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陶行知名篇精选》读后感
《陶行知名篇精选》读后感
他的名字,我们耳熟能详;他的事迹,我们时常听说;他的精神,我们依旧歌颂;他就是陶行知先生。
在没有阅读过陶公的著作前,我对于他的认识只停留在几个小小的故事,但过后才知道陶公对我国教育事业的用心,对儿童的爱。“教育是立国之本”,这位留洋的教育家时时刻刻都关注着国家的教育事业,深入基层教育,了解中国的文化和社会现实基础上,提出的教育学说,既强调了教育的现实功能,又关注了教育的终极目的。他的理论和实践时常影响着我们这教育工作者们,如“教学做合一”、“生活即教育”、“行是知之始”等。
每次读到陶公的文章时,我都有不同的启发:
一、“教学做合一”。陶公曾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
我是一名英语教师,教学生英语常常让我很吃力。本来这是一门可以十分有趣的学科,但是越到后面就越觉得力不从心。学生不愿意学,对英语失去了兴趣,成绩不断地下降,最终恶性循环。我在想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这个“做”字!我过去的英语教学的方式应该就像陶公所说的第一种先生的教学方式,只会拿一本书要学生读它、记它,把学生当作书架子,字纸篓。很多时候,我发现我们的教学脱离了“做”,其实就是指实践。如英语单词、句型,学生常常需要花很多时间去记,但是记后没有实际用处,所以就会记得不牢固,很快就会忘记了,即学而不能致用,毫无实际意义。我想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多创设一些教学场景或者是真是的英语交流环境,让学生感觉到学习英语真真切切的价值所在!此外,我认为要想“教学做合一”,老师应该不断地学习新知识,符合社会的脚步,贴近生活,这样才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使学生有机会和方法寻找无价的新理与创新!
二、“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这句话意味深长。“我们先从小孩子说起,他起初必定是烫了手才知道火是热的,冰了手才知道雪是冷的,吃过糖才知道糖是甜的,碰过石头才知道石头是硬的。”陶公用很多真实的事例来告诉我们这个真理,但在此前很多人都赞同阳明先生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行。”一方面,陶公想告诉我们实践是获取认知的必经途径,也只有实践才出真知并鼓励我们用实践更好地认知事物;另一方面,陶公更希望我们能够大胆地推翻原有的“真理”,而去寻找无价的新理,这就如地球是方的改为地球是是一个不规则的球形、太阳系从九大行星变成八大行星。教学方法也应在新的社会实际中应运而生,而不是固步自封,“以不变应万变”。所以作为新世纪的教师,我应该挖掘更好的题材,贴近学生生活,不断创造新的教学方法让更多的学生乐于学。
三、“学生自治是学生结起团来,大家学习自己管理自己的手续。”
其实陶公所说的“学生自治”已经逐渐演变出“学生会”或者是“班委会”。“学生会”和“班委会”不仅是学校或者班上的积极分子,而且还帮助老师处理日常学习或校园的事务,是学生学习自理自治的好组织。但是很多时候,不少同学误解自治的含义,老师若处理不当,班级管理就会出现问题,这也是我常遇到的。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有很多班干部喜欢“闹意气”、“把自治当作政权的器具”,很容易分门别类,树立派帜,本意想团结班级,则变得四分五裂。所以要以事为限,共管共治,民主有序。
陶公还提出“学生自治能适应学生之需要”,因为“我们办学的人所定的规则,所办的事体,不免有与学生隔膜的。”对于这句话,我有深刻体会。在一次,学校征集“五四”节目,我们班学生准备自行排练一个现代舞,针对这次的评选员的年纪性格,我当时并不是十分赞成;而且在排练过程中,学生因为分歧而闹矛盾。但后来我发现领舞者征求评选员的意见,解决了同学之间的矛盾,就默认她们参选。虽然最后的名次不高,但是能满足她们自我管理,以及自我展示的需要。
“学生自治能辅助风纪之进步。”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作为教师,有时会把学生当成儿女一般看待,不仅将所知的倾囊而授,还容易帮学生管理一切的事情,这是很不好的,很容易养成依赖等坏习惯,这样学生就更难自治。如老师在时,规规矩矩;不在时,肆无忌惮。那如果,同学们共同定班规,立班法,将每个人的切身利益都体现其中,人人守规则,使个人的行为,对于大家负责。这样就能共同自治了。
四、儿童用书选择标准
