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实施走班制可研性报告[最终版]
南京市第十三中学红山校区关于开展走班制实验的思考
张恒柱
一、实施的背景
把学生按学习成绩分成快慢班,是前些年来教育界普遍存在的一种做法。这样分班,出发点是为了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但事实上,把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集中在一个班里对他们的发展不利。国际上对此比较有代表性的意见是:按学生成绩分班,分到好班的学生的成绩略有提升,而分到中、低层次班级的学生的发展则明显受到影响。
分快慢班时往往把优质资源集中在快班,这种做法违背教育公平原则,侵犯了部分学生的合法权益,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慢班的学生可能会因为遭到不平等对待而自暴自弃,快班的部分学生照样会因为找不到原有的优势而产生许多心理问题。人的素质是复杂而多元的,仅仅凭总成绩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并据此来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根本不符合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的真正精神,不利于学生素养的全面提高,也不会因此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2006年9月1日起实施的义务教育法规定: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新义务教育法明确叫停了分快慢班的做法。
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新课程理念也要求教师关注每一个学生,实行分层教学。但是,普遍的大班教学让分层教学很难落到实处,学生的特长难以得到发挥和展现。要做到新课程要求的以学生发展为本,就必须改变全年级几百名学生“同读一本书,同做一样练习”的做法,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走班制”是一种全新的管理和教学思路,它解决了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矛盾。”
2000年,南京市第一中学初中部就试行了“走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由于电脑派号所产生的的同一个班级的学生接受能力相差过大的弊端。2007年,南京市滨江中学面对由于学校重组引起的学生成绩差异较大,教学存在一定困难这一局面,在初三年级采用分层教学模式,把学生的英语、数学、物理、化学四门课程学科成绩分为ABCD四个等级,学生根据自己的单科等级去选择相应等级课程上课。这种因材施教的做法,有利于学生学科成绩的全面提高,使优秀 的孩子更优秀,普通的孩子变优秀。
二、施行走班制的可行性
1、我校位于玄武区与栖霞区交界,城郊结合部的位置,但学生整体较单纯,学校建立5年来,通过持之以恒的习惯养成教育,学生整体行为习惯较好,秩序稳定。学校贯穿始终的德育管理、学生稳定的行为状态保障了施行走班制后学校的秩序。
2、我校的直升生源主要来自于红山小学及月苑小学的学生,生源基础相对较弱,学生个体差异较大,直升班为平行分班,班级内学生成绩差异很大,这样教师主要进行的是拉平教育和补短教育,学业成绩优秀的学生在课堂上“吃不饱”,而学习困难的学生又“吃不了”,教师的课堂教育陷入了“顾头顾不了尾,顾了尾又舍弃了头”的两难境地。这样的情况到了初二学生的差距进一步扩大。这种情况在很多学校也很普遍,但从传统的行政班的角度较难解决这个问题。走班制在一定程度上可解决这样的一种教育困境。
3、由于学校所处的红山街道居民整体素质不高,对学生的家庭教育往往比较片面与急躁,往往溺爱与打骂并存,造成了这些学生往往在心态上存在很大问题,他们安于现状,没有当头羊的勇气与信心,且喜欢在向后看时得到一种心理上的满足,学习上缺少拚搏精神,虽然自身有很大潜力可挖,可由于以上因素致使他们常常处于中游状态而无进步而言,所以很多学生都很难体会到学习带来的成功与快乐,甚至有的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走班制的实施承认学生的层次差别,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实施教学。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教师的辅导下愉快地学习,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教师鼓励竞争,及时表扬和调整目标要求,这符合学生的好胜心理,更进一步引发学生的内动力。一方面,教师重点辅导了中下生,为他们学习扫清障碍,不盲目批评学生,学生心理平衡了,心情愉快了,有利于促进中下生积极向上;另一方面,教师适当引导上等生,为他们进一步探索知识指明方向,学生觉得自己在不停地向知识的新领域迈进,心里有说不出的愉快,有利于上等生的不断进取。因此,分层教学适应于各层次学生学习心理,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减少甚至杜绝缀学、厌学现象的产生。
4、我校区的教师平均年龄为31岁,是一所极其年轻的学校。学校中大部分青年 2 教师但普遍教学经验不足,组织课堂及分层教学的能力较弱,所以在课堂上很容易忽视一些层次较差的学生,但他们活力、富有激情、勤奋、学习能力强。如果实行走班制,他们能较快适应这种方式。由于实施该方式后,特定教学班级内学生层次相当,便于年轻教师进行课堂教学。
