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朱自清《春》和《荷塘月色》的比喻手法
《春》这篇文章不记标点正文共634个字10个自然段30句话可是运用修辞格的句子多得达到了惊人的程度。本文旨在通过对《春》一文中所运用到的比喻、比拟、排比、对偶、引用等各种修辞格部分句子的分析探寻《春》一文所表现出的感情基调。
一、比喻的运用
比喻是文学创作中一种常用的手法。比喻是根据人们的联想抓住本质不同的两种或两种以上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描写另一事物的修辞方式。比喻由四个要素组成即本体、喻体、比喻词和相似点。本体即是被描写的事物比喻词是连接本体和喻体的。这类比喻词一般是“像”、“仿佛”、“好象”相似点即是本体和喻体所相似的地方。比喻常用的有三种形式即明喻、暗喻、借喻。运用比喻是为了使文章更生动形象。由于它具有生动、形象具体的特性因而使文章更具有吸引力它能更好地打动和抒发人们的感情。例如
①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象眼睛象星星 2 还眨呀眨的。
②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象牛毛象花针象细丝。
例①的描写给予鲜花以生动形象的精巧比喻。“象眼睛”、“象星星”两个比喻在这句话中是比较有条理讲究顺序不能颠倒的。首先把散在草丛里的遍地鲜花比作“眼睛”接着才是“星星”。因为眼睛是人们心灵的一个窗口是获取外界信息的一个渠道而星星有一种可爱的情态包含其中虽然两者都有“眨呀眨的”共性但眼睛没有星罗棋布的特点而星星又无眉目传情的妙处。所以这种可爱的情态只有通过眼睛才能传达出来因此这里作者独具匠心巧妙地用了“眼睛”和“星星”作比达到一种以目传情的修辞效果不仅传达出遍地野花的一种娇柔可爱并且运用这种修辞使作者融情于景表达出作者对春的一种喜爱之情。例②写春雨“象牛毛、象花针、象细丝”三个明喻构成连用组成了一个排比句。用牛毛、花针、细丝作比写出了春雨细、密、柔的特点这种连喻抹浓了细雨蒙蒙的意境把春天所特有的景象——春雨写得栩栩如生含不尽喜爱、愉悦之情。这种对春雨细腻、温柔的描写甚至含着作者无比的怜爱之情生怕一不小心被风一吹就断了或是消失了似的。以上两个例子本体分别是“散在草丛里的野花”和“春雨”而比喻词都是“象”用明喻的手法把“散在草丛里的野花”比作“眼睛”、“星星”使其更形象生动更显其可爱的情态同样用明喻的手法把“春雨”比作“牛毛”、“花针”、“细丝”形象地表现出“春雨”的特点使《春》一文更具吸引力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把自己细腻的感情融入其中表达出自己对春的喜爱和怜爱之情
二、比拟的运用
比拟是《春》这篇课文中运用得比较多的一种修辞手法。比拟就是借助想象力把物当作人来写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的修辞方式。1 比拟可分为两类拟人和拟物。拟人就是把事物、道理当作人写拟物就是把人当作物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描写。应用比拟能使语言形象生动可以造成一种气氛给人以特别的感觉唤起人们的想象从景中得到情使读者在感情上产生共鸣。例如
①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②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例①用了比拟中的拟人手法把春天的到来写得活灵活现开头连用了两个“盼望着盼望着”表达出作者强烈急切的盼春之情终于盼到了送来春天信息的东风后一句“春天的脚步近了”写出了此时作者仿佛按捺住那种盼春的急切心情侧耳倾听静静地等待着春天的脚步声。从刚开始的急切盼春到后来的耐心等待不仅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作者对春天即将到来的那种欢心和喜悦之情并且在欢心之余萌生出对春天的一种亲切感。例②作者用拟物的手法妙用“酝酿”一词。“新翻的泥土”有一种清香的味道被风轻轻一吹混着春草、春花清香的味道在湿润的空气里久久地回荡着酝酿成似芳香的美酒让人陶醉其中嗅着这种春的气息春的味道甚至让人有一种幸福、微醉的感觉想把春永久的留住驻留在春的气息春的味道中不愿意醒来。表现出作者对春的一种喜爱依恋之情。两个比拟句前一个用拟人的手法把春的来临拟作人的脚步一样慢慢走近而后一个用拟物的手法妙用“酝酿”一词把各种回荡在春的气息中特有的味道写得活灵活现两句话用比拟的手法给人特别的感觉唤起了人们的想象如身临其中似的从景中就可以看出作者盼春的急切和陶醉于春中的幸福。同时也使读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三、排比的运用
排比指的是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语句成串地表达相关内容的修辞方式。2 排比能使平列的多层内容和平列的多层形式统一起来排列整齐匀称音律铿锵节奏感强它能一气呵成地渲染艺术形象运用在散文《春》当中不仅能把江南的春天写得栩栩如生而且能充分抒发作者对春天强烈的喜爱和愉悦之情。例如
①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② 春天象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象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象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它领着我们上前去。例①当中三个分句构成排比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表现出了春天即将来临的生动景象。随着春天的来临山里的树林开始慢慢的苏醒、变绿这里作者用“朗润”一词修饰形容不仅恰到好处地表明了春天山的变化而且即使不说也使人自然想到这种变化与树的变化是分不开的不提树也让人自然想到了 4 树表述简洁、形象、生动。并且用“朗润”一词不止是物如此 从中也可以看出作者借写景也写出了作者此时的心情其实也是朗润的。从山的角度作者又把目光移到了水的上面一个“涨”字很形象地让人想到天气变暖冰雪消融的景象“太阳的脸红起来了”一句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这时太阳似乎带有一种娇羞、腼腆但又不失俏皮和可爱的情态作者的喜爱和怜爱之情渗透其中。三个分句构成一个排比作者的视野从上到下再从下到上给人一种跳跃的感觉表现出春天即将到来作者欣赏着春天的一切兴奋不已。例②一连用三个比喻句构成一个排比。“刚落地的娃娃”说明此时是初春时节春的气息还很淡所以后面说“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小姑娘”点明春天越来越近春味也越来越浓用“花枝招展”来修饰形容写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但是春天的脚步依然“笑着走着”。到了“健壮的青年”表明春天已进入全盛时期到处都是一片新气象欣欣向荣充满了希望。从娃娃到小姑娘再到青年点明了春天越走越近的进程也点出了作者对光明的向往和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欢乐之情。朱自清先生的文章很少用排比的手法来表现自己强烈的情感但为了抒发强烈的爱春之情在《春》这篇文章中作者不止一次用到排比。从以上所举的两个例子可以看出用排比的手法使其排列整齐读起来音律铿 锵节奏感极强起到了一气呵成的把春渲染得更浓的艺术效果并且抒发了作者对春的喜爱之情。给人以美的享受美的力量。
四、对偶的运用
把数字相等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两个句子或短语对称排列在一起表示相反相关或相连意思的修辞方式叫对偶。3 在《春》这篇散文中也引用了这种形式并且出现了3次。它在对称的均衡中呈现出语言上的错综变化节律感极强读起来有起有落听起来铿锵悦耳使语言生动活泼富有变化文情俱佳。例如 ①风轻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②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
③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例①对春天比较有代表性的两种事物作了形象生动的描写春风在一年四个季节中是比较有特点的它是“轻悄悄”的而刚刚钻出地面不久的小草也是“软绵绵”的。作者用了对偶的手法用极细腻和温柔的笔触于“轻悄悄的风”和“软 5 绵绵的草”之中含着无尽的温柔与怜爱之情例②用宽式对偶的方式“风筝”和“嬉戏的孩子”是春天特有的景象随着春天的到来人们也出来了地上变得热闹起来到处充满了春的气息。用对偶的方式两句简短的语言就生动地写出了春天人们的生活景象显得很真实很真切。例③这句话中两个动词跌用形成对偶。动词AB变为ABAB在修辞意义上表示轻微的“一下”的意思。“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给人带来一种鲜活的气息给人带来了希望和光明使人充满了自信。人们又开始振作精神带着希望去播种自己的理想。在《春》这篇散文中引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并且出现了3次。引用对偶的三句话在对称的均衡中呈现出语言上的错综变化节律感极强读起来有起有落听起来铿锵悦耳使语言生动活泼富有变化文情俱佳。通过“春风”、“春草”和人们的精神状态的描写可以看出作者不仅对春充满了喜爱同时也对生活充满了光明和希望。
引用的运用
