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实验报告-高电压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实验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实验报告3
一、实验目的
1.介质损耗角正切的测量。通过本试验了解现场设备预试的基本过程,并巩固所学知识。具体内容如下:学习使用预防性试验规程;掌握Q S-l电桥正、反接线测量方法;掌握用摇表测绝缘的方法;了解高压试验时基本的安全技术、注意事项;
2.工频高压演示实验。掌握工频高压的几种测量方法:用测量球隙进行测量、用高压静电电压表进行测量和用工频分压器(电容式分压器)配合低压仪表进行测量。
二、实验内容
1.介质损耗角正切的测量 1.1西林电桥基本原理
图1西林电桥原理接线图
西林电桥原理接线图如图1所示。图中Cx,Rx为被测试样的等效并联电容与电阻,R3、R4表示电阻比例臂,Cn为平衡试样电容Cx的标准,C4为平衡损耗角正切的可变电容。
根据电容平衡原理,当:ZxZ4ZnZ3
式中Zx、Zn、Z3、Z4分别是电桥的试样阻抗,标准电容器阻抗以及桥臂Z3和Z4的阻抗。
11111jCxZnjC4ZRZRjCZR3,4xn,34其中:x。解所得方程式,得: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实验
R41 Cn2R31tanxCxtanxC4R4
电桥的平衡是通过R3和C4来改变桥臂电压的大小和相位来实现的。在实际操作中,由于R3和C4相互之间也有影响,故需反复调节R3和C4,才能达到电桥的平衡。
由于绝大多数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是直接放在接地底座上的,换言之,被试品的一极往往是固定接地的。这时就不能用上述正接线来测量它们的tan,而应改用图2所示的反接线法进行测量。
图2西林电桥反接线原理图
1.2tan测量的影响因素 1)外界电磁场的干扰影响
在现场进行测量时,试品和桥体往往处在周围带电部分的电场作用范围之内,虽然电桥本体及连接线都如前所述采取了屏蔽,但对试品通常无法做到全部屏蔽。这时等值干扰电源电压就会通过对试品高压电极的杂散电容产生干扰电流,影响测量。
消除或减小由于电场干扰引起的误差,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
①加设屏蔽,用金属屏蔽罩或网把试品与干扰源隔开。②采用移相电源
③倒相法
2)温度的影响
温度对tan值的影响很大,具体的影响程度随绝缘材料和结构的不同而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实验
异。一般来说,tan随温度的增高而增大。现场试验时的绝缘温度是不一定的,所以为了便于比较,应将在各种温度下测得的tan值换算到20℃时的值。
3)试验电压的影响 4)试品电容量的影响
对于电容量较小的试品(例如套管、互感器等),测量tan能有效地发现局部集中性缺陷和整体分布性缺陷。但对电容量较大的试品(例如大中型发电机、变压器、电力电缆、电力电容器等)测量tan只能发现整体分布性缺陷。
5)试品表面泄漏的影响
试品表面泄漏电阻总是与试品等值电阻Rx并联,显然会影响所测得的tan值,这在试品的Cx较小时尤需注意。
2.工频高压演示试验
2.1实验装置及线路图
工频实验装置如图3所示。
T1调压器T2Vl测量绕组K~R1=V2Z1R2CxZ2V3G
图3 工频高压试验线路图
T1——调压器T2——高压试验变压器 Vl——交流电压表 V2——静电电压表
V3——交流电压表或示波器 R1——变压器保护电阻,10~20K R2——球隙保护电 Cx——试品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实验
2.2实验说明
工频高电压试验装置通常由调压器、试验变压器、保护电阻、分压器和静电电压表以及球隙等组成。
试验变压器的工作原理与电力变压器相同,但由于工作条件和工作任务的不同,试验变压器具有工作电压高、变比大、漏抗大、绝缘裕度小、容量小、工作时间短等特点。其主要类型有单套管金属外壳型试验变压器、双套管金属外壳型试验变压器、绝缘外壳型试验变压器和串级试验变压器。
进行工频高电压试验时,要求试验电压从零开始,均匀升压,因此必须使用调压设备。调压设备主要有四种:自藕调压器、感应调压器、移卷调压器和电动发电机组。
保护电阻用固体电阻或水电阻。R1的阻值一般按每伏0.1选取,R2的阻值可按每伏0.1~0.5选取,并应校验R1、R2的外表面绝缘强度。在试验电压下,当试品发生击穿、闪络或球隙放电时,R1、R2不应发生沿面闪络,且具有相应的热容量,其长度可按每米150~200kV(有效值)选取。
静电电压表是测量工频高电压的常用电压表,它是一种测量静电力大小的表计。根据测量原理的不同,可分为绝对静电电压表和相对静电电压表,后者被广泛用于工程测量。由于静电电压表的输入阻抗及固有振荡频率都很高,所以常被用于直流电压及宽频带范围的交流电压的测量。
三、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参观学习实验和实际试验,我对高电压这门课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认识,之前本科学习过高电压技术这门课程,但从没接触过高电压试验。这次的试验是对过去的巩固和复习,收获颇多。特别的,这次试验要求我们在安全意识方面要保持高度的重视,保证人身和设备的安全是进行高压试验特别强调的问题。