陶公对于儿童选书的标准也深深地触动着我。他认为儿童是新时代之创造者,不是旧时代之承受着;儿童生活是创造、建设、生产,不是继承、享福、做少爷。儿童用书便是小工人生活之写实与指导。这里面所包含创造与建设的人生观。而“中国是吃的书多,用的书少。吃的书中是鸦片的书多,白米饭的书少。”像现在有很多出版社为了销路利益的问题,经常会出版一些玄幻、暴力内容的书籍,而这些书籍严重侵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甚者沉迷其中而失去了宝贵的生命。所以社会是否应该关注一下玄幻网络小说迷害青少年的事情?相关部门书否应该整顿相关的出版社呢?而作为家长和教师的我们也应共同关注孩子的择书方向,而不是任由选择。不过,我还是遇到过这样的良师。本校经常会在开学期间邀请新华书店举办购书活动,有不少学生也会踊跃购买,但是大多数的学生只会选择玄幻或者侦探比较血腥类的书籍,而优秀文学,历史著作则很少有人问津。而雷老师则在同学们的择书上严格把关,引导同学们选书用书。这样的老师才是用真善美去指引学生!
21世纪,我们讲求速度与效率,有时我们在生活中不免会急躁、在工作中不免会功利。然而教育事业需要我们潜心耐心地经营与策划。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需要陶公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的精神引领着我们大胆地阔步前行。
梁LILI
2017年8月25日
参考书籍与文章:
《陶行知名篇精选》 教育科学出版社 方明编 《我们是否抛弃了陶行知》 张圣华 《教学合一》 陶行知 《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
《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 陶行知 《行是知之始》 陶行知
《儿童用书选择标准》 陶行知
第二篇:《陶行知名篇精选》读后感
《陶行知名篇精选》读后感
最近一段时间,收获最大的是阅读了教师版《陶行知名篇精选》!陶行知先生所研究和实验的教育问题,经过八十多年的考验,直到今天,仍感到很中肯,很新鲜。每读到精彩之处,总会感到有一位慈祥的老人在讲述自己一生对教育的感悟。先生的言行理论对我们这些晚辈来说,无疑是最明亮的指路灯。
陶先生的文章篇幅都不长,但每一篇都令看过的人有意外的收获。当通过一段段短小精辟的文字去了解陶公的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生活即教育,教学合一‛这些他所创立的教育理论时,不禁深深地佩服这位教育大家的远见与深刻。书中第一篇就是‚教学合一‛。陶行知认为教学应该合一的第一个理由是:‚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先生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乃是指导他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这样学生才能探知识的本源,求知识的归宿。这段话读来似曾相识,这不正是新课程倡导的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吗? 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值得指出的是:‚教学做合一‛的‚做‛与杜威‚从做中学‛的‚做‛是有区别的。首先,陶行知所说的‚做‛是指‚劳力上劳心‛,反对劳力与劳心脱节。‘做’字在晓庄有个特别定义。这定义便是在劳力上劳心。单纯的劳力,只是蛮干,不能算做,单纯的劳心,只是空想,也不能算做,真正的做只是在劳力上劳心。‛其次这个‚做‛亦是‚行是知之始‛的‚行‛。
要想学生自得自动,必先有教学生学的先生。
教学合一的第二个理由 ‚教学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就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考虑学生的才能兴味,怎样学就怎样教,学得多教得多,学得少教得少,学得快教得快,学得慢教得慢。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不是让学生适应自己的教法,而是让教法随学生的学习实际灵活变动,也就是现在所倡导的真实的课堂,生成的课堂。
教学合一的第三个理由是‚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贩卖些知识来,就以为终身卖不尽的。好的先生必定一方面指导学生,一方面研究学问。要适应时代的发展,教育的发展,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我边读边不禁想到自己的班主任工作。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应是在学生中有号召力的,良好的班集体应是和谐融洽、有凝聚力的。要想形成这样的班集体,正如陶先生所写的,班主任要有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生活的经历,师生有了同甘共苦的生活,这能在短时间内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对于班集体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对学生爱是教师高尚职业道德的自我体现。热爱学生,喜欢学生,以温存慈祥的态度、和蔼的语言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感觉到老师的爱,使他们与自己越来越贴近,同时,细心去观察每一位学生,从他们的言谈举止中去了解他们的喜好,从与他们的交流中去揣摩他们的脾气秉性,在共同生活中,在两颗心逐渐融化为一的过程中,教师按真人的规范导之以行,或示范,或帮助,或催化,或促进,这样,教师才能成为一个有号召力的老师。
