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题阶段总结

时间:2019-05-13 01:35: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课题阶段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课题阶段总结》。

第一篇:(新)课题阶段总结

“培养林区学生数学学科自主探究学习能力,促进综合素养的提高”课题第一阶段小结

小学数学组 结合我校教学的实际情况,我们成立了“提高林区学校小学数学学科综合素养的研究”小课题组,学校领导对课题研究工作非常重视,课题一经立项,马上就召开了专门会议,对课题的研究工作进行了部署。我们按照制定的课题研究计划,大胆实验,不断探索,取得一些成绩。现对课题研究实验情况做以阶段小结 :

一、加强理论学习,以先进的教育理论支撑课题研究

教育科研必须以教学实践为基础,但离开了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的实践就谈不上科研。自从我们这个课题被批准立项之后,全体数学教师在数学组长的带领下围绕本课题的研究,我们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科研方法,大胆创新,在平时的工作中及时发现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有意识地进行针对性研究。我们还经常广阅群书并上网搜寻有关的理论文章,和课题小组成员学习。同时,不断提高业务能力。积极参加学校各类大型赛课,如青年教师电子白板课堂教学展示,教育局推门课 ,参加骨干教师评选课等等。通过亲自参赛和广泛的听评课,吸取他人之长,完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并参加教学论坛,学校业务理论培训,自学新课改理论知识,为课题研究的实验工作做好准备。

二、进行调研,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现状。

经过学习课题方案和课题培训学习,我们全体课题组成员以百倍的信心和热情投入到了实验研究之中。首先,我们认真讨论研究,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其中从自主预习,课堂学习、家庭作业等角度来了解学生数学学习中出现的问题,通过调查发现了部分学生有预习意识,但是没有预习方法。从问卷情况来看,学生数学学习主要来自课堂老师的教授,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太差,没能有效的利用课余时间,能主动预习的学生太少,即便是有提前看书的学生,他们的目的性也不强,多是泛泛地看看,没有问题意识。

三、不断探索,积极尝试。

在第一阶段的课题研究中,我们把工作重点放在在数学学习中如何指导学生预习。

1.树立学生预习意识,培养预习兴趣。通过对学生进行交谈调查,我们了解了学生做预习的习惯和能力等情况,摸清学生预习情况,表扬鼓励优秀者、积极者。进行预习与不预习的对比测试,并开展预习好处多大讨论。给学生提供预习作业的展示平台,开展进行预习经验的交流总结会。通过各种方法形式使学生在实践中意识到预习的重要性,树立强烈的预习意识,体验到预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产生预习的兴趣。

2.教会学生预习方法,开拓预习视野。要让学生的预习落到实处,行之有效,最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预习方法。一方面给学生上预习指导课,教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预习方法。另一方面在平时课堂上渗透学法指导。教学时有计划、有步骤,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预习情况要落实到预习作业中,要检查、督促、总结。

3.不断修正和完善预习作业的设计。在实施课题研究阶段中,不断修正和完善预习作业设计,并在每一新课前,都根据自己任教班的实际情况,把预习提纲整理,然后印发给学生进行预习。

4、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根据自己的预习要求,设计适合学生的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预习要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问,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来检查他们的预习效果。

5、及时进行评价。我设计了预习评价表,从自身、家长、组长、老师几个方面准确的对学生评价,也能鼓励孩子的主动预习热情。

四、预习作业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在课前预习中,学生有被牵着鼻子走的现象,特别是一些方法性和探究性比较强的内容,学生在预习中,往往被教科书或者老师预设的环节所束缚,学生在尚未思考之前,一条解决问题的方法已经摆在他们的面前,学生解决综合性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提高。

对策:预习作业不能千篇一律,必须创造性的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不盲目的让学生看教科书,而是通过问题的引入,精心设计预习题卡,使学生深刻理解这些数学方法的特点,使学生明白为何要选择这种解题方法,而不是其他数学方法。

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自主预习是孩子终身学习的第一步,今后我们将把学生自主预习作为课堂教学的起点,并把学生的预习情况生成与课堂教学有机融为一体,作为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2015年5月20日

“培养林区学生数学学科自主探究学习能力,促进综合素养的提高”课题第二阶段小结

小学数学组

在对第一阶段课前自主预习研究基础之上,为了有效的把课前自主学习和高效的课堂教学结合起来,第二阶段我们对学生的小组自主学习进行了研究。在这个研究的过程中,搜集了很多的资料,有小组合作单、教学设计、小组评价表、过程性检测和理论上的阐述,从上述的资料中已经可以看出小组合作水平的提高可以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增强。而小组合作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发挥、体现、延展自主学习能力的最佳平台。特对本阶段进展做以下总结:

一、实验方法:

(一)学习理论 确定目标

第二阶段课题实施一开始,我们全体参与课题的数学老师根据子课题实验要求,精心编写了实验方案,保证实验活动的有序、正常开展。通过学习《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以及合作学习的相关理论,确定开展小学数学合作学习中学生分组方法、学习内容选定、学生学习方式、学生合作方式、学生积极性提高方法以及合作学习中评价体制等的研究。