引用也叫引语即援引现成的语言材料包括名人名言公认的史料、数据以及成语、谚语、格言、典故来说明问题的修辞方式。4引用的好处是所引的话是人们熟悉的或具有一定权威性使用引用可以使论据确凿增强说服力使语言简炼生动活泼。《春》这篇散文中共运用到了两次引用显得文章语言更加地简练生动活泼充满生命力。具体如下 ①“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②“一年之季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当中的句子引用了南唐僧志南《绝句》中的一句。原诗为“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杨柳风”即春风。并且在这里把春风比作“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母亲的手”是温柔、慈爱的。引用此诗句表现风的温度和春风的亲切感不仅增加了文章的诗意并且表现对春天的一种热爱、亲切之情。例②引用了民谚“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当中突出一个“春”字因为春是一年四季的开头春是人们希望的象征是一年内实现设想的开始。在这里引用民谚使春充满了希望和光明也表现出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活力。文章用到了两次引用前一句引用的是南唐僧志南《绝句》中的话而后一句引用的是民谚引用的是人们所熟悉的话不仅增强了说服力使语言简炼生动 6 活泼而且也使作者对春的热情萌生出一份亲切感。
夸张的运用
夸张指的是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故意言过其实或夸大事实或缩小事实目的是让对方对于说写者所需要表达的内容有一个深刻的印象。5 运用夸张是一种情感化的语言它借助言语个体的情绪、想象、直觉认识到客体的表面现象得到对客体原初的认识。在《春》 当中也运用了两次夸张的手法来抒发作者的情感
①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②树叶却绿的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例①由“甜味”联想到秋后的果子这句话用了超前夸张的手法在这句话中作者由花想到了果写出了一个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春天也表现出了作者喜悦欢乐的情绪同时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和祝福。例②把“绿”色和“青”色的纯度写到极限但并未使用最高级的程度副词而是用了平常夸张意味的口语词——“发亮”和“逼”。这就把“绿”和“青”涂到最纯程度了。“逼”字又给“青”以人的能动性。这种用笔没有高超的写作技巧和细致的观察是做不到的。这句当中写出了春天的颜色表现出春天的一种鲜活的生命力。夸张的运用也是朱自清先生的文章中很少用到的修辞手法夸张是一种情感化的语言它借助言语个体的情绪、想象、直觉认识到客体的表面现象得到对客体原初的认识。两个例子第一个用超前夸张的手法由花的甜味通过想象想到了秋后的累累硕果第二个用平常夸张意味的口语词形象地写出了春天“树叶”和“小草”的特点。作者对春的细致观察和喜爱、兴奋之情是不言而喻的。杜勃留夫说过“自然景物和人的思想感情巧妙和谐地交流在一起可以看出一种愿望一种对于较好命运的憧憬一种灵魂的冲动,朱自清深谙其谛他从孩子的心灵出发借孩子的眼光对春天作了缜密的观察把自然界的春天于人类的春天融汇一起呈现出我国南方春天特有的景色。文章中作者主要运用了比喻、比拟、排比、对偶、引用、夸张六种修辞格把“春花”、“春雨”、“春风”、“春草”、“春天里的人们”各种景物通过不同的辞格运用不同的手法形象地表现出它们各自的特点同时作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透过以上几种辞格所书写的景作者的爱春之情和当春天来临时的那种愉悦、兴奋、欢乐之情明显地表达了出来。而短短六百多字不运用如此多的修辞格是很难表现出这么生机勃 7 勃的春景和如此细腻的情感的。因此在这篇文章中修辞便当之无愧是这篇散文的活力之源了。注释 145骆小所《现代修辞学》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35页、第242页、第161页。23宋振华、吴士文、张国庆、王兴林 主编《现代汉语修辞学》吉林人民出版社1938年第150页、第112页。
参考文献 1 程加枢《修辞学论文集》云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2 骆小所《现代修辞学》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3 韦海英 选编《朱自清抒情散文》作家出版社1990年。4 陈孝权《朱自清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0年。5 王希杰《汉语修辞学》商务书馆2004年。
《荷塘月色》运用的修辞手法是多种的,新颖独特,出神入化的,这是朱自清散文语言美的重要原因。
下面摘取几种加以赏析。
一是比喻。文中比喻多达11句,占全文句子总数的23%,不可谓不多,这些比喻以明喻为主,其次是博喻、暗喻。
明喻:
1、“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舞女的裙”比喻荷叶的风姿,裙与荷叶形状相似;“亭亭”是高颀的样子,与“出水很高”相配,荷叶“出水很高”,才让作者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以动态的人美写静态的叶美,赋予了荷叶动态美,使无生命的叶子有了人的情态美,用比喻的辞格加强了描写对象的具体性、形象性,使我们在美妙的遐想中得到无尽的享受。
2、“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比喻月光下的花、叶,“牛乳”给人一种洁白而鲜艳欲滴的感觉,既突出了月光下的花、叶特有的色调和实感,又侧写了月光的柔和。以“笼着轻纱的雾”非常形象地写出了月光下的荷光飘忽虚幻、恬静、柔美的姿态,传递出作者此时无限的惬意与陶醉。
暗喻:“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里把“一两点路灯光”比喻成“渴睡人的眼”,突出了灯光的昏暗、朦胧,更加渲染了一种幽雅宁静的意境。
博喻:“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这里连用三个比喻形成博喻,以丰富的联想淋漓尽致地描摹月下荷花的美感。“明珠”、“星星”两个比喻分别写出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美人”则用生动的拟人表现了荷花质地的白嫩、丰润、水灵,犹如刚出浴的美人白皙姣嫩的肌肤,不染纤尘,给人以无限的美的想像空间,前两句以物喻花,后一句以人喻花,从光、亮、质多角度写荷花的美,倾注了作者无限的喜悦。
二是通感。通感是“一种感觉超出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钱钟书语),即感觉的转移。实际上,通感是一种特殊的比喻,就是把人们的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通过比喻或形容沟通起来的修辞方式。例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是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缥缈、沁人心脾等方面有相似之处,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着想像的飞跃。“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事物,多个优美意象叠加在一起,加大意境的内涵,使意境变得更加优美,而且将“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也烘托出环境的优雅与宁静。
三是拟人。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袅娜”以女子体态的轻盈优美,状盛开荷花之妍;以本意是难为情的“羞涩”,写待放荷苞之媚。这两句拟的是少女的姿态、情态,富有神韵,富有情感,惹人爱怜。
四是对比。如:“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弯弯杨柳的稀疏‘倩影’,在‘峭楞楞如鬼一般’的灌木‘黑影’的比衬下,越发显得轻俏。”
总之,本文运用多种辞格,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形象性、具体性。但不管是比喻,还是通感、拟人,运用的都是人们熟知的事物,感到是那么亲切、自然。加上短句、叠字,精当的词语,形成了诗一般的语言,舒缓轻柔的音乐节奏,成了万千读者百读不厌的千古美文。
《荷塘月色》的写景层次是先写月下荷塘,继写荷塘月色,后写荷塘四周。从里到外,由远及近,有静有动,疏密相间,把月光和荷塘融结一起。想象丰富,描写生动,高明地把比喻、比拟、对比、烘托以及通感等手法结合起来。
第四自然段写月下荷塘。描写层次是先写叶,再写花,后写清香;先写静态,但静中有动,后写动态。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通感,还采用许多叠字,增强了语言的音乐美。
第五自然段写荷塘月色。描写层次是先写月光,再月影,最后光影合写。(修辞手法)写月光,以巧妙的比喻赋予月光以质感。写月影,把塘中月色和岸边树连接在一起。又运用对比表现手法写灌木黑影和杨柳倩影。最后是光影合写,荷塘中既有月光,又有月影。再次运用通感手法,把视觉印象转为听觉印象,把光影虽班驳错杂却和谐美妙的韵味表现的生动具体。
第六自然段从里到外,写荷塘四周。描写层次是先树、次山、再灯光,最后从视觉转为听觉,写蝉声哇鸣;大体上是由近及远,又由远回到荷塘。重点是写荷塘四面的树,又侧重写杨柳。(修辞手法)用烘托手法虚写月色,最后写蝉声哇鸣,又把塘中与四周连接在一起,并以热闹的声音烘托周围的静。“但热闹的是他们,我什么也没有”,透露出一种孤寂的苦闷。
1、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明喻)
描写荷叶用舞女风姿为喻。“亭亭”形容荷茎耸立,“舞女的裙”形容荷叶如旋转中展开的裙。
2、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拟人);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明喻)。
“袅娜”、“羞涩”是拟人。描写荷花用“明珠”、“星星”为喻,更显出月光照射下的银白色以及光华闪耀的样子。
3、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通感)
描写微风送来荷香用歌声为喻,“缕缕”对“渺茫”,显出“香远益清”的意境。尤其是以听觉来沟通嗅觉方面的感受,使之更加生动。这种比喻叫做“通感”或“移觉”。