通过对高压电气设备的试验学习,对电气设备绝缘、电力变压器、高压开关等高压设备试验原理有了基础的理论知识,帮助我们对试验的具体操作方法和试验目的有了形象的认识,这对今后开展试验工作具有指导性的作用。
最后,我们还进行了工频高压试验的实际测量,但测量的结果与理论分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实验
析有出入。估计是高压试验的对象放电还未完成,我们就急着试验的原因。
在此,非常感谢老师提供我们这样的机会,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系统的认识相结合,开拓了我们的视野,这让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更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让我们的思路更加开阔,让我们对所学知识有全面的掌握。
第二篇: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实验报告-列车控制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实验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实验报告5
一、实验目的
通过参观冯教授的实验室,了解列车运行的时序与牵引传动的原理及其仿真平台系统的组成,对牵引传动系统形成整体认识。
二、实验内容
1.列车运行与牵引传动分布式综合仿真平台系统的组成
列车运行与牵引传动分布式综合仿真平台如图1所示,以“列车运行”与“牵引传动”为核心,基于HLA技术创建的分布式仿真平台,包含总控台、牵引供电系统、地面信号系统、列车运行三维视景、故障诊断、司控台、车载DMI、车载MMI、中央控制单元(CCU)、车载ATP、车载ATO、牵引传动系统、制动系统等子系统。
图1系统的组成
2.HLA技术的认识与各子系统的介绍
HLA(高层体系结构,High Level Architecture)是由美国国防部提出的新型分布式仿真框架。通过提供通用的、相对独立的运行支撑框架(RTI,Run Time Infrastructure),将应用层与其底层支撑环境功能分离,隐蔽各自的实现细节。使用户不需要关注底层通信的细节,只专注于专业方面的应用开发。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实验
图2HLA平台
1)系统数据流图
系统各子节点之间的数据交互如图3所示,总控台负责发送仿真控制指令、管理系统时间推进、监控子系统的仿真运行状态,司控台、车载DMI、车载MMI、中央控制单元(CCU)、车载ATP、车载ATO、牵引传动系统和制动系统等作为车载运行子系统,与牵引供电系统及地面信号系统进行交互。
图3 2)总控台
总控台软件如图4所示,主要负责列车运行综合仿真平台的仿真过程控制,发送仿真同步并开始、仿真结束等指令,监控各个子系统与RTI的连接状态,并在仿真运行过程中向各个子系统发送仿真系统时间校对信号。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实验
图4总控台
3)车载CCU 车载CCU(中央控制单元)如图5所示,负责整车级逻辑控制、牵引/制动力分配,状态数据/故障数据的采集处理和记录等工作,是高速列车的中枢神经。因而,针对CCU的功能细致分析,研究CCU的工作机制,数据/指令接口,设计相应的仿真模块,在对列车开展实验室环境下的仿真研究中有着重要意义。
车载CCU接收司机操纵指令(或ATO指令)、ATP指令,通过逻辑控制进行对列车牵引和制动指令的分配,保证列车的安全运行。
图5车载CCU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实验
图6车载CCU逻辑控制部分仿真图
CCU诊断单元主要包括故障数据采集和分析模块、故障警报模块、故障记录模块以及故障处理措施模块。通过接收外部监测的信息,该单元能够实现故障的实时分析、预警,提供解决方案,是列车故障诊断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4)司控台
高速动车组司机控制台如图7所示,是司机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于人工驾驶时的列车操纵器。司机通过点击相应按钮与改变相关手柄级位,向综合仿真系统的其他子部(如CCU)发送驾驶指令。
图7司控台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实验
5)制动系统
制动系统仿真软件模拟动车组的各级制动效果,并提供与综合仿真平台其他子系统额信息和指令交互接口。
制动系统接收司控台制动手柄级位或ATP/ATO装置发出的制动指令,通过制动控制计算,与牵引传动系统交互再生制动指令和反馈信息,确定列车各项制动参数。
6)牵引供电系统
牵引供电系统分别与综合仿真平台中的总控台、传动系统与车线耦合解算三大子系统产生数据交互。总控台向本模块发布仿真启动、暂停与终止指令;传动系统与车线耦合解算模块向本模块发布线路中运行列车的车型、车次、需求功率、位置、时间与速度;本模块综合以上信息对列车供电电压与实际发挥功率进行解算,并反馈给传动系统子模块。
