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引领式《急救护理》课程的整体反思
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引领式《急救护理》课程的整体反思
急救护理教学团队在“护理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下,《急救护理》作为护理专业学生培养的一个学习领域,通过多年的教学改革,本课程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学生、行业专家和社会的一致好评。本课程的创新与特色之处在于围绕护士职业岗位任职要求为中心,依托实训基地建设,构建了以救护流程为主线的内容体系,实施了任务引领式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实现了课程学习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教学过程与救护过程的对接、学习环境与工作环境对接、学习成绩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对接。具体实施如下:
一、形成设计理念与思路
通过市场调研和岗位能力分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使学生端正思想、明确学习目标,认识到教学内容即为今后的实际工作任务,学习的过程即为工作的过程,使课堂教学达到最好的效果,我们以此为指导思想,梳理出课程设计的总体思路:依靠院校共建,工学结合、以培养护生职业能力为核心,以急救护理工作流程为主线设计教学过程;以护理人员职业要求为标杆,以应急救护技能大赛为平台设计教学内容;以急救护理工作任务为引领,以临床模拟救护情境为先导;设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校内与校外教学有机结合,突出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课程首先成立课程设计小组(课程设计小组成员由护理专家、行业主管、职业教育专家和专兼职教师组成),根据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护士职业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分析急救护理岗位能力要求,确定课程目标;根据急救护理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参照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要求,融入紧急救助员、医疗救护员、急诊护士、ICU护士等相关工种职业标准,选取课程内容;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和急救护理工作流程,进行教学(场所、环境、过程、方法及手段等)设计,选择能胜任本课程教学需要教师队伍,创建满足学生能力培养的校内外实训条件,确定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价方法,形成课程标准。
二、探索学做一体教学模式
急救护理三大情境17个学习任务主要是通过模拟教学、情境演练进行,课前组织学生参观急救中心、急诊科、ICU等实际工作环境,并考察每一场境的护理工作任务,让学生有些感性认识,熟悉急救护理工作岗位要求;课中,通过具体的情境案例,组织床边教学或让学生在MicroSim inhospital或ACL8000等模拟软件所搭建的模拟医院中引领任务,通过PBL分组讨论,由本组学生代表在模拟医院中实施救护,根据救护流程的评价让学生更直观的熟悉救护流程,老师根据出现的情况予以指导,学生反复练习,随后教师在模拟人上实施模拟仿真救护,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予以实施,实现在做中学、学中做,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急救知识和技能;每单元学习任务完成后,通过自评、互评和考评,检测学生对本阶段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情况;课后的临床见习:让学生感受临床实际岗位需求,与岗位对接;最后的顶岗实习:让学生再次在实践中提升应急救护技能。
三、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我院根据社会市场需求拟定了急救护理课程教育的学习领域,将应急救护技能的培养,作为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教育融为一体的新型课程教育理念。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实施PBL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多媒体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实现教学从“知识的传递”向“知识的处理和转换”转变;教师从“单一型”向“行为引导型”转变;学生由“被动接受的模仿型”向“主动实践、手脑并用的创新型”转变;教学组织形式由“固定教室、集体授课”向“实验实训基地”转变;教学手段由“口授、黑板”向“多媒体、网络化、现代化教育技术”转变,从而以“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体现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开放性、实用性。
(1)PBL教学法: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心肌梗死,上消化道出血等危重症课程我们采用PBL教学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角色扮演法:为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分别将教师和学生以及项目分组,每组教师和项目固定,学生按规定要求进行轮转换位思考,并体会护士所承担的不同角色,给予学生充分的机会和时间练习操作能力,始终让学生保持学习兴趣和新鲜感,教学效果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
(3)多媒体教学法:教学过程中利用MicSim in hospital模拟软件,采用声像、图文并茂的多媒体形式进行开放式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清晰,提高了教学效果。
(4)启发式教学法:根据急救护理的特殊性,为加强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应急救护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的培养,我们借助模拟软件和模拟人实施启发式教学,从而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边教学活动。
(5)模拟教学法:护理实训中心利用先进的第二代SimMan综合模拟人、MicSim in hospital模拟软件、安妮复苏模拟人、心肺复苏模型、高级自动电脑心肺复苏模型人、高级综合急救训练系统、Microsim inhospital等医学模拟培训系统构建模拟医院,搭建医学模拟平台,实施模拟教学。使临床上各种救护场景得以再现,把仿真情境教学推向又一个高度。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应急救护技能。
通过多年的教学改革,本课程实施了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引领式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选取对09级和10级护理学生成绩分析和问卷调查等方式予以评价。具体如下: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在后续的临床见习和顶岗实习工作中很快融入职业岗位,本课程对于同类课程具有积极引导意义和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凤玲.护理教学中注重素质教育和职业能力培养[J].卫生职业教育,2007(11):15-16.[2] 李新娥.通过“无人监考”强化护生诚信及慎独意识[J].中外医疗,2010(27):20-25.[3] 李晓敏、孙连栋.一体化工作室的开发与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09):30-31.