4、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明喻)
描写叶子和花在微风中的动态,以“闪电”为喻,既显出叶花相互连接,又显出由近及远的极轻快的速度。
5、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明喻)
由近及远地展示出由众多荷叶构成的“碧波”在荡漾,这真是一幅清丽如画的荷塘全景
6、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拟人)
以形容人的词语“脉脉”来形容流水。
7、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明喻)
描写月光的照射,用“流水”、“泻”为喻,生动形象地显出花、叶所承受的月光是动态的,但又是无声的。
8、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明喻)
以“牛乳”为喻,十分贴切又很绝妙,既显出其乳白色又有鲜艳欲滴之感。“笼着轻纱的梦”,这个比喻也是极贴切地显出月夜的朦胧。
9、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通感)
光与影的和谐是视觉感受,而乐曲为听觉感受,此处以通感的方式作比,更能表达其美丽而独特的意境和情趣。
10、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瞌睡人的眼。(暗喻)
以“瞌睡人的眼”喻树缝里漏出的灯光,尤其在月光下更是逼真,既显出月光的朦胧,又显出月光虽非朗照但月光之美以使路灯光“没精打彩”了。这个比喻以“是”为比喻词,因此是暗喻。
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
分号前说明天色已晚,大地已宁静下来的情景;分号后说明人们都要安睡了。两句是平等并列关系,分号表示两句之间的停顿。
11、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分号前写独处的悠闲自得;分号后写正因为独处我才能充分享受这荷香月色的美景,表示意思的递进。
12、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分号前写荷花两种姿态,运用了拟人手法;分号后连用两个比喻,把前两种姿态的花比做“明珠”“星星”。从多方面写出荷塘的美景,是平等并列的关系。
13、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是两个平等并列的分句,先用“仿佛„„”,后用“又像”,用两个比喻写出月下花和叶子的朦胧景色。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一一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这是一个多重复句。分句前写满月有云不能朗照,后一旬一转,作者以为恰是到了好处,是转折关系,“──”后一句是对“好处”注解(比喻)说明。这个“──”起进一步补充说明作用。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
14、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
分号前写树多重重围住荷塘;分号后写“只在小路一旁„„”前后有转折的关系,从而也看出作者观察的细腻。
荷塘月色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1),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朱自清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wěng)郁郁(2)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duó)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 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3)的是田田(4)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niǎo,nuó)(5)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6)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mò)(7)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8)了。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9)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10),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11)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12)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13),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14)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15)的季节。梁元帝(16)《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yuàn)女,荡舟心许(17);鷁(yì)首(18)徐回,兼传羽杯;棹(zhào)(19)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jū)(20)。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 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于是又记起,《西洲曲》(21)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1] 朱自清 一九二七年七月,北京清华园。
第二篇:荷塘月色(朱自清)
荷塘月色(朱自清)
教学目标:
1、把握作者情感的发展变化,了解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自由生活的思想感情;
2、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3、通过把握本文的情感脉络,学习鉴赏抒情散文。
重点:
1、结合语境揣摩词语、语句的含义,体味作品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2、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2、感悟“景语”和“情语”浑然一体的妙处。
难点:
1、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
2、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朗读法、鉴赏法
教学:
一、自读感知(各自朗读——抽读(停止:问题暴露、相机指导:关键是把自己当作朱自清,进入他的内心,把文章的语言变成自己的心声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再读(把自己当作朱自清,读出韵味)——再抽读(字词问题暴露)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揣摩语言,是在一定的语境中,如联系中心意思,联系上下文,对语言的深层次含义、感情色彩等,进行辨析、品味。揣摩语言一定要联系语境。所谓’语境’,包括外部语境与内部语境。外部语境指社会背景、文化背景、人际关系等等。而内部语境,就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上下文的照应等等。所谓阅读,主要就是通过揣摩语言去整体感知文章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走进作者的心灵。刚才已经讲到通过揣摩语言而进入作者心灵,于是,我们可以从揣摩语言入手,从这里切入课文
揣摩品味的第一步就是朗读,那种“把自己放进去”的朗读。好,现在请同学们自己朗读一遍课文(自己就是朱自清)。(要求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整篇课文,了解作品的基本内容,初步把握作品的基本结构框架和作者的感情。)要求:
1、自读课文,疏通文句,借助注解和词典,弄清以下词语的读音和意思:
幽僻、蓊蓊郁郁、弥望、袅娜、宛然、凝碧、斑驳、峭楞楞
借助注解和词典读懂《采莲赋》。
2、给文章八个小段标上序号,找出文章主要写景的段落和抒情的段落,找出文章抒情的语句。
文章主要写景的段落是第四段、第五段、第六段。
文章主要抒情的段落是第三段。
文章抒情的语句主要有:
第一段: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第二段: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第三段: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便觉是一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第六段: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第七段: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第八段: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二、朱自清介绍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朱自清的名篇。我想了解一下同学们对朱自清的了解有
多少?
