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
如何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
五莲县第三中学
候秀丽
2011年7月14日 11:46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理想的数学课堂应该是平实、高效的。理想的教学模式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从旁协助,利用一切有效教学,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多方会话,从而达到对知识的主动建构。那么,教师如何才能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促使学生爱学数学,学好数学呢?
一、营造理想的课堂气氛
课堂心理气氛是师生在课堂上共同创造的心理、情感和社会氛围。课堂教学心理气氛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科学的教学思想指导下,通过行之有效的调节方式,引导学生沉浸在智力高度紧张、情绪异常愉悦的氛围中,代表了师生双方感情的融洽、和睦与流畅。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师的课堂调控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心理气氛。因此,营造理想的课堂气氛,教师应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良好的注意分配能力,既要注意讲授内容,根据学生反应及时调整讲授的节奏、特色及自身情绪,又要密切注意整个班级的课堂气氛及个别学生的反映,处理好个体与整体的关系。同时,教师还应具备一定的教育机智,对于课堂突发事件,教师应因势利导,把握教育分寸,以使课堂教学心理气氛维持在特定的水平上。
另外,教师在言行上应该给予每个学生关心和鼓励,关注学生在数学和数学学科以外的点滴进步,不失时机地给予认可和赞赏,充分施展教师个人魅力,融洽师生间的关系。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从喜欢老师转为喜欢数学,从而提高学习欲望,全身心参与到课堂中去,进而提高成绩,达成良性循环。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生动的、适应学生心理特征的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全心投入到学习中去,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前提和保证。
学生能否对数学产生兴趣,主要依赖于教师的教学实践,与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应用密切相关。首先,教师必须在教法和学法上多下功夫,狠下功夫,注重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展开数学教学,注重学生的亲身实践,多角度、多层次地编排数学课堂教学的内容。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组织、科学排比,把抽象的概念、深奥的原理,拓展为生动、有趣的典故、发现史,或适当、合理地运用图片、模型、多媒体教学等手段,促进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其次,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功能。只有当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思维达到“兴奋点”(即“临界点”),才可能带着愉悦、激昂的情绪去面对和克服一切困难,执着地去比较、分析、探索认识对象的发展规律,展现自己的智能和才干。这无疑是让学生体验成功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学生数学兴趣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当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了一个一个的实际问题时,他们的学习兴趣必将被更进一步地激发起来,成为进一步学习的内驱力。
另外,数学公式的识记过程往往是枯燥无味的,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怕学的心理而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这时,教师可适当的利用口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帮助学生学会如何识记及运用公式。如三角函数中“诱导公式”的“奇余偶同,符号看象限”,均值不等式中的“一正二定三相等”,复合函数单调性的“同性为增,异性为减”等等,均能让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提高课堂提问的效果
对于新知识的学习,通过问题形式揭示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去探索、去发现,其效果远胜于教师单纯的讲解。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课堂提问是实现师生相互交流,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步骤。当然,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
1.提问要有序
问题的设计要按照课程的逻辑顺序,要考虑学生的认识次序,循序而问,步步深入。前后颠倒、信口提问,只会扰乱学生的思维顺序。
2.提问的内容要有度
浅显的随意提问引不起学生兴趣,超前的深奥提问又使学生不知所云,只有适度的提问、恰当的坡度,才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3.提问语言要有启发性
数学语言的特点是严谨、简洁,形式符号化,教师提问语言既要顾及数学这种特点,又要结合学生认知特点,用自然语言表达要准确、精炼,若用符号语言提问要辅以适当的解释。
4.要给学生思考时间
提出问题后适当的停顿便于学生思考,学生答完问题后再稍微停数秒,往往可引出他人更完整确切的补充。几秒钟的等待可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可掉以轻心。
四、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
对于新课引入,教师应该做好精心设计,让学生发现新旧知识的联系,并予以迁移和转化,所作的教学设计要能充分暴露新旧知识的联系,使问题既要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不感到陌生,有思考的余地,又要在此基础上向新课作自然延伸,使学生在思考中有新的发现,而这种发现又使学生自然地进入到新课状态和新课情境中来。
例如:在学习复数的除法时,笔者曾让学生先回顾一下初中所学的“平方差公式”,以及无理分式的化简方法——“分母有理化”:即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乘以分母的平方差的另一半;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仿照得出复数中的“平方和公式”以及复数除法的运算方法——“分母实数化”:即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乘以分母的共轭复数。当学生得出结论后,那种成功的喜悦溢于言表,都说“原来如此”,不仅深刻体会到了初、高中知识的紧密联系和互相转化,同时还增强了学好高中数学的信心。
