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呼兰河传》的感想
读了这个小片段,我就深深地爱上了萧红的文笔,更加爱上了她的童年。她的童年那么无忧无虑,想做什么都随心所欲的,“决不是那房子里的狭窄的世界,而是宽广的,人和天地在一起,天地是多么大,多么远,用手摸不到天空。”这句话里,我知道了萧红的无忧无虑中有一部分也是环境影响的。而在“等到自己实在跑不动了,才坐下来休息,那休息也是很快的,也不过随便在秧子上摘下一个黄瓜来,吃了也就好了。”这句话里我又读到了小萧红爱贪玩的天性。描写小萧红贪玩的片段还有很多很多,我却喜欢这一段:“我一听了这话,明明是嘲笑我的话,于是就飞奔着跑到祖父那里,似乎是很生气的样子。等祖父把眼睛一抬,他用了完全没有恶意的眼睛一看我,我立刻就笑了。而且是笑了半天的工夫才能够止住,不知哪里来了那许多的高兴。把后园一时都让我搅乱了,我笑的声音不知有多大,自己都感到震耳了。” 我总觉得这一段话把小萧红的童真、调皮写的淋漓尽致。
在这片段里,我还知道小萧红童年的随心所欲也有她的祖父的“功劳”,她的祖父那么宽容、和蔼,小萧红总是对他玩恶作剧,而祖父每一次都会原谅她,还跟着一起傻呵呵地笑,整一个老顽童,小萧红的贪玩,肯定也是他给“惯”的。要是我有这样的祖父,那可甭提有多好了!我一定会向同学们炫耀几番,我的童年就将是最丰富多彩的!
也许,农村的孩子就是那么无忧无虑、随心所欲的,但只要一离开“玩”,也就没那么活泼了,片段最后不也写了吗:“刮了风,下了雨,祖父不知怎样,在我却是非常寂寞的了。去没有去处,玩没有玩的,觉得这一天不知有多少日子那么长。”
第二篇:呼兰河传的感想
论《呼兰河传》的文化印记与生命意识
摘要:《呼兰河传》作为自传体长篇小说,具有浓郁的地方名族文化的艺术特征。萧红对故乡呼兰河镇的带有地域文化特征的风俗描绘,反映出了旧社会的封建文化印记。通过小说中人物命运的变化,表现出集体无意识下的悲剧人生是与中华民族传统的生死观相关联的;对生命主题的重视和对生命价值的寻求,透露着萧红强烈的生命意识。本文试从小说中体现出的地方民族文化印记和萧红的生命意识两个方面进行论述,最后谈谈二者间的关系。
关键词:《呼兰河传》;萧红;文化印记;生命意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萧红在亲身经历和时代环境的合力作用下,登上了现代文坛。作为东北作家群当中成绩最为卓越的女作家,《呼兰河传》是具有代表作,她用清新而不流俗,婉约而不失昂扬的笔法描绘小城呼兰的风土人情,用细腻、敏锐的笔触対生活在东北这片黑土地的社会底层人民进行了深刻挖掘,它是一部反映东北人民苦难生活的自传体长篇小说,是萧红在阅历人生,移居香港之后写出的一部独特地乡土作品,小说带有明显的地方民族文化印记,同时,也透露出女性作家萧红的生命意识。
一、地方民族文化印记
文化印记是对传统文化存在的一种识别和记忆,他具有时间上的特定性和空间上的地域性。地方民族特性往往具有双重性,它包含着封建文化、殖民文化等特定阶段的产物,故而,他对人们的影响也具有双重性。萧红对于小城呼兰的地方民族文化的描绘主要是通过带有明显文化特征的风俗描写来体现的。《呼兰河传》整篇给人呈现了丰富多彩的人情风俗图,它构成了萧红对儿时生活的文化记忆,这种文化是指封建文化,直接体现在民间生活的文化风俗上。萧红对这种传统文化的识别不仅包括对东北民间乡土风情的刻画,更包含对小说中主人公命运的生动描绘,这里我们着重论证一下萧红通过对东北地方文化风俗习惯的描绘来完成她对地方民族文化的记忆。
民间风俗习惯作为一种物态文化和观念的题材,体现了一个地方的乡土民族区域的独特性,是这个区域的民族文化精髓。对东北风俗习惯的描写,可以展现东北这个区域民众智慧的结晶,可以凸显当时民间的文化心态。萧红笔下的东北名民俗风情洋溢着淳朴的民风乡俗、悲怆深沉的内蕴、古朴洪荒的原始自然地特点。笔者主要从婚宴、习俗、生活信仰两方面来探究萧红小说中的民间文化传统。
萧红笔下关于东北人的婚姻是讲究门当户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离开了这个原则,无论什么样的婚姻在他们眼里都是“不成体统”的,如果女儿违背了这种婚姻,那么其结果将是不幸和悲哀的,它沿用了旧礼教下的传统婚姻风俗习惯,只有这样才是符合当时正常社会秩序的习俗。生活信仰习俗是先民在祭祀活动中把生活的诗情用一定的外部形式固定下来,世代相沿而成的,它蕴含着浓厚的历史积淀,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习性。
《呼兰河传》中“小团圆媳妇婆婆”这一形象承载了真实而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是体现不良传统文化对人戮害的中心人物。小团圆媳妇婆婆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她勤劳善良、节俭持家、因循惯例,具有一般农村妇女都有的优秀品格。但这些都不是萧红重点表现的,重点刻画的是她善良背后的残忍,节俭背后的愚昧,因循背后的守旧。在《呼兰河传》的第五章,作者用了占全章五分之三的篇幅细致地刻画了小团圆媳妇婆婆这一形象,远远超过了描写小团与那媳妇的笔墨。小团圆媳妇婆婆花了很多钱把小团晕啊从外地买回来,在到家的第一天,因为小团员的大方、不羞涩,个子高,引起了院子里的人纷纷议论。说小团圆“太大方了,不像个团圆媳妇”,“见人一点也不知道羞”,“头一天来到婆家,吃饭就吃三碗”,为了遵循惯例,把小团圆媳妇规矩成一个大家司空见惯的“好人”,小团圆媳妇婆婆打了小团圆媳妇一个月,让十二岁的小团圆媳妇都蒙受重创。原本非常健康的小团圆媳妇病了,脸色黄瘦,“水不想喝,饭不想吃,睡觉的时候睁着眼睛,一惊一乍的”为了给小团圆媳妇治病,小团圆媳妇的婆婆有不惜一切代价,想尽一切办法按照传统习俗,花钱雇大神赶鬼,用猪肉拌黄连的偏方,抽贴画符,甚至用大缸盛上滚烫的开水为小团圆媳妇当中“洗澡”,烧“替身”等一切可能想到的办法,去救治小团圆媳妇,前后共花掉了五千多吊钱。当这一切都不能就只小团圆媳妇时,她又剪断小团圆媳妇的辫子,诬陷她是妖精,最后将小团圆媳妇活活折磨致死,自己也哭瞎了一只眼睛。从这些情节来看,团团圆媳妇婆婆的行为,直接造成了小团圆媳妇的悲惨命运,她既是一位在传统文化和封建陋习惯例中生活的普通女性,也是封建陋习和惯例杀人的执行者,是“愚昧而不自知,麻木而不自省”的集中体现中,在作品中,萧红冷静地描摹了小团圆媳妇婆婆诸多的外在行为和内在心理,凸显了她愚昧无知、遵循惯例、残忍麻木又勤劳节俭的性格。如请大神驱鬼,请云游真人抽贴,为小团圆媳妇洗澡,烧替身,手肿的“像张开的小簸箕”都舍不得花一吊钱买药。更精彩的是萧红非常细腻逼真的刻画人物心理,如抽贴画符一段就很细致的刻画了小团圆媳妇婆婆的内心世界,将小团圆媳妇婆婆此时的出手大方与前文舍不得花一吊钱为自己买药治手的情节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小团圆媳妇婆婆的愚昧,心理描写细腻真切,既令人忍俊不禁,又令人痛心疾首。健壮活泼的小团圆媳妇在婆婆的肉体摧残和精神惊吓之下,一病不起,并且时常一惊一乍的。为了预测小团圆媳妇未来的命运,小团圆媳妇婆婆按照农村的老规矩请云游真人来抽贴预谱小团圆媳妇的未来,云游真人说十吊钱可以抽一贴,不满意可以再抽。原来只准备花点小钱的,小团圆媳妇的婆婆一听这才恍然大悟,开始在心里盘算起来:“原来这可不是白抽的,十吊钱一张可不是玩的,一吊钱捡豆腐可以捡二十块。三天捡一块豆腐,二十块,二三得六,六十天都有豆腐吃。若是隔十天捡一块豆腐,一个月,捡三块,那就半年都不缺豆腐吃了,她又想三天一块豆腐,哪有这么浪费的人家。