我努力将陶公的教育精髓运用到我的课堂中,学生思考的时间更多了,讨论质疑的时间更多了,自己动手操作的时间更多了。我注意把每一个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出来,把‚教学‛的重心转移到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质疑、引导学生探究上,不但提高了孩子的课堂参与积极性,我也常常品尝到教学带来的快乐,从中收获着一个个成功和惊喜。我常在课后反思:这节课学生除学习了新知识外,还学会了哪些方法,提高了哪些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希望给学生‚点石成金‛的金手指。我不知现在是不是成为了陶公所说的第三种先生——好的先生,教学生学的先生,但我有了努力的方向,有了追求的目标。
‚生活即教育‛,‚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从陶公的作品中随处可见他对好教师的殷切期望。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每天四问‛是我们每天做人做事的警钟,也是一切有血性有志气有正义感的人,做人做事的宝筏,能把我们的人生渡上更高境界的宝筏。‚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陶公精神的本源也是我们追求的最高境界。
2011年3月30日
第三篇:《陶行知名篇》读后感
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之“教师读书”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
数学一组 徐平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教师爱学生,就有教育,学生爱教师,就产生教育效果。
在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调皮捣蛋,不尽人意的学生有很多,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需要付出一定的细心,耐心和爱心,但效果不是很好,我又该怎样做才能做到药到病除?我千万遍地质问自己。后来,我静下来仔细一想,终于悟出一个道理:从一开始我就没有耐心,给予他的爱也微不足道,怎能要求他会随我所愿,成为一名好学生呢?我从来都没有站在一个孩子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总是盯着问题、缺点以及背后的苛求,改变,统统把缺点扫除,以便适应我的眼光,我的标准,我的高度。现在想实在是羞愧难当,但是,我已经有了期待的信心:爱的教育一定能够使这一些粗糙的小草变成一棵香草,香气怡人,芬芳扑鼻。
把每个孩子都当成一块可雕琢的璞玉或是深埋沙砾中的金子,把“指责、批评、抱怨”,努力换成“启发、赏识、激励”,那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将是一片充满生机、充满真诚和爱意的美好天地。
陶行知就是热爱学生的典范,读陶行知文章,他的平易近人、热爱学生,在书中处处能感受到。在《实际生活是我们的指南针》一文中他说道:“我虽觉得我有好多地方可以帮助诸位,但指志针确是有些不敢当。我和诸位同是在乡村里摸路的人。我们的真正指南针只是实际生活。”一席话,不仅使人感到他非常谦虚,更体现陶先生求真、务实的态度,既不夸大自己的作用,也不轻视自己的作用。在给《吴立邦小朋友的信》中,他写到:“平时得了小孩子的一封信,如获奇宝:看过了即刻就写回信:回了信就把它好好地收藏起来。每逢疲倦的时候,又把它打开一读,精神就立刻加增十倍。小朋友的信啊,你是我精神泉源!”一个不是真心关心儿童、从内心爱护儿童的成年人是不会有这样的感受的。一个孩子给他的信,陶先生都给予这样认真的回复,待人之诚恳、做事之认真可见一般。
无论是作为一名老师,还是一名家长,我们必须了解孩子,运用我们的智慧,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自觉自愿的学习,只有这样,我们的付出才有价值,——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
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之“教师读书”
才有回报。亲爱的同仁和家长朋友们,让我们共同努力,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自觉自愿的学习,用我们的双手托起明天的太阳吧!
