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博物馆参观观后感

时间:2019-05-13 01:04: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三线博物馆参观观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三线博物馆参观观后感》。

第一篇:三线博物馆参观观后感

三线博物馆参观观后感

之前对“三线建设”的了解少之又少,第一次听到是在“三线建设”这名词的时候是在“三线博物馆”建成的时候在贵州新闻联播里听到的。那时就想回学校了要去参观参观,可是一直还没去。

今天在党组织的组织下和系上的党员同志们一起前去参观。

当我们到达时,博物馆导游员早已在哪等着我们,一下车就跟随者导游一起步入了博物馆。

一进门看到的是耸立在一楼大堂的博物馆主题“大三线博物馆”几个大字构成的一个建筑物。看着就可以想到当年“三线建设”贡献的伟大。带导游的带领下,我们从艰苦的“干打垒”“磅礴征程”一直参观到“宏图大展”的现代化。我们就像是历史的见证者一样,见证这当年的革命前辈们的奉献,在历时17年的大三线建设中,数百万建设者齐心协力、艰苦奋斗,取得了巨大成就,初步建成我国的战略后方基地。在三线建设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的三线精神和价值追求。“祖国江山无限好,襄阳一行豪情增”,“革命友谊深过海,五湖四海奔拢来。为了革命同目标,人亲难比阶级爱。”正是当时“三线建设”豪情万丈的真实写照。意义深远的三线建设,是一首气吞山河、感天动地的伟大历史史诗,是一曲改天换地、慷慨激扬的宏伟乐章,对中国西部,乃至全中国都产生了极其深刻而久远的影响。

在参观过程中给我最大感触的的是贴在墙壁的三线建设摄影画,那些画里显现出了当年革命前辈们艰苦生活,在他们面前我们现在的苦就那么的不值一提,他们都能挺过来了,我们还有什么听不过去的呢。我相信,只要好好努力,经过一番艰苦后总会有属于我们的辉煌。

无论在多么坚难的条件下,三线人那种对人民、对祖国、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无比忠诚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这簇点燃民族灵魂的圣火从来没有熄灭过,如今燃烧得越来越辉煌了。

第二篇:参观贵州三线博物馆有感

参观贵州三线博物馆有感

——吕成焱

6月22日下午,参加了司法局党支部组织的“两学一做”活动,数学家华罗庚曾写下这样的诗句:“常到三线峥嵘地,少到江浙鱼米乡;生身故乡非不爱,更爱三线练人场。”自上世纪60年代起,响应党中央“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号召,无数热血儿女以“三线峥嵘地”为锤炼精神品质的“练人场”,走进大三线基地,扎根大山深处,用默默奉献点燃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

★重温艰苦岁月感知三线精神

在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一件件带有历史痕迹的三线时期展品,让我们得以有机会重温三线历史,感知三线精神。

由六盘水市钟山区投资建设的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占地40余亩,现已建成主楼博物馆、还原馆、市情馆三个室内展区及三线广场、工业雕塑广场、思源广场三个室外展区,主要包括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三线建设指挥部、县委楼、陆家大院、育才壁,以及三线建设时期的蒸汽机车、机械设备等历史文物。

博物馆主楼展区分为序厅、人民礼堂、主楼展厅三大区域,收藏了三线建设时期极具代表性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以及一批重要历史文献、珍贵历史图片,并通过微缩场景再现了当时的生产生活场景。

其中,三层主楼展区又分为七个展厅。现馆藏文物文献资料9502件,已展出图片1128张,实物1380件,档案资料200余份,音像资料时长1080分钟;室外展区主要展出大型实物,包括蒸汽机车、原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的解放牌卡车、龙门刨床、钢水包等珍贵文物18件。

★ “淘”来的宝贝饱含深挚情结

小到一双雨鞋,大到一架车床,博物馆内的上千件实物大都是工作人员们从三线企业和老三线建设者家中“淘”来的,而让工作人员感动的是,一些老三线人在得知博物馆收藏三线时期实物后,迈着颤颤巍巍的步子把家中的脸盆、藤条箱等物件无偿送到博物馆来。

六盘水市收藏协会的协会成员大都是三线工人或三线子弟,对三线历史有着特殊的情节。协会的数十名藏家就曾携带三线建设时期藏品展开集中捐献,将收藏的“水城矿务局机关食堂粮票”、“贵州省青杠林农场革委会政工组纪念氢弹成功爆炸标语”等十余件藏品捐献给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

1969年版的水城县贸易公司“日用工业品购货券”,背面标注着如此字样:“本券系无价证券,不记名、不挂失、不准买卖,只能在县城关通用。”其中,“壹市寸”的“贵州省布票”发行于1967年9月,有效期只有三个月并“剪边作废”。一寸见方的布票,在计划经济时期,是以家庭为单位限量发放的,并具有一定范围内流通资质的资格认证,在近半个世纪后的今天,尤显弥足珍贵。

做饭的炊具,施工的铁锤,运载煤炭的灰车,制造产品的车床„„一个个饱蘸历史笔墨的实物元素,构成了一段气势恢弘的历史画卷和岁月长廊。

在三线博物馆的室外展区,一辆三线建设时期的卡车时常吸引游客的目光。其历史特殊性在于,随着该类车型的横空出世,我国终于结束了不能自主制造汽车的尴尬历史。正因如此,该型号汽车得以参加1956年国庆阅兵式,人们也得以一睹其风采。

这辆新中国成立后由我国第一汽车制造厂制造的解放牌汽车,是原贵州省交通厅直属运输企业水城汽车运输公司引进的第一批大型卡车,空车重3900公斤,最高时速可达65公里/小时,可载重4吨。该车自1972年开始使用,在使用的26年间,跟随着三线建设者一起翻山越岭,安全行车百万公里,运输物资3000余万公斤,为三线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因为战功累累,被誉为六盘水交通运输业的“大功臣”。

