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听课心得
听课心得
今年我参加了小学精品课堂展示研讨会,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健康的发展。建立了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成为了课堂上的主人。
授课教师都提倡语文教师应该简简单单教语文,用语文的手段解决语文的问题。就是用听说读写的手段去完成字词句篇的学习,并在这种语言训练的过程中训练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和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建议语文老师在教学中要简约,去掉非语文的东西,抓住语文教学的关键和本质。
现在的语文课堂加进了许多非语文的东西,许多老师都习惯用多媒体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他们没有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语言文字。语文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要重视对语言的学习,语言能创造形象,能激发想象,但一看图片,脑海里就只有一种形象了,遏制了学生想象力的发展所以用多媒体用得太多并不好。因此专家建议要简简单单教语文,语文课堂从以下几方面都应简单:
1、教学目标简单;语文课主要目标就是七个字:识、写、读、背、说、作、习。在小学主要让学生学会三件事:写手好字,喜欢读书,会写作文。
2、教学内容简要;主要就是:(1)识字、写字、释词;(2)读书;(3)品词、品句、品篇;(4)要把写“挤进”课堂,要让学生学会表达。
3、教学过程要简单;
识字、写字——初读——精读——读写结合
4、作业要简化;有句话叫“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就是告诉我们要布置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作业。总之,通过参加这次讲课活动,使我受益匪浅,简简单单教语文要求老师并不简单,因此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要针对自己的教学的薄弱环节与不足之处,以名师为榜样,研究他们的教学艺术与教学思想,为我所用,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使自己的教学更趋完美。
读 中 体 验 读 中 感 悟 ——《可贵的沉默》说课设计
安庄希望小学三年级语文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可贵的沉默》是六年制小学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第六册第五单元中的课文,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以课堂教学进程为线索,以师生对话交流为主要形式,以孩子们情绪变化为描写的主要内容:由兴奋、快乐到沉默,又从沉默渐渐回到热闹。
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在深入领会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受到关心父母、回报父母之爱的教育,学会关心别人,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培养语感,同时为综合性实践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2、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本课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抄写自己喜欢词语、句子。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孩子们的情绪变化,懂得关心别人。教学难点:理解体会为什么说这种沉默是可贵的。
二、说教法和学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同时也为体现新课程标准中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的统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时我采取引导法,以课文题目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质疑,然后组织学生探究并体验,最后结合实际进行拓展延伸,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课的开放性和语文课与社会、与人生相结合的特点。
三、说教学过程
我的课堂结构是:检查预习(字词)——质疑导向——探究体验——学习升华——拓展延伸。
检查预习情况,了解学生对本课生字、词的掌握程度,为学习课文奠定基础。
爱因斯坦说过:“问题的提出往往比解答问题更重要。”由于文章题目发人深省,所以上课伊始,我就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质疑,提问: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这时学生会提出:“为什么说沉默是可贵的?谁沉默?在什么情况下沉默?沉默之后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景象。”我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概括为三个方面: 热闹——沉默——热闹
确定好了文章的基本框架后,学生进行自生探究,这样就为理解和探究作好铺垫,使探究确定了方向。
接着进入教学的第二阶段——探究体验。
探究定向后,我用信任而又带鼓励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反复读文,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难免有些片面,这时,我再让学生合作探究,学生由自主探究转为合作探究。
学生通过读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后明白了,沉默前的热闹是爸爸妈妈给他们过生日,他们感受到了父母的爱在沉默中孩子们知错了,在沉默中孩子们在思考;在沉默中孩子们在想办法弥补。而沉默后的热闹是孩子们懂得了不仅要感受父母的爱,更重要的是回报父母的爱。
在合作探究中突破教学难点:在沉默中,孩子感受到了父母的爱;在沉默中孩子们反省了自己,只知道被爱而没想到回报;在沉默中,思索应该怎样回报父母的爱;在沉默中,孩子们懂得了接受爱的同时还要回报爱的道理。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之后,问题基本明朗化,我根据学生的学习汇报相机板书,并及时出示下列重点句子:
(1)我想去寻找蕴藏在他们心灵演深处的,他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的极为珍贵的道理。
(2)他们的可爱恰恰在那满脸犯了错误似的神色之中。
(3)像获得赦免一样,那一双躲闪的目光又从四面八方慢慢地回来了。(4)教室里又热闹起来,只是与沉默前的热闹已经不一样了。(5)这一片沉默给了我多大的享受啊!
