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抓好课堂常规训练 培养学生听课好习惯(杨琳)
抓好课堂常规训练 培养学生听课好习惯
一、要有明确的课堂常规训练内容及要求:
1.课前准备:课前准备好下节课所需的学习用品,把准备好的书本等整齐地放在课桌左上角,文具盒放桌面正前方。
2.课前候课:预备铃响后,立即安静有序地进入教室到自己座位上坐好,双手交叠平放在课桌上,左脸贴右手背,面向右,等待老师上课,不能迟到。3.课前问好:上课正式铃响后,老师喊“上课”,值日生喊“起立”后,全体学生立即起立,双脚并拢,双手下垂,两中指贴于裤缝,目视老师,齐声向老师问好,老师也向学生问好后,端正坐下。
4.上课迟到:先喊“报告”,经老师同意后再进入教室。
5.课堂听讲:上课时,精神饱满,坐姿端正,背挺直,两臂屈肘平放桌面,不搞小动作;两脚平踏在地,不随意乱动,不跷“二郎腿”;听讲时,目视老师,不东张西望,不讲话,思维跟随老师活动。
6.读书:身体坐直,双手握书,书自然向后倾斜,眼离书一尺,胸离桌一拳。7.书写:身体坐直,眼离书本一尺,手离笔尖一寸,胸离桌子一拳,左手按本,一笔一画认真书写。
8.文具使用:使用文具要听老师指挥,没要求使用文具时一律不得随意使用,科任教师要求带的物品,要提前通知学生,低年级可以以家校通等形式通知。9.举手发言、提问:要发言或向老师提问时,要举右手(要求:左手屈肘平放桌面,左手手心向下,手背向上;右手手肘轻放在左手手背上,两手均不离开桌面),待老师同意后,起立站直大声用普通话发言或向老师提问,不随意在课堂上接嘴,插话。
10.上台演示:上下台行走步履轻盈、迅速,演示自然大方。
11.自主学习:能按老师的要求自主学习,不讨论,不影响他人,学习完毕坐直。12.合作探究:进行课堂讨论,分工要明确,服从组长安排,讨论声音要轻,不随便离开座位。
13.本子试卷收发:发:以纵队为小组,从前依次后传;收:从后依次向前传,不得错位,身体右转向后,双手将本子试卷轻轻教给同学,不随意乱扔。14.下课:待下课铃声响后,教师喊下课,值日生喊起立,整齐有序地向老师再见,待老师回答走出教室后,再整理好本节课的书本学习用具,准备好下节课的书本学习用具,有序地离开教室。
15.在功能室上课必须在教室前整好队,再排队入室。离开时,检查座位的卫生,摆放好桌椅。
二、要有和班主任一致的简洁规范的训练语言
上述课堂常规应每天强调,日日重复,把你的上课要求天天跟学生传达。对于一年级新生应在开学前几天集中训练,之后应将常规训练有机融入课堂教学之中。老师应发挥聪明才智,自编自创朗朗上口、易记易背的口令、儿歌、顺口溜!根据本班情况,也可重点训练其中某些句段。例:
1、师:铃声响
生:进课堂
师:铃声落
生:安静坐 师:书课本
生:放左边 师:铅笔盒
生:放中间 师:要发言
生:先举手 师:声音亮
生:要大方 师:坐端正 生:腰板直 师:专心听 生:认真想
师:大眼睛
生:看老师 师:小耳朵
生:认真听
师:写字做到三个一 生:一尺一拳一寸远
2、【课前】:
(1)上课铃声响,快快进课堂。静息等老师,好好把课上。
(2)小小手,放放好。小眼睛,看老师。小嘴巴,闭紧了。小腰板,挺直了。(3)铃声响,进教室,安安静静等老师,抬头挺胸坐得正,看黑板,脚放平。(4)上课铃声响后,学生在值日生的带动下边拍边唱:“上课铃声响,快快进课堂。上课守纪律,坐正看前方。回答问题先站好,声音甜又亮。手不动脚不晃,比一比谁最棒。” 【课上】:(1)双脚平平放,两眼向前望。
(2)一二三四,坐好姿势。(同时要求坐好)五六七八,闭上嘴巴。(要求不要说话)
(3)要发言,先举手,起立站直再开口。老师讲课认真听,作业整齐又干净。【组织教学】:
(1)请你跟我这样做——我就跟你这样做。(2)123——请坐端。
(3)小火车在哪里——小火车在这里。(4)师(双手击掌3次,有节奏的 X X X)
生(跟着击掌3次,节奏也是 X X X)待全班安静整齐为止(5)师:小火车,开起来。生:咕噜咕噜开起来。
(6)小嘴巴——不讲话!小眼睛——看黑板!谁最棒——我最棒!(7)亮眼睛在哪里——亮眼睛在这里(生眼看老师)【常规教育】:
(1)铃声响,进教室。书放好,坐端正。老师讲,专心听。要发言,先举手。站起来,大声讲。同学讲,仔细听。有问题,要补充。
(2)铃声响,进课堂,坐端正,看前方,专心听讲动脑想,回答问题声音响。
三、要随时关注每个学生,对学生表现及时评价
对学生的常规训练要具体,评价应适时、正面积极,以鼓励为主,让他们知道怎样做是对的,如:某某的眼睛最亮!某某坐姿最端正!不要使用模糊而强化缺点的语言,比如:你要表现好一点!你怎么老是调皮?