图8牵引供电系统
7)牵引传动系统
在分布式仿真系统中,牵引传动系统在牵引工况时实现从受电弓获得电能,最后转化为牵引电机的机械能;再生制动工况时,实现牵引电机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经牵引变流器变换,输出电能质量合格的电能,回馈牵引供电网。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实验
图9牵引传动系统
8)地面信号系统
地面设备主要功能是为列车的安全行驶提供数据支持和调度运行指令。车站列控中心负责控制轨道电路编码、信号机显示、有源应答器报文的存储和调用以及相邻车站列控中心之间的安全信息传输等。车站联锁根据列车进路信息,控制信号机、道岔等站内信号设备,使之具有一定的制约关系,确保列车在站内的行车安全。轨道电路负责检查列车是否完全进入轨道区段以及区段的空闲/占用情况,并不间断向列车传输前方空闲闭塞分区数量等信息。应答器向列车发送前方线路参数、限速及定位等数据。
9)车载ATP 车载ATP,即自动列车防护。主要接收来自地面信号系统的轨道电路信息、应答器信息。车载ATP根据地面应答器发送的信息实时绘制出前方两个应答器范围内的紧急制动曲线,最大常用制动曲线,和报警曲线。车载ATP将从列车解算模块接收到的车速信息与列车的防护曲线进行比较,如果列车速度超过W曲线,列车会发出警告,提示司机注意车速;若列车速度超过SBI曲线,会触发列车最大常用制动;若列车速度超过EBI曲线,则会触发列车紧急制动,迫使列车制动停车。
10)车载DMI、MMI 司机控制台人机交互界面(DMI)如图10(左一),是列车在运行过程中司机实时监视列车运行各项指标的重要接口。司机根据DMI所显示的各项机车参数,并结合实际情况,向正在运行中的列车下达各项控制指令。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实验
列车人机交互界面(MMI)如图10(右一,右二),是司机监视和控制列车空调、车门等各种部件状态的重要接口,司机可以实时获取列车当前网压、网流、列车工况等信息。
图10车载DMI、MMI
11)三维视景及其驱动程序
三维视景可实现列车实时运行环境的模拟,给司机以真实驾驶体验,是列车运行模拟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三维视景主要负责接收来自列车解算模块的列车位置和速度信息,以动态的视景形式展现出来。
视景驱动程序的功能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的作用是驱动程序接收HLA平台的计算结果,如列车速度、列车位置等信息,第二部分的作用是处理从HLA平台接收到的数据,第三部分的作用是将处理后的数据通过UDP网络通信的方式发送给视景,驱动视景往前推进。
3.高速动车组故障诊断系统简介
高速动车组诊断是指对现实情况与理想情况偏差的判定。高速动车组诊断过程图11所示:
图11牵引传动系统
故障诊断系统主要包含: 1)诊断事件
当发生故障时,引发一个诊断事件。诊断事件从故障产生原因来看,可分为如下三类:技术缺陷,操作失误,操作记录。
2)诊断文件系统
诊断文件系统是记录高速动车组故障信息及故障处理方案的知识管理系统,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实验
借助于该系统可以实现高速动车组的诊断数据评估和输出目标定位。
三、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参观学习实验,对列车运行与牵引传动系统有了一个整体认识。王青云老师的细心讲解,我获益匪浅。
首先,通过对整个系统的了解,我知道该仿真平台是基于HLA技术创建的分布式仿真平台,包含总控台、牵引供电系统、地面信号系统、列车运行三维视景、故障诊断、司控台、车载DMI、车载MMI、中央控制单元(CCU)、车载ATP、车载ATO、牵引传动系统、制动系统等子系统。虽然对里面的具体实现还是不太明白,但已经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列车牵引传动系统概念模型。同时,老师的耐心讲解在很大程度上让我了解到系统的作用,解决了我的一些认识误差,如牵引系统与传动系统的区别等。
最后,在实验平台的接触中,我看到了仿真运行的各种有趣之处。王老师给我们运行了程序,我觉得像在玩游戏似的,在看的同时我会想这究竟是怎么做到的,让我产生对这仿真的兴趣,在以后的学习中会更多地思考要怎么样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了我学习的热情。
在此,非常感谢老师提供我们这样的机会,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系统的认识相结合,开拓了我们的视野,这让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更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让我们的思路更加开阔,让我们对所学知识有全面的掌握。
第三篇: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专业代码:080802)
一、主要研究方向及其学术队伍 研究方向一:风电控制与继电保护技术
