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谈“小班化”体育教学
谈“小班化”体育教学
塔集镇中心小学
徐蓉
谈到体育教学,清华大学体育教研部张威副主任说过这样一句话:“体育首先要让人感到身心愉快,但是简单把学校体育变成达标课,就丧失了其应有的休闲、娱乐成分,就容易导致学生害怕上体育课。”在现实体育教学中,据调查了解的很多学校里,特别是中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上体育课,究其原因,责任在我们体育教学传统,太格式化、太僵化。随着现代教育改革,当前有关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非常活跃,在此推动下,在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不少有关体育教学模式的实验性研究,“小班化”体育教学就是其中的一种形式。
一、“小班化”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小班化”教育指的是:以促进青少年学生既全面又有个性的发展为目的,在缩减班级学生规模的基础上,通过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实施过程、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等改革而形成的一种班级教学活动形式。“小班化”教育过程的重心由教师为主体转向学生为主体。“小班化”体育教学,学生人数减少,学生在教学空间所占的分额大大增加。主要表现在对教学资源,活动空间等的个体成倍增长。学生获得了比以往更多,更直接、更快速的人与物质世界接触交流角色置换的机会。
二、“小班化”体育教学的四大优势 1.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通过多种形式的分组,自己的爱好和运动技术的水平由学生自己选择练习的内容、具体练习的方法,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养成了终身体育的习惯。在课堂上,教师只是起到引导的作用,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
在六年级的“一根绳子带来的快乐”这节课上,我发给每位学生一根绳子,学生就问我:“老师,今天我们安排跳短绳吗?”我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把学生分成四组,让各小组讨论“怎样用一根绳子来上好这节体育课”。学生们小组讨论绳子的玩法,然后我让每组学生自己选择一种进行示范(两组之间不能重复)。第一组学生将短绳结成长绳来玩;有集体跳,8字跳等;第二组学生选择将短绳当作一条蛇,一个学生握住绳子的一头边跑边晃动,其他学生想方设法去踩绳头;第三组则由很多学生布成一张平行的铁丝网,让一个学生在网下灵巧地钻过去,甚至匍匐前进;第四组则把绳子折成一个团,然后进行类似垒球的投掷。学生在展示的过程中,相互总结经验,共同学习提高。这堂课立足于学生,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自己互相学习,学生很快就掌握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且还有很多创新的想法。
2.有利于进行个别化、个性化的指导
在进行体育教学时,经常会采用分组教学法,学生少,分组教学不言而喻,效果非常明显。例如,在以往的跳短绳教学中,先让学生自由练习,观察他们的熟悉程度,然后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分组教学。第一组为熟练组,这一组的学生已熟练地掌握了双脚跳绳的动作要领,并能以此创新;第二组为基本熟练组,这一组学生双脚跳绳的动作基本掌握;第三组为学习组,这组学生手脚不协调,不能掌握双脚跳绳的动作。针对这三种不同的情况,可以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熟练组的同学,除掌握双脚跳绳外,还应熟练掌握双脚交换跳绳的方法;基本熟练组的同学,除熟练掌握双脚跳绳的方法外,还应学会双脚交换跳绳的方法;学习组的学生,要求掌握双脚跳绳的方法。因为小班化教学,学生少,所以在对三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后,就可以采用“同步教,异步学”的方法进行轻松教学了。
3.有利于增强课的练习密度
体育课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的课程,体育课需要一定的运动量和练习密度。但是就一个学校来说,运动场地及器材总是有限的。“小班化”体育课堂中,由于学生人数的减少,大大增加了练习密度,包括个体练习的时间,练习的次数,同样运动量也能上去,这会使学生的身体得到更好、更多的锻炼。就拿七年级的“踩高翘”这节课来讲吧。我校只有高翘25付,大班时学生最多两人一付,现在小班呢?就能达到每人一付。这样,学生练习次数多了,密度加大,对于该动作的学习起到了巩固性的作用,便于学生能更快地掌握技术动作。
4.有利于开展好室内体育教学
江南水乡,下雨也经常。“小班化”体育教学让体育课基本上不再受天气的影响,体育课的教学也更正常有序。记得去年9月,天下着滂沱大雨,我就带七年级学生在教室里上课。我先让他们把课桌椅排在教室靠墙的位置上,然后让学生在教室的中间站好,嘿,真像一个小操场。接着我出示了电脑课件——听声音做动作。学生在哗哗哗的水声中劈波斩浪,有自由泳的,有蛙泳的,甚至连“狗刨式”也用上了;学生听到“汪汪汪”的叫声,都学着狗的模样,在地上叫着,跳着;听到“哒哒哒”的枪声,有的开枪扫射,有的躲闪倒地„„这些在大班体育教学中都不可能实现。
三、“小班化”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关注自身成长 1.教师首先要学习,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的观念
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要充分利用体育课的特点,创设最佳教学情境,授之以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营造学生相互间的合作交流交际的人文环境,使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增进友情;创建各种制度,逼着学生去锻炼能力、培养能力。
2.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心
责任心是教好书的基本条件,教师要敬业爱岗。体育教师是很辛苦的,但是如果你喜欢这个学科,你就会觉得体育学科充满了挑战性,充满了丰富多彩的内容,充满了只有你自己才能感觉到的快乐。要教好体育课,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胜任的。责任心在体育教学中至关重要,学生的个体差异需要教师个别辅导督促,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跟上健康的步伐,教师要尽心尽责地教学辅导,总是会有收获的。有了责任心,就会有情感投入,对学生投入关爱的情感,犹如注入了催化剂,学生在教师的关爱中学习、锻炼,学生就会愉快地学习生活着。
3.教师要具有过硬的技能技术和丰富的知识面
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升自身的价值。教师要有过硬的基本技能和技术,这是进行体育教学的必备条件,精确的讲解、准确的示范,学生从直观上模仿,从理论上消化吸收课的知识点。教师要坚持不懈地学习与练习,完善自己教学的形与言。
