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不可忽视的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
不可忽视的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
学前教育是孩子入小学前的准备,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它为义务教育的执行奠定基础。由此可见,学前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是,纵观近年来各城市与地区间的学前教育,我们不难发现许多存在着的问题,特别是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形式日趋严重。
国外有媒体指出,中国的小孩越来越不会玩了。他们发现,中国的父母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穿着干干净净,不允许他们做那些可能会使衣服弄脏的游戏。同时,中国很多的年轻父母觉得游戏对于孩子的成长意义不大,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应该花更多的时间来学习画画、拼音、数学、英语、钢琴等。正是父母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和育儿方式,促使了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的形成。而且这种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正在全国各地不同程度地出现并蔓延着,且有越演越烈之势。
一、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的主要表现
1.教学内容上基本和小学一样,只注重智力教育,以“教学”代替“保教”,以“知识的积累,行为的规矩”代替幼儿身心的协调发展。这严重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幼儿教育的指导思想。
2.课程设置上基本和小学一年级一样,有些甚至就是在用一年级的课程内容。3.教学方法上基本和小学一年级一样,采用班级集体授课的模式把孩子们圈在课堂里强调纪律,由教师讲学生们听,学生很少有游戏和户外活动。
二、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1.扼杀幼儿天性,严重损害幼儿身心健康
幼儿的天性就是好动好玩,他们对什么事物都怀有一种新奇感,都想动,都想玩。他们在游戏玩耍中得到乐趣,在游戏玩耍中得到知识,在游戏玩耍中进入人生。幼儿正处于身体早期发育成长期,身心极为脆弱。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做法从根本上忽视了幼儿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剥夺了幼儿的童真童趣和游戏玩耍的权利,这将会严重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
2.与社会要求相脱节,不符合新世纪用人的需要 学前教育虽与培育人才相距较远,但却是人才培育链条中最基础的一环,在幼儿未来成长中起到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当今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向日益突出,竞争激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要求21世纪的建设人才必须富有开拓性和创造精神。而在学前教育小学化这种教育模式下“培育”出来的幼儿,或是幼年老成式的“小老头”,或是俯首贴耳的“小绵羊”,或是死读书、读死书的“书呆子”,没有朝气,没有活力,没有开拓性和创造精神,难以承担新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重任。因此可以说,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与社会的用人需求是格格不入的。
3.与小学教育相脱节,对小学教育形成负面影响
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要求幼儿象小学生那样学习知识,学习本应由小学生掌握的知识,这种拔苗助长的做法,结果将会适得其反。一位小学老师谈到:“有些一年级学生入学拿笔姿势就不正确”,学生习惯养成了,老师很难纠正,所以学前教的不正确还不如不教。现在很多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上课爱捣乱,或者是注意力不集中,喜欢“开小差”,很大原因是由于一些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就已经学过这些知识了,他们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知识,没必要浪费时间再学了。
三、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 1.家长方面
家长们往往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殷切希望。于是,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为了让孩子多一项技能多一条路,便把他们送到了各式各样的学习班、特长班,以
期待孩子们早日“成才”。
现在,很多家长衡量一个幼儿园的好坏,只看孩子在幼儿园认了多少字、会背多少诗、能做多少算术题,这让很多幼儿园很难坚持基本的办学原理。因为家长们的信任是幼儿园的生存之本,于是,为了迎合家长们,各种识字、算术、英语课程应运而生。同时,孩子常常是家长们交流的主题。这,直接导致了家长们的攀比之风。为了证明自家的孩子更聪明,更优秀,便逼着孩子们进行超负荷的学习。
2.教师方面
一些教师心理学知识基础欠缺,也是“小学化”的根源。教师业务素质偏低也是导致学前教育小学化的主要因素。许多幼教并没有经过深入系统的培训,不知道皮亚杰,没听过维果斯基。所以他们大都不懂得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不懂得幼儿教育培养规律;不懂得怎样利用最近发展区;不能有效的开发幼儿的潜力。于是,他们只能教教算术、识字等立见成效的课程。同时,家长们也能看到外显的成果,教师们的这一行为也由此得到强化,并相信他们的行为是正确合理的。
3.幼儿园方面
随着对孩子的重视,幼儿园迅速普及,即个体园越来越多。虽然这增加了幼儿园数量,缓解了幼儿入园的紧张情况,但质量难以保障。个体园往往以盈利为目标,不重视孩子的发展问题。同时,个体园的设施、器械也相对落后一些,他们不愿花这种“冤枉钱”。正是这些幼儿园,往往收费较低,他们很多不能开展正规的教育教学活动,却给儿童进行小学教育,从4、5岁的孩子就开始上起数学、拼音课。这吸引了一部分家长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这样的幼儿园,使办园条件较好的幼儿园生源不足,造成了幼儿园人力、物力、财力的闲置、浪费。为了扭转这种竞争中的不利局面,一些有规模的、办园条件较好的幼儿园为了生存和发展,也不得不迎合家长的需要,在正常教育活动之外,增加了知识性的教育内容,将幼儿教育拖向“小学化”的泥潭。
4.社会方面
