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小故事 随笔 告状之后
告状之后......>>>>>>>故事描述
这样的情景在我们班常常可以看到:自主游戏的时候,产生矛盾的小家伙们在教室的一角辩论、谈判,直到谈判结果双方都可以接受为止。然后,他们就向老师陈述谈判结果,例如图中的孩子谈判结果是:“我们说好了,他不再破坏我的作品,我也不会再咬他了。”我听后一般不会再多说什么,只是给予他们肯定,因为我觉得让小朋友自己解决的方式好过于老师的苦口婆心。就这样获得老师准许后小家伙们便继续愉快地置身游戏之中。
虽然谈判结果总是“双赢”,但是过程可不是闹着玩的,实力相当的孩子们常常谈得剑拔弩张,互不相让;实力悬殊的幼儿之间时常有女孩子委屈地梨花带雨,男孩子争论地面红耳赤这样的情况发生。实在争持不下的时候,我会干预其中,但不是替孩子们做决定,只是安抚他们冷静下来,就算如此,孩子们也往往能够坚持谈判出一个令人欣慰的结果。>>>>>>>故事追溯
这个自主解决矛盾的“传统”,来源于这样一次告状之后„„
一次区域活动的时候,我正在进行个别指导,小北和琳琳气冲冲地跑来告诉老师。“沈老师,他抢我筷子!”
“不是,是她先把我夹的豆子倒翻!” “他抢走我的筷子!” “„„”
我对他们说:“你们先自己想一想吧,谁对谁错?”于是继续在区域中指导着,我指导完了想来教育小北和琳琳的时候,发现他们俩正严肃地辩论着,看着两个稚气未脱的小不点儿就事论事的大人模样,我不忍心打断他们,便在一旁默默地观察起来。
只见两个小家伙都眉头紧锁,你一句我一句地争论着,争论逐渐起了硝烟:“你到底为什么抢我筷子?”琳琳再三追问。
“要你管!”小北大声一吼,气势一下子压过了琳琳,琳琳停顿了一下,突然委屈得大哭起来,小北也沉默地低下了头。我正想着要不要介入,这个勇敢的小女孩就擦干了眼泪,准备继续一争高下,我刚跨出的脚又退了回去,继续观察他们。琳琳没有妥协,反而越挫越勇,还是继续质问小北:“你为什么要抢筷子?”小北保持他的气势依旧吼着:“要你管!”琳琳对于小北的回应似乎很不满,小北也不愿意示弱,他们重复着这两句话对话,谈判一时没有进展。
琳琳急了,嚷道:“我要告诉你妈妈!” 小北反驳:“你又不知道号码。” “我妈妈知道你妈妈的号码......” “我叫我妈妈换个号码,不告诉你。” “我爸爸知道......”
他们的争论转移到了电话号码这上面,争论了许久之后并没有什么实质性地进展,此时他们已经争论了将近10分钟。这两个小家伙会不会争论出一个结果来呢?我有点替他们两着急了。就在这时他们突然画风一转,又回到了最初的话题上:
“那你把我的豆子夹起来”,小北说。“你不能再抢我筷子。”琳琳也谈起来条件。“好”。小北爽快地打赢了。“说话算话,拉钩。”
两个小家伙终于解决了矛盾,解决的过程很坎坷,解决的结果很完美。我把这件事讲给了班级里的小朋友们听,并大力表扬他们两个,从此琳琳和小北变成了自主解决矛盾的好榜样,其他小朋友也很乐意模仿这种方法,这个“传统”就这样在班级里“传承”了下来。>>>>>>>些许思索
孩子们在幼儿园进行的各种交往活动时,便会发生矛盾,班上“告状”现象也十分普遍,老师的介入也许能很快解决问题,但是幼儿也会因此形成依赖心理,使幼儿独立性无法提高,老师的工作也会因此变得更加繁琐。因此我们可以从小培养幼儿自主协商解决交往中的矛盾,在我们班从小班开始就尝试让幼儿用商量的语气向对方来表明自己的意思,从而来解决交往中的矛盾;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便可以引导幼儿合作分享来解决矛盾;上大班之后我打算在班级里为孩子们建立“和平之屋”,产生矛盾后就在“和平之屋中”解决,给孩子们一个和平解决矛盾的浓浓氛围,并在原有的基础上让孩子们用到更多的方法和智慧去化解矛盾。
心理学家认为随着儿童学会采纳别人的观点,会更好的控制和表达自己的行为,这样能进一步提高儿童交往能力。幼儿之间发生矛盾之后,自主谈判、交流的过程中,会认识到别人的观点和需要,从而理解别人,约束自己,从而提高社会适应和交往能力。在幼儿自己解决矛盾的同时,老师要多宣传,多肯定那些解决矛盾成功的孩子,使其他孩子能够模仿其中的方法,建立自主处理事情的机制,真正提高独立解决矛盾的能力。
