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开展校本培训实施方案
开展校本培训实施方案
为做好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努力建设一支观念新,能力强,素质高的新型教师队伍,以适应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切实保证学校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的顺利实施,为我校教师成为具有可持续性发展和自主发展能力,具有终身学习和教育创新能力的新型教师打下基础。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要点为依据,结合我校实际,以新课标的全面落实为契机,以新课程改革为推动力,以书香校园建设为抓手,以打造学习型团队为载体,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最终目标,立足学校实际,广开培训渠道,坚持走“教研训一体化”道路,努力建设一支观念新、能力新、方法新、境界新的师资队伍。
二、培训目标
1.通过培训,进一步更新教师教育观念,树立现代教育思想。
2.通过培训,了解基础教育改革与学科发展动态,不断探索学科改革的突破点,提升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的能力。
3.通过培训,帮助教师进一步掌握教育科研理论和方法,增强教师教育教学研究意识,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工作,不断总结教科研工作经验,提高教师自我反思、自主发展能力。
4.通过培训,使教师充分认识读书的意义,使教师乐读书、读好书、多读书,开拓视野,丰富底蕴,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5.通过培训,促进教师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的联系,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学校鼓励教师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三、校本培训领导小组
建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教学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务主任、教研室主任、教研组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
四、培训方式
我校校本培训分校级培训、个人自学和外出培训三个层次进行。1.校级培训形式:
(1)学校组织专题报告、讲座或培训班。(2)组织各项教学评比活动。
(3)定期对全校教师校本培训情况进行考评。
(4)组织进行如何备课、说课、上课、听课和评课等培训活动。(5)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专题行动研究,每两周必须进行一 次专题研讨和学习活动。
(6)开展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2.个人自学主要包括:
(1)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学习有关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及相关的 教育法规,做好读书笔记。
(2)撰写教学总结(反思)。每学期末要求每位教师撰写一篇教 学总结、一篇论文和若干篇教学反思。学校将组织有关人员在期末进 行检查,根据实际情况,认定其培训课时。
3.外出培训
通过外出培训可以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开阔视野、及时了解新 的教育教学理念及动态、提升自身教育教学水平,对教师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积极支持教师参加上级相关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
五、培训对象
所有在职教师均需参加培训。
六、培训内容
1.师德培训
以邓小平“三个面向”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依据,对教师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使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师职业观,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及心理素质。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强化教师自身修养,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
2.现代教育理论培训
学校给教师提供尽量多的教育教学“杂志”(理论指导,让教师能够研有所向,学有所依),要求教师每人每学期自选自读一本教育专著活动,并要求做一定的教育笔记,读后写出心得体会,及时地把握教改动态,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
3.教育教学技能培训
通过网上学习,录像学习,专著学习和专家讲座等形式。在全体教师中开展现代教学技能的培训,包括个案研究的能力、教学设计的能力、科学运用教学评价的能力、师生沟通的能力、问题反思与问题解决能力、继续学习的能力等的培训。、4.现代信息技术知识的培训
利用网络,对教师进行资料下载、幻灯制作、flash制作等学习培训。
5.青年教师专项培训
通过组织帮扶对象,利用听评课、师徒结对等形式,促进青年教师业务技能和水平的提高。
6.骨干教师培训
注重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管理,实行动态管理,启用骨干教师作为校本培训的师资力量,发挥其辐射和示范作用。
七、培训时间
教研组培训单周星期一上午体育组、星期一下午英语组、星期二上午理化生组、星期二下午语文、星期三下午数学、星期五上午政史地组在五号会议室进行。
