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前教育思想史中国部分(集体备课)2010-09-11
学前教育思想史(中国史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22题*1分=22分
中外各半)
1、提出“师保傅”思想的教育家是(贾谊)
2、我国古代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科书是(《颜氏家训》)
3.提出既要进行封建德行的教育,又要进行“修以学艺”的教育的是(颜之推)4.提出“德艺双修”教育思想的是(颜之推)
5.重视《须知》、《学则》等教育形式的作用,认为这种方法有利于儿童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的南宋理学家是(朱熹)
6.提出要严格地、不间断地对儿童进行各种行为习惯的训练,使之“积久成熟”的是(朱熹)
7.读书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这种培养儿童读书习惯的主张出自(朱熹)8.朱熹关于儿童教育的原则是(认真专一)9.朱熹关于儿童教育的原则是(防患未然)
10.集中反映朱熹儿童教育思想的是他编着的《小学》和(《童蒙须知》)11.为儿童制定学习“眼前事”的具体标准和要求的著作是(《小学》)12.提出“自然教育论”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和教育家是(王守仁)13.王守仁的代表作是(《传习录》)14.王守仁关于儿童教育的原则是(顺其性情)15.《论学酬答》这一著作的作者是(陆世仪)16.陆世仪的代表作是(《性善图说》)17.提出“分层致功”教育思想的是(张履祥)18.《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者是(张百熙)19.蒙养院内实施保姆培训的提出者是(张之洞)20.提倡蒙养家教合一的教育家是(张之洞)21.大同社会提倡男女平等的是(康有为)
22.康有为的学前教育思想主要体现于他的(《大同书》)23.提出创立人本院对孕妇进行集体胎教的主张的是(康有为)
24.主张“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的教育家是(蔡元培)
25.清末的蒙养院与民初的蒙养院所使用的蒙童教学方法都是属于(日本式)26.清末民初,在中国受影响最深的幼稚教育是(日本式幼稚教育)27.清末我国首次设立公立幼儿教育机构的地方是(武昌)
28.我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公立幼儿师范学校是(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29.“尚自然”、“展个性”的儿童教育主张的提出者是(蔡元培)30.蔡元培的“实利主义教育”即(智育)
31.主张“游戏乃小儿天然生机,不可遏除”的教育家是(恽代英)32.第一次以唯物史观论述了儿童公育的重要性和实施途径的教育家是(恽代英)33.以改造中华民族为目标的幼稚教育的倡导者是(张雪门)34.幼稚园行为课程的提出者是(张雪门)
35.张雪门所倡导的幼儿教育是(以改造中华民族为目标)36.1918年,张雪门在浙江鄞县创办了(星荫幼稚园)37.主张“社会化的幼稚园课程”的教育家是(张宗麟)
38.提出“幼稚园教师非为女子之专业,必须有男子加入”观点的教育家是(张宗麟)39.《幼稚园的社会》一书的著者是(张宗麟)
40.我国近代设计儿童“公养”、“公育”这一理想教育制度的是(康有为)41.提出创立人本院对孕妇进行集体胎教的主张的是(康有为)
42.认为实现政治改革的关键是摧毁家族制,相应的,应对儿童实行“公养”、“公育”制度的教育家是(康有为)
432.我国幼儿教育机构始于1903年成立的(湖北省立幼稚园)
44.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幼教实验中心,开创了幼教科学研究之先河的教育家是(陈鹤琴)45.1923年,在南京创设了我国第一所实验幼儿园(即南京鼓楼幼儿园)的是(陈鹤琴)46.1929年7月,中华儿童教育社在杭州成立,主席是(陈鹤琴)47.我国儿童教育和儿童心理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是(陈鹤琴)48.陈鹤琴的代表作是(《家庭教育》)
49.主张“没有好环境,不能有好教育”的教育家是(恽代英)50.第一次以唯物史观论述了儿童公育的重要性和实施途径的是(恽代英)51.第一次以唯物史观论述了儿童公育的重要性和实施途径的教育家是(恽代英)52.属于创造性游戏的是(结构游戏)53.课程目标设计理论的代表人物是(泰勒)54.属于有规则游戏的是(智力游戏)55.生活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是(陶行知)
56.1927年,在南京郊区燕子矶、晓庄、和平门、迈皋桥等地先后创办我国第一批乡村幼稚园的领导人是(陶行知)
57.陶行知曾作序并称之为“中国做父母的必读之书也不为过”的书是(《家庭教育》)58.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即燕子矶幼稚园的创办者是(陶行知)59.提出“教学做合一”思想的是(陶行知)
60.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在培养幼教师资方面的特点是运用了(艺友制)
61.中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是1927年由陶行知创办的(南京燕子矶幼稚园)。62.1979年11月,教育部颁发了(《城市幼儿园工作条例》)63.我国的“生存课程”始于20世纪(90年代)64.我国的“情感课程”始于20世纪(90年代)
二、填充题(10题*1分= 10分 各半)
1.我国古代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科书是__《颜氏家训》____,它也被人们视为家训的鼻祖和家教的典范。
2.在封建社会家庭教育发展史上,_《颜氏家训》 一书是一座重要的里程碑,也被誉为“篇篇药石,言言龟鉴”。
3.《颜氏家训》是中国封建社会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著作和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__教科书__。
4.中国封建社会最早最完整的论述家庭教育的著作是___《颜氏家训》___。5.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编着的《小学》和《__《童蒙须知》____》中。6.《童蒙须知》是__朱熹__专门为儿童编写的教材。
7.《父师善诱法》 _____被时人认为具有与朱熹的《小学》并行的价值。8.王守仁认为,儿童教育的主要形式是考德、读书、__习礼_、歌诗。9.张之洞参与主持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正式颁行的近代学制__癸卯学制____。10.康有为提倡的儿童公育思想,包括__胎教 ____与幼教两个阶段。
11.康有为在《大同书》中建构的理想的教育系统为:__人本院 ____、育婴院、小学院、中学院和大学院。
12.__陶行知 ____是我国创造教育的首创者。13.我国近现代美育的首倡者是__蔡元培____。14.蔡元培的儿童教育主张是尚自然和____展个性__。15.《活教育》月刊由__陈鹤琴____创办。
16.陈鹤琴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任教时,最早运用_观察实验_____的方法系统研究我国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
17.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体系包括三大纲领,即___目的论___、课程论和方法论。18.陈鹤琴的主要代表作有《___《家庭教育》 ___》、《儿童心理之研究》等。19.1929年7月,中华儿童教育社在__杭州 ____成立。
20.陶行知曾指出,旧时的中国幼稚园害了“三种病”,即外国病、富贵病和___花钱病___。21.1940年10月1日,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___江西 ___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诞生。
22.中国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是_湖北幼稚园_____。
23.20世纪三四十年代我国幼教界“南陈北张”中的“北张”指的是__张雪门 ____。
24.____陶行知__尖锐指出旧时学前教育失去了幼稚教育造就后代的意义,害了“三种大病”,即外国病、花钱病和富贵病。
25.我国近现代美育的首倡者是_蔡元培 _____。
26.张雪门长期从事幼稚园课程的研究,于1966年形成了_行为课程 的理论与实践体系。27.在蔡元培学前儿童公育的理想中,小儿一岁断乳后,就送到__蒙养院____受教育。28.张雪门认为___行为___课程的教学法应当是起于活动而终于活动的有计划的设计。
三、名词解释(8题*3分=24分
各半)
1.早喻教 2.闻见结合 3.耕读相兼 4.分层致功