第二篇:基于护理工作过程的单元课程教学实践及反思
基于护理工作过程的单元课程教学实践及反思
【摘 要】本文以案例及工作过程的各种情境作为载体,通过整体化的单元课程设计,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学会交流与沟通,使学生具备综合职业能力。
【关键词】护理工作 单元课程教学 实践及反思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2B-0091-03
为避免传统教学理论与实践分离的弊病,充分体现现代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笔者对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的“内科护理”课程展开基于护理工作过程教学探索和实践,以真实的案例和工作过程情境为教学载体,整合相应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下面以《脑血栓病人护理》这单元课程教学为例,进行阐述。
一、设计策略
(一)教学内容
充分考?]学生的认知、技能水平,选用真实案例及工作过程的各种情境作为教学载体,形成健康评估、发现问题并报告医生、及时解决问题并指导病人、执行医嘱实施药疗、专科护理等工作化内容。内容涵盖国家执业护士(初级)水平的内容,难度呈现螺旋上升的疾病护理案例集。同时为了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在不影响护理过程和质量的前提下,对某些学习情境进行个性化设计,以便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脑血栓病人住院期身心状况特点,能解释脑血栓病人的病因、诱因及发病机理,熟练肢体瘫痪级别评估技能及肢体早期康复训练技能。
2.过程与方法目标
以真实病例为载体通过收集资料、决策与计划、实施计划、评估、反馈这完整的工作过程进行学习,让学生在过程中自主学习,与小组交流讨论工作计划,并分工合作,扮演护士、患者、家属等角色,在模拟的工作情境中体验真实的工作过程,达到学会整体性解决护理问题的目的,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情境教学中,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学习,并学会细心观察、体察患者疾苦,能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准确完成各种护理操作,并在过程中能耐心地给患者提供健康指导,进行心理安慰等,让患者获得满意的护理,获得患者的认同和赞赏,体验到关爱患者,认真工作的成就感和价值,促进学生在身心等各方面的健康发展,激发学生学习疾病护理的热情。
(三)内容安排
运用项目教学法设计的教学过程应维系学科知识的完整性,教学过程设计要体现学科知识、技能、能力、思维及各学习环节的目的及意义。
二、教学过程设计
以脑血栓病人护理为例,教学内容及过程见表 2。
三、实施教学
(一)分组学习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在教学过程中采取资料收集、计划与策略、实施与控制、评价与反馈等手段组织教学,灵活运用角色扮演法、小组讨论法。在学生进行学习中,教师巡回指导,对在情境练习中有困难的小组提供帮助,必要时进行现场演示,注意及时发现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提炼成有效的差错教学资源,及时进行总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和安全要求执行,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二)课堂教学片段实录及评析举例
以发现并及时解决脑血栓病人护理问题情境为例。
生 1(家属):护士,我妈感到全身发热、头痛,该怎么办?
生 2(护士):啊,知道了,我先给您妈妈测体温,也请您不要太着急好吗?„„您妈妈的体温是 38.9℃,是低热,我马上通知医生,医生会很快过来处理的,请您放心。
生 1(家属):护士,您为什么用温水擦浴降温呢?用冰水擦浴降温不是好得更快吗?
生 2(护士):因为您妈妈现在脑血管有血栓阻塞,冰水太冷,容易引起脑血管收缩,加重脑血栓病情,所以不能用冰水来降温处理。
生 1(家属):住院期间我护理她应注意什么问题呢?
