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层管理人员的五项修炼
中层管理人员的五项修炼
中层管理人员在企业中扮演着承上启下的重要角色,他们构成了每个企业坚实的管理基础。提升中层干部的综合管理才能和素质,是深耕企业人才,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课题。市场上关于管理人员的管理技能、素质提升方面的书籍数不胜数,《一分钟经理人》、《一分钟管理》等的畅销就证明了管理人员群体对自我成长的强烈渴求。在这里,我想阐述一下中层干部素质修炼的五个关键点。这五点并不比其它管理书籍提出的观点有更大的创意,其独特之处是源于它的实践性。它是我多年来为数百家企业做培训、咨询时,跟许许多多的企业领导人、经理人对话交流过程中,他们对于“中层干部素质修炼”这个话题最为关注的五大焦点。
一、自我角色定位
从公司内部提拔业务精英为管理层是许多公司的人才晋升机制,也是企业人才战略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但初窥管理殿堂的业务精英们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往往囿于原有思维方式、工作模式,未能迅速完成从“作业者”到“管理者”角色的转换,从而在新的工作岗位上产生绩效。最失败的管理者莫过于那种换了个职务头衔“重操旧业”的超级业务员。
在我的学员中,有一个身家过亿的老板曾跟我分享他在角色转换过程中的切肤之痛。“赚钱对我来讲是很容易的。但是管理,教下面的人学会去赚钱却是很困难的。教导下属所花的时间、精力同自己亲自去做成这个业务,不知要高出多少倍。但是企业要突破'能人治厂'的困局,实现更大的跨越,这是不得不承受的阵痛期。很庆幸我当时挺了过来”。廖廖数语间道尽了其中的酸甜苦辣。
一个优秀的中层干部应该是以下四个角色的综合体:教练、仆人、啦啦队队长、资源分配者。在《美国管理文摘》中有这么一段话:“经理人应该迈向自己的工作目标,除了思考、计划、辅导员工、分配任务、签署文件外,什么都不做”,值得每个管理者细细体味与借鉴。
二、管理者管什么?
当这个问题提出来的时,大多数中层干部第一时间冒出来的答案是:下属。这是中国大多数管理人员管理视野狭隘的具体表现之一,同时把管理的维度简单化了,只看到向下的那一维,而忽视了其它维度。伟大的管理思想家彼得·杜拉克说过:“经理人是对影响自己的绩效的所有人的绩效负责的人”。意思很明白,当你坐在中层干部这个位子上时,就想想:在企业的内外部,谁的行为能够影响你的绩效。你就要管这些人。因此,你的管理可分为五个维度:
1、向下(管理下属和团队);
2、横向(管理其它部门);
3、向上(管理你的上司);
4、向外(管理外部客户及利益相关者);
5、自我管理。当然,对于不同维度上的人,管理方式是不一样的。其中,向上管理最为重要亦最容易被忽视,因为你的绩效最依赖你的上司的绩效。
三、良好的沟通能力
较早一些时候,企业对管理人员的要求是只要能写报告、做致词,并能发动职员就行了。而到了今天,对于一个现代管理者来说,还必须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富有经验和能力的管理人员,懂得运用各种语言和非语言的技巧,让职员感到他们得到了尊重,并能从职员那里获取反馈回来的信息。
据调查发现,职务越高用于沟通的时间就越长。基层主管20%-50%的工作时间用于语言沟通,当通过文字工作增加沟通时,这些数字增加达到29%-64%。中高层管理人员66%-87%的工作时间用于语言沟通(面对面和电话),不包括其它沟通形式。显然,沟通成了管理工作中最重要任务之一,而良好的沟通技能直接影响管理者的管理绩效。
四、激励下属的能力
当你处于管理者的位子时,会前所未有的发现激励原来是如此的重要。管理者与作业者最重要的区别的之一是:管理者是通过领导、激励团队去达成工作目标的。你不可能单枪匹马去取得整体的胜利。你必须要具备良好的激励能力,才能使你的团队保持积极向上的活力;使你的团队拥有强有力的行动力;使你的团队遭遇挫折时,仍然充满信心朝着组织的共同目标,百折不挠的前进。
关于激励的定义有很多,我认为最有效激励的是能够“发动”员工内心深处的“驱动引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动机”,这个动机总是同员工最渴望、最想得到的东西联系在一起的。当你不了解下属最要想的是什么时,最会陷入激励的形式误区,什么激励的“八大法则、五项要素”在这个时候全都是没用的。管理是“道”不是“术”,建立在“道”的基础上的“术”才能发挥其效用。
五、有效授权与资源配置