——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
第四篇:《陶行知名篇精选》读后感
最近,偶有闲暇,我便静静地翻阅教育名著——《陶行知名篇精选》(教师版)。《陶行知名篇精选》汇集的都是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行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陶先生的文章篇幅都不长,但每一篇文章都令看过的人有意外的收获,我不禁深深地敬佩这位教育大家的远见。
陶行知先生很早就提出的“生活教育”、“教学相长”、“创新教育”等理论,这些理论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也正是现在我们新课改中所提倡并遵循的一些教育理念,这些教育理念对当今的教育改革仍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叶圣陶先生的一句名言道出了其中的实质“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作为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相信他们。“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就是教育法。它的涵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老师用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出来的过程,组织好,指导学生,使学生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经验,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个经验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有了这种经验,学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识,成为主动学习者。
在教育教学中,我努力将陶先生的教育精髓运用到课堂中,学生思考的时间更多了,讨论质疑的时间更多了,自己动手操作的时间更多了。我努力注意把每一个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出来,把教学的重心转移到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质疑、引导学生探究上,不但提高了孩子的课堂参与积极性,而且常常品尝到教学带来的快乐,也从中收获着一个个成功和惊喜。我经常在课后反思:这节课学生除了学习新知识外,还学会了哪些方法,提高了哪些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希望给学生“点石成金”的金手指。我不知现在是不是成为了陶公所说的第三种先生——好的先生,教学生学的先生,但我有了努力的方向,有了追求的目标。
“生活即教育”,“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从陶先生的作品中随处可见他对好教师的殷切期望。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每天四问” 是我们每天做人做事的警钟。陶先生希望我们每一天身体健康上有大的进步,学问进修上有大的进步,工作效能上有大的进步,道德品格上有大的进步,显出水到渠成的进步。
作为一名教师,我将牢记陶行知先生的教诲,不断更新观念,以陶先生的教育理论武装自己,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实践,引导学生手脑并用,学会过硬的技能,促使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用人才。
“陶行知”这外名字相信对于每一个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来说都不会陌生,可以说是如雷贯耳,但认真拜读过他著作的人有多少呢?至少我就没读过。有人说,没读过陶行知的人,是不可以在中国做老师的。为此,寒假里我购买了《陶行知名篇精选》这本书,茶余饭后细细地品读里面的每一个文字,陶行知先生对教育本质的精辟见解令人叹服,让我受益匪浅。
陶行知先生不愧是一位一流的教育家,他在这本书中提到的一些教育观点,即使时至今日,也仍然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强烈的时代气息,由此他教育理论的深度和他的远见卓识可见一斑,他确实是我们教育界的掌门人。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是“生活教育”学说,这与我们现在提倡的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是不谋而合的,但他阐述得更为详尽,指导性更强。陶先生主张“教学做合一”、“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这些言论淋漓尽致地抒发了他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博大情怀。