教师的评价语言要符合各年级孩子的特点。发现个别学生讲话或捣乱时一定不放过,及时制止或提醒。最有效的方法是:表扬几个表现好的,最好捡坐在那个开小差学生周围的。这样可以引起他的注意,他肯定会立刻坐好,以期待获得你的表扬。当然课后的单独谈话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
课堂评价奖励措施应多样化。(小奖励必不可少,但不能滥用。最低的成本达到最好的效果。)物质的:如小卡片、贴贴纸、小文具、盖的小印章等。(积贴贴纸换小礼物)精神的:口头表扬,帮老师做事等,同伴的:口令“某某某——你真棒!”“棒棒,你真棒!”等。
四、调控课堂纪律的常用方法
如果学生的嘈杂声已经盖过了老师,怎么办?很简单,教师只要走下讲台,来到学生中间,拍一些简单的节奏,比如说“啪啪啪”,学生跟拍,教师再拍,你会发现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到拍手活动中,直到所有人都来拍出几个整齐的“啪啪啪”,你就成功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又唤回来了。当然这要在一开学时就跟学生商量好,并告诉他们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只要听到老师的拍手声,就要跟拍。
遇到课堂纪律很乱时,还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注视:在课堂上发现有学生不守纪律时,教师采用注视的方式引起该学生集中注意力,突出眼神,以达到控制课堂的目的。例如,上课铃声响了,你走进教室,面对还没有完全静下来的学生,这时你最好的命令是你环顾学生的眼神,等学生都静下来后,再开始上课。如果你在开课前经常这样环顾学生,学生一见到你就会自然而然静下来。
2、暗示:如走近学生敲敲桌子或拍拍学生,暗示其注意;或走到正在自由说话的学生旁边,放高音量等等方式。
3、提问:在课堂上发现学生精力不集中时,用一些简单的问题或老师已准备提问的问题进行提问,以引起其注意,随时任意抽学生重复老师刚才的问题或同学的发言,例如“刚刚老师提的什么问题?”
4、隔离:采取隔离的方式从而控制纪律,如两个学生打架、打闹时,可采取前后或左右分开他们的做法。在座位排列上可以稍加调整,男女隔开或动静搭配坐。
5、沉默:在大多数学生注意力分散时,老师突然表情严肃,以无声的方式,安静1分钟,以示警告,达到控制课堂的目的。
6、奖励:运用奖励的方式来鼓励和表扬学生、小组,引起全班注意,培养集体荣誉感。如板书上的奖励制度,奖星星,贴纸等。
7、做朋友:与学生交朋友,与学生成为学习和生活中的良师益友。教师让学生喜欢自己。学生在今后的教学中会很配合老师的工作。既然他们喜欢老师,就愿意听老师的话,何愁不守纪律?即使偶尔违反,一提醒,也会改了。于是不但能保证纪律,而且其乐融融。
8、培养倾听的习惯:倾听是一项技巧,是一种修养,是一门艺术,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主要保证。现在的课堂热闹大于安静,言说多于倾听,学生有较强的表现欲,却不会认真倾听,不会对同学的回答作出评价。提高课堂有效性,关注倾听十分重要。教师一方面要跟学生讲明课堂倾听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悉心、静心听讲的习惯,学会认真倾听、交流评价。在课堂上当别人发言时,不要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不要随便插嘴,要耐心地听别人把话说完,再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只有认真倾听了,才能提高听课的效率。另一方面教师自己要学会倾听。当学生在发言时,老师的目光要注视着学生,让学生明白老师在倾听他的发言,老师的目光中要流露一种亲切、关爱、期待乃至鼓励、欣赏,千万别在学生发言时你去写板书,让学生时刻都意识到老师在看着我的眼睛。教师不仅要善于倾听并接纳学生正确观点,也要善于倾听并鼓励来自学生的不同“声音”,并给予真诚的评价和鼓励。
五、精心设计每堂课的教学,靠老师讲课吸引学生注意力
课堂纪律是为教学服务的,但是教学也反过来对纪律有很大影响。备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课前不但要备学生,而且要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灵活采用教学方法,认真写好教案,备好练习题,要求学生做的练习老师可以先做一次,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这样,在授课时才能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能力的学生学得进、学得好、学得有兴趣。
各年段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长短不一,课堂教学环节要紧凑,尽可能在上课前20-30分钟把知识要点讲授完。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切不可前紧后松。如果还没到下课,学生就没事干,那学生只能说话。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课堂容量要饱满,课要生动,语言要儿童化,中间可以穿插一些韵律操或手指操。上课随意,课堂容量小,学生自然松懈。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要明确,讲练结合,让学生充分动脑、动口、动手。低年级课堂应多设计趣味盎然的游戏,让学生在乐中学,玩中学;高年级课堂可以放手给学生更多自主参与学习的时间和机会。
第二篇:抓好三类“常规课”培养三个好习惯
抓好三类“常规课” 培养三个好习惯
您是否看到过五名教师同时出现在一个课堂上为学生义务补差的场景?您能否想象农村初中学生的年阅读量突破50万字的情形?上述三个画面就真实的发生在我校。我校从抓三类常规课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抓严“早读课”,培养学生“自读”习惯
每天早晨进入校园,传入耳畔的是学生阵阵琅琅的读书声。有的在诵读国学经典,枯燥的文字让他们陶醉其中;有的在识记英语课文,生硬的单词让他们读得津津有味;有的在背诵“政史地生”,机械的说教让他们读得生动活泼。一日之计在于晨,我校从早读课开始,让早读课堂成为学生自读的课堂。一是明任务。要求次日早读课教师提前一天将早读的内容布臵给课代表,当天教学任务结束后,让课代表将具体的自读任务布臵在黑板上,让同学们提前明确第二天早读的任务。二是定要求。我们要求教师在布臵的早读任务不是笼统地要求学生背诵某一个科目,而是将需要背诵的内容细化到一篇文章的某个段落或是某个词语,要求学生达到的标准,同时,还要有明确的检查形式。三是查落实。我们规定,教师在早读课结束前5分钟,必须进班进行检查(或抽查)反馈。检查形式可以多样化,同桌互查、小组检查、上台背诵、独立默写和听写。同时,还要求没有过关的学生必须在课后进行整改。持之以恒的抓早读课,学生养成了进班就读书的良好习惯。
二、抓细“辅导课”,培养学生“自习”习惯
