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品社教学随笔
小学品社教学随笔
这学期本人承担了五年级品德与生活课的教育教学工作,教学中,我把思品与生活课的教学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是非评价标准,懂得何谓善、恶、美、丑,提高他们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和安全意识,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在课堂上,关注言行不良表现的学生,及时调动班级和教师的力量帮助他们认识错误,认识错误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校正自己的言行。平时注重培养他们养成俭朴,文明礼貌,尊老爱幼,遵纪守法,保护环境的道德行为习惯,个性心理方面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传统的思品教学是“封闭”的,“静态”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缺少儿童畅想、畅言,缺少主体参与。本学期五年级的品德与生活教学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突破口:
1、广阔的教学阵地。开放教学要打破教学场地的限制,除了在教室教学外,还可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到教室以外的场所去进行教学活动。领学生在校园内进行教学活动,及时进行“打扫落叶”、“你丢我捡”的活动。
2、互动的动态式讨论。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多样化的情境式表演。我结合有关教学内容,采用讲故事、听歌曲、情感朗诵、角色游戏、小品表演、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情境表演”。
4、与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我们的作业设计要冲破封闭的圈子,向课外延伸,跟生活接轨,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变得生动、活泼、有趣。
5、与少先队活动紧密结合。学生的天性是乐于自己探索,好游戏、活动,课堂上的说教再生动也缺乏形象性、参与性,而少先队活动可融思想性、趣味性、艺术性、知识性、参与性于一炉,要求学生诚实友爱,能初步分辨是非,不说谎,做诚实的孩子;知道自己是集体的一员,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爱护班级荣誉,关心和爱护同伴。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节课就能解决的问题,为配合好品德与生活教学,我制定了每周每月的规范目标,使课堂上的热情延伸到课外。经常不断地进行课后导行、巩固,使学生把热情倾注到所接受教育的内容上,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二篇:品社随笔
《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随笔
白云新村小学
王含芳
《品德与生活》的基本理念:道德存在于儿童生活中。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因此,良好的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一年多的低年级《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使我深切感受到一定要从真实的生活源头出发,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感官去认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体验;一定要以活动为纽带,引导他们用自己的思维去碰撞、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多方位的体验,成了驾起品德与生活的彩虹桥。
体验:与老师做游戏,味道好极了。
上一年级的《品德与生活》对我来说,似乎是小菜一碟,因为我已经有将近二十年的教学经验啦!似乎是胸有成竹,但第一堂课就有几个同学给我一个“下马威”。他们根本不吃我这一套,刚从幼儿园上来的孩子,老是动个不停,似乎安顿不下来。一节课在我的“要守纪律”声中终于结束了,我感到特别的郁闷。
反复琢磨,我想到了一点:把玩的权利还给孩子。因为爱玩不仅是童心的集中体现,也是人的天性。当儿童玩的时候,思维情绪和兴致都会处于自觉的、积极的状态之中,此时可以说是“黄金时机”。英国教育家洛克曾说过一句至理名言:教育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也都变成一种游戏。只有在教师和学生一起玩时,其角色迁移才能迅速增进师生的感情,学生会把教师当作“跟我们一样的人”。我乐意做和学生一样的人。
于是我从班主任那拿来一张名单,反复看名字,17人的名字全记在脑中。第二次去上课,我早早来到他们的教室门口,和他们做起游戏来。“炒黄豆”、“老鹰捉小鸡”、“石头剪子布”,传统的游戏把我和学生融合在一起,听着孩子们欢快的笑声,我心中暗喜——有门!有了课前的情感交融,上课时,师生距离近了,整堂课感觉好极了。以后的每一节课,我总是早早去教室,我特别在意和他们互动的每一刻。
第三篇:品社教学心得体会
品社教学心得体会
新窑小学 景小曼
通过这学期《品德与社会》的学习,孩子们学会了诚信、帮助,树立了环保意识与社会责任感,感受到交通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对我们居住的地球有了初步的、整体的认识,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
本学期的《品德与社会》共有五个单元:“诚信是金”“伸出我们的手”、“我的绿色日记”、“交通连着千万家”和“祖国真大”。每个单元下设有若干活动主题。为了上好这门课,我认真学习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并严格按照品社教学策略,遵照课标的指引切切实实把每个目标落到实处。
