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浅谈在跨越式试验中低年级学生写作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时间:2019-05-13 01:01: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2浅谈在跨越式试验中低年级学生写作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2浅谈在跨越式试验中低年级学生写作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篇:2-2浅谈在跨越式试验中低年级学生写作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浅谈跨越式试验中低年级学生写作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作者:刘彩萍

福建省厦门市人民小学

laip168@yahoo.com.cn

[摘 要]: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形式与发展,对小学生心理个性特征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人的文化素质的提高和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跨越式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为低年级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及有利条件。教师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就提供大量阅读、大量积累的素材;创设多种形式,让学生进行书面表达,培养写作意识,同时,在积累素材、尝试表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主见、创新意识,定能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及个性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阅读、写作、思维、积累意识、写作意识、创新意识 [正文]: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写作能力作为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它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形式与发展,对小学生心理个性特征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人的文化素质的提高和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在将识字、写字作为教学重点的同时,教师也应该在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写作”上多下工夫,多做准备,使整个小学阶段的写作教学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

因此,在小学低段就重视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很有现实意义。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跨越式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为低年级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及有利条件。

一、利用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大量阅读,培养积累意识。

深究写作的过程,涉及到积累搜集、加工处理、检索、传递信息的方方面面。在小学低段就培养学生素材积累意识,实质上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为今后作文能轻松越过素材积累关打基础。

(一)大量阅读,积累语言

阅读是搜集信息、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早期阅读对于促进儿童的思维发展有积极意义。语言积累是形成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丰厚的语言积累必将转化为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通过积累形成的语感,形成的深厚的语文素养,将使学生终身受用。

1、借助拼音与图画,自主阅读,培养兴趣、积累语言。

低年级的学生有着其年龄的特殊性,汉语拼音是其认读字词、形成意识、感悟语言最主要的形式,因此在一年级上学期拼音教学时,我就开始借助网络的学习资源提供大量的与课文内容相关联的谜语、儿歌、绕口令等材料让学生拼读。同时,低年级学生一形象思维为主,在阅读中配以生动有趣的图画,更是提高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并丰富了语言的积累。在反复的出声朗读中,学生逐渐地将这些外在信息内化为自己的语言系统,逐步形成意识。

2、指导阅读方法,培养阅读思维、形成积累语言的能力。

随着学生阅读量的不断增加,学生的阅读水平不断提高,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方式方法进行引导,使学生的思维水平向更高一层次发展。

⑴逐步培养学生由“基于感知的阅读”向“基于理解和基于鉴赏的阅读”转型

在跨越式课题课堂模式的要求下,学生每天都在进行大量的阅读。在一年级,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鼓励大量阅读,我们对阅读没有提出过高的要求。随着量的不断积累,“质”的飞跃也值得期待。

在二年级,我慢慢引导学生去品文嚼字,培养学生的初步根概括能力,并逐步采用策略是带着问题去阅读,带着思考去阅读,在阅读中帮助孩子根概括文章中心与主题,以培养、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在与课文学习同步的课件的《资料城》里,我在每篇文章前设置了“阅读要求”与“阅读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有目的阅读和思考,同时在每篇文章结尾也设置了“阅读帮助”,帮助学生找出文章的特色之处以及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对文章的鉴赏能力。

⑵逐步培养学生由“基于朗读的阅读”向“基于默读的阅读”转型

随着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在第一学段(1~2年段)学习默读的要求。默读是成人的阅读的习惯,默读能力的掌握将会是使孩子受益终身的。所以,在平时的阅读中慢慢培养由朗读向默读的转型过度也尤为必要。刚始可以采取各百分之五十的做法,例如共有10篇阅读文章的话,就可以采用4篇朗读4篇默读的结合方式,再循序渐进地提高默读速度与质量。

⑶有选择性地进行背诵。

儿童时期是记忆的黄金期,多背将成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学习过程中,科学地背诵文质兼美的句段,通过背诵,使学生获得了比较敏锐的语感,不仅能有效地巩固所学的知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和朗读能力,有利于积累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带领学生走进课外书的世界,拓展阅读空间

低年级的学生喜欢听故事,教师利用种种机会给学生讲些优美动听的故事,激起听故事的兴趣后再带动学生自己去看故事,推荐一些有趣的、优秀的课外读物在班级掀起一股看课外书的热潮,并且配合开展讲故事竞赛等各种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一展风采,强化积累意识。

(1)推荐各种有益读物

低年级学生对课外读物的选择是需要老师进行引导的,并非他们所喜爱的图文并茂的书都是有益的。为了进行正向的引导,我向学生推荐了《三字经》、《小学生必背古诗词》、成语故事、童话故事等多种有益读物,深受学生喜爱。

(2)摘抄与背诵相结合

在所阅读的读物里摘录精彩的语句语段是教师指导学生常用的阅读积累方法之一。我要求每个学生都准备专门的摘抄本,每日坚持摘抄5个优美的词语和5个优美的句子,并尽量地背诵下来。在班上,老师在黑板上设置了“每日推荐”一栏,由学生轮流推荐优美词句,全班共享。

“业精于勤”,随着长期的扎实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语言的感悟力、文学鉴赏力逐步提高。

(二)、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积累素材

低段学生缺乏观察周围生活的习惯,不会从生活中发现和积材。这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多引导。在日常交往中提供机会,引导学生和老师在一起交流,说说自己看到、听到或亲身经历的新鲜有趣的事。在学生、师生交流的过程中容易激起孩子说的欲望,很自然就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去捕捉和观察生活中遇到的有意义的和有趣的事。激发了学生观察的兴趣,在观察的方法还要多加指导,比如看到了墙角边的小蜗牛,是视而不见地走过去,还是蹲下身来仔细地看看它是什么样的?它身上的硬壳有什么特点?像什么?小脑袋又是怎样的?是怎样前进的呢?启发学生边观察边动脑筋思考,培养观察的条理性和全面性。机会多了,渐渐地,学生就能养成随机观察的习惯,发现和捕捉生活素材的能力得到提高,头脑里的贮存增多,精神生活也越来越丰富。

二、创设多种形式,让学生尝试书面表达,培养写作意识

据何克抗教授在《语觉论》中的调查论述:5-6岁儿童其口头词汇已经掌握3500个以上,李宇明教授关于儿童对“疑问句子系统”学习和掌握过程的深入研究,也表明我国儿童到4岁以后对口头汉语的各种句型的掌握已趋于完善与成熟。可见低年级儿童已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基础。

1.抓说话表达训练: 低年级儿童对图画、故事、等新鲜事物有着敏锐的感悟和强烈的兴趣。在教学中,我针对低年级儿童的这一年龄特征,利用看图说话、看拼音说话、看景说话、遇事说话、提问答话、听新闻说话、学讲故事等等众多的说话训练形式引导学生来表达。我在教一年级常用的做法借助网络,每天或隔天让孩子看一个生动的儿童flash动画故事,(可以是寓言故事,也可以是成语故事),借助鲜明生动的儿童卡通形象及发音,将孩子带入到一个个富有情境的故事世界中,让孩子将故事情节、语言等信息贮存到头脑中,再让孩子用自己的话把故事再说一遍。一开始,只要求孩子能把故事大致说完整就行,随着看的故事的增多,就鼓励学生把情节说得越细越棒,鼓励运用上自己积累的一些妙词佳句来述说。说的形式可以是在小组里进行比赛,也可以回家说给家长听,请家长评价,有条件的把孩子说的故事可以录下来,再回放,在回放中再感悟,再进步!

