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弦歌不辍 精神永存——纪念抗战烽火中的中国大学
弦歌不辍 精神永存
——纪念抗战烽火中的中国大学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同志们、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的×××,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弦歌不辍 精神永存——纪念抗战烽火中的中国大学》。大家都知道,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70多年前,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用他们的生命谱写了一曲保家卫国的英雄壮歌,他们的壮举值得我们永远缅怀。但是今天,我要讲述的不是他们的故事,而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中国大学!他们在民族存亡之际用另一种方式诠释着爱国的含义。他们在战火纷飞中,坚持笳吹弦诵,保存并传承了“中华民族精神的火种”。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这首西南联大的校歌生动描述了1937年那一段曲折的大学内迁经历。大家知道,“卢沟桥事变”之后,日军的铁蹄开始侵入华北。为了实现从根本上灭亡中国的计划,他们开始对中国的高校进行狂轰滥炸,并肆意捕杀师生,一时之间华北告急,中华告急,中国的教育告急!面对敌人的侵略,各大高校开始了漫漫内迁之路,师生们带着大量书籍、实验器材风餐露宿,迢迢千里从华北、华东迁到内地。
当年参与迁徙的几乎囊括所有的高校,大部分学校迁入了云南、四川、贵州等西南几省。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北大、清华、南开迁到云南昆明组建的西南联合大学。由于战火的不断蔓延,很多高校的迁徙一波三折。浙江大学、同济大学等一些高校迁徙次数甚至高达5、6次之多。同济大学几经辗转,最后落脚在四川一个小镇——李庄。师生们一到李庄,就受到当地士绅为代表的李庄人夹道欢迎,一时间,小小李庄的街头巷尾,走来了梁思成、童第周等一批国内、国际顶尖学者。李庄人口由3600人激增到15000人。该如何来安置这上万的外来人口呢?这个问题可难不倒聪明豪放的李庄人,他们居然想办法找来了吊车,为土地庙里的神像“搬家”,把专管一方土地命运的“神仙”请出正殿,而让手执教鞭的师长和莘莘学子高坐堂上,真正体现了“师为重,神为轻”,此举一时被传为佳话。
如果说大学师生们在抗战烽火中为了祖国的教育事业不远万里、远赴内地是一种壮举的话,那么,这些大学在战火纷飞、物资极其短缺的严酷环境中,非但维持着正常的教学秩序,而且还使教学规模得到了扩张,就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了。战争结束时,大学数量由108所增加到141所,学生从4万多增加到8万多。不仅数量上有增长,而且当时这些学校培养的人才和所取得的学术成果质量也是首屈一指的。让我们看看这样一组名字:国学大师陈寅恪,哲学家冯友兰,文学界的朱自清、沈从文、闻一多、钱钟书、汪国真,社会学家费孝通,数学家华罗庚,物理学家杨振宁、李政道,“两弹元勋”邓稼先等等,这个名单还有很长、很长„„在短短的八年里,西南联大培养了超过北大、清华、南开30年里培养的人才,取得了可与当时的牛津、哈佛、耶鲁相媲美的辉煌成就。
而辗转迁往贵州湄潭的浙江大学,更是在校长竺可桢的带领下,由一所后起的地方性大学一举发展成为全国名牌大学。世界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士到贵州,惊讶地发现这么贫苦的地方居然有这么好的大学,称赞其为“东方的剑桥”。
与师生们取得的辉煌成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们令人 堪忧的生存状态:以破庙为校舍,在桐油青灯下苦读,粗茶淡饭聊以果腹,在困难的时候甚至一天只能吃两顿饭;据说闻一多先生为了生计每天上午在联大上课,下午到中学兼课,晚上还要刻图章卖钱,甚至于有一些教授已经到了不得不摆摊变卖财产以维持生计的状态。我们不禁要问,到底是什么力量和精神在支撑着师生们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中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呢?我想答案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他们强烈的使命感和民族责任感!当师生们的生存状态被反映到国民政府后,教育部从仅有的经费里拿出了一部分钱来补贴困境中的师生。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师生们经过商量,居然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那就是——集体联名拒绝政府的救济!这是何等的气节、这是何等的境界!
还记得,当年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说过这样一句话:“武力占据一个国家的领土是可能的,武力征服一个民族的精神是不可能的”。在连天炮火中,中国大学依然书声琅琅,弦歌不辍,这本身就意味着信仰、勇气与力量,说明这个国家没有屈服,还在顽强战斗,并且对未来充满信心!这些内迁高校的师生们,虽然不以亲身上前线的方式报效祖国,但他们为国家、为民族追求知识,保存文化命脉,为战后中国的重建储备实力,用行动表达了抗战必胜的坚强信念。
今天,当我们在这和平年代享受美好生活的时候,当我们看到中国之文化享誉世界的时候,当我们伟大的“中国梦”正在给世界带来巨大冲击的时候,我仿佛看到了78年前一群文弱书生不畏艰难的万里迁徙,仿佛看到了一代代中国学者用他们羸弱的肩膀扛起中国教育的猎猎大旗,弦歌不辍,精神永存,让我们向抗战烽火中的中国大学致敬!
谢谢各位!我的演讲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