新课改要求语文教学要加强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不但要从朗读技巧上指导,而且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表达出思想感情,所以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我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朗读体验。比如:用欢快、高兴、得意的语调读孩子们兴奋地感受父母的爱的段落;用稍慢、沉重的语气读孩子们陷入沉思的段落;用稍快、兴奋的语调读孩子们回报父母的爱的自然段。在学生探究体验,我引导学生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并结合自身进行现身说法,使教学进入第三个阶段,教学时,我从两个方面引导:
1、这一片沉默给了我多大的享受啊!“我”指谁,老师获得的享受是什么?
2、王老师在今天的这节课上获得的享受是什么? 总结全文后,进入教学环节的第四部分——拓展延伸
新课改要求中年级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或感受,并引导学生观察社会、观察人生,为体现这一指导思想并突出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的宗旨,同时也为了强化学生知道回报父母的爱,对关心他的人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我设了课件“亲爱的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 培养能力 发展思维 陶冶情操 ──《蜜蜂引路》第一课时说课
安庄希望小学三年级语文
一、基本理念
阅读学认为:阅读教学的直接目标是培养阅读能力,间接目标是发展思维能力,潜在目标的陶冶思想情操。《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阅读的综合能力是阅读技能的分项训练逐步形成的。本节课以新的课程理念为指导,努力营造在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课堂中培养阅读能力,发展思维,陶冶情操。
二、教材分析
蜜蜂竟然能当向导引领着列宁顺利地找到了养蜂人!本课是课标版教材第四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是一篇传统教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列宁,把不会说话的蜜蜂当作向导,在陌生的地方找到了自己要找的人。看来,只要肯动脑筋,许多好像不可能的事情也能办成。课文篇幅短小,情节简单,却能给人很深的启迪。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的教学理念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能准确认读本课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领会列宁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特点。
四、教法
本节课我以新课标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根据二年级学生阅读实际情况,主要采用了课前搜集资料,质疑问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法,采用现代教学手段,配合板书与贴画,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而富有活力的学习氛围,提供展示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五、教学策略的具体运用
1、交流资料,辅垫教学。新课标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上课前,我布置学生广泛搜集有关蜜蜂和列宁的资料,从而了解相磁的知识。一是为了更好的进入新课学习,让学生对课文相关的内容的理解能水到渠成;二是分享收获的喜悦,把别人不知道的自己的知识说给大家听,这是小学生最乐意做的事情,从而能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新课的学习;三是让学生从小学会搜集资料,拓宽学习渠道,提高学习效率。
2、质疑问难,激趣读文。课标指出,在对学生进行思维培育时要注重质疑解疑能力的培养,留足时间,激励表扬,让学生由不敢问到大胆问再到善于问。上课伊始,我利用课题质疑,让学生的大脑迅速活动起来,思考下课题相关的问题,这也正是课文所要了解的相关内容,学生在读课文时也能更有目的去读。长此以往,学生由不敢问到大胆问再到善于问,他们的思维会随之活越,学习的兴趣也会高涨。