1、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品德与生活课本中,每一个主题单元的内容都是由许许多多的小故事或图片组成,这些故事或图片为我们进行品社课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或依据,但并不是说我们上课就要围绕着这些内容来上,就一定要上课本中出示的内容,把教材内容当作不可改变的“金科玉律”。在课本提供内容的基础上,我们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本地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实际,对教科书中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或补充。
2、“活动性”是本课程的基本特征之一。课程的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来实现的。通过各种活动创设,在活动中力求让学生真正“活”起来“动”起来,在各种教学活动创设与体验中实现课程目标。教学活动的创设有很多,如欣赏活动、想像活动、游戏活动、表演活动、动手操作活动等,通过活动创设,让学生在活动中观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认知,在活动中感悟。既动手动脑动口,又寓教于乐,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小学四年级学生是儿童成长的一个关键期,学生年龄在10-12周岁之间,正好处在从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这个年龄的孩子已经到了心理逆反期,开始不听话了。学生开始偏重对自己喜欢的事物进行分析,身体方面有高矮胖瘦,心理开始从被动的学习主体向主动的学习主体转变,小时候看不懂,听不懂的一些知识,现在很快可以搞明白,知识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在学生的转折期,如何把日常的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实现四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目标:“锻炼有意识记的能力,增进记忆品质;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勤于思考,不甘落后;有集体荣誉感,并掌握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自觉地控制和改变不良行为习惯,初步学会休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一、矿区小学四年级学生构成及特点。新窑矿区小学位于崇信县新窑镇新窑村,周边主要经济为煤矿生产业比较兴旺,镇域经济比较发达,相当一部分学生家长在煤矿企业工作或在家务农,因此,本校四年级学生的组成主要为三大群体:一是来自煤矿企业为主和部分镇上单位的单位上来的学生;二是来自附近农村就近入学的农村学生;三是少数因父母流动务工或经商带来的外来学生。整体来说,学生家长文化层次相对较低,思想观念陈旧,多数家长较重视家庭致富,家庭教育氛围不浓,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忽视对子女的教育和引导,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了在学校教育中更好地把学生的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必须对学生的现状及特点做认真的分析:
1、单位上来的学生。相对于其他学生来说,这部分学生由于家庭环境相对好,父母又宠爱,所以往往性格任性,花钱大手大脚,依赖性重,自理能力差,平时不参加体力劳动,也就没有劳动意识,做事拖拉,部分家长单位效益好,发的福利多,学生也在学校爱炫耀东西,有的家长将单位的办公用品送给孩子,孩子随意送人或不节约,造成学习用品攀比,学生追求享受,上学书包里装许多零食、饮料等,无论是行为习惯还是学习习惯都亟待重新培养,应从平时点滴抓起,从严要求,力求洗刷掉他们身上的“骄、娇”二气,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
2、就近入学的农村学生。学生因不善于交流,见识少,知识面窄,思维不活跃、接受能力缓慢,学生相对胆小,顾虑较多,与单位上来的同学相比,家庭相对贫困,往往显得更加胆小拘谨、不善言谈、缺少自信心理,心理素质脆弱,自卑感强,遇到挫折容易退缩,对老师的批评比较敏感,存在逆反心理。
3、外来学生。由于新窑矿区较县内其它地方经济发达,外来务工和经商人员不断增加,人口流动日益频繁,以家庭为单位的流动形式在逐年增加,流动人口中少年儿童数也越来越多,学校在校学生中流动人口子女就学的越来越多。流动人口子女没有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缺乏正常的家庭教育,以及他们特殊的生活背景等,相对于当地学生来说,他们可能比同龄群体要面临更多的心理发展问题。普遍缺乏归属感,部分流动人口学生有较强的自卑、孤独、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心理,甚至个别学生报复性强、爱打架,爱说慌,小偷小摸,说脏话及不爱护他人和公共物品等现象在部分流动人口学生身上存在。
二、成因分析。通过对不同群体学生特点和问题的分析、反思,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适应环境,承受挫折和自我调控的能力,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发展自我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为了进一步做好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必须对学生特点成因进行认真分析。
1、单位上来的学生。家境相对宽裕,父母疏于对孩子进行理想前途的教育,不注意对孩子刻苦奋斗精神的培养;个别家庭家长将商场或官场上的一些不良习气带到了家中,使孩子受影响。父母多以物质激励孩子,希望以物质奖励使孩子听自己的话,达到自己教育目的,事实上物质是激励不出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的。物质在孩子身上的积聚,带来的是挥霍性的消费,带来的是品格的低下。
