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教学反思课堂上的讨论
课堂上的讨论
世纪小学李秀娟
议论纷纷,指的是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发言声不绝于耳。“议论纷纷”强调的是说的训练。当前课堂教学中,对说的训练重视不够,方法不多,说话训练大多是老师问,学生答这样的形式、。我认为,课堂说话训练的形式可多样化,有一问一答式、各人自说式、同桌互说式、四人小组讨论式、分组辩论式、一人主讲其他同学补充式等等。别小看形式的变化,其实不同的训练形式,能达到不贩训练目的。一问一答式训练的是一个人,而各人自练自说式训练了全班每一个同学。一般来说,有一定思考价值和有一定深度的问题,可用“小组辩论式”;有争议性的问题,可用“分组辩论式”;需大段阐述的问题,可用“各人自说式”或“同桌互说式”;常规性的总是可用“一问一答式”。这样因问题、因训练目的而异,采用不同的训练形式,才能真正灵活多变地组织说话训练,使课堂上人人参与,个人活跃,议论纷纷。
如果我们仅满足于表面上热热闹闹那是不行的,还要求我们讲究说话训练的质量。对学生发言,从“只求其对”向“更求其好”发展。发言好的标准是什么呢?我认为可用“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言之有情”三句话来表述。言之有序,就是要求学生说话要有顺序,有条理,不东一榔头西一棒,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是哪儿。言之有序,训练了学生思维的条理性。言之有理,就是要求学生发言必须有根有据,为什么这样说?理由是什么?这就要求学生不信口开河乱说一通,而必须从课文中找到说话的依据,言之有理,训练了学生思维的严密性。言之有情,就是要求学生发言必须带有一定的感情,这是针对当前学生发言平淡无情这一弊端提出来的。语文课本中课文是饱含作者浓厚感情的,“缀文者情动而辞发”,我们“观文者”应“披文而入情”。如《触摸春天》,课文写得如诗如画,老师讲得情真意切,充满激情,可学生的发言却毫无感情,甚至无动于衷,这样的发言即使他讲得再有条理、有根有据,也称不上是好发言。既注意说话训练的形式,又重视说话训练的质量;既议论纷纷,又精彩纷呈,这样的说话训练就达到目的了。
第二篇:课堂上的教学反思
案例
课堂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播放黎族歌舞音乐时,没有像大多数老师那样站在前面讲解或运用表情、手势进行提示,而是静静地坐在学生中间,同学生一起聆听。此时,课堂和舞台上的画面显得那样的和谐,那样的美。
聆听音乐,是音乐教学的常见形式和方法。然而,聆听音乐时教师应该做什么却很值得研究和深思。通常,大多数教师都选择讲解音乐的方式,或是先听后讲。可是,细想一下,这种在当前音乐教学中尚被普遍运用着的方式,至少在两个问题上同音乐课的审美体验原则相悖,不符合音乐教学规律。其一,音乐是体育的艺术,因而,音乐学习需要要用体验的方式,教师的讲解无法代替学生对音乐本身的体验。其二,审美需要良好的心境,体验的前提是注意力的集中。教师边听边讲的方式无疑是一种人为的干扰,只能分散和破坏学生的审美体验。
因此,教师同学生坐在一起聆听音乐确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这不仅有益于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与体验,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倾听与了解,更重要的是改变了教师的角色,调整了师生关系,和谐了教学气氛。因为,审美是离不开这些因素的。
案例分析
这个问题确实值得研究,正如文中所说:“审美需要良好的心境,体验的前提是注意力集中。”〈中国音乐教育〉刊登了一篇文章,主要是针对当时不少音乐教师上欣赏课时喜欢把音响和录像同时播放的现象而言的。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不同反响,有跟前面的观点一致的,也有持相反意见的,这部分人认为聆听固然必要,但如果配上画面,会有助于学生对音乐形象的把握。另外,学生不是专业性学习,其音乐水平有限,有画面配音乐,他们对音乐的记忆程度也要深些,并不会影响音乐的完整性。
上面两种意见,谁对谁非,我们不能简单地下结论,应根据欣赏乐曲的实际情况而定。当今时代是信息化时代,自从多媒体辅助教学进入课堂以来,对课堂效益的提高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如何把握多媒体使用的“度”,上须研究。
第三篇:课堂上小组合作教学反思
课堂改革心得体会
细林中学
李仁德
来到细林中学工作两年半了,在这两年多的磨练中,我由一个毫无经验的教师,逐渐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也有了自己的一点点教学体会。