3、发展语言,提高思维。课标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加强思维训练是因为,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是提高人才素质的关键。思维又是语文能力的核心,是语言能力的基础。根据本课内容和学生特点,我在学习第二自段时设计了让学生运用“因为„可是„所以„”说说本段意思,让学生准确理解列宁为什么会亲自去找养蜂人,达到思维与语言的统一发展,从而积累语言,在学习第三段时,为了让学生准确理解列宁是怎样利用蜜蜂引路的,我让学生大胆猜测列宁当时是怎么一边想象,一边仔细观察,最后一步一步找到养蜂人,让语言与思维能力同时得到训练与提高。
4、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习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习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里有自由朗读后对课文内容的交流,也有句子中对词语理解的交流,在交流中达到一定的共识。
5、口语训练,延伸教学。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学完课文后,我利用向学生提建议的方法,设计了下次课续编故事的活动,想像养蜂人听了列宁的话,他会说些什么?会怎样邀请列宁进屋?怎样进行交谈?这样对课文的学习产生意犹未尽的感觉,学生自由组织语言,准备口语交际练习。这种教学的延伸,目的是想巩固课文内容,让学生广泛了解资料,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6、板书与贴画,总揽全文。《蜜蜂引路》是以“找”字为线索,课文的教学重点是列宁怎样找到养蜂人。本板书按“找”的顺序贴出“花丛”、“园子”、“小房子”,既分清了列宁找养蜂人的三个步骤,又标明了列宁找养蜂人所走的路线,还直观地“再现”了列宁住处和花丛、园子、小房子的方位。有助于学生弄清楚“找”的经过。“利用”一词,既概括了蜜蜂回蜂房和列宁找养蜂人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也体现了列宁善于观察、深入思考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难点。
总之,这节课是根据本年级学生的特点,让他们在读中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培养阅读能力,在读中发展思维,在读中陶冶情操,为学生营造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课堂。
“苦口婆心”不如“讽刺得巧”
“喝西河水,变西河鱼”这是人们一直爱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下说这话。意思与“跟好人学好人”有些相似。它们只是在概念上有一定的区别。“喝西河水,变西河鱼”是一个人的品质是随环境而论,而“跟好人学好人”是指一个人的榜样目标的指向,有比喻的意思。生活中人们往往为了达到某种效应,总爱用这比喻或借俗语的意思来阐述自己的意思,这种方法往往使对方无言可辩。
比喻这种修辞方法,是一种依据两个对象相同或者相似的属性,从而推论出它们可能还有其他相同或相似属性的逻辑方法。根据这种方法得出的结论虽然具有必然性,但它是依照事物的某些相同之处,而使用已知的事物对未知的事物进行说明。因此,它可以起到启发联想和触类旁通的作用。由此,比喻作为一种语言技巧,在辩论的过程中就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比如《晏子使楚》中有这么个环节:晏子作为齐国的使者来到楚国,于是,楚王安排了酒席来招待晏子。喝到酒酣耳熟之际,只见两名武士押着一个囚犯从堂下走过,楚王便问道:“这名犯人犯了什么罪?他来自哪里?”
武士回答:“他犯了偷盗罪,是个齐国人。”
楚王向晏子说道:“你们齐国人原来都习惯偷盗啊!”
晏子站起来回答他:“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虽然它的叶子形状看起来相同,但是结出的果实味道却大大不一样。齐国的百姓在我们齐国都是安分守纪的好国民,但来到楚国却变成了盗贼,这可能是由于楚国的环境比较适合培养盗贼吧!”
晏子仅仅使用了一个小小的比喻,就让楚王灰头土脸,自讨没趣。
这故事用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就是环境造就人的品德行为,用一句俗语就是“喝西河水,变西河鱼。”这无疑是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来讽刺对方,这种手法能够使讽刺更有力度,更能让问题更加尖锐突出,给予对方来个措手不及。
