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语文特级教师的“悲壮”试验(曹勇军)

时间:2019-05-13 01:03: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一个语文特级教师的“悲壮”试验(曹勇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一个语文特级教师的“悲壮”试验(曹勇军)》。

第一篇:一个语文特级教师的“悲壮”试验(曹勇军)

一个语文特级教师的“悲壮”试验

记者 陈璇

(转自《中国青年报》2015年04月01日09 版“冰点”专栏)

近一两年来,每周五晚上,语文特级教师曹勇军总会有一种“朝圣”的感觉。

一到这个特殊时间,学生们放假回家,南京市第十三中学的校园变得空荡起来,安静得几乎只能听见梧桐树在风中“沙沙”作响。

到了晚上6点半,曹勇军习惯性地打开一间教室的日光灯。这亮起的灯光,在他看来,“有些像接头暗号”。不一会儿,十几个高中生“从学校的各个角落里冒了出来”。

夜幕中,从这间教室里透出去的灯光,差不多是教学楼里唯一的光源。灯光会持续两个小时,这是曹勇军和十几个高中生的夜读时间。从2013年冬天起,这位南京知名的语文老师办了一个“经典夜读小组”,带学生读一些经典著作。

这在其他高中语文老师眼里,成为“不可思议”的事情。山东一位语文老师听说后感叹,“毫无疑问,曹老师做了一件很多语文老师想做却未必能做到的意义深远的事”。

如此赞誉却让曹勇军高兴不起来。他回忆,当时办经典夜读小组,是因为看到不少学生到了高中,“除了考试和练习册,早已不知阅读为何物”。于是,快要退休的曹勇军试图给学生上自己心目中的阅读课。

其中隐藏着这位老教师对语文教育改革还没褪去的壮志。曹勇军说,每次打开阅读教室的那盏灯时,都愿意相信自己开启的,“不仅仅是一盏日光灯”。语文阅读教育正在被“异化”,是“测试性阅读”,甚至是“不折不扣的伪阅读”

2013年11月23日,曹勇军第一次带着学生夜读,他记得,“那天晚上的灯光格外明亮”。

这也是这位感性的语文老师心情的写照。当晚,灯光下终于凑齐了十来个学生。此前,他的阅读课计划差点就破产了。

头一次办这个活动时,他等了半个小时,才来了3个学生,其中俩没看完他指定的书目。当时,曹勇军有些没底气,而学生们也不理解“曹老师为什么要搞阅读小组”。

毕竟,高中生要阅读的课文和考试素材并不少。但在曹勇军看来,在应试的环境下,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

他走访过不少中学,发现一个现象——“相当一部分学生大量时间花在操练跟阅读无关的现代文阅读题上”。有些“薄弱学校”甚至早早给学生准备了“38套模拟题”之类的考试读物。

这位江苏省特级语文老师直言了一个“惨烈”的现实:语文阅读教育正在被“异化”。他犀利地称这种瞄准应试而进行的阅读,是“测试性阅读”,甚至是“不折不扣的伪阅读”。

这并非曹勇军一个人在“危言耸听”。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杨启亮曾戏谑地感叹:“想不到在中国有一种东西叫现代文阅读,想不到中国有这么多孩子在做它,想不到他们居然还能做对。”

有时,学生的现代文阅读“悟性”,令曹勇军哭笑不得。有学生得意地说,“曹老师你看这道题是4分,那就至少有4个或两个得分点”。在反复的应试化 练习后,学生们可以近乎条件反射般地揣摩出命题者的意图。

可命题者偶尔会被自己弄糊涂。曹勇军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人将一套现代文阅读题拿给出题人做,但出题人说,“这是我去年出的题目,答案我没有带。”

作家周国平的遭遇则更令人啼笑皆非。在上海图书馆建馆60周年馆庆的专题讲座上,周国平讲到,有一次朋友的孩子拿出他写的文章《面对苦难》,要他按中学语文考卷的要求进行“阅读分析”。结果,周国平只得了69分。他笑言,“朋友的孩子不禁嘲笑我说,‘看来你比我还要差,我还得了71分呢’”。

周国平的“低分”给曹勇军带来了思考。曹勇军坦言,“作者并不知道作者想在文章中表达什么意思”这句听上去充满悖论色彩的话,暴露了当下语文阅读教育难言的尴尬。

教龄超过30年的曹勇军不否认现代文阅读题的“特殊功能”——“大量、快捷、低成本测试阅读能力的一种手段”。不过,他担忧这种“测试性阅读”成为一些高中生“最重要甚至唯一的阅读文本”。

曹勇军第一次和学生在灯下夜读,摆在他们面前的是沈从文的《湘西散记》。他给学生列了一个有分量的、“传递价值”的书单。其中有寻找自然和诗情的《海子的诗》和《大地上的事情》,有反思极权主义的《1984》和反科学乌托邦的《美妙的新世界》,还有一些文史哲著作《美的历程》、《万历十五年》和《中国哲学简史》。

按照现代文阅读考试要求而进行的对“文章细部刻意的、人为夸张的理解”,被这位语文老师完全摒弃。对像讲解考试题那样告诉学生“这个是‘关键词理解’、这个叫‘把握作者的情感’、这个叫‘手法鉴赏’”的做法,他显得很不屑。

“任何人不会这样去读文章,除非他是神经病。”他说。

“在真实的精神中读真实的书,是一种崇高的训练”

自从有了那晚“格外明亮”的灯光后,阅读教室的灯几乎每周五都会亮起。经典夜读小组的女生霍晨这样回忆夜读时的心情——“在大多数人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中时,我们在这里开始了属于自己的‘阅读盛宴’”。

一份《夜读记》记录了学生口中“阅读盛宴”的一些片段。在读梭罗《瓦尔登湖》中《阅读》这一章时,曹勇军让学生找出关于阅读的最受启发的句子,并谈谈感受。

这是当时讨论的部分对话—— 朱冠怡:“不管我们如何赞赏演说家有时能爆发出来的好口才,最崇高的文字还通常是隐藏在瞬息万变的口语背后,或超越在它之上的,仿佛繁星点点的苍穹藏在浮云后面一般。那里有众星,凡能观察者都可以阅读它们。”感觉这个句子很有哲理,又有美感。

曹勇军:这句话的意思其实就是说,不要迷惑于华美的言辞,关键要看后面的思想。

杨思羽:我最喜欢的是“我愿带着最微薄的行李和最丰富的思想”,来到瓦尔登湖。思想的丰富,是无穷的,能引发人生的彻底改变。

曹勇军:本章第3节“读得好书,就是说,在真实的精神中读真实的书,是一种崇高的训练,这花费一个人的力气,超过举世公认的种种训练。”——我们的夜读活动正是对这个句子最好的注解。

