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课堂现场会——《巧做凉拌菜》评课稿(精选5篇)

时间:2019-05-13 01:44: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生本课堂现场会——《巧做凉拌菜》评课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生本课堂现场会——《巧做凉拌菜》评课稿》。

第一篇:生本课堂现场会——《巧做凉拌菜》评课稿

生本课堂现场会——《巧做凉拌菜》评课稿

今天,在东沙河镇召开了生本课堂模式推介现场会,现将评课稿跟大家分享一下,说得不到请批评!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非常荣幸能够在这样一种场合,借助东沙河镇实施生本课堂实验的舞台,跟各位业务领导、骨干教师一起探讨综合实践课堂教学模式。

自综合实践作为新课程的三无产品问世以来,所谓三无,就是无课标、无教参、无教材,关于这门课程怎样常态有效实施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大家。今天,我们一起观摩了李老师的生本课堂模式下的综实课,我想说,综实课程常态有效实施即将迎来它的春天。

大家知道,综实课程与生俱来的特点就是以实践、创新为总目标,以学生为活动主体,而生本课堂模式所倡导的理念,所实施的步骤,恰恰与综实课程的性质和追求十分吻合。

下面,我将结合李老师的课,谈两个方面的认识:

第一个方面,运用好前置性学习和小组合作探究策略能够提高综实课堂效率。

刚才,我们听了白校长对生本课堂模式的解读,知道生本课堂实施策略的精髓就是前置性学习和小组合作探究,这两大策略或步骤其实就是综实课的常态。

说到前置性学习,我想到了奥苏伯尔在《教育心理学》中写到的一句话:“如果我不得不将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也就是说,学生不是一张“白纸”,我们所有的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情感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就是所谓的“拒绝零起点课堂。”这也是前置性学习的要义,它的优势就在于唤醒学生的元认知,便于教师因势而导,提高课堂效度。

为此,李老师设计的前置学习都在关键点上,一是对难点的突破,课前安排学生体验做一道凉拌菜,这样学生的感受更真切,课上交流困惑更有话说,然后教师再以学定教,很容易的突破了“切菜”这一难点;二是对重点的解决,大家知道,学生对做凉拌菜并不陌生,但不一定知道凉拌菜的系统知识和步骤,为此,李老师给学生巧妙设置了学习情境,准备了各有特色、独具匠心的样菜,点燃学生的热情,让学生开展前置性小探究,通过学生的探究结果,教师再有的放矢的及时归纳、梳理、补充和提升,使学生对“做和巧做”这课的重点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再说小组合作探究,它是新课程实施中最大的亮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节课告别传统教育的标志。小组合作探究不仅是学生从自学到对学、群学的形式转化,还是思想交流、共同解疑释难的途径,更主要的是它会引领学生把合作变成一种习惯、一种能力。要想发挥好小组合作的作用,我们不能只取其形,不谋其神。李老师的小组合作探究做到了形神兼备,值得借鉴的有这样几点:一是优化组合,打牢合作基础,就是所谓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问题,看似微不足道,其实关系到合作的成与败;二是明确任务,优化“合作”条件,也就是小组合作探究要做到要求明确,如在学生创意大比拼环节,教师明确提出了讨论内容、注意事项、完成时限等要求,给学生明示,学生才能有的放矢地去探究,提高了探究的效率;三是放扶适时,搭好合作桥梁,其实,对于学做凉拌菜的探究李老师是在大胆放手的,而对巧做凉拌菜的探究却经过几轮帮扶的,仅举一例,老师给学生的凉拌菜设计方案,就是给学生的一只拐棍,扶着它,学生去思考、去制作、去汇报就变得容易得多。

第二个方面,谈一谈综实课程在运用生本课堂模式时,应该避免走入的误区: 一是避免走入课堂上只见学生不见教师的误区。

生本教育的教师观是教师应是生命的牧者,而不是拉动学生的“纤夫”。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不见自我”。我认为,这里的“不见自我”是要求教师不能有“师本位思想”,并不等同于“没有自我”,或者说在表象里是“不见自我”,并不等同于幕后教师可以“置身事外”。我认为,课堂的各个环节都要有教师的精心设计,还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导学、引领作用。在这一课中,李老师在几个环节的设计与指导作用发挥得较好,仅举一例,最后的情感升华,可谓是画龙点睛,必不可少,综实重在实践,有了这一笔,做菜就更加有意义。但是,在这一节课中李老师的置身事外,则表现在评价作用发挥不到位,评价语言还有欠缺,不能及时准确的给学生反馈、激励、提炼。

