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珠心算开题报告
“小学低年级段珠心算校本课程开发
与实践的研究”方案
桓仁实验学校小学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的背景:
(一)、是素质教育研究的需要:
许多事实证明教育部门支持珠心算相关课题研究。
在财政部、教育部支持下,由中国珠算心算协会委托开展,中央教科所实施的“珠心算教育具有开发儿童智力潜能作用研究”项目,经过5年的研究,于2009年1月8日结题并通过专家鉴定。
课题鉴定组组长由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担任,专家组成员由原浙江省教委主任邵宗杰,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所长、人教社总编吕达,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一司副司长王定华、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副主任曹志祥等著名教育专家组成。
项目执行人中央教科所蒋志峰副研究员在课题研究报告中介绍了课题研究总报告和桓仁实验学校珠心算教育干预个案研究报告。在校的6个班级、168名学生参与了历次测试和调查研究的实验研究结论表明:
1.珠心算教育对促进小学生整体智力发展具有显著的作用。三年的珠心算教育干预,显著地提高了实验班学生的五项智力指标:即智商、记忆力、注意力、思维能力、表象能力;
2.珠心算教育对提高小学1-3年级语文、数学、英语学业成绩的作用显著; 3.珠心算教育对促进儿童注意力的提高、智商的提高、思维能力的提高、表象能力的提高等整体智力的提高作用显著;
4.珠心算教育对促进各学年儿童智力的发展具有逐渐提高的作用,但显著的作用是体现在第二学年的儿童身上。
基于研究结果,课题组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了四项政策建议: 1.应鼓励将珠心算设置为地方课程;
2.支持小学、幼儿园开展以开发儿童智力为目标的珠心算教育实验; 3.重视并推动珠心算师资培养;
4.成立珠心算教育研究专门机构持续开展相关研究;
专家组认为,课题研究设计规范,控制严格,方法科学,态度严谨,研究过程实事求是,研究结论真实可信,数据统计分析和图例加强了说明的效果,是一项优秀的实证研究。同时专家组也希望将珠心算研究放在基础教育的大背景中开展。
鉴于有专家理论研究在前,他们既充分肯定了珠心算研究的价值,又指出珠心算课题研究的方向和适于的背景。而我校就属于基础教育学校,所以适合进行这方面研究。所以我们确定这一课题就有理可依,有据可行,为我们后面的研究工作坚立了信心,注入了动力。
(二)、改变部分教育者和行政部门领导对珠心算认识不足的需要。有人认为:
1、学习珠心算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2、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3、计算机已普及了,学了也没有多大用处,是全盘否定的。
还有人认为国家教材都对珠算部分做了删减,研究珠心算教学还有必要吗?据予以上原因,许多珠心算研究的专家做了调查,发现大多数地区和学校不进行珠算教学的原因有:一是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珠算内容编排得不恰当,不是和计算内容有机结合,却间隔学习时间较长;二是珠算方法传统、老化,缺乏改革、创新,凡是人教社出版的教材中,珠算内容的“面孔”一直未变,没有注入新的活力;三是导向偏面,应试教育一卷定终身,所有小学数学试卷中,有的没有珠算考核内容,有的虽有点缀性的珠算内容,但多数是死背口诀类的填空,为了追求高分,形成了可有可无的局面;四是不少教师自己不会珠算,也没有接受专门指导与培训,没有深入研究其丰富的内涵和潜在的作用,产生一种放弃的的感觉;五是教材单一,一统天下,学科教学行政干预多,有权支配一切,不少地区和学校缺乏自主性,缺乏科学探究精神。
就这个问题,国家课程方面专家给予答复,虽然珠算不在国家课程出现,但并不否认珠算在数学学科中的价值,并提倡可以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中进行教学研究。
(三)、是我校开发校本课程,走特色发展之路的需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对课程管理明确规定: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我校开展珠心算教学已有4多年的时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十一五”期间我们根据发展的需要,决心走特色发展之路,实践“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进一步将我校的珠心算教育由原来单纯的兴趣小组形式发展为能体现学校特色的校本教研,开设校本课程,在低年级段普及珠心算教育,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提升我校整体的教育教学质量。
鉴于以上原因,我们提出适合本校研究的课题“小学低年级段珠心算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的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进一步将我校的珠心算教育有原来单纯的兴趣小组形式发展为能体现学校特色的全员参与的珠心算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提升学校整体的教育教学质量。开发珠心算校本课程,并形成一定的体系和方案,促进校本课程的完善。
2、在珠心算教学中培养儿童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
(1)在小学校本课程中开展珠算式心算教育有利于开发儿童智力潜能。
智能,是指人在认识过程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构成智能的因素,一般包括感知力、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像力和思维力。在珠算的教学过程中,对这些智能因素的发展有明显的作用。珠心算研究促进儿童多元智能发展。
学生在学习珠算和拨珠计算过程中,视觉、听觉、触觉、等协同活动,由感官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逐渐形成表象,表象加工上升为理性认识,形成概念。由此感知力的水平逐步提高。因为计算速度较快,稍有观察不慎,虽一字之差,也将形成错误。因此,学习珠算对发展仔细的观察力十分有利,而听珠算、听心算练习,又对发展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很有作用。此外,珠心算的学习过程对于发展学生想象力和思维力都十分有益。
(2)在小学校本课程中开展珠算式心算教育有利于调动非智力因素,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品质。
在小学阶段培养孩子的非智力因素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非智力因素主要是指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方面的心理因素。美国心理学家曾对800名男性进行30年的跟踪研究,成就最大与最小之间,最明显的差异不在与智力水平,而在于是否有自信心、进取心、恒心,是否具有不屈不挠、不自卑的意志和性格。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说过:“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最主要的就是对科学的热爱,对长期探索的坚韧,对观察个收集事实的勤奋。”长期的教育实践证明,非智力因素在人才成长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个性品质是表现在人的态度和行为方面的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优良的个性品质十分重要,它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也是事业成功的保证。
学习珠算和珠心算对培养学生优良的个性品质有明显的积极作用:
(1)培育民族自豪感。(2)激发学习的兴趣。(3)培养自信心。(4)增强责任感。(5)锻炼坚强的毅力。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脑科学理论: 脑科学理论认为:脑映象是儿童的特有体验,约90%的儿童具有脑映象的天赋。珠心算的功效就在于及时的,充分的引发出儿童自身的天赋——脑映象。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开设形象思维课,用形象思维开发右脑,沟通左、右半脑的联系,当两个半球能够进行有效互通时才会有最好的思考和学习效果。珠心算教育是采用珠象图和数字相结合,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交替运用开发左、右脑,用不同的方式处理信息,启迪智慧。
2、心理学理论: 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的研究表明:儿童在四岁时就获得50%的智力,四至八岁时能已获得约80%的智力。可见这一阶段儿童智力发展很迅速,潜力很大。在这年龄段进行珠心算教育,对更好地开发儿童的智能具有重要作用。
3、教育学理论
教育的职能,重点在开发智能。智力是注意力、感知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因素的综合。而珠心算在开发智能方面有显著作用。主要表现为在珠心算学习中,儿童手、眼、耳、口和左右脑同时运用,促使了儿童思维锻炼,加强了儿童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敏捷性、促使儿童整体智力水平得到提高。
4、多元智能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所发展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博士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提出多元智能理论,即每一个人都拥有包含语言文字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旋律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知智能以及自然观察智能八种智能。珠算是由人类拨动算珠进行的计算,与人的种种心理活动有关。研究者认为,珠心算教育对于发展学生的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我认知智能以及自然观察智能都是非常有益的。
5、课程理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在课程结构中“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综合实践活动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珠心算课程的设置就属于这一要求。在课程管理中“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课程的实施和开发进行指导和监督,学校有权力和责任反映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四、课题研究的现状
1、珠算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现在已是一种世界共同的“语言”。80年代以来,日、韩、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的珠心算己经迅猛发展,全世界己
有包括美国在内的30几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珠心算”。据了解,世界上有17个国家和地区成立了珠心算协会,日本、新加坡等国家还将珠心算列入了幼儿至小学的必修课。国内的吉林、辽宁、浙江等地的珠心算事业蓬勃发展。
2、珠心算教育教学的不足。
从数学课程目标发展性领域看,珠心算的确存在一定的不足。珠心算的学习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数学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但是,在现实社会里,数学作为与科学发展最休戚相关的学科,已远不局限于计算,而日益更新的现代化的计算工具,使人们对计算的方式有了更多的选择。珠心算长期作为数学课程主要内容显得教学内容相对偏窄、偏旧。
珠心算学习符合低龄儿童特点,对低龄儿童有极大的吸引力,能使他们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但对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对他们的这种作用也会渐渐淡化,并且珠心算学习中学生的兴趣是随着由低到高的年级而递减的。
3、我们的研究定位
基于以上的现状,我们的研究工作主要定位于(1)作为校本课程来开发和实践,将珠心算教学与新课程教材有机整合,以创造出更佳的课堂教学效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2)研究的对象为小学低中年级的学生,以取得更科学、更客观、更有指导意义的研究效果。
五、课题的界定
(1)珠心算是凭借算珠的直观形象,按照珠算的模式在大脑内进行计算的一种速算方法。珠心算是在熟练珠算操作的基础上形成的智力技能。即珠算是珠心算的基础和前提,珠心算则是珠算的发展与升华。珠心算的特点,心算不必使用有形的计算工具(计算机、电脑等),而使计算神速。
(2)珠算式心算教育。珠算式心算教育是通过珠心算教学,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形成各种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个性品质。
(4)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校本课程指的是学校所实施的全部课程,既包括学校所实施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也包括学校自己开发的课程。而狭义的校本课程专指学校在实施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自己开发的适合本校实际的、具有学校自身特点的课程。我们现在所提的校本课程就是狭义上的校本课程。
(5)小学低年级是指义务教育1-2年级,这个年龄段的的孩子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适于进行珠心算教学。
(6)小学低年级段的珠算式心算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的研究就是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特点开展珠心算的教育,再结合本地区特实际开发校本课程,并进行实践的研究。
六、研究的目标:
1、通过珠心算教学教材的研究,充实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丰富校本课程内容。将珠心算教育逐步发展成为学校特色。
2、通过珠心算教育研究实验,开发学生的潜在智能,培养学生的记忆力、注意力、反应能力,训练学生的自信心和坚强的意志,促进学生各科学习的协调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通过珠心算研究,培养孩子的非智力因素,为今后的生活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4、通过珠心算课堂教学的研究,探索出常态下珠心算课堂教学的思路。
七、研究的内容与重点:
1、开发珠心算校本课程的意义的研究
面对少数教育工作者和社会人士对珠心算认识的不足,他们对珠心算研究提出反对意见的问题。我们在研究珠心算的时候要寻找科学权威的理论依据,为自己的课题研究做支撑点,以取得家长和教育管理部门的支持。
权威发布:珠心算教育智力开发作用得到科学验证。
儿童是否应该学习珠心算、学习珠心算对孩子的智力与学习究竟有没有好处?这种疑问随着一项国家课题研究结果的发布而有了确切的答案。共有178名学生和幼儿参与了历次测试和调查研究。
实验研究结论表明:
(1)珠心算教育对促进小学生整体智力发展具有显著的作用。三年的珠心算教育干预,显著地提高了实验班学生的五项智力指标:即智商、记忆力、注意力、思维能力、表象能力;
(2)珠心算教育对提高小学1-3年级语文、数学、英语学业成绩的作用显著;(3)珠心算教育对促进幼儿园儿童注意力的提高、智商的提高、思维能力的提高、表象能力的提高等整体智力的提高作用显著;
(4)珠心算教育对促进各学年幼儿园儿童智力的发展具有逐渐提高的作用,但显著的作用是体现在第二学年的儿童身上。
在肯定珠心算研究价值的同时,专家们还建议把珠心算放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中进行研究是可行的,也是对基础教育大力提倡发展素质教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2、珠心算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体系的研究 主要包括如下方面:
我校珠心算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我校珠心算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
我校珠心算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我校珠心算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我校珠心算校本课程开发的步骤。我校珠心算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途径。
3、如何整合校本课程和数学课程的研究
有研究珠心算的专家课题组通过调研认为,影响智力测量数据结果的珠心教育因素可以大致归于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课程设置,如放在数学课里或是作为校本课程单独开设、周课时数如何定等问题;二是珠心算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安排等问题;三是教学方式方法问题。因此,问题可概括为课程和教学两大方面。
从第一批实验点的测量数据和调查分析看,所有实验点有两种珠心算的课程设置方式,一种是延续以往三算结合的数学教学实验模式,把珠心算结合在数学课程中,作为计算方法多样化的一种,来逐步培养珠心算技能;一种是单独开设珠心算校本课程。上述两个没有显著效果的实验点,最主要的原因正是将珠心算设置在数学课中作为计算方法多样化的一种来实施,每节数学课只有不到10分钟的珠心算知识和方法的教学和练习,练习量明显不足,而珠心算之所以能起到促进儿童智力发展的显著作用,从教育心理学对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的培养研究看,是需要一定合理程度的训练量作为保证的。另外,将珠心算设置在数学课中,还需要进行更为严格的课程设计研究,因为珠心算与数学虽然都涉及数字计算,但有很大的不同。课程设计就是要研究能否和如何合理地将珠心算校本课程和国家数学课程二者衔接配合。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蒋志峰指出以促进儿童智力发展为教育目标的珠心算不宜光设置在数学课中来实施,也需要单独设置校本课程,这样效果比较好。当然,这也是需要进行严格的课程整合,这样才能很好地实现珠心算教育促进儿童智力发展作用。在课程实施上重点抓住以下几点:
(1)数学课程中计算方法的研究。(2)珠心算课程中计算方法的研究。(3)两种课程实施中正迁移的研究。
八、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2012年9月——2013年4月)(1)制定研究方案,成立课题研究小组。(2)建立课题管理制度
(3)收集并整理国内外有关珠心算教育教学研究的资料。(4)组织课题组的教师进行学习。
2、课题实施阶段(2012年5月——2013年6月)(1)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2)各子课题制定研究步骤。
(3)各个子课题按步骤实施研究工作,学校将进行过程性观测。(4)在校、区进行中期研究展示活动,并形成阶段性总结,为下一步研究提供范例和有效的经验。
3、课题总结阶段(2010年7月——2011年12月)
(1)收集并整理各个子课题的相关资料,如论文、案例、活动记录等。(2)展示课题研究成果,如学生比赛情况、技能签定等。
(3)积极主动地做好其他结题的准备。如联系专家评审研究资料和成果。
九、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积极主动收集国内外相关的理论、书籍、教案、实录资料以供研究学习,为课题研究做理论准备。
2、行动研究法。
课题组研究成员上专题研讨课,全组成员结合研究专题,以听课、座谈、交流的形式展开研讨。
3、个案研究法。
对某一学习珠心算的个体、某一小组在较长时间里连续进行调查、访谈,研究其行为发展变化的全过程。
4、经验总结法。
将研究过程中获得的经验与教训及时进行总结、交流并形成文字材料。
5、比较研究法。
教育中的比较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事物进行考察,寻找其异同,探求教育之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的方法。例如:比较学习珠心算和不学珠心算的个体差异,比较传统数学教学和珠心算教学的差异等。
十、条件分析
1、本课题负责人为学校校长,“十五”期间,曾主持过省、市级有关课题的研究,有多篇文章发表在省市级刊物上,具有丰富的课题研究经验。
2、学校开展珠心算教学工作已有4多年的历史,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教学经验。
3、学校有相对稳定且专业素质较高的师资力量,目前有珠心算优秀教师8人。其余成员均为教学一线的骨干教师、教研组长,教学实践经验丰富,事业心和责任心强,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较为扎实。且每年都参加省市珠算协会的专题培训。
4、学校和相关财政单位能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充分的人、财、物、时间、空间和信息方面的保障。
十一、预期成果
1、课题研究报告。
2、珠心算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2、编写两本(上、下册)适合我校校本课程教学实际的低年级珠心算教材,以及相应的练习册。
3、将教师撰写的相关研究案例、论文、教育叙事结集成册。
4、培养一批能手级珠心算选手,要在省、市、区获得一定的奖项。
5、低年级珠心算学习的普及率达100%,形成学校的特色。
十二、课题研究的经费预算
各项费用预算总额5千元,其中: 影像资料费1千元
会议培训费2千元
教研活动经费 1千元
其他:1千元
第二篇:珠心算开题报告
綦江区郭扶小学
“农村小学第一学段珠心算校本课程建设研究”
开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算盘是汉族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一种简便的计算工具。中国是算盘的故乡。珠算是中华民族的优秀遗产,而建立在珠算基础上的珠心算,已不再单纯具有计算的功能,更具有惊人的教育启智功能。从另一层面来说开展珠心算教学在延续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国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市教科院专家、区教委领导、区财政局领导、市珠算协会大力支持我校的珠心算研究项目。
珠算在数学学习中有一定的价值,教育部提倡可以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中进行教学研究。
珠心算教学在我校九十年代兴起,并取得优秀的成绩。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我校低段数学学科的学生计算能力不理想,期望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我校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目前我校还没有与现行数学教材相匹配的珠心算教材和课程,指导珠心算教学。
(二)研究的意义 理论意义:
期望通过“农村小学第一学段珠心算校本课程建设研究”促进我校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校本课程的发展。打造学校特色的珠心算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提升学校整体的教育教学质量。珠心算可以有效促进基础数学的计算和抽象思维等能力的发展,使培养出的人普遍具有较强的珠心算能力,对今后工作和进一步学习大有益处。
实践意义:
重庆市在永川、綦江等区县开展珠心算课改实验,珠心算不再是以培训班的形式发展,而是形成系统的课程体系。2014年,綦江区珠心算工作会确定了8所学校作为珠心算课改实验学校。我们学校作为实验学校试点之一,积极投身到试验中,为綦江区珠心 算教育积累经验,探索路径。珠心算校本课程的研究活动在国内国外鲜有涉及,为我们的研究活动提供了独有性。
同时,珠心算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求知欲,为学好数学打下良好基础,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判断力、观察力,减轻学生计算负担,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如果我们顺利完成课题研究,我们就会产生一门可推广可复制的珠心算校本课程,在传承珠心算文化的同时丰富校本课程,为需要的学校提供蓝本,为学生的学习发展提供更多的课程选择。可以为珠心算的传承培育师资队伍,并发展壮大。改善我校学生计算能力不高的情况,从而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质量。
珠心算与现行西师版教材相整合的教学,传承九十年代的“三算”教学,教学形式与手段多样化,改变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建构模式和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了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发展,培养了数学学习的能力。
鉴于以上原因,我们提出适合本校研究的项目“农村小学第一学段珠心算校本课程建设研究”。
二、课题的理论基础及依据
珠心算教育不断地发展,在心理学、生理学、教育学上都能得到珠心算教育发展的理论依据,有助于珠心算校本课程建设科学、有序的开展。
(一)珠心算教学的心理学依据
低年级学生有许多独特的心理特点,如:思维的现象性特点,注意的转移性特点,学习的兴趣性特点,而珠心算的教学活动正好能够针对这些特点,这就是珠心算能够被广大的低年级学生所接受,并且能够取得突出效果的原因。珠心算较好的体现了加里培林的技能形成理论和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1.加里培林的技能形成理论
在心理学中,技能是指能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行动方式,包括操作技能和智力技能(也称心智技能)。在前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看来,智力活动不同于操作活动(外部动作、实践动作),但来源于操作动作,它是操作动作的反映,是进一步通过操作动作的“内化”实现的。“内化”指的是外部动作的内部转化,是内部的动作映象的形成过程。
珠心算是一种高级智力技能,它是由若干智力动作构成的,以操作技能的珠算为基 础。在教学中,必须采取迁移和新授的方法对珠象的活动结构、成像的操作程序等方面进行把握,使儿童正确获得对珠象活动的深刻理解、熟练掌握。