2.尝试动笔表达:

从说到写,说写结合是符合儿童语言发展规律的。口头语言发展能促进书面语言发展,而书面语言发展又能使口头语言得以丰富和完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⑴ 从简单的心里话写起

孩子的心思其实是很细腻的,在实际教学中,我让孩子先尝试写简单的句子。我在一年级的拼音教学完后,让孩子准备了一本漂亮的《悄悄话》本,让孩子写下他想跟我说的话,可以是他的心情,可以是他上学路上看到的,可以是家里发生的等等一些我不在场时的信息。一开始,不要求写多,孩子爱写多少就写多少,什么时候想写都行。不会的字可以用拼音,也可以请爸爸妈妈帮忙。请我每天都会把这本《悄悄话》收回来批改,给孩子回“老师给你的悄悄话”,还贴上了小贴图等能吸引他们的小图片,调动他们写话的积极性。一开始孩子有的只写几个字,坚持久了,慢慢地就变成了一句话、几句话,有的甚至可以写一小段了。(其实加上了时间天气就是一篇篇日记了。)通过这样的形式,孩子慢慢地喜欢把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周围的事、物,以及心里想的用笔写下来,有话可说、有话可写了。

看着学生在一年级时写给我的悄悄话,无不让人感动于童言的真与趣:

1、刘老师,我家里养了一只猫咪,它的名字司叫荣荣咪。它很笨,不会抓老鼠。

——黄麟 2004年11月 10日

2、我跑在路上,书包很重。像背着一个大沙袋。上课铃声已经响了,我很慌张。——庄瀚林 2004年11月11日

4、我家有一只小乌龟,它爬得很慢很慢,有一次我真想把它丢掉,可是后不我又改变了主意,我把它又抓了回来。

——袁哲 2004年11月 ⑵ 看图写话

看图写话是教师指导孩子进行写作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挑选各种有代表性的图画,我先让孩子看图说,再启发孩子:“如果能写下来多好啊,随时能看,当你长大以后,翻翻这些小故事,那是多么有趣的事情啊。”引发学生写作的欲望。当然老师要加强对图画的观察指导,如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注意看准图画的内容,把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情节写清楚。鼓励用上积累的秒词佳句。这是建立在孩子通过写“悄悄话”已经形成的一种想写、能写的基础上对写的表达技巧进行更进一步的指导点播,以提高书面表达的质量。

⑶ 仿编诗歌或小故事

我们的课文和阅读材料中蕴藏着许许多多很有代表性的诗歌和小故事。学生在诵读的时候容易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进行改编,这也不失为一个练笔的好契机。

如:王莎莎写的《家》

——王莎莎 2004年11月

花朵是蜜蜂的家,笔盒是铅笔的家,眼睛是眼泪的家,垃圾堆是细菌的家。

⑷ 命题作文

结合平时每节课的打写要求,我们通常对学生的写作先进行命题:

一是全命题作文,指的是命题本身是完整的,体现的要求是明确的,可以直接用来作为文章的题目。

如:《快乐的一天》、《我真伤心》、《我喜欢的小动物》„„

二是半命题作文,指的是作文题目本身不完整,要学生在进行必要的补充后,才能作为文章的题目使用。

如:《的一天》、《我爱

》、《想当的我》„„

三是指定范围形式,没有给出具体的作文题目,只给作文限定了一个大体的要求范围。文章的具体题目往往是由学生自己命。

通过多种不同命题形式的训练,学生往往更善于思考、表达。⑸ 由“基于主题的写作”向“基于写作手法的写作”转型 在写作的起步阶段,我们指导低年级学生进行的主要是基于主题的写作,让学生想写、爱写、乐写。随着写作量的加大,教师有必要对写作的手法进行指导,以满足学生表达的需求,提高学生表达的质量及多样化。所谓写作手法,其实质是作文训练,讲究审题,立意,布局谋篇,遣词造句,前后照应、对话描写、心里活动描写„„

例如在教学第3册《王冕学画》一文时,针对文中对王冕的心理活动的描写:“王冕看得出神,心里想,要是能把它画下来,那多好啊!”,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打写要求:请你自己创编一个动物故事,要求至少要有3个描写心理活动的句子。

这样,在多种形式的写作训练中,学生写作的思维变得开阔,文笔也显得多样,有许多同学还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语言风格。

三、在积累素材、尝试表达的过程中培养主见、创新意识

现在中小学生作文中个性的缺失,造成作文千人一面,使得作文这种最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活动,反而成了僵化的束缚学生思维发展的枷锁,这是语文教学的悲哀。作文教学要实现创新,以人为本是根本前提。我们应该树立学生是发展着的主体的观念,在低段就应设法渗透和培养学生的主见意识,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为个性化作文作准备。

孩子们的童年是梦的季节,这时候往往会有许多不切实际的想法。当孩子愿意把这些心里话都说出来时,不论孩子的想法是多么可笑,孩子的行为是多么幼稚,只要是真实的,教师都应该加以表扬。因为,高尚的、美的情感都出自真实的事情、发自内心的感受。这些真实的感受成为了写作的第一手材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体验,还提高了学生的认识水平,把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尽情地释放出来。做学生的朋友,以平等的关系听取学生的意见,不管这种意见是滑稽还是可笑的。让学生围绕同一感兴趣的话题,展开讨论。坚持激励原则,培养学生竞争性的主见胆略。

四、结束语

综观各个年级孩子的不同特点,低年级学生对学习抱有的新鲜感和积极性,从掌握口头语言向尝试运用书面语言的过渡,在形象思维基础上的抽象思维的萌芽等等,都为我们渗透和培养学生的作文意识提供了前提和条件。只要能抓住一切有利的契机,结合跨越式课题实验,注重渗透,持之以恒,定能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及个性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何克抗教授:《语觉论——儿童语言发展新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查有梁,傅先蓉,《小学语文教学建模》,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

3、语文课程标准

4、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试验研究重点指导学校合作协议”,2004

5、《小学课改课题研究与实践》,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

6、《小学语文教学案例》,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第二篇:2、“珠峰计划”与“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

“珠峰计划”与“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入选高校是国内11所著名学府: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这场“试验”,首先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学科开始。

在高等教育界,“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一度以“珠峰计划”的代号流传,但并未大张旗鼓地宣扬。一位大学校长告诉本报记者,“珠峰计划”的名字比较高调,而教育部希望各校不宣传,不张扬,埋头苦干。

这位校长说,此项计划是高校扩招以后的提高质量之举,可看作对“钱学森之问”的一种回答。决策者注意到,“很多前辈科学家提过顶尖人才培养不出来的问题。”

据介绍,教育部鼓励11所大学各显神通,没有定式。因此,各大名校的做法并不一样。

但是,不约而同地,在2010年高校招生宣传时,它们分别开始向中学生大力介绍这项计划的重要性,以增加对优质生源的吸引力。复旦大学的保送生方案称,被数学学院、物理系、化学系和生命科学学院录取的考生,入校后成绩优秀者,可进入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

这项计划也引起了中学教育界的注意。最近一段时间,天津南开中学校长杨静武经常从各大名校招生组那里听到“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这个新计划。他认为,这项计划具有前瞻性,对于将来可能是具有导向性的,中学也应积极呼应拔尖人才培养的尝试,与大学合作,将有冒尖潜质的学生输送进去。

南开启动拔尖学生培养计划:“伯苓班”和“省身班”

天津网讯 在11月13日举行的南开大学2010年招生座谈会上,该校教务长卜文俊介绍,教育部日前选定了包括南开在内的11所高校开展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南大在今年9月正式以 “伯苓班”和“省身班”为载体,启动了该计划。这两个班将选拔一批在理科学习方面具备优秀条件的学生,为他们配备“一流条件、一流师资、一流氛围”,培养理科拔尖创新学生。

在11月13日进行的论坛上,南开大学首次透露了“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内容。这个计划是我国培养国际级尖端人才的一个项目,清华、北大、南开等全国11所知名高校参与实施。

首届“伯苓班”和“省身班”的学生从南大2009级新生中选拔,人数约为80人。南开大学在2010年将招收100名精英人才,进入以物理、化学、生物为专业的“伯苓班”和以数学为专业的“省身班”学习。在培养模式上,采取小规模、动态进出机制,由南大各基础学科的领军人物授课,培养计划单列。试点班采取“2+2+1+3”的本硕博连读形式:前两年实行本科生的通识教育,第三年进行分专业学习,物理、化学、生物专业学生组成“伯苓班”,数学专业学生单独分出组成“省身班”;部分研究生课程将下移至第四年进行;第五年,实行硕士和博士课程的学习;最后三年,进行课题研究。卜文俊称,试点班集中了各学科优势资源,有强大的教师团队做支撑,而且走国际化的培养路线。

这两个班的教育形式是与国际接轨的教学计划。为给学生们提供一流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南开大学将提供顶级的师资力量,知名院士、教授、长江学者和名师将为学生们授课,突出高水平、小规模教学。而且,在学生们在学期间,尤其是从第五年开始,学生们如有突出成绩,成为学科精英,有望被送到国外一流大学就读,而就读的费用由学校承担。南开大学已经与众多国外著名大学签订了“合作培养协议”。从这两个班里走出来的学生,将成为各基础学科的领军人物,成为国际级一流人才,更希望能走出中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也寄托着全中国的期望。