本研究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特色和意义
风能的利用,关键在风能转化为电能的设备—风力机制造技术,而风力机的检测与控制技术是风力机制造及风力机有效运行的基本保证。
风力机的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是以风能领域内的检测和控制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现代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电子与通讯技术、测量技术等来研究系统的检测、控制、设计和实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尤其是风力机制造及风力机有效运行中,由于检测及被控对象的严重非线性、数学模型不确定、系统的工作点变化剧烈等因素,以使传统的检测和控制方法难以满足要求。由于传统检测和控制往往只考虑控制系统和受控对象所组成的“独立”体系,而忽略了环境所施加的影响,而现代大型风力机复杂的检测、控制和决策问题,必然把外界环境和对象以及检测、控制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分析和设计。另外对于控制任务或控制目标,传统控制只着眼于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实际上检测与控制任务或目标有多重性和时变性,而且还包括任务所含信息的处理过程,即任务的集合处理。面对复杂的对象、复杂的环境和复杂的任务,用传统的检测与控制理论和方法去解决是不可能的,为使我国的风能利用及风力机制造技术朝着大型化、高度智能化方向发展,就必须研究和使用新的检测和控制手段。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是保护电力网用电设备安全的重要设施,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 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输电线路的故障如不能快速准确地切除而引起故障扩大甚至系统失稳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是难以估量的。因此对继电保护装置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提高保护的可靠性, 对继电保护在线路故障时的动作特性进行预先分析仿真、研究, 以及事故后进行准确的校验、分析都是十分必要的。
研究方向二: 电力系统稳定控制与保护
本研究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特色和意义
首先,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提高电网运行的自动化水平,重点研究适合于互联电网和电力市场环境下的调度自动化技术和配电自动化系统以及先进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完善高速数据网络和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基本建成电力系统的信息安全体系,研究发电厂监控和优化运行技术,状态检修技术,提高电厂的生产自动化水平和现代化管理水平,在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研究具有新疆特色的科学、实用、先进的配网自动化系统、电力调度自动化、配电网综合自动化、继电保护与运行自动化、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无人值班变电站自动化、电力系统安全运行自动化。
再则,风能以其无污染,可再生,蕴量丰富的优势,在电力行业得到了广泛的重视,无论国外还是国内,都在对风力发电进行探索、研究。随着风机容量的不断增加,风力发电场也由陆地拓向了海洋。这使得传统电力系统分析的方法需要一定的修改。风力发电机大部分采用多种形式的发电机,风能具有随机性、受季节影响的特点。风力发电对所接入的电网冲击如何,影响有多大,是否会导致电力系统不稳定等因素都是必须考虑的。因此,含风力发电的自动化系统研究也势在必行。
新疆风能资源丰富,风电装机容量也位于全国之首,就风电系统稳定性而言,风力发电的原动力是
--0--
风。风机由于其自身机械强度的限制,若风速在其允许范围内,风机则可以投入电网进行发电,若风速超出其限制,则要停止风机运行,这种风机的投切对电网是一种干扰,当风机的容量达到相当规模时,这种干扰则比较严重,同样风机故障也会对电网造成影响,因此迫切需要对风机的投切和风机的故障对电网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以便找到风电在电网中的最佳配置容量及改造风电控制设备和配置相应的继电保护,以使对电网干扰达到最小,为风电场规划和风电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依据和指导。
研究方向三:电力系统优化与仿真
