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的再思考

时间:2019-05-13 01:32: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的再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的再思考》。

第一篇: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的再思考

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的再思考

摘要:学科教学需要改革和创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合,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特别是教学情境的创设方式、学科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学交互方式、教学评价方式等,形成了新型的师生“双主”教学模式,极大地促进了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纵观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课的信息化教学研究与实验,成就不菲,问题犹存。作为一个新时代的青年教师,我们担负着时代使命,有责任、有义务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进行再研究和再思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有效融合;再思考

我们应该在教学中积极寻找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点来优化各学科教学,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信息素养,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

一、认识再提高 更新教育观

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必须提高认识,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努力做到既符合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又自觉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现状,科学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全面提高学科教学效率。一是要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观。国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部署未来十年,教学信息化将从基础建设、应用普及转向高端发展,为此,强调坚持“育人为本、应用驱动、统筹规划、有效融合”的方针。此外,从经济社会的发展走势看,创新型人才、可持续发展人才的培养尤显重要。因此,提高思想认识,树立全新人才培养观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二是切实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在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手段等方面全面审视历史成果与局限,树立信息技术与教育思想和观念、教学内容和方法有效融合的全新、科学的教育理念,解决好不少学校仅局限于把信息技术作为简单的、一般性辅助教学手段的问题;解决好不少学校教师逢课必用、无谓滥用乱用多媒体信息化教学的问题;解决好不少学校教师信息技术能力低下、信息化教学水平不高的问题。三是树立正确的学科教学评价观。把从教学实际出发,促进学生的全面科学发展,革新传统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追求信息化教学实效摆在重要位置认真加以落实,真正实现学习评价和人才评价观念由“高分数”向“高素质”的转变。教育工作者和广大教师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认识,自觉更新观念,为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合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措施再得力 念好管理经

教育主管部门要从行政角度强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合,电教机构、教研部门要协调联动,形成合力,以此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研究与实践活动,加速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学校要主动承担起加强教学管理的重任。教学管理应当履行好对各种教学资源的规范、组合与调控之责。进一步加强对包括学科教学在内的整个教学过程的管理。没有管理作保证,“理念再先进也不会落实,资源再丰富也会闲置,技术再先进也会沦为一种时髦的包装”。要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通过管理制度的激励措施促使组织和个人不断向上流动,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组织与个人的潜能,实现有效教学。落实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合,必须从教育主管部门、电教机构、教研部门直到学校,建立起成龙配套且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规范和引导教师进行相关的教学研究与实践活动,从而,有力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合。

三、环境再优化 更新硬软件

信息技术的发展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技术给教育教学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然而,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这也不能否认,比如信息化教育教学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硬件、软件和积件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分布不均、教师专业化不均衡等问题,如果不认真加以解决,极有可能拖住教育信息化的后腿。未来十年,教育信息化硬件、软件建设的总目标是“三通两平台”,即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但就当前而言,硬件设施建设一是设施设备短缺;二是设施设备老化;三是设施设备配置不均衡,示范校与薄弱校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差别。就软件资源来讲,真正优质高效、教师拿来就能用的教学资源少之又少,当然,不否认这有其他方面因素的影响。从积件的角度上说,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的信息化教学自始至终都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目前的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的空间很大,未来的发展更是呼唤具有超强信息技术能力的教师,以便真正解决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应用不恰当的问题,推动信息技术在中小学学科教学中的科学、有效应用。从现实情况到十年发展目标要求,存在着很多亟待破解的难题,对此必须有效加以解决。因此,要努力营造适宜的信息化教育教学环境,持续加大硬件、软件和积件建设的力度,只有这样,才能使信息技术 2 与学科教学走向有效融合,才能有力促进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健康、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四、模式再探索 找准突破口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是教育信息化应用的关键所在。任何建设包括硬件建设、软件建设以及积件建设,其终极目的都是为了落实教育信息化应用。没有教育信息化应用,特别是教育信息化学科教学应用,教育信息化建设就会偏离正确方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目的是加快合格加特长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的目的也正在于此。因此,必须抓住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这一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并在此基础上,找准突破口,解决实质性问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的突破口在于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交互方式、教学评价的有效融合,强调民主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任务驱动教学,促进整体教学与分组教学相结合、课外自主探究学习与课内合作交流学习相结合等等。搞好信息化学科教学应用,必须在教学内容上不断加以完善,以求适应经济社会以及科学文化发展的现实与长远需求。必须强调对现有教学内容的调整、补充与完善。在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中,要坚决反对为用信息技术而滥用乱用信息技术、用信息技术为“应试教育”服务等不良倾向,切实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引导到培养高素质人才上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与方法,不断创造符合教育教学规律,适合学生健康成长的新型教学模式与方法,这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关键中的关键。