2.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研究表明,4~12岁儿童的思维属于“前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开始从具体动作中摆脱出来,凭借象征性格式在头脑里进行“表象性思维”。在具体运算阶段,儿童可以进行群体运算,但还是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儿童必须通过动手、动脑、动口,才能促进智力活动的内化,建立认知结构。算盘有具体直观的特点,而珠心算教学从拨珠入手,通过将数译成大脑中算珠映象逐步过渡到在大脑中进行珠象心算,整个过程都借助于“算珠”这个事物进行的。因此,珠心算教学符合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能被儿童所接受。
(二)珠心算教学的生理学依据
1.左右脑分工的理论。研究证明,人脑的左右半球分工是有区别的,左半球是处理言语,进行抽象逻辑思维、集中思维、分析思维的中枢;它主管着人们的说话、阅读、书写、计算、排列、分类、言语回忆和时间感觉,具有连续性、有序性、分析性等机能。而右半球则是处理表象,进行具体形象思维、发散思维、直觉思维的中枢;它主管着人们的视知觉、复杂知觉模型再认、形象记忆、认识空间关系、识别几何图形、想象、做梦、理解隐喻、发现隐蔽关系、模仿、音乐、节奏、舞蹈以及态度、情感等,具有非连续性、弥漫性、整体性等功能。依据以上的研究成果,证明了开发大脑右半球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2.儿童脑生理发展特征理论。研究认为“一般而言,左右脑功能分化的完成和个体自身在用脑偏向上的定型大致以10岁为分界线。在10岁之前是逐步分化、定型过程;10岁之后,个体开始迈入形成自己的风格的第一步。”这一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提前开发孩子右脑功能,促进双脑协调发展的依据。
3.借助类似物做思维模型,可以降低思维难度的理论。1960年拉塞尔·布莱恩(L·Brown)提出:“有创造性的人与普通人在中枢神经上有一定差别。有创造性的人的神经元数量并不一定比普通人多,但能组成丰富的被称为图式的功能模式。”而珠心算中的脑图像,正是运用了模式理论。
(三)珠心算教学的教育学依据 1.教育学原理告诉我们:知识的教学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发展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等。珠心算的活动过程,始终以教育学原理作为依据。
无论是进行数的概念的教学还是运算中的算理指导,珠心算的教学过程中,都能遵循教育学的原理。
2.在循序渐进方面,珠心算教学非常注重在低、幼儿童中开始,譬如:认数,在运用一般的物体外,还不断地运用算珠为认数的对象,使他们逐渐地认识数与珠之间的对应关系,并且逐渐地培养他们数与珠互译的能力,为以后形成珠心算技能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是循序渐进的一方面;另一方面,训练从低到高,数位从少到多,运算从加减到乘除,从单一到混合,从看算到听算,也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发展性原则。
3.在直观性方面。珠心算就是一种以算盘为思维基础的心算方法,学生进行珠心算时,都要把形象直观的算盘作为支柱,而且在进行数的概念和计算法则的教学时,形象直观的算盘也为学生提供了抽象概念和法则的具体的形象。
4.在因材施教方面。人们常说儿童时期是记忆的黄金时期,其实他的具体标志就是具体形象的记忆,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珠心算就是根据心算过程具体形象的特点,在低幼儿童中,进行珠心算教学,以其充分发挥学生形象思维的优势,挖掘其应有的潜力。珠心算在因材施教方面其实还有一个更突出的特点,就是根据大脑的生理特征和左右手的活动能对相应的左右脑产生刺激原理,以及现代教学偏重于读-写-算的三点一线式过程,即语言、符号、数字、逻辑推理为媒介,以左脑为主的特点,在珠心算的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视双手拨珠训练,特别是强调左手的拨珠训练,以充分利用和刺激右脑,使其更好地配合左脑的作用,达到不断地全面地开发智力的目的。
(四)人本主义理论依据
人本主义认为教育的功能根本上就是人的‘自我实现’,是丰满人性的形成,是个性能够达到的最高度的发展。
人本主义的学习论者认为学习就是学习者获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探究自己的情感,学会与教师及集体成员的交往,阐明自己的价值观和态度,实现自己的潜能,达到最佳的境界。
校本课程开发要以学生为主体,真正把学生当作人,满足他们的需要,尊重他们的存在,尤其是尊重他们的整体人格,最终达到自我实现。
(五)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学生的认识思维活动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是学习者通过自身已有的知识、技能、经验与外界(读本,生活等)进行交互活动以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等待知识传递和灌输的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建构者;教师不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
建构主义的教学观给校本课程开发的启示是:校本课程开发要把学生作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让学生真正成为课程的主体,教师等开发者要做的,就是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安全的对话氛围,尽力激发、唤起、鼓舞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帮助学生建构新知。
(六)其他理论基础和依据
1.2011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新的课程标准中提出十个核心理念。其中能借助珠心算的学习促进学生对数感的建立,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数学模型的建立。
2.珠心算研究经历。不同地区、不同年代对珠心算的理论实践研究经验总结。珠心算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研究成果,在我国的江浙一带,他们始终坚持珠心算课改,他们有丰富的教学理论经验,是我们实施珠心算教学研究一大理论依据。在重庆八九十年代,“三算”教学也是赫赫有名的,以前的理论经验也是我们开展研究的一些理论依据。本校也开展过十多年的珠心算教学活动,有助于珠心算研究。
3.珠心算专家论著。很多名家名师的论著也是我校开展珠心算教育研究的理论依据。比如王卫达主编《新编珠心算》,刘善堂、李伟滨、陈立强等主编的《珠脑速算训练守则》等为珠心算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三、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农村小学第一学段珠心算校本课程建设研究”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一)农村小学:本次课题研究是在农村小学中展开,在2014年初的问卷调查中,我们抽样调查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学生52人,全部都是农村户口,有的虽然居住在街上,也仅仅是租房,由家中的老人带孩子在学校学习。农村小学的一大特点就是留守儿童多,家中没有父母辅导,学习只能靠学校的时间。在参与问卷调查的52名学生中有44%是留守儿童,他们缺乏应有的辅导和帮助。
第一学段:第一学段指小学一至三年级,在小学一至三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基本囊括了整数四则运算(加减乘除)的学习。
(二)珠心算:是珠算式心算的简称,就是借助“珠象”进行心算,即“在头脑里打算盘”。珠算式心算以打算盘技能的高度熟练而形成熟练技巧为基础,“算盘”和打算盘的过程充分“内化”,从而完全摆脱实际的算盘和打算盘的外部动作,凭借内化了的“心理算盘”(珠像)在头脑中快速高效地进行复杂的数的计算的一种独特的计算技能。我们学校研究第一学段珠心算。
(三)校本课程建设:即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其包括:目标、资源、实施、评价。我们研究的农村小学第一学段珠心算校本课程建设将由珠心算课程设置、师资团队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发展三方面来研究。
所谓“农村小学第一学段珠心算校本课程建设研究” 就是设置专门的珠心算校本课程,创编一套切实可行的珠心算结合教学自愿报(校本教材),设计珠心算评价体系;培养一批具有珠心算专业知识和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高素质珠心算实验教师;提高学生的运算、记忆、思维等各方面的素质,让不同的学生在珠心算学习中获得不同的发展。
四、同类课题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述评
(一)国内外的相关领域现状 1.国外:
世界各地特别是亚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近年来纷纷开始把珠心算教育纳入基础课程,认为它有助于促进儿童全脑的开发,提高他们的智力潜能。80年代以来,韩、日、中国及台湾地区的珠心算已经迅猛发展,全世界已有包括美国在内的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珠心算”教学,在国外,有许多国家如: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泰国、加拿大、美国、汤加等国学生珠心算之风势头强劲,在东南亚掀起了“珠心算热”,方兴未艾,并向澳洲、欧洲发展,在电脑发达的美国,珠心算被称为“新文化”引进,并已开展珠算教育。
2.国内:
中国珠算协会自1991年推广珠心算以来,1992 年以前我国仅有 2 万人参加珠心算教学活动,1997 年则超 过 100 万人,其中吉林省达到 40 万人,遥遥领先于全国。90 年代开始,珠心算向数学领域发展, 浙江提出了“珠心算与数学教材是吉林省和浙江的经验,认为珠心算对数学教育有着特别重要 的意义和作用,先后提出”在珠算上下功夫、从数学上见效果“,”把珠算、珠心算溶合于数学" 的想法,到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数以千万计的群体。在“珠心算教学对开发学生潜能”、“珠心算教学有效策略”、“珠心算教学与数学教材相整合”等方面进行了试点研究。
其中,山西陈子镜的(珠脑结合速算),浙江王丞达(实用珠算式心算技术),黑龙江黄冠斌、宁秀荣(现化心算学),河南李洁璜(珠象脑算学),刘善堂、王氶达两人合着的(珠脑速算教学与训练)均形成珠心算学习方法教本。
浙江陈高木编写了珠心算与数学教材同步进行、面向全体学生的小学数学课本;1997年上海市珠算协会与上海市教育科研究院合作(主编宋振华),编写了把珠算作为计算符号,将珠算、珠心算溶合于数学的小学数学教材。到目前为止,珠心算教材众多,但从对珠心算教学规律的理解上看。大多是基本相通的。当作为一门校本课程研究的还没见一例。
多年来,珠心算在国内交流频繁,影响较大,并定期与国外交流,屡屡得到国外追捧,并登上江苏电视台“最强大脑”节目,获得人们交口称赞。
五、本研究的创新及研究假设 1.研究假设:
如果我校在“农村小学第一学段珠心算校本课程建设研究”中通过提高我校珠心算教学有效性,优化教学方法,那么会有助于我校数学教学质量得到提升。同时在“农村小学第一学段珠心算校本课程建设研究”中通过建构低段珠心算教学校本课程,作为特色课程建设的有益补充。
2.研究创新:
(1)农村小学第一学段珠心算校本课程教材的创新。(2)农村小学第一学段珠心算教学对教学质量提升的创新。
六、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1、研究目标:
(1)探索开设珠心算校本课程。(2)培养一批珠心算教学实验教师。(3)提高学生计算能力。通过“农村小学第一学段珠心算校本课程建设研究” 设置专门的珠心算校本课程,创编一套切实可行的珠心算结合教学教材;培养一批具有珠心算专业知识和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高素质珠心算实验教师;提高学生的运算、记忆、思维等各方面的素质,让不同的学生在珠心算学习中获得不同的发展。
2、研究内容: 珠心算校本课程建设
七、研究对象及范围
1-3年级参与珠心算活动的学生,执教珠心算数学课教师,珠心算校本课程设置。
八、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本课题通过理论学习,文献查询来设计课题方案。现状调查,文献查询,开展行动研究“假设(预设)——珠心算课堂教学实例研究——集中研讨——反思矫正——实践验证”的研究思路螺旋反复,依照研究内容、围绕研究目标、遵循研究计划有序开展研究工作。
本课题以数学珠算课堂为载体,围绕“农村小学低段珠心算教学校本课程的构建和农村小学低段珠心算教学对教学质量的促进”展开研究。探究“我校低段珠心算教学对数学学科质量提升的方法和珠心算教学校本课程的构建策略”。
2、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设计学生、老师、管理者问卷调查。真实了解学校学生对珠心算校本课程的认识情况,了解学校数学教师对珠心算的认可度,学校领导对珠心算的了解程度和认可程度。
现状调查法:收集珠心算有关素材,找准珠心算校本课程建设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文献资料法:收集、比对、阅读、分析掌握珠心算校本课程建设相关的研究动态、特点和主要成果。
行动研究法:在研究中观察、收集、整理、分析素材,开展行动,反思总结修订基本方法。经历调查——计划——行动——总结——反思五个阶段。
经验总结法:通过对研究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 论化,上升为经验的一种方法。
3、技术路线:
本课题通过理论学习,文献查询来设计课题方案。现状调查,文献查询,开展行动研究“假设(预设)——珠心算课堂教学实例研究——集中研讨——反思矫正——实践验证”的研究思路螺旋反复,依照研究内容、围绕研究目标、遵循研究计划有序开展研究工作。
通过问卷调查法、现状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经历调查——计划——行动——总结——反思五个阶段。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校人员对珠心算校本课程的认识情况。通过观察、问询等方式收集珠心算研究所需的有关素材,例如师生对算盘的态度,对珠心算的情感,对课程的参与程度等。通过收集、比对、阅读、分析掌握珠心算校本课程建设相关的研究动态、特点和主要成果。在研究中观察、收集、整理、分析素材,开展行动,反思总结修订基本方法。
本课题以数学珠算课堂为载体,围绕“农村小学第一学段珠心算教学校本课程的建设”,结合师资培养和农村小学低段珠心算教学对计算能力的促进展开研究。
至课题准备以来,我们从初期的问卷调查,走访问讯,观察发现获得珠心算研究的基本情况,获得了珠心算校本课程建设的可行性调研结论,随即开展课题申报,草拟研究计划和方案。获得立项申请后,我们开始行动,按计划分阶段,围绕研究内容和目标开展研究活动。每个阶段有研究工作计划,阶段结束有研究工作小结,每阶段都要召开课题研究会、工作会、讨论交流会,摆事实找问题,总结成果,筹划下阶段工作,并对重要研究目标、研究成果反思矫正,多次研讨改进,完善研究内容,努力达成研究目标,提炼研究成果。
九、研究计划及实施步骤:
1、第一阶段(2014年12月—2016年1月)课题申报、立项、前期准备工作。
2、第二阶段(2016年3月—2016年12月)准备阶段:收集与本课程研究的相关资料,制定研究计划、研究方案、开题等。
3、第三阶段(2017年2月—2017年12月)实施阶段:实验、研究、探索。
4、第四阶段(2018年1月—2018年6月)总结阶段:结题资料、提炼、总结、结题工作。
十、预期研究成果
阶段性成果:珠心算调查报告,中期报告,工作报告
最终成果:研究报告,论文,物化成果:珠心算校本课程资源包
十一、课题组构成及分工(一)领导小组:
组 长:郭铁才(校 长)
副 组 长:黄良勇(分管教学科研副校长)组 员: 黎开强(总务主任)徐维刚(教导主任)李能兵(德育主任)
(二)研究小组:
黄良勇(高级教师)王晓莉(一级教师)吴 娜(二级教师)谭雅秋(二级教师)卢丽娟(二级教师)徐维刚(一级教师)(三)研究小组分工:
黄良勇课题秘书、课题主研,主要负责课题的日常管理、研究活动的组织。王晓莉课题主研,主要负责校本教材的开发、珠心算教学实践的研究。吴 娜课题主研,主要负责珠心算教学实践、珠心算教学实践的研究。卢丽娟课题主研,主要负责珠心算教学实践、课程评价的研究。谭雅秋课题主研,主要负责珠心算教学实践、课程评价的研究。徐维刚课题主研,主要负责课程设置、实践研究、课程评价。
十二、研究的经费及来源。
学校保障课题研究经费实报实销,不铺张不浪费。
第三篇:优秀开题报告
优秀开题报告
优秀开题报告1
第一部分 选题的意义
幼儿园的一日活动计划安排是根据幼儿园地教学计划以及对幼儿发展的要求来制定的。我国幼儿园是依据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来计划并实施一日活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按照空间角度来分,可分为室内活动和户外活动。户外活动包括户外游戏、户外学习、户外休闲运动等。
我国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把“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求”作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幼儿园户外活动对发展幼儿健康身体和健全人格的形成有着极大的影响。作为幼儿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幼儿园户外活动是在开阔、自然的户外环境中,使得幼儿能够真正自由地开放地活动。幼儿在进行户外活动时,能充分地接触日光、新鲜空气、水、土、风等,有利于促进幼儿的环境适应能力。通过户外活动中幼儿的跑、跳、蹲等的练习,充分锻炼了幼儿的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增强幼儿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户外活动还能让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口语表达能力、认知能力得到锻炼的机会,让幼儿体验到分享、移情的重要性以及养成良好的习惯。
国外学前教育对幼儿园户外活动格外的重视。欧洲国家中,北欧的挪威、瑞典等由于地理环境的优势,“在开展学前教育课程中充分重视户外活动”.英国学前教育理论研究人员和一线教育工作者普遍认为户外活动“对幼儿身心发展较室内活动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英国教育机构的主要活动中注意兼顾室内活动与户外活动,常见的活动活动区包括玩水区、玩沙区、体育区等。
美国保育学校的教学内容包括室内活动和户外活动(如“玩大积木、大型玩具,爬迷津梯,去动物园”等)。日本学前教育健康领域“强调要在大自然和户外开展幼儿健康活动”.日本幼儿园户外活动重视的是“幼儿多种体验的获得,是积极情感、态度的形成”.我国对幼儿园户外活动开展的研究较少,主要是对体育活动、户外游戏、户外活动场地环境等的研究。如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生郑晶,对武汉市幼儿园户外游戏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生田丽莉,对长沙市幼儿园体育活动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当然也有对户外活动的研究,如朱家雄对国内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及设备进行过调查研究。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健康领域中,提出有关户外活动的要求:“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与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幼儿园在实施过程中,会依据本园的教学特点来开展户外活动。在实习期间,笔者发现幼儿园户外活动的时间比较零散,主要是在晨间户外活动、教学活动之后、午睡之后,每次大约20分钟左右;户外活动的组织形式以户外游戏为主,玩大型玩具、荡秋千、攀岩、玩沙包、毽子等;幼儿园每个年级段户外活动会受本班所在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之类的问题。
由于当前对幼儿园户外活动的调查研究比较少,尤其对丽水市幼儿园户外活动的调查少之又少。因此通过对丽水市幼儿园户外活动的现状调查,了解户外活动开展的一些困难和问题,包括户外活动开展的持续时间及开展频率、户外活动的场地及设备、教师在组织户外活动中遇到的疑难等,并对户外活动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对今后幼儿园开展户外活动提供些许帮助。
第二部分 有关幼儿园户外活动现状的文献综述
一、核心概念界定
幼儿园的户外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多种材料,采取多种形式,享受空气、阳光等自然因素进行锻炼的积极措施”[1].它一般“包括户外学习、户外运动以及户外休闲活动(如春游,亲子户外活动)”[2].
在本次调查研究中,幼儿园户外活动是指在幼儿园建筑物以外的`露天场所,由教师组织、幼儿自由进行的活动。本研究从户外活动的场地、设备,户外活动开展时间与频率,户外活动的组织形式几方面进行调查研究。
二、相关研究
在相关文献中,研究者主要通过问卷、实地观察法、测试、访谈法等方法调查了国内目前幼儿园户外活动的现状,研究结果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
(一)有关户外活动场地研究
冷小刚在1994年对上海市市区幼儿园体育活动现状进行了调查。从他的调查可以看出:
1.“上海市区幼儿人均体育活动场地面积从1988年的平均1.05㎡升至1994年的平均2.06㎡”[3],已经慢慢接近《规程》规定的人均2.4㎡,但是数据显示“只有15%的幼儿在平均2.5㎡”[4]的场地上进行体育活动。
2.上海市区幼儿园中水泥地的面积远远大于草地、山坡面积,这样的场地现状是不适合幼儿的发展。在,冷小刚又对上海、天津、广州、成都四个城市幼儿园体育活动再次调查,发现:1.平均“每个幼儿实际活动场地面积为6.3㎡”[5],已大大超出了《规程》中的幼儿人均面积要求。2.幼儿园中“水泥地的比例很大,为45%,相当于草地、泥地、塑胶地和玩水池的面积和(46%)”[6].这种场地类型是不适合3-6岁幼儿的身体发展。
20xx年大连市幼儿园“幼儿人均活动面积为3~4㎡”[7],与《城市幼儿园建筑面积定额(试行)》中的规定“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每生4㎡”有些出入,难以保证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充分的活动空间。此外,每个幼儿园的户外环境也不一,有的以草坪为主水泥地为辅,而有的多为水泥地草地很少。在20xx年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生郑晶对武汉市幼儿园户外游戏现状的调查中,发现“户外游戏场地最常见的区域是集体运动场和大型组合运动器械区”[8].所有的样本园多具有这些设备。另外“83.3%的样本园设置自然区,55.6%拥有沙水区”[9].然而自然区和沙水区在实际户外活动中起到的作用很少,有的沙水区无水,有的仅有沙池而无水池,有的养殖区荒废。
20xx年浙江大学硕士生孟成伟对丽水某幼儿园户外环境进行调查,从他的调查中发现:户外集体游戏场地有2个,包括“大班游戏活动场地(30米地跑道)和小班游戏活动场地”[10].其户外固定器械活动场地--组合式大型游戏器械有2个,一个分布于校门口到教学楼的通道东侧,铺有草坪;另一个在走廊的西侧铺有软质塑胶。另外“沙池是孤立在两栋建筑物之间的”[11],不利于幼儿的户外活动发展。而20xx年田丽莉关于长沙市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的研究表明整体偏少,以不带塑胶跑道场和泥地为主,这限制了幼儿的户外活动的空间。
(二)有关户外活动器械的研究
相对于户外活动场地的研究。户外活动器械的研究就比较少。
20xx年武汉市幼儿园户外游戏玩具的配置情况如下:“88.9%”[12]的样本园拥有滑梯,“83.3%”[13]样本园配有大型多功能组合式玩具,“55.6%”[14]的样本园有秋千、荡船类玩具,有攀登架(网)的样本园占“61.1%”[15],而跷跷板、木马、平衡桩等的拥有率相对较低。然而“2.4%的幼儿教师表示,近三年本幼儿园的户外游戏玩具设施几乎没变”[16].20xx年大连市“幼儿园体育设备比较齐全,但是普遍存在过时落后的现象。”[17]
1994年冷小刚的调查中显示出,上海市区幼儿园“幼儿占有小型器械的比例为1∶1”[18],“大型与中型器械与幼儿的比例为50∶1、10∶1”[19],由此看出每个幼儿都能参与体育活动,等待时间较少。19,冷小刚的调查显示:幼儿占有小型器械比例为“1∶3.5”[20],幼儿与固定器械比例为“20∶1”[21].而中大型和小型的运动器械种类“平均每所幼儿园有9.3和18种”[22].这数据说明近年来幼儿园重视运动器械的投入。
(三)有关户外活动开展频率及持续时间的研究
从20xx年武汉市幼儿园户外游戏的开展来看,“超过半数的教师每天开展1~2次的户外游戏”[23],但“仍有30.9%的教师每周才开展3~4次户外游戏,甚至7.4%的教师每周开展1~2次地户外游戏”[24].而“户外游戏持续时间在半小时以内的有80.9%,另外19.1%的教师会让户外游戏持续半小时到1个小时”[25].
20xx年田丽莉发现,长沙市“89%”[26]的幼儿园能将体育活动时间安排在2个小时及以上,而“11%的幼儿园没有达到《规程》的标准”[27].
(四)有关户外活动组织形式的研究
在冷小刚1994年的调查中发现,参与调查的所有幼儿园都将《规程》中提出的“每天必须安排1个小时户外体育活动”落实在一日安排中,只是“在时间的具体安排上种类繁多”[28].年,上海、天津、广州、成都四地所被调查的幼儿园中“54%的幼儿园达到了2小时甚至2小时以上的体育活动”[29],并以“集体和分散相结合的组织形式”[30]来开展户外体育活动。20xx年,宁姝对大连市幼儿园体育活动现状展开现状调查。他的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安排的内容单一”[31]. 然而在田丽莉于20xx对《长沙市幼儿园体育活动开展现状调查分析》一文中,可以了解到长沙市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有“户外体育活动、早操活动、远足和短途游览、幼儿运动会和体育教学活动”[32].由此可以看出幼儿园的户外活动形式呈现出较丰富的趋势。
这些研究中,都涉及到幼儿园户外活动的现状。无论从幼儿园户外环境的布置,还是户外游戏的开展,户外体育活动的开展,都能了解到部分幼儿园户外活动的开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保育员:基础知识[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xx:52-53.
[2]王春燕。给幼儿园教师的101条建议·幼儿园课程[M].江苏: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328-335.
[3][4][18][19][28]冷小刚。1994年上海市区幼儿园体育活动调查报告[J].上海教育科研,,(01):47-48,44.
[5][6][20][21][22][29][30]冷小刚执笔。1999年我国部分省市幼儿园体育活动现状调查[J].学前教育研究,20xx,(06):20-21.
[7][17][31]宁姝。大连市幼儿园体育活动现状的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xx,(01):15-17.
[8][9][12][13][14][15][16][23][24][25]郑晶。武汉市幼儿园户外游戏现状与对策的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xx.
[10][11]孟成伟。幼儿园户外环境营造研究--以丽水市机关幼儿园为例[D].杭州:浙江大学。20xx.
[26][27][32]田丽莉。长沙市幼儿园体育活动开展现状调查分析[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xx.
