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谈谈《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的课程目标是如何体现我国新课程改革理念的

时间:2019-05-13 01:14: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请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谈谈《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的课程目标是如何体现我国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请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谈谈《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的课程目标是如何体现我国新课程改革理念的》。

第一篇:请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谈谈《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的课程目标是如何体现我国新课程改革理念的

作业

请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谈谈《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的课程目标是如何体现我国新课程改革理念的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的课程目标(1)知识、(2)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于高中生物课程的性质,标准明确指出,“高中生物课程将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尤其是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同现行高中生物教学大纲相比不难看出,标准对于高中生物课程性质的分析更加深入和精辟;对于21世纪我国高中生物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上,标准与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一样,都强调“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以及“倡导探究性学习”,这显然是十分必要的。此外,标准还强调要“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将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提到了课程理念的高度,使高中生物课程理念的内涵更加丰富、更加全面。

一下几点都体现了新课程改革中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师生在教学中应该是平等的交流”等理念。

1.更新观念,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有效整合课程资源,实现教学目标的多元化 3.以发展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为学生提供学习经历并获得学习经验

新课改理念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实践的探索与思考

摘要: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关乎祖国的未来。新课改是振兴教育,适应国际潮流,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唯一选择。新课改理念应超前与现实并在现实实践中得到发展和创新。教师作为课改的实践者,在教学实践中,应树立正确的教育新理念,学习掌握新的教育要求和专业知识,掌握新的专业要求与技能,细化课标要求的具体性和可操作性,实现“三维目标”,在课改中实现专业发展的自我更新,与新课程同行,与新课改一起成长。

关键词: 新课改

高中生物

课堂教学

探索与研究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师生在教学中应该是平等的交流”等理念。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新课程改革不仅改变着学生的学习生活,也改变着教师的教学模式。由于新课改的许多理念最终是要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而得以实现的,要构建和谐、互助、愉悦的多元交流和相互支撑的鲜活课堂生活,合理有效地开发各种教学资源,教师是推进课改的最关键因素。那么,怎样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促进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中教师教学理念的变革和教学行为的创新呢?作者就自己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和实践上的一点体会,抛砖引玉,以飨读者。

一、强化学习,提高对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理解和把握

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具体表现是:提高科学素养,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实现;面向全体学生,即平等对待、同等机会、因材施教和个性发展;倡导探究性学习,倡导“活”与“动” 的统一;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即注意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职业和学习方向,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步入社会做准备。因此作者在新课程标准改革实施开始,思想上高度重视,认真学习高中生物新课程的理念和目标、内容体系、学习方式和实施与评价,结合学校生物课程教学的具体实际,深刻理解和把握新课改的理念:

1.更新观念,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传统的单一接受式教育,难以让学生获得体验、研究和发现的机会,因此,新课改提倡由单一化的个体学习向独立自主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转变。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在丰富多彩的自主探究活动中实现的。创新教育的关键是要创造出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要给学生提供适宜的活动目标和活动对象,以及达到培养目标所需的活动方法、条件和环境。在教学中,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使之具体化,结合学生的实际来科学地确立教学目标和操作实施过程,使课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的基础上,通过学生主体参与与多层次进行探究活动,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整体发展的目标。同时,对于新课改的深入实施,需要教师在教学观念和实践方式上及时进行观念更新,转变思想,以坚实的步伐走进新课改课堂,实施新课程改革,彻底摒弃观望和等待的思想,坚决克服“敷衍、旁观、畏惧”的心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有效整合课程资源,实现教学目标的多元化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凸显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特征,在课标中明确将课程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部分。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这就需要在教学目标设置上体现多元化,就是实现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有机联系,加强学生、社会和学科发展之间的有机联系,重视体验式学习,强调积极主动学习态度的形成。既需要关注教学内容上的要求,促使学生达成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形成,同时也需要关注教学中情感的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把培养真正的人作为生物学教学的根本目的。教师要能够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材只是编者、作者、教师、学生之间的共同对话的文本,教师应该联系学生的实际,调整教法,这些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以发展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

