布时间:2004-08-10 作者:肖 怡(广东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教授)访问次数:2

3广东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走在全国的前列, 1989年深圳布吉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开设, 首创了国内“企业办市场, 企业管市场, 市场企业化”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运作模式, 而1997 年开业的深圳福田农产品批发市场,又成功地敲响了我国农产品拍卖的第一槌。然而, 与国外成熟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运作机制相比, 广东农产品批发市场还仅仅处于向现代化迈进的起步阶段, 尤其是国外广泛应用的拍卖交易方式在广东尚在摸索过程中, 难以推广普及。如何借鉴国外成功的发展经验, 将广东农产品批发市场改造提升为现代化流通组织, 是广东农产品批发市场生存与发展必须面临的课题。

一、日本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特点

日本农产品批发市场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 农产品从农户生产开始一直到消费者手中, 通过批发市场的中心环节, 形成了一套严密的运作体系, 使农产品的流通高效快捷。日本农产品批发市场大致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中央批发市场, 一般分布在都道府县(相当于省级)级城市, 市场开办者必须是地方公共团体, 并需经农林水产大臣许可;另一类是地方批发市场, 一般分布在产区或中小城市, 市场开办者可以是各种团体或企业, 需经都道府县知事的认可。在日本农产品批发市场内, 拍卖是批发市场最重要的交易活动。绝大部分鲜活农产品由批发商通过拍卖销售给中间批发商或其他买卖参加者, 只有个别特定品种的商品才进行对手交易。组织和进行拍卖的基本程序包括: 集货—理货—看样—拍卖—交割。

日本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过程中有两个方面值得特别关注, 一是农协在农产品流通中的作用, 二是日本政府在促进批发市场发展中所做出的努力。日本农协是根据1974 年国会通过的《农业协同组织法》, 由单独农户自愿联合组织起来的群众经济组织, 是一个拥有强大经济力量的遍及全国的民办官助的农民群众经济团体。日本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以及农民生活的各种服务基本上是由各级农协承担的。按照他们的话说, “农协的职能就是要为农民提供从摇篮到墓地的一切帮助”。农协是组织农产品进入流通领域的关键组织, 它把各个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 极大地增强了农民作为卖方的讨价还价能力, 保护了农民的利益。基层农协在产地一般都建有农产品集贸所, 负责本农协成员产品的集中、挑选、包装或冷藏,然后组织上市。农协不仅为其成员解决产品销售运输等问题, 他们还将批发市场内的购销信息及时传递给农户, 引导生产。

日本政府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主要通过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法规及条令来体现。日本政府早在1923 年就制定了《中央批发市场法》, 1971 年政府又制定和颁发了《批发市场法》, 此后又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实施法令, 如《批发市场法施行令》、《批发市场法施行规则》、《食品流通审议会令》等以及一些地方性法令, 对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开设、规划、运营、监督、审议等方面都作了具体规定。如为了确保价格形成的公正性, 在市场交易法规中, 制定了竞卖或招标为市场的主要交易形式;又如, 为了保证市场交易的严肃性, 法规对进场经营的交易者资格作了严格的规定。这些法规条令使批发市场交易活动更具公开、公正、公平, 促使日本农产品批发市场真正走上了规范化发展轨道。

二、美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特点

美国农产品流通与日本有很大不同, 尤其是鲜活产品的流通, 日本基本上是通过批发市场来实现的, 而美国则只有一半左右是通过批发市场来实现, 其余则是通过“产销直挂”来实现的。一方面, 随着美国连锁商店规模的不断扩大, 一些大型超市、连锁食品店纷纷建立自己的配送供货机构, 直接到产地组织采购, 以减少中间费用;另一方面, 由于美国的农场经营规模较大, 一些独立的生产者或者生产者的联合组织, 不需要经过中间环节, 就可以直接为零售企业提供品种全、大批量的商品供应。近20 年来, 由于大型超市和各种连锁店的冲击, 批发市场交易在蔬菜水果流通上所占比例有所缩小, 尽管如此, 美国鲜活农产品仍有一半是通过批发市场进入零售领域的, 批发市场仍然是一条传统而重要的流通方式, 其作用不可忽视。