十几个学生围坐在椭圆形木桌前,不是在听老师向他们灌输方法和道理,而是按照要求先将指定书目读完,在周五夜读时参与讨论。之后,他们还要完成读 书报告。

在描述这种难以传递的“私密”阅读体验时,霍晨用散文化的语言写道,“每次结束夜读之后,我都久久无法平息自己激动的心情,走向学校大门的步伐更坚定,风在耳边沙沙作响,脑海中还不断在回忆刚刚激烈的讨论和老曹说过的话”。

带着十几个学生一年读完17本经典著作,让曹勇军获得不小的成就感。不过,在那间教室之外,高中阅读教育的现状仍然令他担忧。

跟美国教育界一位同行的交流,加深了他的这种忧虑。曹勇军曾问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教师学院教授傅丹灵,“美国中学如何上阅读课”。傅丹灵介绍,美国的九年级学生(高中一年级学生)每周的阅读内容,除了精选的作业(平均每周3~4篇故事和散文)外,还有13个短故事和7个说明性文本。学生在家里阅读,在课堂上讨论,课后还要完成一篇文章。

从直观的阅读数据和方法上,曹勇军看到了中美母语基础阅读教育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这位苏教版语文教材编写者忧心忡忡地说,“很多学生不仅不读课外书,连课文都不好好读了。”

在曹勇军看来,这并不能怪学生,更荒谬的现状是,“不少老师自己都不读书”。他曾问一些年轻教师是否读过某些书,那些80后老师表情尴尬,只能不好意思地摇摇头。

“这些年轻老师可以被称为‘做卷子长大的一代’。”曹勇军形容道,“他们能做的就是捧着教材,把答案搬给学生。难怪很多学生很鄙视语文课。”

在宏观的教育设计中,“让学生读整本书是被倡导的”,有的课程标准中还会列出书目。不过,在教育一线实践30多年的曹勇军深感,“纸上的东西落实起来很困难,并且这些要求没有配套措施”。

高考命题者试图用考试指挥棒来引导师生们重视经典阅读。曹勇军介绍,江苏将《红楼梦》、《三国演义》、《哈姆雷特》等10本名著列入高考必考书目。在江苏文科高考语文试卷的40分附加题中,这些名著会以两道解答题的形式,占据影响考生命运的10分。

但听上去有些讽刺的事情发生了。“有些老师如何上《红楼梦》呢?他们将这本名著的一章一回碎尸万段,变成一个个考试点,让学生读。”

这位年近60岁的老教师很无奈,“好好的《红楼梦》变成了‘红楼梦复习资料大全’”。但他也能理解,在应试的浓郁氛围下,“不少老师变得短视和急功近利”。

“要毁掉哪一本书,就把它放进高考必考书目里。”他开玩笑说。在无法逃遁的应试空间外,曹勇军想给经典夜读小组的高中生开辟一片阅读的“桃花源”。

他带学生去半山园寻找王安石遗迹,探讨“王安石和他的时代”;在南京著名的先锋书店讨论奥威尔和反乌托邦的可能,还坐在台城的石砖上,朗读苇岸的《大地上的事情》。

“温情的教育改良者”并不能完全跳开应试的话语体系 回到校园,每周五晚上那束灯光,有时在曹勇军心里,“显得有些孤独”。他翻出一本厚厚的黑皮笔记本,里面是学生们轮流写的一页页阅读记录。翻到中间,夹着几张请假条。大多数请假的原因是“补课”或“家里有事”。

这些夜读的高中生,平日里要忙着上课和补习,有很多的考试要应付。为了挪出读书时间,他们有的攥住课间和午休时间,有的抓紧晚上睡前的20分钟。经典夜读小组成立后,有新成员加入,也有不少人“艰难”地退出。一个学生在给曹勇军的《退出经典夜读小组申请书》里写着,“这些天我经历复杂的思想斗争。斗争围绕‘我是否学有余力’展开。虽不愿意承认,但我确实不是学习轻松的学生,如果我继续维持这种状态,很可能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

退出的学生大部分是因为课业负担太重。曹勇军解释,“有人考试成绩有了波动,心理压力会很大,家长会担忧,甚至有的科任老师也会有意见”。

在召集经典夜读小组成员时,曹勇军也设立了门槛,其中包括“学习成绩排名”。他承认,这种特殊的阅读课是对优秀学生的“私人订制”,面对的是“考”有余力的学生。他将自己的阅读课视作对应试化阅读教育的“一种突围”。

一位同事称曹勇军就像《堂·吉诃德》中大战风车的人,不计报酬地进行着阅读教学实验。不过,这位同事也认为,像曹勇军这样的优秀特级教师也要面对现实的眼光,“如果学生成绩不好,学生和家长也不会买账”。

有人问曹勇军,经典夜读究竟对学生考试成绩有没有影响?尽管初衷不是为了应试,但这位自称“温情的教育改良者”的教师,并不能完全跳开应试的话语体系。

他可以给出满足功利主义者期待的答案。他介绍,在一次模拟考试中,南京市语文考试作文得分65分以上的考生中,有4人是经典夜读小组的成员。

另一个例子听上去也很符合现实主义者“有用”的价值观。经典夜读小组的一位学生,在申请一所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时,高校老师听说他跟着老师一年读了17本经典著作后,对这个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几天前,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对着坐满一间小报告厅的教育研究者和工作者,曹勇军分享着他的语文教育故事,其中包括经典夜读小组。在场的一位高中语文女教师私下说,“他做的事情,一般普通老师做起来是很难的。毕竟他有特级教师的能力和威望”。

而曹勇军周五晚上从阅读教室的窗户向外望去,有时一片寂静,有时夜雨敲窗。抬头看看头顶上的亮灯,他有时会感觉到“孤独”,甚至是“悲壮”。

不过他说,这里的“悲壮”不是一个贬义词。【相关案例链接】

编 者 按

曹勇军老师2014年6月6日带领他的“经典夜读小组”在鸡鸣寺豁蒙楼举办了一场读书会,师生共读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他们重点研讨书中有关儒道释的论述和内容,联系生活和历史,探寻传统文化和人格的奥秘„„糕点佐读,清茶助谈,在特定的历史文化现场,去蔽解惑,感受哲学的丰饶、博大与壮阔,让我们看到一幅美丽的读书画卷。