“朱自清,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朱自清有一篇散文叫《我是扬州人》,但其实他不是扬州人,只是从5岁起便定居扬
州。他出生在江苏东海县。而他的祖籍,则是诞生过鲁迅的――”
他的祖籍是诞生过鲁迅、蔡元培、王羲之、秋瑾等名人的绍兴。”
“朱自清”这个名字的由来:朱自清先生的胞弟朱国华曾有过这样的回忆:父亲失业四十
年,为了培养我们兄弟四人上学,借了三千元高利贷,利上滚利,无力偿还。大哥这时考上
了北大预科,须读两年才能考本科。为了早日结束学业,为家中分担债务,他没有读预科,想了个办法,把名字“自华”改为“自清”,直接报考本科。这就是“自清”这个名字的由来。
朱自清才华横溢。作为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和学者,他更以其灿烂的才华、绚丽的诗文以及辉煌的学术成就饮誉中外。他在学生时代就开始创作新诗,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
学。1922年发表长诗《毁灭》,引起文坛关注。1924年,出版了诗和散文集《踪迹》。”
作为一位中学语文教师,我感到特别亲切的,是朱自清也曾是一位中学语文教师。1920
年他于北京大学毕业后,在江浙一带做了5年的中学语文教师,他的教学和为人极受中学生
欢迎和敬重。
当然,我第一次听说朱自清这个名字并对他产生敬意时,显然不是因为他曾当过中学语
文教师,也不仅仅因为他是一名著名的学者、诗人,而是另一个原因。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
呢?
我第一次知道朱自清的名字,是在毛泽东的著作里。本来朱自清既没加入国民党,也不
是共产党人,而是一位有独立人格的自由知识分子,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按理他是不太
可能进入毛泽东的视野的。但是在新中国诞生前夕的1949年,他的名字引起了毛泽东的注
意,甚至是敬意,并写入了他的政论名篇《别了,司徒雷登》中。毛泽东这样写道:我们中
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国
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
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最终,朱自清先生贫病
交加,倒在了蒋家王朝最后一个冬天,也倒在新中国的晨曦之中。他死的时候年仅48岁。
朱自清的名字因此载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册!他也因此赢得了我的深深的敬意!
当然,写《荷塘月色》时的朱自清还是一名清华园的教授,但如果我们了解了朱自清
后来的命运,我们今天读《荷塘月色》时,也许会另有一番感受。
三、写作背景
《荷塘月色》作于1927年7月,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这时,蒋介
石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在此之前,朱自清作为“大时代中一名小卒”,一直在呐喊和斗争,但是在四一二政变之后,却从斗争的“十字街头”,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
但是作者既做不到投笔从戎,拿起枪来革命,但又始终平息不了对黑暗现实产生的不满与憎
恶,作者对生活感到惶惑矛盾,内心是抑郁的,是始终无法平静的。这篇散文通过对冷清的月夜下荷塘景色的描写,流露出作者想寻找安宁但又不可得,幻想超脱现实但又无法超脱的复杂心情,这正是那个黑暗的时代在作者心灵上的折射。
四、揣摩语言
1心里颇不宁静表现了什么?
《荷塘月色》表现了作者为国家民族命运而焦躁不安的矛盾心情,既表现了作者不愿同
流合污,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格;也表现了他不愿意投身武装革命,反映了小资产阶级知
识分子的弱点。这是他当时的真实心态的反映。(联系撰文时间,启发学生讲讲有关大革命
失败情况,说明作者思想状况,弄清他为什么要写荷塘月色之美,发思古之幽情)
2、请思考“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是不是有点矛盾?
这里作者实际上强调的是“冷静”和“独处”。因为“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重点还是在后面的“冷静”和“独处”,用平时的热闹来反衬现在的冷静,用平
时的群居来反衬现在的独处。(联系上下文:这是独处的妙处)
这是作者性格的真实写照,也是因为当时作者这种矛盾心态非常强烈。
(第三段:抛开了写景直抒胸臆也反映了作者痛楚心态,蕴含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实
际上,这“情”离不开“景”,正是在那幽僻路上,抒发“独处”之情)
3、“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似的”,我不明白作者在写荷
花的香味,怎么又突然写到歌声了?
①同学们听到歌声没有?——没有(比喻:仿佛)
②荷香与歌声有什么可比的共同点吗?——“缕缕”、“渺茫”(特殊比喻:通感,“荷
香”和“歌声”都是缕缕的、渺茫的)【本体—花香(作用于人的嗅觉)、喻体—渺茫的歌声
(作用于人的听觉)】通感:指感觉的转化、迁移。(例:花开的声音)
(比喻是一种最常用的修辞手法,一般用像、如、仿佛等比喻词联接本体和喻体。学习“修辞知识”中的“通感”;叠词作用:日日、渐渐、迷迷糊糊、悄悄;本文使用的叠词不仅
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也有一种韵律美。叠词一般用轻声的语调来读,轻柔的语调与
轻柔的情景相符,能渲染出一种雅而不俗的语言氛围,而在语音的延长中,语意与情感也是
绵绵不绝,令人回味的。)
4、第四段景物描写,为什么叶子写得多?(看该段作者依次写了什么?又是怎么写的?)