5.端本清源 6.艺友制 7.朱熹的“眼前事”(2009年10月考题
8.知行并重
9.行为课程(2009年10月考题 10.博专统一
11.知耻改过(2009年10月考题
12.宽严相济 13.五指活动 14.恭俭勤谨 15.慎择保傅 16.随人分限 18.谦虚笃实 19.情绪教育 20.《幼儿园教育纲要》(1981年)(2009年10月考题)
四、简答题(4题*6分= 24分 各半)1.简述朱熹的儿童教育原则。
2.简述王守仁关于儿童教育的原则和方法。3.简述唐彪“启发思考”的教育观点。
4.简述康有为的“公养”、“公育”思想。(2009年10月考题)5.简述蔡元培的“五育”并举教育方针。6.简析陈鹤琴关于游戏的价值。
7.简述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体系之三大纲领。8.简述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实质。9.简述蔡元培的学前儿童美育思想。
10.简述张雪门提出的改造民族的幼稚教育目标。(2009年10月考题)11.简述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五、论述题(2题*10分= 20分 各半)1.论述王守仁“自然主义”儿童教育观。2.论述陶行知的儿童创造教育思想。3.论述陶行知对我国学前教育大众化的贡献。
4.试论陶行知培养儿童创造力的“六大解放”及其现实意义。(2009年10月考题)5.论述张宗麟的幼稚园社会化课程。
6.论述我国近代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中的基本思想。
第二篇:学前教育思想史中国部分(集体备课)2014-10-15
学前教育思想史(中国史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22题*1分=22分
中外各半)
1、提出“师保傅”思想的教育家是(贾谊)
2、我国古代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科书是(《颜氏家训》)
3.提出既要进行封建德行的教育,又要进行“修以学艺”的教育的是(颜之推)4.提出“德艺双修”教育思想的是(颜之推)5.重视《须知》、《学则》等教育形式的作用,认为这种方法有利于儿童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的南宋理学家是(朱熹)6.提出要严格地、不间断地对儿童进行各种行为习惯的训练,使之“积久成熟”的是(朱熹)
7.读书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这种培养儿童读书习惯的主张出自(朱熹)8.朱熹关于儿童教育的原则是(认真专一)9.朱熹关于儿童教育的原则是(防患未然)
10.集中反映朱熹儿童教育思想的是他编着的《小学》和(《童蒙须知》)11.为儿童制定学习“眼前事”的具体标准和要求的著作是(《小学》)12.提出“自然教育论”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和教育家是(王守仁)13.王守仁的代表作是(《传习录》)
14.王守仁关于儿童教育的原则是(顺其性情)15.《论学酬答》这一著作的作者是(陆世仪)16.陆世仪的代表作是(《性善图说》)
17.提出“分层致功”教育思想的是(张履祥)18.《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者是(张百熙)
19.蒙养院内实施保姆培训的提出者是(张之洞)20.提倡蒙养家教合一的教育家是(张之洞)21.大同社会提倡男女平等的是(康有为)
22.康有为的学前教育思想主要体现于他的(《大同书》)
23.提出创立人本院对孕妇进行集体胎教的主张的是(康有为)
24.主张“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的教育家是(蔡元培)25.清末的蒙养院与民初的蒙养院所使用的蒙童教学方法都是属于(日本式)26.清末民初,在中国受影响最深的幼稚教育是(日本式幼稚教育)27.清末我国首次设立公立幼儿教育机构的地方是(武昌)
28.我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公立幼儿师范学校是(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29.“尚自然”、“展个性”的儿童教育主张的提出者是(蔡元培)30.蔡元培的“实利主义教育”即(智育)
31.主张“游戏乃小儿天然生机,不可遏除”的教育家是(恽代英)32.第一次以唯物史观论述了儿童公育的重要性和实施途径的教育家是(恽代英)33.以改造中华民族为目标的幼稚教育的倡导者是(张雪门)34.幼稚园行为课程的提出者是(张雪门)
35.张雪门所倡导的幼儿教育是(以改造中华民族为目标)36.1918年,张雪门在浙江鄞县创办了(星荫幼稚园)37.主张“社会化的幼稚园课程”的教育家是(张宗麟)
38.提出“幼稚园教师非为女子之专业,必须有男子加入”观点的教育家是(张宗麟)39.《幼稚园的社会》一书的著者是(张宗麟)40.我国近代设计儿童“公养”、“公育”这一理想教育制度的是(康有为)41.提出创立人本院对孕妇进行集体胎教的主张的是(康有为)
42.认为实现政治改革的关键是摧毁家族制,相应的,应对儿童实行“公养”、“公育”制度的教育家是(康有为)432.我国幼儿教育机构始于1903年成立的(湖北省立幼稚园)
44.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幼教实验中心,开创了幼教科学研究之先河的教育家是(陈鹤琴)45.1923年,在南京创设了我国第一所实验幼儿园(即南京鼓楼幼儿园)的是(陈鹤琴)46.1929年7月,中华儿童教育社在杭州成立,主席是(陈鹤琴)47.我国儿童教育和儿童心理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是(陈鹤琴)48.陈鹤琴的代表作是(《家庭教育》)
49.主张“没有好环境,不能有好教育”的教育家是(恽代英)50.第一次以唯物史观论述了儿童公育的重要性和实施途径的是(恽代英)
51.第一次以唯物史观论述了儿童公育的重要性和实施途径的教育家是(恽代英)52.属于创造性游戏的是(结构游戏)53.课程目标设计理论的代表人物是(泰勒)54.属于有规则游戏的是(智力游戏)55.生活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是(陶行知)
56.1927年,在南京郊区燕子矶、晓庄、和平门、迈皋桥等地先后创办我国第一批乡村幼稚园的领导人是(陶行知)57.陶行知曾作序并称之为“中国做父母的必读之书也不为过”的书是(《家庭教育》)58.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即燕子矶幼稚园的创办者是(陶行知)59.提出“教学做合一”思想的是(陶行知)
60.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在培养幼教师资方面的特点是运用了(艺友制)
61.中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是1927年由陶行知创办的(南京燕子矶幼稚园)。62.1979年11月,教育部颁发了(《城市幼儿园工作条例》)63.我国的“生存课程”始于20世纪(90年代)64.我国的“情感课程”始于20世纪(90年代)
二、填充题(10题*1分= 10分 各半)
1.我国古代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科书是__《颜氏家训》____,它也被人们视为家训的鼻祖和家教的典范。
2.在封建社会家庭教育发展史上,_《颜氏家训》 一书是一座重要的里程碑,也被誉为“篇篇药石,言言龟鉴”。3.《颜氏家训》是中国封建社会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著作和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__教科书____。4.中国封建社会最早最完整的论述家庭教育的著作是___《颜氏家训》___。
5.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编着的《小学》和《__《童蒙须知》____》中。6.《童蒙须知》是__朱熹____专门为儿童编写的教材。
7.《父师善诱法》 _____被时人认为具有与朱熹的《小学》并行的价值。8.王守仁认为,儿童教育的主要形式是考德、读书、__习礼 ____、歌诗。9.张之洞参与主持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正式颁行的近代学制__癸卯学制____。10.康有为提倡的儿童公育思想,包括__胎教 ____与幼教两个阶段。
11.康有为在《大同书》中建构的理想的教育系统为:__人本院 ____、育婴院、小学院、中学院和大学院。12.__陶行知 ____是我国创造教育的首创者。13.我国近现代美育的首倡者是__蔡元培____。
14.蔡元培的儿童教育主张是尚自然和____展个性__。15.《活教育》月刊由__陈鹤琴____创办。