如果我们搞教育工作的,不防借这种带“讽刺或贬义”的比喻倒过来,“贬义褒用”“讽刺”转“称赞”或许就形成了一种榜样或是一份督促。
比如,我班有一男孩,从一年级发门的那一天起,就爱流鼻涕,无论是春夏秋冬,他都是挂着两条鼻涕。为此,班上没孩子愿意和他坐,就是我这个做老师的,也有恶心的感觉,我也帮助他不少,还给他特殊请假方式,无论什么时候,可以不举手去外面打理鼻涕。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干脆来个“小猫大胡子”形象,我想了很多办法。有一天,我把这孩子编到一个漂亮的小女生身边,然后我对这小女生说:“你给他的小鼻子取个好听的名字吧!”那姑娘笑了,歪着脑袋说:“双龙出洞”“百龙戏珠”旁边一男孩儿,哈哈大笑说:“就二龙并行龙五庙”我也忍不住笑了,说:“美女活擒老龙王”。然后又摸着这男孩儿的脑袋对着他旁边的小女生说:“这条骄龙就交给你管理了。”从那以后,只要男孩儿有鼻涕时,那小女生就用美丽的大眼睛瞪着他,用轻细的小手指指一下自己的小鼻子,那男孩儿就明白了,是要他快去打理鼻涕。不多久,这孩子不流了,鼻涕干净了,嘴也干净了,脸上也不脏了。为此,家长也高兴,家长对我讲,这么几年来,为了这孩子的鼻子每年到重庆一次,医生说没病,可就是流鼻涕,弄得家人也不知如何是好。
这说明什么,说明此术之妙就在于“善意的讽刺”寓于“美丽的比喻”之中,二者珠联璧合,这样就使一向复杂的问题简单美丽化了,让疑难的问题浅显化了,把抽象的形象具体美化了。这与《晏子使楚》有相似的出发点。但只能借用其中的方法,其观点是不统一的,一种是纯属讽刺;一种是善意的鼓励或督促。
若把这种观点借用在教育中,最主要的作用在于当你在刺激对方的时候,不仅有可能有力地证实自己的观点,还可以使对方更加难以反驳,只能心悦诚服。因为它不但需要反驳你的论点或意见,而且还得想办法反驳你的比喻。作为孩子,他们不会去在意教育中的修辞,他们只在意不会让别人笑话。如果说,用这种逆推的办法去帮助孩子克服困难,改正缺点,那“挖苦”也是善意的。为此,本人得到一点不成理的感悟—“苦口婆心”不如“挖苦得妙”“讽刺得巧”。
《画杨桃》教学反思
上完本课有些好笑,有很多孩子问我,杨桃什么样,什么味,有没有皮等。本人就按自己去查找的资料,东说一点,西说一点儿,又有孩子问我倒底吃过没有,我只能实话实说,本人不但没吃过,连看都没看见过。本来课前我到过水果店,可在我们当地没有杨桃。不过这些都是我在使劲儿调学生的胃口,以此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探究的兴趣,很快学生情不自禁地去读课文了。
陆续有学生举手说,杨桃是五角星形的,也有孩子说,不是。课文中的父亲说,杨桃的形状是自己定的,还有学生抢着说,文中老师说的应该实事求是。还说,小孩子的脸不一定都像苹果。最有趣的是一个叫崔冰坤的孩子,他居然两腿趴开,两手撑在地上,把头弯到地面,倒立着,嘴里嘻嘻嘻地笑着。我生气了,以为他又在耍调皮,准备批评他,这孩子告诉我,他这样倒立着看后面的郑道文他的脸变得又瘦又长,可顺立着正面看,是团团脸,我都忍不住笑了。借孩子们的无意创新的兴趣,小结了这一现象的确立,也小结了课文内容:本文就是通过在一节图画课上,作者遵照父亲平常对他的叮嘱,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引起了同学们的讥笑,老师通过这件事也告诉大家要看到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从而告诉我们看问题做事不能凭空想象力,要坚持科学的思想方法,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要轻下结论。
本人是趁热打铁。丢掉了读,动笔写读后感,可以说这个环节是非常成功的。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写的是二年级教材,有篇课文《动手做做看》课前本人设了一悬念,“把鸡蛋从三、四楼扔下去不会破。”引起了学生怀疑,这次他们的读后感中与生活实际联系就举了这个例子,可以说这是本人没想到的结果。也有学生写的是,爸爸吃辣椒时巴嗒巴嗒地直响,可爸爸却说辣椒是甜的,结果差点把舌头辣掉了,通过这事不能光听别人的话的这一道理。更有学生写到:自己看动画片时,因为看入了迷,也学着飞却摔坏腿的例子。最可笑的是有学生写自己和伙伴玩起杀猪的游戏,有惊也有险,我都快笑出了眼泪。这些一件件充满童趣的小故事,孩子们都能通过一件事说明一个道理。
本人又趁热打铁了。通过学生的实践再把学生引进文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还要学生把文中老师说的那段话背下来。本文主要讲的是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时发生的事情,朗读基调要认真严肃。比如,第一自然段要用平和的语气来读,关键字词要读重音。如“想当然”“走了样”。2——18自然段是重点,老师提示着读,也可分角色读。语气有沉静,嘲笑,和蔼、舒展洋溢。19自然段亲切深沉,平实有力。读完课文交流感受,联系生活实际谈表明我们做事或看问题应该实事求是。当别人的看法,做法与自己不同时,不要急于下结论,要从别人的角度去想,去看、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继续搜索文中的知识点——标点。怎样理解文中的标点?这是本人在本课中算贯输的知识点。在语文中无能是什么样的文章还是写作文,标点也是其中的一大美景。本文有一处用“——”,六处用到了“?”四处用到“!”三处用到“„„”(分析略)文中的标点符号最具情感变化的作用。
