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课题研究报告

时间:2019-05-13 01:12: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生物课题研究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生物课题研究报告》。

第一篇:生物课题研究报告

生物识图能力的培养小课题研究报告

一、课题背景

生物图形是生物知识的载体之一,是生物教学的第二语言。识图能力是学习生物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能够熟练准确地识图用图,对生物学习乃至终身发展都是有益的。良好的生物识图能力是学好生物的有效方法和手段,但识图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而我们农村中学教室内由于缺乏多媒题、实物投影仪等教学仪器,课堂上老师缺乏较好的识图教学过程的直观展示手段,发现学生在生物学习上还感到很难学、不会识图或识图速度很慢的现象,还有大多数学生没养成自觉运用生物图形理解问题的能力。因此,在现有条件下“引导学生学会生物识图、用图和快速提取相关生物信息”是研究的重点,力争在课堂教学中探索出一条促进大多数初中生生物识图能力提高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是生物学习的关键。

二、课题研究的过程:

(一)、研究的理论依据:

1、认识规律原则:图形中的内容,多是学生没有接触的理性知识,图形教学须从形象的、感性的具体事物入手,以学生已有知识作铺垫,采用启发式,通过教师讲解图形,学生识图、分析、归纳、判断等思维活动,完成从直观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这一认识过程,获取新的知识。

2、实际性原则:图形教学要结合学生生活、社会和知识水平的实际,注意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有的放矢,切不可要求过高,否则会适得其反。

3、思想性原则:新课改教材有丰富的思想教育内涵,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好材料。这一特点从图形上得以充分显示。教学中要强化图形的德育功能,帮助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认识观、环境观,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二)、研究目标:生物教学中,通过识图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形成以点带面,一图带动全文的学习思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加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落实课程标准。

(三)、研究方法:资料文献法、调查法(问卷调查、师生座谈等)、教育实验法、课堂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等。

(四)、步骤:

1、阶段划分:第一阶段(2009.9)准备阶段:组内成员商讨、确定课题名称,填写课题申请、评审书,制定课题计划,落实人员分工,组织人员收集素材、制作素材,整理加工,建立素材库,学习课题研究的理论,等待申请的批准。第二阶段(2009.11)全面实施阶段: ①前期分析阶段:对学生进行图形学习现状的问卷调查,并进行样本分析,为今后的对策研究提供了事实依据。②教学实施阶段:按照不同年级的教学现状,通过多方面具体操作形成培养学生能力的体系,并探索学生能力提高的方法和途径。第三阶段(2010.1)课题结题阶段:进行各类教学素材分类和收集整理,进行整理分析,撰写结题报告,等待专家进行课题鉴定。

2、课题开展情况:

(一)准备工作: 这一段的准备工作是由课题组组长马成东老师进行的。组织课题组的老师学习相关的理论,加强教师在这一课题中的主观重视的意识,并填写了申请、评审书,制定课题计划,确定实验年级,研究教材,找准研究的突破口,教师明确分工。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为了了解课题研究的效果,以及确定今后的发展方向,由马成东老师做了一节课题动员会,体现了课题内容——将提高学生生物识图能力贯穿于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识图机能。并组织教师进行了评价和研讨,确定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二)实施过程: 首先,为了更好的开展课题研究,我设定了一次问卷调查。在问卷中学生如实填写了自己在学习图形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对授课教师都提出了建议和意见。让我们对现阶段学生的识图能力有了直观而真实的认识。问卷调查为我们进一步开展课题提供了事实依据。其次,召开课题交流会。为了全面开展课题的研究,我们在每一次的课题组会上学习其他课题成功经验、交流课堂上学生识图能力提高的有效教学方法、总结提高学生识图能力的高效措施,逐渐形成一种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发展学生的终身教育。每位参与教师都尽心尽力进行研究,而不是敷衍了事。在课题中,我们建立有效的提高学生识图能力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让我们有了很大的成就感,也亲身品尝到课题研究带来的种种好处。最后,课题结题阶段,我们依然进行课题研究内容的充实,努力完成课题的研究。首先,我设计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会谈!分别找部分学生进行了沟通!会谈的目的是为了了解通过课题的展开研究,学生在识图能力上有哪些提高!还存在着哪些问题!通过了解,我们发现学生的识图方面有了些许进步!能较熟练地从图形上获取有效的信息,会谈的结果既让我们高兴,高兴的是课题研究有了成效。并在课题结束之时,课题组的每位教师都根据自己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所学、所想、所得写出心得体会,并撰写研究论文。

3、课题研究的结论和成果

(Ⅰ)课题研究的结论:经过多次的探讨,结合教师的教学经历,我们总结了一套提高学生识图能力的教学方式:

1、总论: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在每一节课都要采取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策略、有计划地对学生的图形学习能力进行指导和强化,并同时形成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这是一个累积的过程。每天课堂上即使5分钟的图形教学也会让学生形成一种图形思维定向,也会从心里认可图形的重要性,这样非常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

2、过程:第一,要学生掌握识图基本程序,培养学生识图技能。识图要注意图形的名称、结构及其重要的特点,对生物图形要有目的、有重点地观察,善于多角度地对图形进行有效分析,对观察到的生物现象进行积极的思维,提炼出生物特征、生物规律,达到准确理解图形的内涵,从而得出正确结论的目的。使学生养成用图习惯,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识图一般采取以下几个步骤:(1)明确识图目的;(2)认真识图,弄清问题;(3)自我检查,相互交流识图结果;(4)师生讨论得出结论。第二,要利用“一图多思、多图并用”,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归纳思维的能力。因为生物相互之间有紧密的联系,这些联系可以通过图形准确地反映出来,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对生物知识进行归纳、综合,使学生学会一图多思、多图并用。这样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使学生的认识不断深化,思维程度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对同一幅图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观察和思考,培养其发散思维能力。总之,生物教学中应注意多渠道地进行图形教学,注意图的变式,一图多用,多图并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图形意识及思维能力。第三,训练学生绘图制表、缺图补图的技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绘制图表、缺图补图”要求学生能模仿、记忆、想象,做到眼、手、脑并用,有利于加深对生物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也是识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学生的动手绘画过程,能加强对图形的认识,从而达到强化学生图形意识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培养用图习惯,详解识图方法,提升学生的图形意识,还要加强对学生的识图训练。根据课题研究的实践总结规律,一般识图训练有以下三个阶段:先展图。在教学过程中,将生物挂图展示在学生面前,或教师画黑板略图,让学生自己在挂图上或板图上指出所学的生物事物,通过直观来加深学生的印象。二说图。利用挂图或板图,教师进行细致地讲解。比如在讲血液循环时,通过挂图或板图让学生说出体循环、肺循环的路线、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或分离的部位以及血液性质的变化等,进一步加深印象。三绘图。当图形在学生的大脑中有了初步的印象后,教师在黑板上示范绘图,再让学生独立绘图,并进行相互展示比较,让学生自己选出最佳“作品”,这样更能加深学生的印象,从而达到熟练程度。总之,生物教学应重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而识图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长期的训练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Ⅱ)课题研究的成果:

1、培养了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经过一年半时间的图形重点研究与教学,绝大多数学生热爱学习生物,图形的感觉也增强了许多,在实践中,有些生物知识也能应用于实际生活。

2、学生的识图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实验前后,学生的图形的认知能力、识图能力、绘图能力以及用图能力等等,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期中、期末质量监测中的图形方面的题目的得分率明显的提高,总体的生物成绩有一定的提高。

3、锻炼生物老师,积累丰富的图形资料。参加这次课题研究的生物老师在科研过程中,注意自身生物图形能力的提高,教学水平有很大程度的提高,科研水平也有较大的提高,由于个人的努力、课题研究的带动,老师的论文、板图能力及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在学校比赛中获得荣誉。在研究过程中,积累很多有关图形教学的资料,一方面有助于教师本身的工作的提高,更有利于以后对学生潜移默化地、不断地进行图形意识的培养,为以后的教学积累了很多经验,有利于整体生物水平的提高。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通过识图、填图、绘图、析图、用图等识图用图能力的训练,学生眼看、手写、耳听、心记,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好生物。因此,教师今后要不断地挖掘图形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有目的、有方法、有梯度地让学生尽快掌握生物识图技巧,养成运用图形的好习惯,积累经验,让图形给我们的生物教学工作带来更大的作用,使学生真正“会学”生物,学会生物。

三、课题成果:调查问卷,图片,案例,论文,研究报告 这就是我们研究课题的过程,虽然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也没有华丽精美的词藻,却是我们实实在在的工作。课题结束了,但是我们的研究没有结束!我想,这就是参与课题研究留给我们的思索!

第二篇:生物课题研究报告

提高生物课堂效率课题研究报告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正在努力贯彻实施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正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新课程改革,提高全体学生的全面素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改变传统的机械灌输、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实现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教学观。

新课改下,生物教学更加重视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在学习过程中有机贯穿价值观教育和道德教育,尊重学生成长规律,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课堂教学、学习方式以及评价考试等改革逐年深入,启发式、探究式和体验式等教学方法也在逐步推广,这些都积极促进了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高,促进了课程改革的深化,促进了素质教育在学校的不断推进。

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高具体要做到:

一、创设学习情景

“情景创设” :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生物情境教学” :生物情境教学就是在课程目标的要求下,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把形成生物学知识和原理的有关实验事实和实验过程提供给学生,或者把生活、生产实践中发生的一些相关活动、现象等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在类似真实的环境中去感悟知识,去主动建构知识,达到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的目的,同时通过心理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学习。

在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时应注意:需要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境。例如提供相关的图文信息资料、数据,或呈现生物的标本、模型、生活环境,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中提出探究性的问题,或从社会关注的于生物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切入等。

二、有效问题设置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生物课程标准也特别强调过程目标,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巴尔扎克曾经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 因此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探究的开端。有了问题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意识,思维才开始活跃。

在课堂教学中,以问题带动学生探究的热情,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思考,不但能大大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诱发学生进一步提出问题,扩展思维。教师设置的问题是联系教师讲授和学生能动思考的桥梁,将教师要讲授的内容转化为学生思考的内容问题式教学。教师要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把生物问题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

以“问题”为主线,使学生在问题设置的情景中主动探索、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问题式教学可以使学生能够尝试,接触,最终接受和灵活运用这种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更加适应中学生物新课标要求。使学生在现代教育手段下重视学习过程,既重视知识的掌握,又注重学习过程的动静结合,学习起来轻松愉快,兴趣大增。

课堂提问是教学中常用的手段,是教学艺术的体现。恰当生动地提出设疑,能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对突出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有重要意义。它是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自行发现、掌握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教师传授知识和获得反馈的重要途径;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形成共鸣的重要渠道。它对教师驾驭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优化课堂教学气氛,意义巨大。

三、用图、表提高初中学生生物学习效率

生物学科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含有大量的课本插图,且图像内容十分丰富,直观性很强。另一个重要特点是生物知识的规律性及知识之间的可比性很强,完全可以化语言文字为图表纲要。因此,图、表在生物教学中占有很大的分量,生物教师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定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有利于学生知识的积累。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生物课本插图、图表,复习课中的知识归纳表及练习中出现的典型图像、图表或直接让学生观察进行生物绘图等方法,使学生养成用图习惯,提高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从生物教学信息的接受方式来看,图表教学将教师传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打破了传统教法的程式框框,一扫课堂沉闷气氛,课堂活动异常活跃。老师不用繁琐地分析、讲解,只要略加引导,学生就能通过自己的思考正确地把握教学内容。因此,图表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真正做到传授与学习并举,知识与能力并重,结论由过程推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较好地解决了传统教法长期以来灌输知识的弊端,符合新课改需要。

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上来看,图表教学能促进学生有意识的将文字叙述简化为图表,使学生对知识有整体的理解和掌握。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进行图形来阐述课本中文字信息,可以使学生对知识有所迁移和升华。因此通过图表教学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绘图能力、想象力,创新精神及综合分析能力。当然符合当前新课改的要求。

生物学科要求学生能用文字、图表、图解等形式阐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

图表具有直观、形象、简明生动等特点,是一种极富生命力的知识传播手段。具有文字无法替代的特点。用图表的形式描述生物知识,生理过程,不仅是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近几年生物考试中考察能力的一种重要题型,每年中考都要通过各种题型考查学生的理解、读图表、识图形、阅读并获取信息、科学探究、审题、语言表达等能力。因而中考试题中相关生物学信息常常以图、表形式出现居多。由此可见,生物信息以图、文、表相互转换是何等重要。而每年的试卷分析表明:图表题是学生失分率最高的题,也是最难的题,可见学生读图表,解图表及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有待提高。这就要求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图表教学。通过图表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绘图能力、想象力,创新精神及综合分析能力。

于学生而言,可以让学生在课堂40分钟之内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知识的积累,学起来更轻松,对生物更有兴趣,还可以使学生养成用图习惯,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

四、课堂作业的设置

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形成能力的主渠道,课堂作业的质量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生物课程标准》要求在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必须向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亲自参与和实践,引导学生“描述、提出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思维判断、做出解释,并能与他人合作和交流等”。课前进行预习准备,经过课堂教学后,及时做课堂作业,对巩固学习内容,形成能力迁移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好课堂作业并进行扎实有效的练习,是实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能力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五、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

在生物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料库、课件、网络等收集和处理生物科学信息,获得关于生物学基本事实、基本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发展比较、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形成创造性思维品质,能够运用学到的生物学知识评价和解决某些实际问题。

六、学生实践

生物教学不仅使教师讲解和演示的过程,也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必须向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亲自参与和实践。

第三篇:生物研究报告格式

篇一:大学生物论文格式范例

转基因之辩战----浅析转基因食品的利弊(三号,黑体)魏巍 201109060203 九院二旅三营十连 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小四,宋体)问题:(1)页面设置:上下左右(2.5)(2)正文前分页