二是避免重结果轻过程的误区。

综实课强调的是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目的是让学生在经历中体验生命的成长。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探究、展示的时间、空间有限,而又过于看重对探究结果的完成情况,就只能依赖部分优秀生来捧场,而忽略了对大多数学生学习状态、情绪、方法、习惯等学习品质的关注,这不仅背离了综实课的目标,也背离了生本课的初衷。李老师在这节课中,做得还不够,如学生在合作做菜时,有的学生无所事事,在展示探究成果时,仅有几个同学来汇报,对课堂缺乏有效的组织,学习成为个别学生的事,部分学生游离于小组合作之外;而老师对小组的评价也仅仅停留在菜做得怎么样,缺少必要的对小组合作习惯和效度的评价。大家知道,老师的关注点很重要,你重视什么,学生就重视什么,如果你重结果,他们绝不会追求过程。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不要咬住结果不放松,而要多一些形成性的评价。

最后,谈一点自己的期盼吧,最近读了于春祥老师的《新课堂文化彰显“五本”》的文章,他所阐述的五本包括“人本”“学本”“信

本”“乐本”“效本”。想来,这就是我市大力倡导建模推模的初衷和美好愿望,也希望大家能借此机会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大胆实践,勇于创新,使我市小学课堂教学能够渐入佳境,真正达到 “以人为本” “以学为本”“以自信为本” “以快乐为本” “以效为本”的美好境界。

好,就说到这,有不到的地方恳请领导和老师们批评斧正!谢谢!

第二篇:生本课堂 评课稿(共)

生本课堂:《轴对称图形》评课稿

上课者:姬俊波评课:宦吉成本节课的设计力求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通过“感知——操作——体会”来获取知识,遵循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理念,注重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审美能力上做文章,现简单点评如下:

1、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大课堂。我们要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处处有生活。数学教学决不能脱离生活实际,进行枯燥乏味死记硬背的教学。因此,这节课老师从孩子们喜爱的话题入手——剪纸,从对称与不对称中感知物体的对称的美。在此基础上抽象出轴对称图形,并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一系列活动,体验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这一知识的形成层层深入,逐步从生活走向数学;后面的巩固练习,让学生用学到的知识判断各种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又把数学融入了生活。真正实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

2、给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新课程倡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交流、合作等多种学习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节课,邵老师把学习的权利放给了学生,从一开始的感知,到进一步的深入理解,再到学生运用自己的体验,创造出各种轴对称图形。整个的教学过程,都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在这种空间下,和谐发展,真正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3、为学生乐学创设了一种情境,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审美情趣。学习数学的过程应当成为积极的、愉快的、富有想像的过程。本节课从导入到新授,到练习操作,学生动手“做”出轴对称图形,又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个性的机会,使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培养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

探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轴对称图形》一课,就教材特点来说,很容易把课上得生动、有趣,但本节课有点欠缺,原因是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两边完全一样、两边完全重合)强调的不够。

2.探究新知的教学环节有点零乱,应做适当的调整。

3.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加强,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三篇:生本课堂“三环节”教学模式评课

生本课堂“三环节”教学模式评课

张继山校长执教的《减法的简便算法》一课,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不是突出单纯的计算,而是通过计算,得出连减简便算法的一般规律,并在实际计算时根据算式中数字特点灵活地选择简算方法。在教学设计上,老师体现了以生为本的理念——把 “为教师的好教而设计的师本教育”转变为 “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的生本教育”。尽量放手学生自己去探究,老师适时加以引导。本节课老师采用了我校形成的“三环节”模式进行教学,即:快乐自学(个体自学,小组合作)——激励导学(班级展示,点拨释疑)——轻松练测(巩固反馈,拓展升华)。