五、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知识大多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教师若能善于将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往往能一扫学生头脑中数学枯燥、抽象的印象,产生新奇感,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编高中数学教材把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贯穿在教材编写的始终,大部分章节的引入都是从实际中提出问题,并且在每节的例题、练习中增加了大量的联系实际的内容。如集合与简易逻辑以运动会参赛人数的计算问题引入;数列以一个关于国际象棋的传说故事引入;又如指数函数引入:某细胞分裂时由1个分裂成2个,2个分裂成4个,„„。并且在每章后都开设有研究性课题和阅读材料,如数列中的阅读材料“有关储蓄的计算”和研究性课题“分期付款中的有关计算”等,就是为了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的需要。因此,教师在新知识引入时应尽量设置一些能引发学生兴趣和激发学生探究能力的背景引入,例如在讲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时用“高斯速算”的例子引入、在讲数学归纳法时用“多米诺骨牌”游戏引入„„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他们体会身边的数学,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好数学的内部动机。
六、善于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教师来说,掌握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在多方面解决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解决的问题,其显著的特点:一是能有效地增大每一堂课的教学容量;二是减轻教师板书的工作量,使教师能有精力讲深讲透所举例子,提高讲解效率;三是直观性强,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四是有利于对整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小结。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板演量大的内容,如立体几何中的一些几何图形、一些简单但数量较多的小问答题、文字量较多应用题,复习课中章节内容的总结、选择题的训练等等都可以借助于电脑课件来完成。
例如在学习三角函数图象时,通过电脑课件可以生动形象地展现,进行各种变换后变成的动态变化过程,原本比较抽象的内容变得简单易懂,学生学起来比较轻松,印象也特别的深刻。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采取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问题,大胆地突破各种条条框框的束缚,寓兴趣的激发和培养于数学教学的始终,就能做到让学生愿意学数学,喜欢学数学,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篇:高中数学高效课堂
高中数学的高效课堂
焦丽娜
高中数学的高效课堂
摘要:通过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的一些现象和对《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的解读,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五个方面利用有效教学的理念和策略,重构以学生进步和发展为目标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有效教学;数学
目前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如学生对数学学习没兴趣,感觉数学是一堆枯燥的数字和繁琐的公式,与生活联系不大;有比如学生学习数学缺乏动力,许多同学只是为了考试能考高一点,没有内在的动力,所以经常会出现依靠老师采取威逼利诱成绩才会有所进步;最后即使有些学生从心底深处想学好数学,又因方法不当,以为数学就是潜在题海之中。我们也会常常听到老师的抱怨:“这类问题明明已经讲过许多遍,还是很多人不懂,更谈不上运用,略加条件改变,就束手无策,真让人难以理解。”学生的抱怨:“老师讲的时候听得明白,上课也认真做了笔记,但到自己做题时还是不会正确分析,找不到突破口,该怎么办?”为改善这种现状,教师应从根本上改变不了学生对数学的认识,从各方面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提出“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四个基本理念,是中学教师做为专业人员在专业实践和专业发展中应当秉持的价值导向。内容从“专业能力”维度来说,涉及“教学设计”等六个方面,并提出了二十五项有关中学教师专业能力的基本要求,涵盖了中学教师应有的教学能力、开展班级管理和其他教育活动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四方面基本能力。教学能力,这是中学教师的主要工作,因此,《标准》对中学教师专业能力是以教学能力为中心的,其中涉及教学的设计、实施和评价等。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关注课堂,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有限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大的教学效果,努力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
一、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觉性是构成学习动机的重要成份。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或者在讲解一些数学知识理论时,可以把握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实际讲解,让学生知道学数学能用到实际应用中去,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从而让他们从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让他们从心里真正想学、要学,以求更好的提高效率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数数学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毋庸置疑,数学课堂教学应积极激发学生对学习的需要和兴趣。
二、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