(3)正文字号:小四,宋体,行间距:固定值25磅(4)标题级别严格按照以下格式 一. 三号,黑体

(一)小三,黑体 1.四号,黑体(1)小四

参考文献格式见后,文献不少于6篇。

摘要:(小四,黑体)

全球范围内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平均每年增长10%,随之而来的是转基因食品越来越多地进入寻常百姓家。但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却越来越受到质疑。最近崔永元和方舟子关于转基因的辩战把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推到了风口浪尖。关于转基因的各种说法甚嚣尘上。作为系统学习过生物课程的军校学员,有必要从舆论中分辨真假,避免中了舆论水军的误导。(小四,宋体,固定值,25磅)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 辩战 食品安全(小四,黑体)abstract the planting area of genetically modifiedcrops worldwide average annual growth of 10%, followed by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 are increasingly into the ordinary people.but increasingly questioned the safety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cui always dollar recently and fang debate about genetically modifiedput the safety of genetically modifiedfood into the spotlight as never before.about various is part of a genetically modified.as the system studied biology course of cadets, it is necessary to distinguish true and false, from public opinion in avoid of the undercover to mislead public opinion.(两端对齐)(新罗马,四号。两端对齐, 固定值25磅)

key words: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debate;food safety(插入分页符)一. 转基因食品的简介

人们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目的生物体的基因组中,从而达到改造生物的目的。常用的方法包括显微注射、基因枪、电破法、脂质体等。转基因最初用于研究基因的功能,即把外源基因导入受体生物体基因组内(一般为模式生物,如拟南芥或斑马鱼等),观察生物体表现出的性状,达到揭示基因功能的目的。后来人们造出基因改造食品,称为转基因食品。(小四,宋体,固定值25磅)(空一行)

二. 转基因食品的发展状况

仅以转基因植物为例,根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的数据,批准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已达25个;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达到1.25亿公顷,90%为发展中国家的小型和资源匮乏的农户,且面积依旧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转基因作物市场的全球市值为75亿美元,从1996年至2007年累计市值达500亿美元。

三.转基因之辩战

(一)辩战之起:你吃了么?(小三,黑体)崔永元在美国进行数月走访调查而成的纪录片终于发布。在这部长达一个多小时的纪录片中,崔永元一行人通过人物访谈、实地调查等方式,以自己的立场为基础,记录了美国转基因食品的现状和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观点。

小崔观点:转基因食品,你吃吗?你可以选择吃,我可以选择不吃。而方舟子观点:你没有资格质疑,应当创造条件让国人可以天天吃转基因食品。这针锋相对的观点,似乎有点针尖对麦芒。事实上小崔与方舟子发生论战,事先是没有想到的。全国人民都知道,小崔是个实话实说的人;方舟子是打假斗士,也应该是追求真相的人。两个“真实”的打起来了,不说这二人中有“假装真实”的,至少有一方是不那么真实,不然打不起来。

(二)辩战之辩:商业利益or伪科学

1.商业利益么???(四号,黑体)

在一项公投中,美国华盛顿州居民否决了要求强制标识转基因食品的“522法案”。该法案要求食品生产商从2015年7月起,对本州零售的食品标明是否经过基因工程改造或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这些食品包括水果、蔬菜、谷物等农产品以及加工食品。这一法案的支持者在今年年初之前征集到约35万个签名,得以将其提交州议会讨论。州议会没有进行表决,而将该法案付诸全民公投。对该法案的投票于5日进行,据华盛顿州州长办公室6日晚间公布的统计结果,反对票占近55%,赞成票约占45%。

为争取选票,支持者阵营和反对者阵营都斥巨资开展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支持者阵营包括消费者组织,有机食品种植者、生产和销售商等。他们认为该法案将使消费者对自己的食物有更多知情权,从而对是否购买有更大的控制权。

反对者阵营则有孟山都、杜邦先锋、拜耳等几大转基因作物种子生产商,以及许多大型食品生产企业。他们认为法案条款繁琐,会增加农民和食品企业的工作量和成本,引起食品价格上涨,还会误导消费者。在资金支持方面,反对方超过了支持方。反对者阵营筹集的宣传活动经费达到约2200万美元,是支持者阵营的3倍多。其中仅孟山都和杜邦先锋就分别出资近540万美元和390万美元,食品业巨头百事可乐的捐款额也超过150万美元。这也创下了华盛顿州历史上此类公投中一方筹集资金最多的纪录。

这是赤裸裸的商业行为。用媒体的话讲:美国多数人民公投决定用转基因食品消灭美国人民的真相。

2.伪科学么???

可真相真的是这样的么?为什么要用“消灭”这个词呢?

人们“了解”到转基因食品有毒的报道大多与《转基因大豆小白鼠饲喂对比试验》相似。《转基因大豆小白鼠饲喂对比试验》可知喂转基因大豆的小白鼠3周内死亡达到50%、喂转基因大豆的小白鼠睾丸异常,喂正常大豆的小白鼠则睾丸正常。喂转基因大豆的小白鼠身材短小,喂正常大豆的小白鼠则正常。

令人感到瞠目的是,这些怂人听闻的报道都似乎与“小学生咬铅笔导致铅中毒”的报道一样可笑。

lancet杂志1999年10月16日报告,苏格兰rowett研究所的pusztai,a.(1998)首次用转雪花莲凝结素(gna)基因的马铃薯喂大鼠,10天后,发现饲喂组大鼠结肠、空肠和部分小肠粘膜变厚,而未饲喂转基因马铃薯组未发现病变。他认为,也许是导入的基因激活或阻止植物中的其它基因的结果。另外观察到,实验鼠肾脏、胸腺和脾脏生长异常或萎缩或生长不当,多个重要器官也遭到破坏,脑部萎缩,免疫系统变弱。

英国皇家医学会对此专门组织科学家进行调查研究,认为,该实验从设计、执行到分析等多方面存在缺陷,不应过早得出结论,虽然两组存在差异,但因受实验技术的限制和不正确的利用统计学,这些差异说明不了问题。一位名叫南茜?斯万森的大学教授,展示了所谓“草甘膦使用量和疾病高相关性”的关系图。在图中,南茜?斯万森声称草甘膦使用量和一些疾病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可达0.96以上。片中以此暗示了草甘膦是导致这些疾病的元凶。那么,事实真的如此么?这里,斯万森说过的一句话其实已经点出了问题所在:“有相关关系,不代表两者一定就是因果关系。”

事实上,混淆相关性和因果性的关系是在统计中经常犯到的谬误,它会造成诸如“冰淇淋销售量增加导致溺水人数增加”、“索马里海盗数量下降导致全球气温上升”等令人啼笑皆非的结论。

2012年轰动一时的法国转基因玉米饲喂导致大鼠肿瘤事件,由于实验设计的缺陷和统计方式的错误导致其在2013年被撤稿。而片中多次提到的“mit教授沙姆索和塞内夫发表的证明草甘膦影响肠道菌群从而影响健康”的文章,经笔者查询,系发表于一份尚不被pubmed收录,影响因子仅为