五、再立足实际 打赢攻坚战

当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所面对的基础教育教学实际情况是什么呢?一是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与信息技术应用程度存在差异。二是现行教育体制的固化造成许多教育内在问题的显现,比如:“应试教育”现状、班级授课制。又如:不同学科特点、不同课型要求。再如:城乡之间、发达与欠发达地区之间整体教育教学水平存在着差异。这些都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过程中需要直面的突出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特别是人们教育教学观念的固化、教学设计思想的倾向、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各种活动,都将导致育人质量的差异。

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必须针对这些现实问题,深入探索实现有效融合的路径,打赢有效融合的攻坚战。除了解决更新教学观念的“先导”问题外,要在操作层面上尊重客观实际,从客观实际出发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根据“班级授课制”的特点,准确把握 3 文科、理科知识的特征,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合。按照单一课与综合课、新授课与复习课、理论课与实践课的不同特点与要求,落实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合。根据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差异性特点,谋划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合。按照不同学段学生对信息技术的适应能力和教学实际需求,有选择地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有区别地设计好课件。否则,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很有可能会违背客观规律,影响教育教学改革的顺利推进。本人有幸担任2013秋全县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教学竞赛的评委之一。发现教师从教学设计到教学实施,程序上安排颠倒,操作上手忙脚乱,最终结果是一堂课下来表面看热热闹闹,实际上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不高。像这种情况。如果我们不从实际出发,不从基础抓起,不整体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那么,有效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定会成为空谈。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的目的在于在“整合”课研究与实验的基础上,更上层楼,再进一步,使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真正融为一体,从而构建生命课堂,提高教学效率。广大教育研究者、教育工作者和中小学教师必须解放思想,更新教育观念,追踪新技术发展,加强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营造适宜的教育教学环境,从实际出发,抓住关键,找准突破口,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强化科学调度与管理,以便使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大见成效。推动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玉芹.教育变革与创新: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之路[C].wenku.baidu.com/view/813a09d150e2524...2013-4-27-[2] 融合.百度百科[D/B].baike.so.com/doc/5256279.html 2013-08-09 [3]《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4]于胜泉.推进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融合[J].中国电化教育,2012,(5), 5—14.。

第二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几点思考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几点思考

长宁镇中心学校

王有杰

在信息化一词越来越被人们所熟知的时代,教育信息化早已经成为教育界耳熟能详的关键词,新时代的教育改革也是建立在教育信息化的基础上的,教育信息化要求学校培养出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创新型人才,所谓教育信息化其实就是借助于信息化的工具手段来促进教学,来改变教与学的方式,那么将信息技术与课程相融合就是一种改革的方式,就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这个简单的融合是很多人都有积极探索努力去做的,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实际的操作中还是存在诸多问题的。

一、问题发现

从自己看来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是指在学科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工具或是手段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也就是说信息技术只是其利用的工具或者手段,而不是支架或者依托,所以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概念上来说很多然在实际操作应用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误区的。

1.很多人在思想观念上存在错误的认识──为了融合而融合在很多课里,我们其实看到一些为了用信息技术而用信息技术用了用信息技术反而形成一种累赘的环节,比如说一些数学课刻意将一些本来可以直接手工完成的画图分析等可以做成视频,在视频中加以讲解,实际想想这个过程在课堂上用老师的操作讲解真实地完成或许更有直观更易于理解,相关视频其实是可以放在教学资源里供一些学习能力有限的学生课下复习而不是课堂学习。把信息技术神化、把融合看作时尚,堂堂课、样样课都要用到信息技术,而没能从思想观念上意识到融合的实际意义,只是形式化和表面化地融合,纯粹是为了融合而融合,反映在教学上的不良后果就是,让课堂学习停留在了感官和直观学习水平上,弱化了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内在质量,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2.很多人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些错误──为了用信息技术而用信息技术