优秀开题报告2
为做好学位论文选题及开题报告工作,在填写后面的《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登记表》前,请认真阅读下文《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及开题报告的规定》。登记表仅作为开题报告的格式,所留的空格不够时请自行加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行办法》中“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答辩一般应公开举行,保密专业除外”的要求,我院研制了“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答辩网上公告系统”,现已上网运行。
请全体研究生注意在张贴开题、答辩布告的同时,使用此系统。从20xx年1月1日起开题、答辩的研究生都须在网上公告,否则开题及答辩无效。
在完成表格中的论证内容、导师签署意见、通过评议组专家评议、教研室以及院系签署意见后,请将《登记表》用A4纸打印1份,硕士生请提交给所在院系研究生秘书。
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及开题报告的规定
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和主要内容。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学术水平和科研成果的集中表现,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而做好学位论文选题和开题报告又是完成学位论文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为了切实保证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质量,做好学位论文选题及论文开题报告是十分必要的。
一、学位论文选题
选题是学位论文成败的关键。因此要求导师、导师组及研究生本人要十分重视选题工作。研究生应在大量阅读文献、资料和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选题。
要求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的`内容、范围要适宜。目标明确,在理论上和应用上要有相当重要的意义。选题既要面向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同时又是本学科发展需要的理论或应用研究,要在理论上和应用上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尽可能与科研任务挂钩,使硕士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既有利于提高论文的质量,促进成果转化,又能解决经费来源。对自选题应采取慎重态度,个别自选题必须在看准方向、目标明确并已具备一定物质条件下才能考虑。
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及查新
开题报告是对论文选题的科学性、先进性、可行性等的论证,是提高学位论文质量和按时完成学位论文的重要环节。各研究生培养单位、研究生导师、导师组和研究生本人必须从思想上予以高度重视,高标准,严要求,严格遵循本规定有关要求,否则,将不允许研究生进入论文阶段。
(一) 开题报告的准备工作:
1.开题前,研究生必须做较全面深入的调研工作,并写出详细的调研报告。 2.研究生必须写出开题报告的书面论证材料和学位论文的工作计划。
3.凡需进行论文开题的研究生,应从研究生院网页上下载并填写《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登记表》。
(二) 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 1.课题的来源、目的和意义;
2.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附主要参考文献); 3.选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4.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已有的研究工作基础和研究条件);
5.选题的创新点(选题的前沿性、急需性、学科交叉性、应用性等); 6.选题研究及论文工作计划; 7.预期研究成果。
(三) 对开题报告的查新工作: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完成后,要求送交学校―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设在校图书馆)进行查新,并获得查新结果。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完成后,鼓励进行查新工作。
(四) 开题网上公告:凡拟开题的研究生,必须提前1周在研究生院网页上按规定的格式进行公告。
三、对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管理
1.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由学位办负责管理,各院(所、部)具体组织实施。 2.各院(所、部)或教研室应组成开题报告评议组对研究生的开题报告进行评议。博士生开题报告评议组不少于5人,硕士生不少于3人,设组长1 人,导师不能担任组长。评议组的职责是:按照有关规定对开题报告进行严格认真的评议,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对开题报告提出具体评议意见,并给出通过或暂不通过或重新做开题报告的结论。
3.凡未通过开题报告,需重新做开题报告的研究生,应根据评议组意见,进行认真调研、充分准备,在条件成熟时再次做开题报告,直至通过。
4.若未通过开题报告而自行进入学位论文阶段的,研究生院学位办将不接收其学位申请。
5.已通过论文开题报告的研究生,因某种原因更改选题,则需重新开题;若只是在原选题基础上拓宽或缩小研究范围,则须向学位办提出书面报告备案。
6.研究生开题一般在第三学期进行,但最晚必须在学位论文答辩前6个月完成开题工作。
7.开题报告工作结束后,硕士将《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登记表》(1份)提交各院(所、部)研究生秘书。
填 表 说 明
一、填表前,请认真阅读学校《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及开题报告的规定》。表中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逐项认真填写。表达要明确、严谨。
二、封面中―学科专业‖请硕士生严格按规定的二级学科、专业名称填写。 三、填写表中第一页―简表‖时:对于―选题类型、选题来源、经费来源‖三项内容,请把各自所选字母填入项目后面的空格中。区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主要标志:具有特定的实际应用目的的研究属于后者;区分科学研
究(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与开发研究的主要标志:前者主要是为了增加科学技术知识,后者则是为了开辟新的应用(如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等)。―摘要‖的填写请严格按所留空格逐格填写。
四、表中第二页、第三页、第四页所列项目是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须逐项、逐条进行详细论证、填写,所留空格不够时,请自行加页,页码按顺序编。
五、表中第五页中各意见栏须由有关人员亲笔填写,不得打印。开题报告评议小组组成要求:博士生至少5人,硕士生至少3人,每组设组长1人,且研究生本人的导师不能担任组长。
六、表格完成后,请用A4纸装订成册1份,硕士生交所在院系研究生秘书。
区分科学研究(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与开发研究的主要标志:前者主要是为了增加科学技术知识,后者则是为了开辟新的应用(如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等)。
优秀开题报告3
一、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中华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传统文化,其主体特征应是传统,即文化的延续性和稳定性。传统是一个历史概念,它在历史的进程中虽然在不断充实、发展和变化,但从其本质来看,没有延续和稳定就谈不上传统。今人谈传统,往往强调其发展变化的一面,可谓本末倒置。传统文化只是社会文化中的由历史承传下来的比较稳定的、有自己特色的那一部分。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新生文化共存于现实社会之中,构成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真正把一个民族凝聚在一起,并使之绵延千年的是民族传统文化。
二、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党领导曾说道:“中华民族伟大崛起首先是文化、精神在世界上的认可、追随和崛起。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
(1)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
(3)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
(4)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须正视面临的一系列困难和挑战。通过本课题的深入研究,促使教师不断地汲取养分,加深自身的传统文化功底,真正成为有文化、有涵养的教师;
形成浓厚的教科研气氛,逐渐提升教师的理论研究水平,使大家成为学者型教师;
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是在皂郊中心小学进行的,实施范围较小,本课题认为通过在我校内进行的研究和实践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本课题的研究成果适应其他学校。
三、研究目标
1、让学生了解、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2、能主动传承、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完善学校的德育体系。
3、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高尚品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使传统文化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4、培养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四、研究内容
(一)经典诵读如何进校园
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典诵读,是一项大工程,在教材的选用、诵读的理念研究、诵读方式及教学方式的研究、课程设置、如何与现代语文教学有机结合、如何克服课时数不够、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程评价等,都需要作深入细致的学习和研究。
(二)如何用传统文化打造校园文化
学校文化分显性和隐性文化,用传统文化来打造校园文化是大成小学的重要办学举措,学校将深入细致的开展相关工作。
(四)如何开展传统文化活动,来推动传统文化进校园
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是推动传统文化和影响师生的重要手段,传统文化活动的有效性,是开展传统文化必须深入思考和实践的重要内容。比如开展孝亲活动,传统节日活动,家长进校帮助开展活动等,将是我们要全力做的工作。
五、研究方法
本课题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总纲,从中小学生的自身特点为基础,边研究、边实践,并以具体实践为主体。
(1)进行在学生中进行中国传统文化了解的现状调查研究(现状分析、成因、对策等)。以调查问卷为主,座谈、讨论为辅。
(2)收集、归纳、分析、借鉴国内其他关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研究的成果,进而对本课题进行深化。在此部分,主要以相关的论文和课题为主体,提炼、借鉴其中与本课题相适应的部分,并加以实践、验证。
(3)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充分挖掘学科教材中的育人素材,诸如忠、孝、仁、义、礼、智、信、温、良、谦、恭、俭、让以及励志、创新、发明等,全方位多角度多元化开发学生情商、智商,挖掘潜质,培养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
(4)发掘、研究、弘扬秦晋文化中的优秀部分。这些文化遗产如经史子集一样记录着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和审美理念,正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所在。
(5)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在学校的墙面上可以悬挂一些格言、警句,可以用中国的毛笔书法艺术表现出来;
在走廊里面可以用镜框装裱几幅精美的中国画,以增加学生的传统文化熏陶。在教室里面的墙壁上面可以张贴些传统文化的句子,让有限的教室空间生发出无限的教育资源,这样学生随时可以感受到人文的抚慰,艺术的熏陶和大师的召唤。
(6)开展文化实践活动。我们的课题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将之应用于现实,而实践无疑是最好的试验田,不仅可以检验我们的研究成果,更是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题效果的不二选择。
六、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xx.12——20xx.4)
目标:领会课题启动的意义和价值,明确课题研究方向,制定实施方案,清晰课题组成员各自的研究方向和职责要求。
第二阶段:实验阶段(20xx.5——20xx.10)目标:通过问卷调查,搜集资料,把握研究重点。第三阶段:提升阶段(20xx.11——20xx.3)目标:通过实践提升,取得阶段性成果。
第四阶段:经验总结,整理成果(20xx.4——20xx.10)目标:形成大成小学特有的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系统资料(含文档、图片、视频、教案、教材、经验总结、研究报告)
优秀开题报告4
一、课题研究背景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培养一种认真的责任心,是解决许多问题的教育手段。特级教师于漪说过:责任感教育是把“自然人”,通过读书明理,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中学阶段是培养良好道德情操、行为习惯的最好时期,也是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但是,在现实中,学生责任感缺失的现象比较严重,特别是我们中职的学生,做事拖拉、说谎、做错事推卸责任,对老师、家长不礼貌,甚至顶撞,做事不计后果的现象比较严重。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并将责任认识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从而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已成为当前中职德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吴江区开展“有感恩心、有责任心、有进取心,讲文明、讲礼貌、讲道德”为主题的三有三讲活动,一年多来,在学生中形成一定氛围,也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活动面太广,需要进一步扎实细致地深入进行。因此,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将有利于三有三讲活动的深入开展,进一步增强学校德育工作实效。一个有责任感的人,才会有感恩心,有进取心,才会讲文明、讲礼貌、讲道德。
二、课题研究意义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将进一步增强我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对于参与课题研究的老师来说,也有利于自身责任感的增强,教学教育业务能力的提升。
三、国内研究现状
19xx年10月程东峰的《责任论:关于当代中国责任理论与实践的思考》一书中较为系统地研究了责任的产生、责任的概念、意义,对当代责任进行了分析并对责任教育进行科学论述。在这之后到20xx年以前国内再没有对责任感进行过系统地研究。20xx年以后经历了非典的深层思考后,人们逐步开始研究责任感以及责任感教育问题,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果。现在,一些教育科研机构和学校已经开展这方面的工作。《中国教育报》报道了柳州铁一中队学生们进行责任教育,他们提出了四点四会,取得育人的积极效果。上海的洋泾中学、松原市滨江中学、浙大附中、上海杨浦高级中学、绍兴稽山中学等学校也在责任感培养方面进行了探索。在学习借鉴中发现,他们基本上都在基础教育领域在不同方面对责任感教育进行探索。对于职教领域中职学生责任感培养的研究不多,这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空间。
四、核心概念界定
1。中职学生
初中毕业后接受中等职业学历教育的学生,基本学制以三年为主,具体为二年半在学校学习,半年顶岗实习。本课题以江苏省吴江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为例。
2。责任
一是指份内应该做好的事,如履行职责、尽到责任、完成任务等;二是指如果没有做好自己工作,而应承担的不利后果或强制性义务,如担负责任、承担后果等。
3。责任感
是一种自觉主动地做好份内份外一切有益事情的精神状态,是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对我们的职责、义务的感知,是自觉地把事情做好的心理。做好自己份内的事,对自己所承担的事尽心尽力,认真负责完成,当自己承担的任务出现问题时承担责任,不推诿。
4。责任感教育
就是指通过一定的教育内容、途径、方法,培养学生的责任素质,以使其对承担的职责、任务和使命加以确认、承诺并履行的教育。
本课题中的责任感教育是指结合学校德育工作的实际,从责任行为产生的心理学意义出发,从对自己、家庭、他人、社会负责四个维度着手,探索中职生责任感培养的主要对策,并努力将责任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力求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五、课题研究方案设计
(一)研究目标
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入实际的研究,了解中职学生的责任感现状,为学校开展责任感教育提供实践依据,发现责任感培养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重点突出探索可实践可操作可行性强的学生责任感培养的途径,结合学生的实际加以改进,进行系统的责任感教育,努力将责任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使责任感教育成为我校德育工作的一大特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也为其他学校、地区开展责任感教育提供实践借鉴和参考。
(二)研究内容
1.吴江中专学生的责任感现状的调查研究(子课题一)
编制一套信度、效度较高的“中职学生责任感状况调查问卷”进行调查,了解掌握我校学生责任感的实际状况,通过分析,从中找出导致学生责任感意识不强的原因。
2.中职学生责任感教育内容的研究(子课题二)
责任感教育内容由对自己的责任,对父母的责任、对他人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四个方面组成。
对自己负责: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健体。
对家庭负责:了解父母、体谅父母、感恩父母。
对他人负责:学会合作、相互帮助、诚信做人。
对社会负责:讲究公德、遵守法律、回报社会。
每一个方面都是通过以真实有趣的小故事,真实的情境体验,以班会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在亲自参与活动中产生责任意识。
3.培养中职学生责任感的有效途径的研究(子课题三)
(1)学校:通过学生会、团委组织开展责任教育的系列活动,校园文化建设
(2)学生:在自我管理中培养学生责任心和合作精神的研究(社团、学生会、班团干部队伍)。
(3)家庭:家校合作培养学生责任感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
1.文献法: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手段查询、收集和筛选国内外关于培养学生责任感的成果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2.调查法:通过调查,了解当前我校学生责任感的实际状况,从中发现问题,分析和找准问题的原因,为制定研究方案,有效开展研究提供依据。
3.行动研究法:根据我校德育工作开展的实际,开展系列活动,发现责任感培养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学生的实际加以改进,使得责任感培养的方式、方法和途径更加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接受和乐于执行,从而有利于学生责任感的培养,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
(四)研究过程与步骤
本课题研究工作从20xx年9月开始,预计至20xx年9月止,研究过程分三阶段进行:
1.课题研究的准备与规划阶段(20xx年9月至20xx年12月)
(1)申报课题,完成课题研究设计;
(2)成立课题组,明确分工;
(3)组织学习文献资料;
(4)拟定研究方案。
2.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20xx年1月至20xx年4月)
(1)对本校学生的责任感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完成调查报告;
(2)组织实施研究,探索责任感教育的内容;
(3)分学期、学年制定计划并具体实施;
(4)收集、整理资料,并进行资料上传;
(5)进行阶段性总结,接受阶段性验收。
3.课题研究的总结阶段(20xx年5月至20xx年9月)
(1)进行经验总结,对原始材料、案例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归类;
(2)对本校学生的责任感现状再进行调查,与前期调查对照分析,检测责任感教育效果;
(3)在梳理、归纳、再提高的基础上,完成结题报告,并推广成果;
(4)邀请专家进行结题鉴定。
六、研究条件保障
(一)课题组人员结构及分工
1.人员结构
课题负责人凌美凤,中学高级讲师,苏州市德育学科带头人,20xx年被评为吴江市先进教研个人。从事德育教学工作,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有很强的教育责任感和探索精神,有丰富的课题研究的经验和较高的课题研究能力。独立主持吴江市十一五课题《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研究》、校级课题《中等职业学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研究》,已全部结题。有多篇文章在国家级、省级杂志发表。
课题组成员胡燕春,校团委书记,经贸信息部德育主任,有丰富的德育工作经验。
俞荣,苏州德育学科带头人,吴江中专副校长,曾分管学校德育工作,有丰富的德育工作经验。
曹晓东,现代制造部德育主任,德育教师,有丰富的德育工作经验,曾参与省级课题研究。
邱依晴,吴江中专德育教师。
课题组成员都有丰富的德育工作经验,责任心强,对本课题的研究充满兴趣,也充分认识当前中职学生责任感教育的迫切性和重要性,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保证。围绕本课题,课题组成员充分利用网络、学校图书馆、阅览室,查阅大量与课题相关的资料,为课题研究做好充分准备。
2.分工
按照课题研究项目,把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进行分工,具体的分工及职责如下:
子课题一:吴江中专学生的责任感现状的调查研究,邱依晴、凌美凤
子课题二:中职学生责任感教育内容的研究,俞荣、胡燕春、曹晓东、凌美凤
子课题三:培养中职学生责任感的有效途径的研究,凌美凤、胡燕春、曹晓东
(二)学校的支持
学校开展三有三讲活动已经一年多,取得一定成果。学生、教师都认识到责任感教育的重要性,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学校十分重视教育科研工作,学校领导对教师课题研究大力支持,学校建立了《课题研究管理办法》和《江苏省吴江职业高级中学教育科研课题结题鉴定办法》等制度,在研究经费上给予全力的支持和保证,这些都确保课题研究的正常开展。
七、预计完成的研究成果及形式
1.调查报告:中职学生责任感现状的调查报告,20xx年1月完成
2。案例集:学校开展责任教育的系列活动案例,20xx年10月完成
2.论文:中职学生责任感教育的途径研究,20xx年12月完成
3.研究报告:中职学生责任感教育的实践研究,20xx年8月完成
参考文献:
1.刘世保青少年公民责任感建设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xx(2)
2.王兆林、姬焕芳学校责任教育初探[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xx(1)
3.程东峰青少年责任意识形成研究[j],皖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1)
4.贺百花基础教育研究[j],中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20xx(8)(下半月)
5.宿春礼责任胜于能力[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xx
6.李遂武、韦贡年责任教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优秀开题报告5
一、本课题的目的及意义,研究现状分析
本课题的目的:通过课程设计,要求学生掌握建筑施工的基本知识,了解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程序和依据,掌握编制方法、步骤,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进行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设计和调整。
本课题的意义:本研究题目与四年所学专业目标一致,本人就业方向与所学专业目标和本研究题目一致。通过本次毕业设计,培养自己综合应用能力、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未来工作奠定基础,因为自己毕业后从事就是施工工作。同时,也培养了对工程量计算的能力,以及施工五大员的管理能力。
研究现状分析: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施工企业建造师初步能力,在校获得施工员证书,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能力,是施工员和建造师必备的能力之一,是最重要的能力,因此凡是毕业后从事建筑施工工作的`人,都在努力掌握施工组织设计能力。
随着建筑工艺的日趋复杂化—主要是高层、大跨与深基坑的不断增加,垂直运输、吊装与支护、降水等变得更加复杂;设备安装技术也越来越先进—主要表现在智能工程方面,如3A工程(办公自动化OA、通讯自动化CA、设备自动化BA),出现了复杂的布线系统;环境保护、文明施工和质量(ISO/GBT的执行)安全要求的重视,使得施工组织也越来越复杂,越来越被重视。
在施工组织设计方面,在我国施工方法选择越来越合理,施工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施工技术组织措施越来越先进而具体,并在质量上与国际接轨,严格贯彻执行各种规范、规程、标准以及相关法规,施工质量大大提高。网络计划已普遍使用,与横道图并用,充分运用二者各自的优点,提高进度计划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同时加强进度控制,保证计划的贯彻实施。文明施工越来越被重视,施工平面图设计合理而可行。尤其是尊重人权,重视健康,安全问题得到高度重视。在争取最大利润的同时,“抢工期,保安全,重质量”,实现甲、乙双赢的目标。
与国外发达国家比,我国在施工方面尚有一定差距:主要是“四新”和计算机在施工中的运用,以及管理等方面较落后。“四新”,指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结构。许多在国外早已普及,在我国却刚刚开始,譬如竹胶模板、滑模、早拆模板,冷扎钢筋、机械连接、电渣压力焊,免振混凝土、泵送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以及基坑板桩支护、人工降低地下水、门式脚手架、小桁架模板支架、,苯板外墙保温、SBS改性沥青防水、塑钢窗、地暖等。“四新”的出现,要求在施工组织上更加严禁、先进,从而达到优质、高效、安全低耗的目标。计算机在施工中的运用,我国十分落后,主要表现在预算、施工组织设计以及财务等方面。施工组织设计中的进度计划编制与修改、指标分析与方案分析、钢筋的统筹下料等,目前计算机利用很薄弱,影响了高效、低耗的实现。管理方面主要表现在进度控制上。施工组织强调有目的、有秩序、有系统地结合起来,而管理强调管辖、控制、处理。目前施工只注重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而施工中的管理却被较严重地忽视,而这恰恰应是重点,质量靠过程控制,效益从管理中得到。因此,本次毕业设计计划重视这三方面的研究,争取有所创新。
本课题特点: 本次施工组织设计工程的总建筑面积为4264.55㎡,建筑层数为地上六层,建筑高度为20.70M,建筑结构为砖混结构,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该工程长度为49.75m,不需要设置伸缩缝,不必设置后浇带。施工缝可留于房屋中部,折线型,按两个施工段进行施工。因为是坡屋顶,所以工程量计算较复杂。
二、本课题的基本任务、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其实现途径、方法和手段
本课题的基本任务:根据给定的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完成工程量计算;根据给定的施工条件、有关工程量计算资料,完成一个土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本课题的基本内容: (1)工程量计算:包括建筑工程和装饰工程; (2)工程概况:包括工程特点,地点特征,施工条件等; (3)施工方案:包括施工程序、顺序、起点流向,施工方法,施工机械等; (4)施工进度计划:包括横道图和网络图,含劳动力动态图等; (5)资源需要量计划:包括人工,材料,构件和机械等; (6)施工平面图设计:(场地给定) (7)技术组织措施:包括提高质量、保证安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文明施工、缩短工期措施等; (8)技术经济指标。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其实现途径、方法和手段:本课题难点是进度计划的编制。计划通过网络下载方法和实习机会获得施工组织设计的案例,通过大量施工组织设计实例的研究,取长补短,从而获得国内外在相应方面的优秀设计经验。
实现途径:文献研究与调研、访谈;分析、整理典型材料;撰写毕业设计书。
实现方法: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调研法、比较法和文献法。 实现手段:一律电子板打字和绘图。尽可能考虑使用预算软件校核工程量;尽可能考虑使用施工组织设计软件校核进度计划。
优秀开题报告6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4-APR螯合树脂的合成及在钯回收中的应用
毕业论文(设计)研究的意义:
贵金属有“现代工业的维他命”之称。由于钯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可用做催化剂、仪表材料、感光材料等, 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航空航天、石油化工、通讯、计算机、汽车等现代科技和工业领域之中, 有极其重要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全世界7 0 % 的钯矿分布在俄罗斯,中国钯矿产资源严重不足,因而从钯的二次资源中回收利用钯就显得十分重要。
目前,钯的分离富集方法主要有火法冶金法 、湿法冶金法、溶剂萃取法、生物提取法、离子浮选法、吸附法和共沉淀法等。火法冶金法能耗大;湿法冶金法污染大,强酸对设备腐蚀严重;溶剂萃取法生产量小,成本大,萃取后后续处理麻烦,沉淀法工艺复杂,费时费力,不适合工业化。近年来最高效的钯回收方法是吸附法,包括螯合树脂吸附法、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法等,树脂分离法具有能耗少,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树脂能重复利用,且环境污染小等优点。
螯合树脂是一类由母体(高分子聚合物)和螯合功能基以化学键等形式相结合而成的功能高分子。与离子交换树脂相比,螯合树脂由于高分子效应,具有许多新的优点,螯合树脂与金属离子相结合的能力更强,选择性也更高。
目前,已有一些采用螯合树脂分离富集钯(Ⅱ)的研究报道,但是吸附容量都较低。本文期望合成一种新型螯合树脂,用于分离富集钯(Ⅱ),并且对钯(Ⅱ)有较高的`吸附容量。
毕业论文(设计)的提纲:
a:4-APR螯合树脂的制备
探讨溶剂、反应摩尔比、温度、时间等因素对树脂合成的影响
b:4-APR螯合树脂对钯离子吸附行为的研究
(1) 标准曲线的绘制
(2) 溶液pH值对树脂吸附钯离子的影响
(3) 树脂对钯的吸附速率和吸附平衡的测定
(4) 温度对树脂吸附钯的影响
(5) 树脂对钯的吸附等温线的测定
(6) 树脂对钯的动态吸附行为
(7) 树脂的解吸
(8) 吸附机理的研究
优秀开题报告7
1、课题方案的内容
课题方案包括研究背景、目的意义、成员分工、实施计划、可行性论证、预期成果及其表达形式等,其中实施计划是课题方案的主要部份。
研究背景即提出问题,阐述为什么要研究该课题的原因。研究背景包括理论背景和现实需要。还要综述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研究的现状:
①人家在研究什么、研究到什么程度?