学习文中的写作方法。很显然本文在写法上首尾呼应,即课文开头一段中爸爸经常叮嘱的一句话与老师说的“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相呼应,从而十分有力地揭示了文章主旨。首尾呼应可以使文章结构完整,突出中心。如何做到首尾呼应呢?首先要在文章开头点明事情的结果或感受。然后在结尾再次表明这样的结果或感受。比如,写“一件后悔的事”开篇是:“有一件事就像一道疤痕,深深地刻在我心上,让我永远也忘不了。”结尾写到:“至今这件事仍像块石头压在我的心底,成了一桩心事。”这就恰当地运用了首尾呼应的写法。
上完本课从学生的习作练笔与课内外作业来看,效果还是不差的。因此,我反思了自己的教学,从基础到阅读感悟,再到实践习作。本人都是力求做到“四扎实”。生字的书写扎实,词语的理解扎实、理清文路条理、明白写作的顺序是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这一写作方法的练习实践扎实、读课文扎实等。同时理解每一部分的大意,注重对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行品析,从中感悟文中父亲与老师的话有一个共同的含义。在注重朗读的过程中感悟课文,这是本人在本课中教给学生学语文的学法。
《惊弓之鸟》教学反思
本文是一个成语故事,讲述了古代射箭手更赢经过观察,不用射箭,只拉一下弓,就使大雁掉了下来的故事。后来用“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比喻受过惊吓后,遇到点儿情况就害怕得不得了的人。
对于三年级学生,很多孩子都有一定的积累,也已经养成了一定的阅读习惯,因此,对于该成语的故事内容要理解不是很难。本人在教学中注重了文中的更羸为什么能有这样的判断,推理能力?这无疑学生能说出是因为更羸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分析,并能把看到的,听到的和自己的实践经验结合起来进行思考。如果要把这一实践的经验与某一道理联系起来谈感悟,学生就不容易了,于是在教学中本人把思路转向了“怎样把文章写得条理清晰呢?”首先让学生反复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第一自然段其实已经交代了故事的结果,后面才阐述原因,这样的文章结构叫“因果倒转句”怎样在教学中渗透这一写法:
一、阅读感悟,妙笔生文
首先,精读课文,字字句句去体会。比如,文中先写更羸说自己不用箭就可以把大雁从天上射下来;再写射大雁的过程;最后写更羸自己讲述能不能用箭射下大雁的原因。这样先写结果,再讲原因,环环相扣,使文章条理清晰,引人入胜。那么在写法运用上如何实践?怎样把文章写得有条理,给人一种清晰的感觉呢?
其次,引导学生要善于运用生活中的细节,详略分明。在记叙或描述的过程中突出某个动作,心理或场面,这样安排文章结构,可以使文章内容更加充实,结构详略得当,主次分明。其次,也要进行巧妙的分节,根据故事的开端,发展、结局或所描写片段的内容不同,对文章进行分节,加小标题,这样就可以使文章的结构出彩,脉络清晰。接着,还要做到首尾呼应。文章的布局谋划篇,首尾非常关键,开头要精彩吸引人,使阅读的人产生兴趣结尾要有力度,这样一来不仅可使主题升华,而且会使读者有余香长存的美好感觉。最后还要按一定的顺序写。如《家乡的小河》。“春天到了„„。夏天,在小河边„„。秋天,小河的水面上红光相照„„。冬天,大雪纷飞„„。
二、文本另一写法,因果倒转
比如说,“站在讲台前的老师,已经病了好几天了,人明显消瘦了。这个“特殊”的班级却摆在她的眼前。两三年来老师一直在努力,能使这个“特殊”的班级与同年级学生同步„„”这样写更能突出人物的精神。即倒转因果关系的句段即先写结果,再写原因。倒转因果关系的句段组合是这篇课文在写作上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小到更赢对大雁分析的句子,大到整篇课文的结构安排,这样安排不仅反映出更赢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特点,而且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内容。所以我们应在写作中学会这种结构安排工作。以上例子是写一位老师带病工作的倒转因果关系的句段。
三、精读妙练