(二)定期研讨 促进提高

课题研究的主阵地在课堂。课题研究实施以来,我们就把课堂研究作为重点,在具体的教学中去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实验期间课题组每位老师始终坚持两周开展一次公开研讨的课堂教学活动,再进行集中研讨,利用集中研讨的时间,针对实验目标,开展评课、教学反思交流、集体备课等活动。

二、实验过程:

(一)合理分工,明确职责。

小组内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纪律监督员、归纳员各一名。小组长选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学生担任。小组长的主要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记录员的职责是将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记录下来。汇报员的职责是将本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后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纪律监督员负责组织好本组纪律。当然,各组成员的角色定期转换。(二)、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1、独立思考的习惯,以避免小组交流“人云亦云”盲目从众的现象。

2、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的习惯。

3、认真倾听的习惯。

4、遵守课堂纪律和合作规则的习惯,避免不必要的争论和争吵。

(三)、给学生提供充裕的合作学习时间。

没有一定的时间,合作学习将会流于形式。以前,布臵完任务,几分钟后就让学生汇报,结果由于学生探究不透彻以致于回答问题时自信心不足,支支吾吾,小组合作没有发挥作用。现在的课堂上,基本能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讨论、交流的时间,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上台汇报。其他小组同学根据他们的汇报情况进行补充、更正。当然,在合作学习之前,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因为只有当学生在解决某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有成效。

(四)采用多样化的评价。

正确的评价对每一位学生都有激励促进作用,我们设计了合作学习评价表,通过学生自评,组长评价,和老师评价来完成。

三、出现的问题和及对策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孩子可能年龄较小,自控力较差,自我管理能力差,很多孩子不能很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对策:除了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合作技能以外,经常性的开展小组间的竞赛。如在小组合作的汇报环节,找一个配合默契的小组进行展示,让学生在观摩的过程中明确小组合作的真正意义是什么?要如何进行相互沟通和配合。从而带动全班同学

现在我们的孩子已经能够在小组学习中受益,能够和同学们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虽然学困生的被动性还比较强,但受到同组人的感染,也有了很强的参与意识。有效的课前预习和自主合作学习相结合,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下一阶段我们将从课上的自主学习延伸到课后,对孩子的课后练习和课后整理复习进行研究,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015年7月20日

“培养林区学生数学学科自主探究学习能力,促进综合素养的提高”课题第三阶段小结

小学数学组

在新的课程理念下,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今天,再用以往的作业观来对待学生,显然已不能适应新的要求。本阶段我们大胆实践,观察与分析学生的作业状况,分层布臵作业,让学生从心理上接受作业。经过三个阶段的实验,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做到课前自主预习,课上自主探究,课后自主完成作业,体会到数学并不那么枯燥乏味,离我们并不遥远,原来它就在身边,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现回顾如下:

一、具体工作:

(一)、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设计多样性作业。

应试教育的观念应该摒弃,但扎扎实实的基础知识练习不能丢弃,有关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形成,还是需要一定的练习作保障。根据这一理念,我们设计了一系列的针对性的练习,具体将作业分为“基础题”、“必做题”、“选做题”三个层次。

(二)、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设计多层次作业。

1、作业量分层。每课的基础性练习,必不可少,以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至于教师结合教材设计的一些拓展性练习,他们可以选做或不做。

2、作业难度分层。针对学生数学能力有差异的客观事实,重视找准每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他们确定相应的目标,设计难易有别的作业。请学生自由选择,并根据他们的自身水平,确定为基础、提高、拓展三级目标。

3、完成作业时间分层。数学课程必须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在完成作业时间上分层要求,能有效保障后进生“吃得了”的问题。对于成绩好的同学可以是“堂堂清”;对于中等成绩不能进行“堂堂清”的学生就进行“天天清”、“周周清”。对于学习非常困难的学生就在课后老师单独辅导后再做天天清。

二、研究成效

通过前一阶段的研究,作业分层设计的实验已经初见成效:

(一)、改变了原来“一刀切”的现象,使优等生能吃得饱,学困生能“吃得了”。极大的挖掘了学生的潜能,保护了学生的自信心。在这样的氛围下,师生关系也更为融洽了。

(二)、课题组的老师们深刻体会了作业设计的重要性,能紧紧围绕“有效”布臵与批改课堂作业,教学的效果有很大提升。

三、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一)、习题形式单调,内容陈旧。主要以计算题和应用题为主,不能从多方面锻炼和训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对策:作业设计按照“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原则,选做题要源于生活,综合性强,覆盖面广,不同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不等量的题。

(二)、分层作业对于教师的备课量、批改强度、分层辅导等的要求也就越高,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更多,如何能在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同时探索更有效的方法措施来缓解教师过重的压力。

对策:巧妙地把教师批改、学生互相批改、学习小组批改、教师当面批改相结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缓解教师由于分层作业带来的压力。