设计课堂层次时,必须重视认知过程的完整性。由于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要努力做到使教学层次的展开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的活动协调和谐。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当学生初步获取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后,应安排动脑动手独立思考与练习,教师及时捕捉反馈信息,并有意识地让它们产生“撞击”与“交流”。这样,同学们对某一概念的理解,对某一例题的推演,就会有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并由认识到实践的过程,从而加深对知识的领会,能力也得到发展。当课堂容量较大时,要保证讲清重点、解决难点,其他的可以指明思路,找出关键,有的甚至可以点而不讲,但要指导学生自学完成;当课堂容量不大时,可安排学生分析评论,并进一些深化练习,进行比较、提高。这样,课堂结构紧凑,时间能得到充分利用,有利于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三、课堂教学重在对话交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共同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教学让学生从学会变为会学,从苦学变为乐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有的新知识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再创造”活动,才能纳入其认知结构中,才可能成为下一个有效的知识。传统的课堂设计,常常是“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写,学生记,教师考,学生背。”在这样教学下,学生机械被动地学习,不能主动对话、沟通、交流。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必需转变角色,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以新的理念指导设计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学习内容,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自动的、建构过程。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组织教学活动等方面,应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参与探究问题。如我在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分组教学,依据总人数把学生分成组,尽量利用小组优势,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让课堂变得有理有趣,师生互动,让课堂变得热烈主动,让课堂使每位学生受益。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每节新课前教师应要求学生依据导学提纲预习本节内容,要求将学生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记录在笔记本的主要区域,课前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课堂中解决,课堂中未弄明白的问题课后解决,鼓励引导学生在同桌、临桌之间相互探讨,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足够的时间体验问题的解决过程,更多地鼓励学生独立审题、合作探讨,把问题分析留给自己。这种做法的出发点就是避免学生对教师的过分依赖,以致于上课听得懂,课下不会做题,当然他们归纳基本步骤和要点遇到困难时,教师应施以援手。
五、构筑新型师生关系,加大感情投入。
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要善待每一名学生,做他们关怀体贴、博学多才、幽默风趣的朋友,做他们心灵智慧的双重引路人。“亲其师而信其道“”厌其师而弃其道”,平等、尊重、倾听、感染、善待理解每一名学生。
总之,学术功底是根基,必须扎实牢靠并不断更新;教学技巧是手段,必须生动活泼、直观形象;师生互动是平台,必须师生双方融洽和谐、平等对话。在新的课程标准下, 教学活动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度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高中数学教学要改变教学方法与策略,优化教学理念,通过教学方式的改善,提高课堂效率,在有效的课堂时间内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同时尽可能地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新知识,迅速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第三篇:新课改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新课改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摘 要:新改革又名为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目的就是要构建符合新世纪素质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在这次的数学课程改革中,从教育理念的改革到教育内容的具体实施都有了很大的变化。高中数学学科作为高中的核心学科,在整个教学阶段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在新课改条件下,构建高效的高中数学课堂成为高中数学教师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数学;高效课堂
在新课改下构建高效的高中数学课堂,首先应该以新课程倡导下的基本理念以及当前最为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倡导阅读自学、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数学教学方式,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过程。这就要求高中数学教学不再单纯的是提高学生分数的应试教育,而是对学生的数学素养、数学思维进行有效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在数学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影响改革效果的关键是教师。教师在备课、讲课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把数学这门学科当作自然科学,更重要的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体现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让整个数学课堂充满趣味、活力,进而实现高中数学教学的高效化。本文就新课改下如何构建高中数学教学的高效课堂谈几点心得体会。
一、加强课前预习,激发学习主动性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经常做课前预习的学生,学习成绩普遍偏高。这是因为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对老师要讲的新知识点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知道自己什么地方明白,什么地方不懂,对新课程的重点、难点都有了了解,这样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有了一定的针对性,把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转变成了一个主动求知的过程。这种有准备、有疑问、有目的的听课是提高数学课堂效率的一个重要条件。