5、我校初中初中毕业生的生源流向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参加升学考升入职业高中和五年制大专水平层次的学生,另一个是参加升学考进入普通高中进行深造的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对不同的学生的知识与能力上的不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根据不同要求对学生的现状、发展潜力等做出一个较为正确的评定,并针对他们之间的的差异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而由于学生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英语和数学学科方面,因此我们把走班的试点学科放在英语和数学两个科目进行。
6、我校经过近5年的发展,各项工作均已上正常轨道。5年的快速发展,使得学校在短时间内顺利通过省级示范初中验收等。而在教师创业激情有所减退的今天,如何让学校能继续保持旺盛的发展势头,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如何彰显学校的特色,走班制无疑是一种可以成为学校今后发展原动力及亮点的实施方案。
三、走班制实施方案设想
1、学校决定在2008级初一年级中实施走班制。本届初一年级暂定为10个行政班级,这十个班级中,一半的班级择校生每班控制在35~40人左右,其他为成绩较差的直升的学生。另一半的班级为较为中等的学生,这种方式主要是想让各班平均分差距不大。全年级10个行政班级中5个学生有较大差异的班级左右进行跑班。
2、我校实施走班制是在不打破原有行政班的基础上,全年级将学生按数学、英语两门学科的学习能力和程度,分别编成A(提高)、B(中等)、C(基础)三个层次A1、A2、B1、B2、C个班,不同的教师在不同的教室分别教学,学生则依照课表从原有的行政班出来,进入各自所属分层教学班走班上课。除了此两科之外,其它学科和教育活动,学生仍然回到原行政班进行。一学期后,再根据学生数、5个班英语 数学B2CA1A2B1B2CA1A2B1英学科的测试成绩和综合评价,重新调整划分。扩大B层次班,A、C层次班小班化教学是提高“走班教学,分层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3、根据各层次班的学习可能性水平和自己的实际情况,经学校建议推荐,由学生自主定层,填写《自主定层意向表》最后协商后为每个学生确定层次班。
4、师资和硬件配备:配备合适的教师,加强管理,是开展走班制的根本保证。设想英语和数学老师每人各带一个走班和不走班的班级。走班的授课时间为上午2-4节课。为保证正常教学秩序,学校对任课老师提高要求,要求教师加强责任心,加强课堂教学的管理、监督、调控;在教学班中,重新组织新的班委会(由每个行政班的课代表组成)负责该教学班的正常教学秩序,如考勤、课堂纪律、卫生、公物保管等班级事务。每个行政班级内配备供每一位行政班级内学生的用于摆放书和文具的柜子,学生走班时,只需带走相关教材即可。
四、走班制实施预期问题及解决方案
1、做好分层的准备工作,积极向学生、家长宣传,帮助家长及学生找出自身切合实际的“最近发展区”。
义务教育阶段“分层”本就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如果政策宣传得不到位,往往得不到家长的配合和支持,并容易陷入分好、中、差班的误区使得家长误解、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对于择校的学生,更要耐心地做好相关宣传工作,否则就会带来负作用。我们在操作前和实施过程中都特别强调要做好家长及学生的思想工作,加强思想教育,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寄予热切的期望。
2、广泛征询意见,初步形成了一套比较科学、并具有易操作性的分层方案,并在实施的过程中逐步完善和规范。
在进行“分层递进”教学改革前我们需特别关注在“分层”的方法、师资的配备、各层次学生人数的配备、各教学环节的优化设置等学生和家长都比较关心的中心环节方面,形成完善、科学的 “分层”方案。
在 “分层”时遵循的原则是“参考考试分数、看重发展潜力,尊重学生合理愿望”;分层的标准、“分层”的标准和方法:综合考试、评定分数(其中、期末为主,参考平时分数,结合教师的发展潜力评定值、学生的自我发展潜力评价值);学习态度评价分数(从听讲、作业完成相互协作、竞争向上意识等方面 4 由教师评定);操守、行为习惯遵守的分数(依据相关记录)。根据这三者相加所得的总分数划定下一阶段学生学习所处的层次(班级)。
3、需进一步优化学校德育管理体制以适应走班制
在“走班教学”模式下学生之间的交往范围从原来的一个班级的四五十个同学扩大到全年级的学生,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加大,这种相互影响可以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但由于原班级的教风、学风不同,学生间不良学习习惯、态度等方面相互影响也很大,这是一个较突出的矛盾。另外,原有行政班的班主任老师的工作也同时变得困难。因为相当多的学生不在班主任所教的教学班中上课,班主任就无法了解这些学生的学习情况,怎样使班主任的管理触角从行政班延伸到分层教学班,其中难度也很大。
(1)为分层教学班设立班主任。班主任为该教学班的任课教师(上文已提到)。辅导员负责对教学班的学生进行课堂和课后管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课外辅导,对学生在各层教学班中的流动进行指导,并和行政班的班主任及时交流学生的情况。同时管理上课教室的公物设施。(2)为分层教学班配备班干部。每个行政班的班主任与教学班的班主任共同协商选定课代表1名,这样保证在每个教学班里都有来自不同行政班的课代表。这些课代表是班主任和各教学班之间的联络员,负责把上课纪律、作业情况,包括对任课教师的反映等信息传递给行政班班主任。