第二篇:教育随笔小故事
教育随笔小故事 睢宁县岚山中心小学 朱敏
今年,是我步入教育生涯的第18个年头了,这些年来,我摸着石头过河,有过但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一件件记忆犹新的往事,总在我心里回荡。下面我就来讲讲我的教育故事。
毕业后,我一直就在镇上的小学教学,当时担任五(1)班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这里的学生全是农村的孩子,真实的现状让让我惊讶:孩子们没有漂亮的衣服,没有去过市区玩,有些甚至连电脑都没有见过„„照理农村的孩子更渴望读书,更希望靠读书来改变命运,可是我错了,他们感受不到知识的重要,更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他们很多人只是希望自己能认识几个字,不是文盲就可以了。我在学校学的新的教学理念在这里无法实施,农村和城市的教育存在明显的差距。一时间,我手足无措,仿佛在茫茫的大海上失去了方向。
开学后的第一天,我们班王刚的爸爸就找到我,反复强调他的儿子很调皮,要严加管教,我答应了。家长临走的时候还再次叮嘱我:姜杰不听话你就给我狠狠的打,我在家,他不听话,我就吊着打,拿皮带抽,打的他遍地求饶。我望着声色俱厉的家长,我毛骨悚然。这是教育吗?在外国这是要被控诉的。接下来的日子,我通过电话、家访、约见等方式和家长沟通,共商教育策略。但让我吃惊的是:他们都要求老师严格管教孩子,不听话就狠狠地打,不用手下留情。我听见了,但我没有这样做。然而在家长会上我却被家长责怪,说我没有管好他们的孩子,对孩子太仁慈,太宽容了。我真的很不解,难道我不打孩子也错了吗?难道他们不知道老师体罚孩子是犯法的吗?他们的想法是可以理解,但是教育孩子真的要让他们在皮鞭下屈服吗?在家长面前,我的讲解是那么的软弱无力,我只怪自己经验还不足,没有教育好学生,才让家长着急、埋怨。
教育过程当中有不快也有欣慰。我班上有一个叫张硕的学生,家庭极其贫困,学习又有困难,纪律还相当差,据同学告诉,他还是他们村里的小霸王。他有一个好吃懒做、脾气暴躁的爸爸,对生活一蹑不振,稍有不如意就对他大打出手,他妈妈受不了他爸爸的折磨,一气之下,离家出走了。因此他恨透了他的爸爸,也埋怨他的妈妈。得知这一情况,我决定用大家庭的爱来温暖他。从同学那里了解到他的生日,并买来生日蛋糕,私下里我安排好了同学,专门为他精心组织一个生日party,同学们也都准备好了自己的小礼物。当他听着同学们唱给他的生日祝福歌,收到同学们小礼物的时候,我分明看见了他眼睛里含着的泪花。从那以后,他变的不是那么暴躁了,也爱学习了,渐渐地还愿意和我说话了,时不时还能看见他和同学在一起欢笑的声影,班上也因为少了这个“打架大王”而平静多了。我很高兴他能有这样的进步,也庆幸自己做了这个举动。
接下来的教育生活中,我不断鼓励自己,不管怎样都要继续努力,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没有坎坷,哪里的甘甜,只要付出就会有希望。想想身边的榜样,想想身患癌症,还在支教台上坚持上完最后一课的孟二冬老师、边上课边吃药的乡村教师豆洪波、在地震来临之时不惜牺牲自己生命,守护四个学生生命的谈千秋老师,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老师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对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看到了老师对学生浓浓的爱,相比之下我的付出太微不足道了,我要抛开一些不好的情绪,勇敢、平静地去面对我的学生。我坚信:风雨过后是彩虹,总有一天家长会露出满意的笑容,我自己也会为自己骄傲的。现在的我是幸运的,我有机会在教学舞台上施展自己的才华,我的付出是值得的,我的付出会让学生终身受益,也会让自己的心灵找到归宿。