4.教师要善于总结,注重教学反思
作为体育教师,课前大量的准备工作,课堂上汗水渗透操场,辛苦的程度是其他学科无法与之攀比的,不能敷衍自己的劳动,要尊重自己的劳动,要善于总结得失,成功与失败之处要总结到位,写好教学反思,将经历提炼成经验,不要干了许多的工作,却留不下一点回忆,要学会赏识自己,记录自己经历的过程,享受成功的快乐。
四、“小班化”体育教学实施要求
体育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显著特点是直观性强,见效快,师生的双边活动“教”与“学”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也是特定情境中的人际交往活动。在体育教学中正确地运用情感的功能,就能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1.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我国教育家夏丐尊先生指出:“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之池”。在“小班化”体育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不仅容易交流认知,而且也容易交流情感;不仅容易交流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也容易交流师生人际间的情感。古今中外凡是有成就的教师,无一不与学生有着良好的关系。事实上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学生,才能关心爱护他们,产生共同的思想感情。这样教师才能取信于学生,享有较高的威信,使学生乐意服从他的指挥,接受他的教育。而师生人际间的情感也会通过迁移功能影响学生对教学活动、教学内容的情感态度。我国古代教学名著《学记》中“亲其师,信其道”之说,便深刻提示了这一道理。而小班化师生情感交流更易将爱心融入。
2.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到参与学习的乐趣
尽量采用适合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教学方法。例如创设情境、引人入胜,实物演习,利于理解,音乐渲染,强化气氛,把游戏引入课堂,活泼有趣,使学生在笑声中得到知识,得到健康。
3.积极与学生交流,及时理解学生的体会
让学生及时体验到成功与进步的乐趣,并积极进行表扬和鼓励,用成功的快感去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班化”体育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组织形式的转变,教育资源的优化,缓解了大班教学中的许多矛盾。但是它只是提供了一种前提基础,如果教师的教学观念不加以改变,也还是“穿新鞋走老路”,那30人的班级和60人的班级又有什么区别呢?那只是资源的浪费。在新课程改革下的体育教学,如何加强学习,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真正发挥出小班化体育教学的优势,是最值得我们考虑的问题。让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真正成为孩子们的“良师益友”,让爱的阳光照耀到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健康成长!
第二篇:谈小班化教学
小班化教学中学生学习落实之我见
逯野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社会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必然要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未来的社会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未来的劳动者对素质的要求要高于对知识的需求,而小班化教育站在国家发展和个人发展相统一的前列,着力构建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新型办学模式,凸现人的主体意识,彰显人的创新能力。新时期素质教育需要小班化教育。二十一世纪的素质教育不仅要使学生学会学习,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和强烈事业心的人,一个有科学文化知识和开拓能力的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而小班化教育正是在这种先进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深入到素质教育的领域而进行的前瞻性、开拓性的研究工作。
科学研究表明,教师的视野覆盖范围一般不超过25人,超过这个范围,教师的视野关注就会“顾此失彼”,超过人数越多,顾不到的学生就越多,结果导致精力有限的老师只能抓两头带中间,即比较多地关注好与差的学生,中间的学生只能“带带过”。这正是群体教育貌似公平中最大的不公平,因为群体教育中成绩一般的大部分学生被忽略了,而“小班化教育”由于人数在30人之内,改变传统教育的模式,强调师生之间、教学之间、书本与方法之间等诸多方面的和谐互动,注重每个受教育者平均所能得到的教育和关爱时间、精力随之扩大。
人民群众接受优质教育的愿望选择了小班化教育。随着我国人口政策的进一步落实,中小学入学高峰的退潮已成为事实,教育资源将出现较大宽裕。出生率的下降,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提高精神文化质量,对优质教育产生了强烈的需求,小班化教育正是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和生源数量逐渐变少之间的一个最佳结合点。
所谓小班化教育,是指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在较少班额(不超过30人)的教学班级之内,按照其特有的内在价值和教育教学规律采取的一种新型的班级教育形式。在课程设置上,它强调人文精神,重视统编课程和校本课程的统一,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统一,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统一,为学生构建起多元化、生活化、体验化的课程体系,构建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个性和谐发展的新场景。但在传统观念的束缚下,学校教育,特别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仍然沿用传授式的教学方式,以书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重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培养的弊端还普遍存在。显然为考试而教,为考试而学的倾向影响青少年全面健康的发展,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的四大支柱也难以实现。为此,探索小班化教学实践,开展各科课堂教学研究,着重抓住对现行以书本知识为本位,教师为中心以及传授灌输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策略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教学过程,创造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新的教学环境。围绕小班化课堂教学策略的改革,按照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的公平理论,教育价值理论,形成新型的教学观。教学论对于小班化教学方法的双边性、发展性,最优化和现代化手段的运用具有较强的指导性。