(3)我校有比较成熟的对于新初一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培养方式。学校将在暑期对实施分层教学的教室进行合理规划,相对就近,以保证走班教学时学生的有序流动,能快速准确地找到各自的分层教室。(教室最好进行专门的桌椅配置)。学校可在暑期利用军训及开学前培训的契机,进行走班的初步模拟。帮助学生在开学前熟悉该模式的运行方式,保证开学后能顺利进行走班。
(4)学校领导和中层干部对实施“走班教学,分层教育”的年级和班级包干负责,及时了解在教育教学一线所发生的情况,对产生负面效应的偶发事情及时予以处理。
(5)学工处有专人负责配合C层次教学班的管理工作,尤其对班级教学秩序进行专项督查和管理;另外,建立问题生档案和心理辅导工作,确保后进生、问题生能正常进班学习。(6)对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以及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学生,责成各行政班班主任实行跟踪管理,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4、建立健全任课教师的学科素养及责任心,建立健全考评机制
(1)学校任课骨干教师,制订切合实际与各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适应的教学目标:在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保持教学进度一致然后各有侧重,A1、A2层次班增加难度拓宽加深,B1、B2层次班稍有难度稳步提高,C层次强化训练补缺补差。
(2)注重分层学科教师的集体备课,定期组织考核落实,教师在课堂训练和回家作业的设置上应适合5个层次班学习可能性水平和梯度,在阶段教学中应根据学生学习情况随时调整。对A层次的同学:多采用、“启发”“诱导”的方法,注重方法、思维模式的培养;促成提问、辩难、质疑习惯的养成;增强其自学能力和竞争、挑战意识。对B层次的同学采取“多讲多练”多 “点拨”的方法,重视对其基础知识的夯实;加深拓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其学习的主动性和向A层次学生挑战、永不服输的的精神。对C层次的同学加强情感投入,重视非智力性因素的培养,采取学生多练习,反复练习,集中进行训练的办法,以强化基础内容的巩固。主张教师面批、详批,重视讲评与订正。坚决刹住少部分学生抄袭作业的不良风气。促成学习习惯的养成,培养自信心、逐步剔除学习过程中的惰性和畏难情绪。
(3)在单元测验和期中、期末考试中采取同一试卷有所选择的灵活措施,加强平时的分层学习检测,尽量淡化期中、期末考试。使学生明确在哪个层面上学习,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关键是选择适合自己的层次。使得各层次班的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都尝到“跳一跳能摘到桃子”的成功喜悦。
(4)定期(每学期)实行层次间的流动,为各层次每个有进步的学生创造一个向上一层次递进的机会,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同时对不适应本层次教学的学生进行诊断分析,提出建议,重新定层。
(5)我们在实施分层递进教学的过程中,首先采用分层试题和结构评分。根据每一层面的教学目标,设置相对应层次的试题,有助于每一层面学生完成各自的学习任务,达到各自的学习目标。对任一层次的学生只要达到各自的奖励标准,都给予同考同奖,有超层的,更给以奖励。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升层或降层,6 不能作为一种单纯的奖励或惩罚的手段,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将教学设置在其最近发展区水平上,促使其递进。分层是手段,递进才是目的。
实践中采用分层而不定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自主认定恰当的分层目标。学生在完成上一层次教学目标时,将会有一种极大的成功感,并在自我学习目标认同中,重新定位。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某种机会使他们强烈地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得以施展以及得到别人承认所带来的激励作用。采用分层而不定层,适当让学生自主选择分层目标,学生在目标达成中看到自己的潜能,也使一些学生找到了自信、激发学习动机。这样的分层,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有助于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高个人的抱负水平,也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的潜能。
5、保障到位,措施落实
鉴于“走班教学,分层教育”的实际情况,分层教学班的老师教学压力加大,备课量增加,可能还有部分教师超负荷和跨头教学,所以必须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对教师进行物质和精神鼓励,加发超课时补助,在先进评选和每月的奖金中,给予适当倾斜。
五、进一步完善“走班教学,分层教育”的几点想法
1、“走班教学,分层教育”实施后,如何加强对实验室、计算机室和各教室的利用;