社会对于儿童、教育的心理观念不够科学。广泛的社会观念对儿童有一定偏颇:如传统的儿童观,认为“听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我让他学是为他好,幼儿受到了轻视。像社会上的教育观,人才也往往认为文化知识才算教育。这些观念,必定会给幼儿的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当然,除了思想观念等心理因素外,国家应试政策、教师培养和检验体制等大环境也导致了“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大趋势。
四、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对策
针对分析出的上述造成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的主要原因,建议采取以下对策予以扭转。第一,必须树立正确的办园理念。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要正确引导,加强监管。通过报纸、杂志、网络等媒体宣传正确的教育理念,大胆揭露幼教“小学化”弊端,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对教师、教材、教具等各方面监管,对一些错误宣传及时制止,使幼儿园之间生存竞争的条件不再是以看谁教得知识多,而是以谁的幼儿园办得好、办得正规、更适合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作为竞争的条件。
第二、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引领和研培。定期开展学前教育的理论学习和业务交流探讨,及时更新教学模式与方法。大力开展园本培训、举办各种基本功比赛,提高幼师的专业技能。业务部门有计划地组织教师“走出去”,学习先进的经验和做法,聘请专家对教师进行专题讲座和业务指导,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研活动,逐步使师资配备走上专业化、规范化发展的轨道。
第三、走出幼小衔接的误区。通过培训、讲座、学习等形式,使家长和幼儿教师真正了解幼小衔接的内涵和意义,即不是让幼儿提前学习小学知识,而是幼儿园从大班开始有目的、有计划地增加一些幼小衔接的教学内容,包括参观小学,了解小学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培养
儿童正确的书写姿势,培养注意力等,从生理、心理上为儿童适应小学做好准备。
综上所述,我认为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的问题亟待解决。即使有再好的园舍、再好的设施、再好的的教师素质,如果没有正规的课堂教学,孩子很可能就失去了最好的受教育时机。所以,我们应继续探索研究幼儿教育理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采取可行措施,全力遏制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给广大幼儿创设一个舒适、安全、和谐发展的学习环境,还给他们一片自由、快乐成长的天空!
第二篇:防止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
权威解读
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 防止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
2012年9月国家教育部发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其中谈到了严禁幼儿园提前学习小学内容的问题。教育部指出《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有利于提高广大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家长的科学育儿能力,防止和克服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
2012年11月秦皇岛市教育局也发布了《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通知内容第一条就是深刻认识幼儿园小学化的危害性,要求幼儿园不得过早地把小学的教学内容搬到幼儿园,片面的追求拼音等内容的教学。
2013年10月31日由山海关区教育局教研中心组织小学幼儿园召开会议,要求幼儿园取消拼音教学,要求小学拼音教学零起点。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课程教学研究部幼儿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占兰博士发表名为:“小学化”给幼儿带来永久伤害的文章进行了阐述:
无论是学习内容还是学习方式的“小学化”,对幼儿的伤害都是多方面的,甚至是永久性的。幼儿的身体机能和神经系统还在发育之中,易受伤害。如果幼儿长时间注意力太集中,大脑容易疲劳,甚至会对神经系统造成伤害,坐的时间过长或坐姿不正确都会影响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幼儿的心理成熟水平较低,还不具备小学生那样系统学习的能力。超越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无视幼儿阶段学习的综合性和游戏性,人为割裂幼儿的学习内容或采取强化训练的不适当方式,有损幼儿的身心健康与和谐发展。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易使幼儿缺失最重要的早期经验。研究表明,三四岁是幼儿发展独立性和自理能力、建立自信心的重要年龄,要多给幼儿提供实际锻炼的机会,鼓励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们更需要伙伴,逐渐积累与同伴交往的经验。四五岁是幼儿发展友谊和伙伴关系的关键年龄。此时,父母应该关心自己的孩子会不会与小伙伴一起游戏和活动,有没有好朋友。被同伴接纳,能够结交到要好的朋友,对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非常重要。美国一项长达40年的追踪研究证实,儿童早期积累的社会性经验更具有长效性,早期良好的社会性发展对后来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不利于孩子小学阶段的学习。相关经验表明,如果孩子在幼儿园提前学习了小学低年级的内容,进入小学阶段的重复学习会让一些孩子感觉到:小学的学习没有挑战性,不用特别用心。这种认识和“经验”不利于孩子良好学习动机和习惯的养成。当进入小学中高年级,学习难度加大时,这部分孩子会出现畏难和厌烦情绪,出现学习成绩滑坡的现象,这不仅影响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也影响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我园取消拼音教学后会增加区域游戏、户外游戏的时间,会更加关注孩子个性习惯的培养,会更重视孩子品德的教育,我们期望孩子们成为有着优良性格、健康心理及良好人际交往的人,期望他们在幼儿园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中享受着他们快乐的童年!
