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不朽的军魂

时间:2019-05-13 01:59: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长征——不朽的军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长征——不朽的军魂》。

第一篇:长征——不朽的军魂

长征——不朽的精神

二万五千里长征,简称“长征”,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根据地向陕北革命根据地(亦称陕甘苏区)进行的战略大转移。1934年10月开始,1936年10月结束。历时两年,行程二万五千里,各路红军行程累计约六万五千里。背景:

1933年9月至1934年夏,中央革命根据地(亦称中央苏区)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在中共中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革军委)博古等领导人实行军事冒险主义、军事保守主义的战略指导下,屡战失利,苏区日益缩小,形势日趋严重。为了给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探索战略转移的道路,中央军事委员会命令红军第6军团撤离湘赣苏区,到湖南中部发展游击战争,并同红军第3军取得联系。1934年8月,红6军团突围西移,经两个多月转战,于10月下旬与红3军(后恢复红军第2军团番号)会师并向湘西发起攻势作战,创建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亦称湘鄂川黔苏区)。长征开始:

10月初,国民党军重兵集团继续向中央苏区腹地推进。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博古等领导人,未经中央政治局讨论,即决定放弃中央苏区,到湘西与红

2、红6军团会合。10日晚,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率中央红军主力5个军团以及中央、军委机关直属队共8.6万余人,从瑞金、古城等地出发,开始长征。红军第24师和地方部队共1.6万余人,在项英、陈毅领导下,留在当地坚持斗争(国共合作候改编为新四军,陈毅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

抢渡湘江:10月21日,中央红军从赣县王母渡至信丰县新田间突破国民党军第一道封锁线,沿粤赣边、湘粤边、湘桂边西行。此后,中央红军继续携带大量笨重物资沿山路行军,行动缓慢。直到11月15日,才先后通过了国民党军的第二道、第三道封锁线,进至临武、蓝山、嘉禾地域。蒋介石动用25个师对红军进行围追堵截企图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地区。然而博古等人却一味地消极避战,致使红军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25日,中革军委决定,中央红军分4个纵队,从兴安、全州之间抢渡湘江,前出湘桂边境的西延地区。27日,红军一部突破第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国民党军南北对进,向红军发动了全面进攻。红军在湘江两岸经过浴血奋战,于12月1日渡过湘江,接着进至西延地区。至此,中央红军由长征开始时的8.6万余人减为3万余人。

遵义会议:湘江战役以后,国民党急忙重新调整部署,向黔阳、洪江地区转移兵力,企图围歼红军于北出湘西的路上。在此危急时刻,中共中央政治局接受了毛泽东力主放弃原定的与红

2、红6军团会合计划,改向国民党统治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的主张,决定向以遵义为中心的川黔边地区前进,从而使红军避免了覆灭的危险。1935年1月7日,红军占领遵义。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举行了扩大会议。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经验教训,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方针。从而在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革命。四渡赤水、抢渡金沙江:

中央红军进占遵义后,蒋介石以几十万兵力,分路向遵义地区进逼,企图围歼中央红军于川黔边境地区。在此万分危急的情况下,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决定中央红军北渡长江,进至四川西北部创建新的苏区。1月19日,中央红军开始向土城、赤水方向前进,于29日一渡赤水河,进入川南。这时,国民党军分路对中央红军进行追击堵截,并加强了长江两岸的防御,企图围歼红军于长江以南、叙永以西、横江以东地区。中革军委决定暂缓北渡长江的计划,改在云贵川边境地区机动作战。2月11日,红军掉头向东,18日至21日二渡赤水河,返回黔北。2月下旬,在遵义地区击溃和歼灭国民党军2个师又8个团。遵义战役后,国民党军改取堡垒主义和重点进攻相结合的战法,企图围歼红军于遵义、鸭溪狭小地区。红军为寻求新的战机,向西转进,于3月16日至17日三渡赤水河,再入川南。蒋介石急令其“追剿”部队向川南进击,企图围歼红军于古蔺地区。在国民党军再次向川南地区集结时,中央红军突然转向东北,于21日四渡赤水河,秘密折回黔北。中央红军31日渡过乌江,逼近贵阳,把国民党部队远远甩在乌江以北。4月8日,中央红军主力从贵阳、龙里之间突破国民党军的防线,乘隙向云南急进,27日进抵昆明附近。29日,中央红军由寻甸、嵩明地区转向西北前进,于5月9日从皎平渡渡过金沙江。在乌江北岸单独活动的红9军团,经黔西、水城西进,于5日至6日渡过金沙江,接着与中央红军主力会合。至此,中央红军摆脱了几十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中央红军渡过金沙江后,为继续执行在川西或川西北创建苏区的计划,于5月15日由会理附近地区继续北进。在北进的路上,既有冕宁以北大凉山的彝民区,又有天险大渡河。蒋介石以薛岳、刘湘等部南攻北堵,企图利用彝汉民族矛盾和大渡河障碍,围歼中央红军。20日,中革军委率中央红军迅速北进,顺利地通过彝民区,于24日晚攻占大渡河右岸的安顺场,歼灭守军两个连,控制了安顺场渡口。25日,红军的17名勇士在连长熊尚林的率领下,乘船强渡成功,击溃左岸守军1个营,巩固了滩头阵地。但这里水流湍急,不能架桥,中央红军仅靠4只小船无法在短期内渡过河去,而此时尾追的国民党军已经迫近,情况十分紧急。为迅速渡过大渡河,中革军委决定以红军第1师及干部团由安顺场继续渡河,沿大渡河左岸北上,主力沿大渡河右岸北上,左右两路夹河而进,抢占泸定桥。沿右岸前进的部队多次击溃川军的拦阻,兼程急进,于29日晨夺占了泸定桥西桥头。泸定桥的东桥头由川军第38团主力防守,在红军到达之前,守军已将铁索桥上的木板拆除,只剩下13根铁索链悬在大渡河上,形势十分险恶。经过紧张的准备,当日16时发起夺取泸定桥的战斗。在火力掩护下,由22名勇士组成的突击队冒着枪林弹雨成功度过大桥,冲入泸定城内。红军后续部队紧跟过河,歼灭守军大部,占领泸定城。接着与由左岸北上的部队会合,至6月2日,中央红军全部胜利地渡过了大渡河。至此,蒋介石歼灭红军于大渡河以南地区的企图彻底破产。翻越夹金山: 1935年6月2日,中央红军按照中共中央政治局泸定常委会议的精神,为了减少敌人的阻拦,避开人烟稠密的地区,决定兵分三路迅速夺取天全、芦山,直抵泸定桥以北的夹金山雪山。