来自首钢水城钢铁集团公司的退休工人刘师傅,也捐出了自己的《春雷钢铁厂工作证》。在刘师傅看来,他说最大的希望是这段三线历史不被后人遗忘。

★记住历史留住根脉

在诸多捐赠实物的三线老人内心深处,他们需要的不仅是一个三线博物馆的落成,而是希望后代能够铭记这段历史,希望能把贵州一座座因三线建设而兴起的城市的“根脉”留住。

据统计,仅1964年至1975年的12年间,在三线建设的带动下,贵州省初步形成了六盘水、遵义、都匀、凯里、安顺、开阳等一批新的工业基地,工业企业成倍增加。1975年全省工业总产值达到24.97亿元,为1963年的3.41倍。三线建设使贵州受益匪浅,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推动了社会的巨大进步,使落后的黔贵大地逐渐成长为一颗闪烁在祖国西南隅的高原明珠。

重温三线建设历史,学习三线建设精神。如今的三线博物馆不仅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三线精神传承之地,同样是道德建设示范之地,也是六盘水城市对外开放和展示形象的窗口。

截至今年2月底,贵州三线博物馆累计接待参观团队1490个,接待省内外参观游客103余万人次。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已经逐渐成为六盘水市重要的人文景观和红色旅游观光点,成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战场、道德讲堂总堂、三线人重温历史的首选地,同样成为六盘水的城市文化地标和城市名片。同时,它也时刻提醒着人们,记住历史,留住根脉。

攀枝花三线建设博物馆

四川攀枝花三线建设博物馆占地面积近60亩,项目总投资3.2亿元,2015年3月,在攀枝花建市50周年之际,面向市内外游客开放。作为反映攀枝花市三线建设的一张文化名片,该博物馆展陈设计和布展站在全国的视角和高度,放眼三线建设的13个主要省、区,全面展示和反映中国三线建设的历史全貌。

博物馆展厅内容主要为全国三线建设的历史背景和中央决策发动、13省区三线建设的展开情况、攀枝花的开发建设、三线建设的调整改造和成就、三线建设的精神传承五大板块,全面反映和展示了共和国波澜壮阔的“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三线建设历史,弘扬了“艰苦创业、勇于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三线建设精神。

据了解,截至目前,该博物馆共收集了部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三线建设的题词及彭德怀、李井泉、钱敏、徐驰、杨超等同志在三线建设时期的文物、中央和全国13省区三线建设的决策文献史料,三线重点企业航空、船舶、机械、交通、常规兵器等各类三线建设文物10000余件(套)。并先后采集了国家相关部委、省、市、企业三线建设领导者、亲历者和研究学者等各个层面高清口述历史视频120人、8000多分钟,还收集了其他三线建设时期视频资料3000余分钟。

微距看苦禅

他是明星,闪耀画坛,一代宗师,桃李满天下,享誉海内外;他是大侠,侠骨柔情,曾受尽日本特务的酷刑毫不屈服,却对弟子亲友温情满满;他是“高富帅”:人品高、艺品高、武功高、身材高,学富五车、感情丰富、幽默风趣、富有正义感同情心,五官端正、满面正气,既有儒生的优雅又备武生的英气„„这不是谍战片,也不是偶像剧,而是亲人眼里的著名画家李苦禅先生的真实模样。

李苦禅(1899—1983),山东高唐人,中国当代著名大写意花鸟画家,人民美术教育家。6月11日是苦禅先生祭日,《藏天下》杂志有幸邀请到苦禅先生的儿子李燕和孙女李欣磬撰文以表纪念。李苦禅、李燕(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清华大学教授)都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国学家、国画大家,出自书香门第的李欣磬受家学熏陶,是中国当代颇具实力和影响力的新锐导演、文化评论人、青年学者。李氏一门三代均出手不凡。《藏天下》杂志从今年4月刊开始,拟以三期连载这组纪念文章《敲开苦禅之门》,近距离告诉读者一个有血有肉的李苦禅,敬请关注。

第三篇:参观博物馆观后感

参观江西省博物馆观后感

2009年5月3日,我参观了江西省博物馆。来江西快四年了,一直没有机会来这里,今天带着了却一桩心事的心情游览了这里,这趟参观使我更加深刻的了解了江西省的文化及历史,更加加深了我对这片红色土地的情怀。

江西省博物馆是中国省级历史类博物馆。位于南昌市人民广场南侧。1953年筹建,1961年7月1日正式开馆。当时是一座地志性综合性博物馆,1971年成为专门从事考古发掘、历史文物征集和研究的专业馆,并于1978年10月改名为江西省历史博物馆。1980年8月省历史博物馆和省革命博物馆合并成为江西省博物馆。

该馆藏品 3.4万余件。基本陈列有《江西古代文明史陈列》、《江西革命文物陈列》和《江西古代陶瓷陈列》。展品以江西各地出土的历代陶瓷器数量最多,如商周时期的印纹陶器、六朝的青瓷器、宋代的影青瓷器、元代的青花釉里红瓷器以及明清时期的粉彩、五彩、斗彩瓷器等。洪州窑、吉州窑、景德镇窑等名窑的产品更具特色。除陶瓷器外,还有一大批金银器、青铜器、玉石器和古字画等藏品。展品中还有五四运动时期出版的《新江西》、《红灯周刊》(赵醒侬主编),以及苏区石印本《共产党宣言》、黄公略、滕代远赠送给地方干部的铜墨盒、万太县曾招秀送丈夫当红军的奖牌、铸有“打倒帝国主义” 字样的地雷、印有“红军胜利万岁”字样及镰刀、斧头、红军行军图案的青花瓷碗、解放军横渡长江时使用过的航标灯等。该馆还曾举办《井冈山革命斗争展览》、《贵溪崖墓考古展览》、《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展览》、《明清书画展览》。《历代艺术陶瓷展览》曾赴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展出。《江西古代文物展》曾赴日本展出。