学校培训利用课外活动和自习课统一组织在报告厅进行。开展校本教研实施方案
新课程的实施,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是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与紧迫任务,也是深化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重点。根据我校校本教研管理办法及我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校本教研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以新课程为导向,深化教育改革,发展教育事业,改进和加强教研工作,立足学校,解决学校在新课程实施中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建立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学生主动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为宗旨的校本教研制度,使学校成为教学研究型组织,推动课程改革目标在本校全面落实。
二、校本教研总体要求
校本教研的目的是推进新课程实验的实施及提高教师素质。因此,校本教研的立足点必须放在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实验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着眼点必须放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切入点必须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生长点必须放在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自我提升上,努力实现“三个转移”,推进新课程实验。切实加强对新课程实验教学研究工作的领导,校长要总负责,分管副校长直接抓,教导处和教研室负责具体抓,建立层层管理、逐级落实、全员参与的教学研究管理与活动机制,确保校本教研工作落到实处。
三、校本教研领导小组
建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教学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务主任、教研室主任、教研组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
四、校本教研主要形式
建立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以理论学习、案例分析、校本论坛、教学反思、结对帮扶、经验交流、调查研究、问题解决、协作解决、教学咨询、教学指导、说课、听课、评课、骨干教师与教师对话等为基本形式的校本教研制度,并通过教学观摩、推门听课、教学开放日等活动,为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创设平台、创造条件。灵活运用开放式教研活动、促进式教研活动、针对式教研活动、学科整合式教研活动等多种教研形式,以“问题——计划——行动——反思”的操作方式,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自我反思。教师的自我对话,对自己行为的进行思考、审视、分析。结合教师专业发展需要,自定专业提高学习、个人教研学习计划,并根据学校校本培训计划内容,自行学习和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制定对策。
2.同伴互助。以教研组或课题组为互助载体,促进教师与同伴的对话。注重“以老带新,以强带弱”:提倡在校本教研中有不同呼声,在一个群体中有不同思想,鼓励教师大胆点评,各抒己见。以教师或教学生成的问题为研究内容,将问题入组,以组为单位制定计划开展研究。
3.专业引领。一方面聘请校内外教育教学研究专业人员或专家来本校进行专业指导,另一方面提倡教师从专业的著名刊物或互联网上学习和引进名家教研思想。将教研专家的新理念和教育思想引进学校,促进我校教师素质提高。
五、校本教研具体措施
(一)教研组管理
1.教研组是学校组织教师开展教材、教法研究,探索教学规律,进行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的业务组织单位。
2.教研组的设置由学校决定,原则上每学科设组长1人。
3.各教研组长要配合学校抓好日常教学管理工作。
4.教研组活动必须做到“定时、定地点、定内容、定主讲人”,做到“有计划、有研讨、有记录、有效果”。(1)按照学校要求,结合学科教学实际,开学初制定可操作性和科学性强的学期教研组工作计划。
(2)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常规建设,实现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辅导,学业成绩考核评定及课外文化、科技活动等基本教学环节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3)组织教师进行校本教研的常规系列活动:理论学习、观看案例录像、钻研教材、集体备课、评价研讨。正确把握课程改革与课程标准的基本内涵,以理论学习与实践观摩相结合,使全体成员领会教材的编排体系,明确单元教学的重难点及内在联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使学生的素质提高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4)每学期至少组织全组教师开展1次校本教研流程观摩活动,围绕三维目标的落实,制定本学科教改实施计划,不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学习和推广本校和外地经验,结合日常教学开展连续性研讨,以此改进教学。
(5)带领本组教师申报教育研究课题。
(6)带领本组教师按照《学校教研组建设》的要求积极创建优秀教研组。
5.集体备课是校本教研主要方式,以教研组为主组织管理,学校领导对教研组实行承包制,同一年级、同一学科设立备课小组,小组成员轮流承担一周主备课人,主备课人要在本周集体备课前准备好本周讲授内容的课时教案。