美国农产品批发市场按其功能划分为产地批发市场和终点市场, 在100 多年的发展过程中, 美国农产品批发市场逐渐形成了一套健全的管理和运作体制。在美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中, 如同日本的农协一样, 美国一些行业协会组织在农产品流通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 与日本农协的大包大揽做法不同, 美国的行业协会主要作为沟通政府与生产者和经营者的桥梁, 在协调各方关系、加强信息交流和提供咨询服务等方面成效显著。例如美国的蔬菜水果协会就是介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一种行业组织, 蔬菜水果生产者、加工商、批发商、零售商、进出口商都是协会的会员。协会的主要任务是定期举办交易会、展示会, 增进会员间的信息交流和供需衔接;协助政府制定有关流通方面的产业政策;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蔬菜水果的进出口贸易;举办专题培训, 向会员介绍最新流通政策与法规;与政府及国会保持经常性的联系, 反映会员们的意见等。这些活动为蔬菜水果流通和批发市场的有效运行提供了保证, 提高了批发市场的交易水平和运作效率。

美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中另一个显著特点是批发商经营规模化。由于美国零售业在全球零售业中集中度最高、规模化程度最大, 要与零售企业的规模经营相适应, 处于流通中间环节的批发业就不可能是由中小型批发商所组成, 因此, 多年来美国政府一直在积极培育大型现代批发商。美国蔬菜水果批发市场中批发商的数量都不多, 一般在50 家左右, 但每个批发商的经营规模都很大, 这些实力雄厚的批发商组织着大规模的蔬菜水果贸易, 能够为数量众多的超市、连锁店、中小零售商以及食品企业提供品种齐全、大批量的商品。美国西部最大的洛杉矶蔬菜水果批发市场拥有25 家批发商, 他们经营着500 多种蔬菜水果, 供应美国及世界各地的需求;东部最大的马里兰蔬菜水果批发市场只有21 家批发商, 经营各类蔬菜、水果和水产品, 主要供应马里兰周围5 个州的需求。这些批发商的业务有一部分直接在批发市场内经营, 也有很大一部分独立于批发市场之外, 从事农产品的收购、加工和直接批量供应。

三、荷兰花卉拍卖市场的发展特点

荷兰是全世界最大的花卉供应、交易中心, 荷兰的花卉业产值占整个国民生产总值约80 %左右, 是荷兰最重要的支柱产业。在荷兰花卉业的发展中, 花卉拍卖市场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荷兰花卉拍卖市场的高效运作不仅直接促进了本国花卉的种植, 而且也是世界各地专业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一个很好的借鉴典范。荷兰主要的7 家花卉拍卖市场年营业额高达数十亿美元, 鲜切花占世界鲜切花贸易的六成左右, 观赏植物占世界总贸易量近五成。其中, 荷兰阿司米尔(Aalsmeer)花卉拍卖市场是世界最大的花卉交易中心, 每天的贸易成交量可达5 万宗, 每天销售的鲜花约1400 万枝, 绿色观叶植物约50 万盆, 荷兰目前出口的花卉一半以上是通过这个拍卖市场销售出去的, 世界主要城市的花卉售价也因此受这个拍卖场价格的影响。目前, 荷兰花卉拍卖市场所拍卖的产品已经不局限于产自荷兰的种植者, 进口花卉占了越来越大的份额。在拍卖市场上售出的大部分花卉由国内批发商或出口商购买, 他们又销售、运递给世界80 多个国家的批发商和零售商。

花卉和观赏植物是十分娇嫩的产品, 对交易和运输的速度都要求很高, 荷兰花卉业之所以在全世界领先,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 一是高效率的拍卖市场确保了花卉产品在出口商收

到并准备运输时仍然十分新鲜;二是良好的物流设施使花卉在整个运输和储存期间依旧保持新鲜。荷兰花卉拍卖市场都装置了多个电子拍卖钟, 各拍卖大钟每小时可达成1500 宗交易, 即约215 秒可成交一宗交易, 效率十分高。每宗交易成交后, 电脑开出账单, 买方按账单到交款台提现付款。专业运输公司、海关及植病检查机构都在拍卖市场发货中心设有办公室。由于与各交通点联网, 鲜花拍卖行出售的鲜花和观赏植物, 都可以在当天晚上或者第二天出现在世界各地的花店里。目前, 有关拍卖市场的最新研究成果是遥控拍卖和远距购买, 拍卖市场所承售的大宗花卉交易因此不需要将所有产品运往拍卖市场, 而只需要部分样品在市场上展示, 主要是为了让产品在售出后直接运抵买主指定的地点, 以尽可能保证花卉的新鲜。