本研究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特色和意义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 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有效降低网损,减少无功设备投资,降低燃煤耗量,电网经济运行越来越重要,但是电力网结构复杂,设备众多,覆盖面广,必须针对现场实际特点找到有效的优化控制方案,首先进行计算机分析计算仿真,再应用于实际电网.因电网覆盖面大,必须全网综合考虑,不能盲目投资和改造设备,为此进行电力系统理论推导和优化计算、分析仿真,可以节约资金,避免浪费和无谓的投入。同时也可尽快缩短与国内外技术水平的差距,尽快实现新疆电网高质量高水平的安全稳定经济的运行。
主要应用国内外大型软件或编制软件进行优化仿真计算,根据潮流计算、灵敏度分析的结果进行优化控制方案制定。同时将供热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如何实现按需供热,并使热量按需分配运用电力系统优化理论和潮流优化算法软件进行模拟类比仿真。
二、培养目标
1.培养目标
为适应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电气工程学科高层次专门技术人才,本学科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应满足以下要求:
(1)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掌握科学的方法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品行端正,遵纪守法;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在电气工程学科领域内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熟悉所从事研究方向及相近研究方向的科学技术发展动向。
(3)在电气工程学科领域内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具有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4)第一外国语要求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5)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身体健康。2.培养方式
(1)结合硕士研究生的特点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党的方针政策教育,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道德的教育,进行社会主义与法制教育。
(2)采用理论学习和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使硕士研究生在电气工程学科领域内掌握坚实而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在本学科范围内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3)硕士生的课程学习在硕士生培养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硕士生应通过课程学习加深理论基础,扩大知识面。硕士生的课程学习一般应以授课和自学相结合。
(4)硕士学位论文工作是硕士生培养的关键和核心。硕士学位论文要由硕士生独立完成,导师的作用在于指导研究方向,启发硕士生深入思考、正确分析与判断,充分发挥硕士生的创
造能力和开拓进取精神。
(5)在指导上采取以指导教师为主、导师负责和硕士点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法。也可和其他高校、研究单位或工厂企业联合培养,吸收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参加指导。
(6)导师应以高度的责任心,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成长,对研究生严格要求,严格管理,既要教书又要育人。导师应根据本方案的要求并结合研究生的特点,认真制定培养计划,检查并督促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并指导研究生论文选题、文献查阅、调研、科研工作、学位论文撰写和答辩。导师应注意在各个环节上培养研究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7)导师所在硕士点在研究生培养计划的制定、硕士学位论文选题、论文工作及论文撰写、答辩等各个环节上应积极发挥集体培养的优势并起到质量监控的作用,以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电气工程学院学位分委员会应充分发挥对研究生质量把关的作用。
3.学习年限:
一般为三年(在职人员为三至四年)。
三、本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及学分的基本要求
总学分:38学分其中: 公共学位课
专业外语 基础学位课 专业学位课
须修 3门; 8学分 须修 1门; 1学分 须修 4门; 9 学分 须修 3门; 6学分