第三篇: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工作方案
青小发(2012)17号
青水镇中心小学
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
整改工作方案
近年来,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正日趋严重,这种违背幼儿教育规律的做法正深深的伤害着我们可爱的孩子,实在令人担忧!这种“小学化”的教育方式,偏离了正确的教育方向,对幼儿健康成长带来了很大危害。针对这一现象,我校采取以下措施,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
一、摸清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形式,认清其危害。我校领导和教师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发现:学前教育“小学化”其主要表现是不注重幼儿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学中不是组织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而是不顾幼儿的年龄特点,教育活动过于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缺少直观演示,缺少图案色彩,缺少生动的教具、学具演示,有的甚至从小班就要
求孩子会写字,学习拼音,做算术,给孩子留作业,甚至布置家庭作业。另外,家长认识偏差助长了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发展,很多家长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是要学习文化知识,而不是花钱送孩子到学校去玩耍,他们每天只关注孩子认识了几个汉字;会写几个拼音;会算哪些算式„„小学教育才涉及到的知识。
其危害主要表现为:
1. 孩子还未上学,就已厌学。处在学龄前阶段的孩子,其大脑以及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的发育还不完善,决定了他们还不能像小学生那样坐下来正规的学习。很多学前教师不管孩子年龄有多小一律要求他们写字、算数,如果写不好,家长呵斥、打骂,老师批评,孩子在这种小学化的教育过程中,得不到快乐,而得到的常常是消极的情绪体验,自然会认为学习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于是,对学习产生恐惧和厌恶的心理,结果使孩子还未正式开始学习的过程,就已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才是最糟糕的事情!
2.扼杀了幼儿的天性,剥夺了幼儿的快乐。幼儿的天性是爱游戏的,专家指出:幼儿在成人意义上的“玩”,其实都是在学习。游戏是幼儿学习的最基本的形式,这是由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的。因此,学前教育应该顺应幼儿的天性,一切活动都应该在游戏中进行。否则,就是违背了幼儿教育
规律。使幼儿失去了学习、创造、和探索的机会,天才被扼杀在摇篮之中。
3.不利于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危害了幼儿的身体健康。学前阶段的幼儿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机体和神经系统都还比较弱,过早过多的进行规范性学习,不利于孩子肌肉、骨骼的发育,会导致幼儿近视、驼背、消瘦等身体上的不良症状的产生,给幼儿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4.不利于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危害了幼儿的心理健康。学前教育“小学化”过早的对幼儿实施小学教育,超越了幼儿心理发展水平,按照小学生的标准要求幼儿学习、完成作业的做法违背了幼儿的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和认知规律。幼儿过早的背上了沉重的课业负担,在成人的责备甚至打骂声中强制学习,活泼好动的个性受到压抑、摧残,心灵受到创伤,则难以形成开朗、积极、乐观、自强、自信、自尊等健全的人格,严重的危害了幼儿的心理健康。
5.遏制幼儿智力的全面发展,错过了幼儿教育的“关键期”。学前教育“小学化”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忽视幼儿在游戏中主动的、探索性的学习,忽视了语言能力、数理逻辑能力、初步的音乐欣赏能力、身体各部的运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评价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自然观察能力等多智能的全面开发。而正规的幼儿教育,教师每设计一个游戏活动往往使幼儿得到多种能力的训练,孩子在这种以
游戏为主的教育活动中变得越来越健康、活泼、聪明,比那些会写多少字、会算多少数的孩子在正式上学以后更有潜力。而把小学的教学内容搬到幼儿教育,而忽视了学前教育的全部意义,使孩子的智力得不到全面开发;反而抑制了幼儿智力的全面发展,使孩子受害终生,“小学化”的幼儿教育就是一种残缺的教育。
6.忽视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养成,关键期在学前,这也是幼儿园教育的重点所在。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养成会使孩子终生受益。从孩子的终生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来讲,培养孩子学会认识、做事、做人、共同生活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是为孩子打下了良好的成长基础,这些远比教给孩子具体的知识更重要,这才是真正的使孩子赢在了起跑线上。
7.拔苗助长,对幼儿入小学后的学习造成负面影响。许多家长不懂得学前教育应该教孩子学什么,而是提前把上小学才学的知识硬填给孩子。学前阶段的孩子无论智力和能力都够不上,所以必定学不好,其结果是使孩子扫兴和反感,再加上家长的责骂和老师的批评,孩子厌学是必然的。这对孩子是不公平的,是对孩子极大的伤害,无异与拔苗助长。
二、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
1、要求学前教育工作者多多学习学前教育理论、学前(幼儿)教育心理学、学习政策法规,把握学前教育的基本方针,从思想和行动上彻底改变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倾向。
2、加大学前教育思想理念的宣传力度,尤其是要做好家长的工作,寻求家长理解与支持。让社会、让家长认清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危害,转变思想,为去学前教育“小学化”形成合力。
3、学校加大对学前教育“小学化”的监管力度,学校领导定期或不定期对学前班教学进行观摩或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4、学校针对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规定:学前教育统一使用国家规定的教材,不准教师私自订购其他教材或教辅资料,严禁布置书面作业。学校还规定:学前教育的主课为:音乐、美术、体育,而其他课程则为副课,这样有效地避免了以识字、拼音、算数教学为主的“小学化”教育形式。
5、学校挤出资金购置教具、玩具,维护电教设备,力求学前教育游戏化、直观化、形象化,最大限度的调动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发展孩子的思维。
总之,学前教育“小学化”对我们的孩子百害而无一利,目前还呈蔓延之势,为了孩子的明天、祖国的未来,务必引起社会各界、幼儿教育工作者、幼儿家长的高度关注。学校、家长、社会携起手来共同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为孩子们美好的明天开辟一条金光大道!