生 2(护士):这几天主要是防止脑血栓病情加重,除了不能用冰冷东西刺激头部外,还应避免转动病人的头部,最好不穿圆领衣服,因为穿圆领衣时病人会更容易转动颈部,会加重脑血栓病情。
生 1(家属):护士,脑血栓是怎么形成的呢?
生 2(护士):护士床边画图向家属及患者解释脑血栓形成过程„„
生 3(观察员思考提问):老师,如果发现病人头痛加重,呕吐,神志模糊不清,双侧瞳孔不等大,提示病人发生了什么情况呢?应怎么办呢?
生 4:病人发生颅内高压,护士应立即报告医生,协助医生用甘露醇快速静滴。
师:病人很满意,在沟通操作方面表现很自信,效果不错。(评析:鼓励性评价)
师:能说说自信的原因吗?(评析:注意分析成功或不足的原因)
生 3:(自评):有方法及决策思维。(评析:自信的保证)
师:操作过程中有些做得不完美,如目的、测体温的时间、甘露醇的滴速这些细节(负性评价),能分析忽略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吗?
生 3:没有掌握技术性思维、评判性思维的方法。(评析注重从方法及观念的培养上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师:通过学生与患者或家属沟通、降温操作护理、及时健康指导、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报告医生的情境教学,把病因、发病机理、病情变化等知识工作化、情境化,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学习,促进知识与技能的高度融合,促进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提高,同时解决了如何理解脑血栓发病机理,如何学会把控住病情动态变化这两个难点。
四、教学反思
(一)教学成效
1.目标制订合理
案例需解决的问题能基于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层次及发展的需求来确定,让学生觉得值得学、想学、容易学、能学会、有信心学。本次课的成功得益于学生课前利用学习材料做的充分准备,得益于运用基于工作过程情境教学并及时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的策略来设计、组织教学,得益于课程内容的选取、体例内容工作化。从教学过程来看,学生在各情境教学环节里学会应思考什么、做什么,师生有充足的时间观察、思考,运用临床护理思维及评判思维进行互动讨论并制订计划,在互评之后提出合理化建议。学生运用技术思维按步骤完成任务中各项操作并能从实际操作中想出(下转第94页)(上接第92页)一些有效办法、技巧;在观察中能激发思维,提出有意义的实际问题,发现及解决一些不可预测的问题并在过程中总结重构自己的知识体系,积累过程性知识或经验。总之,课堂每个情境的展示都能让大家有感悟、有碰撞,激发大家的思维活动,在做中学、学中做,目标达成度高。
2.达到了教学目的
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真正被激活起来,课堂充满学生主动学习的气息,改变教师潜意识里对学生、对课堂的控制和支配欲,改变希望学生沿着自己事先设定的思路回答问题的想法。学生在工作过程导向的情境教学策略指导下,收集资料、决策与计划、实施计划、评估、反馈,在情境教学活动中,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配合协调,得到了实践和锻炼,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应用。另外,学生通过课前进行自主学习,使其自学能力逐步得到提高,并逐步掌握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最终由“学会”变成“会学”。
(二)不足及改进
1.应体现前置内容
案例中应体现前置课程的重要知识内容,这样更能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2.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总结
应该启发学生学会对不同情境进行总结,让学生知道每个情境对应了哪些理论知识,运用什么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理解了哪些难点。应通过多媒体把各情境的知识系统总结出来,把师生共同体验到的某些技能的关键要领表达出来。比如,学生觉得最难的是理论,这是难点,然后通过总结让学生感悟,掌握方法,掌握理论。
3.应增加个性化情境的教学内容
情境教学内容的选择除了要考虑到最近发展区,还应考虑学生个性化发展目标的不同需求,因此应增加个性化情境的教学内容。
4.应大胆演绎多种形式的学习情境
对难度大的工作情境应大胆演绎多种形式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把对事情的记忆、认识、理解、观点通过多种形式及方法形象地表达出来。有意义的差错教学应多一些,教师观察时应注意捕捉有意义的差错点。
总之基于护理工作过程单元课程教学应按职业成长及认知规律选取教学内容,对学习材料、课堂教学模式进行重点研究,以便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张小来.内科护理学(第二版)[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责编 卢建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