2、如何调整课程计划,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让学生动情、动容,以减轻学生学习的压力;
3、尝试各种有效时间,建立有效机制,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帮扶;
4、分层流动的周期能否考虑适当缩短,多长时间流动更合理;
5、走班上课的教学形式,行政班班主任和分层教学班的任课教师,如何进一步紧密配合,共同做好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工作,使分层教学班形成更加良好的学风和班风;
6、如何建立走班和非走班的班级、走班及不走班的学科的比较机制,进一步研究和探讨这种模式的效果
7、教导处建立学习冒尖生和学有困难学生的跟踪档案,定期进行质量诊断分析,和教师共同研究对策
第二篇:可研性报告
内蒙古磴口华润金牛2×600M发电(二期)可研性报告
项目名称:内蒙古磴口华润金牛2×600M发电(二期)项目
项目简介:华润金能工业园主要依托已建成的2×33万千瓦热电联产建设项目,重点发展电力工业、煤化工业、高载能工业、发酵工业、林纸工业等。该工业园将立足当地、周边地区和蒙古国的资源优势,力争用3—7年的时间把该工业园建成我市最大的煤电、高载能、煤化工产业基地。现在磴口县建设华润金牛2×600MW发电(二期)项目具有良好的条件:(1)煤资源优势:第一,与磴口毗邻的鄂尔多斯境内储有极为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其中煤炭总探明储量为1674亿吨,约占全国的1/6;预测总储量1万亿吨,占全国预测总储量的1/4。第二,与磴口相距70公里的乌海市是北方著名的“煤城”,煤炭运输与加工非常方便。第三,磴口西南、北、东北毗邻的对蒙常年开放口岸,每年均大量进口蒙古国煤炭,口岸均有铁路和公路与磴口相通,项目用煤能够得到保障。(2)运输优势:磴口地处华北和西北结合部,境内包兰铁路、临策铁路穿境而过,京藏高速公路、110国道、临哈高速公路等横贯全境,境内等级公路与周边地区四通八达。(3)原材料价格优势:本工程所需煤电在毗邻的乌海本地价格约180元/吨左右,加上运费和其他因素,到厂价在230~250元/吨之间。(4)供水条件:本项目用水由园区统一供给。(5)送电条件:园区内已建有500kv输电线路(至乌海北500kv变电站),另外,园区内建有110kv、220kv变电站,可满足项目送电需求。(6)土地条件:项目厂址在磴口工业园区内,毗邻磴口热电厂,本工程需要土地120公顷,已完成道路、给水等基本建设。
建设内容:新建2×600MW发电装置。公用工程及辅助工程由园区内统一规划建设配套。
投资估算:该项目总投资60亿元。
效益预测:本工程全部投资的财务净现值为13342万元,资本金净利润率为13.40%,全部投资的内部收益率为8.19%,大于基准收益率8%,全部投资的投资回收期为11.72年,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前期工作: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
合作方式:合资、合作、借贷。
第三篇:项目可研性报告
项目可研性报告
目录
第一部分项目基本资料 地二部分市场状况分析 第三部分项目情况分析 第四部分项目总规划建议
第一部分项目基本资料
1.城市概述
濮阳市位于河南省的东北部,北岸,冀、鲁、豫三省交界处。东北部与山东省的聊城毗邻,东、南部与山东省济宁、菏泽隔河相望,西南部与河南省的新乡市相倚,西部与河南省的安阳市,北部与河北省的邯郸市相连。濮阳是随着中原油田的开发而兴建的一座石油化工城市,是河南省确定的重点石油化工基地。是著名的石油化工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先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际花园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良好范例奖获得市。全市生产总值943.6(2011年)亿元,增长11.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0.2亿元、支出90.4亿元,分别增长19.1%和10.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3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077元,分别增长10.2%、15.1%。
中文名称: 濮阳市
外文名称: The City of Puyang别名: 淄阳、澶州、龙都行政区类别:地级市
所属地区: 中国华中
华龙区、高新区、濮北新区、下辖地区: 濮阳县、范县 南乐县、清丰县、台前县、政府驻地: 华龙区人民路51号电话区号: 0393邮政区码: 457000
地理位置: 河南省的东北部
面积: 人口: 方言:
4266平方千米
365.17万人(2009年)中原官话
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
气候条件:
气候
戚城遗址,仓颉庙,学堂岗圣
著名景点:
庙
机场: 翔龙机场火车站: 濮阳火车站车牌代码:豫J生产总值:994.5亿元人民币(2012年)
2.项目介绍
该项目地址位于濮阳市长庆路与任丘路交叉口
第四篇:走班制分析
如今,一些中学为培养所谓“尖子生”,在同年级搞“快慢班”。高中设“快慢班”的目的是能多几个学生考入重点大学,学校为能向高校多输送人才;而初中学校设“快慢班”的目的则是能多几名学生考入“重点高中”。据了解,“快慢班”是每次大考分一次班,考好了的就进“快班”,考砸了的就进“慢班”。学校如此引入竞争机制,让学生、家长忧心忡忡,进了“快班”者高兴,好像万事大吉;进了“慢班”者,全家沮丧,孩子及家长无脸见人。进行这样的分层次教育教学实验,到底是好是坏?