二0一二年四月十日
第四篇:从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
从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 看如何构建幼儿园本土
课程
富锦市实验幼儿园 柏桂华
共同探讨三个问题:
一、教育部全国幼儿园园长2012年第1期园长研修班简介
二、再谈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
三、如何建构幼儿园本土课程——迈向发展适宜性实践
要求:
1、双向交流,可随时发问;
2、如时间够用,可互动答疑;
一、教育部全国幼儿园园长2012年第1期园长研修班简介
(一)大势所趋——教育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心的成立
1、国际学前教育发展迅猛
◆ 学前教育的入园率迅速增长,重视学前教育就是重视国家的未来竞争力,法、英、德、荷兰等国的学前三年入园率已达95%以上,美、加、澳、意及捷克、匈牙利等国也已达80%以上。
◆ 学前教育投入大幅增加。巴西教育经费占GDP的5.6%,学前教育占总教育经费的8%,墨西哥学前教育占总教育经费的9.7%,并与2009年实现了全民义务学前教育。
2、我国发展学前教育的春天到了
2010年我国教育经费占GDP的3.66%,而学前教育经费只占整个教育经费的0.03%。市场经济调控模式不适用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市场调控或者市场控制不应该成为学前教育服务事业的行动机制,因为它不能解决教育公平问题,也不能保证教育质量。为此,政府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2011年我国学前教育计划投入500亿元,实际投入700亿元(不包括新疆单独拨款80亿元,新疆、西藏幼儿园收费低廉,月收费50-80元,部分地区甚至实现了共产主义——不收费),用于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教师队伍培训、设备设施的购置等。
3、现阶段两支队伍素质亟待提高。
多年来没有编制,还属于游击队式的散兵游勇,还没有从能歌善舞的技能型向终身学习的研究型转化(中学校长培训结束后能出版培训系列丛书,而幼儿园园长培训期间每天一篇心得都十分吃力:做—100分,说—60分,写—40分是最高的了)园长尚且如此,教师队伍更不堪言,很多地方建好幼儿园,却聘不到园长,教师队伍也极不稳定,幼儿园的数量增加与学前教育的质量提升没有达到同步提升。
◆我国四个教育黄埔培训基地:
A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1980年成立于北京大兴区,教育局长和大学校长培训基地;
B中学校长培训中心——
1989年成立于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中学校长培训基地;
C小学校长培训中心——
2000年成立于北京师范大学,小学校长培训基地;
D幼儿园园长培训中心——
2011年成立于东北师范大学(筹),幼儿园园长培训基地;
2011年6月教育部批准东北师范大学筹建全国幼儿园园长培训中心,副校长、博士生导师柳海民任中心主任,同年11月28日第一期全国园长高级研修班开班,我们是中心的第2期、2012年第1期研修班,被称为我国幼儿园园长“黄埔二期”学员。
(二)高山仰止——实力雄厚的专家团队
1、向教育家一样思考和实践
柳海民:东北师大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心(筹)主任
2、儿童与教育的意蕴
于伟: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体现的现代教育理念
姚伟:东北师大教育学部学前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4、基于课程事件的幼儿园课程开发与设计
严仲连:东北师大教育学部学前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5、关于有效教学的几个基本问题的思考
王小英:东北师大教育学部学前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心(筹)副主任
6、幼儿园家长工作与幼儿的发展
王萍:东北师大教育学部学前教育学院党支部书记、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7、园长领导艺术的心理学分析
缴润凯:东北师大教育学部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心(筹)常务副主任
8、幼儿园园本教研的基本方法
吴琼:东北师大教育学部学前教育学院副教授
9、幼儿园课程设计与实施
马云鹏:东北师大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常务副主任
10、学前教育的案例分析
成子娟: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心理学系幼儿教育硕士课程主任、教授,香港幼儿园课程专家委员会主席
11、幼儿的入学准备
盖笑松:东北师大教育学部副部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12、园长在幼儿园核心竞争力形成及发展中的作用
张向葵:东北师大教育学部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心(筹)副主任
东北师大附属幼儿学园校长
13、健康快乐从“心”开始
刘晓明:东北师大教育学部心理学院党支部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
14、为幸福而教育
勇颜:长春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幼教部主任
15、依法治园与幼儿的法律保护
曲正伟:东北师大教育学部教育管理学院副教授、北师大教育管理学院博士后
16、幼儿园环境建设的进步
东北师大教育学部学前教育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17、美国幼儿园的保教活动及管理
陈蓉晖:东北师大教育学部学前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18、中国现代教育家的幼儿教育思想
曲铁华:东北师大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19、教育现场与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研究
顾荣芳:南京师大教科院学前教育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20、如何制订学校发展规划?
