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英语委婉语的语用功能对中学英语教学的影响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对美国总统就职演说的修辞分析 英文歌曲名称翻译浅析
浅析英语电影中的字幕翻译 《弗兰肯斯坦》的悲剧性 《围城》中文化词的英译策略 中医术语翻译方法研究
从文化角度浅析新闻英语的翻译 中美文化差异与对广告翻译的影响 从现代主义角度分析《月亮和六便士》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805 990 74 9 xx大学影视英语教学调查 中西方酒文化之比较研究 《老人与海》的象征意义分析 中西酒文化比较
On Michael Moore's Fahrenheit / From the Rhetoric Perspective 莎士比亚:男权神话的守望者—莎士比亚戏剧的女性主义解读 从《大卫科波菲尔》的女性人物塑造看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 中西建筑文化差异及其形成背景分析
“以读促写”提高英语写作能力的教学法研究 从关联理论看美剧典故的翻译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飘》中斯嘉丽•奥哈拉的性格特征 外贸合同中介词的用法与翻译
从《洛丽塔》看美国世纪中期的消费文化
《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奶妈与《西厢记》中红娘的人物形象对比 浅析《简爱》中的女性意识
浅析《德伯家的苔丝》中两位男主人公 情景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对《傲慢与偏见》中贝内特太太及其女儿们的人物评论 A Comparison of Western and Eastern Privacy Concepts 话语中的性别与身份:以《绝望主妇》为例 英汉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诗经》中隐喻翻译的研究
浅谈中美文化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
章回体小说开篇叙事标记语翻译初探——以四大古典名著为例 从个人英雄主义角度解读《肖申克的救赎》 中餐菜单英译的归化与异化
《双城记》与《呼啸山庄》的家庭主题对比
The Symbolic Meanings of Red in The Catcher in the Rye 英汉基本颜色词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策略 从英汉广告语言特点分析中西方文化价值观 英汉习语中的文化比较
从成功学书籍的畅销看美国文化价值观
跨文化视野下的中国形象——以好莱坞电影为例 44 论《序曲》反映的威廉•华兹华斯的辩证想象观 45 Dickens’ Humanitarianism in The Two Cities 46 从文化差异角度研究英文新闻标题翻译的策略
从马洛斯的“需要层次”理论看<<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
福克纳笔下的“南方淑女”--从互文视角解析凯蒂和艾米莉的边缘化形象特征 49 Effects of Chinese Culture on Promotion of Automobiles--Traditional Cultural Elements 50 《飘》两中译本的比较研究 51 中英酒俗对比
An Analysis of Young Goodman Brow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mbolism 53 论《隐形人》中的象征主义 54 中英婚姻观对比
青少年英语口语教学中的焦虑与对策
论英语被动语态的语篇功能及其翻译策略—以《高级英语》第二册为例 57 功能对等视角下汉语广告的英译策略 58 阿加莎克里斯蒂侦探小说中的罪犯形象
When Chinese Tradition Meets Western Culture: Comparison between Qi Xi and Valentine’s Day 60 文化语境对汉译英的影响
亨利詹姆斯的《戴茜米勒》中的文化冲突和文化融合 62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研究
On Translation of Language Fuzziness in Chinese Litera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lation esthetics 64 时政词语翻译原则与难点
《动物农庄》的极权主义的研究 66 英国文化中的非语言交际的研究
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美国梦的幻灭 68 论英文电影名翻译 69 产品说明书的翻译技巧
论汉英翻译中基本颜色词的不同情感 71 鲁滨逊荒岛生存技能的分析
从《所罗门之歌》看美国的黑人文化 73 中英饮食文化的比较 74 英语禁忌语的语用研究
中西方茶文化对比研究——以红茶为例 76 论《一个温和的建议》中的黑色幽默
Contrariety of William Blake--Image Analysis of Songs of Innocence and of Experience 78 英语中显性和隐性的性别歧视 79 It的用法与翻译
浅析中西习俗文化“冲突”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飘》中斯嘉丽•奥哈拉的性格特征 82 浅析眼神交流在非语言交际中的作用
Modern Views on Marriages in Wuthering Heights 84 《呼啸山庄》的哥特式传统
论企业简介中文到英文的翻译
中英文化背景下的金融英语翻译分析 87 浅析电影《阿甘正传》的语言特色
美国电视剧中双关语的研究-重点关注双关语的汉语翻译 89 放弃完美选择缺失---对比分析王熙凤和郝思嘉 90 试论盖茨比对其梦想生活的追求
Comparative Studies on Metaphors with Animal Image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92 《基督山伯爵》与亚历山大•大仲马的金钱观
Pragmatic Study on the Humor Effect in The Big Bang Theory 94 用合作原则分析小说《艰难时世》中的会话含义 95 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研究广告翻译 96 网络英语的构词方式
An Analysis of the Fatalism and Pessimistic View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98 艾米丽•狄金森诗歌的心理分析
从合作原则角度简要分析《老友记》中乔伊的性格特征 100 英汉习语的概念隐喻对比研究 101 《大卫•科波菲尔》中的人物分析
A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the Novel To Kill A Mockingbird and Its Film Adaptation 103 作为成长小说的《远大前程》分析