我们的“三环节”模式与县教研室总结全县而形成的“三环节”模式是大同小异的,是一脉相承的,只是板块的划分略有不同。我们的“快乐自学(个体自学、小组合作)”其实就是教研室的“前置学习”;我们的“激励导学(班级展示、点拨释疑)”就是教研室的“交流释疑”;我们的“轻松练测(巩固反馈、拓展升华)”就是教研室的“巩固提升”。

在这里,我首先简要地分析一下教师对于教材的处理。教材的原题是:“一本书一共234页,我昨天看到第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还剩多少页没看?”这道题若依据事情发展的时间顺序列式应为234―66―34,也许学生在考虑简算时会产生一定的障碍,认为“66页”是昨天看的,理应先减,“34页”是今天看的,理应后减。所以,教师将此例题改为:“学校买来234本课外书,分给一年级66本,分给二年级34本,还剩多少本?”这里的“66本”和“34本”是一种并列关系,列式时可以不分先后。由此可见教师在分析、挖掘教材时是何等的细致、认真!

这节课主要分成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课前交流(8︰27~8︰34,计7分钟)

1、课前交流,回顾梳理旧知,明确学习目的。

张校长的课前交流是学生采用“生生对话”的形式,自己组织复习运算定律及其运用。学生在交流中自然而然就涉及甚至为以后的教学作了铺垫,即学习和运用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的目的就是为了简算!

2、导入阶段,引起认知冲突,激发学习热情。

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张校长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的基础上创设“减法的性质”的情景进行探究。情景的导入自然,顺理成章。

二、快乐自学(8︰34~8︰47,计13分钟)

探究阶段(个体自学、小组合作),环节紧凑清晰,过渡自然流畅。整个探究阶段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密度适中。

1、个体自学(其中8︰36~8︰41,记5分钟)

张校长用了简洁的两个提示(“列算式解决‘还剩多少本’,并想想理由。”和“仔细观察算式,能简算的用简算。”期间,老师还提醒学生尽量做到“有几种列式方法写几种”。)组织学生自学。这两个自学提示简单、明了,体现了“低入”的原则。

2、小组合作(其中8︰41~8︰47,计6分钟)

一句“虚心使人进步„”引领学生进入下一个环节——小组合作: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的列式和计算方法。

小组合作是学生在个体自学的基础上,还有一些疑惑、困惑,或者还有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再集中大家的智慧共同解决。在这里,老师设计了如下三个小组合作的问题:(1)、这几种算法有什么不同?(2)、你认为哪几种算法比较好?为什么?(3)、你能用字母表示出这几种方法吗?一方面有利于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开发每一位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还能使学生的主体地位更为突出。

三、激励导学(8︰47~8︰57,计10分钟)

1、班级展示

“交流展示”是应用教育心理学原理,利用学生的学习规律和渴望表现的心理特点,通过学生不同形式的学习展示,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并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首先,“交流展示”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其次,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课前预习、小组合作、学习竞争等学习活动,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如组织能力、合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等,为学生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比如,有一组展示出:①234-66-34,②234-(34+66),③234-34-66。他们已经发现可以根据数据特点调换同级运算顺序也可以进行简算。即234-(34+66)=234-66-

34、234-34-66=234-66-34。并且进一步上升为用字母来表示。这样由具体到抽象、由个体到一般的认知规律老师都实践到了。从学生的展示中可以看出,他们在内心已经认识到了“减法的性质”及其灵活运用。

交流的形式比较灵活,有小组代表交流,也有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教师在倾听的基础上引导点拨,让学生的思维进行碰撞,让智慧之火熊熊燃烧。通过小组合作,难点自然突破。

2、点拨释疑

班级展示与点拨释疑可以是明确分开的,也可以是融为一体的。在这个环节,我想谈一点我对“质疑释疑”的理解。质疑释疑可以是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由学生自己解决的就自己解决;但是当学生不能质疑或者没有生成重难点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又必须解决,那就需要教师来质疑学生,以引导学生去思考,辅以教师点拨,共同解决疑问。在本节课教师基本上就是一体的,即学生在展示交流的过程中,学生有质疑、有释疑,还有教师加以点拨。