该馆编有刊物《江西革命文物》。

江西省博物馆 新中国成立初,江西省委、省政府对博物馆事业极为重视,决定在原省科学馆的基础上,筹建江西省博物馆。1953年3月成立江西省博物馆筹备处,1957年7月开始在南昌市八一广场南端建造陈列大楼。1961年7月1日,江西省博物馆正式开馆。1978年江西革命历史博物馆改称江西革命博物馆,江西省博物馆改称江西历史博物馆。1981年两馆合并,仍称江西省博物馆。50年来,经过开拓者筚路篮缕,经过几代人不懈努力,江西省博物馆已成为蜚声海内外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1999年10月1日,江西省自建国以来投资最大的一项文化基础设施--江西省博物馆落成并正式对外开放,这标志着江西省博物馆以崭新的姿态迈向新世纪。

新馆坐落在南昌市赣江、抚河环抱的新洲上,东临抚河,南接中山桥,西面赣江,北依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滕王阁,环境优美;占地60亩,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展厅面积1.3万平方米;将历史、自然、革命三个博物馆合在一起,组成一座大型综合性博物馆,这在全国尚属首创。

馆舍主体建筑造型取材明代景德镇御窑出土白瓷三管器,历史馆、革命馆、自然馆三馆合一,将古代陶瓷艺术与现代建筑风格巧妙地融于一体;庄重典雅,别具一格。馆内中心广场矗立大型青铜雕塑《时空》,由3根仿商代青铜器上的扉棱提梁、仿国宝级文物商代立鹿四足青铜甗和伏鸟双尾虎以及火炬4个部分组成,寓意灿烂文明,源远流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生命起源

通过详实的文字、图片和珍贵的古生物化石标本,揭示生命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的过程。化石标本中不仅有罕见的铲齿象、大唇犀、鹿头等古哺乳动物,还有大量形态奇特的无脊椎动物。其中一条身长2.2米,形态完整,不可多得的鱼龙化石。

赣域风貌

用文字、图表、照片、沙盘、实物等,介绍江西省的地形、风景名胜、自然资源以及江西杰出的自然科学家,以示江西“人杰地灵”。

恐龙世界

采用全生态布展方式,重现中生代茂密的植物景观、瀑布、火山喷发等场景,利用现代声光电技术模拟恐龙吼叫、对话,肉食龙与植食龙搏斗的场面,以及慈母龙下蛋、翼龙滑翔、蛇颈龙戏水的情景。

昆虫王国

介绍昆虫常识、昆虫食品、蝶画和江西的昆虫资源,重点展出江西乃至省外、国外的蝴蝶标本,有的还是珍稀种类。

海洋生物

陈列了近千件海洋生物标本,如珊瑚、贝、乌贼、虾、蟹、海马、鲨鱼、中华鲟、鳄鱼、龟、海豚等。形态奇特,色彩斑斓。

地矿之光

展示了江西的地矿资源,突出介绍了江西地矿中的“六朵金花”以及一些重要的非金属矿产。同时还陈列了省内外的一些观赏石精品,如玉石、玛瑙、红宝石晶体、菊花石等.通过这次参观开阔了我的视野,了解了更多的知识。相信我以后会更多的游览类似于博物馆的有教育意义的场馆。

班级:06测绘 姓名:刘鹏 学好:2008110098

第四篇:参观博物馆观后感

参观博物馆观后感(精选多篇)

观后感

班级:初一

星期五下午,我们去石河子大学参观博物馆了。

当我们来到博物馆的时候,看到了一座五层大楼,走进大楼后,就看到第一层是书法展:有毛笔字、水墨画和肖像画,在那里摆着的字,写的很有韵味,水墨画画的生机勃勃、生龙活虎,肖像画画的栩栩如生,非常逼真。进入第二层,是动物标本,有陆地的动物、水上动物、空中动物,在第二层楼的最里面,有一只庞大的模拟电子恐龙,这只恐龙的血盆大口一张一合,及其的恐怖,那条细长的尾巴来回的摆动着,抽打着四

周的叶子,非常的有意思。

进入第三层,是昆虫标本,有蝴蝶、甲虫、蝗虫、飞蛾等。在这一层楼里,最美丽的就要数蝴蝶了,有各种各样的蝴蝶拼出来的人物、动物和植物,漂亮迷人。最有个性的是蝗虫和蚊子,它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向来参观的人们“致敬”。

进入第四层,是植物标本,有许多的奇珍异草、各种各样的药草,千姿百态,有的草是绿色,有的是黄色。有的草上还有几朵小白花,小巧可爱,在一块块干净的玻璃的下面,植物们向参观者挥着小手表示欢迎,非常奇特。进入的五层,是人物介绍,先看到的是曹操的介绍和朱元璋的介绍,再往里走就是雕像和古代人用的物品、服饰。雕像栩栩如生,各个人物的表情都非常的清晰和自然,我想,雕刻这些雕像的人,一定是一个表情丰富、有趣的人。在这一层里,最吸引人注目的是—— 一具木乃伊,这具木乃伊全身上下都裹着烂兮兮 的破布,静静地躺在玻璃板下,像是一个高傲的家伙,无视所有的人!这座博物馆里的所有东西都参观完了,这时我感觉,我学到了许多东西,也大开了眼界,看到了我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学到了我从来不知道的东西,总之,收获是挺大的,足以让我受益无穷。这次的参观让我记忆犹新。