Comparison and Transl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Euphemisms 105 英汉翻译中的文化空缺现象及对策 106 中西方餐桌礼仪的文化对比分析
基于语义场理论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
挣脱世俗枷锁,定义自我人生意义——解读毛姆《人生的枷锁》中的人生哲学 109 On the Symbolic Meaning of the Marlin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110 A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n Self-identity Loss of Black People in The Bluest Eye 111 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下浅析隐喻和换喻的异同 112 论汉语新词语的英译
从“动态对等”看品牌名的翻译
论《木木》中屠格涅夫的反农奴制思想 115 Scarlett’s Pragmatism in Gone with the Wind 116 An Analysis of Fagin in Oliver Twist 117 情境创设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118 从文化语境角度分析英汉禁忌语的异同 119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与避免方法 120 浅谈我国服装行业的网络营销
用本我,自我,超我的弗洛伊德理论来解析《红字》 122 浅谈《永别了,武器》中的感伤主义
善,还是恶――《我弥留之际》中安斯性格分析
斯威夫特和笛福眼中的英国社会——基于对《格列佛游记》和《鲁滨逊漂流记》的比较 125 英语委婉语的语用功能
福克纳短篇小说《献给爱米莉的玫瑰》叙事技巧分析 127 《红高粱家族》中乡土文化翻译研究 128 试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手法
彼得潘--孩子和成人共同的童话 130 消费文化理论视角下的《嘉莉妹妹》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aracter and Destiny: An Analysis of Sense and Sensibility 132 中美饮食文化实体行为与非实体行为的民族差异 133 《儿子与情人》与《雷雨》中母子关系的对比 134 文化视角下的英汉动物隐喻对比研究 135 增译法在《水晶宫》英译汉翻译中的应用
工业化进程下人的主体性的追问——梭罗的《瓦尔登湖》 137 功能目的论指导下的公示语英译 138 从《红字》看霍桑的道德思想观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霍尔顿形象分析 140 影响学生阅读的主要障碍及其解决策略
目的论下的修辞手法翻译:以《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两个汉语译本为例 142 A Study of Cohesion in English Trade Correspondences 143 女性形象下的女权主义思想——浅析汤亭亭小说《女勇士》
Tragic Elements——An analysis of the protagonist Holden’s growth experience in The Catcher in the Rye 145 浪漫和现实冲突下的宿命论思想——赏析欧·亨利的《命运之路》 146 探讨中英文化差异——以宗教习语翻译为案例
《德伯家的苔丝》简写本与原著的语篇比较——基于倒装句的分析视角 148 《简爱》和《吕贝卡》中女权意识的对比 149 英文电影片名汉译研究
论《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三对人物关系及其象征意义 151 诗歌《飞鸟集》的意象评析
152 英语语言中性别歧视的社会语言学视角
153 从归化和异化的角度对《小妇人》的两个中文译本的比较研究 154 《还乡》中哈代的自然观
155 《嘉莉妹妹》时代背景下女性的地位 156 商务英语信函中名词化结构的翻译 157 中西礼貌用语的语用对比研究 158 论艾米莉•狄金森诗歌中的死亡观 159 中英足球体育新闻中的隐喻现象探析
160 希望失落的机械天堂——析《加算器》中的人性失落主题
161 Comparison between High and Low-context Culture in Language Expression 162 《心是孤独的猎手》——从人物荒诞行为分析人物的孤独心境 163 透过霍尔顿看《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代际关系 164 灵魂的真实——《达洛卫夫人》意识流剖析
165 Comparison of Tea Ceremony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166 《虹》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167 《月下独酌》两种英文译本之对比研究 168 《呼啸山庄》爱情悲剧根源分析
169 试析《推销员之死》中威利•洛曼的美国梦 170 双关语的修辞功能及日常应用
171 浅谈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词汇的学习方法
172 浅谈商务英语信函写作
173 汉英亲属称谓词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174 广告英语中委婉语的语言特征研究
175 浅析《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的性格和婚姻观 176 以国际商务谈判为视角分析中西文化差异
177 从毛姆《刀锋》看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知识分子形象 178 英语写作中教师的书面反馈 179 论英汉翻译过程
180 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英语中的言语幽默 181 论交际法在中学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 182 《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 183 《海上扁舟》中的自然主义
184 A Brief Study of Rhetorical Devices Employed in President Obama’s Inaugural Addres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ntactic Structure 185 对《名利场》中女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分析
186 关联理论关照下文化缺省现象及其翻译应对策略 187 对《德伯家的苔丝》苔丝的悲剧分析 188
189 盖斯凯尔夫人工业小说研究 190 论《白鲸》象征手法的运用
191 论《呼啸山庄》中的象征主义运用 192 论中西饮食文化差异
193 《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的性格分析