红军一到天全、芦山,在该地区休整了一天,补充给养,进行翻越夹金山的动员和准备工作。而此时,国名党正在加紧部署,力图全歼红军。中共中央、中革军委为了迅速中央红军同红四方面军会师,决定迅速突破芦山、宝兴线守敌,夺取懋功。

6月12日起,红四团从大跷碛地区出发,在“征服夹金山,创造行军奇迹”的口号鼓舞下,开始向海拔4500多米的夹金山进军。在克服了千难万险后,终于克服天险,到达懋功并与红四军团顺利会师。

过草地:1935年8月21日,红军开始过草地。红军右路军由毛泽东、周恩来、徐向前等率领,自四川毛儿盖出发,进入草地。经过7天的艰苦努力,右路军到达草地尽头的班佑地区。这是红军长征中一段最艰难的历程。(张国焘率领的红四方面军由于攻打包座失利,不得不三过草地,损失惨重。)

在此期间,各路红军纷纷开拔,进行长征。10月最后一支队伍在甘肃省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至此,红军长征结束。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在整整两年中,红军长征转战十四个省,历经曲折,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保存和锻炼了革命的基干力量,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转移到了西北,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红军指战员在长征途中表现出了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的忠诚、坚定的信念,表现出了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无产阶级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了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这些构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不怕牺牲、前赴后续的精神,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精神,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精神,百折不挠、克服困难的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是人类历史的奇迹!

长征——这不朽的名族魂!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实景记录》

第二篇:信念,不朽的军魂

信念,不朽的军魂

亲爱的战友们,相信您定一看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吧,相信您一定也被保尔的精神所打动过吧,相信您也一定知道是什么样的精神支柱使保尔具备了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与敌人拼搏,与困难斗争的顽强意志吧。这就是坚定的理想信念。

这信念,就是为祖国为人民而战的牺牲奉献精神;这信念,就是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这信念就是人生的航标,就是前进的方向,就是人民军队不朽的军魂!

去年三月,我到青藏兵站部某团实习,说句心里话,出发之前我是带着这样的遐想登上西去的列车的:参观布达拉宫,游一游纳赤台,欣赏一下冰山雪峰,到世界屋脊作一次免费旅游……

可走上青藏线,迎接我们的却是高寒缺氧、冰雪风沙。恶劣的环境象一位严厉的考官,要求我们用实际行动回答是退缩还是向前。

走上青藏线,我们看到的是兵站部官兵们一张张吉铜色的脸,青紫干裂的嘴唇,他们象一座座雕像,透过炯炯有神的眼睛,折射出刚毅和信念!

这里没有战场的硝烟,但有战场的牺牲与奉献。30多年 1

来,先后有600多位战友长眠在这里。可以说,托着青藏高原起飞的,是600多名与巍巍的英灵不甜,耗损了青春健康离去的十万余复转官兵,也包括现在仍在这里默默奉献的无数军人。。。

作为见习排长,我第一次上线,第一次翻越唐古拉山,就已深深的体会到高寒缺氧、头痛呕吐的滋味。坐在我身边的是我们所在部队的教导员。交谈中,我得知他是我院90级毕业的学员,毕业时他不留恋舒适温馨的都市生活,主动放弃了留校的机会,毅然的选择了这艰苦的青藏高原,就这样一干就是十个春秋。我问他想不想家,他说,怎么不想,结婚两年才探家,去年探家儿子都不认他这个父亲了……他感叹,亏了妻子、愧对孩子、也坏了身子。我问他为什么不要求复员,他严肃的说:我更不能愧对青藏线……听了这朴实的话语,我的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是啊!这里的战士同样风华年少,同样有情、有爱、有自己的理想,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是为了祖国的安宁和人民的幸福,他们宁愿把自己的青春岁月融进了这难以生存的冰天雪地,把自己的向往扎扎实实地树立在了艰苦卓绝的岗位上。就这样,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

这,就是信念的巨大力量!凭着这种坚定的信念,我们经历了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完成了举世闻明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凭着这种坚定的信念,我们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

上的三座大山;凭着这种坚定的信念,我们用青春铸造了文明之师,威武之师,用血肉筑成了共和国新的钢铁长城!