实际操作中的错误实际是源于认识的片面,很多人认为融合是现代化教学的一种有效的工具、手段或是更有效的学习信息技术的一种方式,即把融合的落脚点放在了信息技术的展示和学习上,而非是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以辅助学习。在具体操作时,很多人认为只要是在课堂上运用了多媒体或是使用了课件用了视频就是在进行融合。而在这种学习中,大家有没有想过对教学来说很多时候会产生超时超量“信息轰炸”、人机关系处理不当等问题,比如说,很多话题讨论,对学生来说其实完全可以小组课堂面对面地交流就可以完成,而很多人要求学生面对平板面对PC机在论坛里打字,或许这真是利用到了信息技术,可是有没有人想过一节研讨课对于孩子们来说几乎一直是在敲字,不知道孩子是否还会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另外课堂上给孩子们提供很多很多的教学视频很多小资料小片段让学生自主去学习而没有做好引导的话,这种利用信息技术充其量就是超大量地提供资源给学生,而没有真正教会学生如何去看资料如何去思考解决自己所遇到的问题。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一些资源可以给操作带来一些便捷之处,也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一些改变,但是信息技术充其量只是它的一个工具而不是全部。

二、问题解决

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目的是用好信息技术改变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学公平。教育信息化也是一个长期探索实践的过程,对于以上问题,我想我们应该有一些思考,也应该想想相应的解决方法。

1.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不是单纯地用信息技术把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入教学就可以了,关键是要有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信息技术解决教育难题实现教育信息化的的万能工具,对于我们老师来说首先要转变自己的观念,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建构主义理论强调的以学为主、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获取知识,那么对于我们自己的教育现状来说,我们一直强调将课堂还给学生,而实际对于一个简单的口号,我们需要做的确实很多,从理念上来说我们只是变成教育的引导者而不是主宰者,从实际操作来说,我们需要做好相关教学设计更好地去引导学生学习获取知识而不是单纯提供知识。

2.实际操作需要多注意

信息技术与学科的融合,不仅是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或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利用信息技术来营造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以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 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可见,教育教学改革提出融合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创新人才,对于这点来说,我们需要改变自己的教学结构,中学教育有十几个学科,每一个具体学科都有自己的特点,所以在融合上来说不是一概而论,应当是具体学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实际整合中运用“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进行教学设计,再结合各门相应学科的特点建构出多种多样、实用有效、易于实现学科课程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

三、问题思考

对于教育改革、实现教育信息化、将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微课、慕课、智慧教育等一系列的概念大家都有所耳闻,而这些所有新概念的提出都是为了一个中级目的那就是做能更好的教育。那么,我们一定要清楚地知道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的目的意义是什么,而不是为了教育而教育。再教育中,这些东西实际都只是工具而已,不是工具的本身直接促进教育而应该是选择用好工作来促进教育。所以在实际融合中,要尊重教育和信息技术自身的发展规律,分层次、循序渐进地开展融合。

1、从教学目标上来说,我们任何一节课都有其三维目标,而这个三维目标应该课程设置本来做好的,我们借助于工具只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让学生在获取与该课程相关的大量信息的同时培养其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对信息的敏感性和洞察力,确立其终生学习的理念,提高信息素养,能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有效利用信息设备来获取信息、加工处理信息、表达信息、利用信息和创造新信息的能力。

2、从教学手段与策略上来说,我们不是一味追求技术的奢华和时髦,追求地永远都应是教学效果。我们需要明确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目标是以课程为本,坚持符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发展需求,围绕教学目标决定是否采用、采用多少、如何采用信息技术,以提高教学质量,在追求课程“效果”的同时兼顾“效益”,选择或设计合适的教学策略、设计教与学活动,使信息技术应用与教学方式变革的相互促进。