依着她一个月捡一块,大家尝尝也就是了,那么办,二十块豆腐每月一块,可以吃二十个月,这二十个月,就是一年半还多两个月”。小团圆媳妇婆婆又想哪有这样浪费的人家“;若不是买豆腐,若养一口小肥猪......未到一年,那就是千八百吊了。”若是买鸡,可以那鸡蛋换青菜,何况鸡会生蛋,蛋还会生鸡,永远这样循环的盛夏去…….岂不发了财吗?此时,团圆媳妇婆婆勤俭节约吝啬钱财的形象跃然纸上。原先为自己花一吊钱买红花治病都舍不得,最终却花了五十吊钱为小团圆媳妇抽贴,两厢对照,更加凸显了她的愚昧无知和麻木不醒。而且,从这些描写来看小团圆媳妇婆婆是真心为小团运功媳妇治病的,但她采用的方法又愚蠢之极。其愚蠢的行为背后,掩埋的却是善良的动机,正是这些善良的动机,令人欲哭无言,与笑无声。“小团圆媳妇婆婆的性格是在传统文化的浸染与熏陶下形成的。她也就成了传统文化的影子。一切都是按照传统文化与习俗的要求进行的,是一个最具典型意义,最具文化被负了的人物形象。《呼兰河传》反映出的带有文化特征的风俗描写,还有体现在一些特殊的文化习俗现象上。“跳大神”这节,“跳大神,大半是天黑跳起,只要一大起鼓来,就是男女老幼都往这跳大神的家人跑,若是夏天到了,就屋里屋外都挤满了人。还有些人拉着孩子,抱着孩子,哭天叫地的从墙头跳过去,跳过来看跳神的。跳到半夜时分,要送神归山了,那时候,那鼓敲打的分外的响,大神也跳的分外的好听;邻居左右十家二十家的人家都听得到,使人听了起着一种悲凉的情绪”“这唱着词调,混合着鼓声,从几十丈远的地方传来,实在是冷森森的,越听就越悲凉。”“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如何,为什么这么悲凉?”“若赶上一个下雨的夜,就特别的凄凉,寡妇可以落泪,鳏夫就要起来彷徨。”“那鼓声就好像故意招惹那般不幸的,打的又急又慢,好像一个迷路的人在夜里诉说着她的迷茫,又好像不幸的老人回想着她幸福的短短的幼年,又好像慈爱的母亲送着她的儿子远航,又好像生离死别万分难舍。人生为了什么,才有这样凄凉的夜。”连用三个“悲凉”两个“凄凉”造成一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萧红为我们揭示了呼兰河人对鬼神的态度是崇拜和虔诚的,表现了呼兰河人生活的单调性,展现了东北民族的原始性,这也是萧红所追踪的地方民族文化印记。
从地方的文化风俗,我们可以明显的感受到旧社会的文化印记深深烙印在萧红的心间。作为现代作家而言,萧红对地方民族传统文化的矛盾态度尤为苦闷,这也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禁锢之深,以及处身于“家”与“铁屋子”中的个体从传统文化中彻底背叛、出走之艰难。
(一)理性上对传统文化彻底决裂与反叛
一直以来,鲁迅被看着是来自就营垒,却对古老中国首先反葛一击的最彻底的叛逆者,是对封建文化封闭体系最勇猛的批评者。在文化选择上和鲁迅最为相似的是深受鲁迅影响和深爱的萧红。当然和鲁迅一样,萧红的《呼兰河传》首先也主要是通过自己故乡的回忆,以朴素率直、凄婉细腻的笔调,真实而感人地再现了她童年时代东北农村黑暗、落后、愚昧的社会生活,对愚弱国民的劣根性进行批判,对封建宗法制度和传统文化进行彻底而又无不悲凉的揭发和剖析。为此,她不惜用一种夸张的手法去扩大她与所属家族对立的壕沟。在《呼兰河传》里,她通过小团圆媳妇的惨死,有二伯的不幸遭遇,冯歪嘴的艰辛生活表现生活在“呼兰河”这座“铁屋子”里不能自拔的愚弱者的呻吟、哀怨、叹息、挣扎,尤其是萧红通过“泥坑”“热水澡”“跳大神”“看客”这四种显现性文化现象引出了各式各样的居民。他们麻木、愚昧、苟且、忍让与鲁迅笔下的铁屋子里昏睡的国民一脉相承的。这些看客们麻木的看着他人他物的悲惨命运,也麻木的看着自己的人生道路。他们以“人活着就是为了吃饭穿衣”、“人死了就完了”为信条,他们看见老胡家年仅12岁的小团圆媳妇坐得笔走的风快,见人总是又说又笑。
(二),潜意识中对传统文化的眷顾与留恋
对于传统文化,萧红在理性上虽然都想把它当作“铁屋子”进行猛烈抨击。然而,由于文艺作品是一个自主情结,常受到积淀在作者无意识深处的集体心理经验的影响。也就是“集体无意识”的影响。荣格认为“集体无意识并非有个人获得而是由遗传所保留下来的普遍性的精神机能,即有遗传的脑结构所产生的内容,这些就是各种神话般的联想—那些不用历史的传说或迁移就能够在每一个时代和地方重新发生的动机和意象。那么是不是以家族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已经作为一种集体无意识积淀在她的思想深处,这就使得传统文化对她在感性上有着“家”一般难以摆脱的牵绊和不可否认的影响。对于封建地主出生的萧红来说,家族情感是她最敏锐且始终无法摆脱的情结。正如陈寅恪在《王国维挽词》序中所说“凡一种文化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致痛苦。其表现此文化愈宏,则其受痛苦愈甚”。萧红终生都在摆脱而最终也没有摆脱对家庭的情感记忆。正如始终思乡却无法返乡的游子与故乡的关系一样——在最深的依念中有最彻底的决绝。萧红曾因反抗包办婚姻而离家出走,虽然享受过短暂的精神上的自由,但大部分时间是在流浪漂泊中度过,她勇敢地走出了旧家大门,但并没有寻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家。孤独、悲哀、憧憬、感伤、希望始终象幽灵一样笼罩在她的心上。流浪生活的疲乏和厌倦之后无邪的,诗意的,快乐的,美妙的童年生活必然成为萧红精神上的慰藉。这表现在她创作的作品中带有明显政治倾向的关内时代风云《生死场》转向渗透着作者对故土的眷恋的关外风土人情的《呼兰河传》。萧红在《呼兰河传》中对于这片生于斯长于斯的黑土地倾注了很大的热情,为我们展现了极具东北地方特色的生活画面,通过地方文化风俗的描绘更多地对东北人传统文化心理进行深刻透视,从而让读者感受到旧社会的传统文化印记,这也是文本的艺术特性。
二萧红的生命意识
关于《呼兰河传》思想上的研究颇多,经过反复阅读,笔者发现作品中透露的人物命运悲剧和人的生死观寄予着萧红强烈的生命意识。小说中主要从人物生死观是与其悲剧人生人生有着密切的关联的。萧红笔下《呼兰河传》的人物多是因循守旧的,他们头脑僵化,不思变革,他们只承认既有秩序的事物,任何新鲜的事物都是不能接受的。在他们心中,信奉“生死有命”的封建生死观念,把“天命”无限地放大,从不主动争取,改变命运,往往是逆来顺受。呼兰河的人们就这样照着几千年传下来的习惯而思索,而生活。他们有时显得麻木,但实际上他们也颇感敏感,芝麻大的事,会议论或争吵三天三夜而不休。他们有时显得愚昧而蛮横,但并没有害人或自害的意思,他们是按照他们认为最合理的方法,“该怎么办就怎么办”。老胡家的小团圆媳妇刚一来,左邻右舍倾巢出动,前去观看,对小团圆媳妇的长相“没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不过都说太大方了,一点不像个团圆媳妇”“见人一点都不知道羞,“头一天来婆家,吃饭就吃三碗”而且“十四岁长那么高也是不合规矩的,总之她不像当时人们心目中的低眉顺眼,诚惶诚恐的传统型的团圆媳妇。她的婆婆就要给她一个“下马威”可这“太大方”的小团圆媳妇居然不服管教,连哭带喊,说要回“家”去,就使得她婆婆坚信必定要严加管教,所以不得不狠狠打了她一个月。小团圆媳妇的婆婆之所以这样做,那是因为“哪家的团圆媳妇不受气”不狠哪能规矩出一个好人来。小团圆媳妇的遭遇是令人同情的。令人感到愤恨的,然而恨她的婆婆吗?她也是一个照着几千年传下来的习惯而思索而生活的牺牲者,对自己的独生子也是从不娇养,“到如今那身上的疤也有二十多块”有一次他踏死了一只小鸭子,她打了他三天三夜,直到打出一场病来。