本文是一个成语故事“惊弓之鸟“比喻受过惊吓后,遇到一点儿情况就害怕得不得了。本文基本是以对话的形式呈现的,在精读中分不同形式读,主要以分角色朗读,要读好人物的语气体会人物的情绪变化。在读的过程中认真领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如:更赢指着大雁对魏王说:“大王,我不用箭„„下来。”这里体现了更赢的胸有成竹。所以要读出肯定的语气,文中还有特殊读法之句。如:更赢的谦虚,魏王的怀疑等感情变化的句子。这些句子只能通过读才能理解。
四、文段仿秀与习作实践
如:更赢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学生仿写一段话)很明显,是一段动作神态描写。另外指导学生练笔写一人物利用因果倒转的写作方法,在这过程中必须要落到实处。(学生作品略)
除了以上的知识环节,同时也适当让学生了解课文的背景:魏国是战国时候的一个国家,在今河南北部,河北南部,陕西东部和山西南部等地,离现在有两千多年了。战国七雄,战国时期最有实力的是齐,楚、燕、秦、韩、赵、魏七国,人称“战国七雄”。名人有:屈原、荆轲、高渐离、孙膑。
学完本课,本人反思了自己的教学思想“阅读与写作定教”。注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训练。从整理课文内容入手,理解课文内容,“飞与落”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品味课文中的人物特点,体会更赢的智慧与推理,体会文本的寓意。“阅读与写作”合并进行,体现了语文的实质意义,同时也注重拓展训练,以此达到“阅读与口才”的训练,针对我班的学生语文水平情况,这样教语文还行。
第二篇:听课心得
听课心得
学校组织的青蓝工程蓝方老师示范课真的让我受益匪浅,授课老师是英语组优秀的一名教师,上的内容为四年级project,主要介绍profile怎么写。Profile主要指的是人物简介,这对于正在上四年级的学生来说非常实用。学生们可以用来介绍自己,自己的朋友、老师、家人等等,更能有效的学以致用。
主讲老师潘虹老师上的是四年级自己的一个班。老师一开始通过一些描述来介绍了profile这个单词的意思,很容易便让学生猜出来是人物简介的意思。随后,潘老师制作并展示了一个介绍自己的profile,表格中,潘老师展示了自己like cats and apples,并且have a football,还can run。很巧妙的引出了几个动词:like、have、can。进而给学生展示出一张思维导图,有利于学生进行发散思维,更好的掌握profile怎么去写。
同时,在向学生展示完自己的profile后,潘老师又在下方提示学生可以用what疑问句在问自己相关问题,然后老师自己来回答,也巧妙地让学生巩固了特殊疑问句的用法,能让学生更好的使用特殊疑问句。进而提倡流利度。此次一问一答模式也是向学生展示了一个你问我答的例子,为下面的上课环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接下来的一个环节就是展示完教师的profile后让学生写介绍自己的一个profile,同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去发散思考,采用一问一答模式,潘老师为了示例句型:What animals do you like?/I like.../What fruit do you like?/I like..../What do you have?/I have..../What can you do?/I have....潘老师在屏幕上展示了句子的提纲,让学生觉得profile的制作简单了很多。同时学生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了,很努力的去思考回答问题。
接下来,更进一步的是让学生拓展一下 去介绍自己的朋友。表格形式仍然为之前所展示的,然而不同的是此次潘老师建议用含有Yes与No的问句来猜测好友的爱好及其他。同时展示例句:Do you like....? Do you have....? Can you....?这样一来,学生立马不会觉得用yes或no来回答问题是件困难的事了。
随着上课环节的深入,老师的要求也变得更难了一点,此刻,潘老师不再向学生展示
第三篇:听课心得
听课心得
今日,我有幸听了周立新老师一节毕业班的复习课,都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感触颇深,下面谈谈自己听了这节课后的收获和体会。
一、导入设计新颖多样。
好的开头能起到先声夺人的功效。巧妙的导入,可以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创意的开讲,可以点燃学生 思维的火花,促使学生很快投入对问题的思考。周立新老师以建党九十周年契机,导入自然。在整节课的设计中,更以“党的重要会议”、“党的农村政策”、“国共合作”为线,化零为整,层层展开,浑然一体。
二、自主学习成为主导。