194 Growing Pains—An Analysis of J.D.Salinger’s The Catcher in the Rye as a Bildungsroman 195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96 论《老无所依》中的英雄缺失
197 论中西方时间观念差异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198 On Beautiful Women’s Death in Poe’s Fictions 199 Demystification of Model Minority Theory 200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第二篇:英语委婉语的语用策略
英语委婉语的语用策略
2009-04-24 14:10 来源: 作者: 网友评论 0 条 浏览次数
41摘 要:英语委婉语是一种语言文化现象,人们对它的选择和使用都是为了实现某种目的。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出发,通过一些例子,观察并探讨说话人在使用委婉语(主要是语境中的委婉语)时受言语交际中的目的—意图原则驱使而采用的一些语用策略。它们分别是:假信息策略、适当冗余信息策略、模糊策略、迂回(正话反说)策略、求美策略和得体策略。关键词:目的—意图原则;委婉语;语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8)04-0083-5
Abstract: English euphemism is a phenomenon of language and culture.People choose and use it to achieve their goal.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agmatic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discuss some pragmatic tactics the speaker is spurred by the Goal-Intention Principle.The author discusses: unauthentic information tactic, proper redundancy tactic, vagueness tactic, periphrases tactic, seeking aesthetics tactic and properly worded tactic.Key words: Goal-Intention Principle, euphemism, pragmatic tactics
1.引言
《语言和语言学词典》(1981: 83)给“委婉语”下的定义是“Euphemism is generally defined as substituting an inoffensive or pleasant term for a more explicit, offensive one, thereby veneering the truth by using kind words.”(通常,委婉语被认为是用可被接受的或让人感到愉快的措辞,代替更直接、让人不快的说法,以此达到通过说好话来粉饰真相的目的)。委婉语的最重要的特征在于运用比较抽象的、模棱两可的概念或比喻的、褒义的手法,使谈话的双方能够采取一种比较间接的方式来谈不宜直说的事,而且不必为谈论这些事感到内疚,不会感到窘迫。委婉语通常是通过间接言语行为而达到它的委婉的目的,但它不等同于间接言语行为。间接言语行为就是“In indirect speech acts the speaker communicates to the hearer more than he actually says by way of relying on their mutually shared background information, both linguistic and nonlinguistic, together with the general powers of rationality and inference on the part of the hearer.”。Searle(1979: 115)它强调的是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委婉语只是通过间接言语行为而达到它的委婉的目的,以促进双方关系的和谐。委婉语可分为狭义委婉语和广义委婉语。(束定芳、徐金元,1995)狭义委婉语是指委婉语词典中收集的一些话语性不强的词和短语,具有共时性和约定俗成的特点,与社会习俗有关;广义委婉语是指人们在具体语言交际中利用各种语言手段临时构建的委婉语。
迄今为止,委婉语的研究者们对委婉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委婉语的起源及发展,委婉语的定义、分类及构成手法。英汉委婉语的比较研究,从社会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角度分析委婉语,从西方的语用学角度运用语境、会话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关联准则、整合概念、顺应理论等来论述委婉语,各理论成果各有侧重,为委婉语的解读作出了贡献。本文拟借钱冠连教授的《汉语文化语用学》中提出的相关理论来对英语委婉语(主要是语境中的委婉语)进行探讨。
2.英语委婉语与语用策略
委婉语是一种用曲折委婉的方式表达说话者思想的特殊的语言表达方式。“委婉”作为一种辞格,与其说是“手段”,毋宁说是“目的”。细心观测英语中大量的委婉语,就不难发现:它们正是运用各种各样的表现手法以达到“委婉”这一目的。(李国南,2002)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进行言语交际是有目的的,而人们对委婉语的选择更是有目的和意图的。钱冠连的《汉语文化语用学》一书中提到:语用原则和策略,与其说为了交际成功,倒不如说就是接受了社会人文网络(社会文化、风俗习惯、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历史事件等)对人的干涉。所谓交际成功,是指:(1)信息传输完成;(2)说话人遵守了一定的社会文化规范。接着他提出了言语交际的两条原则:一是目的—意图原则,二是相关原则。他认为,有了交际的总的目的,就会在说话中将目的分解成一个个的说话意图贯彻到话语中去,交际就能顺利进行下去。如果没有交际的总的目的,就不可能在每一个话轮中将目的分解成意图,于是真正意义上的交际就无法开始或中途失败。这样就必须把目的—意图驱动过程作为原则来遵守,这便是目的—意图原则。(钱冠连,2002:152)话语是跟着意图走的,语用策略也是跟着意图走的。策略恰当,则交际成功;策略不当,则交际失败。他还提出了一系列的语用策略,它们的排列次序是:得体、谢绝夸奖、虚抑实扬的恭维、把对方当成第三者、把自己当第三者、借第三者说出自己的意见、多种言语行为与礼貌策略伴随、运用权威、回避、表面一致而事实否定、以言代行的答复、禅宗公案极端手段,共12种。(钱冠连,2002:164)当然,言语交际中的语用策略远不止这12种。
英语委婉语是一种语言变异现象,一种无法用Grice的合作原则解释的语言现象。笔者认为它的使用受目的—意图的驱使而使用了假信息策略、适当冗余信息策略、模糊策略、迂回(正话反说)策略、求美策略和得体策略。
2.1 假信息策略与委婉语