徘徊于历史去追忆,徜徉于现实去感受。新世纪的中国,改革开放将更加深入,经济发展,百姓富裕,这无疑将为我军的现代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但是,国际敌对势力对我们的渗透,可能会动摇某些怯懦者的信念;歌舞升平,官商不分的灯红酒绿可能吞噬某些堕落者的灵魂;“铜臭为美”会使人丧德,“物欲横流”会使人酥骨,但革命军人有了理想信念这件传家宝,就确立了安身立命的根本,才能像“曲院风荷”出污泥而不染,如“香山红叶”霜愈重而色愈浓,在时代大潮前尽显革命军人的风采!

新世纪的世界,多极化发展日趋明显,国际竞争也日益激烈,这无疑也会对我军的发展提出新的机遇和挑战。而高新技术,这个悄然崛起的“战神”,也将会把未来战争推向空前诡秘惨烈的程度。不可否认,目前我军的装备与一些发达国家军队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而要在这种条件下打赢高技术下的局部战争,我们仍然需要坚定的信念。有了坚定的信念,我们才能用“两个武装”充实自己;有了坚定的信念,我们才能抢占“知识军事”的制高点,“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有了坚定的信念,我们才能临危不惧,所向无敌,赢得明天!

让我们迎着新世纪的曙光,携起手,高扬理想信念的风

帆,擎起心,铸就共和国不朽的军魂!

第三篇:永恒的长征不朽的精神

永恒的长征不朽的精神

“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长征组歌》中的这段歌词,抒发了红军将士胸怀革命理想、不畏艰难困苦的豪情壮志。70年前的长征,是红军在中国革命转折关头用顽强意志与鲜血和生命创造的人间奇迹,是中华民族一部惊天动地的英雄史诗。支撑红军长征胜利的,除了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更根本的是红军将士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坚定的理想信念是长征精神的核心,是共产党人不屈不挠、战无不胜之最深刻的思想基础,也是我们今天应该继承和发扬的最宝贵精神财富。

对于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国际友人斯诺称赞说“是一部惊心动魄的远征的史诗”。美国著名作家索尔兹伯里在《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中评价道:“这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令人振奋的大无畏事迹。长征在人类活动史上是无可比拟的。”

在二万五千里征程上,红军将士用鲜血和生命写下了无数动人故事,创造了许多人间奇迹。身为在改革开放年代的新一代中学生,我们很难想象:红军在敌人围追堵截下,忍饥挨饿,长途跋涉,身着单薄衣衫翻越空气稀薄的雪山,冒着枪林弹雨冲过大渡河上的铁索桥。可这些故事我们应该仅记于心,这样的场景应当成为我们心中永恒的画面。

长征,一个伟大而神奇的故事;长征,一部雄壮而感人的史诗。

一个历史悠久、历经磨难而又生生不息、满怀希望的民族,必然重视弘扬和培育历久弥新、世代相传的民族精神;一个代表全民族利益、着眼未来、卓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奋斗历程中形成的精神财富留给后人。中华民族就是这样的伟大民族,长征精神就是这样的宝贵财富。

然而当前,社会上一些人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种好逸恶劳、畏难退缩、不思进取的精神状态,这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是极为不利的。在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重提长征精神,弘扬革命正气,鼓舞人们干事创业的工作热情,是非常必要的。为达此目的,必须让长征精神处处生辉。

我们要心中生辉。长征精神,不同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也许你读了n篇有关长征的回忆文章后,也能够有自己的理解。但是,有时候,你只知道了是什么,其实还是很难理解精神的含义的,有时候事实更有说服力。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长征精神是革命先烈用誓死不屈的崇高信念磨砺出来的,作为后人,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也必须用心灵去感悟,让精神在心中扎根,在心中生辉。一些地方举行的类似“重走长征路”等活动,就是为了让参加者用切身体会去感悟。但是,不可能人人都去“重走长征路”,这就要求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知与不知的层面上,而要真切地将自己的整个心灵置身于那个环境、那个时代当中,从而洗涤自己的灵魂,净化自己的心境。如果说“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累不累,想想红军老前辈”,还只是停留在一种简单的对比与模仿上,那么作为长征路上的后来者,则需要我们以崇敬的姿态,深刻解读并领会那段历史和那种不朽的精神。我们还要脚下生辉。长征精神是革命前辈用一双双穿着草鞋的脚走出来的,用一条条前赴后继的生命换回来的。因此,学习长征精神,必须立足于脚下,着眼于实践。要敢于面对现实中可能存在或发生的一切困难和矛盾,不能见了困难就退,提到矛盾就避。要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顽强拼搏,战胜困难、解决矛盾。困难

可以怕,但是怕完以后还是要想办法解决;生活中可以灰心,但是要马上振作起来。长征精神就是勇于吃苦、不怕困难的精神,但不是要我们刻意地去找苦吃。那样做,意味着我们无知,意味着我们无能。苦是要吃,但不能为了吃苦而吃苦,如果不用吃太多的苦而能将问题解决,更是一种睿智和才能。所以,我们学习长征精神,切不可机械,而要在实践过程中做到灵活、机智。换句话说,就是我们不但要有勇,更要有谋。