(本段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1、按观察的角度,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
茂密荷叶→多姿荷花→缕缕荷香→叶.花颤动→流水。
2、深味作者匠心:抓静态与动态的结合,作者笔下景物都是“动”的,“静”不过是“动”的瞬间表现。抓可见与可想的结合,写出
散文神韵。荷叶田田,满遮塘面,塘水看不到,却断定叶下的水“脉脉”有情,这由叶子的“风
致”引起的想象。)
先写茂密的荷叶,次写多姿多态的荷花以及阵阵传来的荷香,最后写叶子和花的一丝颤
动和脉脉的流水。本段是按照驻足观察的顺序,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来写的。本段可分
两层:第一层写静物,叶子像“舞女的裙”,静中写动,写出了动态美。花“袅娜”、“羞涩”,像人一样娇美,写出了静态美;像“明珠”、“星星”,则写出了荷花在想象中的光华。花香像
“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激活了读者的美好想象。第二层写动态,有视觉形象,“叶子”·有
一丝的颤动”,化为“一道凝碧的波痕”;有听觉形象,风吹花叶的颤动声音。动静结合,给
读者以不同的感觉。
之所以叶子写得多,是当时当地景物的实际情况。作者创造出了清幽恬静的氛围。
由此可以看出本文景物描写的特征,本文的特点是将描写荷塘和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
来。荷塘,是月下的荷塘;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突出了优雅、朦胧、幽静的物境之美。
第四段没有直接写月,但处处有月,荷叶、荷花都处在月光的照耀下,月光之下,荷花也是
银白色的,这是它和“明珠”星星”的相似点。写荷花的香味,缕缕清香,微风传送,像远处
飘来的歌声一样动人心怀,这幽雅淡远的感受也只能在月夜独处时才会有,如在嘈杂的白天,绝不会有这样的感受。
5、第四段说“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既
然只有“一丝”,为什么会“像闪电一般”呢?
“一丝”既指程度很轻,也指速度很快,是“一丝的颤动”,稍不注意,就闪过去了,所以“像闪电一般”。
6、“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为什么作者要用裙来比喻叶子呢?
① 形状相似,都是圆的——盘子、锅盖?
②荷叶和舞女的裙子都很柔美——亭亭;是舞女的裙,有一种舒展、旋转的动感,很美。
→荷叶本来是静的,但作者想像它是动的,是舞女的裙。这是以虚写实,以动写静
7、阅读第五段,思考本文是如何描写月色的?
作者把荷叶和荷花放在月光下面,一个“泻”字,给人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实感;
一个“浮”字又表现出月光下荷叶、荷花那种缥缈轻柔的姿容。文章似乎仍在写荷叶、荷花,其实不然,作者是通过写叶、花的安谧、恬静,衬托出月色的朦胧柔和。又如文章写“黑影”
和“倩影”,还是写月色,因为影是月光照射在物体上产生的。树影明暗掩映,错落有致,反
衬月光轻盈荡漾。月色本是难以描摹的,所以作者透过不同的景物,从不同的角度去写月色,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
8、第五段中,写月光用“泻”不用“照”、“铺”,其好处是什么?
“泻”是承上面比喻句“如流水一般”而来的,“泻”字有向下倾的势态。“照”和“铺”字
就没有这个效果。
9、第六段写“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为什么会如此伤感?
作者想寻找美景,使自己宁静,平息自己矛盾的心态而不得,当然伤感。
10、第七段写采莲,与文章主体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会想起采莲的事情?
以采莲的热闹衬托自己的孤寂,且荷莲同物,作者又是扬州人,对江南习俗很了解。
11、采莲这一段描写了一种很自由欢乐的生活。但是,这一段在过去的高中课本里却是被删
去了的。您觉得该不该删?(从写作背景和感情线索两方面考虑)
①这一段与全文的中心是吻合的。因为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表现的正是一种喜悦的、详
和的感情。(他对荷花的描写,对月光的描写,等等,都表现的都是一种恬静愉快的心境)
②这篇文章主要表现的,还是一种惆怅的心情。第一句就说得很清楚 “这几天心里颇
不宁静”
→朱自清在文中的思想感情是不是有些矛盾或者说混乱呢?
不矛盾。因为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文中是变化的。他开始是不宁静的,为了寻找宁静来到
荷塘,在这里,他的心情获得了一种暂时的愉悦,但最终他还是没有摆脱烦恼。
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时而烦恼时而愉悦,最后仍然摆脱不
了先是的烦恼——“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他引用《采莲赋》,描写采莲时热烈活泼的生活,本身就说明他因内心的苦闷而产生的对自由快乐的向往。因为作者说“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不能删,因为它恰好反衬出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失望
12、作者的心情为什么会“不宁静”呢?
迷:关于朱自清心情“不宁静”的原因,有人认为是源于对蒋介石4.12反革命政变的愤懑,联系到朱自清当时的思想背景和这篇文章的写作时间,这不能说没有道理;也有人认
为是源于作者的思乡之情,因为结尾作者说“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还有人认为源于作
者作为一名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面对人生十字路口而产生的苦闷、彷徨;甚至还有人根据一
些史料,认为朱自清的“不宁静”是源于家庭生活的不和谐;如此等等,还有其他的说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荷塘月色》将成为一首耐读的朦胧诗,过去、今天和未来的每一位
读者会因年龄、阅历、所处时代等等因素,而从同一篇《荷塘月色》中读出属于自己的一片
荷塘月色。这就是创造性阅读,这就是阅读名作的乐趣!
13、第八段课文最后一句话“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是否多余?
一方面有照应文章开头的作用,但主要目的还是以静写动,以静来反衬自己,心里的极
不宁静。心里的不宁静,是社会现实的剧烈动荡在作者心中引起的波澜。全篇充满着动
与静的对立统一:社会的动荡与荷塘一隅的寂静;内心的动荡与宁静形成对立统一,文
章开头心里不宁静,在月夜荷塘幽美的景色的感染下趋于心静,走出荷塘又回到不宁静的现实中来,也形成对立、转化。
14作者说自己心里颇不宁静,为什么写出如此宁静的文章?
作者主观上想通过游览荷塘平息一下自己不宁静的心态,客观上确实在观赏月色下的荷
塘、荷塘上的月色的时侯,作者完全陶醉于自然美景之中,但是很快又回归不宁静,又重新忧郁起来,“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就是他不宁静的表现。
探究:
1、在《荷塘月色》里,显然有两个世界:朱自清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与自我心灵升华的超越世界——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是朱自清的一个“梦”,说说你对这个“梦”的理解。
2、有人评论:(作者)与其说在观赏景物,不如说在逼视自己的灵魂深处;与其说写下的是他看到、感觉到的一切,不如说他在构造一个他心中渴望的,“超出了平常的自己”的“另一个世界”——一个与现实对立的陌生的艺术世界。你同意吗?为什么?