_与前两个国家相似, 荷兰的行业协会组织也有效地促进了花卉批发活动的开展。荷兰花卉拍卖协会(VBN)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组织, 它是荷兰七大花卉拍卖市场的统一组织机构, 成立于1974 年, 作为拍卖市场的正式发言人, 该组织在与荷兰政府和其他欧洲国家政府交涉时提出建议并协调关系。另据法律规定, 花卉和观赏植物批发商都必须加入荷兰花卉批发理事会(BGB)和荷兰花卉产品批发商协会(VGB), 这两个组织在提供相关信息、进行业务咨询和组织有关谈判等方面显示出重要作用, 特别是他们在质量控制方面做出了大量努力, 使得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确保了荷兰花卉批发商的地位。

四、国外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经验对广东的启示

(一)大力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拍卖交易方式创新

拍卖交易在发达国家发展了100 多年, 被充分证明是一种适合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特征的交易方式并得到广泛运用。拍卖交易最大限度地缩短了农产品的交易时间, 保证农产品价格形成过程中的公开、公正、公平,极大地提高了交易效率。随着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 原先的对手交易将不能适应农产品流通的需要, 必将逐渐被拍卖交易所取代。广东应抓住目前批发市场的转型时机先走一步, 有计划地在大型批发市场中推行拍卖交易方式, 可以采取拍卖交易与对手交易相结合的运行模式, 对于已经具备拍卖交易条件的品种组织拍卖交易, 对于一般品种仍然以传统方式交易, 并逐步扩大拍卖交易范围, 从而将传统的农产品批发市场逐步改造成现代批发市场。

(二)积极发挥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在农产品流通中的作用

要引导农民进入批发市场, 最主要的问题是要把分散的、弱小的农民组织起来, 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日本农协组织的功能与运作体系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借鉴, 广东完全可以参照日本的做法, 鼓励发展农民自己的合作组织———农协, 通过农协在农业生产和市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以引导农民、农产品顺利地进入市场。此外, 相关的行业组织也应发挥相应的作用, 目前, 广东省农产品批发市场之间缺乏沟通和行业自律,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自身的成长和发展。因此成立批发市场协会已成为当前批发市场发展过程中的紧迫任务之一。协会可以协调批发市场的关系, 组织研究共同关心的问题, 参与政策、法规的制订, 分层次举办不同类型的交易会, 组织农产品规模化生产培训各类市场管理人员, 加强与国际批发行业组织的联系, 以此更有效地推进批发市场的发展。

(三)努力培育规模化经营的现代批发商

未来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不应该是个体摊位的集合,而应该是批发企业的集合、公司的集合。市场竞争必然走向集中, 优胜劣汰的规律首先表现在经营者规模经济效益上的较量, 竞争必将导致许多小规模经营者无法支持而退出市场, 批发业最终将是集中与规模经营。广东农产品批发市场必须意识到新时期批发市场建设的战略要点是培育现代批发商, 尽快提升批发市场经营主体的组织化水平。一方面, 政府和批发市场管理者要引导现有经营主体按照现代流通方式, 转换经营业态, 做大做优做强, 朝着现代企业方向发展;另一方面, 要有计划地引进大生产商大批发商大代理商入场经营, 尤其是那些在国际和国内都享有很高知名度的品牌企业, 要积极创造条件吸引他们入市, 通过他们的规范化经营带动批发市场整体素质的提高。

(四)不断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的配套服务设施和法制建设

传统农产品批发市场转型为现代批发市场不仅取决于其组织形式与交易方式创新, 还需要相应的配套服务设施加以支撑。因此, 建立起与现代农产品流通方式相适应的配套服务体系显得非常重要, 如金融结算体系、商品检测体系、物流配送体系、加工服务体系、信息服务体系等。尤其是物流配送体系和信息服务体系, 由于农产品具有鲜活、易耗、不易久存的特点, 对运输和储存设施要求很高, 需要快速周转, 与之配套的物流设施建设必须超前。此外, 批发市场首先应该是一个权威和专业化的信息收集加工处理中心。另外, 法制环境的营造也应加以重视, 广东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管理规范化程度都比较低, 难以适

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批发市场法规建设严重滞后。在目前国家尚未出台《批发市场法》等法规之时,广东应当加紧制定地区性管理条例, 以规范批发市场内部的经营行为, 达到公平、公正、效率的目的, 使批发市场在搞活农产品流通上起到中心环节的作用。

第五篇:对我院校企合作深度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对我院校企合作深度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王伟明