这就是我的教育故事,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也没有辉煌的业绩,有的只是对教育不断的探索,,不断的追求。
第三篇:适当拒绝幼儿告状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早上,我刚走进教室,姝彤就哭着冲到我面前委屈的说:“老师,王子轩把我的书包丢到垃圾桶了。” “又是这个小捣蛋鬼”,我心里在暗自埋怨王子轩,同时对好告状的姝彤也有些小小的不满。我远远地瞪了王子轩一眼,他也似乎感觉到了我的愤怒。我正想严厉地批评他时,突然心想:这次我也不管了,让他们俩自己去解决。于是我微笑着轻轻的对姝彤说: “彤彤,你看怎么办好了?”。姝彤先是有点不解的看着我,接着用小手摸了一下自己的脸,最后恍然大悟似的带着笑容跑了,自己到垃圾桶里捡起了书包。我走到姝彤面前微笑着对她说:“彤彤真棒,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老师希望你以后都能够这样,好不好?”。姝彤高兴的连连点头。这时,我又对王子轩说:“怎么能把小朋友的书包丢到垃圾桶了?那多脏啊……”“我再也不丢了”,还没等我说完,王子轩就抢着认错,或许看到姝彤自己捡起了书包,他都不好意思了。这以后,姝彤告状的次数少了,能够自己解决时从来不到老师这儿打报告了。
姝彤是个特别爱打小报告的孩子,不管是关于自己的事,还是别人的事;也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她都一律喊老师,以前我都是一一处理。在她的影响下,班里的小朋友都养成了爱打小报告的坏习惯,我也是非常的苦恼。这次,我灵机一动,改变了教育的方式,先进行冷处理,让孩子自己来解决问题,然后再针对性的处理。同时,再有孩子的告状时,我根据事情的大小、好坏,适当的拒绝他们的告状,不去理睬他们。
在后来的教学管理中,我果然见到了不错的效果,孩子们不会在任何情况下都向我告状了,他们的告状也提升了一个“档次”。由于孩子们还小所以并不知道告状是好是坏,他们只会把自己看到的或自己听到的讲给大人听,而不会去理会结果是怎么样的,作为老师的我们就有责任让幼儿理解告状的行为,并帮助幼儿改掉这个缺点。
第四篇:老狐狸如何告状智慧故事
有一只老狐狸死了,它的灵魂跑到了阴间,见到了掌管一切生灵生死的阎王爷。
老狐狸哭诉道:“阎王爷爷,我的命好苦啊!我这一生经历了太多的恐惧和伤害,自打我出生的时候就没有见到过我的父亲,因为它已经被猎人用打猎的枪打死了,这个可恶的猎人还把我父亲的皮扒了下来做成衣服,把我父亲的肉卖给其他人吃,还把我父亲的尾巴做成帽子。在我一岁时,我的母亲不幸被大灰狼抓住,这个可恶的大灰狼用牙齿剖开了我母亲的肚皮,把它的肠子全都挖了出来,还有我那未出世的同母异父的弟弟也被它挖了出来,简直是惨无人道。我的继父由于思念我的母亲而一病不起,在阴暗潮湿的山洞中忍受着病痛的折磨,最后到死也没能看到我的继母一眼而含恨离开人间。我的继母为了挑起全家的生活重担而四处奔波觅食,最后竟然摔到了山崖下,粉身碎骨了。最可怜的就是我的第二个继父……”
“好了,好了。”阎王爷打断了老狐狸的话,“还是谈谈你自己的遭遇吧。”
老狐狸抹了一把眼泪道:“说起我来,那就更辛酸了。我竟然被乌鸦骗过,它拿着一块肉在树上气我,我虽然看着眼馋,可毕竟还是有自尊心的。本打算离开的时候,那只可恨的乌鸦竟然把肉抛给了我,我开始以为是乌鸦在怜悯我,还对它心存感激,结果没想到那块肉竟然是辣椒水泡过的,我刚咬了一口嘴就肿起老高,乌鸦居然还在树上咧着大嘴嘲笑我。这还不算什么,最可恨的是人类,他们知道此事后,不但不为我做主,反而把这件事写成了寓言来挖苦我,颠倒是非,竟然说我是个狡猾奸诈之徒,让我好长时间在动物界中抬不起头来。这种精神上的痛苦要比肉体上的痛苦还要大得多。人类对我们是有偏见的,他们无时无刻不在丑化我们,把我们说成是欺骗小动物的坏蛋,还说我们是老虎的帮凶,最让人受不了的是把我们写成了‘狐狸精’,变成了妖怪。我在这种精神压力下生存本来就很痛苦,同时还要面对各种威胁和安全隐患,没有任何地位可言,求您为我做主,惩罚一下作弄我们的人类和残害我们的兽类吧。”