②找出你想研究而别人还没有做的问题。
③他人已做过,你认为做得不够,提出完善的想法或措施。
④别人已做过,你重做实验来验证。
目的意义是指通过该课题研究将解决什么问题,而这一问题的解决有什么意义。有时将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合二为一。
成员分工应是指课题组成员在研究过程中所担负的职责。
实施计划是课题方案的核心部分,它主要包括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时间安排等。研究内容是指可操作的东西,一般包括几个层次:
(1)研究方向。
(2)子课题。
(3)与研究方案有关的内容,即要通过什么、达到什么等等。
研究方法要写明是文献研究还是实验、调查研究?若是调查研究是普调还是抽查?如果是实验研究,要注明有无对照实验和重复实验。实施计划要详细写出每个阶段的时间安排、地点、任务和目标、由谁负责。若外出调查,要列出调查者、调查对象、调查内容、交通工具、调查工具等。如果是实验研究,要写出实验内容、实验地点、器材。实施计划越具体,越容易操作。
可行性论证是指课题研究所需的条件,即研究所需的信息资料、实验器材、研究经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能及教师的指导能力。另外,还应提出该课题目前已做了哪些工作,还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在哪些方面需要得到学校和老师帮助等等。
预期成果一般是论文或调查报告等形式。成果表达方式是通过文字、图片、实物和多媒体等形式来表现。
2、课题方案的格式
一般用表格形式呈现,也可用其它方式表达。
3、撰写课题方案的注意事项
一要注意可行性。课题方案要详细、明了,研究方法和步骤要具备可操作性。实施计划要写得具体、翔实,各研究阶段时间安排要合理、充裕,课内时间一般用于选题、搜集资料、交流展示,而调查、实验、材料处理、论文撰写尽量安排在课外;若是实验研究要考虑重复实验,以排除偶然因素的干扰。研究方法的选择要根据课题内容、学生认知水平及教师的指导能力来确定。资料搜集和实验尽量在校内完成。
二要注意科学性。课题方案要体现出立意新颖、结构严谨、行文流畅等特点。提出问题和目的意义要与预期结果相吻合;方案中各部分切忌张冠李戴;获得的信息资料和提出的观点要客观真实,经得起推敲。
三要注意过程性。整个研究过程必须在课题方案中体现出来,如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步骤和预期结果等等。
4、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家庭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人在闲暇空余之时饲养起了宠物。原来饲养用于特殊用途的动物,也逐渐成为人们平日玩耍、取乐的对象。饲养宠物可以培养人与动物的情感,协调人与动物的关系,还能给人们带来愉快、活力和希望,增添生活乐趣,可以说益处不少。
随着宠物热的兴起,也给人类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宠物伤人事件时有发生,狂犬病死亡率居高不下,宠物随地大小便影响市容,宠物的叫声严重扰民等等。如何规范宠物管理已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所以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宠物热对社区生活影响的课题研究,探索宠物热带来的.利与弊,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意见,来规范城市的宠物管理。
5、研究内容
1、了解嘉兴市居民社区中宠物饲养的现状,包括人们养宠物的原因,饲养宠物的有关事项,宠物的运动场所及时间,宠物热带来的负面影响,市民对宠物热的看法和意见。
2、了解嘉兴市有关部门对宠物的管理,有关养宠物的通告规定,对宠物伤人事件的解决方法,宠物上证情况和疫苗注射情况,对于宠物疾病的防治。
3、向有关部门咨询解决宠物热带来影响的方法,建议有关部门制定关于加强城市宠物管理的方案,以切实保障市民的正常生活和休息。
优秀开题报告8
摘要:随着科技信息和网络知识的普及,会计从原始的手工记账发展到电算化操作,这对会计发展历程来讲是一个重大变革。在这次变革过程中改变最明显的是会计处理信息,使得传统会计格局逐渐被打破,新的会计思想和理论逐渐确立,从而在推动会计发展和变革的同时,也促进会计电算化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信息
一、会计电算化信息处理的特点
会计电算化信息处理是指应用计算机技术对会计数据输入、处理、输出的过程。电算化会计信息处理过程具有以下特点:
(一)以计算机为工具,数据处理速度快,精度高会计电算化是以计算机代替手工会计下用人工来记录和处理数据,提高了会计数据处理的速度和精度。
(二)数据处理微机化,内部控制程序化会计电算化虽然以计算机为工具,但其整个信息处理过程需要程序、软件、内部控制等复杂的关系来完成。由于数据处理微机化和系统内部控制方式程序化,使得系统控制复杂化。
(三)数据处理自动化,账务处理一体化会计电算化信息处理过程分为输入、处理和输出三个环节:即将分散的会计数据统一收集后集中输入计算机;计算机对输入数据自动进行过账、转账和报表处理;以报表形式打印输出,整个账务处理过程呈现一体化趋势。
(四)信息处理规范化,会计存储磁性化会计电算化要求建立规范化的会计基础工作,它对数据的处理也按程序规范化进行。在电算化系统中,各种会计数据以文件的形式组织,储存在存储器中,磁性介质成为保存会计信息和会计档案的主要载体。
二、会计电算化与手工会计的区别
会计电算化信息处理的特点,决定了它与手工会计必然存在明显的区别,其区别除体现在上述各项特点外,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系统的设计方法不同手工会计系统简单,只有会计人员即可完成;一般根据会计法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和行业特点,针对本企业工作的需要来设计。会计电算化系统复杂,由会计人员、程序人员和系统分析人员合作完成;系统设计除要遵循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外,还必须遵循特定的电算化制度。
(二)账户设置和账簿登记方法不同手工会计下按会计要素类别设置账户,并据以设置和登记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的做法,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分别登记,容易出现单方面记账。会计电算化则预先设定好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供应商和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并能实现相关联的信息同时记账,自动进行登记,最后以报表和账套的`形式打印输出。
(三)账簿记录错误更正方法不同会计电算化系统内存在逻辑性校验程序,只要原始数据输入正确,不会发生记账凭证和账簿记录差错。因手工会计对于账簿记录因合法性而出现的错误,也只是采用类似于红字冲正法以输入“更正凭证”予以纠正。
(四)对账、结账及期末账项调整的方式、方法不同在手工会计下,为了保证账证、账账实相符,在结账前往往需进行一系列对账工作。会计电算化信息处理则因存在逻辑性校验程序,不会出现账证、账账不符情况。
三、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
(一)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和会计工作的效率,降低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会计电算化提高了会计数据处理的速度和精度;使得数据处理自动化、程序化和规范化,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可靠性和相关性。同时,计算机的使用,使广大会计人员从繁重的会计核算和数据转抄中解放出来,其劳动强度大大降低。
(二)促进会计工作职能的转变,引起会计人员知识结构的变化和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会计电算化下会计工作效率的提高和会计人员劳动强度的降低,使会计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参与企业经营管理,促进会计工作职能发生转变,从而,引起会计人员知识结构的变化和素质的提高。会计专业人员不但要精通本专业,还要熟悉计算机基本知识,不断学习和掌握日新月异的计算机知识和应用技术,以不断满足会计电算化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发展成复合型人才。
(三)改变了会计信息处理和使用的方式和方法会计电算化数据处理的代码化、程序化和自动化,是对手工会计信息处理方式和方法的本质变革,这一变革改变了手工会计下成本计算、编制报表等只能在月末进行的做法和限制。电算化下只要发出指令,计算机可随时根据机内数据完成上述工作。
四、会计电算化未来发展趋势展望
会计电算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而逐步完善和发展。未来,会计电算化将出现以下发展趋势:
(一)以网络技术为平台,会计电算化得到发展和普及电算化信息处理从形式上看是信息处理手段的变化,实质上是生产方式的转变,是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因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会计信息处理网络也必将普及。
(二)会计信息处理专业化、智能化由于会计信息处理专业性较强,需要专门的会计人才,因此为小企业及个体经营者会逐渐寻求委托记账的机构。此外,随着网络电子技术的发展,信息处理也会朝着智能化发展。
(三)会计电算化是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统一会计电算化信息处理的代码化、数据共享和自动化,为两个子系统的结合提供了条件和可能。目前用友、金蝶等会计软件不但包括财务软件的全部模块而且有关企业的预测、决策、规划和分析,企业经济活动与效益的评估,内部责任会计和业绩评价等模块都已经成熟。因此,从发展的眼光看,电算化会计将是传统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完美统一。
(四)促进会计体系的发展和变革会计电算化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是突破传统会计观念,对现行会计理论和方法提出新问题、新课题,以及研究和确立新的理论和方法的过程。他涉及会计在系统设计、工作组织、信息处理及账务处理程序等方式和方法上的改变,其本身就是对现行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突破和完善。
总之,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必将得到普及应用,这不仅有利于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还促使会计人员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知识,发展成为复合型人才。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将会促进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走向统一,推动会计工作发展和变革。
优秀开题报告9
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劳动者是历史的主人是历史的创造者,从新中国初步建立自主经济体系,直到改革开放和平发展;无论是过去在边疆、农村、国营工厂,还是如今在遍布各地的企业、工地,普通劳动者总是手足胼胝、挥洒血汗,一点一滴为国家和社会积累起巨大的物质财富。他们是财富的创造者,更是奉献者、牺牲者,是亿万农民的利益牺牲为国家积累了现代化建设的原始资本;近些年来中国傲人的巨额外汇储备,更是离不开“世界工厂”里无数打工者夜以继日的劳累付出。面对普通劳动者写下的历史,我们应有感恩之心,更要有感愧之意。
历史同时烛照出现实的进步与不足。社保、医保等制度的日趋完善为今日的劳动者权益提供了坚实保障,这是时代的巨大进步。但普通劳动者在工资收入、法律保护方面的权益仍存在许多空白,这其中有客观物质条件的制约因素,也不能排除思想观念方面的问题。甚至有时候,维护普通劳动者权益的声音还被另一种声浪所动摇,比如劳动合同法推出之时遭遇的“不合时宜”、“会毁了中国经济”的激烈批评;又比如金融危机来袭,政府推行的最低工资标准开始受到责难。比这样的议论更令人担忧的是,普通劳动者自我维权渠道不畅、表达无力,社会甚至很少能听到他们作为一个群体发出的声音。
历史又启示着可能的未来。建设和谐社会、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我们的行动目标,这其中自然也包含了让普通劳动者充分享有权益。从更宽广的历史视野看,我们目前所处的社会转型期正是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关键期。抓住财
力提高、法治进步的有利条件大力推进劳动者权益保护,正是现实需要我们作出的回答,否则我们失去的将不仅是当下的稳定,更是未来的繁荣。
必须站在历史高度维护劳动者权益!我们欣喜地看到,国家有关部门和社会组织在维护劳动者权益的.问题上态度坚决,措施有力。中华全国总工会最近反对取消最低工资标准的表态就深得民心,这显然是一种对劳动者、对历史负责任的态度。
2、研究方法
劳动者的权利能否得到充分落实,要看用工单位对待劳动者的态度,有没有把劳动者放到与劳动一样重要的位置。
有的用人单位,喜欢把劳动与劳动者隔立开来,对待劳动是一种态度,对待劳动者又是一种态度。只希望劳动者提供“完美无缺”的劳动,而不愿给劳动者支付“完美无缺”的报酬,于是,总想在劳动者的报酬上打主意、在劳动者的劳动时间上打主意,克扣、拖欠劳动者的工资,损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只希望劳动者成为劳动的主人,而不愿劳动者成为企业、单位的主人,于是,劳动者只能围着劳动转,围着机器、设备、厂房和产品转,而不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财务开支情况和投资建设情况,知情权被完全剥夺,参与决策权也被完全剥夺;只希望劳动者充分的劳动,而不愿劳动者充分的休息,于是,应当属于劳动者的休息权、休假权,被各种各样的残酷手段、各种各样严重违反劳动法规的内部管理制度所肢解,使劳动法规成为一纸空文,使各种法定节假日、休息时间变成了“纸面上的权利”。等等!
劳动者的权利能否得到充分落实,还要看政府职能部门对待劳动者的态度,有没有按照法律规定维护劳动者的权利。
现实生活中,违反劳动法规、侵犯劳动者合法权利、损害劳动者利益的事时有发生,但是,每当发生这样的事,政府职能部门、工会等就会让人有一种离劳动者太远太远的感觉,没有成为劳动者的“保护神”。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与企业主、用人单位沆瀣一气,损害劳动者权益的事件。政府职能部门、工会严重失位,也是劳动者的权利得不到充分落实的主要原因。
劳动者的权利能否得到充分落实,还要看劳动者自身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有没有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的勇气。
面对用人单位对自己权益的侵犯和损害,多数劳动者都选择了沉默,选择了息事宁人。虽然这与劳资双方地位不平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与劳动者自身法律意识、维权意识不强也密不可分。因为,如果劳动者自身不反抗、不拿起法律的武器,就会助长了用人者的侵权邪气,助长了用人者的嚣张气焰,使其更加目无法律、目无劳动者、目无劳动者的权利。
所以,我们要规范用人单位的用人行为,赋予劳动者真正法律意义上的劳动权、报酬权、休息权、知情权和参与决策权;要想使劳动者的权利得到充分落实,政府职能部门、工会等就必须充分发挥作用,坚定地按照法律规定,为劳动者撑腰、服务;要想使劳动者的权利得到充分落实,广大劳动者也要敢于拿起法律的武器,勇敢地维护自己的权利,与用人者建立真正平等、公平的劳动关系。
3、论文提纲
摘要:自1994年以来,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我国陆续颁布制定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为核心的一系列劳动法律、法规和规章。这些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对于维护劳动者权益,建立协调稳定的劳动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所带来的劳动关系的复杂多变以及加入WTO所面临的新的形势,我国劳动立法与现实的矛盾不断凸现,亟需进一步予以完善,以更好地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劳动立法,劳动者权益,劳动关系,法律保障
一、劳动立法情况: 自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颁布后,我国相继制定了一系列劳动法律、法规和规章,基本形成了以《劳动法》为核心,多层次法律规范并存的劳动立法格局。劳动立法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劳动法律制度基本得以建立。
二、劳动者享有的基本权利
(一) 劳动者有平等就业的权利
(二) 劳动者有选择职业的权利
(三) 劳动者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四) 劳动者享有休息休假的权利
(五) 劳动者有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六) 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
(七) 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八) 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
三、劳动者合法权益保护的现状及不足
(一)劳动者合法权益保护的现状
当前,我国劳动者合法权益保护的现状令人堪忧,劳动者合法权益保护的力度还严重不足,劳动者合法权益保护面临很大的挑战。
(二)劳动者合法权益保护的不足
1、现行法律法规对违法行为处罚力度不够。
2、执法力量不足引发执法效果不理想。
3、劳动关系协调的外部机制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
4、现行的调解制度过于企业化
5、仲裁制度方面的不完善。
6、法院司法不规范表现出过于随意性。
7、劳动监察的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8、劳动者组织化程度低并且自我维权能力较弱 。
四、解决劳动者合法权益保护问题的几点建议
(一)加大劳动行政部门的监察执法力度,建立监督体系规范企业行为
(二)加强工会组织建设
(三)做好侵权的预防工作,是对劳动者权利保护的最好的立法
(四)加强劳动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减少劳动争议事件的发生
(五)狠抓各项有关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制度的贯彻落实
(六)完善劳动争议机制
(七)提高劳动者组织化程度从而推进集体协商制度建设
(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和完善社会保险立法
(九)根本扭转歧视劳动者的错误观念,营造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的良好风尚
五、参考文献
《劳动者权益保护法律实务》25页——31页
《劳动者权益保护自助手册》13页——16页
《公民劳动权益保护知识手册》128页——132页
优秀开题报告10
一、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选题的目的:
固定资产是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完成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指标的基本物质保障,具有使用期限长、单位价值高、周转速度慢、占总资产的比重大等特点。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固定资产由于损耗而减少的价值。这部分减少的价值以折旧的形式,分期转移到产品成本或费用中去,并在销售收入中得到补偿。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劳动生产力不断提高的今天,企业处在物价变动的经济环境中,固定资产作为一种非现性质的固定成本。折旧金额的大小和减值准备的合理计提,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收益,风险及现金流量,进而对企业筹资、投资、分配、市场价值以至企业的整体市场竞争能力都将产生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合理处理固定资产减值与折旧的相关问题,关系企业的切身利益。
2、选题的意义:
本篇论文写作的意义主要是通过对固定资产折旧的理论概述,比较分析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结合固定资产折旧在我国企业中的实务操作,探讨现行固定资产折旧在实际应用中的影响和问题,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我国固定资产折旧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以满足企业固定资产核算的要求,使其既谨慎又具有活力,不断提高企业的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文献综述:
西方折旧会计伴随着20世纪初铁路运输业的发展而产生。著名会计学家Hatfield曾在一篇文章中描述到处理折旧问题的不同方法或程序有36种之多,可见折旧问题很复杂。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专门用语委员会在1953年对折旧会计下了一个定义:“折旧是以系统的、合理的方式将有形固定资产的成本或其他计价基础减去残值(如果有残值的话)后的净额,分配到资产(也可能是一组资产)估计使用年限中去的会计处理方法。折旧是一个分配过程而不是一个计价过程。”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1976年10月颁布的第4号会计准则《准则》中,将折旧定义为:“折旧,指按照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分配其应计折旧额。”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第3辑《论财务会计概念》中给折旧以语义上的解释。它认为因使用而引起的磨损是折旧的主要原因。但它也承认折旧“费用既非与特定的营业收入、也非与特定的报告期直接有关”。
会计人员认识到固定资产的寿命有限,在作账户处理时,考虑到资产必然要报废这一事实。在20世纪之前,许多企业并不计提折旧,使早期的股利发放中包含了部分投资的返还。当企业需要重置其资产时,才发现无法重置。至此对,折旧才真正引起人们的重视。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许多企业在处理折旧事项时采用的是定期对资产进行重估,或在重置或报废当期作为费用处理。直到20世纪30年代,折旧才被认为是成本在资产使用年限内的分配,许多分配方法才被提出。
在埃尔登·S.亨德里克森1965年所著的《会计理论》以及汤云为、钱逢胜所著的《会计理论》中,所有的分配方法分成如下几种样式:根据生产经营活动或资产的使用情况分配折旧;直线或固定费用折旧法;递增费用折旧法;递减费用折旧法。 这4种方法都属于成本系统和合理的分配方法,在使用成本分摊法之前还有一些折旧方法,比如盘存法、重置法等,在实务上还有被沿用。
针对我国新的经济环境与出现的新问题,20xx年财政部最近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对企业固定资产的确认计量,折旧的处理、减值准备的计提以及报表信息披露等做出了系统的规定,也吸纳了许多国际通行的处理方法。准则对固定资产折旧政策(如计提基础、预计使用年限等)有所调整,更倾向于企业采用谨慎的原则。)
(二)个人综述:
关于固定资产折旧会计的文献研究主要集中在关于折旧的含义和折旧计提的方法上,关于它们的争论和观点很多,至今没有形成统一的、普遍的'理沦。目前的文献研究侧重点往往不是放在固定资产及其计量上,关于固定资产折旧的研究也相对薄弱。而且,现有文献对固定资产折旧和减值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则更少。我还将继续沿着前人的观点和研究成果,本着不同的方面采用新的不同的方法进行研究。
三、论 文 提 纲:
前言: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一定时期内为弥补固定资产损耗按照规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提 取的固定资产折旧,或按国民经济核算统一规定的折旧率虚拟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一般不得随意变更。
第一章 固定资产折旧的基本理论
1.1 固定资产折旧的定义
1.2 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主要因素
第二章 折旧的主要方法及比较
2.1 折旧计算的方法
2.2.1平均年限法
2.2.2 工作量法
2.2.3 加速折旧法
2.2 对几种常见折旧法的比较
第三章 固定资产折旧的影响
3.1 固定资产折旧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
3.2 固定资产折旧对利润表的影响
第四章 折旧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建议
4.1 固定资产折旧计提折旧应注意的问题
4.2 改进固定资产折旧的建议 第五章 结束语
四、论文写作进度安排
每年的大学毕业生都会在学期最后一段时间顶岗实习,在此期间不只要实习,而且都要一边实习一边在期限内完成一篇自己的毕业论文,但是还得按时上班,必须得有自己的论文安排计划,以至于到交论文之前能把毕业论文整理好。 我的论文写作进度安排如下
20xx年9月25号细心的选择好论文题目。
20xx年9月25--9月29号指导教师与我见面,指导我论文选题的初步认识,探讨从那些方面入手。
20xx年10月8号—20xx年10月25号收集有关资料信息,熟悉相关方面的知识。 20xx年10月26号由指导教师下达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制定毕业论文(设计)相关计划.。
20xx年10月27---20xx年10月28号完成开题报告,并交给指导教师审阅.指导教师将开题报告电子版统一提交至系里留档.指导老师审核后修改后返回
20xx年11月5号—20xx年1月1号将组织毕业论文设计以及初步检查,检查内容涉及:和论文(设计)任务书的执行情况;指导教师的指导情况;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各环节的跟踪检查及改进措施.完成初稿。
20xx年1月1号完成论文(设计)初稿,并交给指导教师审阅.并根据指导教师提出的修改意见对论文(设计)进行修改。
20xx年1月1号---3月1号根据初稿进行修改,完成第二次写作,并且交老师查看修改
20xx年3月1号—-3月31号对论文进行第二次修改,并且完成最终的定稿交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评阅。
20xx年4月论文写作到此结束,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答辩. 以及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并将相关材料和工作总结报教务部备案.
五、参考文献
1. 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编.初级会计实务.20xx年12月
2. 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编.中级会计实务.20xx年1月
3. 王来群主编.基础会计学.20xx年8月
4. 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用书编审组编审.初级会计实务全程应试辅导
5. 企业会计准则第四号—固定资产(20xx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自20xx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
优秀开题报告11
说 明
1.论文的开题报告是保证毕业论文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为规范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特印发此表。
2.学生应通过调研和资料搜集,主动与指导教师讨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开题报告。
3.此表填写一式三份,一份学院教务办留存,一份交指导教师,一份学生本人自存。
4.开题报告需经指导教师审查同意,方可正式开始论文写作工作。
5.本表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一、选题的意义和研究现状
二、研究方案
优秀开题报告12
(一)研究意义
当前,我国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和人本关怀方面做的不够全面,主要是因为高校的大部分资助工作只关注经济方面的问题,对于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没有得到广泛的关注。在经济方面也存在部分的不足。因此,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关注贫困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是极其重要的,贯彻“以人为本”理念也是极其必要的。本文主要在对高校贫困生的关怀,包括贷款和以人为本两大方面,在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人文关怀体中,也确保贫困大学生在其中的心理健康发展。
(二)研究内容
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五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现状以及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高校贫困生关怀体系的内涵和理论依据。主要包括对高校贫困生关怀体系内涵、高校贫困生关怀体系内涵、高校贫困生关怀体系基本框架的分析研究;
第三部分,我国高校贫困生关怀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三部分,即高校贫困生资助制度不够完善、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和素质发展关注不够全面,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无法得到全面发展;
第四部分,完善高校贫困生关怀体系的对策,主要有三个对策,即确立政府在改善贫困生资助体系中的地位、改善高等院校的贫困生资助机制,以及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五部分,本文的结论。
(三)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确定高校贫困生的关怀体系内涵,从概念本身出发,深入了解资助体系与心理健康两方面的结合,关注贫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运用到本文的关怀体系完善中,确保贫困生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解决相应的问题。
立论根据及研究创新之处
本文主要通过文献分析法、访谈法、案例分析法,来进一步了解当前高校贫困生的生活学习,以及心理健康等问题,提出相应的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的完善,并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将此方案落实到本文的写作中,为高校贫困生的生活提供解决方案。
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步骤、技术路线及可行性论证:
(1)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三种研究方法,即文献分析法、访谈法、案例分析法。
文献分析法:通过知网中查阅的高校贫困生关怀体系的相关资料,深入掌握与了解与本文选题相符的文献、观点、方法,最终根据前人们研究出来的理论,进一步阐明我个人的观点,形成自己的研究方向;
访谈法:对高校贫困生进行访谈,了解当前高校贫困大学生的.生活状况,其中包括学习情况、生活困难,以及心理等健康等相关的关怀体系;
案例分析法:选择几个具有典型性的案例进行研究分析,进一步深入掌握高校贫困大学生的资助体系。
(2)步骤
① 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现状以及研究方法;
② 高校贫困生关怀体系的内涵和理论依据:高校贫困生关怀体系内涵、高校贫困生关怀体系内涵、高校贫困生关怀体系基本框架的分析研究;
③ 我国高校贫困生关怀体系存在的问题:高校贫困生资助制度不够完善、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和素质发展关注不够全面,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无法得到全面发展;
④ 完善高校贫困生关怀体系的对策:确立政府在改善贫困生资助体系中的地位、改善高等院校的贫困生资助机制,以及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3)技术路线图
参考文献目录
1. 张惠芬,金忠明.中国教育简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2. 王天一,夏之莲,朱美玉.外国教育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3. 马经.助学贷款国际比较与中国实践[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xx.