1.3(这对于健康和生理领域属于相当低的水平)的期刊《entropy》(熵)中,因此其同行评议(peer review)的质量相对较低。

bt蛋白能杀死害虫,所以一定对人体有害“,其实是一种简单的联想,而没有考虑到昆虫和人体消化道内截然不同的环境和细胞表面受体。

究竟是商业利益还是伪科学。至今仍然没有定论。但接下来的事情却超出了辩论的范围。

(三)辩战之盛:舆论渐起,国民大讨论

最开始站出来的是农大校长柯炳生,这是对我的职业的侮辱。当崔永篇二:化学药品和治疗用生物制品上市后研究报告格式(征求意见稿)化学药品和治疗用生物制品上市后研究报告格式(草案)目录 1.2.3.4.5.6.7.8.9.10.11.12.13.标题..........................................................................................................................................1 摘要..........................................................................................................................................1 上市许可持有者.......................................................................................................................1 研究者......................................................................................................................................1 重要事件...................................................................................................................................1 原理和背景...............................................................................................................................2 研究问题和目标.......................................................................................................................2 研究方案的修订和更新...........................................................................................................2 研究方法:...............................................................................................................................2 结果..........................................................................................................................................3 讨论..........................................................................................................................................3 参考文献...................................................................................................................................4 其他信息...................................................................................................................................4 1.标题:包括说明研究设计的常用术语;带有最终报告日期和主要作者姓名和所属机构的子标题。如果该研究已经在国家临床试验登记系统内备案登记,最终研究报告应该在标题页中标注“登记号”。

2.摘要:研究主要内容的独立概述。

3.上市许可持有者:上市许可持有人的名称和地址。

4.研究者:所有主要责任方的姓名、头衔、资格、地址和所属机构,包括研究方案的主要作者、主要研究者、即将进行研究的国家的协调研究者、以及其他相关研究中心。在管理当局和国家主管部门要求时,还应该提供合作机构和研究者的清单。5.重要事件:下列重要事件计划和实际的日期: ? 数据收集的开始

? 数据收集的结束或提前终止的日期,如适用,还有终止的理由 ? 研究进度报告

? 如适用,研究结果的中期报告

? 研究结果的最终报告? 适用于研究的其他重要事件,包括机构审查委员会/独立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方案的日期、以及在eu pas注册中研究登记的日期。

6.原理和背景:简短介绍导致研究启动或强制执行的疗效、安全问题,以及简述已发表和未发表的数据以解释研究预期填补的知识空白。

7.研究问题和目标:研究问题和研究目的,包括研究方案中声明的预先设定的假设。8.研究方案的修订和更新:在开始收集数据前,最初研究方案的重大修订和更新,包括每次修订或更新的理由。9.研究方法: 9.1 9.2 研究设计:研究设计的关键因素和该选择的原理。条件:研究的条件、地点和相关日期,包括招收、随访和数据收集的时间段。在进行系统性评价或整合分析时,研究类型作为合格标准,及原理。

9.3 受试者:受试人群和研究受试者的合格标准,受试者的来源和选择方法,以及退出的数量和原因。

9.4 变量:所有疗效、剂量、预测指标、潜在干扰因素和效应修饰因子,如适用,包括操作定义和诊断标准。

9.5 数据来源和测量:对于每个变量,应提供数据来源以及评估和测量方法的细节。如果研究使用现有的数据源,比如电子健康记录,所有关于数据记录和编码有效性的信息均应该报告。在系统性审核和整合分析时,描述所有信息来源、搜索策略、选择研究的方法、数据提取的方法、以及获得和验证研究者数据的过程。9.6 9.7 法。

9.8 数据转换:数据转换、计算或操作,包括在分析中如何处理数据资偏倚:评估和解决潜在偏倚来源的努力。研究规模:研究规模、样本量计算的原理、达到计划研究规模的方料以及选择那种分组和为什么。9.9 统计方法:描述

? 主要概括性指标? 用于研究的统计方法,包括那些用于控制混杂和整合分析的方法、以及用于综合研究结果的方法

? 用于检查子群和相互作用的方法 ? 如何解释缺失数据 ? 敏感性分析

? 研究方案中数据分析计划的修订,并解释更改的原理 9.10 质量控制:确保数据质量和完整性的机制。

10.结果:表格、图形和插图的表述,用于说明有关数据以及反应进行的分析。应该说明未调整和调整的结果。估计的精密度应该使用置信区间定量。这部分应该包括以下小节: 10.1 参与者:在每个研究阶段的研究受试者的数量,比如:可能合格、检查合格、确认合格、进入研究、完成随访和分析的数量,以及在任一阶段没参与的原因。在系统性审核和整合分析的情况下,研究筛选、合格评估以及审核中包括的数量,并且说明每阶段排除的原因。10.2 描述性数据:受试者特征、接触和潜在干扰因素的信息、以及每个变量有缺失数据的患者数量。在系统性审核和整合分析的情况下,每个研究提取数据的特征(例如:研究规模、随访)。

10.3 主要疗效结果: 10.4 主要安全性结果:未调整的估计、如适用混杂因素调整的估计值及其精密度(比如:95%置信区间)。如相关,相关风险的估计应该转换成一定时间段的绝对风险。

10.5 其他分析:其他完成的分析,例如:亚组和相互作用的分析、以及敏感度分析。10.6 不良事件和不良反应:研究中报告的不良事件/不良反应的总结。对于某些研究设计,比如病例对照或回顾性队列研究,特别是涉及电子医疗记录的研究、系统性审核和整合分析,无法在个案层面进行因果关系评估,应该给与解释。

11.讨论:11.1 关键结果:结合已有的其它研究数据,对试验药物的风险-效益进行评价。11.2 局限性:考虑到可能影响数据质量或完整性的情况时研究的局限性,用于解决这些问题的研究方法(例如:反应率、缺失或不完全的数据、所用的归因),潜在偏倚的来源、以及事件的不精确性和验证。应该讨论潜在偏倚的方向和幅度。

11.3 解释:就目的、局限性、分析多样性的解释、相似研究和其他相关证据的结果。11.4 普遍性:研究结果的普遍性(外部有效性)。12.13.参考文献 其他信息:之前没有解释的对特定问题的其他或互补的信息。最终研究报告应该包括第1到13节的标题和子标题。每节中的内容应该简洁切题。当研究不适用于某节或某小节时,应该在相应标题或子标题下说明。篇三:生物医用材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格式及参考(模板word)生物医用材料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单位:北京中投信德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高级工程师:高 建

关于编撰生物医用材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 告编写格式及参考(模板word)

(模版型)

【立项 批地 融资 招商】 核心提示:

1、本报告为模板/范文形式,客户下载后,可根据报告内容说明,自行修改,补充上自己项目的数据内容,即可完成属于自己,高水准的一份可研报告,从此写报告不在求人。

2、客户可联系我公司,协助编写完成可研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大纲(具体可跟据客户要求进行调整)

项目建议书 专 业

撰写 商业计划书 节能评估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单位:北京中投信德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目 录