说话人放出虚假信息也是语用策略。这是一种言语功能假信息。(钱冠连,1997)言语交际活动中释放、接受的非真实信息,叫言语假信息。(钱冠连,2002:183)
在言语交际中,理论上讲应该讲真话,但在一些特殊的场合,讲假话反而会更得体。英语中有“white lie”(善意的谎言)一词,在美国讲“white lie”已成了人们交际的策略,委婉语中使用得最多的就是“white lie”。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空间(场合),对适当的人说了适当的话,这便是言语得体。正如吕叔湘(1986)曾说“此时此地对此人说此事,这样的说法最好;对另外的人,在另外的场合,说的还是这件事,这样的说法就不一定最好,就应用另一种说法。”可见,一味地讲真话,即传达真实信息,而不分时间、地点、场合、对象未必就是最好的。如:
①Tom is helping police with their inquiries.From young he has been fond of taking things without permission, and he will be in a rehabilitation home.(Tom正在配合警察的审讯工作,年轻时他就喜欢不经过允许拿别人的东西,他将被送进感化院/拘留所。)
“helping police with their inquiries”实际上“被警察拘捕,正受到质询”,“taking things without permission”是说他“偷了东西”,所以被送进监狱了,但说话者却用“rehabilitation home(感化所/家)”来代替“监狱”,保护了Tom的自尊心,维护了他的面子。
②医生常对得了不治之症的患者说一些善意的谎言:Everything will be fine with you/goes well with you.Just take it easy.这样做的目的是宽慰病人的心,使他们有信心跟疾病作斗争,对生活充满信心。
英语中很多广告筹划商充分利用了委婉语避免“call a spade a spade”的特性,采用了假信息策略,以达到促销的目的;文人政客则极尽委婉语之模糊欺骗性之能事来向受众传达虚假信息,以达到避重就轻、颠倒是非、粉饰太平、掩盖矛盾真相的目的,为他们不得人心的政策和无能以及战争罪行进行辩解和开脱,其使用动机并不光明正大。此类委婉语俯拾皆是,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说话人之所以传递了虚假信息也能使言语交际成功,是因为说话人充分考虑了语境,即考虑了社会人文网络对人的制约作用。所以,有时候在说话人在目的—意图原则的驱使下在适当的时间和适当的地点对适当的人传递了虚假信息也是言语得体的一种体现。
2.2 适当冗余信息策略与委婉语
信息论的创始人申农(Shannon,1948)首次提出了冗余的概念。钱冠连(2002:189)在《汉语文化语用学》指出,说话人释放适当的冗余信息,多说话或说超出需要量的话,也是一种语用策略。这和所谓合作原则的量准则是分道扬镳的,却是顺应自然之事,因为它符合目的—意图原则。
在言语交际中,人们力求简洁,不说多余的话。尤其在“时间就是金钱”的社会里,求简求省成了人们言语交际的准则。但极力地求省求简会影响交际的成功,影响交际双方感情的发展。一般情况下,大多数用来替代的委婉语都比原话要长。在现实生活中当批评、拒绝别人或对别人说“不”或与别人意见不一致或请求别人时,直言往往效果不佳,采取委婉的方式适当地多说话或说超出需要量的话可以淡化双方的矛盾,缓和听话人对自己的敌意,使听话人能乐于接受,达到交际的目的。如:
③编辑部给作者退稿时,一般会婉言道:“After careful consideration, we have regretfully concluded that your manuscript falls outside the scope of our current publishing program.”。这样委婉的话语可以给作者足够的面子,维护了作者的自尊心,作者也不会因为稿子没录用而怨恨编辑。如这样回复“We don’t want to publish your lousy manuscript.”,看起来是没有一个多余的字,却伤害打击了作者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用于替换不雅或不宜说出口的事情的委婉语词语一般都会比被替代的原话要冗长。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2.3 模糊策略与委婉语
模糊思维存在于人的思维中。它与精确思维是同时并存的、科学的、正常的思维。模糊思维方式反映在言语中,就会有方式上的模糊表达。
Channell(2000)在Vague Language一书中描述到“Vagueness is used as one way of adhering to the politeness rules for a particular culture, and of notthreatening face.”可以说,在日常交际中,当迫不得已要涉及到令人不快或难以启齿的事物或行为时,为了使面子不受威胁,人们通常会采用较模糊的表达方式。模糊是语言的基本特征之一。它不同于含糊不清,而是出于语言表达的某种策略考虑。在具体语境中,模糊观念有时比明晰观念更富有表现力。从委婉语的定义,我们知道委婉语实际上就是使用一种模糊的改变说法的表达方式,以代替直率地、确切地表达某种不愉快的实话。
模糊表达也是一种语用策略。委婉语的间接性决定了它的模糊性。伍铁平教授(2000:392)在其《模糊语言学》中分析了委婉语与语言模糊性的关系,强调了模糊性在委婉语中的基础地位,从模糊理论出发,他解释了产生委婉语的四种机制。吴亚欣在她的一篇《语用含糊与刻意曲解》的文章里指出:语用含糊指在言语交际中为了达到某种特殊的交际目的,说话人把原来本可以清楚表达的意思故意使用不明确的语言表达的一种语言使用现象。简言之,就是说话人对含糊语言的刻意使用(吴亚欣,2002)。委婉语作为语言中的一种变异现象,是说话人刻意使用含糊,极尽其模糊之能事,把模糊发挥得淋漓尽致。如女性的menstruation(月经),本是一个精确概念,却用“sickness, curse of Eve, course, friend, period, blue days”这些模糊词语来婉指。在“性交”(intercourse)的表达上更是模糊得不知所云,先是“make love, go to bed with, sleep together”,后到澳大利亚英语中的委婉表达法“crack a fat, play cars and garages, hide the eggs roll, go like a rat up a drain pipe”等。(Fromkin & Romdanl, 1994: 298)文人政客更是利用委婉语的模糊特性为他们的无能和战争罪行开脱。如美国国防部部长拉姆斯菲尔德2003年2月在一次北约国防部长会议上就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问题发表了一番极具模糊性的言论:
④“Reports that say something hasn’t happened are always interesting to me, because as we know, there are know knowns, there are things we know we know.We also know there are known unknowns;that is to say we know there are some things we do not know.But there are also unknown unknowns—the ones we don’t know we don’t know.”