2、就近入学的农村学生。新窑矿区周边农村家庭经过多年的发展,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已出现了明显的分化现象,贫富悬殊逐步拉大,确有一部分家庭勤劳后致富,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家庭刚解决了温饱问题,甚至还有一部分家庭仍然相当贫困,因此在周边出现了明显的三多三无现象:一是外出打工的家长多,对孩子的成长无法辅导;二是家长文化水平不高的多,对孩子的成长无力辅导;三是对教育缺乏正确认识的家长多,对孩子的成长无心辅导。同时,农村家长缺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也是不争的事实,一些家长对子女爱得过分,照顾过度,期望过高,也有少数学生父母离异,部分家长在煤矿从业发生事故导致单亲家庭或长年卧床,使孩子心灵受到极大伤害,这是造成部分学生出现问题的直接原因。
3、流动人口学生,即外来学生。外来流动人口大多租房居住,居住条件十分简陋,大一点的孩子即要自己的事自己办,弟妹的事要大帮小,父母的事也要帮着做。因此,放学回家后没有学习的条件、环境、氛围。父母大都早出晚归,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就算有空闲,也因为自身的文化素质不高,不能对孩子进行辅导。另外,父母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或过低,家庭教育不力,这些都是形成问题的主要原因。
三、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日常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陈旧落后。受办学条件限制,在日常德育中,长期以空洞的理论说教为主,缺乏启发;长期以教师为主,忽视学生的主动性;长期以课堂为主,忽视课内外、校内外的结合,结果使得道德教育日趋僵化,缺乏创新。
2、期望值过高,内容泛化。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学校的教职工,对学校德育都抱有过高的期望,总希望通过德育去完全解决学生身上存在的所有问题。期望通过德育使学生既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又有高度的思想觉悟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必须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明确的法纪意识、健康的身心,这就使得道德教育的内容偏离学生的实际生活需要而不断泛化,使得德育承载了许多不应有的压力,阻碍了德育教育自身应有作用的发挥。
3、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建设有待加强。受教育体制限制,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在人员、经费、课程设置等方面缺乏明确的刚性的制度规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目前还取决于学校办学条件,因而随意性、主观性较大,严重影响了工作的正常开展。
四、加快学生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实现四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1、加强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责任教育不仅仅是道德教育的任务,也是心理健康教育和其他教育工作所需要的,责任意识的培养是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共同的目标和重要途径。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其责任意识,让学生养成自我意识、集体意识,促进学生情感、意志、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全面提高。
2、构建学校心理教育的组织领导机构,让心理健康教育进入课堂。将心理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织部分纳入议事日程,加强对心理教育的组织领导,校长、教研组、教导处、班主任及全体教师都要参与到心理教育中来,既开设开展专门的心理教育活动课,又要渗透于学科教学之中,并邀请心理教育专家及时予以指导。
3、构建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由学校担当心理健康教育主力军的重任,努力构建学校与社会、家庭“三教合一”的教育网络。学校教育是沟通社会影响与家庭教育的桥梁,在创新自身教育理念的同时,通过广泛而扎实的宣传教育工作,向社会、家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形成心理健康教育共识,优化心理健康教育氛围,构架心理健康“三教合一”的教育网络,共铸整体教育的合力,保障心理健康教育顺利、有序、稳定、实效地开展。
4、以课题研究为着力点,进一步增强德育教育与心理教育的实效性。科研课题是学校德育教育与心理教育工作向深层次发展的主要途径。今天的学生和过去相比,眼界更开阔,知识更丰富,思想更敏捷,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更高。但传统的德育教育内容过空,忽视心理训练、生活指导和能力培养;德育方法过旧,离现实生活太远,忽视了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和自我选择的意向,忽视学生的适应能力及应变能力培养,造成德育与心理教育实效性较低。因此,以课题研究为着力点,进一步增强德育教育与心理教育的实效性,增加德育的有效供给,实现两者的结合,满足学生需求。
5、以“两育”教育为契机,抓好四年级是良好学习习惯定型和培养的关键期。从习惯养成的特点来看,四年级是强化良好习惯和改变不良习惯的关键时期。日本的一项调查表明,从小学四年级到高中三年级,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其学习习惯的得分并不增加,因此,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是在小学中低年级,孩子在小学中低年级以前形成的学习习惯比较容易改变,而四年级以后,除非进行特殊的训练,养成的学习习惯很难改变。从孩子意志力的发展来看,正是意志发展由弱到强、由他律向自律过渡。孩子意志行动的动机增强,目的性显著提高,开始形成自觉克服困难的意志。所以,四年级是养成良好习惯和改变不良习惯的最后关键,如果运用两育很好结合,将会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会使孩子的学业取得成功而实现教育目标。