四、努力方向:

在今后的课题研究中,我们将且行且思,且思且行,最大程度的发挥课题研究的导向作用。并把自主完成作业与自主预习和自主探究紧密结合,真正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下阶段我们将研究学生的自主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的整理复习能力。从而全方面的提高学生从课上到课下的自主学习能力。

2015年11月20日

“培养林区学生数学学科自主探究学习能力,促进综合素养的提高”课题第四阶段小结

小学数学组

数学组子课题《培养林区学生数学学科自主、探究学习能力,促进综合素养的提高》课题研究工作在不断地学习和摸索中结束了第四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我们全体数学教师经过商议,继续巩固前三个阶段的实施方案,同时把本阶段重点放在单元知识梳理,完善自我学习能力上。在学生自主预习、探究、完成作业的基础上,自主的进行单元整理和复习也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技能。学生通过对所学知识的整理、归纳,可以系统的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思想方法,形成明晰的知识网络和稳定的知识框架。多角度、多层次的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达到融会贯通。现将本阶段的研究总结如下:

一、重构课堂模式,让“归纳与整理”成为复习课的重心,培养学生归纳与整理的主动性。

组织学生“归纳与整理”时,我们设计了单元“归纳与整理”单,课上小组交流完善自己的整理单,形成“归纳与整理”简单文稿,在交流中提出本组构建的知识网络,提出本组发现的本单元的重难点、易错点,展示本组根据本单元内容特点设计的综合练习,在此基础上及时进行归纳小结,恰当评价,指导全班同学综合大家意见对所学知识进行提炼性概括,优化和提升,形成相应知识网络。

二、有效培养学生“归纳与整理”的兴趣和习惯。

鼓励学生独创各种复习形式,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设计自己的复习单,制定单元知识盘点—易错题警示—错题就正本—单元检测等。让学生通过打擂台的形式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复习形式,每单元评一次,每学期再评一次,评出冠军小组,优秀个人加以奖励。在形式多样的复习中体验,进而完善富有个性特色的“归纳与整理”。

三、重视开发相关学习资源。

“归纳与整理”重在有效激发数学思维,开阔学生数学眼界,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将课前、课内、课外,学校、家庭、社会密切联系起来,丰富学生的数学素养。比如教辅材料中一般学生从不阅读的关于本单元的综述部分也可以成为借鉴参考的部分,数学课外书中与本单元相关的知识,生活中与此相关的内容也可以为“归纳与整理”提供养分。

四、提供“归纳与整理”展示专栏,鼓励张扬个性。

复习课重要的是让每个孩子通过复习课的梳理、练习、思考、实践进一步完善原有的知识网络,学会复习整理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学习张扬个性化的学习成果。我们会在复习课结束后,请学生根据课上的学习,结合自己原先的“归纳与整理”设计,进一步完善。可以以单元学习心得、单元学习小报等形式在“归纳与整理”专栏进行展示,并且进行评奖。

五、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一)师生交流时,学生原有知识结构不完整,遇到不愿说、说不准、说不全的现象。

对策:在交流汇报之前,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对本小组的整理复习卡进行系统归纳,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最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交流,做到以优带差。

(二)对优、差生的提问到底怎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

对策:应做到五多五少:多问差生,少问优生;多问异同,少问定义;多些耐心,少些急燥;多些追问,少些质问;多些表扬,少些打击。

现在我们的学生已经能在教师的启发下,慢慢学会了把握单元学习内容的结构和重难点;慢慢学会了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质疑别人的“归纳与整理”结果;慢慢学会了向同伴学习丰富自己的“归纳与整理”成果,并自觉养成了整理错题的习惯,在推动学生思维的基础上,有效提升了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积淀。

2016年3月25日

第二篇:课题阶段总结

小学数学新知部分设计策略的研究阶段性总结

一、问题提出:

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它是一门运用系统方法科学解决教学问题的学问,它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宗旨。具体而言,首先是“我要去哪里”,即教学目标的制订;接着是“我如何去那里”,即包括学习者起始状态的分析、教学内容的分析与组织、教学方法与媒介的选择;再是“我怎么判断我已到达了那里”,即教学的评价。教学设计是由目标设计、达成目标的诸要素的分析与设计、教学效果的评价所构成的一个三环节六要素的有机整体教学设计。具有说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最后教学设计是以系统方法为指导。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第四,教学设计是提高学习者获得知识、技能的效率和兴趣的技术过程。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当前我区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设计不容乐观,存在的的问题主要表现以下4个方面。