她就是这样一个被集体无意识同化、扼杀人性的受害者。她认同她所生活的环境,实际是认同所包含的历史惰性,非来源于个体经验,也不是后天获得的,而是先天就存在的,它与个体心理相反,具备了所有地方和所有个人都有的、大体相似的内容和行为方式。换句话说,由于他在所有人身上都是相同的,因此他组成了一种超个体的共同的心理基础,并且普遍存在于我们每个人身上。这种集体无意识实际上是指有史以来沉淀于人类心底底层的,普遍共同人类本能和经验遗存,这种遗存包括生物学上的遗存,也包括了历史文化对深层次意识的积淀。而《呼兰河传》中反映出来的集体无意识更多的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所遗留下来的生活记忆与行为模式,是传统文化下形成的民族劣根性的真实写照。然而这种本能的集体无意识一直保留下来且活跃在呼兰河人的行为中,他们因循守旧,不接受新事物,习惯于按照几千年传下来的旧风俗、旧生活而习惯,思索和做事,传统习惯势力像一道精神枷锁禁锢着呼兰河人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就这样,在集体无意识的生死观作用下,一幕幕人生悲剧在呼兰河畔悄然上演着。从表面看,小团圆媳妇似乎是被婆婆和周围的人折磨死的,实际上是死于集体无意识这种生死观下,小团圆媳妇被折磨死不久,老太太死了,大孙子媳妇私奔了,大孙子媳妇的婆婆在传统观念的驱使下,感到羞愧难当,终成半疯,小团圆媳妇婆婆由于心疼给团圆媳妇治病时花掉了五千多吊钱,弄得倾家荡产,天天哭,结果哭瞎了一只眼睛。第七章写王大姑娘的悲惨命运就不足为奇了,王大姑娘的命运更可悲,那是因为“自从团圆媳妇死了,院子里似乎寂寞了很长一个时期,现在虽然不能说十分热闹,但大家总要尽力鼓吹一番。虽然不跳大神,但也总应该给大家多少一开心,最终在给大家开心中王大姑娘消瘦了死了。然而人们又把目光集中在了冯歪嘴和他的孩子身上,因为”大家觉得这回冯歪嘴算完了,周围的人用绝望的眼光来看待他,但冯歪嘴子却“他不知道他已经处在了怎样的一种艰难的境地,他不知道他自己已经完了,他没想过”。如果说团圆媳妇和王大姑娘的死是被大家用旧的封建习俗逼死的话,那么冯歪嘴子麻木的生活处境,则是民族愚昧的自身造成的。“他照常的活在世界上,他照常的负着那份责任,因为那里人们的生存哲学是:人活着是为了吃饭穿衣”,冯歪嘴子没有死,所以他的吃饭穿衣,养活孩子。媳妇的死对他来说不过是照顾孩子的一个人没有了,他甚至连哭的伤悲都没有了,不仅他没有,为王大姑娘打灵幡的孩子“也不哭了”。由此可见老一辈人的生存哲学已经深深注入了下一代人的心灵,因为孩子也知道“活着的人就得回家照旧过着日子,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生活在这块黑土地上的人们,“蚊子似的生活着,糊里糊涂的生殖,乱七八糟的死亡”。从外表来看,这些屈服于传统的人,是多么愚昧而顽固,有的甚至残忍,在他们眼中人的价值远远不值一只鸡,他们极容易满足。二伯,老厨子、老胡家的一家子,漏粉的那一群,都是这样的人物,他们就像最低级的植物似的,给予最少的养分,就能生存,他们坦然的接受命运带给他们的不公平,在受到上伤害后,便相信天命,认为“与生俱来,毫无反抗,只有接受”。这是他们悲剧命运的重要根源,他们“活该”被封建思想,旧礼教、旧道德束缚,这种“不抗争、不反抗”,是与中华民族传统观是有密切的联系的,因为,在那个旧社会,“高压统治,压倒一切民众只有顺从这种包含思想上的禁锢的统治,从而表现出麻木不仁,理所当然的生死观。”《呼兰河传》揭示了萧红对生命主题的重视和生命的价值的寻求由小说的人物命运悲剧看萧红对生命意识的诠释。一是,以自己生命本能来感受自然万物。由于小时候在后园与自然景物的亲近,萧红对大自然的美始终有一种特别的喜好。《萧红评传》中说“如果说萧红的祖父是她童年的中心人物,那么她家的后花园该算是他童年生活中最重要的地方。他在那里不但可以逃避家里的紧张气氛,而且更能和大自然发生亲密的接触,从而领略对于大自然的爱。萧红在读中学的也是非常喜欢亲近大自然的。只要是天气晴朗,只要她功课不忙,她总是徜徉于郊外和公园中,到处作画写生,他最爱去的一个地方是城里的马家花园。她在那花园中与其他同学组成了“野外写生会”。她的才气在对自然万物的描写中也得以表现出来,在他的笔下,自然万物都有了生命的光彩,比如她描写火烧云“:晚饭以后,火烧云就上来了,它的后面似乎跟了好几条狗,又找到一个大狮子,和娘娘庙门前的大石头狮子一模一样的,也是那么大,也是那样蹲着,似乎眼睛连什么都不睬。”萧红是一个极端忠实于自己心灵感受的作家,她对自然万物的感受和描写,主要是由于她的生命本能,当她把自己的生命本能和性灵而面向现实人生时,对于现实生活中人的生命的无价值,对于民众的生存状态以及对人性的异化现象,她就有了深刻的感受。首先突出地表现叙述过程中几乎无所不在的对呼兰河人们生活平淡和人生的无追求的咏叹上,他们吃的是粗菜,粗饭,穿的是破烂的衣服,睡觉则倒在车马、人头之上。他们这种生活似乎是痛苦的,但是一天一天的,也就稀里糊涂的过去了,也就过着春夏秋冬,脱下单衣去,穿起棉衣来地过去了。假若有人问他们,人生为了什么?他们并不会茫然无所应答,他们会直截了当地不假思索地说了出来:人活着就是为了穿衣吃饭。呼兰河镇的人们生活单调,从未想过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只是凭着单纯的本能活着,生于满足,死不可惧,甚至对于死有些向往,萧红在描写漏粉家时,对他们的人生信仰感到同情和怜悯,并由衷发出感慨,“逆来顺受”你说我的生命可惜,我自己却不在乎,你看着很危险,我却自己得意,不得意怎样,人生苦多乐少。其次萧红作为一位女性作家,眼光独特,手法细腻,加上他本人亲历种种遭遇,其生命意识还体现在对下层女性旧社会身心摧残有较强的自觉。《呼兰河传》有一段写呼兰河城中两个大庙——老爷庙和娘娘庙的文字,萧红完全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讽刺了男女的不平等,并且点出不平等的原因,老爷庙的老爷威严可怕,娘娘庙的娘娘面目温顺,更深刻地是萧红一语道破的揭示出男尊女卑的原因“塑像的人是男人”,掌握社会的不也是男人吗?男人为妇女制定了三从四德,妇女理所当然要温顺贞节。因此,女人不仅被男人欺凌,而且背负着沉重的思想负担。除了模型般的娘娘,萧红笔下的两个女性,小团圆媳妇和王大姑娘的悲惨遭遇令人同情,原来两个健康的年轻生命都是被人们的传统观念和传统习惯害死的。生命的价值是什么呢?人生该有什么样的追求呢?对于女性作家而言,强烈的生命意识就决定了终其一生以自己的天性与现实的人生挣扎的命运,他始终关注周围人的命运,注重探讨生命的价值。《呼兰河传》中第三章是全书七章中唯一洋溢着快乐自在,温馨调子的一章,他是萧红关于生命思考的亮点所在,也是萧红追求的精神追求所在,萧红是独特的,有人常把她跟丁玲张爱玲放在一起比较,然而,丁玲的早期小说带有浓郁的自传色彩,以自我为原型,张爱玲用特定的手法把人物放在故事框架了,多了一些故事的韵味,只有萧红用回忆或手法以一个小女孩的眼光来审视周围一切表现乡土视野中人们的生存景观,从而表现她强烈的生存意识。
三,从文化印记看萧红的生命意识