授权是许多管理者最难过的一关,因为他要面对来自自身、他人(下属)及组织方面的障碍。在自身意识方面,他们认为“受君之禄、担君之忧”,应该事必躬亲、亲力亲为,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出来的价值取向及思维习惯,但已不适应这个快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另外一点是,他们唯恐自己“放权”后,自己的权威性、存在价值受到挑战与轻视。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中层管理人员,也出现在无数的民营企业老板身上。当然,民企老板的不授权的原因,背后的原因也更为复杂一点了。不愿意授权、不敢授权,无疑会对自我的成长与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现在有相当多的公司规定:你把接班人培养好了,才有晋升的机会,不要指望公司为你安排一个接班人。
除了有授权的意识还必须有良好的授权技巧才能唱好这台戏。限于篇幅不能在这里展开。以下三句话对于有意提升授权技巧的朋友是很有帮助的--“放权不是放纵,授权不是弃权(责任还是在授权人身上),信任不是放任”。
一支高忠诚度、高绩效、高素质、高执行力的中层管理团队,是一个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可持续优势的先决条件,没有足够的、符合企业文化的人才储备,任何所谓的成功只会昙花一现。因此,中层干部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升,除了中层干部自我学习与进修外,应列入企业的人才培养计划中,提供更多的在职训练、系统的管理培训,从而实现人力资本的增殖,更好的使人才为企业所用,达致双赢。
第二篇:中层经理五项修炼培训心得
《打造一流中层》的学习心得
项目开发管理部周全
学习完**老师的这套的课件,确实让我受益匪浅,课程讲到的自我管理、目标管理、有效沟通、流程管理、培训辅导的五项修炼对于目前我们项目部的工作有着指导性的作用,下面就此次学习我个人对目标管理的几点心得与各位家人一同分享。
目标管理,我觉得应该做到五个“明确”即:计划任务要明确、任务分解及时间进度要明确、实施保障要明确、责任人要明确、监督考核要明确。
1、明确的计划任务
作为项目总部及各个项目部的部长必须要有一个宏观的目标与 计划,应在每年年初制定一套完整的计划书,作为全年工作及主要方向的指导,清晰的明确全年全盘的重点工作,当然不仅仅只是生产任务的计划,应主要包括:分阶段的重点工作、部门及团队的发展方向定位和提升、重要岗位及重要人员的培养、工作的创新和各项工作落实的手段等多个方面,要做到全年有计划、有步骤的落实实施,同时也要让团队的各级员工充分的了解。
如:对各自团队的重点打造方向要有所把握,打造学习型团队或是创新型团队,作为各项目的领导者一定要给团队一个清晰的定位,以便团队都能够跟上领导的思路,才能积极配合和执行。
2、明确的任务分解和时间进度
作为一个部室长,应该非常的清晰本部门的全年计划任务,要合 理、科学的进行有效的分解,并且要有强烈的意识,任务的分解应该分两个方面:
一是,横向的分解即根据实际情况将公司下达的各项生产指标任务按生产的时间、市场环境等客观因素分解到季度和月,每月的进度是多少,实际完成多少,超产或欠产多少,各部室长一定要心里有数,要有计划和分析,超产是何原因,特别是对欠产的部分一定要有分析和补救的措施;
二是,任务的纵向分解即每月的生产计划任务要切实的落实到每个班组,有可能的话要量化落实到周、落实到天,将压力分担到各个班组,要让各个班组清晰的明了任务的进度及完成情况,至少每周要有通报和措施。
3、明确的保障实施措施
保障实施措施应该分为基础保障措施和应急保障措施两个层面,任何工作的实施都应有各项基础工作的保障,如薪酬的保障、安全的保障措施及实施的具体方法等。
另一方面是应急措施即在各种不确定的因素影响下导致任务存在的缺口情况下,应采取的备选方案或应急预案,目的也是在困难的情况下有可选的补充措施,确保任务的有效完成,不至于措手无策,如:激励的保障、应急方案等。
4、责任人要明确
有了计划、有了时间进度、有了实施保障后每项工作都应有明确的责任人,这就要根据本部门的实际情况设计清晰的人员组织架构,明确各个岗位的工作界面,让每位员工都了解自己的工作职责及工作任务,清晰的组织分工可以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避免工作的脱节,人员的推诿,确保各项工作合理、有序的开展。
5、监督考核要明确
为了让各项工作按照计划有步骤的有效落实,从管理上让每项工 作流程形成闭环,将压力充分的分解到每位员工,才能确保我们各项工作计划目标的完成。