小班化课堂教学策略,是为了充分利用小班班级容量小、师生交往空间大的优势,使全体学生得到较充分的发展,从而体现小班化教育特点所采取的教学环节、教学方法等多种教学行为的综合方案,是小班化课堂教学的基本依据,是激发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活动,做学习主人的课堂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其作用是从小班的特点出发制定出向学生提供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活动的方法和步骤。
在探索小班化课堂教学策略的过程中,主要探讨具有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主体活动为基础的体现综合性、可操作性、灵活性、创造性等原则和策略。加大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启动了学生的思维,它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小班化教育朝着科学化的方向发展。以适应新时代不断发展的需要,其策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
一、主体化参与策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自觉性,让学生自主学习。
人的发展最根本的是主体发展。人的主体的发展是以活动为中介的。活动是人的主体性的生成和发展机制,也就是说人的主体性是活动生成,在活动中发展的。
活动教学研究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和发展的空间,让学生在各项教学活动中学习知识,增长才干,在实践的基础上培养理解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学生是活动教学的主体,活动教学策略的制定,内容的确立,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年龄特征,在活动教学实践中,只研究和把握住学生的特点,才能因材施教,切实富有主体性。
参与教学的策略,重点是在小班的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意识,这种参与是一个积极而有贡献的参与,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运用参与教学的策略上,要把握住两个操作步骤。1全员参与。2主动参与。教师在教学中,想方设法围绕教学目标,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情景,让每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话敢说,有疑能质,乐于参与,同时重视对学生参与程度的指导,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注重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他们主动发展。如:一位七年级的小班实验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看云识天气》一课之后,为扩大学生的参与度,教师设计了组织学生进行参与活动的题目,让学生看云,看到什么?想到什么?用文字或语言展现出来。学习了《风筝》后,让学生自己设计制作风筝,或设计一场有意义的游戏。将游戏方案在班级宣讲,选最佳方案,开展游戏,最后写成文章。
实践证明,参与策略的实施,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他们在发散性思维活动的锻炼中,能力得到了提高,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创设自由讨论甚至争论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发散性思维。小班化教学非常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鼓励学生对问题有不同的见解,学生在课堂上开展热烈的讨论甚至激列的争论,会使课堂气氛活跃。同时也培养了创造性思维:由于学生额少,教师不用担心教学任务是否能完成,每堂课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质疑问难。
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具体实施:
(1)会预习。具体包括:会借助教材、工具书以及联系实际自学,会将感觉精彩或有疑问的标注在书上,会利用各种媒体收集资料。
(2)会提问。一是质疑,对不理解(思想内容)、不了解(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知识)的词句质疑,对老师、同学的观点质疑;二是以提出问题的形式自己制订学习目标,可以围绕课题、围绕课文内容、围绕中心、围绕艺术技巧、围绕思路等展开,以疑促思、促学。
(3)会讨论。从自主学习的策略来看,这是指学生参与讨论的能力。具体包括:会积极主动地发言,会清楚明白地表达观点,会吸取同伴的有益观点及时修正自己的认识。
(4)会一些具体的、针对性强的学习方法。如怎样记、算.说.写等等。具体的学习方法是很多的,教师不仅可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也可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尊重学生自己摸索、形成的一些学习方法,因为只有当学习方法真正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习惯时,才能发挥其作用。
(5)会反思。会总结和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找出自己学习上尚存的不足,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二、合作化互动策略,主要是生生互动。
互动教学策略,在小班化课堂教学改革中,它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班级群体效应,使学生最大限度的投入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再独自站讲台,让学生也有上台讲解的机会,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相启发,互相帮助,使学生有成功的体验,有提高学习成绩的成效。促进了多角度的交流,起到相互补充的作用。