说实在话,学校分“快慢班”的理由是:把能自觉学习的学生与顽皮的学生分开编班,保护自觉学习的学生,依此来取得“状元”轰动绩效,换来更大的利益。这种绕开问题,躲避问题的做法,不符合教育的伦理与使命、责任与义务。
如今,此法在多数学校却大行其道。“快慢班”最早出现于20多年前,随着人们对它的认识深入,曾遭教育专家的迎头痛击和一些名校的抵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也曾一度干涉。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在中小学早就不称“快班”和“慢班”了,代之的是“重点班”和“普通班”,“实验班”与“普通班”或“省招班”与“普通班”;小学则有“特长班”与“普通班”,如此等等。
所谓普通班、重点班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划分的,所以往往通过一次考试选拔,而分层教学则根据学生的学科基础知识、学习能力的差异和提高学习效率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学习的可能性进行分层,应该说对学生是很公平的。近年来,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分层走班制,正在上海、广东的部分学校试行。它使水平接近的学生走到一起,不仅使学生之间的竞争有了可比性,而且大大提高了上课效率。这是相当务实和具有超前理念的。同时这一新的教育理念也为素质教育开启了一扇“窗”。
一、分层走班制的界定何为“分层走班制”?
顾名思义,就是学生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基础以及对各科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去相应不同层次的班级上课,是一种不固定班级、流动性的学习模式。
分层走班制的本质:以个性发展为本。尊重学生自主选择,使学生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挥。
二、“分层走班制”的运行模式
(一)“走班制”包括三层含义
首先,“走班”的学科和教室固定,即根据专业学科和教学内容的层次不同固定教室和教师,部分学科教师挂牌上课,学生流动听课。其次,实行大小班上课的多种教学形式,即讲座式的短线课程实行大班制,研究型的课程实行小班制。通过不同班级、年级学生的组合教学,增强学生的互助合作。第三,以兴趣为主导的走班形式。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上课内容,不固定教师与教室。主要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开阔学生的思维。
(二)确定各层次班级教学、管理的目标和方式
“走班”教学,流动上课,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作业及考试的难度等切合该层次学生的实际。除实行流动上课形式的学科以外,其他学科仍在原行政班上课。班主任老师不仅要抓好行政班的管理,而且要把管理的触角延伸到分层教学班中,绝不能使学生失控。
(三)要搞好宣传发动,使教师、家长和学生充分认识到实施分层走班制的必要性
首先要通过学校的各种宣传媒体,使他们理解走班制的意义、实施办法,并及时澄清与走班制有关的问题,使他们积极地参与进来。“走班制”是否变相地分快慢班?这是家长十分关心的问题。对此,实施者要做出回答:无论何种形式的快慢班,都是对学生的“定性”,学生长期固定班级,易形成“好班更好,差班更差”的局面。而“走班制”是动态的,不存在这个问题。走班制是使学生根据自己水平的提高来形成流动性的学习。
(四)确定学生所属层次班
在基本尊重学生自我选择的基础上,综合评价,并确定学生的层次。对不同思维模式的课程,分层教学都不宜捆绑进行。试行分层教学,要允许学生自己选择,真正达到以学生自主发展为本的目标。一般说来,学校按以下方面操作:将学生以往的一年成绩都换算成标准分,根据标准分划为高、中、低三个层次。根据学生的现有学习水平、学习潜力、学习兴趣、教师评价、学生自评等五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学生现有的学习水平目前主要以学习成绩为主要标准,具体操作是将学生以往的一年成绩都换算成标准分,根据标准分划分三个层次。学习潜力包括接受知识的快慢、知识的应用能力等。学习兴趣是指确定层次还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程度。教师的评价主要是从学生的成绩、作业、课堂表现等几方面综合评价学生。学生自评并不是盲目地让学生给自己打分,而是在“走班”前把每个层次水平的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对学生的要求等告知学生,让他们结合自己的情况作自我评判。根据上述五个方面的评判一般分A、B、C三个层次,也就形成“走班”后的三个班级。