邬志辉:东北师大教育学部教育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部农村教育研究所所长
21、迈向“发展适宜性实践”
霍力岩:北师大教育学部学前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22、从国际学前教育发展趋势解读我国学前教育政策走向
周兢:华东师大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23、学校(幼儿园)安全管理——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
杨颖秀:东北师大教育学部教育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24、中国传统的启发教学思想及现代启示
王凌皓:东北师大教育学部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三)苦中作乐——形式多样的研修方式
成年人长时间的正规学习需要很强的毅力。要保持一种积极思考、互动的状态很难,每天坐在第一排,以强制自己保持最佳状态。
幼儿教师是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我们的工作任务很大一部分是对儿童进行养成习惯的教育,但恰恰我们很多幼教人的行为习惯还有待提高,比如不守时、课堂说话、吃东西、手机上课时叫等等。本次研修全程录像,课堂纪律很严——王教授语:上课说话可以,比如说我的心脏起搏器掉地上了,麻烦你帮我捡起来。在这种严格的管理方式和大容量的学期内容中,我们也从疲倦中慢慢适应了,共记录学习笔记235页,撰写学习心得20篇,管理叙事1篇。
学习内容与研修方式——◆专家讲座24次◆管理经验分享2次(12名园长发言,本人主持)◆主题沙龙4次(一组: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策略、二组:把游戏还给孩子、三组:幼儿园绩效管理考核漫谈、四组:漫谈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教育考察2次(东北师大附属幼儿学园、长春市直机关幼儿园)◆简报4期◆作业:学习心得每天上传1篇,管理叙事1篇,园所风采PPT1个◆每天要如实给专家的讲座打分、提建议,并对培训提出总体评价及建议◆总结
(四)朝阳事业——我国发展不均衡的学前教育
我国地域广阔,虽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学前教育,但各地经济发展差异大,学前教育发展极不均衡——
一是地区差异大:北、上、广、江浙一带的县镇级的幼儿园也堪比像甘肃、青海、西藏、新疆吉林、包括我们黑龙江这些教育欠发达地区的省会城市。二是城乡差异大;三是理念差异大(人的思维模式、行为标准、办园理念、管理模式等)
(五)极具个性——才华横溢的园长们
本期园长研修班的58名学员来自31个直辖市、省、自治区,办学层次差异很大,从地域上看——有来自上海、北京、重庆、天津这样的直辖市,也有来自广东广州、浙江杭州、福建福州这样教育发达省份的省会城市,还有地市级的幼儿园(多属于当地的幼儿园航母-规模大。办有多个分园),也有我这样来自县级幼儿园,南方的乡镇幼儿园的园长们;从办园层次上看——大多是省级示范园。从办园体制上看——大多数是公办园的园长,只有2名园长来自民办园——湖北黄石和宁夏银川,他们都来自幼教集团,办园规模都是在招生千人左右,银川的甚至有幼儿园、小学、初中各1所,在当地非常有影响,看来全国都是这样,幼儿园规模化发展、规范化发展已成总体的发展趋势。从年龄分布上看——最大的56年生人,最小的是88年生人,后生可畏。从工作阅历上看——大多是遵循幼儿教师、保教主任、副园长、园长这样的成长规律,空降的园长很少;从任职年限上看——大多任职达5年以上,当然最长的达20年,最短的西藏日喀则的索朗多吉只有1年多时间,当然他还只有24岁。
共同特点:
1、才华四溢
张春炬——1998年任河北保定青年路幼儿园园长,园舍15500平米,招生千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三八红旗手,特级教师、河北省省管专家,河北省国培专家组首席专家,2000年率先在河北省实施绩效工资制度,形成著名的幼儿园六级十八档绩效管理模式,出版专著四本——2006年出版《幼儿园管理决策与实践》、2010年出版《幼儿园管理创新与执行》、2011年出版《孩子入园,你准备好了么?》、2012年出版《幼儿园一日生活指导》,现即将出版的有关幼儿园绩效与管理流程的另一本书。
谭佳颖——广州市开发区第一幼儿园,领办分园,两天将我们的一个月学习制作成微电影——《我们这个班》
赵洁珺——安徽省铜陵使五松新村幼儿园,教育部学前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30名,以高校专家学者为主,基层园长教师只有5名)
2、进取心强
每次活动进取心强,绝不服输——园长的进取心有多强,幼儿园的发展空间就有多大,反之,如果园长小富即安,不思进取,那么他所领导的幼儿园也不会有好的发展,无论是公办园还是民办园,这种思想在今天学前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不进则退,是非常危险的。
3、有思想
每个园长都是在本地有思想、有号召力的人,管理幼儿园都是行家里手,同时在教育理念上都各具千秋:沙龙上的争论,观点上的对峙——做有思想的园长,行有智慧的管理,办有文化的幼儿园,园长的幼儿园核心竞争力中流动的鲜活的血液,是灵魂,一所幼儿园,如果有资金,一年就可以做大,三年就能做强,但是要是做长,得用文化、十年的时间才能完成。所以园长作为一园之魂,文化建设的统领者,有思想至关重要。
(六)痛定思痛——我们的短板在哪里?