(二)教师队伍管理。
教师参加校本教研和学校常规工作必须完成:
1.认真积极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教研、培训活动,自觉形成教学反思的习惯,外出学习培训的教师应做好学习笔记,返校后写一篇心得体会并在相应范围内及时交流,必要时做一次专题讲座。
2.按时参加教研组或课题组的校本教研活动,并把研究贯彻落实于课堂及其他教育活动中。
3.每次校本教研活动,相关教师要按时参加并积极发言,与同伴互助,共同进步。
4.在开学初制定本学期个人教研的研究重点。
5.做好备、讲、批、辅、改等各环节工作。
6.每节课要有教后反思记录,提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教学建议。
7.每月向教研组提供一个典型案例,向备课组提供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8.每学期讲一堂高质量的示范公开课。
9.每学期至少上交一篇研究性论文、经验总结。
10.学校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要在校本教研中发挥专业引领作用,每学期要做一节公开课,开一个讲座,辅导一个教师,出一节样本教案,写一篇示范性教学论文。
11.积极开展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活动,要求教师养成读书的习惯,尤其是读教育名著。
12.自觉自学相关教学研究理论与教学案例,并写好读书笔记。
六、校本教研活动要求
1.每次校本教研活动,负责人要制订好详细的活动计划、做好周密的安排、按计划组织活动,做到准备充分、效率高。
2.每次校本教研活动,负责人要做好校本教研活动过程记录并作好活动总结。
3.由教研组或课题组组织的校本教研活动由负责人及时向教务处和教研室汇报或汇总活动情况,教务处和教研室的负责人及时向校长室汇报活动情况。
4.每次校本教研活动,负责人要整理好过程记录与活动总结,建立并保管好各级管理主体的校本教研档案。
5.校本教研活动的参与者要积极参加相应的校本教研活动,努力配合管理主体顺利进行教学研究,以主人翁的态度搞好校本教研,提高自身素质。
七、校本教研奖惩办法
1.每学期开展评比活动,对教研组工作进行审核,评出优秀教研组,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2.对校本教研活动中表现突出的教师个人,优先派出参加各级专业培训。
3.评比结果与教师个人年度考核及各类评优评先挂钩,对校本教研工作漠不关心、无故不参加、态度差的教师不得参与各类评优评先。
开展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肩负着促进学生发展的任务。学生的兴趣、能力与选择是多元的,课程必须有多元性才能适应全体学生发展的需要。因此,校本课程的开设必须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与真实生活,必须充满着趣味性和丰富的多元选择性,才能把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落实到课程中,让课程更有价值,更具有生命力。
一、指导思想
校本课程是学校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和实施的课程。它是学科教学的拓展、是课堂教学的补充,更是学生发展不可缺少的教育资源。据此,我们在校本课程的构建时既重视课程方向的构建,又重视过程性构建;既重视预设性,又重视生成性;既重视综合性,又重视特色性;既重视表层的趣味性,又重视深层的发展性。主要突出了以下特点:校本性、综合性、研究性、创新性。
二、实施目标
1.总目标:为适应社会未来发展的需要,实行开放性的课程模式,丰富和发展学校教学的内涵。发挥学生潜力,以课程建设拓展学生乐学的空间,凸显学科特色。推动课程研究、管理和开发队伍的建设,提高学校管理和开发课程的能力。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素质,陶冶情操,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本土情怀的创新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2.学生发展目标: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规范、自信展示的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使学生在知识、认识、能力、个性等方面得到比较和谐、全面、可持续的发展,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3.教师发展目标:学会指导,学会反思,学会创新,成为实践的研究者,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培养一批复合型、科研型的教师。
三、实施要求
1.校本课程要体现基础性
基础教育要重视基础,校本课程将立足于打好学生文化基础、品德基础、身心基础为目标。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综合和运用。
2.校本课程要体现发展性
根据学校实际状况,兼顾到每个学生的发展需要,树立着眼于学生发展的教育价值观,把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当作校本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
3.校本课程要体现现实性
校本课程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而开设了课程,在开发过程中主要依靠学校的自身力量来完成,所以要充分考虑本校老师队伍的整体实力,科研水平及学生的发展情况,还有学校的设备资金等因素,目标不能远离实际。
4.校本课程要体现主体性
校本课程的主体性体现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需要,教师的充分参与,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要重视教师的主动精神,要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使校本课程得到更大的开发。同时,还要充分了解和反映学生的实际,重视学生参与,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不断根据学生的需要完善优化校本课程。
