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扬州大学实验农牧场的参观心得及体会 动医1302
在扬州大学实验农牧场的参观心得及体会
扬州大学实验农牧场是扬州大学的一个直属业务部门,1952年伴随原苏北农学院的诞生而建立,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农牧场已经具备了服务教学科研和自身发展的条件,成为国内一流的千头奶牛场。现有占地约860亩,各类建筑约31514平方米。
上周日上午,在家畜环境卫生学罗方妮老师的带领下,我们2个班的同学来农牧场参观及学习。在课堂上我们已经学习过关于畜牧场选址规划的知识,所以这次的观摩会使我更有针对性地理解和学习。
第一部分
场址选择及周围环境因素
社会条件因素
1.扬州大学实验农牧场位于扬州西区的城郊,距离市中心有4km左右的距离。由于近10年来扬州市的发展,市区逐渐向西部扩张,在实验农牧场的周围也逐渐新建了锦苑、紫荆苑、蜀岗小区、山河园、花瓶苑、雍华府、来鹤北苑、紫薇苑、海德山庄、经圩花园、翠岗新村等各大小区及联排别墅。毗邻小区的居民们多次投诉,奶牛场散发的气味的确对周边的居住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市政府对奶牛场问题进行回复,一方面对奶牛场进行了全面控制,不允许新建、扩建任何项目,;另一方面积极帮助扬大进行奶牛场迁建选址。
2.扬州大学实验农牧场周围并无其他农牧场及化工厂。其生产的牛奶会运至远处的畜产品加工厂进行深加工。奶牛及家禽生活在相对干净的环境,不会受到化学污染,这也是农产品高品质的一个重要条件。3.城市的发展致使农牧场周围新建了许多小区,但同时附近仍有农民建的别墅。其中最近的一座距离农牧场仅有6米,由一堵墙隔开。该户人家很少入住,也因此与农牧场发生过不少矛盾。
4.实验牧场处于市区与城郊的分界处,为两条重要的道路翠岗路和百祥路的交汇处,交通方便,利于运输。养殖区与主干道大约有100米的距离。
5.附近的通讯,电力系统均十分完善。农牧场周围有一条河,可以基本满足灌溉用水。自然条件因素
1.农牧场的现有占地约860亩,各类建筑约31514平方米。地势较为平坦,并且高于历史洪水线,其整体呈现一个北高南低的状态。其中试验田处于北边,牧区位于南边。这样可以防止牧区的污水污染了试验田。
2.扬州位于江苏中部,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适宜,光照充足。本市的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和西南风。总体来说比较适宜奶牛的培养。
3.农牧场所采用的土质均为砂壤土,透气透水性较好,可防止病原菌等滋生。土质较为稳定,利于家畜的健康,卫生防疫等。4.牧区用水采用的是自来水,虽然价格昂贵,但其安全性得到保障。灌溉用水来源于附近一条河。
第二部分
场内功能分区
1.管理区
(1)生活管理区
一进大门,前方是一幢5层的小楼,里面包括传达室,职工宿舍,食堂,浴室,旁边的行政楼包括会计室,会议室,接待室,化验室等。行政楼的南边为专门的消毒室与消毒池,为外来人员及车辆提供消毒。
(2)场前区 行政楼的西北方有一青贮窖,为贮存青草的场所,也有利于草的发酵。东北面有饲料加工车间,供电房,仓库等辅助生产区。2.生产区
此为农牧场占地最多,也是产生经济效益的地方。其在饲料加工区的北边,主要包括散养牛舍和栓养牛舍。散养牛舍的牛被分隔在一个个小空间中,靠近头的一边有饲料池和饮水器。而散养牛舍的牛则自由许多。所有牛舍均采用钟楼式屋顶,便于通风及夏季降温。自动化挤奶的技术的采用,大大提高了挤奶的效率。在这几个牛舍的周围还有产房和专门给犊牛及青年牛生活的场所,同时也供科研用处。
牛舍的西边有一个大棚,其中铺上了一层牛粪。我们的研究人员在其中培养一种日本蚯蚓。这种蚯蚓待长成后用来提取药物。而剩下的,被分解的牛粪则会用于食用菌类的生产。
另外,牛舍的西北面还建有鸡舍。其中培养的是一个濒临灭绝的品种叫新扬州鸡,该种鸡目前任处于保种状态。鸡舍中每个鸡都被限制在一个笼子中,饲料放置于专门的食槽,采取乳头式饮水。鸡笼下方有倾斜的挡板便于收集鸡蛋。鸡舍外采用纵向负压通风,湿帘降温系统。夏天能降温5℃以上,明显改善鸡的生活环境,提高生产效率。3 污染区
牧场的污染区分为3部分,均处于牧场的东北角,分别为贮粪池,污水处理中心及化尸池。其中的化尸池建设并不完善,上面无挡板,容易发生意外事故。总体观来,牛舍的西边的道路为干净道,运输草料用,而东边靠近污染区附近为污染道,供运输粪便及尸体用。污染区的位置避开了主导风向,这样能减少由风引起的臭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