参观博物馆观后感

六一那天,趁着儿童节的假期,我和室友去参观了博物馆。

对博物馆的第一印象来源于他的建筑,这和工大给我的印象一样,是个玩命盖房子的地方。我总觉得博物馆应该更专注于收藏和展示,这浮夸的建筑反而给我一种掩饰空虚的感觉,当然这只是我比较主观的看法。内部的除了楼梯和电梯,还有错落一截一截的扶梯,这样的设计看着不仅对博物馆的功用无任何益处,就算安在其他建筑上大多也是一种浪费,浪费电力,占用空间。当然也不是一无是处,至少这具有形式美

感,但是这又违背了设计的宗旨,总体让人感到设计师的水准之水。

由于我父亲是学建筑的,我则不免会对建筑产生更多的关注,所以建筑部分到此为止,一下进入正题。

在我的观看经历,天津博物馆主要藏有中国历代艺术品和近现代历史文献,古代青铜器、陶瓷器、书法、绘画、玉器、玺印、文房用具、甲骨、货币、地方民间工艺品等。

一楼是”天津人文由来”展馆,看到了一些以前初高中历史书图片的实体版。还有一些看起来很冷幽默的东西,比如说到燕齐两国为了争夺土地和人口曾多次发生战争,就放了一根插了箭头的人腿骨展览,让人联想到前一段网络上说的那句很流行的”直到膝盖中了一剑”;再比如放了一个古时候人做的房子模型,模型做的是茅房下面一猪圈,让人想到古时候人是觉得猪吃屎是可循环再利用么?当然也有一些奇妙的东西。书刀,就类似于我们现在用的书签,古

时候用竹简,所以会需要到更加坚硬的青铜片吧;还有独乐寺塔上层塔室出土的雕花玻璃瓶,觉得古代有玻璃这种制品颇为神奇,说是伊斯兰玻璃器,是中国与中亚文化交流的重要物证什么的,还有水晶项链啊,水晶精油瓶,古时候的前辈们生活的也相当风骚呢。

二楼是”耀世奇珍馆藏文物精品陈列”展馆,进去第一眼看到的就是玺了,多切合主题。摆了大概有两三种玉玺,我最喜欢的是清代的祺皇贵太妃的银玺,是一个张开嘴仪态很萌而又不失威严的”龙”,解说上是龙,可明显是个**。整个玺呈银黑色,看起来相当有档次。随后我看到了一个造型很奇特的说是开过光的瓶,瓶身下方是立方体被切去八个角的样子,中间隔了一小段细瘦瓶体,上方是个正方体,造型之独特应该不会有第二个人想到做这个样子的瓶子,瓶子的各个面分别印着吕洞宾那一拨八仙,突然想到小时候电视里放的八仙过海里演吕洞宾的好像是现在被称为咆哮

教主的马景涛,想想当年,又想想现在网络恶搞充斥的时代,”人”是”物”非啊。还看到了一个名字非常好听的古琴,”玉壶冰”三字篆刻其身,琴身实体已经斑驳,还算素雅,只是琴体刷的的朱漆使琴看起来实在和名字不太相匹配,可以看出琴当年的主人是个”文艺青年”,对这把琴也是疼爱有加吧。我发现我这次看展览总是思想不纯正,看到一个放酒器的铜禁,竟然第一反应会觉得是古代人上茅厕的坐便,还一个劲感叹古人的智慧,但看到真相的时候会因古人没有符合我心中的期望而感到失落,随后看了好几个展品都有这样的感觉。但是我依旧是看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这是我前一段时间所关注的,关于根据玉石的色泽进行雕琢的技艺。展品是清朝的”翡翠蝈蝈白菜”,利用石材的天然成色差异进行雕琢,非常的美,非常生动,白菜和蝈蝈活灵活现,完全是取自石体本身的颜色。一个卓越的玉石雕刻手艺人不是去磨掉多少石头雕刻成多么复杂的玉

石作品,而是根据玉石本身的色泽去设计,去创作,使玉石本身的光辉更加夺目,”物尽其用”才是一个设计师应该毕生追求的,这是我喜欢玉石雕刻的原因,也是我上面所说的,鄙视这座建筑的原因。这个展厅还有一些古人的珍奇字画,都大差不差吧,但是有一副画真是惊到我了,有些类似于清明上河图的构图,上面的房屋瓦片树木全是用金线一笔一笔构成,两条彼此相邻的线完全没有手误连接或抖动,密密麻麻的人全是彩绘的,还形态各异,更让人折服的是这幅精细无比作品还特别的长,我真是佩服作者的技艺、耐力、还有那颗追求完美的心,真是我偶像啊,太牛了。想想现在这个浮夸的世界,不管哪个领域,能做成这般的人已经很少了,而且认真严谨的人还往往会被人嘲笑和误解。

三楼是”中华百年看天津”展馆,就是陈列一些以天津为主的近代的文物,讲述一些近代的故事。有当年中国被侵略的时候留下的各种租界界桩,一些当

年的枪支器械,一些领导人的荣誉勋章,一些近代工业生产的产品……特别感兴趣这些工业品,他们独特的外貌似乎能让我看到当时的生活气息,巨型的钢铁铸造机仿佛能让我感受到那灼烧的高温,烧的发红的钢铁块,汀汀淌淌打铁声;织布机也好像依依呀呀可以运作了;最搞笑的是婴儿车,四个轮子无比巨大,笨拙的车身上方直起了唯一可以看出是婴儿用的帐篷帘,这样的不具美观的搭配是工业初期的形态,就是这样笨拙的形态却让我感觉到了它的可爱,也许是因为它是个婴儿车,它曾经承载的小生命使它本身就变得可爱起来。还有当时的照相机,不禁想到这庞然大物在那个时代给人们带去不少恐惧吧;还有留声机,香烟,处处存在的洋人气息向人们展示着天津--当年的一个殖民聚集的城市。这个展馆还为当时人们从事的职业做了一墙的泥塑,什么玻璃匠啊,接线员啊,卖水者,舞女等等五花八门,我好痴迷这一墙的泥塑,每组雕塑就好像

讲述一个故事,我一个一个去观察,在这驻足了很久,不是室友脆我,真不想离开。一会附上能拍摄到的泥塑的所有图片,好喜欢——这个展馆的最后放着毛爷爷开国大典的时候穿的衣服,吃了一惊,这都能搞到,不应该陈列在北京么?