这本书带给我很多感悟,第一点就是:多向生活学习。1930年陶行知先生在南京晓庄师范全国乡村教师讨论会上进行的演讲中提到“我今天所要说的,就是我们此地的教育,是生活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这段话说得真好,学生之所以来学校接受教育,就是想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从而拥有一个更加多姿多彩的人生。我想要“做”什么,我就学什么,我所学的一切皆是在为我的“做”做准备。这样的学习才能更加激发斗志,更加事半功倍。
我们现在的学生每天都面临着繁重的学习任务,头脑中充斥着许多知识,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知识都逐渐淡忘,再也想不起来。记得我中学时学过一个卖油翁的故事,那个老翁倒油的技艺非常高超,从铜钱的小眼中就能够将油精准地倒入葫芦中。旁人对他的本领大为夸赞,他谦虚地说“无他,惟手熟尔”。如果学生都像这个卖油翁一样,把每天学的那些知识像老翁一样学以致用,那么我相信不论过多久都不会忘记的,这也就是所谓的“熟能生巧”的道理。
其实生活中蕴藏着无穷的知识,远远要比书本中的知识多得多。这些知识既丰富又有趣,如果谁能够学透生活这本大书,就一定会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在学好书本知识的同时,更要向教育资源无处不在的生活学习,这是我从这本书中获得的最深的感悟。
第二点感悟:不可小看孩子。陶行知先生在书中多次提到小孩子的教育问题。他认为小孩子有不可思议的力量,每一个孩子就是一个世界。我们都曾深有感触,越小的孩子好奇心越强,总爱问为什么。牛顿看到苹果落地问了个为什么,结果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看到烧开的壶盖被水蒸汽顶起问了个为什么,结果发明了蒸汽机。看来小孩子的力量的确不容小觑。谁轻视了小孩子,谁就会错失很多精彩的发现。
在工作中,我们可能都曾经做过这样的事:教学时,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赶时间,一些稍微有难度的内容我们根本不给孩子考虑的时间,而是直接由老师讲解完成。因为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就认为学生根本不可能会,让他们思考也只是在浪费时间而已。教育家们说“要蹲下身子看学生”,用平等的眼光来看待孩子,但好像做到的人并不多。我们总是认为小孩子能懂什么呢,他们只是幼稚无知的代名词,我们和他们根本没有共同语言,这也是不信任学生的一种表现。其实每个孩子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精彩的世界,只有我们成为他们的朋友,才会发现那个世界的美好。所以陶行知先生希望每个老师都能变成一个小孩子,和他们一起玩,加入到小孩子的队伍里去。如果我们变成小孩子,就会发现“师生立刻变成朋友,学校立刻变成乐园”,我们还会惊奇地发现小孩子的能力很大,他们能做许多我们做不到的事,还能够做许多我们认为他们做不了的事,因此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必得会变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
第三点感悟: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学生具有强大的创造力,但现在他们的创造力都被我们禁锢住了。在分数至上的考试制度前,不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一味地把目光关注在孩子的分数上。分数高的家长感到很欣慰,便腾出时间让孩子学各种特长,把双休日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从早学到晚,原本该是好好放松的双休日却使学生更加疲惫;分数差的学生,家长则头疼地送他们去各种补习班,这科补完补那科,补得孩子头昏脑胀,身心俱疲……这种情况下,孩子的创造力怎能解放出来呢?因此陶行知学生提出“解放孩子的头脑,解放孩子的双手,解放孩子的嘴,解放孩子的空间,解放孩子的时间”,这样孩子才能有更多的精力去进行创造。我们所熟知的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由于过分好动,仅在学校学习三个月就被开除。幸好他的好妈妈没有放弃他,让他在家里搞各种研究,让他尽情地做自己想做的事,这才造就了一个杰出的发明家。如果爱迪生继续在学校接受教育,也许这个伟大的天才就会夭折了。当然像爱迪生这样成功的人并不多,我们并不是让孩子都效仿爱迪生,但只要给孩子足够的自由,让他们去做自己想做的事,那么我们的身边未必不会出现第二个、第三个……甚至更多的爱迪生。不要让学校、家里成为束缚孩子的牢笼,让孩子在大自然的广阔天地中自由翱翔吧!