《呼兰河传》中的重要艺术特性是以女性的独特眼光来写带有东北地方文化特色的风俗描写。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深远持久的,呼兰河镇的地方民族文化不仅影响了一方人的生活方式和个人生死观,也对萧红的生命意识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正如前文所写的带有封建传统文化风俗的陋习,长期禁锢了人们的生活理念和生死观。在呼兰河镇的人们的一致行为表现都受传统封建文化的制约,小说中写了多处婚姻悲剧,小团圆媳妇的故事是整部小说中批判力度最强的一章。在这一章里,人们仿佛陷入了集体的疯狂和病态中,而唯一保持了清醒眼光的,就是作为叙述者的女童。女童看他“不是什么媳妇,而是一个小姑娘”因为小团圆媳妇“嘿忽忽、笑呵呵”的健硕与大方不符合人们对童养媳的心里预设,小团圆媳妇的婆婆是造成这场悲剧的凶手之一,也是这场悲剧的受害者。呼兰城里,这样的悲剧不断上演着,人们丧失了基本的判断力和同情心,然而以猎奇的心态去观赏别人的悲剧。甚至当小团圆媳妇死去,人们还要编排出来她曾经的故事,已成为她留给活人的精神的最后一道精神佐餐,令人扼腕。庸众害人犯罪而不觉,这才是最使人恐怖的根性。当然处在这种生存环境下也有几个特列,赶车人的女儿王大姐,偏偏不按几千年来的旧风旧习惯形式,她没有父母之命、,就跟一个被人看不起的穷磨倌冯歪嘴子同居,而且生了孩子,结果也成了集体无意识的牺牲品。他自由恋爱,嫁给冯歪嘴子,他们是传统文化的受害者,身处泥淖而浑然不觉,几千年来,她们套着枷锁生活,又不停的用自己的枷锁去劈杀别人,自己流血的同时手上又沾着别人的血,不知不觉中,扼杀同类生命的凶手。这是多么病态的名族灵魂,木然的悲剧的世界!从这我们可以反观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人的祸害至深,对的生死命运起着掌控作用,萧红对北方人的文化心理进行深刻透视,这与鲁迅先生改造中国国民性是一致的。在《呼兰河传》中描写了七月十五日盂兰会祭鬼节,人们在岸上,以求让鬼脱身,把鬼送走的习俗。但中国人对鬼神的态度有两种,对恶鬼他们就奉承,萧红在作品中有一段描写庙中神像的塑造,指出了人对男神与女神的不同态度,本来那些烧香的人是来求子求孙的,可是人们以为阴间也是一样的重男轻女,所以每次都是到老爷庙磕头,之后才来给娘娘上香,只因老爷塑的不好欺负,娘娘塑的温顺。老实好欺负,可想而知,他们的愚昧是一种群体行为,与生俱来的文化现象,同样萧红也真是这种传统的熏陶下,创作自然受到的影响,《呼兰河传》用众多的章节来展现小城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全貌,这些风貌多是表现在呼兰河镇的风俗文化的描写上及旧社会传统文化的参透,那么地方文化风俗对那里人的影响是全方位多渠道的,小团圆媳婆婆是封建陋习惯例的自觉维护者,受害者,也是帮凶,她的性格实在传统文化的浸染和熏陶下形成的,是传统愚昧文化的产物,但她同样所受浸染继续传授下去,无知无觉中成了不良传统文化的帮凶,害人而不自知,害己而不自醒,一切都是按照惯例和习俗进行,如她为小团圆媳妇求替身时,她一边烧着还一边后悔,若早知道没有什么看热闹,那又如何给这扎彩人穿上真衣服,他想要从火堆中把衣服抢出来,但又来不及了,就像眼看着烧去了一百多吊钱,这种虚伪的文化心理也反映出传统文化的不良品质。
从客观因素来讲,地方文化风俗是传统封建文化的产物,而这种封建文化的传播,与地方名族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呼兰河传中并没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坏人,就连小团圆媳妇婆婆,她也是被这种愚昧文化所感染的生病者,当然地方民族文化也不尽然对人们产生的都是消极影响。由此看来,传统文化反映在人心里的也有美好的方面,但是这里我们着重论述的地方文化对人生死观所产生的影响,从而表现出集体无意识下的人物的悲剧人生体现和原因,从而呼起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批判,让人看到人类恶根性在传统文化土壤中的培育和繁殖。地方民族文化印记既有特定的东北区域的个性,包含个小说中各种自然环境好热地理风貌的描绘,也有既定的中华民族传统封建文化的共性,各种民间风俗,尽管在各个区域的表现形式不同,但存在状态都是固有的,这种文化印记下,人们表现出来的生死观,也就代表民族文化的国民性和劣根性。地方文化风俗及旧社会封建文化对人生死观的影响,也存在主观因素,这就是与萧红强烈的生命意识有关了,她包括人物的自身经历和思维方式,既然,文化印记通过地方风俗加以体现,并进而决定人们带有集体无意识的生死观,那么文化印记也对萧红强烈的生命意识有关联。首先萧红这部《呼兰河传》就是对儿时的回忆性自传体叙事长篇,萧红用追忆的维度重新审视和考量了一座北方边城波澜不惊的前世今生,记叙和追问了边城里人们的灰色人生的疲惫和价值,用委婉细腻然而力量感十足的笔触为城做传,为人做传曲折地表达了自我的顿悟和人类生存的终极意义的悲凉感受。地方民族文化印记对萧红强烈的生命意识产生了极大地影响,萧红对文化印记所持批判态度,并进而对文化风俗给人们的生死观作用下的命运悲剧持悯怀情怀,而这种意识既包括对女性意识未觉醒的同情,也包括多现代意识未自觉的渴望,文化影响了呼兰河镇上村民,改变了他们的生活和命运。同时也影响了那里生长的萧红,幼时的文化识别和记忆对萧红的生命意识发挥着重要作用。
萧红的《呼兰河传》虽然是以女性视角叙述的带有自传体色彩的回忆小说,但这部作品是属于全人类的,而且距萧红所处的时代越久远,她反而会离我们越近越逼真,越清晰,越能破译其丰厚的审美意蕴。《呼兰河传》以其巨大的文化传载,表达了萧红作为女性特有的对同类乃至普泛人性的体察与关怀,使小说的哲学和美学意蕴具有了普遍意义,从而获得独特的审美效果。
第三篇:读《呼兰河传》有感
读后感
读《呼兰河传》之后,内心难以平静,有很大的感触,忍不住要把这感想付诸纸上,记录我此时的心情和那个小城的故事。
读一本书不得不说这本书的作者,萧红,原名张乃莹,1911年6月1日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区,1942年1月22日病逝于香港。如果她没有英年早逝的话,将会给我们留下更加优秀的作品。
觉得文中平平淡淡的,像小说?没有一般小说那种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像自传?书中多数在写一个小城的里里外外。不知道该去怎样定义这样的一部书萧红幼年丧母,一生坎坷,一个女子在那样艰苦的年代里生活,她的笔下也浸透着凄凉与寒冷,唯有祖父的照顾和陪伴才给了她童年些许的温暖。
忽然想到另外一个作家余华,余华和萧红应该算是有神交的吧。他们几乎都不对人物进行内心活动的描写,只是依赖荒诞和生冷的对话来展现人物的悲惨和社会的悲凉,来表达他们所感知的愚昧,野蛮和残忍。
而他们又与严歌苓截然不同,严歌苓是一个非常善于写人物内心的作家,作品中经常有大段大段的精彩的心理描写,她可以把人物的内心活动写的九曲回肠。但同是女人的萧红,落笔显得更冷峻和直白。
《呼兰河传》书中有小城的麻木、自私与冷漠,作者平淡的叙事中不乏讽刺,有点类似于鲁迅笔下的那些人物。
例如当马掉进坑里,“看那马要站起来了,他们就喝彩,‘噢!噢’地喊叫着,看那马又站不起来了,又倒下去了,这时他们又是喝彩,‘噢!噢’地又叫了几声。不过这是喝的倒彩。
这有点像鲁迅笔下的看客,他们对无关自己的事情,始终一种冷眼旁观的态度。仿佛这个世界和他们没有关系,实际上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看似无关的事,可能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呼兰河传》这本书中有讽刺,也有幽默,刚开始读的时候还是一种轻松的感觉,到后来读着就觉得沉重了,小城凄凉、愚昧。他们守着那份愚昧和孤独一天天的活着,那样的地方该是冷的吧,就像“严寒把大地冻裂了”那种冷一样。
“人生为了什么,才有这样悲凉的夜?”