(五)分层走班制的课程设置课程一般分四个部分:按要求弹性完成国家规定的基本型课程,一般设立对学生基础、发展趋向等分化较大的学科,分层教学并设立部分学科专用教室;有校本特色、满足学生个性与兴趣发展的拓展型、研究型课程,则在学校、同学和导师提供的丰富多彩的课程菜单中,选择研究课题;另外,还包括以自理、自立、自主管理、自我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生活经验课程。学生在师长指导下,依据自己的兴趣、特长、潜能和国家需要,按照学校“套餐式”课程的目标和教学方式,选择走班,使每个学生都有一张适合自己发展的课程表。上海晋元中学对每年初进校门的高中生都要举办学习方法、学校课程、自主选择方法、研究性学习等内容的讲座,并在拓展型、研究型、社会实践课程中正式开设走班教学。在学生逐步熟悉、适应高中学习环境的基础上,在期中考试后,对数、理、化、英语、计算机、体育六门基础型课程进行选择走班教学。根据学生的选择,学校将4至5个班级的学生看成一个“班级”,分成A、B、C层,几个班同时开展同一科目的教学活动,其余教育教学活动则在原行政班进行。各学习层次和教学班级动态组合,一个学期微调一两次,保证学生在一个较适合自己的层面学习。作为学生,他要从自己的兴趣和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选择、安排自己的课程结构,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找到将来发展的方向。作为学校和老师,绝不是简单地按学生的成绩或学生的智力分班,而是根据学生的现有学习水平、学习潜力、教师评价、学生自评等四个方面的综合情况,合理确定学生各科所在层次。因此,绝大部分学生都找到自己的优势,也找到了自己的不足。他们既得到了尊重,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走班制”的实施使该校的学生明白:对自己而言“最好的”就是“最适合”的。“套餐式课程、走班制运作”的设置与实施,为上海晋元中学在探索和实现素质教育个性化方面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六)“分层走班”学生的成绩评价不同层次的教学班的教学目标、内容不同,诊断性测试和形成性测试也不同,具体情况具体对待。考什么题学生可以选择。在平时检测中,某些学科可允许采用“自选式”,即A、B、C三层共答部分和任选部分。任选部分难度不同,难度越大,得分系数越高。某些学科可允许采用“选层式”,如理化,学生可以选择一个层次的题目作答。外语可采用“累加式”考试。试卷主要从学生答题完成时间和准确性来区分A、B、C各层的能力和水准。同时,提出要打破不到60分就是不及格“禁区”,改变仅以几次考试分数来评价学生的传统做法,加强平时的学习检测,淡化期中、期末考试,将平时的课堂提问、谈话、作业、课题研究、阅读等评价信息都纳入学习成绩。平时采用分层检测,期中、期末采用诊断性考试。课堂学习效率检测可用作选择流动班参考,使学生明确“走班”不是以学习成绩为标准,而是以学习效率为标准,在哪个层面上学习,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关键是选择适合自己的层次。
三、“分层走班制”教学的优点
1.对学生来说首先,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现有知识水平、能力大小以及兴趣选择课程表、选择老师、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其从自己的兴趣和实际能力出发,有的放矢地选择、安排自己的课程结构,构建适合自己发展的“套餐”并从中逐渐找到将来发展的方向。其次,使学习基础和接受能力等状况基本相当的学生“走”到一起,便于任课教师确定教学起点、重点、训练计划和培养目标,便于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研讨、交流等活动。第三,扩大了学生的交往范围,加大了同学间的互相影响,有利于增强同一层次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第四,学生按自己的水平选班,能增强其自信心和成就感,尝试到成功的快乐,减轻了思想压力,始终保持乐观情绪和平衡心态,体会到“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感受。
2.对老师来说传统教法受到了冲击,灌输教育过时了,他们由过去的绝对权威的地位走下来,走到学生中间去,变成了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采用了新的教学法,这种新的教学法让学生走出了“恶性循环”,如学习基础差的学生,出于种种原因成绩上不去,因此怀疑自己不是学习的料,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断下降,成绩也越来越差,形成了恶性循环,只有对他们抱有平等和尊重,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走出“恶性循环”。
四、“分层走班制”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相应的措施
(一)出现的问题
1.加大了班级管理的难度
在“走班制”模式下学生之间的交往范围从原来的一个班级的四五十个同学扩大到全年级的学生,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加大,这种相互影响虽能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但由于原班级的教风、学风不同,学生间不良学习习惯、态度等方面影响也很大,如何解决好这个矛盾,这是班级管理者所关注的,也是目前难解决的问题。另外,班主任老师的工作会因此变得困难。由于相当多的学生不在行政班的班主任所教的教学班中上课,班主任就无法了解这些学生的学习情况,班主任有“抓不住学生”的感觉。怎样使班主任的管理触角从行政班延伸到分层教学班,其中的难度也很大。
2.教学方面的缺陷