“somethings”、“know knowns(众所周知的已知情况)”和“known unknowns(众所周知的未知情况)”都是模糊词,模糊了它们的所指,增加了这些词语内涵的不确定性,为战争罪行开脱,实际上表明了美国对伊拉克动武的理由并不充分。
⑤You are somewhat distorting the facts.(你有点歪曲事实。)
“somewhat”是个模糊词,淡化了“distorting”的负面意义,缓和了听话人对自己的敌意,实指“撒谎”。
人们在传达信息时大都追求信息的精确性,但有时候使用精确词却未必就好。因为言语模糊并不影响言语的交际,却能避俗为雅、委婉含蓄,促进交际双方关系的和谐,达到交际的目的。所以人们在语言交际中该明确时就明确,该模糊时就模糊。
2.4 迂回(正话反说)策略与委婉语
对某些敏感的事或不宜说之事,直截了当的话语未必会使听话人接受,有时会适得其反,效果也不一定理想,说话人就无法达到交际目的。所以有“忠言逆耳”之说。故有时候“正话反说”或“反话正说”也是一种“迂回”的委婉手段,是一种交际策略,效果反而佳。如:⑥If people keep telling you to quit smoking cigarettes, don’t listen—They are probably trying to trick you into living.这是一则公益广告,受众很容易就能推导出其“言外之意”:戒烟有利于健康。但是如果广告策划人员用直截了当的话语表达出来,其劝说效果恐怕就会打折扣了,尤其是有叛逆性的青少年,最好的办法就是“迂回”战术,即正话反说或反话正说。
⑦Wherefore it is better to be a guest of the law, which, though conducted by rules, does not meddle unduly with a gentleman’s private affairs.(O Henry, The Cop and the Anthem)
此例中,“be a guest of the law”意思是“进监狱,坐牢”,作者把“坐牢”比喻成“作客”(be a guest of the law),直译是:做法律的客人。可怜的Soapy 在寒冷的冬天无处安身,监狱是他抵抗寒风的安身之所,“进监狱,坐牢”给人一种可怕的联想,用“be a guest of the law”可以淡化监狱的恐怖,给他稍许安慰的感觉。
2.5 求美策略与委婉语
李鑫华(2001:123)认为,审美意识是社会中的人所共有的一种潜意识。人的审美观念极大地影响语言,当然,也影响着委婉语的产生与运用,委婉语就是人们在言语中尽量寻求美的意义的一种表现。客观上讲,人们使用委婉语就是对美的一种追求。
钱冠连教授(1996:25)说:“‘拣好听的话说’是言语活动中一条最普通的求美策略,它表现了人对美的追求,表现了功利目的和对不宜说的话题的补救的努力。”由于人的美好的价值取向或者说人的价值观有趋美性与趋好性,所以表现在言语上,其策略往往就是“拣好听的话说”,这也是语言本身的审美属性意义的自然显现。从语义学的角度看,委婉语属
于褒义词的范畴。众所周知,委婉的目的主要是向人们提及那些不愿或不宜直接提及的事物或行为,言词应当尽量赏心悦目、避俗趋雅,利于有声思维,引发美好联想,因此词语的褒义性是委婉语的首要特征。人们用委婉语替换那些不雅、不愿或不宜直接提及的事物或行为,本身就是满足对美的追求心理。
2.6 得体策略与委婉语
钱冠连在《汉语文化语用学》一书中将得体策略排在其它策略之前。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空间(场合)、对适当的人说了适当的话,这便是言语得体。言语得体不是语法或修辞上的事,而是语言符号之外的事,即对人、对事、对社会规范、对道德规范、对价值观念而言的事。(钱冠连,2002:164)从宏观上讲,人们选择委婉语就是对得体策略的运用,可以说,人们使用委婉语也是为了言语得体。但有时候在使用委婉语时也得看不同的对象或时代。如恩格斯在悼念马克思逝世的文章《马克思墓前演说》说道:
⑧On the 14th of March, at a quarter to three in the afternoon, the greatest living thinker ceased to think.“cease to think”是“死亡”的委婉语,这个短语反映了其所在语篇的主题“颂扬和怀念”,与整个语篇的文体类型“唁文”相一致,在语言风格上显得严肃而庄重,并且和前面的“thinker”一词相呼应。如果换成其它表示“死亡”的委婉语,比如说“go to heaven”、“go west”、“kick the bucket”等则显得不伦不类,与整个语篇的主题、文章类型以及风格都是不相配的,也就是说不得体的。
3.结语
委婉语是一种社会语言现象,是文化的载体,它的选择和使用皆有其目的,或为了文雅清新,或为了避俗避讳,或为了缓和关系等等。正如李国南(2002)所说的那样:“委婉”作为一种辞格,与其说是“手段”,毋宁说是“目的”。人们在使用委婉语皆受目的—意图原则所驱使而采用一些语用策略,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用Grice的合作原则无法解释它。本文从一个新的视角对英语委婉语作了尝试性的探讨,愿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委婉语研究者们能从一个新的角度研究它。
参考文献
Allan, K.& K.Burridge.Euphemism & Dysphemism: Language used as Shield and Weapon[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Channell, J.Vague Language[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Fromkin, V.& R.Romdanl.语言导论[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298.Searle, J.Expression and Meaning—Studies in the Theory of Speech Act[M].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9: 115.Shannon, C.E.A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J].Bell System Technical Journal, 1948(a27).R.R.K.哈特曼、F.C.斯托克.语言与语言学词典[Z].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何善芬.英汉语言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李国南.辞格与词汇[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李鑫华.英语修辞格详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123.郭云飞.从语用学角度看委婉语的产生及表现手法[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5(5).刘恩祥.委婉语的语用理据分析[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陆礼春.广告英语中委婉语的语用分析[J].消费导读.教育时空,2007(5).钱冠连.汉语文化语用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钱冠连.美学语言学说略[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6(3):25.钱冠连.汉语文化语用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52,164,183,189.冉永平、张新红.语用学纵横[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52,164,183.束定芳、徐金元.委婉语研究:回顾与前瞻[J].外国语,1995(5).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392.吴亚欣.语用含糊的元语用分析[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2(1).