四、开发原则
校本课程与其他课程一样。都是由学生全员参加的学校教育活动,在遵循一般教学原则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在教学上应注意以下原则:
1.自主性原则: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多给学生想象、创造空间。
2.自愿性原则:尊重学生的意愿,自选组别,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3.灵活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灵活调整内容形式,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4.开放性原则:体现在目标的多元性,内容的宽泛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评价的差异性。
五、组织与实施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教学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务主任、教研室主任、教研组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
组长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决策人和负责人,负责校本课程的总体策划,宏观调控及全面的研究和实施。副组长组织实施校长决策及负责校本培训、检查校本课程实施、协调各部门的工作。教务主任和教研室主任组织教师编写校本教材和安排教师上课,实施课程计划、对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实施进行指导、评估、调查、分析学生对校本课程的需求情况。教研室负责校本课程档案整理工作。各教研组长组织本组教师编写校本教材和上课。
六、课程内容
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以学校为基地,充分利用我校的教育资源优势,努力发掘本地教育资源,开发出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计划设置符合学生兴趣、需求、促进学生发展的七大类课程: 1.认知类:认识自身以及身边的人、事及事物。
2.欣赏制作类(摄影、剪纸、折纸、面食制作、绘画、图片——当地名胜风景)
3.音乐类(民歌、小曲调、乐曲、舞蹈等)4.体育类(球类、跳绳、毽子等规则、技能)
5.礼仪教育(道德规范、文明用语、语言艺术、常用交际用语、英语常用交际口语等。)
6.地方人文(本市历史名人故事、市下各旗县名及村名的由来及变迁等。)
7.信息技术(计算机基本知识及技能)
七、校本课程教材编写要求
教师应从以下四个渠道挖掘教材资源:1.自编教材.2.选编教材.3.选用优秀教材.4.拓宽现有教材。
第二篇:学校本培训实施方案
学校本培训实施方案
为加强对本校教师校本培训的管理,推进我校校本培训工作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现据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等文件的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培训指导思想、目标
以人为本,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生,造就可持续提升的教师;面向全体教师,突出青年教师、骨干教师的培训;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为目的,经过3—5年左右的努力,努力建设一支数量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和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
二、组织管理
为加强对本校校本培训的管理,使我校校本培训顺利进行,决定成立校本培训领导小组,统一安排校本培训,确认教师继续教育学分。名单如下:
组
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
三、培训内容
1、教师职业道德和执教规范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3、教师教学技能和教学能力,以备好课、上好课、评好课、命好题、育好人为目标。
4、教育教学科研课题研究
5、现代化教学设备
四、培训形式
1、校长指导式培训:
校长通过进入课堂、参与教研活动、同教师座谈等形式和教师直接接触,面对面地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备课、理论学习、教学基本功等进行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指正。
2、课堂教学式培训:
把技能培训同教学实践结合起来,经常性地开展“新课程研究课”、“青年教师示范课”、“骨干教师观摩课”,给每一位教师都创设展现的机会,以此促发技能的提高。
3、座谈研讨式培训:
在相互听课后,在办公室内,在一堂研究课后进行,给教师创设一个交流看法的机会,相互沟通、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4、专题讲座式培训:
根据教师需要确定几个重点专题,组织集中培训,邀请本校有丰富经验教师及县内外专家讲课。
5、自修反思式培训:
教师根据自己需求,自主学习,乐于实践,自主评价,自主完善。
6、以考代训式培训:
如心理健康教育自考、课堂达标等级分类等内容。
五、培训管理与措施:
(一)以各教研组为主开展教研活动,把校本培训与教研活动进行有机结合。
学校为把技能培训与教学研究结合起来,在培训和教学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开展有“培训目的和研究专题”的公开课、研究课活动,跨学科的综合性教学研究活动;“优质施教”说课、议课、评课活动,开展教材教法研讨会、教材比较分析会,优秀教案、学案评比等活动。要求各教研组活动在每学期初订出教研活动计划,由教导处对照活动计划进行检查、评估,确定教师的新课程培训和教师教学能力培训的学分。