四楼是个临时展厅,非常的无聊,就搞些什么改革开放之后的图片啊视频什么的,转了两分钟就出来了。看着宣传页上印着这层还有个什么未来大厅想去逛逛,想着会不会看到什么当前先进的科技,对未来的模拟也不错,后来找了半天发现那个很大很高什么也没有的大厅就是未来大厅,没有展品,未来大厅只是这个厅的名字而已,失望吧,是的,名字取得真好。

失望之余想着去看五楼,宣传页上把五楼描述的那叫一个好,什么青蓝雅静,寄情画境,线走风姿,聚赏珍玉……五楼馆没开。我觉得这是博物馆故意搞个文艺的五楼吸引我们往上攀登,那就

拜托下次能让我们被勾引之后”满载而归”。

这就是那天参观的所有,拜这个特殊的日子所赐,整个博物馆里到处都是小孩,在这里面就看出差异了。有的大人是把这当做教育孩子的机会,认真给孩子讲解,丰富孩子的见闻;而有的就把这当游乐场了,小孩各种疯跑,跑累了就找爸爸妈妈坐下,拿出自带美味食品,开始吃。这父母何必省那钱呢,带着孩子去游乐场多好,孩子更开心,笑笑更健康——

差不多了,也不扯废的了,至此结束。

观平顶山市博物馆有感

普外二科吴娜

为配合主题教育的开展,医院组织我们一起参观了平顶山市博物馆,历时1小时,走马观花似地看完。期间我们都瞪大了自己的眼睛,面对着眼前神秘的东方神器,叹为观止。作为炎黄子孙,谁不为自己伟大祖先创造的光辉成就而

自豪?谁不感到我们的历史何其辉煌?我们的先人曾经创造了世界上任何一个邦域都无法比拟的工艺和文学成就,青铜器、陶瓷、雕刻、书法、等等,其中的每一项成就都令我们叹为观止。

瑰丽的出土文物 个人觉得把这个放在第一位比较有自豪感,瓷器的发明是中国古代对人类文明的独特贡献,而瓷器玉石般温柔的质感,自发明以来就受到人们地喜爱,绚丽辉煌的陶瓷文化,一度成为古代中国的象征。也许玲珑剔透般的雕刻,只是统治者籍以愚民的工具;而精美的陶瓷,只是皇家御用的金贵之物;又或只是千万陪葬品中用来充当数量中的一类。但在我看来,粘稠的泥土和适当的火候的智慧般的结合,无疑造就了中国千年难得一见的瑰宝-------瓷器。可能受性别的影响,喜欢它的质感,花纹和那种独特的秀气。时间的洗涤只会让它们更加亮丽,风采斐然!还有我国最早能成组演奏的乐器编钟,各个年代的铜镜,背面的花纹美妙绝伦,光洁可鉴,线条圆润流畅,这些东西都十分珍贵,凝聚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汗水,同时,正是因为这些东西,才让我们对老祖先的历史有了很多的研究和

认识,每一件都代表着一段历史的印记,时间在镜子表面刻上锈迹,同时也将历史的信息刻录进去。我们华夏民族具有无比坚韧的生存和繁衍能力。我们用更清醒的头脑去认识自己的不足,不仅仅是拿着历史上曾经出现的辉煌沾沾自喜,而是先走别人走的路,再走别人未曾走的路,最终驰骋于不败之地.豪放的摄影艺术

古代读书人借文字和绘画技巧以扬名天下的不在少数吧?现代的艺术更倾向于摄影,摄影如其人的当真也多:豪放,帅气,雄

浑。。。这些用来形容摄影风格的字眼和描述人性格的词汇雷同度确实高,怎能不让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摄影强调的是格高韵清而意境雅逸,纯

任自然,线条酣畅通达,既有天马行空般的气势,又有天人合一性的内蕴。那“带燥方润,将浓遂枯”的笔墨变化,那“达其性情,形其哀乐”的线条展示,不仅是一种审美构造,更是一种墨象语境和情感符号,显得大气磅礴而才气横溢。我为之感叹和感动!难忘的应国文化

应,既是国名,又是族名,亦是鹰城命名的来历,看到了羊脂美玉般的展翅雄鹰,也看到了崛起中的鹰城,应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不是我个人的感受所能领会得完的,心莫名其妙地感到震撼,至于哲学、文学和艺术上,应国在都达到了商时期精神文明的顶峰。以墨子、哲学思想为代表的哲学,是构筑中华文化的重要精神内涵;

五千年的发展历史能够证明这一点:我们华夏民族具有无比坚韧的生存和繁衍能力。历史早已过去,辉煌也罢,惨淡也好,“古今多少事,均付笑谈中”。我们应该用更清醒的头脑去认识自己的不足,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拿着历史上

曾经出现的所谓的“辉煌”沾沾自喜,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先走别人走的路,再走别人未曾走的路,最终驰骋于不败之地

参观国家博物馆观后感

今天毛概老师带着我们全班同学去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到达博物馆的外面时候,我就被眼前这个雄伟气势磅礴的建筑物震慑了。初次来到国家博物馆,置身其中的我感觉自己突然变得很渺小。

展馆内的各种展览品各有风格,充分展示了我们国家从古至今科技文化的发展历程。就在一百多年前,我们中国遭遇数千年未见之奇变。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第一展厅的建党90周年的展览馆。整个展馆四周的墙壁挂满了90年来我党的发展历程的油画,馆内还摆设抗战时士兵的雕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开国大典》,看着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广场上宣布的姿态,突然想起之前看的开国大典的记录片上,毛主席抑扬顿挫的大声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天成立了”时的