刚刚来到细林中学时,我们是传统的教学模式,那时候没有什么经验,刚开始我没有去向老教师虚心学习,由于教学经验不足,自己不够努力,第一学期的成绩不是很理想。一年级下学期,我们顺应课改的潮流,进行教学改革,在摸索中前进,由于没有经验,没有具体的体系,我们的第一次的教学改革,成果并不理想。后来张校长来到了我校,进行了大力的教学改革,一改传统的教学模式,制定了“三步三查”整体优化教学模式改革,我们又一次深入了改革的浪潮,这一次不仅改变了教学模式,同时也改变了我。我重新站在了新的起点,重新探索教学模式改革。
在教一年级的时候,我大胆的采用小组合作模式,尽量课堂上教师少讲,学生多说,多动多参与,经过一学期的实践,虽然成绩有所提升,但是提升幅度很小。通过听张荣丽老师的课,不断向她学习,同时感谢学校给我外出学习的机会,去长春培训学习杜兰口的教学模式,我不断思索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发现第一学期的学生展示部分过多,习题练习太少,导致成绩不理想,经过初一下学期及初二上学期的不断努力,我减少了学生的习题展示部分,加入了大量的练习,成绩稳步有所提升。
这一次我又重新教一年级,再一次教初一,反思以前教过的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又发现了自己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我现在大胆的放手,在课堂上多次采用小组合作,能在组内解决的问题,绝不拿到黑板上展示,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达到了精展的目的。
如何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在课堂上采用竞争的模式,固然显得课堂很热闹,但是学生真的会了吗?为什么有些时候在做课的时候,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我想其实并不是全因为学生太紧张,而是学生真的不会,如果学生真的会了,他会积极的表现自我,他也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得到同学及老师的赞扬。如何能保持兴趣的持久性,是我一直坚持去努力探索的问题,我现在的做法是,课前布臵好预习任务,当然预习的任务不是完全相同,英语学习成绩在A类得同学,他的任务会多一些,以此类推,B、C类,根据能力依次减少,这样既保证了每个同学都能完成任务,也能保证每个同学有事情做,当然这样留作业刚开始会很麻烦,但是时间长了,所有同学都会有一点点的进步,这样逐渐作业就容易留了,因为同学
们的差距在不断的缩小。(这里排除对英语语言学习没有一点点天赋的同学)
在课上我根据每节课的内容的不同,设计的方式也不相同,课上在布臵任务的时候,每组设计的任务有时候相同,有时候不同,在展示的时候,如果是新学的内容,尽量让每组的B类,C类参与回答,如果B类C类能展示回答的很好,那A类也一定会了。同时每节课我在黑板上展示出5至10道习题,这些习题可能是最近错误率较多的习题,也可能是这节课的重点内容,这些习题是为A类同学设计的,效果好的时候,B类甚至C类同学也能回答上。在课后布臵作业的时候(这里指的不是预习作业),也是分层次留作业,A类在完成基础作业的时候,要给他们多布臵一些的习题。B类留一些基本作业,C类留一些简单作业!这样保证了B、C类同学,不会因为作业太难,而失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有一段时间,我反复观看杜兰口的英语课堂教学视频,每一次观看视频,我都有不同的感受,同时也会产生一点灵感,如何保证课堂的高效,如何更好的利用小组合作,我认为教师起到很关键的作用,教师既要大胆的放手,也要深入到学生当中去,去倾听每一个小组遇到的问题,如果这个小组遇到的问题组内解决不了,我就会及时的去指点,在起初的时候,我让每当小组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去别的小组取经,但是取经的人不一定能取回真经,同时不易控制课堂,而且浪费掉一定时间。这样我只能自己忙碌些,在小组讨论时也是我最忙的时候,前后左右都要照顾到,保证每个小组没有遗留的问题,这样保证小组成员都会了,他们也乐于积极表现了。
在课堂上,我想评价也起到一定的作用,以往的课堂上,评价部分会占用一定的时间,有些时候学生评价不到位,学生会专注说缺点,或者只说优点,当一个小组展示完毕的时候,评价过多会浪费掉很多时间,怎么样去节省下评价的时间,而且又能起到一定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的评价艺术,这方面我做的不好,为了节省时间,现在我采用让一名或几名学生点评错误,如果同学点评出所有的错误,就立即停止点评错误,避免重复和浪费时间,在某个小组或某个同学表现及其优秀的时候,及时让同学去评价出他门的优点,教师给予肯定。使得被评价的同学更有信心!