豁蒙楼的读书风景

曹勇军

(转自《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邮发代号22-46)2014年第10期)一

明天我们夜读小组到豁蒙楼读书。下午我给夜读小组学生发了短信,提醒他们,也表达我自己的迫切心情:“明天上午八点半在鸡鸣寺门口集中,带上《中 国哲学简史》,去豁蒙楼品茗读书,在天人交契的神秘氛围中感受中国哲学的丰饶、博大与壮阔。我等着你们!”不一会儿,回信纷纷飞来,如一群自由的小鸟落在我的枝头,发出欢快的鸣叫。

我们曾到先锋书店读书,穿行在书海之中,了解阅读的门径和方法,让阅读充溢书卷的芳香;也曾到王安石故居半山园读书,让读书激起历史文化的回响和共鸣。但我们的读书还应该有更深厚的哲学和宗教的背景底色,有更多生命的沉思和自我的追问,因此我早就下了决心要带孩子们来豁蒙楼读书。可来一趟豁蒙楼不容易,从春节推迟到五一,又从五一延宕到现在,阴差阳错,一波三折。长期的等待成了一个心结,被期待的热情喂养,越长越大。我没有放弃,一直在等待机会。明天是高考前一天,学校作高考考点,教师培训,学生放假,我们正好读书,也算了却心中的夙愿。

豁蒙楼在鸡鸣寺内鸡笼山上,也就是现在的鸡鸣寺茶社。我之所以老是把豁蒙楼挂在嘴边,而不提鸡鸣寺茶社,一来是喜欢“豁蒙”这个说法,二来也是想让学生们了解豁蒙楼的来历。事先向丁帆老师要来他写的《豁蒙楼里话豁蒙》一文,印发给大家,让大家多少了解豁蒙楼的前世今生,引发他们探访思考的兴趣。进入山门,我和孩子们一行14人,说说笑笑,沿石阶盘旋而上,穿过一层层佛堂寺庙楼阁殿堂,不一会儿,来到山顶。这里绿树繁茂,佛堂肃静,佛塔庄严,佛号慈悲,游人稀少,尘嚣渐远,仿佛进入一个清凉明净的境地。进入“鸡鸣寺百味斋”,我们在茶社朝东的一排花格明窗前坐下。推开窗户,凭窗临风,视野开阔,丛林飞鸟房屋尽收眼底。朝东北望去,眼前是苍然蜿蜒的台城,再往前是幽暗浩淼的玄武湖,最后是远处横亘的钟山„„我曾看过几幅上世纪20年代的老照片,猜想也是从这个角度拍摄的,照片上那六朝山水的水墨意境,竟然与眼前的景象一般无二,让人一下子穿越历史,回到历史的现场„„佛界与人间,菩提与俗谛,历史与现实,幻境与实景,瞬间切换又融为一体,让我们沉浸其中,忘怀纷扰。

我告诉孩子们这里就是豁蒙楼。甲午战争后某年,时任两江总督的张之洞,曾携得意门生杨锐游鸡鸣寺,就在豁蒙楼这里置酒论道,纵论天下大事。席间,杨锐反复吟诵老杜《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一诗最后四句:“君臣尚论兵,将帅接燕蓟。朗吟六公篇,忧来豁蒙蔽。”听者无不动容。诗中咏叹往昔异族侵犯,中原板荡,深切的忧患终于豁然荡开心中的蒙蔽。百日维新失败后,“六君子”之一的杨锐被斩菜市口,后来张之洞重游鸡鸣寺,不禁悲从中来,于是倡议起楼,亲题“豁蒙楼”匾额,既是纪念学生,更是留意后人。什么叫“豁蒙”?“豁”就是豁开,使之敞亮;“豁蒙”就是把蒙蔽之物揭去,去蔽解惑,让人眼明心亮。这也是夜读课程即将结束的时候,我们来豁蒙楼读书的原因吧。

这次豁蒙楼读书读的是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这是孩子们自己选的,他们觉得在这样的环境中读这样的书最合适,也最有味道。征得茶社的同意,我们把4张小茶几拼起来,又给每人点了两个素菜包子、一份茶水和点心,师生聚坐一起,说说笑笑,兴味盎然,开始了我们的中国哲学读书之旅。

我告诉大家,为了准备这次读书会,前几天我把家中旧藏的《中国哲学简史》翻了出来,重读了一遍。我这本书是1985年北大版,书前有我2007年重读时写下的题记。我打开书,把题记展示给大家看,让学生当众读了一遍—— 冯友兰氏尝撰写一联,概括其一生学术成就:三史释今古,六书纪贞元。“三史”指的是《中国哲学史》(两卷)、《中国哲学简史》和《中国哲学史新编》(七卷);“六书”指的是“贞元六书”(乾卦有“元亨利贞”说法,分别象征春夏秋冬,“贞元之际”即“由冬到春”),书中提出了对历史文化、现状未来的思考,有着对民族未来的坚定信念。“六书”分别是:《新理学》(1939年)、《新事论》(1940年)、《新世训》(1940年)、《新原人》(1943年)、《新原道》(1945年)和《新知言》(1946年)。本书是冯友兰1947年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讲学用英文写成的。先后有两种译本,一是涂又光译本,1985年北大出版社出版;二是赵复三译本,2005年天津社科院出版社出版。本书在国外影响很大。李慎之先生说:如果中国人因为严复而知有西方学术,外国人也因为冯友兰而知有中国哲学。本书并非《中国哲学史》的缩写本,而是在写作“贞元六书”有了自己的严密体系之后自出手眼的结撰,有一种中西会通的通识眼光和通人气象。全书见识精粹,论述合一,逻辑清晰,通俗易懂,语言雅驯,是治文史哲必读的公共入门书。

阅读《简史》是一次中国哲学思想的探险之旅。书中那些伟大的思想、深刻的见解、深入浅出的剖析阐发,精彩纷呈,高潮迭起。儒佛道如三座主峰,周围群山绵延不绝,我们穿行在崇山峻岭之中,被沿途的风光所陶醉。

说起来是《简史》,但对高中生来说一点不“简”,况且我们读书研讨的时间有限,只能开快车匆匆走一遭,略有所知,略有所疑,略有所获,开个头,示个范,为今后阅读打下基础。原书二十八章,我们选择研读第四章(孔子)、第七章(孟子)、第九章(老子)、第十章(庄子)、第二十一章(中国佛学)、第二十二章(禅宗),重点集中在儒道释有关内容上,最后再梳理一下“中国哲学的精神”,让学生对传统哲学思想和智慧有个大略的了解。读书的基本程序和办法是先指定学生逐章概括,然后提出问题,最后师生试着讨论回答。余下章节,留给学生自己阅读。

夏蕴萱同学概括第四章“孔子:第一位教师”后,不是很自信,问我说:书中有不少地方读不懂,怎么办?