监督考核的实施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要求在本部门内部一定要有一套完整的考核制度作为依据,确保考核的公平、公正,他也是各个员工绩效考核的主要依据;二是在实施过程中一定与员工要有充分有效的沟通,及时了解情况,正确的判断问题,协调和帮助各员工完成各项工作,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员工的责任心,避免员工的消极抵触,才能使考核得以持久的开展。
以上是我本人对目标管理的一些浅识,总之有效地制定工作目标,积极地与上下级沟通,得到其支持与帮助,了解团队内每一位成员的优势与劣势,把目标细分,分派合适的人负责具体的任务,这样我们的中层管理者将不会感到自己很孤立,很辛苦了。
2011-6-17
第三篇:服务人员五项修炼
培训方案 服务人员五项修炼
八大优点
1.面向对象广泛,适合所有职业人士观摩。
2.由经验丰富的讲师讲授。
3.现场示范、情景演练。
4.大量游戏、活动、练习启发。
5.案例分析。
6.小组讨论。
7.精美图片讲解,电影片断分析。
8.插入漫画、动画Flash,令画面更加生动。
知道服务是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大事,树立为顾客服务的意愿;掌握“看”、“听”、“笑”、“说”、“动”等五项专业化服务技巧;掌握处理客户投诉的技巧,从而善于平息客户的不满;善于自我调节,释放顾客服务所带来的压力。
服务是产生差异的主要手段;只有服务中人的因素——代表公司形象和服务意识的每个员工所表现出来的思想、行为和意识才是不可模仿的。
开发商介绍——广东众行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GEC——全称是Global Education Center,总部位于美国加州,是一家提供全球教育培训服务的集团公司。广东众行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是该集团在中国大陆的唯一分支机构。我们提供以下服务:商务培训公开课,企业内部培训,资讯产品,企业顾问咨询。
我们的客户
安利、广州本田、爱立信、百事可乐、杜邦鸿基、德尔福派克、金霸王、西门子、太古可口可乐、富通银行、惠尔浦、通用电器、三菱电机、友邦保险、南方航空公司、合生集团、格力电器、珠江实业集团、科龙集团、美的集团、深圳太太药业、阿姆斯壮、韩国三星、中国移动、蓝月亮、乐百氏、嘉实多、TCL、健力宝集团。
主讲简介:崔冰
曾任省级电视台节目主持人、雅芳公司销售经理、全国培训经理、全国市场开发经理、沟通经理。GEC任职期间,协同华侨城、中国移动等企业共同开发企业服务体系并实施监督执行。曾为日立电梯、上海贝尔、海尔、安利、电信、移动、南航等多家知名企业进行培训。由她主讲的音像培训教学VCD《企业新晋员工职业化训练教程》、《服务人员五项修炼》、《行政文秘人员职业化训练教程》、《专业形象》、《商务礼仪》等连续获教学音像制品销量排行榜榜首,并被国内数十家电视台采用播放。
第一讲 服务意识
为什么要有服务顾客的意识
顾客是怎样失去的顾客要什么——服务关键因素
顾客服务的等级
第二讲 看的技巧—如何观察顾客
实战演练:察颜观色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观察顾客的技巧
第三讲 看的技巧—预测顾客的需求
顾客的五种需求
人类需求的特点
机会与需求的关系
实战演练:预测顾客的需求
第四讲 听的技巧—拉近与顾客的关系
听为什么会拉近与顾客的关系?
倾听的技巧
倾听过程中应该避免使用的言语
听力游戏:传话
第五讲 听的技巧—如何接听电话
接听电话的技巧
检验理解
你会听吗——听力实战演练
第六讲 笑的技巧—微笑服务的魅力
谁偷走了你的微笑
怎样防止别人偷走你的微笑
微笑训练:像空姐一样微笑
第七讲 说的技巧—如何引导顾客
情景扮演
巧用开放式和封闭式问题
实战演练:提问比赛
第八讲 说的技巧—顾客更在乎您怎么说
情景扮演
常用服务用语
用顾客喜欢的方式去说
第九讲 动的技巧—身体语言
体态:无声的语言
基本姿势
不良姿势
各种体态语言传递的含义
第十讲 动的技巧—如何巧用身体语言
如何巧用身体语言
私人空间
修炼成果测试:“杀人”游戏
第十一讲 活学活用—如何平息顾客的不满
回顾
平息顾客不满的六个步骤
案例扮演
第十二讲 心灵鸡汤—克服顾客服务综合症
顾客服务综合症的症状
压力管理
顾客服务综合症的四种疗法
第四篇:做好管理人员五项基本修炼的心得