分层教学加重了任课教师的工作量,教师很难做到面面俱到,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同时,流动式上课不便于任课老师辅导,学生在课后学习中遇到疑难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由于“走班制”属流动式上课,教师授课结束后,学生又返回行政班,再加上不同层次班任课教师也不同,因此,很难安排某位教师到行政班辅导。这样一来,学生也颇有“跟不住老师”的感觉。此外,任课教师的教学风格、水平不一,如何让他们能适应各层次学生的需求同样是一个问题。
3.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
“走班制”使学生的活动频繁起来,经常化的来去匆匆,使部分自控力不强的学生在感到好奇、好玩的同时,增添了一份忙乱和心散,很难找到那种心如止水的感觉。由于A、B、C三个层次是由高到低划分的,因此,如此“走班无形中会让学生产生‘我是尖子’、‘我是差生’”的心理暗示,不利于他们的成长进步。
第五篇:走班制教学
什么是走班制?
指学科教室和教师固定,学生根据自己的学历和兴趣愿望选择自身发展的层次班级上课,不同层次的班级,其教学内容和程度要求不同,作业和考试的难度也不同。
走班制三种模式
1.按各校原有模式随机分班,根据选报意向适当增设分层辅导课或选修课;(行政班与走班共存)
2.按选择组合分班和开课,除数学、英语分层和选修课走班外,高一基础课原则上不走班,高二按所有科目适当走班;(行政班与走班共存)
3.完全取消行政班,根据学生意愿自主选择课程。(彻底走班)
哪些学校在走班?
国内北京、浙江等地多所高中近几年正在尝试走班制,广州近几年也有学校实行分层教学。其中,北京11学校将国家的课程校本化,设置了数百门学科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和职业考察课程,学生可以自由搭配,私人订制自己的课程。
在广州,越秀外国语学校和恒福中学正在试行走班,知用中学也计划推行。
高考改革政策一落地,走班是一定要做的。现在来看,即使高考不改,走班也可以推广,这激发了学生自己选择,自主发展的潜能。
北大附中和北京十一学校是北京市较早实行“走班制”的两所中学,北京十一学校面向全校4000多名学生,开发出了200多个课程,随着“选课走班制”的推进,课程建设能力将成为校际之间拉开距离的关键因素,“因此,学校必须具备课程建设的能力,教师也需要有开发课程的本事。”
现状:
1.对于学校来说,完善与走班教学相配套的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学生和教师的行为,也显得更为迫切。
2.“分层走班”可能会导致学校必修课程无法按照行政班“齐步走”的方式开展教学,各个教学班在教学进度上会出现快慢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学校的教学管理产生影响。“分层走班”为排课带来困难。一些课程要求具有同步性,而国家规定的课时又固定,在教师人数少和个人时间精力有限的情况下,学校在排课上需要排除很多干扰因素。
3.“走班制”不但会加大教师个人的工作量,而其还会为学校的硬件建设、师资数量等带来很大的压力.老师们不仅要分层备课,还要备好每一名学生,平时更要多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更出有效的教学形式。
4.因为教室容量所限,“标配”教室根本容不下,因此就会面临两个问题,要么扩容教室,要么增加教师。
措施:引入学分制,在具体操作上,将学生日常考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日常学段检测成绩作为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考试共同构成学科成绩,用于学分认定。
理论基础:分层教学最初是教学法改革中提出的一个全新的理念。国内外教育家、教学研究工作者展开了大量的实验和研究。分层教学最初的形式是“班内”分层,有一定的效果但弊端很明显。随后借鉴国外西方国家的一些先进成熟的模式和实施办法后,提出“走班制”分层教学改革模式。
引言:“走班制”分层教学基于“因材施教”原则而产生,它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体现了个体化教学。它的来源是分层教学法的理论依据,但它又是分层教学法的创新和扩展。关于分层教学的研究,国内外尚有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文献的贡献。“走班制”分层教学模式的研究意义:
2.1 理论意义
美国学者卡罗尔提出“如果提供足够的时间(或是学习机会),再具备合适的学习材料和教学环境,那么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有可能达到既定的目标”。“走班制”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进行分层,体现了“学生学习为主体”、“因材施教”等理论。分层教学研究过程中已有大量的文献,从理论角度、实际运用等方面进行研究,对其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修改理论当中不完善的地方。这使“走班制”分层教学在理论上更加完善,更好的体现个性化教学。
2.2 现实意义
