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师徒结队协议书
师徒结对协议书
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是建设一支高素养的教师队伍。为不断提升我校教育整体素质,发挥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教师等的群体优势,促进新教师尽快成长。通过师徒结对,形成以老带新,互教互学,共同发展的氛围,达到营造一支思想好、素质高、能力强的师资队伍的目的,我校决定师徒结对活动。师徒结对具体协议如下:
甲方:新教师
乙方:指导师
丙方:新教师所在学校
甲方自愿拜乙方为师,结为师徒关系。经协商,同意签订如下协议:
一、各方职责
(一)甲方(新教师)职责:
1.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校,关心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2.新教师应积极主动争取指导师的帮助,在指导师的指导下开展教育、教学、教科研等方面的工作。
3.制订学期教学计划,认真备课,必须写出规范的详案‘
4.认真上课,注意课堂信息的反馈,及时总结反思,每学期至少写好3篇字数不少于500字有一定深度的教学反思。
5.按时批改作业,做到全收全改,对每次作业批改情况应及时反馈。6.每学期至少出本学科的试卷1份。
7.每学期听课至少15节,其中听指导师的课不少于5节;每学期书面评课至少2节,且每篇评课稿字数不少于500字。8.每学期至少上1节校级汇报课。
9.每学期至少阅读1本教育专著,并有不少于3000字的书面摘录或心得体会。
10.每学年撰写论文、案例至少1篇(每篇不少于2000字)和县级以上学科评比或指导学生获奖。
11.积极参与学校、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
12.每学期结束前,写好本学期师徒结对心得体会或总结。
(二)乙方(指导师)职责:
1.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树立高尚的师德形象,在师德、工作态度、教学业务等方面为徒弟做出榜样。
2.指导师应将自己所积累的教育、教学、教科研等方面的经验和体会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新教师,指导新教师完成校本培训任务。
3.每学期初,制订好该学期指导新教师计划及具体安排。4.指导新教师制订每学期教学计划,审核新教师上课的教案。
5.督促新教师顺利完成每学期3篇教学反思,监督新教师作业批改情况。6.指导新教师每学期出1份本学科的试卷‘
7.允许新教师听随堂课,同时每学期听新教师随堂课不少于5节,课后及时评价,共同研究改进教法;每学期至少带新教师一起听2节课,并指导新教师写好2节评课稿。
8.指导新教师上好每学期面向全校的汇报课。
9.督促新教师学习教育专著、写好不少于3000字的书面摘录或心得体会,指导新教师撰写论文、案例。
10.指导新教师积极参与学校、班级的日常管理(包括值周、值日、主题班会、家访等)工作。
11.每学期结束前,写出本学期指导新教师的总结。
(三)新教师所在学校(丙方)职责:
1.新教师所在学校应确定具有较强教育教学能力和指导能力的指导师供新教师双向选择。
2.不定期对新教师进行培训、检查、考核,尽量为新教师创造学习、锻炼机会。3.督促指导师和新教师按培训协议完成培训任务。
二、本协议自签订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三年。
三、本协议一式三份,甲、乙、丙各执一份。
新教师(签名)
指导师(签名)
新教师所在学校(盖章)
****年**月**日
第二篇:师徒结队总结
师徒结对徒弟小结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一个学期过去了。这学期初,我很荣幸成了冷科长的徒弟,他在职业道德、教学方法、管理学生方面都毫不保留地给了我许多的指导和帮助,真正发挥了“传、帮、带”的作用,使我在各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
作为一名新教师,最大的优点是富有激情和创新的意识,而最大的缺点则是教育教学经验明显不足。师徒“结对子”正好在这两者之间搭起了桥梁,发挥师父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加上我们新教师的激情和创造力,使得我们新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在这一个过程中,作为新教师的我获得了很多的启发和教育教学、管理经验。在这个过程中,我有以下几点感想
1、敬业爱岗