《荷塘月色》珍贵的背景资料
1、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走路、说话都要费很大的力气,还不能如意。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朱自清,1927年9月17日的一封信)
2、只有参加革命和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时,便只有暂时逃避的一法。……我既不能参加革命与反革命,总得找一个依据,才可姑作安心的过日子了。我是想找一件事,钻了进去,消磨这一生。我终于在国学里找出了一个题目,开始像小儿的学步。这正是往“死路”上走;但我乐意这么走,也就没有法子。
(朱自清《哪里走》1923年2月)
3、无可讳言,朱先生的思想和政治立场的转向是晚年的事情,以前他是相信国民党政府的。在“七七”前夕,“一二九”运动的后一年,1939年12月20日的日记云:“陈君来访,谈及国事,彼思想甚左,余坦白告余之立场与政府相同。”(王瑶《念朱自清先生》)
4、《哪里走》一文是研究朱自清当时思想的重要资料,详尽而真实地反映了他的内心世界。从以上的材料和分析我们可以说,《荷塘月色》的主题思想是:表现了20年代末,朱自清面对人生的十字路口而产生的彷徨、苦闷的思想感情。(程翔《〈荷塘月色〉的主题思想》)
5、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满怀着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字之美,要算他了。以江北人的坚忍的头脑,能写出江南风景似的秀丽的文章来者,大约是因为他在浙江各地住久了的缘故。
(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_散文集〉导言》)
6、这篇作品获得人们特别赞赏的原因,就在于它写景的特别工细。朱自清不象一般人那样把荷塘月色的景象笼统写出来,而是把这个景象“剥开来看,拆穿来看”,把这个荷塘与月色本来是水乳交融、浑然一体的景象分解为两个组成部分,一部是月色下的荷塘,一部分是荷塘上的月色。前者重点是写荷塘的种种景物,而以月色为背景;后者重点是写月色的种种变化,而以荷塘为背景。这样由一完整的荷塘月色这一景物巧妙地分解开来作两次描写,就得以把景物描写得很细腻。当然,这种描写,并不是把本来很统一和谐的描写对象生硬地割裂开来,而是始终把被分作两部分的荷塘和月色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只不过是两次描写的角度不同,主景和背景互相调换了一下位置罢了。
不仅如此,朱自清在表现月色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这两个组成部分的时候,还进一步作更精细的分解剖析,把这两个部分再分解剖析成许多更小的部分,然后逐一描写并且从景物观赏者的视觉、嗅觉、听觉,以及景物的静态,动态等角度,写出它们的种种性状,从而把景物表现得格外细腻。杨昌江《工笔画,朱自清的散文艺术》
第三篇:荷塘月色朱自清读后感
荷塘月色朱自清读后感
篇一:荷塘月色朱自清>读后感
朱自清 —— 现代着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从这文章中可以看出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渴望,对黑暗的现实想 “ 超然 ” 又想 “ 挣扎 ” 的心迹。
文章一开头就点出全文的 “ 文眼 ” : “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他想借游荷塘排解苦闷,于是作者从一开始就以独处的心境创造出孤寂的氛围,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 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 „„” 读着读着我也似乎走进了这清华大学的幽僻角落,同作者一起欣赏美丽令人陶醉的荷塘月色
从中我感到了作者内心的不宁静、彷徨,我的心情也随之而波动起来。
朱自清在先诉说了自己的不宁心境后,描写了一个宁静的与现实不同的环境 —— 荷塘月色,通过对传统的 “ 出污泥而不染 ” 的荷花和高寒孤洁的明月的描绘,象征性地抒发了自己的洁身自好和向往美好新生活的心情。他为排遣心中的郁闷,夜深独享月色下的荷塘美景,一个人,静静地看,悄悄地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他觉得自己是个自由的人,这一切都是自己的,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并深情地发出了内心的声音: “ 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走着”、“走着 ”、“我看见了荷塘”,田田的荷叶,零星在荷花,风中的花香,真令人心旷神怡。夹着薄云的淡淡的月光泻在叶子和花上,浮在荷塘上,简直就是用光与荷花美丽的画,作者把月光下的荷塘上的月光与描写的淋漓尽致、栩栩如生。我在作者笔下尽情的赏花观月,我陶醉了 „„
看着看着,突然美丽的、柔美淡薄的月光消失了,四周围着蓊蓊郁郁的树,树间透着光,可是光却是如此的无精打采,这时的主角几乎成了热闹的蝉和蛙,可是作者却什么也没有。《采莲赋》、《西洲曲》两篇文章节选使我的心也随着作者凉了下来,虽然我很难体会作者当时的无奈和彷徨,但我的心仿佛也随作者回到了起初的不宁静 „„
我 “ 看 ” 着作者走进了屋子,文章也看完了,而我却未合上书本,这文章使我意犹未尽,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荷塘月色的美丽可以令人暂时忘记忧愁,可见它的美丽,使我感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可是在文中我更能深刻的感受到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厌恶、憎恨。作者在这样的恶劣的环境下,不被 “ 白色恐怖 ” 所屈服,与 “ 白色恐怖 ” 作斗争,令我万分佩服。而我生活在这么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中,更应该要去努力工作,去好好的珍惜现在的生活。
篇二:荷塘月色朱自清读后感
听着那首作词优美荷塘月色,突然有了灵感。读后感就写《荷塘月色》
第一次读荷塘月色还是在搜索朱自清时突然发现的,当时感觉题目跟那首歌的歌名一样所以就点开看了看。
读完《荷塘月色》时突然感到那时的风景比这里的要美多了。现在的污染太重了,那样的美景已经很少了。《荷塘月色》是一篇抒情的文章,主要说了作者日日走过的荷塘,变想在满月的月光照耀下的荷塘是什么样子的。在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栩栩如生,描绘的很恰当,用细节描写描绘出了荷塘四周和荷塘上面的美丽>景色,文中最后还想到了一个习俗,还有关于这个习俗的两篇文章。作者用了空间的顺序。从家里出发走在去荷塘的路上,看见荷塘上面的景色,又看见荷塘四周的景色,又忽然想起一个习俗,最后想着想着又到家了。那条路阴森可怕,如果没有月光,估计我都不敢走。荷塘上面的叶子像星星像舞女的裙子又像一粒粒明珠„„
荷塘四周的树,杨柳树最多了把池塘团团包围住。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可以看出那时候是夏天,作者在夏夜里走到池塘边观看荷塘月色足以看出这是一篇抒情文。
哎,现在这样的美景实在是少见了,只能从朱自清的笔下模拟出这个场景在脑海里观看了。
篇三:荷塘月色朱自清读后感
读散文,可以给人精神上的享受和艺术上的熏陶。但是读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就像漫步在苏堤上,看着杨柳那长唱的辫子在水面上拂出一圈圈涟漪,燕子掠过树梢,送来春天的气息一样,给人以清新、淡雅的感觉,又像一朵水晶芙蓉,散发出清香。而他的《荷塘月色》,恰好就是这雅致的芙蓉。清华大学的荷塘固然美,但能美过西湖吗?但为什么在朱自清笔下就变得这么美,好像人间仙境一般呢?其实,道理是一样的。陶渊明笔下的桃源真的有吗?那只是他心中的一个向往罢了。这荷塘并不那么完美,但朱自清加以想象,就把一个小荷塘变成了他心中的世外桃源。在这里,我也不得不佩服朱自清,他和常人就是不一样。有可能别人眼中的荷塘跟朱自清心中的荷塘一样,但是别人能写出如此好文章来吗?这就是因为朱自清字字句句都用得十分恰当,比如这一句:“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他把月光比作流水,就给人一种灵动的感觉,而用“泻”,不用“流”、“落”,则给人以两种感觉,一是如瀑布飞流而下,一种宏伟的气势。第二种是小溪流在石头上,或一股清泉飞漱而下的感觉。别人用字用词能如此巧妙吗?