前沿讲座(含讨论班)须参加12次;2学分 教学实践或社会调查(学术活动)2学分 跨一级学科课程 专业选修课程
须修 1门; 2学分 须修 4门; 8学分
四 — 1本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四 — 2硕士研究生前沿讲座课(含讨论班)的基本要求
1.讲座课或讨论班的基本范围或基本形式
(1)学院组织的由在读研究生公开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为主的学术报告和讨论会(2)聘请国内外名校专家和教授举行的科技讲座。2.次数、考核方式及基本要求
硕士生在校期间除了必要的课程学习,还须完成讲座选听必修环节2学分,要求硕士生应选听12次以上学术讲座(含讨论班)并提交心得体会,学位论文选题报告1次,要求硕士生应在2年内完成选题报告,并按规定填写选题报告表。
五、本专业硕士研究生文献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专业学术期刊目录
六、学位论文的基本标准
1.硕士学位论文工作是硕士生在校期间的主要工作之一。硕士论文的质量反映了硕士生是否掌握坚实而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是否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是硕士生能否被授予硕士学位的关键。
2.硕士学位论文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由硕士生本人独立完成。论文应有较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应在电力科学或电力专门技术上作出具有一定创新的研究成果,并在理论上或实际上对电力学科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有较大的意义。为保证论文质量,论文工作必须有一定工作量,用于论文工作的实际时间一般应不得少于一学年。
3.学位论文工作一般包括文献阅读、科研调查、选题报告、理论分析、软件设计、实验工作、论文撰写、论文答辩等环节。选题的准备工作在第2学期课程学习的同时就应着手进行。力争在第3学期末,最迟在第4学期应正式做选题报告并提交论文工作计划。硕士生所在硕士点应组织开题答辩并对选题进
行审查和把关,硕士论文基本完成后,修改并正式提交论文,方可报学院批准进行论文评阅和学位论文答辩。
七、本专业硕士研究生须具备的科研能力与水平的基本要求
1.硕士生应参与本学科的某一研究方向提出的对电工科学技术的发展或国民经济具有较大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的课题,或者是高水平的横向课题。培养科研能力。
2.硕士生在正式撰写硕士学位论文前,在进行学位论文的研究工作期间应尽可能多地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或者积极参加科研项目。硕士学位论文应是在硕士生已发表的有关论文和待发表的有关论文或已取得的科研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汇总、概括、深化和提高,论文或成果应达到学校规定的条件。
八、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
实践能力培养应在第2学期开始课程学习的同时就应着手进行。由硕士点负责助教实践安排和助岗实践安排,由导师负责科研培训并安排工作计划。第4学期末提交实践及科研培训报告。
第5学期开始到电力现场和内地高校及研究所调研并进行科学研究和硕士论文的撰写。
第四篇:电力系统自动化
第一章发电机的自动并列
1并列操作的原因:①随着负荷的波动,电力系统中运行的发电机组台数也要不断变动②当系统发生故
障时要求将备用电机迅速投入电网运行。
2同步发电机组的并列方法分为:准同期并列、自同期并列。
准同期并列:设待并发电机组G已加上了励磁电流,其端电压为∪G,调节发电机组 ∪G 的状态参
数,使之符合并列条件,并将其投入系统的操作,称为准同期并列。
准同期并列的理想条件:FG=FG(频率相等), UG=UX(电压幅值相等), e=(相角差为零)3同步发电机组并列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并列断路器合闸时,冲击电流应尽可能地小,其瞬时最大值一般不应超过1~2倍的额定电流。②发电机组并入电网后能迅速进入同步运行状态,起暂态过程要短,以减小对电力系统的扰动。4 电压差检测:电压差的检测可直接用UG和UX的幅值进行比较,两电压分别经变压器、整流桥和一个电压
平衡电路检测电压的绝对值,当电压值小于允许值时发出“电压差合格允许合闸”的信号。
5滑差检测:利用比较恒定超前时间电平检测器和恒定超前相角电平检测器的动作次序来实现滑差检测。
第二章 同步发电机励磁自动控制系统
1同步发电机的励磁系统组成:励磁功率单元、励磁调节器
2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的任务:①电压控制 ②控制无功功率的分配 ③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④改善电力系统的运行条件⑤实现强行减磁