分层教学法已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各大中小学校,并积累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国外也有不少中小学、职业院校进行“走班制”分层教学的实践。在实施过程中,对“走班制”分层教学所出现的各种问题提出并研究分析,寻找各种对策与解决办法,用实证经验证明“走班制”分层教学模式的优势和弊端。从国内外实证文献中了解并获取前人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从产生的矛盾与问题中来研究这一理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更具有现实意义。“走班制”分层教学模式国内外研究:
3.1 国内研究
“走班制”分层教学模式在我国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阶段较晚,并且名称也不统一。分层教学法的起步和研究则较早,始于二十世纪初。最初是以“快慢班”形式出现。分层教学法的探索与实验研究,给“走班制”分层教学模式的形成提供了大量的理论基础。从1916年开始,分层教学法研究开始,并大量展开。虽然分层教学法在教育理论研究上是一个颇受争议的话题,但大量的学者和教育家都一直致力于其研究,以期待找出适应我国国情和教育改革的有效方法。
分层次递进教学,是“走班制”分层教学的前身,它由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初中学习困难学生教育的研究”课题组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提出并进行了研究。河南省鹤壁市淇滨中学2003年开始推行“走班制”教学,在全年级占一半数量的6个班级的语、数、外等部分学科实行了“走班制”的尝试。此教学模式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众多中等职业学校纷纷开展分层教学的实践和探索。十几年来,“走班制”分层教学的试验多数在中职院校内进行改革与研究,中小学也引进。在中小学和中职院校的实践中经过不断地经验总结和改进,为分层教学的可行性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通过图书馆、知网、万方数据以及Internet网查询,研究分层教学法的相关著作、文献共计1550多篇。专门研究“分级教学”或“走班制”分层教学法的论文有1000多篇。通过文献调查发现分层教学研究多应用于中小学校以及中等职业学校,而且以“走班制”分层教学的形式居多。这些研究方案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有一定的弊端,并遇到难度,可操作性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以高职院校为背景进行“走班制”分层教学的研究与探讨相对较少,但也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国外文献资料中,提及分层教学法的著作有20余本,论文文献有100余篇。
3.2 国外研究
分层教学法的研究最早始于西方欧美发达国家。它最先出现于美国。到20世纪50年代,英国实行了分层教学法,在中小学校中将学生根据能力分出不同的层次,并且学生始终待在这个层次的班级里学习所有的课程。但因这种方法对不同能力的学生采取了区别对待,受到来自各界的批评,认为它加强了种族间的不平等,会造成了对“低能儿童”的歧视,使他们的身心受害。由此,分层教学陷入了低谷。到了90年代,美国政府开始重视对精英人才的培养,大部分学校又重新开始了对分层教学的实践和研究当中。
根据现有的研究,美国教育界提出的“分层教学”实际上结合了“小班化”教学方式,与“主体教育”、“赏识教育”结合起来,更加重视学生的个体化差异,能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在国外,分层教学的形式多样化,有基础班,提高班等,并逐渐形成走班的选修制。就现有的文献资料来看,国外分层教学法的最初形式是按智力、能力和学习成绩进行分组分班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其研究也多是基于中小学校各班中进行分小组的实践研究,并且主要针对教学教法的研究改进。
总结
从对国内外文献研究综合来看,国内外关于“走班制”分层教学法的直接研究较少,但间接研究和相关研究――即教学教法研究较为丰富。由于国情和学生数量的不同,国内虽然对分层教学法的研究也较多,但起步阶段多引用了国外的研究。许多学校在学科教学中采用 “班内分组、分类教学”的方式。但近几年面对学生人数逐年增加,班级人数逐渐增多的情况,班内分组分层教学不能适用于人数较多的班级进行优化教学。因此出现对分层教学的新探索,即“走班制”分层教学模式的出现。
期待更多大量的文献,给各类学校、高等院校在“走班制”分层教学研究提供更多有价值、可借鉴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经验。
参考文献:
[1](英)班克.中等学校的成败[M].人民教育出版社,1977:7.[2]Gordon Dryden.Jeannette Vos Ed D.The Learning Revolution [M].Jalmar Press,1994.[3]李默,郭炳德.“走班”分层打破“快慢”分等[N].中国教育报,2005-11-9.[4]黄晓颖.国外分层教学的历史发展[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4,(17):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