我校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初级中学,留守学生占主体,他们偏科严重,基础不牢,严重地影响了学习兴趣。为此,我们开设专门的辅导课,校外补习校内辅,免费为学生培优补差,让优秀者更优秀,让后进者有提升,重点消灭学生低分,培养学习自习习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一是精选辅导内容。教师要提前一周拟定好辅导内容,并制成试卷,提交教研组长审核。辅导的内容为学生平时较为容易出错的知识和试题。要求学生当堂训练,教师面批面改,学生及时订正。二是固定辅导时间。学校安排每周一、三、五下午第二节课为集中辅导时间。安排所带班级科任教师,同时进班辅导学生,根据年段不同,各班分成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若干个辅导小组。三是丰富辅导形式。班级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分组,分成独学、对学、群学等形式,即单独辅导、互助辅导、集体辅导,每名教师负责10名左右的学生,多人同上一节课,让每名学生都能得到教师的细致的辅导。同时,根据学生掌握的学习情况,定期对学科进行调整。辅导课的设臵,让学生学会了查找资料,学会了释疑解惑,养成了自习的好习惯。
三、抓实“阅读课”,培养学生“自学”习惯
胸藏文墨虚若骨,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经典,可以涵养精神;阅读名著,可以陶冶情操;阅读常识,可以开阔视野。我校开设经典阅读课,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自学习惯。一是定时间。固定阅读时间是提高阅读效果的前提。我校安排每天下午第一节课课前20分钟是全校师生阅读时间,同时,每学期至少开展4次读书交流会,为学生的阅读,提供充足的时间。二是定范围。我们为学生推荐《课程标准》里的中外名著、名人故事、科幻作品和地理历史类等课外读物。在每个班级开设读书角,在每班都设有图书管理员,管理班级图书,同时还指导学生读书。三是定形
式。学校采取多种形式进行阅读训练(小声朗读、图文对照读、模仿小广播员练读、扮演角色朗读、看课件配乐朗诵),让学生在多种练习中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阅读课,让同学们积累了知识,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养成了自学的好习惯。
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我校通过实施三类常规课,学生的“自读”能力养成了、“自习”能力提升了、“自学”能力进步了,为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三篇:抓好常规训练 提高课堂效率
抓好常规训练 提高课堂效率
作者:奚松裕
更新时间:2006-9-25
现在班上的学生整体情况都不太理想,学习能力欠佳,学习习惯不好,让每一个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老师伤透了脑筋。再加上今年执行了新的课程计划,教师能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指导的时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提优补差显得更为艰难。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切实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显得尤为重要。显然学校、教师都认识到了这一点,也都采取了许多措施,学校提出了若干要求,教师也在努力提高备课质量,遗憾的是在课堂上我们还是常常看到这种现象。上课铃已经响了N分钟,可学生还是一脸的亢奋,依然沉醉在课间活动的愉悦之中,对于教师和周围同学的精彩表现视若未见。还有的时候,学生人虽然在课堂上,眼睛却总在左顾右盼,你讲你的,他活动他的,好好的一节40分钟的课,他几乎什么都没听见,更别谈参与和收获了。面对这种状况,教师就是课前准备再充分,课堂效率也难以真正得到提高。学生身上不良的常规表现对课堂教学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要改变着这种情况,我们必须重视常规的训练了。课间鼓励学生起参加活动,不要一味地在教室里写作业,指导学生学会在10分钟的时间放松自己,让自己能以最好的状态参与下节课的学习;课堂上,训练学生学会倾听。不过这样的常规训练,仅仅依靠一二位老师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他需要所以教师,无论是从事主科教学还是技能科教学的教师,都参与到训练中来,这样效果才会明显。
2月19日下午,集团信息技术学科质量分析在星州小学二楼会议如期举行。与以往不同,本次质量分析要求老师们从课堂常规说起,从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说起,从自己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说起,并针对问题大家商计解决思路。
王岚老师讲了如何学生的课堂纪律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听课效果和教师上课的情绪问题,并提出了采用小组评价机制,更好地管理。对于学生作业采用档案袋的管理方式。学生每节课的作业都需要上交。根据上交日期对学生作业进行文件夹管理。提出3.教学方法要适合不同阶段的学生。三四年级可以采用分多步走的设计,五六年级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在课堂常规方面把爱护电脑,不擅自改动电脑设置和养成离开座位放好凳子的习惯作为本学期的常规重点。孟旭东老师讲到了如何进行学生作业任务整体构思和设计,让高段学生学会规划统筹自己的某一主题网站或PPT。在课堂上要求自己每节课制作一个ppt文件,把教学流程和作业布置写出来,让学生更加明白。对学生作业被删除的情况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这也是大家都遇到的问题。沈国荣老师谈了用从学生的课堂常规入手,从教学形式,教学内容入手的方法来提高学生听课效率。用从抓紧平时的时间,对作业情况进行及时的反馈的方法解决学生作业上交少、迟的问题。卢林云老师从上课如何集中学生注意力,保证学生作业时间,如何对后进生进行辅导谈了自己的做法和想法。许春益老师从教师对小学信息技术的理解,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的理解,目前使用教材所存在的问题,使用多种手段,注重情感培养,课堂常规培养四个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
教导主任林芳老师参与指导信息技术质量分析会,对信息技术组所提到的问题谈了自己的经验。对信息技术成员的发言进行了点评和鼓励,鼓励每位老师要有自己的教学特色和气质,在教学上要有突破,争取做学科带头人。
加强课堂常规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45 更新时间:2010-7-2 20:44:44
合肥市庐东学校
陈红