3、从教学主体上来说,我们的每一节课都需要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而在做教学设计的时候,我们需要根据教学内容需要认真权衡学生主动与教师主动、直接体验与间接知识、问题驱动与系统学习、教师与信息技术、多媒体与互动讲述、情景学习与抽象思维、交流共享与个体思维训练等,我们该想想那些真正是对自己教学有促进作用的。

作为信息化时代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以及教育信息化的主旋律,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对改变教育教学方式、培养社会创新型人才有着深远的实践意义。而在实践探索中,我们需要多学习多思考多摸索多借鉴,在不断学习借鉴外来精华的同时努力探索适合自己学科自己所在地区自己学校实际的融合方法,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层次融合,实现其真正的意义与价值。

第三篇: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的思考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的思考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我国已经确定在中小学中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同时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课程整合”对于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来说是经常要面对的最实际的问题,在教学工作中经常要和同行一起讨论把信息技术运用到其他的课程中,信息技术给其他课程带来什么?回答是肯定的,思路的拓宽,知识面的拓宽,教学方法的改变等等。那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目标和主要任务是什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重点是什么?在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中,尤其在课堂教学中的整合,信息技术扮演怎样的角色?怎样才能使信息技术的学习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弄清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教师的实际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信息技术拓宽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和范围,极大地丰富了信息资源,为个性化、自主及交互式的学习提供了实施的舞台,使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得以进行,使终生教育、学习化社会的构想得以实现。信息技术不只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而是服务于他们学科教学的得心应手的教学媒体,是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效率、更好地进行素质教育的工具;对于学生来说,信息技术则是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的认知工具。

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措施,是将信息技术课程列入必修课程。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

总之,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的课程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必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因此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教学,对于发展学生的“信息化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四篇: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合

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合

永春美岭中学

郑茂喜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进步,文化教育紧跟潮流,传统的教育模式,就是只有教师单方面的讲,学生单方面的接收来自教师传达的信息,这样的知识传达模式时单一的,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是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改变是刻不容缓的。教师得改变教的模式和学生接收的形式。而信息技术就具有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点,所以信息技术无论是对辅助教师的“教”,还是对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学”来说,都能够提供强大的支持。将我们的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在一起,无外乎是一种好方法。信息技术可为教学锦上添花。哪信息技术应该怎样更好地和生物教学资源融合呢?我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注意正确运用多媒体。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而多媒体可以起辅助教学作用。但是,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依据具体教学内容确定是否使用多媒体。基于生物学科特点,在学习细胞显微结构、生物体结构与功能、实验探究等方面恰当使用多媒体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化抽象为直观,突破教学难点。在课堂教学中,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很重要,但是不考虑教学内容而滥用信息技术教学,结果不会提高教学效果,反而会使得教学效果不佳。

2、注意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多媒体技术具有声音、图像、视频、文本等多种展现方式,在教学中可以产生各种视听信息,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是,在课堂教学中要将信息技术(如幻灯、投影、录像等)与传统媒体(如板书、挂图、模型等)恰当的结合,充分发挥传统教学的有效作用,各展所长,互为补充,相辅相成,从而达到优化教学过程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完全依赖多媒体进行教学,而忽略了传统教学媒体的作用,结果只会使得学生像观看影片一样,很难真正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这样多媒体技术不但不能优化教学,相反会影响学生学习效果。

3、注意要运用“学教并重”教学设计理论进行“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现阶段流行的教学设计理论主要有“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两大类,但是由于两种教学理论各有其优势和不足,所以讲两者结合起来形成“学教并重”教学设计理论,这样可以互相取长补短,优势互补。这样教学理论可以充分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学生主体地位”,从而有利于建构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的新型教学结构。但是,运用这种理论进行教学设计时,对于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不仅可以作为辅助教师“教”的形象化工具,而且还可以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的认知工具和协助交流工具。但是,从长期实践来看,多数教师主要通过利用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较少考虑是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因此,并没有很好的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整合的优势。所以,在“整合”过程中,要基于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合理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即包括多媒体课件也包括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这样才能营造一种更好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新型教与学方式,转变传统教学结构。