70年前中国的一个事件今天缘何还能引起今天的热情,或许美国著名作家史沫特莱的一句话可以作为注解:“长征是革命战争史上伟大的史诗,而且不仅于此!”长征留给我们的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宝藏。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征途上,长征精神将永远燃烧信念之火,鼓舞我们不断向前。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70年过去,红军将士们的万里长征,已作为举世罕见的人间奇迹和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永垂史册。一代中华优秀儿女用生命热血铸成的长征精神,也已经注入进我们的心中,我们民族的今天与未来。长征精神已经突破了时代的界限,它不仅是当年红军长征胜利的根本所在,也是今天建设富强祖国的动力。“长征精神不会过时,必定薪火相传。”长征精神永远激励我们战胜困难,取得胜利。

永恒的长征不朽的精神

长征,一个史诗般的名称,一个不老的传奇。历史时针更像是一曲壮美的歌,一支摄魂的曲。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擎起的熊熊革命火炬,一直在华夏儿女的心头燃烧着。林莽沉沉,裸山如刃,黄沙大漠,激浪长河,刻下长征者铿锵的足音;寒风砭骨,雪压冰封,矗立起长征者英勇的雕像。长征,是一首雄壮豪迈、大气磅礴的革命交响曲!长征,把惊涛壮观推出,把日出瑰丽托起,让松柏昂首挺拔,让雄鹰翱翔蓝天!那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那震山河、撼心灵的肝胆豪情,化作一种不朽的精神,光照千秋,流芳万古!

我不见那奔放怒吼的滔滔江水,不见那绵延起伏的雪山,不见那一望无际的草地,不见那淋漓殷红的鲜血,像是旧日红尘的无颜束手,仿佛千古恩仇的一朝泯灭,那曾经发生的一切,在岁月的悲欢离合中淡漠掉了所有虚幻。我俨然听到了战士们隔世的呐喊,听到那风吹旗翼卷动的微声,听到那尘埃覆盖大地天籁奏响的永恒的骊歌。

驻足回首,历史一页,重新审视那一段前无古人的长征,那一段迂曲徘徊的轨迹。当原始的风景不再婆娑,当曾经的故事消逝流远,当金沙江彼岸的风沙淹没了离恨战士那久违的堆冢,后人为其矗立永久标正的幡杆,它们承载着华夏儿女最崇高的敬意,在西南大地上时时刻刻仰望苍天。忘不了赤水的波涛汹涌,忘不了遵义的唇枪舌剑,忘不了金沙江中的萧萧寒水,忘不了大渡河上的飞火流星,忘不了千里岷山的周天寒彻,忘不了茫茫草原的泪语欢歌……一幕幕曾经凄美的画面,一张张枉登极乐的脸孔,一段段枯叶之下残剩的故事与传说,他们用自己的顽强与天搏斗,在历史递进中充当扭转乾坤的角色,然而在后世落寞的繁华里却笑靥顿首,决绝漂流,何人还曾记得这里或者那里他们有过的经历,他们有过的平凡而伟大的辉煌。然而,他们共同的名字却永远留在了华宇大地上--红军。

是的,就是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锻造着一个金戈铁马的成就,于是后世的我们,在尘代的更迭中,可以骄傲对着任何人说,我们做到的,是一曲世界的传奇。

遗世的童谣依旧在山峦中激荡,放牛郎口中的号子仍然叫响这一朝的晨晖,老去的小鬼回忆起那峥嵘岁月是绝对的激动和坚定,成长的我们回溯到那卓越时代是纯粹的感动和思考,七十二年了,七十二年前 那历时两年的长征,传承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神形相似的外表,还有那融进血脉的精神和渗入基因的文化,硝烟中吟诗,马背上练字,树皮上作画,枪林弹雨中欢歌笑语,一个生命,一个民族生命中究竟承载了哪些使命,究竟经历了怎样的磨难,可以成就得如此坚韧,如此潇洒,可以取得如此骄傲的胜利!而我们,这一群后来之人必要以长征为宣言,以长征为铭记,将长征精神重铸,不仅仅是对记忆的追寻,对逝去生命的缅怀,对精神的膜拜,更是对长征精神的传承和发扬,对民族的团结,对世界的责任!

七十二年硝烟散尽,多少遗迹消散尘埃,离落了多少凡夫俗子的微笑与容颜。记忆,似乎也老去了,而遗迹上还斑驳残留着暗色的红,峥嵘岁月里的刻骨铭心还在回忆,积雪中有战士在笑,湍流中有小鬼开颜,他们陨身于此,灵魂不散,笑看这七十二年的沧桑巨变,开颜这七十二年的成就发展,七十二年精彩,往事并不如烟,多少繁华锦绣后,一脉传承的永远是长征魂!

当硝烟不再弥漫,炮火不再连绵,当历史的车轮步入现代,当时间的脚步不在徘徊,温暖的阳光流连着橘红的晚霞,中华在这般美好中成就着史无前例的巨变。作为一名莘莘学子,凝望着洗尽铅华的革命英雄纪念碑,读着碑文中先烈的赫赫功绩,红军长征途中,那大无畏革命英雄主义壮举,惊天地、泣鬼神、震山河、撼心灵,那一幕幕历史画面感人肺腑,催人泪下,那浓浓的炮声,震天的呐喊,成为激人奋进的咚咚战鼓!长征中那无数烈士和无数动人的事件折射出来的“长征精神”,必将成为我们奋进的动力和学习的源泉,成为我们成长进步的催化剂。

我们继续的锻就的依旧是一曲世界的--传奇!