现在的历史课堂教学不再是单一的教师教、学生学、满堂灌的过程,而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探究,师生间合作交流下进行教学的。在这次优质课比赛活动中,我看到了每一位教师都体现到了这一点。师生在课堂中不再是原来传统教学中的传授者和接受者,而是学生在课堂中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在比赛课堂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生命化课堂的展示。马晓燕老师以学案导学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基本知识点,然后通过小组合作,提出并解决问题。在学生学习、合作的过程中,老师也在巡回点拨、提示、交流。当问题提出后,先把权力交给学生,由学生回答,学生解决不了的,由老师通过讲解或补充资料,来帮助解决。
三、课外延伸、拓展思维、学以致用。
周立新老师非常注意通过课外延伸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仅有效的回扣了课本主题,而且还适时拓展,学以致用。史实结合让学生动脑,为祖国的未来出谋划策等。
这次听课,可谓大开眼界、受益匪浅,但限于时间和篇幅不能一一道来,愿今日之所学为我将来之所用。
听课心得 在上个月,我校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听评课活动。每一堂课都是具备学习意思,但都各有特点。对正在语文教学的道路上探索前进的我来说,这次观摩学习使我发生很大的思维震撼,当然收成也很多。我谨将自己的所得所获所悟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
一、注重领导学生诵读,适当点评学生的发言。
还给学生大批的读书时光,在语文课堂中应让学生多读,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进入境界,并且还要生发联想,才能更有感情的朗诵,也能力更深刻地舆解辞意。要到达这一步,学生应建破在充分浏览的基础上,而不是树立在老师讲授分析的基本上,学生靠阅读读懂、品析文章,能够造成自己的能力,假如靠老师讲解分析那永远是接收现成的剖析成品,不能构成自己的能力,所以在课堂上,要让学生自己阅读。在这次语文课堂上,都将阅读贯串始终,对学生的读书通常做了如下部署:
1、观其大意,谓之粗读,只请求将课文读通,懂得其粗心,2、参照有关解释和有关材料,细嚼慢咽,谓之细读,可提出疑难,恳求解决。
3、在未然掌握文章感情的基础上,有情感的默读,品析美句美词,4、细赏其文理构思,享受美文,谓之美读(或范读),通过这四步既施展了学生的客观自动性,又在学生自己阅读的过程中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才能。
二、教给学生好的学习方法,注重学习习惯培养。良多老师会在课件上给学生出示“学习方式”,名字多样“温馨提醒”,如王晓林老师在执教《五柳先生》品读课文环节是这样设计的:联合课文内容说说五柳先生是一个怎么的人?括号中是这样提示的:(提示:如性情、喜好、生涯状态、人生寻求„„)。让学生播种一种学习的办法,当他当前碰到相似的问题时才干够用本人的力气解决。个别老师很重视对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育,始终强调“不动笔墨不读书”,有利于造就学生集中精神的好习惯。
三、设置简单有效的课堂情境,创设做作和谐的课堂氛围。托尔斯泰说过:“胜利的教学所须要的不是强迫,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致是学习的推能源,是辅助学生获取常识的捷径。因而,许多老师在新课的导入中会有意地设疑,激疑或精心设计,或课前播放歌曲,或课前进行语言互动,去激发学生的兴趣,牢牢地吸引住学生,使学生很快地进入新课意境。我对张士诚老师印象深入,在他的课堂上,我发明他无比善于并注重语言的运用,极其风趣。学生异常爱好这种活跃的授课方式,全部课堂欢喜愉悦,让咱们听课老师也深深沉醉其中、乐在其中,很轻松。
四、浮华已随风飘去去,课堂本质显朴素。
这次听课最大的感触就是,老师执教的观摩课都比拟朴实,注重学生的学习效力,从而淡化了课件等的帮助作用。但有用的很有分寸。富丽惹眼的课件被多少张简略的幻灯片或要言不烦的问题、扎实的读书训练所取代,真正还原了课堂本色。
五、进行了恰到好处的课堂评价,进行适时勉励和评价。
课堂评价,是师生交换的一种有效方法,它不仅是某个环节的终结,更主要的是能调动学生参加学习的踊跃性,激发学生更强烈的求知愿望。而课堂及时评价是老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立场、方法、进程、后果等方面,进行适时激励跟评估。这次运动中,老师简直运用了及时评价,并且在课堂上,充足应用自己的体态语言、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个抚摩、一个微笑等对学生的表示给予评价。如陈万泰老师在读完《我用残损的手掌》这首诗歌时,有一名学生读的十分好,陈老师用语言鼓励,更重要的是,当他用手掌抚摸在孩子的肩膀上时,那股气力应是无比的莫大,我想,这个孩子毕生会记住的!