第一章 总 论...............................................1 1.1项目概要............................................................1 1.1.1项目名称..................................................................................................................1 1.1.2项目建设单位..........................................................................................................1 1.1.3项目建设性质..........................................................................................................1 1.1.4项目建设地点..........................................................................................................1 1.1.5项目主管部门..........................................................................................................1 1.1.6项目投资规模..........................................................................................................2 1.1.7项目建设规模..........................................................................................................2 1.1.8项目资金来源..........................................................................................................3 1.1.9项目建设期限..........................................................................................................3 1.2项目建设单位介绍....................................................3 1.3编制依据............................................................3 1.4编制原则............................................................4 1.5研究范围............................................................5 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5 1.7综合评价............................................................6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可行性分析.......................7 2.1项目提出背景........................................................7 2.2本次建设项目发起缘由.................................................7 2.3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7 2.3.1促进我国生物医用材料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8 2.3.2加快当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8 2.3.3满足我国的工业发展需求的需要..........................................................................8 2.3.4符合现行产业政策及清洁生产要求......................................................................8 2.3.5提升企业竞争力水平,有助于企业长远战略发展的需要..................................9 2.3.6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的需要..................................................................9 2.3.7促进项目建设地经济发展进程的的需要............................................................10 2.4项目可行性分析.....................................................10 2.4.1政策可行性............................................................................................................10 2.4.2市场可行性............................................................................................................10 2.4.3技术可行性............................................................................................................11 2.4.4管理可行性............................................................................................................11 2.4.5财务可行性............................................................................................................11 2.5生物医用材料项目发展概况...........................................12 2.5.1已进行的调查研究项目及其成果........................................................................12 2.5.2试验试制工作情况................................................................................................12 2.5.3厂址初勘和初步测量工作情况............................................................................13 2.5.4生物医用材料项目建议书的编制、提出及审批过程........................................13 2.6分析结论...........................................................13 第三章 行业市场分析......................................15 3.1市场调查...........................................................15 3.1.1拟建项目产出物用途调查....................................................................................15 3.1.2产品现有生产能力调查........................................................................................15 3.1.3产品产量及销售量调查........................................................................................16 3.1.4替代产品调查........................................................................................................16 3.1.5产品价格调查........................................................................................................16 3.1.6国外市场调查........................................................................................................17 3.2市场预测...........................................................17 3.2.1国内市场需求预测................................................................................................17 3.2.2产品出口或进口替代分析....................................................................................18 3.2.3价格预测................................................................................................................18 3.3市场推销战略.......................................................18 3.3.1推销方式................................................................................................................19 3.3.2推销措施................................................................................................................19 3.3.3促销价格制度........................................................................................................19 3.3.4产品销售费用预测................................................................................................20 3.4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20 3.4.1产品方案................................................................................................................20 3.4.2建设规模................................................................................................................20 3.5产品销售收入预测...................................................21 3.6市场分析结论.......................................................21 第四章 项目建设条件.................................22 4.1地理位置选择.......................................................22 4.2区域投资环境.......................................................23 4.2.1区域地理位置........................................................................................................23 4.2.2区域概况................................................................................................................23 4.2.3区域地理气候条件................................................................................................24 4.2.4区域交通运输条件................................................................................................24 4.2.5区域资源概况........................................................................................................24 4.2.6区域经济建设........................................................................................................25 4.3项目所在工业园区概况................................................25 4.3.1基础设施建设........................................................................................................25 4.3.2产业发展概况........................................................................................................26 4.3.3园区发展方向........................................................................................................27 4.4区域投资环境小结...................................................28 第五章 总体建设方案......................................29 5.1总图布置原则.......................................................29 5.2土建方案...........................................................29 5.2.1总体规划方案........................................................................................................29 5.2.2土建工程方案........................................................................................................30 5.3主要建设内容.......................................................31 5.4工程管线布置方案...................................................32 5.4.1给排水....................................................................................................................32 5.4.2供电........................................................................................................................33 5.5道路设计...........................................................35 5.6总图运输方案.......................................................36 5.7土地利用情况.......................................................36 5.7.1项目用地规划选址................................................................................................36 5.7.2用地规模及用地类型............................................................................................36 第六章 产品方案...........................................38 6.1产品方案...........................................................38 6.2产品性能优势.......................................................38 6.3产品执行标准.......................................................38 6.4产品生产规模确定...................................................38 6.5产品工艺流程.......................................................39 6.5.1产品工艺方案选择................................................................................................39 6.5.2产品工艺流程........................................................................................................39 6.6主要生产车间布置方案...............................................39 6.7总平面布置和运输...................................................40 6.7.1总平面布置原则....................................................................................................40 6.7.2厂内外运输方案....................................................................................................40 6.8仓储方案...........................................................40 第七章 原料供应及设备选型...............................41 7.1主要原材料供应.....................................................41 7.2主要设备选型.......................................................41 7.2.1设备选型原则........................................................................................................42 7.2.2主要设备明细........................................................................................................43 第八章 节约能源方案......................................44 8.1本项目遵循的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44 8.2建设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44 8.2.1能源消耗种类........................................................................................................44 8.2.2能源消耗数量分析................................................................................................44

第四篇:课题研究报告

《实现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1.顺应教育改革的需要。随着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有关课改新矛盾和新问题的争论越来越激烈。课堂作为课程改革的主要阵地,暴露的问题最多,因此也备受人们的关注,许多教师对 “如何正确处理教学中三维目标的关系”、“个体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的关系”、“教学模式运用与教学内容体现的关系”等问题产生了诸多疑问与困惑。对此,也曾有过“先破后立”或“先立后破”的争论,“破”与“立” 激烈碰撞和摩擦,似乎一直处在一种不可调和的矛盾状态,然而,人们往往忽视了最关键的、最根本的一点——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学生在课堂中究竟学到了什么,课后得到了什么,这永远都是任何教学所必须追问和思考的,也永远是我们解决上述诸多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

2.课堂教学现状的呼唤。我国目前的中小学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然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这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而且还需要提供多种问题解决的方案。其中一种方案就是如何使得我们的教师拥有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或技术。否则,我们即使有理想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其结果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到来之际,讨论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

二、课题理论依据

1、国内有效教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下半叶,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崔允漷教授写的《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崔教授对“有效教学”的内涵、核心思想作了清晰的界定,提出有效教学的理念:一是“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二是“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三是“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如教学目标尽可能明确与具体;四是“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五是“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在有效教学的行动研究中,我们认为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实验独树一帜,经过长达10年研究形成的报告及叶澜教授完成的《重建教学价值观》《重建教学过程观》《重建教学评价观》,对有效教学的研究提供了极为有价值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2、素质教育理论。

素质教育理论强调以人为本,在尊重人的主体能动性的基础上倡导教学的策略性和科学性,保留传统教学方式中适合素质教育发展的部分,摒弃那些死板的、机械的、低效的、陈旧的教学方法,力求把每天的每一次教育教学行为都调整到最佳效率状态,从而有效地减轻当前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素质教育的基本任务。

3、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它不仅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逐步形成了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新型教学结构、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思想。

三、课题界定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教学的有效性包括如下三重意蕴。

1.有效果:指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的评价; 2.有效率:教学活动是一种精神性生产活动。教学效率可表述为:教学效率=教学产出(效果)/教学投入,或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