读易友管理中“当好管理人员五项基本修炼”一文的心得 部门主管的主要职责在我看来,上是要为公司创造最大的效益,让公司相信你是一个值得公司依托的人,下是要让整个团队其乐融融,做事就像做自已家里的事一样用心,这是我做管理人员一直坚持的原则,也是我一直坚持奋斗的目标。其实每个管理人员都想做好、做精,真正成为一名职业经理人,上能受领导器重,下能成为员工的榜样,要想从一名普通的管理人员做到职业经理人是需要很长很长的磨炼和实践才能实现的,而如何做好一名管理人员?从哪些方面去做?在易友管理“当好管理人员的五项基本修炼”一文中已有了衡量的标准,在仔细阅读该文后,甚有体会,让我从文中对照我的管理该如何去做,如何去改变,如果连五项基本修炼都一一做不好,就更不要谈做什么职业经理人。
一、好的管理人员是“发现者”,所谓发现者,就是要勤于观察,善于注意任何
细枝末节,具有鹰一样敏锐的眼睛,能发现工作中的遗漏和不足,善于总结成功的经验和教训,从中思考并找到解决处理问题的办法。而在实际的工作,往往管理人员最缺乏的就是细节,细节的注重不是一天、一月、一年,而是长期的坚持并养成一种习惯。
二、好的管理人员是“领跑者”,管理人员就是干部,凡事均先行一步,无论在思想上、业务上、谋划上、行动上甚至事物事件的发展结果预测以及应急预案的考量上,都要比别人先行一步。如文中所说,领跑者需要有耐力,要有精力,最终需要持之以恒,长期坚持。在实际的工作中对照自已是否凡事先行一步,自己的思想、行动上是否先行一步,是否具有领跑者的风范。
三、好的管理人员是“思考者”,做一个思考者,要能正确把握处事时机、琢磨
什么人做什么合造、事情怎样办才更稳妥、更易于成功。即凡事要从因到果进行全面思考,而过程则需要多种方式、方法去实践,加上强有力的执行力,则凡事必离成功不远。在执行的过程中,若能做随时随地发现问题,做到查缺补漏,必能获得更多心得和经验。
四、好的管理人员是“创造者”,做一个创造者即一要善于思想创新、工作思路
创新、方式主法创新,同时还必须在业务上过硬,对本部门的工作业务内容、工作业和程序及其具体操作要领,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做到既能出主意、想办法、也能亲自操作实践,两者缺一不可。往往创新需要自身有很大的勇气,敢于想像到最坏的结果,同时更多的是要比较这种改变会收到多大的效益,创新的目的一定是利大于敝,效益一定是多倍提升。
五、好的管理人员是“关怀者”,关怀是一种人文修养,要善于观察员工的行为,多听听他们的想法、建议,无论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上都要给予必要的关怀。我非常认同文中所说,只要不违反大原则的基础上,本着员工“缺什么就关怀什么”的原则,从工作到生活、从情绪到态度、从学习到技能,让员工带着感恩的心去工作,做任何事就像做自己家里的事一样用心。
第五篇:管理人员五项修炼(智、信、仁、勇、严)
从平凡到卓越的五项修炼
《孙子兵法》云:“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意思是说,在对外用兵时,若欲败敌制胜,则统率三军的将领必须要具备智慧、威信、仁爱、勇敢、严明,这五种素养。在当今的企业里,平凡的管理人员比比皆是,而卓越的管理人员则如凤毛麟角般难得一见。
如何从平凡走向卓越?应该是诸多管理人员所共同关注的问题。其实,《孙子兵法》中的一些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仍然可以被借鉴和运用。因此,要想成为一位卓越的管理人员,其本身也需要在智、信、仁、勇、严,这五项职业素养上加以修炼,才足以使自己和自己所率领的团队最终从平凡走向卓越。
第一项:【智】的修炼
智,就是要有智慧。什么叫做智慧?对于率领销售大军,驰骋在一线市场上的管理人员来说,智慧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要有知识。这里的知识包含专业性知识和复合性知识两大类。专业性知识,是指管理人员对所从事行业的了解与认知。如果你是消费品领域的管理人员,你就要通晓与本行业相关的宏观与微观方面的知识。如果你做工业品的管理人员,也同样要了解工业品的相关知识。例如,在宏观方面,你需要了解行业的市场现状、市场规模、发展趋势等等。在微观领域,你要掌握市场营销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学会用SWOT分析你所在公司、团队或所经营产品的优势、劣势、威胁(问题)、机会并科学客观地制定出相应的策略以及解决办法。复合性知识,是指专业性知识之外的,与销售本身并无直接联系的一种综合、系统性知识。对于管理人员来说,复合性知识主要是指开发 1(或学习)、交换、复制和管理的能力,这四种知识是在任何企业工作的管理人员都需要的能力。例如,管理人员开发出一种新型的市场运作方法(如深度分销),通过交换(与销售人员及公司决策层的资讯交流、观念沟通)并实施,然后成功地复制此方法,在应用的过程中通过有效的管理(人事)而使销售团队产生更大的绩效。由于每一个行业所需要的知识不同,那么,你若想成为一位卓越的管理人员,就必须了解在自己所从事的行业里,需要哪些知识,然后就不断地去充实,成为你那个行业的专家。