情景,倍感自豪,从1949年10月1日开始,便是中国人重新自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了。一路走过去,从领带人为战略运筹帷幄的深夜讨论作战策略,到狼牙山五壮士,到延安会议,到革命根据地的辛勤劳动的场面,再到激动人心的淮海战役,最后是新中国成立时北京一片欢庆的喜庆的油画。每一幅画都深刻再现了当时的场面,表达出了人们的心情,也停留在了观看者的内心深处。

中国的革命道路可谓是曲折而艰难,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同样遭遇了失败,就其原因是没有从太平天国运动中没有汲取失败的教训,总结经验。因而重蹈了以前的覆辙。但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取得了胜利。他们积极的从前人那里总结经验,善于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善于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并能勇敢地从失败中站起来,继续奋勇前进。

中国从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多次

磨难。98洪水泛滥,2014非典入侵,世界的目光都在注视着中国。不同时期不同,最高领导人出现在最前线,鼓舞我们要有战胜一切磨难的勇气和信心。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众志成城、万众一心,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品质和精神,足以让国人自豪,叫世界震惊。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没有让人民失望,没有让世界当成笑柄,抗击了洪水的肆虐,抵制了非典的横行。生活秩序又回归正常,从这里,我又深深体会了那优秀的品质,从这里,我看到了不屈,学会了坚强。这就像人生,我们随时都有可能遇到一切变故,尤其是突如其来的变故。我们要学会坚强与镇定。

由此我想到了今天的中国能够取得如此辉煌骄傲的成绩,得益于创造。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便是前无古人的最伟大创造。改革开放又是一伟大创举,自改革快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到发达现代的工业化国家;从解决温饱到

奔入小康;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如此种种,都源于改革开放的创造精神。正如哥德所言:“民族的生命,正在与蓬勃的创造精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此,一个人更应有创造精神。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成功,如果我们把先辈们“不屈和顽强”“善与挑战逆境”的品质作为我们的精神食粮来磨练自己,并能将其应用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去,一定是能够战胜所有的挫折和困难,创造惊人的成绩。

同时伴随着我们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强大,只能而且只有一个理由充分说明,中国正在变得强大而富有。在世界惊叹之余,我们更不能有片刻松懈。作为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要懂得居安思危,不要安于现状的享受,要充分发挥自己现在的创造精神。为了体现自己的价值,奠定民族自立的基石,为了中国在世界上的稳固的地位,我们一起开拓。

因此在学习和生活当中,遇到困难

和挫折在所难免。当不幸来临时,有些人总想有贵人来帮助,幻想着不费吹灰之力就将不幸打倒。而现实生活告诉我们,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一个人不管做什么,只要不怕困难,积极主动地迎接和挑战困难,他最终就能取得成功。一个小品的台词说得好:有困难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当然,我不是谁我们要给自己创造困难,我只是在说,要想成功就要具备创造意识。

我从中学到了教育意义,同时也知道了伴随着我们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强大,只能而且只有一个理由充分说明,中国正在变得强大而富有。在世界惊叹之余,我们更不能有片刻松懈。作为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要懂得居安思危,不要安于现状的享受,要充分发挥自己现在的创造精神。为了体现自己的价值,奠定民族自立的基石,为了中国在世界上的稳固的地位,我们一起开拓。要坚信,在我们青年一代的带领下,一定能够让中国再现往日辉煌。

很感谢这次活动的举办,让我们更了解国家的历史,从而更好地深思自己的未来应该如何更好的走下去。

《参观旅顺博物馆观后感》 参观当地博物馆是了解中国艺术设计史和当地文化以及重要文物的重要途径。通过参观旅顺博物馆,这个中国历史艺术性博物馆,我丰富了自己的理论知识,开阔了视野,一定程度上了解了当地文化,也培养了自己对艺术文物的审美体验。

第一次参观旅顺博物馆是大一时,作为工作人员参观给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具有欧洲近代折衷主义风格的大门,建筑既有近代欧式风格,又有东方艺术装饰特色。和我一起参观的是一名环艺专业的同学,他一直对建筑学很感兴趣,我们都很感叹中国和国外建筑物的差距。回来后查了资料,才知道原来旅顺博物馆是日本帝国主义在1905年侵占大连以后,于1916年在沙俄未建成的军官俱乐部基础上改造建成。

该馆藏品达六万件。该馆基本陈列

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历史文物专题陈列》,陈列内容包括:青铜工艺,雕刻、漆器、珐琅与砚台、陶瓷、书法与绘画、佛教艺术;第二部分是《大连地方历史文物陈列》,展出大连市自新石器时代至清代的历史文物。还有《新疆出土文物》和《中外货币》等专题陈列。参观时以《中国古代青铜器》作为展览的开篇,依次展出《漆器工艺》、《珐琅工艺》、《竹木牙雕刻工艺》、《中国古代陶瓷》、《中国古代佛教造像》、《中国古代铜镜》、〈中国古代货币〉八个专题,和《新疆出土文物》一个特展。

青铜器在国内外有重要地位,其时间跨度从商代至辽金时代,种类有兵器、礼器、乐器、水器及杂器等,许多器物上铸刻铭文,如位于大厅中央的洛阳武库钟、冉钲、父乙鬲、父辛甗、吕鼎等。真不愧是一座有着近百年历史并享有国际声誉的历史艺术博物馆。

我印象比较深刻,很感兴趣的文物。青铜器:战国时期盛行的带钩,漆

器工艺品:尤其其包含的剔红工艺。

带钩,古代用于扣拢腰带用的钩,盛行于战国至汉代。多用青铜制,也有铁制的,极少有金和玉制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棒形,竹节形、琴面形和兽形,有的还镶玉鎏金,嵌绿松石或加金银错,个别的有文字。