1、思想僵化,创新意识不强
2、目光不够长远,缺乏忧患意识,安于现状,小富即安
3、不患贫而患不均
4、常常归因到我们力所不能及的问题,而没有想过当下我们能做什么
5、缺乏终身学习的意识
我的感悟:
我们生活在一个学习的时代。
有一种学习叫听讲。这是任何一个接受过学校教育的人终身难以忘怀的学习方式,它给了我们人生的启蒙,世界的认知,发展的基础和工作的能力,这种培训中的听讲,又把我们带回了学生时代,但是不同的是,由于精心的安排,能让大家在听讲中领略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听讲会使我们的专业知识更前沿,专业理论更系统,专业事业更开阔,专业思考更深入。
有一种学习叫读书。人生的不同阶段,读书的目标和价值是不同的。学生时代,读书时为博取功名,因此而有:学而优则仕“之说。工作阶段,读书是为了解决问题,因此而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传说。当你摆脱考试,进入到没有功利追求状态的读书时,那肯定是一种享受,享受读书给你带来的乐趣、拓展、升华和深刻。
有一种学习叫反思。孔子有句话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中所以需要反思,是因为反思可以深化理解,可以明确问题,可以发现差距,可以确证价值。心理学将其称之为“统觉”,教育学将其称之为“内化”,所以说建议大家一定在学习后给自己在安排一个反思的环节,设法在大家接收大量信息的听讲之后,把你们的所思、所得、所获诉诸于笔端,这不仅有利于我们认识自己,有利于我们以后的工作,更是岁月留痕。
学习的过程是建构——重新搭建自己的教育思路
学习的价值是提高——不是姑娘的衣服、鸟儿的羽毛,他不是装饰,也不是为别人学,是为了自己学、为了自己的职业发展、为了你的幼儿园发展而学。
学习的目的是生成——现阶段学前教育虽得到高度重视,但是各种理论思潮一浪高过一浪,很多规则尚在制定中,很多教育思想还没有定论,当然,也就没有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能够解决所有幼儿园问题的傻瓜方案,甚至有关课程,也没有向中小学那样有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为此这就需要我们作为一名幼教人,把我们当成一名教育行业的专业人员(现已出台幼儿教师专业标准)而不是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努力缩小与中小学教师在专业素养上的差别,达到医生、律师那样的行业标准。同时在学习中坚决杜绝拿来主义、照搬思想,自觉抵制课程外包(蒙台梭利教育),努力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生成自己的办园思路、理念、文化和课程。以下我的讲座就是基于学习后的思考和生成,仅供大家参考(所有资料来自于教育部2012年第1期园长研修班)
二、再谈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
(一)什么是学前教育小学化?
学前教育小学化是指违背学前教育的发展规律、幼儿的学习规律。在教育目标和内容上把应在小学阶段达成的目标要求和学习内容下发和提前安排到幼儿园来,在学习方式上违背幼儿园以游戏、活动、体验学习、密切结合生活的区域、活动学习和学习领域整合的综合学习委主要特征,采取分科、讲授、单纯的知识技能训练和班级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在教育价值和教育重点上,片面追求知识和技能,忽视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情感的发展、行为习惯的养成、身心的发展、创造力和个性培养;在幼儿园活动结构上,漠视保教并重和因材施教、寓教于乐的原则,破坏了儿童学习、休息、生活的均衡以及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导致儿童的身心发育得不到保证。
主要表现:学习方式小学化、教学内容小学化、课程设置小学化、教 学方式小学化、作息时间小学化、管理模式小学化、评价标准小学化。
(二)小学化问题得到全社会空前的关注
学前教育小学化已成为继教育三乱(乱办班乱补课乱订资料)后的第四乱——教育部专门下发通知: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
(三)幼儿园教材是导致小学化倾向的祸首么?