南开大学盼望着全国各地著名重点中学能向南大输送大量的优秀人才,特别是实行校长实名推荐制也是非常有利于这个计划,校长们在学生们中学期间就可以发现他们的非凡能力和能成为拔尖人才的巨大潜能,这样推荐上来的优秀人才有望进入到这两个班被重点培养,造就顶级人才。

第三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心理发展》读后感 2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心理发展》读后感

兰西县远大二中郭立永

担任教师工作几年来,尤其是班主任工作期间,最关注的是学生学习教育、纪律教育、卫生教育、安全教育,鲜有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平时也偶尔翻翻“普通教育学”、“普通心理学”等书籍,但在工作期间,很少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社会对个体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具体到学校教育,即学生的自我完善需要保持一个健康的体魄之外,还要保持心理及健康。

这就要求我们老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德、智、体、美、劳五育的教育,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教育。而中学期间刚好是一个人青春期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此时我们老师能掌握一些青春期学生生理发育与心理发育的矛盾性、青春期的认知发展、青春期的社会性发展、青春期的心理卫生等内容,那就对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积极的、健康的引导作用。

与此同时,随着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除了要研究教材教法、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提升业务能力外;学习心理健康教育也是我们教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又因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核心和中介,只有加强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才更有可能培养学生坚强不拔的意志,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正因如此,并结合繁昌县教育局关于开展“师德•读书•成长•理想”征文活动,我阅读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心理发展》这本书。

在这本书中,它明确阐述了在青春期阶段,中学生的自我意识有了进一步发展,他们强烈关注自己的外貌和体征;深切重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十分关心自己的人格特征和情绪特征。

此外又由于中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不平衡,他们还会产生一定的逆反情绪。作为一名老师,我们要尊重他们的独立意识,帮助他们顺利度过青春期。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应做到:尊重中学生独立自主要求,尊重他们所需要的隐私权,倾听他们的意见;以友相待,和中学生建立起朋友式的关系,与他们交流思想,以朋友的关系对他们进行帮助和指导;引导中学生正确接纳自己的变化,正确对待自己成长、发展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总之,阅读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心理发展》这本书,感觉收获颇多。它告诉我们老师应掌握一些与学生交流的技巧;了解学生学习障碍、行为障碍、情绪障碍的特点与成因,并能更好地对他们进行不同辅导与教育。

正如书中所说“在鼓励中长大的学生,他学会了自信;在公平中长大的学生,他抱有正义感;在宽容中长大的学生,他学会了耐心;在赞赏中长大的学生,他学会喜欢自己;在爱之中长大的学生,他会爱人如己。”

第四篇:第四讲 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传播与列宁主义的形成与发展案

第四讲

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传播与列宁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一、普列汉诺夫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与发展

普列汉诺夫生平简介:格奥尔吉·瓦连京诺维奇·普列汉诺夫(1856—1918)是第二国际著名的理论家和活动家。俄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团体——“劳动解放社的创建者。”出身于俄国唐伯夫省一个地主家庭。19世纪70年代参加民粹主义运动。曾俩次被捕。1880年被迫侨居瑞士,逐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脱离民粹主义。

1882年翻译俄文版《共产主义宣言》,1883年创立解放社(与查苏里奇),1889年出席巴黎第二国际代表大会并发表关于俄国工人运动的演说,同年赴伦敦会见恩格斯。1900——1903年同列宁一起主编《火星报》和《曙光》杂志。1905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反对列宁路线。后成为俄国孟什维克的领导人。1883——1903年,普列汉诺夫写下了大量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代表著作。如《社会主义与政治斗争》,《我们的意见分歧》,《论一元论历史观之发展》,《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等,这些著作全面阐述马克思主义思想,为反对伯恩斯坦修正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俄国传播做出了贡献。

(一)普列汉诺夫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阐释

普列汉诺夫在批判伯恩斯坦修正主义理论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了深刻地论述。

⒈对修正主义哲学理论的深刻批判

面对伯的修正主义把唯物主义混同于唯心主义,认为辩证法是“陷阱”,应该“回到康德去”的错误观点,普写下了《唯物主义还是康德主义》《伯恩斯坦与唯物主义》等文章,在对抗的哲学进行批判的基础上,揭露了伯对“哲学的无知”。揭示了伯的修正主义哲学理论实质就在于用康德主义代替唯物主义,调和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俩个根本对立的派别,抹煞他们的界限。

⒉对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论述

⑴普在论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时,始终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立起来,以物质和精神“谁解释谁”来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使划分的标准含有认识论的意义,这是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刻理解和充分发挥。

⑵普还为“物质”下了一个定义,即“我们所说的物质的对象(物体)就是那 些不依赖于我们的意志而存在的对象,这些对象在作用于我们的感官是唤起我们一定的感觉。而这些感觉反过来又成为我们关于外部世界,即关于这些物质对象及它们相互关系的观念基础。”这个“物质”定义后来被列宁所发展。

⑶普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他认为,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要素,是马克思主义体系的灵魂,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这一革命性转变正得力于辩证法。

⒊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论述

⑴ 普研究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揭示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是对历史做出科学说明的唯一理论,他使人们可能把人类历史当作有其自身规律的过程来理解。

⑵ 他还考察了社会结构和发展动力,对马克思关于社会结构的生产力、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三层次和引起社会结构变化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的历史唯物主义经典公式作了论证,提出了社会结构的“五项因素公式”。强调了社会结构的客观性,体现了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原则。

普还深入探讨了社会发展规律与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的关系。他把历史规律和人的自由看作俩个不可分割的问题。因此,他认为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看,人的意志自由不仅不排斥历史必然性,而且还以历史必然性为基础,那种把人的个人意志自由同历史必然性绝对对立起来的观点,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十分错误的。

普还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社会发展的原因分为一般原因、特殊原因和个别原因,一般原因和特殊原因结合在一起决定着社会历史发展的方向,个别原因则使历史事变具有“个别的外貌”。

(二)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论证

普既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宣传者,也是马克思经济学说的捍卫者。他在批判伯恩斯坦修正理论及俄民粹派的经济理论的过程中,用大量事实论证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⒈ 在批判伯恩斯坦修正主义理论中,论证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在论证无产阶级相对贫困的问题时,普指出,伯的所谓财富分散,有 2 产者人数增加的理论完全是杜撰出来的,实际上股份公司的出现并未使财富分散而是集中,贫富差距扩大。马克思的无产阶级相对贫困化理论完全正确。

在论证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与社会革命的问题时,伯的没有经济危机就没有革命的说法是不正确的。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经济不平衡现象的发展和无产阶级状况的恶化,必然导致经济危机。即使不发生经济危机,工业萧条引起失业、贫困和痛苦,也完全能引起阶级斗争尖锐化,而发生社会革命。

在论证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问题时,揭示伯的“崩溃论”是伯主观臆造并强加给马克思的。不管怎样说,生产力超过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限制,就必然消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就要让位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⒉ 在批判民粹派的理论过程中,论证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在俄国的运用。

批判民粹派关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形成基础是西欧的经济关系,它不适用于俄国的观点,揭示马经济理论是以西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为典型,但从典型中抽取了一般的规律,他对一般规律的揭示正是以对各国具体情况的研究为基础的。

在批判民粹派把俄国与西欧的资本主义对立起来的做法时,普论证了俄国自然经济转变为商品经济、资本家——企业主阶级和无产阶级——工人阶级的发展过程。

在批判民粹派否认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作用时,正确的评价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作用,认为从历史的观点出发才能给资本主义经济一个公正的评价。

(三)普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学说的贡献

⒈在批判俄国民粹派的理论中传播和阐述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⑴普指出,民粹派的理论存在着相当多的错误和俄国的现实极端不符。与俄国社会生活进程发生严重冲突。民粹派的理论已是空想和反动的理论,只有科学社会主义的学说才是真正的科学,是与俄国的社会生活进程相一致的,是最伟大最革命的理论。

⑵针对民粹派提出的农村公社是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重要环节的观点,普指出,农村公社实际上是封建统治的支柱,并且现在正在分化瓦解,变成富农剥削贫农的工具,依靠农村公社过渡到社会主义是不可能的。