过于对工具学科的重视必然会导致应试教育的升级,而生物学科课堂则比较适合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的培养贯穿到知识传授的过程中。生物科学的发展离不开一代代生物学家艰辛的劳动和大胆的创造,他们给人类留下的不仅是物质文明的财富,他们的科学理念、人格品德,同样给人类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在教学中,应当充分开掘,合理利用,将这些典型的科学史实与生物学科知识相融合,让生物课堂演绎人文情怀。时代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途径也在变,传统的教学过程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的信息传播过程,教与学的过程看似平静,其实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新课改精神就要求引导学生进行对知识的研究与探究,着眼于知识和技能掌握过程的探究,着眼于学习方法的指导,结合具体内容联系实际进行情感的熏陶和培养。探究过程中侧重于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一般性的问题,要求学生独立解决,培养学生的自信和成就感;难点问题合作探究并注意问题的层次性,既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又培养了他们的人文素养。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为学生提供学习经历并获得学习经验

人的学习能力有多种,有记忆、阅读、感知、计算、推理、分析、归纳、判断等,在应试教育体制下,传统学校教育中有相当一些能力不仅难以考查,也难有培养的机会,如设计、组织、个性、合作、表达等。其学科课堂重视的只是记忆、阅读、感知、计算和判断能力,其他的学习经验者十分缺乏,更谈不上对这些能力的培养。新课改带来了教育理念、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的变化,老师作为这场改革的先锋和具体实施者,应该在新课改中以“学习”的观点来看待和分析当前的教育现象和学习问题,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一改过的唯“分”论,要科学评价学生,要求对学生的评价过程中要体现出“为了每位学生发展”的精神,注重发展性和过程性评价,教师要欣赏、尊重学生,要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意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职业和学习方向,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步入社会做准备”。不仅为学生提供学习经历,而且还使他们获得更为丰富的学习经验。

二、立足课堂,把课改新理念融入到日常的教学决策与具体教学过程之中

教育理念是指导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新课程需要有新理念支撑,需要教师具有与之相应的思维方式,变“要我改”为“我要改”,并为之付诸于实践:

1.融进去,蹲下来,构建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新课程中要求,教师是学习的参与者,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即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要与学生一道寻找道理,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如果一个人对认识事物缺乏浓厚的兴趣,那么他的能力培养和发展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课堂教学中我首先融进去,然后蹲下来,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我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确定参与的方向,激发强烈兴趣,形成主体参与的明确目标,我越来越体会到导语的重要作用,好的导语可以导引和控制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心理定势和和谐的课堂气氛,形成良好的教学准备状态,使学生迅速进入预定的教学轨道,可以说精彩巧妙的导语设计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基石。如学习“矿质营养”前导问:“户养的花为什么要定期松土?为什么要选择肥料?”一下子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其次是让学生课堂上敢说多说、敢问多问、会说会问,把学习主动权真正地交给学生。我在新课改学习中充分认识到,让学生课堂上敢说敢问,就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课堂质疑探究,提高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钻研知识的兴趣。再次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注重驱动学生自己去主动介入学习内容,产生心理体验,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设计要变“教”为“导”,营造使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情境,有意识的强化活用,形成教与学的互相推进。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结合,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用谈话、交流的方式,注意观察学生的情绪情感反馈,增强教师语言、表情等教态的亲合力,建立了融洽的师生关系,变知识点的灌输为引导学生主动、深入的思考。

2.拓展教材外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构建训练体系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是要求教师积极参与到课程改革中去,大胆尝试以探究、理解、体验、分享与合作等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学习方式。将“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将“给出知识”转向“引向知识”,通过教学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的意义,发展创造能力,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只有动起来,以研究者的心态触摸课堂,以实践者的行动改革教学,才能在困惑中追求,在研究中豁然开朗,在实践中分享成功。多年来,我总是要求自己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要不断创新,每节课上都有亮点,经常针对不同的章节内容,根据实际情况变换切入的角度,如讲“无性生殖”时,我以绵羊“多利”入题;讲述遗传物质章节时,则从介绍我国著名水稻专家袁隆平引入正题。使学生入课便有新鲜感。而在教法设计上则主要是单元整体教学和课堂教学。单元目标从单元整体出发,对单元内课文处理的课时、教法及整个单元的节奏作统筹安排,经过累积――整合--提升――迁移的途径来完成单元教学目标。

