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听《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有感
听《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有感
20日下午,我参加了教育办期初安排的师资培训,有幸聆听了泉州市教科所卓和平老师做的《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 不断提升教学能力》的专题讲座。听了此次讲座,本人受益匪浅。认为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教好这门课,就必须完全理解课程标准。在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不断冲击着的教学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的新课标有了崭新的变化,那么,现在的小学数学对于学生来说,到底是一门怎样的课程呢?通过这一次的学习,再结合在工作过程中的实践,我有了如下几点体会:
一、数学教学素材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事物,用数学的概念与语言去反映和描述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了数学,从而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中。从具体情境中理解、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小学生都有比较强的好奇心和好胜心,他们渴望在学习中自己去发现。教师要善于保护并善于激发学生的这种欲望。
二、教学中教师要把自己的角色定位好
从新的课程标准来看: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数学教学实际上是一种探究性的学习,教师是探究性学习的组织者,在学习中对学生提供经验和帮助,做好组织协调工作。教学中可让学生充分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思维会变得开阔,富有独特性和创造性,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认识水平和口头表达能力,逐步由过去的“学会”向“会学”转变。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发展思维,培养合作精神,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
三、教学活动要注重实效,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
“如:说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少!你想象力非常丰富!真会动脑筋等等!”这样的评价语言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新课标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实践操作能力,既重视科学精神,又充满人文精神教育。因此,在课堂上,还要关注每一个孩子,尊重学生人格,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要有创新的教学模式,创新的教学方法,灵活的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创新思维培养为核心的评价标准,要善于打破常规,突破传统观念,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通过学习《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更加使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改变旧的、不能顺应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教研水平,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小学数学现代教学的需要。一个好老师要专业地读懂教材,要用心地读懂学生,要智慧地读懂课堂,这样的课堂一定会充满活力。
第二篇:听特级教师解读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有感
小学数学业务学习心得体会
李威
在市教育局的精心组织下,我参加了优秀教师讲授的小学数学课,有幸面对面聆听了几个教学案例《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统计与概率”“图形与几何”和关于“数与代数”“综合与实践”以及关于新课标的十大核心概念的讲座,讲座中列举的一个个形象生动的教学案例,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三百多名数学教师。
列举了其中的经典案例就是:“a只青蛙a张嘴,a只眼睛a条腿”。在同学们的一片唏嘘声中,徐老师轻声自语到:我小时候也有这样想法呀。刹那间,那孩子找到了投缘人,于是发表了其背后的思考。后继在吴老师巧妙的“你明白我明白但大家不明白”引导中即肯定了孩子对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的理解,但又指出了孩子理解过程中的片面性,让孩子体会到“a只青蛙a张嘴,2a只眼睛4a条腿”的则更为简单明晰些。教育是点燃、教育是唤醒、教育是成全、教育应给人以希望,教育应使每一个孩子的潜能都能得到开发。
徐老师在她的讲座也谈到,儿童首先是活生生的人,要尊重、理解、善待、读懂儿童,要学会期待,要让每个儿童,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儿童,都能有尊严地生活在集体中。其次,儿童是发展中的人,有潜力但尚未成熟,因此要充分信任学生、能包容学生的错误,能给儿童,尤其是犯了错误的儿童重新跃起的机会。
徐老师认为数学教学不是简单的“1+2”的知识传授,它应是师生生命中的重要经历;数学教育应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完善人格,为儿童的可持续发展奠基;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试误”的过程,唯有参与全过程才能获得深刻的认知、技能和情感的体验;数学教学应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烙下“数学印”,即做真人、懂自律、负责任、有毅力、会自省。
在培训会上,徐老师还谈到了怎样的数学适合儿童的学习?许老师认为,要教儿童能听得懂的数学。在数学教学中,要用儿童的话语系统来解读数学,教师要说儿童能懂的话,教师要鼓励儿童说自己的话。这一点在张老师老师举例兔妈妈和兔宝宝对话的故事得到了充分体现,同时也在许老师《估算》教学片断中到得到验证,在这节课中,我们老师连想都不敢想的“新鲜名词”出现了:大估、小估、凑估、整百不统估、四降五升法。虽然这些提法不准确、不严谨,但是上课的老师,听课的学生,甚至是看这节录象课的几百位老师,谁又不能意会这些“新鲜名词”的意思?