1、受惯性思维的影像胆子小,放的不够。在学生的“学”的活动设计较给力不够。

2、为了满足家长高分需求,重视知识结论快速形成,缺少对知识结论形成前学生思维的发展。

3、设计流于形式,没有针对性。

4、教学时间分配不够合理。具体表现是教师“教”的多学生“学”的少。

通过前期小课题实施,少部分教师在课堂 “讲的”少了,在它们的课堂不教或少教已经是常态。通过小课题研究它们对数学教学本质问题的认识达成共识:数学知识重要,但是比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学生所付出的思考,问题解决过程中学生能力形成提升和思维发展才是数学教学根本所在,新知建构部分设计有了质的变化,能围绕“学的活动”来设计教学。活动设计既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适当知识建立有机联系,又能激发学生复杂的思维和高水平的认知,外部实践活动完成实现向思维内在过程的有效转化,提升活动内在的思维品质。活动设计具有针对性,层次性和实效性。活动设计保证学生有一定的探索时间和空间,并有丰富的活动资源与材料作为支持条件。但是,多数实验教师们形似神离的课堂教学还令人担忧,课堂上学生动手操作,目的性不强,教师不是很清晰操作什么?为什么操作?导致为操作而操作,实效性不强。这种外在的操作和内在的思维活动对接不上的操作,意义不大。教师的指导力度不够。操作之后的观察,比较,猜想,判断、推理、验证的心智活动和之前操作活动没有对接。数学课没有数学数学味道。有的动手操作在热热闹闹中失去它真实点内涵。时间分配不够合理。大部分学生喜欢动手操作,但课堂组织形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放开后,完成教学任务与课堂教学时间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

二、研究过程与方法

该课题研究所用到的是调查法、案例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教育研究方法,本课题研究之所以采用该方法是因为只有通过调查和案例研究对比才能使得参加研究的教师改变自己设计,使得课堂教学实施有真正改变,课堂掌控在学生这里,问题让学习发生,使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思维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升,学习愿望得以满足和延续。使得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

(1)对比法:每个研究团队开展平行班对比研究,从实验班级和非实验班级兴趣、知识的理解程度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灵活度加以对比分析,形成量化表。表格由明生路小学张任峰制定。

(2)分析法:组织研究团队对名师课例进行深度研究。对准新知设计展开设计及意图剖析。结合自己的设计深度分析。量表由工农兵小学乔艳华完成。

(3)缩小研究内容,本学期研究内容设定为数与代数领域,每位参与研究教师要有具体分工,负责的项目落实到位到人。

每位参加实验的教师先设计学生活动设计目的、活动流程、活动时间、活动材料、活动要求和活动报告单等等。然后在集体交流确定学生操作活动设计流程,在确定实验教师试教,最后共同研讨反思效果,同时形成调整后二次备课教案,再由另一名教师试教,在研讨,最后形成文字和音频视频材料上传QQ群或博客共享。设立五个研究点校每所学校实验每个月开展4次实验研究。

通过研究进一步清晰建构主义教学要求。传统的教学,学生通常选择缺乏“认知冲突”的学习道路,也就是说学生倾向于选择对他们没有难度的任务。而在建构主义教学中,学生需要面对要求体现认知复杂性的真实世界的情境,这对他们无疑是个挑战。因而,学生需要采取一种新的学习风格,需要采取新的认知加工策略,需要形成自己是知识与理解的建构者的心理模式。如果学生缺乏管理自己学习的机会,他们就不可能成为自主的思考者和学习者。但建构主义教学也不能一下子完全让学生管理自己的学习任务,因为,高度认知复杂性的学习环境可能让学生感到不知所措。所以,在建构主义教学中,教师应该时刻注意让学习任务始终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提供一定的“支架”和辅导。同时“支架”应该随着学生理解的深入而逐步拆减或重新组合。学生应该在教师的帮助下,发展自己控制学习过程的能力。学生应该认识到成为一个自我控制的学习者的重要性,并且努力学习一些自我控制的技能和习惯。学生应该积极地融入到建构主义教学日程中,积极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方式中。

三、研究成效

目前通过教师们案例对比研究和反思交流,在教学设计基本能解决以下问题。达成如下共识:(1)教师们对教学内容的深广度能恰当把握,在发展学生的“潜在水平”,“现有水平”方面有了清晰的认识。(2)教学容量掌控合适。既避免容量过大,完不成教学任务,又要力戒容量小、密度疏,学生因吃不饱而“开小差”。(3)教学内容重点突出,难点有突破措施。对多数学生熟悉、理解的内容,教师只作提示和点拨,引导学生调动自身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对重点内容则不惜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充分理解教材;对难点内容应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4)教学内容的组织、排列、呈现方式恰当,练习的配置、方式方法要精心设计。(5)在注意知识传授的同时,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蕴涵的智力因素和情意因素,培养学生的能力和非智力品质。通过研究教师们进一步明晰了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学评估等子系统都有深刻理解和把握,在教学实施中感受到各子系统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诸子系统中,各子系统的功能并不等价,其中教学目标起指导其他子系统的作用。同时,教学设计应立足于整体,每个子系统应协调于整个教学系统中,做到整体与部分辩证地统一,系统的分析与系统的综合有机地结合,最终达到教学系统的整体优化。