为打开师生交流的局面,教师想方设法改善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人际关系,开发课堂教学交往的潜能。把学生真正当作学习的主人,在师生互动的基础上,挖掘生生互动的潜力,向课堂教学要质量,运用开放型、交往型、体验型方式,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通过进行小组学习、组际交流、组际互查、组际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生生互动的参与热情。教师具有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能力,启发学生在交往中引起争论,激活思维、互相启发、取长补短、加深理解,真正达到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目标,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只有充分利用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伙伴式”的学习方法,才有利于学困生的转化。更好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其特点是生生交流频率加快,学生之间相互碰撞增多,不仅能增强教师对学生问题的发现,还可激发教师的灵感,使教师积极钻研,在实验过程中,改变注入式的教学方式,注重能力的培养,发展认知水平。对学生来讲,教学中互动策略的运用,尊重和调动了他们的主动性。形成了活而不乱、动而有序的课堂教学局面。实践证明,通过生生互动,学生真正建立起对问题进行研究的责任,从而产生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怎样指导学生合作学习? 在指导学生合作学习时,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具体实施的。
(1)会组织。对学生而言,这是合作学习应首要解决的问题。没有组织的学习,会使课堂变得嘈杂而又散漫。在刚开始实施合作学习时,教学生如何与同伴一起学习,如选择学习的内容、学习的顺序、学习的方法,注意照顾到全体等等。一般而言,班内总有部分学生组织能力较强,教师当然可最大程度发挥这些同学的才干,但如果总是委重任于这些同学,那么,其他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必然受到影响,以至于最终影响合作学习的效果。因此,在实践中,采用学习组长轮流担当的方法,真正让每一个同学都有锻炼的机会,真正使自主与合作互相促进。
(2)会协调。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以下两种相反的情况:问题简单时,学生抢着参与,以至于学习秩序混乱,此时,就需要教会学生“谦让”;问题有难度时,即使有个别同学能回答,但受从众心理支配,也不敢开口,此时就要教会学生“自告奋勇”。做到了“谦让”和“自告奋勇”的矛盾统一,就能协调学生间的学习关系,小组合作学习才能有序而高效。
(3)会帮助。合作学习的优势之一便是互帮互学,互相促进。首先要教育学生“愿帮助”,其次是“会帮助”。在自然状态下,小学生的所谓帮助即简单地把答案告诉对方,要指导学生尽量避免这种弊端,从老师启发、辅导同学的行为中得到启发,依据实际情况帮助同伴。
(4)会评价。合作学习时,由于缺少了教师的直接指导,学生的学习较易“走过场”,流于形式,此时,教会学生评价同伴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包括:讨论时的评价(学会赞同、反对、补充);作业时的评价(同学间互相批改作业)。
综合多种教学策略的运用,小班化教学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达到了活有序、散有点,思有创、学有趣的目的。
小班化教育是满足人民群众接受优质教育急切要求的教育,对小班化教学如何采用科学的教学策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任务。加快专题研究探索的步伐,让小班化教学结出丰硕之果,为提升我校教学质量做贡献
第三篇:论文-小班化体育教学
大班教学小班化 小班化为体育课增效
摘要:在体育教学中,将大班化人数分成多个小班化分组教学,在课堂上根据需要进行“合”到“分”再到“合”的形式进行教学。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提高教学的效率,让课堂真真的增效。
关键字:体育教学
大班化
小班化
课堂增效
前言
作为一门体育课,体育教学与其它课程教学一样,也有其固定的教学内容和一定的教学方法。但体育教学又不同于其它课程教学,它具有更广泛的活动空间和独特的教学方式。经过多年实践,笔者认为,体育教学中虽以几个小班化集体活动的形式出现,但更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对学生的了解作为教师备课的依据,既要备课,更要备人。小班化体育教育改进了师生关系,增加了师生互动、师生交流的机会,以学生主动实践探索为主,有利于每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体,使每个学生充分享受教育资源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是体育教育发展的趋势。
一 大班化与小班化概念
从字面上来讲大班化与小班化是相对的,了解了小班化也就明白了小班化。
关于小班化,教育界现在为止也还没有一个确切的概念。从教学组织的形式看,是指一个教学班学生数量的较少。较少到底指多少呢?在教育实践中,有人提出这么一个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视野关注的覆盖范围一般有多大?国内外一项“视野与文化”的研究表明:一般不超过25名学生。一个班级的学生超过25人,教师就会顾此失彼,超过越多,顾不到的学生也越多。
从小班化教学的内涵看,其最本质的特征是教学面向学生个体,而不是面向全班;教学组织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均围绕学生个体发展而组织开展。
所以可以认为,小班化教学是在学生数量控制在30人以下的教学单位中面向学生个体,围绕学生个体发展而开展的教学活动。二 传统体育课大班教学现状
在传统大班的教学活动中,维持秩序不得不成为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的站位问题,无形中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了一堵墙,阻碍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使他们之间的人际空间相对增大,同时也给学生一种“师道尊严”的感觉。试想在这种情况之下,教师和学生之间如何平等相处呢?也许教师只能以一种威严的面孔出现,才能让整节课得以顺利进行。在这种人数众多的大班级内,客观上阻碍了每个学生都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教师不可能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只有部分学生获得了这种机会。而对于没有参与的学生来说,事实上就是受到了一次不公平的待遇。那么这部分学生会不会产生一种失落感呢?会不会失去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久而久之,这部分学生就会与教师之间产生生疏感,甚至是抗拒心理。
为此,笔者在大班中尝试进行有机的小班化教学,总的方式是将大班化人数分成多个小班化分组教学,在课堂上根据需要进行“合”到“分”再到“合”的形式进行教学,结果常常会让课堂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小班化形成特色。