实验课堂教学是生物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评价学生合作学习的重要途径。合作学习应该是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又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在安排分组实验时,我改过去的随机分组为有目的分组,尽量使成员在性格、才能倾向、个性特征、学习成绩等诸方面保持合理的差异。每人在组内有不同的角色互换角色,保证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性。这样分组更能帮助学生互相取长补短,培养个人和小组学习的能力。从而通过分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能力和集体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达到新课标分享与合作的理念要求。课后练习分章节训练和单元训练,建立灵活的训练体系,包括巧妙的题目设计、一题多问、一题多解、标本测试、多媒体图象制作测试以及调查分析等多种形式,深受学生的欢迎。

3.加强外语和信息科学的教育,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机整合

新课改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它改变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我都是提前数周或数天开始备课,充分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的资源优势,尤其是外文资源,制作出精美的课件,融图、文、声、像于一体,巧妙设计出人与计算机的“对话”,用不同语音提示答题的对与错,使学生在课堂上充分体验一系列人机交互的信息技术优势,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机整合的目的。通过这种模式的教学,整个课堂充满智慧的快乐和创造的喜悦,学生们都情绪饱满、精神愉悦、积极参与、勇于表现,充分体现新课标的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通过新课标教学,我还体会到加强外语学习可以改变人的思维习惯,拓宽思维方式,我不仅自己这样做,而且还要和引导求学生跟我走,在诸如生物进化、动物行为以及遗传生殖等一些具有开放性内容的教学中,我总是采用让学生也上网搜集资料、制作课件,然后再进行课堂交流的方式进行教学。一个共同效果:外语扩展了他们的视野,信息技术增强了他们对内容的理解和兴趣,知识量与日俱增,对学习生物兴趣的人数也倍增。

4.建立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综合评价体系,恰当评价和正确引导学生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适时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合理评价,从而激起学生创新的激情,激励学生进一步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是学生最想知道,也最想得到教师评判的。所以,合理公正的评价,就显得十分重要。我的体会是:课堂评价要细化、要具体化,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对成绩好的、对成绩暂时后进的;对性格内向的、对性格外向的等都应注意根据对象、场合等的不同而区别对待。测试评价应灵活,我尝试建立了同学间自评与互评、教师的过程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通过这个评价体系使学生们把学到的生物学概念、原理和规律,得到巩固和升华,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们探求新知识、创造新知识的思维方法和应用新知识的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例如,在进行高中《生物》一章节的知识测试中,我就没有以书本上现成的知识结论作为测试对象,而是利用多媒体制作图象,表现心脏的外部结构和形状,提出“直接出入心脏的血管有几根?”,“哪几根?” “它们里边分别流动着动脉血还是静脉血?” “其生理意义是什么?”等问题,让学生围绕课本内容思考,结合人体生理发挥想象,收效非常明显。

以上是我实践新课改的点滴体会。我是一名高中生物教师,作为新课改的具体实践者,坚定新课改方向不动摇,对生物学课改的过程进行一点探索,伴随着高中生物新课改的步步深入,我一路实践一路总结,深深体会到课改带来的春风。我在课改中成长,也在课改中收获,我所带的班连续两年位居会考榜首,辅导的学生多人取得生物科学实践活动优秀奖。同时我也深深品尝到了课改带给我的这样那样的困难和无奈。但我坚信新课改是振兴国家教育,适应国际潮流,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唯一选择。只有改革旧课程才是教育的出路,我会继续发挥新课改教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自己的专业素质与课改一起成长。

参考文献

1.梁愈.新课程理念的创新及教育教学行为指南.中学生物教学.2006(7):9-10.2.童庆年.新课改理念及对生物学教师的要求.中学生物教学.2006(11):9-10.3.胡继飞.论新课程背景下生物教师的观念转变.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4.薛广林.新课改背景下对生物教学评价的思考.中学生物学.2004年02期

5.杨守菊.人文化:新课程背景下生物课堂教学的新追求.中学生物教学.2006(4):9-11.6.夏献平.课改理念与高中生物教学实践.中学生物教学.2006(3):12-13.