32位实验教师们逐渐将理论融到到实践中来,能将建构主义理论指出的:学生获得数学知识需要经历从具体操作到表象操作,再到形式操作的过程。将学生的动手操作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和条件,作为是思维训练的切入点。实验教师们对课堂上干什么?怎没干?为什么这么?愈来愈清晰,课堂上学生动手操作目的性强,外在的操作和内在的思维活动能够有机结合对接。在实践中有两位年龄50岁多岁的老教师做的最为突出,主动约我去听她们的课,《垂直于平行》一课,完全按照建构主义来完成教学的,教学建立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学生在课堂上经历猜想、判断、验证、分类、归纳等一系列心智活动,学生通过想一想、画一画、分一分、说一说、辩一辩等活动,让学生真正经历从不会、到会。从不完整到完整。从不清晰到清晰,不科学到科学认知全过程。学生最终是通过自己思考和同伴交流获得平行于垂直的概念,课的设计凸显了“学习者”和“经验”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价值。彻底瓦解了“理念记忆+机械应用”这一模式。学生的学在前,教师的教在后,独学、对学、群学认知流程最大限度实现学生主体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可谓学生“学”的主动,教师“教的轻松”。再如《烙饼问题》,“通过直观教学和实际操作来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给学生困难去解决,给学生时间去思考,老师很好诠释了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印证了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数学家皮亚杰曾说过“智慧自动作发端”,精辟地论述了“心”与“手”、“智慧”与“动作”的密切关系。这样的课堂孩子给孩子带来的是会学习,乐学习,善学习,不再把学习当成痛苦的事情。《除法复习课》,《大数的认识整理与复习》也在像传统的复习课教学发起了挑战,孩子亲身经历知识的梳理过程,培养学生自主获得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篇:201课题阶段总结

2013-2014学第一学期

课题研究个人总结

今年我校申请了市级课题《构建和谐课堂减轻农村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策略研究》的课题,我作为课题组的成员,经过一学期的学习、研究和实践,已初

见成效,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一些总结:

一、本学期在课题研究方面我主要做了以下几个工作:

1、学习教育理论,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

2、每月按时参加学校的课题集中研究学习和集体备课活动,并认真撰写学习笔记。

3、根据课题组制定的研究计划,本人认真准备课题研究课,及时听取课题组其他成员的意见,不断地使自己上的课体现自己的研究意图。同时积极学习其他成员的课题研究成课,博采众长不断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

4、跟踪观察学生个案,并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在课堂和课后积极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心理品质。每月都详细做好观察笔录。

5、每月及时把科研进展情况和个案分析发表在课题组邮箱内,以便课题组老师们共享。

6、在课余和休息时间浏览课题组其他成员老师的课题资料,互相学习沟通。

二、及时总结,认真做好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课题研究课,是教师走向成功的开始,我能积极参与上课、听课和评课活动。一学期来,我能积极参与课题组的上课、听课和评课活动。本学期,我上课题研讨课一次,并能提前把研讨课的教学设计和说课稿上传到课题组邮箱内,根据课题组教师的意见修改自己的教学设计。课后,我能虚心听取其他成员的意见,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总结教学方法研究的点点滴滴。对于课题组其他成员的研讨课我也总能认真听、认真记,诚恳的评价,撰写听课感受。通过评课、上课,我觉得自己收获很大,学到了很多新的教学理念。

三、对课题研究的一点思考。

1、研究水平还有待提高,还要认真学习理论知识,不断给自己充电,提高研究水平。

2、研究还不够深入,虽然有了些眉目,但还是有些棘手,有时候还会糊涂茫然,思路不够清晰。

3、研究意识不够,对材料的收集积累意识不够,及时总结意识不够,致使不少工作虽然做了,但没有留下相应的第一手材料,尤其是学生方面的材料,为后面的总结、分析等工作带来了困难,这是我们以后

要努力做好的。2014年1月3日

第四篇:课题阶段总结

初中语文课堂激情教学研究课题阶段性总结

一、课题研究的价值

激情是语文的底色,是语文教学的生命。激情是一种投入,是一种思维、智慧和情感的全身心的投入,一种自文本开始,由全身心文本“共鸣”引发的生活和心灵的对话,一种自师生心灵深处生发的独特的思考和情感体验,一种洋溢在课堂内外无处不在的语文的生命活力。发挥好语文课堂激情教学,不仅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产生积极的影响。语文教师营造的“激情课堂”就是星星之火,能让学生这一片干枯的急需迸发求知热情的草原,呈现燎原之势。有了激情,教师的语言、动作、体态就特别能表情达意,传情传神;有了激情,教师的思维将更敏捷,思路将更清晰,思想将更活跃,感情将更丰富;有了激情,新课程理念活了,钻研教材活了,运用教具活了,采用方法活了,课堂就充满了活力,就充满了灵性;有了激情,听说读写的指导,自主、合作、探究的组织,综合实践的安排,都会得心应手,事半功倍。有了激情,就让教师有了魅力四射的形象、内蕴、人格、技巧等,让学生心服口服,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其课堂就有了魔力。《语文课程标准》上要求的“培养人文性”“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意见”等等,就会自然而然地在热情洋溢的氛围中进行,学生定会在不知不觉中被吸引、感染、熏陶、内化、提高,正所谓润物细无声。由此可见,激情课堂教学在语文教学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很有发展前景,有了激情课堂教学,《语文课程标准》上提出的好奇心、求知欲,自主、合作、探究,自信心、好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观等等理念都能逐步得到落实、发展„„因此,激情语文课堂教学很值得我们去探讨,并将会探索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得到落实的有效方法,找到使课堂教学生动起来、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切入点,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初步研究成果的应用上看,都很有研究价值,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及应用价值。