优秀开题报告13
一、开题活动简况
(开题时间、地点、主持人、评议专家、参与人员等)
会议时间:20xx年3月15日
会议地点:北顺小学小会议室
主持人:段红芹
评议专家:市区教科所领导和专家
参与人员:课题主持人、课题组全体成员 ;业务副校长、教科室主任、部分中青年骨干教师
二、开题报告
(题目、内容、方法、组织、分工、进度、经费分配、预期成果等,要求具体明确、可操作,限5000字左右,可加页)。
《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实验研究》开题报告
我校申报的课题是《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实验研究》,经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审批,于20xx年11月被列为省“十二五”规划研究课题。为使课题研究落到实处,达到研究目的,今天特邀请市区教科所的领导和专家为我们进行课题论证。下面我就本课题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课题组织、进度、经费分配、预期成果等各方面作简要阐述,请各位专家给予指导和帮助。
一、研究目的
1.课题提出背景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面向21世纪所做出的战略选择,但在素质教育日益深入,新课程理念不断深化的今天,教育评价机制仍然存在着诸多缺陷与不足。在学校内部,传统的评价与考试制度,严重制约了素质教育的实施,无论是校长还是普通教师在社会的压力和功利主义影响下,不得不为学校的“声誉”和单位的“成绩”而忽视甚至放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解决这一顽症的根本途径就是改变 “以升学率和成绩评价教育的单一评价机制”,建立多元化多方位的综合素质评价机制,引导评价制度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对学生进行综合的素质培养与评价,使学生成为真正健康的人,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担当起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我校在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面已进行了多年的研究与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理论认识和实践经验,为了进一步拓宽评价的渠道与途径,完善评价的方法、内容、形式,彰
开题主要研讨课题研究的可行性,重在清晰思路、聚焦问题和分工落实。 开题活动建议由市级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或高校科研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并尽可能向社会开放
显评价的功能与实效,进一步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等功能,经教科室研究考察,确定了这一实验课题。
2.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改变过分重视量性评价的倾向,对不易量化测验的学习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探索出行之有效的评价手段。
(2)从单一重视主科测验转向全学科综合考察;从只重视结果转向过程的跟踪、观察和反馈记录。
(3)更新拓宽教师观念,改变有些教师对学生素质评价理解不深,无法渗透到日常教学中,甚至把综合评价误以为综合评分等问题。
(4)在操作层面,通过本课题的实验研究,细化评价内容,量化评价标准,完善评价体系,促进全方位落实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
二、研究现状
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深圳育才小学于20xx年8月参与课改实验以来,在实践中学习、研讨、探索和创新“评价制度”,创建并组织实施了“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法,对“促进学生发展的多元评价体系”作了探索性研究,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为了使评价内容能更好地体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又将评价内容、方法不断规范和完善,创建了“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学分制评价手册”,得到了家长、老师们广泛地认可。
福建省泉州市实验小学把期末考试的考场安排在学生家里,他们还推行了一种没有“标准试卷”的考试,学生不但不怕考试,还感到其乐融融。同时,该校统一制作了能体现学生综合素质的“素质教育袋”,学生拥有了自评空间,使评价具有了多种维度,并可以有效地跟踪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美国等西方国家开始在教育领域运用“档案袋评价”, 收集、记录学生自己、教师、同伴作出评价的相关材料;韩国对小学生逐行评价,强调对学生认知、情感、身体等领域进行全面综合评价,综合地评价学生个人变化与发展。
2.本课题与之联系与区别、预计有哪些突破
本课题与国内外运作的评价模式的联系在于都能激励学生的内在发展动力。区别在于该课题的研究重点关注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元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通过该课题的研究期望在以下四方面有所突破:
①试图构建一整套与新课改理念相适应的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评价体系;
②力求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评价内容趋于多样化,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③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寻求拓宽评价方式的切入点,探索适应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学科活动评价规律;
④通过该课题的研究,探索扩大评价主体多元化的途径,改变评价主体单一的现状。
三、理论依据
1.课题界定
小学生素质:把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六个方面做为基础发展目标,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引领每一个孩子做最好自己。
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不仅关注学生学业成绩,而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现和发展小学生多方面的潜能,运用不拘一格的方法综合评价学生在知识与技能、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变化与进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培养能力、建立自信,不断获得发展。
实验研究: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评价的终极目标,通过对小学生心理、认知发展水平的'观察、实验与研究,分析制定出准确、公正、科学的评价方案,对小学生反映出的可教育性和实际发展水平进行系统分析及趋向判断,促进学生自我认知、自我完善。
本课题是指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手段全面呈现小学生成长现状,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引导作用,帮助小学生发展和完善自我。
2.研究依据
1、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的智力是多元性的。应该摈弃以标准的智力测验和学生学科成绩考核为重点的评价观,从多方面观察、评价和分析学生的优点和弱点并把由此得来的资料作为服务于学生的出发点,确实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出初步的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能力,使评价确实成为促进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的有效手段。
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不同认知发展阶段的儿童年龄差异较大,即使处于同一认知发展阶段内的儿童年龄差异也很大。所有儿童按照相同的发展顺序经过各个阶段,但发展速度不同。因此,我们必须承认发展进程的个体差异,在对小学生的评价上,也应如此。
3、人的主体发展理论:人的主体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本体主体性(指人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和把握外界与自身的方式)、价值主体性(指求真、求美、求善和求自由的主体性)、实践主体性(指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人的主体生成、发展和呈现)。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理应注重培养和发展人的主体性。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1.构建学生素质综合评价体系,制定行之有效的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细则。
2.设计科学的评价方法。采用灵活多样、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关注过程评价,全面描述学生发展状况。(1)变以往的期末一张试卷评价为设计活泼、全面的综合性评价,全面改进考试内容、考试方式、考试结果处理,注重学生学科素养的全面提高。(2)探索出对学生日常评价和阶段评价相结合的追踪式评价流程。(3)为学生创建展示才华、
张扬个性特长的舞台。(4)多元化评价方式。让教师、学生、家长都成为评价的参与者;并把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家长评价和学生互评有机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评价的功效。
3.建立活动教学体系,丰富学生生活内容,评价成绩展出激励。(1)学科素养全面测评。(2)社会性自主活动。(3)创造性群体活动。(4)兴趣小组活动。
(二)研究方法
准备阶段主要采用预测法、观察法、调查法问卷法。
实施阶段主要采用对比试验法和案例研究法。
对比实验法:从学习兴趣、合作意识、接受程度、评价效果等方面对比观察评价实施前后学生的变化,统计并分析实验数据。
案例研究法:在研究中选择一个或多个与儿童有关的某件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观察、调查和追踪,获取相关的信息和资料,对一个个案例进行分析和研究,寻找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标准、方法及操作步骤。研究过程中辅助使用的方法还有观察法、统计法、谈话法、行动研究法等多种实验方法。
总结阶段主要采用文献法、经验总结法,注意积累原始资料,按研究内容写出阶段性总结和研究报告。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多种方法灵活运用,边实践、边探索、边修改、边完善、边总结。
五、课题组织与研究计划
(一)成立课题组
主持人:朱桂青
成 员:杨文波 郑志芳 王秀双 朱桂芬 徐 娟 万吉雷 王文利
课题主持人任北顺小学副校长,分管教科研工作。先后参加国家、省、市、区级多项实验课题,积累了一定的课题研究经验。课题组成员都是青年骨干教师,有省市级教学能手,有教坛新秀,教学经验丰富,参与活动积极热情,都有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
各位成员在各级各类的活动中,课堂教学、优秀论文、教学设计、教学课件等获得过不
同等级的奖励。可以肯定地说,本课题一定能够按期完成目标任务,取得预期研究成果。
二)工作步骤
1.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xx.9-20xx.12)
为开展实验做好思想、人员、组织的前期工作,创设实验的必要条件。
(1)成立课题实验小组。(朱桂青)
(2)制定课题实施方案。(杨文波 郑志芳)
(3)进行评价改革的宣传,使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及家长了解并认同评价改革
的理念。(朱桂青 杨文波)
2.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xx.1-20xx.1)
(1)组织实验教师学习教育评价理论及课题实施方案(朱桂青 杨文波)。
(2)制定、督导、实施小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方案。(杨文波 郑志芳 王秀双)
(3)制定、督导、实施小学生非学业成绩评价方案。(徐 娟 万吉雷 王文利)
3.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xx.2-20xx.8)
(1)收集整理实验资料。(朱桂青 杨文波 王秀双 徐 娟 朱桂芬 万吉雷)
(2)撰写实验总结报告。(郑志芳 王秀双)
(3)课题组申报科研成果。
(三)预期研究成果
1.对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摸索出具有可操作性强的评价方案,制定出具有校本特色的《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细则》。
2.课题实验优秀论文、科研成果汇编。
3.装订相关子课题的个案研究成功案例。
4. 整理小学生素质评价资源库。
六、经费保障
学校对本课题的研究经费将予以全程、全力支持保障,保证课题研究所需的全部费用,如:研究设备、工作资料、培训学习、考察交流、专家指导、开题、结题、奖励等项费用,均在办公经费中合理开支,确保不因经费原因影响课题研究进度与效果。
我们期望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与实验,进一步拓宽我校教师对学生素质综合评价的渠道与途径,完善评价的方法、内容、形式,彰显评价的功能与实效,进一步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等功能,努力形成对学生综合素质的科学评价体系。
课题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三、专家意见
(侧重于对课题组汇报要点逐项进行可行性评估,并提出意见和建议,限1000字左右。)
评议专家小组在听取了该课题的开题报告后,进行了认真的全面论证分析,观点综述如下:
课题选题能够立足实际,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课题的实施推进能够发挥促进学校发展、学生提高的功效。该课题的.研究旨在努力实现评价是激励、评价是指导、评价是教学相长的作用,引领学校教师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客观地承认学生差异,尊重差异,并因材施教地发现、发挥、发展学生特长,扬长避短,发展个性。
研究中要多关注、多借鉴其他国家和先进学校的已有经验,结合相关研究理论思考总结,形成具有自己校本特色的小学生素质评价体系,在实践中边思考、边补充完善。勇于实践,勤于实践,才能实现从感性认知到理论升华的跨越。要注意随时留下学生成长的足迹,用客观、公正、发展的视野处理和对待学生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实事求是,既不夸大,也不缩小。我们教师的责任是留给孩子成长的快乐,而不是成长的失落和颓废。
需要指出的的是该课题要进一步明确课题界定范围,规范课题表达语言和填写格式,重视过程性研究资料的积累,建立起多层次的课题研究立体网络,明确每一的工作目标和行动计划,从调查分析——整体方案——活动记录的各个方面都要有专项档案材料。坚持在做中提升,做中完善。
要注意报告设计中保持研究目标、内容与预期成果的前后一致性。研究过程还要更加细化,以校本研究意识进一步增强做好课题工作的主动性和紧迫感、责任感,力争形成一套比较完善、操作性强的课题工作实施方案,按计划严格落实。
希望课题组能够明确本次开题论证会的工作要求,在课题界定严密性、设计一致性、研究路线一致性三个方面再动动脑筋,想想办法,下下功夫,把课题开题报告做得更加精致规范,祝愿大家“研得科学、教得高效、活得幸福”。
评议专家组签名
年 月 日
四、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意见
科研管理部门盖章
年 月 日
五、市级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意见
市级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盖章
年 月 日
优秀开题报告14
一、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目的
地震勘探技术始于20世纪初,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地球物理勘探界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
在地震勘探领域,地震剖面是第一手的地下地质信息源,其所包含的断裂、褶皱等构造信息也是极其丰富。地震波在其传播过程中,通过能量和信息的转换,将表征各种地质现象的信号输出在地震剖面中。
地震剖面是由地震勘探野外采集而得,且环节众多,每个环节中所需的工作手段和采集仪器均不同,相应的会伴随各种人为、仪器或自然环境所造成的不确定性因素,这样致使最终所采集到的信息中会存在很多与实际地质情况并不相符的假象,这些假象会误导数据解释人员对实际地质构造的判断。即使地震剖面所传递的构造信息与实际相符,但在地震数据的解释环节,也很可能因不同解释人员的主观因素而导致同一条地震剖面的构造解释结果出现多解性。比如断层,在地震剖面上最直观的反应便是同相轴的不连续但导致同相轴错断的原因很多,故不是所有的同相轴错断现象均表征断层。
对于地震勘探中的断层解释而言,通过对地震剖面做处理,若能精确地检测到真实断层信息,并压制伪断层信息,这无疑对后续的断层解释环节是一大福音,因此本文针对地震断层检测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二、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地震属性一词始于20世纪70年代,可用于刻画地震数据中不同地质特征信息。地震属性分类很多,本文主要涉及以提取断层特征为主的属性。
断层地震响应主要表现为地震波同相轴位移或中断等横向不连续的特征,这些特征是人工识别断层的基础,但是人工识别断层效率低,主观性强,解释能力局限。所以,学者们针对断裂系统的精确解释,提出并应用了很多地震属性技术来检测地震数据中的相邻地震道波形的不连续性。
Bahorich和Farmer(1995)提出了在三维断层解释技术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基于互相关的第一代相干算法,Marfurt等提出了基于多道相似性的第二代相干算法,Gersztenkorn和Marfurt()提出了基于特征结构的第三代相干算法。相干体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断层的解释效率,大部分断层自动检测技术也主要是以这三代相干体技术为核心进行改进的。然而,传统的基于滑动窗口的相干体属性对处理数据信息中的局部非平稳特征有一定的难度。近年来,更多的断层自动检测技术被开发用以解决以上问题。方差体技术被用于检测地下断层及地层不连续变化信息取得了非常卓越地成效,混沌体技术依据地震振幅值的混乱性来表征地层的不连续性。这些属性均能突出地层的横向不连续性,但是对地震数据的质量要求较高,同时噪声等伪断层信息可能使检测到的断层呈断续状,缺乏一定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故很多学者致力于改善这种情况,提出利用蚁群算法、Hough变换等数学算法来强化这些属性体中断层特征,从而将表征同一条断层的信号变成连续的线条。
三、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本文通过调研,总结了目前断层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并针对可表征断层特征的地震属性结合某种数学算法的模式进行了着重的研究,并发现相应一些方法中所存在的缺点,然后以此不足为突破口,对相关方法作了改进,并通过八个章节对本文所改进的断层检测方法作了详细阐述。
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研究的断层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及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几种以地震波同相轴横向不连续特征为基础的地震属性的基本原理,包括梯度一致性及梯度加权一致性、C2和C3相干属性、方差属性,其中梯度一致性是本文所提出的一种新的地震属性,并为了提高其抗噪性,又进一步对其作加权处理,提出了梯度加权一致性。此外,本章还对比分析了这几种地震属性对地震波同相轴的横向不连续性的检测能力。
第三章主要介绍了一些图像处理中技术理论,包括图像分割处理中所用到的自适应阈值选取方法和数学形态学理论,这些技术在本文的`断层检测方法中均有被用到,所以提前在此章节做理论铺垫。
第四章主要介绍本文所提出的新断层检测方法-基于地震数据梯度加权一致性的蚁群算法的基本原理,并通过理论地震模型对该方法作了验证,之后与常规的基于方差属性的蚁群算法及基于C3相干属性的蚁群算法的断层检测效果作了对比分析。
第五章主要是对基于地震数据梯度加权一致性的蚁群算法在实际数据中的应用效果作了分析研究。
第六章主要介绍了基于地震数据梯度一致性的Hough变换应用于断层检测的基本原理,并针对此方法的缺点进行了分析改进,拓宽了其应用于断层检测的范围。
第七章主要验证了本文改进的基于地震数据梯度一致性的Hough变换的断层检测方法在实际数据应用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将其与基于蚁群算法的断层检测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
第八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创新点、及今后继续研究的方向。
四、本课题创新点
本文主要有以下几个创新点:
1)、在指纹图像中,一致性是利用梯度向量方向的集中程度来指示局部邻域各向异性强度的一个度量,本文将其作为一种新的表征地震波同相轴横向不连续性的属性,结果可指示断层位置,并且受地层倾角影响极小。
2)、为了提高地震数据梯度一致性的抗噪性,本文对其进行加权处理,并通过与其它表征地震波同相轴不连续的属性对比可见,本文所提的梯度加权一致性具有更高的抗噪性。
3)、首次将地震数据梯度加权一致性和蚁群算法进行结合应用于断层检测,并对比常规的基于方差属性的蚁群算法和基于C3相干属性的蚁群算法的断层检测效果,本文所提方法具有以下优点:抗噪性更高,断层边界收敛能力更强;在增加断层连续性的基础之上,对断层的延伸长度展现地更完整。
4)、首次将地震数据梯度一致性结合Hough变换应用到断层检测中,该方法在断层定位精确度方面要优于前人所提的基于相干属性的Hough变换的断层检测方法。
5)、原始的基于Hough变换的断层检测方法只能检测单一断层,针对此缺点,本文结合聚类分析进行了改进,通过理论地震模型和实际地震数据的验证,表明本文所改进的方法能同时且有效地检测出地震资料中所包含的多条断层信息。
6)、在对地震数据梯度一致性进行阈值分割获取二值数据环节,原始的基于Hough变换的断层检测方法是人为设置阈值,费时费力,为了提高计算效率,本文分别利用最大类间方差法和迭代法来实现对地震属性的自适应阈值分割,经理论地震模型的验证,基于这两种方法所获得的二值数据,均能为Hough变换环节提供有效的断层信息,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
五、参考文献
[1]马灵。海上地震数据多缆采集与记录系统设计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xx.
[2]彭土有。基于QT-GPU的地震数据特殊处理解释一体化平台关键方法技术研究.成都理工大学,20xx.
[3]李怀良。复杂山地多波宽频带地震数据采集关键技术研究.成都理工大学,20xx.
[4]曹蓓蓓。面向服务的区域性地震数据共享平台研究.上海大学,20xx.
[5]仝中飞。Curvelet阈值迭代法在地震数据去噪和插值中的应用研究.吉林大学,20xx.
[6]张友加。地震数据可视化技术研究及应用.湖南大学,20xx.
[7]薛念。基于Curvelet变换的地震数据插值和去噪.西南交通大学,20xx.
[8]张博。基于稀疏变换的地震数据去噪方法研究.浙江大学,20xx.
[9]吕鹏全。海量地震数据并行处理中作业调度优化的研究.东北石油大学,20xx.
[10]冯翔。基于hadoop的地震数据分布式存储策略的研究.东北石油大学,20xx.
[11]罗腾。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地震数据重构方法研究.吉林大学,20xx.
[12]王士刚。地震数据解释中小波去噪方法研究.吉林大学,20xx.