当然,这本书带给我的感悟还有很多,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这本书使我对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有了一个粗浅的认识,当然要想把这种思想完全吃透,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中去,则还需要一段很长时间的钻研与琢磨。《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然困”,只有在学习中才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明确学习的方向,才能不断进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从而实现“教学相长”,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
第五篇:《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通用)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1作为教师,早就熟知陶老先生的大名,不过却是第一次拜读他老人家的文章,领会他的经典教育理论。
细细品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文章短小精辟,行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仿佛在听一位慈眉善目的长者语重心长地讲述他的教育。“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论,以及他实实在在的教育行为,使我不禁为自己在教育理念和行为上的落后和愚昧无知而汗颜。
因此我由刚开始的好奇应付阅读,到及时记录阅读中引发的真切感想,再到对难以理解的地方能一遍两遍地反复阅读。这一切,都让我感到了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是那么的贫乏,认识到自己需要不断的学习和积累。
陶老先生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办中国人民所需要的教育。他对教育现象的深刻剖析,对教育理论的透彻研究,对今天的素质教育改革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更是为我们树立起了光辉的榜样,就如一盏明灯,始终照亮在我们的心田。
下面谈一谈我对读书的几点体会:
一、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论,给了我很大的启迪。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用陶行知的话说,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真学。“他用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
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
他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不正是新课程标准中强调的必须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上取得和谐发展吗。
二、关于”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
这一观点为我们老师的教学提供了方向。教学并非简单的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如果我们仍采用过去”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的话,就不是所谓的培养能力了,因此我们要转变教学方式,由笼养式的”喂养“”喂饱“,变为想尽千方百计的让学生主动”觅食“。
陶行知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学,而在于教学生学。先生如果只”教学“,把学生当作”容器“,被动地接受知识,久而久之就调动不起来学生学的积极性,更不能培养学生的能力。我们常说课堂上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责任就是要体现出这个”导“ 字来。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师不应该把解决问题的现成的方法直接给学生,而应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告诉学生,如同教师要给学生一根竹竿,使学生顺杆而上自己动脑,用最短的时间来解决问题。寻找最佳结果。为避免学生盲目性,教师应精心设计好教学流程,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能推而广之,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对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能够触类旁通。由此达到培养学生的能力的目的,能力有了,学生就不仅能使自己获得丰富的知识,而且还可以探索解决新的问题。
老师在教会学生不断学习的同时,要做到以身作则,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学生。这也正符合了陶行知先生关于”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的道理。教书如做学问一样,不进则退!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不断思考,才会不断创新。
三、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观点:”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 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
生活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认为不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教育不能脱离生活,生活也不能脱离教育。他们是一个整体的,”有什么样的生活就应有什么样的教育,教育的内容应根据生活的需要。“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给了我无限的启发和思索。”一个活动对事说是做,对己说是学,对人说是教。“教师自身应该要不断地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钻研符合学生口味的教材内容,创设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不断丰富优化课堂教学,让学生吸收更多的知识,并把所学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才能真正的完成素质教育的目的。