这些就是我对课堂改革的心得体会,希望各位老师能给予批评和指导,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坚持不懈的努力,争取在课堂改革上取得更好的成果,同时也祝愿细林中学拥有更加辉煌的明天!
2014-3-18
第四篇:关注课堂上的弱势群体的教学反思
我说学困生是肯定存在的,无论在怎样的学习群体中,每一个孩子的认知能力不一样,有的比较领先,有的相对落后,我们喜欢用一把尺子来衡量,这是一种不符合实际的高标准和要求。在班级中,优秀生学习优异,能够为班级增添光彩,给老师带来光环,因此老师们视之若掌上明珠,精心呵护培养,多给他们开小灶,课堂上和老师配合默契,频频举手,踊跃发言,往往能说到老师心里。而学困生往往是“麻烦制造者”,调皮捣蛋惹是生非,给班级、老师脸上摸黑,带来不良影响。在课堂上,由于一些客观因素造成他们相对封闭、不愿张扬的性格,使他们成了被遗忘的角落,成了沉默的羔羊。偶尔心血来潮,很不自信地参与讨论,往往是支离破碎的回答得不到老师的耐心对待和热情帮助,他们的情感变得失落、压抑、麻木、冷漠,没有上进心,没有荣誉感,慢慢失去学习的信心、热情、兴趣。
“尤其要关爱学习困难的学生”,这是于永正老师的一贯主张。“莫给学生变差的机会”,这是周教授在本书中的呼吁。寥寥数语,看似简单,可当老师的都能掂量出语言背后所承载的分量。那些学困生并非学习不努力、无特长、无潜力或能力差,他们如同一块亟待老师去精雕细琢的玉石,也有强烈的上进心、丰富的想象力,广泛的兴趣和各种有待伯乐发现挖掘的潜能,他们只是缺少施展自己才能的舞台和机会,缺少老师的期待和激励。学习上的困难和思想上的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帮助和解决,他们才一步步进入学困生的阵营,成为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
如何在课堂上关注“学困生”这一弱势群体?我想,周教授在本书中已经作了详尽的阐述。例如:善待学生的“无知”、用宽容为教育开路等。在平时的工作中,我积累了相关的经验。以赏识的态度激励学困生,是帮助其树立信心的阶梯。赏识学生,就要蹲下来看学生,细心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要善待学生的错误,站在学生的角度为学生想一想,要用恰当的教学技巧、方法,努力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耐心地开导,平等地沟通,让学生树立自信。让我们的学生因为赏识而努力,因为努力而进步。
第五篇:浅谈语文教学中课堂上的应变专题
浅谈语文教学中课堂上的应变
湖南省龙山县第三小学肖兴杰课堂应变是指在课堂教学法进程中,及时、正确、有效地处理学生的接受障碍和偶发事件的能力,是一种处理教与学的矛盾的特殊的教学能力,是教育机智的体现。由于小学教师教育的对象是幼稚、天性活泼的少年儿童,所以,尽管教师在备课中做到备教材、备学生,但课堂教学中总会遇到始料未及的影响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接受障碍和偶发事件出现后,教师如能及时、正确、有效地加以引导和处理,不仅可以使影响降到最低程度,而且可以使其成为教育教学的契机,这就需要教师有一定的课堂应变能力。
一、出现接受障碍进善应变
接受障碍一般因教师的教学设计不当、讲授不透和学生自欺欺人知识水平的局限等引起。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总是用提问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心理学研究认为:教师的提问只有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但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学设计远离学生的“发展区”的现象。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学生答非所问或无言以对,使教与学陷入尴尬境地。不会应变的教师或许会大骂学生“不动脑筋”,或许会自己把答案和盘托出进行“填鸭”,使课堂死气沉沉,学生的思维也得不到发展。而善于应变的教师则不同,他会“灵机一动”,马上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或改变提问的角度,或把难题分成若干小问题,为学生设台阶,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一位教师在教《晏子使楚》的“进城门”这个故事时,为了让学