(二)学校提供校本培训“菜单”,让教师自已“点菜”。
教师自身素质发展各不相同,教育能力也各有差异,因此教师除参加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以及校内统一组织的新课程培训、教师教学能力培训外,还应根据自身需要选择一个培训项目。
根据我校教师现状,拟设菜单式培训项目为:1、普通话培训;2、计算机操作培训;3、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培训;4、科研方法培训;5、现代教育手段使用培训;6、教育理念培训;7、教师教学基本功培训。
(三)与兄弟学校进行合作,提高我校校本培训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要充分体现兄弟学校的领导作用,邀请他们对本校的校本培训进行指导、评估、反馈;采取请进来的形式,了解最新教育教学信息;同时要创造条件走出去,“开眼界、见世面”,借鉴兄弟学校的先进经验,提高我校校本培训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四)突出做好年轻教师培训工作
针对我校部分年轻教师现状,做好培训可以缩短这些教师适应、熟悉教育教学工作的时间,少走弯路,早趋成熟,为我校尽快培养出更多具有优良素质的骨干教师,为此学校要重点做好师徒结对活动与新教师教学基本功培
训活动。
在师徒结对活动中要求带教双方每月相互听课不少于2节;带教教师每学期应有重点地帮助新教师审议和修改2—4篇教学设计;每学年新教师应写一份结对带教的专题小结,由带教教师审阅并写出书面意见;每月及期末学校对各对子活动情况进行检查;对那些师徒配合好、进步显著的对子学校将定期给予表彰奖励。同时要求新教师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教学基本功。
(五)注意积累素材,建立校本培训的教材库。
校本培训是基于校内的培训,培训内容难以固定,也不易固定,因此我校校本培训教材拟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各“菜单”培训的教材,包括心理健康教育自考。2、新课程方面材料,包括新课程通识资料、各学科培训材料、新课程教学优秀案例等材料。3、本校教师撰写的材料,包括优秀教师教学(经验)案例等论文(案例)。以此为基础,建立校本培训教材库。
(六)及时做好培训资料积累及总结反思。
1、培训过程中要做好培训记录,包括参培教师、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时间,授课教师;
2、对本校开展校本培训情况进行检查,了解校本培训的实效。
3、每学期培训结束后写出书面总结;
六、经费保障和激励考核
(一)经费保障
为确保教师培训工作的顺利实施,学校多渠道筹措培训经费,加强对开展培训工作的条件建设。教师岗位培训的经费,实行学校、个人双方共同承担培训费用的机制,培训费由学校承担,教材费、考试费由教师个人承担。
(二)激励考核
1、学校将加强对培训过程的检查,及时总结经验,及时解决问题,每学期末表彰先进,确保培训目标和任务的完成。
2、教师参加校本培训的记录,是教师考核、晋级、晋升职务的必备依据,每一位教师必须按时按质足量地完成任务。
3、本次校本培训同时实行考核得分制,每学期教师参加校本培训考核结果得分与学期考核奖励挂钩。
具体操作为:
①教师的校本培训情况由领导小组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公示。
②教师的培训考核得分分为三个等级:
1、教师培训各方面成绩突出、自身素质提高较快、成为学校骨干教师或名师的得90—100分;
2、教师基本完成校本培训任务,获得一定成绩的得70—90分;
3、教师在校本培训中能参加但有欠缺,时常迟到早退,不够积极主动的得70分以下。教师不参加培训不得分。
第三篇:校本培训实施方案
校本培训实施方案
赵忠念
为一步进提高我校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育创新能力,提升教育理念、教育能力、科研意识和科研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特制定我校校本培训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校本培训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及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学习、研究新课程教材为重点,以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主线,以教师参与研究培训为主要形式,以培养教师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根本方向,以提高广大教师实施新课程能力和教育创新能力,培养一批专业型、创新型教师为目的,全面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二、校本研修领导小组:
为了更好地开展校本研修工作,完善校本研修机制,经校委会研究决定成立校本研修小组,具体分工如下:
组长:负责校本研修的组织与领导工作。校本研修的主要决策人和负责人,负责校本研修的总体策划,宏观调控及全面的研究和实施。
成员:负责校本研修的专门管理,组织和实施校本研修;各成员组织实施校长决策及负责校本研修、检查校本研修实施、协调各部门的工作、组织工作组和教师开展校本研修实践,实施研修计划、对校本研修的研究和实施进行指导、评估、调查、分析教师对校本研修的需求情况及对校本研修档案整理工作等。
三、培训目标 通过开展校本培训,促使广大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教育创新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全面提升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业务精良、胜任新课程教学,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充满生机活力的教师队伍。为全面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四、培训内容