16.陈鹤琴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任教时,最早运用_观察实验_____的方法系统研究我国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17.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体系包括三大纲领,即___目的论___、课程论和方法论。18.陈鹤琴的主要代表作有《___《家庭教育》 ___》、《儿童心理之研究》等。19.1929年7月,中华儿童教育社在__杭州 ____成立。20.陶行知曾指出,旧时的中国幼稚园害了“三种病”,即外国病、富贵病和___花钱病___。
21.1940年10月1日,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___江西 ___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诞生。22.中国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是_湖北幼稚园_____。
23.20世纪三四十年代我国幼教界“南陈北张”中的“北张”指的是__张雪门 ____。
24.____陶行知__尖锐指出旧时学前教育失去了幼稚教育造就后代的意义,害了“三种大病”,即外国病、花钱病和富贵病。25.我国近现代美育的首倡者是_蔡元培 _____。
26. 15.张雪门长期从事幼稚园课程的研究,于1966年形成了__行为课程____的理论与实践体系。27.在蔡元培学前儿童公育的理想中,小儿一岁断乳后,就送到__蒙养院____受教育。28.张雪门认为___行为___课程的教学法应当是起于活动而终于活动的有计划的设计。★主要著作、主要教学活动(柏拉图)★教材中出现的“第一次”“首次”等、往往加上“引号”的要整理。1西方第一部全面深入探讨教育理论的著作者《理想国》
2第一个提出公共的学前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柏拉图)3教育史上,首先把游戏作为单项行为类别提出来的教育家是(柏拉图)
4、古希腊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被马克思称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亚里斯多德)
5、在教育史上,(亚里斯多德)首次提出并论证了教育要与人的自然发展相适应的原则。6(昆体良)是古代罗马最有成就的教育家。
8、历史上,第一位提出双语教学的教育家是(昆体良)(希腊、拉丁)7(《雄辩术原理》)古代西方第一部系统的教育理论著作,被后人誉为“整个文化教育领域中古代思想的百科全书” 8(夸美纽斯)1633年出版的《母育学校》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学前教育的著作。9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专门的教育理论著作。10夸美纽斯(《世界图解》)是世界上第一本依据直观原则编写的课本。11第一个从幼儿的年龄特征来论述游戏的教育家是(夸美纽斯)
12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并详细论述儿童体育问题的教育家是(夸美纽斯)13西方教育史上,(卢梭)是第一位详细论述如何训练儿童感官的教育家。14教育上,裴斯泰洛齐是第一个提出“教育心理化”口号。15被誉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赫尔巴特 16福禄倍尔的教育代表作是《人的教育》 17洛克:《教育漫话》卢梭《爱弥儿》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福禄贝尔:《人的教育》 18人类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专门的教育理论著作是《大教学论》
19首次提出并论证了教育要与人的自然发展相适应原则的人是(卢梭)20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最高层次的需要是(自我实现)21赫尔巴特把教育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管理、教学和(训育)1美国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创始人是(杜威)
2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儿童中心主义)3佩斯泰罗齐德育的要素是(儿童对母亲的爱)4皮亚杰儿童心理学理论的核心是(发生认识论)5洛克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绅士)6杜威教学理论的中心原则是(从做中学)
7西方最早以“教育学”来命名的教育专著(1806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8被誉为幼儿教育之父的是(福禄贝尔)。
9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最基本的需要是(生理需要)。
10、福禄贝尔设计的供儿童游戏时使用的一系列玩具称为(恩物)
11古希腊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被誉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的是(亚里士多德)
12福禄贝尔从基督教的民主平等思想出发,认为幼儿园应是为所有的学前儿童设置的保育机构。13 “儿童之家”的创建者(蒙特梭利)14《教育漫话》的作者是(洛克)
【儿童家庭教育的原则】 1.教儿宜早; 2教子义方; 3信而勿诳; 4潜移默化; 5.量资循序; 6.有教有爱。【儿童家庭教育的方法】 游戏、讲故事、体罚。【《世子法》】是我国古代第一个专门教育太子的教育文件。【什么是胎教】
胎教是在母亲怀孕期间所采取的一系列自我的和外部的措施,有意识的给胎儿良好的影响,以便生育出聪明健康的后代,是一种早期教育的措施。胎教的目的是优生【胎教的方法】监督法、小劳法、瘦身法。【《三字经》】是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古代童蒙读物。【古代儿童】诗歌按内容划分为识字类训诫类、知识掌故类【贾谊的太子学前教育主张】 1.学前教育要从婴儿出生就开始; 2.慎选太子的老师。3.选择正人居”的环境。
4.学前教育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包含了德、智、体三育的要求,将身体的养护放于首位。【《颜氏家训》】颜之推根据自己求学、为官、生活、处世的经历与体会,写出了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科书本书包括儿童早期教育、儿童家庭教育的原则和方法等,是我国影响最完整最深远最广泛的著作,被认为是家训的鼻祖,家教的典范。
【学前家庭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及早施教、严慈结合、均爱勿偏、熏则陶染。【朱熹】儿童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小学》与《童蒙须知》
【王守仁】的教育目的是“明人论”他的教育内容是诗、书、礼、乐。教育基础是顺应性情,激发兴趣。王守仁的自然教育论将教育原则定为量力施教,“随人分限所及 【癸卯学制】中,《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是中国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蒙养家教合一是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的教育宗旨。
【武昌蒙养院】是(1903年)中国最早创办的公立学前机构,又叫湖北幼稚园。【天津严氏蒙养院】是中国最早的私立蒙养院。【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提出的办法就是实行儿童“公养”“公育”的制度,强调胎教的意义、内容和方法,阐述了婴幼儿宗旨和管理制度,在思想上冲破了封建传统学前教育的束缚。
【壬戌学制】这个学制强调要以儿童身心发展为依据,采取纵横活动主义,教育以儿童为中心,要顾及儿童个性和智能,高等、中等教育采取选科制,初等教育的升级采用弹性制。这个学制将幼儿园正式列入学校系统,确定了学前教育机构在学前系统中作为国民教育第一阶段的地位。
【1927年】在【陶行知】领导下在南京燕子矶创办了我国第一批乡村幼稚园。他还极力提倡对儿童进行创造教育的真谛,是我国创造教育的首创者。师范教育思想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重要方面。在幼稚师范教育方面,他用了艺友制幼教师资 【艺友制】是学生(称艺友)与有经验的教师(称导师)交朋友,在实践中学习当教师,方法就是边干边学。【1923年陈鹤琴】在南京创设了我国第一所实验幼儿园,即私立【南京鼓楼幼稚园】他还提出【15条主张】
1.幼稚园是要适应国情的;2儿童教育是幼稚园与家庭教育的共同责任;3.凡儿童能够学的,而又应当学的,我们都应当教他4.幼稚园的课程用自然、社会为中心;5.幼稚园的课程须预先拟定,但临时可以变更;)6.幼稚园要使儿童养成良好的习惯;7.幼稚园第一要注意的是儿童的健康;)8.幼稚园应当特别注重音乐;9.幼稚园应当有充分而适当的设备;10.幼稚园应当采取游戏式的教学方法去教导儿童;11.幼稚生的户外生活要多12.幼稚园多采取小团体的教学法;13.幼稚园的教师应当是儿童的朋友;(师幼关系)14.幼稚园的教师应当有充分的训练;15.幼稚园应当有种种标准,可以随时考察儿童的成绩,对幼稚生在园应当养成的德行、习惯、技能、知识,都应有考察标准。
