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提升训练无答案新人教版
提升训练—《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一、单项选择题(共3题,共60分)1.中央红军突破湘江后前行的路线是()A.井冈山方向 B.湘西方向 C.瑞金方向 D.遵义方向
2.长征精神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它引领我们民族走向复兴。以下是在长征途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它们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四渡赤水②飞夺泸定桥③巧渡金沙江④过草地⑤翻雪山⑥会宁会师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⑤④⑥ C.①③②⑤④⑥ D.②①③⑤④⑥
3.“健儿巧渡金沙江„„铁索桥上显威风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对歌词解读错误的是()
A.描绘了红军长征的壮美画卷 B.赞美了毛泽东高超的指挥艺术 C.再现了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场景 D.讴歌了红军将士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
二、材料分析题(共2题,共40分)1.观看影视作品是我们了解历史的一个重要途径。某学校举行了中国共产党发展史的影视巡展,下面是这次巡展中的两部作品,请你结合这两部影视作品,进行相关问题探究。
图一 图二
(1)史实探究:这两部影视作品,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中的两个重大历史事件,结合这两个事
件回答下列问题。
①请写出这两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
②这两个历史事件分别是在中国共产党面临哪两次重大挫折面前所表现出来的坚强与果敢? ③这两个事件各自的结果如何?有何意义?
(2)人物春秋:在这两部影视作品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哪些为中国革命事业艰苦奋斗的革命领导人?请写出与之相关的事件。(两例即可)
(3)感悟提升:结合这两部影视作品,谈一谈你的感受与启示。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是电影《我的长征》的宣传海报,电影以一个普通红军小战士王瑞的命运为主线,前后贯穿了长征过程中的重大事件,以其视点和命运来折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个属于东方的神话之旅。
请回答:
(1)2017年,全国各地举行各种活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多少周年?
(2)马小虎同学在看完电影后,绘制了一幅红军长征示意图,可是他漏填了红军长征中的几个关键地点,你能帮他补充完整吗?(请在图中方框内填出正确的地名)
(3)长征是一个伟大的壮举,“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宣告结束”(毛泽东)。请用史实说明这一观点的正确性。
第二篇:八年级历史上册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知能演练提升新人教版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知能演练提升
1.与前四次反“围剿”相比,红军在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主要原因是()A.国民党在军队数量上占优势 B.中共中央推行“左”倾错误主张 C.革命根据地力量弱小 D.国民党武器装备好
2.“王明路线滔天罪,五次‘围剿’敌猖狂……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摘自《长征组歌》。你认为“红军主力上征途”的主要目的是 A.准备北上抗日
B.保存实力,进行战略大转移 C.与敌人决战
D.扩大革命根据地,传播革命火种 3.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的时间是()A.1933年10月 B.1934年10月 C.1935年10月 D.1936年10月
4.一位历史学家在评论1935年的一次会议时说:“这次政治局扩大会议的召开是史无前例的,它是中国共产党党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这次“会议”是 A.遵义会议 C.中共二大 B.中共一大 D.八七会议
()()5.“1935年1月的一次会议上,一向发言很少准备提纲的毛泽东这次却破例了。他不仅说明军事失利问题的原因在于进攻时的冒险主义,防御时的保守主义,突围时的逃跑主义,而且阐述了中国革命的战略问题。”以下说法与这次会议相关的是()A.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B.确立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C.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D.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6.红军长征途中,哪一军事行动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A.强渡乌江 C.四渡赤水 B.巧渡金沙江 D.强渡大渡河
7.下列毛泽东诗句中,与下图有关的是()
A.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B.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C.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D.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8.下面是新中国的将军外交家黄镇在1935年创作的一幅漫画,这幅漫画定格了戎马倥偬的战争岁月。下列诗歌与之反映的史实相符的是()
A.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B.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C.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9.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要实地考察中国工农红军的历史足迹,他们去的地方应该有()①井冈山 ②瑞金 ③遵义 ④南京 A.①②③④ C.①②③ B.②③④ D.①③④
10.陕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中唱道:“一道道的(那个)山来哟一道道水,咱们中央红军到陕北……”歌词描述的场景发生于()A.吴起镇 B.井冈山
C.遵义
D.南京
11.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伟大传奇”是指()A.五四运动 B.北伐战争
C.南昌起义 D.红军长征
12.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延绵不绝的力量之源。下列不属于长征精神的是()...A.坚定不移的革命理想和信念 B.患难与共的团结协作精神 C.不畏艰难险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D.为人类和平正义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
13.学习历史要学会进行总结,学完本课后,我们应知道:红军从被迫战略转移到长征胜利,这一历程说明()①中国革命根据地的建设是失败的 ②中国革命重心从城市转移到了农村 ③中国革命道路艰难曲折 ④中国革命需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A.①② C.③④ B.②④ D.①③
长 征 ★14.阅读下列材料: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请回答:(1)中国工农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
(2)“大渡桥横铁索寒”反映了长征途中的哪些军事行动?