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令人耳目一新,也使我深深的认识到,教师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多学教育理论、业务知识,储备知识,边教边学,多向前辈学习,积累经验,多和学生相处,寻找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和途径,真正的把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落实到行动中。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2在一次学校业务学习会上对“陶行知先生及他的教育思想了解有多少”的问卷调查中,我惊异地发现,虽在师范院校曾听过老师的讲课,但随着岁月的流逝,如今竟然只依稀记得除了他的几句诸如“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和“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名言外,其他就浑然不知了。正如作者在《陶行知教育名篇》一书中“序二”所写:“大面积的中小学教师只知陶公其人,未知陶公其说,更别说把陶公的教育思想付诸教育实践了,继而有所发展了。”此作者更指出:“一个没有读过陶行知的人,怎么可以在中国做教师呢”可见陶公在中国教育界的影响之深远。
身为教师却对陶行知知之甚少,怀着愧疚的心情,利用假期我翻阅了《陶行知教育名篇》一书,文章短小精辟,行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就如听一位慈眉善目的长者语重心长地娓娓道来。由此当我了解到陶公的“生活即教育”和“教学做合一”等这些他所创立的独特的教育理论时,不禁深深地为这位教育大家的远见与深刻所折服。尤其是他八十多年前就提出并研究的“做中学”等教育学说,对于我们今天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教育改革,仍然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在陶先生的教育思想里,“仁”与“爱”占很大的比重。“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其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襟,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教师爱学生,就有教育,学生爱教师,于是教育产生效果。“四块糖果”这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在教育界一直传为佳话,也成为许多教育工作者学习和仿效的范本。在这个故事里,陶行知先生对“打架事件”的处理,完全打破了以往的常规教育模式,并没有采用毫无实际内容的空洞说教,也没有一味简单生硬地指责数落,而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循循善诱,耐心地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达到教育转化学生的预期目的。教育效果令人称奇,究其所在,便是一个“爱”字,试想,倘若当时陶先生怒气冲冲,不分青红皂白,将这位学生一顿劈头盖脸地责骂,后果可想而知,效果将适得其反。“爱的教育”在这个小小的故事中得以淋漓尽致地体现。
在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像陶先生遇到的类似打架的学生还有很多,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需要付出一定的细心,耐心和爱心,始终把“爱的教育”贯穿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记得我班原有一名调皮学生,上课做作业时总以肚子痛要上厕所为借口出去遛一圈,我没有横加指责,粗暴对待,相反,却对他关怀备至,倾注真心,又是端水,又是细心询问病情和征求是否需要上医院,学生看到教师为他来回忙碌,几番下来,心存不安,继而改之。由此可见,爱的教育确是一门深而活的学问,当你面对那些“恨铁不成钢”的学生时,千万告诫自己:一定要冷静。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如果我们都能像陶先生那样,把每个孩子都当成一块可雕琢的璞玉或是深埋沙砾中的金子,把“指责,批评,抱怨”,努力换成“启发,赏识,激励”,那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将是一片充满生机,充满真诚和爱意的美好天地。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多么崇高的境界啊!仅仅十二字,正是陶行知先生一生爱的教育的诠释。教师这个职业,需要的也就是这种勤勤恳恳,无私奉献的精神。今天,当我再次捧读这位教育大家的教育名篇,仿佛看到了这位朴实的老人,正缓缓向我走来,他的这句教育名言,时刻鼓舞着我,它催我奋起,激我向上。因为陶行知先生始终是我学习的榜样。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3读书是我的最爱,我在工作之余抽时间来读自己喜欢的书,对自己有用的书,近来我读了《陶行知教育名篇》。
陶行知先生是人民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教育的改革家。其博大精深的教育理论和丰富的办学实践启发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陶子”,为中国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高尚品德,是我们广大教师的指路明灯,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认真地向这位伟大的教育家学习。
翻阅了《陶行知教育名篇》一书,知道陶先生在深刻了解了中国的文化和社会现实的基础上,提出的教育学说,既强调了教育的现实功能,又关注了教育的终极目的。读了陶先生的文章,深有体会:
陶先生提出“教学合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认为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教学一方面要老师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老师把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过程,组织好,指导学生,使学生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经验,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有了这种经验,学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识,成为主动学习者。如果教师只会用“旧瓶装新酒”,那就看不到新鲜的事物,教师应不断研究,才能时常找到新理,只有学而不厌,然后才能诲人不倦。陶先生倡导“生活即教育”,生活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社会即教育”,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大自然里,使它们任意飞翔。把学校的一切伸到大自然里,要先能做到“生活即教育”,这样的学校才是学校,这样的教育才是教育。陶先生主张远离生活的教育不是真教育,好教育,脱离实践的知识是虚的,不实用的。今天我们的教育教学脱离生活已越来越远。孩子们成天埋于书堆里,以高分遮面。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从陶先生的作品中随处可见他对好教师的殷切期望。他对自身成长提出了四个问题,叫做“每天四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陶先生认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就是道德。一个集体的成员,若人人以集体利益为重,注意自己的每一个行动都为集体着想,则这个集体会越来越壮大,这个集体定是有希望的集体。否则,多数人只顾个人私利,不顾集体利益,则集体的根本必然动摇。如此,每个一线教师弘扬“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敬业精神。陶先生的“每天四问”为人们提供了进德修业的参考,当作一面镜子,时刻对照自己。