教师在布置数学课的预习要求时要有明确性、可行性,预习的问题要有点拨性、层次性,预习的作业设置要有差异性、反馈性。教师在新课开始之前,把新的知识点按照大纲要求,以导学提纲的形式列出来,设置的问题不要太难,要深入浅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体现点拨性,通过点拨让学生自己主动探索,顺利完成预期设置的学习任务,收到预期的学习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很好地把握住预期题目的难易程度,把预习题与课时的教案设计紧密地结合起来,把预习题作为教案设计的一个重要部分,让这些题目充分发挥承上启下、激发学生探索求知欲的重要引导作用。
高效的课前预习,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关键环节。
二、营造良好氛围,扩大学生参与面
所谓的高效课堂,就是教师尽最大的努力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的投入,取得相对较好的教学效果,实现大纲要求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面对的是全体学生,不同的学生存在着不同的差异,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提出自己的疑问,是顺利实现教学任务的重要环节,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创造一个言论自由、氛围活跃、和谐适宜的开放式课堂教学环境。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和情趣盎然的问题情境,能让学生“主动参与”,不知不觉中参与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同时,这种最真实的思维状态直接形象地呈现在教师面前,便于教师及时采取对策,发现不同学生掌握问题的优点和缺点,总结教学经验,做到教学相长、师生共赢。
数学课堂教育面对的是全体学生,课堂活动的参与者理应是全体学生而非少数的“高材生”,所以,教师必须要很好地掌握这个度。对待优秀学生,必然要充分照顾,让他们的思维和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提高。但是,对待成绩落后的学生也不应该放弃,要量体裁衣,根据他们的知识水平提出适合他们的问题,一步一步地引导他们逐步进入到学习中去,让他们在解决问题之后意识到自己的进步和提高,从而维护好他们的自尊心,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
此外,新课改理念将数学的学习和学生的内在需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提倡学生从日常的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且可以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去判断和解决这种生活现象。所以,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地从实际生活出发,把个别的代表性的生活日常现象引入数学教学内容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堂的学习内容。例如,在学习折扣、利率等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很好地利用一些反映当前经济形势的市场现象,将两者结合起来,为学生创造生动形象的数学知识生成情境,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进而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总之,课堂授课是学生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点、提高自我能力的重要形式。教师充分发掘课堂教学的潜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从被动的接受知识,到主动发现问题、主动解决问题、主动探索,是构建高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
三、设置创新思维的题型,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因为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指导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批判,敢于向权威挑战,改变以往学生习惯性地接受教师和教材讲述的一切,不去思考、怀疑、批判的消极被动的学习模式。
例如,在“几何问题”的教学中,老师应尽可能地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例子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如:社区和机关大院的“推拉式自动伸缩门”;运动场跑道直道与弯道的平滑链接;底部不能靠近的建筑高度计算;隧道双向作业起点的确定;折扇的设计以及黄金分割等,都是几何相关知识在生活中的充分应用。教师可以充分运用这些例子,将它们和所用的知识点结合起来,变成一个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研究。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探求“变异”的结果,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的思路,不得不承认,数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另外,在课本和常用的训练册上的习题基础上,教师应该通过变化题型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训练,反复练习,让学生充分掌握变换题和原题之间内在的联系,达到一把钥匙开多把锁的效果。在这种不断的训练过程中,不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而且他们的创新思维、思维空间和创造力也能得到相应的发掘和提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适当地设置创新性的题型,引导学生主动自觉地发现和寻找数学的规律及其表现形式,促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对知识进行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这种创新式的教学模式对于构建高效的高中数学课堂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如何构建高效的高中数学课堂是每一位基层教育工作者工作的重中之重,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研究。在新课改环境中,可以利用先进的多媒体设备,使学生通过身临其境的直观感受和仔细观察,理解和领悟复杂抽象的数学概念。同时,经过结合我多年的高中数学教学经验,高效的课前预习、良好教学环境的设置以及创新性题型的设置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探索欲望,变被动的接受知识为主动的探究知识,使自己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对构建高效的高中数学课堂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罗军.浅析新课标下建设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途径[J].现代交际,2013(04).[2]王有德.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途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04).