⑶针对民粹派提出的知识分子领导农民是实现社会主义的主要力量的观点,普指出,农民是正在分化和没落的阶级,只有无产阶级才是最革命和最有前途的阶级,只有他才能担当起消灭资本主义,建设共产主义的历史重任。

针对民粹派认为当时俄国就可以立即实行社会主义的观点,普强调,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是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的组织性,由于俄国的矛盾还只是经济的个人性与最主要的生产手段之一的土地归村社占有之间的矛盾,因而俄国还不具备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

针对民粹派提出的政治斗争是少数人密谋活动的观点,普强调政治斗争的重要性,无产阶级必须通过政治斗争,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才能实现社会主义。

⒉ 在批判伯恩斯坦修正主义理论中捍卫和论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针对伯关于暴力革命是“无理的生存牺牲”,无产阶级是“低级文化”的谬论。揭示这些都是从资产阶级学者那里抄来的,就连伯恩斯坦的“最终目的是微不足道的,运动就是一切”也是从舒尔采·格弗尼茨的《论社会和平》一书中抄袭来的。伯反对暴力革命,但马恩普不一般的反对暴力革命。普对恩格斯晚年提出的利用合法手段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论断作了阐释。

针对伯反对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普论证了无产阶级建立自己的专政的必要性。他一针见血的指出,只有那些完全丧失了“最终目的”的任何概念,而只想着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方面“运动”的人,才会认为工人的指示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是一句空话。

针对伯反对阶级斗争的修正主义理论,普认为,“凡存在阶级的地方,阶级斗争就不可避免,凡有阶级斗争的地方,相互斗争者的任何一个阶级,都必须而且自然的力求的对敌人的完全胜利和对敌人的彻底统治。

总之,在普还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时,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他还是有一些理论方面的不彻底性致使他后来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占到机会主义的立场上去。反对列宁、反对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二、列宁早期的理论活动

弗拉基米尔·伊利奇·乌里物诺夫(列宁)于1870年4月20出生于伏尔加河流域的辛比尔斯支域。1887年进入喀山大学法律系学习。不久,即因参加反对沙皇政府的学生运动而遭逮捕流放。一年后,列宁返回喀山,加入一个马克思主义小组,由此开始了他的职业革命家的生涯。在这时起,他以校外生资格取得大学毕业文凭。1893年列宁移民彼得堡,开始了早期理论活动。

(一)对民粹派的批判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阐发

民粹主义是19世纪60年代俄国社会发展的独特产物。其理论实质是否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否认工人阶级是实现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否认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幻想在旧的农村村社等生产形式基础上避开资本主义而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早期的民粹主义者多是反对封建沙皇制度民主主义斗士,为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传播做出过贡献。他们放弃优越的城市生活,以人民“精粹”和农民“代表”的名义,奔赴农村宣传自己的主张,民粹派由此而得名。但自80年代以后,民粹派逐渐丧失了革命民主主义精神,与自由派同流合污,90年代以后成为伯恩斯坦的追随者和信徒。严重的阻碍了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传播和发展。

俄国的马克思主义先驱普列汉诺夫及其“劳动解放社”虽然率先开展了批判民粹主义的斗争,但影响大都在国外,而在国内民粹主义仍具有较大影响。

这时列宁担当起在国内批判民粹主义的任务。列宁在《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供给社会民主党人?》一书中对民粹主义的一些观点进行了严厉的批判。

在批判民粹派代表米海洛夫斯基的理论观点时,列宁首先把他所称的民粹主义“主观社会学”同作为“人类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的唯物史观”对峙起来,无情的揭露了以“人类天性”为出发点观察社会历史问题的陈腐论调的唯心主义实质,同时着重阐发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物质关系决定思想关系的原理,论证和捍卫了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科学意义。

其次,为了汇集民粹派对历史辩证法的攻击,驳斥那种认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结论是套用黑格尔之段式推论得出来的谬论,列宁阐明历史辩证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他强调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是客观现实的反应,不是单纯的证明工具。

第三,列宁还批判了民粹派的英雄史观,阐发了人民群众和个人的历史作用的原理。针对自封的“人民之友”对社会民主党人的攻击,列宁进行了分析、批判、捍卫和丰富了历史唯物主义,使他赢得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称号。

最后,列宁还清算了“合法马克思主义”的客观主义,揭露了他的主观唯心主义实质及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康得哲学结合的折衷主义手法,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党性原则。

(二)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理论的形成

1898年召开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但并没有真正完成建党任务。大会发表了建党宣言,却没有制定党纲、党章,当时党内围绕着建党问题产生了严重分歧。

会后出现的经济派崇拜工人运动的自发性,醉心于经济斗争,反对建立集中统一的政党。列宁先后写了《我们运动的迫切任务》《从何着手》《怎麽办》,创造性地提出了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建党理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

首先,批判了经济派改良主义的政治路线,提出一切经济斗争都必然要变成政治斗争。

其次,批判了经济派改良主义思想路线的根源——崇拜工人运动的自发性,阐述了自发性与自党性的统一,以及党向工人灌输社会主义思潮的重要性。

第三,批判了经济派的组织路线——崇尚分散落后,各自为政的状况,论述了统一的革命政党,特别是集中的秘密的革命家组织在社会发展和实现无产阶级历史使命方面的作用。

最后,列宁在建党理论中还详尽的阐明了党的指导思想、纲领、策略和组织形式,建党途径等一系列问题。

粉碎经济派后,1903年召开了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讨论党章时,“火星派”内部发生分歧,形成了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两派。

会后,孟什维克夺取了《火星报》,并主张建立一个成分复杂、组织涣散的政党。为此,列宁于1904年写下了《进一步,退两步》一书,批判了孟什维克通过组织问题反映出来的机会主义,进一步阐明了党的性质,党员条件和党的组织原则。针对孟什维克抹煞党和阶级的区别,割裂党和组织的关系的错误观点。

列宁指出,党应当是工人阶级人民群众的先进部队和领导者。党员要具有先 6 进性和组织性,就必须承认党纲,在物质上帮助党,并参加党的一个组织,以便于对党的监督和领导。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民主和集中不可偏废。

(三)对伯恩斯坦修正主义理论的批判

列宁在其早期理论活动中还对伯恩斯坦的修正主义理论进行了深刻批判。

列宁在《非批判的批判》《怎麽办》等著作中对修正主义鼻祖的伯恩斯坦理论的批判,不仅同他对民粹派和经济派的斗争有关,而且同他对1905年俄国革命经验的总结、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规律的阐释有关。在为总结革命失败的教训而写的《马克思主义与修正主义》一文中,列宁更加系统深入地发挥了原先对修正主义理论所作的分析批判。

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革命等方面对伯恩斯坦修正主义理论进行彻底的清算。

三、俄国1905年革命与列宁的民主革命理论

1905年俄国革命是帝国主义是当代第一次人民革命,它结束了18世纪70年代开始的资本主义和平发展时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发展,推动工人运动走向新的高潮。这次革命的性质虽然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马克思主义者在领导革命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创造性地应用于新的历史条件,大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民主革命理论和策略。

(一)无产阶级在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

1905俄国革命,1904——1905年日俄战争中,俄军惨败,暴露了沙皇制度的腐朽,加剧了俄国国内矛盾的激化。人民群众不满情绪达到顶点,终于引发革命风暴。1905年俄历1月9日,彼得堡14万工人游行示威,前往皇宫和平请愿,遭军警血腥镇压,揭开了俄国革命的序幕。

革命爆发后,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内部围绕革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发生了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之间两种策略思想的斗争问题。

列宁在伦敦主持召开了孟什维克拒绝参加的党的第三次代表大会,在全面分析革命形势及进程的基础上制定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纲领和策略,即:无产阶级必须充当各国民主革命的领导者,依靠工农联盟,孤立自由资产阶级,通过武装起义建立工农民主革命政权,把民主革命进行到底,并不失时机地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

孟什维克也在日内瓦召开了代表会议,提出一条与此相反的机会主义路线,认为无产阶级应当支持资产阶级领导俄国民主革命,不采取武装起义的形式而通过和平方式改良沙皇制度,革命胜利后建立资产阶级政府,发展资本主义。