优秀开题报告15
一、题目名称及来源
(一) 题目名称:河北省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变化趋势研究
(二)题目来源
本文在导师顾六宝教授的指导下,在导师的关于财产性收入课题研究基础上,自拟研究题目。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现状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通过本文的研究,期望达到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通过分析河北省居民财产性收入的不同来源,找到可以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途径,从而达到提高居民收入的目的;其次,根据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差距比较,得出低收入群体的影响因素,为达到扩大中等收入阶层的目标,并给出提高低收入群体的财产和收入相应对策和政策建议,第三,实证比较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差距,消除造成财产性收入差距的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我国经济保持高速的增长,国内人均可支配收入有了显著提高,从20xx年到20xx年开始,我国居民收入中的财产性收入呈现大幅增长的态势,其增长速度超过了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然而在总量上,财产性收入占居民纯收入的比重只达到2%左右,高的增长速度和极低的比重说明财产性收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通过“创造条件”,如提高城市居民的工资收入、增加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转移性支付、完善金融市场及其制度规范、加大培养人民群众的理财知识等等,可以提高人民收入,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推动国内经济繁荣,特别是有利于提高人民消费水平,拉动内需。
党的十八大报告的“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一章中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的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那关注,引起了人们特别是学术界的热烈讨论。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宏观经济形势的巨大变化,居民收入中的财产性收入有了大幅度的增加,说明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结构开始发生显著的变化,对此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于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理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实行的是“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财产性收入就属于多种分配方式。财产性收入的提出就发展 “多种分配方式”的内涵和强调了它的重要性。随着个人收入及财产数额的增多,财产性收入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发展到现阶段的高速增长,在实践上增加了人们扩大收入来源的途径。对于中低收入阶层的人们来说,积极努力的创造、拥有财产性收入能够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缩小与高收入阶层的收入差距,有利于促进共同富裕。
因此,以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的相关理论为基础,研究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来源、差距及发展趋势是有很必要的。
(二)研究现状
国内对居民收入差距的研究较多,相关文献很多,比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有:
中国在xxxx年代初的收入差别程度“与同样发展水平的公有经济国家在收入概念可比范围内的`收入分配差别大体一致”,对目前的收入差距持“两极未分化论”。作者还在理论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调整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将我国收入分配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其中的许多结论和政策建议更是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2)赵人伟、李实等众多学者对我国目前的收入差距持“失当论”。他们有的从静态的横向比较角度把收入差距描述为“过高”;有的从动态的纵向比较角度把收入差距描述为“恶化”。赵人伟、李实在《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中对收入差距进行了国际比较: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达到了0.445,这低于非洲和南美的一些国家,但高于亚洲的一些国家,更高于欧洲发达国家的普遍水平。但是这种国际比较方法本身却受到了批评。魏众等人从纵向发展的角度认为:随着市场化的进程,收入分配状况将进一步恶化。
(3)清华大学的李子奈教授通过基尼系数、人均纯收入等数据表明了1978年以来居民收入差距明显扩大,并实证地分析了这种现象的必然性,还设计了居民收入差距宏观调节的数量界限,提出了计算贫困线的方法,最后论证了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是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障。
国内研究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较少,主要有:
李金凤、李晶龙(20xx)在对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的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财产性收入对中国贫富差距带来的影响,认为财产性收入的存量因素是财产性收入实现的基础,财产性收入的流量因素是财产性收入实现的方式。
周青梅在《财产性收入、收入差距与政府公共政策选择》(20xx)中认为短期内财产性收入的增加会拉大我国收入差距,但长期看,财产性收入有利于中等收入这的崛起从而缩小收入差距同时政府在政策选择上应保障低收入者的生活,并最终缩小收入差距。
巴曙松(20xx)认为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首先要让更多的人能够拥有财产,财产是财产行收入的前提。财产性收入的形成来自于财产,而财产的形成和积累一般来自与劳动收入的节余。因此,要提高财产性收入水平,就必须提高工资等劳动性收入的水平。
丁俊峰(20xx)从金融的视角出发,认为发挥金融功能是促进群众财产性收入提高的关进因素,因此,深化金融改革,健全金融理财市场,开拓农村金融市场,加强金融市场监管是保证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必要条件。
还有很多学者提到了《物权法》的实施保证了居民的财产有明确的产权,对保护群众的财产性收入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
第四篇:优秀开题报告
优秀开题报告
优秀开题报告1
设计(报告)题目1例尿毒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设计(报告)题目来源自 选
设计(报告)题目类型 临床研究
(内科护理) 开题时间20xx年8月30日
一、设计(报告)研究意义
该病例是本人在实习期间亲自护理的患者。该病是尿毒症最常见的并发症,病情复杂,病死率较高,患者出血呕血、贫血、头晕乏力等症状,是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该患者临床治疗多以通过血液透析清除血液中的代谢废物、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失衡,清除体内多余水份和药物止血治疗为主,同时配合氧疗、改善呼吸状况、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实施有效的综合护理措施,高质量有效的护理对改善患者的上消化道出血、贫血休克状况,有效抢救生命和转危为安至关重要。
本课题(报告)研究对减轻患者痛苦、促进舒适,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二、设计(报告)主要研究的内容、预期目标
(一)主要内容
1、尿毒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观察。
2、氧疗与药物止血治疗等综合护理措施对提高尿毒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二)预期目标
针对患者具体病情给予氧疗、药物止血治疗、病情观察、生活护理及心理护理等综合性护理干预,促进患者舒适、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三、设计(报告)的研究重点及难点
(一)研究重点
尿毒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观察。
(二)研究难点
输氧的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
四、设计(报告)研究步骤(进度安排)
起止时间 阶段内容
① 20xx年7月~8月 选题与科研设计(含报告开题)
② 20xx年9月~12月 查阅与收集整理资料
③ 20xx年1月~2月 报告写作、完成初稿
④ 20xx年3月~4月 反复修改后定稿、打印装订报告
⑤ 20xx年5月 准备答辩、现场或网上答辩
优秀开题报告2
研究生姓名 研究生学号
工程领域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培养类别 全日制( )在职( ) 论文题目 校内导师 校外导师
填写日期 20xx年 10月 17 日
东北石油大学研究生学院制表
填 表 须 知
1、开题报告的文字材料经导师审阅同意。
2、工程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实践或工作单位的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可以是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论文选题应体现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
3、硕士开题报告在3000字以上,表格高度可根据内容自行调整。开题报告的文献阅读量不少于30篇。
4、开题报告一般在第三、四学期之前完成。开题报告根据论文选题情况在校内或实践单位公开举行。开题报告的评议小组由3~5名以上熟悉本领域的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组成,其中一名专家或研究生导师任评议组组长。
5、开题报告的时间、地点须提前三天公布,欢迎实践或工作单位人员或校内师生参加旁听。
6、开题报告必须在二级院进行存档,作为中期检查及答辩时参考对照资料。
7、本材料系永久性档案,请用蓝黑、碳素墨水或墨汁等耐久材料书写。
8、本表可以下载打印,打印时请使用A4纸正反打印,不得改变表格内容及格式,内容较多可以加页。签名部分必须由签名者亲笔签署。
9、有关详细规定请查阅学校相关管理规定。
优秀开题报告3
学位论文题目:聚类算法研究及其在IDS中的应用
一、论文的研究内容
论文的研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研究新的高效的聚类算法;一是把已有的聚类算法或论文提出的新算法和入侵检测技术相结合,从而提出一个好的入侵检测模型。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点:
第一、针对聚类算法的研究问题:
1、如何提高算法的可扩展性
许多聚类算法在小于200个数据对象的小数据集上是高效率的,但是无法处理一个大规模数据库里的海量对象。现有的聚类算法只有极少数适合处理大数据集,而且只能处理数值型数据对象,无法分析具有类属性的数据对象。
2、如何处理离群点
在实际应用中,估计数据集中的离群点可能是非常困难的,很多算法通常丢弃增长缓慢的簇,这样的簇趋向于代表离群点。然而在某些应用中,用户可能对相对较小的簇比较感兴趣,比如入侵检测中,这些小的簇可能代表异常行为,那么我们需要考虑在对算法影响更小的前提下,如何更好的处理这些离群点。
3、研究适合具有类属性数据的聚类算法的有效性
对聚类分析而言,有效性问题通常可以转换为最佳类别数K的决策。而目前有关聚类算法的有效性分析,大都集中在对数值数据的聚类方式分析上。对于具有类属性的数据聚类,还没有行之有效的分析方法。
第二、针对聚类算法在IDS应用中的研究问题:
1、如何结合聚类技术和入侵检测技术取得更好的效果
很多的聚类算法都已经和IDS应用环境结合起来了,很多研究者对前人提出的算法作出改进后,应用到IDS系统中去,或者提出一个全新的算法来适应IDS的要求。随着聚类技术的不断发展,聚类技术在入侵检测中的应用将是一个很有前景的工作。我们需要把更好的聚类技术成果应用到入侵检测中。
2、利用聚类技术处理入侵检测中的频繁误警
虽然入侵检测是重要的安全措施,然而它常常触发大量的误警,使得安全管理员不堪重负,事实上,大量的误警是重复发生并且频繁发生的,可以利用聚类技术来寻找导致IDS产生大量误警的本质原因。
二、学位论文研究依据
学位论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聚类分析研究已经有很长的历史,其重要性及其与其他研究方向的交叉特性已经得到了研究者的充分肯定。对聚类算法的研究必将推动相关学科向前发展。另外,聚类技术已经活跃在广泛的应用领域。作为与信息安全专业的交叉学科,近年来,聚类算法在入侵检测方面也得到大量的应用。然而,聚类算法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有一些未解决的'问题。同时,聚类算法在某些应用领域还没有充分的发挥作用,聚类技术和入侵检测技术结合得还不够完善。在这种背景下,我们认为,论文的选题是非常有意义的。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聚类算法的研究以及聚类算法在入侵检测中的应用。下面从两个方面阐述国内外这两个方面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前人已经提出很多聚类算法,然而没有任何一种聚类算法可以普遍适用于揭示各种多维数据集所呈现出来的多种多样的结构,根据数据在聚类中的积聚规则以及应用这些规则的方法,可以将聚类算法分为以下几种:
1.划分聚类算法
划分聚类算法需要预先指定聚类数目或聚类中心,通过反复迭代运算,逐步降低目标函数的误差值,当目标函数收敛时,得到最终的聚类结果,划分聚类算法典型代表是k-means算法[1]和k-modoids算法。这些算法处理过程简单,运行效率好,但是存在对聚类数目的依赖性和退化性。迄今为止,许多聚类任务都选择这两个经典算法,针对k-means及k-modoids的固有弱点,也出现了的不少改进版本。
2.层次聚类算法
又称树聚类算法,它使用数据的联接规则,透过一种层次的架构方式,反复将数据进行分裂和聚合,以形成一个层次序列的聚类问题解。由于层次聚类算法的计算复杂性比较高,所以适合于小型数据集的聚类。20xx年,Gelbard等人有提出一种新的层次聚合算法,称为正二进制方法。该方法把待分类数据以正的二进制形式存储在二维矩阵中,他们认为,将原始数据转换成正二进制会改善聚类结果的正确率和聚类的鲁棒性,对于层次聚类算法尤其如此。Kumar等人[9]面向连续数据提出一种新的基于不可分辨粗聚合的层次聚类算法,既考虑了项的出现次序又考虑了集合内容,该算法能有效挖掘连续数据,并刻画类簇的主要特性。
3.基于密度-网格的聚类算法
与传统的聚类方法不同: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通过数据密度来发现任意形状的类簇;基于网格的聚类算法,使用一个网格结构,围绕模式组织由矩形块划分的值空间,基于块的分布信息实现模式聚类,基于网格的聚类算法常常与其他方法相结合,特别是与基于密度的聚类方法相结合。基于网格和密度的聚类方法在以空间信息处理为代表的众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伴随着近来处理大规模数据集、可伸缩的聚类方法的开发,它在空间数据挖掘研究子域日趋活跃。
优秀开题报告4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本文研究的理由:观念摄影的手法,去揭示现代人,特别是都市人生活生活及思想中那些被现实束缚住的本性,通过关注一些现实问题,例如住房问题,环境污染,食品问题等,来引起人们对社会环境和生存状态的反思。
本文选题的意义:观念摄影的主旨在于通过摄影所传递的某种观念,摆脱浅层次无意义纠缠的探索过程。试图通过摄影的媒介,展现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剖析。并且提出一些有意味的话题,引发更多的更深层次的思考。因此,观念摄影往往不是给出一个答案,而是有多种可能性的指向,让观众自己悟会。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出发,着也符合审美的需求。
观念摄影的出现颠覆了传统艺术摄影标准不可动摇的地位,提供了摄影揭示当代
生活新的诸多可能性。观念摄影以其对传统艺术摄影的偏离,反证了摄影艺术的新空间。正因为观念摄影的新,使得观念摄影不能像传统艺术摄影那样建立起刻板的判断标准,也使得观念摄影更具有实验性。实验性艺术潜在的决定因素是崭新的生活体验和生命体验,好的艺术永远不会是技术的附庸,而应该是思想与生活的创造者。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在摄影诞生之初,就开始具有“观念”的意识。20世纪中后期,奥斯卡·古斯塔夫·雷兰德的《人生两途》,亨利·佩奇·鲁滨逊的《秋》,《弥留》应该是观念摄影的最早起源。观念摄影是源于西方后现代社会并波及全球的一种艺术形式。在中国,当代摄影领域最早明确出“观念艺术”(也叫观念主义)是1988年4月28日总第44期的《摄影报》上一篇《我们的作品等待社会的检验》。中国摄影出版社1991年翻译出版的《美国icp摄影百科全书》第一次相对完全地介绍了“概念摄影”(conceptual photograph)的概念。在到这两年,以摄影为形态的观念艺术正式开始以观念摄影的名义,进入了前卫画廊和收藏家的销售渠道。中国观念摄影才获得国际上的认同,并开始进入前卫画廊和收藏家的销售渠道,中国观念摄影家开始参加各种国际前卫摄影展和综合国际艺术展。国内观念摄影的代表人物有刘铮,徐恒,王劲松,丘震,马良,蓉蓉,田太权等,这些摄影家的一系列前卫摄影作品试图通过摄影媒介,对人类生存状态进行剖析,提出了一些有意味的话题,引发更多的是更深层次的思考。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研究内容:1.观念摄影的创作方式
2.观念摄影的表现手法 3.观念摄影的作品特征 4.观念摄影的作用意义
研究目标:通过研究国内外观念摄影师的作品,让我了解到摄影的独特魅力,
选择观念摄影来完成我的毕业论文,是因为当我想表达一些对现实社会的看法认知的时候,用摄影独特的视觉冲击力去完成一幅形色俱佳的画面,会使这些观念或者理念更容易被人接受。
进入新世纪以后,社会经济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正是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问题和矛盾呈现在人们面前,环境污染问题,人口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等等又称为了人们生存环境的新的威胁。但是还是有很多国家和地区宁愿以这些问题为代价来促进经济的发展,不知道这是人类的进步还是退步,因此我觉得很有必要去引发人们对于社会环境和生存发展问题的关注,进一步去反思我们所面临的生存状态。拟解决的关键问题:论文涉及到观念摄影如何具体对“观念”和“摄影”的有机结合,观念摄影的存在价值和意义。以及对于观念摄影进行实际拍摄时所面临的实实在在的问题:主要还是创意方面的问题,在观念摄影中需要准确的去传达所要表达的观念,但是又不能太直白的呈现在画面当中。因此在创意的过程中就需要特别的注意。拍摄的画面既要有冲击力,又要使观众在观看时有一定的思考。同时不能呈现太过刺激性的元素在画面当中,因此无论在阐述观念摄影对于当代社会生活所传递的信息,作用的理论层面上,还是在阐述观念摄影创作的具体操作性上,准备工作还是要做很多。
四、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和信息要点如下: 1、社会考察(根据事例进行研究) 2、文献参考(国内外研究资料的分析) 3、网络信息研究(网络资料研究分析)
五、本题目的创新之处和可预期的创造性成果
本论文题目的创新之处: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是分析研究当代观念艺术的'创作
中艺术家的心理,传播中的媒体犀利以及受众的接受心理。观念艺术(摄影)今后的发展趋势
可预期的创造性成果: 第一:创作心理
在西方资本主义铺天盖地的异化罗网中,知识分子所承受的各方面的心理压力是可想而知的。存在主义老生常谈的“苦闷与孤独”,正式这种精神际遇的典型话语概括。人在苦闷和压抑到极致时,是非要想出点什么反常的出格的行为举措来排遣和舒缓自己不可的。这正式“观念艺术”“现代主义”揭竿而起的社会心理学动因。而“观念摄影”正是通过影像这种动人和直接的方式以影像来表达一种边缘性的艺术观念。虽然边缘却更能唤起人们极大的关注和心理共鸣。产生了其特殊的艺术表现力和震撼力以及社会传达的意义。
第二:传播心理
作为艺术家来说,面对大众传媒文化对人们日常生活的控制,他们更愿意让艺术品走出展览馆,直接与观众交流。甚至迫使观众在一种被动的情况下接受艺术信息的传播,实际上在公共场所里的传统雕塑从来就是这种“强迫接受”的方式。当艺术家一旦产生与观众直接交流的意图,往往就会让艺术品走下画架和墙面,而采用直接的传播方式。
六、论文工作量、研究计划、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办法
论文预计3万字左右。配以相关插图,调查问卷的平均值表格。
七、与本题目有关的研究工作积累和已取得的研究工作成绩
选择观念摄影作为我的研究生毕业论文题目,一方面观念摄影是我感兴趣的一个方向,另一方面也是对我研究生三年摄影研究学习的一个总结。同时本人对于观念艺术中的心理分析进行了大量的资料研究。认为越是在社会问题激化,社会状况呈现出一种边缘的状态时,观念艺术越能激发出其特有的魅力与价值。而观念摄影真正能做到让受众思考以及认知这个浮华的时代。
八、已具备的研究条件,尚缺少的研究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
已经梳理出清晰的论证思路,同时又有比较丰富的资料和网络资源的配备。结合到实
际生活中的调查问卷,都让我很有信心对观念摄影进行比较系统详细的思考和论述。存在的矛盾是资料的论点在相辅的情况下产生一些冲突甚至是对立。需要查证更多更权威更有时效性的资料以及更深入的调查进行尽可能客观的论证统一。
优秀开题报告5
一、课题的提出
新课改逐步进入课堂,教学观念,教学行为有了新的变化。课堂教学变得开放,灵活,学生的主体性,自主学习和实践探究的机会,也相应增多,老师的主导性显示无尽的力量,改革教育方法,探索高效课堂的模式,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关注点,并成为教研的课题。
实施开放式高效课堂教学,会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以积极的态度去主动探求知识,这种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变“畏学”“苦学”为“乐学”,“我要学”;成为一种愉快的学习。体验到学习数学过程是不断地发现,探求,总结,不断的创新,从学习的成功获得乐趣,实现成功,从中树立信心,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出高素质人才。这种模式的探索,是激活学生思维,充分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的有效途径。同时,又能快速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目前,学生的思想活跃,正处于形成各种兴趣的最佳时间。我们教师要抓住有效的时期,进行教育。然而,如今数学教学情况不令人满意,只有少部分学生接受能力较强或有强烈的学习意愿。大部分学生走进了“苦学”的状态,身心疲惫,把数学学习当成苦任务去完成。其中,40%左右的.学生由于数学基础差,对数学产生了“厌学”的情绪。另有30%左右的学生,认为初中数学无用而直接放弃。这对数学质量的提高影响极大,因此,解决好这种现状成为当务之急的首要任务。
1、教学改革是发展只需。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学校的教育,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当今社会的迅猛发展急需我们进行教育改革。
2、高效是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精讲多练,适应社会的发展是顺应时展的需要,更是教改提高教育质量的必须。
3、高效是充分利用有效的时间,掌握知识的有效途径。
高效的教学艺术,是指教师在教学应用各种方案,合理有效,快捷地掌握更多知识的教学方法。使知识的能量做到最大的释放。
本课题研究依据课堂教学依托社会环境,从数学教学的性质和特点出发,针对我校的情况,引进新课标的基本理论,及当今的教育思想探求开展初中数学教育的方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实现师生互动,面向社会,向社会生活开放、拓宽数学教育途径,使学生在课堂中用数学,学数学,让学生喜爱数学,知道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数学课堂教学是充分关注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发展的需要,个性特征,认知水平,思维能力的不同,以教师为主导,学习为主体,交流合作为主要方式,课堂活动为支持,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情景,加强课堂内容,获取更大的效益。也是我们研究课堂教学的力量源泉。
二、理论依据
1、基于优化教学理念:即在有效的时间取得最大化的效果,全面地孝虑教学规律,教学原则,现代化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奠定了本课题研究依据。
2、有效的教学理论。它的基本观点是教学有没有教学效率,是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最大的能量,教师的教学就是要将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大化,因而,有效教学理论成为本研究最直接的研究依据。
三、课题研究目标
1、科研目标。
通过研究,增长教师的智慧,提高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在数学教学上有所新的突破。
2、发展目标。
活跃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学习的主人,并终身受用。
四、课题内容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有效时间,把握情况,注意取舍,做到让学生多讲一些,多做一些,更轻松一些,让学生学的更多一些。
五、研究方法
(一)调查法。
1、学生对数学的喜欢情况。
2、互助学习,以通俗的语言表述知识。
3、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引人生活中。
(二)案例法。
(三)文献法。
(四)行动研究法
六、研究成果
1、增强主体意识:
通过实验,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得到较好的发展。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联系社会生活构建数学模型,参与,合作展示学生的能力,语言能力有极大的提高。
2、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视引导学生从生活实践中,从兴趣中学习数学,运用数学,培养了学生的良好的习惯,创新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3、提升了教师的素养。
从枯燥的教学中,转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中,更灵活有效地解决难题年轻教师迅速成长。
4、撰写一些案例,心得,论文,提炼了一些好的经验和方法。为今后的研究累积了丰富的素材。
论文《数学问题生活化》
案例:《应用题教学的对策》
七、研究过程
(一)从兴趣和能力着眼。
1、数学话题轻松,使学生对数学有需求感。
2、让快乐进入课堂,相信学生,共同进步。
3、体会数学与生活联系的密切感,展示数学在生活中的美。
(二)合作讨论。
1、建立师生和谐关系。
2、让神奇的数学从生活体现。
3、记好课堂笔记。
(三)共同进步。
1、结对子帮助学生共同进步。
2、诊治错题,找出症结,引以为戒。
(四)师生的共同反思。
反思是教与学的力量源泉,是探索,总结,再探索,再总结的一个提升过程,逐步完善教学,而学生也逐步掌握知识的内涵,扩展其外延,并应用于生活实践。
八、课题研究反思与设想
1、结题不停止前进的步伐。
尽管我们这一课题按计划即将结题,但我们仍要坚持研究,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巩固与推广并拓展。
2、主要问题和今后设想。
在整个研修中,还有一些未尽之事,但反映状况良好,今后继续加强教师科研能力,在学中研,研中学,多次反复的提升,增强信心,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优秀开题报告6
一、选题的依据、意义及相关研究概括:数学不等式的研究首先从欧洲国家兴起, 自从著名数学家 G. H. Hardy,J. E. Littlewood和G. Plya的著作 Inequalities由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于1934年出版以来, 数学不等式理论及其应用的研究正式粉墨登场, 成为一门新兴的数学学科, 从此不等式不再是一些零星散乱的、孤立的公式综合, 它已发展成为一套系统的科学理论。
不等式是数学分析中在进行计算和证明时经常用到的且非常重要的工具,同时也是数学分析中主要研究的问题之一,可以说不等式的研究对数学分析发展起着巨大推动作用。在本论文中首先介绍了不等式的研究背景,然后主要研究如何求解数学分析中的不等式问题以及探讨总结不等式的不同证明方法,并对不等式的证明方法进行归类,巧妙解决不等式的求解问题并最后归纳了不等式的多种解题技巧,为以后不等式的学习做了较为详细的归纳总结,希望能对后来读者的学习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也是本人学习的一些心得。
二、研究内容及拟采用的方法
学习相关的知识、复习并掌握不等式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不同的不等式求解方法。掌握相关的不等式求解方法,并优化这些算法。 拟采用方法:
1.首先要从互联网上或书籍中收集相关的不等式例子,如:利用构造变上限积分函数、利用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利用微分中值定理证明、积分中值定理、利用泰勒公式、用函数的极值、用函数凹凸性、利用函数单调性、利用条件极值、利用两边夹法则等方法进行不等式的证明。
2.利用已收集整理得到的不等式证明方法,总结归纳数学分析中不等式的综合求解方法,并进一步展望数学不等式的证明求解方法。
三、工作的进度安排:
工作进度:
1.第5周 - 第6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准备及完成开题报告;
2.第7周 - 第9周:根据论文查找资料收集数据;开始外文文献翻译;
3.第10周 - 第14周:整理做出论文提纲,得出一些相关的结论,撰写毕业论文;完成外文文献翻译。
4.第15周:完成毕业论文初稿,打印毕业论文。
5.第16周:做好ppt,准备答辩及答辩后修改,定稿。
四、已参考文献
[1] 徐利治, 王兴华. 数学分析的方法及例题选讲【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4: 122.