(3)“金沙水拍云崖暖”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什么军事意义?
(4)从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历史中,你受到了哪些革命传统教育?
15.长征是中国历史上波澜壮阔的史诗,它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长征组歌》中的几个片段: 片段一 红旗飘,军号响。子弟兵,别故乡。王明路线滔天罪,五次“围剿”敌猖狂……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男女老少来相送,热泪沾衣叙情长,紧紧握住红军的手,亲人何时返故乡? 片段二 万众欢呼毛主席,马列路线指航程。雄师刀坝告大捷,工农踊跃当红军。英明领袖来掌舵,革命磅礴向前进。
片段三 横断山,路难行。敌重兵,压黔境。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敌人弃甲丢烟枪,我军乘胜赶路程。调虎离山袭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片段四 水湍急,山峭耸。雄关险,豺狼凶。健儿巧渡金沙江,兄弟民族夹道迎。安顺场边孤舟勇,踩波踏浪歼敌兵。昼夜兼程二百四,猛打穷追夺泸定。铁索桥上显威风,勇士万代留英名。片段五 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图片记录了长征的经过。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④②①③ B.④②③① C.②④①③ D.②④③①
(2)根据材料一,分析红军长征过程中克服了哪些方面的困难。
(3)长征是一个壮举,它以红军的胜利、敌人的失败而告终。从上述材料中,你能归纳出长征胜利的原因吗?
(4)长征精神,是艰苦奋斗革命精神的体现。请你围绕“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写出能体现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古训。(可以是诗句、成语、对联、谚语、俗语等,至少两条)答案:
1.B 题目中四个选项都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原因,但其中最主要的是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在军事上“左”的错误。在“左”倾思想的指导下,红军以自己的劣势对抗敌人的优势,第五次反“围剿”注定要失利。
2.B 长征主要是由于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目的是保存红军的实力。3.B 4.A 解答本题可以从时间“1935年”入手。1935年召开的会议是遵义会议,遵义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B、C、D三项中的会议召开的时间分别是1921年、1922年、1927年。故选A项。
5.C 1935年1月召开的会议是遵义会议,它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6.C 遵义会议后,在毛泽东的领导下,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7.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展示的是大渡河上的泸定桥,其是一座铁索桥,故B项符合题意。8.B 漫画反映的是红军长征的画面。A项描述的是秋收起义,B项描述的是红军长征,C项描述的是渡江战役,D项描述的是抗美援朝战争,故B项符合题意。
9.C ①井冈山是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②瑞金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③遵义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召开的地方;④南京是当时国民党统治的中心。10.A 11.D 12.D 长征精神是指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团结协作精神等,但不包括国际主义精神。
13.C ①的说法是错误的,②并非是长征的经验,③④是正确的。
14.参考答案(1)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在军事指挥上“左”的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2)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3)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4)革命英雄主义、集体主义、艰苦奋斗的精神等。15.参考答案(1)B(2)军事: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自然:恶劣的自然环境。
(3)原因:一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二是红军战士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三是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答出两条即可)(4)如《锄禾》;居安思危,戒奢从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艰难困苦,玉汝以成;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等。
第三篇: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复习教学案(无答案)北师大版
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复习资料与试题(北师大版)【课程标准】
1.知道重庆谈判,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的努力,认识国民党独裁、挑起内战的本质。
2.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知道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进攻。
3.列举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
【考点分析】
识记:(1)重庆谈判:时间:1945年8月,代表人物: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签订《双十协定》。
(2)内战爆发: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20多万人,向中原解放区发起大规模进攻,全面内战由此爆发。
(3)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4)三大战役的名称、先后顺序及意义:①辽沈战役(解放东北全境)、②淮海战役(使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获得解放,为解放军渡江作战奠定了基础)、③平津战役(基本解放华北全境)。
(5)渡江战役:1949年4月,战线东起江苏江阴,西至江西湖口。1949年4月23日解放南京,宣告了延续22年的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名题荟萃】
一、单项选择题
1.(2005·十堰)2005年4月29日,台湾国民党主席连战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实现了跨越60年的握手。想一想,60年前,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曾在哪里举行会谈()A.延安B.南京C.北平D.重庆
2.(2005·南充)1945年国共重庆谈判签订了()A.《停战协定》B.《双十协定》 C.《和平建国纲领》D.《淞沪停战协定》
3.(2005·重庆)1947年,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领导人是()A.彭德怀、贺龙B.林彪、罗荣桓 C.刘伯承、邓小平D.陈毅、粟裕
用心
爱心
专心 1 4.(2006·惠州)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是()A.孟良崮战役开始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三大战役D.渡江战役开始
5.(2006·宜昌)解放战争时期的三大战役是指()A.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B.渡江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C.辽沈战役、渡江战役、百团大战 D.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渡江战役
6.(2006·河北)三大战役最重要的意义在于()A.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 B.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C.为渡江战役创造了有利条件 D.为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创造了条件
7.(2006年·江西)下列描述,符合平津战役的特点的是()A.“千里跃进,逐鹿中原” B.“攻占锦州,关门打狗” C.“分割包围,瓮中捉鳖” D.“百万雄师,三路渡江”
8.(2005·重庆)1949年4月,宣告国民党在大陆22年统治覆灭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人民解放军解放()
A.北平B.天津C.南京D.广州
9.(2006·常德)南京是近代中国历史的缩影。下列史实不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A.八国联军侵华B.中华民国成立
C.日本法西斯制造屠杀惨案D.蒋家王朝覆灭
10.(2004·惠州)1937年的南京大屠杀是哪一国侵略军犯下的滔天罪行()A.美国B.日本C.英国D.俄国
二、材料解析题
11.(2006·湖北)阅读毛泽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用心
爱心
专心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1)“钟山风雨起苍黄”中的“钟山”是指什么地方?