第三篇:英语委婉语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直接使用和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Culture Teaching in College English Listening Classrooms 2 从文化角度分析中美情景喜剧差异性的原因 3 《谁动了我的奶酪》中的象征意义 4 英汉自谦语的对比研究 5 中英征婚广告对比分析研究 浅析汉英动物词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 英汉语篇中的省略衔接手段对比及其翻译方法——以《雪》译文为例 8 从跨文化角度谈中美婚姻观的差异——以《喜宴》为例 9 会计英语缩略词特点及翻译研究 10 《还乡》中哈代的自然观 浅析《德伯家的苔丝》中两位男主人公 Translation Strategy on Culturally-loaded Expressions in Prison Break 13 试析狄更斯小说《大卫•科波菲尔》中大卫的性格发展 女性形象下的女权主义思想——浅析汤亭亭小说《女勇士》 15 《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解读 顺应理论视角下公益广告英译中的语用失误分析 Awakening of the Black Women’s Self-consciousness—A Study of Four Major Female Images in Beloved 18 蒂姆伯顿电影《大鱼》中的虚构意象和冒险精神 19 中西建筑文化差异及其形成背景分析 20 英文电影片名汉译策略研究 21 苔丝形象浅析 论《远离尘嚣》中女主人公的悲剧原因 浅析小说《教父》中教父的心理转变及其成因 24 Translation of English News 25 商务信函中委婉语的语用功能分析—基于xx公司商务往来信函 26 美国宗教文化及价值观在其外交政策中的体现 27 高中英语听力课中的文化教学 从接受美学角度看中英旅游文本的翻译 系统功能语法视角下的语篇分析和阅读理解 30 探究《警察与赞美诗中》的批判现实主义 31 浅析《红字》中女性主义的具体体现 32 《人性的枷锁》——菲利普的灰色人生
双重文化下的文化选择——解析电影《刮痧》中中国移民的文化身份危机 34 海明威在《永别了,武器》中的反战情绪 35 浅析海尔看中国名牌战略实施现状及关键因素 36 An Analysis of Gothic Atmosphere in The Shining 37 浅谈来自《圣经》的英语习语
从《丧钟为谁而鸣》看海明威的生死观
The Analysis of Narrative Techniques in William Faulkner’s “A Rose for Emily” 40 论汉英翻译软件的局限性
从英语中性别歧视词看西方女性社会地位之变化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直接使用和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原型解析 从《美国的悲剧》解析美国梦
浅析合作原则在汉英广告语翻译中的运用 论考琳•麦卡洛《荆棘鸟》中的女性形象
论罗伯特•佩恩•沃伦《国王的人马》中对真理与自我认知的追求 Three Discriminations to Little Black American Girls in The Bluest Eye 论《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象征体系及霍尔顿的精神世界 《汤姆叔叔的小屋》人物性格的宗教色彩剖析 关于汉字“打”在英语翻译中的研究 《老人与海》中的象征主义 女性哥特视角下的《蝴蝶梦》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论基督教对信徒的影响分析
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中外酒文化差异分析
论美国黑人说唱乐的语言特色及其社会影响 《野性的呼唤》中的自然主义分析 紫色中女人意识的觉醒
极致现实主义与现代自然主义──分析杰克伦敦小说《野性的呼唤》 Differences of Time Orientatio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Cultural Background 体态语和跨文化交际—体态语在国际商务中的重要作用 论中国特色时政新词的英译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 名词化隐喻在外贸函电中的功能分析 从对照艺术看《羊脂球》的人物形象塑造
梭罗的《瓦尔登湖》和道家思想在自然观上的比较 苔丝悲剧中乌托邦情结的探析 《可以吃的女人》女性主义解读
试析德莱塞对《嘉莉妹妹》女主人公的非道德描写 论《双城记》中的现实主义风格
Approaching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a Lexicological Perspective 电影片名翻译的研究
从fans和PK看西方文化对汉语言文化的冲击与影响 《玉石雕像》中的非言语交流
关于苔丝和海丝特的悲剧对比分析
成长小说视角下的史蒂芬•乔布斯基《壁花少年》
关于非英语专业学生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学习策略的研究 《小妇人》中四姐妹的命运
田纳西•威廉斯《玻璃动物园》中的南方淑女形象 对《秀拉》中死亡事件的探究
女性主义视角下《傲慢与偏见》的情态意义解读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 奥巴马胜利演讲的语篇分析
难以实现的梦——解读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美国梦的虚幻性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直接使用和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多媒体技术在早期英语教育中的应用 87 从功能主义角度分析汉语广告语英译