这节课上,除了生生质疑释疑外,教师还引导学生质疑: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老师吗?生:我想问一下‘在什么情况下计算更简便?’紧接着,老师说:‘是啊,我也想问一问,什么情况下用被减数减去两个减数的和计算简便?什么情况下先减去第二个减数简便呢?’教师用了一招“借力打力”,马上将问题又抛给了学生。

“点拨释疑”就是在学生自学,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在自学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通过教师点拨,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最终形成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轻松练测(8︰57~9︰14,计17分钟)

练习阶段,层次清晰。练习有巩固练习,更有拓展练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练习是学生进行举一反三的过程,是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内化的过程,是学生能力进一步拓展的过程。

1、巩固反馈

巩固反馈就是针对性的练习,基本上就是与所学的例子相似。例如练习1、2两题,主要就是巩固本节课最基本的知识。

后面的拓展升华更有看点——

2、拓展升华

在教师引导学生得出“a-b-c=a-(b+c)=a-c-b”这一最基本的连减的简便算法后,教师又设计“我的地盘我做主”自由选择的练习。这道题特别有新意,一是灵活多样(有连线、计算、填空、选择、辨析等类型),学生能感觉到兴趣与挑战,二是题目虽少,覆盖面却很广,如有错、有对、有更优的选择且加以分析;易错题的提前辨析(155-38+45:①155-(38+45);②155+45-38;③155-45+38。还有25+75-25+75,这些都是学生在平时容易出错的地方,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三是教师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简算时不能简单地引用“a-b-c=a-(b+c)=a-c-b”,而要根据题目中的数据特点和运算符号灵活地选择简算方法。最后还给学生提供一道开放性的逆向思维的题“5050-1-2-„-99-100=?”让学生扮演了一次今天的高斯!

课后总结时,“有没有需要向其他学生提醒的?”(“去括号变符号”的法则学生在此只是感悟),让学生自己去纠正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并强化认识。“本节课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引导学生总结本课学习的方法与内容。(合作学习获取知识;减法的简便算法。)

总之,教师在这节课中以问题统领各个环节,整个流程体现了四个“突出”,即:突出了学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完全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突出了学习(整个教学过程处处突出学生的学习、质疑释疑和探究。)突出了合作(全班分成13个小组,每小组4-5人,每位学生都在小组内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突出了探究(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获得知识,形成能力。)

第四篇:生本课堂

“生本课堂”教学竞赛听课体会及反思

鲍峡镇中心小学 余宏

通过这次生本课堂教学竞赛展示活动,我深深懂得了生本课堂的理念,掌握了导学练案的教学流程。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广阔舞台,令各家可一展风采。同时也是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我的良好契机。所以,我也只能跟大家交流我个人听课的一点肤浅的看法。

1、在这些优质课中,体现生本教育,教师能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课上,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例如,《三角形的内角和》通过小组学习,学生拼角、折角得到验证。又如,《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放手让学生讲解具体思路,小组汇报后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2、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源于生活,体现于生活。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为学生提供活动的舞台,调整学习的方向,是关键时刻予以适当的点拔的学习过程的支持者。在课堂学习中,学习的材料来源不再是单一的教材,更多的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来编材。例如《植树问题》中收集鲍峡小学小树林、舞台、鲍峡一桥、五指四空等等,这些与生活贴近的知识,学生听起来亲近,求知欲就强,要突破的愿望就强,做起题来积极性高,也体现出教学面向学生,面向生活,反映现实生活,而这些正是这群听课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使学生感到数学问题新颖亲近变得摸得着,看得见,易于接受,从而激发了学生内在的认知要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更好的启迪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了较高的培养,也实现了“生活经验数学化。”

3、精彩的导课非常重要。参赛的教师几乎都精心设计了课堂导入,有的以小游戏等活动导入新课,有的以谈话的形式导入。好的导课可以拉近师生距离,使学生的向师性更强,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4、教师善于创设情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目标明确,能为教学服务。例如: 阮秀丽老师上的《图形的拼组》,阮老师导入出示图片让学生说说有哪些图形?出示课题围绕三角形,利用三角形的美丽图案过渡到下一个例题,教学评价也是用三角形。自始至终围绕三角形展开教学。