【陈鹤琴研究的幼稚园课程思想】的主要内容有:1.课程标准:符合幼儿身心特点和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2.课程应以自然和社会为中心‘3.课程应以实验“整个教学法”4.课程应当采用游戏式、小团体式等的教学方法;5.课程应当有考察儿童成绩的标准。
【儿童是教育中的太阳】即【儿童中心论】是我国五四以后小学和幼稚园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中国儿童教育影响的核心。
【鲁迅】在揭露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儿童教育的同时,阐述了他的儿童观和儿童教育主张:1.理解儿童;2.指导儿童;3.解放儿童。
【儿童公育思潮】代表任务蔡元培、恽代英、陈碧云、孟如等论述了关于儿童公育的教育价值:1.从教育的特殊职能看,儿童需要公育;2.为实现教育普及于全人生,要实行儿童公育;3.从家庭教育的弊端看儿童公育的必要性,儿童应该走出家庭,接受社会教育,最好的办法是实行儿童公育。【《幼稚园课程标准》】1.是我国第一个由国家颁布的幼稚园课程标准;2.吸收和鉴定了西方教育思想,因此,既体现了民族性,又体现了洋为中用的精神;3.教育内容上开发了儿童的智力、身体、德行、美感;4.教育方法上比较灵活多样,运用团体、分组和个别的方式,儿童的活动有相当的自由;5.“标准“具有中国化、科学化的特点。【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是中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公立师范学校。
【1934年2月颁布的《托儿所组织条例】它是红色政权颁布的第一部关于学前儿童教育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
【老区学前教育】的基本经验:1.坚持为革命战争和生产建设服务;2.贯彻依靠群众和勤俭办园;3.实施“保教结合”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教育;4.建立一支“一切为了孩子的保教队伍。【“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1912年由蔡元培发表了《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的重要文章,为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五5 育并举的教育方针。蔡元培是我国近现代美育的倡导者,其中有关学前儿童美育的实施,他提出一下意见:1.他主张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方面实施美育。2.他设想通过胎教院、育婴院、幼稚园三级机构实施学前儿童美育,并把胎教作为美育的起点。
【什么是行为课程】张雪门认为生活就是教育,五六岁的孩子们在幼稚园生活的实践,就是行为课程,生活和实践行为就是行为课程的两大要素并把生活和行动看作相互联系的整体。张雪门行为幼稚课程四大特点:1整体性特征。2.个体性特征;3经验性特征;4直接性特征。
【1951年】中央教育部制订了【《幼儿园暂行规程》】简称《暂行规程》和《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幼儿园的双重任务是减轻母亲对幼儿的负担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暂行规程》与《暂行纲要》明确了幼儿园的双重任务和教养并重的方针,强调了幼儿园的目的性和计划性以及各种教学的思想性、系统性和科学性。
【多元化】21世纪以来我国幼教师资培训体系,呈现以多渠道、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培养主体是师范院校。【《儿童权利公约》】1989年11月20日第44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儿童权利公约》包括序言、第一部分好第二部分工56条。公约的4个基本原则是儿童最佳利益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的原则和无歧视原则。1996年3月,国家教委令第25号发布《幼儿园工作规程》1996年6月1日起施行。
【斯巴达和雅典学前教育的比较】共同点:都是属于奴隶制国家,国家对幼儿的体质都十分重视,并采取了“优选法”;教育是在家庭中进行的,母亲是天然的教师;轻视任何形式的体力劳动和劳动教育;教育成为奴隶主子女的特权,灌输剥削阶级思想;整个教育处于萌芽状态。
不同点:在婴儿生存权上,斯巴达是由政府官员来决定,而雅典是由父母来决定;斯巴达培养目标是英勇善战的战士,而雅典培养多方面发展的人;在教育内容上,斯巴达偏重于体育和德育,而雅典是德、智、体、美四个方面,在教育方法上,斯巴达 3 强调简练、严厉和服从,雅典注重和谐、灵活、温情。
【古希腊幼儿教育的特点】是:1.国家对幼儿的体质都十分重视;2.教育都是在家庭中进行,母亲是天然的教师;3.强调道德行为的熏陶;4.幼儿教育处在自发式的萌芽状态。【柏拉图】是在西方教育上最早提出学前教育思想的人。他在西方教育史上最先论述了优生优育的问题和双语理论。
【亚里士多德】将学前教育分为:胎教、婴幼儿教育、儿童教育三个阶段。
【昆体良】对儿童人格的尊重和对正面教育的强调(反对体罚)他对幼儿教师提出了一系列严格而具体的要求:1.热爱儿童;2.善于观察儿童和了解儿童;3.正确运用批评和表扬。【人文主义教育家的学前教育观】1注重人格全面发展;2重视儿童自然和天性发展;3照顾儿童的个别差异;4强调体育游戏。
【伊拉斯谟】认为影响儿童教育和身心发展有三个因素:自然、训练、练习。【夸美纽斯的《母育学校》】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本幼儿专著。他的教育 适应自然的原则作为他的整个教育理论中的一条指导性原则:
1.要求按照自然发展的“规律”来进行教学工作;2.依据人的自然本性和自然倾向来进行教育;3.要求教育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
【罗伯特·欧文】英国空想社会注意思想家和教育家,于1816年创办了新兰纳克幼儿学校,是英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
【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集中表现在《教育漫画》中,书中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绅士,绅士应当是有德行、有智慧、懂礼仪、有学问的人。并首次系统论述了包括德、智、体三育在内的初步教育体系,特别注重对儿童的实际训练。【洛克的“白板说”】他认为人的观念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观念出现钱,人心只是一块“白板”是没有任何特征的一张白纸。【卢梭的《爱弥儿—论教育》】是西方近代教育代表作。【自然的教育】是指遵循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潜能进行的教育。【卢梭】是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教育应遵循人的自然本性,并使人得到充分自由的教育家,同时也是第一个提出感官教育的教育家。【论述题】根据卢梭的“我们生来是一无所有的,所以需要帮助;我们生来是愚昧的,所以我们需要力量阐述他的自然教育观:1.卢梭首先强调了教育对人的发展作用,我们生来是软弱的,是一无所有的。我们在出生的时候所没有的东西,全部都要由教育赐予我们。2.卢梭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应从人的自然本性出发,使人得到充分的自由发展的思想;3教育的目是要培养自然人;4.教师要多给儿童以自由,尊重儿童的天性,使儿童真正称为教育上的主人;5.自然教育观是建立在他的天性哲学基础之上;6.教育应以培养自然人、自由人为目的,使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相一致。
【赫尔巴特】把教育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管理、教学和训育。他的主要教育理论是建立在他的哲学、心理学和伦理学思想的基础上的。他的哲学观又是其心理学和伦理学思想的基础。
【裴斯抬洛齐】在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教育心理化”的口号,强调把教学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裴斯泰洛齐的儿童教育思想:1.提倡实施爱的教育;2.家庭教育;3.要素教育。