(柳州城市职业学院 教务处,广西 柳州 545002)

[收稿日期]2009-09-24

[作者简介]王伟明,男,体育专业学士,助讲,主要从事体育教学和教育管理研究。

摘 要: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为《意见》中明确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地性调整和设置专业。”的工作思路。针对目前我院校企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思考,并切实采取有效措施,为学院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向深度发展提供建议。关键词:校企合作;问题;思考;建议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的实践中,我院以校企合作为突破口,大力开展工学结合,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并对校企合作向深层次发展进行探索。

一、对我院校企合作的思考

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但在校企合作的实践工作当中,存在着三个不相适应。

1.学校教学资源的不足与社会、行业岗位需求的不相适应

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随着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新型国家对高技能人才的不断提高,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教学质量上”。从这句话里,我们不难发现,社会的快速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更高,目标更明确。但是,在现实当中,学校教学资源严重的不足成为制约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瓶颈。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实训条件的不足。满足不了学生技能的操作和训练,只能采取“边做边学、学做合一、或者采取轮换制,单周理论课、双周实训课”的办法,以此来解决实训场地不足的尴尬。

其次,学校师资力量不够雄厚。以我院五个系部五个重点专业的教师调查为例;这些专业共有专业教师58人,平均年龄31.7岁;其中具有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22人,初级职称29人。其中机电工程系的制冷空调专业外聘5位教师。特别是在“双师型”的教师,他们大多数仅参加一次培训、一次考试、拿到一本证书的“三个一”工程,缺乏可持续性的的进修和学习,这样与市场脱节和不了解企业的现状是很难适应社会需求的发展,也就更不用说跟企业合作开发新产品、新项目和新技术功能。

第三,在校企合作当中,学校的负担过重使学校的资源得不到有效使用,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在当前的校企合作中,都是学校主动寻找企业合作伙伴,合作的过程中从组织机构的组成、制定各种校企合作文件、相关表格,到与企业商谈学生的实习劳务费,再到教师的选派与学生家长签订安全协议等等各种事无巨细的工作,耗费学校大量的人力与物力,特别是对学生实习质量好坏的监控仍是个薄弱环节,耗费的精力也是最大的,得到的效果也最不明显。

2.浅层次的合作方式与现实追求的不相适应 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和合作方式,开展校企合作。”但在现实的环境里,大多数学校都是与几个企业签订了实习合同,推荐部分学生到几个企业就业或者是到实习基地里顶岗实习等等,这无疑也是校企合作当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如果只把校企合作当作解决学生实习的一个途径,而且在寻求合作伙伴时仍套用过去安排实习和工作的模式,应该说,这些还只是浅层次的校企合作。对学校来说这样浅层次的合作,其表现为“放羊式”的顶岗实习。即学校各系部把学生送到实习基地,由基地进行安排工作岗位,带队的指导教师时不时到基地检查学生的实习情况。在此期间,学生实习计划、任务、措施能否得到充分的实施还是个未知数。其次,对企业来说,由于一些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意识还不成熟,认为培养学生劳动技能是学校的事情,企业只管安排工作岗位。因此,一些企业把实习生当做廉价的劳动力,不是安排在一些技术含量低的岗位就是外出跑业务,其结果在学生的印象里造成所学的专业知识没有用,再加上实习中碰到的挫折,给学生心理期望值打击很大,为其日后的就业埋下隐患,这只会使校企业合之路越走越窄,离现实当中要求做到的“产、学、研”的标准,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3.单一固定的专业建设与多元化的发展不相适应

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到:“高等职业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要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根据学校的教学条件、有针对性的调整设置专业。”这就要求我们在专业建设管理上必须是动态的,是在一个开放的区间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由于我院由三所中职和一所电大合并而来,一些专业由于开设时间较长而缺乏实时的动态调整,导致专业建设和培养的目标已经不符合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和行业企业的岗位技术需求。随着城市的产业升级、技术进步,使第三产业处于加快发展的重要转折点,而且预示着消费水平的快速提升,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城镇建设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因此,我们原有的一些专业的管理工作明显滞后,具体体现在“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重课堂的传授、轻实践的训练”;而且教师们也已经适应了“三尺讲台、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的授课模式,这些已经适应不了职业教育和专业的定位、市场的需要和城市的发展。