阎王此时显然已被老狐狸的话所感染,说道:“我很同情你的不幸遭遇,也对你们同类所遭受到的不公平待遇而感到遗憾,但事情不能只听一面之词。这件事我会调查清楚的,你先到下面休息一下吧,如果事情属实,我一定会为你做主的。”
老狐狸千恩万谢后,离开了阎罗殿,向事先给它安排好的住处走去。途中,老狐狸心中暗暗得意,实在是佩服自己的口才,居然把阎王爷给蒙在了鼓里,看来这次残害我们的人类和野兽要吃大亏了。
正当老狐狸得意洋洋地走着时,忽然听到路边有一声鸡叫,它立刻停住了脚步,伸头望了望,看到一只大公鸡正在路边的草丛中捉虫子吃。老狐狸的口水立刻流了下来,它凑上前去对大公鸡说:“我帮你捉虫子好吗?”大公鸡用感激的目光看了一眼这个不速之客,点了点头。见大公鸡同意自己帮它捉虫子,老狐狸便急忙快步跑了过去,还假装低下头来找虫子,但眼珠始终没有离开大公鸡的身体。突然,老狐狸上前扑倒了大公鸡,露出了狰狞的笑容,说道:“我好几天都没有吃到这么鲜美的肉了,看来你可以帮我这个忙。我帮你找虫子,你帮我填饱肚子,谁也不欠谁的。”说着,便把嘴伸到大公鸡的脖子处准备咬断它的喉管。没想到大公鸡忽然变成了判官,拿着一枝朱砂笔微笑着看着老狐狸。
老狐狸知道自己上了当,却依然故作镇静地问道:“判官大人,您不去帮我调查冤情,怎么跑到这里假扮大公鸡呢?”
判官冷笑道:“我已经把事实调查得很清楚了。”
第五篇:幼儿园优秀教育随笔《爱告状的孩子》
《爱告状的孩子》是一篇幼儿园优秀教育随笔,在幼儿对同伴产生无意伤害行为时,教师应尽量不表现出对过失方的严厉指责和批评,而是冷静地引导幼儿复述事件的过程,找出引起伤害行为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日后应注意的事项。
今天我让我们班的孩子自由活动,孩子们很高兴,都玩得不亦乐乎。这时悦悦小朋友跑了过来,“老师!老师!胡国傲又弄坏我的水彩笔了。”我走近一看,水彩笔被拆得都散架了,我还没来得及问明原因,就听见围观的小朋友不停抱怨,一诺说:“是啊,胡国傲最坏了,他以前还把我的图画本给撕了!”开策说:“对,他不是好孩子,他以前还打过我!”子皓说:“他是坏孩子,有一次他把我画的画扯坏了!他很坏的!”
孩子们唧唧喳喳地向我诉说他以前的“恶行”,这让我颇为吃惊,因为他们对同伴缺乏应有的宽容。我也留意到,当请幼儿谈谈自己对同伴的认识时,很多幼儿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同伴的不足,如不守纪律、打人、不好好吃饭、被老师批评等等,对同伴的优点却很少提及。
我们不禁自问:当幼儿满脑子都是同伴的缺点时,如何能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同伴关系在幼儿期尤显重要,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与成人相处的时间逐渐减少,而与同伴相处的时间则逐渐增加。
相对而言,幼儿与同伴的交往往往更平等化,利于幼儿探索各种社会交往技能,但如果幼儿缺乏对同伴的宽容心,则会影响良好同伴关系的建立。无法宽容他人的幼儿往往会一直以挑剔的眼光看待同伴,可能会认为自己比别人高明,而不被他人宽容的幼儿则可能会感到受到排挤,对一直指责自己的幼儿怀有怨恨之意。长此以往,会导致班级内同伴关系的紧张,不利于幼儿社会性发展。
因此作为我们老师也应该反思,怎样向幼儿展示正确的处理方式。也许我们应尽量不使用对幼儿产生消极影响的语言,如“你又这样啦~你怎么老是这样呢”等等,避免给幼儿消极的暗示。在幼儿对同伴产生无意伤害行为时,教师应尽量不表现出对过失方的严厉指责和批评,而是冷静地引导幼儿复述事件的过程,找出引起伤害行为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日后应注意的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