【游戏及“恩物”如何分析及评价福禄倍尔游戏理论】福禄倍儿阐述了游戏对于尔童发展的重要意义,游戏在学前教育体系中占有独特的地位,既是组成儿童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一个主要的教育阶段。福禄倍尔制定了一个完整的游戏体系,通过游戏活动来发展认识9 能力、创造力、想象力和体力,并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儿童游戏体系将游戏分为两大类:活动性游戏、精神性游戏。【什么是“恩物”】:是福禄倍尔为幼儿设计的一系列玩具,供幼儿游戏时使用。这些玩具都是上帝恩赐给儿童用来发展儿童各方面的能力的,是上帝的恩赐物。福禄倍尔力图以“恩物”来发展儿童的认识能力和创造性,训练他们手的活动技能。尤其是“恩物”被赐予神秘主义色彩,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它的进一步推广。福禄倍尔把游戏视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最好活动,强调幼儿家长要允许儿童自由地、尽情地游戏,不要加以干涉。他的游戏理论具有划时代意义,同时具有宗教色彩。【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
1实用主义哲学;2.“社会个人主义”社会观;3生物化的本能论心理学。关于教育本质的论述:1.“教育即生长”2“教育即生活”3.教育即经验的连续不断的改造”
案例题:用杜威的教学理论分析、评述作为小学化„„:
1.杜威作为儿童中心论的代表,非常强调儿童经验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注重儿童的主体性发挥;2.“从做中学“,是他进行教学活动的基本原则,实际上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教学应从经验和活动中出发;3.本案例中的老师,严重违背了幼儿教育,关注儿童的生活和经验这一基本规律,忽视了幼儿的启蒙性和整体性;4.杜威非常注重游戏在学前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学龄前儿10童的教育内容主要就是游戏活动,游戏最能体现其活动本能,教育者要为儿童的游戏创造良好的条件,通过游戏好多促进儿童的本能生长。为儿童安排游戏应当符合儿童的本能和兴趣需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来安排。他对幼儿的文化学习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反对过早地让幼儿学习文化。总之要求尊重儿童的天性,依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安排教学内容,有其积极的意义;5.不管是环境创设或幼儿的身心发展,都违背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实质是小学化。【蒙台梭利】认为新式教育的基本原则是自由。新式教育应当包括:教师、环境和儿童三个因素。【皮亚杰提出“发生认识论”】理论包括四个基本概念:图式、同化、调解、平衡。【图式】即人类认识事物的主观上的结构,不是指神经系统的物质生理结构,是指一种主体活动、心理结构及功能。六个基本原则:1.教育应配合儿童的认知发展顺序2.以儿童为中心,大力发展儿童的主动性3.强调兴趣与需要的重要性4.重视活动在教育中的作用5.善于应用认知冲突,推动儿童是为发展6.重视儿童之间交往及影响的教育意义
第三篇:中国思想史
中国古代思想主线: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 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西晋——由儒学衍生出玄学,佛教开始大规模传播 宋元——朱熹理学成为官学 明朝——王阳明心学成为官学 分支:
两汉——古今文之争(本质为士大夫和地主贵族之争)
两晋——玄学的三次演变(中央皇权和门阀士族之争),谍谱学的兴起(士族与庶族之争,一直延续到唐朝)
南北朝:与佛教的斗争(佛教与儒生、佛教与皇权之争)
两宋——理学与心学之争(学术上的讨论,不过有自己的政治趋向——鹅湖之会)
明末清初——异端的兴起(李蛰、顾炎武等人,实质是资产阶级萌芽与封建制度的思想斗争,后期则有对清王朝的斗争)
依据思想史自身演化的内在理路及其历程,我认为中国近代思想史可以以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亦即嘉道年间到1915年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为第一个时期,从1915年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第二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又可以以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二个时期又可以以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这样,中国近代思想史便可以分为嘉道年间到1895年甲午战争、甲午战争到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新文化运动兴起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样四个阶段。
几乎国内所有的中国近代思想史著作,都以1840年的鸦片战争为其开端。但我认为以1840年的鸦片战争为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开端不仅人为地割断了思想上的联系,而且有外因决定论之嫌。它只看到1840年鸦片战争引起的中国思想向近代的转型,而没有进一步探讨西方挑战所以能引起中国思想向近代转型的原因,忽略了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社会内部所孕育的一些新的社会和思想因素对中国思想近代转型的重要影响。因此,我主张以整个嘉道年间而非1840年的鸦片战争为中国近代思想史的逻辑起点。嘉道时期复兴的经世思潮为中国传统思想的近代转型提供了可能性,而发生于此时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则为经世思潮注入了新的内容,从而使这种可能性成为现实,正是在嘉道时期中国传统思想迈出了向近代转型的第一步,并对近代尤其是晚清思想发生了重要影响(详见拙文《中国近代思想史开端之我见》,《光明日报》2007年9月19日)。第一次鸦片战争给经世思潮注入的新内容,主要是魏源等人于鸦片战争后开眼看世界和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从而开启了了解西方、向西方学习的新潮流。嘉道之后,先是发生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起义,接着是以“制洋器”、“采西学”为主要内容的洋务运动的兴起。作为一次旧式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并把中国传统的平等思想推到了极致。同时,它对西方新式武器的采用,尤其是洪仁?《资政新篇》的提出,又使它具有了一些不同于旧式农民起义的思想内容。而兴起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洋务运动,就性质而言,是对魏源提出的“师夷之长技”思想的继承、发展和实践。
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以及由此而造成的中国割地赔款,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又一次巨大灾难。这场灾难不仅使早已存在的民族危机变得日益严重,同时也成了中华民族觉醒的起点。用梁启超的话说就是:“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正是从甲午战争开始,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此之前,我们所谓的学习西方,主要是学习西方的器物文明。但北洋海军在甲午战争中的覆灭,则标志着以“制洋器”“采西学”为主要内容的洋务运动的破产,而洋务运动的破产则说明,学习西方不能仅仅只学习西方的器物文明,还必须从西方学习更多的东西。于是中国从学习西方的器物文明开始进入到学习西方的制度文明的新阶段。与此同时,曾风靡西方的达尔文的进化论和天赋人权、社会契约等民权平等思想也开始传入中国,并成了人们要求社会变革的理论依据和批判君主专制的思想武器。在此之前,人们要求变革的理论依据是传统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变易观”,人们批判君主专制的思想武器是传统的“民重君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民本观”。在西方,宣传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达尔文的进化论,是为西方殖民主义者侵略、掠夺和征服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其他民族服务的,但在甲午战争后的中国,它则唤起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强化了中华民族的自我认同。正是在甲午战争后的19世纪末尤其是20世纪初,中国近代的民族主义开始形成。而近代民族主义的主要内容,便是建立近代的民族国家。在建立近代民族国家的问题上,当时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方案:一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提出的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方案,一是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立宪派提出的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国的方案。其结果,革命派提出的方案虽然战胜了立宪派提出的方案,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在形式上建立了起来,但在实质上,封建专制主义依然存在,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