An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on Chinese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89 论英语谚语的翻译
从关联理论视角看影视字幕翻译——结合美剧“绯闻少女”进行个案分析 91 Analysis of the New Female Scarlett in Gone with the Wind 92 Politeness and Its Manifestation in Business Correspondence 93 透过《傲慢与偏见》中四位女性的性格分析她们的不同婚姻 94 金融危机对中美人民经济生活造成不同影响的文化根源
从个人英雄主义到爱国主义的升华—《荷马史诗》中阿喀琉斯形象的分析 96 东方主义视角下康拉德《黑暗的心脏》中西方殖民话语分析 97 《土生子》里的象征艺术
On Symbolism in The Wizard of Oz 99 从中国传统民居乔家大院和西方哥特式教堂看中西文化差异 100 广告英语的语用策略分析
英汉新闻语篇概念隐喻对比研究
The Application of Cohesive Devices in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Literary Works 103 英语新闻的互文性研究
《飞屋环游记》的人物设置特色分析 105 浅析英语广告中双关语的语用功能
以国际商务谈判为视角分析中西文化差异 107 论《小妇人》的叙事技巧
英语新闻标题的特点及其翻译方法的探讨 109 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的方法
《红楼梦》中座次表达的英译比较
从婚姻和家庭看中美核心价值观对比差异 112 英语学习中的跨文化语用失误及其对策
试析《献给艾米莉的玫瑰》中女主人公艾米莉的形象 114 浅析霍桑《红字》中的主要人物和写作手法 115 任务型教学过程及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欧•亨利小说中恶棍骗子形象塑造--以《双料骗子》,《提线木偶》为例 117 以《喜福会》中的母女关系为例试析跨文化交际中的“失语”现象 118 美式英语与英式英语语音差异研究
从《简爱》看夏洛蒂•勃朗特的女性意识 120 英汉拒绝言语行为表达方式比较 121 试析英语广告中双关语的翻译 122 英汉同义词对比及翻译
英语委婉语中的转喻现象分析 124 网络广告在中国营销中存在的弊端
功能对等视角下记者招待会古诗词翻译策略研究 126 从美国核心价值观分析美国家庭学校产生的必然性 127 《野性的呼唤》中自然主义探析
从《道连•格雷的画像》透析王尔德的艺术人生观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直接使用和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英汉基本颜色词文化内涵对比研究 130 英文歌词翻译探究
外交语言策略中的合作原则
跨文化交际下汉语四字成语的英译研究 133 剖析《所罗门之歌》中的黑人意识 134 关键词法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效果研究 135 小议非语言交际中的身体语言
浅析《宠儿》中塞丝背上的树的形象 137 商务英语信函中礼貌策略初探
评析杰克伦敦小说《荒野的呼唤》中巴克的象征意象 139 浅析商务谈判中的恭维语应用 140 中美谈判商务礼仪之比较
中国文学作品中的歇后语的英译-以红楼梦为例
现代伦理和俄狄浦斯情结的冲突--浅析劳伦斯作品《儿子与情人》 143 从思维方式差异看英语复杂句汉译
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的人生选择 145 中西方礼貌用语对比分析 146 论营销道德与社会责任的履行
Contrariety of William Blake--Image Analysis of Songs of Innocence and of Experience 148 浅析威廉•福克纳《我弥留之际》中的癫狂 149 从文化视角看部分英汉习语的异同 150 话语风格的性别差异
151 从动态对等角度论英语俚语的翻译 152 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英语数字习语翻译
153 美国犹太文化与传统犹太文化的冲突——浅析《再见吧,哥伦布》 154 广告英语中的模糊语言及其语用功能
155 从《飘》中人物性格分析看适者生存的道理 156 论《蝇王》中戈尔丁对人性之恶的解析 157 《白鲸》的生态解读
158 对《灿烂千阳》中姐妹情谊的分析
159 中西方文学作品中复仇的异同——《基督山伯爵》和《连城诀》比较研究 160 浅析《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自由
161 电影《苔丝》的缺失——与原著《德伯家的苔丝》的比较 162 公共标识语翻译失误分析 163 论女性主义对翻译标准的影响
164 她们的自我选择—解读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中女性的婚恋观 165 英汉禁忌语对比研究 166 苔丝悲剧形成原因研究
167 论《一个温和的建议》中的黑色幽默 168 商务英语信函中的语用礼貌失误 169 商务英语中的委婉表达及其翻译
170 《永别了,武器》中海明威和他的爱情观 171 对《老人与海》中突显的生态意识的探讨 172 浅析美国俚语的起源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直接使用和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173 从《红楼梦》和《简爱》看中西方女性主义 174 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浅析及其解决方法 175 商务英语的特点及翻译技巧
176 A Feminist Analysis of Pride and Prejudice by Jane Austen 177 道德与归属地的一致性--《曼斯菲尔德庄园》空间维度分析 178 《人性的污点》中主要人物的悲剧命运与社会原因的分析 179 美国价值观在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的体现 180 浅析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凯瑟琳 181 从《嘉莉妹妹》看德莱塞的女性观