围绕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提高业务素质和实施新教材能力这一目标,把师德教育放在首位,提高教师教育创新能力,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以活动为载体,对教师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使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师职业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强化教师自身修养,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
以教研组为单位,不断探索研训一体化,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信息技术培训通过自学与集中培训相结合,提高教师熟练操作多媒体及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能力;提高教师借助电脑获取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
教育科研能力是校本培训的一个重要内容,学校要树立教研科研意识,把培训和教育科研紧密结合,围绕新课程的实施,结合课堂教学,进行教学方法和教育科研基本方法的培训。要注重教师教学科研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引导教师从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提高教学能力,提高教育科研的专业技能水平。
五、培训形式
1、自主学习:教师自学,学校每学期推荐书目以及教育教学有关杂志,组织教师认真读书学习、交流研讨。让读书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学习成为教师的浓厚兴趣。
2、专题讲座:结合教育热点和教学实际,针对学校共性“问题”,聘请专家学者,开设专题讲座。
3、小组研讨:以教研组为单位,定期研讨学习体会、研讨教学体会、研讨课堂教学评价、研讨教学管理等。
4、教学观摩:学校内部教师之间,校际之间分层次、多形式组织教学观摩,形成制度。
5、参观考察:组织校内、校际之间教师教学交流,传授好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外出考察学习,取长补短。
6、专项培训:根据不同时期教师继续教育的应急任务,集中进行短期培训;对教师职业道德高尚、教学能力水平突出,有培养前途和潜力的中青年教师,与研研室合作,重点培养,研修提高,培养研究型、专家型的骨干教师。
六、保障措施
1、加强对校本培训工作的领导
学校是校本培训基地,建立由校长任组长的校本培训工作领导小组,依托校内教科研机构,确定专人,具体组织实施校本培训工作。认真制定校本培训发展规划与培训计划,要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工作实践,紧紧围绕学校发展和教师需求这个中心,探索符合学校发展特点的校本培训模式,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2、完善校本培训的管理体制
学校制定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内容,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实施。对培训质量、培训效益要及时进行考评、评估与反思,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将培训的考核与期末教师考核结合起来。
3、落实校本培训经费
学校积极采取措施,保证对校本培训的经费投入。教师外出培训,应按规定报销有关费用;要积极改善办学条件,配备教学设施,逐步实现培训手段的现代化。
七、建立教师研修档案
学校集中培训做到有时间、有内容、有人员、有考勤记载、有考核,真正做到有安排、有实效,将教师的校本研修与考评紧密联系起来。
第四篇:校本培训实施方案
2012年教师校本培训方案
为贯彻落实《安国市教师进修学校关于开展以骨干教师成长带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计划暨校本研修的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确保“十二五”继续教育工作顺利实施,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安国市小营中学校本培训方案》。
一、基本情况
我校教职工94人,其中教师82人,大专以上学历73人,合格率为100%,而本科学历达54人,占教师总数的82%;中学高级教师8人,中学一级教师26人,初级职称人32。学校现有保定市级骨干5人,安国市级骨干教师15人,校级骨干14人。保定市级、安国市级、校级三级骨干的格局基本形成,占全校教师总数的1/2以上,他们既是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主体力量和生力军,又是促进教育发展的引领者。在新课程日益深化的今天,迫切要求教师与课程共生长、共发展,如何造就一支具有现代教育观念,较高教育理论水平,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能够起到示范,辐射、指导作用的各级骨干教师队伍是当务之急。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以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为依据,以切实推动我校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核心,全面贯彻教育部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最新精神,结合我校教师实际,用“科学发展观”总揽教师队伍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力争在2015年把我校中学教师队伍建设成为高素质、高效能的中学教师队伍。
三、培训的原则