[2] 刘玉琏 等. 数学分析讲义(下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234
[3] 葛云飞. 高等教学教程【M】.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20xx
[4] 扈志明, 韩云端. 高等级分教程【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8
优秀开题报告7
第一部分 选题的意义
幼儿园的一日活动计划安排是根据幼儿园地教学计划以及对幼儿发展的要求来制定的。我国幼儿园是依据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来计划并实施一日活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按照空间角度来分,可分为室内活动和户外活动。户外活动包括户外游戏、户外学习、户外休闲运动等。
我国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把“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求”作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幼儿园户外活动对发展幼儿健康身体和健全人格的形成有着极大的影响。作为幼儿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幼儿园户外活动是在开阔、自然的户外环境中,使得幼儿能够真正自由地开放地活动。幼儿在进行户外活动时,能充分地接触日光、新鲜空气、水、土、风等,有利于促进幼儿的环境适应能力。通过户外活动中幼儿的跑、跳、蹲等的练习,充分锻炼了幼儿的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增强幼儿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户外活动还能让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口语表达能力、认知能力得到锻炼的机会,让幼儿体验到分享、移情的重要性以及养成良好的习惯。
国外学前教育对幼儿园户外活动格外的重视。欧洲国家中,北欧的挪威、瑞典等由于地理环境的优势,“在开展学前教育课程中充分重视户外活动”.英国学前教育理论研究人员和一线教育工作者普遍认为户外活动“对幼儿身心发展较室内活动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英国教育机构的主要活动中注意兼顾室内活动与户外活动,常见的活动活动区包括玩水区、玩沙区、体育区等。
美国保育学校的教学内容包括室内活动和户外活动(如“玩大积木、大型玩具,爬迷津梯,去动物园”等)。日本学前教育健康领域“强调要在大自然和户外开展幼儿健康活动”.日本幼儿园户外活动重视的是“幼儿多种体验的获得,是积极情感、态度的形成”.我国对幼儿园户外活动开展的研究较少,主要是对体育活动、户外游戏、户外活动场地环境等的研究。如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生郑晶,对武汉市幼儿园户外游戏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生田丽莉,对长沙市幼儿园体育活动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当然也有对户外活动的研究,如朱家雄对国内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及设备进行过调查研究。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健康领域中,提出有关户外活动的要求:“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与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幼儿园在实施过程中,会依据本园的教学特点来开展户外活动。在实习期间,笔者发现幼儿园户外活动的时间比较零散,主要是在晨间户外活动、教学活动之后、午睡之后,每次大约20分钟左右;户外活动的组织形式以户外游戏为主,玩大型玩具、荡秋千、攀岩、玩沙包、毽子等;幼儿园每个年级段户外活动会受本班所在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之类的问题。
由于当前对幼儿园户外活动的调查研究比较少,尤其对丽水市幼儿园户外活动的调查少之又少。因此通过对丽水市幼儿园户外活动的现状调查,了解户外活动开展的一些困难和问题,包括户外活动开展的持续时间及开展频率、户外活动的场地及设备、教师在组织户外活动中遇到的疑难等,并对户外活动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对今后幼儿园开展户外活动提供些许帮助。
第二部分 有关幼儿园户外活动现状的文献综述
一、核心概念界定
幼儿园的户外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多种材料,采取多种形式,享受空气、阳光等自然因素进行锻炼的积极措施”[1].它一般“包括户外学习、户外运动以及户外休闲活动(如春游,亲子户外活动)”[2].
在本次调查研究中,幼儿园户外活动是指在幼儿园建筑物以外的`露天场所,由教师组织、幼儿自由进行的活动。本研究从户外活动的场地、设备,户外活动开展时间与频率,户外活动的组织形式几方面进行调查研究。
二、相关研究
在相关文献中,研究者主要通过问卷、实地观察法、测试、访谈法等方法调查了国内目前幼儿园户外活动的现状,研究结果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
(一)有关户外活动场地研究
冷小刚在1994年对上海市市区幼儿园体育活动现状进行了调查。从他的调查可以看出:
1.“上海市区幼儿人均体育活动场地面积从1988年的平均1.05㎡升至1994年的平均2.06㎡”[3],已经慢慢接近《规程》规定的人均2.4㎡,但是数据显示“只有15%的幼儿在平均2.5㎡”[4]的场地上进行体育活动。
2.上海市区幼儿园中水泥地的面积远远大于草地、山坡面积,这样的场地现状是不适合幼儿的发展。在,冷小刚又对上海、天津、广州、成都四个城市幼儿园体育活动再次调查,发现:1.平均“每个幼儿实际活动场地面积为6.3㎡”[5],已大大超出了《规程》中的幼儿人均面积要求。2.幼儿园中“水泥地的比例很大,为45%,相当于草地、泥地、塑胶地和玩水池的面积和(46%)”[6].这种场地类型是不适合3-6岁幼儿的身体发展。
20xx年大连市幼儿园“幼儿人均活动面积为3~4㎡”[7],与《城市幼儿园建筑面积定额(试行)》中的规定“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每生4㎡”有些出入,难以保证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充分的活动空间。此外,每个幼儿园的户外环境也不一,有的以草坪为主水泥地为辅,而有的多为水泥地草地很少。在20xx年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生郑晶对武汉市幼儿园户外游戏现状的调查中,发现“户外游戏场地最常见的区域是集体运动场和大型组合运动器械区”[8].所有的样本园多具有这些设备。另外“83.3%的样本园设置自然区,55.6%拥有沙水区”[9].然而自然区和沙水区在实际户外活动中起到的作用很少,有的沙水区无水,有的仅有沙池而无水池,有的养殖区荒废。
20xx年浙江大学硕士生孟成伟对丽水某幼儿园户外环境进行调查,从他的调查中发现:户外集体游戏场地有2个,包括“大班游戏活动场地(30米地跑道)和小班游戏活动场地”[10].其户外固定器械活动场地--组合式大型游戏器械有2个,一个分布于校门口到教学楼的通道东侧,铺有草坪;另一个在走廊的西侧铺有软质塑胶。另外“沙池是孤立在两栋建筑物之间的”[11],不利于幼儿的户外活动发展。而20xx年田丽莉关于长沙市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的研究表明整体偏少,以不带塑胶跑道场和泥地为主,这限制了幼儿的户外活动的空间。
(二)有关户外活动器械的研究
相对于户外活动场地的研究。户外活动器械的研究就比较少。
20xx年武汉市幼儿园户外游戏玩具的配置情况如下:“88.9%”[12]的样本园拥有滑梯,“83.3%”[13]样本园配有大型多功能组合式玩具,“55.6%”[14]的样本园有秋千、荡船类玩具,有攀登架(网)的样本园占“61.1%”[15],而跷跷板、木马、平衡桩等的拥有率相对较低。然而“2.4%的幼儿教师表示,近三年本幼儿园的户外游戏玩具设施几乎没变”[16].20xx年大连市“幼儿园体育设备比较齐全,但是普遍存在过时落后的现象。”[17]
1994年冷小刚的调查中显示出,上海市区幼儿园“幼儿占有小型器械的比例为1∶1”[18],“大型与中型器械与幼儿的比例为50∶1、10∶1”[19],由此看出每个幼儿都能参与体育活动,等待时间较少。19,冷小刚的调查显示:幼儿占有小型器械比例为“1∶3.5”[20],幼儿与固定器械比例为“20∶1”[21].而中大型和小型的运动器械种类“平均每所幼儿园有9.3和18种”[22].这数据说明近年来幼儿园重视运动器械的投入。
(三)有关户外活动开展频率及持续时间的研究
从20xx年武汉市幼儿园户外游戏的开展来看,“超过半数的教师每天开展1~2次的户外游戏”[23],但“仍有30.9%的教师每周才开展3~4次户外游戏,甚至7.4%的教师每周开展1~2次地户外游戏”[24].而“户外游戏持续时间在半小时以内的有80.9%,另外19.1%的教师会让户外游戏持续半小时到1个小时”[25].
20xx年田丽莉发现,长沙市“89%”[26]的幼儿园能将体育活动时间安排在2个小时及以上,而“11%的幼儿园没有达到《规程》的标准”[27].
(四)有关户外活动组织形式的研究
在冷小刚1994年的调查中发现,参与调查的所有幼儿园都将《规程》中提出的“每天必须安排1个小时户外体育活动”落实在一日安排中,只是“在时间的具体安排上种类繁多”[28].年,上海、天津、广州、成都四地所被调查的幼儿园中“54%的幼儿园达到了2小时甚至2小时以上的体育活动”[29],并以“集体和分散相结合的组织形式”[30]来开展户外体育活动。20xx年,宁姝对大连市幼儿园体育活动现状展开现状调查。他的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安排的内容单一”[31]. 然而在田丽莉于20xx对《长沙市幼儿园体育活动开展现状调查分析》一文中,可以了解到长沙市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有“户外体育活动、早操活动、远足和短途游览、幼儿运动会和体育教学活动”[32].由此可以看出幼儿园的户外活动形式呈现出较丰富的趋势。
这些研究中,都涉及到幼儿园户外活动的现状。无论从幼儿园户外环境的布置,还是户外游戏的开展,户外体育活动的开展,都能了解到部分幼儿园户外活动的开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保育员:基础知识[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xx:52-53.
[2]王春燕。给幼儿园教师的101条建议·幼儿园课程[M].江苏: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328-335.
[3][4][18][19][28]冷小刚。1994年上海市区幼儿园体育活动调查报告[J].上海教育科研,,(01):47-48,44.
[5][6][20][21][22][29][30]冷小刚执笔。1999年我国部分省市幼儿园体育活动现状调查[J].学前教育研究,20xx,(06):20-21.
[7][17][31]宁姝。大连市幼儿园体育活动现状的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xx,(01):15-17.
[8][9][12][13][14][15][16][23][24][25]郑晶。武汉市幼儿园户外游戏现状与对策的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xx.
[10][11]孟成伟。幼儿园户外环境营造研究--以丽水市机关幼儿园为例[D].杭州:浙江大学。20xx.
[26][27][32]田丽莉。长沙市幼儿园体育活动开展现状调查分析[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xx.
优秀开题报告8
课题名称:翻转式哈密瓜分级装置设计
一、本课题研究现状、研究目及意义
1 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对水果分级装备的研究起步较晚,商品化的水果品质检测分级设备比较少;但是,随着机器视觉技术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苹果、柑橘、黄桃等水果的品质特征进行研究,并研制了部分水果检测分级装备。由于国内相关技术的不成熟,现有的检测分级装置检测研究对象多为苹果、芒果、猕猴桃、柑橘等小型水果,而目前针对哈密瓜的分级研究基本上处在理论层面,还没有应用到实际生产中,仍需要进行继续深入的研究。目前,哈密瓜的市场需求量在逐年增加,因此迫切需要一种针对哈密瓜大小分级的设备及技术解决当前的问题。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哈密瓜是新疆地区的名优特产,素有“瓜中之王”的美称,含糖量高,奇香袭人,不仅香甜可口,而且营养成分十分丰富,被誉为“水果皇后”.然而,目前哈密瓜采摘后的检测方式主要采用人工分拣方法,效率低下,随意性大,往往带有人的主观因素,造成分选不规范,分选精度低;同时分拣时间长,水果腐烂变质及客户等待时间较长等问题突出,造成资源和时间的'双重浪费,致使经济效益下降,最终影响了哈密瓜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因此,对哈密瓜进行自动化分级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针对目前新疆哈密瓜主要依靠人工在田间地头进行分级的现状,设计了一种翻转式哈密瓜分级装置。
二、本课题研究内容
1 总体设计
1.1 总体结构
本装置包括机架、进料口、卸料口、传送系统、承载水果装置、控制系统和分级执行装置。传送系统包含电动机、同步皮带、主动链轮、从动链轮和链条输送带;控制系统包含对射式激光传感器、传感器支撑架、三菱 PLC 和 PLC 支撑架;分级执行装置包含分级执行装置支撑架、支撑轴、调速电机、凸轮和棘轮。
1.2 工作原理
工作时,电动机带动传送系统工作,传送系统带动承载水果装置工作,哈密瓜由进料口进入承载水果装置。当承载水果装置通过对射式激光传感器区域时,哈密瓜触发对射式激光传感器,按照所触发的对射式激光传感器的对数将哈密瓜分为大、中、小3 个等级;对射式激光传感器将信号传给三菱 PLC,通过预先设置好的程序使三菱 PLC 控制相应的调速电机转动,调速电机控制凸轮转动;凸轮通过转动使相应的水果托盘翻转,进而使哈密瓜进入相应的卸料口,实现哈密瓜的分级;拉伸弹簧拉动水果托盘回到初始位置,凸轮继续转动至初始位置后通过与棘轮作用停止转动,等待下一次转动。
2 哈密瓜承载装置设计
2.1 材料与方法
本次试验材料选 用品 种 为“金 皇 后 (欣 源 蜜6号)”的成熟哈密瓜样本,样本个数为 100个,产地为新疆兵团农六师103 团哈密瓜种植基地。根据当地瓜农的经验和哈密瓜的全生育期(85 ~ 110天左右),在哈密瓜成熟期对此种哈密瓜进行两批次采收,每次均采收 50 个,且采收时间间隔不能超过 3天,共得到 100 组有效试验数据。
2.2 水果托盘曲线确定
通过对哈密瓜球度的计算,可以看出“金皇后(欣源蜜 6 号)”品种哈密瓜形状规则,接近于球形,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类球形的水果托盘。选取哈密瓜理论平均纵径做为椭圆的长轴 r1,哈密瓜理论平均横径做为椭圆的短轴 r2,并选定用于设计水果托盘的曲线。
2.3承载水果装置设计
承载水果装置由转动轴、减震弹簧、水果托盘支撑座、水果托盘缓冲垫、装置支撑座、拉伸弹簧和水果托盘组成。其中,装置支撑座与链条长销轴相联,减震弹簧固定在水果托盘支撑座和装置支撑座之间;水果托盘通过转动轴与水果托盘支撑座联接,其缓冲垫固定在水果托盘支撑座上,拉伸弹簧用于联接水果托盘和水果托盘支撑座。承载水果装置是哈密瓜分级装置中的关键部件,该装置中水果托盘的主要作用是实现哈密瓜承载传送和翻转;减震弹簧和水果托盘缓冲垫主要作用是当哈密瓜由进料口传送至水果托盘时实现减震和缓冲,避免哈密瓜出现损伤;拉伸弹簧的主要作用是当水果托盘翻转后将水果托盘拉回原位置。
3 分级系统设计
3.1 分级执行装置设计
分级执行装置由凸轮、棘轮、支撑轴和调速电机组成。其中,支撑轴固定在分级执行装置支撑架上,棘轮固定在支撑轴上,凸轮绕支撑轴转动。通过固定在分级执行装置支撑架上的调速电机
带动凸轮绕支撑轴转动,凸轮在转动过程中通过与水果托盘作用,驱动水果托盘翻转,进而使哈密瓜翻转并实现哈密瓜的分级;凸轮每次工作后都回到初始位置,通过与棘轮的作用实现凸轮静止。
3.2分级控制系统工作原理
分级控制系统由多对对射式光电传感器、三菱PLC 和调速电机组成。首先,通过试验获取哈密瓜相关数据建立哈密瓜质量 - 纵径数学模型,根据所建立的数学模型确定对射式光电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并确定哈密瓜经过传感器时触发传感器个数与哈密瓜质
量的关系;然后,PLC 通过获取传感器被触发个数的信息间接获取哈密瓜的等级信息,并根据间接获取的哈密瓜等级信息控制相应的调速电机转动;调速电机控制凸轮旋转并驱动水果托盘翻转,最后完成哈密瓜的分级。
三、实施方案:
1 哈密瓜表面清理及编号。对所采收的哈密瓜使用干毛巾进行表面清洗,用小刀切除果梗,并对哈密瓜进行编号,将编号为1 ~ 100 的记号纸贴在哈密瓜果梗处。
2 哈密瓜外形尺寸测量。对已经编号的哈密瓜样本,使用高度划线游标卡尺测量哈密瓜样本纵向长轴的长度 a、横向短轴的两个长度 b 和 c.其中,短轴的两个长度 b、c 测量方式是短轴处相互垂直的两个位置进行测量,通过公式(1) 求出哈密瓜的球度 .在测量哈密瓜纵径时需要人工将哈密瓜竖立,由于竖立过程人工参与,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故此处均采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每个哈密瓜样本的尺寸数据测量 3次并详细记录每次所测量的数据,将每个哈密瓜样本的 3组试验数据取平均值作为哈密瓜的尺寸数据,并最终以 100 个哈密瓜的平均横纵经值做为哈密瓜的理论横纵经值。
四、进度安排:
第1-4周 实习调研、收集资料;
第5周 完成开题报告;
第6-7周 完成总体方案设计;
第8-11周 完成机械结构、驱动系统、控制系统设计计算;
第12-15周 绘制装配机总装配图、零件图;并绘制驱动系统原理图、控制系统原理图;
第16周 整理文档图纸完成毕业设计说明书;
第17周 校对所有设计内容参加毕业设计论文答辩
五、已查阅主要参考文献
[1] 朱培逸,王引佳,高珏,等。 基于 PLC 和组态王的水果品质分级系统设计[J]. 农机化研究,- 106.
[2] 张俊雄,荀一,李伟,等。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柑橘自动化分级[J].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03.
[3] 安爱琴,余泽通,王宏强。 基于机器视觉的苹果大小自动分级方法[J]. 农机化研究,- 166.
[4] 刘燕德,吴明明,孙旭东,等。 黄桃表面缺陷和可溶性固形物光谱同时在线检测[J]. 农业工程学报,-.
[5] 王运祥,马本学,贾艳婷,等。 采用夹持果梗方法的水果检测分级机设计[J]. 食品与机械,- 110.
[6] 葛纪帅,赵春江,黄文倩,等。 基于智能称重的水果分级生产线设计[J]. 农机化研究,- 130.
[7] 吴晓强,黄云战,赵永杰。 基于运动控制器的苹果质量分级系统[J]. 食品与机械,- 116.
[8] 李晶,张东兴,刘宝。 苹果分级机输送与翻转机构设计[J]. 农业机械学报,- 161,.