182 非语言行为在小学外教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183 附带学习和有意识学习对英语词汇习得效果的比较研究 184 简•爱性格魅力分析 185 论斯嘉丽对南方的背叛
186 接受美学视角下莫言《红高粱家族》英译研究 187 中西方寒暄语简要对比研究 188 从礼貌原则分析发盘的语言技巧
189 从《推销员之死》看消费主义时代美国梦的破灭 190 A Cultural Analysi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Names 191 谭恩美《喜福会》中母女关系的文化解读 192 《远大前程》的叙事技巧 193 中法身势语的文化差异研究
194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电影中的隐喻与象征手法研究
195 Beyond Language, Toward Nature: A New Reading of In the Heart of the Country 196 英语委婉语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97 任务型教学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 198 鲁滨逊荒岛生存技能的分析
199 目的论指导下《页岩》英译汉中的词类转译现象 200 试析索尔•贝娄《只争朝夕》中的犹太寻根主题
第四篇:英语称呼语的语用功能及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摘 要:外语教学中,语用能力培养是重要的一部分。然而话语交际中,学习者并不能灵活使用英语称呼语达到其语言目的。因此本文以社会语言学及语用学理论为基础分析称呼语的语用功能,提出对英语称呼语教学的建议。
关键词:称呼语;语用功能;外语教学
称呼语指称谓语中的面称词,用来直接指听话人。称呼语的误用和滥用易导致语用失误,语用失误所造成的后果比语法错误更严重,可以折射出一个人的人品。因此,在交际中掌握称呼语的语用功能,避免误用和滥用显得尤为重要,这也应成为语言教学的重点之一。
一、英语称呼语的语用功能
下面将从揭示话语主体的人际关系、表达说话人感情、以言行事几个角度分析英语称呼语在实际使用中的语用功能。
(一)人际关系指示功能
布朗和吉尔曼在关于第二人称t/v研究中提出了“权势”和“同等关系”两个术语,以此来概括复杂的人际关系。对人际关系的的概括虽然还有者其他一些模式,“权势”和“人际关系”的因素在面对面交往中确实普遍体现的。(祝畹瑾,2013)人际关系指示功能是称呼语最重要的功能。
lane: i didn’t think it polite to listen,sir.在这个例子中,algernon称呼lane用了比较亲近的t式称呼lane,而lane 回答时使用了表示尊重的v式称呼sir.通过称呼语的使用不同,由此可以推断出algernon的地位要高于lane,实际上,确实如此,lane是algernon的男仆,地位明显低于algernon。
(二)表情功能
使用不同的称呼语可以表达说话人不同的情绪。在这里我们把这种情绪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因此在分析称呼语的表情功能时,必须要结合语境。表情功能是称呼语最为丰富和有趣的功能。
cecily: certainly,miss prism.my little task of reconciliation is over.chasuble: you have done a beautiful action today,dear child.在例4中,chasuble十分满意 cecily的表现,所以使用“dear child”来表达自己对cecily的赞赏。
(三)以言行事功能
称呼语作为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具有行事功能。它有时独立存在,既用以指称受话人,又同时在施行一种言外行为如请求、指责、间侯、警告等。称呼语的行事功能依赖于它出现时的各种语境,通过语境信息表现言语行为。
在例3中jack害怕algernon会毁掉他的全部计划而使用比较具有攻击性的“you young scoundrel”来威胁他离开。
二、英语称呼语教学建议
通过以上讨论可以发现,英语称呼语在话语交际中发挥着巨大作用。然而相关调查证明英语学习并不能完全掌握其语用功能,交际中频繁出现语用失误。因此,接下来将浅析语用失误特点并从语用功能的角度提出相关教学建议。
kasper 指出:不仅一般语用语言知识是可教的,而且社交语用知识也是可教的;语用知识的讲授对语用能力是有促进作用的。因此,可以从英语称呼语语用功能的角度根据社会阅历及英语知识水平的掌握程度进行分层教学。首先,针对于年龄较小的初学者,先讲授称呼语引起注意的功能。授课过程中,可以结合词汇教学,讲授不同情境下称呼语的使用方法。其次,对于有一定社会经验的学生,讲授其人际关系指示和表情功能。授课过程中可结合句法教学,讲授不同情境下的基本模式。最后,对于社会经验已经到达一定程度的学生,讲授以言行事的功能并鼓励其自主学习相关知识。根据学生的社会经验和中文语用能力分层教学更符合学生自身的发展规律。中英称呼语的语用功能差异不大,这种可以充分发挥母语正迁移的效果,使中英称呼语语用能力同等提升。但是,在具体表达中,中英称呼语差异较大,这也是产生语用失误的重要原因。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利用情境强调中英称呼语的使用差异,避免母语负迁移现象也很重要。
三、总结
称呼语作为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使用语言的人、社会、文化密切相关。正是称呼语的语用功能使它成为社会语言学和文化语言学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主要以社会语言学及语用学理论为基础探讨了英语称呼语的语用功能,并提出从称呼语的语用功能角度进行英语称呼语分层教学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