作为冷科长的徒弟,最大的感受就是作为一名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朝夕相处的学生,热爱自己的学校,要把教师当成自己一生的事业来热爱,而不能仅仅把它当成自己养家糊口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爱,才能使学生的才华得到绽放,培养出优秀合格的人才。
2、以身作则
冷科长经常说,教师工作的对象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有思想、有灵魂的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要在日常教学中发挥模范、表率作用,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言谈风貌。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身教重于言教”、“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要教学生怎样做人,首先要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做人,只有诚实正真,爱岗敬业、工作认真、治学严谨、知识丰富的教师才能令学生敬重,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给学生以楷模的影响,达到教书育人的最高境界。
3、勤学苦练
记得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教师一旦今日停止学习,明日就将停止教学。”作为一名青年教师,不应该停止学习。冷科长就常常督促我多看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学生管理、专业知识等各方面的书籍。在不断的学习中,使我的专业素养得到了较快的提升。这点也让我更深刻的意识到: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使自己更好的适应教学育人的要求,才能以全新的思想、观点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课外,还要阅读教育教学书刊,通过多种方式获取信息,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
4、多问、多想
冷科长给我提出了这样的发展目标:作为一名年青的教师,不仅要搞好眼前的教学工作,平时还应注意多思考、多提问、多反思、多积累。要对自己的工作做到,提前有安排、提前有计划。在工作中要多思考,注意把握学生工作的规律性和反复性。学生工作的复杂、烦琐,更应该做到每周一结,每月一大结,使自己的学生管理经验逐步得到提高。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无论是我的工作能力、管理能力、专业素养,以及作为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机智,还是教学组织、管理能力、都在不断地进步。
这一学期以来,在冷科长的悉心指导下,在他认真踏实的工作作风的感染下,良好人格品质的熏陶下,我各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作为徒弟,我诚挚地感谢师傅对我的关心和爱护,也感谢学校为我提供了这个学习成长的基地,将师徒结对这一条无形的纽带联结在我们师徒之间,为我们增加了交流沟通和相互学习的平台。今后,我会继续努力,更加主动地、虚心地向师傅、向大家多学习,多请教,积极创新。而且会将师傅和老教师对我的关心和帮助转化为教育教学上的动力争取在工作中更快地成长,不辜负学校的期望!
第三篇:师徒结队小结
师徒结队工作小结
兴化市第一中学 高二数学组 陆钰 2008.1.12 学校实行青蓝工程,将我们新一批的教师与优秀教师结成对子,我是其中的幸运的一员,成为了张炳辉老师的徒弟。
可以说,人的成长需要一个环境,学校举行的这项“师徒结队”活动的确给了我们这群幸运儿一次非常珍贵的学习与锻炼的机会。在这短短一学期的时间内,在张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帮助下,使我有了更多快乐的经验和更多的自我提升,而我也总能以一贯的踏实和进取而不懈努力。过去的一学期是忙碌的,但也是收获的,现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总结:
一、理论学习方面:
在我的师傅张老师的引导下,我开始利用课余时间翻阅一些理论书籍,这些最新信息和理论指导了我教学实践,也使我在短期内对领会新《考试说明》精神和新课程的理念有了扎实的理论储备,为教学实践开辟了一条捷径。
二、教学研究方面