第四篇:新课改下构建高中数学的高效课堂
新课改下构建高中数学的高效课堂
作者:王留军
课上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教师应把数学教学看作教师、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对话.为了使课堂既生动又有效,教师就必须周密策划,即准确把握教材内容,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有效开发教学的丰富资源.
创设良好氛围,让学生变得乐于学习,高效课堂就是教师应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指定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差异性,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要实现这一目标,前提是教师必须创设一个言论自由、和谐适宜的开放式课堂环境.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思维的真实状态便于教师及时采取对策,从学生智慧的闪光点中采集创造性思维的精华,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做到教学相长、师生双赢.
质疑交流,让课堂变得有理有趣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思考问题,才会有所发展,有所创造.而传统教学中,学生多被动接受,少自我意识,多依附性.学生的创造性受到压抑和扼制.因此,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创设质疑情境,让学生由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更能有效地加强学生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无处不有数学知识的存在,让学生把学习数学当作一种乐趣.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给学生发展的空间,让学生感觉学习是讲理的心智活动而不是硬“灌”.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要学,学习的效果肯定也会提高.
提倡合作,让课堂变得融洽愉悦合作学习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学
1生的个体社会化发展创造了适宜的环境和条件,教学实践中,正是由于问题或困难的存在才使得合作学习显得更为必要.每节新课前教师要求学生依据导学提纲预习本节内容,要求学生将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记录在笔记本的主要区域,课前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课堂中解决,课堂中未弄明白的问题课后解决,个人无法解决的问题小组解决,小组无法解决的问题请教老师.没有问题就寻找问题,鼓励引导学生在同桌、临桌之间相互探讨,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足够的时间体验问题的解决过程,更多地鼓励学生独立审题,合作探讨,把问题分析留给自己,这种做法可以避免学生对教师的过分依赖,当然在他们遇到困难时,教师应施以援手.
精讲例题,让学生多实践,及时给予鼓励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要求,教师要精选例题,不片面追求例题的数量,而要重视例题的质量.解答过程视具体情况,可以由教师完完整整写出,也可部分写出,或者请学生写出.关键是讲解例题的时候,要能让学生也参与进来,而不是由教师一个人承包.教师应腾出十来分钟时间,让学生做做练习或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或解答学生的提问,以进一步强化本堂课的教学内容.若课堂内容相对轻松,也可以指导学生进行预习,提出适当的要求,为下一次课做准备.另外,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要及时加以总结,适当给予鼓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如在讲完一个概念后,让学生复述;讲完一个例题后,将解答擦掉,请中等水平学生上台板演.有时,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对他们多提问,让他们有较多的锻炼机会.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鼓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能热爱数学,学习数学.
课堂善用多媒体,改善教学效果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许多数学概念、数学模型之所以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和疑点,就是因为太抽象、不具体.仅
2凭教师的描述讲解和演示课件,教学效果不甚明显.恰当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使学生通过身临其境的直观感受和仔细观察,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后作业、反思要及时有效对于作业的批改,要讲求时效性.因为学生对当天的知识掌握情况从作业中立马就可以体现出来,尽可能尽早处理,拖的时间越长效果越差.再者,对作业进行细致性的批阅也是非常重要的.根据当天学生做的作业情况,教师就可以发现教学中是否还有什么漏洞,然后再进行有的放矢的针对性讲练与巩固,这样不但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得以改善,也可使教师的教学水平得以提高.当天作业批阅完之后,必须尽快写出对当节课学生反映出来的问题的反思,这样有助于发现教学中的纰漏,对于下次的教学工作也是一个良好的铺垫.这样久而久之地坚持下去,教学的有效性就会大大提高.