3.有效益:指教学活动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即指教学目标与特定的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是否吻合程度的评价。本课题着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四、课题研究目的,意义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锻炼提高多种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主渠道,因此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和人才培养的实际价值。但怎样使课堂教学有效则是教学理论和实践长期研究的一个永恒主题。巴班斯基说:“教学最优化可以说是从解决教学的有效性和师生时间消费的合理性着眼,有科学根据地选择和实施该条件下最好的教学方案。”为了能够帮助学生轻松,快速,有效地学好英语,我提出了进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并努力探索总结一套经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引导教师转变观念,从教学方式的变革入手,转变课堂教学中的对话行为,关注交往与沟通,构建高效的课堂;以教师实实在在的教学行动研究为途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五、课题研究的设计

(一)、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加强集体备课对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影响的研究。有效教学理论作为“新课改”的理论基础之一,其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问题。“备课”是教师重要的教学行为,更应注重效益。

(1)备课的目标要重实效

新课程有新“课标”,教师备课的真正目标就是如何达到新“课标”的要求。新“课标”要求教师备课的有效目标必须既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又强调师生双边,多边活动的过程。

(2)备课的形式要合实际

新的备课形式应该是丰富多样,灵活多样的,要因课程内容,教师能力水平的不同而异。如活动类课程,应以场所,器材,学具及活动的组织安排等准备为备课形式,自然实验课应着重花功夫做好实验的物质准备,分组安排等,这些类型的课不必拘泥于将一切都写在备课本上。有平行班级的,应大力提倡“集体备课”方式。而教龄长,经验丰富,素质高的教师,提倡在书上“点画批注”,让他们腾出精力和时间搞研究。

(3)备课的评价要促发展

按照“课改”的新要求,教师的备课评价应该体现学科特点,教师特色,要有利于教师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无论是哪一门课,无论是老教师,还是年轻教师,只要能按这个总要求去备课,就都是好的备课。所以,建立一套符合“课改”要求的新的备课评价标准,是促进教师有效备课的关键。我认为新的备课评价标准应把握一下原则:照搬照抄要严禁,千篇一律要否定,过程思路有特色,促进发展目标明。

(4)备课的研究要花气力

众所周知,备课是教学的重要行为之一,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如果备课无效,教学就必然无效。我们花气力研究备课实际上是“磨刀不误砍柴工”。所以我认为备课的研究应比教学其他环节的研究更为重要,要大力提倡和实施有效备课。只要我们更新观念,坚持不懈,一定会探索出一条符合“课改”要求的“有效备课”新路。

2、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的策略研究。

(1)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要求教师树立“对象意识”与“全人概念”,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同时,学生的发展是全人的发展,并不局限于某一方面或某一学科的发展。

(2)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跟着感觉走,也不能把“效益”简单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

(3)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反思意识”,要求每一位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自己“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 ”“我的教学有效吗 ”“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 ”“有效教学所追求的价值是什么 ”。

(4)确立有效教学是一套策略。所谓“策略”,就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有效教学需要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的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作出决策,并不需要教师掌握每一项技能。

(二)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研究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现代的教学中了。对于一名这个时代的教师而言,掌握并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必要的。但是对像我这样的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出来的教师而言,如何很好的利用多媒体技术并把它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整合起来,仍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

(三)主要研究方法和手段

1、文献研究法:课题实施启动以前:学习相关理论,搜寻各项资料,借鉴成功经验,提出理论依据。

2、调查研究法:课题实施启动初期,比照新课程标准,领会新课程内容,明确新课程目标,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

3、行动研究法: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采用观察,发现,调整,分析获取自然真实有价值的研究信息和资料,通过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不断修改和完善课题实施方案,寻求最有效的方法与策略。

4、案例研究法:课题研究中期,在各学科实施课题研究的实践中,提炼出实效明显的个性化经验。

5、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的评估与结题阶段,通过一轮实践分析存在的问题,总结成功经验,从更高的理论层面为课堂研究服务,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四)课题研究步骤

课题实施时间为2007年8月——2008年9月,分3个阶段。A、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7年8月——2007年9月)学习理论,设计研究方案。

B、第二阶段:课题实施阶段(2007年9月下旬——2008年7月)实施阶段:具体实施,积累材料,阶段小结,中期评估。C、第三阶段:课题结题阶段(2008年8月-2008年10月)撰写报告,总结得失,结题。

六、主要成绩

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行动研究在实践过程中,已凸显较大优势,从观念到行为,下述六种意识得到强化或突破。

(一)教师角色转换意识得到充分体现。观察分析270节课堂教学,90%以上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了新课程所要求的角色意识,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教材复制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组织者,积极探索适应学生学习、主动发展的教学方法。讽刺、挖苦的少了,激励评价的多了:照搬教材顺序进行教学的少了,根据学情对教材进行适度整合的多了;“填鸭式”“满堂灌”的少了,引发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多了。教师能够走下讲台、走近学生,能够根据学生差异,进行个性化指导,重视书本知识向生活的回归。以学生为主体已成为广大教师对待学生的基本态度;以教材为平台和依据,充分挖掘各种课程资源,已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的行为。

(二)三维目标意识得到足够重视。讲课教师基本能够把握课程文本体现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维目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每位老师都在努力体现学科特点。就语文课而言,大多数课做到凭借语言文字理解内容,体会感情,有些还注重体会重点语句的作用和表达效果,在此过程中学习语言,同时进行人文熏陶。更可喜的是,教学开始显露语文学科的本色。字词教学得到加强,一些课做到根据语文特点,纠正读音、分析字形和理解字义。关键句、段的理解受到重视,不仅重视理解意思,而且重视体会情感,领悟表达的特点或作用。读书得到很大程度的加强。很多课堂以读为主线,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说写训练引起重视。大部分阅读课都设计了随文练笔,且有的用得恰当而有新意。

(三)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得到加强。多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探索和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努力尝试着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积极了,并且不时地迸出精彩的发言,展现出可爱的动作,流露出欣喜的眼神。课堂上大部分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大胆交流自己的想法,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真实感受。

(四)教学问题意识得到一定体现。65%以上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了问题意识,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发现问题,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在问题对话中生成新的问题,从而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问题意识体现为三类:一是课堂内学生生成问题;二是教师课前生成问题;三是课前学生生成问题,课堂解决问题,课内再生成问题,再解决问题。有少数教师在问题教学方面敢于尝试,在教学中进行创新,取得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五)创设情境意识得到广泛关注。许多老师采取了多元化的教学情境设计,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又为学生的有效学习提供了广阔平台。一是语言创设情境,讲故事、猜谜语。二是活动创设情境,做游戏、课本剧、情景剧,通过形象、逼真、生动的表演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知;三是媒体创设情境,教师教学过程中巧妙地使用投影仪,媒体播放DV音乐、电视片段、展示图片等,创设了与课程文本相符合的教学情境,基本符合适度、适合、适用、适时的“四适”原则。