第四篇:长征是信念不朽的象征

长征是信念不朽的象征

一位名叫瓜格里尼的意大利诗人这样描述长征:这是一只浩荡的中国铁流,一双草鞋一杆土枪,踏上梦想的征程。——题记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远征,他们不畏艰难险阻。中国工农红军的这一次征程,跨越十五省,翻越二十座大山,渡过三十多条河流,仅这一个个罗列的数字可能不是那样醒目,可是当我看到他们的转战地域面积总和比许多欧洲国家都大,你是否会吃惊?走过的那片世界上最高的湿地,面积堪比法国的国土面积,你是否又会吃惊呢?

为了中工农红军的火种得以保留,我们必须走长征。敌人的炮火像太阳西落时的山影,一重重的压过来,要与数倍于自己的敌人抗争,胜利的可能性是渺茫的,战略转移是唯一出路。在总里程超过两万五千里的长征中,中国工农红军始终在数倍于己的敌人追击、堵截、合围中,遭遇的战斗在四五百场以上,平均三天就发生一次激烈的战斗。除了少数地区短暂停留之外,在饥饿、寒冷、伤病和死亡的威胁下,中国工农红军将铁的意志发扬到极致。

长征是罕见的远征,他们不畏牺牲。一九三四年十月踏上长征的时候,我军共有八万六千多人,到一九三五年的陕北吴起镇会师的时候,就只剩下八千人了,也就是说,存活率只有十分之一左右,七个多月的颠沛流离和艰苦麝战,在两万五千里的程途中,平均每三百米就有一名战士倒下。

同时,长征也是一次传播理想的远征。中国工农红军转战大半个中国,一路上浴血奋战,舍生忘死,用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传播着中国共产党人改天换地的革命理想。远征唤醒了中国的千百万民众,给予了他们时代从未有多的向往和希望——自世界近代文明的潮流猛烈的冲击了我们这个东方大国之后,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赤贫的农民、手工业者,失业的产业工人从共产党人的宣传中懂得了人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世间可以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社会。是中国共产党站出来,鲜红的党旗上面闪耀着镰刀和锤子的光辉。他们随手抓起身边的锄头、铁锤、甚至是一根木棍,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跟随着那面红旗一路远去,他们坚信这条路的尽头是劳苦大众千百年来所梦想的中国。

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以及无与伦比的勇敢,这些都是可以创造人间奇迹的精神,长征皆拥有。一个没有精神的人,心灵是荒凉的。一个没有精神的民族,前程是暗淡的,可见精神的质量可以改变个人与世界的命运。经过了长征的中国工农红军,成为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重要武装力量,他们是建造未来强国的中流砥柱,他们的革命精神将有我们永远传承,他们走过的路叫长征,长征永载人类史册,成为中国献给世界的壮丽史诗。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应该比世界上任何人都有理由懂得中国工农红军所进行的长征。作为一名中国军人,也更有义务履行自己的职责,守卫好革命先烈用生命筑建的新中国。自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经历了多灾多难的洗礼,非典、汶川地震、南方暴雪、洪水„„在天灾面前,一个人的力量很薄弱,但是在祖国需要的时刻,我们团结起来众志成城,虽然牺牲众多,但是中国人依旧迎难而上,这种长征精神引领我们攻坚克难并绽放出多彩的花朵,例如零八年奥运会、中国的航天事业、大数据以及C20杭州峰会„„困难面前的永不屈服的精神,这不正是长征精神的延续和体现。习主席说:“中国的改革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进一步深化改革,必须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共进。”就拿中国目标在2020年,将实现全面脱贫,实现全民族的小康这一目标来说,我们必须以长征精神来激励和引领自己,发扬长征精神,敢啃硬骨头,敢涉险激流,攻坚克难,迎难而上。我认为以长征精神来激励自己,用长征的革命者精神要求自己,我们一定会实现这一目标,将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

中国残疾人的福利待遇虽然在进步,但依旧还赶不上西方发达国家那么好,但是中国残疾人的顽强不屈服的精神远比西方那些舒服国家要强的多。每一届的奥林匹克残奥会,中国的奥运健儿都会用他残缺的身躯证明什么叫身残志不残,在残疾的肢体上开出可美丽的花朵。他们用创纪录的107枚金牌,239枚奖牌,宣告着中国残疾人的奋进,每一次国旗的升起,国歌的响起,都是残疾人体育健儿用爱国心照亮你我的感动,在他们身上我们读到了面对一切坎坷而依旧“笑傲江湖”的英雄本色,绝处逢生的长征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国的残疾运动员,用生命的荣光顽强拼搏、奋勇争先,续写着中国残疾人体育事业的新辉煌。他们超越对手,也超越自己,他们用自强不息的精神诠释着人可以有残缺的身体,但不会有残缺的生命;人可以有梦碎的瞬间,但不会停下追梦的脚步。“残奥精神”彰显着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别样的中国力量,这种力量不仅激励残疾人,更激励你我前行,只要你我在这样的中国力量影响下发生积极改变,中国就一定会发生新的改变!他们拼搏、爱国、超越的“残奥精神”在赛场内外的拳拳爱国心,体现的不仅是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更是一种不屈不挠,永不放弃的“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就是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一边是国民党重兵的围追堵截,一边是恶劣到极点的自然环境和匮乏的物资供应,红军之所以能在连基本的生存条件都不具备的情况下坚持行军和战斗,直至取得最后胜利,靠的就是这种精神。

