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反思
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反思
石塔中学
高中物理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可从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和教学基本策略方面进行:
一、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的反思。物理老师要进行教学反思,固然依赖于自身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经验,但是仅仅行停留在经验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教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对教学行为的反思需要以一定物理知识的教学理论和专业学识为基础。
1、转变物理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学行为的理论支点。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认为,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而这样的教学所蕴涵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那么,在教学中如何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呢?即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要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要转变教学理念,历史与社会教师应加强对历史与社会教学理论的研习,如《物理教学》、《中学物理教学参考》杂志开辟的一些栏目的讨论文章对更新教学理念就有许多帮助。2、丰富物理学识。
学科专业知识对于新课程的实施以及开展教学反思,至关重要。历史与社会教师如何提高专业修养、丰富专业学识呢?关键是多研读物理学名著、物理学学术论文、物理著作等。阅读这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名著,不但足以提高专业素质、分析史料、推理证明以及论断评价等研究方法。
二、教学策略方面。
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和学科专业基础上,新课程下物理教师主要以课堂为中心进行教学反思。
1、物理课案例研究。
“所谓案例,其实就是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发生的典型事析,是围绕事件而
展开的
故事,是对事件的描述”。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探讨。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来看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自己的课堂,并从自己大量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一定的案例;二是观察别人的课堂,从中捕捉案例;三是在平时注意搜集书面材料中的案例。通过思考和讨论,不但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激发学生进行思考。2、物理听课活动。
听课作为一种教育研究范式,是一个涉及课堂全方位的、内涵较丰富的活动。特别是同事互相听课、不含有考核或权威指导成分,自由度较大,通过相互观察、切磋和批判性对话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
听课者对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留下详细、具体的听课记录,并做了评课,课后,再与授课教师及时进行交流、分析,推动教学策略的改进,这在无形中会促进物理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3、小结与反思笔记。
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就是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及时记录下来,以便重新审核自己的教学行为。新课程下,以物理学科来说,其实平常物理教学中需要教师课后小结、反思的地方太多了。
总之,虽然新课程下关于物理教师教学反思的研究,目前还是个新课题。许多的反思问题都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索。但物理教学反思对物理教师的成长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是物理教师实现自我发展有效途径,也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新的尝试,更会促使物理教师成长为新时期研究型、复合型教师。
第二篇:课改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反思[范文模版]
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反思
江西安福二中 李小育
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物理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可从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教学基本策略方面进行。
第一、对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的反思。物理老师要进行教学反思,固然依赖于自身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经验,但是仅仅停留在经验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教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对教学行为的反思需要以一定物理知识的教学理论和专业学识为基础。
1、转变物理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是教学行为的理论支点。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认为,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而这样的教学所蕴涵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那么,在教学中如何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呢?即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要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要转变教学理念,历史与社会教师应加强对历史与社会教学理论的研习,如《物理教学》、《中学物理教学参考》杂志开辟的一些栏目的讨论文章对更新教学理念就有许多帮助。
2、丰富物理专业学识。学科专业知识对于新课程的实施以及开展教学反思,至关重要。历史与社会教师如何提高专业修养、丰富专
业学识呢?关键是多研读物理学名著、物理学学术论文、物理著作等。阅读这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名著,不但足以提高专业素质、分析史料、推理证明以及论断评价等研究方法。