我笑着说:这本书又不是为你高二学生写的,读不懂很正常啊——这类哲学书涉及我们陌生的话语系统,理解上会有不小的困难——我当年下放的时候,正赶上批林批孔,当时杨国荣的《简明中国哲学史》很流行,我发誓要读此书,书读完了,可就是不懂!即使是现在,冯友兰这本书我读过多遍,可有的地方仍然不懂。读不懂的书读它有用吗?有!我想起胡耀邦曾说过的话,他说他读爱因斯坦,也读不大懂,“可就是读懂的那一小部分,已经让人受益无穷”!

读不懂怎么办?第一,要有耐心,反复地读,咬牙坚持,不轻言放弃。第二,可以放一放,先跳过去。要学会把不懂的地方包裹起来,隔离开来,不让它干扰影响整本书的阅读。第三,还要学会“观其大略”。早年诸葛亮与徐庶等三人一起读书,“三人务于精熟,亮独观其大略”,这里的“大略”不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而是抓住关键的地方,抓大思路大结构大问题。看到有学生仍然不理解,我便以孔子一章为例说明。孔子一章讲了很多内容,但反复阅读你会发现孔子的“知命”说法给我们的启发很大。冯解释“知命”说:“我们能够做的,莫过于一心一意地尽力去做我们知道是我们应该做的事,而不计成败。这样做,就是‘知命’”,“这样做的结果,我们将永不患得患失,因而永远快乐”。这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尽人事,听天命”,看似消极,其实是儒家积极进取有所担当的精神的表现。初次阅读,能抓住这个就算有所得了。

葛吕不时插话,有些急不可待,我就让他概括第九章“道家第二阶段:老子”,可他事先没有准备,匆忙应付,对原作章节概括时有遗漏和曲解。我停下来,告诫学生读书要做到一个“敬”字。我引用冯友兰《新世训》中的论述,告诉大家“敬”就是外不欺人内不自欺,把一件事当一件事去做,全神贯注,专心致志,认真把事做好。读书,“敬”的态度和精神不可少。

刘昊同学补充了葛吕的概括,概括了第十章“道家第三阶段:庄子”,提出讨论的问题:儒家与道家到底有什么区别?葛吕还是抢先发言:老子认为社会乱的原因不是知识不够,而是这些知识太多了,反而迷了人心。庄子对于政治方面的观点和老子是一样的,他们的不同之处在于,庄子对于个体存在的观点不同。就是说怎么样进行修炼,来达到至人,与道合一。如果说老子更多是面对社会问题,那么庄子就比较倾向于个人。

刘昊不急不慢,侃侃而谈:刚刚葛吕也提到了,老子在社会治理方面有一个很独特的地方,就是他希望百姓都是“愚”的,他反对知识,认为知识过多则导致想法过多,最后导致社会的**。他的想法是作为百姓,应该无知;作为君主,应当无为。这样就能保证社会的安定运行。庄子比较倾向于个体的修养,比如我们学过的《逍遥游》,他认为我们要体验到道,最后人道合一,站在至高的、无限的意义上来审视人间。另外他是抹杀事物的分别的,比如两个人辩论,不需要去区分谁对谁错;这个世界也是这样的,不需要区别。老庄偏向于比较消极的人生态度,但是这种态度可以和儒家的积极进取互补。

我根据自己的理解,试着给同学作出阐发。道家与儒家许多观点是对立的。儒家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有责任感,有担当的意识。道家呢?可以说是“知其不可为而不为”,然而又“无为无不为”:看似什么都没做,但是什么都做了。这里的“不为”实际上是指不乱为,不妄为,要有智慧。比如树下落叶,我不去打扫,看起来是“不为”,实际上是“无不为”,树叶烂入泥土,转化为养分,顺应自然,树木生长得很好,这就“无不为”了。老子和孔子都提到“水”。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强调的是时不我待、奋发进取的精神,体现了儒家的入世精神。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体现了道家的出世精神。这个感性的细节折射出儒道两家人生哲学的差异和不同。是不是可以这样区 分儒道两家:儒家入世,道家出世;儒家讲究仁义道德,道家讲求修身养性;儒家讲先天下之忧而忧,道家讲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儒家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道家是政治渺小艺术永恒„„然而儒道两家又是互补的,冯友兰在书中说:因为儒家游方之内,显得比道家入世一些;因为道家游方之外,显得比儒家出世一些。这两种趋势彼此对立,但是也互相补充。两者演习着一种力的平衡。这使得中国人对于入世和出世具有很好的平衡感。李泽厚进一步指出:表面上看,儒道是离异而对立的,一个入世,一个出世,一个乐观进取,一个消极退避,但实际上它们刚好相互补充而协调。不但“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经常是后世士大夫的互补人生路途,而且悲歌慷慨与愤世嫉俗,“身在江湖”而“心存魏阙”,也成为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常规心理以及艺术意念。所以我们一般人很灵活,往往得意时用儒家,失意时用道家。

茶越喝越淡,探讨越来越深入。刘越重点概括了二十二章“禅宗:静默的哲学”。看得出来,他读得有质量,准备很充分,发言有概括也有阐发:禅宗是佛教东传,结合本土的道教观念,创造出来的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宗教。禅宗后来传到日本,在日本继续发展。禅是梵文的音译,意思是沉思、静定。禅宗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神秀和慧能,他们有两个有名的偈子。上次写作文有位同学就把这个偈子写进去了。“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慧能的偈子讲究的就是当下的顿悟。就像是西方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他的贡献在于把上帝搬到人的心里面来了,原来的布教修行是牧师在教堂里宣讲,现在是,上帝在你的心里,你对它有解释权了。同理,佛并不仅仅就指的是释迦牟尼这个偶像,不是外在的戒律、仪式,你只要心向着佛,你能够在静定之中感受到佛的存在,那么你就是佛。这样多方便啊,知识分子只要在家里,不用出家都可以修行,可以享受到精神生活。诗歌中有很多顿悟的因素,懂一点禅宗,可以有助于我们去解读很多诗歌。比如这次月考中考到的诗歌:“着意寻春未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阅读的时候,把它和你学过的禅宗思想联系起来,这样就能把作品读通、读活,理解得深一点、透一点。大家都点头称赞,很佩服。这样,中国哲学几个重要的思想就出来了:第一是儒,第二是道,第三是释。儒释道共同塑造了后世中国人的集体人格,塑造了我们的自我,而自我知识是我们一切知识的根。那么,有什么作用呢?我提出问题,让大家思考。抓住儒释道这三家,再来看中国哲学史,你就能大体把握了。这中间最主要的是儒道两家。刘再复说中国文化就像人的躯体,有动脉,有静脉,儒家经典就是人的动脉,而道家经典就是人的静脉。南怀瑾说儒释道是三个店:儒家是粮店,管你一日三餐,须臾不可离;道家是药店,不生病可以不去,一旦生病,非进药店抓药不可;佛家是百货店,什么都有,有时间可以去逛逛。而李泽厚提出儒道互补,其实,禅宗是佛教的道家化,或者说是道家的佛理化。推而广之,我们也可以说是儒释道互补:儒家让你拿得起,道家让你想得开,佛家让你放得下。