辛亥革命的失败,不能不引起思想界的反思,于是有1915年新文化运动的发生。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发展也因此而进入一个新的时期。首先,民主和科学开始成为近代中国思想和文化的核心价值。中国人知道西方的民主与科学并开始其追求,虽然不始于新文化运动,但却是从新文化运动开始,中国人才将民主与科学作为近代新文化的核心观念或基本价值加以追求和崇尚的。因为新文化运动不仅以民主与科学为自己的旗帜,而且就它对民主与科学的认识和理解来看,民主既是一种政治取向和思想主张,又是一种价值观念和生活原则,贯穿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学术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体现的是一种个人独立自主和社会平等自由的精神;科学不仅仅是人们通常所讲的科学技术或科学思想,更是一种广义上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种与迷信、盲从、愚昧相对立的崇尚实证的理性精神。正因为新文化运动是将民主与科学作为近代新文化的核心观念或基本价值加以追求和崇尚的,再加上这种追求和崇尚又与对封建专制主义、迷信愚昧思想以及旧伦理、旧道德乃至整个传统文化的批判联系在一起,因而它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推动了中国传统思想的近代转型。其次,西学传播进一步丰富和广泛。如果说1894年前传播的主要是西学中的“艺学”,亦即自然科学,1895年后是“政艺兼学”,而以“政学”亦即社会科学为主,那么,自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开始,几乎所有的西学门类以及各种各样的思潮、学说、观念都先后传到中国。在传入的这些西方的思潮、学说和观念中,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对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西方各种思潮、学说、观念的传播,各种思潮、学说、观念之间的论争也是此伏彼起,并逐渐形成了马克思主义、自由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三大思想派别。此后发生的思想文化论争,大多是在这三大思想派别之间进行的。
对于发生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长期以来学术界关注的是它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矛盾的影响,而很少关注它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实际上九一八事变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很大。在九一八事变之前,尤其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尽管有梁漱溟、杜亚泉等人对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的认同和提倡,但从社会的主流意识来看,受进化论的影响,人们认为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价值的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因而对它持的是一种批判和否定的态度。然而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作为中华民族数千年生活与斗争之结晶的传统思想和文化,成了鼓舞人们士气、增强民族自信心与凝聚力,以抵抗日本侵略的有力武器。所以九一八事变后,尽管有胡适、陈序经等个别人仍然在那里提倡所谓“全力西化”和“全盘西化”,但社会的主流意识则对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持的是一种认同和维护的态度。这与九一八事变之前尤其是新文化运动时期正好相反。与此同时,在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在中华文化遭到摧残的严重时刻,思想学术界把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战争不仅视作是争取国家独立、复兴中华民族的斗争,同时也视作是保卫中华文化、复兴中华文化的斗争,民族文化复兴思潮由此兴起。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各阶级、阶层和各种政治势力结成了广泛的民族统一战线,与日本帝国主义进行着殊死的斗争,当然,在统一战线内部矛盾和斗争也始终存在。抗战胜利后,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又成了人们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各种政治力量和各种思想流派都提出了他们的主张和方案,结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主张和方案取得了胜利。
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分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我把中国近代思想史以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又以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二个时期又以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主要依据的是我对中国近代思想史演化之内在理路及其历程的理解。当然这种理解正确与否可以讨论,但我要强调的是:无论中国近代思想史如何分期,它都应该具有思想史的特点,反映思想史演变和发展的内在理路及其历程,而不能以中国近代政治史的分期来代替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分期。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二、所谓“存在决定意识”
依我个人之见,总的来说,思想史的框架,应该有两个方面的突破,左的方面与与右的方面,这也是我长期与王先生相处,对他的思想的一个提炼。下面举两个具体的例子。
我们大家都很熟悉一个来自左面的现代思想观念,即“存在决定意识”。通过教科书和庸俗的马家店的直接或间接的建构,这个观念实在是深入人心。但是似乎没有人去想想它其实是有很大的问题。首先,迎合科技的负面的力量,火上加油。我有一个很长期的想法:本来,传统中国的意义世界是完整的,是可以提供人生的基本幸福感的,但是科技来到中国,必然带来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人的社会存在的一系列变化,以及人的社会意识的变化,这是事实。但是这个“存在”对“意识”的影响、改变、甚至操作与控制,不仅不能成为必然地“决定”人的意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合理性,而且当这一大因缘决定着人的所有意识包括精神价值的源泉,我们要有足够的警惕才行。但是正是在源泉、根本,这个问题上,“存在决定意识”,被浅薄化、被利用来作为物质主义、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和权力至上的理论护身。其结果就是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的空洞化,成为一物的崇拜的加速度发展的国度。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权力”和“金钱”就是最大的、最进步的,最能代表着人生方向的存在,这种存在当然决定着人的意识。我这里当然说的是中国一般人的思想状况。至于知识人,当然知道意识也可以决定存在的辩证法,但是第一,这只是附属于存在决定意识的,第二义的。其次,在科技、新社会、进步等大叙述的面前,知识人并没有多少自主思考的余地的。还是“存在”第一的。第三,什么意识可以不被存在简单决定掉,其实现代知识人了无资源可托,可以说是来无可藏身之地,去无可往之乡。