第二、教学基本策略方面。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和学科专业基础上,新课程下物理教师主要以课堂为中心进行教学反思。1、物理课案例研究。
“所谓案例,其实就是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发生的典型事析,是围绕事件而展开的故事,是对事件的描述”。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探讨。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来看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自己的课堂,并从自己大量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一定的案例;二是观察别人的课堂,从中捕捉案例;三是在平时注意搜集书面材料中的案例。
我在设计《人造卫星宇宙速度》课堂教学时,一开始就可以提出问题:能否让抛出的物体不落地?这时学生十分活跃,议论纷纷:有的会说,将物体上抛,初速度越大,上升的高度越高,当初速度大到一定的程度,物体飞到外太空,就不再回来了;有的会说,由平抛运动规律可知,物体从越高的地方、抛出的初速度越大,落地的水平距离越长,当初速度大到一定程度,物体就落不回地面了;还有的同学可能会进行反驳:落地的跨度长了,可地表就不是一个水平面了;也有的同学说,由匀速圆周运动可知,当重力正好提供它作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时,物体绕地球在圆形轨道上运动就不回地面了。通过思考和讨论,不但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激发学生进
行思考。
2、物理课的听课活动。
听课作为一种教育研究范式,是一个涉及课堂全方位的、内涵较丰富的活动。特别是同事互相听课、不含有考核或权威指导成分,自由度较大,通过相互观察、切磋和批判性对话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听课者对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留下详细、具体的听课记录,并做了评课,课后,再与授课教师及时进行交流、分析,推动教学策略的改进,这在无形中会促进物理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
3、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
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就是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及时记录下来,以便重新审核自己的教学行为。新课程下,以物理学科来说,其实平常物理教学中需要教师课后小结、反思的地方太多了。
总之,虽然新课程下关于物理教师教学反思的研究,目前还是个新课题。许多的反思问题都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索。但物理教学反思对物理教师的成长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是物理教师实现自我发展有效途径,也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新的尝试,更会促使物理教师成长为新时期研究型、复合型教师。
第三篇:课改下的高中地理教学反思
课改下的高中地理教学反思
新课程下高中地理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我认为可从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教学基本策略方面进行。
第一、对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的反思。地理老师要进行教学反思,固然依赖于自身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经验,但是仅仅行停留在经验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教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对教学行为的反思需要以一定地理知识的教学理论和专业学识为基础。1.转变地理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学行为的理论支点。新课程背景下,地理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及时更新教学理念。2.丰富地理专业学识。
学科专业知识对于新课程的实施以及开展教学反思,至关重要。地理教师如何提高专业修养、丰富专业学识呢?关键是多研读地理学学术论文、地理著作等。阅读这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名著,不但足以提高专业素质、而且可以提高教学水平。第二、教学基本策略方面。
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和学科专业基础上,新课程下地理教师主要以课堂为中心进行教学反思。1.地理课案例研究。
“所谓案例,其实就是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发生的典型事析,是围绕事件而展开的故事,是对事件的描述”。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 析、探讨。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来看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自己的课堂,并从自己大量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一定的案例;二是观察别人的课堂,从中捕捉案例;三是在平时注意搜集书面材料中的案例。2.地理课的听课活动。
听课作为一种教育研究范式,是一个涉及课堂全方位的、内涵较丰富的活动。特别是同事互相听课、不含有考核或权威指导成分,自由度较大,通过相互观察、切磋和批判性对话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听课者对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留下详细、具体的听课记录,并做了评课,课后,再与授课教师及时进行交流、分析,推动教学策略的改进,这在无形中会促进地理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3.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
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就是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及时记录下来,以便重新审核自己的教学行为。新课程下,以地理理学科来说,其实平常地理教学中需要教师课后小结、反思的地方太多了。
总之,虽然新课程下关于地理教师教学反思的研究,目前还是个新课题。许多的反思问题都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索。但地理教学反思对地理教师的成长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是地理教师实现自我发展有效途径,也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新的尝试,更会促使地理教师成长为新时期研究型、复合型教师。
第四篇:浅谈课改下的体育教学
浅谈课改下的体育教学 天津市小王庄中学 范振艳