智的第二层含义,是要有判断力,要深入细节、追根究底。这是成为卓越管理人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素质。在工作中,我们常遇见的一种现象就是:有些管理人员的知识的确很渊博,可一旦碰到判断事情时就很不客观、不全面、不准确。为什么没有判断力?就是没有深入细节。判断力不是魄力或者聪不聪明的问题,而是有没有深入细节,有没有追根究底。要成为一个卓越的管理人员,一定要养成习惯,即无论碰到什么事,都要连续问五个问题。
例如,销售代表小王这一段时期的销售量很低,管理人员就问他第一个问题:销量为什么这么低?小王回答:客户的订货量下降了。这时,管理人员的第二问题就是:客户的订货量为什么会下降?小王可能会说:客户觉得我们产品的售价太高了。接下来,管理人员问到第三个问题:客户为什么会觉得我们产品的价格高呢?这样一个一个问题地问,一直问下去,管理人员就会找到小王销量底的原因是,竞品正在面向小王所负责的分销渠道开展低价促销。
管理人员如果面对每一件事情时,都用这种分析方法,就会慢慢地了解那些细节,然后追根究底,从而形成敏锐的判断力。所以,管理人员培养自己充足的 2 智慧和足以判断的能力,就完成了走向卓越的第一项修炼——智的修炼。
第二项:【信】的修炼
成为卓越管理人员的第二项修炼是“信”的修炼。“信”的第一层含义是指:身为管理人员要守信。守信就是要信守承诺,而一旦承诺了的事就是大事。笔者有一位朋友,以前在一家外企做销售经理,后来开了一个饮料经销公司,自己做起了老板。他每次请我们这些朋友吃饭、喝茶的时候,如果有一个人没有来,他就很生气,即使那只是一些休闲的场合。因为有些人临时有别的事情而要处理,因而没有办法参加。一般人遇到这样的事,大多等不到来人也就算了,但是我这位朋友一定会很生气。我们也经常劝他,告诉他这只不过是一件小事,用不着这么生气。而他却告诉我们一个观念:世上没有大事、小事,也没有所谓的重要或不重要的事。你承诺别人的事,就是大事。你答应你的爱人回家吃饭,那就是大事,任何承诺过的事如果没有办法做到,就要打电话告诉人家我没办法做到。正如朋友所说,事无大小,只要是承诺别人的事就是大事。
“人无信而不立!”作为管理人员则更应守信。百事可乐公司对这一点尤为重视,在业务培训中,每一次都会反复强调:“不要轻易承诺你的客户,只要承诺了客户的事情就必须要做到。”做一个卓越的管理人员,一定要有守信的素质——因为承诺的事就是大事。
“信”的第二层含义就是要使下属信服。就是要换位思考、感同身受。管理人员在销售团队中的地位很高、权力很大,所以他处理事情就会比较顺利。有的管理人员常常因此会觉得很多事情下属怎么都做不好,但他没想到,这是因为手下的人没有他那么多资源,打电话不像他那么有效,事情做得自然不到位。所以,3 如果身为管理人员不能与下属易地而处,感同身受,而总是不断的指责下属的话,将很难使人信服。因此,卓越管理人员的第二修炼就是要守信用还要让你的部属信服。
第三项:【仁】的修炼
成为卓越管理人员的第三个条件就是要“仁慈”。因为世界上只有一种人,那就是需要关心的人。每一个人都需要别的人关心。尤其是在高强度、高压力之下鏖战沙场的销售大军,更是渴望得到主管的体恤。而一个管理人员是不是仁慈,那就是看他有没有很关心他的下属。
身为管理人员,如何去关心你的部属呢?我想,一是工作上的关心,二是生活上的关心。例如,销售代表在工作中遇到某些难题时,管理人员要和他们一同找原因,不贵余力地去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员工过生日时,管理人员要别忘了送个礼物表示祝贺。逢年过节时发个短信,打个电话向员工问候一声。员工的家人有了什么困难,要在你的能力范畴之内,尽可能给予他们无私的帮助……管理人员修炼“仁”的真正意义就是要做到和员工之间真正的产生了解。你要了解他们想要什么?他们的需要有没有得到满足?你怎样才能满足他们这些需要?这些问题你都要去思考,若想得到完整的答案,你就必须去了解你的员工,去关心你的员工。
有一些级别高的管理人员往往给员工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经常不与基层销售人员沟通,甚至连一些员工的名字都叫不出来。试想一下,当管理人员连员工的名字都叫不出来,或都也不知道他们在哪个岗位负责什么工作的话,那怎么可能有人会替你卖命呢?