三、救亡与启蒙之外
这就要谈到另一个须要破除的思想框架。来自右面的思想即所谓启蒙主义。现代思想史的研究中,中国人最有名的一个框架,即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至今,仍然是一个流行的、比较通俗的,解释力相当强的框架。譬如,我们就说矿难,一方面,肯定是对于生命的漠视问题。我在2003年写李杨《盲井》的影评,以为最后的了。可是04、05 不断出来。对生命权的麻木不仁,是启蒙不够。但是另一方面也是生存的问题,农民要生存,地方要发展,现代化的代价,农民也要铤而走险。你不可能把所有的煤矿都封了。所以生存即救亡的逻辑也很强。启蒙与救亡时时在冲突,就像四川那个地方经常发生的因载人过多而沉船的事件。过河是必然的,死人也是必然的。“过河”成为一个象征。一个思想史的框架不仅要看他是否回应了中国的问题,不仅真实关心我们生活的时代究竟出了什么问题,而且分析,要多想想问题由何而来。如果只是救亡与启蒙的变奏,其实也等于什么都没有说。对这个框架的修正,如以下两点:
一,这个框架中,启蒙是未经反省的,可能也是需要进一步修正,即反思理性。
二,这个框架中,也有一个缺失,即中国文化传统的缺席,中国文化的全盘破产,这个前提是需要重新思考的。
其实这两点是大家都讲到的,我就不说了。我补充一个新的意思,我认为其实二元是不够的,大家都还没有多想想,有没有可能这个二元的框架本身也是有局限的,还应该增加一元,即三元,三元,可能才是思想不停留在一种原地踏步的状态。
那么,除了救亡、启蒙而外,还需增加什么呢?我称之为“正本”。正本,“正”就是端正,挺立。“乾道变化,各正性命”(《周易》)的“正”。“本”,就是文明与文化的基本价值。有些东西也启蒙相关相重叠,也有些东西是启蒙不能代替的,也可以校正启蒙的过于“解放”的局限。中国的文化传统,西方的理性主义和人文传统与宗教哲学,很大程度,都是正本的系统。孔孟老庄释氏,不仅是忧世,而且忧生、忧万古之人心。苏格拉底的思想绝不仅是为了雅典的民主城邦。康德“头顶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也不仅是为了解放人的现代性。海德格尔的天地人神,也不仅是为了颠覆西方的形而上学传统。韦伯的操心,也不仅是理性的胜利。具体说,正本的系统,就是要做中西方关于精神价值的尊重、发扬的大文章,重建中国政治与道德的基础,为现代中国固本培元。也就是,回应“存在决定意识”这一大理障,建设性地开发出一种关心:如果不甘心、不屈服于“存在”如此独断地“决定”着“意识”,那么,究竟什么可以建构我们良性的、开阔的、四海为家的、自由的意识?什么可以使我们免除悲观、危机的忧患?什么可以作为此种意识的自主
课程章节目录
专题一:中国现代思想史的学科建设
(一)中国现代思想史的主题
(二)中国现代思想史的主要内容
(二)中国现代思想史的基本线索
(二)中国现代思想史的分期
(二)中国现代思想史研究的主要研究理论和方法
专题二:新民主主义理论
(一)新民主主义理论研究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二)需要进一步明确和加深了解的几个内容
(三)学术界的主要分歧
专题三:各种三民主义思想
(一)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
(二)戴季陶主义
(三)改组派的三民主义
(四)胡汉民的三民主义
(五)叶青的三民主义
(六)蒋介石的三民主义等
专题四:中国自由主义
(一)自由主义的发展演变
(二)自由主义的基本思想
(三)自由主义的几个个案研究
专题五:现代新儒学
(一)中国近代的文化保守主义
(二)现代新儒学的基本特征
(三)现代新儒学的几个代表人物
(四)对现代新儒学和新儒家的认识
第四篇:中国思想史教案(简要)
中国思想史教案(简要)
一、地主阶级抵抗派:“开眼看世界”
1、林则徐,编译出《四洲志》《各国律例》等资料。林则徐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2、魏源,在《四洲志》基础上,编撰出《海国图志》。(1)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学习外国技术,以抵御外侮,使国家富强。
(2)特点:只学“器物”,不变制度。
二、地主阶级洋务派: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体西用)
1、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为代表的洋务派,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乃不能及”。于是,他们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思想。
实践:
掀起一场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开设了一批新式学堂,迈出了中国进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三、资产阶级维新派:维新变法思想 1、19世纪60年代早期维新思想的出现。代表人物有王韬、郑观应等。
思想主张: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
2、维新变法思想的形成:(1)时间:19世纪90年代初。
(2)主要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3)主张:
①变法图存;②兴民权、设议院、君主立宪制; ③发展资本主义经济。(4)过程:
①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撰写《孔子改制考》一书,借助经学的外衣,否定君主专制统治,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②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危害和顽固派的因循守旧,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的思想。
实践:1898年,在维新思想的推动下,光绪帝实行变法,这就是戊戌变法。
四、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新文化运动
1、主要内容:
(1)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民主”,是指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科学”,是指科学精神和近代自然科学法则。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有人甚至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3)它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4)十月革命后,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高举社会主义旗帜,进入新时期
2、影响和评价:(1)进步性 ①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是一场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
②弘扬了民主与科学,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空前解放了思想。
③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④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2)局限性
①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倾向。②局限在思想文化领域,没有和群众运动相结合
五、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1、过程:
(1)1918年,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
(2)五四运动爆发,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3)一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出现,建立了一些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
(4)1921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诞生。
2、影响: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提供了理论指南,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基础。
3、如何看待东西方文化
文化是一个民族精华的载体,是一个民族命运前途的最根本的决定性力量。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其中有糟粕,更有精华。我们既不应融合而抛弃传统文化的特质,也不应保存民族文化特质而拒绝吸收和融合。只有以自己的文化为基础,不断地融合汲取外来文化中先进的因素,才有助于自己文化的发展。我们要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辩证取舍,择善而从。