这些名词不是来源于枯燥的数学书,不是出自于老师的嘴里,而是来自于学生的生活,来源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语言。我们要培养的 是可以用数学方法、数学思想解决问题的人,而不是一个数学家。教材知识的呈现方式是单一的、静态的,而学生获取的方式却是多样的、动态的。吴老师在教学中充当一名组织者,提供学习材料,提出学习要求;充当一名引导者,提示研究方向,引导学生朝着有意义的方向去做;充当一名合作者,教师成为学生中的一员,与学生平等交流,相互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许老师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一种思考、交流、实践、探究的空间,使教学充满了无穷的可能性,洋
溢着生命的色彩。
这样的教学,课堂上感受到的是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组间交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课堂上充满着流动的阳光,平等、和谐与交流共存,发现、挑战与沉思同在。活跃的思维,频动的闪光点,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课堂真正焕发出它应有的活力。
通过本次培训,让我了解了修订课标的10个核心概念: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明白了修改由以前的“两基”变“四基”:在继承我国数学教育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传统的同时,突出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出了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掌握 了“双能”变“四能”:在强调发展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之上,增加了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的新要求。讲座中列举的许老师的一个个精彩案例,全身心融入学生的感人场面,让我再次领略了大师的风采,也感受到了什么叫做尊重学生,怎样才是把课堂还给学生。
2014年3月16日
第三篇: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解读
语教学新课程标准(小学版)解读
世界各国在中小学外语课程价值方面所取得的成绩
学习外语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材素质的提高
学习外语符合信息时代的要求
学习外语有利于学生在多元社会中发展
学习外语有利于认识能力的提高
学习外语有利于良好的性格、品德、意志和交往合作精神的发展
欧洲委员会对低龄儿童外语教学达成的共识
小学开设英语可以更好地利用儿童习得语言的天赋
对最佳年龄无定论,倾向于9岁开始
低龄外语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中学的外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低龄外语教育应该与学校其他学科相互渗透,相辅相成教师的语言水平和教学能力是两个重要的因素
世界各国在小学外语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
1.小学外语教学的目标与方法问题
注重发展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注重外语口语交流能力的发展,注重文化的理解。
2.小学与中学的有效衔接问题
在小学与中学的有效衔接问题上,很多国家还没有成功的经验,特别是面临语种选择较多的国家尤其重要。
3.课时问题
研究表明,更多的短课时比较长的较少的课时更有利于学生的语言发展和能力的形成。
4.起始年龄问题
关于起始年龄的问题,尚无定论,一般倾向于从九岁开始。
5.小学外语的评价问题
在评价问题上,各个国家都比较重视语言运用的能力和表现,同时,也重视采用标准化考试的方式,统一地评价教学的效果。
6.师资的补充和培训问题
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
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
强调课程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大胆
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过程
课程改革的任务
1.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使学生树立自信心
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4.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5.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6.培养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力和创新精神
7.了解世界中西文化的差异,形成健康的人生观,培养爱
国主义精神
8.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1.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
2.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
3.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4.采取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