我毕竟还是个小学生,见解不那么深刻,自然也会有一些疑问。第一个疑问是,朱自清说,微风吹过时,就吹出了一道波痕,使紧密的叶子分开了!微风的力量有这么大吗?我不太相信。还有个疑问是,朱自清又说,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这梵婀玲是什么东西,我不知道,但我猜它可能是一种乐器吧!但是,妈妈却告诉我,梵婀玲是一个地方,类似于秦淮河。后来,我才明白,梵婀玲是小提琴的音译。朱自清是戴眼镜的。他漫步荷塘时曾说:“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风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我怀疑朱自清那天没有戴眼镜,看东西十分不清晰,不过,写出的景色朦朦胧胧,若影若幻,像仙境一般。
朱自清成功地勾勒出了一幅诗情画意般的荷塘月色,它的魅力一直影响至今。
第四篇:荷塘月色朱自清读后感
篇一:荷塘月色朱自清读后感
朱自清 —— 现代着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从这文章中可以看出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渴望,对黑暗的现实想 “ 超然 ” 又想 “ 挣扎 ” 的心迹。
文章一开头就点出全文的 “ 文眼 ” : “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他想借游荷塘排解苦闷,于是作者从一开始就以独处的心境创造出孤寂的氛围,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 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 „„” 读着读着我也似乎走进了这清华大学的幽僻角落,同作者一起欣赏美丽令人陶醉的荷塘月色
从中我感到了作者内心的不宁静、彷徨,我的心情也随之而波动起来。
朱自清在先诉说了自己的不宁心境后,描写了一个宁静的与现实不同的环境 —— 荷塘月色,通过对传统的 “ 出污泥而不染 ” 的荷花和高寒孤洁的明月的描绘,象征性地抒发了自己的洁身自好和向往美好新生活的心情。他为排遣心中的郁闷,夜深独享月色下的荷塘美景,一个人,静静地看,悄悄地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他觉得自己是个自由的人,这一切都是自己的,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并深情地发出了内心的声音: “ 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走着”、“走着 ”、“我看见了荷塘”,田田的荷叶,零星在荷花,风中的花香,真令人心旷神怡。夹着薄云的淡淡的月光泻在叶子和花上,浮在荷塘上,简直就是用光与荷花美丽的画,作者把月光下的荷塘上的月光与描写的淋漓尽致、栩栩如生。我在作者笔下尽情的赏花观月,我陶醉了 „„
看着看着,突然美丽的、柔美淡薄的月光消失了,四周围着蓊蓊郁郁的树,树间透着光,可是光却是如此的无精打采,这时的主角几乎成了热闹的蝉和蛙,可是作者却什么也没有。《采莲赋》、《西洲曲》两篇文章节选使我的心也随着作者凉了下来,虽然我很难体会作者当时的无奈和彷徨,但我的心仿佛也随作者回到了起初的不宁静 „„
我 “ 看 ” 着作者走进了屋子,文章也看完了,而我却未合上书本,这文章使我意犹未尽,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荷塘月色的美丽可以令人暂时忘记忧愁,可见它的美丽,使我感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可是在文中我更能深刻的感受到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厌恶、憎恨。作者在这样的恶劣的环境下,不被 “ 白色恐怖 ” 所屈服,与 “ 白色恐怖 ” 作斗争,令我万分佩服。而我生活在这么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中,更应该要去努力工作,去好好的珍惜现在的生活。
篇二:荷塘月色朱自清读后感
听着那首作词优美荷塘月色,突然有了灵感。读后感就写《荷塘月色》
第一次读荷塘月色还是在搜索朱自清时突然发现的,当时感觉题目跟那首歌的歌名一样所以就点开看了看。
读完《荷塘月色》时突然感到那时的风景比这里的要美多了。现在的污染太重了,那样的美景已经很少了。《荷塘月色》是一篇抒情的文章,主要说了作者日日走过的荷塘,变想在满月的月光照耀下的荷塘是什么样子的。在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栩栩如生,描绘的很恰当,用细节描写描绘出了荷塘四周和荷塘上面的美丽景色,文中最后还想到了一个习俗,还有关于这个习俗的两篇文章。作者用了空间的顺序。从家里出发走在去荷塘的路上,看见荷塘上面的景色,又看见荷塘四周的景色,又忽然想起一个习俗,最后想着想着又到家了。那条路阴森可怕,如果没有月光,估计我都不敢走。()荷塘上面的叶子像星星像舞女的裙子又像一粒粒明珠„„
荷塘四周的树,杨柳树最多了把池塘团团包围住。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可以看出那时候是夏天,作者在夏夜里走到池塘边观看荷塘月色足以看出这是一篇抒情文。
哎,现在这样的美景实在是少见了,只能从朱自清的笔下模拟出这个场景在脑海里观看了。
篇三:荷塘月色朱自清读后感
读散文,可以给人精神上的享受和艺术上的熏陶。但是读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就像漫步在苏堤上,看着杨柳那长唱的辫子在水面上拂出一圈圈涟漪,燕子掠过树梢,送来春天的气息一样,给人以清新、淡雅的感觉,又像一朵水晶芙蓉,散发出清香。
第五篇:朱自清荷塘月色读后感
朱自清荷塘月色读后感
荷塘月色读后感
今年暑假,我第一次拜读了朱自清的著作,手捧朱自清专集《荷塘月色》,读着一篇篇脍炙人口的名篇,让人仿佛看见了月色流光下的荷塘天籁,听到了面对社会不公的高声呐喊,感受到了浓厚的父子之情……心中一股敬意油然而生,朱自清荷塘月色读后感。朱自清真不愧是杰出的散文家、语文教育家、文学家、诗人呀!
人们说:“在中国,只要一提到写春的文章就必然首推朱自清写的《春》。”朱自清笔下的春景图,是作者在大自然的感召和启迪下,由心灵绘出的一幅艺术的图画,他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这是多么生机勃勃、充满诗意的春天!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位天真热情、欣喜欢快的作家形象。我读了一遍又一遍,有一种想背的感觉。整篇文章都是好词、佳句,是实实在在的美文!
自从上了一年级,我每年都写关于春天的作文,总是只会罗列一些春天的景物,偶尔用上一两个比喻句,就觉得生动了。我实在是太差劲了!