——不明白一生究竟要多少悲苦,才能让文字透纸生凉。
第四篇:读《呼兰河传》有感
读《呼兰河传》有感
六(1)班许陈
最近几周,我看了《呼兰河传》这本书。作者萧红被誉为“30年代文学的洛神”。
《呼兰河传》共有七章,分别写了小城的风貌,“我的”的童年趣事,小城的故事等,我印象深刻的人物有:小团圆熄妇、有二伯、冯歪嘴子。
小团圆媳妇的头发又黑又长,梳着很大的辫子,普通姑娘的辫子都是到腰间那么长,而她的辫子竟快到膝间了,她脸长的黑呼呼的,好玩极了。
有二伯是个很古怪的人,他喜欢对着天空中的雀子说话,也很喜欢和大黄狗谈天,他一和别人在一起,就一句话也没有了。即使有话,也很古怪,有一次,他竟对着地上的砖头说话,有的会把“这个”说成“介个”。
冯歪嘴子一大早就推着黏糕的单轮车,还喊着:“黏糕,黏糕”,往街上一走,很多小孩子都会来买。
其中我最喜欢有二伯,因为他喜欢和天空中的雀子说话,也喜欢和大黄获谈天,而且一和别人在一起,就一句话也没有了,这一个很符合我。
有些小孩也是不喜欢和别人说话,因为他们都害羞,有时我也会不敢和别人说话,但有的人却很喜欢和别人说话,但千万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因为他们会把你带走,他们给你糖也不要乱吃,你们可别上陌生人的当啊!
指导老师:于从虎
第五篇:读呼兰河传有感
读呼兰河传有感14篇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读呼兰河传有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读呼兰河传有感1这个暑假,我看了一本萧红写的《呼兰河传》,便沉醉在这本书中了,把
我带到了二十世纪初的小城------呼兰河。
这个小城并不繁华,一年四季有非常多的事。在萧何的笔下,却写得如此生
动独特。
其中,这个小城的东二街道的六七尺深的大泥坑让我印象特别深刻。不下雨那泥浆好像粥一样,下了雨,这泥坑就变成河了。在连续三个月不下雨的时候,车夫和马翻过好几次车,而翻了之后,过路的人看着他们似乎也起不来,便来帮帮忙。有时因为拖不出马,而准备走人。但看看马快被泥坑憋死了,只好又过来再次帮忙,还不时的喝彩“噢!噢!”。闹得非常热闹,也使居民说长道短,得以消遣。当这个坑淹死了猪后,有些人会把死猪拿去卖,并且是非常便宜的。有些小孩就说这是“瘟猪肉”,并且是在许多家长面前说的,便会被家长打。我看后,觉得萧红是在讽刺这些贫苦的劳动人民,让人感到凄凉、凄苦。许多人说过一些不会掉进坑里的办法,如:有的说拆墙,有的说种树,但从来没有任何一个人想过把泥坑填平。它让我感慨:多么愚昧的人民呀!在他们的脑海里就要顺应
社会,顺应天意,人是不能违抗天命的,这真是他们的悲哀啊!
在萧红童年的后花园中,她与她的祖父一起玩耍,一起干活,生活充满了乐趣。在每个人的记忆里,童年像一幅画,像一首诗,像一曲歌。因此也不禁让我想到了自己的童年,也是这么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快乐的学习,快乐的玩耍,快乐的……似乎干什么事情都是快乐而幸福的,而萧红的童年就是快乐而寂寞的。这更让我感受到了萧红在离开家乡来到香港后,她更加怀念自己的故乡和童年,用自己那轻盈的文笔写下了这篇文章,没有什么幽美的故事,但处处是故事。
茅盾曾经说过:要点不在《呼兰河传》不像是一部严格意义的小说,而在于它于这“不像”之外,还有些别的东西------一些比“像”一部小说更为“诱人”些的东西: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这本经典的小说生动、形象地讽刺了人们的无知、愚昧,同时,萧红用了幽默的语言,描绘了如此让人同情、痛恨的一件件事。《呼兰河传》这部作品是萧红后期的代表作,她通过这部作品,描述了一个灰色的天空,灰色的道路,灰色的城市,灰色的社会。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人们再善良,也抛不开那些有百害而无一利的旧思想,土办法。文章的开头觉得还是非常轻松的,但是,读到后面,会觉得非常沉重。在尾声的时候,萧红写了她的祖父已经死了,而后花园的主人也不见了,让我读了,觉得更加凄惨、悲伤……
《呼兰河传》读完了,而我还久久地沉浸在那一片灰色的画面当中!
读呼兰河传有感2自从学了课文《火烧云》后,我就一直想看《呼兰河传》这本书了,因为作者把火烧云的情景片段,写得如此唯美动人,早己把我深深吸引,我仿佛身临其境,傍晚时分,我就站在呼兰河的小镇上,观赏着那千变万化的火烧云……
今天,我终于看完了《呼兰河传》,再一次被这篇生动而独特的美文吸引,又把我带到了二十世纪初的东北小镇——呼兰河。
刚开始,作者写了童年时与祖父在后院的大花园里,一起玩耍,一起学下地干活,还跟着祖父学唐诗,充满了乐趣,童年过得似乎无忧无虑,但是我看着看着就觉得后园的寂寞与荒凉。当时的人们又是多么的愚昧和无知,人们顺应着命运的安排,过着平凡、卑琐、落后的生活。
东二街道的六七尺深的大泥坑,不知出了多少事,虽然很多人嘴上说了一些办法,可就是从来没有任何一个人想过把泥坑填平。
最悲惨的人物,就是小团圆媳妇了。原本活蹦乱跳的十二岁小姑娘,却当了童养媳,遭到婆婆三天两头的打骂,以至于生病,婆婆又用当地的风俗:跳大绳、赶鬼、热水汤驱鬼的迷信办法,想挽救她,然而静静地迎来的却是她命归黄泉路。悲剧一次一次地引发,给我的心情是多么的沉重和悲伤。
《呼兰河传》是一本最好的语文书,它语言富有想像力,细腻的描写。把每一处景、每一个人,都刻画的淋漓尽致。
《呼兰河传》是一首叙情诗,又似一部唯美的散文。
看着这本书,就像我们在静静地聆听作者叙说着童年那些事,体会到作者对小镇家乡深深的怀恋。最后她的祖父死了,后花园的主人也不见了,给我的感觉更加悲伤和凄惨。
读呼兰河传有感3早听妈妈说过,读完《呼兰河传》就像看了一部悲剧结尾的电视剧一样让人难以释怀,总想找人说说,总想找人分担分担。
暑假来临之际,我就迫不及待地阅读了这本书。文章一开始就写“严冬封锁了大地”,在这样的季节里,地皮冻裂了,人手冻裂了,就连小狗也冻得整夜整夜地叫,最直接的景物描写,一下就带我走进了寒冷的呼兰河小城,在这个小城里生活着一群平凡而又无知的人,他们照着几千年传下来的习惯而思索,而生活。跳大神,唱大戏,放河灯,他们总是把希望寄托在鬼神身上,一年四季他们老老实实地接受苦难加注在身上的考验,风霜雨地,受的住的就过去了,受不住的,就寻着自然的结果。尽管每个人的人生都在禁受着一年四季的考验,但至少也该有奋斗和抗争吧,又怎么可能逆来顺受呢?可见呼兰河小城它就是一座没有思想和精神的死城,即使天上的太阳有时显得特别大,那也是没有温暖的。