冯先生论述中国哲学精神时指出,中国哲学喜欢用富有暗示的名言隽语、比 喻论证等形式,也因此特别富有文学意味。中国哲学这棵大树上不仅有智慧的果实,也缀满鲜艳的花朵和婆娑的绿叶。我们寻幽探胜,一路走来,随手采摘带着露水的花草。我让学生说一句自己阅读中印象最深刻的语句。李茜雯欣赏的是一则禅宗公案:“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霍晨欣赏的是程颢的诗句:“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陈世琰欣赏的是王阳明语录中的一则:“尔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丁志伟则找出他在书上勾画的一段话,是王国维的,表达了他学术和精神追求的勇决和挣扎,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和共鸣:“哲学上的话大都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余知真理,而余尤爱谬误伟大之形而上学、高严之伦理学与纯粹之美学,此吾人所酷嗜也。” 我也喜欢这一段话,补充说:本书有一个重要观点,在冯友兰其他作品中也提到,就是中国哲学并不是给人一种积极的知识,它给你增加的是一种境界,让你达到更高的境界,超越现实,获得高于价值的价值。我们读这本书学习中国哲学应有这样的观念。我回忆起赵越胜《燃灯者》中周辅成先生的话:不是要思考哲学,而是要哲学地思考。因此要反思,思考“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这样的终极问题。这对人的境界提升有帮助。

天有些热,窗外传来一阵阵蝉鸣。

大家起来休息了一会儿,入座后,我们讨论了“中国哲学的精神”,重点探讨中国哲学即凡入圣、注重体验的特点。我让大家打开手上的《中国哲学简史》,扉页上有冯友兰晚年手书的一副自励联:“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我问这副对联的意思,大家面面相觑,无人回答。我告诉大家这副对联是用古人现成的句子写成的。上联意思是阐发传统的文化为国家民族服务;下联语出《中庸》,意思是在日用常行之中一步一步地走到极高的道德境界上去,理想人格的培养必须落小落细落实,让平凡的生活具有不平凡的超越性。中国哲学是一种生活方式,不强调知识,而强调体验。所以,学习中国哲学你就要养成一种人格,不但要“知道它”,而且要“体验它”,最终目击道存,成为君子。中国哲学是体悟之学,是践履之学,必须是一种体验式的学习,就像今天我们来到鸡鸣寺,我们也学着点三支祈愿香,像香客一样许一个愿,这就是直觉的体验式的。

我让学生读《中国哲学简史》最后一章中“人生的境界”一节。冯友兰认为人生有四个境界,第一是自然境界,它是混沌未开的。第二是功利境界,只是为了自己得到好处,为利而活。第三是道德境界,是为人为公,造福社会。第四是天地境界,与天地万物合一。怎么样能达到第四个境界呢?要靠觉解。觉解的程度越高,境界就越高。这个说法影响很大。西南联大时期,冯友兰路遇金岳霖,金开玩笑说:“芝生,到什么境界了?”冯答:“到了天地境界。”遂大笑而去。但不少人对冯的一生颇有微词,认为他从土改的粉饰太平,到批林批孔的摇旗呐喊,可见其随波逐流;从迎合总裁,到歌颂主席,一生不脱“应帝王”情结,则其人犹在功利境界。讽刺之处在于,中国哲学重在体验、体悟,强调最后能成君子甚 至圣人。拿这个标准来衡量,结果发现他的一生很潦草也很尴尬。不过,也不应轻浮苛责,应抱“理解之同情”的态度。我们读过的《故国人民有所思》有一章“冯友兰:哲学斗争的个人挣扎史”,读后可以体会到冯在当时现实环境的夹缝中,或躲避或迎合以求自保的不堪和悲怆,让人同情„„

游人越来越多,不少人好奇地走过来看着我们师生。茶社负责人几次走过来催促我们。我一看手表,不知不觉已经两个多小时过去了。于是我们起身,仿佛从一场梦幻中惊醒,依依不舍地离开豁蒙楼,结束了这次中国哲学读书之旅。我想,这次读书之旅,沿途中国哲学和传统文化的美丽风景将永留在孩子们心中,和他们的身体一起长高长大。

第二篇:特级教师曹勇军老师的讲座贺迎兵推荐

《相约曹勇军作文课》

作文教学为什么困难呢?曹老师认为它没有序列,必须教师自己来定序列,这对教师的专业水平要求很高,教师要自主地确定写作实践的目标。曹老师的办法是分解作文教学目标,高一应该写记叙文,高二训练议论文,高三复习记叙文和议论文。每一种文体训练都采用“三线穿插结构”法。所谓“三线穿插结构”是指:

一线:课堂作文,每学期至少6次;

二线:课外练笔,每学期12次左右;

三线:与语文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等打通,每学期至少2次。

曹老师以他高一上学期训练的实践为例。“一线”训练题目为:

作文1:教材P.32,题目:《长大》;

作文2:教材P.46,给自己取一个“字”;

作文3:命题作文,记叙文,题目:《你听,多美》;

作文4:期中考试,题目:《读书路上》;

作文5:命题作文,记叙文,P.155《老师们》;

作文6:记叙文,题目:《定格》;

作文7:期末考试,命题作文,题目:《尺度》。“二线”训练题目学生自拟,教师批改。“三线”训练题目为:

“爱地球、爱中华、爱赏石”征文活动;

“放歌青春”诗歌朗诵会;

“给父母的一封信”活动。

以“三线穿插结构”法训练后,三年之中学生写出了不少佳作。曹老师将这些佳作收集起来,编成了一本书《相约曹勇军老师作文课》,并请学生写了一篇前言。这篇前言写得很好,能说明这训练法的作用,因此曹老师开始读起来。一直读到半场休息。