二、研究进展情况

在研究中,进一步明确了各自的职责,认真规定了各个参与老师的阶段任务,并要求完整全面的记录整个研究过程,写好调查小结和心得体会,及时提交研究论文等。这样才能能更好的在课题研究中发挥每个人的作用,也能准确、真实客观地反映实验情况及效果。并且建立了课题组档案,确保材料及时归档。

目前,课题研究进展顺利,研究情况如下:

1、创设情境,用激情点燃学生。

通过情境创设使学生不断意识到以前没有意识到的东西,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使学生的思维冲破定势思维的束缚,迈入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

2.注重价值目标导,着眼发展,着力基础。

从价值观上说,求真求善求美的统一应成为素质教育的目标,根据课程教材内容的特点,当然可以有不同的侧重,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就得着眼于各方面素质的发展,打好基础。这是从模式的目标要素、知情意行统一中“知”的方面提的。

3、积累激情课堂教学创设方法。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采取更多巧妙的手段激发学生的情绪。语文教师只有具备了充沛的激情,才能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才能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才能使师生在相互作用中进行智慧的碰撞、情感的交融和心灵的沟通。这样,课堂也就成了一个有丰富内涵的个性表演舞台,成了一方智慧飞扬的天地。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不断进行激情课堂教学创设方法的研究。在课本中和生活中不断提炼出与教学相关的方法。

4、提高教师激情课堂教学的能力。

加强语文教学的理论修养,提高教学实践水平是语文教师的应尽职责。语文教师理应进行一番深刻的反思和不断的探索。语文教师要努力探索一条适合自己教学个性的新路子。我们课题研究小组重视培养教师专业素质能力,通过集体备课、听各种优质课、交流课,讨论互评的方式,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在交流中我们博采众长、虚心求教,不断领略语文激情教学的无穷乐趣,不断产生语文教学应有的激情。

5、正确评价语文激情课堂中的“教”与“学”。

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他们天真烂漫的性格,好奇易动的特征,鲜活灵动的个性,自然决定了他们涌动的激情。而富有激情的语文教师,一般都善于通过自己积极的情感去唤醒和激励学生,以自身丰富的情感,挥洒自如地创设一个又一个巧妙的情境,强烈地感染学生的心灵,点燃学生内心深处情感的火花。通过激情课堂教学,改进教师的教学和激励学生的学习方式,评价语文的教学和学生的语文学习历程,学生学习的过程和关注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评价;学生在语文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评价等,使学生的情感、态度、能力、认知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6、致力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语文激情课堂中,研究学生学习观念,学习态度的转变过程,致力于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习惯的培养与“创新精神”的树立,致力于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逐渐转变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研究,致力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研究。

三、阶段收获

通过一年来的课题研究,参与的教师们亲身体会到:语文课堂激情教学使课堂成为师生情感和谐互动的统一体,使课堂充满了生命力和创造力,改变师生情感冷淡,课堂死气沉沉的情形。教师的激情成为吸引、感染、召唤着学生的力量,学生的激情则是对教师的认可、肯定、欣赏,课堂也因师生的激情而生辉,随师生的笑语而欢腾。这样的语文课堂突出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参与性、研究性、美育性以及注重个性、突现主体等特点,能够真正的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占据平等参与、民主研讨、独立思维、自主学习、自由发挥的广阔空间。让课堂在激情中扩大,又幻化成课文中的各种意境,收到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的效果,受到学生们的欢迎,效果明显。

(一)、经过一年的努力与辛勤的劳作,广大教师围绕课题,自觉思考探索,先行实践即时总结。做了一些尝试,在研究过程中,写了很多调查分析材料及学习心得,已经初具成果。教师们已经开展了课题研究示范课,并把教案及心得存档。带来丰硕的成果。这一年来,我们的实验老师积极参加课改实验,秦淑霞老师《信客》一课获加区一等奖,刘崴老师的《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促进感悟》、李桂老师的《语文教学情境如何创设初探》、杨坤老师的《作文教学如何创设情境》、陈伟老师的《教学过程中情境的创设》等。