小说中我最喜欢的依然是祖父和祖父的园子,祖父就像那仅剩的一缕阳光,温暖着作者幼小的心灵,在这个园子里,作者就像那园子里的倭瓜,黄瓜,玉米,蝴蝶……一样,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成长;在这个园子里作者的世界绝不是那房子里的狭窄世界,而是宽广的;在这个园子里作者的笑声不知有多大,自己都会感到震耳了。在这里,“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童年永远是最纯真,最美好的岁月,即便是作者后来有悲凉凄苦的人生,但这些美好的回忆依然温暖着她,支撑着她。
小说最让我心情低沉的是小团圆媳妇之死,作者虽没有具体写她挨打的过程,可是那“不分昼夜,一直哭很久……”可见她禁受了怎样的摧残和毒打。到后来不哭了,愚昧而又迷信的婆家人左次右番地请胡仙,跳大神,闹神闹鬼,周围的人也说长道短,说死说活的,只到把十二岁的小团圆媳妇整死。小说中另一个让我佩服的人物就是冯歪嘴子,他是个敢于追求又敢于抗争的勇敢者,当不幸降临,他失去了最爱的妻子还要抚养两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左邻右舍都说他这回可非完不可时,他却照常地活在世界上,照常地负起他那份责任。他就像是注入呼兰河小城的一股新鲜血液,让人振奋,让人改变,让人不向命运低头。
“从前那后花园的,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物是人非,人去楼空,好一派荒凉凄惨的景象。这让我想去李清照词中的.那句“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记忆中那无人过问的往事已积满了灰尘,尽管回忆充满了苦涩,但也充满了温暖,所以作者忘却不了,难以忘记。
读呼兰河传有感4读了萧红的《呼兰河转》感触颇深,她用小时候的视角,谱写了一方水土的风俗人情,一部凄婉的歌谣。文中几个章节中的几句话感觉很精彩,忍不住拿出来和大家分享。
一个扎彩铺,扎出的房子、厨子、骡子、大白马、车子活灵活现。大至喷钱兽、聚宝盆、大金山、大银山,小至花盆、茶壶、茶杯鸡鸭鹅犬样样不缺。看着穷人都觉得活着没有死了好。
看似一句淡话,细嚼起来,人世间的辛酸苦涩,浸在其中。又有不乏幽默。
还有,胡家的团圆媳妇婆婆,鸡鸭、猪、狗猫不舍得打,打猫怕把猫打跑了打狗怕把狗打跑了,打猪怕把猪掉了斤两,打鸡怕不鸡不下蛋。唯独打小团圆媳妇一点毛病没有,她又不会跑掉又不会丢了,又不会下蛋,又不是猪,掉了近两也不要紧又不上秤!
她来到我家,我从没给她气受,哪家的团圆的媳妇不受气,我一天打八顿骂三场,我只打她一个月,打的是狠了点,不狠哪能规矩好一个好人来……
婆婆的算计和愚昧无知,封建世袭生活着的婆婆,打媳妇是想当然。就因为小团圆媳妇仅仅有十二岁,长得却像十四那么高。太大方了,不知道羞,吃饭吃三碗,要给小团圆媳妇一个下马威,不打规范不出一个好人来。小团圆媳妇还不如鸡狗猫,鸡狗猫是不可以打得。小团圆婆婆没有觉着打媳妇有什么不妥。打伤了,打病了,找来跳大神的跳跳大神,花五十吊钱给云游真人来医一医,破一破。这还舍得。自己手闹了事,三吊钱的红花都不舍得买。生活在她看来就该这样,没有什么不对。打伤了,医。医好了,再打。可怜小团圆媳妇直到被活活地折磨死!小团圆婆婆竟没有觉着有什么不妥,只是被云游真人吓一吓,怕了怕,想了想,还不想过早的下地狱……让人觉着又可怜又可气又可恨又可悲。
他们的父母生他们下来,没有什么希望,就是希望他们吃饱穿暖,但他们吃不饱穿不暖,逆来了顺受了,顺来的事却一辈子都没有!
这样的话看似随口道来,却写出了穷人唏嘘世道不济,没有愤怒的控诉,字里行间却在鞭挞着当时社会,勾略出了穷人凄凉麻疲了的生活状态。
一个个凄婉故事,宛如一个大磨盘,将你的心,压着、碾着……
还有冯歪嘴那冰冷的小磨坊。冯歪嘴的女人一死,大家都觉着冯歪嘴算完了,扔下来两个孩子,一个四岁,一个刚生下来。可是冯歪嘴自己,并不像旁观者眼里那样绝望。他看见两个孩子反而镇定下来。他觉着在这个世界上,一定要生根的,要长得牢牢的。
于是他照样活在这个世界上,照样负起那份责。冯歪嘴的小儿子,在别人眼里非死不可,这孩子却一直不死他看着孩子一天长大,小的都会笑了。
这又是一个悲惨的家庭,好在冯歪嘴子看着别人怎样做,他也要怎样做。不管他自己有没有这样的能力,他要负起养活孩子的责任。这是书中最给力的一个人物,他孩子的活,是人生存的希望。不管怎样难熬,该怎样就怎样!
萧红奇思妙想好似神来之笔。
比如:这缸渣为什么不扔掉,大概是为了养潮虫的。有缸渣就有破坛子陪着,有砖头就有泥土陪着,有破槽子就有破梨子,他们好像都配了对,结了婚,而且都有了生命送到这世界上来,比方破坛子里的似鱼非鱼,大缸下面的潮虫,猪槽上的蘑菇。
写的都是最脏最不屑东西,作者却那么生动地赋予了每个物件于生命,感受到了作者的智慧和可爱的童真,让人忍俊不禁。
还有节妇坊为什么没有写女子跳井跳的勇敢这样的赞誉?是那些修节妇坊的人故意删去的,因为修节妇坊的多半是男人,他家里也有女人,他怕他写上了,他家里的女人也要跳井,他女人跳了井,留下一大群孩子怎么办?于是一律不写,只写文温文尔雅,孝顺公婆……
从古至今男权主义一刻也没有离开过社会。节妇坊是男人修的,他是主宰,他想怎样写就怎样写,他想让你怎样做就怎样做。女人从来就是附属和被歧视的。我通过萧红这段文字感受到了女人,是这么的可怜,男尊女卑世袭了几千年,我们依然无助的看着男人玩花样养小三,三妻四妾来证明自己的强大,女人只配独自流泪,暗自神伤。情感不可以出轨,身体更不可以出轨,不然就是不守妇道的坏女人。男女平等只是口号,是未来。
总之,这是一本很难得散文叙事大作,又像一首叙事诗,怀揣着童年难以忘怀的往事,娓娓道来。蝴蝶、小虫、黄瓜,倭瓜、和玫瑰的后花园子,还有那绚丽变幻莫测的火烧云是那么的美。而后几章故事又是那么的辛酸幽怨,苦不堪言。但是冯歪嘴的儿子依然活着又给人带来了希望。书中精彩光亮之处比比皆是层出不穷,“就像太阳照在瞎子身上,瞎子看不见阳光,但瞎子却感到实在的温暖了。”
读呼兰河传有感5《呼兰河传》是作家萧红的自传,讲了许许多多她儿时的趣事。比如她祖父的园子,她在里面叫哪个快活。看见一个黄瓜熟了,抓起来就啃,这时又看见了蜻蜓,便丢下黄瓜抓蜻蜓去了。要睡觉便睡觉,要玩便玩,好不快活!
还有那家里的储藏室,两间黑乎乎的屋子,里面有无数的蜘网蛛丝,那么多的耗子,可那里却成了小主人的天地。她在里头翻找着,找出了许多“宝贝”,她用小刀和墨汁在墙上刻着、画着,也没人教育她。
她还干了许多傻事:有一次,她们家一只鸭子落井了,祖父便把它用黄泥裹起来烤了。萧红十分爱吃。有很长时间鸭子不落井了,她便把鸭子赶向井里,这时祖父说不用,直接抓了烤就行了,但小主人不干,她说落井的好吃。
不过,现在的孩子可不能像萧红小时候一样了,作业那么多,连一点时间都没有,就别提玩了,这样的孩子长大了也没出息,还不如放开他,让他自由生长(不过也不能放任他整天玩),要知道,强扭的瓜是不甜的!