为了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我充分利用机会不断地补充自己的“营养”。张老师的课堂始终为我开放,这一学期来我也有较多的机会和张老师一起参加各级各类的培训学习和观摩教学活动,张老师也总能给我答疑解难,与我交流如何更好的将理论结合实践。张老师的为人处世、经验心得和他的踏实、热情与真诚,常常让我在感动之余,获得更多的学习、工作动力,使自己更好的投入到这份事业中去。张老师给了我许多的鼓励,使我不断调整心态,静心思索教学设计,并多次与他探讨教学活动的重点、难点,他总会不厌其烦地一次又一次地和我分析。我想汇报课的成功展示是与张老师给予我的帮助与鼓励是密不可分的。为了不断积极学习新的东西,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我也总是主动地虚心地向张老师请教,努力工作、积极创新,不断努力地提高自己。
三、教育科研方面
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新《考试说明》告诉我,要从实践型转换成灵活型教师。张老师也经常教导我多点教学反思,定会益处多多,其乐无穷!我想,今后我定会更努力的在这方面下功夫。在这期的师徒结队里,在不断的“学习——实践——感悟”中,我在观念的转变上有了新的突破,在专业素养上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深深感谢学校领导给了我这样一次珍贵的机会,感谢师傅的悉心指引与鼓励。
我以后会更加努力的向张老师学习,并且向其他所有的老师学习,学习他们的优点、讲课的艺术,经常去听他们的课,多向他们学习,争取在下一学年的教学中扬长避短,在教学中取得进步,不辜负学校领导、以及师傅对我的教导和栽培。让学生的家长放心的将孩子交给我们,不辜负家长们的一份对自己孩子成才的期待。附:
(师:张炳辉 ——徒:陆钰)
第四篇:师徒结队总结
师徒结对总结
徒弟篇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一个学期要过去了,作为青蓝工程活动的一名受益者,在师傅XXX老师的鼓励、指导和帮助下我迅速成长。作为徒弟,老师在教学方法、管理学生以及课堂设计方面都给了我许多指导和帮助,使我在各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下面我就从徒弟这个角度谈谈我的收获:
一、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使自己跟上课改的步伐,才能以全新的思想、观点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因此,在学校的要求、指导下,我坚持课课写教学反思,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通过这样长期地认真实践、及时总结,我的教学水平不断地进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认真备课,钻研教材,教学中的难点、重点、疑点,主动向师傅请教,与师傅共同钻研教材和备课,虚心接受师傅的建议,修改不足。
二、互相听课、评课是师徒结对的一种基本活动形式,这也成为了我向师傅学习的过程中最为直接的一种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我有以下几点感想:
1、正确对待听课。刚开始我惧怕被听课,怕出丑,后来发现听课可以帮助我发现一些自己难以注意到的问题并能及时地改正,并且在听课前向师傅阐述备课的构思,所以备课时会特别仔细,注意围绕教学目标安排教学活动,久而久之,使自己的备课水平有了提高。
2、善于利用评课。师傅给我评课时,会反馈出很多我自己没有意识到的缺点。比如:在对某个教学环节问题上,我可能从教师的角度觉得没有任何问题,而我的师傅在听课时是可以从听者的角度来看出了许多不足之处,老师会在课下时及时地反馈给我,以便我及时进行调整。
3、多向师傅取经。我听师傅的课也有很大收获,老师的课最大的特点就是条理清晰,重点突出,特别容易理解,课堂气氛也很好,真正的做到了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学习知识,在多次听师傅课的过程中,我慢慢体味到她的教学风格,并且认真把握她每节课的闪光之处,这使我受益匪浅。
有了师傅的指导,我少走了许多弯路,从她的身上,我不仅学到了教育教学经验,同时也看到了她务实的工作态度,这深深地影响着我,作为徒弟,我诚挚地感谢师傅对我的关心和爱护,也感谢学校为我提供了这个学习成长的平台,将师徒结对这一条无形的纽带联结在我们师徒之间,为我们增加了交流沟通和相互学习的平台。我会继续努力,更加主动地、虚心地向大家多学习,多请教,积极创新,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师傅篇