中国以漆制器的历史距今约7000年,商周始漆器出现-漆、镶嵌的装饰,战国时漆器以图案和色泽取胜;至汉代漆工艺应用彩绘、金银铜扣等多种技法,成就辉煌,唐宋以后,漆器制作趋向工艺化,到明清时期,装饰技法达14种之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剔红又称雕漆。是漆器工艺中的一种。相传始于唐代。制法是将调好的漆料涂于漆胎上,少则几十层,多则上百层。上漆后趁未干透时进行浮雕,然后再烘干、磨光。元、明、清是古代剔红工艺发展的鼎盛期。喜欢剔红也许是因为小时候一直很钟情于红色的东西,刚进那间屋子,一屋子都是红色的漆器家具,有茶几,首

盒,镜子等等生活用品,非常漂亮。眼前的文物也与我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老师给我们展示的图片有了契合点。

参观旅顺博物馆不仅直观的观看了各种历史重要的文物,也让我把从课堂上学到的东西和眼前的实物联系起来,文物上一些经过提炼的大小元素让我回忆起了平面构成课的点线面,这也是当时的人们记录生活的方式,也即是当时社会的缩影。我们经常说一句话:设计源于生活,我们感受如此,当时的人们也是这样,他们就这样无形之中通过生活进行着艺术和设计的传承,也是人类文明的传承。作为一个学设计的人,这无疑是最好的机会,我很欣慰有这样的机会。出馆时我在想,这样的博物馆应该多来几次,相信每次观看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而且随着个人知识的积累和沉淀,一定会有不同的收获。我期待下次有机会一定再来感受这个承载了大量中国历史文物的圣堂。

第五篇:参观博物馆观后感

参观博物馆观后感

参观博物馆>观后感

六一那天,趁着儿童节的假期,我和室友去参观了博物馆。

对博物馆的第一印象来源于他的建筑,这和工大给我的印象一样,是个玩命盖房子的地方。我总觉得博物馆应该更专注于收藏和展示,这浮夸的建筑反而给我一种掩饰空虚的感觉,当然这只是我比较主观的看法。内部的除了楼梯和电梯,还有错落一截一截的扶梯,这样的设计看着不仅对博物馆的功用无任何益处,就算安在其他建筑上大多也是一种浪费,浪费电力,占用空间。当然也不是一无是处,至少这具有形式美感,但是这又违背了设计的宗旨,总体让人感到设计师的水准之水。

由于我父亲是学建筑的,我则不免会对建筑产生更多的关注,所以建筑部分到此为止,一下进入正题。

在我的观看经历,天津博物馆主要藏有中国历代艺术品和近现代历史文献,古代青铜器、陶瓷器、书法、绘画、玉器、玺印、文房用具、甲骨、货币、地方民间工艺品等。

一楼是'天津人文由来'展馆,看到了一些以前初高中历史书图片的实体版。还有一些看起来很冷幽默的东西,比如说到燕齐两国为了争夺土地和人口曾多次发生战争,就放了一根插了箭头的人腿骨展览,让人联想到前一段网络上说的那句很流行的'直到膝盖中了一剑';再比如放了一个古时候人做的房子模型,模型做的是茅房下面一猪圈,让人想到古时候人是觉得猪吃屎是可循环再利用么?当然也有一些奇妙的东西。书刀,就类似于我们现在用的书签,古时候用竹简,所以会需要到更加坚硬的青铜片吧;还有独乐寺塔上层塔室出土的雕花玻璃瓶,觉得古代有玻璃这种制品颇为神奇,说是伊斯兰玻璃器,是中国与中亚文化交流的重要物证什么的,还有水晶项链啊,水晶精油瓶,古时候的前辈们生活的也相当风骚呢。

二楼是'耀世奇珍馆藏文物精品陈列'展馆,进去第一眼看到的就是玺了,多切合主题。摆了大概有两三种玉玺,我最喜欢的是清代的祺皇贵太妃的银玺,是一个张开嘴仪态很萌而又不失威严的'龙',解说上是龙,可明显是个**。整个玺呈银黑色,看起来相当有档次。随后我看到了一个造型很奇特的说是开过光的瓶,瓶身下方是立方体被切去八个角的样子,中间隔了一小段细瘦瓶体,上方是个正方体,造型之独特应该不会有第二个人想到做这个样子的瓶子,瓶子的各个面分别印着吕洞宾那一拨八仙,突然想到小时候电视里放的八仙过海里演吕洞宾的好像是现在被称为咆哮教主的马景涛,想想当年,又想想现在网络恶搞充斥的时代,'人'是'物'非啊。还看到了一个名字非常好听的古琴,'玉壶冰'三字篆刻其身,琴身实体已经斑驳,还算素雅,只是琴体刷的的朱漆使琴看起来实在和名字不太相匹配,可以看出琴当年的主人是个'文艺青年',对这把琴也是疼爱有加吧。我发现我这次看展览总是思想不纯正,看到一个放酒器的铜禁,竟然第一反应会觉得是古代人上茅厕的坐便,还一个劲感叹古人的智慧,但看到真相的时候会因古人没有符合我心中的期望而感到失落,随后看了好几个展品都有这样的感觉。但是我依旧是看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这是我前一段时间所关注的,关于根据玉石的色泽进行雕琢的技艺。展品是清朝的'翡翠蝈蝈白菜',利用石材的天然成色差异进行雕琢,非常的美,非常生动,白菜和蝈蝈活灵活现,完全是取自石体本身的颜色。一个卓越的玉石雕刻手艺人不是去磨掉多少石头雕刻成多么复杂的玉石作品,而是根据玉石本身的色泽去设计,去创作,使玉石本身的光辉更加夺目,'物尽其用'才是一个设计师应该毕生追求的,这是我喜欢玉石雕刻的原因,也是我上面所说的,鄙视这座建筑的原因。这个展厅还有一些古人的珍奇字画,都大差不差吧,但是有一副画真是惊到我了,有些类似于清明上河图的构图,上面的房屋瓦片树木全是用金线一笔一笔构成,两条彼此相邻的线完全没有手误连接或抖动,密密麻麻的人全是彩绘的,还形态各异,更让人折服的是这幅精细无比作品还特别的长,我真是佩服作者的技艺、耐力、还有那颗追求完美的心,真是我偶像啊,太牛了。想想现在这个浮夸的世界,不管哪个领域,能做成这般的人已经很少了,而且认真严谨的人还往往会被人嘲笑和误解。