(二)、及时汇总按时归档

课题研究组全体教师都能充分认识到档案在教育科研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提高档案意识,认真执行教育科研档案管理的有关制度;所有要求建档材料均已做成电子文件,每位参研教师都能认真负责、高质量的完成自己负责的科研任务,按期交齐材料;课题负责人做到及时整理各类材料、及时入档,负责档案管理。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探索实验过程中,我们先后召开了课题分析会、学情分析会,对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及时探讨解决使课题研究工作不断得以充实和完善。在不断总结经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进行更加细致的进行研究工作,通过一年的实验研究,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教师缺乏一定的研究理论。研究理论也可以说是教师在不断的学习中积累,需要在综合素养全面提高的基础上提升。

五、针对以上情况,计划采用以下改进措施:

1、加强教师理论学习,可以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方法,使老师的理论水平得以提高。

2、集中培训。开展课题研究理论讲座,提高参研教师的研究水平。

3、钻研教材。教师自己没有感情,就无法激起学生的感情。为此,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把握作者的思想脉络,体会作者感情的波涛,才能营造激情课堂。

4、课堂上注重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练习,掌握适合自己的方法。

从一年的课题实验,课改实践来看,激情课堂教学研究就是要培养学生:在激情中探索,在激情中成长;在激情中求异,在激情中创新;在激情中质疑,在激情中升华。语文激情课堂教学课题研究有待进一步的探讨和完善,以取得更大的成效。

第五篇:课题阶段总结

《构建小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课题研究总结 2011—2012下

从课题立项到实施已有半年的时间,我们对课题任务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各成员深入教学一线积极开展研究,到目前,已初见成效,现将阶段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一、课题研究采用的方法

1.文献考察及网上研讨结合法: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搜集、考察等理论学习,获得强有力的理论支持;通过理论培训、网上研讨等形式沟通认识,分析提高。

2.调查分析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情,确定实施进度,及时调整实施方法或步骤。完成了学生学习方法问卷调查情况与汇总,为本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3.资源归纳法:在实验或调查中做了详细记录,做好对照实验,详细收集了撰写论文等,为本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4.整合法:课题组全体成员,分工协作,集体汇总。

二、立项以来所做的的工作

1.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开展工作。半年来,课题组共召开2次会议,即于2012年3月14日召开全体课题组成员第一次会议,学习本课题开题报告,明确课题研究内容,按照开题报告中安排,明确分工,责任到人;5月9日召开第二次课题组会议,此次是由课题组负责人下到实验学校,分别与实验学校承担课题任务教师碰头,安排问卷调查工作,了解课题进展情况,加强理论学习,促教师教学理念的提升。2.组织课题组教师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做卓越的教师》等相关文献,了解同类课题研究的现状,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借鉴,为创新性研究奠定基础。

3.通过本校的《教科研简报》编辑了有关构建高效课堂的学习资料,使教师正确的理解了有效课堂的基本理念,基本标准和任务目标等。

4.进行学生问卷调查及分析。

2012年5中旬,设计出“问卷调查表”,于5月下旬,问卷调查负责人刘丽荣和许美丽老师分别对四年三班学生和六年八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后两位老师针对两个班级的问卷进行了统计汇总并完成了一份学习方法调查及分析报告,通过问卷的调查结果来看,70%的学生了解高效课堂,而20%的学生知道高效课堂,10%的学生对高效课堂不清楚,在回答现在的课堂学习模式和原来的学习模式哪个学习效果好一点,5%的学生认为原来的模式好,80%的学生认为现在的模式好,还有15%的学生认为两者都行,自从实施高效课堂之后,课堂教学有什么变化,95%的学生觉得变得精彩很喜欢,5%的学生觉得有变化但不喜欢,通过调查问卷分析,学生对高效课堂还是比较了解和认同的;为下一步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依据。

5.实验教师做实验课研讨

研讨课由王运菊、沈圣杰、李艳芬和张柏菊四位老师执教,他们尝试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执教的内容分别是四年级的语文课《草地夜行》,二年级的英语课《number》,二年级的数学课《除法的初步认识》和三年级的数学课《万以上的数的认识》,课题组内相关教师做了研讨交流,四位教师都做到了:

(1)教师转变了观念

教师少讲,让学生多发表意见,是这几节课的一大特点。几位老师在课堂上都能够做到所讲的内容都是全班学生通过更正讨论还不会的地方,对学生通过自学就已经掌握的内容坚决不讲。针对学生自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或训练中存在的错误,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让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教师只做评定,补充更正。

(2)将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

课堂是舞台,教师是导演,而真正的演员是学生。四位老师对课堂结构的设计不再一味追求“最佳化”

(3)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学”和“练”

众所周知,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从“不会”到“学会”最后达到“会学”。学生要具备“会学”的能力,不通过多练,是难以形成的。

当然,由于我们目前还处在尝试阶段,实践操作起来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如:老师在每个环节的时间分配上把握不够好;教师的过渡语言不够简洁,不能把学生引入紧张的学习状态;小组长的作用还没有真正发挥出来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改进。通过研讨交流既总结了好的教学方法,也提出了应该进一步提高的方向。