新课改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是生动活泼的,是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和发现新知识的场所.要真正体现新课改的理念,还需要一线教师的不断努力、探索和实践,为我国新课标的推广和深化,培养高素质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3
第五篇:构建高效课堂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把握好课堂,向40分钟要质量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保障。无论语文教学被注入什么样的新精神,有一点应该是不变的,那就是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务实高效的。可以说,高效是我们课堂教学的目标,务实是课堂教学的手段。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呢?笔者认为:
一、“潜心读文本”――构建务实高效课堂的前提。什么是“文本”呢?语文阅读教学中所说的“文本”指的就是教材,即语文课文。语文课文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隐藏在课文之中。文本有大美而不言,只有用心与文本对话,才能重拾文本的美丽。
(一)用心解读文本首先要做到正确解读文本。正确解读文本就是指能正确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首先要“钻进去”,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年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文特点、课后思考练习等,综合课文的教学内容。然后再“跳出来”,站在学生的角度,依据教学目标,结合课文特点确定本课语言训练的内容,确定课文教学的重难点。只有正确解读了文本才可以把课文的精要提炼出来。
(二)用心解读文本还应做到多元化地解读文本。文本是一座精神花园,教师把学生带进这座“花园”,不仅要让学生看到红花,还要让学生看到绿草。因此我们应该以一种欣赏并悦纳的良好心态尊重学生多元化解读文本。
(三)用心解读文本更应做到超越性地解读文本。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说:“超越教材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从书本中积累文化知识,间接获得情感体验、生活体验等人生涵养的过程。”超越文本使孩子的文学素养更厚实,使孩子的人文素养更沉实。
二、“精心巧设计”――构建务实高效课堂的关键。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说:“语文教学一定要删繁就简,要返璞归真、简单实用,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何谓简单?“简单不是草率,不是省事,而是要改变那种繁琐的,或面面俱到地分析课文内容,或离开课文语言挖掘人文内涵的教学套路,依据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突出语言的理解、积累与运用,来构建简约、实用的阅读教学。”纵观许多特级教师的优秀课例,他们无一不是遵循这样的原则,实现了教师在简单中教,学生在快乐中学的教学境界。
三、“灵活用方法”――构建务实高效课堂的保障。只有学生感兴趣、学得轻松、学得自主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由此看来,课堂上运用灵活的方法、手段进行教学尤为重要。
(一)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心理学认为,愉快的环境可以使人感到自由、安全和可以依赖。在这样的氛围下学习,更有利于知识的生成。因此老师要运用语言、课件、音乐等各种手段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以一种自由、放松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
(二)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高效的课堂必然是思考的课堂。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资源,创设浓厚思考的氛围,让学生一直处在一种积极的思考状态中,让他们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加以适时点拨,无疑对学习效率的提高大有
好处。
(三)课堂练习巩固拓展。每节课结束,设计一些具有巩固拓展作用的练习非常必要。好的练习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无意之间进行了知识的强化和巩固,而且一些拓展题更使学生增加了课外知识的积累,使所学的课内知识更丰富、充实。
总之,只有构建起高效的语文课堂,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锻炼学生能力,从而获得最优的学习效果。
参考资料:山东省微山县夏镇街道爱国小学蔡淑萍
深化课堂改革 构建高效课堂
http://www.xiexiebang.com 2010年6月14日18:32 来源:中国新教育网