为了批判孟什维克这种葬送革命的观点和策略,科学地阐明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有关民主革命的理论和策略。列宁在同年写了《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社会民主党对农民运动的态度》等一系列著作,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在俄国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

列宁在早期理论著作中根据俄国的条件,初步提出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要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观点。到1905更是依据新的事实和经验,系统地阐明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领导权的理论。

列宁认为俄国无产阶级不但而且必须担当革命的领导者,其原因在于:

首先,无产阶级虽然人数不多,但比较成熟,是最先进、彻底的革命阶级。

其次,1905年革命的所有重大事件都是由无产阶级发动和担任中坚力量。

再次,无产阶级有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

所以,无产阶级应坚定不移地掌握领导权,反对资产阶级篡夺领导权。

(二)工农联盟和工农革命民主政权的理论

⒈ 列宁在研究和阐明帝国主义时代,资产阶级革命的一系列新特点的基础上提出,民主革命的主要动力在于工农联盟。

19世纪以前,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动力是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孟什维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仍然坚持把资产阶级视为动力和领导者,根本忽视了农民的地位和作用,列宁从俄国的实际出发,对农民革命力量做了极高的评价。提出了俄国民主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土地(农民)问题。因此,俄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就是农民革命,只有把农民土地革命作为主要内容,提出国有化纲领广泛发动农民,俄国革命才会具有真正广大群众规模,民主革命才能获得胜利。

⒉ 关于民主革命的斗争方式和结局。列宁认为武装起义对无产阶级革命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俄国经验明确提出它是无产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和最高阶段,阐明了建立革命军队的必要性途径,并提出以群众性罢工和其他斗争形式配合武装起义等策略思想。

列宁认为革命胜利后,应当成立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参加的临时性政府,建 8 立工农革命民主专政,这一专政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主要动力的革命政权,他的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和农民。其任务是镇压地主阶级和一切反动势力的反抗。这个专政的性质是民主主义的而不是社会主义的,但又不是资产阶级共和制的。因为革命本身并不以资产阶级为主要动力,新政权是工农两大阶级联盟的一种形式和革命工具

列宁在读到工农革命民主专政的历史作用时把它放在过去与未来之间,“民主”专政的口号也表明了它的历史过度。

(三)从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

民主革命胜利后的前途入何?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研究了俄国的具体情况,再同各种错误思想的斗争中,阐明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联系与区别,完整、系统地提出了民主革命直接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

⒈ 列宁严格区分两种不同性质的革命。两者在革命的任务、对象和动力上根本不同。

⒉ 列宁认为俄国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社会主义革命开始的信号,要充分利用和积极扩大牧民主革命战果,为社会主义革命创造条件。一俟时机成熟,立即实行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

⒊ 列宁正确地阐述了实现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要条件,即:

⑴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⑵巩固工农联盟

⑶深化工农革命民主政权

⑷坚持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四)民族自决权的理论

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通过了列宁提出的“成人各民族有自决权”的民族纲领,1905年革命中,边疆地区的民族运动有力的冲击了沙皇专制制度。1912俄国革命运动重新高涨时,如何联合压迫民族进行斗争。列宁通过对民族问题的研究之后,阐明了民族运动的产生、实质、作用和历史趋势。

⒈ 民族运动是伴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产生的,这种建立独立的民族国家潮流,实质是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扫清道路。

⒉ 民族解放或平等原则在资产阶级社会中是有其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的。

⒊ 各民族彼此间相互交往,剔除民族隔阂,是资本主义成熟并向社会主义转化的历史趋势相一致。

⒋ 列宁提出的民主革命阶段的完整民族纲领是:各民族完全平等、各民族享有自决权,各民族工人打成一片。

⒌ 承认民族自决权,不是提倡民族分离,不是鼓励搞民族分裂。

他认为承认民族自决权,一是反对大俄罗斯民族主义,二是消除各民族间的隔阂,三是倡导民族平等,奠定民族和平共处的基础。

四、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集中暴露了帝国主义矛盾,在国际工人运动中引发了如何认识资本主义最新发展的争论。

(一)考茨基的“超帝国主义论”

考茨基的“超帝国主义论”最早出现于他一战前写的一本小册子《帝国主义》中,超帝国主义论之所以出名,就是因为它是历史转折关头机会主义者歪曲帝国主义战争性质,掩盖其真实根源,散布幻想麻痹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的典型样报。

⒈ 超帝国主义论的基本观点之一是,否认帝国主义为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阶段,而把它看成是一种侵略扩张,兼并征服政策。

⒉ 超帝国主义论的另一个基本观点是:帝国主义的对外扩张并非解决工农业比例失调的唯一办法,它随时可能被另外的政策取代,比如说被各帝国主义强国联合起来共同剥削全世界人民的超帝国主义方法所取代。

超帝国主义抹煞帝国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掩盖了帝国主义的本质矛盾及其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

(二)布哈林时期帝国主义理论的研究

布哈林·尼古拉·伊万诺维奇(1888——1936)生于莫斯科,1906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1907年进入莫斯科大学学习经济。在党的六大中当选为中央委员,此后担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团委员,苏共《真理报》主编等职。俄国著名的马克思理论家。

1918年春反对列宁签订《布列斯特和约》,1928年与斯大林在农业集体化上有原则分歧,受到批判,1937年被斯大林开除出党。主要著作《世界经济和帝国主义》《共产主义ABC》《过渡时期经济学》《马克思主义者的列宁》《历史唯 10 物主义》《新经济政策和我们的任务》《列宁政治遗嘱》等。列宁曾把他成为党的最可贵和最大的理论家。

布哈林在1915年秋完成的《世界经济和帝国主义》一书对帝国主义问题提出了自己独特见解。

⒈ 不是从单个国家入手研究帝国主义问题,而是着眼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进行分性,以求揭示帝国主义的根源和实质。

⒉ 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国际化与资产阶级利益民族化的矛盾统一的观点考察帝国主义,认为国际化趋势首先表现为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的发展,表现为各国经济联系的扩大和深化。其次表现为国际垄断组织的产生。

⒊ 从帝国主义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角度论证帝国主义只是一种形式,现代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的基本特征是无政府状态,它表现为世界性的工业危机和战争。

(三)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的提出

1916年列宁写下了《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对帝国主义作了全面的研究,对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特征作了分析。

列宁帝国主义论的立脚点集中表现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特殊历史阶段”的科学概括上。列宁认为,这个特征分三个方面:

⑴帝国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

⑵帝国主义是寄生的或腐朽的资本主义

⑶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

这是对帝国主义经济、政治本质及其历史地位的深刻揭示。

⒈ 帝国主义就其经济实质来说是垄断资本主义,它的基本经济特征是垄断。⒉ 帝国主义的政治特征是对内全面反动对外侵略扩张,明确提出帝国主义就是战争。

⒊ 确定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指明它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即它是寄生的腐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

五、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理论

(一)在研究了帝国主义问题以后,列宁揭示了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理论。⒈ 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绝对规律,这一规律导致帝国主义 11 之间的战争。帝国主义战争是无产阶级有可能在薄弱环节上突破。

⒉ 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一国取得胜利,这也是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作用的结果。⒊ 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需要有一定的主客观条件。

⒋ 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无产阶级专政。

⒌ 无产阶级必须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争取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⒍ 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是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二)对马克思主义国家与革命理论的阐述与发展

列宁在1917年8月——9月之间,写下了《国家与革命》一书,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与革命的理论。

⒈ 阐发了恩格斯关于国家起源和本质的理论。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是阶级统治和压迫的机关和暴力组织。

⒉ 通过暴力革命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一般规律,强调无产阶级国家代替资产阶级国家的历史必然性,并系统阐发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

⒊ 国家消亡的经济基础只有到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才具备。

(三)论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落后的俄国胜利的可能性

按马克思恩格斯设想,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那些工业最发达的国家发生并获得胜利。而列宁通过对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帝国主义时代情况的变化的研究,提出比较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可能首先获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⒈ 首先他认为俄国作为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已具备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前提。

⒉ 其次他认为俄国的无产阶级虽然人数少,文化水平低,但政治上成熟,斗争经验丰富,有农民作为同盟军,使俄国无产阶级在争取革命胜利的斗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⒊ 再次,沙皇残暴统治,日益孤立失去民众的支持,使无产阶级能担当起推翻沙皇统治的重任。十月革命的胜利已经说明了这一点。