摘要:在这个新课改推行的时期,对于广大的体育教师而言,如何根据新课改的精神,本着“健康第一”和“学生发展”的指导思想,并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去进行体育课堂教学,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能够运用注意规律,激发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设情境,营造合作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对学生进行合理有效地评价。进而创设出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营造出新的课堂学习氛围,以实现教育为人的发展服务的根本宗旨。
现代社会新教育的发展,对学校体育赋予新的历史使命。以往的教学方法单调枯燥,课程评价过于强调运动成绩等等。因此,要解决这些诸多的自身问题,体育课程也需要改革。与以往的《体育教学大纲》相比较,新课改下的《体育课程标准》只是对各“水平”的各种层次目标的比较宏观和笼统的规定,既没有对具体教学内容的规定,也没有对学习考核的规定。那么,在这个新课改推行的时期,对于广大的体育教师而言,如何根据新课改的精神,本着“健康第一”和“学生发展”的指导思想,并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去进行体育课堂教学,就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了。
一、运用注意规律,激发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即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种事物时,这就是注意。注意规律是教学规律中的重要规律之一。体育教学多在室外进行,由于学生多,活动区域广,受外界环境和其他诸多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大,加上学生好动,自控能力较差,兴趣广泛而不稳定等,往往造成注意分散,给教学工作带来不利影响。因而,加强注意规律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引导学生认真上好体育课,进一步激发与调动学生锻炼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是十分必要的。
(一)无意注意规律的运用。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积极性的发挥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学成功的关键。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调动学习积极性。无意注意的客观原因主要是刺激物本身。这就要求教师要吃透教材,掌握学生的不同特点,设法引起学生的注意。在教学环境方面,要尽可能避免分散学生注意的因素(如噪音、班级之间的相互影响等);教学方法要生动灵活、富于趣味性,避免单调呆板,一味追求形式;讲解要生动、精炼、富于形象化、艺术化,力求吸引学生;示范动作正确舒展,美观大方,激发学习兴趣,引起注意的产生。
(二)有意注意规律的运用。
恰当运用有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在于组织指导学生从事教学活动。因而体育课一开始,教师就要以干净利索的动作,清晰宏亮的口令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教师要给学生提出一个明确的任务,并指出完成任务的途径、方法和措施,让其努力把注意力保持在练习本身。同时要严格要求,不断提出新的问题、新任务、新要求,这样,学生的注意就会始终指向课堂,就必然会自觉主动地去练习。教师的主导作用还在于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对其进行能力培养。
(三)注意转换规律的运用。
根据注意不稳定的特点,适时运用注意的转换规律组织教学。教师要始终掌握课程进展情况,切不可“放散羊”,要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通过不同的手段适时转入下一个练习。转入新练习时,学生的注意常会停留在原来的练习中,这时,教师就必须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如讲解、示范、小游戏等),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过来,待练习能够满足学生的需要和要求时,学生就会积极地投入到练习中去,课中要充分发挥体育课的“多”与“乐”的特点,把学生吸引到活动中来,使他们能在活动中锻炼身体,锻炼中不断丰富知识,掌握运动技术和技能。
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发展是体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体育教师要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不断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来发展自己的各种兴趣和爱好,这是与新课程基本理念不谋而合的。然而有些人担心,现在提倡的自主学习,是不是不要教师传授运动知识和技能呢?是不是提倡“放羊式”教学呢?其实不然,自主学习和“放羊式”教学完全是两码事。“放羊式”教学是教师不负责任的教学,是放任不管的教学,它完全排斥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指导作用。下面,先请大家看一堂体育课的案例片段,相信大家看后,一定能够对自主学习和“放羊式”教学的本质区别有所领悟。
例:在体育课的投掷轻物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达到初步掌握投掷的基本技能,设计了各种不同形式的练习项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练习,学生在各个场地里进行活动并轮流体验,教师则在不同场地之间巡回指导,学生始终以高昂的情绪投入到体育活动中,教师在给予了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也加强了对学生的指导,并且避免了传统体育教学那样,花过多的时间用于示范、讲解和纠正错误动作上。
从上述案例中,大家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自主学习的优势所在。那么,在当前大力推行新课改的情况下,广大的体育教师如何才能在课堂上灵活的应用自主学习的方法来对学生进行学习自主性的培养呢?我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发展。如在游戏“滚球赛跑”的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下,让他们自己去做如何向前推进实心球,以及自由结伴游戏等方法,自己去发展灵敏、协调、反应等身体素质。
(二)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准备一些如乒乓球、沙坑、肋木、手梯等体育器材或一些自制体育器材,让他们不断去接触各种新鲜的、兴趣的体育活动,得到自我锻炼的效果。
(三)给学生一个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如教师给学生一些任务:10米单脚跳,10次仰卧起坐,篮球(可根据年级不同改为足球、排球等)投进篮筐3次,跳绳30下,等等。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去安排完成其中的2~3项或4~5项。