第四:【勇】的修炼
“勇”在这里是指身先士卒、勇于负责。在战场上,将领的意志与行为是部属效仿的标准。因此,当战争到了最紧要的关头,将领身先士卒常常会产生很强的激励效果。在现代的销售管理中,即使只是平常的业务运作,主管人员也必须起带头作用。常言道: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作为管理人员,如果你没有办法身先士卒,手下的人又如何能够全力以赴呢?因此,遇到棘手的难题你要抢着冲上去。碰上强大的竞争对手,你要冲杀在前。同时,作为管理人员除了要身先士卒之外,更要勇敢地负起成败的责任。
看过电影《泰坦尼克号》的朋友们大概还会记得男女主人公那生死与共的悲情场景。然而,在影片中,船上的乐手指挥和乐队成员演奏到最后沉船的那一幕却更加感人备至。乐队们在生命遭遇威胁的时刻,仍然坚持他们的演奏,用美妙的音乐安抚船上人们恐怖绝望的心情。在《泰坦尼克号》中,乐队是负责的,因为替人们驱走恐惧是他们的责任;船长是负责的,因为船的安危是他的责任,所以流传下来这么美丽动人的故事。
综上,对于管理人员来说“勇”的另一个意义就是负责。卓越的管理人员一定是一个身先士卒,负责到底,而不是一出了问题的时候就把过错通通推给别人。
第五项:【严】的修炼
“严”有两层含义,第一是对人要赏罚分明。管理人员要向员工明确:在什么情况下会受到奖励,哪些情况下会受到处罚。然后坚决做好评估与执行工作。臂如,每月销售业绩第一名的员工会受到奖励,连续三个月销量最差的员工就会受到处罚等等。奖励不仅会有肯定部属功劳的作用,如果运用得法更可以起到安 5 定整个销售团队的作用。反过来,对失职部属的处罚也很重要。例如,《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就是一个主将惩罚总属极其严明的例子。虽然历史上对诸蔼亮泣斩马谡的评价不一,但他之所被公认为杰出的军事家,就是因为他能真正贯彻赏罚分明的立场。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处罚有时远比奖励还困难,尤其是管理人员对自己器重的人,或难得的人才,施以严厉的处罚是非常困难的。所以,管理人员在工作中要注意:有奖励,就有处罚,赏罚一定要分明,激励与约束要并存,只有这样才会提升销售团队的士气,向预期的目标行进。
“严”的第二层含义,就是对事要贯彻始终,要养成对事情贯彻始终的习惯。严不是刻薄地对待别人,不是一天到晚把部属叫来大骂一通,而是要把决定后的事执行好、贯彻好。要知道什么事情是对的,就要达到那个目标。比如,这件事你做错了,你就要及时调整工作的方向或者方法,一点也不能耽误事情的进程,而这就应该是一个管理人员最基本的态度。
综上所述,管理人员加强自身对智、信、仁、勇、严,五项职业素质的修炼,那么在不久的将来希望你很快就会迈上从平凡走向卓越的职场之路。
职责定律
定律一:管理人员的职责是让员工“被迫勤奋”。
在普通企业,勤奋是一种值得赞美的品德,在优秀企业,勤奋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优秀企业的员工最初是“被迫勤奋”,后来却是习惯性勤奋。
大多数员工只是普通人,早晨想多睡一会儿懒觉,中午想喝上两口,晚上想上网聊聊天,没准儿还搓几圈麻将或玩玩“斗地主”,时间就这么荒废了。
定律二:管理人员的职责是让员工“被迫成功”。
优秀企业并非高手满营,而是能够化腐朽为神奇,让平凡者“被迫成功”。优秀企业严格的招聘标准,即使不一定能招来高手,但绝不会招笨蛋。新员工经过系统培训如果还不能独立工作,就要做老员工的把新员工放在一个团队里“看管”起来,不让他有犯错误的机会。等到新员工变成成老员工了,这时好习惯已经养成,老员工的经验已经学到手,想犯错误都难了。即使一时心血来潮做点出格的事,员工的监督马上就会反映到管理人员。优秀企业基本都有一套“纸上作业”系统,白纸黑字把每天的事记得一清二楚,想耍点小把戏并不容易。
在管理人员的领导之下,你想犯错误可能没有机会,你把偷懒可能没机会。最后,不想成功都很难。