六、存在扎实的教学根本功,调控课堂熟能生巧。
教学基本功是所有教师都必需控制的。它既不是某些教师的特权,也不是个别老师的禀赋,他是教师成其为先生的基本资历。可以说,这次语文教学能手评选活动中,每一位老师的教学基本功都比较的深沉,例如王晓林老师,她拥有必定的人文底蕴,课堂上通过讲解五柳先生,做到分析文本,又将先生的品德、爱好誉为一棵大树的形象,首尾响应,直观活泼。通过加入这次活动,让我觉得受益匪浅,对此我也细心的反思了一下自己的教养,意识到自己的专业基础功还应需增强,教学过程中,我的教学方法应须改良,尽可能的应用多种教学方式,为学生供给一个天然协调的学习气氛。实现学生的主体性,从而有效进步教学品质。
听课心得
第四篇:心得听课
上屯小学听课有感
杨家小学:陈菲菲
2013年3月21日,我们三、四年级的语文老师在豫灵镇上屯小学聆听了来自教研室张建超老师带来的《包公审驴》,课堂教学设计轻松但不乏浓厚的语文味道;上屯小学李田老师的《包公审驴》,课堂环节设计有层次,显重点;王瑞娜老师的《田忌赛马》,精彩的游戏激发了学生高涨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听完了这三节课,听完了张老师的课后评议,我对语文课堂的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
1.“语文课堂就是语言文字运用的课堂”,课堂应注重学生对字,词,句的理解和运用的指导,学生语文学习效果最好的验证就是会运用文字。
2.“课文小书和大阅读结合”课堂教学不能只局限在课本的小框里,尽可能的联系生活实际中已有的阅读资源,如张老师在让学生介绍“包公”时发现校园文化墙上就有“包公”;在让学生理解生活版的“刘五告驴”时,引出去年9月初漯河以《设灵棚做法事为奶牛开追悼会》为题的报道;在课堂讨论“故事中都有谁使用了计谋?”时张老师引出《三十六计》中“李代桃僵”“将计就计”“欲擒故纵”…....读书真的很重要!
3.课堂增量阅读要想高效,课堂议题设计必须要精要少,能让学生带着思考去读书,少些讨论(答案在文中很容易找,不需要合议)的时间多些读空间,让学生积累到语言及学习的方法。
第五篇:2013听课心得
听课心得体会
王 瑞
2013年5月17日,我校组织特岗教师参加了小学教学二级培训听课活动。在短短的一天时间里,观摩了来自城镇四小四位老师带来的优质课,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大家对教材的钻研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所以,我也只能跟大家交流我个人听课的一点肤浅的看法。通过听课,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这些课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目的明确,为教学服务。例如:郭老师上一年级《找规律》,郭老师在课件里呈现动作游戏、讲故事游戏,其情境的内容和形式的选择都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对于低年级学生,颜色、声音、动作有着极大的吸引力,要多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郭老师从做动作游戏,激发兴趣——联系自身,体验规律——游戏操作,探索新知——运用新知,解决问题,整个教学过程都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非常具体,有新意和启发性。特别之处,是郭老师在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中,能够找出规律之后,还编排了“模仿”,从而活跃课堂也加深记忆。郭老师还在课件出示了美丽的数学图案、体会生活中的数学美,这样的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这一天的时间里,上课的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心理上的疑问以创造学生“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态,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郭老师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启迪他们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起他们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由潜伏状态转入积极状态,由自发的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产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探索意识,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心理的同步发展。
一天学习,共听了4节课,在这些优质课中,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整节课,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执教者的语言精练、丰富,对学生鼓励性的语言非常值得我学习。这些优质课授课教师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创设现实的生活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一定要发扬成绩,找出教育教学方面的差距,向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