江苏省2009年取消幼儿园教材。《江苏省学前教育条例》2012年3月1日生效,条例明确规定:禁止以集中授课方式实施汉语拼音以及汉字读写训练、数字书写运算训练、外语认读拼写训练等违背幼儿成长规律的教育行为,对违背上述规定的,县级及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予以处理,按照“遵循标准、专业引领”的原则,《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发展指南》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都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行业标准。2012年开始进行专项检查,包括幼儿人数、教学内容安排、教师指导用书、幼儿园活动用书、分班填写幼儿一日活动主要内容和时间安排等。
(四)纠正“小学化”倾向,幼儿园就应该“禁教”吗?
当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现象受应试教育与高考重心逐步下移的影响,甚至出现了愈演愈烈的倾向。在此形势下,众多专家都在呼吁幼儿园教育去“小学化”,如上,有些地方政府甚至出台了相关条例,严禁幼儿园传授小学内容,这本是针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这一现实顽疾采取的有效措施,值得肯定和推广,但是由此就禁止幼儿园实施任何知识教学,宣扬所谓“禁教”思想,则又过犹不及,也是值得反思的。
有研究者把“家长的愿望、幼小衔接机制的缺乏、民办园的逐利、幼儿教师素质的低下”归结为“小学化”现象存在的现实原因。事实上,若在深究,我国几千年传统的学校教育所秉承的“一教论”思想(即统一思想、统一价值标准的教育教学观)、新中国建立初期模仿前苏联以作业教学为基本组织形式的幼儿园教学模式、我国现行的人才选拔制度都直接间接得到导致了幼儿园教育的“小学化”倾向,这些都与幼儿园的知识教育无关,因此,因为纠正小学化倾向,幼儿园就要禁止进行知识传授是缺乏理论依据的。
(五)专家的观点——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南京师范大学教授虞永平:
造成小学化的根本原因有三个:
一是观念的原因。在中国百姓的大众意识中,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对儿童的学习和发展”重成就、重学业、重知识”的倾向,很多人一直期待和支持他们认同的以知识学习甚至是读写算为主的幼儿园教育,这种期待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幼儿园教育。二是资源的原因。幼儿园班级空间过小、幼儿人数过多,教师无法真正对幼儿实施科学的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变成了奢求,班级人数超过国家标准的幼儿园在县及3县以下大量存在,甚至不少班级达到80人以上,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幼儿的安全,端坐静听成了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学前教育师资匮乏也是造成小学化的重要原因:师生比严重超标,合格教师大量缺乏,尤其是近年来为缓解幼儿教师紧缺而出现的小学转岗教师,如不加强培训,则会成为小学化的推手。三是制度的原因。长期以来,对学前教育重视不够,学前教育欠账太多,这也是造成小学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学前教育的投入还没有纳入公共财政投入体制,和义务教育、高中教育相比,幼儿园教师的编制没有专列,队伍的发展缺乏制度保证,在这种背景下,对于收入完全来自于家长或者大部分来自于家长缴费的幼儿园,政府如何有效控制和管理,如何积极引导就成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六)我们的思考
纠正“小学化”倾向的重点在于弄清对于幼儿来说“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些有价值的知识应该怎么教。
幼儿的知识学习不在于他学到了什么,而在于他学习时付出的成本与获取的知识孰重孰轻。
三、如何建构幼儿园本土课程——迈向发展适宜性实践
“掠夺开发”“拔苗助长”——发展主义的误区?
“学前教育小学化问题的防止与纠正”——科学发展的坦途?
们给孩子什么?童年的苦难换取一生的苦难:竭泽而渔
童年的幸福奠基一生的幸福:内在驱动
“学前教育小学化”——“小学教育中学化”——“大学教育学前化”:恶性循环何时了?
冰山一角缠足现象
引言:中国人的热点与世界性的话题
“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大力发展公办园”
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家庭以外的公共场所接受他人照料,特别是在公办园接受幼儿园教师给予的学前教育实践。
这自然地引起一个问题:对于儿童发展而言,什么是最适宜、最有益的学前教育实践?
进一步界定:课程决策与决策依据
课程需要综合决策:最好的教育实践建立对儿童的了解基础上,但仅仅依靠儿童发展理论并不能为实践者提供设计课程所需的全部答案。
教育项目是是各种决策的综合产物,这些决策包括课程内容(儿童将学习什么)、学习过程(儿童如何学习)、指导策略(教师如何教)和评价方法(如何知道儿童已经学会了什么以及如何制定未来的方案)。
情景1、2、3、发展适宜性实践的判断
判断是否是发展适宜性实践需要复杂的思考。因为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它并非“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的处方”,而是“用多种方法在特定背景下为特定的儿童选择适宜的教育方案。
请在心里默念:
“发展适宜性实践取决于……”
1、是否尊重了不同年龄段儿童发展和学习的特点,并提供符合年龄范围的活动、材料和互动。
2、是否尊重了每个孩子的能力特长和兴趣,并对个体差异做出反应和支持。
3、是否尊重了有关儿童生活的社会文化环境,并确保尊重了儿童和他们的家庭
场景1、2、3、请判断:这是发展适宜性的语言环境吗?1、2、3展望未来学前教育发展,可以确信:
中国学前教育必将逐渐超越以模仿西方为主的借鉴之路,进入到自主发展与创新阶段。在这个阶段,吸取借鉴各国先进经验,自主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学前教育将成为主要特征。
(一)蒙台梭利教学法在我国的应用
已进入我国15年
美国蒙台梭利教师培训:200小时集中强化培训,理论联系实际的30余份作业,720小时的高品质的幼儿园实习——2年的时间最终可获得蒙氏教师资格。我国7天初级证,15天中级证,30天高级证——培训者。
难以回避的现实挑战:
蒙氏教育的精髓是什么?