朱自清还是个有气节的知识分子。在《白种人———上帝的骄子!》一文中,朱自清写了竟然在自己的国家遭到了一个十来岁的白种人的白眼与咒骂。他一方面揭露了那个西洋孩子盛气凌人的丑恶面貌,另一方面也用心酸的笔触告诉我们国弱、民弱要受人歧视,受人欺侮的道理。我想,当时朱自清心里多么盼望我们的民族强大呀!今天,我们中华民族早已屹立于世界之林,落后挨打的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的国家富裕了,民族强大了,人民幸福了,我们的实力已经超过了洋人。中国人民正迈开大步,走向辉煌的明天!朱自清也可以含笑九泉了。
读完《荷塘月色》这本优美的朱自清散文专集,令我越来越崇拜朱自清了。这一篇篇震撼心灵的华彩美文,在岁月的长河里,如宝石熠熠生辉,将陪着我们一路远行。
朱自清 —— 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从这文章中可以看出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渴望,对黑暗的现实想“超然”又想“挣扎”的心迹。“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读着读着我也似乎走进了这清华大学的幽僻角落,同作者一起欣赏美丽令人陶醉的荷塘月色。阴森的小路在柔美的淡淡的月光下显得不再令人害怕。爱热闹、爱群居 —— 当然是想和人民一起生活在一个美好的环境里,爱冷静、爱独处“白色恐怖” “白色恐怖”当然在这种“白色恐怖”中,想住在“世外桃园”。从名中我感到了作者内心的不宁静、彷徨,我的心情也随之而波动起来。“走着”、“走着”、“我看见了荷塘”,田田的荷叶,零星在荷花,风中的花香,真令人心旷神怡。夹着薄云的淡淡的月光泻在叶子和花上,浮在荷塘上,简直就是用光与荷花美丽的画,作者把月光下的荷塘上的月光与描写的淋漓尽致、栩栩如生。我在作者笔下尽情的赏花观月,我陶醉了…… 我缓缓地合上了书本,闭上了眼回想着书中的伟大的民-主战士 —— 朱自清,慢慢地,我睡了,希望梦中再能与荷塘相见。
【扩展阅读篇】
所谓“感”
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讽刺。读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读后的基础上发感想。要写好有体验、有见解、有感情、有新意的读后感,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读好原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了解,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如果要读的是议论文,要弄清它的论点(见解和主张),或者批判了什么错误观点,想一想你受到哪些启发,还要弄清论据和结论是什么。如果是记叙文,就要弄清它的主要情节,有几个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以及故事发生在哪年哪月。作品涉及的社会背景,还要弄清楚作品通过记人叙事,揭示了人物什么样的精神品质,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作品的哪些章节使人受感动,为什么这样感动等等。
其次,排好感点
只要认真读好原作,一篇文章可以写成读后感的方面很多。如对原文中心感受得深可以写成读后感,对原作其他内容感受得深也可以写成读后感,对个别句子有感受也可以写成读后感。总之,只要是原作品的内容,只要你对它有感受,都可能写成读后感,你需要把你所知道的都表示出来,这样才能写好读后感。
第三、选准感点
一篇文章,可以排出许多感点,但在一篇读后感里只能论述一个中心,切不可面面俱到,所以紧接着便是对这些众多的感点进行筛选比较,找出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自己写来又觉得顺畅的一个感点,作为读后感的中心,然后加以论证成文。
第四、叙述要简
既然读后感是由读产生感,那么在文章里就要叙述引起“感”的那些事实,有时还要叙述自己联想到的一些事例。一句话,读后感中少不了“叙”。但是它不同于记叙文中“叙”的要求。记叙文中的“叙”讲究具体、形象、生动,而读后感中的“叙”却讲究简单扼要,它不要求“感人”,只要求能引出事理。初学写读后感引述原文,一般毛病是叙述不简要,实际上变成复述了。这主要是因为作者还不能把握所要引述部分的精神、要点,所以才简明不了。简明,不是文字越少越好,简还要明。
第五,联想要注意形式
联想的形式有相同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同性)、相反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反性)、相关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关性)、相承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承性)、相似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似性)等多种。写读后感尤其要注意相同联想与相似联想这两种联想形式的运用。
编辑本段如何写读后感
格式
一、格式和写法
读后感通常有三种写法:一种是缩写内容提纲,一种是写阅读后的体会感想,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读后感《朱自清荷塘月色读后感》。题目可以用《读后感》;还可以用自己的感受(一两个词语)做题目,下一行是——《读有感》,第一行是主标题,第二行是副标题。
二、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去写,这是写好读后感的关键。
三、要密切联系实际,这是读后感的重要内容。
四、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做到议论,叙述,抒情三结合。
五、叙原文不要过多,要体现出一个“简”字。
六、要审清题目。
在写作时,要分辨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力求做到“读”能抓住重点,“感”能写出体会。
七、要选择材料。
读是写的基础,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从而抓住重点,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体会;只有认真读书才能找到读感之间的联系点来,这个点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点明中心思想的句子。对一篇作品,写体会时不能面面俱到,应写自己读后在思想上、行动上的变化。
八、写读后感应以所读作品的内容简介开头,然后,再写体会。
原文内容往往用3~4句话概括为宜。结尾也大多再回到所读的作品上来。要把重点放在“感”字上,切记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九、要符合情理、写出真情实感。
写读后感的注意事项
①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
②要写得有真情实感。应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受,绝非“检讨书”或“保证书”。
③要写出独特的新鲜感受,力求有新意的见解来吸引读者或感染读者。
④禁止写成流水账!
编辑本段要写关于学习的读后感应该读什么有感
(1)引——围绕感点 引述材料。简述原文有关内容。
(2)概——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要简练,而且要把重点写出来。
(3)议——分析材料,提练感点。亮明基本观点。在引出“读”的内容后,要对“读”进行一番评析。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要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4)联——联系实际,纵横拓展。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写读后感最忌的是就事论事和泛泛而谈。就事论事撒不开,感不能深入,文章就过于肤浅。泛泛而谈,往往使读后感缺乏针对性,不能给人以震撼。联,就是要紧密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既可以从大处着眼,也可以从小处入手。当然在联系实际分析论证时,还要注意时时回扣或呼应“引”部,使“联”与“引””藕”断而“丝”连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5)结——总结全文,升华感点。“读”的内容不放松。
以上五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一、先要重视感
感要多 读要少,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二、要重视“读”
在“读”与“感”的关系中,“读”是“感”的前提,基础;“感”是“读”的延伸或者说结果。必须先“读”而后“感”,不“读”则无“感”。因此,要写读后感首先要读懂原文,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正确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关键语句的含义,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
会有许多感想和体会;对同样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更是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启迪。以大家熟知的“滥竽充数”成语故事为例,从讽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领悟到没有真本领蒙混过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馅”,认识到掌握真才实学的重要性,若是考虑在齐宣王时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领导者要有实事求是的领导作风,不能搞华而不实,否则会给混水摸鱼的人留下空子可钻;再要从管理体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进一步认识到齐宣王的“大锅饭”缺少必要的考评机制,为南郭先生一类的人提供了饱食终日混日子的客观条件,从而联想到改革开放以来,打破“铁饭碗”,废除大锅饭的必要性。
四、叙述作品不能用大量篇幅复述原文
一篇读后感,不能写出诸多的感想或体会,这就要加以选择。作为初学者,就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又觉得有话可说的一点来写。要注意把握分析问题的角度,注意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众多的头绪中选择最恰当的感受点,作为全文议论的中心。
初中作文课中,除了写“读后感”外,老师还会要求同学们在看完一部电影,电视片或参完某一展览后写“观后感”,观后感的写法与读后感是一样的,只需在第一部分简述所观的内容,然后引出观点,展开论述就可以了。
五、写景、物的读后感应该怎样写
(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2)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3)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4)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以上四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
(5)简要地说明原文有关内容,重写有感,不要重点介绍,偏离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