读呼兰河传有感6今年暑假,我的班主任沈老师给我推荐了一本书,著名作家茅盾曾称它为“它是一首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歌谣”,它就是萧红所写的《呼兰河传》。五年级下册,我们便学到了这本书中的一个片段,在学它的时候我,就很想看看这本书,我想了解萧红的童年故事。
萧红本名字张迺莹,1911年至1942年,
萧红的同年之所以快乐,她的祖父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原因“生我‘我’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他的眼睛总是笑盈盈的,身体很健康,他教‘我念诗’,给‘我’烧小猪、烧鸭子吃。而‘我’在祖父的呵护下,无忧无虑,活泼任性”咋。祖父在萧红成年后任然像天空中的太阳——温暖人心!
对于这本书,我印象最深的大概就是描写小团圆媳妇的这一章了吧!
“她的头发又黑又长,梳着很大的辫子,普通姑娘的辫子都是到腰间那么长,而她的辫子竟快到了息膝间。她脸黑乎乎的,笑呵呵的。”萧红是这样描写小团圆媳妇的,看到这里我就知道小团圆媳妇一定很好相处,同时我也知道了,萧红很喜欢她。可是一个笑呵呵的小团圆媳妇,竟会遭到婆婆的虐待:因为受不了婆婆的打骂,小团圆媳妇要回家,而婆婆竟为了不让她回家,所以她就用烧红过的烙铁烙小团圆媳妇的脚心!
最后,小团圆媳妇因为“不怕羞被”婆婆打出了毛病,被庸医“云游真人”、跳大神等人的不断折磨,使她从一个笑呵呵的十二岁小姑娘,变成了一个黄瘦的病人,最终她死了。
作者她从一个六七岁的孩子的角度去写这
读了这本书我了解了社会的残酷,让我知道了只有面对现实,弥补自己的不足才能融入社会,踏进社会!
读呼兰河传有感7在那个午后,我认识了呼兰河,认识个一个孩子的童年。
萧红的童年,在她优美动情的文笔下,讲述着一个个美好淳朴的故事,不过也有一些心碎人心肠的事。比如小团圆媳妇,在十二岁这个花季之龄,却在照“规矩”被婆婆“调教后,病倒了。可这些愚蠢迷信的人啊,病了不看医生,却要扒光她的衣服,推进大缸,用热水往头上一把浇!滚烫的热水呀,一点点夺取着小姑娘的青春年华。最后,少女的长发不见了,可那些人群说她是妖怪,于是,她就这么香消玉殉了。更过分的是,她的亲人们却认为亏钱了,钱啊钱,灌满了脑袋!
可是,比起我们,我们现在孩子有法律护,义务育,父母亲,生活优,早已不再是当年那个封建的中国了。这,就是我们的进步!
我们不要钱,只要仁善心:我们不要钱,只盼快乐归……
读呼兰河传有感8《呼兰河传》的作者是萧红。著名作家茅盾称这本书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当读完这本书时,我才深刻的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
在这本书中,萧红向我们讲述了呼兰河的风土人情,她的童年时光,以及她对呼兰河的爱和对当时封建社会制度的很都跃然纸上,使读者无不为之动容。最悲惨的就是小团圆媳妇的遭遇。年仅12岁的小团圆媳妇被老婆婆烙脚心,吊在扇子上被抽打·····结果小团圆媳妇被打怕了,得了一种怪病,老婆婆找了个土房子:用热水烫三次,整个身子浸泡在滚烫的热水中。可怜的小团圆媳妇,在热水中极力挣扎着,可那些迷信而又无情还是把她摁在水中,三次都是如此,小团圆媳妇晕了过去。就这样,小团圆媳妇被折腾死了。有悲就有喜,作者把她小时候和祖父学诗写成了“一颗颗笑豆”,让人一“吃”,就忍不住哈哈大笑,萧红小时候真可爱真好玩,让人禁不住想到了自己的童年,那么无忧无虑。
读呼兰河传有感9今天,我阅读了萧红的一本作品《呼兰河传》,著名作家茅盾曾这样评价:“《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在小说里,萧红打破了以人物为中心的传统小说模式,以散文手法写下儿时的难忘记忆。在书里,萧红为整个小城的人情风俗做了传,为自己的家乡、自己的童年留下了不朽的痕迹。
慢慢地,书中那灰色的色彩、平静的叙述、黯淡的画面仿佛把我引进了20世纪初的小城呼兰河,这个小城并不繁华,春夏秋冬不停地循环着。在这个小村庄里,到处都显得那么荒凉:灰色的天空、灰色的画面、灰色的人生,整个村庄仿佛都在一片黑暗之中,不见天日。在这里,随处都可看见一桩桩惨剧,而这些惨剧哪些不是因为人们的无知和愚昧而产生的呢?一个个画面,一个个悲剧无不时的在出现这着。
东二道街上有一个大泥坑,五六尺深。不下雨那泥浆像粥一样,下了雨,这泥坑就变成河了。它淹死过小猪,闷死过小狗小猫,许多动物都葬送在它身上。一次,一位农夫驾着马车经过这个泥坑。不料,马车居然反倒了,那车夫从泥坑里费了不小劲才爬出来,那车夫身上全是泥巴,像是山里的小毛孩。而这马呢!十之八九是必死无疑的了。有些好心人看见了前去帮忙,而还有些人呢,则在那边看热闹,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最后马得救,但是第二天却有人说马被淹死了,因为怕这大水坑失去了威严,所以胡乱造谣。这真是太愚昧了!
萧红在文章中一直写到“我家的院子是很荒凉的”,这就是为里面的人物打下伏笔。文章中的团圆媳妇是一个美丽可爱的小姑娘,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而她却被早早地卖到了人家做童养媳。一个人孤单的生活在这陌生的环境里,尽心尽力地做事,可是动不动地就要遭受婆婆的打骂。在别人眼里,这只是为了团圆媳妇跟懂事听话。没多久她就匆匆地走了,悄无声息。而她的家人也很心酸,但是他们心酸的不是她的死,而是因为自己折本了。与其说团圆媳妇是被吓死的,还不如说是被封建思想给害死的。在这旧时代,不知道还有多少像团圆媳妇这样的女人在受到迫害!王大姑娘的死,胡家媳妇的死……这一个个的悲剧在你不知情的情况下就发生了。我认为:男女是平等的,自己的未来应该由自己来掌握,而不是让别人支配的,相信用自己的双手开创的未来会更加美好。
然而萧红她把自己的童年写那样美好、快乐,但其实也是寂寞的。她的活动也就是祖父的那座菜园子,跟祖父一起玩耍,一起干活,几乎没有变化。这让我想到了我们的童年。我们的童年是幸福的,走到哪,哪里就是一片欢笑,充满了童真与童趣。而作者萧红呢?虽然在祖父的园子里很快乐,但是却也很寂寞。所以她要通过这篇回忆性的散文《呼兰河传》来重温自己小时候的那些开心的事,用她那轻盈的手笔写下了故乡的种种事迹。
《呼兰河传》读完了,而我的心却还停留在那灰色的世界中,久久不能回归。
读呼兰河传有感10“它是一
女作家萧红就出生在黑龙江的呼兰河畔。她半生漂泊,命运多舛,年仅31岁就去世了。她的代表作有《生死场》、《小城三月》和《呼兰河传》等。写于一九四零年十二月的小说《呼兰河传》,是她的最终一部著作。
在这本书中,萧红介绍了家乡呼兰河的景色、习俗和自我小时候的生活。呼兰河的景色优美,习俗很多,像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等,都让人感到十分新奇。小萧红的童年生活虽苦多乐少,每一天都要忍受父亲的冷漠、母亲的恶言恶色,还被外祖母用针扎过手指,却也和童心未泯的外祖父,度过了许多欢乐的时光。像后花园和储藏室,都是小萧红的“天堂”。在后花园,她把玫瑰摘下来,一朵朵插在外祖父的草帽上。