下半场开场先插播广告。一位姓韩的女士宣传她的“凤凰教育网”,音质太差,一个字也听不清楚,可画面还不错,能看出来是个好网站。

曹老师接着讲。他先介绍他设计的作文薄,封面上有两句鼓励性的话:“表达人生的智慧,享受写作的乐趣。”封三是请高一的学生写的硬笔书法,作品是赫尔曼•黑塞的《获得教养的途径 》,是想让学生们明白,他们的字也可以写这么好,同时注意教养。封底则是写作的原则,有七条。继而,曹老师讲《香菱学诗》。林黛玉很会教学,她教香菱学诗从专业的眼光来看,水平很高。曹老师总结经验为:

1.给知识,抓关键;

2.多积累,打底子;

3.勤实践,多鼓励。

香菱学完诗,讲摘抄本,讲背诵《我与地坛》,讲高考作文出题的原则,讲批改作文的难处。曹老师的嗓音沙哑然吐词极清晰,时缓时急,有袁阔成说书的意味,听着听着,我的双眼朦胧起来。这时曹老师讲了一个笑话,让我顿时清醒了:

有位老师说,他们那里老鼠成灾,是百年老校,房子很旧,老鼠大白天都出来,在办公室里出没,在天花板上打架。老鼠还啃作业本,要是不锁好的话,两三天就啃光了。他们那一个老师,生病去世了。去世以后呢,作文本没来得及锁,可是奇迹发生了:半年过去了,老鼠没有啃作文本。他说:“你知道为什么没有啃作文本吗,曹老师?”“为啥?”“老鼠也怕作文啊!”

——就是的,我们都怕作文。

第三篇:曹勇军:“教授爬行与民意表达”作文选读

曹勇军:“教授爬行与民意表达”作文选读

一、作文题回放

某网络聊天室有这样一段对话:

甲:著名法学教授范忠信在杭州南湖边,以爬行的方式行进了一公里,掌膝渗血。乙:炒作!叫兽(谐音“教授”)搏出位。

甲:非也。去年范教授在个人微博上公开打赌,预言“2013年里,除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外,其他所有省市会实现县乡级公务员财产公示”。赌输的代价是“罚自己爬行一公里”。不过,为一年前的一句话而丢弃尊严,太不值了。

丙:绝妙的行为艺术!公务员财产公示在爬行。

丁:赞!给学生上了终生难忘的一课。

戊:555„„民意表达啊。

这段对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题目自拟;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⑤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⑥不少于800字。

二、审题立意指导

从整体看,材料关乎民意表达问题。每一个公民对待社会和生活都要有自己的判断和思考,都有自己的批判和建设,这样社会才能进步,事业才能发展。文章可以由范教授的行为说开去,谈公民表达自己的意愿的重要意义,谈民意表达之于政治文明和体制改革的促进作用。

从范教授赌输自罚所采用的“爬行”这一意味深长的方式,揣摩其象征隐喻意义(比如制度在爬行、民众的精神匍匐于地等),并以此为的,鞭辟入里针砭时弊,也可以写成一篇活泛灵动的杂文味足的时事评论。

从范忠信的身份——某法学院教授以及材料中某丁所言“给学生上了终生难忘的一课”这些信息,可以谈教授的践诺美德和身教风范,也是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内的确当立意。

作为一个法学教授,非得要采用“爬行”这种方式吗?有的同学质疑这极端偏激的方式,提倡“明亮的对话”和实干兴邦,也能言之成理新人耳目。

本次写作也出现一些偏题跑题的作文。比如有同学谈“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既能传播正能量也能扩散负面影响,文章也谈及材料并有少量的分析,就能缺少对“教授爬行”这一核心事件的评判,顾左右而言他,这类作文判为“偏题”已经算是宽容了,至于由材料而扯出“看问题角度不同认识和见解会有所不同”“做人要做个像范忠信教授那样的忠于国家诚信待人的人”更是严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毫无疑问是跑题了。

三、优秀作文欣赏

1.到底是谁斯文扫地?

李雨倩

范忠信教授在南湖爬行一公里。这条新闻之荒诞正应了那句话:我们这个时代,从报纸上随便拈一则报道都比小说要精彩许多。

有怀疑论者说他是炒作,亦有人认为打赌不必认真——毕竟出尔反尔人人常做。然而要理解整个事件,必须从头想起。

他为什么要打这个赌?

前因后果暂不可知,仅从我们能了解的信息可知,他说“一定会公示,不然就去爬。”那么只有两种可能,一是他真的坚信官员财产会被公示。我觉得但凡年满十八岁的人都少有这样的理想主义。另一种可能性也许大一些——他暗示自己“我是坚信这一点的”,好比我们减肥,会说“要么瘦,要么死”,死当然不会死,瘦却也未必,这句话的作用其实是“一定要瘦!”

同理可证,范教授的话作用是“一定要公示!”他未必相信,他却暗示自己相信,他渴望官员财产公示到了宁愿爬行的地步。官员财产公示,其实是公平和正义的第一步,他渴望。

为什么是爬行?

网上常见的赌输了的惩罚是裸奔,赌球赛用裸奔,赌天气用裸奔,但范教授为什么选择了爬行?爬行与裸奔相比,少了几分下流,多了几分屈辱。爬行这种动物性的举动,践踏的其实是“人”的尊严。有一个段子很火“高三了,你还是一个人吗?不,我累成了一条狗。”不知范教授爬的时候,是抬着头还是低着头?他用这种耻辱的行为,提醒着自己和所有人:有的人像狗一样爬着,却是一个真正的人。有的人像人一样端坐,却是一条真正的狗。某些官员对钱财和权势的吃相之难看,大概远胜恶狗。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一般借党忙官的政治经济学者只要一句话就道尽了——俗不可耐。”何止俗不可耐,简直臭不可闻。

由是观之,爬行并不仅仅是愿赌服输,更是一种含沙射影的行为艺术。

最后,我们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钱理群先生指出鲁迅作品中,“启蒙与被启蒙的关系,变成了看与被看的关系„„他的忧患格外深广,也正在于此。”我们能做的不多,但只要把“看与被看”还原成“启蒙与被启蒙”也就足够了。网络给了我们发声的可能,在网上,可以再也见不到“无声的中国”,但却常常见到“看客的中国”。相比于祖辈们,看客们不再麻木,他们兴致勃勃、满怀恶意。