(2)“百万雄师过大江”是从何时、何地开始的?
(3)“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表达了毛泽东怎样的革命思想?
三、问答题
12.(2006·上饶)学唱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回答下列问题。(1)中国共产党何时诞生?到2008年她走过了多少年历程?
(2)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了哪些革命活动?(至少举4例)
(3)唱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回顾中国历史,你有何感想?
【拓展提高】
一、单项选择题
1.陪同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中共领导人是()A.刘伯承、邓小平B.周恩来、刘伯承
用心
爱心
专心
C.周恩来、王若飞D.邓小平、王若飞
2.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国民党军队进攻()A.陕甘宁解放区B.中原解放区 C.山东解放区D.苏北解放区 3.全面内战爆发的时间是 A.1945年8月B.1946年2月 C.1946年6月D.1947年3月
4.1947年,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进攻序幕的是()A.刘邓大军渡过黄河向大别山进军 B.西北解放军收复延安
C.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向豫陕鄂边进军 D.华东解放军向鲁西南出击 5.三大战役开始于()A.1945年8月B.1946年6月 C.1948年9月D.1949年1月 6.发起辽沈战役的是()A.东北人民解放军B.西北人民解放军 C.华东人民解放军D.中原人民解放军
7.人民解放军为截断东北敌人向关内的退路,先攻占了()A.长春B.沈阳C.锦州D.北平
8.淮海战役中国共双方军队作战围绕的中心是()A.济南B.北平C.徐州D.武汉
9.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的战役是()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 10.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
11.被陈毅元帅称为“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胜利”的战役是()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
12.国民党政权统治中国()A.20年B.22年C.24年D.28年
13.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蒋介石发动的全面内战开始于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用心
爱心
专心)A.上党地区B.中原解放区C.山东解放区D.陕甘宁边区 14.率领西北人民解放军,在陕北粉碎了敌人进攻的是()A.毛泽东、周恩来B.刘伯承、邓小平C.彭德怀、贺龙D.朱德、陈毅 15.下列城市中,在三大战役期间和平解放的是()A.锦州B.徐州C.天津D.北平
16.《孙子兵法》的“谋攻篇”中曰:“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下列哪座城市的解放体现了上述策略?()A.南京B.北平C.天津D.沈阳
17.参加过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两大战役的部队是()A.华东解放军B.东北解放军C.西北解放军D.华北解放军 18.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不包括()A.中国共产党正确的领导B.人民的支持C.解放军的英勇作战D.我强敌弱
二、材料解析题 19.阅读下列材料: 万急,延安 毛泽东先生勋鉴:
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能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回答:
(1)这是谁发给毛泽东的电报?是在什么情况下发出的?
(2)文中的“陪都”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3)类似的电报他发过几次?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4)毛泽东为什么要去谈判?结果如何?
用心
爱心
专心
三、问答题
20.陈毅在一首诗中曾写道:“几十万,民工走不通。骏马高车送粮食,随军旋转逐西东,前线争立功。”回答:
(1)结合课本内容判断一下,陈毅这首诗记述的是哪一次战役?
(2)诗中描写的是什么情景?
(3)这一战役的意义是什么?