总的来说,对教育有好处的技术,我们就应大胆、放心地使用,当然用时还是需要一些技术含量的。信息技术的使用,如PPT的使用、投影仪的使用、电脑的使用,无外乎给学生带来更直观的教学,以便学生更清晰地了解和掌握知识点,更是给学生,带来一些书本所没有的一些课外知识。再强调一遍,信息技术不能滥用,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要恰到好处,不是越多越好,月盈则亏的道理,我们还是要记住的。

第五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是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要理念,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科教学质量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经验1:其他学科整合信息技术,让丰富的其它多学科教育资源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使我校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走出一条新路子

讲到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我们一般都是把信息技术应用于其他学科,去整合、服务其它学科,可以反过来用,让其它学科知识来整合信息技术,让信息技术的教学在应用中来学。举一个例子:在学习DreamWeaver网页制作的教学中,我们以探索“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真实来源为主题,制作一个成语学习网站。对这个成语的一般解释,是指廉颇背上背着荆棘去请罪,但现在有一些新的解释,不是这样,而是手抱着荆棘。同学们对此很感兴趣,马上去搜索、查询、咨询老师、讨论,想得到合理解释,最后以“负荆请罪”这个成语拓展出非常多的成语典故、历史事实、古文字知识等等,还有同学用Flash或Photoshop软件模拟这个成语的场景,效果非常好。网页内涵丰富,关键是把语文、历史等知识融入到网页、图片处理的学习中,学生至始至终兴趣高,创作热情高涨,作品成果好,达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让我们感受到其他学科整合信息技术的“甜头”。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融合进其它学科知识,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创作欲望,学生有成就感,提升了信息素养,培养了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的教学在应用中得到了品味提升和内涵的丰富。

经验2:我校在开展中小学班级创新教育实践过程中,机器人教育、3D设计与打印尝试学科的融合,取得很好的研究效果

我校在开展的《基于创新课程实验室的中小学创新教育研究》实践中,我们坚持班级全体学生参与,把“能力风暴”机器人作为班级创新课程的主要教学、操作设备。同时配置了乐高机器人、智慧天下机器人、纳英特机器人。让学生了解不同品牌的机器人设备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对比、求异,让学生思维发散开去,“深度”动起手来,本学期,在给学生讲授基本搭建、基本传动的知识时,我们邀请物理老师进入课堂,给学生分析力的关系与原理,搭建的优化设计等知识,让学生把每个问题尽量弄清楚,搞透彻。物理与机器人的融合,使我们的创新课堂变得生动、形象,丰富了创新课程内容,学生轻松掌握关键的、难点知识。在今年机器人比赛中我们取得多个特等、一等奖,这就是机器人教育走出本学科,与其他学科融合的最好体现。

我们购置了3D打印机,给学生介绍关于3D打印技术,学习建模软件,设计一些简单的作品,我们邀请了学校美术教师参与,与信息技术老师配合,在作品的设计与创意上共同配合,然后打印出来,感受整个过程,学生自始至终充满浓厚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创新设计思维,锻炼了动手能力。这就是艺术与技术的融合,产生出美的作品的过程。

下载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的再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的再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设计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二级培训 思南县田秋小学:李勇凤 10月10日至10月14日,我有幸参加了2017贵州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专题培训,为期5天的......

    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

    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 一、深度融合势在必行 1.技术发展的拉动作用。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革命的浪潮迅猛来袭,一浪高过一浪。微博、微信、微课,云技术、云计算、云平......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设计1 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参与度;化静为动,揭示内在规律;联系生活,体验知识生成;及时巩固新知......

    语文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

    师者授业、解惑,必与时俱进! 浅谈语文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 泉州市安溪县龙涓乡山坛小学 肖亚琼 【摘要】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教学方式进步把教学内容传递 给学生......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论文

    《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教学应用》培训心得 金峰路小学 李艳霞 为期一周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教学应用》培训结束了,其中让人影响深刻的是如何将白板和微课等等信息......

    初中语文学科教学与德育有效融合

    初中语文学科教学与德育有效融合 学科与德育有效融合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科教学目标、内容与德育目标、内容加以整合,以达到教书与育人有机统一,教学与德育互动促进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