在教学中要让同学把知识和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是非评价标准,懂得何谓善、恶、美、丑,提高他们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和安全意识,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在课堂上,关注言行不良表现的学生,及时调动班级和教师的力量帮助他们认识错误,认识错误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校正自己的言行。平时注重培养他们养成俭朴,文明礼貌,尊老爱幼,遵纪守法,保护环境的道德行为习惯,个性心理方面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总之,通过一学期的品社课教学,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第四篇:品社教学反思
2011年9月份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贾秀云
《品德与社会》学科,通过参加听课和评课一系列活动,使自己的教育理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传统的课程中,课堂是教师表演的舞台,只有教师讲学生听,没有学生的天地,而如今课程的改革也推动了课堂教学的改革,这种一个在上,多人端坐的满堂灌已不复存在,让学生走进课堂,成为课堂主人,在活动中体验,在动手操作的环境中做到师生交融,生生互动,教学活动应是一种相互交往,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的动态信息。使学生在观察,活动中得到情感的体验,正好符合新课程中的探究思想——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探究和领悟。课堂中的活动应是教师在指导或参与下的学生的自主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情感,指导其行为,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自我感悟的空间,教师真正地成为引导者,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
课程改革后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内的教与学,而是体现在课前任务、课堂的活动、课后的延续和知识的连续这样一个完整过程。强调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入手,从班集体中的小事入手,紧抓集体中常见的不良现象,如在《我们的班集体》一课中,我们召开了“我的心里话”发布会,事先要求学生搜集各自的心里话,以便于活动的顺利进行,目的在于提升学生在集体中与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品德与社会》作为人们综合性的学科,主要将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形成良好的习惯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它更是让学生走进历史,在认识祖国辉煌历史的基础上,了解祖国遭受屈辱和人民顽强抗争,进一步增进爱国主义情感。
但有的时候我还在以我的想法代替学生的思考,自己的教学思路还不够开阔,没有多渠道收集资料、信息,课堂上贴近学生的生活不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学习,加强理论修养,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真正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总而言之,通过课后反思把教学实践中的得与失加以总结,变成自己的教学经验,这是十分珍贵的财富。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争取努力上好每一节《品德与社会》课,让孩子们在娱乐中学到知识,在轻松中感到学习的快乐。使我们每位教师都能从“教书匠”变成“教育家”。篇二:品 社 教 学 反 思
品 社 教 学 反 思 我一直认为,品社的课堂是写意的课堂,何谓写意,在绘画中,写意是最能体现绘画者的灵魂及所表达的思想的。那么写意的课堂呢?尤其是品生(品社)的课堂,它既没有语文的课文牵绊,又没有数学定理公式的约束,它的目的在于在品社课堂中使儿童形成良好的品德。而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知、体验和感悟,他们对生活过程体验的越充分、越细腻,感悟的就会越到位、越深刻。品德与社会课应当以社会为背景,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强调拓展课堂教学的内涵,课堂的组织教学要与课外的实践活动结合进行,教师应有意识地开展社会调查、参观、社会服务等活动,让学生走出学校这个小课堂,走进社会这个大课堂,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实践,不断体验、领悟道德准则并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社会生活能力。
一、紧紧抓住生活这条主线
“教育即生活。”陶先生如是说,这就告诉我们,教育和生活是不能分离的。新课标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原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我们以往的教学往往局限于书本,没有与鲜活、丰富的生活相联系,导致教学失去了生活实践的情境,显得苍白无力。在教学中,我们应该经常安排实践活动与行为训练,引导学生自我教育,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的实效性。如在教学三上第一单元《温暖的家》第2课《爸爸、妈妈抚育我》时,我便分发给学生一张家庭成员劳动记录表,让学生做个有心人,每天记录下父母等人在家中的劳动情况,许多学生都记下了“妈妈每天起来就为我做早饭”;“爸爸要做晚饭、洗碗”;“妈妈每天要洗衣服”等等,他们感受到了父母的忙碌与辛苦,也试着分担一些小家务,如扫地,整理自己的书包,洗袜子等,虽然这些在大人看来是微不足道的,但也体现出了他们已经懂得了学会为父母分忧解愁,也表达了他们对父母的孝敬。又如本册第二单元第2课《生活中的安全》要求学生了解必要的安全常识。我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特殊的作业:寻找校园中的安全隐患,寻找家中的安全隐患,收集来的时候,通过小组的讨论:怎么解决,制定成计划或方案。像我们学校的大门前能铺上减束带,有学生们的功劳。通过这样的课堂外延伸,把学生从课堂推向了现实生活,让学生把课堂上明白的道理落实到行动上,实现了课