定律三:管理人的职责不是培养几个营销精英,而是“让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成功的管理并非假设员工是道德的圣人,而是假设他们是普通人。他们或许没有风险祸害之心,却免不了自私自利。
管理人员就是要通过制度建设和有效监管,让那些“免不了自私自利”的人找不到犯错误的机会,从而成为结果意义上的“道德模范”。
优秀管理者绝不让员工“摸着石头过河”,因为那样的话,很多员工一定会“掉到河里”。他们会通过培训、标准化、模式化、流程化等手段,给普通员工一个平台,让他们做出超出其能力之上的业绩。
定律四:管理人员的职责不是挖空心思去创新,而是发现和推广创新。营销创新不是来源于办公室的冥思苦想,而是来源于市场一线的灵机一动。这是营销人员营销创新的源泉。
定律五:员工管理得好就是“天使”,否则就是“魔鬼”。
员工和企业是利益共同体”大家的想法和目的是一致的。员工的满意度代表客户的满意度,服务好员工是管理人员工作的主题。当有人在一些公开场合言不由衷这样说时,你也不要驳人家的面子。厂家与商家是靠得很近,却是难以相交的直线。
有人说:“经销商不是上帝。”消费者才是上帝,经销商甚至不是上帝的代言人。反正中国人不像西方人那样有宗教情绪,上帝只是挂在嘴边而已。而现实却是“店大欺客,客大欺店”,谁把握主导权谁就是上帝。
有人说:“厂商是博弈对手。”即厂商是下棋的双方,既相互依赖,又互为对手。在赚取消费者的钱时,双方高度一致;在“分赃”时,双方不一致。经销商的要求永远是:质量更好一点,价格更低一点,促销更大一点,广告更多一点。
有人说:“厂商是同床异梦的夫妻。”夫妻是合同关系,父子是血缘关系。厂商也是合同关系,而且经常是不拿“合同”当回事的合同关系。维系夫妻关系的是“爱情”,而爱情是双方共享的。维系厂商关系的是“利益”,而利益无法共享——因此,厂商是同床异梦的夫妻。
有人说:“厂商互为工具。”工具者,达到目的就扔。企业的发展,实际是一个不断淘汰与更换经销商的过程。企业每次营销变革,都会拿经销商动刀。所谓的渠道扁平化,如果没有“杀大户”的决心,是不可能的。
对经销商的现实理解应该是:管理得好,经销商就是“天使”;管理得不好,就是“魔鬼”。
定律六:很多管理人员是业务员“劳模从政”,但千万别留“劳模从政后遗症”。
很多业务员之所以被提拔为管理人员,不是因为有杰出的管理能力,而是因为有杰出的业绩。业务员是自己干出业绩,而管理人员是指导别人干出业绩。
劳模从政后遗症就是管理人员有过多的业务员情结,总是把自己当作“大业务员”。每当遇到没有领会自己意图的业务员,心里就发急,就想把业务员撇在一边自己干,自己当“大业务员”,而仅仅把业务员当作帮手。
人性定律
定律七:对优秀的人,管理就是信任;对普通人,信任就是信任;对普通人,信任就是管理。
对那些善于自律而且能力突出的人,管理就是给他们自由的边界,让他们尽情挥洒。边界越大,尽情发挥的空间越大,就越有超乎意料之外的结果。
对普通人,管理就是把他们的行为约束在企业可以接受的边界之内,让他们的行为符合企业规范。
定律八:人性管理不是人情管理,最大的人性是让对方成功。
人性管理不是惯着对方,并把对方惯出一身坏毛病。最大的人性是逼着对方成功。因此,在处罚员工时绝不能手软,并且告诉对方:在处罚时,我怀着一颗 9 善良的心。或许,当时对方会怨恨你,但过不了多久就会感谢你。10年后,对方或许还忘不了你。
如果你不信的话,不妨回忆一下你的学生时代。那些惯着我们的老师早就忘了,倒是那些严厉的老师,让我们念念不忘。
定律九:成功状态是一种非理智状态,是最危险的状态。
人在三种状态下智商最低,最容易犯错误。这三种状态分别是:恋爱状态、成功状态、有钱状态。
恋爱状态的智商之低已被公认。人在此时所犯错误将影响人生幸福。成功状态会让人性的弱点暴露无遗。人在此时所犯错误将影响事业成功。
问题定律
定律十:已经发现的问题不再是问题,没有被发现的问题才是最重要的问题。找到了问题,通常也就找到了答案。关键点是:你找到的问题是真正的问题吗?