忙忙碌碌的一学期已接近尾声,本学期我有幸成为xxx老师的师傅,在青蓝工程活动中,我们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在这个学期内,我时时刻刻努力践行着作为师傅所应尽的责任与义务,时时感到在班级管理中的压力,肩上添了许多的责任,作为师傅要给年轻老师起着引导、榜样与示范作用,同时在这一学期里我们也互相学习,共同成长。对于本学期的师徒结对工作,现小结如下:
一、剖析自身,制订计划
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特长、优势,也各有需要提高的地方,于是我认真分析xxx老师的优缺点,对于好的地方,提出来,对于不足的地方,帮助其改正,使其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一定的发展、进步,最后根据这些,制订出了本学期的师徒结对计划,并根据计划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
二、言传身教,共同提高
师徒结对活动让我们觉得工作有成效是一种高层次的幸福,更是一份荣耀,督促着我们师徒共同去摸索、追求,努力实践“教学的精彩瞬间”。x老师经常主动观摩我的课堂,我也常听她的课,为了准备一节优秀的公开课,她一遍遍地试讲,做好课前、课后的准备、练习和反思,在学习带班经验、积累学生工作经验的同时,她更清楚地意识到,会上课,上好课,上孩子喜欢的课,这才是作为一个教师最根本的业务要领。x老师能给自己一个准确定位,扬长避短,谦虚好学,勤奋努力,在“创新、求真”上下功夫,多动脑,认真钻研教材,自发积累经验,渐次提升自己的执教综合技能与水平,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
三、多学多练,扎实进步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惑”,其实我在这“名”与“实”之间还是存在较大差距的,但既然接受“教与导”的重任,就只能努力缩小学科差距,减缓自己的教学盲点,一个学期的师徒结对,也让我意识到自身的诸多不足。在提高徒弟业务水平的同时,我也努力充实自己的业务技能和工作技巧,勇于向自己的薄弱点进行自我挑战,多学习,多反思、提炼总结,在自我完善中逐步凝聚自己的教学特色,然后才能用“一桶之水中去舀取一瓢之水”,毫不保留地施与他人的同时亦获得自我发展与自我提升。
第五篇:师徒结队小结
师徒结对小结(徒弟篇)
为加快师资对伍建设,学校一直积极开展师徒结对活动,充分发挥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高的老教师“传帮带”作用。我有幸与在教育教学方面非常优秀的高级教师——老师结为师徒。
2004年9月刚踏上教育教学一线,作为新教师我曾一度很困惑很无助不知怎样展开有效的教育教学。学校组织了拜师结对的活动,使我在教学上有了引路人。老师在我刚踏上工作岗位时及时地在思想认识上给予我以引导,使我能在面对教育教学的各种困难时能够及时调整,尽快地以较好的状态投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同时也晓我以理,使我大胆放下包袱开展教学活动,同时也明了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肩负的责任。
师徒结对的一种基本活动形式就是互相听课评课。
1、就我个人而言,常去听课是一种很大的收获,也是一种享受。在听课中做比较,反思自己的教法,及时记录指导老师的优点或某个知识点教法的感想,包括教学进度、知识的重难点突破、例题的精选精练、课堂容量以及节奏的轻重缓急等等,同时也能帮助我了解学生对知识的实际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授课难度。总之,听课为我的备课与教学起到了导航的作用。
通过听课,知道并慢慢体会到了上课的真正涵义,就会在以后注意围绕授课目标安排教学活动,而不是为了讲内容而讲课。
2、如果说听课是理论的积累过程,那么徒弟上课师傅听就是理论基础上的实践。师傅尽量抽时间听我的课,每次师傅都指出我的不足,提出建议,帮助我扬长避短,不断进步。
每次上公开课的时候师傅总是耐心地对我进行详细、细致的指导,在他的帮助下,我的课堂教学逐渐走向成熟,并能够从容地对待一些大型的公开课、教学比武活动,并能在这些活动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同时,老师还在年级部管理方面对我进行指导和帮助。
从2007年9月份至今,在我担任本届的年级组长期间,老师从年级部管理、班级管理、学生行为习惯、心理疏导等各方面对我进行指导,使我很快地熟悉、掌握业务,逐步培养我的教育管理能力。
我感到师徒结对像一条无形的纽带联结老教师和青年教师,增加了不同年龄层次的 教师间的交流和学习,加快了青年教师的成长。再此我要再次感谢老师给我的指导与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