从上课铃声一响,就由各个小班的组长配合值日体育委员将同学集中在一起,并督促小班成员领会老师布置内容。在老师布置内容后由小班组长带领本小组成员进行区域准备活动。在准备活动中,小组长发挥个人的特长组织带领成员进行准备活动,活动的形式在老师的框架内任选发挥,同时老师给予指导,这样分组后的小班就能在老师要求的框架内,做出不同形式的准备活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摆脱了以往学生吃“大锅饭”现象,你让我怎样做我就怎样做。这种小班化多形式的准备活动,班与班之间相互进行比较,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四、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进行小班化分层教学效果佳
经过分组后,备课时教师可以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不同素质和要求,制定出不同的学习计划。在上课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分层教学,对每个小组提出不同的发展目标。比如,在上初二篮球课时,内容是打小比赛。我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班:一小班学生进行小范围对抗比赛;二小班练习跑步上篮;三小班学生要求定点投篮;四小班学生练习运球及传球技术。通过这样的分班分层,每个学生都非常有兴趣,玩得兴高采烈。因为篮球对于他们来说不再是高不可攀,特别是对女同学来说更是如此。并且每个同学都得到了成功的喜悦,从而对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打下了基础。因为小班人数较少,我能比较充分的了解每组学生,从而比较准确地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能有针对性的对每个小组进行指导和评价,甚至我自己也可以主动参与到活动当中。这样的分层教学应该说达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五、在体育课中小班化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有助于因材施教。
小班化增强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在小班化体育教学中丰富了体育教学形式和体育教学内容,满足了学生的情趣特点和心理需求,实现了教者与学者在感情上的融合和在情趣上的共鸣。课堂上,学生精神饱满,兴高采烈,自觉、主动地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例如,对教学内容领会比较快的同学,可以分成一组到指定地点进行练习。而对领会较慢的学生分成一组,老师可以重点辅导。分开后小班学生人数的减少,教室与较弱小班指导的频率加大,交流的机会增多,按学生的个性特点、身体状况和运动技能水平的高低,因材施教,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能更多的给予其指导,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动作。由于分组后小班里学生的水平差不多,容易找到成就感,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从而加快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小班化体育教学,为体育教学营造了一个比较自由、民主的宽松环境,赋予了学生一些独立自主的权力,使学生可以根据主观愿望,运用获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选择与个人爱好和体能实际相适应的体育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健康的情趣,锻炼坚强的意志,促进了学生个人性格、气质的发展。
六、小班化教学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小班间形成良性竞争。
1、在小班化体育教学中,由于人数少并且穿插了一些体育游戏,吸引了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使学生的运动量增加,达到了运动负荷。通过竞争达到了学生运动量,促进了体能的增强。
2、在体育课堂上,经常有许多内容,在了解技术后,需要大量练习,才能真正的掌握。这时老师采用小班分组后,对优先达到目标的小班给予奖励,让小班间处于一种比较的态势。这样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观念促动较弱学生都奋力拼搏,提高了学习效率,不拖小组的后腿。对于那些掌握技术比较开的同学,反过来又可以帮助组内较弱同学,使大家一起到达终点。这种良性的竞争,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也增加集体观念,让学生养成团队协作意识。
七、体育教学小班化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调控和管理
小班化的形成使老师和学生有较近距离地接触,在一个庞大的班级中上课,教师要用很大的一部分精力来维持课堂的纪律,教师的站位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基于这方面的考虑。体育课比其他的课来说更难组织,因为课堂的空间较大,而且活动频繁。所以大班级的体育课教师感觉组织是最大的难题(特别是纪律的控制)。而且有关资料研究表明:教师的视野范围一般不超过25人。教师的教学影响好比磁场和电场一样,人数越多、班额越大,教师的影响力就越弱,课堂控制力度也越差。而且小规模的班级比大规模的班级内部更加团结,分组后的小班使学生有了目标意识,相互间较起劲,为下面的学习提供了好的氛围。亮点
五、小班化体育教学有利于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形成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由此可见,在小班化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研究教材、拓展教材,要充实教材的兴趣化、生活化,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渴望学习、练习的欲望,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从整体上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气氛,教学效果也有了明显的增加。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小班化”教育会象 “雨后春笋”一般得到蓬勃的发展,并会给体育教学带来积极效果。小班化体育教学,不仅仅是传授体育的知识、技能、技术、练习方法,还要将体育教学进行延伸,要进行学科间的渗透,要将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生存、自主学习的能力、组织能力等内容融入体育教学之中,丰富体育教学,使学生得到全放位的教育引导,成为综合性的优秀人才。
第四篇:小班化体育教学发展的探讨
小班化体育教学发展的探讨
(丽水中等专业学校 刘栋)
摘要: “小班化”教育过程的重心由教师为主体转向学生为主体。“小班化”教育是小学阶段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它不但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而且也为教师的发展,学校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契机。体育教学中小班化教育的理念在于: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让学生充分分享各种体育教育资源和信息;有更多的机会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地位;有更多时间与教师交往、沟通,得到个别化的教育;有更多的体验成功、优质教育的机会等。关键词: 小班化 关注情感 个别化指导 教育有效性 成功