(四)给学生一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解答。如平衡练习时,教师要求学生用各种姿势(如两臂侧张、两臂背后、一臂背后一臂肩上等)去走一些较窄的,如花坛沿、台阶沿等等。教师可提出问题:哪种姿势较容易,哪种姿势较难。学生自会去体验、练习,最终会自行解答这个问题。
(五)给学生一个机遇,让学生自己去抓。体育教学中,教师经常设置一些教学比赛,设计一些困难,教育学生机遇就在你的面前,让他们自己思考解决困难的办法,全力去争取胜利。
(六)给学生装一个冲突,让他们自己去讨论。如低年级“转胡拉圈跑”的练习中,教师故意采取缺陷示范法,然后问学生,老师这样好吗?这时老师的示范和实际效果产生了冲突,学生马上会自己去讨论,自己去修正,自己去控制身体的重心,让他们用自己的思考去解决问题。
(七)给学生一个权力,让他们自己去选择。学生的生理特征,兴趣爱好及运动能力等都存在着很多的个性差异。如女生往往不喜欢足球、篮球、长距离跑等对抗性较强、运动量较剧烈的运动项目,而男生往往不喜欢技巧、舞蹈等活动,这时教师应给学生一个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各自喜欢的项目,不要硬是赶鸭子上轿,否则可能会产生某种抵抗和厌恶的情绪,不利于学生健康发展。
三、创设情境,营造合作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一)创设情境,体验运动趣味性。情境教学是前几年所提倡的,它能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至今仍被教育同行所关注、重视和沿用。由于少年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遵循其认知和情感变化的规律,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创设适宜的情境,营造出体育教学的良好氛围,并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如,一名教师在体育课的教学中,设计“沙包掷准”这一教学内容时,为了将这一课堂内容赋予活力,设计了一组“支援前线炸碉堡”的游戏,将游戏过程设定为:冲过封锁线,准备弹药,炸碉堡,安全返回等四个基本环节。游戏开始后,为了进一步渲染气氛,通过录音机播放模拟战争场面的枪炮声,呐喊声,使学生有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紧张刺激的气氛中,学生情绪高涨,乐趣无穷,既学会了动作,又培养了克服困难的精神。运动趣味性的充分体验,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营造合作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新课改提倡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要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就必须要营造出合作学习的氛围,并利用现有的体育教材的优势给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让他们在合作学习中,相互观察、相互帮助、相互纠正,提高发现错误和改正错误的能力,不断提高动作质量,并在合作学习中,发展社会交往能力。
新《体育课程标准》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游戏占据了一定的比重。游戏是由情节、活动方式、规则和结果等要素构成的综合性的条约活动,也是学生们在课堂上最喜爱的一项活动。通过游戏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勇于进取的精神。而自编游戏内容又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比如,在游戏中,给每一个小组一个排球,画出一定的活动范围,要求每组的学生要以排球为中心,创编出大家喜欢的体育新游戏。游戏前,教师鼓励学生们积极创新,不要照搬已学过的游戏,组与组之间最好不要雷同,想方设法创编出具有新意,既有利于锻炼身体,又能显现出开拓精神的游戏活动。大家经过思考、讨论和选择,创编了“投球得分”、“双腿夹球比快”、“叫号接球”、“击中目标”、“打活靶”等游戏项目。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发挥了“导演”的角色,充分地让学生自行活动,培养学生的自我组织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教师还对活动方法新颖、创新意识强的小组给予肯定和表扬,对个别有困难或游戏活动缺乏新意的小组进行点拨,启发和帮助。这样,一方面有效地发挥了学生自主练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合理有效地评价,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一)注重过程评价。
以往的体育课程过分注重对学生的终结性评价,而新课改则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因为过程评价的关键在于“在过程中的随时评价”。评价是每节课都要进行的,但却不是每节课的评价都一样。对于一个完整的教学单元来说,前半截的课的评价不要太多、太密,因为此时教师需要一定的观察,学生在不断的努力中变化着,如果过早地进行评价,可能会使评价有一些不准确,也容易因此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评价不当还会降低体育教师的威信。因此在一个单元中,评价的量应是逐渐增多,频数也是逐渐增密的。
(二)注重对学生的综合体育素质的评价
一个人的运动技能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其天生身体素质和运动神经类型有关的。如果教师只注重运动技能的评价,那么就会使一部分学生不努力也成功,而还有一部分学生怎么努力也无法成功。那么,无论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还是从教育公平性的角度出发,对于教师来讲,都应对学生进行比较综合的体育评价。因此,在今后的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多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评价:
1、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积极性。
2、学生的体育行为规范。教师要把以前那种只在教案的教学目标中写上的那些“意志、勇敢、纪律性”等期待性目标,落实到学生的具体行为上。
3、学生的进步程度。
4、同学之间的交往和融洽度。即:对学生在体育学习中能不能与人合作,能不能善待他人,能否帮助和评价同学,能不能遵守规则等,进行评价。
5、体育知识度和思维能力。教师在课上应经常提出一些有深度、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不断提高他们对与体育有关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进行关注的思考能力,并在关注和思考中加宽、加深他们的体育素养,使他们能洞察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注重对个体的相对评价。