可是诸位,请勿如此。

因为斯文扫地的,可以是官员,可以是看客,可以是借党忙官的学者,却绝不会是范忠信教授。

2.“叫兽”爬出的悲哀

刘昊

不管这件事闹腾得如何沸沸扬扬,不管网上关于“真理”的大讨论多么激烈,我相信,绝大部分的人都没有深入到这个问题的本质。白岩松曾说:“中国的问题是肠子胃子的问题。”问题虽然都是局部的小问题,但若一齐发病,也会整出个半身不遂。而这整场闹剧,究其根源,错就错在民意表达的方式上出现了大问题。

我相信,大陆那头的龙应台女士若了解了整场闹剧,一定又会大声惊呼:中国人,你们为何不生气?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龙应台面对着台湾人民在集权统治下的怯懦,痛心疾首。在《中国日报》开辟专栏,怒骂人民的奴性,谴责政府的专制。而人民的怯懦,也就体现在一些柴米油盐的生活小事上,如生活上被侵扰不敢举报,政府压迫了缩在后头不敢反抗。可为何三十年过去了,在人们接受了一大波接一大波的解放,激进的思想狂潮后竟会诞生出高级知识分子围湖爬行的奇景?难道自古以来思想开化与实践行为成反比?面对着区区“财政公开”的小事,就放下大学教授的身段,与民同“乐”,真是让人大跌眼镜。网上的讨论全是围绕着环湖事件,却根本上遗忘了事件背后的原因。

中国人啊,我们为何不生气?

真是几流的人民,配几流的政府。

苏格拉底在临刑之前对朋友说:“当我对这个制度不满时,我只能选择被这个制度消灭,我没有权利去破坏它。”他的民意表达是一味的屈服,因为他所处的是以奴隶制为前提的雅典民主政治时代。梭罗在抗税被捕后慷慨陈词:“我不愿为战争和奴役缴纳税款。”被赎回家后,他依旧愤懑不平,大笔一挥,写就《论公民的不屈服》,他的民意表达是,用自己的思想与政府针锋相对。他处的环境,是南北战争前后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混合体。

可在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竟然退回到了进化的起点,用爬行来表达合理的诉求。平心而论,这样合适吗?

民意表达靠的是说,而不是爬。假如徐贲教授听说这件事,想必也愤慨,他会说让我们“明亮的对话”,而不是“明亮的爬行”。

3.公民之于政治文明

张鹏飞

现代社会的政治文明更加需要的是公民力量的发挥。

就公务员财产的审查这一方面而言,公务员们承担着公民所托付给的大量权力,如果不进行财产公示,司法机关和人民群众便难以及时察觉官员及其重要关系人账目中的非常变化,如此,廉政建设何得保证?公务员财产公示制度在一些发达国家中早已普及,效果实在是令人感屡试不爽。这一制度的推行,是民主法治建设的必然要求,不应与所谓意识形态与特殊国情混为一谈。倘若有人真要混言之,该是要质问他的居心了。

在富强开放的新时代,政治文明的建设更加需要公民,范教授不惜身的守诺之举便是在号召这一点。一是给翻出自己快一年前的发言者一个交代,并给学生们树立一个“站立”的榜样:二是以此控诉政府对此制施行意欲苟免或者拖延的态度。此事倘若全权交由政府处理,那么何年可得圆满呢?——如果没有公民自下而上的监督与推动。掌膝渗血地爬行一千米实属不易,有人会觉得:那你爬就是了,能有什么用处。不然,正是这种行为得到了市民、学生的广泛支持,向上层的顽固部分施加了压力,为上层中的有志之士提供了支持。要记得你的每一次出声都是舆论的组成,你的每一个意见,与众人组合,都会左右决策。

又有人关于范教的爬行提起了尊严与炒作的话题。先说尊严,如今虽不再如百年前般愚昧,在遇到应该发声的时节却还是会顾及到勇气与尊严的问题。勇气,依上文,若是能建立广泛的公民政治制度,应该会有极大的改观:那么尊严呢,这就需要观念的改变,需要社会思想的进步。范忠信爬行时免不了估计颜面,然而考虑到如何才能以诚教生以信,考虑到惠及民生的公示制度为什么举步维艰,相信他将那抛到脑后了吧。

那么炒作,为什么不炒作?就是要闹得沸反盈天满城风雨啊,省的肉食者装聋作哑。并不是求虚名而哗众取宠,这种手脚接地的关切民生的炒作,让它成为我们的武器。

末了还有一些细节需要关注。首先,范教授选择的是通过爬行这一艺术的行为来发声,而不是说:太可恨了,我要去炸政府大楼云云。其次,范教授爬行过程中也没有影响交通啊。追求政治文明,要使用的是文明手段,否则必然会违背本心。而公务员财产的公开,涉及多方利益,需要智慧与耐心来解决,不可一蹴而就。

公民的政治文明建设任重而道远,值此机会,以范教授为范,与君共勉。

4.一个人的努力

徐瑞林

元旦,杭州郊区的南湖岸边,雨雪霏霏,渌水泛泛,秾丽清奇。附近某酒楼中,正回荡着一些官员们的欢声笑语,身处美景之中,他们对酒豪歌,挥霍着不知何处而来的黄白之物享人间之乐。把酒言欢之余,又岂知湖边的小径,一位素日德高望重的教授正为兑现自己的诺言而置躯体尊严于不顾,正奋力地爬行。

此刻,他掌膝渗血,汗如雨下。

可是,只有他一人。

时光荏苒,似水流年,回到三百年前的杭州,满清鞑虏的铁蹄正蹂躏着江南每一寸圣土,践踏着每一位汉人的尊严。风雨飘摇之中,前明遗臣钱牧斋与夫人柳如是满心悲哀。一声无奈的哀叹,道出了这位文坛巨擘内心的纠结,一旁是日后的富贵安逸,另一旁是充溢着视死如归之心的众目睽睽,是誓守忠贞之志,还是委身以求全,身旁的她明示出了心志。

“一朝九庙烟尘起,手握刀绳劝公死!”