古人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课堂教学来说,良好的常规是提高教学效益的法宝。近年来,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以“开放性”的方式为主,于是,课堂常常出现了过于“活跃”的现象,而有的学生则乘机游离于课堂,形成了假学习的状态,教师对其难以监控,如果强行制止和管理,则会干扰其他学生的正常思维进程,使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加强课堂常规管理,已成为我们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又一个重点。那么,教师如何能抓好课堂教学常规,组织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井然有序。
首先,精彩的课堂教学的导入,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序幕。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课堂导入,应该是自然的,能迅速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如语文课上可以有“问题导入”“课题导入”“故事导入”等等。同时,开课引导语设计的好坏也直接关系到能否在开始上课时建立一个良好的授课氛围,从而影响到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一定注意导入的科学性、时间性,一定要简明、实用,不要哗众取宠,更不能喧宾夺主,要紧扣教学目标,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导入的作用。
其次,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教学效果出发,结合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将最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在教学过 程中 老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要有充分的准备,要有时间的分配和控制,切不可前紧后松。如果还没到下课,学生就没事干了,那学生只能说话。相反,在课堂教学中的拖堂也是不可取的。因为学生最讨厌老师拖堂。其实,只要下课铃声一响,学生的心就早已飞到教室外面去了,这时的讲课只能是徒劳,还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关键取决教师,在课堂上教师要在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上下大力气,充分利用学生的无意注意组织教学。如果一个老师在课堂上,缺乏教学组织能力,讲课声音低沉,语速缓慢,平铺直叙,面无表情,教学方法死板,那么,这对学生来说简直就是催眠曲。毋庸质疑,这样的课堂,老师本身就给学生造成了了课堂上注意力分散的机会,学生就有可能置功课于脑后而捣乱起来,就连平时注意力集中的学生也会变得爱说话。这样的课堂,教学效率就大打折扣了。
二、对学生严格要求,有良好的课堂纪律。
对学生严格要求,是对学生的最大尊重。课堂教学中只有对学生严格要求,才能保证良好的课堂纪律。如果没有良好的课堂纪律,就不可能有良好的课堂秩序。教师在提出课堂行为规范,进行外部控制时,要注意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帮助学生自觉发展纪律。研究发现,一个学生的不良课堂行为不只是影响他自己的学习,同时也可以破坏课堂上其他学生的学习。在一般情况下,一个学生的问题行为可能简单地诱发另一个学生不听课,也可能把问题蔓延开来,诱发许多学生产生类似的问题行为,从而破坏课堂秩序,影响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这种问题行为是许多教师常常遇到的,也是最怕发生的。因此,对课堂问题行为及时加以控制和防范,也是课堂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同时在课堂上如果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行为反应过激,滥用惩罚手段,也会影响课堂秩序。例如,有些教师对学生的个别不良行为经常作出过激反应,动辄中断教学大加训斥,有的甚至不惜花费整堂课时间进行冗长的训斥,这种管理方法往往会激化矛盾,使个别学生的问题行为扩散开来。研究发现,滥用惩罚手段特别是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仅不能很好地维持课堂秩序,还会大大降低教师的威信,甚至引起学生对教师的怨恨情绪,诱发学生攻击性的课堂问题行为。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加强课堂纪律:
1、将一般要求变为课堂程序和常规。
有效的课堂管理,实际上是在建立有序的课堂规则的过程中实现的。教师每天面对的是几十个性格各异、活泼好动的孩子,如果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课堂程序和常规,就不可能将这些孩子有序地组织在教学活动中。实践表明,教师适时将一些一般性要求固定下来,形成学生的课堂行为规范并严格监督执行,不仅可以提高课堂管理效率,避免秩序混乱,而且一旦学生适应这些规则后会形成心理上的稳定感,增强对课堂教学的认同感。例如,上课铃声响了,你走进教室,面对还没有完全静下来的学生,这时你最好的命令是你环顾学生的眼神,等学生都静下来后,再开始上课。如果你在开课前经常这样环顾学生,学生一见到你就会自然而然静下来。
2、及时恰当地处理课堂问题行为。
在课堂上只发现问题还是不够的,教师还必须采取一定措施处理问题行为,教师采取什么措施取决于问题的性质和场合。例如,有些学生静坐在座位上但不听课,看课外书或伏在桌子上睡觉,这类问题行为属于内向性的,它不明显干扰课堂教学,因此教师不宜在课堂里停止教学而公开指责他们,可以采取给予信号、邻近控制、向其发问和课后谈话等措施加以处理。有些学生大声喧哗、戏弄同学、顶撞教师,这类行为是外向性的,它们对课堂有较大干扰,教师必须通过警告、批评等措施迅速制止。
三、课堂上要培养孩子倾听的习惯。
倾听是一项技巧,是一种修养,是一门艺术,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主要保证。现在的课堂热闹大于宁静,言说多于倾听,学生有较强的表现欲,却不会认真倾听,不会对同学的回答作出科学的评价。提高课堂有效性,关注倾听的细节显得十分重要,教师一方面要跟学生讲明课堂倾听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悉心、静心听讲的习惯,学会认真倾听、交流评价。在课堂上当别人发言时不要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不要随便插嘴,要耐心地听别人把话说完,再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只有认真倾听了,才能提高听课的效率。另一方面教师自己要学会倾听。当学生在发言时,老师的目光要注视着学生,让学生 明白 老师在倾听他的发言,老师的目光中要流露一种亲切、关爱、期待乃至鼓励、欣赏,千万别在学生发言时你去写板书,让学生时刻都意识到老师在看着我的眼睛。我们不仅要善于倾听并接纳学生正确观点,也要善于倾听并鼓励来自学生的不同“声音”。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只有学会倾听、善于倾听,以平等的身份和学生共同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理解和信任他们举动,尊重与接纳他们的观点,关心和帮助他们的成长,才能让他们在主动、自由的状态下充分表现出他们聪明才智。