一、问题的提出:
21世纪的教育也要因此而适应,更加以人为本,更加照顾学生个别差异、进行因材施教,因人设材。目前教育改革出现两大趋势:一是教育的价值取向从单纯的传递教科书上所呈现的现有知识向促进人的主动健康发展转变;二是教学的组织形式从批量生产式的大班教学向适应个性充分发展的小班化或个别化教学转化。小班化教学因此背景而产生。21世纪的教育必须以培养现代人,即具有独立个性和人格,适应现代社会并促进现代社会发展的创新人才为目标。
小班化教学是适应了时代的发展,尤其是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适应了人们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它必将在我国得到发展。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之一。随着计划生育政策深入人心,独生子女逐渐增多,家长越来越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人们对接受良好教育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教育的变化总是和经济社会的变化有着最直接的关联,小班化的出现就是如此。随着出生人口负增长、教育资源的充裕和家长对子女接受优质教育期望的提高,被称为“精品教育”的小班化教育在国内部分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渐露风采,成为教育改革新的探索热点。是国内外教学改革发展之趋势: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是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索学习,这就使得大班化教学面临诸多问题,比如如何面向全体、如何因材施教等,小班化教学就应运而生。近几年来,由于城市人口增长率逐渐下降,一些大中城市小学班级人数开始逐渐减少,他们实施了小班化教学改革实验,也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并在全国推广80年代,美国的部分州开展了缩小班级规模的实验。93年克林顿总统创导全国性提高学生学习成绩运动后,教育部不遗余力地推动缩小班级规模,并制定了相关的法规。在此基础上,从99学年开始,联邦政府正式启动庞大的“缩小班级规模计划”。在我国,96年,上海率先进行小班化教育实验研究。97年,北京等学校相继开展此项研究工作。1996年,上海市率先开展小班化教育实验研究,10所小学在起始年级中进行首轮小班化教学试点,此举被称为“教学领域的一场革命”。杭州市从1998年开始实施小班化教学;南京2001年秋季正式开始进行小班化教学实验。大量的研究表明;小班化教育对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个性发展等起到明显的效果。对改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育资源等有革命性的突破。小班化教育成为了教育的一场新革命。
目前的我国小学而言,很多学校班级学生数过多,每班学生高达40人以上,甚至50人以上的班级,是一件很正常的事。由此产生教学空间拥挤,课堂教学环境恶劣,课堂教学资源共享的机会少,当然在体育课中组织教学困难,给学生的身心带来不利的影响,教学的有效率令人担忧。
二、分析问题
一般人普遍认为体育教学应该与小班化无多大关联,人多人少只要运动场地足够宽广就可以了,其实这种理解是很片面的。体育教学中小班化教育的理念在于: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让学生充分分享各种体育教育资源和信息;有更多的机会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地位;有更多时间与教师交往、沟通,得到个别化的教育;有更多的体验成功、优质教育的机会等。通过摸索、借鉴、吸收,针对小班化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发现它的核心在于情感、自主、探究、合作、成功。通过对教学形式中量的强化,来实现最优化教育,从而达到质的飞跃,与新课标中所倡导的内涵具有一致性。
(一)“小班化”体育教学让体育课基本上不再受场地制约和天气的影响。
1、体育课的教学变得随机化。雨天、夏天,都一样可以上实践课。
案例(1):雨天或夏天时在“测试前滚翻”这节课时,由于太阳特别强烈,室外没有合适的场地,学生年龄小,身体承受能力差,低年级可将室外体育课“搬”进了教室。学生将课桌往后一推,教室前面就空出一大块场地,然后学生就在这块空出的场地中摆上垫子,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秩序、自如的进行练习和测试,效果显然比没有变化前的大班教学,教师显得从容的多。
2、小班化的体育课堂,不会因受到场地的制约而使我们束手无策,课堂上更宜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如在操场上大班满足不了的场地,小班的课堂却能开展各种体育活动,而且学生个人活动空间,比能容纳大班学生练习的空间还要宽广。
案例(2):又如备课中老师精心安排了广播操学习,又碰巧遇上了雨天,这时就发挥了小班化的优势,在室内利用多媒体进行形式多样的练习照样可以完成,而不至于临时变阵。这在大班制教学中,大多数学校的室内却是无法提供充足空间的,只能是在教室内进行理论课的学习或者进行游戏、下棋,打乱备课计划。
(二)充分关注学生的情感
长年以来,我们的体育教学一直把身体素质和学生掌握动作技能的好坏作为衡量优差生的重要条件,而忽视了人的内在动力情绪的变化,也就是“情感”,情感问题直接影响教与学的质量。情感教学既是一种策略,又是在课堂上动态发展的过程。如何实施与把握?如何调动学生参与都需要我们在课堂中去实践、去灵活运用。
1、营造课堂宽松愉悦的情感氛围
学习是一个艰辛努力的过程,需要以积极的心理情感氛围去支撑,学生的良好的情感氛围大都源于教师的调动以及对学习过程的追求。比如教师富于情感地组织体育课堂教学,对所授内容以巧设情境方式贯穿等。
案例(3):在任教的各班中。试行体育日记这个内容,要求每节体育课由一位学生轮流将体育课的内容、发生的事情通过日记形式记录下来,内容可以是对老师提出要求、也可以对所学的内容提出自己的想法或感受,甚至可以自己创编游戏,将游戏的方法、内容通过书面与教师沟通,这样使得原本学生认为沉闷的日记变得生动,也成为学生表达自己情感和教师交流的一个平台,通过试行,教师本人也注意了自己的形象和语言,提升了亲和力,拉进了师生之间原本就“不远”的距离,也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明显的提高,体育课也变得更为生动、顺畅而有序,成为学生自己的课堂。