用心
爱心
专心 6
第四篇:江苏省扬州市邗江美琪学校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明天不封阳台教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
明天不封阳台
教学目标:
1、学会抓住对象的特征进行描写的手法。
2、理解内容,感悟主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3、关心身边的现实,增强自我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学会抓住对象的特征进行描写的手法。
教学难点: 理解内容,感悟主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教学过程:
一、自学展示
1、导入新课
2、根据括号中的注音,在横线上填字成词(1)、鳞次________比(zhì)(2)、变________莫测(huàn)(3)、________若朝霞(càn)(4)________身立命(ān)(5)、情不自________(jīn)(6)、自________自足(jǐ)(7)、不________之客(sù)(8)、________淡和谐(tián)
3、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
4、阅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理清文章思路。
二、合作探究
1、作者一开始为什么决定要封阳台?后来又为什么改变了主 意呢?
2、最终不封阳台的原因是什么?
3、文章中对鸽子的描写也很传神,请把它找出来。
4、面对着这只受伤的鸽子,这个可爱的生灵,假如我们与它 来一次心灵对话,此时此刻它会对你说什么?你又会对它说 点什么呢?请设计一段心理对话。
5、找出最能触动你心灵的句子,并说说理由。第9段:“仿佛我们不是第一次来到这个陌生的所在,而是游子 终于回到了久别的故乡,那份感情真是说不清,道不明。随后便 把耳朵贴近地面,仿佛在倾听大地母亲的心音。”
第11段:“儿子10了,在这座楼房中长大,原来楼前有一块草坪,蹒跚学步的儿子在这块草坪上练习过走路,也在夏季的草坪上捉过 小虫和蚂蚱。在一片洋灰水泥的高大建筑群中,这块草坪仿佛是一 个极乐的伊甸园,曾给儿子留下了多少温馨的记忆。”
赏析句子是:“我蹲下身子,果然见一只鸽子蜷缩在书架底下,正瞪 大惊恐的眼睛望着我们。”“鸽子见我们没有伤害它的意思,重新
安静下来,它伏在蛋上,眼睛紧紧的盯着我们,目光是那样令人 怜爱。”
6、看到一只受伤的鸽子在书架底下孵蛋,儿子希望明天不封阳台 与“我”决定不封阳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考虑?你认为全文表 达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7、爱护这一只鸽子,可以不封阳台,用布条帮鸽子做窝,找来水 和玉米料,用作鸽子的晚餐,但是,怎样“爱护所有的自然资源,爱护一切有益的生命”的方法:(1)、保护生态环境,如不乱砍乱伐,不排放废水废气,不使用可 能危及其他物种的农药等。(2)、保护野生动物,如设立保护区,禁止捕捞猎杀,对于濒临灭 绝的物种实行人工护养繁殖等。(3)、加强宣传教育,形成正确的环境意识,地球意识。
四、当堂作业
(一)闲放在阳台上的一只书架下面,忽然传出几声“咕、咕”的叫声,10岁的儿子弯下腰,稚嫩的脸颊立即灿若朝霞:“呀,鸽子!”我蹲 下身子,果然见一只鸽子蜷缩在书架底下,正瞪大惊恐的眼睛望着我 们。它扑打了几下翅膀却未曾飞走,就在它的羽翼开合时,我们见到 了它正在孵育的两只鸽蛋,看到了它翅膀上的一块血痕——那分明是 有人在它飞翔时用气枪打伤的。
鸽子见我们没有伤害它的意思,重新安静下来,它伏在蛋上,眼睛紧 紧盯着我们,目光是那样令人怜爱,使我不由想起了冯至深情的诗句:“驯美的白鸽儿/来自神的身旁,它们引示我翘望着/迷离的故乡。”——这故乡,该不是地域的概念,而是一种情感的归属罢? 1.鸽子的眼睛为什么“惊恐”?它想到了什么?
2.身子“蜷缩”与“惊恐”有没有关系?
3.鸽子不“惊恐”了,为什么眼睛还“紧紧盯着我们”? 4.从“目光是那样令人怜爱”来看,鸽子有什么心理活动?
5.理解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答案:1.鸽子眼睛流露出“惊恐”的神色,源于对人类的害 怕,鸽子的心灵世界里,存有人类与动物关系的恐怖印象,它 自身就是一只“惊弓之鸟”,它想到的可能就是人类会以多种 手段猎杀它们,对于自投罗网的它更不会放过,因而它无比惊恐。2.身子“蜷缩”一方面是由于孵蛋,一方面也是由于“惊恐”,“惊恐”加剧了“蜷缩”。
3.鸽子不“惊恐”了,但它仍是孤单的,弱小的,受伤的,而 且还要孵蛋,它需要得到人们的关注、爱护,所以眼睛还“紧 紧盯着我们”。
4.鸽子可能在想,我受了伤,又要孵小鸽,太需要得到你们的 保护了,太需要得到你们的支持了,最低限度,你们不能封阳 台,让我能有一个自由进出的通道,让我能把小鸽子带到外面 的天地„„
5.人不应该只给动物留下情感归属的故乡,应与自然和谐相 处,共生共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