比如,当新品推广失败,总结的问题经常是“新品不符合消费者的需要”。这可能是一个假问题。真正的问题也许是“新品还没有进入市场之前就遭遇销售队伍的层层否决”。
比如,人们通常认为“新品开发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其实,通路销售中,新品开发更多的是为了满足经销商盈利的需要。
因此,当你竭力思考问题的答案时,不妨多花点精力思考真正的问题是什么。定律十一:遇到问题时的本能反应,即使不是错误的,通常也是无效的。世界上没有不假思索的简单答案,真正的有效的答案往往在思维拐弯处。比如,在总结产品卖不动的原因时,人们经常说的一句话是“牌子不响”,似乎牌子一响,销量就解决了。这就是简单的本能思维。只要思维稍微拐弯就知道这个答案值得怀疑:所有的知名品牌都是从不知名品牌走过来的,最初他们的牌子不响时是如何做销售的?进一步思考还会发现:优秀企业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不是他们成功之后如何做,而是成功之前如何做。也就是说他们是如何从不成功走向成功的。
比如,如果一个人在某个职位上干得不好,人们的本能思维是换个人。其实,真正的问题可能不是人,而是职位设计出了问题,因为这个职位可能就是一个“不可能职位”,是一个“只有上帝才能胜任的职位”。
比如,销售下滑怎么办?本能的反应通常是降价、促销、做广告。那么,销售经理们不妨做下列思考:有谁不知道这样做呢?只要是正常的成人,就能想得到,这样的本能反应通常是无效的。
定律十二:承认问题需要勇气,解决问题需要智慧。
发现问题并不难,可是,由于问题的背后是责任和能力。因此,承认问题就变得困难了。
有了问题而不承认问题,那就是最大的问题。
发现问题时,人们的第一反应是掩盖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人们总是倾向于自己解决问题而不是公开问题。此时,或许问题正在变得恶化。
当承认问题就意味着否定自我时,问题就不再仅仅是个单纯的问题而已。是否敢于承认问题,是对自己自信心的真正考验。正因为很多人缺乏承认问题的勇气,才会不断发生下列现象:只有当一名管理人员调离时,问题才得以完全暴露。
定律十三:处理问题的流程应该是“先救急,再追责”。
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市场上的问题已经很严重了,但企业却没有部门或个人出面解决。因为大家都在想:谁出面就可能意味着谁默认自己是问题的责任人。为了回避责任,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出头”。
有些企业处理问题的程序是:先找责任人,谁出问题谁负责解决。由于有些问题并不容易找到责任人,或者一个问题有多个责任人。于是找责任人的过程更是加速了问题的恶化。
正确的流程应该是“先救急,再追责”。“先救急”就是贯彻客户优先,市场优先,不要因为“追责”而耽误“救急”。
案例:多数酒店都有这样的规定:客人损坏房间用品要赔偿,如果服务员未发现,要由服务员赔偿。于是,我们经常发现这样的现象:当酒店要求客人赔偿时,客人坚决否认,而服务员则一口咬定是客人损坏的,最终导致酒店与客人关系激化。
根据客人优先原则,只要没有确切的证据,并且客人坚决否认,就应由大堂经理签单。因为业务员的思维是:如果客人不赔,就得由我赔;得罪客人不是我的责任,没有发现问题就是我的责任。因此,即使没有完全的证据确定物品是由客人损坏的,也要一口咬定,因为这是逃避自己责任的最佳办法。
团队定律
定律十四:团队是成员之间彼此融合升华发生化学反应后生成的新物质。如果你的团队成员之间没有分工与合作,都只是单兵作战,哪怕他们个个绝顶优秀,他们也不是一个优秀的团队。
一个真正的团队,必须是每个人“有求于”其他人,并且能够“贡献于”他人。也就是说,团队成员“要有配合”,并且“谁也离不开谁”。团队的组合形成化学反应而不是物理反应。6名主攻手组成的排球队不是团队,11名前锋组成的足球队也不是团队。同样,一群单兵作战的业务员组成的队伍也不是团队。
团队并非人的简单聚合,一个有效的团队必须具备四大要素;共同目标(团队目标优先个人目标,个人行为有助团队目标的实现)、组织认同(心理上认同团队,行动上服从团队)、有效组织(相互分工协作)、团队首脑(让团队成员臣服)四大要素。这样的团队才能实现“1+1>2”的效果,而团队的目标恰恰就是实现“整体大于个体之和”。
定律十五:一个有效的团队,能够实现“一个诸葛亮领导三个臭皮匠胜过四 13 个诸葛亮”。
三个臭皮匠,永远都只是臭皮匠,绝不会成为诸葛亮。诸葛亮代表了一种境界,即使臭皮匠扎堆,也无法达到诸葛亮的境界。
一个臭皮匠领导三个诸葛亮,等于四个臭皮匠。这就是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三个诸葛亮还不如一个臭皮匠。团队成员没有互补和配合,力量就可能抵消。一个诸葛亮领导三个臭皮匠胜过四个诸葛亮。团队组织结构只有符合下列条件才能实现价值倍增:第一,有分工;第二,互补;第三,金字塔结构。
定律十六:优秀团队总是不断出人才,要特别注意把人才送到优秀团队去锻炼,并注重从优秀团队选拔人才。
最佳培训是团队同化。在一个优秀团队耳闻目睹,胜过精心设计的培训课程。团队领导耳提面命的工作指导是培训的最好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