优秀开题报告9
题 目: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困境与对策研究
院 (系):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班 级: 社会工作08-2班
姓 名: 君
学 号: 08052209
指导教师: 于秀玲
教师职称: 讲 师
优秀开题报告10
本文采取文献研究、定性研究、定量研究、计量研究等研究方法,紧紧围绕“宁波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这一主题展开,在研究国内外关于这方面的文献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在一个开放经济中宁波对外贸易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影响产业结构升级,并结合近几年的统计数据,对宁波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指出在对外贸易促进宁波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本文的初步研究框架拟定如下: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相关文献回顾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4 论文结构和篇章安排
2 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理论分析
2.1 基本概念
2.2 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理论依据
2.2.1比较优势理论
2.2.2生命周期理论
2.2.3雁形理论
2.2.4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
2.3 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作用机理
2.3.1通过进口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2.3.2通过出口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2.3.3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相互作用
3 宁波产业结构现状
3.1 宁波产业结构的演变
3.2 宁波产业结构的特点
3.3 宁波各个产业内部结构分析
4 宁波对外贸易现状
4.1 对外贸易规模分析
4.2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分析
4.3 对外贸易方式分析
4.4 对外贸易主体分析
4.5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分析
5 宁波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实证分析
5.1 宁波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影响的实证模型
5.2 实证结果分析
5.3 宁波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升级作用中存在的问题
6 结论及对策建议
6.1 结论
6.2 对策建议
具体思路用技术路线图表示如下:
四、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检索国内各种数据库与相关文献,在阅读、分析
文献的基础上得出研究主题的研究现状,为论文的研究提供学术、理论基础;同时对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演绎和比较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2)定性研究法:分析宁波市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
(3)定量研究法:采用合理的计量方法研究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影响关系。
(4)调查研究法:通过访问、实地考察等方式调查收集第一手资料。
五、研究的难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研究难点:
(1)目前关于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的文献资料很少,可借鉴的不多。
(2)如何正确地选取合适的方法分析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
(3)在搜集数据时,可能会遇到相关年份的数据难以收集的困难。
创新之处:
(1)理论创新: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理论研究较少,大多是对两者关系的实证分析,本文试图对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
(2)研究视角的创新:对外贸易是宁波的优势,而产业结构升级是宁波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本文选取宁波市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为视角,意在通过宁波对外贸易的发展优势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优秀开题报告11
设计(报告)题目小儿肺炎患者护理
设计(报告)题目来源自选
设计(报告)题目类型 临床研究
(内科护理) 开题时间XX年8月1号
一、设计(报告)研究意义
该病例是本人在实习期间感受最深刻的一个患者。该病症病情复杂,病情较重,而且较为难护理容易复发,患者出现发烧、剧烈咳嗽、呼吸困难,是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该患者临床治疗多以退烧,止咳,抗感染补液,减少痰液分泌,对症治疗为主,同时配合氧疗、改善呼吸功能、心理护理等实施有效的综合护理措施,高质量有效的.护理对改善患者病情,有效抢救生命使患者转危为安至关重要,本课题(报告)研究对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二、设计(报告)主要研究的内容、预期目标
(一)主要内容
1.小儿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观察。
2.针对患者剧烈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发烧等综合护理措施对提高肺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二)预期目标
针对患者具体病情给予吸痰吸氧、止咳、病情观察、生活护理及心理护理等综合性护理干预,促进患者舒适、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三、设计(报告)的研究重点及难点
(一) 研究重点
肺炎患者临床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观察
(二)研究难点
针对肺炎患者吸痰的操作方法与效果观察
四、设计(报告)研究步骤(进度安排)
起止时间 阶段内容
① XX年7月~8月 选题与科研设计(含报告开题)
② XX年9月~12月 查阅与收集整理资料
③ XX年1月~2月 报告写作、完成初稿
④ XX年3月~5月 反复修改后定稿、准备答辩
优秀开题报告12
题目:论会计的不确定性
课题类别:****
学生姓名:*****
学号:
班级:
专业(全称):
指导教师:
本课题设计(研究)的目的:
不确定性会计是财务会计的组成部分,是指不确定性经济业务会计。不确定性经济业务是相对于确定性经济业务而言的。对不确定性经济业务没有给予充分关注和恰当反映,致使财务会计的一些基本原则,如稳健性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等没有得到很好地运用,制约了会计信息作用的发挥,是现行财务会计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寻求其解决方案越来越重要。笔者认为,研究会计不确定性目的如下:
(1)完善会计这门科学
会计到目前为止尚不是一门精确的科学,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无法可靠地表述不确定性。不确定性会计通过对不确定性经济业务的披露、确认与计量,有助于消除财务会计信息的不确定性。所以,研究不确定性会计问题,有助于会计学的完善。
(2)建立不确定性会计的理论框架
对经济领域中“未来事项”存在的`研究,有助于为各国会计准则的制定者们建立一个共同的基础性框架。这个框架会有助于促进各国会计准则发展的早期协调。不确定性会计的研究有助于建立一个不确定性会计问题的理论框架,以指导包括会计估计事项或有事项、未来事项等在内的会计准则的制定或修订。
(3)导致良好的会计实务
目前不少不确定性经济业务尚无成熟的会计规范。这必然会导致会计处理上的不确定性(如会计处理不一致)。不确定性会计问题的研究,有助于形成比较科学的不确定性会计概念框架,制定出较为完善的不确定性会计准则,从而有效地减少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不确定性,最终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多更好的信息。
设计(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文献综述):
在经济学界,研究不确定性问题的第一人当属美国经济学会会长赖特,他在19出版的名著《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对不确定性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在很长的时间内,不确定性的研究在学术界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正因为如此,赖特的不确定性经济理论不能在主流经济学派占有一席之地。随着信息经济学的“一声炮响”,随着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对不确定性经济理论的经济学家阿罗(1972)、施蒂格勒(1982)、纳什(1994),不确定性的研究不仅融入传统的经济学中,而且迅猛发展,成为当今经济理论研究的热点。
在会计学领域,不确定性问题历来就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早在1922年,著名的会计学家W·A·Paton就在其“会计理论”中提出了会计假设。美国FASB在1978年提出财务会计的目标时,又强调了财务会计应当提供企业现金流量的金额、时间分布和不确定性的信息。在会计规范方面,1948年的英国公司法第11段最早明确规定企业要披露以前不要求披露的或有负债性质、估计金额等信息。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受到金融工具、营销创新等不确定性经济业务的影响,国际会计界十分关注、重视不确定性会计问题的处理问题。1991年在比利时鲁塞尔,1992年在美国康列蒂格州的洛沃克,1993年在英国伦敦,国际会计委员会连续三次召开了“未来事项问题”研讨会。最后,在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专家组的努力下,在1994年发布了对会计准则的制定有指导作用的“未来事项”研究报告。
近年来,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经营风险的增加,信息使用者越来越需要更多的信息来评估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和经营成果的不确定性。这样,在会计中如何减少、处理不确定性成为国内外会计学界关注的重要问题。然而,在现存的各种文章和文献中,系统的讨论会计不确定性问题的著作罕见,这就更加坚定了我对不确定性会计问题做系统探讨的决心。
我国不确定性会计的研究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务方面基本上处于起步阶段,未形成一套公认的、可以在实践中运用的理论方法体系。
优秀开题报告13
一、本课题的目的及意义,研究现状分析
本课题的目的:通过课程设计,要求学生掌握建筑施工的基本知识,了解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程序和依据,掌握编制方法、步骤,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进行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设计和调整。
本课题的意义:本研究题目与四年所学专业目标一致,本人就业方向与所学专业目标和本研究题目一致。通过本次毕业设计,培养自己综合应用能力、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未来工作奠定基础,因为自己毕业后从事就是施工工作。同时,也培养了对工程量计算的能力,以及施工五大员的管理能力。
研究现状分析: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施工企业建造师初步能力,在校获得施工员证书,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能力,是施工员和建造师必备的能力之一,是最重要的能力,因此凡是毕业后从事建筑施工工作的人,都在努力掌握施工组织设计能力。
随着建筑工艺的日趋复杂化—主要是高层、大跨与深基坑的不断增加,垂直运输、吊装与支护、降水等变得更加复杂;设备安装技术也越来越先进—主要表现在智能工程方面,如3A工程(办公自动化OA、通讯自动化CA、设备自动化BA),出现了复杂的布线系统;环境保护、文明施工和质量(ISO/GBT的执行)安全要求的重视,使得施工组织也越来越复杂,越来越被重视。
在施工组织设计方面,在我国施工方法选择越来越合理,施工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施工技术组织措施越来越先进而具体,并在质量上与国际接轨,严格贯彻执行各种规范、规程、标准以及相关法规,施工质量大大提高。网络计划已普遍使用,与横道图并用,充分运用二者各自的优点,提高进度计划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同时加强进度控制,保证计划的贯彻实施。文明施工越来越被重视,施工平面图设计合理而可行。尤其是尊重人权,重视健康,安全问题得到高度重视。在争取最大利润的同时,“抢工期,保安全,重质量”,实现甲、乙双赢的目标。
与国外发达国家比,我国在施工方面尚有一定差距:主要是“四新”和计算机在施工中的运用,以及管理等方面较落后。“四新”,指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结构。许多在国外早已普及,在我国却刚刚开始,譬如竹胶模板、滑模、早拆模板,冷扎钢筋、机械连接、电渣压力焊,免振混凝土、泵送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以及基坑板桩支护、人工降低地下水、门式脚手架、小桁架模板支架、,苯板外墙保温、SBS改性沥青防水、塑钢窗、地暖等。“四新”的出现,要求在施工组织上更加严禁、先进,从而达到优质、高效、安全低耗的目标。计算机在施工中的运用,我国十分落后,主要表现在预算、施工组织设计以及财务等方面。施工组织设计中的进度计划编制与修改、指标分析与方案分析、钢筋的统筹下料等,目前计算机利用很薄弱,影响了高效、低耗的实现。管理方面主要表现在进度控制上。施工组织强调有目的、有秩序、有系统地结合起来,而管理强调管辖、控制、处理。目前施工只注重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而施工中的管理却被较严重地忽视,而这恰恰应是重点,质量靠过程控制,效益从管理中得到。因此,本次毕业设计计划重视这三方面的研究,争取有所创新。
本课题特点: 本次施工组织设计工程的总建筑面积为4264.55㎡,建筑层数为地上六层,建筑高度为20.70M,建筑结构为砖混结构,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该工程长度为49.75m,不需要设置伸缩缝,不必设置后浇带。施工缝可留于房屋中部,折线型,按两个施工段进行施工。因为是坡屋顶,所以工程量计算较复杂。
二、本课题的.基本任务、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其实现途径、方法和手段
本课题的基本任务:根据给定的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完成工程量计算;根据给定的施工条件、有关工程量计算资料,完成一个土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本课题的基本内容: (1)工程量计算:包括建筑工程和装饰工程; (2)工程概况:包括工程特点,地点特征,施工条件等; (3)施工方案:包括施工程序、顺序、起点流向,施工方法,施工机械等; (4)施工进度计划:包括横道图和网络图,含劳动力动态图等; (5)资源需要量计划:包括人工,材料,构件和机械等; (6)施工平面图设计:(场地给定) (7)技术组织措施:包括提高质量、保证安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文明施工、缩短工期措施等; (8)技术经济指标。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其实现途径、方法和手段:本课题难点是进度计划的编制。计划通过网络下载方法和实习机会获得施工组织设计的案例,通过大量施工组织设计实例的研究,取长补短,从而获得国内外在相应方面的优秀设计经验。
实现途径:文献研究与调研、访谈;分析、整理典型材料;撰写毕业设计书。
实现方法: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调研法、比较法和文献法。 实现手段:一律电子板打字和绘图。尽可能考虑使用预算软件校核工程量;尽可能考虑使用施工组织设计软件校核进度计划。
优秀开题报告14
一.选题的依据
现代简约风格的家居设计起源于19成立的包豪斯学派的现代风格,其核心是实用功能主义风格。重视功能和室内空间组织、结构的形式美,其造型简洁,尊重材料本身的性能,自身的质地及色彩配置效果。现代风格在材料上,首选铁制构件、铝塑板或合金材料;在设计上,会把机构组织暴露在外,注重室内外、整个房间的沟通与搭配;在颜色上,多用白色、灰色作为主基调色,并搭配其他颜色的家具,表现个性及张力。简约风格多以规则几何,线条为主要元素,突出功能美。较多采用黑、白、灰等中间色为基调色,也可适当搭配其他色系,起到跳跃眼球的功效,亦能活跃室内气氛,让生活为之更加轻松、和谐。适合高级白领、单身贵族。而在此基础上人们对室内家装的设计要求也越来越理性化,具有人性化功能的室内设计应运而生。它的新式概念,亲切,自然,广受大众青睐,已成为现今的主流。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主要内容:1.将120平方的户型设计成现代简约风格的室内室内空间;客户是一对年轻的新婚夫妇,两人都是高级白领,收入在中等偏上,没有孩子,平时工作忙碌,没有太多的时间来打扫房间,所以选择现代简约风格,简单,实用。
2.现代室内装饰行为中的人性化设计的具体表现;
密斯凡得罗提出“less is more”,并由“少即是多”衍生出简约主义,倡导“简约而不简单”的生活哲学。在横平竖直的干练中寻求一种平衡的美感,用更加精细的工艺与考究的材质,展现出工业化社会独有的精致与个性。富于时代感的室内空间内外通透,在没有任何多余的精炼风格中,高雅品味表露无遗。
现代简约风格风格:
(1)室内室内空间开敞、内外通透,在室内空间平面设计中追求不受承重墙限制的自由。
(2)室内墙面、地面、顶棚以及家具陈设乃至灯具器皿等均以简洁的造型、纯洁的质地、精细的工艺为其特征。
(3)尽可能不用装饰和取消多余的东西,认为任何复杂的设计,没有实用价值的特殊部件及任何装饰都会增加建筑造价,强调形式应更多地服务于功能。
(4)建筑及室内部件尽可能使用标准部件,门窗尺寸根据模数制系统设计。
(5)室内常选用简洁的工业产品,家具和日用品多采用直线,玻璃金属也多被使用。
现代简约家具风格:
(1)强调功能性设计,线条简约流畅,色彩对比强烈,这是现代风格家具的风格。
(2) 大量使用钢化玻璃、不锈钢等新型材料作为辅材,也是现代风格家具的常见装饰手法,能给人带来前卫、不受拘束的感觉。
(3)由于线条简单、装饰元素少,现代风格家具需要完美的软装配合,才能显示出美感。例如沙发需要靠垫、餐桌需要餐桌布、床需要窗帘和床单陪衬,软装到位是现代风格家具装饰的关键。
现代简约装饰品风格:
现代简约风格饰品是所有家装风格中最不拘一格的一个。一些线条简单,设计独特甚至是极富创意和个性的饰品都可以成为现代简约风格家装中的一员。
(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从户型上看,室内空间布局趋向合理,首先保证原室内空间的合理性,其次尽可能大合理利用室内空间,从硬装和软装各方面体现现代简约风格的风格,符合现代人的居住理念.并从中体现现代室内装饰行为中的人性化设计与现代室内装饰行为的关系.
1、从室内空间分布上看:有主卧、次卧、书房、客厅、餐厅、厨房、主卫、客卫以及两个阳台。室内空间布局较合理。在设计中,注意的是主卧的室内空间利用,从原图上看主卧的面积与客卧差不多,所以我在设计中减小了主卫的室内空间,以扩大主卧的面积,使其与次卧区分。而书房的位置在厨房的对面,从而我觉得不适合做卧室,并且从客户关系来说,没有必要做三间卧室。所以这两个问题是设计中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2、从风格上来看:从硬装的墙面刷漆和地板铺设,到软装的家具和装饰品的'选购,无不体现现代简约风格。墙面准备大部分涂白,只在某些需强调的地方采用其他颜色。所有的家具都遵循简约却不简单的原则。尽量避免大量繁复、奢华而不实用的设计。
3、人性化的设计也是本次设计中的一个重点,比如,主卧窗台比较的大,那么我就把它铺上大理石,再放上两个抱枕,白天可以坐上面看书,晚上可以看星星。这就是遵循了以人为本的原则。设计中小到一个杯子,大到组合沙发,如何使设计体现人性化也是一个待解决的问题。
三、课题研究方法及实施方案
(一)研究的方法:
1、大量收集与本设计相关的文献资料,仔细的阅读与 分析;
2、运用已经掌握的信息跟文献资料,比较分析;
3、确定设计定位,绘制草图;
4、进行正图绘制,经指导后进行改良设计.
(二)实施方案:
1.认真的阅读设计任务书,明确设计任务;
2.收集室内空间规划设计的相关资料,并对户型进行详细的分析;
3.结合户型的分析,对方案进行构思;
4.对构思进行讨论,对方案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的探讨,分析存在的原因并进行修改。在多方案讨论的基础上最终确定室内空间规划方案;
5.完成总平面cad图、立面图;
6.完成效果图的绘制和设计说明的编写;
7.完成室内空间规划设计和文本制作;
四、进度安排:
一、*****年11月---教师设计课题准备及汇总;
二、****年12月---学生选题、汇总及调整;
三、*****年1 月---毕业设计课题下达(提供学生详细设计资料,包括(设计要求、原始图纸、成果要求、设计安排等);各教研组上交毕业设计课题、选题汇总资料;
四、****年2月-5月23日---顶岗实习期间须完成的毕业设计任务
1、****年3 月上旬---要求上交开题报告;
2、****年3 月下旬---设计草案,完成初期检查;
3、*****年4 月---全部施工图纸,完成中期检查;
4、****年5 月上旬---效果图、展板、设计说明、ppt等资料;
五、****年5 月24日---6月16日
1、要求全体毕业生到校,修改、调整或完善毕业设计;
2、指导教师和学生整理有关资料;
3、学生将定稿设计资料输出、打印、刻盘,并完成毕业答辩等.
五、预期的阶段成果及最终成果
(一)预期的阶段成果
1.准备阶段
结合设计主题完成场地的测绘和设计方案的构思,方案确定与修改。
2.设计阶段
按时完成总体的规划设计,总体的规划设计进行深入的检查,以确保完成的设计是最终成果。总体的规划设计主要包括方案设计和cad平面图、立面图、效果图的绘制。
3.深化和整理阶段
完成总平面图、立面图及效果图的绘制,完成设计说明及图册排版,制作目录。
(二)最终成果
完成设计说明的编写并打印装订成册,完成毕业设计。即设计图纸一套:设计说明、平面图、立面图、效果图。
六、开题理由:
现代人快节奏、高频率、满负荷,已让人到了无可复加的接受地步。人们在这日趋繁忙的生活中,渴望得到一种能彻底放松、以简洁和纯净来调节转换精神的室内空间,这是人们在互补意识支配下,所产生的亟欲摆脱繁琐、复杂、追求简单和自然的心理。简约主义是由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对复古风潮的叛逆和极简美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90年代初期,开始融入室内设计领域。本设计旨在以简洁的表现形式来满足人们对室内空间环境那种感性的、本能的和理性的需求.我将在此基础上对此做进一步的研究。
我已完成毕业设计与设计说明撰写的前期准备工作,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正式的设计,现申请开题。
优秀开题报告15
一、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中华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传统文化,其主体特征应是传统,即文化的延续性和稳定性。传统是一个历史概念,它在历史的进程中虽然在不断充实、发展和变化,但从其本质来看,没有延续和稳定就谈不上传统。今人谈传统,往往强调其发展变化的一面,可谓本末倒置。传统文化只是社会文化中的由历史承传下来的比较稳定的、有自己特色的那一部分。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新生文化共存于现实社会之中,构成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真正把一个民族凝聚在一起,并使之绵延千年的是民族传统文化。
二、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党领导曾说道:“中华民族伟大崛起首先是文化、精神在世界上的认可、追随和崛起。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
(1)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
(3)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
(4)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须正视面临的一系列困难和挑战。通过本课题的深入研究,促使教师不断地汲取养分,加深自身的传统文化功底,真正成为有文化、有涵养的教师;
形成浓厚的教科研气氛,逐渐提升教师的理论研究水平,使大家成为学者型教师;
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是在皂郊中心小学进行的,实施范围较小,本课题认为通过在我校内进行的研究和实践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本课题的研究成果适应其他学校。
三、研究目标
1、让学生了解、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2、能主动传承、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完善学校的.德育体系。
3、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高尚品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使传统文化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4、培养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四、研究内容
(一)经典诵读如何进校园
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典诵读,是一项大工程,在教材的选用、诵读的理念研究、诵读方式及教学方式的研究、课程设置、如何与现代语文教学有机结合、如何克服课时数不够、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程评价等,都需要作深入细致的学习和研究。
(二)如何用传统文化打造校园文化
学校文化分显性和隐性文化,用传统文化来打造校园文化是大成小学的重要办学举措,学校将深入细致的开展相关工作。
(四)如何开展传统文化活动,来推动传统文化进校园
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是推动传统文化和影响师生的重要手段,传统文化活动的有效性,是开展传统文化必须深入思考和实践的重要内容。比如开展孝亲活动,传统节日活动,家长进校帮助开展活动等,将是我们要全力做的工作。
五、研究方法
本课题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总纲,从中小学生的自身特点为基础,边研究、边实践,并以具体实践为主体。
(1)进行在学生中进行中国传统文化了解的现状调查研究(现状分析、成因、对策等)。以调查问卷为主,座谈、讨论为辅。
(2)收集、归纳、分析、借鉴国内其他关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研究的成果,进而对本课题进行深化。在此部分,主要以相关的论文和课题为主体,提炼、借鉴其中与本课题相适应的部分,并加以实践、验证。
(3)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充分挖掘学科教材中的育人素材,诸如忠、孝、仁、义、礼、智、信、温、良、谦、恭、俭、让以及励志、创新、发明等,全方位多角度多元化开发学生情商、智商,挖掘潜质,培养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
(4)发掘、研究、弘扬秦晋文化中的优秀部分。这些文化遗产如经史子集一样记录着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和审美理念,正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所在。
(5)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在学校的墙面上可以悬挂一些格言、警句,可以用中国的毛笔书法艺术表现出来;
在走廊里面可以用镜框装裱几幅精美的中国画,以增加学生的传统文化熏陶。在教室里面的墙壁上面可以张贴些传统文化的句子,让有限的教室空间生发出无限的教育资源,这样学生随时可以感受到人文的抚慰,艺术的熏陶和大师的召唤。
(6)开展文化实践活动。我们的课题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将之应用于现实,而实践无疑是最好的试验田,不仅可以检验我们的研究成果,更是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题效果的不二选择。
六、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xx.12——20xx.4)
目标:领会课题启动的意义和价值,明确课题研究方向,制定实施方案,清晰课题组成员各自的研究方向和职责要求。
第二阶段:实验阶段(20xx.5——20xx.10)目标:通过问卷调查,搜集资料,把握研究重点。第三阶段:提升阶段(20xx.11——20xx.3)目标:通过实践提升,取得阶段性成果。
第四阶段:经验总结,整理成果(20xx.4——20xx.10)目标:形成大成小学特有的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系统资料(含文档、图片、视频、教案、教材、经验总结、研究报告)
第五篇:优秀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外国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写FDI)常被视为是世界经济成长的主要动力之一。近年来,追求战略目标多样化的跨国公司所进行的国际性投资飞速增长,全球FDI也一直在显著地增长。FDI使得跨国公司有可能更为有效地利用技术、管理技巧等专属资产,而FDI的接受者不仅吸收了投资,同时也学到了高效的技术和管理技巧。因此,无论是对作为供给方的投资国,还是对作为需求方的东道国,FDI都能显著地推动其企业盈利水平的提高以及整个经济的发展。
被称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韩国,是以出口主导型经济发展模式而实现其经济腾飞的。中国与韩国为友好近邻,交往历史源远流长,文化背景极其相似,这为中韩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并且,目前两国经济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经济结构互补,各有所需,为两国的经济合作提供了必要性和现实性。
改革开放政策实行以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为迅速的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投资环境的日益改善、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巨大的国内市场和相对低廉的劳动力,使得中国成为越来越多的国家的首选投资地。
在众多的对华投资国家中,韩国与中国的经贸关系进展神速。两国1992年才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但截止到2007年底,韩国也已成为中国第三大投资来源国。为了更好地弓1导和利用韩国对华直接投资,必须对韩国对华投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研究韩国对华直接投资的发展概况和特点入手,以国际投资的主要理论为基础,分析了韩国企业对华直接投资的动机、方式、行业和区域,分析了中国利用外资的政策变化,以及韩国对华直接投资的影响。
二、主要参考文献、资料,分析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本课 1.杨天欣;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J];国际问题研究;2003年05期
2.试论我国跨国经营的投资战略 王家瑜 国际贸易问题 1991年 004期
3.当前美国对外直接投资格局剖析 金芳 世界经济 1991年 006期
4.也谈台湾海外直接投资的地区流向 王勤 国际贸易问题 1992年 010期
5.美,日对华直接投资分析 阎金明 经济学动态 1994年 010期
6.外国在美国的直接投资 麦卡.,雷 林季红 经济资料译丛 1994年 002期
7.试析80年代以来流入美国的外国直接投资 程岗 世界经济研究 1994年 005期
8.流向美国的国际直接投资 郭振林 国际金融探索 1994年 006期
9.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带来了什么?大量贸易——签署一年之后,协定把美国、加拿
大和墨西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道格拉斯·哈布雷克特 威廉·西蒙兹 伊丽莎白·马尔金 格里·史密斯 黄文祥 陈飞 商业周刊 1995年 004期
10.美国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的现状探讨 朱晓勤 引进与咨询 1995年 002期
11.韩国对华直接投资战略转变及深层原因分析--《生产力研究》2006年07期
现状及趋势
自从1992年中韩两国建交以来,韩国对华投资的增长速度十分迅猛。据中国方面统计资料,1992 年韩国对华直接投资额仅为1.19 亿美元,到2002年达到27.21亿美元,年均增幅36.78%,大大高于其他国家同期在中国投资10.87%的增长幅度。尤其是近两年来,韩国已成为对华投资的最重要的国家之一。
截止到2002年,在对华直接投资的前15位国家和地区中,韩国投资项目数占全国外资项目数的比重5.24%,韩国投资合同资金数占全国合同外资金额的比重为
3.32%,韩国投资实际资金数占全国实际外资金额数的比重为3.39%。居外国对华直接投资(FDI)的第7位。
韩国经济在经历了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从1999年起便出现了强劲的复苏迹象。据统计,尽管1998年韩国的GDP增长率仅为-6.7%,但1999年却已跃至10.9%,并且2000年继续保持8.9%的水平。韩国外汇储备也从1997年12月的82亿美元,迅速增加到2000年3月的836.5亿美元。截至2001年8月15日,韩国外汇储备已达978亿美元,居世界第五位。2001年8月,韩国政府宣布偿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后一笔
1.4亿美元的贷款,它意味着韩国提前3年还清了IMF高达195亿美元的紧急救助贷款,韩国经济已初步走出了东南亚金融危机阴影。韩国经济的好转,无疑为韩国对华投资奠定了基础。
从受资国角度看,我国经济最近20多年来一直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高速发展。即使在世界经济普遍不景气的去年,我国经济仍旧实现GDP增长7.3%,韩国对华直接投资平均收益率也高达19.9%.因此,下阶段韩国没有任何理由撤离或减少对华投资。实际上,去年韩国对华直接投资也在2000年基础上,继续增长了15%,投资额为21.57亿美元。
三、主要研究内容、途径及技术路线
本文初步探讨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可能影响到韩国对华直接投资的一些因素;在此基础上,从制定长期战略规划、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性因素的影响等方面,分析并提出了如何更好地利用韩资的建议,以使韩资的发展从根本上服务于我国的经济建设。
本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导论,说明选题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的研究及创新点。
第二章介绍韩国对华直接投资发展概况和特点。第三章分析韩国对华投资的动机及投资方式,提出主要动机是降低成本和转移污染,韩国对华直接投资以独资企业方式为主。第四章是韩国对华直接投资行业的分析,主要集中在对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分析。
第五章阐述了韩国对华直接投资区域分布的特点。第六章分析了在华韩资企业撤资现象,第七章是提升韩国对华投资水平、质量的对策和建议,根据两国战略方针和经济共同体理论、制度性因素对产业合作的影响等提出政策性建议,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战略。
韩国对华直接投资分析
第一章.导论
1.1选题目的和意义
1.2海外直接投资理论综述
1.3国内外研究综述
1.4研究内容及方法
1.5解决的主要问题
第二章.韩国对华直接投资发展概况和特点
2.1韩国对华投资的发展历程
2: 2韩国对华投资的发展特点
2.3韩国与世界主要国家地区对华投资的比较
第三章.韩国对华投资的动机及投资方式分析
3.1降低成本分析
3.2转移污染分析
3.3韩国对华直接投资方式分析
第四章.韩国对华直接投资行业分析
4.1对制造业的投资
4.2对服务业的投资
第五章.韩国对华直接投资区域分布
5.1主要集中在渤海湾地区与东北三省
5.2投资重心开始南移,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投资活跃
5.3对西部地区投资正在增加,但所占比例依然很小
第六章.在华韩资企业撤资现象分析
6.1韩资企业撤资现状及特征
6.2韩资企业撤资动因
6.3应对撤资的策略分析
第七章.提升韩国对华投资水平的对策和建议
7.1制定长期战略方针和规划
7.2充分挖掘中韩经济合作潜力
7.3进一步加强中韩产业合作
7.4政策性建议
四.研究的主要阶段、进度及完成时间
2011年12月11日——12月23日,将选题汇交学院;
2011年12月23日——12月29日,与指导老师见面,定题并填写附件一; 2011年2月01日——2月09日,与指导老师讨论并拟定写作提纲; 2011年3月10日——4月1日,交论文初稿;
2011年4月2日——2011年4月14日,修改论文;
2011年5月14日——5月16日,提交论文。
学生:孟子凯
指导教师:李彦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