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笔笔要认真字字求端正 行行争整洁
笔笔要认真 字字求端正 行行争整洁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起点,也是启蒙教育的开端。而写字则是巩固识字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是识字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个环节,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写字和写字能力的培养,是第一学段语文教育的一个重点。对于低年级学生,通过写字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等。近年来,笔者积极开展写字教学创新实践,摸索写字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效。
一、注重兴趣激发,让学生爱上写
“学习的最刺激乃是对所学的知识的兴趣。”小学生的学习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受兴趣支配。凡是他们喜爱学的,学习的持久性就长,效果也好。写字并非一朝一夕所能练成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要让生性好动的孩子喜欢写字,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必须重视学生写字兴趣的培养。学生一旦对写字有了兴趣,便会由被动变成主动,心情变得愉快,注意力就能变得持久,观察力也就能变得敏锐,想象力也会变得丰富,他们也容易保持兴奋的学习劲头,写出来的字就比较端正整洁。因此,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抓住学生心理的脉搏,多方面引导,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使每个人对写字充满热情和信心,让“要我写”变成“我要写”。但是,兴趣不是天生的,如何在低年级学生写字教学中激发学习兴趣,使他们爱上单调而又枯燥乏味的笔画练习呢?在教学中,可通过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来培养学生写字兴趣。
(一)故事诱趣。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听老师讲故事是他们最感兴趣的事。同时对老师有着很强的信任感和依赖性。因此,在写字教学中,可以用讲故事的形式,把学生引入到教学的内容中去,一般将故事排在课的导入部分比较恰当,并注意语言生动、形象,这样学生就会很快地进入到写字的角色中去。如学会“竖钩”,可讲王羲之与鹅的故事;又如教学“横”字时,讲山海关天下第一天“一”字的来历。
(二)儿歌添趣。儿歌深受低年级学生的喜爱,文字简练,通俗易懂,琅琅上口,易读好记。因此,把教材中的执笔方法、书写规律等编成儿歌,让学生乐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如“撇”像扫把,“捺”像剑,“点”像小雨点,“横”像小扁担,“竖”像小棒棒,“钩”像人踢脚。这样就让学生一下子记住了基本笔画的形状。如“三点水这样写,上点下提一直线,半点突出才好看”,“撇捺在上像把伞,在中像鸟飞,在下像支架”等。生动的讲解,准确的示范,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的形象动作,亲眼看到了起笔、行笔、收尾的全过程,书写汉字也就化难为易了。
(三)活动激趣。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适时组织学生做游戏,把游戏与学习结合起来。如教学汉字以后,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汉字的音形义,通过让学生给“字宝宝”找朋友,“生字开花”等一系列游戏活动,让学生觉得写字是一项轻松、愉快的活动,寓教于乐。此外,“集字”也是非常有效的方法。“集字”能增强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学以致用,提高兴趣。
二、注重方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写
写字教学如同教孩童学步,起初要你双手扶着一步一步地走,渐渐放开一只手搀着走,最后他可以放开双手独行,并逐渐学会跑,切不可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因此,学生写字过程中需要教师细致的指导。
(一)观察法。低年级学生的知觉常常表现得较为笼统,不容易发现事物的特征及事物间的联系。在认字形中,往往因观察不仔细而发生增减笔画、颠倒结构等错误。再加上汉字字型复杂,笔画变化较多,这就使低年级学生掌握字形更加困难。因此必须严格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字的笔画和结构,清晰感知字形。通过分析、比较,准确地认知字形,注意字形特点及形近字的细微区别。当学生记清字形后,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范字,哪些笔画长、哪些笔画短,看清字的布局和间架结构,每组笔画的位置在田字格中的哪个部位。在仔细观察了范字后,引导学生仿写,写好后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字与范字的差距,分析原因,进行更正,尽量做到一次比一次好。
(二)记忆法。一部分学生在写字时,常常写一眼看一眼,写一画看一画,写错了就用橡皮擦,擦了还会写错,直到写字本被擦破。有时写了这笔找不到下一笔,把一个字拆成七零八落,这样会造成每天的学习时间不够用,作业不能及时上交,时间长了对写字产生反感。针对这种情况,要求学生把一个字看成一个整体,然后再看局部,看清字的每一笔形态变化,起笔在什么地方,收笔在哪里,整个字在形体上有什么特点,在学生把握字的整体性的基础上仔细观察笔画变化、笔顺规则。学生在写字过程中的临摹,就是在观察的基础上记字形的过程。如果学生对范字记得越准确、清晰,下笔时脑海中的字形便越形象、逼真。所以,在下笔写字时,要让学生有意识地记住观察所获得的信息,才动笔写字。如描写记忆,让学生在说的基础上,一边讲一边伸出手指书空,使学生把字的形象牢固地刻在脑海中。又讲规律记忆,就是讲一些已经学过的笔顺规则让学生记住,如“先横后竖”、“先里头后封口”、“先中间后两边”等。这样让学生在学写字时根据规律,举一反三,写字效果就会明显提高。