第四篇:抓好学生一日常规培养学生一生习惯
抓好学生一日常规培养学生一生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育是什么?简单一句话,就是习惯的培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要做到注重品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为了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可持续发展,大兴区教委小教科于2009年提出了“抓好学生一日常规,培养学生一生习惯”的德育工作重点。为了推进此项工作的深入、扎实开展,我们坚持从点滴小事做起,为学生发展服务的宗旨,确立了明重点、建机制、搭平台、诊现状、展成果的工作思路,依据中心校带完小、重点校带全部的分层推进策略,稳步推进常规养成教育的开展。
一、明确阶段工作任务,以“常规养成”为核心,促进学生行为转变
2005至2008年,在奥运教育的大背景下,全区广泛深入地开展了文明礼仪教育,依托“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首都中小学生十个文明形象”等要求,利用童谣创编、文明学生评选、征文、节目汇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开展文明礼仪教育。为了巩固深化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成果,2009年上半年,我区本着关注学生一日生活、学习情况的出发点,通过全过程管理,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提出了“抓好学生一日常规,培养学生一生习惯”主题教育。自2009年下半年开展,启动了常规养成教育交流展示活动,分三年,推进常
规养成教育,以课堂常规、课间常规为切入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运动习惯。
二、建立校本实施机制,以常规养成方案为重点,实现学校个性发
展
全区各校办学环境各不相同,师资队伍、生源情况复杂,为了确保常规养成教育的实效性。我们改变了原有的工作模式,以学校的常规养成教育实施为重点,要求各校制定了各具特色的教育方案、学生行为要求,确定了各具特色的教育活动。坚持了学生常规养成教育的校本化实施。大家手里有一本《大兴区小学常规养成教育成果集》,其中就收录了全区各直属、中心小学关于常规养成教育的文字性成果和部分图片。体现了我们各校对这项工作的思考,反映了我们阶段性的成果。各校回去要认真研读兄弟校的好思路、好作法,不断改进自身的工作。
三、搭建区级交流平台,以联合检查评估为依托,拓宽校际沟通渠
道
由于我区坚持常规养成教育的校本化实施。如何实现区域整体推进,缩小校际间的差距,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采取了区域内学校大范围交流展示的方法,09—10学,我们在全区直属、中心小学进行了交流展示活动,大兴区第五小学、大兴区第四小学、礼贤镇第二中心小学、大兴区第九小学等各具特色的常规养成教育内容,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有力地促进了校际间的交流。为了推进完小层面的常规养成教育工作,10—11学、11—12学,我们将分两年在全区完小开展交流展示活动。在此期间,我们将根据学校常规养成教育的开展情况,着手制定大兴区小学整体推进常规养成教育工作的规划,实现科学引领。
四、科学诊断学生现状,以常规水平测试为手段,掌握整体推进情
况
交流的目的是提高,提高的前提是对现状的准确把握,为了使每一次的交流展示活动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小教科联合德育研究室,依托广大德育干部,精心设计交流展示活动内容,将展示活动分为规定内容与自选内容。规定动作中,要求学校开放课堂、课间活动,开展了问卷、情景测评、座谈,进行了环境、设施检查,全方位地了解了学校常规养教育情况和学生状况。自选动作中,学校可以结合自身特点开放特色教育活动或项目,充分地尊重了学校的个性化发展。通过测评,我们对学生情况有了更清晰的认知,比如: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对学生的集体观念、尊敬长辈、合理消费、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社会公德、自我保护能力进行了定量分析,并依托分析结果提出了学校工作的建议。通过情景测评,我们对学生礼仪方面,劳动观念、集体观念、卫生习惯方面,学习习惯与学习能力等方面进行了现场观察,发现了好的方面和存在的不足,并针对情况对学校进行了详细地反馈,以便查找不足、推进工作。
五、及时总结教育成果,以成果展示交流为载体,发挥典型学校作
用
为了引导学校有成果意识,我们要求学校善于将好的想法、作法物化为成果。之前,我们在黄村镇小营完小组织召开了教育成果现场会和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了直属中心校层面的成果会,都是我们展示
交流,反思工作的重要方式。今天,各校以展板、实物的方式展示了我们的工作成果。旧宫镇第一中心小学以全方位开放课堂、学生活动、办学环境的方式,为我们展示了学校常规养成教育的成果。我想,制定方案、组织实施、总结反思、提炼升华、调整方案、再实践、再反思这样循环往复、不断发展的过程,必将有助于我们探索常规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从而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古人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我们在抓常规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必然要通过外在的、固化的表现来强化学生的行为,然而,我们要关注这两个词,即:天性与自然。抓常规养成到底要抓什么,怎么抓,德育管理者要引领我们的广大教师正确地实施教育行为,促进学生发展。为此,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尊重学生年龄特征,为学生身心发展服务
德育工作不要想当然,而应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读过关鸿羽教授《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这本书的人,都熟悉一个词叫“成长关键期”,儿童成长过程中最容易在某个时期学习某种知识、技能或形成某种心理特征,一旦错过这个时期,儿童就会出现发展障碍,并且这种发展障碍在以后的生活中难以弥补,这个时期就称之为儿童发展的“关健期”。而且,我们也知道一旦不良习惯形成,纠正它就不仅是21天能实现的了。小学阶段有6年,是学生习惯培养的关键期,那么,一年级的学生行动受好奇与兴奋驱使,二年级的学生集体意识强但交往行为还存在偏差,三年级的学生个性渐张扬,交往冲突增多、四年级的学生男女生分化较为明显,五年级的学生变得较为理性、内敛,六年