5.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6.开发课程资源,扩展学用渠道
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1.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2.强调主动学习的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
程和成为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3.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4.关注学生学会做人的发展
5.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的人格,创新精神和实
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质和环境意识
9—12岁孩子的特点
1.好奇,好活动,爱表现,善模仿
2.对陌生的英语有好奇心
3.很少有羞怯感,喜欢引起别人的注意
4.听觉敏捷,模仿力和记忆力强,形象思维好
5.爱玩,爱唱,爱游戏,爱活动
目标的总体描述
一级(3—4年级)
对英语有好奇心,喜欢听他人说英语。能根据教师的简单指令做游戏,做动作,做事情(如涂色、连线等),能做简单的角色表演,能唱简单的英语歌谣,能在图片的引导下听懂和读简单的小故事,能交流简单的个人信息,表达简单的情感和感觉,能书写字母和单词,对英语学习中接触的异国文化感兴趣。
二级(5—6年级)
对英语学习有持续的兴趣和爱好,能用简单的英语互致问候,交换个人、家庭和朋友的简单信息,能根据所学的内容表演小对话和歌谣。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并讲述简单的故事。能根据照片或提示写简单的句子。在学习中乐于参与、积极合作、主动请教,乐于了解异国文化习俗。
对小学阶段语言技能的目标要求的特点
1.把听说作为英语学习的主要手段和理解与表达的形式。
2.采用听、说、读、写、玩、演、做、唱、视听等形式,表达语言习得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效果。
3.遵循综合语言能力形成的心理和生理发展过程,如果用
动作、体态、语言、做玩等多种外显形式促进技能的发展。
4.注重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在训练
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的活动中,充分利用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联想力等智力因素,通过唱、演、玩、画画、涂色、做手工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态度,兴趣等非智力因素。
基本学习策略
1.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的任务
2.主动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3.制订简单的学习计划
4.对所学内容能主动练习和实践
5.在词语与相应事物之间建立联想
6.在学习中集中注意力
7.尝试阅读英语故事及其他英语课外读物
8.积极运用所学的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
9.注意观察生活或媒体中使用的简单英语
第四篇: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解读
小学美术“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本人有幸参加了如此规模宏大的小学新课程改革培训(美术),培训数日,有不少收获,同时也有不少感叹。
一、培训收获
“新课程”本身就是针对旧教材,旧考纲而言。就我所培训的学科――小学美术。是不可能有知识点上的本质更改的,因为这是培养兴趣的学科,它的人文性很难有什么变动。那么,它的变化在哪里呢?
新课程的主要变化在于——小学美术的教学任务
二、整体思路
本次修订遵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的精神,依据对美术学科发展的科学认识和对中国基础美术教育现实状况的把握,努力使《标准(2011年版)》更科学、更完善、更可行,满足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的要求,适应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学实际。
三、课程修订的具体思路如下:
1、保持原有的基本理念和学习领域,以调整、充实和完善为主,不进行大的改动。
2、以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教学实际作为修订工作的起点。
3、追求国际水平与体现中国特色相结合。
4、力争美术本体与教育功能相平衡。
5、以科学理性的态度进行文本表述。
6、追求文本精致,突出可理解性
四、重新梳理了课程设计思路,包括:(1)以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学习领域,加强综合性和探究性;(2)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分学段设计课程内容和学习活动;(3)在保证基本规定性的同时,给予教师教学更大的空间
五、调整课程目标。
* 总目标的文字稍微做了调整,使得表述更合理。原来以表格的方式呈现的阶段目标因为与课程内容部分重复被删除了。为了文本的平衡,将原来各领域的目标作为分目标列入课程目标中。而且,依据“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表述。
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哪些东西我们值得坚持?