3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种类:直流励磁机励磁系统,交流励磁机励磁系统,静止励磁系统
4励磁调节器的功能:保证发电机端电压不变,保证发电机间无功电流的合理分配
5励磁调节器基本的控制有测量比较、综合放大及移相触发单元组成第三章
1自动发电控制系统四个基本任务:①使全系统的发电机输出功率和总负荷功率相匹配 ②将电力系统的频率偏差调整控制到零,保持系统频率为额定值 ③控制区域间联络的交换功率与计划值相等,以实现各个区域内有功功率和负荷功率的平衡 ④在区域内各发电厂之间进行负荷的经济分配
2调频器的控制信号有:比例、积分、微分三种形式
第四章
1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电源有哪几种:同步发电机、同步调相机及同步电动机、并联电容器、静止无功功
率补偿器、高压输电线路的充电功率
2电力系统电压控制措施:发电机控制调压、控制变压器变比调压、利用无功功率补偿设备调压、利用串
联电容器控制调压。
3AGC的基本功能:①使发电自动跟踪电力系统负荷变化。②响应负荷和发电的随机变化,维持发电频
率为额定值。③在各区域间分配发电功率,维持区域间功率交换为计划值。④对周期性的负荷变化按发电计划调整发电功率。⑤监视和调整备用容量,满足电力系统安全要求。
第五章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
1电力系统调度的主要任务
①保证供电的质量优越②保证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③保证系统运行的安全水平④提供强有力的事故处理措施
2RTU的任务:数据采集、数据通信、执行命令、其他功能(当地功能、自动诊断功能)
3远动技术的主要内容是“四遥”------遥测、遥信、遥控、遥调
4SCADA子系统包过:数据采集、数据传输与处理、计算机控制、人机界面及警告处理
5通信规约:为保证通信双方能正确有效地进行数据传输,在通信的发送和接收过程中有一定的规定,以
约束双方进行正确协调的工作,我们将这些规定成为数据传输规程,简称通信规约。
包括:循环式规约、问答式规约
6通信信道:电力载波通信、光纤通信、微波中继通信和卫星通信
7按照系统负荷预测的周期电力系统的负荷预测可分为:超短期、短期、中期、长期负荷预测。8微增率:输入耗量微增量与输出功率微增量的比值
9SCADA采集的数据的缺点:数据不齐全、数据不精确、受干扰时回出现不良数据、数据不和谐
第六章
1能连管理系统(EMS)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电力系统的综合自动化系统,主要针对发电和输电系统,用于大区级电网的调度中心。根据能量管理系统发展的配电管理系统(DMS)主要针对配电和用户系统,用于10kV以下的电网。
2配电管理系统DMS的通信方案:①主站与主站之间使用单模光纤 ②子站与FTU之间,使用多模光纤
③TTU与电量集抄系统的数据转发。
3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远方终端有:①馈线远方终端 ②配电变压器远方终端 ③变电所内的远方终端。4远程自动抄表系统构成:具有自动抄表功能的电能表、抄表集中器、抄表交换机、中央信息处理机。5远程自动抄表系统的典型方案:①总线式抄表系统 ②三级网络的远程自动抄表系统③采用无线电台的远程自动抄表系统
第七章
1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基本功能:①监控子系统 ②微机保护子系统 ③电压、无功综合控制子系统
④低频减负荷及备用电源自投控制子系统 ⑤通信子系统。
2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的结构形式:集中式、分散集中式、分散与集中相结合式、全分散式
第五篇:电压实验报告
物理实验报告单 九年级
姓名:
组名:
实验名称:
练习使用电压表 实验目的:
正确使用电压表测用电器工作时的电压
实验器材:学生电源
实验步骤:1、校零
:2)、按电路图把电压表与用电器(小灯泡)
联,并注意要让电流从
线柱流入,从
接线柱流出,并选择合适的。
。3、测出灯泡工作时两端的值。
实验结论:
小灯泡工作时两端的电压 U=
V
1.电压表正确使用要注意以下几点:
((“两要、两不要、两看清”)
“两要”:电压表要与被测用电器
联,电流 要
进
出。
“两不要”: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不超量程时可把电压表直接接到电
源两极上,测出。
“两看清”:看清电压表所用,看清电压表每一小格所表示的电压值即。
教师评分:
日期
物理实验报告单 九年级
班级:
姓名:
实验名称:
探究串联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电压的关系
实验目的:
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
实验器材:
学生电源、电压表、三个小灯泡(其中两个规格相同)、开关、导线若干
实验步骤:
①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②将电压表分别并联在电路中 B AB 之间、C BC 之间、C AC 之间,并分别记录测量的电压值;
③换用另外的小灯泡再测一次。
实验记录:
L L 1 1 两端的电压 U U 1 1 /V
L L 2 2 两端的电压 U U 2 2 /V
总电压 U U /V
第一次测量
第二次测量
实验结论:
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
表达式:
教师评分:
日期
物理实验报告单 九年级
班级:
姓名:
实验名称:
探究并联电路各支路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电压的关系
实验目的:
探究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
实验器材:
学生电源、电压表、三个小灯泡(其中两个规格相同)、开关、导线若干
实验步骤:
①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②将电压表分别并联在电路中 AB、之间、CD 之间、F EF 之间,并分别记录测量的电压值;
③换用另外的小灯泡再测一次。
实验记录:
L L 1 1 两端的电压 U U 1 1 /V
L L 2 2 两端的电压 U U 2 2 /V
总电压 U U /V
第一次测量
第二次测量
实验结论:
并联电路电压的特点:
表达式:
教师评分:
日期
中学物理实验报告单 九年级
组 名:
实验名称:练习使用滑动变阻器
实验目的:
学会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和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
实验器材:
学生电源、小灯泡及灯座、开关、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
实验步骤:1、检查器材:检查实验所需器材是否齐全。
2、观察滑动变阻器的铭牌:观察滑动变阻器的铭牌,并记录所用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
3、画电路图。
4.、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
(1 1)断开开关,连接实物;
(2 2)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至最大阻值处;
(3 3)检查电路是否正确。
5、闭合开关,移动滑片位置,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观片 察小灯泡的亮度变化,记录当滑片 P P 向右移动时,变阻器的电阻变化,小灯泡的亮度变化。
A B
A C
A D
B C
B D
C D
实验结论: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接线柱 片 滑片 P 自 左向右 移动时电路中的变化情况由(即由 A 滑向 B 端)
小灯泡(变亮,不变,变暗)
电流(变大,变小,不变)
A B
A C
A D
B C
B D
C D
教师评分:
日期
中学物理实验报告单 九年级
组 名:
实验名称: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并认识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实验器材:
学生电源、定值电阻两个、开关、滑动变阻器、电流表和电压表、导线若干
实验步骤:
1、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开关断开,将滑动变阻器滑片位于阻值最大位置; 2、闭合开关,调节滑片位置,观察电流表示数 I、电压表示数 U,并记录在数据表格中。
3、改变滑片位置,观察电流表示数 I1,电压表示数 U1,并记录在数据表格中; 4、仿照步骤 3,再重复四次,观察电流表示数 I2---I6,电压表示数 U2---U6,并记录在数据表格中。
实验结论:
次数 电阻R/Ω 电压 U/V 电流 I/A 1
结论: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
教师评分:
日期
中学物理实验报告单 九年级
班级:
组 名:
实验名称: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实验目的:
通过探究,得出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
实验器材:
学生电源、三个不同阻值定值电阻、开关、滑动变阻器、电流表和电压表各、导线若干
实验步骤:
1、按电路图连接实物,将 R1 接入电路,开关断开,滑动变阻器滑片位于阻值最大位置; 2 2、闭合开关,调节滑片位置,观察电压表示数等于 2v 时,观察电流表示数 I 1 和电阻值 R 1,并将 I 1、R 1 记录在数据表格中; 3、断开开关,将滑动变阻器滑片位于阻值最大处,用 R 2 替换 R 1,闭合开关,调节滑片位置,观察电压表示数为 2v 时,观察电流表示数 I 2 和电阻值 R 2,并将 I 2、R 2 记录在数据表格中; 4、仿照步骤 3 再做四次,将 I 1---I 6 ,R 1---R 6 记录在数据表格中。
实验结论:
次数 电压 U/V
电阻R/Ω 电流 I/A 1
结论:电压一定时。
教师评分:
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