级部分学生已进入青春期,诸如此类的情况,我们要深入地加以研究,因势而导、因人而教。摒弃掉为了整齐划一而不顾学生个体需求、压抑学生个性成长的错误做法,为学生提供科学、有效、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二、强化校风、班风、学风建设,以独特的文化育人、化人德育工作不是急风骤雨,而应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优良的校风是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的集中体现,是培育优良学风、教风的根本保证,它全面地反映出一个学校的精神面貌和办学水平。我们各校都有自己的办学目标,也明确了学校校风建设的任务,那么,我们就应该围绕这样的核心任务,努力建设良好的校风。我们要让一批一批的学生不断地融入学校特有的文化氛围中,让我们学生的身上有着母校的特质,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言行。我们要更加充分地依托班级的管理,细化教育服务的过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将班级管理的目标,自觉地与学校的育人目标相结合,为学生创造自由、舒适、安静的成长氛围。
三、不断创新工作方法,用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涵养学生心灵德育工作不能因循守旧,而应是常变常新、生动活泼。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育人途径、方法在不断地创新,教育内容也不断地发生着变化。简单化的教育模式已不适应新的要求,那就要求我们德育管理者在继承、发扬原有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迸发出新的智慧。比如:网络德育的开展、实践活动的设计、社会转型带来的随迁子女教育问题、拆迁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等,都需要我们蹲下身子去与学生
对话,了解他们所思、所想,观察他们一言一行,不断调整我们的工作,为学生设计适时、适度、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
《少年中国说》大家耳熟能详,“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这一段大家都可以出口成诵。那么,如何使我们的少年智慧、强大、独立、自由、进步,则取决于我们今天的教育。德育工作纷繁复杂、时代性强、见效慢,但又是涉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让我们扎扎实实为学生每一天的成长服务,从大处着眼,在小处着手,切实做好德育工作。
第五篇:如何培养学生的课堂常规
浅谈低年级学生课堂常规养成教育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第二中心小学 洪映雪
我们都知道低年级学生的行为习惯很差,尤其是课堂常规更不堪入目。因为在由幼儿园以游戏为主的学校生活一下子转为以学习文化知识为主的学校生活,对于学生来说很难一下子就适应,尤其是要规规矩矩的坐在坐位上40分钟对孩子来说很不容易。所以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上课铃声已打响了,你会发现学生还没有进课堂,还沉浸在愉快的游戏中,课堂上老师刚刚说了一个问题,学生就在下面七嘴八舌地讲了起来,没有要举手发言的意识,课堂非常混乱。而回头讲话,随意打断老师的话,更是屡见不鲜。
面对这样的课堂应该怎么办呢?大声呵斥?严厉批评?还是讲大道理?笔者认为:应该对低年级的学生加强课堂常规的养成教育,下面结合自身的教育实践经验,谈几点认识。
一、培养个人荣誉感,榜样激励。
低年级,特别是一、二年级的学生毕竟还小,对于培养集体荣誉感学生头脑中没有相应的概念,相反,学生对于个人荣誉感却已有了明确的概念,老师的一句表扬或鼓励的话,他们都会喜形于色,回到家里还会向爸爸、妈妈炫耀被老师表扬,让其他学生见了也非常地羡慕,个人荣誉感得到了极大地满足。并且模仿是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模仿的对象是无穷的,尤其是小学生模仿性很强,为学生树立榜样,是行为规范训练的有效形式。依据这个特点我们老师在课堂上应该多表扬和鼓励,树立榜样。例如上课铃声已经响了,老师走进教室发现学生还没有坐好,有的在地上乱走,有的在喝水,有的在说话唱歌,这时老师如果大声批评呵斥只会吓坏学生,让接下来的课堂教学陷入困境。此时可以看看教室内是否有坐好的学生,以此为契机对学生进行常规教育,“看,XX同学听到铃声,看到老师走进教室已经坐端正了,他可真是一个遵守课堂纪律的好孩子!让我们大家都向他学习!”短短的一句话即满足了学生的个人荣誉感又为其他学生树立了一个鲜活的榜样,明白以后上课时要向那位同学一样坐好才会得到老师的表扬。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学生学习对方的优点,鼓起超过对方的勇气,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效果非常显著。
二、规范个人行为,明确要求。
在学生能够明白上课要坐在座位上,要认真听老师讲课,可以进一步向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此时小学生守则是我们进行指导课堂常规养成的一个非常好的依据,但千万不要照本宣科,因为学生太小对于这些条条框框的内容还不能很好地理解。此时我们可以编些孩子易于接受的儿歌来渗透。
例如上学可唱:“按时上学不迟到,校服领巾穿戴好。排好路队进校门,问早问好有礼貌。”课前可以唱“上课铃声嘀铃响,我们赶快进课堂,学习用品放整齐,等着老师把课上。”课中可唱:“开心说,认真听,老师你来评一评”。下课可以唱:“文明休息不喊叫,教学楼内不奔跑。上下楼梯靠右走,互助友爱不争吵。”这样把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要求编成儿歌,符合小学生心理生理特点,贴近学生的生活。而适时的让学生诵读,使其明白了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学生在读中学,在学中读,不知不觉中行为得到规范和强化。
三、增强竞争意识,强化训练。
在培养了学生的个人荣誉感和明确了要求以后,可以逐渐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因为有了竞争意识尤其是集体竞争意识后班级才会拥有良好的班风和学风,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提供有利的环境。例如在课堂上,我们可以经常以小组为单位来开展“比一比、赛一赛”的活动,比比哪一组坐的好、积极发言、发言时举手、认真听讲不玩小东西,可以在每节课结束时给小组间课堂表现排个名次,讲明理由。这样做的效果有时往往比表扬或批评某一个学生更有作用。经过老师有针对性地不断强化训练下,学生就会慢慢养成自觉遵守课堂纪律的习惯。这种竞争意识的增强,对于集体荣誉感的培养也具有推进作用。
四、应用管理技巧,调空课堂。
制造悬念气氛:当有学生开始烦闷不专心时,教师停止说话,眼睛注视当事人,教室一片安静,诧异中,那些学生就会悄悄改正。
运用消弱原理:低年级儿童自我约束力不强,因此,对有些轻微不当行为,漠视不予理会,不去注意它,此类行为将自然消弱。