教师们以前常用班级内的相对评价,即根据学生在一个班里所处的地位进行评价的方式。但这种相对评价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因为与邻近学生的对比会使他产生“差别”意识,使用不当,会使一些学生产生反感和丧失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更多地使用“个体相对评价”的方法。因为在教学中多运用这种方法进行评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或避免一些影响学生学习的不良因素的出现,确保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总之,新课改下的小学体育教学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它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这就要求广大的体育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不断学习,勇于实践。在课堂教学中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兴趣,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有效手段,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享受体育的乐趣。进而创设出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营造出新的课堂学习氛围,以实现教育为人的发展服务的根本宗旨。
参考文献:
[1]季浏主编.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S].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体育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体育院校成人教育协作组《体育心理学》教材编写组.体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4]张向葵主编.教育心理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5]陈冬梅.新课改下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的尝试[C/OL].http://www.xiexiebang.com/oblog252/more.asp?name=cdm763&id=900 2006-1-5
第五篇:我的历史教学——二期课改下的历史教学反思
我的历史教学——二期课改下的历史教学反思
去年,我们有幸到某校去观摩学习,收获甚丰,感受颇深。该校课改采用 “高效课堂”模式,是一种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新的教学模式。他们使用的是“三环六步一反思”的教学模式上课,所谓“三环”是指“预习——展示——反馈”,所谓“六步”是指“出示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提升——达标测试——纠错巩固”,一反思就是教师及时写课后反思。这种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模式,主要环节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展示”。
这种模式有其先进的一面,在这样的模式下,每个学生都能积极融入到课堂活动当中,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值得称道的是,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而是把话语权交给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课改理念。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学生基本上能在大众面前发表自己的看法,神态自然,表达流畅。个个踊跃发言,没有在其他地方扭扭捏捏畏首畏尾的现象。毫无疑问,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特别是口头表达能力值得点头。可以预见,这些学生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比别人能说会道,比别人能得到更多成功的机会。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占有优势。二是团队协作能力彰显。新课改以后,都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捆绑式评价,让学生明白,只有小组的成绩好了自己的成绩才会好,只有你的团队整体优秀了,你才是优秀的,以此强化团队的意识,督促学生在小组内互帮互助,提高整个小组的水平。
反观传统的课堂,老师或讲得口干舌燥,学生还是云里雾里,可知收效甚微。导致的后果是,高分低能,你叫他上去讲几句,他“口嚅嚅而欲动,腿颤颤而将倾”。你知道,“背一袋钞票,却没有一毛零花钱”是什么回事。现在许多人就是这样的。
言归正传,该模式,之所以“高效”,关键在于:教师把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上课前,老师们都把他们研究好的导学案发给学生,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寻找问题的答案,并把自己组的探究成果展示出来,给大家评价。虽然这些答案学生可能从教辅用书参考资料里搬过来的,但即便如此,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我价值得到彰显,知识在潜移默化当中得到积累和巩固,能力得到升华。这就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效率。老师轻轻松松上课,学生轻轻松松学习,大家都不费吹灰之力,一派和谐景象。
于是,同行个个皆叹弗如。本人在赞叹之余,心中疑虑就出来了——这真是高效吗?答案是:no.理由有二:其一,如此高度统一,所有师生共用统一的导学案,施行统一的教学程式,统一解决相同的问题,得出统一的标准答案,试问,师生的个体差异得到尊重了吗?学生的个性在哪里?其二,在形式上,如此热热闹闹课堂,看上去很美,似乎很轻松,一路顺风顺水。那么,在课外,学生们要是不下苦功夫,能这么顺利吗?学生在课外是什么样的?这是个令人遐想的问题。这留给参观者们留下了很大想象空间。是不是老师们只是玩了一个魔术,把法宝从左手转到右手,其实最终目的还是一样的——都为了分数干活?其三,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由于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有限,对某些知识点的认识是否有错误或一知半解?在听课过程中,学生你一言,我一语,我们就听出很多片面或错误的知识点,而老师并没有及时的纠正。所学的知识是否系统全面很值得打个问号。而且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当地教师的说法,其实,这课改,多少有点表演成分,在平时,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必需的,要是每节课都这么折腾,谁受得了。真是一语道破天机,原来,在这浮华的背后,竟是这般景象。如果说这只是道听途说,不足为据,那么,还有事实为证:下午我们决定进行一次突袭行动,再次去原来的学校听课,结果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课堂上学生不再烈讨论,而是竖耳倾听,老师还是讲得滔滔不绝„„
其实,我个人还是很赞成先把研究好的导学案发给学生,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寻找问题的答案的做法。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省去很多时间去啰啰嗦嗦的讲那些学生从课本上就可以掌握的知识点,留出更多的时间去帮助学生分析重难点。但我不赞成把每节课的大部分时间留下来让学生说,特别是我们像我们这样的农村学校,学生的知识面很窄,课前又没有很好的途径去收集材料,所以还需要老师去引导。
教育需要热情,更需要智慧,其实无论是传统教学还是其他新的教学模式,都有其好的一面。如何把这些优点结合起来,走合适本校的课改之路才是正确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