以21世纪对教师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为宗旨,坚持继续教育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全员培训与自主学习相结合、长期培训与阶段培训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结果与聘任相结合的原则。
四、理念
以教师发展为本,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扎实有效地实施教师培训。
五、培训对象
培训对象是指学校的所有教师。根据我校年轻教师较多的特点,将教师分为六部分: ⑴新上岗的教师
⑵教育教学能力相对较弱的教师 ⑶新调入学校的教师
⑷具有发展潜力的青年骨干教师 ⑸三级(区、市、校)骨干教师 ⑹班主任教师
六、目标
(一)总目标
1、形成一支具有一定规模的适应课程改革需要的现代型教师队伍。
2、形成一批在课程教材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上有一定教科研能力的研究型教师。
(二)具体目标
教师群体政治思想及道德修养好,师德水平高;具有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功,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能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教师大专以上学历达到100%,大学学历不低于60%;
培养出保定市级骨干15人,安国市级骨干40人。使教师的整体水平居于全市前列。
1、新上岗的教师,以树立正确的职业信念,巩固专业思想,熟悉有关教育政策法规,熟悉教材教法、掌握基本教育教学技能、尽快适应教育教学为为目标。
2、教育教学能力相对较弱的教师,以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技能和教学方法,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适应教改需要为目标;
3、新调入学校的教师,以熟悉了解学校、尽快融入教学体系和教师群体为目标;
4、具有发展潜力的青年骨干教师,以继承和发扬名优教师优秀教育思想和成功经验、形成教学风格和特长,由“ 经验-技术型”向“实践-反思型”转变。
5、三级骨干教师,以发挥他们的带头和示范作用,使其尽快成长为市、县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促其这部分教师尽快由“反思型”向“学科专家型”的角色转变为目标。
6、班主任教师,以培养他们的组织管理能力为目标。
七、措施
(一)提高对校本培训的认识是做好工作的关键,要加强学习,把校本培训与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办有特色结合起来,切实搞好培训工作。
(二)加强校本培训的组织领导,加强过程监控管理和考核评价工作,做好相关记录,认真落实培训方案。
(三)走出去,请进来。交流教改观念→互听教改课并进行研讨→教改展示课。
(四)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指派他们承担学校子课题负责人,设计方案,组织实施,在理论与实践两层面都提高,促其向研究型教师发展。
1、保定市级骨干教师
每位教师每学年须上交流课(校内)、指导课(基层)、示范课(学区)各1次以上、经验交流(讲座)1次;
指导培养市级以下骨干教师5名以上;
每学年完成指导培养教师方面的经验文章1篇以上。
2、市级骨干教师
每位教师每学年须上交流课(校内)、指导课(基层)、示范课(校际)各1次以上,经验交流(讲座)1次;
指导校级以下骨干教师3—4名;
每学年完成指导培养教师方面的经验文章(成果)1篇以上。
3、校级骨干教师
每位教师每学年须上交流课(校内)、指导课(村级或教研组)、示范课(校际)各1次以上、经验交流(讲座)1次;
指导农村教师3—5名;
每学年完成指导培养教师方面的经验文章(心得体会)1篇以上。
(五)校本培训与课题研究相结合。确定学校教科研课题,成立若干子课题小组,把每一位一线教师依据任教学科和专业特长编入课题小组,定期开展活动,加强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六)师徒结对
(七)推动“四个一”活动。即教师每学期研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每月研读一本业务杂志;每学期上交一篇教学一得;每学期上一堂教改课。
(八)充分利用每周各教研组活动时间组织教师培训、研讨。
(九)为每位教师建立“十二五”继教档案,及时收集相关资料和成果。
八、实施办法
1、学校根据安国市实施以促进各级骨干教师迅速成长,并带动本市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计划的精神,制定本校关于促进各级骨干教师成长并带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研修规划及本学的实施意见,并负责组织实施;
2、保定市级骨干原则上由县市牵头,各学校配合;校、县市两级骨干由学校具体实施,教育局,进修校协调、指导;
3、学校根据本校各级骨干教师成长及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活动开展情况,做好学校资料管理工作,并建立好各级骨干教师成长人头档案,进修校建立相应的学校及个人电子档案,实行动态管理;
4、各级骨干教师须根据以上情况,把自己的成长融入学校校本研修之中,制定相应的指导培养计划,采取“走下去、送上来”,“手拉手”,“结师徒”等形式进行;
5、学校被指导教师作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虚心学习和请教,促使自己向教师专业化方面发展,发展情况纳入教师教育规范性学时。
九、组织管理
(一)成立校本培训领导小组
1、成员:
组 长:焦计军(校长)
副组长:袁贵龙(教科室主任)
组 员:陈文宪(副校长、工会主席)
郑光辉(副校长)
赵芳(教导主任)牛伟鹏(总务副主任)
石丽芝(语文教研组长)朱丽娟(数学教研组长)
王静(英语教研组长)周路刚(理化教研组长)
侯立凯(政史教研组长)
安会琴艺体教研组长)
2、职责
(1)组长是校本培训第一负责人,宏观调控和指导方案的落实情况,定期组织领导小组成员汇总情况,研究改进措施。兼效本培训任务。