堂教学回归生活这一理念,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我觉得这样的课实实在在,是从生活体验中激起了学生真正的思考。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我们在教学内容上既要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事实也证明,那些与学生生活贴近,真实、可靠的事例,更容易使学生产生共鸣,达到期望目标。因此,教学中,我不只是局限于教材,而是把教材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找准教材与学生实际的切合点,巧妙地选取学生的事例整合教材,促进学生道德行为目标的达成。如《我们播种春天》这一课,在教学的课前,我让学生们去种植自己喜欢的植物,并且把种植的过程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任务布置后,孩子们个个都很兴奋,每天的话题都是你的花怎样了,你的菜又长高了多少等等。等到上课时候,看到满教室的花花草草、蔬菜,甚至还有种甘蔗的,那情景,连老师都陶醉了。过后,许多家长都反映,孩子们变得不挑食了,也会珍惜粮食了。我问了学生,孩子们的回答让我欣慰不已,因为他们觉得,蔬菜、粮食来之不易。是呀!因为他们亲手种过。
二、充分握住生活的脉搏
为了使说理更充分,明理和导行应该是紧密结合的,而且应和学生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考虑凭借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创设生动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热情,引发学生的思考,体现学生社会性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只有紧紧地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才能使品德与社会课唤发出生机和活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三年级上《邻里之间》这一课,我设计了这样一张表格,让学生课后在调查:你家人与邻居的关系如何,一星期内邻居来你家的次数或你家人去邻居家的次数。当你家人遇到困难时(如电灯坏了),家里的蒜没了,会不会求助于邻居,等等让学生在一个时间内去调查。从而让学生明白,远亲不如近邻这个道理。又如《家乡我为你骄傲》这一单元的教学,孩子们从调查中了解了原来我们家乡有那么优美的皇帝井传说,也有那么久远的张辉墓这一古迹。这种教学使学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既让书本知识得到了扩展、延伸,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自主学习了大量的知识,又让学生知道了获得知识的渠道有多种,而不仅仅是来自于课堂,使他们更走近了社会。正如一个孩子说:“我们通过调查,知道了家乡原来有这么多古迹,这么让人自豪。”这种自豪是发自内心的,是通过亲身体验得来的,比任何教材的说教更有说服力。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开放教学的时空,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能做的事就让他们自己做;能发现的事让他们自己发现;能思考的问题让他们自己独立完成„„解放他们的双手,达到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的境界,而且品德与社会课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所学的道德知识必须在日常生活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体验,才能得到巩固、深化,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如《我们生活的地方真美》这一课教学中,我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学生通过展示来体现家乡的美,学生有的画下自己新搬进的安置房,有的剪下家里开得正艳的三角梅做成了书签展示,还有的拿来让自家致富的大杨桃,等等不胜枚举。在生生、师生的活动中,学会了感受生活的地方美的方法,改变了原来灌输式的时空结构,让学习成了学生主动学习、体验感悟的过程。教师应当多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将教材中的材料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做到活用教材,努力建立起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之间的通道。并注意有效地利用一些本土化的课程资源,补充一些现实生活中“活”的教材,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教师善于运用。这句话提示我们,教材不是圣书,它只是提供了最基本的教学内容。尤其是品德与社会(生活)。因此,我们在使用手中的课本时,要创造性地使用,既善于利用课本,又敢于跳出课本。我们的课堂应既包括课本内容,又充满生活内容、现实内容和时代内容。写意并不随意,只要教师把握好,相信品社(品生)的课堂,一定是最美的课堂。
教 学 反 思
伊 吗 图 学 校
王 学 丽
让我们来寻根(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长江、黄河对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作用,知道这两条河流是我们的母亲河。2.通过收集、交流有关长江、黄河的诗文、歌曲,培养学生热爱母亲河的情感。3.通过调查了解母亲河的现状以及人们保护母亲河的措施,能尝试设计“保护母亲河”的方案,并能做到在生活中用实际行动保护母亲河。
【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对母亲河的热爱,以实际行动保护母亲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板书“母亲”:每当看到“母亲”时一词时,你会想到什么?