三楼是'中华百年看天津'展馆,就是陈列一些以天津为主的近代的文物,讲述一些近代的>故事。有当年中国被侵略的时候留下的各种租界界桩,一些当年的枪支器械,一些领导人的荣誉勋章,一些近代工业生产的产品……特别感兴趣这些工业品,他们独特的外貌似乎能让我看到当时的生活气息,巨型的钢铁铸造机仿佛能让我感受到那灼烧的高温,烧的发红的钢铁块,汀汀淌淌打铁声;织布机也好像依依呀呀可以运作了;最搞笑的是婴儿车,四个轮子无比巨大,笨拙的车身上方直起了唯一可以看出是婴儿用的帐篷帘,这样的不具美观的搭配是工业初期的形态,就是这样笨拙的形态却让我感觉到了它的可爱,也许是因为它是个婴儿车,它曾经承载的小生命使它本身就变得可爱起来。还有当时的照相机,不禁想到这庞然大物在那个时代给人们带去不少恐惧吧;还有留声机,香烟,处处存在的洋人气息向人们展示着天津--当年的一个殖民聚集的城市。这个展馆还为当时人们从事的职业做了一墙的泥塑,什么玻璃匠啊,接线员啊,卖水者,舞女等等五花八门,我好痴迷这一墙的泥塑,每组雕塑就好像讲述一个故事,我一个一个去观察,在这驻足了很久,不是室友脆我,真不想离开。一会附上能拍摄到的泥塑的所有图片,好喜欢——这个展馆的最后放着毛爷爷开国大典的时候穿的衣服,吃了一惊,这都能搞到,不应该陈列在北京么?

四楼是个临时展厅,非常的无聊,就搞些什么改革开放之后的图片啊视频什么的,转了两分钟就出来了。看着宣传页上印着这层还有个什么未来大厅想去逛逛,想着会不会看到什么当前先进的科技,对未来的模拟也不错,后来找了半天发现那个很大很高什么也没有的大厅就是未来大厅,没有展品,未来大厅只是这个厅的名字而已,失望吧,是的,名字取得真好。

失望之余想着去看五楼,宣传页上把五楼描述的那叫一个好,什么青蓝雅静,寄情画境,线走风姿,聚赏珍玉……五楼馆没开。我觉得这是博物馆故意搞个文艺的五楼吸引我们往上攀登,那就拜托下次能让我们被勾引之后'满载而归'。

这就是那天参观的所有,拜这个特殊的日子所赐,整个博物馆里到处都是小孩,在这里面就看出差异了。有的大人是把这当做教育孩子的机会,认真给孩子讲解,丰富孩子的见闻;而有的就把这当游乐场了,小孩各种疯跑,跑累了就找爸爸妈妈坐下,拿出自带美味食品,开始吃。这父母何必省那钱呢,带着孩子去游乐场多好,孩子更开心,笑笑更健康——

差不多了,也不扯废的了,至此结束。《>参观博物馆观后感》

下载三线博物馆参观观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三线博物馆参观观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参观博物馆观后感

    参观博物馆观后感 参观博物馆观后感1 星期天上午,阳光明媚,蝶舞蜂喧。我和妈妈兴高采烈地来到余姚博物馆参观。远远望去,博物馆是一个长方体的建筑,青瓦粉墙,非常独特。走近博物......

    参观博物馆观后感

    参观博物馆观后感18篇 参观博物馆观后感1 今天是3月1日,星期五。我们去参观了中国国家博物馆。户外阴沉的天气和同学们热情高涨的气氛形成鲜明的对比。中午,我们驱车来到了中......

    参观博物馆观后感

    参观博物馆观后感1 今天学校组织我们参观北京自然博物馆和中国地质博物馆,简称博物馆游。因为是学校第一次组织参观,所以我异常兴奋。天还没亮,我就在床上翻来覆去,妈妈只好让......

    参观博物馆观后感

    参观博物馆观后感六一那天,趁着儿童节的假期,我和室友去参观了博物馆。对博物馆的第一印象来源于他的建筑,这和工大给我的印象一样,是个玩命盖房子的地方。我总觉得博物馆应该更......

    参观博物馆观后感[全文5篇]

    参观博物馆观后感范文(精选11篇)当认真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吧,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观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

    参观博物馆观后感[五篇范文]

    参观博物馆观后感(15篇)看完一部经典作品以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怎么能落下!现在你是否对观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参观博物馆观后......

    参观博物馆观后感1范文合集

    观后感 班级:初一 星期五下午,我们去石河子大学参观博物馆了。 当我们来到博物馆的时候,看到了一座五层大楼,走进大楼后,就看到第一层是书法展:有毛笔字、水墨画和肖像画(素描),在那......

    参观广东省博物馆观后感

    参观广东省博物馆观后感 11月12日下午,我们参加全国学术会的代表们来到了广东省博物馆,当我一眼看到博物馆的整体外观时,就觉得它的样子大气磅薄、别具一格。繁华都市里,在高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