今年是河北省沧州市“运河区教育年”,是“推进教育三年大变样”的起始年、关键年。育红小学紧紧把握“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全力打造高效课堂,提升教育质量”的两个核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力打造独具特色的育红教育品牌。在运河区文教局提出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学校进行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尝试,探索中构建了适于学校自身特点的高效课堂模式。
从系统培训教师入手,加快教育理念的更新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改革模式,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无疑是一场教育教学思想理念的革命,新模式就意味着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和思考,在实践中探索新方法,寻找新途径,积极主动地去适应课堂改革。自上学期运河区“进一步深化校教研制度建设,主力打造高效课堂”的研讨活动后,校长在全体教师会上反复解
读高效课堂的内涵和构建高校课堂的意义,亲自带领全体教师对高效课堂的相关理论进行系统的学习。有了正确的认识,达成共识后,对全体教师进行“深化课堂改革构建高效课堂”的总动员。
随后,领导班子深入各个年级、各个学科,分析钻研教材,掌握教材在编排结构,知识分布等方面的特点,和老师们一道结合班级现状,研讨自己教学中实施高效课堂的可行性,并就备课要求与磨课流程、作业编制、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教案的运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各年级、各学科结合自己课堂的实际情况,分块落实,反复求证,经过几轮的修改,在上学期末制定出了《育红小学高效课堂的实施草案》和《育红小学2010年工作安排》。
从规范课堂流程入手,促进课堂教学的高效
规范教学流程是教学内容顺利实施、实现课堂高效的重要保障。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思想指导下,结合自身特点,学校设计了新授课的基本流程:“基本训练---出示学习目标——自主学习——交流释疑——达标检测”,并规定每周除新授课外,必须有一节整理课和复习课,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自学的能力。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灵活掌握时间,但不管是新授课还是整理课、复习课,每个环节要向学生明确所需时间。
课堂改革每个学科都在草案确定后,先有各组的骨干教师上引领课,全组老师从不同角度记录、分析预设在课上的效果,并完善草案内容,再有本组老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同课异构,跟进探究草案中各环节实效,验证可行后,学校以学科组为单位,全面铺开,开展听课,评课,说课,力求以新的教育规范指导教学行为。每位教师每学期力争在邀请课上、同课异构中,通过同伴互助解决自己的课堂困惑,在验收课上展示自己的教学成果,达到展示课水平。
在推进高效课堂实施过程中,育红小学还建立了课改领导小组,成立了学科指导小组,教导处人员按学科负责到人,组织、检查、验收、督导本组的各项工
作,从备课要求、课堂模式及量化考核方案、学生达标测试方法、各学科活动实施方案和验收标准等都做了详细的部署。从规范课堂流程到讲求科学授课,虽然只有短短的几个月时间,但大家欣喜地看到了课堂教学发生的变化:课堂上有疑问、有猜想、有争议、有沉思、有笑声,学生的求知欲、参与欲、表现欲明显增强,出现了“三多三少”的可喜局面,即参与课堂教学的学生多了、溜号的学生少了;主动提出问题的学生多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学生少了;“小老师”多了、一言不发的学生少了,课堂教学焕发出了勃勃的生机。
从改革作业形式入手,提升基础教育的质量
由于教案有效地服务于课堂教学,课堂效率提高了,学校明确规定课上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常规作业,课下时间让学生完成一些趣味性作业、操作性作业、自主性作业、开放性作业,并有家长监督执行,这样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的技能。“当堂训练”及时将课内练习练在课堂,当堂的知识及时消化,形成能力。久而久之,学生的课业负担减轻了。因而,改革作业形式,势在必行。数学作业的变化由原来的大作业本改为整理本、纠错本、检测本。语文作业避免以往的机械抄写,从提高学生能力入手,增添积累型作业(好词好句、精彩片段、格言、课后感悟„„);重视学生自主实践,增设实践型作业(搜集、调查研究、采访„„);除此之外,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与同学合作完成一项语文活动,自主设计一项作业等。这学期设计的语文必备的作业改为采蜜集、小笔头、整理本、自测检测本、当堂检测本。总之,从关注学生的发展来讲,要让作业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工具,而不是让学生成为作业的工具。正是由于学生们作业的改革,孩子们有了更充裕的时间参于社会实践。开学初,六八班率先参与了《沧州晚报》组织的“我的同学我的班”作文大赛。文章刊登后,六八班全体学生借升旗仪式给即将毕业的同学们加油,鼓励学生们创设机会搭建展示自己的平台。这学期,我校东墙又新开辟的10多块专栏,现在各班