第五篇:《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及回族的形成与发展》教案

《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 及回族的形成与发展》

授 课 人: 梁志勇(28号)

玲(40号)

张春慧(16号)

陈龙弟(27号)

莹(3 号)授课时间: 2010年4月7日

教学目标:

1、了解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的历程;

2、从民族学角度把握回族形成的诸因素并了解宁夏回族历史及回族著名历史人物;

3、从历史的演变中理解回族宗教信仰及其风俗习惯的渊源。

教学重点:教学目标1、2 教学难点:教学目标2、3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导入:

同学们,大家好!大家都知道,我国是一个有五十六个民族所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其中有很多民族都有其自身独特的宗教信仰及发展历史。那么本节课就让我们的团队带领大家跨越千年历史,去探寻伊斯兰教在中国传播的历程以及它的忠实信徒——回族,特别是宁夏回族的形成与发展历史,并了解一下几位著名的回族历史人物。

一、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历程

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也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社会文化现象之一它的最初产生是中世纪阿拉伯半岛由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产物,是阿拉伯民族建立统一国家,实现安定与和平的客观社会要求在宗教思想上的强烈反映。从610年穆罕默德创教开始,到他逝世之时的23年间,伊斯兰教终于发展成为整个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宗教。并伴随着阿拉伯帝国的对外扩张而走上了向外传播的道路。在这一时期,伊斯兰文化通过著名的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并在不断吸收中国本土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伊斯兰文化,进而产生了信仰这一特殊文化的群体——回族。

关于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历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为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初期,时间是唐朝到宋朝。中国与阿拉伯民族最早的交往可以追溯到汉代。《史记》称阿拉伯为“条枝”,“在安息西数千里临西海,暑湿,耕田,田稻。” 97年,后汉西域都护班超派遣甘英出使西域,行抵安息西境欲渡海往埃及受阻。由于他的报道,国人对条枝有了更多的了解。《后汉书》记载:“条枝国在山上,„„临西海,海水曲环其南及东北,三面路绝,唯西北隅通陆道。”西汉时,我国与西域各国的贸易已相当频繁。中国的丝绸之路、铁器通过著名的丝绸之路远销至罗马帝国及西亚各地;阿拉伯的乳香、珠宝、鸵鸟则输入中国。到了618年,唐王朝的建立。两个大帝国的边境相交于中亚细亚,这为两国的往来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相传,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曾经说过:“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此话表达了阿拉伯穆斯林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感和他们善于学习别国先进文化的心态。

关于伊斯兰教何时传入中国,目前尚无定论,大多数学者都认为是唐永徽二年。《旧唐书·大食传》记载:“永徽二年始遣使来贡。自云有国已三十四年,历三主。”永徽二年正值阿拉伯伊斯兰帝国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当政。他派使者经丝绸之路抵达长安,觐见唐高宗李治,并向他介绍大食国的建国经过、基本国情、文化习俗和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这是阿拉伯伊斯兰帝国与中国在外交上的首次接触。

在唐朝中期以前,大食国的使者及商人来华路线主要以陆地为主。唐德宗以后吐蕃势力扩张,一度阻断陆路通道,但海上交通可长年畅通,并更居优势,因此大部分来者主要以海路为主。从陆上或海上来华的使者及商人,除阿拉伯人之外,主要以波斯和中亚各国人居多。人们大都客居长安和沿海各通商口岸。唐代称外族为“胡”或“蕃”,其聚居地后称“蕃坊”或“蕃市”(“胡“多指北方、西部诸外族,“蕃”则为一切外族之通称)。在蕃坊中,由唐王朝任命一位年高德勋的穆斯林为“蕃长”,主持宗教礼拜,处理穆斯林间的民事诉讼。

唐安史之乱以后,唐玄宗逃亡四川。756年,肃宗继位后,为平定安禄山叛乱,向大食借兵。于是有很多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来到中国参与平叛战争。收复两京后,肃宗允许他们世居中国,可同当地妇女通婚。后又编入左右神策军,有的被授封官职,予以任用。此时来华贸易的蕃客,虽然也有不少人久居不归,并与当地居民婚娶相通,繁衍子孙,但他们还没有得到中国人的认同,不被视作中国人,他们所信奉的伊斯兰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只是一种带有神秘色彩的外来文化。

2伊斯兰教在中国传播与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是伊斯兰教在中国大规模传播的黄金发展时期,时间为宋朝至元朝。

宋代时期,中西之间的海上交通大为发展,但陆路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这时从西亚、中亚来华经商的穆斯林比比皆是,人数比唐朝增加了几十倍。一般来讲,与宋通使、通商多由海道而来,与辽通使、通商多经陆路。辽天赞三年(924年)至宋开禧三年(1207年)的284个年间,正式遣使见于记载着多达39次之多。当时来自西亚、中亚的穆斯林商人比较集中的地方是广州、泉州和杭州。这里的每个城市都有他们的聚集处,称为蕃坊或蕃巷。据记载,蕃坊居住的穆斯林商人数量是相当多的。不仅有留居数十年而不归者,也有与汉人通婚者不少。宋王朝也沿袭了唐代的一些作法,在蕃坊设蕃长,由蕃人中推选,再由中央政府加以委任。他巾袍履笏,着宋朝官服,办公的地点叫蕃长司。他主持宗教事务,还依教法裁决穆斯林之间的纠纷。此外,宋王朝中央政府还允许他们在中国建立清真寺,设立公共墓地。这些作法,无疑有利于蕃坊内的管理与安定,更有利于吸引外来穆斯林商人来华经商。

12世纪中叶,中国北方的蒙古游牧部落开始崛起。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汗蒙古各部,自1211年起连续发兵进攻金朝,1218年后进取西域。1229年成吉思汗三子窝阔台率军继续南下,经40年的征战,忽必烈于1271年建立元朝,定都燕京(后称大都);1279年灭南宋,统一中国。蒙古人统一中国后,中国与中亚、西亚等地的诸国已在蒙古帝国统治的一体之内,东、西方交往畅通。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香料之路交通发达,使得西亚、中亚各族的穆斯林大批来华,使伊斯兰教在中国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新阶段。这时有不少的蒙古人、汉人前往西亚和南亚诸国从事访问和经商。欧洲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1254-1324年)和阿拉伯著名旅行家伊本·白图泰(1304-1377年)则分别从陆路和海上来中国,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航海家汪大渊在1337年也到达过伊本·白图泰的家乡丹吉尔。

蒙古统治者对各种宗教都采取宽容的态度,蒙古人在征服和统一中国的过程中,曾调集“西域亲军”随之东来,其中不少是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和中亚各族人。他们大都被签发为军士,包括炮手、水军、军匠,编入“探马赤军”, 战时从征,平时就地屯聚牧养,分驻各地,以西北陕、甘、宁为多,有的则迁往西南、江南和中原各地。他们定居以后,除充当职业军人外,有的从事手工业、农业和商业活动,也有少数人入仕做官。

元时从海路来华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络绎不绝,居住在东南沿海的广州、泉州、宁波、扬州诸城,泉州尤为集中。他们之中有商人、宗教学者、旅行家。此时从西域来华之穆斯林在数量上也超过昔日,他们不仅居住在大城市和沿海港口,而且已遍于中华大地以致《明史》中有“元时回回遍天下”之说。在他们居住的地方,又形成了“大分散,小集中”的地域特点。其子孙非“化外之民”,而已经成为中国的本土穆斯林。

元代改信伊斯兰教者也为数不少。元成宗(1295-1307年在位)小弟安西王阿难答因从幼受一位伊斯兰教徒抚育,后皈信伊斯兰教,并于军中宣教,所部受其影响,15万人中大部分改宗。而且在此时回族已经在中国正式形成,朝廷文书中把伊斯兰教与信奉伊斯兰的民族混称为“回回”,他的社会地位仅次于蒙古人,高于汉人和南人。他们绝大多数不带家眷,在各地定居与当地汉、蒙古、维吾尔等民族居民通婚,他们的后人成为中国出生的穆斯林,具有中国人的自我意识。经济上,他们多从事商业贸易,其中不乏富商大贾;政治上,一部分回回已跻入统治者行列, “在中央及地方任宰执者四五十人。”元代统治者对伊斯兰教一直持较宽容的态度,特设回回国子学,进行宗教教育,其教师可享赋税上之优遇。此时的伊斯兰教,与当时中国的佛、道、基督等宗教同样受到统治者的重视。