(三)形象法。想象力对开掘学生思维、启迪学生的写字性格、提高学生的写字技能和文化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写字教学中,对学生难以写好的字可用形象法唤起学生的想象力。如在教写左右结构的“躲”字时,笔者对学生说“小朋友捉迷藏时,一定要把身体藏起来,或挤在隐藏的角落里,所以我们写“躲”字时,一定要把“身”字往左边挤一挤,不能把“身”子写得太宽,否则就躲不住了。”又如在教上下结构的“尖”字时,相当一部分学生把上面部分的“小”字写得比下部分的“大”字还要大。这时,笔者随手拿起学生课桌上一支削尖的铅笔,对他们说“小朋友在削铅笔时总是把笔尖削得细小一点,上面小一点,下面大一点,才是尖。”再如针对学生的笔画“横不平、竖不直”,笔者告诉学生,如果把一个字看作是一座房子的话,那么横画就是梁,竖画就是柱,房子牢不牢、稳不稳,自然取决于它们。经过这样指导,学生闻一知十,对字的笔画、结构特点有了深刻地了解,也培养了学生的写字迁移能力。
三、注重鼓励表扬,让学生乐于写
评字是整个写字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步,是写字指导的延续和提高。小学生天性好胜,“好表扬”是其重要心理特点,是鼓励他们学习的重要手段,成功的喜悦往往能带给他们无穷的力量。特别是对于正处于写字教学起步阶段的低年级学生,教师更要捕捉、赏识他们的闪光点,尽可能运用表扬的武器,挖掘其身上的潜能,充分肯定,热情鼓励,使其不断体会到学习进步的喜悦,从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从而帮助学生维持良好的情绪体验,获取克服缺点的勇气和信心。
一是说一说。教学是师生双边的活动。师生对话,面批写字作业,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在对话时,要尽可能多给学生自我评价的机会,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可引导学生自己与自己比,如作业的第二行与第一行比,后一遍与前一遍比,本次作业与前几次作业比。还可启发他们与同学写的字比,与教师的范字比,与书本上的范字比。通过比较,使他们看到进步,比出差距,找到努力方向。在对话时,教师既要动嘴讲,也要动手写,演示给学生看。让学生少走弯路,就是引导学生写好字的捷径。
二是评一评。每个孩子都有被人赏识的渴望,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宽容和鼓励能使孩子们有信心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批改学生的写字作业,在作业页面上把一些写得好的字划上圈,用圈圈的符号来肯定写字进步,如部分笔画好的打小圈,整个字好的画大圈,特别好的二勾双圈。另外借鉴作文评阅中的“眉批”、“总批”方法,写一些简洁、易懂的建议性或鼓励性批语,如“字要一笔一画写”、“你的字越写越好了”、“有进步”、“这个字稍胖了一点”等。这些都可以燃烧起学生对写好字的希望之火,使他们终身受益。
三是展一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来自学生中的榜样是最有说服力的。因此,不断在学生中树立榜样,是激励的重要手段。在作业批阅后,课堂上采用板演、用实物投影仪等手段展示学生习作。课后,在教室办学生作业专栏或举办作业展览,挑选一些好的作品上墙“公开发表”,供大家欣赏学习,并注重让这些学生谈心得体会,与同学们交流书写技巧,然后教师再加以适当的表扬奖励。同时也为写字进步的同学另辟一角,使他们感觉到自己也在不断进步。这样,大大激发了每一个学生的写字积极性,全班出现“比、学、赶、超”的场面。
四是赛一赛。竞赛不但能调动低年级学生写字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竞争意识、同学之间互相合作的集体意识,如开展最佳作品评选、最佳座姿评比、“每周一星”评选等,展示一些佳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品评,并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品头论足,从而激起他们强烈的写字兴趣。同时引导学生欣赏优秀作品,不仅能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也能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四、注重习惯养成,让学生写得好
《新课程标准》指出:“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小学生写字姿势不正确,危害不小,轻者影响写字质量,养成不良习惯;重者影响生长发育,不利于身心健康。对于刚步入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但从近年来教学实践来看,小学生的写字习惯特别是写字姿势不正确的现象较为严重,突出表现为写字时胸膛抵住桌子,一肩高一肩低,脊柱扭曲,头部前倾,手离笔尖半寸不到,眼睛离纸面太近,有的甚至上身往桌子上一趴,本子非得横着。究其原因,其一为在幼儿园时,学生使用水彩笔画画,平涂时手腕用力,教师并不强调执笔的正确姿势。这样对入学后训练学生正确的铅笔执笔方法干扰很大,不太容易纠正。其二为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学前就学过写字,很多孩子写字姿势的不规范,而一些老师、家长往往只注重结果,把注意力集中在只看字的好坏,而忽视了书写过程。其实,对低年级学生来讲,写字习惯要比字写得好差与否重要得多。其三为写字姿势还与学生作业时间长短有关。学生在刚开始时基本能控制注意自己的写字姿势,但随着时间慢慢地推移,学生就往往容易忽视良好写字姿势的保持。
正确写字习惯的形成是一个不断积累、螺旋上升的过程,要养成一个好的写字习惯是非常不容易的,不能靠几节写字课,而应该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灌输。根据个人经验,笔者认为要抓好“四要”。一要“早”,就是要抓好起始阶段。孩子的年龄越小,其可塑性就越大。习惯要从小培养,越早越好。所以教师要重视引导,加强训练和督促,常抓不懈,方能见效。二要“小”,这不是从孩子的年龄角度来说的,而是指从细微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上注意养成学生良好的习惯。要按“一拳、一寸、一尺”(身离桌边一拳间、手离笔尖一寸高、眼离纸张一尺远)和“头正、肩平、腰直、足安”的标准要求,时时刻刻,抓住一切机会提醒并督促学生。三要“严”,养成学生一个好习惯十分不容易,必须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严格督促。讲“严”字当然不排除习惯培养过程中的“强制”性。但在贯彻时,既反对打骂、训斥之类的做法,也要反对迁就、原谅的做法。四要“齐”。要求学生写字课内与课外一个样、校内和校外一个样。经常向家长宣传学生良好写字习惯培养的重要性,要求家长积极配合,与老师通力协作、齐抓共管,对学生每一次的家庭作业都能认真检查。教师也及时向家长反映学生最近的写字情况,让学生感到每次都要把字一笔一画写好,逐步达到“习惯成自然”。