1、将美术课程定性为人文性。
2、从三维目标表述课程目标。
3、精选课程内容。
4、拓展学习方式,尤其是强调研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5、以评价促进学生在美术学习方面的发展。
6、积极开发和利用美术课程资源。
以上是本人培训后的一点认识,望老师批评指正。
2012年7月24日
第五篇: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解读
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解读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美术教育受到了空前的重视,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十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以前的美术课程比较关注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内容与形式都比较单一,基本上是临摹,老师在上面画什么,学生在下面就画什么,几十个孩子都画得一样,大家也总是用“像”与“不像”来评价学生的作品,像就好,不像就差。其实这只是进行了造型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最重要的创造性,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在的美术课程与以前的课程比较,它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一、面向全体学生,相信每个孩子都可以学习、发展美术素养。
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现在的美术教材选择了更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并结合了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大家都知道,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所以,现在的美术课程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现在的课程,每一册的内容都非常的丰富。除了绘画,还有使用各种材料进行创作的手工制作。如,彩色纸、挂历纸等的粘贴;废旧材料的利用;橡皮泥、泥巴的、纸等的雕塑„„每一课的内容都可以采用多种表现形式来创作,比如《圆的世界》这一课,就可以用画、粘贴、捏橡皮泥等形式来表现圆形的物体。教学方式也多种多样,大多采用孩子们喜欢的游戏来教学,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课堂也不局限于教室;孩子们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合作完成。
教材中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比如《多彩的拉花》这一课,就是让学生创作出作品装饰自己、装饰教室。
三、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在的教材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四、以学生学习活动方式划分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究性。
现在的美术课程,改变了单纯的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角度,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来划分学习领域。有“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是美术学习的基础,强调自由表现,大胆创造,外话自己的情感和认识。“设计•应用”强调形成创意,又注意活动的功能目的。
“欣赏•评述”注重通过感受、欣赏和表述等活动方式,内化知识,形成审美心理结构。“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提供了上述美术学习领域之间,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现实社会等方面相综合的活动,而不是单一的绘画活动。
五、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评价。
大家都知道,评价很重要,有时候有孩子可能会因为教师或家长、同学的某一次评价改变他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从而影响其一生。所以,在现在的美术教学中,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不同个性和不同能力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评价,鼓励每个孩子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比如“你的色彩用的很精彩”“你能把这条鱼画得大一点就更好了” „„
小学美术教材教法
一、小学美术教学的目的任务
小学美术教学目的包含双层次结构,即美术教学的一般目的与美术教学的具体目的。
美术教学的一般目的包括:智育目的;德育目的;美育目的。
美术教学的具体目的是指通过美术教学使学生的美术“双基”水平、美术心理素质、美术鉴赏力得到提高与发展。
小学美术教学的任务:审美教育
小学美术是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独特并重要的作用。新的《美术课程标准》明确了美术教育的概念,就是以美术学科为基础的教育门类。其目的主要是:延续和发展美术的知识与技巧,以满足人类社会经济、精神和文化的需要;健全人格,形成人的基本美术素质和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小学美术教学的基本原则
审美性原则、直观性原则、精讲善练原则、创造性原则(或眼脑手协调并用原则)、统一要求和因材施教原则。
1、遵循素质教育精神,重在提高审美素质;
2、感性入手、理性渗透的启发式、循序渐进教学;
3、传授美术“双基”和开发创造相结合;
4、面向全体精讲善练和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特长相结合;
5、主导与主体的师生关系和课内外教学相配合。
三、小学美术教学的方法
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法,是指教师通过语言的描述、说明,向学生传授美术技能知识的方法。谈话法,亦称问答法,是教师与学生以口头语言相互交流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
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演示法,是指教师通过各种实物和直观教具,当堂示范绘制或采用现代化视听手段,是学生在观察中获得感性认识的教学方法。参观法。比较法。
3、以实践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绘画、手工、泥塑等等。
4、以情境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欣赏法,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欣赏法有两种类型,一是欣赏作品的审美特质;二是欣赏作品因不同的美术种类而各具的特殊美。情境法:是指教师有意识地运用一些辅助性的手段对美术教学环境进行精心布置,以此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使之积极投入美术活动的教学方法。如:播放音乐。朗诵诗文、布置室内环境、登台表演等。
5、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发现法。
四、小学美术教学的形式
基本形式:课堂教学(欣赏式、练习式),活动教学(群众性的美术活动教学;小组美术活动教学;个人美术活动教学)。
五、小学美术教学的评价
小学美术教学的评价主要体现在:客观认定教师的教学效果;诊断教学疑难,改进教学;提供反馈信息,促进学生学习。
小学美术教学评价的方法一般有:自我评价、学生评价、他人评价。
小学美术教学评价标准要讲究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时效性。
六、小学美术教师的素质
1、思想品德:热爱美术教育事业;教书育人,关系和热爱、尊重学生,有责任感;为人师表。
智能结构:知识构成(精深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一定的教育科学理论知识);教育能力(独立备课能力,驾驭课堂能力,课外教学与教学活动能力);富有艺术创造力,这是美术教师智能结构的最核心、最高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