二人踱至西子湖畔,杨柳依依,他们决议效仿千年前汨罗江边的悲壮。再三思索之下,钱老终于将手伸入水中,泛起涔涔般的涟漪,骤然间又收了回来,摇了摇头,转而对不禁疑惑的柳如是说下了那番“名垂千古”的话:“水太凉了,我们还是改日再来吧。”

涟漪未平而江水已寒,悲伤缠绵之余,柳如是一声叹惋,义无反顾地投入水中。这纵身一跃,没有“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豪情万丈,也无“不恨古人无不见,恨古人不见无狂耳”的无奈哀怨。只记得那湖波绿影下的万籁俱寂。

“可怜明月三五夜,度曲吹箫向碧流。”

可是,跳下去的只有她一人。

他一人为兑现诺言在南湖畔爬行之时,公仆们正把酒言欢痛享风花雪月的乐趣。

她一人为保名节毅然投湖之刻,数以千万的南明遗民心甘情愿地做了亡国奴。

他们付出努力的那一刻,应该都是很寂寞的吧。

余秋雨说过:“寂寞是可以用来被观察的,并且是以天地间最隆重的仪式,而用这最隆重仪式观察来的寂寞,让人不寒而栗。”他们用天地间最庄严华实的隆重仪式抒发了自己那一刻的寂寞,这种寂寞有异于缱绻在长门宫中的幽怨哀伤,和缭绕在长信殿前的絮絮悲曲。在这寂寞下的努力,似能化成一股力量,这股力量而近能让一介只会咬文嚼字的教书匠走在国人反腐的前沿,让昔日一代搔首弄姿的名妓以民族大义令后世景仰,而远能让国名公仆们放下装不满的钱囊,让南明遗民们重拾矢志的反抗。

只恐流年暗中偷换。时隔三百余载,同样的地方,同样寂寞的壮歌在重奏。怎么说呢? 恰便似那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悠悠。

第四篇:戴军勇在曹述军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上的讲话

戴军勇在曹述军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上的讲话

尊敬的曹述军烈士的亲属,报告团的全体成员、同志们: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到来的时候,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曹述军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这对进一步激励全省水利系统广大共产党员、干部职工学习先进,争先创优,改进作风,推进我省水利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代表湖南省水利厅党组向专程莅临报告会的全国农林水工会、水利部机关党委、省委组织部、宣传部和省直工委、省总工会的各位领导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向曹述军同志的家属以及报告团全体成员表示亲切慰问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曹述军同志是我省水利系统的杰出代表。他信念坚定,扎根基层,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勇于担当,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了36年;在抢险救灾的关键时刻,奋不顾身,冲锋在前,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以实际行动履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和庄严承诺。在他的身上集中体现了普通百姓平实简朴的性格,集中体现了共产党人崇高的思想境界,体现了水利人“献身、负责、求实”的行业精神,是全省水利干部职工学习的典范。全省水利系统各级党组织要认真组织开展向曹述军同志的学习活动,积极营造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广大党员和干部职工要对照先进找差距,自觉学习英模思想,发扬英模精神,创英模业绩。

学习曹述军同志,就要坚定信念,经受考验,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要不断增强理想信念,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政令畅通。要坚持用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抵制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和影响,经受住各种诱惑和考验。

学习曹述军同志,就要践行宗旨,勤政为民。要始终把人民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为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发展水利事业,更好服务民生,维护水利良好形象。

学习曹述军同志,就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要围绕水利发展与改革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深入调查研究,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水利问题,把每一项工作做实,把每一项任务完成好,确保工作目标的实现。

学习曹述军同志,就要廉洁自律,严守纪律。广大党员干部要增强法制观念、纪律观念和政策观念,自觉用党纪国法规范言行,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律,始终牢记“两个务必”,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做遵纪守法的模范,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

学习曹述军同志,就要立足本职,无私奉献。要自觉服从和服务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大局,服从水利建设需要,开拓进取,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特别是在党和人民需要的关键时刻,要冲锋在前,交出一份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党和人民的合格答卷。同志们,湖南水利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水利事业发展呼唤水利人振奋精神,热情投入,建功立业。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际行动学习曹述军同志,为推进我省水利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构建人水协调现代水利体系而努力奋斗!

第五篇:小学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陈勇军

小学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日子过得真快,转眼间,一期的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在这期里,我班的学生无论是在学习的行为习惯方面,还是在字词句、阅读、作文方面,都有颇大的收获。回顾这学期,既忙碌,又充实,有许多值得总结和反思的地方。现将本期的工作做一个小结,借以促进提高。

一、了解班级语文水平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一开学,我就认真分析了班上孩子的实际情况,发现我班的大多数孩子对语文学习比较感兴趣,尤其是对课外读物简直是爱不释手。但却存在这样一个明显问题,那就是作文水平不高,大约有十个左右的学生不喜欢作文,一写作文就感觉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我特别留意了这些同学,发现他们好读书,但不动笔墨,过两天就忘得一干二净。于是我要求他们必须养成作笔记的习惯,多积累好词佳句,并且要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另外我专们利用每周的一节课外活动课作为学生们的阅读交流课或作文展示课,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从而在班上形成一个追求文学写作的一个氛围。因而,同学们的作文水平也就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二、积极参与教研,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素质教育要求搞好教研教改。要求每一名教师都要不断提高业务素质。为此,我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我积极向同年级的教师学习,努力实施创新教学,积极发挥每一名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真正尝试到成功的喜悦。在教学中,我努力鼓励学生敢说敢为,引导学生能说会做,不断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

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学,我认真备课、上课、辅导和批改作业。每一环节我都精心设计,力求做到学生愿学。在集体备课中,我认真记录,积极发言,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同时阐述自己的见解。

三、重视朗读感悟。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为了使这些精彩之处给学生留下整体印象,我们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以悟出语言丰富的形象内涵,意义内涵,情感内涵。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朗读,在朗读中深化理解,升华认识,填补空白。

本学期又加强了学生的古诗文诵读。在教学中,针对我们四年级一班学生的实际,我充分激发他们的古诗文诵读积极性,每早上,我都坚持用最俊秀的字在黑板上抄写优美的古诗文和学生一起诵读。激发学生背诵古诗文的兴趣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每一学月鼓励通过办手抄报等形式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

四、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们把评价做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省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既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我们应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五、落实多样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教育的意旨并非知识的累积,而是心智上的能力的发育。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是有限的,所学的知识也受时代的局限,他们要在未来有所作为,要在未来跟上时代,就一定要不断地学习,终身学习,去吸收新东西,更新知识结构。可见,方法的确比知识更为重要,教授方法才是教学的根本。那么,学生对于传授的方法是否能够灵活运用,对与才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而言,则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反复的训练过程。

为此,我针对不同的知识版块,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夯实基础――字词、背诵紧抓不放;扩大积累――课外阅读每日一段,读书笔记(摘记)天天都写;训练能力――阅读理解,从总体方法到解题技巧,系统指导,反复锤炼;作文训练――循序渐进,小作文依课文内容随堂布置,借“题”发挥,大作文紧扣课标和高考方向力求既有章法,又有创新,鼓励学生放飞思想,大胆发挥„„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们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励,把工作搞得更好。

陈勇军

2016.07.01

下载一个语文特级教师的“悲壮”试验(曹勇军)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一个语文特级教师的“悲壮”试验(曹勇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