指名说(妈妈对我们很关心,妈妈给了我们无私的爱,妈妈很
伟大??)2.(师在“母亲”后板书“河”):对于这个词,你是怎样理解的?
(引导学生各抒己见,自由畅谈)3.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什么河流吗?
二、读一读,找一找
1.学生自渎课本中对长江、黄河进行概述的部分。2.在中国地形图中用不同颜色的笔画出长江、黄河的流径路线,想想这两条河流为什么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3.习小组内讨论交流: 1)的流径路线是否正确;
2)说说长江、黄河的源头在哪里; 3)说说长江、黄河分别流经哪些省、直辖市和自治区; 4)为什么说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结合查找的资料说)。5)请学习小组上台汇报交流情况,集体评议。
三、比一比,夸一夸篇三:三年级品社上册教学反思
——《我爱我的家》教学反思
《我爱我的家》是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的第一主题,上课之前我让孩子们收集一张自己家居的照片或画一幅自己家居的图画,把它介绍给大家,再贴在教材上。可没想到在课堂上有一个孩子怎么也不肯拿出自己的照片,原来他一直跟着妈妈和外婆生活,看到别的小朋友的照片都是爸爸妈妈和小朋友的,当时我鼓励他大胆地向同学们介绍外婆,因为我知道从他生下来就一直是外婆带着,他的讲述非常动人,大家都被他感染了。课后我把他这一反常现象告诉了他的妈妈。他妈妈犹豫了好久才告诉我她离婚了。孩子肯定是因为这。我恍然大悟,后悔自己在设计教学时没有预设现实生活中有家庭缺陷的孩子可能会在别的孩子在感受家人的温馨和快乐时产生不良心理反应,教学中教师要没有给予关怀可能会给孩子留下阴影。
品德与社会的课堂面对的是不断扩大范围的学生的社会生活,但是其核心是发展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与
主体人格。我们的课堂教学必然要随着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起来,但我们也要持之以恒地关注学生的体验,促进有效的学习。品德与社会课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我们认识到,回归儿童正在过的生活是提升孩子们生活的唯一途径,这节课下来我深深地体会到设计时备学生的重要性和课堂上生成问题时灵活应变。
《我们的学校》教学反思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我和学生一起完成了《我们的学校》一课的学习。回顾整个教学活动,我最深的体会是采用研究型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了求知过程的探究者,师生关系更为民主、平等,教学已不拘于课堂40分钟,而是将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外实践相结合,重在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的照片,学校的展板、专栏、文化墙、校园特色等的照片。课前进行校园观察活动,并以《我们的学校》为题写记录短文。
我强调孩子们分小组搜集信息,培养他们合作学习的精神。因为在“研究”的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的苦与乐,还要体会人际交往的微妙之处。研究型学习是小组合作学习,需要齐心协力才能完成,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也只有在过程中才能体会,才能真正学会“如何合作与交流”。这一点在课堂教学中也有体现。
再有在各组搜集资料的基础上,我发现有个别学生搜集的资料不符合要求,于是我再次指导学生搜集的目的、内容及时给予帮助。我觉得这个环节非常重要,因为培养学生研究学习能力,第一步就是培养他们真确搜集信息的能力;第二步就是注意教给学生处理信息、进行汇报交流的方法。
最后有了课前有目的地指导,和学生主动探究参与学习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情绪高涨、争先恐后地交流汇报。我以一个学习伙伴的身份给他们进行适时的补充介绍,让学生从自己的经验里悟得知识。另外,我尽可能成为一个耐心的倾听者,让 学生有话敢说,消除师生之间的紧张气氛,让学生好学、喜探究的天性发挥出来,从而乐于学习。
总之,通过本课的教学我认识到,教学的空间将更为广阔,只有把课前的研究,课内的教学和课后的延伸有机的融合,才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研究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既直接感受知识,又体会到运用知识的乐趣。
我生活的社区教学反思
一、了解生活的社区
对于社区学生比较陌生,特别是农村孩子。所以我在处理教材时,就让学生先进行实地考察,让他们观察本社区里有些什么设施,新增添了哪些设施,以及这些设施的使用情况。亲身感受一下这些设施给人们带来的方便。并且写好调查报告,在上课的时候分小组进行汇报。重视对学生进行社区生活观察的指导,让学生先做好计划,要求学生以时间为序进行观察。对社区的定义不要给学生解释得太复杂,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学生并不知道社区的真正概念,也没必要让他们知道的太清楚。所以我只让学生知道社区就是我们生活的地方即可,重点在于感受社区,感受社会进行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感受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