无论是吃不上饭的放牛娃,还是胸怀报国志的知识分子,无论是年近花甲的老同志,还是柔弱刚强的女战士,都被凝聚到了这支红色队伍里,都被这种精神所感召、所激励。正因如此,湘江血战中的红军将士在成片成片的战友倒下后,又如同潮水般补充上去。正因如此,雪山草地中被饥饿和疲惫逼至生理极限的人们沿着战友的遗体形成的路标顽强前行,最终走出死的沼泽,迎来生的希望。

长征的每段路程都上演过生离死别的悲壮故事,让老红军们刻骨铭心的,是一段段血与火、生与死的真实经历,是从生死考验中锤炼出的顽强意志,是激励着广大红军指战员艰苦征战的强大动力,是中国共产党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全面展示。长征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的优良作风,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做出的巨大贡献。长征精神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其可贵就在于,它能够在漫长的时间积淀中转化为对现实的启示,体现了党之魂、军之魂和民族之魂。长征精神之所以历久弥新,就在于它不是静止的。它承接着井冈山精神,又不断形成了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更为它注入了新的时代血液,增加了新的丰富内涵。今天,当年的战争硝烟已经散去,但和平发展的天空并非晴空万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新的长征与当年红军长征一样将是山水重重的漫漫征程,也将面临着严峻的困难和考验。正因如此,新世纪新阶段更需要我们高擎起长征精神的火炬,让曾经推动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光荣传统在新的长征中焕发出时代光芒,照耀着我们像当年的长征红军那样去不断开创出新的局面。我从小聆听着一代代传咏下来的革命故事长大,我想中国的每一个人都是这样吧!长征虽已过去多年,但那种精神必须永远传承。很多尝试走过长征路的外国人说:长征精神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从跟随红二方面军进行部分长征的法国传教士薄复礼到千里迢迢来陕北记录长征的美国记者斯诺,从80年代重走长征路的索尔兹伯里到今天仍在这条路上跋涉的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们,半个多世纪以来,因为各种初衷而开始关注长征的外国人在走近这段历史之后,都不约而同地把他们的焦点对准了红军的精神,那种英勇顽强、一往无前的精神。正如索尔兹伯里所说:“长征将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丰碑,永远流传于世。长征使人们知道,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 中国还只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多少艰难险阻还等着我们这些新一代的继承人。山河苍茫,江山多娇,我们跨上了新一代中国发展的长征路,肩负着革命先辈的谆谆嘱托,望着苍茫的远方,长征啊,我们永远在路上。

第五篇:军魂教育

强化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

打牢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思想基础

同志们:

上课之前,让我们先看一组图片:这位是坚定信仰的共产主义战士方志敏,这位是“忠诚党的创新理论的模范教员”方永刚,这位是“独臂英雄”丁晓兵。看着这组图片,我想问大家,是什么让方志敏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一心一意跟党走?是什么让方永刚立足三尺讲台,鞠躬尽瘁终无悔?是什么让丁晓兵直面困难,自强不息干事业呢?答案两个字忠诚,从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革命战士忠诚于党的坚定信仰。那么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如何坚定对党的信仰和忠诚呢?我感到,就是要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不断铸牢听党指挥的军魂意识。

一、提高思想认识,切实把理论武装作为铸牢军魂的首要任务。

一个国家有国魂,才能在世界舞台上屹立不倒;一个民族有民族魂,才能自强不息、奋发有为;一个军队有军魂,才能无往而不胜。我们的军魂是什么——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第一,理论武装是实现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保证。从我军举起党的旗帜开始,党就要求加强马克思主义武装。为什么?是否用党的理论武装军队,攸关军队生死存亡的政治方向。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各式各样的军队和武装,有的从平民百姓中走出来,最终却沦为军阀混战、镇压人民的工具;有的曾骁勇善战、称雄一时,最后却腐朽没落、不堪一击。我军作为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却在历史的天空划出了一条迥然不同的轨迹。这支部队为何能够由小到大,从弱到强,以星星之火燃成燎原之势,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敌人?原因固然很多,但最根本的,是党的理论给了我军强大的思想武器。1927年月日,南昌起义一声炮响,开创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新天地。同年月9日,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湘赣边界发动和领导了秋收起义。起义部队受挫后向井冈山进军途中,很多部队都打散了,但以罗荣桓为党代表的连队没有散,完完整整地带了出来。毛泽东问罗荣桓原因,罗荣桓说因为连队的党组织没有散、党员队伍没有散。可见,只有在党的理论指引下,我军才历尽艰难困苦而不溃散,遭遇强大敌人愈战愈勇,最终成长为听党