(六)科学评价意识得到有效改善。80%以上的教师已经走出了“为评价而评价”的误区,由过乱、过滥、过露的教学评价转变为真实、规范、科学的教学评价。引进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有激励性评价、暗示性评价、及时性评价等,在评价手段上,有星级评价、小红花评价等。学生在教学评价中,得到真实的学习体验和成功的快乐。评价话语表现出以下三个特点:具有个性意识的差异性评价话语开始增强;具有多元意识的开放性评价话语经常使用;具有科学意识的规范性评价话语较多应用。

七、困惑

本课题虽然按计划进行预定的研究任务,但还有一些问题需要深入地研究、探索。最突出的问题是如何评价有效教学的高低。评价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张试卷定升学的今天,如何改变过去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观念与做法,如何把过程性评价与终极性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阶段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结合起来,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发挥评价的激励性与发展性功能,形成与课程改革相适应能够促进课堂教学效益提高的评价体系,这是一个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第五篇:课题研究报告

《小学数学教学中自主学习的研究》

研究报告

主持人:张立敏单

位:中孟小学

《小学数学教学中自主学习的研究》研究报告

张立敏 中孟小学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意义、理论依据

1.课题提出的背景:

在以往的“应试教育”中,教师把传授知识作为目的,把学生获取知识作为终点,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在教学中存在着重结果、轻过程,重分数、轻能力的现象,因而出现了“高分低能”的学生。这种机械化的教学方式,封闭的学习环境,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随着教育事业的深入与发展,素质教育时代教书育人的工作、师生关系也发生变化,素质教育就是要改变这种状况,培养具有创造性的新型人才。教学工作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要求建立新的学习观,改革教学方式。《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尝试着去寻求与其相适应的教育教学模式,以促进教育教学工作。

探究是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处理信息等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产生对数学的切身感受和兴趣。长期处于被动接受学习状态的学生,课堂上是眼动、耳动,不动脑、不动手、不动口,至于能力培养根本谈不上。为改变学生这种落后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方法,要求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对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情况进行了调研。尊重学生实际,让学生都能学有所获的教育。让学生感受到我也能学会,充满自信,大胆展示。

现代教学论认为,数学教学过程应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它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而且也是一个交流合作的过程,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了开放的活动方式,提供了宽松和民主的环境,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智力、情感发展及创造能力的发展。我在教学中以强化小组交流与合作学习为核心,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变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讲,学生以听为主的模式,促进各个层次学生的共同发展。希望通过我们的研究与实践找到较为合理的、科学的、易于学生接受的自主学习模式,以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能力提高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主动、健康、和谐的发展,同时,在研究与实践的过程中,使教师自身的修养、科研能力都得到提高,推进教育教学工作。

2.课题研究的意义: 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为他们学好数学准备条件,使学生产生一种自己学好了数学的切身感受和兴趣。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与实践的机会,促使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由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建构是通过新旧经验的互动实现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主动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它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即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同时也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建构者;教师则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忠实支持者、合作者。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特征:以学为中心,给学习者的主动发挥创设条件;创设真实的情境并引导学习者进入情境;为学习者提供多种资源,让学生自主学习和进行问题的探究;组织学习者之间进行协商学习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认识者、组织者,他的教学活动是一个科学探索的过程,是一个体现创造性,获得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学生是主动性主体。学生只有把自己看成是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才有可能真正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使学习进入一种自觉能动和创造的状态。而对于教学来说,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性特征,既是教师教育起作用的前提,更是教育的终极追求——因为,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不教,对学生来说,在教师的主导主体作用下,通过教学活动,他们的认知能力、情感体验和情感控制能力日益增强,其主体性,即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获得了锻炼、培育和发展,最终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对教师来说,教学过程也是提升和发展自己的主体性的过程。

活动教学理论主张:活动是学生在学校生活和发展的根本方式,以弘扬主体性教育精神为本,重视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人格独立性;以丰富的活动方式,作为实施主体性教育的中介,强调“以活动促发展”,倡导主动学习。活动超越“教师中心”的桎梏,营建民主、互助、合作、和谐、愉悦和共鸣的师生关系;突破“知识本位”的局限,以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整体素质发展为目的;在强调从“坐中学”向“做中学”转变,强调从“知识”向“能力”转变的同时,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

教育专家指出: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要,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也就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而自主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而言的。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自主学习概括地说,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大量的观察和研究充分证明:只有在如下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才会是真正有效的学习:感觉到别人在关心他们;对他们正在学习的内容很好奇;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在任务完成后得到适当的反馈;看到了成功的机会;对正在学习的东西感兴趣并觉得富有挑战性;感觉到他们正在做有意义的事情。要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就必须最大可能地创设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的情境与氛围。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

1.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广泛的实践探索,制定各年级各阶段适合学生的“自主学习”的途径和方法。形成学科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学生自主学习的生动活泼的局面。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和实验,促使广大教师更新教学观,改变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那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推动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主动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2.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即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具有能动性、独立性和异步性的特点。故此要开展培养学生选择自主学习方法、开展自主学习活动的能力的教学策略的研究。

(2)自主学习是不依赖于别人的独立自主的学习,是一种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的条件和需要自由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学习活动,完成学习目标的学习方式。故此要开展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着力点具有学科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3)利用现有教学资源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3.课题研究的方法:(1)文献法。

组织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积极收集并研读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教学资料、信息,使课题实施建立在扎实的理论支撑基础上。通过对国内外有关“自主学习”理论与经验的学习研究,丰富对“自主学习”的内涵和外延的认识,确立课题的理论支撑,加强理论指导,使课题组成员得到理论的提升。

(2)个案研究法。

以目前存在的学习习惯严重不良、学习能力严重欠缺的班级、学科、学生为对象,进行有针对性的矫正,研究改进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具体方法。建立研究对象个人档案,记录其发展变化的轨迹。

三、研究的过程:

1.课题研究的过程: 2016年11月-2016年12月

(1)组建课题组:根据新课程改革的有关理念,结合学校实际,初步拟定《小学数学教学中自主学习的研究》作为研究课题,并成立课题组。

(2)搜集资料、调查相关问题、确定实验对象内容。

(3)方案设计撰写。

2017年1月-2017年10月

(1)全体研究人员针对课题研究方案中拟定的研究内容,分年级按计划全面实施研究工作,做好研究记录,加强过程监控,反思行动结果,定期组织研讨,并做好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初步形成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式方法。

(2)及时整理教师及学生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交流。

(3)定期召开课题研讨活动。2017年11月-2017年12月

(1)整理各类资料,分析评估,得出结论。(2)撰写研究报告。(3)进行成果展示。2.课题研究成果: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改变旧有教学模式,以教师教为主改变为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力求通过创设建构性学习环境,最大限度地注重学生参与意识、合作意识与创新意识的培养,促使学生主体参与教学全过程,主动学习,获取知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自始至终参与教学全过程,把握知识的来龙去脉,受到恰当的思维训练,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