5、教师评价要及时到位并且多方位。教学过程中,几乎每位教师都注意了及时评价及激励评价,对学生的赞扬和鼓励不断,如“你真细心”“你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你知道的可真多”等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评价语言,在学生的心里却可以激起不小的情感波澜,对于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的提高也起到了相当程度的积极影响。

6、这些课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直观教学,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每一节课都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使抽象的知识更直观,更让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

总之,数学教学中,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教学可采用“讨论式”、“合作式”等教学模式,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反思:教学改革就是创新,观念的更新是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学习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先进经验。

2、努力开发多方面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3、上课时大胆放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平时一定要多学习新课改理念,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授课能力,多听同任教师的课,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争取在以后的教学中取得好成绩。

第五篇:学本和生本课堂

使我初步了解“学本式课堂”是坚持“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所进行的一种教学改革;在教学中要处理好教和学的关系,要体现学为中心的特点,要建构“先学后导、互助展评”的基本模式。这一模式强调“当堂自学”“学然后导”、“活动展评”、“同伴助学”让课堂真正属于学生......细细研读感觉是否这与我们生本课堂教学模式不谋而合,与我校教育思想异曲同工。

一、深刻领会“学本课堂”的本质内涵

1.“学本课堂”是指以学生本体、学习本位、学科本色、促进师生共同成长为核心的课堂,其本质是教学生学,让学生学会学习,最终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打造“学本课堂”是“促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的愿景与目标。推进“学本课堂”建设要以“学为中心,以学定教,教为学服务”的新型教学观为指导,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基于学、展示学、交流学、深化学的“学堂”。

二、牢固树立“学本课堂”的新型教学观

1.转变传统的、落后的课堂教学观。要努力变当前“满堂讲、满堂灌、满堂问、满堂播放”的课堂为在教师帮助下“让学生做学习主人”的课堂;变单

一、单向、以终结性评价为主的课堂为多元、多向、过程性与发展性评价为主的课堂;变“教为中心,以教定学”的传统课堂教学观为“学为中心,以学定教”的新型课堂教学观。

2.确立“学本课堂”的核心价值观。努力实现“以学为本,以学定教;以教导学,以学促学;还教于学,共同成长”的课堂变革目标。

3.落实“学为中心,以学定教”的新型教学观。

三、明确构建“学本课堂”的基本要求

1.在组织教学设计和练习设计等环节前,教师要明确以下四方面内容:(1)关于“为什么学”:在教学时,教师应思考“为什么学习这一课题(或课文)?”就这一课题而言,教师要明白“本课题在单元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学习本课题在知识和技能以及过程和方法方面的目标是什么”,要清楚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方面的目标。教师在解读文本时,要有清晰的文体意识。(2)关于“学什么”:从本课题的一般学习内容及所特有的学习内容去考虑。教师必须明晰学生学习的重点、关键点是什么以及学习的难点、疑点在哪里。教师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前提下,在教学中要有整体观,要懂得取舍。(3)关于“怎样学”:这是一个思考教学策略问题。总体来说,学生在前,教师在后。教师要先考虑学的程序,上课过程中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关注学生思维方法的有效引领。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以及整合课外的扩容学习方式。(4)关于“学得怎么样”:可通过以下几方面来评价,如对本课题的重点知识和技能是否掌握?疑点、难点问题是否得到适当破解?学生的学习兴趣、习惯和能力是否有所长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目标是否得到落实?学生学完本课题后,能否较好地回顾其重点知识和技能,并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一、理论框架

“学本” 即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高度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着力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并以此为根本展开教学活动。

“学本”模式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远景,立足于课堂教学,具有不同层次的目标。“学本”首先是以学生的知识掌握为本。“学本”还要更关注于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以学习能力的形成为本。,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也是”学本”目标之一。最后,“学本”也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追求真善美内心。

二、流程结构

“学本”课堂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主线的教学流程。

“学本”课堂教学模式呈现了充分信任学生,依赖学生的理念,要帮助学生通过自己努力,高效愉快的掌握新知。模式的流程主要有以下几部分构成:

学前尝试

这是前置性学习的重要环节,是“先学”的表现形式之一。教师可结合教材例子,提出一些学习任务,引导学生通过看书、查问、操作等各种方式,对新知进行一定程度的自我认知。并对布置的任务完成情况与完成方法进行激励性评价。

基础积累

知识与经验的积累是活力与高效课堂的基础。学习新知

这一环节是“学本”课堂模式的主体,是“ 先学后教,先生后师”的具体呈现。学习新知不同于以往以教师新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主体是学生,方式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质疑释疑等,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严格遵行先学后教,先生后师的原则,要充分让学生展示学习中的思维过程,解决问题的策略。要通过小组合作等形式让学生思维发生碰撞,充分调动每位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学生教学生,学生与学生争辩,尽可能让学生自主发现、检验、运用知识,实现自我学习能力的提升,增强学会新知“我能行”的信念。教师在此过程中,要进行好组织工作,把握好学生学习的节奏,进行适当的引领,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巩固提升

这是“学本”课堂高效的保证。知识由简单的认识到内化为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必须有一个技能练习的过程,“绝知此事要躬行”。巩固的过程是一个知识分层提升的过程,是对知识化为能力中不断有新的认识过程,是学生因为不断成功过关而信心倍增的过程。巩固过程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结果不断认可,不断反思,不断质疑,不断清晰的过程。巩固过程也是一个知识与生活交汇的过程,是学生体验学有所有,学以致用的过程,是学生感受世界与人生哲理的过程。巩固中要实现先练后评,给予学生充分的展示与反思机会。

生本课堂就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课堂。具体表现形态为——“四突出”、“三转变”和“四个基本程序”。四突出:

1、突出学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完全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

2、突出学习:整个教学过程处处突出学生的学习、质疑和探究。

3、突出合作: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4-6人,无论是课前准备还是上课时的学习,每位学生都必须在小组内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突出探究: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获得知识,形成能力。三转变:

1、变教师灌输式的教为学生自主性的学,使学生获得学习动力。

2、变“听懂了”为“学懂了”、“会学了”,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3、变“他律”为“自律”,使学生获得自信、自尊,激发内在的学习潜能。四个基本流序:

前置性学习---小组交流---班级汇报---总结巩固(延伸拓展)

下载生本课堂现场会——《巧做凉拌菜》评课稿(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生本课堂现场会——《巧做凉拌菜》评课稿(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生本课堂

    “生本课堂”是一种新的教学形态, 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善待学生的差异,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发出来。实践证明 “没有学......

    生本课堂

    什么是生本课堂 “生本课堂”是一种新提出的教学形态。就是一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育理念。 生本课堂的特点 生本课堂首先是营造了浸润着民主、平等、激励和谐的人文课......

    生本课堂

    生本课堂 智慧 生本课堂就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课堂。具体表现形态为——“四突出”、“三转变” 四突出: 1、突出学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完全改变教师讲,......

    生本课堂用语[本站推荐]

    前置小研究 1、 搜集有关本课的资料(词语、名言、小故事等) 2、 课文主要内容( )3、 我喜欢课文中的(句子或段落)是( )我知道了( ),由此,我想起了( )。 4、拓展。(或推荐阅读) 生本课堂的......

    生本课堂体会

    生本教育小结 “生本教育”是新课改的理念,是以学生为根据、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为宗旨的教育方式和理念。不少老师把 “生本”理解成了一切以学生为本,把“生本”理解成......

    走进生本课堂

    走进生本课堂 通过这段时间的生本教育学习,渐渐有了点自己的想法。生本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模式。生本教育课堂,就应该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自主探究、......

    生本课堂随笔

    “生本课堂”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随笔 ——读《小学数学教学论》有感 新都区大丰小学李慧 我偶然翻阅《小学数学教学论》一书,在之后实践了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第六单元用......

    生本课堂心得体会

    做“智慧教师” 打造优质“生本·课堂” ——把课堂还给孩子“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发人深省的“钱学森之问”,深深地拷问着中国教育的现状,触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