指挥、战无不胜的人民军队。

第二,只有加强理论武装才能更好的铸造忠诚之魂。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对军队灌输了“新思维”,苏军总政治部迫于压力,在军队中废除了原有的政治思想教育内容,进行了所谓的“超意识形态”教育,放弃了党对军队的思想领导。军队中党的组织虽然还存在,但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并于1990年10月颁发了苏联《社会团体法》,规定军人活动不受政党决议的束缚。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使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就被取消。军队各种组织和宗教团体多入牛毛,官兵思想极其混乱,仅1990年一年中,全军共有33180人退出苏联共产党。当国家处在生死存亡的一线时,国防部命令驻莫斯科周围的部队攻占俄罗斯议会大厦,但多数指挥官拒绝执行,既使执行命令的苏军塔曼师坦克连、图拉空降师的空降连倒戈,站在了叶利钦一边。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统一的多民族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倾刻间土蹦瓦解,印有镰刀锤子的红旗轰然落地。苏联解体昭示我们,加强理论武装,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不仅关系到军队的兴衰成败,也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和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苏联的历史告诉我们,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官兵头脑,才能在大事大非面前站稳立场,始终保持对党的绝对忠诚,始终不渝的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做到忠诚永铸、军魂永固。

第三、只有坚持用理论武装头脑才能更好的履行职责使命。军队是执行特殊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用党的理论武装官兵,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军事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圆满完成党交给的各项任务,确保打得赢、不变质,是我军的首要任务。被誉为“新一代青年士兵的楷模”的向南林,入伍8年来,始终怀着强烈的使命感,认真学习、践行和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忠实履行神圣职责,先后阅读40多本理论书籍,记下30多万字的读书笔记和学习感言,先后8次变换工作岗位,在每个岗位都是“多面手”。他的成长历程表明,坚定的政治信仰、崇高的思想境界和高尚的品德修养,无不源于科学理论的支撑和指引。因此,我们只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才能在做好本职工作和完成任务中创造一流的业绩。

二、强化理论武装,在夯实信念根基中铸牢军魂意识。

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理论为指导,是我军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

一是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铸牢坚定的政治信念。列宁指出:“从革命理论中能够取得一切信念。”坚定的信念来自对科学理论的深刻理解,理论上越清醒,政治上就会越坚定。金星闪耀在军旗上,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这首雄浑激越的《听党指挥歌》,每天都会在军营里唱响。它唱出了我军不朽的军魂,唱出了对党的赤胆忠诚。我军在建立之初,许多人雇佣思想、自由散漫、无政府主义和军阀作风比较严重。元帅在回忆三湾改编时说:“三湾改编,实际上是我军的新生,正是从那时开始,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当时如果不是毛泽东同志英明地解决了这个根本性的问题,那么这支部队便不会有政治灵魂,不会有明确的行动纲领,旧军队的习气,农民的自由散漫作风,都不可能得到改造,其结果即使不被强大的敌人所消灭,也只能变成流寇。”正是有了马克思主义,有了党的领导,我们这支部队才有了灵魂。有了坚定的政治方向,明确的行动纲领,我军才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打了多次战役,歼灭了数以百万计的敌人。前几年有一部热播的电视剧《历史的天空》,主人公姜大牙阴差阳错参加了新四军,在党的教育下由“一介草莽”成为革命战士,后来成长为共和国将军。这些都充分说明,理论之根扎得越深,信念之柱就铸得越牢。

二是自觉把听党指挥的政治要求作为军人最高行为准则。高举旗帜、听党指挥,是党对军队的最高政治要求,也是每个革命军人坚定信念的最高行为准则。1935年5月,“大渡河十七勇士”乘着仅有的一条木船,击退对岸守敌200余人,强渡大渡河。杨得志将军回忆说:“这次行动的胜利,是由于党中央、毛主席的英明领导和红一团全体指战员坚决服从上级指挥取得的。”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军官兵面对武器装备、后勤补给远远优于我们的“联合国军”,凭借艰苦奋斗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把侵略者赶回“三八线”,敌军将领不禁感叹:“不怕中国军队现代化,就怕中国军队毛泽东化。”因此广大官兵要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主席的指挥。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军在未来战争中打得赢,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不变质。

三是自觉把学习创新理论作为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犹如迎着朝阳走路,人生永不会迷航。”(摘自“井冈山爱民模范中队”的战士格言)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生在旧社会,7岁就成了孤儿。入伍后,他刻苦学习毛泽东著作,树立了革命战士的远大理想。雷锋作为一名普通战士

之所以能赢得亿万人民的长久敬仰,并影响一个时代的社会风尚,归根到底,就在于党的亲切关怀和精心培养,在于他能够自觉按照党的要求锤炼和塑造自己。(背景音乐:《党啊我亲爱的妈妈》)正如他在日记中写的那样:“伟大的党啊,在您的不断培养和教育下,我从一个穷孩子,成长为一个有一定知识和觉悟的共产党员,我要永远听党的话,一辈子跟党走。”战友们,我们天天说要听党的话,从根本上说,党的创新理论就是党的话。因此,我们每名官兵只有认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才能把个人的事业追求与国家发展和军队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开阔胸襟视野,焕发出无穷的动力,成长为时代需要的栋梁之才。

三、激发内在动力,在培育践行中自觉强化理论武装。

理论武装决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精神力量,强化理论武装就需要体现在听党话、跟党走的自觉性上。概括起来就是“三个铸牢”:

一是在加强思想改造中铸牢军魂。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最根本的是思想政治上的领导。人的头脑,就像是一个阵地,不用创新理论去占领武装,就会被其它理论或思想占领,甚至会被灰色信息或不健康思想所占领。因此,我们必须注重用党的创新理论来抢占思想的主阵地。只有这样才能坚定理想信念之基。有一句古语,叫做忧心非学不释,困惑非学不解,精神非学不振。讲的就是放松学习就会使意志消沉、迷失方向的道理。有一本名为《反贪公告》的书,记录了名市长走向腐化堕落、成为 “阶下囚”的经过,导致他们犯罪的具体原因当然各不相同,但有一条是共性的,就是不学科学理论,理想信念失衡。由此可见,不重视理论学习,不是什么 “光荣的缺点”,而是 “致命的弱点”。因此,我们每名同志都应该把理论学习作为自己的第一需要、第一任务,始终保持不竭的学习动力和饱满的学习热情。把握科学理论的基本内涵、主要观点和精神实质,掌握观察世界、认识问题、指导人生的科学思想和方法。这样才能通过深入扎实持久的理论武装,使自己不断在思想认识上达到新高度,在坚定信念上达到新境界,从而也才能引导我们、支撑我们走好军旅人生之路。

二是在深化党史军史学习中铸牢军魂。我们的党史军史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开拓史,是一部艰苦卓绝的奋斗史,是一部继往开来的发展史,中国共产党人的前仆后继、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辉事迹都是一堂堂生动的教育课,对坚定官兵理想信念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对有效履行我军历史使命具有强大的激励作用,对永葆我军传统和本色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一位哲人说过:理论是火,点然引路的灯;理论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科学理论是我们崇高理想信念的基石,只有在科学理论指引下,才会有正确的前进方向。在我军历史上有个独腿英雄钟赤兵任红十二团政委时,在娄山关战役中不幸受伤,年仅岁的他经过三次截肢,对前来看望他的彭德怀说: “军团长,就是爬,我也要跟上部队。无论如何,我不离开红军。”之后,钟赤兵凭着顽强的毅力爬雪山,过草地,终于到达了陕北。他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对党的无限忠诚。我们只有坚持不懈地学好科学理论,才能更加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中央和胡主席的信赖。

三是在严守政治纪律中铸牢军魂。毛泽东曾说过,我们之所以能够战胜武器装备远远好于我们、数量远远多于我们的国民党军队,靠得就是严明的纪律。革命战争时期,广大官兵绝对服从党的领导和指挥,上演了一幕幕听党指挥、严守纪律的战争话剧。黄克诚大将讲得很生动:“那时候,毛主席就是用个电台,滴答滴答地指挥我们。滴答滴答,就要无条件地执行。没有什么人来监督,大家都自觉执行。”面对复杂的社会局面,广大官兵要自觉同违反政治纪律的言行作坚决的斗争,能不能维护政治纪律的严肃性。是我们官兵党性纪律观念是否坚强的具体体现。当身边出现违反政治纪律的言论和观点时,要旗帜鲜明地批驳和纠正,不能任其蔓延。当发生有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时,要敢于站出来进行斗争,坚决予以制止,自觉维护党的利益和形象。同志们,一个人的脊梁,不是骨头而是精神;一支军队的脊梁,不是武器而是军魂。一支没有军魂的部队,也就没有了脊梁,必然会垮塌失败。我们必须时刻牢记,我们是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只要我们始终忠诚于党,铸牢军魂,坚决听从党的指挥,就一定能够肩负起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把我们所的全面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下载长征——不朽的军魂word格式文档
下载长征——不朽的军魂.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军魂教育

    深刻理解“军魂”意识坚决发扬优良作风尊敬的各位首长,亲爱的战友们: 大家好! 这次理论集训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一、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在近代中国的......

    《不朽》后感

    《不朽》作者:落落[直到我们把死亡分开 一]【每年会有一次,异常的低谷,改变先前生活方式,没有办法做任何事情,坐在阳台上被太阳晒得睁不开眼睛,连觉得口渴也没法起身倒水的,失意。......

    延安精神不朽

    延安精神不朽—参观圣地延安演讲延安精神是对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人民进行反剿抗日奋斗历程的概括和总结。它产生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却有着极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延安......

    不朽中华魂

    不朽中华魂 喜欢在心潮澎湃时,伴随着微风,倾听流水的呢喃沉思,那一刻,我听见心激荡的声音,目睹那似曾相见的往事 2009年10月1日,这是人令人难忘的日子。看着祖国60华诞的庆典,我激......

    青春不朽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宁夏银川余栋)有人说:“在时间和现实的夹缝里,青春和美丽一样,脆弱如风干的纸”。是的,青春是短暂的,也是美好的,大学的我们正处于青春年华,我们应该怎样认识......

    中国军魂 歌词

    中国军魂 如果祖国遭受到侵犯 热血男儿当自强 喝干这碗家乡的酒 壮士一去不复返 滚滚黄河滔滔长江 给我生命给我力量 就让鲜血染成最美的花 撒在我的胸膛上 红旗飘飘 军号响......

    中国军魂歌词

    如果祖国遭受到侵犯,热血男儿当自强. 喝干这碗家乡的酒,壮士一去不复返. 滚滚黄河,滔滔长江,给我生命给我力量, 就让鲜血染成最美的花,撒在我的胸膛上. 红旗飘飘,军......

    军魂老师2014最新简介

    军魂个人简介 军魂老师,山东菏泽人,公司二星经理,钻卡VIP会员,团队优秀讲师!业绩连续2年团队冠军,优秀退伍军人,中国共产党员,在部队期间工作突出,连续5年立功受奖,2008年奥运会担任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