二、激发学生热爱社区的情感,树立保护社区公用设施的思想。主要采用了让学生看图片、听录音、采访调查、讨论、办手抄报和丰富多彩的活动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学生的兴趣浓厚,积极参与,培养了学生爱学校、爱老师、爱社区、尊重社区服务者的感情。通过上述的活动,学生基本都明白了公用设施都是国有财物或集体财物,都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共同创造的社会财富,是方便、改善、丰富我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物质条件。公用设施是公共财物的一部分,爱护公用设施是社会公德,每个公民都要爱护公用设施。所以我在上课的时候就通过课件展示,先激起学生的情感,再让学生小小组讨论辨析生活中的一些是是非非,最后让学生自己设计宣传爱护公用设施的广告,进一步深化学生爱护公用设施的思想。
教学中的不足是,对学生的水平估计过高,调查前的指导略显欠缺。篇四:三年级品社第一单元教学反思
《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人》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上完本节品社课,我颇负感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有了一翻
新的体验和认识:首先,认识到教师对教材的钻研和教师本身的丰富 学识的需求。教师只有对教学目标紧紧地把握,充分利用教材的设计
思路,才能很好地把握中心,解决课堂即兴生成的问题,使课堂活跃
而不乱。另外,社会科技发展迅速,这也要求教师要与时俱进,掌握
更多新见闻,拥有敏锐的社会观察能力,才能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生
活实际和社会体验,结合相关的社会资源,创设出更好的教学环节,成功地驾驭课堂教学。
其次,教材中蕴含的道理都是要通过生活实践才能体现出来的,单纯枯燥的说教,强行学生接受,效果是不好的。教学策划在进行课
程资源的开发和整合时,要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教学内容和形式只
有贴近儿童生活,反映儿童的世界,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
体验这一点,我设计了课前分小组调查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选择
自己感兴趣的行业,让学生从自己的世界观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
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社会。每个学生的父母都是从事不同行业的工作者,学生很容易从父母或身边的人的身上了解社会各行各业的工作情况,并与自己做对照,吸取他人的优
良品质,从而加深对自己和他人,对社会的认识的理解,让学生逐步
形成正确的价值和人生观,起到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最后,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发挥“穿针引线”导向作用,学生
分小组进行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构建了多向互动的师生关系和和谐的教学关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把学生吸引到课堂学习
活动中来,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
但是,也有几点值得我去思考:
一、品德与社会课属于开放的课堂,应该让学生敢于在教学过程
中质疑。学生在交流,汇报,展示中都有话可说,课堂气氛活跃,但
学生自学意识不强,有问题不敢问老师或学生,还是习惯老师的讲授,处于老师“套”学之中,要在老师的牵引下进行,学生不敢冒池一步。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上课认真倾听学生发言的好习
惯,这些问题还需要在今后不断实践中研究探索。
二、没有将评价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仅在学生调查汇报时
作出了许多多元性的评价,而忽视了展示过程中活动的评价,没有尊
重每一个学生所应享有的权利和独特的价值,没有让每一个学生都感
受到成功的喜悦,忽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这节课对我来是说受益匪浅的,对今后的品社教育教学也有了很
大的启发和促进。
六年级 品社教学反思
通过品设教学研讨我感触颇深,首先是对于钻研教材有了更新的认识,不管是在我自己备课过程中,还是在听的其他老师的课中,都感受到了老师们对于教学目标的把握,以及合理的利用教材的设计思路,在很多老师的课上所产生的闪光点,仔细分析一下,都是由于老师基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所设计的课堂生成问题,也正是由于对教学目标的牢牢把握,才使得我们的课堂气氛活跃时而不凌乱,冷静时不沉闷。其次,我也更深刻的感受到做为一名品德与社会老师,是越来越需要丰富的知识和敏锐的社会观察力,很多老师在自己的课堂上都结合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体验,创设出了很好的教学环节,这说明老师们在备课阶段一方面深钻教学目标,充分运用教材上的内容,挖掘和拓展了很多相关知识和内容,另一方面老师也在课前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合理利用相关的社会资源,进而极大的拉进了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距离。
在课堂上流畅的语言、严谨的思路、环节紧凑、教法简明清晰,以及教学配套的投影、图片、乐曲都让我得到了启迪。各节课中,学生通过一个个活动、通过自己的观察、体验,在教师的适时引领下,自悟自得获得新知。开放的课堂让学生敢于质疑,从中看出是老师在平时教学中对孩子问题意识、问题能力的培养,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和上课认真倾听学生发言的好习惯。这些都值得我学习。袁老师的故事引入部分尤其精彩。能从学生实际出发,抓住学生心理特点,选择图片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课堂环节设计让在座的每一位听