第二篇:请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_说一说你是如何教授学生会意字的?

大理市小学语文七组屈丽青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如何使枯燥的识字变得多姿多彩,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识字兴趣是值得我们深思和探索的。学生已经初步接触了象形字、会意字、形声字,对识字有了一些基础和经验,教师应该结合实际,面向全体学生,应地制宜,应材施教,抓实、抓牢识字教学的各个环节,为学生的各门课程学习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会意字属于“合体造字法”。会意字由两个或多个独体字组成,以所组成的字形或字义,合并起来,表达此字的意思。教师的识字教学不仅仅是孤立地认识文字符号,不能只着眼于单个汉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更应注重把生字符号、图象、声音、意义整合在一起,注重把所学的生字实际运用到读写活动中去,从而使学生的识字达到“自动化”的程度——“见形而知声、义,闻声而知义、形。”在教学会意字时,我是这样做的:以《日月明》为例,1、首先结合韵文让学生明白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日月明》一课共有13个生字,其中11个生字是会意字,所编排的韵文也朗朗上口,易读易记,以“明”为例,先引导学生了解“日”、“月”所表达的事物,再进一步引导太阳也好,月亮也好,它们都会发光,给人带来光明,所以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就成了“明”。

2、结合汉字字形“表意”的特点进行教学,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会意字最大的特点就是字形表意,例如:“休”字,一人靠在树上歇歇脚,就是“休”字。联系字义识记和分辨字形这种方法比较简便,经过一段时间的示范引导,学生就能基本掌握。学生掌握了这种方法,他们就能自主识字,提高识字能力。

3、拓展延伸。汉字是非常有意思的,但对孩子来说,却是非常抽象的,如何将抽象的字符变得有意思起来,在结合汉字的构字特点、基本规律的同时,增强识记的趣味性是非常有必要的。《日月明》这一课,学完文中的会意字,还可以拓展想一想:自己认识的、熟悉的还有哪些类似的字。如:三口品,三日晶等等

总之,识字教学我认为不仅让学生快乐地识字,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让学生在今后地学习中自觉地尝试运用这些方法去识字、积累汉字。

第三篇:请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说一说你是如何教授学生“估算与精算”的?

请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说一说你是如何教授学生“估算与精算”的?钟东福

估算与精算是数学计算教学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侧重点不同,又互有联系,加强估算是新课程对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提出的一项新要求。在教学中,精算教学要注重算理的渗透、理解、运用。从计算结果的角度来看,估算是对事物的数量或计算的结果做出粗略的推断或预测的过程,也是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实际教学中,我首先是搭建合理的情景,让学生逐渐养成估算意识。例如在教学《克和千克的认识》时,先让同学们掂一掂一个贰分硬币,感觉一下一克有多重?再掂一掂10个硬币有多重?最后掂一掂我们每天都吃的熟鸡蛋有多重?最后用天平秤一秤。

其次,利用估算提高计算能力。例如:求21、38、34、56、22五个数的和。先让本班各组讨论如何估算四个数的和。再让各组反馈结果:组1:把21看成20,把38看成30,把34看成30,把56看成50,把22看成20,,估算的结果大约是150;组2:把21看成20,把38看成40,把34看成30,把56看成60,把22看成20,估算的结果大约是170;组3:„„老师激趣:同学们的估算方法都有一定的道理。然后老师让同学们动手精确结果是171.同时对组2进行表扬鼓励。接着再让全班进行强化练习,以估算促精算,以精算固估算。

72+49≈35+37≈68+30≈„„

72+49=35+37=68+30=„„

再次,联系日常生活培养估算习惯。比如:到街上买4斤水果,先用手掂一掂,估量一下一个约有几两,再秤一秤,4斤要拣几个?又如,要买2斤大葱,先掂掂一把约有多少,估计买2斤要几把。这些都是我们在自觉不自觉地运用的估算。

下载请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谈谈《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的课程目标是如何体现我国新课程改革理念的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请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谈谈《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的课程目标是如何体现我国新课程改革理念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