六、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一)三民主义
1、内容:
①民族主义:指“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以革命暴力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的独立自主,即:民族革命。
②民权主义:指“创立民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即“政治革命”。
③民生主义:指“平均地权”,即“社会革命”,以解决土地问题
2、关系: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是核心,民族主义是前提,民生主义是补充和发展。
3、评价:
(1)积极性: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表达了中国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 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2)局限性:没有明确提出反帝和彻底的反封建的土地纲领,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妥协性
(二)新三民主义的提出
1、内容:
①民族主义:突出反帝内容;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对民族压迫
②民权主义: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③民生主义:提出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承认“耕者有其田”,谋求改善工人、农民生活
2、意义:①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大革命时期的旗帜
②有力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七、疑难突破
(一)新三民主义和旧三民主义比较
1、相同点
(1)目的:都以挽救民族危亡为目标。
(2)性质:都是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3)作用:都成功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2、不同点(1)内容:
①民族主义:旧三民主义主要反对满洲贵族统治,没有明确的反帝纲领;新三民主义增加了对外反帝、对内主张民族平等的新内容。
②民权主义:旧三民主义是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为目标;新三民主义主张民权为一般的平民所共有,把建立资产阶级专政发展为建立反封建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政府。
③民生主义:旧三民主义只提出平均地权的主张;新三民主义增加了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等内容。
(2)影响:
①旧三民主义是指导辛亥革命的思想理论体系,对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②新三民主义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指导国民革命的思想理论体系,有力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
第五篇:中国思想史读后感
19世纪90年代中期到20世纪初是近代中国思想转变的一个关键时期,中国思想史读后感。而梁启超的思想在19世纪90年代初趋于成熟,梁启超通过其文章著述对这一时期思想气候的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梁启超与中国思想史的过渡》一书中,作者将其作为探讨这一时期思想变化的切入点。通过对梁启超的思想变化过程及相关事物的研究来研究这一时期的思想变化。
在梁启超的思想形成的过程中,“西方的冲击”是一个主要的因素,对此,作者特地提醒我们在强调外部影响的时候不能够忽视中国传统内涵。虽然晚清不像思想鼎盛的南宋或晚明时代,但晚清传统领域里的思想仍然在继续发展。
作者认为我们应该从生活在那个时代背景下的人的角度来思考其思想变化的内在动力。对于19世纪末的学者们来说,儒家思想是一个巨大复杂、学派林立、彼此竞争的思想天地,所以对研究晚清思想的者来说,注意儒家传统的内部问题并探索其含义是十分重要的。努力设想自己处在儒家文学士的地位,弄清楚儒家思想作为富有活力的个人信仰在实践中向他们提出问题。以历史的观点看待这些问题及其发展来理解晚清儒家思想内在的变化动力。再根据传统固有的多样性和内在发展动力对西方的冲击作出回应,以理解中国对西方的回应。
作者认为在19世纪的最后十年里,收改良运动的影响,思想变化的速度急剧加快,而这场运动巨大的思想意义却常被人们所忽视了。
关于思想背景,作者主要是从儒学的内在变化上来分析的。在儒家思想的实践者眼里,儒家思想从来就不只是一种哲学体系,或一种知识研究。还有实用主义动机和作为一种人生信仰的本质。学术研究从内部对儒家思想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在对儒家思想中的“内圣外王”的理想的争议中,形成了各种流派的新儒学。而今文经学派中的一些成员试图将儒家赞同的经世致用和含义模糊的改制思想奉为真正汉学的核心内容,并因此企图否定汉学在经验主义研究学派的地位。最后,在通常被错误地认为是经世理想惟一的维护者的经世学派中,特别强调将行政上的革新作为儒家治国之术的一个必要成分。这些思想倾向以及它们与西方冲击的相互影响,经康有为的中间作用,成为19世纪90年代初梁启超思想发展的转折点。
康有为出生于一个新儒学家庭。从小立志要成为圣人。他在1891年所撰写的《新学伪经考》和1897年发表的《孔子改制考》在19世纪的最后十年动摇了中国学者和士绅的思想基础,它们所造成的思想反响分别被比作一场飓风和火山喷发,读后感《中国思想史读后感》。
康有为认为真正的汉学应该在西汉占支配地位的今文经学派中寻找。他为今文经学派辩护,反对古文经学派。试图摧毁那些作为经验主义研究学派依据古文经学的阵地,从而确立今文经学为孔子教义的真正宝库。揭示今文经学派的主要理想为经世致用,以及儒家思想实际上是倾向制度改良而非维护传统教义和制度。康有为认为孔子是一个圣明的政治家和制度革新者,宣称经世理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经世理想的实现需要制度的改革。
与19世纪的许多具有改革思想的学者一样,康有为把富强理想作为中国目前历史阶段的首要政治目标。不同的是,康有为为实现这一共同目标而设计了全面和大胆的改革方案,梁启超指出为什么仁的概念成了康氏人生观的核心。认为新儒学氏康有为的仁有机思想的一个基本来源。康氏思想体系不仅对思想界有广泛的影响,而且成为政治改良运动的根源。梁启超亦受其极大的影响。
梁启超自幼受良好的教育,16岁乡试中举,此后几经波折,辗转成为康有为的学生。在万木草堂几年的思想训练和发酵奠定了他一生的思想基础。此后的运动中,在与严复,谭嗣同,李提摩太,林乐知等人的接触中其思想不断的在发展。作者认为在1898年之前两年中,梁启超思想经过康有为这一中介,成了晚清经世传统的转折点。梁启超的经世理想主要有三个倾向:政治整合,民主化和含蓄而矛盾地接受民族国家思想。在19世纪90年代末的一场全面的思想运动使得士绅精英群体产生了思想分化,从而标志着中国知识分子的出现。
经过一系列的改良运动及维新变法的失败,使梁启超在改良和革命之间犹豫。他曾倾向于与孙中山的革命派合作,但最终因各种原因终告失败。梁启超在日本流亡期间吸收了大量的传统日本思想和西方思想,这在梁启超许多实际考虑的层面上发挥了作用。
文中作者认为从历史的观点来看,梁启超代表了中华民族主义的主流。而其民族主义思想包括了以下显著的特征:它是对组织松散和缺乏活力的社会的一种反动,在这个社会里,人们没有公民感和组成统一的公民团体所必需的团结一致的团体精神;它意指无条件地承认民族国家为最高的政治共同体;它意味着一个民族国家的民主化。
作者认为,当自治的政治出现了一系列重大问题时,中国的知识分子在1890年后的十年里开始求助于西方的意识形态。而在这一关键的过渡时期,梁启超的思想发展可以被看作是古老的儒家经世致用传统和当代寻求新的思想方向之间的一个重要纽带。就人格理想来说,梁启超的思想变形涉及从经世致用思想向国民理想的转变。而其国民理想对过去半个世纪来各个思想流派中的绝大部分中国知识分子都有着持久的吸引力,甚至在今天,它仍然是共产主义中国价值观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这一角度来看,在从传统到现代中国文化的转变中,19世纪90年代最初十年里发生的思想变化应被看成是一个比五四时代更为重要的分水岭。在这一过渡时期,梁启超是一个关键的人物,他继承了晚清思想中儒家经世致用的传统,同时将这一传统固有的关切转变为以他著名的国民形象为标志的新的人格和社会理想,其思想成为20世纪中国意识形态运动的一个重要的和永久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