外祖父不明白,还说:“今年的春天雨水大,咱们这棵玫瑰开得这么香。二里路怕也闻得到。”直到回到家,被家里人笑,这才明白是怎样回事。在储藏室,她找到了一把小锯,便椅子腿上锯一锯,床沿上锯一锯。吃饭时,她还用这小锯锯馒头;睡觉时,做起梦来也会喊:“我的小锯哪里去了?”在那里,我们能感受到小萧红的活泼、淘气和欢乐,也能感受到慈祥的外祖父对她的爱。在她不幸的童年中,这种温暖十分可贵。
当然,这本书也讽刺了当地人的无知、迷信和各种陋习。像老胡家的童养媳,天天被婆婆打骂,变得神志不清,疯疯癫癫。婆婆却以为她是鬼神附身,用抽贴、跳大神一类的办法来治她,还把她按进滚烫的开水里洗澡,结果反而把她给“治”死了。这些描述不禁让我们对这位童养媳,以及书中其他遭受陋习迫害的人,增加了无限的同情。
《呼兰河传》这本书不仅仅让我明白了呼兰河一带的风土人情,“看”到了可爱的小萧红,更让我了解了偏远地区人们的迷信以及各种陋习的可怕之处。我喜爱《呼兰河传》这本书,我喜欢小萧红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家乡人的回忆与同情,我更盼望有一天能亲自去呼兰河看一看。
读呼兰河传有感11我读完《呼兰河传》这本书后,觉得乡村虽然比城市要破旧,但乡村却透着一股城市里没有的朴实。
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是描写小城风情的那部分。这部分萧红像绘画一样描写了扎彩铺、放河灯、跳大神、娘娘庙会、野台子戏等风土人情,我觉得乡村很热闹。
现在的大都市都很繁华,有数不清的购物街、美食街,但没有呼兰河传的十字街的乡村气息;现在有许多剧院,但仍然没有野台子戏的朴实……
乡村就是这样,不华丽、不繁华,但是朴实、亲切。与大城市比起来,就好像一位小女孩,穿着朴实,但热情开放,充满活力,而另一位则珠光宝气,富裕、高傲、但冷漠。
这本书让我联想到了宋代诗人辛弃疾的诗《清平乐 村居》。虽然《呼兰河传》不是作者想象的,但这两篇文章却有一些相似点,它们都写出了乡村生活的美好,《清平乐 村居》的老夫妇、小儿子是多无忧无虑呀!就像我的阿太,住在农村,没有金钱的烦恼,没有压力,整天晒着太阳,嘴角泛着微笑。
乡村虽然落后,但他也有自己的美。
读呼兰河传有感12我最近在读一本书,书的名字叫《呼兰河传》,它是20世纪80年代的女作家萧红写的,我觉得她的文笔非常大气。萧红用轻盈的笔调写下了她的童年,其中,箫红很多次提到了自己的祖父与她嬉戏玩耍的场面,因为在家中,只有祖父最关心她。
书中最令我难忘的情节是:萧红趁祖父不注意,往他的帽子上插满了玫瑰花,祖父却没有察觉,还说:“这季节的玫瑰花真香啊!”而萧红在旁边哈哈大笑。读到这里,我感觉箫红的童年是非常无忧无虑的,同时也为了自己身在童年而感到高兴。是啊,童年是上帝送给我们最好的礼物,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自己的童年。
而另一方面呼兰河畔的生活,又充满了那时候的人的迷信的影子,什么海龙王啊,什么叫魂啊,说来说去还就就是为了大泥坑。那里的人是萧红那个年代最平凡的一群人,自力更生,却摆脱不了小市民的身份,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也会喋喋不休。烂漫的笔调下刻画出的是一个寂寞的世界。整篇小说没有家喻户晓的大人物,没有伟大的抗日英雄,也没有曲折离奇或优美动人的情节,而作者却将东北的小城镇里死气沉沉,阴郁灰暗,但简素荒凉的感觉,确确实实地塑造在读者的身旁,让人仿佛在夏天也能感受东北那寂寞的冷。
《呼兰河传》里的故事,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的,也是非常精彩的。
读呼兰河传有感13读了《呼兰河传》这本书,我百感交集。
呼兰河是一个东北小城,作者萧红的童年就是在这儿度过的。这儿有淳朴的乡情,有四季的美景,还有各类当地的风俗。但是由于当时封建社会的古板保守和城里居民思想的封建愚昧,因此在书中的字里行间,虽然没有作者的特指,但却无不透露着作者对故乡人愚昧思想的讽刺。这些迷信的人们真是对待任何事物都执迷不悟。一个生龙活虎的少女,一个还未成年的孩子本该欢笑嬉戏,可却被这些思想的禁锢活活残害致死。作为同龄人,我愤怒,作为读者,我为这个封建社会而感到悲哀,我们不得不说,她也是封建社会的牺牲品,在她身上,有着被男权中心主义深深残害的烙印。
面对这种情景,我的思绪不由荡漾开来,一个路边的乞丐涌入我的大脑。他衣衫褴褛,骨瘦如柴,无家可归,而且没有学历,但是他却拥有一个正常人该拥有的四肢健全,五官端正,最重要的是他——年纪也不大。一个人最珍贵的是青春,既然仍未失去所谓的青春,为何不怀着自己的抱负去为美好的明天打拼呢?其实仔细回味生活的“一花一草”,一个人活着并不是由钱财才是最重要的。钱财乃身外之物,人世间还有比其更可贵的亲情与友情。也许这个年轻人是为生活的窘境所逼而不得放弃自尊乞讨为生,以换取微薄的收入。但是有一点是不可置疑的——爱拼才会赢。也许当今社会中一些人为钱财蒙蔽了双眼,不择手段地为自己谋利益,也许一些人更喜欢不劳而获,也许在一些人看来钱财的价值已高过一切,有钱才有权势,有钱才有尊重。但是我们作为肩负着成为祖国新一代栋梁的使命,我们不能为此蒙蔽双眼,而应辨别事情的是非,就像要极力反对愚昧的思想一样。
读呼兰河传有感14一天了本《呼兰河传》,到家就读了起来。其实初读《呼兰河传》,我并不怎么喜欢,耐着性子看了一遍,随手就丢到一旁了。当我重新翻那本《呼兰河传》,细细品味,才发觉得它的精彩。
灰色的基调,平静的叙述,黯淡的画面,这就是作者笔下的小城呼兰河,它并不繁华。在这里,到处可见由于人们的无知和腐败而引发的一场又一场的灾难。一个又一个画面,一个又一个悲剧地出现,让我不知道该如何去评判哪个更值得我同情,哪个更值得我痛恨……
文章的第一章所出现的一个镜头,就让我感慨万分:在东二道街上有六七尺深的大泥坑,人们和家畜常常会遭受到灾难。人们说拆墙的有,说种树的有,但从来没有任何一个人想过把泥坑填平。多么愚昧的人们呀!在他们的脑海里就要顺应社会,顺应天意,人是不能违抗天命的,这不能不是他们的悲哀!
作者在文章中一直写到“我家的院子是很荒凉的”,这就为里面人物的悲剧埋下了伏笔。文章中的小团圆媳妇刚来胡家的时候只有十二岁,因为长得较高,怕别人说她谎报年龄,便说是十四岁,但尽管如此,人们还说她有意隐瞒。她“黑乎乎的、笑呵呵的”,人们便说她大大咧咧,一点没有媳妇的样子。不久她的婆婆时常整夜整夜地打她,说是可以让她更懂事听话;还认为她身上有病有鬼,于是用尽了各种迷信法:请“云游”抽贴、请人来跳大神、甚至把她放在水中煮……最终,小团圆媳妇被无辜地折磨死了。
我真正感受到情绪欢快起来是在祖父出场后。从作者--一个四五岁的眼光来看这个世界,一切都陌生而新奇。年幼的“我”,整日随祖父在后园尽情玩耍。锄草、抓蝴蝶、吃烤鸭、缸帽遮雨……皆描写得妙趣横生,意兴盎然。这一幕幕,作者都用诙谐幽默充满童趣的语言描绘得淋漓尽致。我竟不自觉地我拿自己的童年和作者的童年去比。在我看来,读了《呼兰河传》,觉得作者的童年是美丽而又寂寞的,更感受到自己童年的快乐与幸运。
读这本书时,愉悦伴着沉痛,随着小主人公萧红的脚步,我偷窥到旧社会的腐败与黑暗,很庆幸那只是萧红的童年。但,这是无法逃避的历史,让我们了解过去,了解历史,永远不要重蹈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