体育教师应以愉快的心情走进课堂,“你无法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改变以往体育老师都是凶巴巴的形象。一个真诚的微笑,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是一片阳光;一句鼓励的言语,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让这片阳光照亮每一个学生,学生自然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进入学习,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应该是尊重、平等、真诚。“教师应该以父母般的感情对待学生”,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应该是和谐而不放纵、严格而不冷酷,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要力求倾注真挚、流露关爱,教师内心丰富的情感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持久而广博。
2、随时关注学生情感,表达自己的情感
体育运动是魅力的象征,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是魅力和情感的诠释者,所表达的应该是真实的。在学生面前展示一个真实的自我,体育教师特别能和学生打成一片,与学生同欢乐、共甘苦,给学生以真实之感、可信之态。“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正因为如此,教师在课堂上尽量向学生传递情感信息、爱的语言。如鼓励的眼神、欣赏的语气、热烈的掌声、有善的加油、真诚的拥抱„„这一切都在向学生表达一种信息,就是“我爱你们,你们都非常了不起!”。
案例(4):在一次教学中,我无意中表扬了一位一直不受关注、体育成绩及其平常的学生,结果奇迹逐步地出现了,他的学习态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每一节课地投入程度较之以往有明显提高,随之而来的就是体育成绩的提高,令人感觉简直就像变了一个人,不到一个学期成绩已经达到优秀,当然情感态度就是优秀无疑了。而到了第二个学期更是轻松拿到双优。问其原因,他说就是因为那一次不经意的表扬。其实这是课堂当中很平常的事情,但是如果在大班教学当中,教师就有可能很难关注更多的个体,特别是处在中游水平的同学,更不用说不经意间的表扬了。
有教师的人格魅力和良好的情感交流作为基石,体育课堂的气氛定然是活跃的,教师从中可收获到快乐与成就感,学生也能实现期望值。
3、善于培养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学会释放自己的情感
心理学家马斯洛说过:“我们必须储得爱,我们必须教会爱、创造爱、预测爱”。特别是家长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他们的孩子家境优越,却往往自私、专横、不会合作,拥有一份爱心越来越难以寻觅,如果不能加以正确的引导,他们是体会不到别人的爱,更不会去爱父母、爱家庭、爱同学、爱师长、爱他人。
案例(5):有一位学生经常会埋怨别的同学的错误,而自己出错时总是找理由逃避责任,而他们组在他地“捣蛋”下从没有拿过第一,而倒数第一却经常轮到,我观察到这一现象后,就利用请学生作裁判的机会,有意识地安排他做助理裁判协助我。结果他们组第一次在没有他的情况下得到了第一,然后我就抓住这个机会,问这组的同学“为什么能拿第一”,结果回答令他很失望,因为大家都说:“因为没有了他,大家很团结,所以获胜。”当我发现他的失望情绪后,就适时地问他有何想法,是否愿意再次加入到本组中去,他有点不好意思。不过组内的同学接纳了他,希望帮助他,而且不想获得“残缺”的胜利。终于“奇迹”再次上演,他们组异常的团结,他更是不遗余力地加油、参赛。结果就是他们又一次获胜了。通过强化爱的教育来培养学生成为有爱心、值得爱的人。
(三)实现教师对学生的因“人”施教 课堂上体育教师要实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以人为本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必须有个前提──在班级的人数适度的情况下进行。实践证明,在大班制教学中,课堂上发言或参与展示的学习活动,往往是优等生和平时表现特别好的学生。由于人数众多,教师面对如山的人海,授课中很难做到对每一个学生的技术动作进行分析并且个别指导。而小班化的教师有更多的机会给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教给他们正确的练习方法,真正做到“学中乐,乐中学”,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
案例(6):在前滚翻教学中,以前面对大班制的如此多的学生,很难做到,关注每一位学生,做到面面俱到,更不用说,分层次教学;而实行小班化教学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教师的关注面也明显加大,而分层次教学也随之可以开展。教学效果明显提高,随之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技能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质量自然明显提高。优良率也从60—75%提高至90%,甚至可以达到95%左右,效果十分显著。
这样对于素质程度不同的学生,教师可以根据他们不同的需要、不同的能力,给予其难度不一的练习,这样就保证了我们的学生“既能够吃得饱,又能够吃得好”。在小班化中,教师是有条件针对学生不同情况设计一系列弹性目标和练习,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程度、水平来选择,师生间信息反馈更迅速、更直接,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这样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
(四)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值大为提高
“罗森塔尔”实验表明: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教师的内心都是希望平等地对待学生,期待学生获得全面的提高。但是庞大的班级分散在场地四周,无形地把学生分成若干区域,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在宽阔的操场上教师的视野只能监控到一小部分学生,对于视野之外的学生监控力明显降低,学生易分心、搞小动作,听课效率差,甚至扰乱课堂纪律,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值就大打折扣。小班化的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通过多种形式的分组,自己的爱好和运动技术的水平由学生自己选择练习的内容、具体练习的方法,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案例(7):在大班制的教学当中,教学运用轮胎的摆放创编游戏,虽然分组达到了八小组,学生也非常投入!创编了很多不错的游戏!但是由于人员众多,在课堂上让各组展示本组的游戏时,根本就只能是蜻蜓点水,点到为止,因为时间和人数的限制,因此学生的积极性也受到一定的打击,长此以往下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下降,而同样的教学内容在在小班却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展示自己的“作品”,显然也达到了教学目标。同样的时间为什么变化如此大呢的时候在课堂上,究其原因就是人数的多少产生的微妙变化。
教学中教师只是起到引导的作用,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学生得到了教师更多的关注与重视,教师每一堂课的期望,让每一个学生自我的优异特征均能充分地展示出来,体验成功,从而激发其学习的欲望,甚至转变为形成终身的体育意识,受益一生。