“必然可以见出每一个人身体健康上有着大的进步,学问上有着大的进步,工作效能上有着大的进步,道德品格上有着大的进步,显出水到渠成的进步”。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4说实在话,在读《陶行知教育名篇》之前我对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的.教学研究可以说是不很了解,对陶行知先生本人的故事和教育思想的精髓更是模糊的,片面的,在认真地读了这本书以后,其中《生活即教育》对我启发最大。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他指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生活与教育是同一过程,教育不能脱离生活,生活也不能脱离教育。有什么样的生活就应有什么样的教育,教育的内容应根据生活的需要。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把生活与教育紧紧联系起来的思想,给了我无限的启发和思索。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往往忽略了对学生的生活教育,让他们从生活这样一个大的环境中去学习。而在陶行知先生看来,文字、书本只是生活的工具,不是生活的本身,教育即来源于生活,由生活产生,文字、书本不能喧宾夺主,作为教育的中心内容。“生活即教育”则主张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而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也,还要让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学习,也就是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也是我们现在所推崇的教育的目的。只有在生活中,我们的教育才具有鲜明性,脱离了实际生活,教育就只是空洞的说教。
正如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学习的背景是生活化的。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走向生活,新课程惟有反映社会及生活的需要,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使学校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才能真正体现新课程的本质功能。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细节中捕捉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利用鲜活的人物和事例让学生走进真实的生活,无论是光明的一面还是阴暗的一面,让孩子在老师正确的引导下用心去触摸、去感悟生活,这样学生才能形成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学会如何有效地解决问题,才能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做为一名新教师,我将永远牢记陶先生的教诲,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以陶行知先生的理论为指导思想,引导学生手脑并用,学会过硬的技能,使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有用人才。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5读了《陶行知教育名
之前我一直在苦苦思索,为什么农村和城市的孩子性格差别会那么大?为什么城市中小学三年级的孩子,课堂上只能坐十分钟?一般的老师上十分钟课,那小学三年级的孩子就会躁动不安、左扭右转、小声说话,甚至于让老师上不成课。为什么最纯真的孩子却没有对课堂纪律的尊重,对老师的尊敬呢?没有一丝集体观念,那么我行我素,一点都不愿受到约束。一说吃喝玩乐特开心,但是死活都不愿意学习一点儿苦都不能吃。这样的孩子长大后,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吗?他能成长为一个独立的的人吗?
而山村里的一些学生呢,成绩很好,但是说话畏畏缩缩;见到老师,就不敢打招呼,视若无睹地走过去。学习上呢,没有一点主动性,需要老师和家长死管。遇到难题,卷子上大片空白,都不愿意尝试,就等着老师去讲。九年级每班的周末作业,居然有一半多的同学是胡写乱画应付老师的。这能成才吗?
这时我想起了假期读的陶先生的话:千教万教教求真,千学万学学做人。陶先生曾说,他宁可培养一个独立、健全开朗的人,过着平凡普通的生活,也不愿培养一个考上重点大学,但却需要母亲洗衣陪伴的人。他的“生活教育说”提醒我们,教育的初心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单纯知识教育的教育。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要教什么。这样的学校才是学校,这样的教育才是教育。离开生活的教育不是真教育。现在有一种人叫“宅男宅女”,工作能力出众,但是就是不愿意跟人沟通,害怕跟人合作,恐惧社交。离开团队的力量,一个人又能走多远呢!这不是我们教育人想看到的吧!
而这一切想改变,首先要改变我们的教育理念。陶行知先生说,教师不仅要学“教”,更要学“学”。怎么做事儿的,怎么学的就怎么教。也就是以事的“做”为中心,以生活为中心。而实际上在中考高考的指挥棒下,教师的全副精力都在备课上,在学“教”上,生怕教得有漏洞、讲得不透彻。现在学习科目多,时间不足,各科老师都在疯狂赶课、赶进度。大家都忘了像学生一样“学”,学生是否学得有趣,是否乐意参与。一味的填鸭式教育,学生只剩下了“学性”,哪里还能有“人性”呢?陶先生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人的生活更加美好。脱离生活实际的教育往往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这不能不令我们觉醒呀!
我们教师要培养自己的各种专业能力。也要注意解放了学生,比如他们的眼睛,让学生学会观察,并在观察过程中进行指导。包括观察方法,结果,分析,
通过《陶行知教育名
我今后要把陶行知先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