3伊斯兰教在中国传播与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伊斯兰教与儒家思想相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伊斯兰教文化时期,时间是明清两代。

明代,中国的社会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散居在中国各地的穆斯林社会经济状况也相应发生巨大变化。在内地,陆续出现了一批穆斯林聚居村,部分是由元人以来军屯的官僚田庄发展而来的,有的则是因为人口繁殖而自然形成。在明清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中国穆斯林内部也开始贫富分化。农村中出现了地主与贫困的农民;城镇中既有富商大贾,也有手工业者贫民。有的人在朝廷中做官,地位显赫;有的人则参加科举成了举人、贡生、进士,从事政治文化活动。

明代虽然对汉族以外的其他部族作了种种限制,但对于穆斯林之信仰还是非常尊重的。“明人对于回教,多致好评,政府亦从未有禁止回教之事,与佛教、摩尼教、耶稣教之屡受政府禁止者,其历史异也”这可能是因为穆斯林对明王朝的建立做出重大贡献的结果。例如明太祖朱元璋(1368-1398年在位)军中的常遇春、胡大海、蓝玉、沐英等一批穆斯林著名将领,是明王朝的开国功臣。因此,明王朝统治者对穆斯林予以优遇。总之,此时的穆斯林在经历过长达六七个世纪的迁徙、繁衍和发展之后,已分布于全国各地,并且在中国牢固地扎下了根,成为了社会发展中一支不可忽视的政治、经济力量。

清王朝对待伊斯兰教的政策前后有所不同,概括起来讲,有一个由宽容利用到残酷镇压的过程。清王朝建立之初,从顺治至乾隆前期,即从1644年至1781年的100多年里,国家得到了统一,边疆得以巩固,社会经济也得到了恢复发展。“这一时期清廷在宗教方面则采取了‘钦崇佛教、总持道法’,‘崇儒重道,儒释道三教并垂’的政策。”此时,虽然清王朝没有把伊斯兰教作为尊崇的宗教但也没有下令把伊斯兰教作为同白莲、无为、大成、混元一样“夜聚晓散”的惑众与左道而严禁,而是采取了允许存在,适当利用的宽容政策。为了加强对穆斯林的控制,清王朝采取了各种手段,如拉拢利用穆斯林宗教上层,保留其部分特权,利用伊斯兰教推行乡约制度,即以每一个乡的乡约向清政府具结担保不做违犯禁令的事,来换取清政府允许其在本乡中享有政策和宗教特权,作出了许多关心、推崇伊斯兰教的姿态,等等。清王朝这样做,主要是因为在王朝建立之初,需要安定人心,巩固其统治。但客观上对伊斯兰教的存在和发展是有利的,所以在全国各地新建立了不少清真寺,更多的伊斯兰教汉文译著也在这一时期出现,有些穆斯林还得以赴麦加履行朝觐功课。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西北伊斯兰教新旧教派之争发展成为以新教信徒为主的穆斯林起义。在中国的穆斯林原本无明显的教派之分。明末清初,随着朝觐归国的哈只们和由中亚等地而来的苏菲派传教士的宣传,首先在西北地区出现了新的教派,从而造成新旧教派之间的相争和仇杀。出现教派冲突,这对各派的穆斯林和社会稳定都是有害的。清王朝政府本应从中加以调解,促其和平解决。但这时地方官员却往往追捕镇压,这就促使平时即对清政府统治者的民族压迫不满的新派穷苦信众举起了反抗清廷的起义大旗。这时,清王朝又利用教派之争,扑灭起义。使大批穆斯林在这次反清起义中牺牲或者被迫迁往贫瘠荒芜之地。

总的来说,伊斯兰教从唐朝开始传入中国,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又与中国本土文化相互交融,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伊斯兰文化和它的信仰群体回族。那么回族是如何形成的?这一民族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又是如何的?请陈龙弟为大家讲述。

二、回族的形成问题 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回族为什么会被称为‘回回’”?回回民族是怎样形成的呢?这在现在,还是一个不容易解决的问题。历来回族学界和其他相关学者对回族的形成过程和形成因素仁智不一。接下来本人将从民族学角度对回族族源、语言、地域、经济生活、文化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全面论述,明晰各种因素在回族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机理,以期对回族的形成有更系统地认识。

回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之一,也是一个独具特色的民族共同体。“她既非华夏古国土生土长的固有民族(如汉、苗、羌等族),又非纯粹移植的外来民族(如朝鲜、俄罗斯等族),亦非毗邻边疆而接壤跨界的民族(如哈萨克、傣等族)”。回族是外来文化与中华文明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经过复杂的融合过程植根中华大地,而形成的一个稳定的民族共同体。

1、回族的族源

回族族源复杂,但人们都习惯于从“回族先民”说起。回族先民一般认为指“唐宋时期在华定居的,信仰伊斯兰教的各国穆斯林及其后裔”。而我认为回族形成之前(大致明中期以前)来华定居的西亚、中亚、南亚以及南洋穆斯林都可纳入回族先民的范围,只不过他们在回族形成中起的作用大小不同而已,“依(唐宋时期)阿拉伯、波斯等地商人在中国长期发展的情况看来,他们不是没有逐渐在中国构成一个新民族的可能”,而元明时期来华穆斯林的活动则直接促成了回族的形成。

我将这些回族先民大致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唐宋以来来华的阿拉伯和波斯“蕃客”,他们来华时间久,有“三世蕃客”、“五世蕃客”;汉化程度高,有李彦升这样中进士为官中土的人;他们主要集中于长安、广州、扬州、泉州等地,购买田宅、娶妻生子、经商度日。第二类是蒙古军西征迁发的大批中亚和西亚穆斯林,他们中以士兵、工匠为主,或被编入“西域亲军”、“探马赤军”,或就地屯田安置,散处西北、西南和中原各地,他们是“色目·回回”人的主要部分,也是回族先民的主要部分。第三类是元明时期因政策因素而自愿来华居住的穆斯林,“归化回回”和“附籍回回”等。第四类是因其他偶然原因留居中国的穆斯林,如因遭遇风浪而避于海南崖县的占城穆斯林,为苏禄国王守墓而定居山东德州的南洋穆斯林等。

正是有了这些回族先民留居中土,才有了形成回族的族源基础。然后这些回族先民通过与汉、蒙、维吾尔及中国境内其他民族的通婚融合,到明朝时形成一个比较稳定的“回回人”族体,为回族共同体的形成提供了人员上的保障。

2、回族的语言

语言是人类沟通的工具,斯大林将共同语言列于民族构成要素之首,是因为“没有一个共同的语言,就不可能形成一个民族共有的经济和文化生活,也不可能形成共同的民族心理素质,而没有这些共同点,当然也不可能称为民族。” 回族的共同语言是汉语,汉语是回族形成民族共同体的社会语言条件。因为回族先民成分的多元化,回族先民的语言也是多样的。阿拉伯语是回族的宗教用语,也是初来中国的阿拉伯商人的日常用语;波斯语是回族先民使用更广泛的语言,元明时期将波斯文字当成回回字,元代的回回国子监所授的“亦思替非”文即波斯文。突厥语是来自中亚地区的穆斯林所*的语言;马来语是南洋穆斯林所讲语言,等等。回族先民所讲语言虽多样,但散居中国汉族地区,经济文化生活的交流以及婚姻诸方面的联系加强,使得他们不约而同开始掌握汉语。这样经过若干代的适应,他们的母语被淡化,汉语成为他们的日常用语,而明初的“禁胡语”更加速了这一进程。共同的语言基础就这样开始形成,为进一步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但是,回族的汉语从一开始就带有很强的民族性,保留着许多阿拉伯语和波斯语词汇,如“也贴”、“主麻”等,还有用阿拉伯文字母拼写汉字而形成的书写体“小儿锦”,这些都是回族语言的独特之处。