(五)学生的运动能力与体育素质、练习密度明显提高
由于学生人数的减少,大大增加了个体练习的时间,练习的次数,以及练习密度,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更好、更多的锻炼。
案例(8):高段的“单手肩上投篮”这节课的教学来讲,大班制(按50人算)的学生,可能一节课只能投篮10次,而对于小班制(按30人算)的来说,他们起码有15次的投篮机会。这样,学生练习次数多了,密度加大,对于该动作的学习起到了巩固性的作用,便于学生能更快的掌握技术动作。
所以在小班制的班级里能够提供更多的师生交往、发展的机会,同学间交往频率的增多,学生的举止动作都在教师的视野之内。同学之间情感融洽,师生之间亲密无间,学生享受更多的个别化的指导。从而教学质量明显要高于规模大的班级。
不仅如此,教师还要善于观察判断学生的情绪。人的情感是多种多样的,情绪的变化也是“朝辉夕阴”,因此教师要及时准确掌握学生的情绪,捕捉学生稍纵即逝的情绪变化并加以引导。这一些的达成很明显是小班化的功劳。
三、结论
随着对体育教学中小班化创新教学的深入研究与挖掘,教师对各类学生一视同仁,相信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让每个学生得到“阳光普照”,使其各得其所,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提高教育活动的频率,增加师生间、生生间交往的密度、情感的交流,让每个学生“平均”得到教师的关爱,辅导、教育的时间和精力的比扩大,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处于活动的中心地位,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加强各学科的渗透和联系,达到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的统一,情意系统和认知系统的统一,达到知识、能力和智力的整体优化。这些原则也正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以小班化教学为平台来实践体育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改革,将会显得更快捷、更易操作、更为有效。
参考文献:
[1].毛放.小班化教育[J].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6).[2].张雪珍.小学小班化教育教学指南[J].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2001,(1)[3].朱珊.小班化教学的创新探索[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3,(9)[4].毛振明.体育教学内容改革与新体育运动项目[J].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5].胡爱玉.为每一位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J].北京教育出版社,2005,(6)
第五篇:小班化体育教学总结
小班化体育教学总结
体育教学中小班化教育的理念在于: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让学生充分分享各种体育教育资源和信息,有更多的机会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地位,有更多的机会处于教学的中心地位。有更多时间与教师交往、沟通,得到个别化的教育,增加优质教育的机会等。
1、小班化体育教学有助于实施分层教学:
在小班里,备课时教师可以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不同素质和要求,制定出不同的学习计划。在上课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分层教学,对每个小组提出不同的发展目标。比如,在五年级的上篮球课时,内容是打小比赛。我把学生分成四层:第一层学生要求投进篮圈得一分;第二层学生只要球碰到篮圈就得一分;第三层学生只要碰到篮板就得一分;第四层学生,我没有用到篮架,在地上画一个圆圈,让一个同学站在圈里,自己队的同学力争把球传给圈内的同学,接住了就得一分。通过这样的分层,每个学生都非常有兴趣,玩得兴高采烈。因为篮球对于他们来说不再是高不可攀,特别是对女同学来说更是如此。并且每个同学都得到了成功的喜悦,从而对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打下了基础。因为人数较少,我能比较充分的了解学生,从而比较准确地对学生进行分层;在教学过程中,我有充分的时间对每个小组进行指导和评价,甚至我自己也可以主动参与到活动当中。这样的分层教学应该说达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2、小班化体育教学充分发挥小干部作用:
要提高小班课堂教学效率,小干部的作用不可忽视。小干部不仅仅是教师搬运器材、布置场地的助手,更应该参与管理和评价。例如,在进行小组竞赛时,教师可要求小干部维持好本组的纪律,安排参赛选手的次序;分组训练时,可让小干部带领本组成员到指定地点组织练习,之后报告本组的练习情况;在进行学习评价时,让小干部对本组内其他成员的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健康行为等进行评价。
3、小班化体育教学有助于课堂调控和管理:
自然小班化的形成使我们和学生有较近距离地接触,在一个庞大的班级中上课,教师要用很大的一部分精力来维持课堂的纪律,教师的站位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基于这方面的考虑。体育课比其他的课来说更难组织,因为课堂的空间较大,而且活动频繁。所以大班级的体育课教师感觉组织是最大的难题(特别是纪律的控制)。而且有关资料研究表明:教师的视野范围一般不超过25人。教师的教学影响好比磁场和电场一样,人数越多、班额越大,教师的影响力就越弱,课堂控制力度也越差。而且小规模的班级比大规模的班级内部更加团结,原因是小规模班级更容易提供较多的发展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的机会:规模大的班级学生间的情感联系会减弱,相互间的关系变得淡漠,这样建立集体规范会相对困难。给教师提出了更大的管理难题,使教师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管理课堂。在城关学校上课,我都为维持纪律而伤神,而在农村小学近几年上课,就能更好的设计教学环节,去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让每个学生和谐发展。就好象说是没有了后顾之忧,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教学上就可以了。所以“小班化”体育教学能够提高教学效果那是不言而喻的。
小班化体育教学作为一种教学形式的转变,教学资源的生化,相对于传统的大班教育来讲,既有量的变化,又有质的区别,它保留了班级授课制的优点,仍以班级作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同时又打破传统的编班和教学活动方式,使小班教育能更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体现了当代教育的理念。
崇明县实验小学
体育组
2009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