(1)变被动接受为自主探究。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通常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要方式,这样就形成了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课堂中几乎看不到猜想、实验、观察、推断等学生亲身体验的实践探究活动。教师要尽可能多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2)变教师讲述为学生操作。结合教学内容,课堂中人人动手,人人操作,通过自己摆一摆、拼一拼、量一量的活动去发现规律,通过动手、动脑、动口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不但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而且能加深理解,学以致用,有很大益处。学生真正动手去操作,由教师枯燥的讲述或是简单地演示,转化为学生的亲身体验,这种动手、动脑的完全自我的参与学习过程,有利于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对知识的理解。

(3)变个人学习为合作交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问题,而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去发展自己的数学思想,去倾听别人的想法,学会进行数学交流,以增强整体合作意识。

四、研究的效果

通过一年来的调查、学习、实践、研讨,依据理论,聚焦课堂,扎实推进,重在落实,使课题实验得到顺利的推进,取得了初步的成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促进了师生的发展。

1.学生方面

促进了学生的成长,学生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在自主学习模式的研究和实践中,学生获得在智力、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主动、健康、和谐的发展,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

学生学会了学习,学会了合作,他们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开发与提高,我班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在每学期期末的质量验收中,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2.教师方面

促进了教师专业化的发展,素质得到提高。经过理论、经验的学习与研究、调查、实践和总结,教师在教育科学研究的过程中,教学观念进一步更新,教学方式进一步转变,驾驭课堂的教学艺术水平也有了可喜的进步。

在学习方式的研究过程中,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既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又提高了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积极性及技能,适应教育现代化的改革要求。教师理论水平逐步提高,科研能力日益增强。

3.学校方面 促进了学校教学改革的新发展。老师们在学习方式研究这块园地里积极地进取,推动了我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在科研实验中,全面提高了学校的整体水平,使学生的潜力得到了早期开发,为新世纪培养创造型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课题研究成果

1.核心成果

本课题根据研究目标和研究步骤,有序开展了研究和实验,并及时做好先进方法经验的交流、积累,并且实验效果明显。为学生创造表现的平台使他们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饱尝学习的乐趣,使他们在努力学习过程中,不断增强信心,磨练意志,发展能力以坚实的步履迈向成功。

通过自主学习的探究,我们实验课题组在教育教学中,形成了各学科的自主教学模式。逐渐改变或更新了学生学习的内在品质,“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等内在品质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

在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同时,作为指导者的教师,为适应学生新的学习方式的需要,我们也不断地改变着教学的一些陈旧理念,教学时采用的技术手段、模式等更为贴近学生。已初步改变了学生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正向着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学生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的学习品质得到提升,学生对“为什么学习”“能否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学习中的问题,已经有了初步的自觉的意识和反应。

从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状况看,“能学”的意识信心得到加强;从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的发展的状况看,“想学”的内容和学习的意识体验,得到了强化;从学生学习的策略的发展的状况看,“会学”的方法、途径、更为灵活、广泛、有效;从学生意志努力的发展状况看,“坚持学”的信心、决心、快乐、目标等更加持久。

2.发表成果

张立敏

论文

《十六字教学法绿色高效课堂之自主学习》

李景坤

论文

《十六字教学法绿色高效课堂在小学数学中的训练反馈》 徐玉琴

论文

《十六字教学法绿色高效课堂之学生能力的培养》 张旭娜

论文

《新课改下创建特色数学学科的尝试》 康艳格

论文

《十六字教学法绿色高效课堂之合作探究》 3.获奖成果

课题组成员李景坤、赵丽颖老师在今年的保定市一师一优课参评比赛中分别获得二等奖。

4.其他成果

课题的研究推进了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与落实,提高了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效。在这段时间的实验中,我们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培养了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创新能力得到提高,提高了参研教师的素质。通过实验探索,使教师自觉地加强学习,提高了理论水平、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

六、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通过课题的研究,我们发现小学生自主性学习方式的研究为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由于我们在实验过程中,在一些具体环节中还存在着不足。如有些师生因思想观念的限制而没有完全“活”起来,部分活动的课题内容受到局限,没能深入到更深的的层面。所以,今后要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巩固研究成果,力求比过去做得更好。具体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稳固研究网络,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我们将继续在张大墩校长的领导下,在分管领导徐玉琴主任和课题组骨干的带动下,定期活动,以活动推动课题的发展。

(二)加强科研力量,扩充课题组成员

由于学科和研究范围的扩大,课题组人员必须扩充。要精心挑选人员,把思想素质高、责任心强、科研基础好的教师吸收进课题组,使研究不断深入。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深深体会到,如果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活动中体验,就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动探索者,就能把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掘出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更坚定了我们科研兴校的信心,在对本课题结题过程中,我将通过总结,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究而加以完善。在今后的试验中我将更加努力学习理论知识,武装头脑,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水平,用全新的理念和方法投入到新的课题实验中。

参考文献

1.《河北教育》 2012年3月 河北教育报刊社出版发行 2.《教育实践与研究》 2012年4月 《教育实践与研究》杂志社出版发行 3.《“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策略》何世祥主编2012.7.13 4.《探索构建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王金华2014.4.16 5.《课程整合:构建自主学习模式》魏希和 2013.11 中国教育教学研究杂志

下载生物课题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生物课题研究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课题研究报告

    课题类别:河北省电化教育馆“十二五”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 课题编号:HBDJ20110638 《信息技术条件下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研究》 工作报告平乡县常河镇学区 王素华 闫震平乡......

    课题研究报告

    《通过读背培养小学生语文感悟能力的研究》课题 研究报告 桦甸市第十一小学课题组 课题主持人:陈春霞 【内容提要】 此项课题通过两年多的实践研究,在理论研究上:提高了全体教......

    课题研究报告

    提交日期:16周-17周 提交形式:电子档个人提交 提交邮箱: davidy_cn@hotmail.com 课题研究报告格式 课题研究报告撰写的基本要求 封皮研究题目 姓名 班级 学号 时间 一、标题黑......

    课题研究报告[范文大全]

    课题研究报告格式 说明:课题研究报告没有固定模式,仅供参考。研究者根据实际情况撰写。 一、题目。要求明确、鲜明、简练、醒目。一般不用副标题,字数不宜过长。 二、摘要。要......

    课题研究报告格式

    课题研究报告格式 一、题目 立项时的课题名,一般不用副标题,不宜过长 二、内容摘要 要求简要、精炼、准确地概括全文内容。300字左右 三、关键词 一般为2~5个 四、引言(或前言......

    课题研究报告

    宿迁市职成教“十二五”规划课题 科研项目研究报告 项目编号 SZY24 项目名称《高职数学教学的可视化研究》 项目类别 项目负责人 工作单位 鉴定日期一般立项课题 项目名称:高......

    课题研究报告格式

    课题研究报告格式 说明:课题研究报告没有固定模式,仅供参考。研究者根据实际情况撰写。 一、题目。要求明确、鲜明、简练、醒目。一般不用副标题,字数不宜过长。 二、摘要。要......

    课题研究报告

    《进城务工子女学习与教育问题研究》 课题实验研究结题报告 《进城务工子女学习教育问题研究》是由大庆市东新三小学吕欣校长主持的2007年度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该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