课教师都有所获,看得出来老师是在教学生各色人种的分辨的要点,同时还渗透了思想教育,人中的聪明才智与肤色没有任何关系。这次听课活动为我以后的品设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篇五:四年级品社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参与的自主性。
新的教材,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鼓励学生自主参与,自觉实践。我在教学中很注意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教育的主人。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不是通过听讲来学习,而是直接参与的,以调查、观察、讨论、总结、感受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积累直接经验。在各个环节中舞台的主人是学生,我只作为一名引导者和组织者。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实践、探究搭建一个广阔的舞台。《人间自有真情在》这一课的课堂教学,我能本着以学生的已有的知识为基础,以学生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为主要形式,以生活性、实践性、活动性来构建多彩的品德课堂。教学中我努力和学生们共同营造一个情感丰富的课堂,在这样一个“多彩的课堂”中,师生在平等的氛围中共同感知、共同探索。但是,冷静反思我这节课的品德课堂教学,我的教学还存在许多不足,最突出的是存在着这样的两“重”和两“轻”:
1、重视教学流程,轻视课堂生成。
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叶澜教授曾经在她的一次讲座中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的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虽说课前我也精心预设开放而有弹性的教案,已经对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作了充分的预设,但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课堂教学过程中依旧会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课堂教学中随时会发生意外,然而本节课我更多的是重视教学流程,轻视课堂生成,在引导的过程中时时刻刻都怕学生“枝外生节”,教师的引导牵制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依照我的教学设计的方向发展,所以这一节课虽然显得流畅,但深思起来却缺乏生成的灵动。因此,教师要大胆打破预设的框架,不能受自己教案的限制,而应抓住课堂中“稍纵即逝”的生成性资源,对学生的意外回答,通过适时赞赏尊重学生实际生成的问题,及时激发、保护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求知欲。这样的教学评价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也是真实的和有生命力的。
2、重视活动形式,轻视实际效果。
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的综合课程。教学要通过学生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实现。在本节课教学中,我设计了小组交流的活动。小组合作交流本来应该是教师鼓励学生在小组或群体中互相沟通,共同探讨,交流学习经验、体会,共同完成学习的过程。由于担心课堂教学时间紧张,为保证课堂秩序的稳定,教学进程的顺利进行,在这一活动上没有争取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没给学生提供充裕的交流时间。没有一定的时间,交流将会流于形式,发言也只成了少数优等生的精彩表演,忽略了部分学困生,对他们缺少应有的关注。表面上看起来热热闹闹,实则收效甚微。
第五篇:三年级品社教学
三年级品社教学工作总结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一、实施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
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学时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二、评价方法
1、教师观察记录描述性评语。
教师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能力、行为进行观察,并做记录。
在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学习本课程的学习态度、表现等以描述性的语言写在评语于评价手册上,鼓励学生巩固进步,修正不足,继续努力。
2、学生自评
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对自己在学习中的表现与成果进行自我评价,以提高自
我认识、自我调控的能力。
3、学生互评
学生依据一定的标准互相评价,这种评价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养成尊重、理解、欣赏他人的态度,相互促进。
通过一学期的教育教学,教学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效果。
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