生理解晏子反驳楚王是用了推理的方法,提出“晏子反驳楚王的办法好在哪里?”但学生答“聪明,有才干”之类的话,有的面逞难色,课堂沉闷,教师洞察了学生的反应后马上对这一问题进行这样的变化:晏子是怎样一步步地反驳楚王的?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晏子的语言(先说是狗洞,再推出访问狗国才进狗洞,再反问楚国是个什么样的国家。)通过引导,学生理解了晏子是用层层推理的办法反驳楚王。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或组织学生通过讨论得出正确答案,或教师直接讲述予以解答。但有时候学生的提问会使师生在课堂都无法解决。一个教师教《蝙蝠和雷达》,当学生了解了蝙蝠夜间飞行探路的工具不是眼,而是嘴和耳时,学生提出疑问:蝙蝠的眼睛到底有什么作用呢?教师心里一怔说:“XX同学真会动脑筋,提出这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这个问题连老师都没有想到,下课后,我们去读《十万个为什么》找到答案好吗?”教师的这一应变至少有三个优点:一是面对学生的“发难”不是呵斥,而是赞扬,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的智力发展;二是当教师被问住时,不是以“这都不懂”等虚辞遮掩过去,而是说“连老师都没想到”,这句话既含有赞扬学生的意思又表达了老师的谦逊诚恳的态度;三是把课内阅读伸延到课外,并为课外阅读确定了目标。
二、遇到偶发事件时巧引导
小学教学中偶发事件主要为自教师方面、学生方面和自然环境。偶发事件使学生的注意分散,使教师的情绪受干扰。如果教师因偶发
事件的干扰而恼怒,便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学习情绪紧张,破坏了课堂教学的情感氛围。所以,偶发事件一旦出现,教师应保持理智,处变不惊,并机敏地进行引导。一位教师在教生字时,把生字卡贴在黑板上,因操作不当,突然一张生字卡片掉了下来,课堂上出现了小小的骚动,这时教师并没有批评学生,而是问:刚才掉下去的是什么字?学生一下子情绪高涨,齐答道:是“真”字!又问: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呀?学生举手如林,有的说:“真”字上面是“十”,下面是“具”,有的说:“真”字上面是“直”,下面是“八”。这位教师将偶发事件与教学内容巧妙、自然地相互“变通”,使学生本来已经分散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这一“变通”还起到了奇妙的组织教学效果。
由于小学生自制能力较差,课堂上经常出现个别同学玩小动作讲小话等现象。出现这些情况后,如果教师中断讲课,点名 道姓地去批评,就会使全班同学的注意力分散,给课堂教学造成更大的损失。特别是讲至课文的高潮处,教师声情并茂时,出现了恶作剧,教师更不应根据课堂态势巧妙、恰当地相机诱导,随机应变。一位教师教《狼牙山五壮士》,文中有这样几句:“走哪一条路呢?为了保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莲花瓣走去。”这几句话写壮士们为了保护群众和连队的主力,果断地作出牺牲自己,把敌人引向绝路的决定。教师为了让学生理解“斩钉截铁”一词,设问:班长为什么不说“我们走”或“我们向莲花瓣走”而只说了一个字——“走!”学生思维活跃,纷纷举手。当老师点了一个同学后,这个同学站起来却说:“老师,他在后面踢我。”后面那位马上站起来说:“我没踢!”这时,全班学生的注意力都转移到这件事上,时而看老师,时而看这两名“肇事者”,等待一场重大的裁决。怎么办?只见教师皱起眉头,凝视两位同学,深思片刻后严厉地吐出两个字:“坐下!”然后再平静地扫视了全休一眼,问:刚才老师说“坐下!”的语气可以用哪个词来形容,生答:斩钉截铁。又问:老师为什么不说“XX坐下”?“坐下”和“XX坐下”有什么区别?生说:只说“坐下”,语气果断严厉。师:那么,课文中的“走”和“我们走”有什么区别?不到两分钟,**平息,教师把学生的思维顺利地引到课文中来。
如果这位教师当即大发雷霆,原来创设的教学情境会荡然无存,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教师对这一偶发事件的处理是成功的。首先是表情、动作等态势语的运用,无声胜有声,教师树立了教师的威信,特别是引导学生对“坐下”二字的情境分析,既包含了对学生的批评,又巧妙的把学生的思维引向课文的学习。
总而言之,课堂应变需要教师围绕课堂、围绕学生随机应变,因势利导,因地制宜,这样,教师教起来才会得心应手,学生学起来才能心领神会,教学效果才会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