二、对我院校企合作的建议

当前,高职高专教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学院也面临大好的发展机遇。同时,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也对高职高专教育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校企合作在今后一段时期的基本思路是:以学生的就业服务为先导,以提高学生岗位技能为核心,以学生的产学结合为重点,注重提高教学质量。要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地性调整和设置专业,把校企业合作推向更深层次的阶段,真正做到产学研结合,把学校与企业合作深入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企业生产场地设施及技术人员的利用、“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应用技术的研究开发甚至产品的合作生产等层面,这样才能使高等职业教育得到持续健康发展。

1.进一步增强学院自身实力为城市的经济建设发展服务。随着城市业已成形的规模化工业产业、商贸物流产业和文化信息产业集群的发展趋向和人力资源需求,许多工作岗位的技术内涵越来越丰富,智能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般的中职培养,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实际岗位的需求,而要将一部分高智能熟练操作工人的培养任务转移到高职中来。为了更好地适应区域性经济建设的发展要求,为当地经济建设提供大量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学院必须调整发展战略,强化自身“素质”。首先,以专业建设为突破口,强化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对岗位的适应性,做到“因岗施教、因材施教”;其次,积极调整专业设置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满足区域经济的人力资源需求,做到四围绕,即围绕支柱产业办专业、围绕特色经济办专业、围绕建设新农村办专业、围绕区域经济办专业。2.优化整合现有专业实训和实习的资源,促进学院实训基地规模化发展的内在需求。近年来,学院合并了几所中职学校,不仅使学院办学规模增强,而且也具备了进一步提升的重要基础。但是,由于合并而来的几所学校的专业面存在差异,结构设置也不相一致,因此,学院必须对现有专业进行系统性的调整和优化,并在现有基础上上一个层次,形成适应学院在实训和实习可持续发展的高质量的专业与专业群结构。确保教育过程始终围绕社会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职业素质的总目标进行,将企业文化、技术力量、场地设备等融合、吸纳与人才培养过程之中,带动专业的现代化建设,提高师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让专业建设与企业的发展同步化。例如,学院艺术与传媒系的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作了一个良好的尝试。在市场调研中,该系部与企业合作,在实训基地运行过程中,探索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融通、教学实训和生产过程结合、设备与利益共享的运行机制,实现运行机制市场化,使实训基地产生自我的造血功能,使实训设备发挥最大的功能。

3.推进校企合作的外延与“双师型”教师内涵建设同步进行,提升学院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核心需求。学院当前面临着资源整合和规模拓展的基本现状,但同时也必须强化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特别是“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学院校企合作的外延建设与发展。对此必须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核心抓手就是要推进校企合作的外延建设和“双师型”教师内涵建设同步发展,实现校企合作与“双师型”教师发展的同步推进。在推进校企合作的外延上,学院各系部要以专业建设为突破口、以适应市场需求为核心、以课程改革为基础。

首先要改革老专业、开发新专业、调整专业结构和发展规模,主动适应市场的需求;其次,把专业发展从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层面,从课程的设置上体现动态的管理,主动与企业沟通,实现错位对接。第三,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提升“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和品质,使学院的师资水平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需求,提升学院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从整体上促进学院校企合作的改革与发展。第四、在实训基地的功能上,集生产、实训、技术开发与服务、技能培训与鉴定等四位于一体。通过基地合建,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改革,推进“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

4.完善教学体系,让企业参与系部专业教学计划制定并实施教学,把校企合作向纵深推进。主要体现在学院教师和企业技术专家对相关的技术领域或岗位(群)进行工作分析,确定人才培养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在此基础上,学院利用企业提供的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信息、职业核心能力、技能水平等,组织校内教学和管理人员开展教学分析,制定职业能力项目教学模块,开发课程,实施高等院校的教育与教学。首先,校企双方成立校企合作工作站、技术交流室和攻关研究小组,依据不同的合作项目内容,有层次的选择开展相应合作方式,密切双方的教学合作。其次,组建由课程开发专家、企业技术人员、专业教师组成的课程建设团队,以项目管理形式开展课程建设管理,实行目标管理,不断提升校企合作的建设内涵。第三,建立开放型的专业建设机制,吸纳更多的行业企业人员参与专业建设改革的全过程,共同研究制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顶岗实习管理机制、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共同开发工学结合课程教学资源。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2]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3]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4]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5] 赵昕、宿琳琳.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7(5).

下载德国职业教育对广东高职校企合作对接机制发展的启示与探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德国职业教育对广东高职校企合作对接机制发展的启示与探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