接近控制课堂:教师在教室里走动,与最可能心不在焉的学生保持接触,做到这点,教室管理问题也可迎刃而解。对于上课喜欢讲话,玩东西,捉弄同学者,教师如果不动声色走到他身旁,轻拍他肩膀,摸摸他的头,这些小朋友就会马上改正,也不会影响上课。静坐调空秩序:课堂上,学生的活动较多,有时完成一个活动时,教室秩序很乱,闹哄哄的,无法继续教学活动,这时候要把全部的活动停下来,全班同学静坐30——50秒,稳定情绪后,教室秩序即可恢复。
运用肢体语言:眼神
在很多学生的眼里,老师的眼睛会说话,这是教师善用“眼神接触”的结果。这个动作经由练习,能控制教室的气氛,不但能预防学生不良行为的发生,而且能使学生有种被重视的感觉,并能籍此表示对学生行为的赞同或反对。
手势,老师可以使用许多不同的手部动作来奖励或制止行为。若在老师与学生有相当的默契时,成效更大。如伸出食指放在嘴巴上,表示“安静”,全班小朋友立刻明白而安静,这比口头上的提醒责骂来得有效。
面部表情,好的脸部表情能传达真挚,诚恳,温暖,使学生如沐春风;相反地,脸部表情也能显露出厌恶,嫌弃,烦恼,这些会触发不良行为的发生。教室中常用到的表情有:轻轻摇头能事先制止不良行为的发生。皱眉头表示“疑惑”,不赞成。闭紧嘴唇老师的忍耐已到了限度。
当老师发现学生对于显露出来的讯息,“表错情”,“会错意”时,应立即辅以其他方式,如口头说明,手势等来更正,以避免不良行为发生。教室应是一个安全的场所,身处其中的学生应感觉舒适,教师全权掌握,了如指掌,但不要变成一个握有大权的怪物。教师应对自己和所教的科目慢慢显露出自信,让学生有被喜欢的感觉。教师时时表现出“亲切”,“温暖”,让学生感到老师的“平易近人”,具“亲和力”,而非“莫测高深”和“威严”。
英国诗人米尔顿说:“一个好的老师,必须能和他的学生心神交会。”
初入学儿童的遵纪养成教育是一个重要的、长期的、艰苦的教育过程。要使低年级的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生活中,在富有童趣的活动中,自觉地接受纪律的教育,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它需要学生长期努力,需要老师不断地督促引导。
一、课题的提出
一年级学生刚从幼儿园来到小学,一个新的环境,让他们显得格外的兴奋。他们在在学校接受教育之外,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让学生学会适应,学会按照统一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进而培养他们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能力。
在带过的几届一年级发现孩子们课堂常规上存在诸多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有些孩子在家里过分宠爱,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比较忽视,坐姿,站姿不正确
2、有些孩子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讲话或摆弄东西,甚至做一下与学习无关额事情。
3、有些孩子胆子小,不敢踊跃举手回答问题,回答问题声音小。
4、有些孩子一边玩,一边写作业,哪里说话哪搭茬儿
5、由于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决定了他们不可能长时间保持对某一事物或某一知识点的兴趣,他们会分心,会不自觉地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地方去。这些问题,如果不重视,就会造成了学生学习效率低下,使他们很难适应终身学习和今后工作的需要,也严重地影响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而在实际工作中,要把这几十名性格不同、特点各异、爱好广泛的学生统一到课堂教学的目标上来,没有规矩是不可能的,必须把课堂置于教师的引导、管理和控制之下,通过教师的有效活动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去实现课堂教学目标。为此,选择“一年级新生良好课堂常规培养的探索与研究”作为研究的课题。
二、课题研究依据
课堂常规既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内容,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保证。常规不是捆绑学生的绳索,而是让学生学习生活得更有序、更和谐的必然保证,而课堂常规作为训练学生自我约束能力的规范和标准,其本身也是课堂教学内容的组成部分。只有在课堂常规得到认真落实的基础上,才能有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才能使学生的主动性得到有效地发挥,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能实现新课程的教学目标。
三:实验研究目标
1、通过本次研究,能使本班学生的面貌发生极大的变化。课下,学生能自觉做好课前准备;写字时,学生姿势正确,做到了“三个一”,书写也工整规范、整洁;上课学生纪律特别好,学生坐得端端正正,个个精神抖擞,精神焕发,积极思考问题,并做到举手发言,回答问题声音宏亮,课堂学习氛围浓厚,形成了良好的班风。
2、提高教师的认识,掌握了有关的理论知识,并将所学的理论运用于教学实践,使自己的教学的手段更为丰富。
四、研究对象: 本班学生
五、研究内容:
1、明确课堂常规的内容,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上好一节课的前提,除了老师的精心设计之外,还有一点就是良好的课堂秩序。一个班的课前准备到位,孩子们会听老师讲课,会听同学发言,会用正确的坐姿书写作业,„„让学生知道课堂常规的内容,编写儿歌,朗朗上口。在有序的、和谐的学习环境和愉快的教学氛围中,老师和学生才能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2、因材施教,根据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时刻注意培养孩子的课堂常规。
六、研究方法:
根据上述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本课题主要采取了如下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收集材料,学习理论,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深入研究低年级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行为。在这基础上研究制定具体目标和工作策略。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新经验,研究新问题。
2、行动研究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把本课题确立的培养目标和培养策略认真落实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3、个案研究法。本课题一方面面向全体学生,努力促使全体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将随机选取一些孩子,建立个人学习档案,进行追踪分析,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调整对策。
七、研究实施步骤