都积极预约校内专栏,展示学生的作品。办专栏、看专栏成了孩子们的乐趣。
从学科均衡发展入手,加强薄弱学科的建设
近年来,育红小学一直本着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态度,充分认识到教育均衡发展的必要性,因而切实采取有力措施,购买大量图书、配备实验仪器、教学挂图、教学软件等加强薄弱学科的建设,促进学科均衡发展。
阅读课:自2000年学校就增设了阅读课,就不断总结经验、改革创新。为了让学生满意又符合课标要求,校长亲自带领班子成员考察了沧州大大小小的书店,既多买书,买好书,又要最省钱。一个星期,为学生们配齐了相应的书目,做好图书阅览的前期准备工作。
本学期阅读课也做了调整,每个月有4节,第一节自由阅读;第二节班级统一阅读;第三节聊书课,并交流阅读图书的体会;第四节阅读课为好书推荐,读书感悟交流。这样既便于老师的指导,又能激发学生阅览的兴趣,积淀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让学生在阅读中进行思维训练,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四月份,我们学生进行了学生阅读报、小书签比赛,亲子共读活动,让读书成为学生的一道“美餐课”。
诵读课:“诵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一句简短的话语体现了学校几年来在诗词诵读方面的学生方面的主要目的,这学期根据学生成长特点,与心理健康教育合并专门开设了一节诵读课。诵读课各年级有相应的篇目,循序渐进,大量的古诗词诵读,陶冶学生的情操,潜移默化的提高了学生诵读的能力。
美术课:每周的两节美术课连上,将欣赏、授课、创作、评析环节一气呵成。每月有全员参与的一次作业展示,上星期美术组与大队部活动整合,进行了全校学生参与的“我爱科学”美术展,一下课孩子们就围在展区兴致勃勃的欣赏。
音乐课:开发校本课程,添加学生们喜欢的儿童歌曲,让歌声唱响校园,我们老师自编大型团体操的《三字经》《弟子规》成为孩子们喜欢的课间操,在演
唱中潜移默化的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科学课:充分利用实验室,通过分组实验、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这学期家庭实验室的开通,提高了学生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
总之,教师充分利用小科自身的特点或优势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大大促进了全校教学整体工作的发展。
从整合教育资源入手,推进课程改革的进度
学生的素质是在活动中综合生成的,少先队与新课程的教育目标有着高度的一致性,少先队教育应该投入课程改革中,与少年儿童精神世界的成长整合。本学期,经过全体教师的研究讨论,最终形成将少先队活动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新型教育模式,延伸课堂的教学内容,把学科教学与少先队活动充分的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们在每个月设置一项主题内容,所有的学科教学和少先队活动内容紧紧围绕这一主题进行。
(1)语文学科在班内进行手抄报、小书签制作,辩论会、故事会,然后推选优秀学生,少先队再进行校级比赛和展示。
(2)音乐学科结合少先队五月的主题“感恩”教授《感恩的心》手语表演,少先队最后组织比赛与展示。
(3)美术学科为便于创作,将每周的两节课合并到一起上,结合少先队主题每月进行一次美术作品展。
(4)科学课,与少先队合作开展“科技作品比赛”、“家庭实验室”。(5)综合实践方面,课任老师负责在课内指导,少先队负责进行号召、宣传、展示与评奖总结。如4月“孝亲”月中,教师组织学生搜集、整理孝亲故事、典型事例,还在所教班级开展为父母做一件事情的活动,孩子们为父母做一次饭,讲一个故事,洗一次脚等等,在活动中亲身感悟和父辈间的亲情。
(6)信息技术的与大队部安全教育整合,上个月是安全月,信息技术老师在
大队部发出安全倡议后,发动学生搜集安全知识,播放安全教育影片,课上邀请大队辅导员讲解安全的重要性,学生在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制作安全宣传标语、警示语、宣传画,安全知识小报等,再有大队部评选优胜者。
少先队活动与学科整合,既为少先队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契机,开辟了少先队活动的新天地;又推进课程改革的进度,让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科与活动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智育与德育相结合,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深化课堂改革、构建高效课堂,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是一项系统工程,育红人会以此为契机,创新管理制度,创新工作方式,寻求教育教学新思路、新方法,促进教师进一步优化课堂、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河北省沧州市育红小学校长 刘立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