6.做好了课题研究活动记录

为了进一步地完善课题的研究,由课题主持人定期主持做研究组活动交流,为课题的研究实施打下了基础。研究活动注重课题研究的时效性、计划性;人人参与研究,以课改促科研,做好课题研究与各学科研究相结合,提倡各学科、各教师间相互融合,相互合作,将课题研究与教研活动相结合。

7.做好访谈记录

从课题立项以来,实验教师都分别对各自实验的班级学生做了访谈,了解学生的心理动向,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通过访谈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不同的,学习方法也不一样,在教学时不能千篇一律,要因人而异,通过访谈使教师对学生的真实想法有了了解,对探索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有了更多的启示,对今后的课题研究打下了基础、提供了依据。

8.几位优秀教师参加了县进修校及省里的研讨、竞赛等活动,丁相君老师参加了省里的竞赛,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学习回来后在课题组内进行了二次学习让每一位实验教师都受了益。

9.在课题组内通过听课评课等活动,实验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切磋,达到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共同提高。

10.利用网络资源,远程教育资源、光盘资源等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案例评析等,在活动中教师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还提高了能力,促进教师对“研究性学习”方法的指导。

11.课题组每位教师都撰写了教学反思、教育叙事、教学案例和教学论文。

三、存在的问题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存在着以下几个更为突出问题:

1.课题的研究激发了教师参与的热情,在促进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也有存在有一些问题。一是教学行为转变并不十分到位,有的教师虽然掌握了一些教学理念,但在真正教学中还是跳不出传统教学的阴影,转不过这个弯,“穿新鞋、走老路”。

2.过程性资料保留的不够完善,半年来,大家重课堂教学,做了很多工作,但对过程性资料的搜集、整理不太及时。

3.课题研究的进展不是很顺利。由于课题组教师工作任务重,参与研究的积极性未被充分调动;对本课题研究研究不够深入,致使课题研究只是蜻蜓点水式。

有了困惑就有了前进的方向,在以后的课题研究中我们会再接再厉,改进不足,使我们的课题研究取得更好的效果。

四、下步设想

在今后的课题研究中,我们针对以上课题研究的一些现状,提出了今后课题研究的大致设想:

1.积极发展教师的素质,推进课题研究的深度

在今后的课题研究中,我们通过不断的理论学习和课堂教学,营造良好的课题研究氛围,平时做到多思考、多听课,多积累、多交流、多总结。促进教师思想深层次的转变,变被动为主动,让课题研究处于蓬勃向上的局面。

2.在原有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深入进行课题研究,对课题研究状况进行回顾和反思,对在过去的课题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适当调整研究方向,使课题的研究目的逐步更加明朗,充分认识自己课题研究的意图,从而为课题研究的深入打下扎实的基础。

3.强化实践研究。充分学习和自我研修,上好课题实验研究课,初步形成可操作的范例,完善操作要点。

4.研究成果展示要及时

实验报告、论文、教学案例、教学故事、学生作品和经验总结等。通过探究,撰写一些有价值的关于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的论文和实验报告,并探索出适应新课程理念下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5.整理和归纳阶段性课题资料,建立课题分项档案。活动场景设计、活动记录、活动照片、调查表、评价表和活动小结等的保存和整理。以上是课题组第一阶段所做工作的简述,我们虽尽力而为之,但还有不尽人意之处,恳请各位专家对我们的阶段性成果指导和批评。

下载(新)课题阶段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课题阶段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课题阶段总结[精选合集]

    课题阶段总结 顾莲 在区教育科学研究室领导的带领和学校教科室领导的支持下,我的课题《长学制办学模式下涉农专业课实践教学研究》已经走过了两个学年。从第一学年的申请立项......

    县级课题阶段总结

    《山区农村临公路学校安全管理策略研究》 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护家乡兴阳小学小学课题组 周敏 我校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校门紧靠309省道水泥公路,距城南10公里,来往车辆很多,车速......

    课题阶段总结

    《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课题阶段性总结 一、课题进展情况 本课题自进入实施阶段以来,我们全组教师按计划全面开展研究工作,通过课堂教学实践,不断反思,积累经验......

    课题阶段总结

    《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小结 本次课题实验以物理、化学课程为主要支撑点,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行为等实际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力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

    课题阶段总结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中两极分化的研究》的阶段总结 每个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个个学习成绩优秀,但这总是老师的一厢情愿。我认为,要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原因,从而改......

    课题阶段总结[定稿]

    《“大班额”环境下大面积提高学生作文质量的研究》 阶段总结杜蒙四中 周淑红 在县教研室、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大量的调研,结合本校实际,2011年3月,《“大班额”环境下......

    课题阶段总结大全

    课题研究第一阶段总结 盘县第五中学课题研究组 课题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根本的行动指南,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宗旨,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社会......

    课题阶段总结

    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酒泉市教育科学重点规划课题(课题批准号:JQ(2011)GHZ004)成果 “本土书画资源课程开发的策略研究” 第 二 阶 段 总 结 瓜州县第二中学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