儿童还是教具?
儿童还是教师?
(二)幼儿园课程外包现象
各种加盟,我们可清楚它的内涵?
如果把这些教育法比作枝繁叶茂的大树,我们很可能漏读、误读、误解和误用了这棵大树最重要的树根部分、树干部分的观点和经验。
走出对这些教育法的漏读、误读、误解和误用,走向对课程真正理解和有效运用,走向对于本园问题的本土解决方案。
(三)什么是幼儿园课程?
从幼儿的角度看一日活动,一切幼儿参与的活动,包括生活、教育、运动等皆为课程,从教师的角度讲所有与幼儿有关的正式教育活动和预备活动皆为课程——计划、活动等
(四)幼儿最近发展区与幼儿园课程的发展适宜性原则
上课还是活动,幼儿园课程的真谛何在?
立场声明:了解儿童+实现发展目标
发展适宜性实践不仅要满足儿童的现有水平,即建立在对儿童的了解基础上(适宜),而且能够促进儿童达到有挑战性且可实现的发展目标(有效)。
(五)本土课程的建构
第一,了解儿童发展和学习的知识,用来尊重年龄特征,并对与年龄有关的各种行为特征做出反应。
第二,了解集体中每个孩子的力量、兴趣和需要的知识,用来适应个体差异,并对不可避免的个体差异做出反应。
第三,了解儿童生活的社会和文化环境的知识,确保儿童的学习经验对儿童来说是有意义和相互联系的,并且尊重了参与其中的儿童和他们的家庭。
不存在绝对适宜或绝对不适宜的教育实践
请在心里默念:
“发展适宜性实践取决于……”
1、是否尊重了不同年龄段儿童发展和学习的 特点,并提供符合年龄范围的活动、材料和互动。
2、是否尊重了每个孩子的能力特长和兴趣,并对个体差异做出反应和支持。
3、是否尊重了有关儿童生活的社会文化环境,并确保尊重了儿童和他们的家庭。
共勉:重塑游戏精神,还给孩子童年!
只是玩玩
让当你问我,今天在学校里做了什么,而我回答:“我在玩。”
请不要误解我。
因为,你看,我正在玩中学习。
我正在学习如何享受工作
并在工作中得到成功。
我正在为明天做好准备。
而今天,我是一个孩子,我的工作就是玩。
当你看见我爬进树丛找虫子,或是把偶然发现的玩意装进口袋。
请别用“只是玩玩”这一句带过。
因为,你看,我正在玩中学习,有一天我会当上科学家。
当你看见我全身陶醉,听着音乐,或是花花绿绿,忙于装扮,请不要感觉时间在“玩玩”中浪费。
因为,你看,我正在玩中学习,感受音乐,释放和宣泄,有一天我会成为有名的音乐人。
当你看见我坐在椅子上,给一位想象中的听众朗读。请别笑我,认为我“只是玩玩”。因为,你看,我正在玩中学习,有一天我会当上老师。
当你看见我在学习跳跃奔跑,和运动我的身体,请不要说我“只是玩玩”。
因为,你看,我正在玩中学习,我在学习我的身体如何运作。
有一天我会当上医生,护士或是运动员。
当你看见我穿戴起来,布置餐桌,照顾宝宝,别有这想法:我“只是玩玩”。因为,你看,我正在玩中学习,有一天我会当上妈妈或爸爸。
第五篇:坚决杜绝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承诺书
坚决杜绝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承诺书
认真贯彻《幼儿园工作规程》、《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及省教育厅《关于规范办园行为防止和纠正小学化倾向等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端正办园思想,遵循教育规律,建立科学的一日生活制度,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
教育内容、形式和方法要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不得搬用小学教材,不得进行奥数培训、珠脑心算、拼音、写字、英语等教育教学,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测验和考试,坚决杜绝小学化倾向。
坚持科学保教理念,走进社区,走进家庭,传授科学育儿方法,转变家长育儿观念,不断提高保教质量,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快乐生活、健康成长!
承诺单位:
照旺庄中心初级中学
2013年3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