(2)副组长是校本培训的具体负责人,负责方案的制定和修改工作并组织和协调培训方案的落实;组织考核工作,并做好培训纪录,整理存收档案资料,每学年做一次工作总结。
(3)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负责组织实施与教学有关的教研、科研活动,负责聘请指导教师,组织教学基本功的培训与考核,做好相关记录。
(4)工会主席负责组织实施德育课题的有关的培训活动,组织师德培训与考核,做好相关记录。
(5)教科室负责组织实施现代信息技术培训,做好相关记录。(6)总务主任负责后勤保障工作。
(7)学科教研组长负责组织本组教研工作,做好相记录。
十、经费保障措施
根据教育部“十二五”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计划中“创新内容、方式和机制,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落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培训经费占到公用经费相应比例的政策”,实行市校统筹,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保障机制,以及政府、学校和教师个人培训成本分担机制,确保本项工作顺利实施。
教师培训与培养是一项终身的工作,见效慢,各校要着眼于长远,站在切实推动全县教育事业的发展的高度,以学校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为主体,全面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努力实现教育均衡发展。二○一二年九月二十日
第五篇:校本培训实施方案
校本培训实施方案
为了更好的贯彻市局文件精神,使我校的校本培训工作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结合我校本教师教育的有关内容,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全方位、多形式、多层次开展教师校本培训,努力建立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
二、培训内容和目标
1.开展教师专业化发展与教育创新“大家读”为主题的全员培训与研讨活动。重点围绕怎样才能成为好教师、怎样才能上好一堂课、怎样才能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目标、如何实施教育创新等内容实施培训与研讨。通过研读教育名著、与大师对话,深刻反思教育教学行为,不断加深教师专业化发展与教育创新重要意义的理解。通过开展“教师读书屋”活动,举办专题讲座、不同层次的对话交流、网上论坛等,进行教育理论知识、方法、技能学习及了解教育教学行为反思,引导和帮助广大教师从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进步,全面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从事现代教育的能力与水平。
2.开展校本培训“手拉手”对口联系活动,积极开展区片之间、校际之间的交流与学习,达到优质资源共享、理念共享、管理共享,并通过高校对学校的定向指导,推动学校以校为本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与水平,促进现代化学校制度的建立和校本培训工作的均衡发展。
3.建立校本培训管理制度和评价制度,启动校本培训示范学校评估工作,年内推选出首批校本培训区级示范学校。以点带面,促进校本培训全面展开,争取创建校本培训市级示范学校。
4.以校本评价、校本管理、校本培训、校本课程开发为重点,开展校本研究行动。一是校本研究的对象要立足放在解决新课改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放在新课程理念与教育实践结合产生的新困惑上。二是校本研究的主体是学校的广大教师以及广大学生家长。三是校本研究的方法需要各种教育科研方法的综合运用,如观察、访谈、调查、总结、分析—综合、归纳—演译、比较、预测等。可灵活选择和确定研究方法,如行动研究法、实践反思法、个案研究法等。四是校本研究可通过教学笔记、教学日记等形式将研究对象的发展状况或发展过程如实地记录下来。同时,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行为、自己与研究对象相互作用的过程进行描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反思。五是校本研究价值取向的应用性、创新性。校本研究的启动,为学校引导教师理性反思教学、搭建展示自己研究成果的平台,实现了学校整体绩效的提升。
三、几点建议
1.校长是校本培训的第一责任人
校本培训以任职学校为中心,学校管理者有着广泛的自主权,培训人员、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培训方式都可以由学校自主决定。校长是校本培训的第一责任人、是校本培训的设计者和负责人,全面负责本校的教师培训,同时成立专门的师资培训机构具体组织、协调
和领导教师培训工作。
2.争取实现校本培训的全程化
将校本培训贯穿于学校改革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贯穿于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全过程,贯穿于教师事业生涯的全过程,顺乎终身学习的要求。因而要力争实现校本培训的全程化,使每位教师都能成为学生终身求知和不断发展的导引和典范。
3.加强管理,完善制度
要依法保障教师参加培训的权利,并将教师参加培训列入教师考核的内容填入《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证书》,作为教师职务聘任的条件。对教师参加培训实行考核和成绩登记制度。没有参加培训或继续教育学分达不到规定标准的不能参加职称评聘。要积极鼓励支持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创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良好制度环境。
校本培训实施方案
单位:三合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