(一)课题研究准备阶段(2010年3月——2010年6月)1研究文献,申报个人课题 2对课题进行论证;
3作好实验前的调查报告,调查学生学习习惯的初始状况,制定实验工作计划;
4个体尝试,开展培养活动。成果形式:调查报告
(二)课题研究实施阶段(2010年7月——2011年1月)
1、根据一年级孩子的特点,根据课堂常规编成儿歌,读起来郎朗上口。便于孩子把要求记在心里。知道自己如何去做。把外在的转化为内在的,做到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如:预备铃声响铃铃,请把书本摆放齐,各项准备都做了,上课专心效果好!上课铃声响铃铃,身体坐正精神好,静待老师互问好。课堂上,认真听,勤思考,积极举手勇发言,回答问题声响亮,主动参与头脑好。站要直,坐要正,手放平来脚放稳,书写不忘三个一,坚持不懈保健好!下课铃声响铃铃,师生再见礼貌好!课间休息须做好,学习准备少不了,身心放松不忘了,有益游戏组织好,轻声慢步无干扰!小朋友,你听好,天天记住“十好”歌,学习生活保准好!在儿歌中,明确提出上课坐立写的姿势。
2、教师评价语言的运用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并不是一味的赞扬,一味的给学生戴上不适合的“高帽”,这样的爱只是“溺爱”,对学生的发展不仅是不利的,还是有害的,正确的、发展的评价语言能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当前的学习状态,成为学生学习的“助推器”。面对课堂上有不良表现的孩子,例如:开小差的同学,当老师叫起时,不知所云,教师说道:“大家别急,我知道你还没思考好,大家给你一点时间。”委婉批评的同时,用暗示的方法给学生正确的上课态度的教育,这样,既可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也没有姑息学生的错误。在一贯表现好的学生,教师应及时表扬:“你做的真棒,是咱们班同学的榜样。”
3、针对惰性的孩子采用激励法
根据一年级学生对一切新事物都感到兴趣。争强好胜这一特点,对于表现好的孩子,给予小小的物质奖励(一个小笑脸,一个写着教师寄语的小本本,评选为本周优秀生„„),让孩子体会到自己是最棒的,自己能行。形成良性循环,逐步形成良好的班风。
4、针对自觉性较差的孩子,采取谈话法。
使孩子知道自己错在哪里,明确以后的努力方向,教师和孩子达成“小秘密”,逐步养成好习惯
5、针对外来务工子女,采取营造“亲情氛围”的方法。班主任要经常俯身和学生对话,将真心的微笑奉献出来,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身心发展,班主任要充分利用空余时间和学生话家常。有时和他们玩游戏、说笑话,师生之间充满着轻松愉快的氛围。
6、及时和家长,其他教师沟通,了解情况。出现问题及时处理。(2)、对本课题的理论和实践进行归纳、阐释、撰写完成实验阶段小结,完成预定目标。
预期效果:
2010年7-9月后达到的预期效果
一让学生逐步做到课前准备:上课前必须准备好本节课要用的所有学习用品,书本统一放在课桌的左、右上角,文具盒横放在书本左、右,学具放在文具盒下方;值日生擦净黑板,协助老师准备好教具。
二、候课:预备铃响时,要立即进入教室坐上座位,双手下垂,安静等待老师上课。
三、问好:上课铃响待老师喊“坐正”即坐端正,老师走上讲台喊“上课”,班长喊“起立”,学生起立立正后向老师行注目礼,老师说“同学们好”后,学生鞠躬齐答“×老师,您好”。说“您好”字时行鞠躬礼,“您好”字结束后即站正,老师还礼“请坐”后坐下。坐下要安静、端正。上课迟到,或中途需要离开教室,须先向老师“报告”,老师允许后方能进出。
四、整队:在各个专用室或操场上课前,应在课代表带领下整队入室或入场地,做到快、静、齐、轻。如果该节课有眼保健操,应在专用室内或操场做操(提前入室或入场地)。体育课穿运动服、球鞋,在指定的区域开展老师安排的活动。
五、坐姿:右手在下,左手在上平放桌面,抬头挺胸身体坐直,双脚自然叉开与肩同宽。
六、举手:左手自然举起,五指并拢,向上举直不离开桌面。问题回答完毕,得到老师允许再坐下。
2010年10-2011年1月达到的预期效果
倾听:首先别人讲话时,要坐姿端正,专心致志地听。其次应学会边听边想,思考别人说的话的意思,能记住别人讲话的要点。第三不打断同学的发言,等别人讲完后,再举手得到老师同意才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
阅读:读书时,双手握书,使书与桌面夹角成135度。课堂阅读分朗读和默读。朗读要正确流利、有感情,用普通话读,发音标准,吐字清晰,声音响亮。不重复字句,不停顿,不指读、不唱读,不读断句。默读的要求是:保持安静、神情专注、态度认真、思维集中、动手动脑。
表达:
1、要求自然大方,声音响亮,口齿清楚;低年级能说完整的话,中高年级能说完整、连贯、规范的话。
2、表达形式:语言亲切,态度诚恳,便于交流。质疑时,用“为什么„„”“我有一个问题:„„”;请问×老师(或××同学)等句式。回答问题时,用“我读了这段话我知道了(明白)了„„”;“我是这样想的„„”“我体会到„„”,“我还认为„„”;“我有不同意见„„”;“我补充„„”;“我们小组的意见是„„”等句式。
练习:课堂练习时,注意保护视力,做到“三个一”,握笔距笔尖一寸,眼距书本一尺,身体距桌沿一拳。
操作:老师布置的手工制作、实验等作业时,要正确使用小刀、剪刀、实验器材等,并注意操作要领。严格遵守各专用室使用规则,爱护各专用室的仪器,在老师指导下认真进行实验操作,不嬉笑、打闹。必须按指定座位就坐,不得自行换座。不得乱动仪器、设备、药品、乐器、美术展品等,损坏或丢失要按规定赔偿。下课:下课铃响后,老师说“下课”,班长喊“起立”,全体学生起立站好,师生相互致礼,呼“同学们再见!”“×老师再见!”。如校内或外地人员听课,应让听课人员先离开教室,必要时在老师示意后鼓掌欢送。离开专用室时,将椅凳摆放在课桌下,按照老师要求摆放整齐物品,桌面、地面保持干净,由课代表带领安静、有序离开专用室。
成果形式:专题论文、实验课展示、公开课教案、学生个案分析、实验阶段小结。
(三)课题总结提炼阶段(2011年2月——2011年7月
(1)进行归纳总结,编撰经验总结文集、教学案例、教育故事等成果。成果形式:经验总结文集、教学案例、教育故事等
八、保障措施:
1、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学习国内外教育的理论以及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坚持记读书笔记,写读后反思,在追求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中得到充实。
2、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努力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重视社会和家庭环境的利用,积极开辟科学学科创新教学实践活动的新天地,让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在社会中学习,在生活中增知,在大自然中成长。
3、领导及时给予操作时的指导,相关专家的引领,保障课题的顺利实施。
4、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以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九、预期研究成果::
成果形式:论文、实验报告、案例、教育故事、声像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