3、回族的地域

共同的地域是民族形成的必备因素之一,斯大林民族定义明确指出“只有长期在共同地域上世世代代共同生活,并不断交往的人们才能形成民族”。

回族是我国分布最广的民族,其分布特点是大分散,小聚居。回族的地域分布特点的形成伴随回族的形成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唐宋时期的回族先民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的都会、交通便利的城市和东南沿海的港口;蒙元时期大量的回回军士在西北地区屯田,以及元朝境内回回人总数上的剧增,形成了“元时回回遍天下”(《明史·西域传》)的局面;明朝时期大量的“归化回回”和“附籍回回”进入河西地区,因数量太多,明朝政府不得不采取措施迁置,明正统年间“‘徙甘州、凉州寄住回回于江南各卫’(《明实录·英宗实录》),其中迁徙到陇右和陕西一带的最多,到明代后期,陕西和陇右成为回族最多的地区”;清代回族主体形成,但接连的回民起义和清政府的镇压安置,使回族分布发生很大变化,陕西关中回民锐减。

回族人口虽因各种原因而处于经常变动、迁徙之中,但却从未改变这一遍布中国的分布特征。不管是自觉还是被迫,他们把大范围的中国当成了本民族的共同地域,在汉族的包围中与之全面而长期的互动,最终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回族共同体。而小聚居的形态则形成了回族饮食、服饰等方面的地方特色。

4、回族的经济生活

“有了共同语言和共同地域,斯大林认为还不够,要成为民族,还需要有内部的经济联系来把本民族中各部分结合于一个整体之内。”

回族的经济生活复杂多样,农商兼营而多业并举。这种特点是由回族先民的传统经济模式和回族地域分布特征共同作用的结果。回族先民从“胡商大贾”、“识宝回回”到“回回三大行:珠宝、饭馆、宰牛羊”再到“回回两把刀,一把卖牛肉,一把卖切糕”、“拾街头、皮毛行、卖零食、宰牛羊、当经纪、闯五行”。一方面反映了回族经济的衰退,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回族共同经济生活的形成,商业是回族经济的特色。但是局部范围内,元时的“回回屯田”和明清的安置回回将大量的回族人口束缚在土地上,形成农业和畜牧业为主的聚居区,如甘肃的临夏和张家川。这样,从大范围来讲,回族的经济从经营珠宝玉石香料业、清真饮食业、牛羊屠宰业延伸到经营农畜产品、皮毛制革,形成农商兼营、多业并举的经济形态,也积淀了共同的文化心理素质。

5、回族的文化心理素质

斯大林民族定义“强调表现在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他认为,各民族之所以不同,不仅是他们生活条件的不同,而且还在于表现在他们民族文化特点上的精神形态的不同”。回族的文化心理素质,我认为主要体现为伊斯兰文化和汉文化的双重性,这也是回族之所以是中国的回族的根本所在。一方面,从回族先民到回族形成,回回人始终坚持伊斯兰信仰不曾动摇,并不断接受阿拉伯世界新的伊斯兰哲学思想改造自身,从而形成中国回族现在的“三大教派,四大门宦”局面,但伊斯兰教始终是回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另一方面,回族在汉文化的包围之中,不断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明清回回理学就是回族及其先民在推动自身中国化的过程中取得的成果之一。概括来说,回族民族性格的形成是回族及其先民始终坚持伊斯兰信仰,并使之适时地中国化的结果。在民族性上,强烈认同伊斯兰信仰,并以此来区别汉族或其他非穆斯林民族,这是回族民族心理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民族内部的重要凝聚力。而基于这种双重性之上形成的回族文化习俗(如经商、姓氏、饮食、婚姻、节日习俗等),则将回族的族源、语言、地域、经济生活、心理素质等方面表现的更为淋漓尽致,并将之有机统一起来形成回族的民族特色。

就我所掌握的知识,我只能论述到这里了。大家有什么高见下课可以再和我讨论。接下来由丁莹为大家继续讲述。

三、宁夏回族历史及回族历史人物

1、宁夏回族历史

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抚育着中华各民族的儿女茁壮成长。生息在黄河之滨的宁夏回族儿女,深深地受益于她的惠泽,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耕耘和开拓,终于在黄河上游形成一处全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地区。宁夏回族为开发祖国的大西北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中国回族发展史上书写了壮丽的篇章。

宁夏,是我国回族最早人居的地区之一。元朝,西域各地的穆斯林大批进入中国,宁夏回族的先辈也就是在此时开始落居于这块土地上的。一批批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亚各族人民以及阿拉伯人、波斯人不断地被签发或自动迁徒到中国来。当时,战争和农耕占很重要的地位。因此东来的穆斯林主要以驻军屯牧的形式,编成“探马赤军”。同时,也以工匠、商人、学者、掌教、官吏等不同身份散居到我国各地,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就留住在宁夏,他们一概被叫作“回回人”。据《元史》记载,至元八年(1271年)九月,元世祖忽必烈“签西夏回回军”,至元十年(1273年),元世祖又下令“探马赤军,随地入社,与编民等”。按照规定,他们“上马则备战斗,下马则屯聚牧养”。元朝驻宁夏一带的蒙古军队中,有相当多的人信奉了伊斯兰教,成为宁夏回族的族源之一。

元代,宁夏一带是重要的屯垦区,行政区划归属陕西行中书省管辖。元代著名回回政治家赛典赤•赡思丁的儿子纳速拉丁,曾担任陕西平章政事,他“子孙众多,分为纳、速、拉、丁四姓,居留各省,故宁夏有纳家户,长安有拉家村,今宁夏纳氏最盛”(《陕西通志》)。在《银川小志》一书中还记载,“纳速耳丁,先世回纥,仕元廉访使”。据《蒙兀儿史记》“色目氏族表”中“回回氏”介绍,“凡名末有丁字者,皆摩诃末(穆罕默德)教徒男子之美称”。此纳速耳丁在元时已被列为当地“乡贤”。在13世纪初及以后的一百三四十年中,回回人已在全国许多地区取得了经济上的生存条件,并逐渐形成“大分散、小集中”的地域特点。在宁夏,回族人居住的村落和街坊的人口逐渐繁盛起来,成为宁夏主要民族之一。陕西诸道行御史台设回回椽史(《甘宁青史略》),专管回族事务。明朝初年,不断有大批回回人以归附土达的身份被安插到灵州及固原各州县,形成了许多回族聚居点。清朝初年,宁夏回族人口更加繁盛,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陕西巡抚毕沅在奏折中称,“宁夏至平凉千余里,尽系回庄”。由于回族在宁夏一带居住得十分密集,故当年在甘肃等地有“回七汉三”的说法。

清朝同治年间,宁夏以马化龙为首的回民起义军,和清军进行了多年的激烈战斗,最后遭到清政府的血腥屠杀。一部分回民曾被逼迁徙到贫瘠地区,置身在“三边一梢”(河边、滩边、湖边、渠梢)生活,尤其是南部干旱山区的回民,生活更加困苦,连日常饮水都得之不易。在城镇,多数回民居住在城关,摆摊做小商贩。

民国时期,宁夏回族聚居区内,封建占有关系日益加剧,良田沃壤都为官僚、地主所侵占,地租、高利贷和超经济剥削都很严重。据统计,光地主就占有全部耕地的百分之六十至七十。宁夏七十多万人,而马鸿逵却豢养了十多万官吏和军队,回汉人民负担着沉重的军事费用。由于经济负担越来越重,当时在宁夏形成一股惊人的“逃户”现象,如回民聚居的同心县,原有居民四万二千人,到解放前夕,因死亡和逃散,全县剩下不到三万人。该县的王家团庄,原有一百多户人家,到1949年只留下三户孤寡。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宁夏回族的社会经济状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经过土地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包括废除宗教中的封建剥削压迫制度,回族人民彻底翻了身,他们和全区其他民族一道跨进了社会主义的新时代。80年代以来,回族人民在改革开放,建设新宁夏的事业中又作出了更大的贡献

2、回族著名历史人物

(1)、常遇春:明朝开国名将之一,也是明教的著名领袖之一。

(2)、海瑞:明朝嘉靖年间的一大清官,也是中国历史上清正廉明官员的楷模。(3)、郑和:人称“三宝太监”,代表大明王朝出使南洋,炫耀天朝威风。(4)、马本斋:抗日名将,为了新中国,洒尽最后一滴血。(5)、马三立:著名相声艺术家,留给大家太多的欢笑。

本组今天的讲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下载2-2浅谈在跨越式试验中低年级学生写作能力的形成与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2-2浅谈在跨越式试验中低年级学生写作能力的形成与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